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理念

2024-05-21

健康心理理念(精选12篇)

健康心理理念 篇1

积极心理学是现在颇为流行的心理学流派, 与进化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并称心理学的新三大势力。积极心理学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 而是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 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 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生更能调动自己心理中积极的因素, 悦纳自己, 使自己的心理能够达到平衡与和谐。

一、教育理念方面

要贯彻积极心理教育理念, 必须减少对学生消极心理的关注。过去的心理健康工作过于关注学生的问题和缺陷, 教师对学生的负面心理的过度关注反而会对学生造成一种反向的心理暗示, 即一种标签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 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当我们过度关注心理的负面而忽视孩子心理的阳光积极优秀的一面时, 往往就会造成标签效应。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心理问题”的标签时。也许确实这个孩子的某些方面是有问题的, 但是这个标签将掩盖他的所有品质。而且“心理问题”的标签对孩子的伤害甚至远胜于“坏孩子”的标签。人们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标签所指的方向变化。最后就会出现最糟糕的后果:我们对孩子的负面看法可以变成孩子的自我看法。

我们要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减少对于消极心理的关注势在必行。譬如现在不少学校都建有“心理宣泄室”。笔者对此一直持保留意见。理由有二:

一方面, 心理宣泄实际上是一种对负面情绪的反刍, 无益于心理健康。我们生活中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件不开心的事情, 过去也就过去了, 但是如果你反复地想, 越想越生气, 越生气越忍不住想。一件本来不起眼的事情却产生了很严重的情绪反应, 这就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反刍。通过笔者实际对学生的访谈, 发现心理宣泄后短时间对学生缓解压力是有帮助, 但是长期来看对学生的心理压力的排解并无明显的实际功用。而且不少学生反映在宣泄后, 对那些自己假象的宣泄对象的心理印象和看法比原先更加负面和消极。

另一方面, 心理宣泄在学生心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心理宣泄主要是通过击打等暴力方式舒缓心理压力。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这个实验中儿童观察到一位实验助手殴打一个塑料小丑, 名叫波波玩偶。看完录像后, 儿童们带进一间有玩具的房间里, 但他们不能动玩具。目的在于让孩子产生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然后, 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班杜拉发现88%的儿童模仿了他们看到的攻击行为。不仅如此, 在八个月后, 仍有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看到的暴力行为。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未受到惩罚, 在相似环境下, 将增加发生类似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此外, 如果攻击行为获得正增强即获得了奖励或鼓励, 则可能引发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在心理宣泄过程中, 工作人员不断鼓励学生向假想的目标进行暴力攻击, 这将很有可能增加学生的暴力倾向。而心理宣泄室则是一个真实地体验暴力行为并不断获得鼓励的场所, 这将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可想而知。

二、教育方法方面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引下, 心理学家发明出一系列的积极心理训练方法, 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活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几年前,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曾经向观众推广一种积极心理方法, 她声称“这个简单的练习将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观”, 这就是感恩日志。要求学生每天都记录下三件幸福的事情, 哪怕很细小的事情也没关系, 只要真的觉得幸福, 然后每天的事情必须不同, 坚持一个月以上。一开始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会发现越来越难, 因为每天的内容都必须不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每天都必须仔细观察留心周围有没有美好的事情。这从无形中就让学生形成了积极思考的倾向, 在生活中不断寻找幸福的来源。这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十分有效。

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幸福档案袋”。即把那些与生命中美好事情联系起来的事物和纪念品放在一起, 装进一个档案袋。可以是信件、照片、名言或者带有深刻个人意义的物品。并且把这个过程看成是制作生活文献地过程, 不断发展更新档案袋。一开始是一个, 后来根据不同的主题发展为五个、十个。这个幸福档案袋所起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应对心理困境。有时候学生会因为某些外界的触发事件, 而觉得很痛苦难以自拔。这个时候他自己的积极力量是最能帮助他的。打开幸福档案袋, 拿出一件件物品, 回忆与之有关的各种幸福的事情, 往往可以帮助他们走出情绪恶性循环的怪圈, 及时帮助自己改善心理状况。

设定情绪的Reset键。现在的同学都用过电脑, 电脑如果出现死机或者运行特别慢的时候, 又没别的办法了, 就只能选择复位重启。可以通过心理仪式技术, 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情绪的Reset键。它可以是你的一件小饰品, 或者手机里的一段音乐、一张图片。总之是经常带在身边的一件东西。以后当自己出现难以控制或者难以排遣的消极情绪时, 就拿出Reset键, 然后对自己轻轻说一声:重启!闭上眼睛假想自己是一台电脑, 按了复位键。不管刚才有多不开心, 告诉自己:“我重启了”。然后就把刚才的烦恼全部丢掉, 彻底重新开始自己的程序。

以上都是在实际教学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积极心理健康方法, 相信通过贯彻积极心理教育理念, 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必然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冯周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价值[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 (6) .

[2]王道荣.积极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境界[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26 (6) .

[3]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健康心理理念 篇2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都是以传统心理学为指导,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对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在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为伟大发展目标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犯罪手段也在翻新变化,而民警队伍又不得不面对人力匮乏和任务趋增的压力。公安民警长期与社会反动势力作斗争,接触更多的社会阴暗面,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巨大压力下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由于工作性质有关公众安全,公安民警如果没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能坚守职业道德,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不能忽视公安民警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要对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民警进行及时心理疏导治疗,也要关心其它并未产生心理疾病的民警,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引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确保民警的警务能力。

一、我国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公安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多方面系统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档案、心理健康服务走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改进了我国公安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也不能忽视光环背后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目前,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作内容较为局限,不利于长远发展。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对象为已经产生心理疾病的公安民警,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引导民警走出心理疾病的困扰,属于被动式的应急处理。虽然帮助解决了民警的心理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其它无心理疾病民警的积极心理教育需求,也令心理健康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安民警间具有异样色彩的敏感问题,容易导致部分问题民警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忽视环境建设的重要影响。公安民警的心理状态离不开公安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反馈,积极向上、正向激励的管理制度与队伍文化有利于养成公安民警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而在此方面公安队伍中缺乏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最后,工作体制尚不健全,流于形式。公安队伍中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没有建立起专业的人才队伍,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力量有限,且心理健康中心基本也是设置在距离基层民警较远的警校或办公大楼等处,没有深入到基层民警中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及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正式提出,得益于赛里格曼(M·Seligman)的积极推动。他在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组织多位著名心理学家研讨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结构及理论基础,并确立了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心理学经过了多年发展研究,终于从哲学的分支和神学的归属中分离出来。心理学有三个光荣使命:一是治愈精神问题,二是帮助人们获得更多快乐,三是发掘和塑造智力超群的人才。在二战前,积极心理学已有初步思想,但并未真正得到有效推动。尤其是二战后世界破坏严重,面对众多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严重战争创伤的患者,心理学的治疗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众迫切需要尽快将得到心理学的帮助,尽快走出战争阴影,走向美好生活。在此形势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变成了从病患的`负面角度和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模式来研究心理学问题,即消极心理学。

