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共14篇)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篇1
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推荐给朋友收藏本页
留守儿童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必须要我们施教者 赋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关心他们各个方面,使他们得到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在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十几年中,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两方面都要关注。
作为班主任,另一身份就是学生的课任教师,肩负着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现今的家长,由于在大城市打工,见多识广,深刻体会到学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家长都更关注学生的成绩;但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抓好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毕竟和父母在家的孩子比,他们生活缺少父母时刻的关爱和监督,靠年迈的爷爷或奶奶照顾,生活中难免困扰更多,因此,关注他们的生活十分必要。
二、经常和他们的监护人互动。
班主任要通过家访、电话联系、邀请来校等方式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经常联系,向他们及时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并通过监护人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合并两方面情况,深入分析他们的情况,作出合理判断,并适时调整教育策略。
三、经常和留守儿童交流。
班主任要经常和留守儿童交流,一方面,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并为他们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向他们倾诉我们的心声,使他们明白我们对他们的期望,以及我们在教育他们的过程酸甜苦辣的各种感受,争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搞好我们教育他们的目的。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教育好他们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用我们满腔热情、科学合理方法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承担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篇2
一、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唱红歌。志愿者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唱红歌, 学校利用朝会课、大课间时间教学生唱红歌、民歌。红歌的歌词健康向上, 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当人们听到红歌时就觉得非常激动, 有时也会跟着唱上几句。随着旋律的起伏和歌词的传唱, 心灵受到振奋, 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读经典。利用朝会课集体颂读经典, 利用教室黑板报由学生轮流抄写, 学生随时颂读。学生通过读名著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读代表本国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化经典, 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方式。从学生个人的修养而言, 可以改变文化气质;对社会而言, 可以转变风气。
讲故事、传箴言。为了弘扬红色经典文化,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给所有喜爱阅读、喜欢讲故事的小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校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讲红色故事, 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 孩子们领会了故事中蕴涵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同时提高了同学们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如孩子们讲述的《刘胡兰的故事》、《雨来》、《小兵张嘎》、《邱少云的故事》等, 他们把每一个故事都讲得栩栩如生。利用黑板报每日传箴言, 在“传箴言”活动中, 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 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参与者。这样的活动是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 又有利于振奋精神。
二、做好人格品质教育
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将是他们通向未来的护身符。健全的人格, 主要是指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度自觉的行为准则, 有主动观察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有优良的性格气质特征。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才能积极地履行所应尽的义务, 才会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去创造生活, 并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
在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中, 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人格, 帮助他们唤醒自己的心灵, 点燃他们追求成功欲望的火种。在学生人格品质教育方面, 我们主要开展了情景模拟、趣味运动会、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是教育之本, 而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培养孩子有爱心, 培养孩子有孝心, 孝敬长辈。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根, 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市委秘书三处的叔叔阿姨, 感恩顶新集团的叔叔阿姨, 感恩给予我们帮助的好心人, 感恩社会。
三、搞好心理情感教育
一是开展好家访, 学校给每位爱心老师确定好留守儿童的帮扶对象, 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 每周至少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 并做好记录, 装入档案袋。填好家访记录表, “家访记录表”包括:家访人员、日期、主要照顾者及文化程度、主要讲述人与学生关系、家庭地址、留守原因、住房状况与居住状况、家庭状况 (家庭管教态度、家庭成员互动关系及经济状况等) , 对其学习状况 (在家里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时间等) 、生活习惯 (在家里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折被子等) 、行为习惯 (在家里的行为情况等) 作重点了解。具体给出家访人员和班主任的综合评估意见与建议。在家访过程中, 我们看到我校有些留守孩子生活困难, 有些孩子出现孤僻、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部分孩子就更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二是做好学生家访汇总, 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家访做成PPT, 以便利用社会团体或个人结对帮扶。三是开展好亲情电话;我校每周二至周四下午安排留守儿童拨打亲情电话, 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络感情。四是视频聊天情况, 由于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不会使用网络工具, 经多次联络数名留守儿童家长, 均不会视频聊天, 因此, 目前亲情视频未能顺利开展。五是每月举行集体生日宴会, 我校每月举办一次集体生日宴会;许多留守儿童生日会后写的日记感言都表达了:快乐的一天, 我真幸福, 老师我爱你、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等等, 充满感激的话语。孩子们所表演的节目都是自编自演的节目, 有演唱, 有小品、有健身操、有舞蹈、有讲故事等等, 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四、抓好行为养成教育
一是坚持每天晨练, 做好课间操。二是区武警支队每月一周到校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 内务整理, 讲授军事知识;武警战士教学生军体拳, 教学生整理内务;三是抓好学生个人卫生, 各班中队长在教室门口检查学生个人卫生。四是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劳动, 组织留守儿童打扫校园卫生, 为校园花草树木浇水, 五是抓好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为每周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检查红领巾佩戴情况。
五、抓好营养、健康与安全
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篇3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 现状 策略
