跑酷如何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论文

2024-05-21

跑酷如何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论文(精选3篇)

跑酷如何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论文 篇1

摘要:跑酷对人身体协调性、力量、弹跳、勇气等锻炼效果俱佳,其风格迥异的运动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唤醒大学生潜在的运动能力并塑造坚韧意志。本文针对跑酷运动教学引入大学体育课的可行性进行了多种分析,对大学体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跑酷运动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具备可行性,大学体育课中进行跑酷教学,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契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并为大学体育教学创新提供了可实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跑酷;大学体育;可行性

跑酷运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法国。在1989年,法国巴黎城郊的年轻人塞巴斯蒂安福坎和大卫贝尔,把他们孩提时代爬梯翻墙等玩闹运动扩充为超越自身体能和城市环境的极限健身运动,首次提出了跑酷运动的理念。他们历经10年时间,最终创造出了新的运动形式——跑酷。“Parkour”是“跑酷”一词的英文名,其最早源于法语原文为“Parcoursducombatant”,翻译为中文是“超越障碍训练场”。跑酷运动是一种快速移动通过障碍物的艺术,训练人们随时利用其所处环境自然且快速地到达他想要达到的目的地[1]。此运动并不需要借助任何特殊器材,换而言之,身体是从事此项运动的唯一“器械”。2006年,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杜易泽将跑酷运动首次引入中国。随后优酷网等热播各种跑酷视频,掀起了我国青少年、大学生等学习跑酷运动的热潮;2008年跑酷运动在全国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我国沿海大城市都有各种形式的跑酷团体,每逢周末、节假日的这些城市的某些区域都有年轻人训练跑酷的身影,跑酷运动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求刺激的最佳健身方式。目前跑酷运动在各大高校也有发展,其发展主要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学生自发组建的跑酷社团或组织;第二种是学校跑酷爱好者自发进行的表演或训练活动。

1跑酷运动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1.1初级跑酷易教易学

跑酷主要是依靠自身的体能,有效、快速、可靠地驾驭任何未知或已知环境的运动。初级跑酷动作难度不大,这些初级的跑酷动作技巧性虽强,但动作简单易学。即使没有任何跑酷功底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练习,基本上能把跑酷的各种技巧以及基本功动作组合等大体掌握。初级跑酷动作多为单一奔跑技术动作,每次编排成组合动作包含的动作较少,基本不会超过8个动作。以单一技术动作作为教学手段的有基本落地、翻滚、落地翻滚、鱼跃翻滚、平衡、猫爬、单脚跳远、快速上墙、蹬墙跳、猫扑、猴跳等[2]。就是这些单一动作组合成串的组合动作,既可以就某单个技术动作进行教学,也可以组合成套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初级跑酷动作编排时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跑酷运动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比如本校体育教师对跑酷运动的掌握情况、课时设置、师资力量等,制定一个科学且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

1.2跑酷新潮时尚,大学生兴趣十足

大学生是时尚的弄潮儿,他们喜欢追赶新鲜事物,而跑酷运动所特有的时尚感、宣泄感、刺激感,正迎合了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从大学生对跑酷运动引入大学体育课态度调查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120名大学生中对鬼步舞进入大学体育教学“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分别有50.92%和40.75%;而“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有10人,仅占总人数的8.33%。将跑酷运动引入到大学体育课中,肯定会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跑酷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大学生日常心理上的压力与不良情绪。

1.3高校软硬件条件适合开展跑酷教学

高校体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强健的体魄,以及完善的理论知识储备。即使他们没有学习过跑酷,因为体育学科间的相似性,再加上初级跑酷技术动作简单易学,因而,高校体育教师经过系统性培训是可以胜任初级跑酷教学任务的。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建有体育馆或运动场,这为跑酷运动在大学体育课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跑酷一般是将日常生活环境当作训练场所,废弃工厂、城市公园、树木沙丘、田间沟壑等都可以作为跑酷训练的场所。所以跑酷训练不需要专门建造场地,更无须追加资金投入购置器材。跑酷教学对器材、场地等要求不高,对资金需求量也不大,这都为跑酷运动在高校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大学体育课引入跑酷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资金方面

