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通用12篇)
心理社会 篇1
偏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核心是用一成不变、以偏概全的标准对人、事、物进行评价后产生的一种态度。社会偏见的存在,无疑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相处带来麻烦,因此消除社会偏见成为一件必要而又迫切的事情。
一、概念的界定
社会心理学家已从不同角度对偏见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和界定。布恩(E.Bourne)认为,偏见是一种态度,因而也是感情、看法和行为倾向的组合,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奥尔波特认为,偏见是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阿伦森认为,偏见是人们依据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负向的态度。我们认为,偏见是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偏向于某一方面的、妨碍人们对社会心理信息进行正确表征和加工的一种负性态度。从本质上看,偏见是“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预先判断”、“是一种负面的评价和态度”、它“可能根源于情绪性的联想,根源于行为辩解的需要,或者源自被称为刻板印象的负性信念”,常常表现出“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不顾事实”、“不易改变”等特点。因此,片面的、错误的社会认知或带有某些负性情绪体验的认知就容易形成偏见心理。
二、社会偏见产生的原因
1、社会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刻板印象等是最主要的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首因效应注重人们第一次接触时所获得的信息,这种信息往往是表面的非本质特征方面的信息,仅以这种信息来评价他人,必然会造成对他人的偏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根据首因效应来对他人作出判断和评价,如“以貌取人”就必然会导致“失之于人”的消极后果;刻板印象最初来自父母、同伴媒体、个体经历好人其他来源,一旦形成个体加工就受到影响,刻板印象就更容易被证实。在面对特定对象时,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容易受到关注,不确定的实践容易被解释为与刻板印象一致,而且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中激活。这样即使刻板印象是错误的他们也可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的强烈起来,从而导致进一步偏见的产生。
2、社会化的历程
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并内化作为文化传统一部分的偏见,如男尊女卑的女性偏见等。研究发现,同其他态度一样偏见是可以习得的。伯德等人(Bird,Monachesi&Burdick,1995)早期追踪研究发现,当时白人家庭中几乎一般家庭规定,他们的孩子不准和黑人的孩子玩,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从同伴那里得知黑人是另类群体,如果被看到与黑人玩就会被赶出同伴群体,他们的父母也关注黑人如何参与非法行为的报道,这里每一个事实都在教导孩子对黑人产生偏见。父母塑造了偏见的态度,并且父母和同伴都惩罚和黑人交往的行为,最终,孩子在成长中学会了憎恨。
3、动机因素
偏见可能源于知觉者的紧张情绪、恐惧和潜在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结构差异引起的经常性挫折,可能会导致存在偏见和歧视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出现各种形式的直接或替代性攻击发泄对偏见和歧视对象的压抑情绪。当群体处于竞争时,会强化对手群体的同质效应,结果就造成了负性的刻板印象和大范围的敌意和歧视。
4、社会分层
分层是社会学家借鉴的地质学名词,用以描述社会地位造成的差别和不平等现象。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也存在着高低有序的层次,这些层次构成了社会分层。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处于同一个社会阶层中的人们,在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各方面都比较相似,属于一个群体,对于这个群体的人而言其他阶层就是外群体。由于各阶层成员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甚至价值观各方面都不同,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存在着认知偏差,如果处理不好,会形成社会偏见。
三、消除社会偏见的对策
社会偏见不仅有损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而且还是引发社会歧视和社会冲突的心理根源。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偏见的消极影响,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1、消除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的影响
偏见是针对特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负性社会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首因效应和刻板印象等社会认知偏差效应代表的是社会偏见的认知成分。之所以会出现首因效应,是因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未能全面掌握和认识交往对象的所有信息,只根据与其第一次交往时所获得的较为表面的信息来认识和评价交往对象,因而难免会对其产生偏见。要消除这种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的影响,就必须加强交流深度,善于通过表面现象获取深层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判断和评价。之所以会出现刻板印象,是因为尽管刻板印象是一种对于目标群体的比较笼统和固定的看法,但人们在评价具体对象时,往往还受到成员身份、群体接触历史、群际关系等刻板印象内容的影响,因而难免会产生认知偏差。要消除这种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的影响,就需要我们在认识特定对象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他们的独特性,这样就能降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刻板印象效应,对其作出更精确的基于事实信息的判断。
2、增加平等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增进相互了解
社会偏见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成员之间缺少平等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因此,增加平等而深入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加深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减少偏见的发生。之所以强调平等的接触,是因为不平等的接触往往会限制双方的深入了解,甚至产生先入为主、刻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对社会地位较低者或弱势群体是极为不利的。
3、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保障体系
创造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减少社会偏见的一个重要举措。长期以来,由于新闻媒体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对某一社会群体的某些成员的大量负面报道,导致人们往往根据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形成对这些成员所属群体的认知偏差和社会偏见。由于新闻媒体代表的是社会盛行的文化态度,是一种社会心态和政治权势的反映,因此,为了减少社会偏见,就必须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大量正面的客观报道和宣传,增加人们对受偏见群体的全面认识。
总之,社会偏见是由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所引发的一种刻板观念和错误认知倾向。它既不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无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制止偏见的产生,共同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
摘要:社会偏见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社会偏见大多数时候作为一种负面的态度倾向,给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因而找到社会偏见的社会和心理根源和化解的心理策略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社会偏见,心理根源,心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韩进之,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2]ALLPORTGW.The Nature of Prejudice[M].Cambridge,MA:Addison-Wesley,1954.
[3]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邢占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贾林祥.社会偏见: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因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5),39(3).