大量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以及农村小学教育实践都充分说明,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这与留守儿童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状况、较为严重的情感创伤与心理问题以及较差的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在这种既有状况为教师个人之力无力全然改变的情况下,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改善学校教育等途径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是可行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研究是当下相关研究的主要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以及与家长沟通中的切身感受,也说明了这两者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主要部分的主要原因。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合理。前者,如相当部分的负有监管责任的祖父母辈,有一方或者双方是文盲的现象出现,或者因田间劳作等占据几乎全部时间等,而致出现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现象。后者,同样与前述原因相关,祖父母辈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上所持观点也多是不合理或者错误的。如对留守儿童的放纵、溺爱、物质至上,对其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的忽视,对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而家长没有责任、或者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而自己只负有管理孩子吃穿住行和肉体健康的责任等,这都会造成“问题+留守儿童”的出现。
2.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尽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督促与学校的自觉觉醒,近些年来农村小学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但是受制于农村小学所在地的社会风气与学校本身的因素制约,很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其一是物质条件的不具备,即如前述办学条件等以及教师所付出额外劳动的待遇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等;其二是观念问题,既与学校领导对待留守儿童教育的观念有关,也与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观念有关。在家校联系的主动性缺失一点上,如主动联系次数较少等,即可充分说明问题。
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策略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多方面,就学校与教师的能力所及,至少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基本上是失控的,因而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就必要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互联以及面对面的日常沟通或者借助现代化通讯工具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并在沟通中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影响家长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而影响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其一是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案例影响父母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影响父母慎重抉择是否需要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打工而留下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其二是影响家长认识到,如果必要将孩子寄养到祖父母辈或其他家庭,则一定要挑选好寄养方,保证对方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时间精力等有助于对孩子生活的照顾和学习辅导。其三是通过日常沟通与具体案例影响对孩子负有监管责任的祖父母辈,加强对孩子学习和心理需求的关注程度,引导那些祖父母辈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来自家庭的有效且正确的教育,既“养”且“育”才会保证孙辈的健康、优秀和美好的未来。
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教师的日常班级管理更为如此。教师的管理对留守儿童而言,首要指向的应是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温暖,惟其如此才会有助于他们愉快地接受来相关管理和教育。做到这一点,第一,转变观念是第一位的。留守儿童的“留守”并不是他们的错,“留守”是一种社会现实,更是对教师管理创新的激发,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第二,针对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与所需,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亲情教育赋予无形,如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微笑的动作、一个对学生病痛的些小物质付出,或者举办与之相关的活动等,都会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满足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
总之,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就必要教师以正确的教育观念来影响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行为的发生,并保证自己相关教育管理工作的几乎全部措施指向学生所需。只有这样,才能使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取得期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皮文彬.让留守的世界更美好——对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2013,06:150-150
[2]杜新楠.浅谈农村班主任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J].青春岁月,2015,13:77-78
要把留守儿童之家工作做好 篇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模式,远离故乡外出务工,既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又为家庭谋求财富,但留在家中的只有年迈父母和稚幼儿女,形成了当今农村突出的社会现象——远离父母、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逐渐成为农村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已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关爱体系。我校在籍小学生874人中,就有留守儿童143人,占学生比17.5%,其中女童72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多年来,我校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直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始终把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当作学校的工作重点,分别于2010年4月和2011年9月相继建立10家留守儿童之家。使全乡143名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学习有辅导,生活有关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组织建设——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中心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务主任,团队负责人、项目学校校长组成工作领导集体,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长风乡的实际,制订了全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计划,各村小均建立组织,拟订计划,制定制度,安排活动。各级领导重视,层层组织保障,为留守儿童之家的规范管理注入活力,增强动力,提高了效率。
二、阵地建设——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为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学校从有限的校舍中挤出40平方米空间开辟专室,挂牌设立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除上级下拨32吋液晶电视9台,联想电脑1台,电话10部;图书1189册外,各村小自购图书3000余册,添置文体器材200余件(套),征订期刊、报纸40份。为留守儿童提供软硬件设施设备,设置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提供便利;开辟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扫除心理障碍。活动阵地的硬件设置为孩子们提供了必备的活动条件,软件建设则为工作管理和资料积累奠定了基础:一是建立专门档案。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内容有: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二是活动计划安排与活动纪实资料等。
三、制度建设——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从各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情况分析,都注重“家”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定,从制度入手,规范“家”的管理运作。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管护管理制度,活动制度,作息制度,值班制度等,既有文字材料分发到责任老师手中,又张贴上墙让学生规范遵守,同时强调留守儿童之家的值班老师和“家”中志愿者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学校领导小组,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记载,年末有总结。