非常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越发进步,但人类面临的心理问题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而另一方面,人们也在逐步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应该为全人类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不应仅仅局限于服务问题人,为其治疗心理疾病,还应包含正常人,即使没有患上心理疾病,也可通过心理学的技术,获得更好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任何科学都是来自于问题,心理学同样也始于心理疾病的研究,但是却不能将学科研究方向局限于治疗心理疾病。如果过分追求治疗价值,仅为心理问题患者服务,那么心理学的其它价值将会将会逐步流失。

人类的心理情感不仅包含愤怒、焦虑、压抑、郁闷等消极情感,而且包含愉悦、欢乐、幸福、满意等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排解,同样,积极情感也需要主动发现、创造和引导,引领人类进步。历史和实践证明,越是和平稳定的社会越是需要积极健康的心态,社会文化越需要人们富有创造性、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同样,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又反过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了时代进步。

积极心理学采用新的视角,对主流心理学进行了完善,拓宽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致力于对人类的美德、幸福感和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进行深入广泛的探索,积极主动的发现、研究、引导和培育人类发展中的各种积极力量,帮助人们创造幸福生活。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意义

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和人文立场,它更为全面的看待民警的心理问题,开拓了一个心理学研究新的角度。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民警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消极的治疗疾病,还可以培养发现民警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引领民警走向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一)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理念

由于工作性质与众不同,公安民警日常工作中面临着更多的危险,接触更多社会的阴暗面,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公安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工作主要内容在于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保证民警执法能力。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较为贫乏、形式较为单一,同时,使得公安民警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了误解,认为只有神经不正常才需要心理教育,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导致了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民警的对立。

如果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那么以上问题则会迎刃而解,它认为除消极品质不可忽视外,民警的勇气、信任、责任等正面阳光的品质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可通过主动的发现、探索,采取措施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公安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民警走向幸福,共筑美好家园。

(二)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是一面镜子,是对外在环境的一个直接反映。如果一个组织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差,那么一定是这个组织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出现了问题。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差的工作环境会降低公安民警的满意度,容易产生消极低迷的情绪。同时,公安系统的组织系统科学性也影响到民警的心理健康,考核的公正性,奖惩的公平性,人事任免的科学性,都是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防范和治疗消极心理品质,而且会促进人类创造力的提升,促进社会进步。同样,积极的心理状况对于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持续稳定有着非凡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公安系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考评激励制度,如何提高公安队伍在社会公众的良好形象,如何促进公安民警的社会认可度提升。

四、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出发,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增强民警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强调人类以幸福的心态回忆过去,用乐观的心态做好当下,并对前景充满期待的一种心理态度。自我感知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来自于自我感知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等与自我预期达到的状态保持一致,从而由衷生成一定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自我肯定的激励。由此推之,积极心理体验强调的是一种个体自我感知的状态,具有主观性。

具体实践中,需要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和加强公安民警的积极情感体验,避免消极心理。一方面,可通过情绪管理等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公安民警的自我察觉能力,强化对积极情感的体验,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经历和幸福的生活点滴,避免产生消极的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公安民警关注当前发生的愉快经历、感受工作生活中的快乐瞬间。

(二)培养民警积极人格

积极健康的人格对于人类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消极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防范负面心理的发生,促进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维护人类幸福生活。

1.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产生化学反应,提升愉悦感。可为民警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定期组织愉悦身心的业余活动,鼓励民警脱离不良嗜好和低级趣味的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业余活动,有助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降低民警内心的焦虑,释放压抑心情,宣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民警的自我认知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

2. 坚定民警工作信念,保证工作热情:公安机关要有计划的开展公安民警岗位培训,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民警的先进事迹,让每一位民警同志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视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天职。不将这份责任看作负担,而应看做一份荣耀和自豪,要以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己任,代表积极正面的力量时刻准备与反面势力作斗争。

3. 塑造民警积极心态:个体心态是个体由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引起的一种在一段时间持续出现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反应,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有意识的组织民警交流,回忆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快乐时刻,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对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民警要进行正向激励,引导塑造民警树立积极心态,塑造良好的民警工作氛围。

(三)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

健康心理理念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本理念;运用不足;发展方向

学生的身心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准确观察,所以,对于学生内心发展方向以及学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准确的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传统小学心理教学“生本理念”运用存在的不足以及“生本理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其运用方法与广大教师进行分享,希望对今后的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

推动作用。

一、传统小学心理教学“生本理念”运用存在的不足

1.学生主体地位很难得到突出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程度较少,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过程,学生参与不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没有真正做到主动去学。这一点正是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体现的主要标志,也是传统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2.教学中缺乏教学针对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求对学生个体状况进行充分的观察,对学生的内心思想进行不断的了解,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传统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恰恰重视较少,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并不能够深入的了解,从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失去教育目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以及认识世界的能力,但是教学中缺乏教学针对性,那么学生个体在教学中难以得到体现,学生能力培养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样的不足在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发展会起到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广大教师还应加以注意。

3.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落实到学生心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改变学生心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且让学生能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求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准确了解,对学生发展方向进行有效规划。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广大教师却将这一点忽视,对学生的心理观察过程较少同时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并不了解。这一点充分证明了教师在小学心理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这是影响教学效率以及教学目的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二、“生本理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心理教学中,对于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准确把握,同时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进行正确看待。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展开相应的研究,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准确划分,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会交往”一课教学中对学生以往的交往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其前提条件是在于对学生特点进行准确观察和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够把握教学方向实施正确的引导。学生自身的交往意识往往是从小学阶段养成并逐渐开始认识的过程,而学生自身的思想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下能形成正确的观念,这样学生才能构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够得以体现。

2.“生本理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每一学生

生本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并看待问题,结合学生思想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然而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于学生不同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和解决,将个体问题逐渐进行拓展与其他问题进行相互联系,这样从解某一问题逐渐上升为通过一个问题反映一种现象,教学过程针对性明显得到突出,并且实现教学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不断优化。例如通过对学生“理解与宽容”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某一事物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教师倾听学生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对于事物理解和宽容的方向,这也能够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3.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生本理念”的核心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心理是怎样形成的,然而忽视“生本理念”则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认识过程发生扭曲。“生本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思想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索取,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念,达到心理健康的教学目的。然而这一教学目的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重点所在,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希望广大教师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生本理念的运用过程加以足够的重视。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要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突出“生本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根本对学生进行准确而又细致的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内心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这一课题对于“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索与研究过程。自此之中观点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师与学者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纪德奎,张忠恒.“师本”到“生本”:师范生培养范式的转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向晴.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相关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3]麦宇顺,张伟龙.生本教育模式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10(14).

