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精选6篇)
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 篇1
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这些留守少年在迈向成年的过程中难免走向歧路。各级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针对这个群体的再教育。这种教育以国家投资为主, 亦有相当一部分由官督商办, 国家对这部分民间集资的培训机构进行补贴。
这些政策旨在对已经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行再教育。如今, 留守少年成为这些学校的主要招生对象。这种继续教育模式, 因为很好地解决了一部分留守少年“盲目求职而不得”的就业问题, 遂成为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 全国各个类型的专业培训学校遍地开花, 有一部分甚至将广告做到了国家级电视台。很多学校更是打出“扶贫培训”的旗号, 承诺“就业之后从薪水中扣除学费”, 来吸引这部分留守少年。而国家对这部分扶贫技术学校进行财政拨款, 补贴到人, 以资支持。然而, 这些培训机构一旦多了起来, 就显得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扶贫培训机构弹赞不一
那些接受了培训的留守少年, 能否通过4到5个月的技能培训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此能够依靠诚实的劳动养活自己, 恐怕还是未知之数。
陕西省渭南市是最早以扶贫开发为目的对当地的贫困农村学生进行培训的再教育机构, 该培训学校最初仅是一个教授厨师技能的专业培训学校,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陕西扶贫培训集团已经成为陕西省数一数二的再教育培训机构, 其培训不可谓不正规。类似这样的学校, 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 应该是“抢手货”了吧?然而某培训学校的一位老师的话给这种乐观的情绪泼了凉水:“学生们一期只能学习4个月到半年, 能学个什么?皮毛都学不下。很多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知道。比如说挖掘机和装载机的操作, 很多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时间少于100个小时, 怎么能够合格?”
对于学校提出“毕业能安排工作”这一条, 该老师表示, 学校提出安排工作那都是幌子。表面上, 每个学生交200元到500元的安置费用就能得到安置。其实学校跟很多用人单位有协议, 学校给用人单位一部分资金, 让毕业学生来此实习, 实习期结束, 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毕业学生的去留问题。“学生白给干几个月活儿, 还能取得一笔费用, 用人单位当然双手欢迎。最终能够获得这项工作的学生, 凤毛麟角。”
另外, 很多扶贫学校为了套用国家的扶贫资金, 在招生中做手脚、在学籍上作弊也是屡见不鲜。据该老师介绍, 某学校教务处的负责人出了车祸, 新任的负责人不了解情况, 在发放毕业生相关证件的时候, 按照名单把所有的证件都寄给学生了。然而有一部分学生都是在校学生介绍的, 只有名字而本身没有报名入学, 学校只是为了占用这个扶贫资金名额。很多没有报名上学的孩子突然接到毕业证书, 哭笑不得。“这下捅了篓子, 很多家长打电话问究竟, 当然没人敢说。”
该校一名学生介绍, 学校在招生方面管得非常严。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有招生任务。而且用招生任务来压制在校学生的学习。比如说, 招到一个学生, 就可以奖励上车操作时间若干。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学生根本完成不了, 学校没办法, 就让说出村里不上学在外打工的熟人的情况。国家给每个入学学生有补助, 学校不足额发放, 还有这些吃空饷的, 也是很大一部分资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上学而突然收到毕业证书的原因。当然, 这样的错误出现的概率非常低。很多时候, 这些只有名字而没有入学的学生的一切相关资料, 都只是保留在教务处而已。
培训机构无法改变留守少年尴尬现状
培训机构为这些留守少年提供的技术培训, 能给这些准备打工的留守少年带来一丝就业路上的希望, 能使他们一定程度上获得一个不需要完全依靠体力完成的工作, 但是却完全不能解决他们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这些接受教继续育培训的少年或者青年们, “以前在学校什么样, 现在还是什么样。大多数人不合格, 心理认知上没有变化, 世界观没有变化, 德育无从谈起。”一位培训老师如是说。
这种培训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 只不过是辍学之后最后一次获得了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机会。尽管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 他们仍然抓住不放。一位学生说:“我们经常会去上网, 学校不允许自由外出, 我们基本上都是翻墙出去, 很方便。”这还给这些留守少年扩大了交流的范围, 全省各地的留守少年纷纷聚集在一起。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4个月的培训, 我总共花费了家里1万多元, 大多数时间我在外面跟同学晃。”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之下, 未能让这些留守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而继续培训机构更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了。
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 篇2
一、家庭教育差,行为偏差明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影响是巨大的。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在白纸上执笔写字的人没有认真练习写字,这张白纸上怎么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调查显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留守青少年行为存在着明显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亲人的关注,容易出现退缩或冲动、焦虑、内向孤僻、自我评价不高、性情古怪等行为障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为高强度、低收入,工作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经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要将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建立维系亲情的纽带,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杀在萌芽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灵。
二、社会原因影响,心理起伏较大
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从事一些较脏较累的工作,他们的子女有时可能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人看不起”给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让部分留守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敌对、孤僻。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决这一类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要歧视留守青少年,要引导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确对待留守青少年,共同关心爱护留守青少年。同时,社会应在法律、政策上关心留守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让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从心底互相认同。