跑酷教学的开展需要场地、师资、器材等,跑酷运动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流学习,时常访问与比赛。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这是高校无法避免的问题。跑酷场地一般都是在户外进行,也可以选择在室内体操馆,跑酷运动对器材的要求并不高,但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在教授落地翻滚、鱼跃翻滚等动作时,需要体操垫做防护。师资可由校体育教师担任,但需要聘请校外专业跑酷教练员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由于各大学都有运动场,条件好的甚至还有室内馆,因此场地器材等资金量需求并不大。大的是体育教师培训费以及外出交流学习、比赛的费用。学校可通过寻求有意向的赞助商赞助或是开设跑酷培训社团来募集经费。

2.2师资方面

通过对大学体育师资力量的调查,高校体育教师中掌握跑酷运动技能的很少。虽然跑酷与体操、田径运动项目有一定的共性,不少体育教师也了解一些跑酷的运动内容,但是在技术传授方法方面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其与专业跑酷教练员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师资力量已经成为大学体育课引入跑酷教学的瓶颈。为解决此问题,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引进一些校外跑酷培训机构的教练员对本校教师加强培训,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提高,满足大学体育课引入跑酷教学的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跑酷运动引入大学体育课是具有可行性的。针对其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依据本校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展跑酷教学,充分发挥跑酷的健身价值与教育价值,培养大学生的完美人格,消除心理压力。(2)创新大学体育教材内容,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创编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跑酷动作,开发跑酷校本教材。多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积极创新大学体育教学。(3)在跑酷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研发跑酷专项技术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开展各种形式的跑酷教学。(4)将我国优秀文化融入到跑酷课程教学中,发展并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积极健康的跑酷文化。

参考文献

[1]唐丹妮.跑酷,无障碍课程[J].世界博览,2007(6):58-63.[2]张斌.都市极限无规则运动“跑酷”初探[J].内江科技,2009(6):123.[3]奥特拉马特亚切,谢冬兰.跑酷:城市年轻人的新运动[J].译林:文摘版,2008(5):42.[4]WhatisParkour?[EB/OL].(2009-08-09)

[5]郝勤.挑战极限——风靡世界的极限运动[M].成都:蜀蓉棋艺出版社,2001.[6]杜易泽.中国跑得最酷的人[EB/OL].中国青年网,2009-03-18.

跑酷如何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论文 篇2

关键词:跑酷练习;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14-1

跑酷运动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并于21世纪初开始风靡全世界,逐渐成为时下爱自由的年轻人最热衷的城市休闲运动。跑酷运动2006年传入我国,近几年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特别受到都市年轻人的青睐,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雨后春笋般的跑酷休闲运动俱乐部的出现中可见一斑。中学体育教育既包含了对学生的身体技能的教育,也包含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教育。当下我国中学户外课以游戏、田径、球类课的教育为主,所选的具体内容种类较少,尤其是对新项目的选择几乎没有。因此需要一项可以不断完成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展示个性运动项目。作为一项全新的体育运动,跑酷运动在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到普及和推广,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跑酷的概念及其界定

跑酷是Parkour的音译。“Parkour”—词来自法文的“parcours”,原文是“parcours du combatant”。它的意思是超越障碍训练场。在Parkour这项运动中,练习者称为“Traceur”。Parkour的中文译名除了跑酷外,还有“位移术”、“城市疾走”等。跑酷运动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要求参与者只用自身的力量穿越任何障碍物或到达指定目的地。形象地说,跑酷运动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栏杆,围墙,屋顶都成为攀爬和穿越的对象,特别是废弃的房屋,它帮助你只用本身的力量穿越任何障碍物。或到达一个目的地。此外,跑酷和其他极限运动不同,它不借助任何工具,依靠不断训练提高挑战自身的能力,唤醒身体内埋藏着的强大力量,来实现超越任何障碍。简单的说“跑酷”运动就是:在直线运动中设置着不同的障碍,要通过障碍只能运用自身的能力,用各种各样的力量和动作来通过这些障碍,保持直线运动,最后达到目的地。其中运用的动作是没有限制的,可以自由发挥。如:跑,跳,跨越,翻越等。

