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写作:如何把生活引入作文(共5篇)
中考写作:如何把生活引入作文 篇1
中考写作:如何把生活引入作文
文章作者:张艳梅 来源:语文报中考版第33期 2011-10-12 14:30:34
主持人语: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相信不少同学害怕作文,就是因为它和文言文、周树人一样,感觉离自己很远,不亲近。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常说,写作文要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引入生活的活水。有同学说,我的作文写的就是自己真实的生活呀,可为什么老师又会说我的作文平庸平淡没有生活味?怎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我们该怎样写好作文?读了本期的写作聊天内容,相信你定会对写作产生新的认识。
本期对话小档案
特邀主持:
本报记者萧舞
特邀嘉宾:安武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刘泳美(福建长汀县南山中学教师)
陈树廷(《语文报·初二版》编辑)
陈树廷:好多同学害怕写作文,写作时总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分析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知道作文在身边,在生活中。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有源泉的溪水可以长流不断,有生活的作文可以常写常新。相反,作文缺少生活,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文思枯竭,举步维艰。
现实中,不少同学功利心太强,不愿细心观察体味生活,只是到处翻阅作文辅导书,寻找精彩语段,收集名人名言,背诵作文套路。例如,下面这个题为《与你同行》的作文选段:
母爱就如那一串响铃,用清脆的铃声摇出人生的音符。无数个日夜,母亲用有力的双手支撑起了我们头顶的那片蓝天,用粗糙的双手为我们细数飞逝的流年„„我们的一路上,不知堆聚了母亲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不知堆聚了母亲多少的辛酸与牺牲。
大量排比句、比喻句堆积到一块,看起来文笔不错。但是很可惜,全文只有这类漂亮的文字,没有生活的实质,内容空洞,一点也不形象。这么做,其实是陷入了写作的误区,以为作文就是华丽辞藻的简单堆砌。这样是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的。
萧舞:就像上面陈编所说的,并不是摘抄一些作文辅导书上的漂亮文字,把它“搬运”到作文中就能提高自己的作文分数。同学们的作文中缺少生活还有哪些表现呢?刘老师,请您来谈一谈。
刘泳美: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的学生也常常出现这样的“病症”,作文情节俗套,千人一面,频繁撞车。在作文辅导书满天飞的今天,不少同学平时确实比较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有意识地背诵了一些精彩片段,却没能加以消化吸收,硬生生地一股脑儿将平时看过的某些场景塞进自己的习作中。于是,作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情节:一写到母亲,就有深夜昏黄灯光下的缝缝补补,或是冒着倾盆大雨送伞;一写到爷爷奶奶,就有他们非常疼爱自己,但他
们病逝时,自己却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没有尽到孝心;一写到同学,就有自己生病时他们前来补课;一写到灾难,就有地震废墟下读书的情景;一写到环保话题,就有河水的自述、鸟儿的倾诉等等。老师要是批评他的作文生活不真实,他会很委屈地说,我也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啊。可是,你为什么不将你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呢?
陈树廷:我这里还有一篇学生作文,同样是写母亲,请看下面这个片段: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我英语只得了142分,而班上好些同学都考了150分。爸爸拿着试卷,板着面孔,不停地数落着我,害得疼我的奶奶在一旁走来走去,干着急。妈妈看看奶奶,又看看我,走过来一把抓过试卷,翻来覆去地看了看,气呼呼地说:“都是些简单的题目,就是我这个英语忘了几十年的人来做——”妈妈今天怎么了,还来火上浇油?我正纳闷儿,只见妈妈顿了顿,接着说:“最多只能得42分,孩子他爹,你说对不对?”爸爸听了哭笑不得,奶奶趁机将我拉走了。
(节选自《顽皮可爱的妈妈》)
作者从鲜活的生活中选取事例,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可爱顽皮的妈妈形象,新颖独特,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萧舞:比较上面两个作文片段,差异是明显的,正是因为引入了生活的活水,第二篇就显得鲜活、形象、真实、独特,而这,就是生活的魅力。那么,什么是生活,我们写作中应该如何引入生活,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话题。下面先请作家安武林老师谈谈他对生活的理解。
安武林:什么是生活?生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网络生活、情感生活、想象生活,哪一样不是生活呢?同学们作文中所要表现的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是对大自然的关注,对自身之外的一切可以称之为生活的元素的关注,尤其是对他人的关注。最起码,写同桌,写老师,写父母,我觉得是不需要费什么力气的。同学们并不缺乏生活材料的来源,但有些同学就是写不好,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缺乏生活的基础,缺乏生活的观察,缺乏生活的积累,缺乏对生活的爱和激情。在各种中学生作文大奖赛中,我有幸当过评委,所以我的话并非是空泛的议论。
陈树廷:不少同学都知道写生活,但写作时还是一头雾水。这种情况可归因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平时做一个生活的主动者、热爱者,有意识地保持关爱生活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在作文源头上有活水可引。
(显然,这和上面安老师说的“缺乏生活的基础,缺乏生活的观察,缺乏生活的积累,缺乏对生活的爱和激情”是一致的。