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生活上关心留守青少年,温暖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帮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与留守青少年家长经常沟通,建议他们从心理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指导与帮扶留守青少年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三、适应情况不良,产生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与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将失败的责任归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在学习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城市孩子要高。这需要教师用真诚的关爱来缓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适应问题,一视同仁地关心所有学生,并在学习上多多鼓励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级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优秀作业,让留守青少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抑郁、孤独感较强也是适应情况不良的一种表现,许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与人交流,对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多数留守青少年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怕自己语言不当不敢发言,课外活动时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们交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量让子女的生活具有稳定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让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这对增强留守青少年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出现管教失序状态。城市的家长要对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学校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营造关爱留守青少年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强、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0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对策探讨 篇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速,每年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在为经济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目前的一大困境。本文对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在现有的政策支持下,加深对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认识,弥补一些漏洞,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补充建议,并探求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之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 教育困境 ; 对策探讨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职成教育学会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联合立项重点课题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55-0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也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关系留守儿童到本人的发展,更是关系到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群体的共同关注,相互配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留守兒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相关教育政策的长期扶持
政府和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对留守儿童的扶持政策:一是改革僵化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从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逐渐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儿童的成长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二是当地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农村物质文化环境;三是加强非政府社会组织的建设,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和参与程度;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在财政、宣传、教育和管理等方面适度向留守儿童倾斜。熊亚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政府部门要从观念上转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教师编制标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规范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常规管理;积极投资农村基础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1]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家各级政府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与实施的支柱力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的缓解,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有利于弱势群体利益的教育发展政策。
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不同类型的贫困地区经费支持。各个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不均,如果只按照每个学区划分的额定拨款,对于留守儿童居多的地区将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状况。2010年三月的人民网消息,关于加大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补贴的建议中指出,地方政府财力无法支付该地区教师津贴的,国家财政可建立专项资金支持。[2]专项资金的设立,以当地留守儿童的规模为依据,评定生均公用教育经费,中央和地方政府可协商合作。
其次,保证经费的有效流通,并产生预期效果。2011年起,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补贴计划,标准是每天每生3元钱的营养餐,用于缓解贫困地区的孩子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龄段城镇儿童正常值的现状。国家的免费营养餐政策一度让留守的孩子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和激动,但随之经媒体核实的“鸡毛事件”、“三无产品”、“壮壮水牛奶”事件等让留守的孩子们情何以堪。