四、关爱行动——精心呵护,关怀备至。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关键是落实到关爱行动上,有了留守之家的基本条件,各项活动也相应的开展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文化熏陶。让留守儿童在“家”中多读书,读好书,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家”中图书方便了孩子们课外阅读。柘林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小组,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中心、合兴、柘林等校将读书体会出版成手抄报张贴于校园;新义小学组织留守儿童进行书法训练,并多次进行书法比赛,吴松老师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合兴小学爱心音乐特色教育使留守儿童从小享受艺术熏陶。
加强品德培养。学校关工委组织老干部老教师给留守儿童作报告,以“红领巾心向党”为题,教育孩子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光荣革命传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请司法干部和法制副校长讲授法纪法规和自我保护安全防范常识,帮助孩子们树立遵纪守法观念;留守儿童之家的志愿者共60人,他们深入到学生家庭,了解生活细节,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他们有的给留守儿童过生日,有的与留守儿童共庆端午、中秋节,有的带留守儿童过双休日。
开展文体活动。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中的文体器材,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田径训练等阳光体育项目引进留守儿童之家,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体质,培养素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曹俊在区第二届阳光体育运动会上,以4.55m的成绩荣获男子跳远第一名。吴芸参加女子4*100米接力,荣获第六名;将军小学留守儿童张杰取得女子400米第五名、跳高第四名的好成绩。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感到学校生活不单调枯燥,逐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能力。
常态帮扶结对。关心支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志愿者、老师纷纷与本校的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全乡有55名教师分别与143位留守儿童结对。
“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师生朋友”等如雨后春笋悄然突显,全乡代理家长共57名。中心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卡。“爱心妈妈”新义小学刘会兰、柘林小学汪明丽,耐心教会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缝衣裳、钉纽扣、梳理头发,安排生活起居等,无微不致的关怀,让孩子家长感动不已。合兴小学刘珍秀老师作为代理家长认真帮助刘志同学辅导学业,使孩子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远在兰州的孩子父亲春节回家时特意上门去看望老师,执意要认刘老师为义父。
开通亲情电话。各校留守儿童之家都设有“亲情电话”和“心理咨询室”。“亲情电话”让学生家长方便快捷地与孩子勾通信息,了解学习情况。每当学生学习成绩进步、重大节日、父子、母女生日时,他们都拨打亲情电话。今年柘林小学还开通了亲情视频。“心理咨询室”是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扫除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让他们在爷爷奶奶面前难以启齿的话能敞开心扉地对老师说,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铺路搭桥。全乡心理辅导教师18人,开展形式多样地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灵关怀、引导农村儿童积极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本期共辅导65人次。
参加社会实践。学校利用节假日带领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从小感知社会,了解时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①参加义务植树和社区环境卫生清理活动;②参观宁宜城际铁路安庆铁路桥工地,既让孩子们了解祖国建设蒸蒸日上,又让他们亲身感受父母在外的辛劳;③实地考察长风沙碑林,深刻感知家乡长风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
建设温馨之家。高松、元桥小学下载《坚强的留守儿童》、《5800万》、《火灾自救与逃生》等影像视频资料组织观看。柘林小学的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面对面交谈、沟通。中心小学的“全家福”合影温馨、亲切。将军小学文档资料建设规范,图片文字说明详实。新义、元桥进步成长记录袋、记录册别具匠心。新建、合兴、新义、柘山一对一帮扶关爱。中心、联兴的结对联系卡和素质教育报告册详细反映儿童的进步成长过程。中心、联兴、合兴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共收集活动图片资料269张并归档。
济困助学行动。我校874名学生中,就有55名贫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29%,其中孤儿一名,单亲家庭11名,父母残疾7名,父母重病的36名,这些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帮助,让他们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和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精神上关爱,由于家庭困难,这些孩子无法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物质生活、集体活动不愿参加。同学之间不善交住,自信心差,自卑感强,心理关爱对他们尤为重要。为此,各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邀请贫困生参与。合兴小学还特意安排孤儿陈丹丹参加爱心音乐班的学习。各校通过师生一对一帮扶结对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贫困儿童提升自信心,融入大集体。
其次,是物质上帮扶。近年来,在区关工委和有关组织的支持下,对我乡贫困学生募得捐款12100元,其中,澳门明爱基金会两次共6100元(一次10人每人460元,一次3人每人500元)。彩民中奖捐赠5000元(10人每人500元),关公委老干部上门看望贫困家庭两户(每户500元)。为了帮助白血病患儿韩文强同学早日康复,学校发出倡议书,为韩文强同学捐款,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很快募得资金17600元,其中本乡师生7500元,区团委3600元,区教育局5000元,外国语学校1500元。上述两项资金总额29700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乡55名贫困儿童无一人辍学。他们在社会关爱的阳光下,同享教育蓝天,共同健康成长。
进行调查研究。乡中心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两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学习不容乐观,他们中成绩优秀的仅占10%,大多数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由于缺乏父母的抚爱和呵护,农村“留守儿童”难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现象为: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盲目反抗或逆反;对父母充满怨恨等。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开展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专题征文活动,共收集论文126篇,参加教育局教师论坛,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五、影响社会——宣传引导,共同关注。
留守儿童教育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工作,后方安定,前方安心,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远在他乡的年轻父母们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所在地的经济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是使社会了解长风,让长风面向社会的重要手段。
1、召开学生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督促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子女代理监护人,妥善安排子女学习与生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和教育,提高家长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法律意识的能力,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2、及时向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宣传影响到位才能做到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六、奖励机制——督查评估,总结提高。
为了有效地促进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中心学校增添了学校工作考核评估内容,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列入每期学校工作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把投身于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与活动开展同志的功绩列入教师绩效评估内容,提高了全体同志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寿县中心学校
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 篇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也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里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为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缺乏进取心等。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呢?