健康心理理念 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高校教育

一、前言

高校心理教育系统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受到原有教育模式的较大影响,使高校的心理教育情况呈现出“头痛治头”、“脚疼医脚”的局限性问题。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教育建设实践当中后,为传统教育的革新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尤其在心理教育方面体现出更加显著的推进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

1. 内涵解析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及其演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批判-继承消极心理理论的具体过程。自积极心理学传承发展至今日,这种理论学说构建在人本主义思想理念的前提之下,并将新型教育模式呈现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眼前,为心理教育的革新发展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石。二十世纪的末期,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推广该种心理学的相关理念,旨在指引人们的主观意识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幸福体验,以形成健康、健全的良好心理品质[1]。大致而言,积极心理学使用在教育领域中,可以借助较完善的调查实验(或检测)手段展开人类心理、德行品质、力量等方面探究,进而构建起一套具备高效性、系统性、合理性的教育实践模式。

2.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践行积极心理学及相关理念的概述

调查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实际情况得知,多数高校已增设了心理课程的教育内容,但消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形成了很大影响,进而降低了高校心理课程教学的开展成效,且不利于高效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风险性因素[2]。在传统的心理疏导教育中,重点对象仅为已经出现心理障碍或问题的学生群体,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心理防护工作。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心理教育实践教育中后,教师转变了原先的教育目标,并将心理学相关理念融合到具体的思想引导教学当中,并将教育视野放于全体学生身上,积极关注校内学生的潜在精神能量,同时培养乐观、健全的个人人格。遵循积极心理学及其相关理念,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高校教育的优化改进策略,能使高校心理教学朝着更为协调化的教育方向进发[3]。

三、高校学生心理教育践行积极心理学的对策探究

1. 有效转变落后、偏移的心理教育目标

从心理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树立一个科学、正向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健康心理教育的核心所在。高校心理教育应锁定三大目标:(1)促进心理健康,尽早预防心理疾病。这一目标所针对的群体是高校所有学生,教育落脚点是激发和提升所有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能够自主开发、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2)减少心理障碍因素,帮助学生重建心理自信。这一目标所针对的群体是高校中易患心理疾病的学生群体,对这类学生展开适时心理疏导或相关咨询服务,以缓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进而降低心理问题的出现几率。(3)采取适宜方式及治疗手段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疾病的学生实施康复引导,以修复、淡化心理创伤为首要目的,尽快证实患病学生的心理疾病症状,并对这些学生展开心理纠正治疗。当中的第一个目标,其关注对象不仅局限于患病学生,而是将心理教育扩展到所有校内学生身上,因此,此目标的具体定位是心理防护和积极教育。高校心理实践课程的内容多涉及心理疾病及障碍问题,宣讲主题带有较明显的群体针对性,例如,心理教育中指引学生怎样消除负性心理、不良情绪等,但忽略了心理潜能及力量的有效开发[4]。这样的做法会让全体学生误解心理教育的本质内核,并将教育目的定位在消除负面心理上,而放弃了自我成长的积极探索。若教育价值观出现曲解、偏移以后,学生将难以走向健全化、健康化的心灵发展道路。为此,高校教师积极转化落后、偏移的教育目标,是完善心理教育系统模式的关键所在[5]。

2. 积极明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

高校学习阶段,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仍处在发展期,但鉴于心理层面的发展尚不成熟,一些学生的思想较为敏感,对外部事物产生极端化想法,且心理起伏比较大,内心容易出现自我矛盾、心理冲突等现象,致使难以平衡自身和外界的具体关系。对于这一现实状况,教师需积极明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着手,落实主观层面的各项防护措施,尽量消除紧张、抑郁、压力等各种负性情绪因素。积极心理学有关理论中指出,学生认知能力的积极化培养,要立足在自身积极体验的前提下。这就意味着,心理教育的根本宗旨既包括摒除学生心理、人格等方面的负性因素,也涵盖了辅导学生构建积极而健全的个体化人格[6]。鉴于此,高校教师在引导校内学生建立自身积极人格时,需关怀学生情绪的波动情况,诱导学生自愿自主地感受积极情绪体验。有关实践证实,带领高校学生多参加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消除大部分的负性情绪,而且有助于激发出心理潜能,进而使学生逐步构建起积极正面的自我思想意识。另外,由于多数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比较强,教师在开展心理疏导或指引教育时,要善于总结学生的情绪变化规律,并选用巧妙方法实施积极化心理教育,以实现学生个体人格健全、稳步发展的最终目标[7]。

3. 灵活运用心理教育的改进方法

由于原有的心理教育模式十分关注理论内容和书本知识的强化教学,因此,教师在开展心理实践教学时,多注重学生认知所需知识的程度,而不是对自身情感的积极化体验。基于此,在开始教学后,教师除了解说心理学的既定概念及内涵思想以外,要将学生自身的体验感悟当作教学的重点部分。在讲解完概念内容以后,教师展示出心理障碍问题的真实个案,组织学生独立地展开个案探究,将理论内容贯穿到个案讨论、反思归纳、处理问题等各环节活动当中,促使学生尽快形成较完善的自主防御意识机制。外国学者Fredrick强调“拓延-构建”心理学说,当中认为快乐、愉快、满足等属于积极情绪范畴,这些情绪可拓延人的短暂知行功能,提升个人对自身资源的开发潜力,包括智力、社交能力、体力等方面潜力,但消极性情绪会减缓这种潜能的激发速度[8]。由此看出,增强个体对积极体验的认知感受,能为人格德行、品格力量的正向提高提供有效思路。每个个体在感悟到积极体验后,其会对自身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自身提出更多、更高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源自个体内部,因此更易于形成稳定的个性人格特点。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践行在心理教学中,能实现教育知识的全面化渗透和全方位普及,并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具有双向互动性、情景参与性、情绪体验性。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元化智能方法、心理训练方法、情景心理剧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4. 全面注重心理教育氛围的创建

积极化的心理教学实践,要求高校教师关注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心理起伏状况,并在此前提下开展心理人格和德行品质的良性培养。为了全面实现这个目标,高校教师要注重教育氛围的全方位构建,使学生在各项校内实践活动中感悟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并逐步产生正面、积极、平衡的个人心理情绪。相关调查实验显示,当学生获得来自外围环境的积极精神能量后,其内部潜能也将得以激活,经过自身体验、互动交流等体验作用后,学生不仅能消除内部的负性情绪因素,而且可以感悟到更多来自外界的幸福感[9]。基于此,高校环境中创建自由、轻松而和谐的心理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与提升校内学生多方面的心理品质。

结束语

从高校教育实情出发,结合本校心理教育资源的具体状况,将积极心理学及相关理论融合到心理教育实践当中,能显著提升教育模式改进工作的总体质量。积极化心理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多种教育弊端,并运用科学反馈机制对心理教学的成效作出综合评估,然后为接下来的实践教育提供科学预测的理论借鉴。在今后高校心理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需有效转变落后、偏移的心理教育目标,积极明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灵活引入心理教育的改进方法,并注重心理教育氛围的实时创建,以形成一个全新的、正向的、高效的心理教育系统模式。

参考文献

[1]冯蓉,马喜亭.高校“3A”院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构建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探索与尝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6):42-45.

[2]冯蓉,张彦通,马喜亭.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进展--基于CNKI(1983~2013)的文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5(1):22-25.

[3]黄奕瑶,章素丽,温岚.关于高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5(3):13-15.

[4]江伟,吴丽媛,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的实践探析——以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4,11(31):205-207.

[5]李向阳,王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分析与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程建设[J].科教文汇,2014,11(32):204-206.

[6]车艳茹,黄鹏宇,刘金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基于TOPCARES-CDIO模式的朋辈心理互助体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4,10(5):112-113.