心理社会 篇2
[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青年;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认知——感受——回馈体系,换言之,是人们的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意向的一种表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价值观念属于较理性的层面,是较深层的认知结构,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对社会心理的其他方面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了社会心理的实质性内涵。社会心态则属于较感性的层面,是表层化的情绪表征,它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内涵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更加及时、动态的再现。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现代化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
我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优异的基础条件:满足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资源日益丰富,实现个人潜能与人生价值的条件更加充分,进入社会结构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逐渐拓宽等等。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在生理素质、心理特征、学习方式、群体文化以及经济活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层面,青年的理性精神、利益意识、个体取向逐渐增强,由此反映在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领域则表现为,青年的自主倾向、现实定位、多样选择日益凸显。这一切都从作为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同时也是青年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的青年社会心理中表现出来。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日趋加速和深化,青年社会心理的变化也就表现出得更加明显。
一、青年社会心理的现状和特征:
朝向现代化的开放与理性
1.轴心维度的价值观念
从根本上说,价值观表现于人们在评价事物的过程中对于重要性或意义所做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念在社会心理体系中占据着轴心地位,人们之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实质上表现出了其价值观的差异性。价值观在一种社会文化体系中同样占据着轴心地位,因此,社会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实质上就表现出其价值观体系的差异性。在价值观体系中,有一些是处在轴心维度的观念,它们对其他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最具轴心性质的观念有:对于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奉献与索取、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判断。
(1)社会主流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得到大多数青年的认同。从一些实证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对于社会主流文化一直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大多数青年表现出了认同态度。首先,集体取向的价值观仍然得到肯定。在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当今大多数青年依然认同与肯定集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但是,与此同时,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态势。其次,在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寻求兼顾的态势。对于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问题,绝大多数青年表现出了一种希望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寻求兼顾的倾向。这种希望在付出之后也能够得到相应回报的心理,表现出了一种务实性的特征。第三,强调合理利已并非等于损人利已。在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上,当今青年价值观念中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强调合理的自我利益。然而,绝大多数青年并不认同“损人利已”。“先人后已”仍得到不少青年的肯定。(有关具体调查数据,参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社会政治心态状况调查”,北京市调查结果,1997年。)
(2)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仍然体现于青年的观念和行为中。在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新闻周刊》作了一项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的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传统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意义,59%的人认为很重要,40%的人认为有一些作用,1%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没有人认为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可见,大多数人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有作用给予了肯定。对于有的人大代表提议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被调查者中36%的人非常支持,27%的人比较支持,20%的人未表态,10%的人不赞成,3%的人表示反对。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古代文人的理想,10%的人认为一直“是我的理想”,69%的人认为“我会考虑”,14%的人认为“是别人的事情”,7%的人认为“已经过时”。尽管处在一个开放和变迁的时代,但当今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认知度与认同度。而且大多数人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共同存在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同时并存。从这里表现出了一个正在崛起大国的青年所应有的良好心态。
还有其他调查结果表明,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当今青年身上普遍存在,最典型的方面有,孝敬父母依然是绝大多数青年所遵从的道德行为规范;节俭观念仍然得到较多青年的认同。(有关具体调查数据,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3)青年对待金钱表现出了现代人应有的健康态度。在某种意义上,金钱观是价值观最重要的表现层面之一。我们正从一种泛伦理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向着强调价值规律的工业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以及世俗文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金钱角色日益彰显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从而为正确定位金钱这一物质利益的最基本象征符号的作用提供了前提。
一些实证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年把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看得比金钱更为重要。大多数青年肯定金钱在社会生活应有的基本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将金钱的作用加以夸大。可以说,在价值观上,当今青年的主流人群对于金钱持有一种现代人所应有的健康态度。
2.个人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青年更倾向于选择现实成功型的人生榜样。世界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是我国数代青年的精神偶像,微软缔造者比尔·盖茨则是当今成功人士的代表。对于这两个人物的评价和选择可以透视出人们人生价值观的状态及其变化。一项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一般都把保尔和盖茨视为英雄。然而,他们更倾向于将保尔视为精神世界的偶像,更倾向于把盖茨当作现实世界的榜样。(参见唐钧:《关于保尔精神与盖茨现象的思考》,《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可见,在人生理想上,当今青年更倾向于把事业成功型人物作为自己的实际榜样。
当今青年在人生理想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既注重精神的价值,同时又注重物质的价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作为人生道路的具体职业类型选择上,青少年所崇拜的职业与所选择的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换言之,最崇拜的职业并不是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情形反映出在他们的择业观念中,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他们最崇拜的是科学家,而最愿意成为的是企业家。(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出他们人生理想中基本的务实取向。
(2)青年的经济自立意识增强且更注重实质方面。经济自立意识是个体在获得收入、进行理财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它是现代人格结构中应有的基本成份之一,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项基础素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日益深入,就业体制、教育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对当今青年的成长历程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挑战,而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导致了当今青年在独立人格方面的倾向日趋增强。而作为这种自立意识的基础方面,则开始于经济自立意识的形成。
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当今大中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正日渐增强。对于“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这一问题,表示肯定态度的占79.7%。第二个特征是,大中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更注重实质方面。明确表示“不在乎打工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多挣到一些钱就行”的占36.3%;表示“没太多想过”的占35.1%,从一定意义上说,“没太多想过”也表明不注重形式。(由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透视了这方面的基本情况。参见杨长征主编:《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可见,这种经济自立意识更注重把握机会、自我努力,而更少了传统的多重顾虑和“面子”观念。
(3)青年的成就动机高涨,能力本位的成才观念正在形成。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结果并产生巨大能动作用的是,人们追求成功的事业心不断地增强。据一项对北京青年的调查结果(参见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就目前最想做的三件事而言,青年中比例最高(51.7%)是“追求事业成功”,表现出了强烈的成就动机或成功需要。与此相关的是,他们的信心、独立意识和个性的增强,由此导致了成才自信度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对自身取得事业成功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这种成功自信度随年龄段从高到低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成才观上的能力本位观念正在形成。对于成才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调查表明,北京青年中比例居前三位的人分别认为是“准确地把握机遇”(56.3%)、“头脑灵活,敢于创新”(53.5%)和“有专业有技术”(39.2%)。换言之,在多大数青年看来,对成才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在于个体方面,并表现出对于主体能动性的强调。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取方式由世袭(即父辈传承)变成自致(即自我成就),因此,这种状况也就会从人们的成才观上反映出来。调查表明,对于什么是“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这一问题,青年中比例最高(73.5%)选择“才干”,远远高于选择“有靠山”(11.5%)、“请客送礼”(1.9%)。这种心理实质上又是以对作为人们成才条件的社会现实状况的判断为基础的。对于“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当前社会给人提供的成功机会如何”这一问题,青年中比例最高(53.3%)认为是变得“更公正、平等”。在现实中,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青年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因此,一个更充分强调个人成就的现代社会的来临,是当前青年形成能力本位观念的最深刻根源。
