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共16篇)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一、调查摸底,建立档案
每学期初期中中我校都要召开家长会,除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成绩外,更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重新核对并记录每位学生目前的家庭生活环境,摸清各班留守儿童的变动情况,并及时上报学校作记录。使我校能够及时掌握及时调整关爱这部分孩子的方式。同时,我们还要详细了解每个留守儿童在家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了解他们心理健康问题和情感意志问题。为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倾情、倾力关心爱护留守学生,不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积极探讨管理教育留守儿童的新理念、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们所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达到了100%,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了100%。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德育处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处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的监管工作,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健全制度,感受温暖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道南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留守儿童在外打工父母建立QQ群或微信群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由于我校全体师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关心,全校已经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尊重“留守儿童”人格的良好氛围,滋润留守儿童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快乐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学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艺术节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综合实践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留住、守住情。
道南小学 2017年11月
道南小学 管理留守儿童
工 作 总 结
道南小学 2017年11月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从农村走入城市, 同时在广大欠发达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活常年外出打工, 因为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把他们带在身边一起生活, 只能把他们留在家里。由于留守儿童处在特殊的成长环境, 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 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更应该多关爱小学留守儿童, 从小抓起, 实现多形式的全面管理。
在学习上, 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仍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有效监督。但80%以上的留守儿童都是由年迈的祖父母隔代监护或者亲友临时照顾, 父母基本上没有能力或者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上农村学校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 满足不了留守儿童对学习的需求, 以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都低于正常家庭的儿童。在生活上有些小学留守儿童生活还不能自理, 但父母长期外出, 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能及时伸出双手, 在孩子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疏导, 极大地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出现行为失控,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隐忧。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根据留守儿童的特殊性, 我们除了要求父母履行监护责任、学校加强管理之外, 还需要社会对他们的支持。毕竟处于欠发达地区, 父母为了生活也无计可施, 学校因为缺乏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如果有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这些留守儿童就会得到更多的关爱。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公益性全日制寄宿学校, 进一步完善住宿和学习环境, 把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交由学校代管, 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情况, 再由学校配备相应的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进行多方面管理,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教师要开导留守儿童要理解父母的难处, 体谅父母, 坚强地生活, 以协调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次以学校作为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桥梁, 定期由学校组织学生与父母通讯的活动, 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三者之间的交流。最后通过社会媒体的广泛报道, 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主动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这样在各方的努力下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给留守儿童带来生活的希望。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人本主义 留守儿童 管理教育
一、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家庭教育
为了给子女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很多农民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但是因为他们每月的收入并不高,同时在城市里居无定所,很难支撑孩子在城市上学的开销,因此会将子女留在农村。虽然现在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孩子与父母之间可以通过手机每天沟通,但是这些沟通方式显然不能替代孩子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有时候因为工作繁忙,家长可能很长时间才可以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这就导致孩子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同时也缺失了家庭教育。
(二)学校教育管理条件差
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是众所周知的,有的农村地区学校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办学的条件也很差。学校缺乏办学必备的基础设施,导致很多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同时也无法为远处的学生提供住宿的条件。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学校并没有开展专门的心理课程,更不用说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学生长时间接受不到心理辅导和教育,学校也无法时刻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这些都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同时也为班主任的管理造成困难。