[7]张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以陕西省某高校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4,5(14):115.

[8]欧阳丹.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18(11):70-71.

健康心理理念 篇5

(保定市)高级研修班”邀请函

各有关教育局培训部门:

班主任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院研究决定2014年5月23日—25日在河北(保定市)举办“全国中小学(含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本次培训将邀请全国优秀班主任与各知名专家帮助参加研讨会的学员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提升校长、班主任实际管理能力。

一、参加对象:各地教育行政主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及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德育处、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及骨干教师。

二、研修内容:

1、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新科学、新智慧、新魅力;

2、走近心灵一如何进行民主教育;

3、追求富有人性的教育,真正用爱关注孩子;

4、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技巧与师生沟通艺术;

5、新视野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思与创新;

6、班主任治班方略与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

7、主题班会课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8、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与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

9、新时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0、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解析与应对;

11、学校领导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角色意识;

12、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灵导师;

13、德育工作的育人能力和水平提升;

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课程开展的任务迫切性、针对性、实效性的阐释与解读;

115、加强学校信息环境建设、网络自律与道德、网络心理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特别提示:

本次讲学特别开展优秀班主任论文评选活动。参会代表可提交班级管理方面的论文,文章要求突出观点性和案例研究,切忌空洞。论文文本正文请以“4号宋体、单倍行距、四边距均为2.5㎝”格式排版,标题用2号黑体,作者单位和姓名排在标题下,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组委会将评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将由本单位颁发《全国中小学教师教研成果奖证书》,评审费另付。请将评选材料直接带到现场交会务组。

四、主讲专家:

迟希新: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班主任学科培训专家,北京各高校特聘教育专家。

刘晓明: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培心理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

陈宇:国内最知名的班主任之一,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班主任沙龙”主持人,电视栏目《万家灯火》主持人。班主任远程培训特聘专家,国内最知名教育博客《老板老班的博客》被媒体誉为“网络明星教师”。

田丽霞: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德育科研先进教师,教研成果“阶梯学习法”被各地广泛用于教学。她探索总结完善的管理方法—“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被推广教育教学中,得到教育专家的肯定。

杨敏毅:全国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上海七宝中学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十佳教师,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模式的创始人和应用、推广的领军人物,特别擅长团体心理辅导与培训,被誉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线的临床专家。

段惠民: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河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全国十佳班主任,《优秀的人生导师——著名班主任是这样练成的》一书所载22位全国著名班主任之一。

郑丹娜: 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魅力女教师,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

全 艺: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师,北京市班主任学科带头人,获首届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区、市、国家级荣誉。

五、时间、报到地点:

1、时间:2014年5月23-25日(23日全天报到);

2、报到地点:保定市(会前一周按照报名先后顺序发详细报到通知);

3、发证:学习结束,全程参加的学员,由主办单位签发培训学时证书。

六、报名说明:会议费:380元∕每人(含资料费、专家费、场租费、证书工本费);各老师凭入场卷进入会场;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由各单位报销。

七、报名方法:请认真填写报名回执表并将回执发送到电子邮箱:ZGJSFZYJY@163.COM

为了便于安排参会教师座位和掌握会议规模,使会议能够按时有序的召开,凡参会单位

务必将中小学(含中职)的参会人数于2014年5月16日前报组委会秘书处;参会会务费于报到当日在报到处缴付,并领取入场券。

八、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处 :电话/传真:010—52981339邮箱:zgjsfzyjy@163.com

联系老师: 张老师:***/***

中国教师发展研究院

2014年4月16日

附件:全国中小学(含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报名回执表(可复制)

健康心理理念 篇6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幸福感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在缺乏专职心理教师或现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不足的现状下,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我校紧紧围绕学校“文化经营,一校多品,办书香艺术名校,培育阳光少年,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的理念(简称“幸福奠基教育”理念)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我校被评为“江门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为区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舒心、幸福

1.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就是指学校的建筑布局、校容校貌建设、学校内部环境建设,这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学生走进一所学校,能感受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喜欢之情就油然而生,学生在喜欢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自然快乐幸福,也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的书香园、“和谐园”、修心园、杜鹃园、励志园、“幸福源”文化广场、经典文化长廊等,不仅是学生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

2.软环境建设。软环境是指校园文化。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向名人学习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让学生学得快乐;另一方面,学校想方设法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形成优良的传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随时随处受到这些优秀精神文化的影响,奠基美好的人生。

3.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我们注重家长学校对指导和帮助改善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作用,组织家长到学校开会、上课,向家长传授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领悟了这些科学的方法理论,就有可能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改进家教方法,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我们不仅做好校内家长学校的工作,还主动联合居委会、社区等基层组织,定期在居委会、社区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对家长进行家教以及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培训。家长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学习了科学的家教方法理论,了解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运用在日常的教育子女的实际中,改善了亲子关系,使孩子更易于接受教育。因此,许多家长都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环境。如果孩子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这就是孩子家庭幸福感的来源。

二、全员培训,全体参与,让每个学生从教师的关爱中获得幸福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心理教师的事,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大影响。

1.全员培训。我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理论等知识的培训,近两年完成了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资格培训,有四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B证资格培训;曾邀请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张旭昇等教授亲临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去年寒假期间,派出两位教师参加由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短训班学习。通过系列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全面,没有私心。事实上,有些教师存在“私心”,客观上造成了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让学生得到不公平的对待。有些教师青睐成绩好的学生,对待自己任教的学科成绩不够好或不够喜爱的学生,往往视其为不爱学习,不能包容和全面评价学生,导致学生“受委屈”,逐渐产生对更多学科的厌学、对老师的反感等心理倾向,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我校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注意避免这种“私心”,还对有偏科现象的学生进行交叉教育。交叉教育是指教师教育喜爱自己学科或相对学得好的学生努力学好其他学科,鼓励学生均衡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会尽可能地发掘对自己任教的学科不够喜欢或学得不够好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长处和学习其他学得好的学科的闪光点,不会“一棒子打死”。教师以这样公平、全面的评价为切入点教育引导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每个教师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都有辅导的责任。我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实行心理干预不是只依赖心理老师,更多的是依靠全体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甚至是干预。学校明确规定,每一位教师都是兼职的心理健康辅导员,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当发现学生心理有障碍时,教师必须给予疏导、干预,有效避免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进一步发展,及时将学生的心理品质引上健康的轨道。

4.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让孩子在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中获得幸福。事实上更多地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还是各学科的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科老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干预,这就要求学校要通过教学管理工作去促使学科教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对“弱势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三、德心结合,培育幸福阳光少年

人的思想和品德就是“德”。学生的思想和品德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性格能反映其品德和世界观,拥有健康性格的学生,往往也具有优秀的品德。我校积极推行德心结合,一方面,教师们十分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和个性表现,发现不良的言行或不良的个性表现,能及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能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跟踪教育;另一方面,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会带学生到学校的“励志园”“五邑名人墙”“论语堂”等校园人文文化景点开展教育活动,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志向得到激发,觉悟得到提升。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他们就会有较高的觉悟,遇到各种问题时就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就会理智地处理问题,从而避免了不良的心理状况和言行的产生。学生心理健康,个性自然就阳光。