教师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要用感情去感化他们。少年儿童虽然很小,但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呵护。老师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时时留心观察他们的学习表现,及时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乐于和老师交朋友,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有满腔的热情,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父母,是对他们最好的人。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信息作用,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对于留守儿童,老师要进行家访,每周至少一次,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其内容包括监护人的基本信息、父母务工所在地、父母的联系方式等。
有些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生活需要爷爷、奶奶照顾,或自理,我们老师还应该协助他们每周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或通一次电话,让外出务工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孩子及时交流和沟通,有效发挥家长的信息作用。既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又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果。
教师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性格孤僻,心理极为复杂。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为他们调整好心态,让他们及早融入学校和社会这个大环境。学校建设了“小读者信箱”、资讯室”、“心语小屋”、“阅览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各种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不少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信件、电话和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们,倾吐心理的困惑和疑虑。学生和老师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教师要搭建活动平台,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在学校领带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阅览室”“体育活动室”,“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兴趣小组”安排专任老师辅导。各班还组织了手抄报、书法、科技、写作等兴趣小组。这样以来,又有特长,又有才艺的孩子就有了用武之地,使孩子有了一种家的感觉。这样的活动有效地抵制了不良活动对儿童的引诱和腐蚀,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与留守儿童的孩子,做好帮扶工作。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多,学校对困难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如减免贫困生的生活费用,积极开展资助活动等。我校先后有20多名贫困生获得助学金,同时还开展了为贫困留守儿童捐助活动,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又在活动中极大地鼓舞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学校还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每个老师都要认领一个留守儿童作为帮扶的对象,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进行辅导和帮助。
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 篇6
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
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处、室、组、班级:
为更好地保障广大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全校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
随着我县农村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其子女多数留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邻居代为照管。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子女身边,家庭教育缺失,部分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二、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
(一)摸清留守儿童底子并建立档案。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开展留守儿童信息摸底、核实工作,查清全校留守儿童数量、构成、特点以及家庭状况等,明确其分布情况及家长务工去向,重点摸清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信息,要在5月25日以前,按照父母双方在外、父母一方在外、孤儿等类别建立好留守儿童数据库。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父母务工情况,在学校、家庭中的心理、活动、劳动和学习等情况,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二)抓好关爱留守儿童队伍建设。由政教处负责,从现有的教师中选聘富有爱心、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实行 “一对一”帮扶的方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及安全管理等工作。建立“代理家长”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动员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代理家长”志愿者队伍中来,在思想、生活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关爱。建立“手拉手”队伍,让学校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互结对子,开展“手拉手”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共同成长。
(三)全方位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重点对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推行“代理家长制”,落实“五知五帮”活动内容。做到知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多与留守儿童沟通谈心,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活动;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科任老师联系沟通;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计划书,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或教育经验文章。坚持落实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 “一对一”的关爱帮扶制度,并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学校要把家庭困难留守儿童纳入救助范围。对困难留守儿童家庭收取的有关生活费用要给予优惠;学校心理咨询室要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服务;校要开通亲情电话(029-34202143),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搭建沟通联系的平台;要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常见病诊治等卫生保健服务,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要大力开展家庭教育,积极向留守儿童家长、临时监护人和代理家长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使他们能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联系公安、交通、卫生、食药监等部门要深入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积极预防和打击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自觉、自信、自理、自律、自强、自立”意识,增强自主发展、独立生活能力;要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特别是要对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活动和公益性劳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和课余生活。教育部门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在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办公室(设在政教处),负责全校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政教处要建立帮扶工作日志,帮扶教师定期到所包留守儿童家中走访,深入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优势,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积极宣传“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儿童优先”的教育理念,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以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留守儿童及家长先进典型事迹以及好做法,在全校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篇7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 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呢?以下途径是我校几年来探索的成果。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摸清留守状况, 让教育有的放矢
学期伊始, 要求班主任对本班留守学生进行摸底调查, 对留守学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和归档, 实行动态化管理。逐一将“留守学生”的家庭、家长、其他监护人、学生个人等基本情况登记备案, 全面掌握他们现状和动态发展情况, 并将留守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思想状况逐一登记, 建立健全详实的成长档案。每学期, 对原来就读的留守儿童通过教育后发生了变化的信息进行重新登记, 并进行跟踪调查。这样, 就为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管理依据。
二、让班级成为留守儿童生活之家, 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班级一方面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另一方面积极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家”的氛围。以班级成为学生生活之家, 在这里, 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大量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器材和设备, 开通家长热线电话, 学校还要设立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处。我校专门安排了工作热情的心理辅导老师负责接待咨询的留守学生, 随时随地倾听他们的心声, 有针对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用真情开启他们幼小的心门, 解开他们的心结, 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学生研究是最有力的支撑。这样, 不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个别心理疏导, 而且还为那些遇事拿不定主意的留守儿童出谋划策。另外, 我们根据留守生的特殊性, 开展了充满关怀的集体活动。优秀留守学生评选活动;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一封信活动;留守学生庆六一文艺汇演, 留守学生过生日等。通过这些活动, 把留守学生融入班级, 学校生活中, 留守学生在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中, 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增强了学习、生活的信心, 促进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加强教师教育管理方法学习, 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实践
