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共12篇)
儿童心理健康 篇1
孤残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都是寻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弃儿, 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儿童患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残疾, 让孤残儿童享有同正常儿童一样生存和发展的权益, 是福利机构的重要职责。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所受到的教育对儿童的心理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由于福利机构的儿童失去亲情母爱, 生活在半封闭的环境中, 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家庭的缺失及家庭价值的瓦解、自身价值的认同等使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内心缺少安全感、自控能力差, 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机构中的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它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孤僻倾向、扭曲心理严重与自律道德差等。
一、福利机构特殊的教养环境对孤残儿童心理素质的影响
1. 机构养育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机构照顾是一种封闭的团体式的照顾。虽然满足了儿童24小时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 但这种养育环境, 客观上为儿童营造了一种比较淡化的亲子感情关系和氛围, 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三班倒。对于机构中的儿童而言, 就像有二到三组不同的父母。儿童的照顾者经常更换, 无法为儿童提供持续性的照顾, 造成角色缺位或角色冲突。因此机构中长大的儿童缺少家庭生活体验, 缺少与他人正常的依恋关系, 缺少感情交流, 对儿童的身体、智力以及人格的社会化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 有相关研究表明, 早期失去母亲的儿童, 且没有代替母亲的人, 其身体发育、情绪发展, 以及智力发展等方面会出现长期缺陷, 这些孩子成人后常常因神经质而变的粗暴、冷酷、冲动等。
2. 教养者自身素质对孤残儿童的影响:
机构中的保育员、特殊教育老师等工作人员众多, 受教育程度不同, 自身的素质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于家庭教养中父母“教”与“育”, 但他们又集众多角色, 既要担负着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和情感照顾, 又要担负着家长、朋友、教师等多重角色, 而不同的教养人员教养方式与教育观念常会有分歧, 易出现不一样的教养行为, 从而使孩子产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使其心理素质不能健康发展。
3. 儿童特点:
福利院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基本上是入院有期, 出院无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使得福利院的儿童在个体认同、同辈团体方面发生困扰, 从而不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儿童福利院缺少实现社会化所必须的场合和舞台, 儿童自身受生理、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人格特质所限, 影响了儿童可能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 减少了他们参与社会化的过程与质量, 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也怪僻、孤独、自私和神经质, 而培养不出社会规范的行为, 扮演不成社会所期待的角色。
二、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的心理素质的方法
1. 创造良好的机构教养环境:
营造家文化。让孤残儿童享受到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呵护和关爱, 让从事儿童福利事业工作者必须做到:尊重儿童, 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 把被动的、单纯的工作责任, 变为主动的、亲情的家长责任, 从亲情的培养到孩子依恋情结的建立让每个孩子都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生活, 在保育员的怀抱中长大。创设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 用生动有趣的儿童卡通绘画装饰墙壁, 在不同楼层、不同室区设计不同的主题, 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区设置假山盆景、鱼缸、秋千椅, 在楼道悬挂以孩子活动为中心的图片和孩子们的作品, 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和对“家”的认同感, 体会到自己是儿童福利院的小主人,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豪感。
2. 教养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言传身教”, 教养者良好的文化素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潜移默化、时时刻刻浸透着孩子们的心灵, 教养者要用良好的行为去带动、教化和影响孩子们, 要培养他们稳定的心境、开朗的性格。要因人施教, 教养者既讲民主, 又不放纵, 多放手、少捆缚, 多鼓励、少责罚, 当孩子的意愿与教养者不一致时, 不要乱用权威, 应以说服为主, 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 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 对孩子尊重但不放纵, 关爱但不溺爱。要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结合孩子们兴趣、挖掘潜力, 创造环境, 因势利导, 积极鼓励儿童自我实践, 使孩子们从教养人员长期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 不断进取, 从而促进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3. 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发挥机构社工专业心理辅导、纠正行为偏差,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培训专业人员开展新生婴儿早期抚触, 利用义工资源开展模拟亲子的启蒙教育, 有针对性开展小班化结构教育等让儿童在类似父母的怀抱中享受亲情, 享受成人怀抱中的安全感, 获得身体接触带来的快感, 对培养孤残儿童良好的情商, 降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的机率。行为偏差, 其根源可能更多的是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 通过社工、心理咨询师专业介入是增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 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 拓展社会活动, 融入社会:
增加孤残儿童的社会接触和社会交流机会, 对培养孤残儿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极为有效。通过教给孩子们基本社会交往技能, 融洽伙伴感情, 丰富他们的文体生活, 激发他们生活情趣, 培养其活泼健康的心理品质。
机构教养环境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关注孩子, 尤其是关注孤残儿童群体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教养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价值, 在平凡的岗位中融入真情、奉献爱心, 充分认识机构教养的重要作用, 利用社会有利资源促进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健康 篇2
偶尔的压力会激励孩子勇往直前,如果生活中一直平淡无味,孩子们就会失去信心、懒散,甚至不求上进,可是要是压力太大,大到孩子无法承受的范围,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比较容易出心理问题。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二、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不跟别人一起逃学、不跟着别人作弊、抽烟、抄作业等等,就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会受到孤立,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当教导孩子要坚持原则,不对的事一定不能做,让孩子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三、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当父母亲的小时候肯定也会遇到和孩子相同的事情,可是当时作为孩子的你是怎么想的呢?当时你又是怎么处理的呢?但是现在自己的孩子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些是可以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享的。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曾经有面对烦恼和压力的时候,这样爸爸妈妈说的话他们就会比较听得进去,也会特别的乖巧。
