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教学(共12篇)
引入教学 篇1
概念的引入教学设计是多样的, 常用的有两种, 一是实例引入, 二是比较引入.本文对两位教师运用不同引入方式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作一介绍, 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教学设计
教师甲:生动图形符号,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道有趣的题目:
☆+☆+☆+○+○=20
☆+☆+○+○+○=25
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它呢?请同学们动笔试试!
生甲:☆+☆+☆+☆+☆+○+○+○+○+○ =45, 5☆+5○=45→☆+○=9→2 (☆+○) =18→☆ +☆+○+○=18, 已知☆+☆+○+○+○=25→○ =7, ☆=2.
师:现在老师给出类似的一道题, 同学们也来试试看.
☆+○=35
☆+☆+○+○+○+○=94
师:我们发现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很简单.
师:我们看下曾经遇过的《孙子算经》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35头, 下有94足.问鸡兔各有几只?下面给大家三分钟来解决这道题, 请两种不同解法的同学上来展示.
师:同学们, 我们发现大家往往有两种解法, 即算术法及一元一次方程法, 大家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些呢?
学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呢?因为第一种比较难想, 而第二种方法直观.我们会发现引进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难度不会太大的情况下, 用方程法显然更加简单.因为它更直观. 在设出一个未知数的条件下, 根据题中条件问题的解决就很显然了.那么, 我们看下二元一次方程组方法的难度在于, 由一个未知数到另一个未知数的得出并不是每道题都这么明朗, 这时我们可不可以用一种比一元一次方程组更为直观的方法呢?
师:我们可不可以直接用☆来表示鸡的只数, 用○来表示兔子的只数?不妨试试.
解:设鸡有☆只, 兔有○只, 根据题意:
☆+○=35
2☆+4○=94
解得○=12, ☆=23.
答:鸡有23只, 兔有12只.
师:很好!我们发现, 其实用两个符号来分别表示两个要求的未知量往往比用算术法或用一个未知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更简洁.今天老师想教同学们一种直接用两个一般的符号来表示两个未知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含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教师乙:生动故事情境,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数学吗?在数学王国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秘的数学王国来一次探究吧!
驴:累死我了.
马:你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了两个.
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 我的包裹数就是你的两倍.
师:于是, 大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向大臣们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到底他们各驮了几个包裹?谁驮的包裹数比较多?
有一位聪明的大臣根据这其中两句话列出等量关系, 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看这位聪明大臣的解法:
老驴驮的包裹数-小马驮的包裹数=2;
老驴驮的包裹数+1= (小马驮的包裹数-1) ×2.
下面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列出等量关系.
师:请同学们分别用两个字母来表示马和驴所驮的包裹数.
(黑板上出现了两个做法, 用不同的字母来列式, 略.)
师:下面我们一起观察两个方程的特征.
(形如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对比分析
两位教师教学设计起点都基于学生已有知识, 引入未知元的教学.甲教师教学运用了图形符号引入, 将问题定位于“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正迁移.乙教师教学运用了故事情境引入, 起点低, 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小学知识讲起, 让学生充满好奇, 而所提问题都易于回答, 学生比较感兴趣跟教师一起探究.
两位教师的教学没优劣之分, 只是不同引入体现不同的引导取向.好的引入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更能对普通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反思.这方面甲教师的引入做得较好.
引入教学 篇2
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在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让学生逐步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肄点,把握关键。
为确保教学取得成效,每节课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授课后及时总结本节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质量。同时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
将反讽引入语文教学 篇3
情境反讽
情境反讽指的是小说所展示的场景和人物的言谈举止与叙述者真实的情感和倾向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完成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嘲弄。例如,鲁迅在《祝福》结尾的情境设置——他让鲁镇的人们沉浸在新年将近的喜庆气氛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片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而“我”的感觉是:“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天地圣众”也就是福神、灶君之类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实际虚无缥缈,作者写来却如在目前,他们真的能给鲁镇的人们带来幸福吗?这其实可以理解为鲁迅对麻木、冷漠、无情的鲁镇社会绝妙的讽刺。而这段情境凸显的真意是鲁镇的人们根本无法得到“无限的幸福”。 综观全文,“我”“懒散而且舒适”,“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都是“言非所指”,言此及彼,都有反面的命意。“我”之懒散舒适,正表现了“我”在鲁镇社会中的无可奈何。此种无可奈何,令隐藏着的作者,令我们读者于“我”之懒散舒适中感到无限哀痛、绝望之情绪;而“无限的幸福”,在祥林嫂悲剧命运面前,又是如此之荒唐,如此之可笑。反讽性的结尾,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像“我”一样的知识分子和旧中国之象征的鲁镇的冷峻批判。
结构性反讽
结构性反讽指作者有意把作品的故事人物和结构框架,大致与人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从而在处处对照和比较中完成作品对神话的反讽性突出。例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就是一部将作品和《圣经.新约》中所记基督受难和复活的遭遇平列在一起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琐事,巧妙地用基督的庄严与神圣来反衬康普生家子孙的猥琐、自私和相互仇视,从而给作品增添了一层浓厚的反讽色彩。《白鹿原》与《百年孤独》都把两极对立性因素的对照,作为营造结构性反讽的原则和手段,即通过对悖反性因素——悲与喜、顺与逆、雅与俗、严肃与荒诞——的对照性组织,以获得一种反讽效果。白姓和鹿姓作为姓氏,阿卡奥和奥雷良诺作为名字的对照性结构,不仅显示了不同的角色定位或性格特征,而且形成了有趣的反讽性对照。神话与现实、越验的力量与人类愚妄的营谋,也形成了对照性反讽图式。
态度反讽
叙述者的叙述与叙述对象之间形成一种有意的、表里不一的关系,此为叙事态度反讽。如表层的赞誉与骨子里的深恶痛绝,或表层的憎恶与骨子里的赞誉,构成一种有意的、有意味的错位,事实真相往往成了叙述者叙述语言的“反面注解”。如在鉴赏《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可思考: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贾宝玉,说贾宝玉是一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可是小说的上下文(语境)又“歪曲”了《西江月》和王夫人的“陈述语”。你看作者写宝玉出场,从肖像描写,到言谈举止,以及林黛玉的心理感受“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些都告诉我们宝玉是一个英俊潇洒、可亲可爱的青春少年。如何理解《西江月》二词对宝玉的评价?显然《西江月》和王夫人的陈述,是“言非所指”。作者于此处采用的方法,正可看作反讽手法。王夫人所言和引用《西江月》愈将宝玉批得一无是处,就愈能表现宝玉的叛逆性格,愈显得宝玉这一形象的光辉。同时,也就愈有力地揭示了僵化庸俗的封建世俗观念的荒谬:将一个被周汝昌先生称为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于一身的“真人”,视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不肖子弟”。小说从而构建了对宝玉所生存的环境及此环境中的庸俗观念的有力讽刺。作者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方式,揭示了宝玉的叛逆性格。在看似讽刺、嘲弄的字义之下,表现着与这表面的意
义相反的另外的意义,这就是反讽。
性格反讽
性格反讽是指人物的真实本性和他们的言行形成明显的反差,从而构成对人物的强烈的讽刺,这种反讽在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例如,在《守财奴》中,葛朗台抢了女儿的梳妆匣,气昏了妻子,于是到密室里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嘴里说要送给太太女儿,但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当女儿说不需要钱时,他赶紧把钱“装”到袋里。葛朗台嘴里说着好话,很大方,但狂热的金钱崇拜又使他对钱爱不释手。一系列动词暴露了人物的真实思想和本性,从而完成了对这个守财奴的强烈反讽。