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倍感幸福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感受到社会交往的幸福。学生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1.建设一支关系融洽、阳光和谐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中人际关系融洽,有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兴旺和发展,并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中国人历来把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美好境界来追求。在实践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师生关系和谐则班兴校兴。

3.关爱每一位学生。我校校长每次在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时必讲的一句话就是:教师关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关爱他人的孩子,即每一位学生才是无私的大爱。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把每一位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时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得到幸福。

4.帮助学生建立友爱、和谐的生生关系。学生之间建立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和教育的效果,我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间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做出了表率,学生之间的相处和谐了,矛盾就少了,不愉快的事情少了,生生间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人人都感受到集体的幸福。学生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生活,自然幸福、快乐、阳光。

目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银泉“文化经营,一校多品,办书香艺术名校,培育阳光少年,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办学理念下催生的一个闪亮的品牌,我们将继续追随“幸福奠基”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开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银泉小学,江门,529080。该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健康心理理念 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 )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为代表,对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理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模式,以力图唤起人类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为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这一思想与理念逐渐被人们理解与接纳。它正以一种全新的态势冲击着传统心理学,指引着人们尝试以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与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重视人类幸福、快乐、满意和发展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在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它还吸收了消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新的理念,即积极心理理念。这种理念将心理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无疑是心理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们的心理教育也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升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传统主流心理学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或是单纯地归结到生物医学的病理模式当中,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解过于狭隘化,强调将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个体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忽视了广大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空泛和抽象,在引导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培养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心理问题,因此,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使大学生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积极心理学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然而,国内学者的众多研究成果往往仍停留在问题的描述层面,过分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反映的是消极心理学模式下的研究范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枯竭化已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全新价值定位,倡导积极人性,要求关注研究人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正面、积极的解读,从而挖掘人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品质来帮助人主动寻求良好的生活状态,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的。这种价值取向必然给当前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以冲击,它从新的视角丰富了高校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培养其利用积极的思维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积极心理学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各种咨询、开设讲座等。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这种人性观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重视教师的发展和运用其积极心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融合,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充分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等。

三、积极心理学实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

(一)实现理论基础的创新

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理论来源和技术支持。什么样的理论决定什么样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导向”模式是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影响下形成的工作方式,究其实质是因其理论基础的性质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是不同于以往心理学的积极理念,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的科学,其理论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积极的血液,从消极走向积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理论的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现理论变革的同时也实现了理论的整合。积极心理学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技术。因此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的创新还表现在理论的整合方面。

(二)实现教育思路的创新

积极心理学实现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构建积极品质,实现积极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预防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通过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地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采取方法增强这些积极品质从而实现积极预防。也就是说,心理学家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乐观的品质,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抑郁和焦虑,而不是一味地去修正缺陷。

(三)实现技术手段的创新

采用多种测量技术,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正面指标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而作为正面评价指标之一的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已经形成以结构化问卷测量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的多样化测量体系,为全面、准确、深入揭示幸福的本质,评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提供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持。

同时,新型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用积极干预来进行心理问题的解决。积极心理干预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入手,通过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潜力,从而实现问题的消解与积极力量的升华。积极干预主张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积极力量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获得的,而是在干预中个体自主建构得来的,是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掘与培养,是积极力量的保持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7.

健康心理理念 篇8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积极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激发人心理意识中潜藏的正能量,让人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人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全新的心理理念,主要对三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是群体层面、个体层面以及主观体层面。无论是对哪一层面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激发人的正能量,让人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及工作等。[1]

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一)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作为教学目标

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积极心理这一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积极心理学对个体自身隐藏的积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个体积极心理素质,心理学的这一内容值得教师借鉴,教师可以将此应用到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过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心理的正能量,让学生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磨难。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还应该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信心,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乐观生活。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为学生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短期目标实现的难度比较低,所以当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目标之后,其自信心、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多鼓励,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此来促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能够以满满的正能量来面对生活。

(二)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核心开展教学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隐藏的正能量,所以此理念认为积极心理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激发人心理中的正能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这一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提高对积极心理体验的重视程度,并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核心来开展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开展教学是需要达到教学目标的,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讨论或者是参与实践等方式来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观点更有力,通常会以具体的心理案例来开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从而寻找出其中隐藏的积极结果。[2]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帮助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来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对积极心理体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心理积极性的挖掘,以此来促使自己心理健康发展。

(三)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两者处于对立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的教学自然无法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其中,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教学体系。在构建教学体系中,应该将高校教育工作都融入其中,将课堂教学影响、家庭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等因素归纳到一起,然后通过召开座谈会或者是真人现身说法等方式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理论联系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以此来促使学生心理疾病能够得到尽快解决,其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应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对当前的心理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此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凤真,朱忠琴.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5,22:48-51.

健康心理理念 篇9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密切联系, 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目前,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未被纳入课程体系, 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一般都当作道德、品德问题处理, 即使作为心理问题对待, 教育形式也依然没有摆脱“问题取向”模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矫治性目标”被放大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偏差按程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发展性心理问题, 即所谓的“学业失败者”;第二类是适应性心理问题, 源于环境改变引起的不适应, 属于与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角色相关的心理问题;第三类是障碍性心理问题, 即所谓的“问题学生”。因此, 职业院校的心理教育需要设立三级目标: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未来, 旨在提高自信、健全人格, 适应专业学习的发展性目标;二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因环境变化及未来职业角色选择而引起的心理困扰的预防性目标;三是针对少数已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学生的矫治性目标。职业院校应关注矫治性目标, 抓实预防性目标, 强化发展型目标。然而, 大部分职业院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问题学生”的增多, 没有正确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导致心理问题品德化, 即使进行心理教育, 也仅单纯理解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 将矫治性目标放大, 有的学校甚至将“问题学生”作为学校的重点帮扶对象对待。

负面心理暗示被强化近年来, 有的学校开设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而, 由于缺乏专业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大多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式, 以典型案例为出发点, 过分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使学生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教师不断的消极暗示极易导致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 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恐惧或抵触情绪, 从而失去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心理干预趋于医学化受精神卫生模式影响, 有的职业院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由于心理干预存在医学专业化倾向, 过于重视心理治疗, 主观臆断来访学生一定存在心理问题而将其放在“问题”焦点上。这种医学化倾向给学生留下“凡进行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疾病”的错误印象, 使得一些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不敢及时咨询, 使本来可以通过咨询消除的心理不适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心理问题品德化”和“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很容易使学生形成逆反甚至对抗心理, 以致拒绝接受教育。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 在于学生的自我调节, 只要学校能够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环境, 学生的心理困扰就会得到排解直至消除。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环境就是学校文化, 因此, 要注意发挥学校文化的作用, 让学生在良好学校文化的氛围中, 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 学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学校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生成的, 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 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并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职业院校文化主要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学校文化对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方面具有过滤、筛选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职业院校学生处于人格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期, 置身于学校文化这个特殊的环境中, 引发学生心理活动的外部因素更加丰富, 能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环境文化的认同作用所谓认同作用, 又称自居作用、表同作用。认同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的发展过程。在恋母情结被解除期间, 个体认同的对象便转向生活环境。集体的统一意见能强烈地唤起人的求同心理, 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 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会以多数人的行为为准则, 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学生处于体现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建筑、景观、宣传物等所构成的物质情境感染之中, 清洁、幽雅的环境给他带来愉悦, 就会改掉乱扔、乱叫的习惯;学生处在“我在乎你”、“你一定行, 我信”的心理环境熏陶之中, 和谐、好学、积极向上的集体环境会使他形成良好的心境, 更加自信, 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 改掉厌学、逃课、打架斗殴的习惯。