四、培养孩子的自尊
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就会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不会同流合污。
五、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愿。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光心孩子交的朋友,多关心孩子的所想所做。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加以恰当的引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轻松愉快地度过少年时光。
儿童心理特点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于辅导儿童绘画。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六至七岁的儿童们处于幼儿和儿童之间转变的时间,他们的大脑已经发育到成年人的90%,可是他们的心理方面还保留着自己幼儿时期的状态,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把画画当成一种游戏。
一过7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在想象的同时,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故称之为图式期。
这个时期,特别要求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顺其自然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把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给扼杀了。
写实倾向期
由于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梦幻开始发生怀疑。
对以前自己常采用“古怪”的、“不合逻辑”的表达方式持否定态度,对过去画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实的画表示否定。他们对儿童画表现的天真、幼稚并不喜欢,更羡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绘画,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过渡,故称为写实倾向期。
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开始追求真实,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对绘画的兴趣趋于淡漠,个别甚至视画画为额外负担。这个时期要使儿童的绘画兴趣如同图式期时那样浓郁,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他们画出的作品能抒情达意,这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才会有增无减。
儿童心理健康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产生沾沾自喜求虚荣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注心理健康,从儿童开始 篇3
那么,儿童抑郁症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疾病?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情绪障碍,临床上常以焦虑、烦躁、行为障碍为主要特征,会对儿童心身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儿童抑郁症的患病年龄在7~12岁之间,发病年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男孩少于女孩。若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儿童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预后均较好。
儿童抑郁症的具体表现有:
1. 情绪改变儿童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有时无故哭泣,喜独处,经常自责,易忘事,对平常喜欢的活动也不再有兴趣。严重者会有自伤、自杀冲动。
2. 行为改变行为与过去判若两人,一向很听话的儿童忽然变得不听话,爱顶嘴,表现易激愤与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学习成绩下降,跟同学的关系逐渐疏远。
3.身体改变儿童出现体重下降、头痛、胸闷、腹痛、乏力、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原因。
那么,儿童抑郁症有哪些诱发因素呢?
当前通常认为,儿童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有:
1.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期望越高,孩子承受的压力越大,引起的心理情绪问题也就越多。因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必然会让孩子承受相应的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儿童在承受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的同时,只要家长对学习成绩感到不满意,孩子就会时常遭到指责、责骂。故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2. 家庭不和谐家庭不和谐,环境不良,父母之间争吵过多,家庭缺少温暖,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丧失亲人、父母离异、突发的意外事件、同学及师生的关系等问题,都会对儿童弱小的心灵构成伤害,引起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贫穷则是儿童抑郁症的另一个潜在的因素。
家长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和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抑郁症呢?
在实际生活中,正常和异常的情绪问题会表现出相似的特点,只不过抑郁症的症状特点会更严重、更多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更久。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一些变化也不必太敏感,应通过细心的观察进行准确的判断。
每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通常会引起情绪不稳或不爱说话等暂时的情绪变化,有的还会影响到饮食与睡眠。此时家长若能够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问题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疏导,儿童会很快恢复到平时的生活状态。假如儿童在家长的努力帮助与积极疏导下解决了问题,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孩子的情绪、饮食、睡眠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时,家长就应高度警惕了。若是儿童接着出现对平时喜欢的活动毫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或有查不出原因的腹痛、头痛等身体上的不适,就该及时请医生检查诊治了。
家长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本来就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小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确会有些困难。虽然这样的儿童会把很多话藏在心里,家长很难问出什么来,但只要家长能够仔细观察,还是能从孩子的身上找到一些可疑的迹象。如突然改变正常的生活规律便是一个信号,家长此时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是否有与过去不同之处,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等情况。若是在这几个方面出现了过去没有的一些异常情况,特别是身体不适又查不出原因时,家长就应考虑从孩子的精神上寻找病因。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儿童多以身体上的不适为主要表现,并不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这些儿童在综合医院诊治时,虽经各种检查均难以明确病因。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考虑带孩子去看精神科或心理医生,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有抑郁症患儿该如何护理呢?