3.人际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一般人际交往观念上表现出越来越理智化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与整个社会中人际互动方面的变化一样,青年的人际交往观念及其行为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交往方式更加“间接化”。由过去更多的面对面互动,如“登门拜访”,变为现今更多的间接化交往或“媒介交往”,如用贺卡、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互致问候。“间接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既进行了交往,又为自己和他人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二是,交往越来越“理智化”。过去因情绪化或意气发生不必要纠纷的现象时常可见,现今趋向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来妥善处理利益纠纷。当然,这种趋势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消极效应:除了交往越来越“务实化”之外,在个体化趋势增强的同时,也隐埋下沟通减少、人情淡漠的后果。这表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两面性。
(2)恋爱婚姻观念上表现出更加理性、开放的态度。一些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多大数青年对于“双方相爱以后不结婚也可以发生性行为”这样的观念表示认同。青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甚至认为夫妻之间也可以保留隐私。婚前财产公证的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青年理性地加以接纳。大多数青年对于由于感情破裂而导致的离婚现象表示了接受态度。由于价值观的急剧变迁,青年女性的生育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结婚后不生孩子的观念得到一定比例的青年女性所认可。总之,当今青年对早恋、婚前性行为、离婚等现象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常常把它们列入个人生活方式的范畴加以理解;对婚外恋现象也从很大的宽容性上加以对待;而独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丁克家庭等都在一定数量的青年中成为较时尚的观念和实际选择。
4.社会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青年的择业观念和意愿表现出多样性特征。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国家推出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也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当今青年在择业心理上呈现多元化取向,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择业目标上,更关注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在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上,职业能否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条件常常被排序在第一位。第二,随着“铁饭碗”意识的式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风险意识开始形成。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定性”,逐渐地被更多的人放在非优先考虑的地位上。第三,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意识已很大程度地淡化。人们更青睐自由度较大、自主性较强的从业方式,更愿意选择时代特征鲜明、管理体制规范的从业机构。第四,在职业流动方面,主动变换工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人不仅在择业问题上更倾向于自我决策,而且在流动或“跳槽”问题上也表现出更多的能动性。
(2)青年的公共服务意识或志愿精神日益增长。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发展逻辑,“小政府,大社会”这种结构演变趋势将使处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领域日趋扩大,因此,必然导致一个公民社会的兴起。而公民社会的培育又将成为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其中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成为关键要素。
当个体通过形成自主性和独立性而达到一定发展程度之后,其心理需要的层次就会逐渐上升,从而表现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服务意识是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典型形式之一就是志愿精神。
作为一种具体化的人文精神,志愿精神是指一种以自愿性、非营利目的性或公益性的亲身参与,促进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在志愿精神促进下所形成的社会行动就是志愿行动。在中国,较大规模的志愿行动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此后,从为各种重大节庆活动服务,到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再到抗击SARS等重大突发事件,到处充满了志愿者的身影。自90年代至今已有近亿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体力量。青年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志愿精神或公共服务意识。
(3)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其他年龄群体超前。1999年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二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致信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就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保护生存环境提出8点建议。朱鎔基总理亲自批示。此事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应,促进了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更进一步关注。
一些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把环境污染问题与就业压力问题看作是我国未来社会问题中更使他们忧虑的方面。(《孩子眼中的未来——“今日青少年”系列报告三》,《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24日。)对北京青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已经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对于在郊游时处理喝完的饮料罐这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问题,75.1%的青少年表示会把它们扔到垃圾箱里。(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保护环境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向人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些迹象表明,当今青少年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头。2000年6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我国首次范围最广、样本量最大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当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环保知识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与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尚有相当的差距,但是,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可喜的是,我国青年一代的环境意识正在提高,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他们的长辈。(《公众环境意识老不及少》,《中国青年》,2000年第4期)
二、青年社会心理的问题及其原因:
社会转型中的心理转型
1.青年社会心理内含的矛盾特征
如果问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上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那么,答案就是社会心理中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存在于青年观念和心态的各个层面。
在金钱观念上青年表现出现代人应有的健康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更重要的是生命周期中存在一种“需要与拥有之间的倒错规律”(在由不同的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在最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极少有需求感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待补的特殊时期,因此,金钱“焦虑”又表现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可以说,这是观念与心态之间的矛盾性表现。
由于社会提供的机会增多,青年成就动机也呈现出高涨状态,他们追求成功的事业心不断增强,出于这些原因,青年努力追求创新而不愿墨守成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青年为了事业成功而一定程度地忽视个人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工作狂”现象使得他们付出一定的人本代价。
在日益强化的个体化和理性化趋势下,青年人际交往的利益取向或实用化变得越来越明显。面对这一切所带来的“大家见面越来越有礼貌”趋势的同时,人们又不免怀念集体生活的温暖、亲密无间沟通的愉悦以及那种感情重于金钱的人情味的厚重。
由于两性亲密关系的世俗化潮流,也给当今青年在面对爱的世界时增添了选择上的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传媒对于性的渲染、以及科学化的性教育过早地打破了青少年对于性的神秘感,而在一个日益增强的个体化时代,自主性、独立性越来越高的个体,对于“感受”质量的至高无上的追求、以及对选择自由的更加充分的拥有,使得以往的“从一而终”的模式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在这种状态下,爱对于它的主体已不可能有固定感可言。
2.青年的历史意识相对欠缺
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成年人,但是,这种“现在感”的过于强大,则造成了青年对于国家历史、甚至是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知识量很少,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在我们当今的各类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播方法,从而导致了青年难以形成相关的历史意识。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和丰富具有历史感的各类教育,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3.青年的诚信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青年中的“失信”现象也时有“曝光”,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等。尽管作为一个法理社会,我们的社会逐渐增加更多的法律关系对于社会行为的调整,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进行有效交往的最重要心理机制,诚信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们减少交往代价、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向更高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4.青年的心理承受力需要强化
社会的急剧变迁,对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异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21.6%-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4%,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葛秋芳、曲国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亟待关注》,中国校园网。)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现象,甚至使人走上危害社会和他人的犯罪道路。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总体上看,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中的问题或矛盾的心理机制性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出考察:
第一,青年个体心理中自我确证难度的增加。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个体要进行自我确证,建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这种心理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因为传统社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稳定性,而在现代社会则不可能顺利,因为现代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变迁性。因此,现代社会中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并非易事,而必须经历一个心理发展的合法延缓期。在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心理发展这一合法延缓期与社会转型期正好相互交织,这个重要特点无疑进一步加大了青年外在成长环境与内在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