由此可见,反讽通过一定的叙述技巧形成作者与叙述者、人物及读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并在阅读中达到表里不一的暗含嘲弄否定的独特效果。它涉及到作者与读者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是一种机智地表现嘲弄的双重意义的叙述,体现了隐含作者与叙述者之间在道德上相悖或相反的一种反常关系。在反讽叙事过程中,作者采取各种叙述方式,成为反讽信息的发送与实施者:叙事文本作为反讽叙事的具体呈现,是作者和读者交流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读者不只是反讽作用的对象,同时积极地参与建构叙事,与作者交流对话。所以将反讽引入语文教学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文本解读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郓城实验中学)
引入教学 篇4
一年一度的区教学评优课又开始了, 笔者有幸参加了听课观摩, 课程内容是《指数函数》第一节。笔者听了四节不同风格的课, 受益匪浅。感触最深的是这四节课的教学情境创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引入或平淡, 或别出心裁, 营造出的课堂氛围或沉闷, 或热烈。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笔者把课本及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引入呈现给大家, 谈一点个人的感想, 以供参考。
一课本案例
情境:从我国辽东半岛普兰店附近的泥炭中发掘出的古莲子至今大部分还能发芽开花, 这些古莲子是多少年以前的遗物呢?
要测定古物的年代, 可用放射性碳法:在动植物的体内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14C。动植物死亡后, 停止了新陈代谢, 14C不再产生, 且原有的14C会自动衰变。经过5730年 (14C的半衰期) , 它的残余量只有原始量的一半。
经过科学测定, 若14C的原始量为1, 则经过x年后的残留量为y=0.999879x。
问题:函数y=0.999879x与第2.2节开头的函数y=2x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课本意图: (1) 通过考古中利用14C的衰减来测定古生物年代的例子, 激发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欲望, 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 引入两种不同类型的指数函数, 为下面给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和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做铺垫。根据“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沿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应用”这条主线, 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 教学脉络清晰。
二对观摩课中四种不同课例的一些分析
[课例一] (用课件打出)
情境1: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发表的《未来20年我国发展前景分析》判断, 未来20年, 我国GDP (国内生产总值) 年平均增长率可望达到7.3%。那么, 在2001~2020年, 设x年后我国的GDP为2000年的y倍, 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y= (1+7.3%) x
情境2:当生物死亡后, 它机体内原有的14C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 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 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 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14C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P=0.999879t
情境3:某种细胞分裂时, 由1个分裂成2个, 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 写出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 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y=2x。
情境4:《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请你写出截取x次后, 木棰剩余量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问题1:以上4个问题中所涉及的函数是不是已学过的函数类型 (如一次、二次、反比例函数等) ?
问题2:4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问题3:指数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形式呢?你能给出一般的表达形式吗?
作者意图:通过4个情境,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欲望, 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并且有广泛的应用。同时是为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 四个函数既有a>1为底数的, 也有0<a<1为底数的, 让学生直观感知一些具体的指数函数模型, 为后面抽象概括指数函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评论:例子偏多。实际上两个例子足够, 要么选择情境1、2, 要么选择情境3、4。问题设置也较多, 有冲淡主题之嫌, 本节课的重点应是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情境不是多多益善, 不是为情境而创设情境。表达要简明扼要, 能说清问题即可。这样才能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如果一个情境设计较为繁琐, 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 反而给学生更大的压力。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任务繁重, 对于45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少而精。
[课例二] (用课件打出)
情境1:相传达依尔是国际象棋的发明人, 国王要奖赏他, 问他需要什么, 达依尔就对国王说:“国王, 你只需在象棋的第一格放1粒麦子, 在第二格放2粒麦子, 在第三格放4粒麦子, 以后每一格是前一格的两倍, 一直放到第64格, 然后把这所有麦子奖赏给我。”国王欣然同意, 请问:国王能满足他的要求吗?
情境2:某种细胞分裂时, 由1个分裂成2个, 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
写出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 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y=2x。
依据上述例子我们得到形如y=ax的函数, 这些函数的自变量是指数, 因此叫指数函数。
作者意图:情境1通过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锻炼学生的建模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2给出一般指数函数的形式。
评论:一般来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 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 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这种方式, 学生的情感最投入, 积极性也易被调动起来。
兴趣调动起来了, 但问题也出来了, 这棋盘上的所有麦子有多少啊?这实际上是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把该问题情境放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引入上较恰当。放在此处, 有些不妥。
[课例三] (用课件打出)
情境1 (P57) :某种细胞分裂时, 由1个分裂成2个, 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
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 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分裂次数:1, 2, 3, 4, ……, x
细胞个数:2, 4, 8, 16, ……, y由上面的对应关系可知, 函数关系是y=2x。
情境2:某种商品的价格从今年起每年降低15%, 设原来的价格为1, x年后的价格为y, 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1-15%) x。
我们把这种自变量在指数位置上而底数是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
作者意图:实际问题引入, 这样既说明指数函数的概念来源于客观实际, 也便于学生接受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两个例子分别给出了底数a>1和0<a<1的指数函数。
评论:情境1细胞分裂的例子课本中已有, 用在此处也比较恰当。情境2更像是数学题, 不新颖, 不具有吸引力。作为新课的引入, 例子比较平淡。
[课例四] (没用课件)
情境 (折纸实验) :
师:先拿出一张纸, 对学生说, 这张只有0.1毫米厚的纸, 如果对折30次, 就可以使它的高度超过珠穆朗玛峰!不信, 大家可以算算看。
学生活动:让每个同学都拿出一张纸, 做折纸实验。
生:对折一次, 厚度是2个0.1;对折两次, 厚度是4个0.1;对折3次, 厚度是8个0.1……对折6次, 厚度是26个0.1, 再继续对折很难进行, 怎么办?进行计算, 对折30次, 厚度应该是230个0.1, 用计算器得到230=1073741824, 所以高度是107374.182米, 珠峰的高度是8848.42米, 这相当于12个珠峰的高度!太神奇了!