二、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班主任在管理留守儿童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方面也需要学校的大力配合。通过增加心理咨询室,可以对学生定期展开心理疏导的工作,强化儿童心理抗压能力,使他们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同时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当中,也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学习、生活变化方面,关注他们思想上面的变化情况,在管理中注入更多的个人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能够找到在班级中的归属感。
(二)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之间相互合作,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将学生每天的表现做好记录,并且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及时向家长回报这些信息,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课堂当中的表现,以及思想状态方面发生的变化。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教师都应当尽量劝说家长能够回来和孩子团圆,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平时也鼓励孩子自己与家长多交流,诉说最近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学校和家长才可以形成一股合力。班主任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让家长认识到了关系孩子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孩子的教育当中。中国最古老的通信方式是鸿雁传书,而如今孩子与家长分居两地,这种寄信的通信方式仍然可以适用。班主任鼓励孩子用信件与家长保持交流,孩子可以在信件当中询问父母最近工作的情况,在工作当中有趣的事情,以及自己最近的表现,家里面的变化等,既可以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也可以和家长倾诉烦恼,通过寄信的方式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征得双方同意且保护隐私的基础之上,可以对每季度的优秀信件在班级展示并且表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信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外面打工的父母会定期给孩子寄零花钱,因此可以说孩子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孩子认为读书好坏无所谓,对班级这个集体也缺少责任感,因此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首先,要培养他们对生活负责的态度。有绝大多数的孩子厌倦学习,甚至出现逃学的情况,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通过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负责的态度,让他们明白自己只有现在认真读书,学习知识,今后才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行为。其次,不仅要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班级集体、家庭负责的态度。孩子成长在家庭、班级集体当中,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老师的关心,父母的疼爱,其他同学的帮助,但是有很多孩子只懂得对外索取,但从没有想过回报或者付出。这些学生通常表现为对集体活动不积极,懒惰自私。老师一方面需要通过思想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与家长的聯系,让家长为孩子提供付出的机会,同时通过开展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关系他人,将集体的荣誉放在心头。
(四)让学生阳光生活
班主任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在管理留守儿童的时候补课出现歧视的现象。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监护这个特点,老师应当从情感上加强对他们的关系,以弥补他们家庭温暖方面的缺失。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日常生活管理当中,都应当将关爱渗透在每个细节之中,用自己的情感与感化他们。很多留守儿童是祖父母在抚养,他们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敏感的情况,老师要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等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健全他们的人格。总而言之,老师从行为和语言两方面感化学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阳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家长都进城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导致在性格、行为等方面可能存在些问题。学校在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为他们创造出健康的成长平台,开展科学的管理方式,增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之间有更多的情感沟通。同时通过思想疏导、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温暖,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6).
[2]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05).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4
为了贯彻落实《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规范我校留守儿童托管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石教委发【2012】4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特制订黄水镇小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30个(中心校29个,万胜村小1个),在校学生1898人,留守儿童共129人(学前幼儿41人,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六年级88人),留守儿童中男生65人,女生64人,父母均外出109人,特殊情况3人(孤儿1人,父亲服刑、母亲离家出走或离婚2人),父母离异后的单亲家庭外出打工17人。留守儿童寄宿生2人,贫困留守儿童2人。我校亲情电话2部,亲情聊天室1间,视频设备3人,代理家长64人,知心哥哥姐姐3人。
二、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县教育民生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管理,让他们感受到“心有
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让留守儿童在校学习安心,家长在外打工放心。
四、工作目标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2、学校开通亲情电话、视频聊天室,确保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父母经常联系。要求留守儿童至少每月打一个亲情电话,中高年级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聊天。
3、对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开展帮教活动,进行心理辅导,共同关爱、矫正“问题留守儿童”。
4、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健全黄水镇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5、建立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度:学校行政领导联系一个年级,班主任、授课教师联系1至4名留守儿童。
6、做好民生工作,确保关爱到位。
7、认真落实“4+1”教育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争创留守儿童示范校。
四、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组长:张隆权
副组长:邹文顺
成员:谭春波、冉广海、王顺安、谭宁平、黎万才、冉启福、谭娅、刘德文、戴安国、杜凤
各班主任
