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

2024-10-22

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精选12篇)

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 篇1

摘要:随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 语文教学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 为了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 经过实践与摸索, 我个人在语文教学中总结了“茶座式教学”, 并取得一些浅显的感悟。

关键词:教改,茶座式教学,感悟

所谓“茶座式”教学, 即学生分小组的形式, 以六至八人为一组, 围绕课桌相向而坐。这样如同茶座的座位形式称之为“茶座式”, 其优点在于学生能够更便捷、更畅快地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 更多来自眼神的交会, 心灵与思想的碰撞。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探究与交流”等环节。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转变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 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 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师生关系, 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 孩子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得到放松, 并按照他们的个性敢说、敢想,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敢争论甚至敢反驳教师的观点, 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 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同样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 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它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只有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才能激发求知欲、好奇心, 才能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宰。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学习状态, 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动。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 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 我们应因材施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效学习, 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 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 个个有动力, 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

二、发展新的阅读观、写作观和口语交际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的过程, 是唤醒已有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已有认识的过程, 是思辨、审美的过程, 是语文积累、语感增强的过程, 也是情感陶冶、思想水平提高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调动学生的认知冲突, 优化地运用这种阅读的心理因素,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情境,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文本, 学生要在自由阅读中培养能力, 提升语言素养, 从文本中汲取语言的精华, 提高表达水平。

写作永远是个性化的劳动, 是最有个性、最需要情感投入的。学生的写作不再是记忆的罗列和简单反复, 而是依靠积极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 又经过立意选材、组织等一系列的程序后才能形成。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意观察, 身入生活, 心入生活, 用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 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作动态的体验、探究, 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性思维, 逐步达到个性化创作的目的。学生积极主动观察与思考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这样学生的写作活动就会处于自觉活跃的状态, 自然会“下笔如有神”了。

在教学《岳阳楼记》时, 我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 一人当小导游。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 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 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导游回答须把书上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这样的表演, 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 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三、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体验性”, 强调“经历”, 强调“感悟”。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强化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从教学的角度讲, 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个激发生命力的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当然, 要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 仅仅有教师细致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大胆质疑问难, 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疑难。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参与性”, 我力争给学生创造最佳的情境, 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体悟。比如, 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 我让学生先自行读文章画出一幅“月夜图”, 然后再出示教学挂图, 让同学们将己之图与之比较, 再进一步领会文意, 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月夜”的具体情景。从而达到让学生内心有所启发、灵魂有所震撼、情操得以净化的目的。

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 篇2

常庄小学张晋平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从各种报纸、杂志到电视节目,到国际互联网,各种媒体对语文教学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想这是好事,说明社会、家长、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关心。通过暑期一个多月的网上研修学习,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班内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颇多。可以说这次网上研修内容很深刻,研修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教学发展之路。我个人感觉在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多,盘点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

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语文课的前提。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其次,教师要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在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时予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们对难题就有了挑战性,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帮助学生发展自学技能。课堂上我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合作训练。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小组角色,承担小组任务,同时有目的地在小组活动中示范合作技巧和协调教学活动,确保小组

专注于学习目标,使小组成员在教师言传身教带领下逐步学会合作的技能。

另外,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

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就要求我们自身不断网上研修,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自觉地走进新课程。

作为一个具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我见惯了“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通过网上研修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网上研修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也是新课改向我们提出的课题。

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动态生成  知识观  教学策论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知识的动态生成,要让过往的单一、直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得立体而多样,要注重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这样的理念下才能够更好的打造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优质课堂。想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施教水平与施教能力,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知识观可以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想要在课堂上更好的体现动态生成的知识观,这首先需要在教学目标上有合理的设计。新课程背景下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让学生们对于语言文字有较好的掌握,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注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透过文本的教学更好的深化对于学生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自身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构建。这些目标首先要渗透到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来,教师要透过有效的知识生成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教学文本有更为深刻的领会,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这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注重知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倡导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发展学生“搜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才是更好的体现动态生成知识观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与构建。以《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为例,在针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们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且要引导大家品味诗歌形象、优美、凝练的语言。最后,要让学生学习并借鉴诗中所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学写诗歌。这种逐层递进的教学目标很好的体现了动态生成知识观,也从各个层面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展开了培养。这样的目标设计才能够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并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

想要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动态生成,这必须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实现优化。知识的动态生成从另外一个角度则反映了知识教学的灵活性。教师要给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要借助有效的教学引导不断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与吸收。教师可以透过很多好的教学辅助工具来优化语文课堂,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知识的呈现,也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的创设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只有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够为知识的有效生成提供更好的土壤,才能够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多成长与收获。

如在讲授《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PPT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拙政园、退思园及一些典型古代园林的画面。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就会兴趣盎然的边听教师讲解,边欣赏小桥流水、舞榭歌台、假山盆景的画面,边思考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能够更全面的理解苏州园林的优美精巧、饱含人文底蕴的建筑特色,大家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实现知识的生成,对于教学内容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这些都是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体现的优越性所在,这也是对于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发挥,并且能够让动态生成知识观更好的得到应用。

三、教学内容的有效挖掘

想要进一步体现动态生成知识观,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挖掘教学内容的能力。很多教学素材背后都有着很好的挖掘潜质,一些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深入挖掘才能够得到体现,这也是知识生成的一种直观反映。教师要对于教学文本有深入探究,并且要善于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教学文本有更为深刻的体验与感知,这也能够让大家更为全面而立体的体会一篇文章,进而让知识教学能够更加透彻。

如,教师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课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通过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在公元207年,亲率大军北上的过程中,追歼袁绍残部,邻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的场面。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品味诗的内涵,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好的挖掘了教材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光成. 语文知识教学的历程与反思[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05).