师:这是谁带来的威力?
生:指数变化。
师:很好, 底数不变, 指数在变化, 我们得到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
作者意图: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折纸实验,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为得到指数函数的概念做了铺垫。
评论:问题设置比较新奇, 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折纸实验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此过程中包含了归纳、计算等数学方法, 虽然没用课件, 但效果比课件更胜一筹。这是一个成功的课堂引入。它营造了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想象、思考、探索, 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 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对四种课件的一点评论
以上四个课例引入, 第一位老师较繁琐, 第二位老师的不妥当, 第三位老师平淡无奇, 第四位老师别出心裁。前三位老师都用了课件, 第四位老师没用课件, 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第四位老师的教学效果脱颖而出。即使不听完整节课, 仅从小小的教学引入来看, 胜负已见分晓。可见对于数学新授课, 教学引入是多么的重要!一节45分钟的课堂, 教学引入不过4~5分钟。能否抓住这4~5分钟, 就成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教无定法, 但教须有法。作为教学引入, 不应舍近求远, 而应紧扣课本, 从身边取材;不应艳丽繁琐, 而应朴实简洁, 短小而精悍。
教学引入不一定要新奇别致, 但一定要具有启发性, 循循善诱。教学引入需要教师的发现, 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以下是两个成功的教学引入。
第一, 某教师在讲“椭圆的定义”时, 拿着一个盛了半杯水的透明圆柱形玻璃杯走进教室。上课了, 该教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 下面的评委老师和学生都很诧异, 怎么公开课上老师还喝水?正当学生惊诧时, 教师把杯子放平, 说:“同学们, 看看我杯子里的水面是什么形状?”学生说:“圆形。”教师把杯子倾斜, 现在水面是什么形状?学生说:“椭圆。”至此, 学生才恍然大悟, 原来今天讲椭圆。
该教学情境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 又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简单的两个动作, 短短两句话, 简洁而又巧妙的揭示了所讲的课题。
第二, 某老师准备讲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上课铃响了, 该老师走进教室, 班长喊起立。同学们都站了起来, 按照惯例, 老师应该先说:“同学们好”。结果老师说:“同学们站好, 请问:同学们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生:“平行!”接着老师又说:“我和黑板是什么位置关系?”生:“平行!”师:“很好, 那同学们和地面是什么位置关系?”生1:“垂直!”生2:“相交!”师:“好, 不仅相交而且垂直。线线、线面平行的判定前面已经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线面的垂直。”
该教学情境就地取材, 通俗易懂。既复习了前面所学, 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凸显了老师教学的智慧。
四结束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构建高效课堂还需巧设教学引入。教学实践证明,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 调动学生求知欲, 发展创造性思维, 培养发现精神。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 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 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包括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 发现规律的兴奋及对教师的热爱, 等等。“不愤不悱, 不启不发”, 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摘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构建高效课堂需巧设教学引入。教学实践证明,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创造性思维, 培养发现精神。
关键词:简洁,教学的智慧,启发性
参考文献
引入教学 篇5
湖北宜都一中 张祖华
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知识障碍而恰当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点拨教学是必要的。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化解课文疑难、发展学生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引入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认为:“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这是实施点拨教学一最重要要求,也是点拨教学的精髓。”(见安徽芜湖教科所《点拨教学理论与实践》),据此,在引入点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注意引入时机的把握。
一、激趣引入。
语文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浓。此时,宜进行引入点拨。特级教师于漪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见《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第七页)。因此,在学生对学习普遍缺乏浓厚兴趣时,教师有必要引入课外资料。这里有一个典型例子。在教朱自清散文《绿》时,有位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不多时蛋就卖完了。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了不起学生的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领。老师便托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小,他的夫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了衬托的道理。”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接着说:“文学家对生活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运用于文学创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衬托手法。同学们看看《绿》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使用了衬托手法?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位教师的导入教学,先从课上引入摩根夫妇卖鸡蛋的故事,然后联系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提问启发,这既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水到渠成地将学生注意力引向了自己教学的重点。这种新颖的引入激趣方式确实发人深省。
二、促思引入
学生思维一时出现阻塞,教学重难点突破出现困难,这在教学中很常见。许多认知派的心理学家认为,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当学生思维不活、理解遇到障碍时,老师有必要从课外引入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以激活其思维,释化教学疑难点。可是,当学生思维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怎样引入点拨才会使学生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茅塞顿开呢?下面,我们先看看特级教师蔡澄清教学《祝福》时的一个片断: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对祥林嫂第三次肖像描写的分析,已明白祥林嫂老死的原因)
师:(故意反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我们知道,说老死,一般指七老八十的死亡。祥林嫂多大岁数?她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啊,按照生命的自然法则正是年富力强之际,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教师重复着“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这句话,重复提醒学生,可是学生仍处于焦虑性的思索中)
(教室里依然是一片宁静)
师:(适时引入一句俗语)中国有句俗语,叫“富家出少年”,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轰然一声!教室里突然热烈起来。学生们有的醒悟了,有的尚处于半醒半迷之中)
生:(一位同学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富家出少年是讲家庭条件优越,生活无忧无虑,即使是年纪大点的.人也显得年轻。由此,我想到祥林嫂,她的年纪不大,但因为遭受迫害之深,生活极度凄苦,因此她超前衰老。说明她是老死的,更能深化作品的主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祥林嫂老死的审美意义进行了总结。)