第二,青年社会价值观存在多元特征或空白状态。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规范或标准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而使得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便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青年出现困惑感。所以,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我们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三、青年社会心理的走势和引导:
优化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
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形成,是在社会塑造与个体学习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而对于当今青年社会心理的发展而言,社会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基础性或前提性的工作。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在于,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塑造机制与个人学习机制朝着社会预期目标和理想状态有效运行的条件和因素。
1.建立崭新的青年发展观以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下,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其核心实质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应该把“以青年为本”作为青年发展的基本原则。所谓以青年为本,就应该体现为充分尊重青年作为社会主体、特别是作为利益主体不断增长的多种需求的满足,这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基础层面。第二,应该把“青年的全面发展”作为青年发展的根本目标。在这种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导向下,促进青年研究的理念、范式和青年工作的政策、机制向着现代化所需要的取向全面而深刻地转型。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努力解决青年发展中存在的两种类型的重要问题:第一种类型是青年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如青年的就业机会、青年的入学条件等问题;第二种类型是青年发展的文化性问题,如青年因面对各种文化困扰而难以确定人生观、择业观等问题。
2.继续制定与不断完善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政策
青年发展的推进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根本上依赖于社会政策的途径来加以实现,因此,促进青年发展的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更进一步地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当中。在当前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完善大学生在校学习政策(关于完善大学生在校学习政策方面,当前应该抓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建构科学的评估体系,规范高校的收费政策;第二,进一步完善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相配套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第三,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和机制;第四,继续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第二,不断健全下岗失业青年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尽快建立各年龄段青年、尤其是进城务工青年的相关培训体系。
3.建立青年发展所需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需要有效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存和发展问题。由于我们的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影响青年一代成长的环境因素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许多问题的解决有待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即由家庭、学校、社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方面构成的通力合作体。一般而言,当前青年亟待得到社会支持的方面包括:心理健康的促进、心理危机的干预、贫困状态的缓减和消除、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日趋深入,人们开始能够自主地选择职业类型、选择就业地区,而且进行选择的自主性和空间越来越大。由于择业者开始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和风险,而且进入就业市场的程序越来越复杂,因而,使得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前景及其进程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变得具有空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求职信息的及时获得以及就业市场的顺利进入等。
4.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感受到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
在社会转型加剧的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迫切地显现出来。因为现代化是由多重因素所推动的整体性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发展和心理变革来加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必须全面协调发展。建立一种多层次的文化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它能满足不同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不仅具有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还具有心理满足、行为调适的作用,甚至包括情绪表达、压力释放的功能等。应该对社会文化的建设质量建立起一套测量和评估的科学方法及其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主要应该区分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的绩效,二是文化事业的成效。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中,文化产业必须将社会效益作为一项重要检验指标。总之,要通过文化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对于青年一代具有明确导向和整合作用的社会文化体系。
5.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研究
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不仅能更敏锐地了解当今的社会现状,而且还能一定程度地预见未来的社会走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包括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研究。第一,需要加强关于青年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需要加强对于与青年发展有关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的应用研究,并将有关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实际工作的理念、机制和政策;第三,需要加强对于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追踪性研究。而且应该把有关的研究工作加以常规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沈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沈杰:《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的青年成才心理》,《中国人才》,2004年第2期。
[4]沈杰:《后单位单位制时代中国青年择业心理的多元化取向》,《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
[5]沈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青年发展:一种宏观性的分析》,《青年探索》,2003年第5、6期。
[6]沈杰:《北京青年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兼对上海、天津和广州青年学生的比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7]杨长征主编:《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8]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青年指数2003年版》,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李路路等:《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陆学艺等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心理社会 篇3
在党的十八大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精神的指引下,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在各项建设迅速发展的历史名城江苏省常州市胜利举行了。我代表论坛理事会,向到会的全体新老同仁朋友、专家教授和领导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本届论坛承办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和各个协办单位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在全国热心于心理学要更好服务社会生活的大批同仁和许多大学心理学院系与社会实际应用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已经连续14年举办学术研讨会。其承办地方遍及全国许多省市,东起南京、上海,南到广州、昆明,西至四川,北到沈阳、北京,中有湖南、江西、河南、武汉。会上交流了许多有关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和开发的心理技术应用软件产品。会后多次集结交流论文,正式出版《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与会同志出版了一系列相关应用心理学著作,有些高校建立了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或中心,还开设课程和培养了多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有的同志更在社会上开办人才测评或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实体,而且越办越大。尤其可嘉的是,北京开明出版社在出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基础上,于2013年上半年创办了《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有几位心理学家都题词了。这样既有论坛这个平台,又有杂志这个平台,将有力推进心理技术更广泛地为社会服务。在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精神过程中,云南教育界同志概括的“三生教育”(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成绩很大,论坛也有同志积极参与了。
我们始终强调心理学应当面向社会生活,面向广大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心理学发展的生命力也在于应用与普及。我在祝贺《心理技术与应用》创刊的题词中提出:“心理技术应用是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桥梁。”我们应当怎样去架好这座桥梁呢?首先,要认识理论与应用的辩证关系,心理技术应用应以心理学实验、测量与基本理论为基础,具有较广泛扎实的心理学基本功,使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成为心理科学事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翼。其次,要保证心理技术应用实际工作的科学性与服务性。最近报载有的地方选拔干部引入性格测试,有的地方男女青年婚前进行“心理婚检”(或称性格婚检),这固然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在重视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是其间却存在能否保证科学性的问题,有专家已经发表了正确的评论,有些网友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我个人认为,一定要全面审视问题来保证其活动的科学性。人的心理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人才测评量表比单纯的人格量表用来选拔干部要全面和科学,婚姻质量不能只看性格匹配,情感和责任心更是重要内容。心理技术应用的实体单位和个人,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经济效益。一定要克服单纯的经济观点。最后,要培养好年轻的新生力量,这是关系科学事业发展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所以要特别重视年轻同志的参与,给参会的博士生、硕士生减免会务费和多提供学术活动机会。希望中青年同志奋发努力,勇挑重担,开拓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衷心地寄予厚望。总而言之,让我们共同努力更扎实地做好心理技术应用工作,架好心理学为社会服务这座桥梁。