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制度建立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除了加强领导,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形成规范,以提高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效性,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要求教师育人做到有“三心”:爱心、细心、耐心;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制度。
2、真情关爱
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学习有困难时,缺少家庭教育,缺乏父母辅导;遇到生活、思想有问题时,缺少家长帮助,缺乏心理疏导。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时,一定要做到用爱浇灌,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不能走过场,要真正做到用自己的真情和无微不至的爱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嘘寒问暖。指导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3、活动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活动环境中学习成长。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孝敬父母开始,积极开展“感恩老师和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系列活动„„
每项活动,要求组织者认真组织,认真开展,并认真总结。有效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养成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良好的行为习惯。
4、责任落实
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之中,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六、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
1、完成2012年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
2、制定学期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三月份
1、清理留守儿童档案,落实人员职责。
2、召开“留守儿童”会议。
3、“留守儿童”帮扶的落实及检查。
四月份
1、“留守儿童”少年宫活动开展
2、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之一教育讲座。
五月份
准备庆祝“六一”留守儿童才艺展示活动
六月份
1、“六一”留守儿童才艺展示活动
2、端午节慰问留守儿童活动
七月份
半年工作自查,迎接上级半年工作检查。
八月份
暑期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
九月份
完成2012年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迎接上级开学工作检查 十月份
评选“优秀留守儿童”“优秀代理家长”
十一月份
留守儿童之家小学管理制度 篇5
二、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课间做正当游戏。
三、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
四、积极参加各类课内外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综合活动,课余时间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刊。
五、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不厌学,不偏科,争当学习成绩优秀学生。
六、考试考查要诚实守纪,不违纪,不作弊。考试成绩要如实报告家长和监护人。
五爱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6
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调查、登记造册活动
在学校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学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五爱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一学期)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7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 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呢?以下途径是我校几年来探索的成果。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摸清留守状况, 让教育有的放矢
学期伊始, 要求班主任对本班留守学生进行摸底调查, 对留守学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和归档, 实行动态化管理。逐一将“留守学生”的家庭、家长、其他监护人、学生个人等基本情况登记备案, 全面掌握他们现状和动态发展情况, 并将留守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思想状况逐一登记, 建立健全详实的成长档案。每学期, 对原来就读的留守儿童通过教育后发生了变化的信息进行重新登记, 并进行跟踪调查。这样, 就为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管理依据。
二、让班级成为留守儿童生活之家, 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班级一方面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另一方面积极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家”的氛围。以班级成为学生生活之家, 在这里, 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大量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器材和设备, 开通家长热线电话, 学校还要设立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处。我校专门安排了工作热情的心理辅导老师负责接待咨询的留守学生, 随时随地倾听他们的心声, 有针对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用真情开启他们幼小的心门, 解开他们的心结, 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学生研究是最有力的支撑。这样, 不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个别心理疏导, 而且还为那些遇事拿不定主意的留守儿童出谋划策。另外, 我们根据留守生的特殊性, 开展了充满关怀的集体活动。优秀留守学生评选活动;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一封信活动;留守学生庆六一文艺汇演, 留守学生过生日等。通过这些活动, 把留守学生融入班级, 学校生活中, 留守学生在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中, 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增强了学习、生活的信心, 促进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加强教师教育管理方法学习, 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实践
为了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学校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主要采用了理论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 让课题组成员从各个层面吸收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优秀的、有价值、可借鉴、可学习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 不断反思, 不断总结, 不断创新网络环境下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作用。课题组成员经常组织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经验交流, 在活动中让教师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交流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方法、经验、体会、感悟等多方面的内容, 使每位教师深受启发, 同时也做到了全校范围内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经验资源的共享。