行为文化的导向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行为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文化氛围中,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矫正自己的行为。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企业的生产工人, 职业学校的行为文化通常以优秀的企业行为文化为基础, 通过不断强化、磨合, 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生的行为习惯, 包括学习、实习、走路、吃饭、睡觉、购物和集体活动等行为习惯。如吃饭时打饭排队距离窗口一米之外, 吃饭时不大声喧哗, 饭后将桌面清理干净, 这些要求虽然看起来很高, 但学生非常容易做到, 经过不太长的训练后, 会做得很好, 并能保持到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制度文化是指社会期待学校具有的文化, 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如《教师工作规范》、《学生守则》等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对于学生而言, 制度具有规范行为的约束力, 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如作息制度是刚性的, 执行中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学生执行作息制度并不困难, 关键是养成习惯。科学、规范、合理、合法的制度文化会得到学生的认同、遵守, 进而内化为制约和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力量。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偏差应被视为学生与周围环境系统的某种失调或暂时的不平衡, 通过改善和优化环境, 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从文化的高度建设物质环境优美的环境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使人流连忘返, 给人美的熏陶。在规划学校的景观布局时, 要讲究整体效果, 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让学生处处接受美的陶冶。特别要选择好着力点, 将校外人员与师生经过多、聚集时间久的地方选为文化景观建设的重点, 充分运用墙壁文化、走廊文化、橱窗文化集中展示职业院校的职教文化氛围和特色品位, 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突出亮点。如学生进入校园, 眼前一块醒目的标牌上写着:“你一定行, 我信”, 看到这种体现职业院校核心理念的词语, 学生的心里将得到宽慰;学生在校园中举手投足间体会到尊重和鼓励, 会使其感到亲切, 从而激发起积极向上的情感。

从文化的高度让学生体验成功职业院校学生内心尤其渴望得到尊重, 不希望学校以太多的条条框框加以管束。因此, 对于职业院校, 首先要从理念上体现“你一定行, 我信”, 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消除戒备心理, 不必为自己新奇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担心。其次要不断创造条件, 使学生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和表达, 在学习、生活、活动、技能等方面体验到成功, 尤其是在技能方面, 学校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再次要贯彻民主与愉悦的原则, 从文化的高度倡导和谐的人文环境, 师生平等对话, 相互尊重,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及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形成完善的人格。

从文化的高度完善制度, 提高执行力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过多的规章制度很反感, 最不愿意的就是感到被强迫。所以, 仅仅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还远远不够, 只有当规章制度转变为学校的内在文化, 才能被学校成员认可、接受。制度文化从形式上可分为规章、仪式和传统几种。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 一是要使各项规章制度既符合社会需求, 又符合学生个体需求, 制度的出台要经过学生公认的程序, 使学生不会产生压抑感, 并能自觉地维护执行。二是要发挥仪式的隐性教育功能, 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艺术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活动, 通过成人宣誓、军训、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培养学生自尊、自强的精神。三是要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 组织学生参加“青年自愿者”、“希望工程”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奉献爱心, 通过校刊、校报、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典范,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 优秀的学校文化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职业院校要注重内涵发展, 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创造学校品牌, 走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人民教育, 2002, (11) .

[2]裴利华, 李芳.论学校心理教育从“问题取向”到“积极关怀”[J].教育探索, 2008, (11) :118-119.

[3]陶西平, 苏令.培育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N].中国教育报, 2006-06-20.

[4]陈琦.学校制度文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3, (8) :28-29.

健康心理理念 篇10

一、明确心理课教改理念

心理课教学改革应当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体验为载体, 以项目为主导, 以活动为中心, 以实训为主线, 以发展为重心”的原则开展教学教改。

(一) 以学生为主体, 以体验为载体。

本课程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必须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实际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 并据此完善教材建设、设计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强调学生心理健康自助能力的形成, 教师只需讲清基本原理、活动步骤与活动方法, 重点围绕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 使其自觉融入教育过程并充分体验领悟心理典型案例、心理游戏及心理情景剧等, 摒弃传统的以说教和灌输式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二) 以项目为主导, 以活动为中心。

以指导学生完成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并提高相应的心理技能为目标, 用项目完成目标替代知识掌握目标, 围绕项目设计学习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体验, 从而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提高心理调控能力的内部驱动力。

(三) 以实训为主线, 以发展为重心。

将心理课实训纳入教学计划, 体现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高职生普遍出现的心理困扰设计若干项目, 将生活实际中的各种情境融入学习活动中,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心理调控技能, 使理论和实践真正实现一体化。重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应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不仅仅是在使其免于心理疾病, 更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

二、探索心理课教学改革

(一) “1234”的工作模式内涵。

本模式概述之, 就是打造一个平台:大思政平台;建设两个课堂:心理课第一课堂 (主渠道) 、心理课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的延伸及有益补充) ;夯实三大阵地:校园文化、以新媒体为主导的网络阵地、学生社区;完善四级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二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朋辈辅导员。在此基础上, 推动心理课教学改革, 效果将事半功倍。

(二) “8+X”的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只有紧密结合受教育对象最关心、最急需解决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才能体现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根据“90后”高职院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承受挫折、情绪调控、爱情认知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 笔者主张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含“高职生心理健康概述、高职生学习心理、高职生人际交往心理、高职生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心理、逆境商与心理健康、互联网与心理健康、高职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心理”八大模块内容。此外, 笔者主张, 在分门别类深入探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 (岗位) 心理的基础上, 将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所需的心理知识融入心理课教学内容, 将提高毕业生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作为心理课教改一大特色。

(三) 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中介, 推行“十步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 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引导学生亲自感知与领悟知识, 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高职生心理课具有积极性、体验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据此, 其教学过程应当是“活动—感悟—分享—评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式教学。

笔者总结出的“十步教学法”, 就是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中介, 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创设情境—参与体验—整合经验—迁移经验—认知调整—巩固经验—内化经验—行为体验—感悟升华—形成品质。以体验式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法为例, 教师创设主题情境, 使教学过程生活化, 通过指导学生扮演某种角色、演绎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提炼相关心理知识, 启发学生感悟和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情感变化, 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情境矛盾和冲突。如在讲解“恋爱心理”时, 引入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 让学生体会如何走出失恋阴影, 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心理的释放和调适。

(四) 以“四促机制”为助力, 培育双师型团队。

以“四促机制”推动教改, 突破民办高职院心理课教改面临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瓶颈,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双师化”、专业化的心理课教师团队。