最后,给所有的学生建立全国性流通的电子学籍档案系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电子档案管理。田慧生,吴霓认为可以探索实施“钱随人走”的教育券制度,缓解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和财政拨款中的困难。这个对留守儿童来说,确实是非常有希望的一种措施。因为留守儿童由于转学的频繁或监护人的转变,很难得到当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各种补贴。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显示,能享受优惠政策的学生,其学籍必须在本校保留一年以上。如果学生的电子档案能在全国流通,那么,不管这个学生走到哪里,优惠政策都能落到实处。
二、社区“定点定区”的关爱活动
社区可鼓励发展农村团体协作组织活动,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从放学回家后到下次上学前之间的这段时间内,组织专门的代理家长来统一看管孩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指导及安全教育。陆水(2008)在学校管理的视角上也提出对社区协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期许。建议在农村社区建立管理留守初中生专门机构;建立农村初中与社区共同管理留守初中生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娱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在社会团体方面,马能福建议发挥好群团组织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共青团、少先队、妇联及关工委组织等可以发挥各自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通过建立监护体系,发起关爱行动,组织主题活动、开展“互帮互助”等关爱行动,将 “代理爸爸”、“代理妈妈”、心理健康辅导员等角色来作为对留守儿童的亲情递补。[3]
社区团体应该共同承担起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首先,在较多农民工流入的城市里建立看护中心或者一些专业托管中心、课程辅导中心等等。其次,维护好社区周边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尽可能少的接触到不良影响。最后,社区应该积极宣传,动员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三、学校完善的管理机制
留守儿童主要受教育的场所在学校,因此,深入挖掘现有学校的办学潜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的合理性、实效性、人本性的管理,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让留守的孩子真正有个可以享受到关爱的群体活动场所;其次,成立学校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留守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但不是给留守儿童“贴标签”式的管理,而是做到心中有数,行为上有倾向;再次,加强留守儿童的电子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让留守的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学籍跟踪;最后,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心理学培训和对留守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每个教师都能做到对留守的孩子心中有爱,也让留守的孩子能从内心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学校的爱。
四、家庭教育的积极弥补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是年龄较大的祖父母,或是知识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其他亲戚朋友等,他们既没有能力正确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也不可能再短期的培训中改变这种状况,那我们就只有设法做一些替补性的方法来缓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空缺的状况,给留守儿童提供一定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卢德平(2007)认为:鉴于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与学校教师沟通也比较困难,也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现状,对此,地方政府可提供一些帮助;比如:指定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退休教师、干部等将村里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一起指导学习,进行安全教育。[4]据此看来,家庭教育虽然不能给留守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但我们可以朝着积极的方向去探索对孩子有利的、合适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熊亚.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2007.5
[2]中国人大新闻网. http://npc.people.com.cn/GB/11045435.html.2010.3.1
[3]马能福.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J].2008.10
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 篇4
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是比较“年轻”的,直到20世纪下半叶, 西方国家才陆续提出了生命教育和主张“对生命有敬畏之心”的道德教育。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 最早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并将其视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近二十年的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看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生命、尊重生命[1],并试图理清生命与教育的关系[2],进而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若干建议[3]。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导下,部分省市(如上海、辽宁、湖南)也进行了生命教育的实践,较好地推动了我国儿童生命教育的发展进程。但不可否认, 我们目前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内涵、 内容、形式等的研究成果,更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和实验研究,专业师资也异常短缺;加之传统文化“讳谈生死”,导致无法将西方的实践经验直接“拿来”,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基本停留在空白阶段。
鉴于以上现实背景,本文着眼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与挑战,对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基本构成和实施途径进行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1.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亟需操作性定义
我国目前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多集中在理论领域的探索,主要有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等观点[4,5,6],在生命教育的实践取向上也存在伦理道德取向、安全健康取向、挫折教育取向、生死教育取向等争论[7,8,9,10]。因此,观点和取向的不统一导致了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操作性定义的缺乏,这就造成了在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用安全教育、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等代替生命教育的现象。