四、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 促进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了探讨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 我们认真分析了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后, 进行因材施教, 并积极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教育活动。一方面, 把行为良好的学生与行为较差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通过相互监督、制约、帮扶和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 还为学习能力差、监护人教育能力弱的留守儿童担任代理家长。代理家长关心留守儿童生活起居, 辅导学习, 平时或周末还把留守儿童带回家中, 不仅代理家长的教育职责, 而且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其中, 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担任了班上的六七个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通过半年来的悉心关爱, 使他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专人负责, 教育的对象更加明确, 教育的时间更加充足, 教育的效果也有了保障。重要的是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人间真情的温暖, 并在老师和优秀同学的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与班级管理工作 篇8
那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究竟该如何对待“90后”尤其是“90后”的留守学生,我想结合我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经历来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爱——教育永恒的真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课堂模式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老师在讲台上扯着嗓子喊,学生在下面埋头记笔记,沉默不言”的情景或许对于“70”、“80后”的学生来说再记忆犹新不过了。但是时代在不停的向前发展,这种纯粹的“传授知识”型教育逐渐地暴露出了它的弊端:“高分低能”可以说是最为简单和精辟的概括。如果把这种教育模式继续贯彻在特殊的“90后”群体上,那么将会造成知识与感情失去平衡的局面。虽然不少学生智育成绩得高分,但学生的感情却处于饥饿状态,他们得不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爱。渐渐地,他们把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同样遭遇的“朋友”封闭在一个自创的圈内,对学校、老师和父母缺乏感情,厌恶学习,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还有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生活中稍遇挫折便会产生失意、孤寂、烦躁等情绪,进而造成行为上的失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来自家庭的不良教育,譬如过分溺爱孩子;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育只注重成绩而忽略了情感,使学生得不到正确的良好的情感熏陶与感染,不良情感得不到纠正。多年的求学经验和一年多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课堂上,学生对某学科的喜爱往往来自于对所任学科教师的感情,相反,也会因为与某个教师在情感上的对立,排斥而讨厌其所教的科目。由此可见,教学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丰富的情感——爱。
记得从一本教育杂志上曾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热爱孩子,无私地关怀他们,是教师的天职,师德的核心。具有这种质量,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教育方法才能得心应手,离开对学生的爱,仅仅把教育视作一种手段,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无论是前面说到的“90后”群体还是“留守学生”群体,我们都应该从心底、从内心的灵魂深处,给与学生最真挚的爱,才能做到将心比心,获取他们的信任和爱戴。所以说,“爱”是班主任从事一切工作的基础,失去了对学生的爱,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前提。作为老师,谁不喜欢“成绩好、纪律好”的乖学生?但作为一个班的领导者,情感的天平要保持平衡,更要多花时间去关爱“成绩不好、纪律也不好”的“弱势群体”,引导他们树立信心,而不自暴自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常怀一颗爱心去教导他们,即使对他们的一个微笑,一次表扬,一回交谈也许都会触动他们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班有一位性格非常内向的女孩,在别的学生眼里,她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傻子”。有时我提问她问题时,无论我怎么引导她,她始终一言不发。别的学生饱含嘲讽之意的对我说:“老师,她啥也不会,提问她等于浪费时间。”我严厉批评了说话的学生,并示意她坐下。课后,我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对她说:“你在老师的眼里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好样的。你不说话,我想不是你不会,可能是你怯于在众人面前说话,也可能是你有自己的痛楚。能说给老师听吗?”她抿着嘴,摆弄着手指头,思想了片刻,说:“老师,我从小就不好说话,尤其在人多的时候。我爸妈都在威海打工,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年纪都很大了。我怕我说错话让人家笑话。”我对她说:“不要害怕自己犯错误,人生在世,谁都会犯错误,伟人也不例外。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尝试做事的勇气。不要让沉默一直压抑着你内心的情感,你先从最亲的人开始,多和他们聊聊天以提升你对他人说话的信心,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从此,在我的课堂上,我每节课都让她回答一个问题,我用相信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激发她张口的勇气,渐渐地,她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责任——教育稳定的保证。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90后的留守学生,本已少了许多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他们身上存在诸多不安全的隐性因素,班主任对他们就要尽力尽责,消除其不安全因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班一位男生非常有“情义”,经常帮他所谓的哥们出气。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对他说:“你能够帮助你的朋友去打别人,说明你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是一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但是,无目的的、盲目的、逞自己之勇的帮忙是在害你的朋友也是在害你自己。如果你和他是真心朋友,里面的孰是孰非我想你自己最清楚。说服管教你是我的责任,我不愿意看到我的学生成人后因为自己所理解的‘哥们义气’毁了自己一生。”从此以后,我再也没听说他又和那个学生打架。我曾和他开玩笑地说:“你这'哥们义气'没了,你的朋友也没了吧。”他笑着对我说:“哪儿有啊,老师,我现在的朋友比以前更多了。我们说好凡事都要忍忍,有句话怎么说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接道。“对对对,就是这句话。”他摸着头对我笑着说……
那么,对于留守学生占据班级多数席位的班集体应该实行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才能够适应他们的习性呢?就我个人而言,建立一种有效的奖惩制度和”人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其展现自我和约束自我。当然,不同的班级会根据各自的班情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但是,无论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最终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处罚和侮辱学生而设立的。对于特殊的留守学生群体,我们的爱要始终贯彻于教育的全过程。以说服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适当的处罚只是一种方式,它可以教育学生们,犯了错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不能时时、事事按照自己的简单思维去做不该做的事,进而督促他们今后改正。
总之,作为乡镇中学班主任,教育责任很重大。教育方法万紫千红,但是自己的学生能接受是最为关键的,再华丽完美的管理模式,学生接受不了,一切最终化为泡影。面对“90后”后留守学生,知晓他们的习性,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交流和分享!