同志们!朋友们!论坛的邀请函中已提出本次论坛的主题“社会转型·和谐幸福·心理管理”,列举了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人力资源与企业管理,行政、司法、军警、交通、银行、保险诸部门的心理应用技术等内容。采取会上专题报告、会下个别交谈和工作坊等形式进行交流,发扬学术民主的精神,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今年夏季各地高温炎热,希望大家注意保持健康。
最后祝论坛圆满成功!
祝大家身心愉快!
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 篇4
作为受到世界社会科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化的社会转型, 与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不同的是, 中国采用符合中国特色的转型路径, 使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科学学者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需要结合过去与现在进行分析, 将问题放置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转变层面上。强调关注转型社会过程中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中国有学者指出, 研究社会转型最常使用的范式是私有化、世俗化、市场化和民主化, 而中国喜欢将转型视角用来进行研究。然而, 我国社会转型研究却很少有人对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 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接触学习的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把美国心理学体系看作普世化良药, 并没有结合我国现状提出符合国情的问题, 对概念进行提炼, 对理论进行拓展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之外。莫斯科学者维奇曾指出,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和理论内容是结合自身紧急的社会问题存在的, 并没有真正在实证的研究以及理论的构建方面取得进展。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取得的成绩除了在方法技术上, 还有就是被当作科学探索对象的社会化心理学语言。所以, 如果我们抱着研究美国社会问题的心情查看美国的文献, 只是抽象化地解决美国的问题, 将自己限制在狭窄的科学领域研究中, 脱离了自己所处的社会真实环境。
对社会心理研究较少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总是乐于将研究停留在群体或个体的层面, 缺乏对宏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奥尔波特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试图对他人如何从情景暗示、实际情况、想象情景等方面对个体行为、思想和感情的影响进行解释。也有学者指出, 个体心理学包含了在整体意义上和本质上的群体心理学。莫斯科学者维奇认为, 大多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否定了存在的社会心理学, 而是将其视为个体的相加, 应当排除社会放置在行为中的想法。他用社会科学囊括社会化心理学, 但大多数研究者却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表现的行为来研究, 并将其视为行为科学。阿布拉姆斯和豪格曾提出, 形成社会化心理学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 还原主义者将个体心理视为社会心理。由此, 对于转型社会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从社会现状着手。
二、社会学与个体社会学研究
在社会学起源之初就存在整体和个体两种社会学, 前者是对于社会整体的关注, 后者是对于社会个体的关注。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人对社会的运行规则、社会有机体、社会系统性质方面进行研究;米德、韦伯、帕累托等人对社会集体中行动的差别、社会成员、社会运行规则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双重范式”的转变之路导致两种社会学的行动产生, 一种主要强调态度、动机和意图的心理理论社会;一种主要强调符号、惯例、规范和价值的文化理论社会。利用行动文化面对社会群体、行动群体等形塑、改变和建构联系进行理解并能解释。由于这样综合文化的性质很难进行明了解释, 用语言和经验难于表达清楚, 因此常被称作社会化的厌倦、不适应、情绪、气候、乐观主义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关注社会与人情景交互过程。20世纪90年代, 爱德华·罗斯和威廉·麦独孤相继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丛书, 奠定了社会学心理学基础。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对所属的政治制度的制约作用等。同时, 不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 反映在法律、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思想家爱尔维修以教育、社会政治与道德为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和性格, 反映社会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性, 以此研究民族精神。他指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不是永远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化变迁而改变。19世纪中叶, 哲学家黑格尔首次系统地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范畴研究了社会心理, 他认为整个自然、精神的世界具有动态性, 并试图揭示运动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黑格尔从哲学体系中探索社会心理, 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看做是内容十分丰富的两个层面, 把社会心理看做历史的、有机的整体结构, 从多个层面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墨菲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一边是强调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 一边是强调团体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梳理时, 启发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解释, 利于继续研究和继承社会心态。威廉曾说, 在人类的聚合和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群体心智, 而这有别于个体心智, 是真实意义上存在的。塔德则认为, 在社会中的模仿和发明是由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学者看来是在传播和扩散社会心态, 它的实质就是模仿。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温提出, 社会心理学必须建立在具体而实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上, 而拒绝缺乏根据的研究。而对于中国来说, 社会公共治理程度、贫富差距、体制乏力等现象不容小觑。针对诸多社会性问题, 许多学者也分别从政治体制改善、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提升, 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调和以及群体、民族关系提升, 危机处理预警机制以及社会矛盾和网络集群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提出要将社会心理问题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同时, 加大社会心理学研究力度, 从实际操作和应用角度实施关注社会心理学, 尤其是当前的社会普遍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不排斥诠释方法和实证论的手段上, 而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范式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对于当下的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才有意义。
四、关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结构
社会心理稳定性的特点分为四个结构, 包括变动性的社会心态、阶段性的社会心态、超稳定的社会心态和稳定的社会心态。处于社会环境之中的社会心态, 既能够出现明显、快速的变动在社会转型、变迁的过程中, 比如, 在对社会的认知、感受和态度等评价性和情境性的内容之中;也可以沉淀在某个稳定的时间段之内, 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内容, 如社会的信任和稳定等;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则是变化非常地缓慢, 比较稳定的阶段。社会性格是社会心理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影响社会心理的这四个层次是相互联系影响的, 从开始到现在展现的是逐步内化了的过程。
五、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心理优化建议
1. 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完善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是成熟的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特征, 在社会转型期间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 个人在经历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调适失败, 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现象。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干预, 容易引发个体无限放大消极情绪, 并且寻找极端释放手段的行为。例如,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恶性行为。政府是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关键角色。组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疏导机构, 建立预警机制, 系统地制定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
2. 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
社会心理问题多由公平感的满意度缺失产生。这其中对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引起的不公平感, 需加强法制建设, 维护公民正当的合法权益, 高效、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价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兼顾劳动力结构, 合理布局、增加就业岗位。同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逐步弱化不公平感, 从实际角度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3. 加强文化思想意识建设,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文化思想意识的统一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通过舆论宣传建立核心思想价值, 强化理想信念, 可以有效地强化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开展易实施的教育课程, 加强对病态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 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人们认知过程的重新构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基于实践基础得出的, 要有理性的依据作为支撑。通过有效的宣传, 可以加强科学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导向性和凝聚性作用,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的行为,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意识。最终, 从情感上形成凝聚力。
六、结论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转型也就变得势在必行。在大量的关于转型社会资料研究面前, 却极少有人提到转型社会后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研究的范式及其所具备的特征, 对有作为的学科著作进行分析, 强化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宏观的社会心理研究是在群体论消失20多年后产生的, 包括社会认同理论和表征理论, 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等, 得到一些启示。对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研究, 必须从实际面临的现代问题进行解释, 需要从社会着手, 而不是独立的个人。社会心理的变化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 是放置在社会的转型中, 是这个时代情况的反映, 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影响起到了促进作用。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 维持社会的稳定, 促进社会的发展, 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4 (01) :104-124+244.
[2]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 2014 (04) :1-23+242.