第一, 以经验促教改:以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说课比赛、经验分享等“传、帮、带”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第二, 以学习促教改: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学习沙龙、业务培训, 不断学习高职教育理念。

第三, 以咨询促教改:通过循环督导, 专家督导, 集体探究心理课教学及咨询中遇到的疑难点, 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咨询技能。

第四, 以科研促教改:将心理课纳入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范畴, 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加强研究, 不断拓宽自身学术视域, 推动心理课教改朝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五) 以项目化活动为载体, 强化实践教学。

高职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强调实践环节在课程中所占比例, 除心理课第一课堂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开展体验式教学外, 还应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课第二课堂活动。

第一, 每年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广泛开展积极心理学活动, 广泛采用团体辅导及朋辈辅导等形式, 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质, 使学生能真正在体验中获得感悟, 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 心理社团开展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如组织心理健康讲堂、心理电影评析、心理健康知识巡礼及心理健康报等, 将心理课延伸为一种高职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关注, 实现立体化教学。

(六) 以精品课建设为契机, 丰富教学资源。

1.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立足点, 教材内容体现“五性”。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知识性、理论性强, 运用性、操作性弱, 忽略了受教育主体的心理发展逻辑, 以至于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为了使教材内容契合课程目标, 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教材在编写上应符合“五性”要求。 (1) 科学性:力求概念准确、原理正确; (2) 通俗性:力求图文并茂, 简明易懂; (3) 启发性:力求推荐有启发意义的阅读文献与网络资源; (4) 针对性:选取当代大学生最关心、影响最广泛、最急需调节的问题; (5) 实践性:采用项目形式组织教学内容, 每一项目由主题、案例导入、基本观点、心理游戏、延伸阅读、课程实训等模块构成, 强化实训。

2. 以新媒体为切入点, 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当前,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 高职院校应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 以新媒体为切入点,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发挥网络“全天候”、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的覆盖功能, 将其打造成多层次、广覆盖、重参与, 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重要教育阵地。综合各兄弟院校心理教育网站建设情况, 建议我院构建“自助模块+互助模块+咨询模块”相结合的心理网站。

第一, 自助模块:设置心理常识模块, 如心情加油站、心理小常识、心理美文、真情告白等栏目, 创建视频形式的心理讲堂, 推出在线心理测试, 等等, 发挥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体验, 主动关注内心成长。

第二, 互助模块:设置心理论坛、心理聊天室, 从而实现一对一、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在线或离线交流;实现对自助模块的有益补充, 达到互助自助的统一模式。

第三, 咨询模块:设置预约模块、咨询模块, 通过电子邮件、在线答疑、离线交流等方式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与辅导;以配合教改深入推进。

(七) 改革课程评价方法, “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助人自助与心理成长, 考试只是教学评价的一个主要手段, 而不是唯一手段。

一是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 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注重培养和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

二是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提倡学生自我评价, 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团队评价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期评=形成性考核 (占50%) +终结性考核 (占50%) , 形成性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课堂表现、心理课实践活动和到课率;终结性考核则建议以开卷形式考核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机制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更大的弹性, 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八) 实行教学督导制, 衡量“四个是否”, 建立反馈机制。

大学生心理课并非单纯以传递知识信息为目的, 而是要引导及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应当以学生“是否有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意识;是否有自觉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愿望;是否有一定的心理维护和调适能力;是否有在不能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时主动求助的行动”作为衡量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标准。严格实施教学督导制, 将心理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问卷调查、量表施测、网络评教等方法与工具, 并结合个别访谈、学生座谈会等措施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考察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的心理课教学体系及教学改革的教学效果, 以检测及时反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等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最终建立教学反馈常态化机制。

参考文献

[1]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8) .

[2]杨琴, 林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研究[J].校园心理, 2012 (8) .

[3]郑海斌, 苗军芙.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11) .

健康心理理念 篇11

【摘 要】 “治未病”理念是一种防重于治的新医学模式,在当今网络下对构建高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起到重要基础理论指导作用。本文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三个含义,建立教育平台、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构建后期跟踪服务体系,从而构建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达到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治未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78-03

治未病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指的是医治管理,未病指的是无病,就是无任何疾病的健康体质,或是表现为一种亚健康状态,即是处于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1]。总的来说,治未病在中医中的思想内涵主要是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就是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1 中医“治未病”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从《黄帝内经》可以知道,中医“治未病”在临床上对疾病治疗起到了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从而达到对外适应自然变化,对内促进机体抗病能力、自我愈合、自我康复能力。同样“治未病”养生理念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上予以笔者启示,虽然环境与对象截然不同,但是治未病思维模式同样也是适用,强调重在预防,构建相应的体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心理问题“疾病”的发生或是防止愈后再发,从而达到“上医医未病”的效果。

2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数据大爆炸时代,网络共享资源丰富,各种价值观并存,冲击人们的思想,而网络信息含金量参差不齐,特别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普遍会接触互联网技术,但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人生阅历尚不丰富,政治立场不坚定,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强,容易被外界错误信息所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上网人数达到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其中青少年网民数量超过2亿[2]。互联网模式已经不在局限固定的环境里,网络移动端的出现,进入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背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主要总结出是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中模式存在重知识输入,轻师生间、学生间互动交流现象,再加上家庭背景、学前教育等复杂因素,心理相关知识缺乏,促使大多数年轻一代在社会交际能力减弱,从而交际趋向网络化,在进入高等教育后,大学生生活在这个小社会圈中,与外界打交道机会增多,虽表现得积极向上,但是又受各种外界大量信息冲击学生的思维,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少主动在现实中寻求机构长辈的帮助,相反在网络中愿意向所认识的“陌生人”求助,但网上信息多而杂,缺少自身专业知识支撑并不能快速地找到答案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出现浮躁、焦虑、失落、抑郁等相关心理问题,甚至离校出走、自伤、自杀、杀人等恶性行为[3-4]。

2.2 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5]。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日益重要,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难以跟踪到学生心理状况,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尚未形成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一些关键问题缺乏研究,体系仍未建立、相对滞后,特别是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分析不够深入、全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得不够深入,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而且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从“工具”视角来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6]。很少有从模式的视角、系统的视角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即探讨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的全面模式构建问题。

3 基于“治未病”思想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新概念[7],心理同生理健康一样重要,提倡新的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中,心理作为中间环节,即可影响身体健康,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又可以塑造人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在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再次强调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提出预防、早干预重于治疗,而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属于亚健康状态,既不是疾病状态,很容易被他人所忽视。因此,提倡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构建框架,出自于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重在未病先防、调理养心[8],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并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国际WHO提出对心理健康理念、国家教育部提出方针是相一致的,这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未病先防”——心理防护新模式 在中医学中,“未病先防”是指在未发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潮流,应当引入新的元素或是建立一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追溯到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现状展开分析,寻找合适时间点去进行教育。对于来自全国各地新生来说,每个人心理情况不一样,当开始单独一个人适应大学新环境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9],而在网络信息发达环境下,新生在入学前已在网上接收了不少关于大学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让新生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随后影响新生在以后学习成长方向。所以在新生入学初期,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抓住网络具有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等特点[10],将网下各种学科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和网上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整合起来,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多模式体系,积极开启受学生欢迎的心理网站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一系列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及相应心理调适方法专题讲座,制定一系列调查问卷,初步掌握全校新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梯度分析,建立不同类别的心理健康档案,根据总体情况开展相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如何面对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在此阶段不单是要给他们灌输、普及入学安全防骗、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还要提早进行近期目标、远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育、有助于新生认识到自己奋斗目标,分批分层次地进行一对一心理谈话,提前打好预防针,减少入学误区,引导往正确道路方向上,避免漫无目的地沉溺网络、虚度光阴,减少外来“病邪”,充实大学生活,可有效地减少心理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发生[11]。