我们并不缺少生活,只是缺少发现生活美丽的眼睛和心灵。——记者插话)我们都是青春的乐天派,校园学习生活中,肯定发生过一些尴尬的事,误解的事,好心做了坏事,特倒霉的事。把这些记下来,说不定就是一篇好作文。再如,我们可以观察自己身边的心爱之物,可以是所养的宠物花草、珍藏的生日礼物、小时候的玩具、珍贵的老照片等等,从多角度描写心爱之物的特点,把自己的情感一并写下来,应该也是篇不错的作文。这就是爱生活,写生活,写真情实感。
萧舞:陈编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将写作与生活对接的路子,那就是仔细观察,写自己非常熟悉的、有感情的内容。唯有熟悉的,才能写得形象,写得真实,写出特色。可是有不少作文,写的确实是作者真实的生活,却依然分数不高,这
又是什么原因呢?相信这也是很多同学的疑问。下面我们看看陈编是怎么解答的。
陈树廷:作了多年的写作版编辑,我在遴选记叙类作文稿件时,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文是否有新鲜的生活细节。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往往决定一篇文章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一篇作文是否具有可读性。请看题为《我心目中的班主任》的作文片段:
我心目中的班主任,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当我们身体不适的时候,就会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就会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开导我们;当我们糊涂犯错时,就会像严父一样批评教育我们;当我们虚度光阴、不务正业时,又会像慈母一样孜孜不倦地与我们交流,说服我们,引导我们回归人生的正途。这是典型的细节缺失的作文,通篇如此,没有典型事例,没有具体描写,给人空口说大话的感觉。作者写的虽然是自己真实的生活,可是写得不生动不形象,无法感染、打动读者。
而有细节的作文就不同了。例如作文《我的姥姥》片段:
姥姥吃饭从不挑剔,就是爱吃馒头,一天也离不开馒头,一顿不吃馒头就觉得像没吃过饭一样。有时爸妈忙,忘了买馒头,姥姥就对我说:“娇娇,啥时给姥姥买些馒头回来。”受姥姥的影响,每当爸妈说起有关钱的事时,我总要把这些钱换算成能买多少馒头。有次爸妈说起现在一套房子需要50万,我马上把50万换算成馒头:500000元÷1.6元蛐袋×3个=937500个馒头。姥姥一听,感慨地说:“看看这房子贵的,够我吃几辈子的馒头了。”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具体的生活细节,被作者捕捉到了,写出来很有意味,特别是最后一句,姥姥的话充分体现出老辈人“过日子”的态度。
萧舞:作文中引入生活时要有所选择,尽力呈现富有亮点的生活细节,这是一个重点,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写作技巧。下面我们来听听安老师的亲身经历。
安武林:记得很久以前,在上世纪80年代,我写过一篇作文,作文的名字是《一件小事》,在全国性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内容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司空见惯的小事:我去买东西,不料被别人重重地打了一拳,我条件反射地握紧拳头准备和对方打一架的时候,对方却很抱歉地对我说认错人了。我咧咧嘴说,没关系。就这么一件小事,但具体事件的细微描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由事件生发的人生感悟又水到渠成,我想这应该就是获奖的原因。
萧舞:作文中引入生活时要注意思考,升华主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写作既要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哪怕我们的生活大同小异,但每个人的感受与想法却可以是不一样的。
安武林:就在前几天,我在阳台外面看见了星星点点的浅黄色的蒲公英,这让我喜出望外,让我想起了童年的田野到处盛开着蒲公英。我第一天去观察了它们,第二天又去观察了它们,然后写了一首小小的诗:
蒲公英
春天,窗外的蒲公英开了。
星星点点,星星点点,像一颗颗淘气的小星星,夜里贪玩
迷失了回家的路,才遗落在还没有泛青的枯草丛中。
太阳热烈地拥抱着小小的蒲公英们。
蒲公英们迷恋地仰望着太阳。
温馨的,温柔的,芬芳的春风
在流淌„„
秋天,窗外的蒲公英的籽粒飞了。
星星点点,星星点点,像星星们的翅膀,小精灵们的翅膀
怎么也藏不住了,才开始缓缓地轻盈地起飞。
白云深情地凝视着
蒲公英们欢快地飞翔着
温馨的,温柔的,芬芳的秋风
在流淌„„
这首小诗里,我感谢的是生活,感谢的是大自然,感谢的是阳光和枯草丛。如果说这些文字还有一点点小小的意思,那么全是生活的恩赐,我也愿意把自己的文字理解为对生活的赞美。就像我吃着面包而感谢庄稼以及勤奋的农人和那肥沃的土地一样。
萧舞:就让我们在这首小诗温暖的诗意中来结束这次聊天之旅吧。作文即生活,我们唯有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方能写出这样美丽迷人的文字。
中考写作:如何把生活引入作文 篇2
为了“积蓄”学生鲜活的经验和深刻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以为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才能改变学生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 丰富他们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有了充分的“积蓄”, 才能蓄势而发, 进而一泻千里。鉴于此,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很有效果。
一、有意而为, 适时引导
从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中, 精选有关内容,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经常组织学生看、议、写。由于这些栏目的特点是:内容或是国际、国内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 或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话题集中, 又往往能多角度地阐发议论, 深入挖掘, 引起共鸣。学生经常接触这样的电视栏目,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知识, 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犹如让他们置身于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之中, 进入“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境界, 使他们有所闻, 有所思, 有所感, 自然就会产生想表达的欲望, 加以引导, 就会引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久而久之, 也就转化为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二、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 丰富学生的体验