留守儿童小学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范文网】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本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关爱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0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班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项制度,采取了各项措施。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一年来,在工作中,我班每一位任课教师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我们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具体总结如下: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我作为本班班主任力争做好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及时和监护人取得联系。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和同学还买些水果给班上的留守儿童过生日;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4经常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
5、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6、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第1页
共2页 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7“第二家长”言教、发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总之,一年来,为关爱留守儿童,我班每位教师都做了很多的工作,付出了辛劳。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去工作,不断地摸索经验,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使这项工作成为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第2页
小学留守儿童情感教育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课题研究; 情感教育; 体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66-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着城郊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及城边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经问卷调查、分析总结,现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弱、生活习惯差的问题,结合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关爱策略:
一、消除情感障碍,平衡学生心理
1.留守兒童在心理方面普遍具有以下缺陷
1.1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比较普遍。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亲情欠缺, 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和呵护,久而久之,在心里留下了阴影——自卑。长期的自卑,最终导致交往障碍。
1.2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个别的具有攻击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1.3.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监护职责浅层化,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生活散漫,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说谎、不完成作业、逃学,欺负同学、打架、沉迷于游戏等行为。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2.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我校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策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由陶行知先生的话可见,高尚纯洁的师爱,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会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家庭结构和背景决定着他们大多缺“爱”,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是这些构成寄居家庭的共同特点。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教师根据流动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伸出温暖的双手,通过正面引导,逐步化解孩子们心理上的诸多问题,让他们逐步学会理解父母的艰难,学会对父母感恩。
2.1平等交流。人格上的平等是交流的前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通过情感交流实现。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需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但又不能太露痕迹,有的时候,一句贴心的悄悄话便能温暖一颗幼小的心灵,达到教育的效果。
2.2真情付出。教师的爱和母爱一样无私,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此,关爱留守儿童,我们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留守儿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二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可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二、在活动中体验温暖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关怀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最好的补偿。因而,我校积极为留守儿童成长搭建关怀平台。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青少年教育阵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校主要采取体验教育,弥补“留守学生”缺失的亲情。学校、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携手,关注孩子的一切言行,走入孩子的心灵,开展手牵手帮扶、小学生才艺展、少先队广播站征文、班级主题队会、文艺汇演等活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教育熏陶他们,而且只要老师积极地鼓励,他们在活动的舞台上就能崭露头角,在集体的怀抱中感受温暖,在他人瞩目的眼光中重塑自信;同时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亲情电话、设立亲情信箱和校长、班级信箱,给予温暖,赋予关爱,体验友情,让这些学生不再感到孤单、寂寞,不再觉得自己无人问津;鼓励孩子与在外地的父母多联系,让孩子远方父母的情感不因为距离而送达不到孩子身上。
尼·德·列维托夫指出:“暗示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改进的可能性,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学生现有的优良品质和各种表现上。”课题组教师运用激励功能,通过系列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得充实,逐渐弥补家庭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促使他们不但体验到“爱”的美好情感,而且鼓励他们在为班集体服务、为他人着想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树立自信。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2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 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 这些农民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 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顾, 最终造成了农民工和子女分割两地的局面。于是, 形成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然而更令国人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儿教育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 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
通过农村中学的大量问卷调查, 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严峻的问题。
一、家庭、社会教育缺失。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 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 到城市里务工谋生, 但由于他们收入普遍不高, 居无定所, 加上城镇教育费用较高, 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 电话、手机这些现代的通讯工具架起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 但由于诸多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限制,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真正意义上的联系却很有限。短暂而次数较少的通话, 无法真正弥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造成的对孩子关爱的缺失。
二、是学校教育的无奈。