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老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久思不解。关键时刻教师引入了一句俗语“富家出少年”,轻轻一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烈起来。蔡老师之所以能在学生苦思不解的时候陡然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豁然开朗,除了教者善于激疑蓄势外,还在于他能针对学生认知局限巧妙适时地引入极富启发性的典型俗语--富家出少年。“片言居要,省时力而收获丰”(蔡澄清语)。简言之,促思引入,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不仅要把握好引入的时机,更要充分注意引入材料的选择--引入的材料不在多,而在于是否典型,是否富有启发性。
三、结穴引入。
在教材某个知识点具体讲解完后进行概括小结时,教师从课外引用概括性很强的与教材内容相关或者相近的新颖材料以帮助归纳小结的教学方式,就是结穴引入。这种引入,如果运用恰当,对教材知识的总结常可起到画龙点晴、以一当十的作用,大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一个系统完整清晰的印象。不仅如此,还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不衰,避免日常教学小结的平淡,使课堂教学波澜再生。教《大堰河--我的保姆》,笔者在总结介绍作者艾青埋,引入了人们送给他的总结性挽联:
如牛如驼是岩是礁一代巨星遽殒天人同泪雨
似光似火亦诗亦画千篇绝唱长存四海共歌吟
教师介绍这幅挽联,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借助挽联不仅概括了解了诗人崇高人格及文学地位,而且从整体上把握了诗人非凡的创作成就及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教《林黛玉进贾府》笔者也采用了这种结穴引入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王熙凤出场、肖像等方面的描写具体分析王熙凤泼辣心狠、精明能干、机变逢迎的性格后,总结时自然引入了原著第五回作者写给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判词中“凡鸟”合起来就是一个“ ”即“凤”字,暗指凤姐。美貌聪明泼辣的凤姐,在贾家势衰败之时嫁入了贾府,她先是顺从迎合老太太,讨她的欢心,赢得她的信任(即“一从”),取得了独揽贾府大权、颐指气使的地位(即“二令”)。尽管王熙凤八面玲珑,极精明,可最后“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最后吃了官司,得了怪病而亡(“三人木”即“休”)。作者构思新颖,短短四句判词概括了人物一生的命运。此处结穴引入判词,为学生学习酿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思维氛围,丰富和弥补了学生对人物理解上所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对人物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趣、促思、结穴等的需要而引入穿插一些课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不可盲目无目的地进行。蔡澄清说:“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套用这句话,引入教学应是“当引则引,当入则入”。在教学中掉书袋卖弄才学哗众取宠的做法我们必须避免。只有“相机引入,适时点拨”,才可能收到引入点拨之功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00三年五月十日
聚焦“课题引入”,流畅教学过程 篇6
关键词:课题引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一、课题引入
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初或是进行新课题的学习之时,教师运用一系列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来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课题引入。
二、“课题引入”的关键所在
课题引入之所以能够成为课堂的一个关键细节主要表现在课题引入技能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兴趣主要是指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的产生。
2.引起学生注意,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注意是一种常见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它作为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同时也是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入。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生物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其他思维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为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承上启下,以旧引新,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生物知识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它要以掌握较低层次的知识为前提,才能保证对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与新知识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或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做好知识上的铺垫,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4.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不允许有任何随意性。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教师就应注意因势利导,适时讲明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及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明白他们要做什么,应达到什么程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明确的导向。
三、生物教学中“课题引入”的方法
很多人都觉得生物学并不好教,因为很难将学生带入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物学教学的课堂引入也是如此。如何将学生引入一个较高的兴奋点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多彩多姿的生物界。
1.让最好的老师牵引学生走进生物世界——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有许多,就笔者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以热门的生物科学事例开头
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已经研究发表的成果也不在少数,其中更有些成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果在课堂中引入现在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将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用大众关注的大众健康、医学美容知识現象开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说到减肥、美容之类的话题,学生立即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便可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求证愿望下把学生引入一个学习生物学的情景中去。
2.让学生心生疑虑——提问
好奇和对于知识的渴求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对知识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问题引入课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内容
学习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贯通,复习提问不仅可以使知识巩固,也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有较大的帮助。
(2)利用身边的生物学知识提问
生物学是一门同生活联系紧密相关的学科,身边的生物学资料和知识非常丰富,让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就不会枯燥,提问时利用身边的各种生物学现象。
3.用生动形象的直观物体和手段引入课堂教学
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使学生注意力在很短时间内集中,而且可让学生轻松进入角色,所以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标本、实验、模型、影片等,可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4.用与生物学有关的文学语言开头
科学和艺术本身就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对孪生姐妹,许多艺术语言本身就是科学的预测和经验的总结。在生物这门学科中,许多成语、谚语、名人名言本身就渗透着生物学知识。利用这些好言妙语将学生引入课题的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要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讲究“新”“趣”“巧”,就是引入新课要新颖别致;引入新课要妙趣横生;引入新课要巧设计、巧安排、巧置疑。这样,学生一上课就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再趁热打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仔细构思、认真对待,这样就一定能将生物课上好。
参考文献:
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6.