二、跑酷运动的特点

跑酷休闲运动非常注重身体的全面发展,其是以一般身体练习为基础,突出身体专项素质的练习。跑酷运动的生理负荷较大,参与者要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不断地快速奔跑、跨越各种障碍,这对跑酷运动员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方面提出的要求就更高。要提高跑酷休闲运动的水平,必须要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必须重视身体素质与跑酷休闲运动的特点相结合进行训练,并根据运动员的条件开展针对性训练。

三、跑酷练习引入中学体育课的意义

跑酷运动是一项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运动,可在中学校园内不影响文化课的任何地方举行。它不受场地的限制,一个好的身体就可进行跑酷运动。这样就解决了场地不足对体育课的限制。另外,跑酷运动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固定,凡是自己的创意都可以很好地参与到跑酷运动中去,它不仅仅是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智力与技巧方面的竞争。参加跑酷运动的过程既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又是一种心理上的享受,可以让自身得到满足感。跑酷运动对学生的力量素质,灵敏素质,耐力素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为了参加跑酷运动的比赛都会有很大的动力去锻炼身体,去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因此举行这种比赛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同时,跑酷运动所特有的自由、创新的运动特点,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跑酷运动的时候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和障碍物,学生只有不怕困难积极勇敢地面对这些危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随着众多的学生参加跑酷运动或者参加跑酷运动比赛,无形之中,都会磨练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勇往直前的锐气。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下,开展跑酷运动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好的。

四、跑酷练习在中学体育课中的发展前景

跑酷休闲运动包涵了攀爬、穿越、速降、跳升、飞跃、翻滚等动作,这可以满足中学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追求。当代中学生喜欢追求新兴的、时尚的、刺激的运动项目的特点是中学开展跑酷休闲运动的源动力。跑酷休闲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利用基本的地形便可以开展。跑酷休闲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学习这一课程内容,克服了分年级的设立;同时又可以解决学校体育长期因扩招带来的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跑酷休闲运动和定向运动、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一样,符合体育课程、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的目标。跑酷休闲运动不仅符合这一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并且又完善和丰富了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体系。

五、结语

讨论式教学方法如何引入课堂 篇3

陈文楷 张玉苹 范秀娟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现状,指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采用小班上课方式,进行讨论式教学。能够促进提高教师“教”的质量,学生的创造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教学内容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已成为我国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强国过渡的当务之急。而培养这些高级人才的主要途经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纵观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现状,虽然在“十五”期间有了巨大的发展,国家投资很多,目前各高等学校都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与先进的工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多差距。为此,分析我国大学教学的现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对策是十分必要的。1.当前大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各高等学校具有的教学资源已相当丰富,包括网络教学、图书馆、实验室、大学教师等等,这些资源与在校学生人数相比,学生的人均占有率就很低了,虽然大学教师们在辛勤地努力完善各方面的不足,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这仍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探索性特点。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独立自学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但许多大学教师往往忽视大学教学这些突出特点,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上,众所周知,教科书不管如何新,仍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教材本身是无法随时反映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不少教师往往只讲授教材上的内容,局限于教学基本要求之内;若再加上讲课不分重点、难点与方法,所以学生听讲,缺乏味道,打不起精神,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学生也就难以获取最新的科学知识,发展自己的创造力。这是影响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方法,是采取小班上课,进行讨论式教学。

2.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目的与意义: 课堂讨论是信息交换的最好形式。课堂讨论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欢迎。国外流行的“西米纳”(seminar)就是指的这种课堂讨论方法。课堂讨论是知识信息交换的最好形式。现在,虽然有了internet网络和网络课件,图书馆、光盘、甚至手机短信的交流或学习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都代替不了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改变由教师讲授或者学生自学输入知识信息的弊端,而形成多通道的知识信息传递交换,是一种立体式(多感官)教学方法。因为讨论式教学,既要输出知识信息,又要从一个立体式的环境中输入更多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属于探究性的,都要通过思维活动,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加工整理”,从而提高了能力,丰富了知识、弄懂了存疑的问题。课堂讨论可以有以下几个好处:

(1).能够促进提高教师“教”的质量

因为课堂讨论,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研讨,也是师生之间的研讨。教师要发 1 挥主导作用,还要在查阅大量的学术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全面的备课工作,以便在讨论中能够正确地引导、提问以及产生自己的见解,并及时做出归纳总结,这个过程对教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在参加学生讨论时,也提高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艺术。