细心观察教材内容我们会发现, 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教学时如能将教材内容回到现实生活中, 指导学生去观察, 去认识, 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 进而形成深刻的体验, 无形之中也就积累了他们的写作素材。比如, 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小狗包弟》一文教学中, 由于自己有文革时期的亲身经历, 学生时代的我由老师带领参加了很多批斗会, 见证了很多批斗会场面及各种人物的表现。我就把文革中的现实生活场景带回到课堂教学中去, 绘声绘色地讲述文革中的人和事, 批斗的场景细节及各种人物的表现, 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场景和社会生活状况, 把巴金在文中描述的细节真实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还原真实的生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体会他的无奈, 体会一个正直有良知之人所受到的感情上的煎熬, 进而理解作者在文中体现出来的忏悔的心情。有了这样一步步的情感体验积累, 逐渐就形成了学生集小溪而成江河的汇聚。情感丰富了,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也就更细致了, 体验也就会更深刻了, 想说话、有话说的“积蓄”也就有了, 表达写作的能力也就有了, “挤牙膏”式的组织作文语言也就水到渠成地变成了“滔滔不绝”。
三、创设环境, 课堂导入“新闻”
知识是生活的海洋, 教学中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 为此我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前5分钟用来发表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影视剧、歌星、广告词、标语、网络流行语、时事新闻、社会动态等等都是他们发表的对象, 喜、怒、哀、乐无不从他们鲜明的表达中体现出来。日子久了, 说的能力也就演变成了写的能力, 对事件的看法也就变成了作文中的观点, 对事件中人和事的感情也就变成了文中的真情实感。尤其是本学期以来, 中日发生了钓鱼岛之争, 全社会都在关注, 学生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我把在语文课前5分钟用来发表自己的见闻感受时间变成了中日钓鱼岛之争议论的专题, 同学们都踊跃地把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有关消息拿来发表, 或评议, 或争议, 或提出自己的办法, 真有点“八仙过海”之味。有的气愤, 有的谴责, 也有的对我国采取正当手段维护主权叫好。一个钓鱼岛之争话题, 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变成了学生情感发泄的场所, 无形之中, 增长了他们的知识, 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提升了他们写作表达的能力, 形成了因兴趣而作文的写作观念, 懂得了作文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因此作文应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 不能无病呻吟, 空喊口号, 写真、写实、写口、写心的自由习作, 才能朴素动人, 常常充满真情实感。
中考写作:如何把生活引入作文 篇3
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作文指导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孩子胡编乱造,被动应付,必然产生厌烦情绪。要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孩子怕作文,家长有劲使不上的状况,对孩子作文水平的正确认识是一个前提。
孩子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
一是难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二是难在作文不知道该怎么写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积累不多
是生活积累受其年龄限制,不够丰富;
二、内容空洞
受其知识基储阅读量的限制,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缺乏理性
是受其表情达意的能力及写作方法掌握较少的制约,使文章缺乏条理性。
因此,我们家长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把克服畏难情绪作为前提,把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从而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对于背诵记忆的积累作用谈得十分直接,他说:“现在有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的具体东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便是积累的很好体现,孩子的阅读积累也是同样的道理: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
阅读包括两方面:
一是阅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
语文课本的文章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使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
二是阅读课本以外好的文章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
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