[3]郑海祥.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适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1) :17-19.
[4]刘慧君, 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心理福利与社会支持[J].公共管理学报, 2012 (02) :42-51+124.
[5]爱尔维修.精神论[M].莫斯科:苏联社会经济书籍出版社, 1938.
[6]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63.
[7]Lewin 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Westport, CN:Greenwood Press, 1975.
[8]范和生, 唐惠敏.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66-73.
07个体社会心理 篇5
社会动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1.动机的产生和构成。
(1)动机的产生。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强烈的需要,个体的动机也就无从产生,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②动机由多种心理形式共同构成的。包括个体的兴趣、爱好、信念、意图、对需要对象的感知等,这些心理形式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引发个体需要的增长或减弱,从而推动个体动机的产生、变化、消解,支配动机发展的全过程。
(2)动机的构成。①动机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结果又能增强或减弱动机,甚至使动机消失。由于动机和行为的相互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行为追溯动机;反过来,当对动机的过程行充分认识以后,也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②行为目标是动机构成的要素之一。动机和目标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动机可以转化为行为目标,而行为同标也可以转化为动机。但是,动机和行为目标又存在着区别。在较复杂的活动中,作为行为目标的事物,并不一定是行为的真正动机。同时,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同一动机,可以指向不同的行为目标。
2.社会动机的类型。
(1)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通俗地说,就是指对成就的欲求。
(2)权力动机。所谓权力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权力的一种内在力量。一种强烈的权力动机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自我看法,而且还会影响他的信念、思维方式和感情定向。权力动机有两大要素,即对无能的恐惧和对社会控制的渴求。
(3)亲和动机。亲和动机,也称合群动机,是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或追求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种内在力量。
5.受挫后的行为表现。个体遭受挫折之后产生的情感状态,最终会对个体行为发生影响,这就是个体在受挫折以后的行为反应。个体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行为类型。
(1)对抗行为。挫折发生后,挫折主体往往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委屈感,反应在行动上,表现为发泄不满情绪的对抗行为乃至破坏行为。这种行为有两种形式:①直接对抗,即直接对造成挫折的对象进行攻击和报复。②间接对抗,表现为转向攻击,即将矛头指向第三者,迁怒于其他人或物,以此来发泄不满。
(2)妥协行为。妥协有两种:①“自慰”。挫折发生后,挫折主体为了消除紧张,寻求内心平静,寻找种种理由原谅自己,为自己的失败辩护,这是一种减轻受挫感的“自慰”行为。②压抑。挫折发生后,挫折主体用意志的力量压抑自己,抑制那些可能导致挫折的需要和动机,但是,如果被压在个体潜意识中的不愉快体验积压过多而又难以有意识地获得宣泄的话,就会形成心理疾病。
(3)放弃行为。当人受到挫折时,丧失信心,意志消沉,自暴自弃,退缩逃避,知难而退或畏难而退。
(4)退化行为。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像孩子般的行为方式,这种具有病态性质的成熟的倒退现象就叫做退化。
(5)补偿行为。当个体在某一领域或活动中失利而遭受挫折时,他会改变方向,以其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由失败所丢失的内心平衡,这就叫做补偿。
6.应对受挫挑战。个体在受到挫折后会产生两类行为,一类是积极的建设性的行为,一类是消极的破坏性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领导活动中,要学会应对挫折,不断探索减少或避免挫折带来消极影响的方法。
7.应对受挫的主要方法。
(1)观念引导法。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正确对待挫折。(2)环境改变法。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者以体谅和温暖。
(3)精神发泄法。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挫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4)排除障碍法。找出产生挫折的关键原因,并作具体分析。
(二)社会态度
朴会态度,是指作为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心理倾向,不仅影响着个体如何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一个人如果对学习采取了积极态度就会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材料。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4.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态度形成后会影响人的行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态度也不会一成不变。家庭、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个体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个体在具体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体系,然后就凭借这一体系来对外界反应,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
5.态度改变的方法。
(1)说服、宣传方法。即通过面对面交谈、参观访问、看电视、看电影等方式来改变人们的偏见及某些信念,从而改变其态度的方法。
(2)参加活动的方法。即通过积极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来改变其原来的态度的方法。
(3)强迫接触方法。即通过强迫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促使个体态度改变的方法。
(4)群体规定方法。即通过群体公约、规则,有效地改变人的态度的方法。6.偏见及其特征。所谓偏见,就是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偏见有如下特征:(1)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2)先入为主、过早地下结论。(3)放大对象身上的优点或缺点,以致不能对对象产生正确的认识。
7.偏见产生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偏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和冲突,这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心理剧兴趣小组 篇6
老邓自费去深圳参加了社会心理剧的培训班,属于心理健康学科的一门分支。每次她学习了新技术,办公室里的几个死党便等着做“小白鼠”。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多年交情,我不帮你谁帮你。私下里,谁不想她真学到些奇技淫巧,化腐朽为神奇,救咱们于水火之中。
这回老邓信心满满,觉得光操练哥几个不过瘾,在整个单位嚷嚷要成立一个社会心理剧兴趣小组。这里也夹杂私活,她得交份实践论文给导师。部门头头没干涉,一是民间组织自发自愿不占工作时间,二来如今心理健康越发受重视,虽然基本停留在纸面上,总要有人试着去做。
管文体的老邓一身豪迈,攒了不少人气。兴趣小组真有十来人报名,死党们也给足面子。老邓怕自己功力不够,从北京请来培训班的同学主持首次活动,那位仁兄是正宗心理工作者,圈里小有名气。照武侠小说的套路,老邓开山立派,得找江湖道上的名宿来镇场子。
小组成员都是年輕人,建了微信群,每月能有一次活动。下班后借单位会议室围坐一圈,老邓俨然是掌门人,不,用那行的术语叫:导演。邓导带着一群“小白鼠”纵横开阖,替身、雕塑、活报纸……一套套技术活学活用。依邓导现在的水准,难说到了心理技术的层面,但是小白鼠们每次都尽兴。我们不是来治病,我们就是来放松。
上次活动,表演环节的主题不约而同选择“最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顺理成章的构思:下班、发钱、去度假,然后分组表演。演的人在笑,看的人也在笑。冷不丁发现会议室门口站着人,是还没下班的大领导。鸦雀无声中大领导操着蹩脚普通话狐疑地问:“你们在干什么?”小白鼠们齐刷刷看着邓导,邓导冷静答之:“老总,这是我们的社会心理剧兴趣小组,您不是说要开展自发性群众活动,丰富单位文化?”大领导盯了半晌说:“哦,不是搞叉叉功就行了。”他转身走了,留下捂嘴闷笑的一群家伙。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心理探析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心理,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人们心理的敏感时期, 需要人们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必须正视和关注社会心理, 理顺社会情绪, 积极建设健康的和谐社会心理,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心理问题
(一) 公众相对剥削感增强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等人提出的“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 如果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 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 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加之各种媒体推出财富排行榜, 更是无形之中放大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比较, 强调了公众的落差心理, 产生了挫败感。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到公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 一些极端的公众甚至会产生对抗社会的行为, 比如暴力事件、仇富等, 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威胁。
(二) 公众正义感缺乏
人大代表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间接参与社会管理, 表达自身意见的最重要的保障。然而以上数据却说明了我国人大代表呈精英化趋势, 而作为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工人和农民群体的利益代表的比例过小。这样就容易使得国家制定的一些具体制度、措施倾向于维护精英阶层的利益, 而且容易造成代表权力的滥用以及代表的腐败问题。而社会普通成员缺乏相对公平的资源获取机会, 导致社会精英阶层与普通阶层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因此, 社会成员时常感到不公平, 出现了普遍的正义感缺失, 而不正义感加深。大量无直接利益的群体性事件都反映了这种社会心理失衡, 根源就在于公民的正义感出现了偏差。
(三) 社会价值观失范
随着我国国门的逐渐打开, 蜂拥而至的西方文化撞击着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 震撼着公众已有的精神世界, 引起了文化的碰撞以及公众心理的压力。传统的文化被解构, 而新的符合现阶段社会经济的文化尚未形成, 于是出现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真空期”。这段时期由于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支持, 使得他们原有的准则和规范失去了作用, 生活变得漫无目的, 公众产生了无法确立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社会心理。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 固然加剧了国民本有的生存焦虑, 使公众强烈地感觉到生存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而对于那些心理承受力低下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调。
(四) 公众心理无助感加剧
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资源配置的法则已经由垄断式转向竞争式, 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最基本的法则, 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它带给人们繁荣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些经营者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 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例如低价倾销、不正当有奖销售等, 这些行为打乱了市场的竞争秩序, 破坏了竞争环境, 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无序竞争。
二、解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 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要完善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加大中收入者的收入比重, 以税收等方式调整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缩小贫富差距, 兼顾公平与效益, 促使经济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