3.2 “既病防变”——心理治疗新方式 “既病防变”是指当疾病一旦发生时,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针对于心理问题隐匿性大,一般人很难发现,但是仍有一些细节有迹可循,提早发现问题,建立一个长期有效预警防御机制,构建从校、院、班级、干部、小组成员到个人这种各施其职、层层递进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专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能对当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进行转化和引导工作,可以将过去传统队伍部分进行转型或是引进新的师资力量,除了基本心理健康、网络信息化等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等起到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服务为学生服务一线的人员,必然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力量[8]。同时,高校建立网络监控平台,方便教师监控学生在网络上实时动态,例如发表言论、观点、搜索关键词等等,切实追踪IP地址到每个学生身上,此外,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与指导,高校与高校之间定期形成共享模式的共识,互相交流经验,壮大队伍,从而提高队伍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能够深入浅出地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应遵循行为准则。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从线上,到线下,提倡学生一早发现自己问题所在,利用学校网络服务平台进行心理服务咨询,在网络上交流,可以突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可以进行交流与案例讨论,而不是第一时间网上发帖寻求帮助,毕竟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要教导大学生能够运用中医整体辩证观念去看待自身心理问题,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学会发展和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从而正确认识事物,不让谣言等不良信息迷惑内心,造成不必要不良影响[12]。

3.3 “病愈防复”——跟踪监测新体系 “病愈防复”指的是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所以,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后应该建立跟踪随访制度,随时督促学生进行专业心理测量问卷的调查,利用网络大数据管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让学生管理者根据随访和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利用大数据分析跟踪学生的心理变化趋势,有利于将复发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又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保护自己[13]。从宏观看,针对高校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从目标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等方面建立评估体系,然后对应用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后的研究对象来进行评估,以达到指导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此外,由于网络发展速度快,数据库应做好及时更新,而且针对较难处理案例应做好收集分享交流经验工作以促进步,平台应做到时时监测与维护,避免被外界不法分子入侵,并做到周周检查每月汇报情况,将事故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在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体系上,实现“网下—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网下各种学科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和网上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整合起来,依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方面中“他助—互助—自助”相结合的模式,把网络心理咨询、网络朋辈心理互动和网上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以解决心理问题,将治未病作为思想

贯穿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中从而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多模式体系,才能真正地实现“治未病”。

参考文献

[1]朱向东,李广远,刘稼,等.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2(26):2725-2727.

[2]中国网信网.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11-17].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shtml.

[3] 蔡洋洋.“90 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J].学理论,2012(35):258-259.

[4]朱子凤.中医“治未病”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3):504-506.

[5]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 2012.

[6]姜巧玲.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 2011(6):81-86,111.

[7] Iris Borowya.Sustainable health: the need for new developmental models[EB/OL].[2015-12-8].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2/10/14-145219.pdf.

[8] 朱红红.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孝感学院学报, 2011, 31(3):108-111.

[9] 吴豪伟,于成文,刘希汉.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 2014(12):36-38.

[10]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11):86-87.

[11] 田文婧,王旭,周志荣.“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中医药大学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8(6):620-622.

[12] 刘晓艳,李玲秀.谈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构建[J].才智, 2015(23):198-199.

[13] 袁忠霞,张玲.构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3(15):29-31.

健康心理理念 篇12

一、“生本理念”在传统小学心理教学中的不足

(一) 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有待解决

传统小学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几乎为零, 有些课堂如果不是教师点名提问, 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 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讲解内容, 没有调动学生的自觉认知性, 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就会很少被关注。传统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学习很被动, 这也就证明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占主体地位的。简单地来说, 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就是传统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关注的。

(二) 传统的心理教学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课堂, 教师都是面对整个班的学生笼统地讲, 对于存在心理变化的学生不能及时地给予关注, 所以教师并不知道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也不去了解。这样一来, 一是错失了正确引导学生的最佳时期;二是就这门课程来讲, 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而新课标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恰恰与之相反, 是一个针对性极强的课堂改革, 它要求教师充分地观察和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校的状况, 进而对症下药, 将其引进正确的思想中去。从教学的目的来说,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式与周边的人进行交往, 以及正确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 那么学生的认知就会一直歪曲下去, 就不会有正确的世界观。所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心理认知形成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若想达到这个教学效果, 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和细微的观察, 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具有针对性。

(三) 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以及教学的目标。在这里, 我们要清楚的是, 要完成这个教学目标, 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入手, 对那些心理有障碍或问题的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 使其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观, 但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 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讲解一下课本内容, 并没有落实到位, 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可以说, 这是所有传统课堂教师的通病。正是因为教师的忽视而影响了整个教学的效率, 这一点也是值得教师深思的。

二、“生本理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将“生本理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 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就需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入手, 对此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正确的把握, 找出其特点。其次, 就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一个整体的归纳研究,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引导教学。比如在《谦虚礼让》这一课的教学之前, 我们可以预先设计一个品德调查表, 从谦虚有礼、诚实守信、讲文明、做事负责、团结互助、爱集体、爱学习等方面将我眼中的自己和同学眼中的我进行对比,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观, 从而逐渐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进行一对一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方案

“生本理念”最主要的就是强调学生的重要性, 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目标, 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并正确地引导学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以至于更好地去学习, 使学生本身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种理念。我们班的小勇性格孤僻胆小, 经常独来独往, 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很少与人玩耍。为了了解他的性格形成原因, 我特地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 小勇是留守儿童, 平时跟爷爷住在一起, 与父母基本没有联系。据此原因, 我经常找他聊天, 慢慢地获得他的信任之后, 我开始鼓励他多参加各种活动、上课多发言、多与同学一起玩耍。只要发现他稍有进步, 我就马上当堂表扬他, 让他慢慢地自信起来。这让我对“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学更加重视起来。其次, “生本理念”本就带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特点, 与此同时, 也可以纠正学生的认知观, 净化学生的心灵, 有助于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在一次课堂上, 我让学生通过看一段关于道德问题的视频,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学生正直、是非观明确的回答让我觉得对他们一直以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的。

(三) 突出并重视建立在“生本理念”之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在“生本理念”之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好比是一瓶净化学生心理健康的药水, 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感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就是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的一个催化剂, 这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的目标, 也可以从本质思想上引导学生。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 最关键的是靠学生心理的转变,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生本理念”运用过程中的最关键、最不可或缺的教育学科。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重视这门课程, 从小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

三、结语

上一篇:高等学校薪酬管理下一篇:数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