家长在护理时,要从改变自己不良的养育方式做起,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亲密、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要做到理解、接纳孩子,多跟孩子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不快,进行适时疏导,切忌责备,应以鼓励为主。平时注意多带孩子到野外、公园去玩耍,多与孩子做些游戏,改善孩子的不良心境,尽快帮助孩子找回丢失的快乐。
特别提醒护理抑郁症患儿的家长们注意:
1.患儿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药物。
2.发现孩子突然无原因地主动与家长接触,或总背着父母做些什么,或是有其它反常的情绪变化,家长须有所警惕,防止孩子发生意外情况。因抑郁症一个最大的潜在危险就是自伤自杀的极端行为。
有关专家提醒家长们注意,儿童抑郁症值得引起每个家庭的注意,对儿童进行的保健,不仅仅要做好营养卫生与躯体疾病的预防,同时还要保证精神健康,这才算是全面的儿童保健。
儿童最早接触的世界是家庭,家庭是培养和陶冶儿童行为、情操的第一个场所。儿童第一个保护者是母亲,母婴关系对于婴儿精神发育十分重要。父母是儿童情感的安抚者,父母对子女不只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发生影响,家庭气氛对子女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搞好家庭保健,对儿童精神健康地发育有着重大关系。
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搞好儿童的精神保健
1.父母精心照顾与关爱子女身为父母者必须精心照顾与关爱自己的子女,让儿童感到父母是亲切、可信任、可以依靠的对象。这样,父母同子女之间的感情交流才容易,才能避免发生某些不良的情绪,也便于在儿童出现了某些不良行为之时,父母进行矫正不致于产生对抗情绪。
2.营造和谐良好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要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楷模形象,因儿童行为的学习更多是不知不觉地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不只是听成人教他怎么去做。
3.父母教育子女应要求一致尤其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能互相矛盾,避免孩子无所适从,或利用父母间不一致的意见钻空子。
4.不能对子女无原则地迁就或溺爱父母对子女无原则地迁就与溺爱会助长儿童的不良行为,助长其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等不健康情绪的发展。
儿童心理健康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 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如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 而“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 是学校和教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 而班主任又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 交友没有选择, 喜欢成群结伙, 打架斗殴, 花钱大手打脚, 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常和品行欠佳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参与偷盗, 迷恋上网, 有的甚至早恋等。
二、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 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在年龄较小时就离开父母, 致使亲情关爱严重缺失, 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 但毕竟与父母不同。当遇到一些麻烦时他们就会感觉柔弱无助, 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 再加上性格内向, 总把事憋在心里。长期下去, 这种自卑封闭, 极易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 具有强烈的自豪感, 而父母不在身边就好像失去了坚定的依靠和保护, 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丧失信心, 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 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感, 空落、寂寞、孤单, 时时困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时间一长会使他们的心理骚动、抑郁, 进而导致精神上的空虚, 甚至行为上的出格。
(四) 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 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 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 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 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五)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在年幼时, 父母就离开外出打工, 他们不理解父母, 认为家里穷, 父母没有能耐, 才外出打工, 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 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三、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 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 于是大多采取“物质 (金钱)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 偶尔打电话联系也只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对于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子女好逸恶劳, 奢侈浪费, 摆阔气, 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 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 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长此以往, 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担心。
(二) 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 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 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甚至被拐卖, 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注重引导, 要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 尤其应该重视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
1. 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 要关爱孩子, 但不要溺爱。代理监护人不能因为孩子小, 父母又不在身边, 就对他们加倍的溺爱, 而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 多跟他们交流、沟通, 但要避免过分唠叨。
(2)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代理监护人要正确引导孩子,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不能简单地加以限制、否定。不能满足孩子的应加以解释, 做通孩子的思想, 消除误会, 防止产生代沟。
(3) 遇到困难, 及时帮助解决。代理监护人应替孩子想办法, 出主意,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学习上无法指导孩子, 可以通过电话请教教师或别人。总之, 在孩子眼里, 要做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 只有这样, 孩子才不会因此心烦, 更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2. 加强学校联系。
(1) 通过家访, 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 帮助代理监护人分析留守学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平时, 学校还可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 让教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 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 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取得联系。
(2) 教师时时与学生父母保持联系。教师是代理监护人, 是学生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 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 教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的父母, 根据孩子的特点, 重新选择寄居家庭, 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 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 应多与他们沟通, 常进行耐心的询问、了解, 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二) 学校主动出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 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档案要详细记载这些孩子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 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等, 以便跟踪教育。
2. 给予集体的温暖。
孩子远离父母, 时常会有孤独感, 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会有伤心时的热泪, 因此我们要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各班可建立留守儿童的生日档案, 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 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 班主任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些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爱, 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3. 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教导处可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会议,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 静下心来, 克服困难,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学校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4. 丰富课余生活。
学校可利用假日举办文艺演出或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 如小制作、参观、实验活动等。
5. 突出学习上的帮助。
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 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 除老师热心辅导外, 班级也应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采用“兵教兵”策略, 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三) 关注后进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 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 尤其学校中的一些“双差生”, 更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各负责老师应深入后进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 开展定期谈话, 跟问题学生交朋友等, 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后进留守儿童的转化工作。
儿童心理健康五大主要标准 篇5
中二班
2012.5
儿童心理健康五大主要标准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4.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家园漫音之:健康快车
中二班
2012.5
长个黄金季给孩子补钙4原则
春天是万物勃发之时,对于儿童来说,也正是长身体最快的时候。很多家长以为想长高就得多补钙,不惜买很多高钙食品和营养品让孩子吃,其实补钙是有原则的,不能过于盲目。
家长给孩子补钙,可掌握以下4原则:
1每天保证牛奶或酸奶摄入量250—500克。
2坚持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多与阳光接触,尽量多露出皮肤。因为多晒太阳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自身合成,以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
3多食绿叶蔬菜,因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K对长个有好处。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忧思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模式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及其缺陷
1.单亲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离异或者由于疾病、自然灾害、车祸等原因导致父母一方独自抚养、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大多是“严”“慈”失衡的,从而失却了成功家庭教育中严慈相济、相契的特质。“严”、“慈”失衡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更大的危害是造成孩子心理的阴影和伤害,最终成为心理上的问题。
2.单方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一方(大多数为父亲)外出,由一方(母亲)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这是一种“严”“慈”失衡状况更为严重的现象。
3.隔代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双方外出,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目前有逐渐增多趋势)。隔代间巨大的思想差异,严重的代沟问题,祖辈对孩子的溺爱以及教育思想的缺失,使其教育力度与效度极其有限。所谓的教育也只是放纵或看管,更多的仅止于抚养的层面,缺乏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
4.撫帮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除父母双方外,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由亲戚、朋友代为教育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跟单亲家庭教育相类似的问题。一方面他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要照看被抚帮的孩子,所以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一般只能采用“看守”的方式。他们大多数是只求无过,不求有功,孩子一旦出现教育问题,家长之间产生矛盾,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会给孩子造成人际关系处理的心理影响。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家庭教育模式。
5.合伙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双方外出,多个孩子合伙租房,多名家长委托一名家长教育的一种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别,孩子之间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如果受委托的家长,能把这种攀比的心理引入学习能力的竞争、良好习惯养成的竞争,那可以使孩子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将给孩子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6.“真空”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只留下孩子长时间在家里自己生活、学习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孩子放任自流,无人管教,极易形成孩子懒惰、责任心缺失的人格品质。他们遇事不知所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种“真空”家庭教育模式更应引起家长、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模式的多样化直接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生活环境、生活节奏的变化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压力。留守儿童在人格、品行、情绪、个性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其学习和成长,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上多出现哪些症状呢?