将教学案引入英语阅读教学 篇7
课文教学、句型教学和阅读教学是科普版教材的三大主要板块。相对于前两个板块而言, 阅读教学往往是我们日常教学的软肋。教什么和怎样教是我们备课时就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下面结合Everyone wants a TV.这一具体课例, 谈一下我用教学案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心得。
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 这些年的教学中我也一直在摆来摆去, 但常常跳不出听说为主, 读课文找关键词复述课文的模式。因为到了教导处工作的缘故, 可以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一些外面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从而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路。特别是亲身到杜郎口感受什么叫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开始在我教的班级内试验教学案式进行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定位
要理解教学案式教学模式, 我们首先要对Read准确定位。我对Read的定位就是它和Let’s talk、Let’s learn不是彼此孤立的, 它是对前面两个板块的补充和知识的延伸。它们是一条知识主线的三个部分, 但侧重点不同。Let’s talk侧重于口语交际, Let’s learn侧重于句型和语法, Read侧重于书面运用。在这样前提下, 我在处理Read时就把教学目标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生应该能够熟读课文;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 能够回答出关于课文的一些问题;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达课文;4.学生能够模仿课文结构, 结合实际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传统教学与教学案式教学模式的优劣对比
相对于我们常采用的教学模式, 我发现它存在有两个主要问题:1.我们平常备课时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是写在教案本上, 学生在上课时并不知道自己这堂课要学什么, 要注意什么, 要达到什么要求, 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时要完全依靠教师。2.我们常常不自主地把自己变成课堂的中心, 课堂上我们讲得多, 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听和学的状态, 从而弱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案式教学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教学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教师在课前就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写在黑板上, 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 从而在学习时知道应该注意什么;二是课文的学习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学生间的合作为辅, 教师主要处于引导者和指导者的地位。
三、教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做法
(一) 教学案式的准备:
一般来说, 我们在备课时, 就要对自己要教的这篇课文有清醒的认识。一是我们要知道这篇Read里面包含了怎样的中心结构, 这个中心结构和前面的知识结构或后面的知识结构有着怎样的联系。比如Everyone wants a TV这篇文章, 课文里面就包含了I like….I don’t like….和…likes…, ….doesn’t like…, 而这些内容是lesson 7和Lesson 8主要涉及的句型, 但本课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转换。二是本课的重难点有哪些。这些重难点有哪些是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 哪些是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可以解决的, 哪些是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理解的。Everyone wants a TV.这篇课文中像all like, only one TV是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 像TV plays, cartoon则需要学生小组内交流, 像a TV of her own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理解。三是教师要预设哪些问题。哪些是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解决的, 哪些是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并交流后才能解决的。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这一课时, 我首先安排了三个比较简单的问题:How many people?Who are they?Does everyone want a TV?这三个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可以在快速阅读后就能回答出来;第二部分的五组问题就需要学生们仔细阅读, 个人思考加上小组讨论后才能回答出来。四是学生要结合什么样的实际, 学以致用, 学会表达自己的喜好。我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时, 就结合Eve如何谈论自己的家庭, 设计了学生能够简单模仿课文谈论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喜好。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提前准备和设计的。
(二) 教学案式的步骤:
通常来说教学案式教学分为以下十个步骤:
第一步:出示目标。出示教学案。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案是打印在纸上,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上面写有本课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 问题和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最大的好处是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有了一本简单的教案, 期末复习时学生一看自己的教学案就非常清楚知道本学期学了哪些知识点, 每一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另:教学案不仅限于阅读教学, Let’s talk和Let’s learn都可以有教学案) 但限于学校财力和实际困难, 一般教师提前写在黑板上即可。
第二步:了解目标。学生仔细阅读教学案, 初步了解今天所学内容的要求和重难点。
第三步:知识铺垫。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 为今天的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时, 我先复习了表达自己的喜好:I like….I don’t like….并在此基础上非常自然转为第三人单数…likes…, ….doesn’t like…。有了这一步铺垫, 学生再学习课文时就不会那么生疏了。
第四步:自主学习。学生自己一边阅读课文, 一边用信号笔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短语和句子 (包括不会读的) 。学生首先学会自己思考这些问题, 看自己能理解多少。如果还有知识点自己不能解决, 就把自己不能解决问题拿来在本组内讨论交流 (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探究式学习) 。如果小组内还无法达到目的, 就拿到全班内集体讨论。最后剩下的则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比如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时, 我在复习结束后, 要求学生先自己学习, 然后组内讨论, 最后全班集体讨论了TV plays, cartoon等, 我仅仅引领学生们学习了own用法。一般来说教师不仅要解决学生理解的问题, 也要解决学生不会读的问题。学生不会读的单词、短语、句子, 教师同样要领读和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最好把单词和短语带回到句中领读, 这样学生在下一个步骤就少了很多理解和朗读的障碍。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不采取听的方法, 第一个出发点是阅读教学应该是以读为主的课文, 过于关注听不是有些本末倒置;第二个出发点是立于学生看书读理解起来还有问题, 那么听又有什么作用, 几乎听不懂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第五步:任务驱动。学生再读课文, 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能够回答出跟课文有关的问题。这一步不要操之过急, 先预设几个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掌握课文大意:比如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时, 我开始只安排了三个简单问题让学生快速读课文回答。然后提出更多的需要仔细阅读才能回答出的问题 (层层递进) , 学生要先了解是什么问题, 然后再去仔细阅读, 自己找答案, 小组内交流答案 (学生自主学习加上合作交流) , 最后回答问题。这样做教师只是一个很好的引导着, 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学生愿意开口, 有足够的机会开口, 也敢于开口。
第六步:组内展示。阅读教学的最低要求就是学生能够熟读课文, 但是学生们只是和尚念经似的一起读读课文, 起不到调动学生读课文积极性的作用。这时教师要很好的发挥引导作用, 一要让学生读出课文的语言感觉, 还要读出课文的感情色彩, 二要调动好小组内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的欲望, 特别是“表演”课文的欲望。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时, 我通过自己的动作, 声音的控制, 神态模仿, 很好的让学生体会了father, Eve, grandma三个人的语言特点, 浑厚的男孩声, 可爱的女孩声, 苍老的老妇人声, 一方面学生体会了应该怎样读, 另一方面也调动了他们模仿的兴趣。
第七步:复习小结。一堂课学完了, 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如果课文不太长的话, 我们可以采取类似于完形填空的方式, 复习课文的中心结构和关键信息。如果课文非常长的话, 我们只需要准备那些最关键的课文结构和课文关键信息。Everyone wants a TV.不算太长, 所以我仅仅展示了本课的中心结构和关键信息。通过学生凭记忆补全课文, 又一次温习巩固了今天所学的中心结构, 课文重难点和关键信息。
第八步:课文复述。学生理解了课文也熟读了课文, 下面就是课文复述。我们现在谈的课文复述不是要求学生看关键词完全复述课文的那种。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在今天所学中心句的基础上,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的内容。有的学生可能只会说几句话I like….I don’t like, 有的可能在此基础上说出likes…, ….doesn’t like…, 可能有部分程度好的学生能说出大部分课文。教师不要强求, 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了课文, 不论多少, 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Read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为学生去写作做准备的。如果学生连说都说不出来, 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去写出来吗?