实际上,西方国家对生命教育内涵的实践性建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美国为例,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旨在使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正确地体会与认识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目的。[11]再如,英国的生命教育以全人培养和全人关怀为核心内涵,关注学生的生活[12]。不难看出,西方的生命教育都是个体价值本位的,它以学生的需求和关心的事物为基础,将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立体性、多样性和完整性的操作性内涵。因此,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也应从年龄、性别等因素出发,建构起立体、多样、完整、系统的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操作性定义。
2.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缺乏针对性内容
目前在生命教育实践中规定具体明确、体系结构完整的省市主要有上海、辽宁和湖南,它们分别出台了文件,将生命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的总体规划,实现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上海为例,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但不可否认的是,鉴于这些文件缺乏针对性,因此往往不能发挥最大的有效性。不仅如此,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监护,其安全、自尊建立等问题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为突出,特别是溺水、性侵害、药物误用或滥用等问题更为高发,因此,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对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有更为迫切的需求。
3.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缺乏专业化师资
教师是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留守儿童处于不完整的家庭教育中,往往会比一般儿童更依赖和崇拜教师。因此,教师关于生命教育的专业知识与观念会极大地影响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丰富、内容众多、 形式多样,教师不仅要具备生命情怀、学会生命关怀、发展生命智慧, 还要学会如何选择日常生活事件供学生讨论,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在传统文化视野、 生态文明视野下汲取智慧与精华; 不但要在显性课程(如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中进行生命教育,而且要掌握在专题教育、 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遗憾的是,专业化师资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低下。
4.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中讳谈死亡教育
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生和死本为一体两面,因此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也应当是密不可分的。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避讳,孔子也曾说过 “不知生,焉知死”,于是,便有学者用“生死教育”代替了死亡教育的称谓[13]。即使是始于80年代的内地死亡教育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多为理论探索,对死亡教育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实验研究少之又少[14]; 从研究视角来看也多从医学和健康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临终关怀或幼儿死亡教育[15]。也有学者对中外的死亡教育进行了差异比较[16]。 另外,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往往以确立理想、展望未来、充实自我等内容为主,而没有正面死亡、接受分离的相关内容[8,9,10]。可见,死亡教育在我国的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乃至于生命教育中是避讳的。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15~24年龄段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居于首位[17];青少年杀人、伤人、虐杀动物的新闻也时见报端。这说明避谈死亡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死亡意识淡漠,进而漠视自己、他人和动物的生命。因此,只有帮助留守儿童正确认识死亡,才能将生与死的“一体两面”补充完整,才能帮助其珍惜生命,进而使留守儿童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达于完善,促进其生命质量提升及个人发展。
二、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愿景
1.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基本构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可将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分解为尊严教育、生死教育和安全教育。
(1)尊严教育:悦纳自我
自我悦纳一般是指个体能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使自我得到良好的发展。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中的尊严教育就是为了让留守儿童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关心他人,喜欢自然界的事物。第一,应让留守儿童喜欢自己, 接受自我的性别,了解自己的独特性,从优点与缺点两方面找出真实的自我,并接纳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发展潜能,从而建立自尊与自信。第二,在自尊与自信的基础上乐于和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同学和家人,尊敬、理解和感恩父母。第三,认识和亲近大自然,爱护环境, 珍惜自然资源。
(2)生死教育:充实自我
生死教育主要是让留守儿童了解生与死的意义,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活得自信、自尊、充实,最终加强留守儿童的生命保障力度,提高生存质量。 借鉴台湾和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可将生死教育分解为以下内容:第一,帮助留守儿童认识生命,知道死亡的意义,明白器官移植手术与安乐死的争议,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了解生命的可贵;第二,协助留守儿童掌握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第三,引导留守儿童用爱心经营生命及思考生命的方向,明白“善良”和“良心”是人的特质,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自省的方法;第四,引导留守儿童接受痛苦、困难、死亡与分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协助留守儿童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痛苦、困难、死亡与分离等带来的失落、彷徨等负面情绪。
(3)安全教育:保护自我
根据《纲要》,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主要包括食品卫生安全、校园暴力、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文体安全等。针对留守儿童相对缺乏监护人约束的特殊性,应在以上基础上着重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形成安全意识,提高保护自我的能力。第一,学会面对意外情况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特别是掌握溺水、 交通意外等意外预防和处理措施, 了解安全用电、用火、用水、用气等的办法;第二,注意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形成较好的卫生习惯,拒绝烟、酒、色情和毒品的诱惑,科学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第三,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侵害,学会辨别坏人的方法, 学会应对敲诈、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方法。