1.烦躁焦虑。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稳定、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中。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缺少这种家庭氛围,特别是抚帮家庭,孩子感觉寄人篱下,被父母遗忘或不重视,有了问题也无法解决,整天惶惶不安,忧心忡忡,无心学习,极易烦躁,自暴自弃,做事缺乏条理。这些孩子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打击,遇事不冷静,为人处世缩手缩脚,缺乏自信。
2.自私自卑。自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利益为主的心理状态;自卑则是自感处处不如人的心理状态。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自我期望得不到满足同时感觉不如人的心理状态。在他们自己看来,则只能满足自己的利益,别人不能占有其利益,当别人占有他们的利益时,会感到自己无能、渺小,因此,自闭、孤僻,难与他人沟通,更没有勇气挑战失败。本应健康向上、乐观主动的少年儿童却因父母的长期缺位,儿童应有的家庭温暖、教育监管缺失,致使其自私自卑的心理逐渐形成。成天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孤僻自我,自信缺失,自私自卑渐成这一类儿童常见的心理特征,致使他们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
3.缩手缩脚。很多孩子原本聪明、机灵、活泼,却因为学习、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变得茫然无措、冷漠无情、悲观无望,遇事无所适从,内心压抑痛苦,再加上诉说无望,人际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出现抑郁、自闭的心理问题。
4.过分任性。和谐健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则性,通常刚柔相济,严慈相辅。但是在隔代家庭教育模式中,祖辈对孙儿往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溺爱,希望从孙子身上找回未曾得到过的温馨,故而对孙辈无原则地娇纵,导致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叛逆孤行,甚至出现攻击的倾向性。
5.难以满足。父母长期外出,孩子长时间失去了父爱母爱,缺少家庭的温暖,不能享有精神和物质上的快乐,内心空虚无聊,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则逃学、泡网吧,有的失学与社会闲散人员勾结,干偷鸡摸狗之事;有的在学校无心向学,课堂上玩手机游戏;有的拿父母寄回的血汗钱请哥们大吃大喝等。这多是孩子在精神、物质上得不到适度的关注关爱而导致的一种异常表现。
6.提前进入青春期。这是指儿童超越了实际年龄及生理界限,在心理上表现出近似成人的倾向和特征。父母长期外出,辛苦创业,拼命挣钱,要求孩子在家省吃俭用,多做事,认真学习,在校表现好。一个天真可爱、活泼伶俐的孩子在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已够繁重,又要承担家务劳动,弄得孩子不堪重负。现在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孩子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使孩子超越生理阶段,提前进入青春期。
国内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篇7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概况如下。
1. 儿童心理健康标志
本文所说的儿童主要指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 而且年龄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个体, 社会公认年龄段为0-12岁。
儿童正处于发展时期, 其心理健康标志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但也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判断依据, 有代表性的说法有:
(1)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为:1) 智力发展正常;2) 情绪稳定, 情绪反应适度;3) 乐于与人交往, 人际关系融洽;4) 行为统一和协调;5) 性格特征良好[1]。
(2)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1) 乐于学习和生活,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2) 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能了解接纳自我, 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4) 情绪稳定、乐观,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5) 健全的人格;6) 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 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 热爱生活、集体, 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9) 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 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2]。
对于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因素, 有人分析了心理健康标准确立的三种影响因素:人性观、价值观和文化[3,4]。
2. 主要评估方法
心理健康的评估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心理测验法、生物医学检查、收集档案记录、健康史报告等, 国内目前对儿童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之所以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 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测量工具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 。由于该量表使用方便, 信度和效度的反映也不错, 所以自从被引入国内至今, 就一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由于是从国外引进的量表, 文化背景方面有很大差异, 用它来研究所有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尤其是我国儿童的一些发展上的问题, 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近些年我国不少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践要求, 编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比较常用的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MHRST) 、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PPCT) 等。
3. 主要测验
心理特性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 心理健康测量无法直接测查人的心理特质, 而是通过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其心理特质, 因此, 心理健康测量具有间接性。心理健康测量评价总是与其所在团体中的大多数人或者某种人为标准, 因此, 心理健康测量具有相对性。任何测验都不可能测量人的所有的行为, 特定的测验只测量它所要测定的行为领域的一个行为样本。因此, 心理健康测量具有代表性。心理健康测量还具有客观性。因为, 测验工具从编制到施测、记分以及对结果的解释都经过了标准化。
当然,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对某些心理特性的认识可能还有偏差, 因而, 对心理健康测量的使用必须慎重。
4. 展开的主要调查
杨宏飞总结《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999年间, 我国中小学生心健康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类文章发现, 一般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基本在10%~30%之间[5]。俞国良等采用CBCL量表调查了36所城市幼儿园的457名3—6岁幼儿, 结果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5.1%, 主要表现为抑郁、强迫性、交往不良和攻击性等心理行为问题[6]。规模较大的调查还有: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1 095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1992年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筛查了2万多名4—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广州市1994年对1 000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进行了调查;中国科学院心理所1997—1998年对北京市8 869名青少年进行了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 (沃建中博士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 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 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01年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广泛调查[7];杨建文等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 应用SCL-90和自编调查问卷对江苏省1762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5心理健康主要问题:
幼儿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有: (1) 小儿多动症; (2) 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等; (3) 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等; (4) 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等; (5) 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等; (6) 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 (7) 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6]。
小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有: (1) 学业问题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 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 大多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问题。 (2) 情绪问题包括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反应过度等。 (3) 品德行为问题如偷窃、常打架、骂人、说谎等, 往往男孩多于女孩。 (4) 不良习惯在短时间内不易改正, 如吮吸手指、咬指甲、习惯性眨眼等。 (5) 青春期问题问题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如吸烟、吸毒、自杀、犯罪等[8]。俞国良的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 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 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 其他方面的占30%。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 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9]。
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多于正常群体, 其中, 学习困难儿童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攻击行为、违纪、分心、智商偏低、神经质、冲动、固执、笨拙、孤僻等;肥胖症儿童的问题主要是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自卑、焦虑水平高、孤僻、退缩、内向、抑郁、社交能力差、幸福和满足感低等;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胆怯、无安全感、社会退缩、生活自理能力差;工读学校学生的问题通常为品行障碍、智商低者比常人多、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抑郁;盲校学生的问题主要是自卑、情绪不稳、爱发脾气等[5]。
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而且还要顾及其发展年龄, 这是因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表现不同的行为。儿童心理工作者还要深入地了解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出现的发展阶段不同具有的意义不同。
6. 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8]。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及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 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后天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所生活、学习、娱乐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主要包括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父母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家庭养育类型、家庭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风气和传播媒介) 及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的健康状况、入学年龄等) 。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奠定了儿童的气质基础, 而父母的文化、个性、教育方式和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育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Rutter指出, 父母长期不和、关系紧张、冷漠的家庭关系是儿童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 比精神病家庭、离婚破裂家庭的影响更大[10]。
7. 干预研究
儿童心理干预性研究:治疗性干预主要由医疗机构主持, 包括一些个案研究和大样本研究, 有效治疗了诸如学习困难、多动症、恐怖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发展性干预多由学校心理老师进行, 有效提高了参与实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
二、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展望
1.目前大多引进的国外量表, 由于社会文化方面差异较大, 不太适合我国儿童的实际, 在了解现状方面极可能有偏差。
将来, 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较统一的科学测查工具和标准应该会出现。另外, 整合性的研究、评价标准、干预措施将会受到更多青睐。
2.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 目前针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研究干预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及进一步改进的文章较少, 更多的是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提出探索性干预措施。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实施起来远比初期的调查麻烦和困难, 大的城市情况也许会相对好些。将来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继续深入, 情况一定会改善。
3.儿童心理健康与儿科学、儿科保健学、儿童精神病学、儿童神经病学、优生学、健康教育学等密切相关。各学科联合协作进行病因调查、治疗干预、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 将成为发展趋势。
4.随着我国教育培训业务的发展, 必将有更多的专职和兼职人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我国近5亿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大军之中, 从而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62-63.
[2]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7.
[3]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4) :48-52.
[4]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 2001, 24 (4) :480-481.
[5]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4) :289.
[6]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64-69.
[7]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2:9-10.
[8]彭迎春, 倪进发, 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3, 9 (3) :192-195.
[9]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1, (7) :62-69.