第九步:知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如果学生只会照猫画虎, 那学生画出来的老虎都是一样的, 更大的问题是他们可能永远画出来的老虎不像老虎。所以我们要敢于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们去结合自己实际说或者写。可能最初阶段他们只能说出或写出一小段, 坚持下去就会有成效的。比如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时, 我就鼓励学生们谈论自己的爱好和家庭成员的爱好, 虽然学生们只是说出了简单的一些话, 这就是很好的开始。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只要我们在课堂上一直这样要求学生, 学生在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积累后就一定有效果的。
第十步:家庭作业。教师根据所教课文的难易程度, 灵活布置作业。除了必要的课后读课文外, 要适当增加一些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作业。在教授Everyone wants a TV时, 课后我布置了一篇小短文, 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谈论自己家庭成员爱好的小作文。这是对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的很好的一种手段。
(三) 教学案式注意事项:
如何引入“任务驱动”教学 篇8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被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阵地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处于认知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合,更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的重担。“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强、创造性丰富、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紧随科技发展潮流的新兴学科教学中非常实用且有效。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二、解读“任务驱动”教学
单从“任务驱动”字面上看,好像是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命令(任务)”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如果这样的话,那学习过程就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而是被动积极的学习了,学生主体仍然没有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我们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地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讲网页主页制作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任务:修饰主页。学生得到这一任务后,他们就会主动地思考并学习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用到插入图片及文字并对其进行设置等知识和“插入字幕、添加超链接”这一新知识,学生就可以通过完成该任务学习新知识并复习旧知识,而且还能学会把知识综合起来运用。
三、任务驱动教学的优点
1.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学习动画制作时,提出学生最熟悉的“奥运福娃”主题,让学生模仿并发挥。这节课设置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多数学生都关心奥运会,非常熟悉福娃,一看就有兴趣;另外,应用的技巧难易适当,即复制和粘贴,选择和填充颜色,多数学生很快能学会,只要教师在讲授步骤中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在自己制作时就能抓住重要步骤,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
2. 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 可以给予学生成就感。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教学突出动手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也使计算机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完成“任务”,为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电脑里。”接下来就学会了保存,保存好了,又必须提交给教师,给教师检查,又必须学会了提交作业,……这样一节课没停手,也不感觉枯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要不是下节有课,手怎么也不愿意离开那鼠标,这似乎不像考试,可再想想,难道这不说明自己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完成了“任务”,不就意味着考试合格了吗?
4. 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任务驱动”对于学生,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自己创造的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掌握快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又琢磨能否将自己画的图或网上下载的图片插入文档中,或者怎样修饰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又或者开始为下节课的新知识在积累素材、创造素材……新的追求激励着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创作更美妙的“精品”。
四、如何设计“任务驱动”教学
1. 任务的目标要明确。
设计的任务要针对教学的目标。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涵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通过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任务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切不可为了追求任务的完美而偏离教学的目标。要根据教学总目标,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把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学习模块,并使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一个一个的任务后,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地实现了。
2.“任务”完成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教学,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动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体会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方法,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创新的意识才会被唤醒。而创新的出现往往又是个性的体现,因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要大力引导学生在创作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创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在学生的个性发展里面。
3.“任务”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所以,“任务”中要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构思出新的设想。在“任务”的设置中,“任务”内容不要限得太窄,要有弹性,能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开展“任务”。“任务”设置可联系面太小,就会使学生的思维锁定在某个方面,也不能调动学生使用现有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效果,那只能是单调的操作练习和知识能力的“复印”。如果“任务”设有很大的开放性,就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创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十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任务设计。我们教育的方针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学生”,所以我们设计的任务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个别学优生和个别学困生。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创设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由浅入深,化繁为简,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能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总结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思想的具体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完成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任务,更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信息技术课一定会成为高中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摘要: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本文从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着手, 引入“任务驱动”教学, 根据其优点, 讲述如何设计“任务驱动”教学,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优点,设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http://www.gaope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2153.
[2]谈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湘教在线.
[3]郭善渡.信息技术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网络科技时代.
[4]在信息课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湘教在线.
[5]浅谈如何在“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湘教在线.