2.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般认为,中小学生命教育应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与环节,利用校园文化,在课内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进而拓展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最后,还应营造和谐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质量与效果的提高。
(1)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首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就国内而言,目前还没有省市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小学的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的生命科学、科学、 思想品德、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中。由于留守儿童生命教育需要特别强调尊严、生死和安全教育,如果也将之割裂开来散落在各个学科中,将不能凸显针对性,还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在小学教育中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尊严、生死和安全教育为主线,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地培养留守儿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态度和意识。
其次,推行具有整合性的综合课程体系。在这里,英国的成功先例可供借鉴。从2008年8月起,英国建立了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 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公民教育综合课程(即生命教育综合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12]因此,鉴于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可将自然、体育、社会、科学、 历史、生命科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组成全面、科学、系统的生命教育综合课程体系。
最后,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拓展生命教育。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还应充分利用学校各项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留守儿童的兴趣、经验、传统文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关注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差异,拓展生命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和整体性。
(2)在社会环境中加强生命教育
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 篇5
关键词: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时代困境;整体德育
长期以来,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工作一直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全国各地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产生了不少的经验,有的地方还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模式。但总体而言,轰轰烈烈的活动与丰富多彩的形式背后,是学校管理者的迷茫与少年儿童的困惑。通过对这些年来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工作的总结与回顾,我们发现,当前学校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并作出进一步探索。
一、少年儿童组织教育面临的时代困境
当前,因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任何时候,使得每一个群体及个人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情境。这些变化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乃至社会行为的影响都极为深刻,甚至是颠覆性的。通过观察与调查,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部分少年儿童对少年儿童组织缺乏认同感,对学校德育有抵触情绪。
组织认同包含对组织的意义认知、情感归依、组织评价与组织行为四个方面,这是一个源于管理理论的概念。少年儿童的组织认同主要包括少年儿童对少年儿童组织的意义认知、组织归属、活动的参与激情与积极地组织活动四个方面,集中起来即表现为少先队员的角色意识。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缺乏明显的组织认同,没有强烈的归属感。我们所看到的情形常常是,每一个适龄小学生都带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领巾,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并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相当多的人基本上不理解少先队工作的意义和少先队组织应该发挥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以及应具有的主人翁意识。
与此相关,这些年来,学校德育同样倍受重视,各学校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近几年对学校的调查与访问看,几乎没有一所学校不重视德育,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儿童道德发展、教师专业伦理与道德、校本德育教材的开发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同样,这些努力也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效果。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对学校德育产生了一种潜在的抵触心理,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基本上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
第二,少先队活动与学校德育重复交叉。
这一问题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的。我们发现,各地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教育者并不清楚少先队活动与学校德育的区别与联系,往往把少先队活动、课程设计与学校德育混为一体。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少年儿童组织活动与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特殊性,结果造成了这样的尴尬:尽管两者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一个是团委,一个是教委,却做着同一件事情,这导致的一个直接问题是,活动时间安排的冲突;另一个问题是活动内容的重复:由于都在从事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都强调自身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一旦不能达成一致,就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如共青团要求的每周一课时的活动,往往会与班会活动及其他主题活动相冲突。