儿童的健康心理环境构建 篇8
首先, 心理发育与形态和生理的发育是一样的, 都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方面, 他们是密切相关的, 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也是统一的, 不可分割和相互影响的。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往往伴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障碍, 而体格发育不良的儿童又常常会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症状, 那些从小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 性格往往孤僻, 不合群, 说话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相反, 那些从小受父母过分溺爱和娇惯的孩子, 往往发展为任性、骄横、自私自利, 一切随心所欲的人, 他们在未来学习、工作、生活中将会遭遇许多困难, 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
其次, 各种心理问题在儿童时期普遍存在。一般来说, 儿童有不同程度的情感和行为障碍, 有些成年期的精神症状如精神分裂症、行为障碍等, 在儿童时期都有表现。所以, 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认识到, 预防成年人的精神疾病应该从小抓起, 所以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儿童的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儿童表现为爱学习, 而且能够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以获得成绩, 同时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 因此, 他常常乐于学习。心理健康的儿童是有朋友的, 他乐于与人交往, 而且能够经常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 悦纳自己, 不自卑, 并且努力发展自己身心潜力, 即使对无法扑救的一种缺陷也能够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改善儿童的精神状况, 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研究。摸清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积极预防并早期治疗各种心理障碍, 使所有的儿童有一个健全的精神系统, 有良好的感知觉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早期教育, 促进智力开发, 帮助儿童自觉克服各种不良行为, 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开朗的性格。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游戏活动等, 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 指导家庭幼儿教育,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儿童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 有的儿童生活在不和谐无欢乐的家庭里, 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有的家庭缺少相互交谈的机会, 对儿女的学习和生活要求漠不关心, 又不加以有效指导;有的对儿童少年无原则地迁就、溺爱, 使之任性胡为, 儿童是家中一切活动的中心, 从而养成了孩子目中无人, 傲慢自大的性格。一旦入园以后, 环境发生了变化, 他们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必须和其他小朋友平等地分享一切, 再不能随心所欲独占一切了, 这就使完全缺乏这种思想准备的儿童遇到很大困难。有的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 弃之不管或责备, 动辄打骂, 有的父母随心所欲地改变儿童的要求, 许诺和惩罚方式时紧时松, 这都是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因此, 幼儿园教育要指导家长处处要以身示范, 严格要求自己, 合理教育, 培养少儿良好习惯, 使儿童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3) 改善幼儿园环境,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心理问题的儿童表现各不相同, 有些儿童学习东西比较慢, 理解能力差;有些儿童精力不集中, 注意力涣散, 给教师留下不良印象, 经常受训斥。久而久之, 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加剧了情感和行为的障碍。长时间下去他们对幼儿园毫无兴趣、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 心理健康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 幼儿园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 全面发展儿童各方面素质, 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发展儿童兴趣, 使幼儿园变成孩子们的乐园。 (4) 强化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组织有益于儿童身心发育的活动。利用儿童游戏竞赛、读书报告会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让儿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更多地认识环境、接触外部世界, 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定期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交谈近期儿童在幼儿园、在家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使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篇9
农村超生寄养儿童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国外学者一般研究亲属抚养儿童,或者是被家庭寄养的儿童、福利院中的孤残儿童。为了解我国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该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至高三阶段12~17岁超生寄养儿童70名,和徐州地区4所高师预科段15~17岁曾经被寄养学生30名为被试,研究组学生共100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82名;小学生25名,初中生31名,高中生14名,师范生30名。从研究组中再抽取10名超生寄养儿童典型个案,作进一步的深度访谈。另外在同样范围内又随机抽取相同性别比例、相同年级100名非超生寄养儿童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用以调查学生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寄养年限和寄养类型等。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教授SCL-90中文翻译本。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状况
超生寄养儿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6个因子的平均分大于2分,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平均分在2~2.4之间,人际关系敏感平均分在2.4~2.9之间;总均分183分,表明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偏低,部分超生寄养儿童在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偏高。
超生寄养儿童总分大于160的有40人,占40%,其中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最为严重,均分大于2的人数超过40%,说明有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有强迫心理和强迫行为。焦虑、精神病性2个因子均分大于2的人数占33%,说明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
2.2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
女孩的焦虑水平、恐惧水平均高于男孩,男孩的敌对水平高于女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7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超生寄养儿童与非超生寄养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
超生寄养儿童各因子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超生寄养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4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在不同寄养年限中的差异
寄养年限为5 a以上的超生寄养儿童恐惧水平高于5 a以下超生寄养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及总分不同寄养年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不良,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敌对症状、偏执症状等最为严重;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超生寄养儿童与非超生寄养儿童在心理健康总分、抑郁、偏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因子上均存在差异;超生寄养儿童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超生寄养儿童。笔者分析,超生寄养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的亲子分离给超生寄养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2]。首先,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儿童失去了对父母的依附,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分离焦虑。儿童对父母有强烈的依附感和被保护的需求,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以及无归属感,从而引发恐惧和焦虑甚至是失望和痛苦。其次,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归属和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小不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使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并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3,4]。再次,长期的亲子分离导致亲子沟通和交流的缺乏,影响亲子关系,一些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最后,长期的亲子分离造成了亲子教育的缺失。生活在亲戚家中的超生寄养儿童从小远离父母,使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鞭长莫及[5]。(2)为逃避超生的处罚而东躲西藏,使超生寄养儿童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人处于恐惧状态时,尤其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时,很可能就会引发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严重时出现激动不安,思维和行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因此,儿童需要安全的环境,不仅是物理环境上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环境的安全[6]。(3)“黑孩子”的身份使超生寄养儿童备受歧视[7]。有的超生寄养儿童没有合法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大部分儿童会产生被家人抛弃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不少超生的孩子还长期受到社会歧视,给他们的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给其心理发育留下阴影;有的超生寄养儿童不仅仇视父母,而且仇视社会,形成反社会人格[8,9,10,11]。(4)超生寄养儿童被寄养时遭受的冷落和忽视,给其心理留下阴影。很多抚养人自己本身就有孩子需要照看,对于超生寄养儿童可能会照顾不周,尤其是忽略了超生寄养儿童心理上的需求,这就导致被寄养儿童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胆小畏缩的性格[12,13,14]。
不同性别超生寄养儿童在焦虑因子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女童焦虑、恐惧水平明显高于男童,男童的敌对水平明显高于女童。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男女超生寄养儿童的态度不同,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女孩比男孩受到更多的歧视,女孩受到的心理伤害更大,而男孩则受到父母更多的溺爱。