把人格教育引入历史教学 篇9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对其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学生。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等。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其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塑造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 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起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 鼓励他们奋起直追。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 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 改变不良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 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一些现实问题。如:如何看待市场上的欺诈行为, 如何进行为人处世的道德选择等等, 培养他们辨别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使他们在对社会、个人、人生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特别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个人与他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调节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群定义的引入教学探究 篇10
对称与群现在已出现在高中新课程标准选修系列3的第4块专题,而群本身是大学数学《近世代数》的基础概念,并且一般是作为近世代数第一节的开课内容。师范学院数学系教师,面对即将踏上中学数学教师岗位的师范学生,首先有必要透彻地讲好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增强数学素养,把这些理解渗透到今后的中学教学中去。
笔者在教学中参考了很多教材和文献,这些文章和专著在有关对称与群的关系也有很多论述,见文献[4]。笔者发现,由对称当然可以看到每个元素都有对立元素———逆元,对称中心—单位元,即G3、G4确实合理,但为什么还要加封闭性和结合律,即G1、G2这两条要求?学生很困惑。诸多文献、教材(如果有引入的)或者是阐述对称存在的广泛性,或者是总结对称的类别,如图形对称、运动对称、数域对称、多项式对称等,而为什么这些现象和类别通过抽象就可得出群的定义,并不是很明确。笔者做了一些探究,由以下几方面来阐述群这种结构的合理性:首先回顾群的定义,然后分别讨论G1、G2条件,最后讨论由此角度看到的数学发展。
一、群的定义
群是Galois为解决方程的根的问题而引入的,我们首先看群的定义:刘绍学版[2]P12-13:设·是集合G的一个二元运算(我们常称为乘法)。称(G,·)为一个群,如果这个运算满足下列诸公理:
(G1)对任意a, b∈G,有ab∈G;
(G2)对任意a, b, c∈G,有(a·b)·c=a·(b·c);
(G3)存在e∈G,使得对任意a∈G,有e·a=a·e=e;
(G4)对任意a∈G存在一元素b∈G,使a·b=b·a=e。
其他文献,杨子胥版[3]:用代数运算代替了(G1),其他三条是一致的。即便如此这两个版本的教材还有区别,但可以论证,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笔者也并不准备拘泥于这些定义的方法的不同,因为这些定义本质上都是上述四条。由于G3、G4已经有很多文献论述其合理性,笔者的目的是强调G1、G2的数学背景,完善上述关于“合理性”的论述。在引入这一概念时,学生可以更多地感受这一概念的合理性和每一条件的必要性。
二、G1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G1也就是元素对“·”的封闭性。
直观来看,数学中与“数”相关的运算经历了很多非封闭阶段。这也是每个即便只有简单数学学习经历的人都要经历的阶段。比如,小学生学习加法时,不论怎么相加都不存在问题,但做减法就不行了,在小学时用小的数减更大的数,好像就找不到结果。再比如,乘法可以随便进行,但在没有引进分数时,除法却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被除数必须是除数的整数倍。进一步学习,引进了分数,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当然还得附加,除数不为0,这一条件)。到了中学,有了负数,减法可以随便进行了,但负数开方又好像是不可能的,这时候虚数出现了,进一步扩大了数域范围。我们现在知道这个范围还可以继续扩大,从环的角度来说,四元素环就更“大”了。而也许有一天,因为某种运算“不封闭”还可能导致这个范围继续扩大,而这里涉及的还只是已经比较规范的数的集合,而非数集合,否则经过运算后不封闭的可能性更大。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所研究的集合,有些元素经过运算后,如果有元素“跑”出去了,这个集合也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所以,对群的运算提出“封闭性”这一条件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2. 对群的“运算”要素引起足够重视,而不仅仅是集合这一要素,这也是我们初学近世代数容易误解之处,认为群就是一集合,忽略群的二元性(集合和运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自然地理解同一个集合Z, (Z,+)是群,而(Z,·)不是群(这里的+和·代表的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
3. 通过这些具体例子,可以降低群这一概念的抽象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
三、G2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 G2也就是结合律条件。
我们对结合律一般都不以为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最为熟知的“数”(整数、有理数、实数或者复数)的加法和乘法都符合结合律,所以对于结合律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一条似乎没有用。而稍加思索,我们就会发现,减法和除法就不符合结合律。其实,生活中不符合结合律的事件比比皆是,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数学故事:一个人带一只公鸡、一把白菜、一头狼过桥,而每次只能带两样东西过桥。那么,这个人先让哪两样东西组合,再带另一样东西过桥,结果就不会一样。高中数学和物理都有涉及的向量的内积也不符合结合律,由此推广得到的代数的另一个分支,李代数的乘法和一般的代数系统不一样,不存在结合律。近世代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谓抽象,就是要概括一般情况,既然一般集合有不符合结合律的,而我们研究的“群”是一种相当规范的结构,就得另外加强条件。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结合律这一条件的必要性。
2. 结合律的合理性
我们反复强调,“群”是相当精巧和规范的结构,之所以规范,因为群的建立是为了研究一些具有规范结构的代数问题,所以我们对“·”提出了要求,即可以不考虑乘法顺序。
四、由此角度看到的数学发展
初等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而近世代数是初等数学问题的进一步抽象,并且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解决一些初等数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产生,比如“群”这个概念,它的引入当初就是为解决高次方程的根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才构造了“群”这种非常对称、规范的结构。数学即使能抽象和概括很多“一般”,也不能概括所有并不规范和对称的东西,需在发展中适当改良一些条件和结论,所以数域为达到对称的目的,正数有了相对0对称的负数。从数的发展以至新的理论建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理论建立之初,也是非常粗燥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全是经典的定义或定理,而是在一系列不严密中发展和完善的。这些发展和完善不仅可以解决原来难以解决的一些理论,并且发展成新的理论,与学生交流这些认识和思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2]刘绍学.近世代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杨子胥.近世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将谜语引入作文教学探微 篇11
谜语是民间文学中一种特殊的韵文形式作品。它是表现人的智慧、培养和检测人的智慧的民间语言艺术,它不仅具有“谜”的性质,而且具有诗的特点。从结构上看,最常见的是四句式,每句以五、七言为最多,语言通俗明净,音韵和谐,读起来像儿歌。既然它能表现智慧、培养智慧、测验智慧,有诗的特点,为何不将这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形式引入到作文教学中呢?虽然在考试时绝然不考,但只要能提高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思维能力,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就有被我们所运用的价值。魏书生老师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个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倘若学生对教材的文章不感兴趣,则完全可以换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文章让他们读,只要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就可以,何必非死死盯住那几十篇文章不可呢?”换言之,只要能提高写作能力,完全可以换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文形式让他们写,何必非死死盯住惯常作文训练的三大块呢?事实证明,这种作文形式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提高其遣词造句能力。试看笔者任教班级学生创作的谜语:
小燕子进不去。
——打一成语(格格不入)。
竹姑娘,嘴巴多,天天陪我唱山歌。
——打一乐器(笛子)。
大铁嘴,双耳环,走一步,咬一口。
——打一物(剪刀)。
大姐爱喝水,二姐转眼珠,三姐恋小刀,四姐雪纷纷。
——打四个学习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转笔刀)。
从这些谜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灵活与巧妙,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力。有些谜面制作虽然略嫌粗糙,但它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是学生在谜语创作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将谜语引入作文教学,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一些好处。
第一,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有秩序地进行作文训练,先是看图说话作文,后是片断作文,再后是写简单的写人、写事的记叙文。到初中则分别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进行分段训练,还适当地间杂进行一些其他文体及应用文写作训练。这几种固有的模式写得多了,自然厌烦,最终造成学生作文“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破钢笔盖”的尴尬境地。学生为应付老师的检查,为文造情、为文编事,甚至东抄西录的拼凑成文。
以上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生活圈子狭窄,不能广阅书籍,导致知识面狭窄,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所用方式简单粗暴,运用重复的一贯模式长年累月地进行单调训练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尤其是不变换作文方式,使学生没有新奇感,教师的老旧做法与中学生强烈地好奇心理极不适应。因此,教师应该引入新的作文形式,精心设计每次作文的写作方式,这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尤其提高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会在不同的作文方式中运用不同的作文思维方式,或用相同的语言文字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他们会惊奇地发现语言文字无所不包,也会自豪地发现自己原来不敢奢望的东西居然被自己创作出来。