为了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学校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主要采用了理论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 让课题组成员从各个层面吸收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优秀的、有价值、可借鉴、可学习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 不断反思, 不断总结, 不断创新网络环境下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作用。课题组成员经常组织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经验交流, 在活动中让教师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交流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方法、经验、体会、感悟等多方面的内容, 使每位教师深受启发, 同时也做到了全校范围内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经验资源的共享。
四、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 促进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了探讨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 我们认真分析了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后, 进行因材施教, 并积极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教育活动。一方面, 把行为良好的学生与行为较差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通过相互监督、制约、帮扶和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 还为学习能力差、监护人教育能力弱的留守儿童担任代理家长。代理家长关心留守儿童生活起居, 辅导学习, 平时或周末还把留守儿童带回家中, 不仅代理家长的教育职责, 而且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其中, 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担任了班上的六七个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通过半年来的悉心关爱, 使他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专人负责, 教育的对象更加明确, 教育的时间更加充足, 教育的效果也有了保障。重要的是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人间真情的温暖, 并在老师和优秀同学的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 篇8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多数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加强学校的管理和监督,采用合适的心理辅导方法尤为重要。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应对举措。
一、利用节日、假期召开家长会
我校留守儿童的家长多在广东开厂或打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通常会回家过年过节,与亲人团聚,或者在孩子开学前专程从外地送孩子回家入学。对此,学校应抓住机会,趁孩子父母在家时召开家长会,让班主任与家长得到充分交流。学校通过大会、黑板报、“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除了进行防火、防溺、防拐骗、防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外,还特别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父母要经常与子女保持联系,最好做到每个星期通两到三次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交流的内容上,不能只问学习成绩,要多询问生活情况,了解孩子心里有些什么心事、疑问,要多加开导。要注意时间上不能隔得太久,就算工作再忙也挤出几分钟的通话时间来和学生交流。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一个学期回来探望孩子一两次,假期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起生活,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要全方位地关心。留守儿童的父母确实无法到会的,也要有监护人到会,孩子父母至少要看到“致家长的一封信”,了解学校的要求,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春季学期,我校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栽花活动,活动不仅限于学校,还延伸到家庭、社会。除了在校园“班级绿化美化责任区”内植树栽花外,还从林业局领取免费树苗回村里栽种,种在屋前屋后,种在村道,种在上学的路边。不但重在种,还重在管,期末的时候进行检查比对,评出“绿化标兵”并给予奖励;还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这样既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又达到锻炼目的,既安全又有效,使所有师生在活动中增进友谊,培养学生交往和沟通能力,使留守儿童感到温暖,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教育学生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还要学会照顾家里老人,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还要关心邻家,帮阿婶伯娘做些能力所及的事,帮助更需要帮助的老人小孩。这样不但能建立融洽的邻里关系,还能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每年评一次“尊老爱幼先进典型”标兵,并给予表彰奖励,彰显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四、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监管“留守儿童”的大多是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于他们大多年岁大,文化程度偏低,要想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心理引导往往是不可能的。老人通常会百般宠爱以弥补孩子缺失的父母之爱,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而过度的溺爱,使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只追求生活上的享受,懒惰贪玩,很难养成勤劳、朴实的生活习惯,学习上怕吃苦、不思进取。
年龄的代沟在两代人之间是无法跨越的。但并非毫无办法,教师就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对象,他们愿意与老师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对此,教师可采用合适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指导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对其潜在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出困境,促其和谐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学校成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让在心理辅导工作方面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员,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在学习、生活上全方位关心帮助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都不在家,常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对此,教师应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动态,尤其是在学生生病、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教师更要给予关爱,这样留守儿童的内心会变得温暖,深受感动。教师还可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情况,或者打通家长电话让学生与父母通上话,这样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效果十分明显,在这之后学生变得更加尊师、守纪、勤学。同时,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更多地使用积极语言,在班上也要多鼓励和支持这类学生多发言,对于其取得的成绩给予公开的表扬,让其产生自信的心理;还提倡同班同学多与他们交流,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以改善他们孤僻、内向等性格。
六、采用“结对子”的帮扶制度
一方面,学校将“留守儿童”指标分配给教师,由“责任老师”承包固定的帮扶对象,负责跟踪辅导,建立辅导档案,使帮扶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互相帮助,有什么心里想法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以帮助那些留守儿童找到自己的位置,恢复少年活泼开朗的本性。对于部分表现特别出色的留守儿童,与其说同学帮他,还不知道是谁帮谁呢。但通过“结对子”,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责编黄春香)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篇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
留守儿童是新时期教育的特殊对象,为了做到有效管理,我们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调查表明,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严重断层或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失去了父母的监管和教育,许多儿童会形成很多不良的行为:打牌赌博、饮酒抽烟、说谎骗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会与人相处。因为在家无人约束,孩子又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有的甚至沦为“双差”生。
其次,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会形成不良个性品质。青少年时期是人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缺乏正确的家庭引导,就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导致心理畸形发展,严重的会危害社会。
第三,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形成心理阴
培养了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4、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建立健全座谈会制度。
学校每期最少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切实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倾听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对学校的意见,帮助教师做好帮扶工作。