第三,少年儿童组织缺乏退出机制,导致激励感减弱与荣誉感降低。
现今的少年儿童组织与过去稍有不同,其性质由当初的少年儿童先锋队转变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其参与形式是适龄儿童全员入队,以充分体现少年儿童组织的普及性与群众性。不能说这样的改变没有道理,这或许是时代的需要,是出于对少年儿童情感的尊重,不歧视每一个儿童。可是,从理论和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改变可能带来的负面或者说消极影响,是少年儿童组织神圣感的弱化!由于没有退出机制,少年儿童入队时并没有初步的道德甚至政治上的预期,这就使得少年儿童入队时难以产生内在成就感与荣誉感,心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渴望。由此,我们不得不在少年儿童组织中重构新的活动来体现其曾经拥有的“先锋性与先进性”,如开展“中国少年雏鹰行动”“雏鹰争章”“雏鹰假日小队”等活动。这些活动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激励先进的效果,却不能实现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全面地为培养与发展儿童思想意识奠基的作用。
第四,少年儿童组织与管理者对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认识模糊。
这与前面所说的教育者将少年儿童组织工作与学校德育混为一谈相似。不少管理者认为,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就是对少年进行德育。如果不从理论上深究,仅就学校教育而言,这样的认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从理论上研究,便会产生疑问。这种疑问首先指向两者的本质,也就是如何理解少年儿童组织教育与学校德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果我们将两者视为一体,就面临为什么要开展单独的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疑问;而假如认为两者是各自不同的方面,又怎么区别两者之间的差异呢?这些疑问如果不弄清楚,学校少年儿童组织教育与学校德育就会产生混乱,从而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甚至因为相互冲突而失效。现实中就不乏这样的案例。
二、对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时代困境的归因分析
上面所陈述的只是学校少年儿童组织教育中遭遇的主要现实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学校德育长期存在的忽视理论探究的传统,导致中小学“德育活动化”“德育片断化”。
“德育活動化”是指,在中小学,教育者普遍认为学校德育就是开展一系列有关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与思想品德形成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各种报告会、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而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多以各种活动为主,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便很自然地将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纳入各种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之中,以至于有时候自己都无法分清楚,究竟是在进行学校德育,还是在进行少年儿童组织教育。
“德育片断化”是指,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状况。这与前述“德育活动化”密切相关,教育者将德育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活动,各自有着独立的主题。如此,教育者虽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活动,但由于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些活动很难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持续地发挥作用,其结果便是,活动开始时激动,活动结束后平静。
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 篇6
据统计, 城市中农民工的比重已占城市总人口的40%, 他们的出现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当他们在城市穿梭忙碌为城市添砖加瓦的时候, 他们的孩子则只能在家中跟随老弱的长辈沦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 没有烂漫的童年时代, 没有父母的温暖的臂弯, 甚至犯错了也听不到责骂, 他们在小小年纪就什么都得靠自己。有的孩子, 在孤寂中学会了坚强, 在困苦中学会了坚韧, 但更多的孩子却因家长教育的缺失而变得缺点多多, 成绩差差, 尤其是留守少年。
笔者也曾约谈过一些家长, 这些家长想法差不多, 都认为自己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在外拼博, 孩子的教育就顾不上了, 只能交给老人或亲戚, 要不就交给老师, 反正孩子长大了路要自己闯, 最不济也就像自己一样在外务工。这种想法当然是不妥当的, 但要让孩子的父母回来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该如何教育这些留守少年呢?我担任高中班主任多年, 结合这些年的实践, 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思想上细心开导
许多留守少年因为父母长年不在身边, 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家长的引导和教育, 所以在思想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散漫的生活习惯, 使他们大多自制力差, 对外界的引诱缺乏区分和自控能力, 因而有些人学会吸烟、玩网络游戏甚至结帮成伙横行校园。针对青春期少年容易逆反的特点, 笔者一改过去教师常用的简单的处理方法———找家长, 而是在思想上细心开导, 使他们能认识自己思想上的缺陷并加以改正。这样既让学生能在思想上迅速成长, 又让学生觉得教师顾全了自己的面子, 没让自己在家长那里丢人。
二、生活上细心照顾
到了高中, 学生大多是住校的, 特别是留守少年。这些学生自己要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但由于家长长年不在家, 他们并没有学会如何来打理生活, 因而不少学生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如大多数男生不会或不愿洗衣服, 实在不行, 就随便洗一下;还有很多学生吃饭或暴饮暴食, 或随意对付, 结果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其他疾病, 对健康威胁很大。针对这些, 我以一个长辈而不是教师的角色来细心关怀, 耐心地指出他们在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 并以商量的口吻来解决问题, 这样就让学生易于接受了。
三、学习上细心关怀
很多留守少年由于长期没人监督, 学习得过且过, 基础非常差。针对这种情况, 我细心指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 不断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夯实基础, 学生一有进步就加以表扬。通过种种方式来鼓励他们,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推荐阅读:
留守青少年教育管理07-30
留守少年08-30
留守青少年10-30
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06-23
关爱留守少年实施方案09-27
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少年宫活动08-02
中小学留守儿童少年帮扶制度09-08
澄城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关注留守儿童07-04
珠藏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纪要07-13
玉舍镇学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帮扶方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