受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影响, 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他们根本无法开展, 也没有办法为远处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和配备心理教师, 也很少有组织或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身心健康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发展的不完善。这些因素无疑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作为农村中学的学校和教师, 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 又要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笔者通过长期的班级管理, 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 总结以下几点:
一、建立专门档案。从我们的调查看, 现在的这些孩子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的以外, 最缺的不是财物, 而是情感, 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 不论是一个班级, 还是一所学校, 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 在教育活动中, 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 很多学校与我们调查情况相似, 对其关注不够, 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我们认为, 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 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 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 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要帮助、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二、设立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 不同儿童的问题往往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果从组织的角度, 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 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 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 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 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 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 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 如:设立“学生心理教室”、“爱心妈妈屋”、“亲情爸爸屋”, 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三、设立亲情聊天室。
在学校的领导下, 以年级为单位, 由班主任照看, 担任爱心妈妈或亲情爸爸。主要让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聊天, 尽量还原其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情感。
四、设立情绪发泄室。
留守儿童大部分学习成绩差, 而且他们往往心理保守、封闭、沉闷, 不愿意与别人交流, 心里有大量的怨气。在学校的支持下, 我们建立了“学生发泄室”, 在班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 他们满脸怒气进去, 微笑着出来。
五、师生互结对子。
按笔者的调查统计, 留守儿童、单亲、孤儿一共为15%, 班额以60人计算, 每班不超过9名。因此, 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 我们不妨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互结对子, 实施帮扶。以班级为单位把留守儿童分摊给代课老师, 以班主任为核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 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等。
六、生生互结对子。
在班主任的正确指导下, 以班长为核心, 所有班干部和小组组长与留守儿童结对, 不仅帮助他们的学习、照顾生活, 而且与他们经常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新集小学留守儿童学校工作总结 篇13
——新集小学留守子女学校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小康生活的向往,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的孩子大多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或寄居在亲戚家,他们的生活没人照料,学习没人监督辅导,加之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对儿童的成长不利,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逐渐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校也不例外,把关爱留守儿童当成学校的头等大事,尽量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一、心系留守儿童
每学年在暑假来临之际,我校便组织全体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全体摸底,收集他们的联络信息,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生理情况,在853名在校学生中,有348名学生父母一方在外打工,有134名学生父母双杠在外打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他们的生活并不快乐,学习也没人辅导和监督。有的缺乏交流沟通,性格孤僻少言寡语,有的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和骄纵,逐渐养成任性桀骜不驯,花钱似流水的坏习性,对学习缺乏信心,不感兴趣,态度马虎,学习成绩逐日下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此,多次召开校委会和班主任会,就暑假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疏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并制订出暑假留守儿童学校工作方案。选派富有爱心,责任心强,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留守儿童学校的辅导老师。
二、爱撒留守儿童
暑假留守儿童学校于七月二十日如期开班,134名留守儿童免费进入学校开始了暑假期间愉快的学习和生活,134名学生安年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班。文化学习、素质培养和文娱体育活动想结合。每天上午8:00开课,11:30结束,留守学校共开设 了暑假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电视观看,心理辅导,书法,音乐没问题活动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学得轻松,玩得快乐,任课教师梅菊红,彭云霞,梁淑芳更是对他们关心备至,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呵护他们。不是母亲胜似母亲,使他们觉得比生活在亲身父母的荫护下还要惬意。为了使孩子们不受酷暑的煎熬,教室里除安装了吊扇外,还增加了四台壁扇,为了解决孩子们饮水的问题。学校在每间教室里配备了两台饮水机。为了避免孩子们在上学放学路上发生安全事故,学校义务派专车接送,保证留守儿童安全上学,安全回家,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度过漫长的暑假。
三、为留守儿童假期亲情桥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14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由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育留守儿童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提醒及时诊治,促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不断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5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学现状
1. 学校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差,一些基础设施不到位。许多老师想讲一些知识给学生,却苦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器材,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不少学校的老师想在农村小学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这些小学却连每个教室一台电脑这样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学生处在这样落后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学习的动力将大大降低。
2.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了解学生需求
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照顾,使得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学校里,他们虽然在课堂上将教师当做权威,习惯听从教师的安排,但是大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年龄差距较大,不敢甚至是不愿意与教师沟通。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只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3. 学生的厌学情绪重,在学习上缺乏管教