不同寄养年限超生寄养儿童在恐惧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寄养时间越长,得分越高。寄养时间越长,亲子交流和沟通的时间越少,亲子分离的伤害越难弥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心理引导,也同样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为进行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访谈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至高三阶段超生寄养儿童70名和徐州地区4所高师预科段30名曾经被寄养学生为被试,选用SCL-90为测量工具,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有强迫心理和强迫行为,人际关系敏感;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超生寄养儿童中,女童的焦虑、恐惧水平高于男童,男童的敌对水平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生寄养儿童各因子和总分得分均高于非超生寄养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寄养年限仅恐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偏低,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女孩在焦虑和恐惧方面较男孩严重,寄养时间越长,心理问题越严重。
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研究 篇10
一、0~3岁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
0~3岁儿童心理客观来说就是人脑的发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些映像, 换一种说法就是儿童心理的发育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一些心理反映就是大脑功能的反映。我们可以依据0~3岁儿童的大动作 (如坐、立、走等) 、精细动作 (如抓握、手眼协调等) 、语言、记忆、意志、个性等形式的活动来检查他们的心理发育情况。由于0~3岁的儿童主要以行为活动为主,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这些动作行为所体现出的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他们的心理发育。当然大部分3岁以后的儿童智力活动相较于行为活动会比较突出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进行评价。
二、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理念
(一) 关爱身心, 满足需求
对于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应该放在第一位, 要积极的强调以亲为先, 以情为主的原则, 对儿童进行关爱, 用丰富的亲情满足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 从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孩子在宽松舒适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健康愉悦的发展, 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 以养为主, 融教于养
对于婴幼儿来说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成长的基础, 在注重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的同时, 首先要把儿童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 坚持教育与保育同时进行, 让儿童在自然成长中做到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心理和生理共同的发展。
(三) 关注发展, 顺应天性
对于婴幼儿心理健康教养, 需要全面关心、关注和关怀他们的成长历程。每个孩子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心理教养过程中对于每个孩子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应该要正确对待, 要充分给婴幼儿创造经验获取的机会和搭建发展潜能的平台, 让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尊重婴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 努力顺应儿童的天性, 让他们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健康心理。
(四) 因材施教, 发掘潜能
对于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养研究, 除了重视浅层次的身体发育和情感需求以外, 对于不同婴幼儿的感知、运动、语言、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差异要进行仔细的观察, 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 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会, 激发婴幼儿的潜能, 为心理健康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策略
(一) 创设舒适环境, 提倡亲近自然
0~3岁婴幼儿对于环境有着极其敏感的需求, 因此在进行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的过程中, 需要打造舒适环境, 让儿童在亲近自然的氛围中形成健康心理。主要措施如下:创设温度、适度、光线适宜的睡眠环境, 从而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卫生的活动空间, 让孩子在充满亲情的环境下进行活动, 用丰富的亲情满足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 让儿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户外活动空间, 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 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 并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 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
(二) 创造沟通环境,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当0~3岁儿童随着身体慢慢的长大, 能够具备一定的交流意识的时候, 成人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在亲子沟通中, 婴幼儿能够感受到成人对他的关爱、尊重, 使婴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 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 感到自己为父母所关心, 喜爱, 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有助于婴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 促进婴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 创造有效资源, 实施心理健康教养
随着孩子的成长, 家长的教养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 要相信他们的实力, 充分创造和利用有效资源培养他们的独立和自信。如: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杯子喝水, 主动抓拿玩具, 多给他们提供独立运动和自由运动的机会, 让孩子推着儿童车或者扶着桌子慢慢行走, 培养孩子自己洗手、洗脸、脱袜子等, 还可以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图画书, 进行亲子阅读, 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 从而满足儿童成长的各种需要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当然, 满足儿童的需求并不是一味的溺爱, 对于儿童不合理的需求要进行正确的制止和拒绝, 并进行有效规范, 保证儿童良好心理性格的形成。
四、结束语
总之, 家庭教育在0~3岁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所采取的方式是否恰当, 不要出现漠视溺爱等不良现象。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可以收集一些正确的赏罚办法,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应更好的学习, 多与专业人员沟通, 并且以身作则为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养形成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夏荣华, 邓向红, 李振华, 郑凯军, 黄惠娟, 杨秀芳, 陈敬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01)
[2]程洁.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体系中的家长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从英才学校调到寄宿制学校。还记得我第一天接任404班主任时的情景,推开教室的门,出现在眼前的是七八张课桌和高矮不等的七八个孩子,相当于一个学后家庭补习班的数量。对于见惯了五六十班额的我来说,真没把管理这七八个孩子当成大事,然而接下来的工作使我改变了想法。近一年的工作使我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审视自己,我发现,我的处境很尴尬。我失去了往日班主任的威严,也无法代替他们的亲人与孩子们走得很近。我真正的体会到这份工作的特殊性,由于我们的介入,使原本简单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第三者,这使教育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了。作为第三者的我们以什么樣的姿态立足,发挥第三者的媒介作用。这显然是这条关系链正常维持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思考,使我深深的明白了以往班主任似的权威管理是不会有太好的教育效果的,父母似的唠叨说教是无法走近孩子们的心里。我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手段,新的身份与孩子们拉近距离、成为朋友,才能很好的教育和帮助他们。这种想法在聆听了进修学校的王老师的“我们是有缘人”的那节心理团体辅导课后更加坚定了。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在我们学校寄宿的孩子,有的是父母居住农村务农,孩子要到城里就读;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一方要维持基本的生活在外打工,没有太多的精力照顾孩子;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国外。前两种情况还好些,最起码孩子有机会与家长在一起,而后者就不那么乐观了,这部分孩子有的是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见不到父母,他们过早的独立面对生活,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使这些孩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制能力差、责任心不强、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心理上有自卑、冷漠、恐惧缺乏自信心,有的行为过激,破坏他人物品、偷窃、逃学、沉迷于网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留守儿童产生了这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这是留守儿童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较少,使这些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 依靠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信任的基本态度。而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依存关系被迫中断,这些孩子长期处于缺乏亲情的关怀和抚慰。自我封闭或半封闭。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信任,没有安全感,他们不愿与人深入交往,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导致他们的情感冷漠,对待事情没有热情。 由于留守儿童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脱节。儿童一般由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等亲戚监护,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的态度,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使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说谎、欺负同学迷恋网络游戏,形成行为的偏差,从而影响学习,导致学习下降。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父母心理就产生了愧疚感,为了补偿孩子,大多数家长采取物质加放任的方式,这样使得留守儿童拥有的零花钱要比同龄的孩子多,形成了好逸恶劳,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二、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学校教育又是他们产生心理因素的又一原因。学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阵地,他们很难为留守儿童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在生活和学习上难以赋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每个学校不得不把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首要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人格的形成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过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焦虑、不自信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生理因素