(二) 完善基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管理制度
首先须改革现有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 增大各个阶层的代表比例, 并且要加强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有效接触与交流的途径, 进一步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与诉求表达机制, 使基层民意能更加快速地传达到社会管理主体那里, 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其次要完善惩治腐败的制度, 治理一些由原有不完善制度所造成的腐败问题。最后, 在制定新的社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提高国民的参与程度, 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个体身心和谐不仅取决于现实利益的分配, 更取决于制度给予社会成员的未来预期, 公平的、完善的制度能使社会成员对社会的未来充满希望。
(三) 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首先要大力建设与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时代文化, 建立能够引导我国国民正确思考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评价体系;其次, 抵制外来文化盲目的冲击, 有选择地引进外来文化的精华, 实现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最后, 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四) 健全公平竞争的法规制度
首先, 应健全公平竞争的法规制度, 构建竞争的道德规范体系, 严厉打击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利益保障机制, 为“竞争失败者”提供利益保障, 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为他们再次加入市场竞争提供无限的动力。最后, 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 它能够使人的消极情绪得到及时的释放, 达到社会心态的平稳, 是保证社会生活稳定的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莫云仙.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7 (10) :88—90
心理社会适应性测试 篇8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心理社会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5 年2—5 月, 按经济发展水平选择辽宁省有代表性的3 个城市, 再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3 家三级甲等医院, 共抽取9 家, 三甲医院纳入标准: (1) 在卫生局注册; (2) 男护士≥20名。从每家医院随机抽取20 名男护士, 共180 名, 男护士纳入标准: (1) 工作时间超过半年; (2) 自愿参加本研究。所有调查对象均需知情同意, 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参与本研究的男护士平均年龄 (29.51±6.81) 岁, 工作年限0.5~12.5 年, 平均 (3.52±0.41) 年。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 心理资本问卷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PCQ-R) :该问卷由Luthans编制, 骆宏等在李超平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修改[6], 共4 个维度 (希望、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 , 20 个条目, 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点法计分, 得分越高, 表明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χ2/df=1.821, NFI=0.854, RFI=0.823, RM-SEA=0.064, IFI=0.918, TLI=0.917, CFI=0.923, 提示该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7]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该问卷有3 个维度, 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共10 个条目,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重测信度0.95, 各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6。 (3) 症状自评量表[8] (Self-Rating Scale of Symptom of Mental Health, SCL-90) :共有9 个因子, 即焦虑、抑郁、恐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 使用Likert 5 级评分法计分, 精神症状的检出标准为:SCL-90 总分≥160 分;阳性条目数>43项;任一因子得分>2 分。符合上述标准的任何一项都可认为研究对象存在心理问题。问卷得分越高表明其精神症状越严重, 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1。
1.2.2 资料收集调查员为10 名在校学生, 经过统一培训, 于2015 年2—5 月通过匿名方式收集资料。发放问卷过程中, 调查员向研究对象讲解本研究的目的及填写要求。对于被调查者受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不能理解的条目, 调查员应给予耐心通俗的解释。共发放问卷2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180 份, 有效回收率为90.00%。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有均数、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以及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男护士心理资本水平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 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各维度得分情况:希望维度得分为 (3.53±0.61) 分、乐观维度得分为 (3.59±0.33) 分、韧性维度得分为 (3.62±9.57) 分、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为 (3.70±0.51) 分, 说明男护士心理资本水平尚可。对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的4 个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F=3.34, P=0.000) ;对4 个维度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韧性维度得分与希望维度得分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同时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希望及韧性维度得分。
2.2 男护士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
年龄≤40 岁的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要高于其他年龄组 (P<0.01) ;工作年限>5 年的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高于护理年限短的男护士 (P<0.01) ;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明显低于本科、研究生学历者 (P<0.01) ;轮班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高于不轮班者 (见表1) 。
2.3 男护士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男护士心理健康的9 个方面为因变量, 心理资本各维度为自变量, 对男护士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首先将人口统计学变量带入回归方程, 其次将心理资本各维度带入回归方程, 最后将主观支持带入回归方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希望维度对焦虑、抑郁维度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 (P<0.05) , 而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 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增加了12%和14% (见表2、3) 。
3 讨论
研究表明[9], 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工作绩效有直接影响, 同时还影响企业绩效。本研究主要探讨男护士心理资本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 男护士的心理资本问卷各维度平均分均在中位数之上, 这提示男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尚可。进一步比较分析, 发现男护士希望维度得分偏低, 表明男护士对其职业前景不是很乐观。同时研究结果显示, 男护士的心理资本是其精神症状的负向预测变量。在本研究当中评价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 因此推出男护士的心理资本可以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 即男护士心理资本量表得分越高, 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符合本研究调查之前的预测。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 也是护士成才的基本动力。国外大量研究证明, 如果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就不能应对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对于男护士的心理问题更应引起注意, 因为男护士更容易受到质疑, 人才流失严重[10]。笔者研究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后, 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和提高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1) 定期请高校心理学教师在医院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讲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常用释放压力的方法, 由于休息时间不同, 医院管理者可以分批安排男护士听取讲座; (2) 由心理学专家设置心理应激训练场景, 鼓励男护士积极参与现场演练, 体会突发应急事件出现后如何面对、如何调整自己, 进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 建立沟通平台, 如微信朋友圈、QQ群等, 让男护士在工作之余分享自己的心情以及工作经验等。
本研究结果提示, 医院管理者在提升男护士心理资本量表得分时, 要格外注意韧性以及希望维度得分。只要管理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激发男护士积极的力量, 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满怀激情地工作, 那么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然会提高, 行业服务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仅限在辽宁省的9 所三甲医院, 而要想得出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 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 以了解当前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芳, 许瑞, 肖丽英, 等.我国男护士现状研究[J].全科护理, 2010, 8 (6B) :1579-1580.
[2]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et al.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7, 60 (3) :541-572.
[3]Luthans F, Luthans K W, Luthans B C.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 Horiz, 2004 (47) :45-50.
[4]Thomas A W, Russell C, Douglas G B.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ployee Positive wellbeing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J].Occup Health Psychol, 2007 (12) :93-104.
[5]Avey J B, Luthans F, Smith R M, et al.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wellbeing over time[J].Occup Health Psychol, 2010 (15) :17-28.
[6]弗雷德·卢森斯.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7]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8]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
[9]Sigurd W, Paul T, Jarle Eid.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safety in the offshore oil industry: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positive safety climate[J].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13, 9 (1) :42-53.