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爷爷奶奶的年纪较大,对孩子的教育也缺乏正确的方法,有时会过度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了解得较少。同时,在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较多,这种不良的风气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厌学的情绪更重了,这也导致许多留守儿童进入初中之后就辍学打工的现象频发。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农村小学要改善当前的留守儿童教学现状,首要的就是要改善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加入教育资金的投入,做好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引进先进的教育人才,满足农村小学生的基本发展需求。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许不能像一些大城市一样先进,但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至少不应该出现课堂上教师要教学都缺乏教学器具的现象。
2. 师生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在平时由于生活习惯、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约,致使大部分小学生在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些学生甚至在学习上显得不自信,与教师缺乏沟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应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留守儿童的身上,给予这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更多的爱,使他们能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学习环境中,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明白自己和其他学生也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可以经常让班级里的留守儿童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对积极回答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加强与这些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3. 加强思想教育与管理,转变学生观念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收入的提高,教育观念的改变,农村学生辍学外出打工的现象,与过去相比降低了许多,但是在不少农村这样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令这些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教育措施,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
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管教,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应当及时纠正,教师还可以经常与学生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双方加强沟通与联系,做到细致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争取在班级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令留守儿童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改善留守儿童的教学现状。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并且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农村要想在未来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只有将教育发展好,儿童才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未来的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国家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曾祥文.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3.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矫正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42-02
“留守儿童”的含义为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广义泛指是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一起生活,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成了当今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棘手的问题。因为它是新事物,史无前例,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手段解决,而它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留守儿童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黄爱玲在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1]。
(二)学习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性格较内向,少发言,常常不完成作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持久等等。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认为“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三)内心失衡。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2]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纪律涣散,没有时间观念,自由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性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养成了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行为习惯
(四)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五)安全隐患较多。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以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亲情的缺乏。姚芸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中调查显示,家长出外后半月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交流一次的占到 60%,甚至一年节日见一次的也占到10%。有关数据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3]
二、健康心理矫正的策略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近年来的调查、探讨中,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爱字当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留守儿童”多数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我们老师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二)正面引导,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如我校前年有位留守女生上网,把哈尔滨的一位男孩都引来了,这位男孩为会见网友,竟从家偷了一万多元钱出来,幸好学校及时发现,与他家里联系,才避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如我校另一位刚初中毕业的男孩唐某,父母在他读小学的时就外出打工,缺乏正确的家庭管教,进入初中就偷扒,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伴而乐,不思学习,不听老师的教育和劝告,结果走出校园不多久就因打架致人重伤沦为少年犯。同样的事例在留守少年较多的学校不胜枚举。可见,关心孩子,孩子的交友我们不能忽视,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为了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三)注重方法,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这样,长此以往,影响了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再有就是对孩子监护不力,一种监护器式的方式,孩子犯了错误,怕伤孩子感情,轻描淡写说两句完事,长此以往怂恿孩子的坏毛病,最后无法管教,误入歧途。这两种形式都是教育方法的不全面,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
总之,在多年的农村教育工作中,深感“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又一挑战,更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归纳和总结,不断大胆创新,才能将这块骨头啃下来,才会更快更好地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建立起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动时代文明与进步而尽心竭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道南小学管理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兰堂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10-22
古沛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汇报07-02
道南小学工作计划09-11
杨口中心小学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07-13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08-27
凉风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09-07
李河小学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总结05-13
转江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07-04
管理服务工作留守儿童06-30
崇远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