在孩子的观念中,谜语一直是大人们说自己猜的东西,一直是自己苦思冥想而不得的神圣的东西,可现在他们也会创作了,其愉悦的心情自不必说。还有对联、儿歌、名言、打油诗等等,虽然形式各异,但都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作文训练,即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训练打下思维和语言基础。
第二,训练思维。
谜语是智慧的产物,也是用来测验和培养智慧的艺术工具,它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又叫喻体,是谜语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只指出问题,但对事物不作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暗示和隐喻,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概括、描写,从而让人猜测。谜底又叫本体,是谜语的题旨和问题的答案。人们在制作谜面的时候,必须对事物的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和传神描写,不对事物进行本质的概括,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很难制作出形象生动、趣味盎然的谜语的。因此,谜语是智慧的产物,是人们思维加工的产物。《文心雕龙·谐隐》云:“会互其辞,使昏迷也。”又云:“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这正是这种曲折思维的表现。
谜面出来后,要得出正确的谜底,就需要人们进行积极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极力索寻,最终得出正确答案。有趣的是,人们在制作谜语时是根据谜底来制作谜面的,这是一种由果求因的逆向思维过程,猜谜语则是根据谜面来析出谜底,是一种由因到果的正向思维过程。这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对制作谜语的人来说都需要进行,因此,这样“晃来荡去”的思维方式对思维训练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小燕子进不去”(打一成语)就有很强的可思性。不看电视剧《还珠格格》就不知这时的“小燕子”实指“格格”,就很难猜出成语“格格不入”。这种巧妙的衔接,这种强烈的现实性,非深思熟虑是很难猜出的。
三,提高语言概括力。
谜语是语言艺术,有诗的特点。运用文字组合成谜面,需要制作者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并且有与概括力相适应的语言积累。想出来是一回事,用文字表述出来又是一回事,这需要有遣词造句和运用语言高度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例如,谜语“竹姑娘,嘴巴多,天天陪我唱山歌”,先用“竹姑娘”指出笛子竹制的特点,又用“嘴巴多”揭示笛子音孔多的特点,“唱山歌”又暗示笛子嘹亮彻远的声音特点,一个“陪”字把吹笛者和笛子的关系含蓄的表现出来,其语言的概括力是很高的。整个谜面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幽默地揭示出笛子的特征,让人在“三、三、七”结构的诗文里感受到巧妙的构思和充满生活气息的优美的语言。又如,谜语“大铁嘴,双耳环,走一步,咬一口”,用四句式,以白描手法抓住剪刀的形状特征,并用“走一步,咬一口”来把剪刀的运动状态加以拟人化概括,达到了言简意赅、形神兼备的效果。再如,谜语“大姐爱喝水,二姐转眼珠,三姐恋小刀,四姐雪纷纷”,用排比句式把几个相关事物联合在一起,通过一个谜面表现出来,这种写法既能在类比中突出事物各自的特点,又能使谜面显得更为简洁。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会得到更为生动、更为有效的训练。
引入教学 篇1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概念变式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讲授新概念时, 可将概念还原到实例、题组、模型等客观实际中进行引入, 通过变式透视概念本质属性, 使学生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猜想、证明概念, 促使学生完成认知过程, 培养学生掌握辨识事物、探寻规律的方式方法[1]. 例如, 在二面角的教学中, 为了有效解决概念内涵较为抽象, 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 教师可借助变式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可通过引入水坝面与水平面成适当角度、卫星绕地球赤道平面的轨道平面等实例进行讲授, 使学生对二面角的概念形成初步认知, 而后再让学生举出几个类似模型的例子, 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此基础之上, 教师再利用不同的图形变式作为直观材料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过渡, 帮助学生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知, 从而把握二面角的概念图形.
在引入概念之后, 教师还应当进行概念辨析的变式教学, 以巩固学生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掌握. 教师要针对概念设计辨析型问题, 让学生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自主探索概念变式, 为以后灵活应用概念奠定基础. 例如, 对异面直线这一概念进行变式设计. 教师可将其设计成判断题, 并让学生说明对或错的理由: ( 1) 空间两条不相交直线是异面直线; ( 2) 相交直线与不平行直线可统称为异面直线; ( 3) 不同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二、变式教学在数学命题中的“引入”教学
在高中数学中, 对具有典型性的定理或公式引入变式教学, 引导学生探索定理或公式的推导、证明过程, 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思路, 深化已学知识的应用, 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 所以, 教师要在数学命题中适当运用变式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获取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讲授新的数学定理或公式时, 教师可先利用客观实际现象还原该定理或公式, 引导学生在类似现象中抽象出本质属性[2]. 而后, 教师再利用题目变式, 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让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 通过知识迁移进而掌握新的知识. 例如, 在教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 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情境, 让学生掌握推导方法: ①求S = 1 + 2 + 3 + … + 100 = ? ②能否简化式子求出和? ③根据简化的式子, 找寻式子结果与式子首、末项的关系, 讨论如何用a1、an、n表示等差数列{ an} 前n项的和? ④设{ an} 的公差为d, 能否用、d、表示上述公式各项? ⑤结合①, 如何用an、n、d表示中的各项? 在这一变式教学中, 学生能够逐步明晰和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证明思路.
三、变式教学在数学解题中的“引入”教学
在数学解题中, 教师可引入变式教学对一个问题进行各种引申, 使学生能够针对一个问题找寻不同的解决方法, 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解题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帮助学生将已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 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解题技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3]. 然而, 在实际学习中, 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 往往只会套用固定的解题模式, 久而久之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僵化, 造成学生变通能力较差. 为此, 教师有必要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引入变式教学, 帮助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问题, 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 使学生能够对同一问题获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数学解题的变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种类型: 其一, 一题多解的变式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针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同一数学问题, 尽可能多地提出不同解题方法, 开阔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引导学生在多种解题方法中探寻规律, 积累解题经验. 其二, 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 教师可针对某一题目运用变换条件、变化图形、逆向思维、结论探索、问题分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重新思考, 使这一个题目演变成一类题型,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数学能力, 扩充学生的数学解题知识和技能[2]. 其三, 多题一解的变式教学. 高中数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相互渗透和转换的现象, 为此, 教师可运用变式教学法, 将某一单元的数学问题通过改变表达形式而变为另一单元的数学问题, 保证问题的本质不发生变化, 能够用相同的解答方法解决问题[1].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变式教学是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 结合相关知识, 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数学概念、定理、习题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在变的现象中找寻不变的本质、揭示数学规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变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辨识能力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从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解题三个教学方面入手, 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引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概念,命题
参考文献
[1]陆群星.变式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 (12) .
[2]王丽.注重高中数学变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 (11.
【引入教学】推荐阅读:
案例引入教学05-09
把“问题教学法”引入历史教学09-11
课堂引入模式教育教学07-18
初中物理教学的引入06-10
语文教学新课的引入06-27
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引入08-14
物理教学的新课引入08-20
高中导数概念引入的教学研究10-20
跑酷如何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论文05-21
探索德育课上引入成功学教学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