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学校与帮扶教师、班主任、家长(监护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三、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对委托监护人进行培训与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四、实施多项举措,营造关爱环境
“留守儿童”班级管理工作体会 篇10
当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于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留守儿童”。根据《人民日报》(XX年2月28日)报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初中阶段学龄(12─14周岁)占20.84%。受农村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XX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值得关爱的情况。”
从总体上看,部分“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明显差于其他儿童,主要表现在:
(1)父母“关爱缺失”情感缺乏沟通,导致思想道德滑坡。
由于长期外出务工,一些父母无法关注留守子女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上的真空。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挫折、过失、偏差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很容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出现越轨行为等。
(2)监护失控,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抚养监护的,由于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因素,无法完全行使对“留守儿童”的有效监护,安全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或受到意外伤害等事件时有发生。
(3)过分溺爱、放纵,导致学习观念淡薄,学习成绩下降。
祖辈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在精神上、道德上的引导和管束,无法尽到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故“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成绩大都不太理想,出现了学习观念淡薄,从不想学到厌学、逃学,甚至发生辍学现象。
面对诸多的“留守儿童”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将他们引导好,使他们能够做到自治自理自强自律,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要务。
一、用“师爱”把班级打造成温暖的“家”
爱护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很有见地的思想,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思想和情感的纽带。
父母对子女的深爱是一种有血缘关系的最亲切、最无私的爱,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健康成长,成龙成凤,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的栋梁。父母的愿望和情感跟班主任的愿望和情感是一致的,有所不同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除了父母亲情之外,还有建立在为祖国育才这个大目标之下广泛而深沉的爱。只有对学生的爱,把“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儿女,才能够爱得深、爱得真。
XX年,我担任初二(6)班的班主任时,小覃同学在体检中发现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因为他对这种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又害怕同学的歧视,加上父母远在外地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于是他整天忧心重重,闷闷不乐,学习情绪异常低落,期中考试时成绩由班上的第2名下降到第20名。我了解情况后,对小覃同学的境遇十分同情。我从书店卖来《乙肝防治》等书籍,在班上进行一次有关乙肝防疫的知识讲座,介绍了乙肝的发病情况,传染的途径,中医辨证分型及常用的辅助检查等基础知识,让同学们知道乙肝病毒是可以防预的.。通过讲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消除了他们的歧视心理。我两次带小覃同学到中医院检查治疗,按时给他煮药服药。在班主任的感召之下,全班同学都关心小覃同学的病情,他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小覃同学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心情好转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参加县理科知识竞赛中数学科和物理科均获得了特等奖,中考时取得物理科满分100分,以总分678分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
温暖的班集体是学生心灵的家园,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慰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用“师表”去感化幼小的心灵
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篇1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愈加凸显。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相伴而生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问题。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整合的载体,留守儿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还可以称其为“时代的孤儿”。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至关重要。
一、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自身学习积极性不够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够,而且缺乏父母的监督,因此,他们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目的也不明确。由于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效果就不是很好,成绩容易忽高忽低,时常出现不做作业或逃课的现象。
2.学校与家庭协调度不够
学校的管理和监护人的管理难以协调,留守儿童在未受到学校或者监护人监管的时候极易受到人身安全威胁。在过去的几年里,留守儿童溺水、觸电等意外事故经常发生。这种情况下的少年儿童很容易任性、冒险、参与抢劫、打架斗殴、离校离家出走等不安全事件,需要格外注意。
3.容易性格偏激,形成不良人格
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由于缺少父母的存在,容易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例如,孤僻、冷淡、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自卑、压抑、冲动任性等,这些不良人格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和学业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行为和学业的不佳又会反过来对人格塑造产生影响,容易恶性循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完善措施
1.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机构
为了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引导,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关爱机构,建立留守儿童关怀卡,确立留守儿童关怀机制、帮扶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和开导;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从心底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此外,关爱机构还需要对监护人定期组织一些培训和讲座,让家长充实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及时更新和完善家庭教育观念;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回访机制,定期走访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利用“勤工俭学”增强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现在很多农村学校都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例如,种植自己的小菜园或者果园,给学校食堂填个菜;利用生菜养鸡、养鸭、养猪等,肉制品可以使用或者出售,蛋类可以给孩子们补充营养。通过这些简单的劳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粮食;同时,通过艰辛的劳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理解父母长辈的不易,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尊重和理解,更加善待长辈。
此外,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感,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还可以习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农技经验,回馈给当地农民,让农民也懂得科学种养,丰富当地种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三、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农村教育要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以更多优秀的文化教育陶冶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除了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外,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父母不可能一直陪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懈努力才是未来社会的安身之本。
为了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偏激问题,学校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关心,形成温馨的团结氛围,以大家带动小家的和谐温馨,共同筑造学习乐园。留守儿童大多心理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接受高尚情操的陶冶,以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广阔胸怀来疏导学生心底的郁闷,通过课本以及优秀读物的引导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产物,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间接引起农民进城,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不远的将来这一问题必然得到缓解。现阶段,我们还需要照顾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绪,成立专门的照管机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通过让学生参与勤工俭学,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对父母辛勤劳动的感知和感恩。此外,学校教育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更加顺利地适应未来发展和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
[2]郭晓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探索,2012(2).