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读书写心得等。只有引导孩子多读书,才能帮助孩子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同时抓好生活这个“源”,家长应该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孩子的学习空间,增加孩子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孩子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孩子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孩子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有了充足的“源”,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和“活水”了。
降低写作门槛,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题目要松绑,并要贴近孩子实际,鼓励写出真情实感,我们提倡孩子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孩子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要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笑一颦,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整个写作过程中“应该积极参与作者的感情体验,做到感同身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写出他自然而然的内心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来”,宋人谢枋说这样做的好处是:“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之高论笔端不窘矣。”
中考作文指导:微写作如何写 篇4
一、短小精悍
字数没有严格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感而发,及时记下自己的烦恼或快乐,新奇的发现。这样学生在心里就不会惧怕作文,轻松应对,减少心里压力。记录的过程不必强调篇章结构的完整,语句不必字斟句酌地苦苦推敲,意断时笔止,想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二、内容活,素材新鲜及时
当天的事当天记录,文章常写常新。就像人们玩微信一样,随时发现,随时记录,有想法立刻记录,不放跑转瞬即逝的灵感。变化花样,可以写“每日报评”“摘抄日记”“班级趣谈”“一周心情播报”等,当与父母有磕绊时,又变成亲子交流的平台,还可以拓展成师生、家长老师的交流舞台,一切以交流为目的。
三、互赏互借鉴、拓宽交际
集体写作,互动评改,儿童当堂写,集体写,写后就进行评改、赏析。打破传统的评改方式。学生在互相聊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彼此更熟悉,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会讲得滔滔不绝,忘记时间,老师在旁边也知道了这些孩子每天的小心思,小爱好,进而会灵活地将他们的兴趣点运用到教学中。
四、阅读实践相融合
现实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课外阅读又是习作的调味品,读写结合,写得更有说服力。可以在微作文中写好看的书,可以摘记,也可以谈感受,还可以文字配图,为书中人物配图,制作角色海报,然后互相分享,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
五、小目标,小技法,聚沙成塔
微作文是由刚开始“松散开放”变为“主题专项式”的。“松散开放式”百字训练培养的是儿童写作的.积极性、习惯性,养护的是自由自主的童心,提倡的是放胆的写作意念。“主题专项式”为指定的类型的百字训练,意在通过所指定的不同“类”,将习作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划分,在阶段时间内逐一训练、夯实。
总结:
中考写作:如何把生活引入作文 篇5
Hello, boys and girlsPressure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today’s world.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under too much pressure. Some students can’t get on well with their classmates, while others may worry about their exams.I’m always under pressure, too. My parents want me to be the top student in class. So they send me to all kinds of after-classes at weekends. Last Monday evening, I had a talk with my mother. I told her I was not lazy. I really felt tired. I needed time to relax. My mother agreed with me at last. So I think a conversation with parents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
【中考写作:如何把生活引入作文】推荐阅读:
中考作文写作技法07-03
中考作文写作素材08-23
中考作文写作开头结尾08-25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06-30
中考选题作文写作指导01-07
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08-03
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10-02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自由命题作文写作技巧09-15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12-14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思路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