初中的留守儿童正值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生理因素也促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此时他们的心理特点具有叛逆性、动荡性、自我性。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尚未完善片面的思维方式容易将事物简单化,一遇到挫折往往自暴自弃,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社会因素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社会因素也威胁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中学生的行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渴望接触社会,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还有就是文化传播媒体的影响,如网络虚拟世界、校园暴力小说、电影,电视剧中的凶杀、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侵袭危害也很严重。一旦有孩子沾染了这些不良习气。它会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影响周围的人,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五、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性的完善,是解决一切外在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我们的孩子心理健康,才能拥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稳定的情绪,才能用规范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他们的特殊监护人,我们应该予以关注和重视,担负起教育和引导他们的重任。我们要以心灵沟通者的身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他们能有苦与你倾诉,有乐与你共分享,成为他们知心的倾听者,并能予以适当的点播与启发。我个人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它是心与心沟通、心与心交流的一门学问。我们不能成为专家,但我们可以成为践行者。用真心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让我们的介入能弥补学校、家庭教育的不足,预防社会不良习气的侵袭。让我们的留守儿童能真正的在春风里留守,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叶曼,张静平,贺达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06).
[2] 李宝峰.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 教育探索. 2005(05) .
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
在我国, 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主要经济产业都集中在沿海及各大城市,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 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生活质量差, 难以满足生活需要, 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再次, 城市人流复杂, 民工工作又极为辛苦, 怕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孩子。此外, 民工工资很低, 难以负担孩子在城市里高额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民将子女留在农村, 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 学习习惯差。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虽然有少部分留守儿童能正确认识自己, 自律、自强, 乐观向上, 学习成绩优良, 但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 学习无目的, 学习习惯差。这就使得这些儿童对学习越来越不关心, 常迟到、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地完成家庭作业等。
2. 认知和价值观的混乱。
儿童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最早是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 并把学到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准则。因此, 缺失了父母在言行举止和教育等方面的引导, 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道德认识上的困惑。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自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和个人主义、功利主义。
3. 人格发展不健全。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 可以说这些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 使得这些孩子缺少了与父母最基本的交流和倾诉的机会, 从而导致他们心理情感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内心封闭, 情绪消极, 缺乏安全感, 心理承受力差, 性格孤僻, 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 存在抑郁自卑, 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的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 其中焦虑的26.3%, 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 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 107人有抑郁症状, 88人属易怒性格。李宝峰的研究显示, 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 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三、对留守儿童诸问题的建议
1. 家庭方面。
(1) 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 多与孩子相处、沟通。父母外出务工时, 最好留一个在家, 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双方都外出, 最好把孩子安排在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监护, 父母要经常给儿童打电话, 加强情感沟通交流, 给予关怀和呵护, 而不仅仅只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平时只要有机会, 需尽量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 不管是非常简单的小店购物, 还是有组织、有意义的亲子活动。父母为他们的道德成长所做的一切, 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
(2) 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社会生活的压力大, 不少家长只顾着工作, 根本没有抽一点时间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 就连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 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了。家长的漠不关心会使孩子产生孤僻、消极的思想。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 如工作有变动, 联系方式有变动, 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可以定期打电话询问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情况, 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 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疏导。
(3) 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要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 也要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 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 对孩子总是特别溺爱。而且就算他们想管教孩子时, 也常常担心自己会不会管得太严, 反而惹来儿童父母的不满。对于这些, 家长一定要做好与监护人的沟通。
2. 学校方面。
(1) 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教师掌握辅导技巧, 对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 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是有很大帮助。如果这些情绪和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疏导, 不仅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而且也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 帮助他们度过留守期间的心理危机阶段, 为他们的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是农村教师特别要重视的问题。
(2)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学校可对留守学生建立档案, 随时收集他们在校学习与发展过程的信息, 记载成长过程,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 并随时与其监护人联系。同时加强教师与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 使留守孩子愿意向教师吐露自己的情感, 以便教师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给予他们理性的评价, 并制定出合理的思想道德目标。对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奖励, 否则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惩罚。
(3) 构建亲情关爱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 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优帮差、城帮乡、大帮小、师帮生和老帮少。还可以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见面会, 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 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定期把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 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4) 学习心理辅导和法制课程。在学校开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强自立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自理、安全、感恩、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基础。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淡薄的法律意识是现阶段最常见的通病, 应让儿童通过学习及时纠正心理问题、增强法律意识, 促进身心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德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校长, 2009,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