班主任工作中的留守儿童教育体会 篇12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我慢慢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应该是抓好德育和管理工作,而管理工作做好的前提还是做好德育工作。
二、班级留守儿童表现及特征分析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家的少年儿童,根据留守状况的差异又可以分为单亲留守儿童和双亲留守儿童。我们班几位学生均明显缺乏家庭教育和管理,没有良好的学习表现,精神状态也较差,不时还会闯点祸,对班级总体影响较大。经过学习我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价值,有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问题儿”,学习成绩低下,课堂作业完成较差,家庭作业普遍不能完成,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精神。
三、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现状
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的长期间断、远距离、沟通频率低的特点,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留守儿童身上容易体现出任性、自私、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较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四、个人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体会
1.针对性地分析、了解学生
班里9名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平时生活照顾人员、学生性格特点、思想动态等详细信息我会一一记录,这样学生、家长、任课老师都能与我有很好的沟通,为学生问题处理做好了准备。
2.用心、用智做好与留守儿童的沟通
因为学生性格各异,许多学生不会与老师有多的交流,我就采用师生书信来增强沟通;有些学生爱好篮球,我就主动找篮球来引导他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能有很多交流。
3.用充实的活动丰富学校生活
每个月我都会积极准备一次班级大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才艺,做饭比赛、唱歌比赛、制作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有了在学校的乐趣,学会了与他人相处,学会了与家人沟通感情,没有了之前那么多问题。
4.做好与家长、抚养人的沟通
留守儿童的一周表现尤其是改进的地方我都会做记录,及时给家长电话通知,同时还会要求家长和抚养人一个月最少与学生沟通5次,这种长期的要求下学生的表现明显地好了很多。
摘要:对班主任工作的认知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同时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班主任必须要有好的方法去指引。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篇13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为了挣钱外出打工,把小孩放在家里,由其他亲人照顾的学龄儿童。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里的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把小孩留给老人带,或者托亲戚照看。据调查,我所任教的学校学生有50%是留守儿童。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打工,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感到空落,感到寂寞,据调查问卷,留守儿童中80%的人都觉得回到家里很无聊,就只好去上网打游戏,或者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游荡、交朋友。
2、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有效地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3、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较差,由于隔代教育的原因,小孩根本不听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的劝告,而且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4、人生观扭曲。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认识观念是这样的:在社会上要有“大哥”,要有女朋友,会吸烟,朋友之间要讲义气,要为朋友两肋插刀;穿异类服装,染红头发等不良认识。但从不比谁成绩较好。导致留守儿童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从小开始就与父母分开,父母也很少去教育孩子应该树立正确地人生观,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吃得饱,穿得暖,有钱花,不生病,不出大事就可以了,只懂得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却从来不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所以留守儿童的人生观的都是在不良因素下形成的错误认识。据了解,犯错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扭曲的人生观念导致的。
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教育呢?