(2).学生的创造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

课堂讨论不论哪种形式,都要求每位学生先写发言提纲,做好讨论准备。至少要安静下来想点问题。实际上这项工作就是一次独立研究的训练。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敏捷思维,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锻炼。

(3).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研究的工作能力。(4).能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3.讨论式教学引入课堂要做到两个促进 ⑴.课堂讨论促进讲授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讲授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理论思维)过度,独立思考、批判能力相应发展,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要求逻辑论证有说服力,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并尝试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些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善于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一些学生通过思考能解决了问题,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在讲授内容上,着眼点要落实在本门课程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否则会偏离教学大纲。对重点、难点和方法要精讲,教师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讲授难点是为了打掉“拦路虎”,使学生容易地、系统地获取知识。

此外,讲课内容要不断补充新的东西,以开拓学生们视野;丰富学生的智慧。并且,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讲课内容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广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智慧的潜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⑵.促进启发性思考,引导创新性思维

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使讲课教师正确地处理“点拨”与恰当“引导”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教学以外附加的任务。要把发展学生的智能寄寓课堂讲授之中,做到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智能相辅相成。因此在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采用提示与引导,才会使教学内容有滋有味。给学生们指路,让他们走好。这些工作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辛勤劳动,必须在教学内容上狠下功夫。

4.搞好讨论式教学的方法

⑴.课堂讨论要做好讨论题目的准备工作 要搞好课堂讨论,周到而全面的准备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准备工作包括师生两方面的努力,在讨论课前,教师要和同学打招呼,要围绕那些问题、哪些章节开展讨论,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地做好准备工作。现在的学生和我们念书时不同,现在的学生都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前面我们说了,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冷场。教师要注意抓住讨论的题目和核心内容,不要跑题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目的。

⑵.引导学生提高讨论质量 讨论课堂是为了解决问题,对疑难问题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讨论课一定注意抓住重点,否则浪费时间影响进度。例如,“设计一个代码转换电路,2 输入为四位二进制码,输出为4位循环码。可以采用各种逻辑功能的门电路来实现。”

我们的目的要引导学生使用XOR门实现转换电路,设计方法可以有几种。用 卡诺图化简方法可以采用最小项积之和(NAND门)方法;也可采用和之积的方法(即NOR门)实现;第三种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XOR实现);第四种方法,采用XOR/NXOR 门实现的方法。引出卡诺图对角邻与偏邻化简法。介绍单变量、双变量和多个变量的卡诺图对角邻与偏邻化简法。

通过这个例子的讨论,引深了卡诺图化简的方法,发现和找出化简的规律,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学生非常欢迎。

时序逻辑电路一章讲完以后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题目是“时间序列信号发生电路的设计。”

该题目的设计方法,可以有多种方法,观点不同。除了学习书上设计方法以外,学生们还找到其他的数字电子技术参考书,对其中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又参考了西安交通大学宁改娣、杨栓科老师的论文,和北京工业大学陈文楷、宋泽明的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开阔了眼界,把状态机设计引入到VHDL语言及VLSI领域的设计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5.做好讨论的总结工作

做好讨论的总结工作是讨论课的重要环节。讨论的总结工作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教学生学会怎样从讨论的内容中,总结出有价值的规律或结论。二是使学生享受到讨论的成果。总结工作要注意几个问题。对正确的论点要给于肯定,必要时可以引深与提高。对讨论中出现的模糊不清的概念,要进行重点讲评。对所争论的问题,得不到统一的,教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术界有结论的,应介绍结论。无结论的,教师可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或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文献等。

参考文献

1.大学教学方法

于美方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4.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阎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

第四版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第三版

王毓银主编

2001.5.串行序列检测同步时序电路设计探讨

西安交通大学

宁改娣、杨栓科

2003.8.全国高校电子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6基于VHDL的有限状态机设计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ol.31 no.1

宋泽明

陈文楷

2003.4.10

How Leading Discussion style Teaching into classroom

(wen kai chen

zhang yu ping

Fan xiu juan)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teaching current situation is analysed in our country high education,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method for raise teaching and study quality in small class.We are carrying out teaching held discussion which promote teaching and study quality raised.The create wealth of student be exploited fully simultaneously.

Key words

teaching contents

上一篇:秧坝民族中学“学雷锋_树新风”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吴总:论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