注重心理收入应成为社会共识 篇10
点评: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我们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但随着压力的增多,社会焦虑的增多,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重要问题。缺乏健壮的心理发展,再辉煌的经济发展也会打折;失去了快乐的心态,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温暖的人情味以及和谐幸福。这就需要我们将心理收入提升到重要位置。应从以下方面积极落实。
首先,管理制度强化冷峻面孔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温馨颜色。制度的最终效应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归宿感和凝聚力,可是,看看当下很多单位的管理制度,太残忍、太武断、处罚太严厉,对员工缺乏最起码的温馨和人格尊重。这种军阀般的制度只会增加员工的逆反心理和暗中抵抗情绪。所以,我们的管理制度在严厉之余,也应该有尊重的温情,有温情脉脉的人情味道,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其次,管理层一定要和员工有常态化的情感互动。忠诚感、敬业精神都是奠基在牢固的情感基础上的,而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以及常态化交流。再深厚的感情,交流机会少了,甚至长时间不交流,也会淡化、生疏。因此,管理层一定要创造条件,走近员工的心理,和他们谈谈心,谈谈家庭生活,和员工进行真诚互动。
心理距离、社会距离、文化距离 篇11
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提出过一个哲学问题:假如有一台“体验机器”可以让你体验你能想象的任何体验,你愿意在这台机器里渡过一生吗?多年前,我问我的学生们,发现他们相当多数都愿意这样渡过自己的一生。我知道,西方的学生,多数都会立刻回答不愿意。
真、真实、真正感,在网上结识朋友,在网上洽谈生意,若缺乏真正感,我认为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互联网以及任何网商的发展是否足可替代都市规模的扩张,首先取决于虚拟社会交往的真正感是否足可替代真实社会交往的真正感。金岳霖先生在《知识论》里多次试图界定“真正感”。依照我对金先生思想的理解,真正感的条件是:(1)真而不假,(2)正而不邪。我们关于世界的感觉,可以是虚幻的,故而违反了第一条件。我们关于世界的感觉,虽真却可能邪而不正,故而违反了第二条件。
网上的社会交往,何种因素决定我们的真正感?如这篇文章标题所示,这些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每一类,都已有许多研究报告发表。最大的学术服务器Science Direct可下载的这类文献,大多来自管理学院,尤其是关于消费者选择行为(心理的)和跨国公司经营绩效(文化的)的研究。文化距离,英文是“cultural distance”;心理距离,英文有两个,“psychological distance”和“psychic distance”。读者不妨自行检索这些关键词,研读相关的文献。不过,关于“社会距离”的研究,相当比例的报告来自社会学家而不是管理学家。
社会距离,英文是“social distance”。与心理的和文化的距离有实质差异,人与人之间社会距离感的远近,主要由社会条件决定。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感由心理条件决定。当然,文化距离,根据瑞典学派的定义,主要由社会文化条件决定,于是与社会距离相当程度上有重合。
最近20年网络社会科学领域,“小世界”现象及其网络结构,构成一系列最醒目的研究课题。我在其他文章里介绍过小世界,此处提供一种直观的界说(详见 Duncan Watts,2004,“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30: 247-270;或更通俗的一篇:Duncan Watts,1999,“networks,dynamics,and the small-world phenomen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105,Issue 2,493-527)。在现实世界里,满足下列四条件:(1)社会网络的总人数N足够大,例如,数以亿计;(2)平均每人认识的人数k远小于N,例如,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3)没有谁可以成为全部社会网络的核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中心网络”——没有任何节点能够直接与任一其他节点相连;(4)有足够的团聚性,即绝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子之内,任何三人之间都有直接联系并且任何两人的朋友圈子之间至多有三个中介纽带。
小世界网络介于两个极端结构之间,其一是原始人的社会结构,我们称为“洞穴时代”——每一洞穴内部是一全连接网络而洞穴之间联系极少;其二是后现代人的社会结构,我们称为“互联时代”——每一节点到任何其他节点之间都可以极低费用建立直接联系(例如手机或微信)。
每一社会成员的注意力和情感是有限的,故而不可能平均分配给互联时代的每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互联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遍地冷漠。也因此,完全互联的社会持续积累着“都市冷漠感”。在大都市里,你可以和任何人有联系,但你和他都明白你们很难有深层情感交流,这就是本雅明描写过的都市冷漠感。于是,在注意与情感的分配问题上,通行的仍是亚里士多德“中庸原则”。适度即是善,过度即是恶。小世界是介于洞穴时代与完全互联时代的中庸结构。也因此,经济活动以及任何合作行为,在小世界结构里有最迅速的扩展。当然,病毒(或邪恶)也可在小世界结构里迅速扩展。
社会距离,在小世界结构里,不很近也不很远。基于网络社会科学研究,我们知道下列两大事实:(1)节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在洞穴时代是最远的,在互联时代是最近的;(2)人与人之间基于情感生活而形成的团聚性,在洞穴时代是最高的,在互联时代是最低的。
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分析 篇12
关键词: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电影放映
电影放映员不仅要在技术上有高超的的本领,更应该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尤其对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要有所分析和有所把握。
从电影放映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影题材与电影观众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社 会审美心理生成的关键
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给观众共同欣赏的艺术,电影故事一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便会激起观众强烈的社会审美意识,使他们的审美心理得到满足。
从电影发展历史上看更是如此。
例如1937年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武装入侵, 激起了全中国各族人民强烈的抗日救亡意识。这时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已不再是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爱情片,也不再是滑稽可笑的喜剧片了,而骤然之间发出“猛醒救国”的呼声——这就是那个时期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的凸显,或者叫作社会审美主流的澎湃。电影要有观众, 就要在创作和放映上,迎合电影观众审美心理主流。那个时期的进步电影产生了《大路》、《新女性》、《桃李劫》、《风云儿女》多部影片,以强烈的时代感,激起社会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战斗激情,让观众从银幕上汲取了抗日救亡的力量和勇气。许多热血青年就是从电影院走出来奔赴抗日战场的。
再如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封建法西斯行径,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政治灾难和经济浩劫。文革后期粉碎四人帮,广大的社会受众像久旱的禾苗渴望雨露一样渴望揭批四人帮的电影。为了迎合这一时期的电影社会审美主流,陆续生产了电影《十月风云》、《泪痕》、《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苦难的心》、《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乡音》等等。可以说, 这一时期的电影,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整个社会审美心理切实感到我们的电影又回到了美好的春天,许许多多和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人物形象, 从银幕上走到了观众的心里,并且化作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大包干分田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工业体制改革开始,社会审美心理开始倾向改革题材的电影。这一时期生产的电影,有《不该发生的故事》、《咱们的牛百岁》等,最为突出的是《在被告后面》和《血,总是热的》。观众都是身在改革的大潮之中,自然认为电影的审美心理与自身的命运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电影题材与电影观众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生成的关键。
二、社会审美心理的多样性需求与电影题材风格 的多样化,形成了新的电影市场风格
自从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和谐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喜人的局面,人民生活安定团结,欢乐祥和。因此,庞大的电影观众群,由于年龄、阅历、行业、文化、城乡等等的不同,社会审美心理也出现了不同。老年人喜欢看历史题材电影,尤其是二战反法西斯电影和中国抗战电影,如《苏联保卫战》系列,中国《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等。中年人喜欢看现代生活题材的电影,如《人到中年》、《手机》等等。农民喜欢看农村改革题材的电影,农民工愿意看进城打工创业题材的电影。学生愿意看励志、武打、青春、阳光、卡通、神话、科幻、穿越等题材和手法的电影。市民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喜欢看生活、爱情、婚姻、房产、汽车等等题材和一些轻喜剧风格的电影。这种社会审美心理的多样性变化,是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也是我们放映电影现场所感受到的。太平盛世,使电影观众产生了更多的审美需求。
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就要求我们的电影生产部门要与时俱进,在电影创作中,选材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电影表现手法上要不拘一格, 要花样翻新,要千姿百态;在风格上,要探索创新,要独特新颖,要传统与现代并存或者齐头并进。只有这样, 才能使电影牢固地占领电影市场,才能够和电视、网络争一杯羹。
从我们电影放映员的角度看来,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生产出真正与电视剧、网络阅读不同,独占鳌头的电影,才能够深深地吸引住电影观众群,才能够充分地满足电影观众的社会审美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