一、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定期召开座谈会。
学校或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开学的一二个星期就应该摸底,看看哪些学生的家长在哪里上班,哪里打工,家庭情况,住址,电话号码等都要弄清楚,以便和家长沟通联系,做学生的工作时好有的放矢。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比较少与子女沟通,据调查,有15%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0.2%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就比较冷漠,孤僻等不良心理。因此,班主任应提供给这些“问题学生”适当的宣泄空间,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梳理留守儿童的冷漠、自私、不合群的古怪性格。(班主任论文 )小礼,一个不善言语的留守儿童,母亲进厂打工,父亲给人当保安。父母每年在年末才回家,平时很少与孩子打电话沟通;小礼的奶奶带着他,奶奶只管小礼的吃饭,其他很少过问。小礼在学校很少朋友,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对同学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说白一点就是多疑、不合群。有一次和同桌拌了几句嘴就把拳头挥向同桌。经我了解,小礼说他同桌欺负他,看不起他才打同桌的。后来我找他谈话,耐心开导,晓之于理,“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谁看不起谁”,我还鼓励他多参加课外活动,多和同学交流生活问题,学习经验,在班级座谈会上引导他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鼓励、督促他写日记,把心里的苦闷、委屈全倾诉在日记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导,小礼有了自己的朋友,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定期召开座谈会,给心理有问题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尽情谈自己的看法、想法,对父母的思念怨恨都可以在同龄人之间得到共鸣,并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与家长沟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据调查,有问题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是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特别是一些缺乏现代教育知识的“传统家长”。“传统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孩子必须听从家长的一切指示,孩子稍有犯错,不问缘由就加于责罚,或是棍棒伺候;不与孩子谈
心交流;试问,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心理能健康吗?能不成“问题学生”吗?因此,做老师的应与学生家长经常联系,与家长电话沟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必要时还应教给家长一些现代教育知识,改变家长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如今的一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读书,一切都是老师的责任了。做家长的就很少管家孩子,因此,学校也应该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让家长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想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家庭教育必须配合好学校教育,只有二者结合好,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
三、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篇14
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我校共有学生1639人,其中留守儿童308人,占22%。且都是寄宿生,管理难度大。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2005年起,我校就在全校范围内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几年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李望龙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全校确立了100对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及时上报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学校寄宿生的管理和制度建设。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爱心助学”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岗制度和机制。
5、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岳西中学关工委2009、12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一直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自区教育局下发活动方案以来,组织班主任对全校范围内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逐个登记、汇编成册,在原来留守儿童台帐的基础上,再建立留守儿童每人专门档案。现我校在校生中有留守儿童308名,其中女生162名,男生146名。学校还根据区教育局安排,创造性开展工作,开办了心理咨询室,设立“留守儿童帮扶基金”,开展志愿者帮扶结对活动,设置“亲情电话”,推行“代理家长”制,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共同构建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平台,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真心实意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二、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举措
⑴.真情关爱“三优先”。①学习上优先辅导。我校根据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按照成绩、年级、班级进行分类分组。任课教师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的时间、内容。学校对任课教师的帮扶效果采取不定时抽查,定期检查和考核。②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在教师中开展敬业精神和师德师风培训,增强教师的同情心、关爱心。教师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对留守儿童做到“四多”: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拉一把,多处一会,精心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教师值班的时候要求值班教师做到多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值班工作要做到抬腿就到留守儿童宿舍,睁眼就看到留守儿童住宿情况,冬天帮盖被,夏天帮驱蚊,时刻把他们挂在心中。③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为了让这些孩子享受到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在活动上优先安排,甚至特意安排他们参与各种活动。
⑵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①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学校每期补助班主任老师电话费100元,专门用于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遇到重大事情或留守儿童身上发生可喜变化,班主任老师及时和家长通气。通过电话的开通为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提供了一个桥梁,方便了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定期沟通。
②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从三个层面和途径对委托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培训,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家庭教育的能力、水平。A家访。学校制定家访工作制度,教师每月必须家访五到十名学生,每周必须到留守儿童临时住所和委托监护人进行沟通,通过家访,提高委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B家长会。通过每学期二次的家长会,年级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委托监护人的家长意识。C家长学校。我校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并把家长学校建设列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把家长学校作为第二个宣教阵地。通过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培训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③加强与社区、村组配合,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沟通。
学校近年来,注重和教区干群搞好关心,每年定期与村组进行沟通,建立了鱼水般的融洽关系。我校与村组沟通,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关爱工作。
⑶明确职责,形成制度(三个制度、一个机制)
①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我校每一名教师帮扶一名留守儿童,行使代理家长权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并定期(每周至少一次)聊天谈心。
②教师、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的结缘制度。A每星期任课教师、班主任至少一次深入的谈话沟通。B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制度。应急预案三步走:A留守儿童在校遇到突发事件,班主任、年级主任、年级校长将采取救助措施,及时处理。B第一时间与外出家长联系。C向区教育局汇报。
④.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留守儿童的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直接影响学校对外的形象,也是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关爱具体体现。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列入学校的教育发展重要部门,并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学校还将其列为对教师、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签订管理责任状,纳入绩效考核。因工作不力造成失职,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被学校测评为不满意的,老师评优一票否决。
关爱工作事关全区稳定大局,求真务实的做好关爱工作,关注留守儿童工作,是为民之策、爱民之举、利民之为,我们继续以创新“四个一”工作机制为本:(1)强化人员保障,招募一支“志愿者队伍”。强化组织保障,建设一批“留守学生之家”。(3)强化资金保障,初步形成了一套良好工作机制。我们将让我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只有高潮,没有低谷。关爱留守学生,还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我们将逐步形成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长效机制,让她真正成为全体岳西人实践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促进民生推动民和的岳西中学新天地。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关于做好我市农民工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通知06-04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有关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09-04
管理服务工作留守儿童06-30
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10-05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10-27
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06-11
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09-27
论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07-0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09-13
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