[2] 许紫薇. 论杜威的知识观及其对新课改中教师的启示[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07).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4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这次新课改,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的是变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为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我们说, 学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最终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首先, 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进而达到自主学习;其次, 新课程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第三, 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 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1)

请看下面两个教例: (《乌鸦喝水》第二、三段的教学)

教例一: (执教者:孙竞平老师)

(1) 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通过动作演示, 让学生区别“拿”、“衔”, 着重理解“衔”的词义。教师把小石子放到了先用红线标好水位的瓶子里以后, 指导学生看水位的变化, 教学“升高”, “高”字要读得“高”一点, 然后, 再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 指导学生观察水位升高的速度。教学“慢慢地”, “慢”在叠用时, 可读儿化韵, 做上记号, 反复领读。告诉学生, 石子放在瓶子里去占了水的位置, 水升高了。大家回去可以做做这个实验。

(3) 领读、指名读、齐读第二三段, 指导学生回答课文后面的第二题, 并把课文二三段反复读、背几遍。

(4) 说话练习:

乌鸦想的这个办法好不好? (板书:在“办法”前加上“好”)

乌鸦喝够了水以后, 就怎么样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高高兴兴地睡觉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就到处捉虫去了。)

(乌鸦喝够了水, 拍拍翅膀, 飞到大树上, 呱呱地唱起歌来。)

(5) 小结并板书:喝着水

教例二: (执教者:卢雪老师)

…………

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水。可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 怎么办?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 你们来想想办法。

(2) 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 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做实验边研究。

(4) 交流合作结果。

(5) 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 用它说一句话。

(6) 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 学生自我评价。

(7) 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 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同样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却不同, 反映在设计背后的是教学理念的不同。教例1孙老师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虽然也力图通过实验演示化解理解难点, 但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观察与听讲, 因而学习是被动的;卢老师教学则不同, 她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巧设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实验研究, 继而引导他们畅谈“发现”结果, 最后还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这样做不仅强化了学生尝试、体验、合作、交流的意识,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理念, 更重要的是它还实践权于学生, 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读、做、说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语文, 用语文, 从根本上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哟, 水真的升高了!”这是卢老师课上学生惊喜的发现, 然而, 作为老师,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联想到许许多多……

参考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篇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开发和建设一批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和语文课程特点的新教科书,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新教科书的诞生,标志着新课改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培训和培养具有新课改精神理念的教师队伍,进行新课改教学的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学习、理解、反思新课标。进一步认识,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表现出一种代表先进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贴近历史,贴近社会,贴近文化,贴近人生。

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关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应离不开学生这个唯一的主体,课堂这个独特的环境,文本这个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即使是高三总复习阶段),笔者都坚持贯彻实践新课改理念,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改要具有时代性和范例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其中特别关键的是要处理好选文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这是新课改中理念部分的明确要求。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化制度。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在重视原来的双基教学的同时,又突出文化性、学术性,需要准确的语言把握;需要正确的文学解读;需要一些历史的参照;需要一点哲学的思考。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学习,不存在年龄问题,需要共同探讨、实践努力。我们只有遵循新课标,才能完成培养人的大目标。

每位学生的成长都与教师的传教授业密不可分。如何激发学生自发学习课本知识是每位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对语文这门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的课程,更要求老师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因此,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改变就尤为重要。把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自我修正,提高自己,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语文这么课程的研究兴趣。让每位学生深深感受到语文对生活,对个性的影响力,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新课改教科书在排方法上追求个性特色。在国家倡导教科书多样化的背景下,在教科书编排方法上,如何突破单一模式,追求个性特色?关键在于把握某一系列的选修目标并寻找与之适应的浮现方法新教科书已经初步显示出各自的个性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科书模块构成的多样化和教科书单元编排的多样化。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能动性是指主体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性以探素和求新为特征,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

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而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的学生是新课标的特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要贯彻这一教学理念,就要采用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自主性”。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学生为“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

新课改在落实基础上,不忘语文基础功,虽然选修课程重在增加语文课程的选择性,但毕竟仍是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忘记其基础性在选修课教科书编写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基础性与选择性的关系,语文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与打好语文基础的关系,落实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是应该认真研讨的问题

新课改在教科书内容上,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科书如何在注重贴近学生、引导兴趣的同时,把握好对学生精神成长的正确导向?各家都注意选取格调明亮积极的文本,以更好地使本课程起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与境界培养的作用而教科书专题的选择、教学重点的确立,是实现这种导向的重要保证。

总体上我们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不能让他们负担过重。新课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转变为学生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把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已提到首位,打破了知识是第一位的现象。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加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可

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主体感受;教学设计;阅读过程;语言探究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是发展的主题。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习体验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在阅读中, 要想达到对课文的真切解读与感悟, 必须以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为支撑, 学生的主体体验更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立足点和珍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阅读教学, 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教师灵活的教育设计, 离不开发散式的自主性阅读。

1 关注学生,激活兴趣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段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2 设计合理,创设情境

教学设计要努力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针对不同的文体,在散文教学中创设品味感悟的氛围, 在诗歌教学中营造朗读抒情的氛围, 在议论文教学中创设逻辑推理思辨的氛围等,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让学生在情境中作出态度、价值的选择。教学设计的方法很多, 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 突出课堂教学中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 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实践性、审美性等。如《安塞腰鼓》一课的阅读设计: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从动作词句中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关句子体味、推敲。这一教学设计,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三方面层层入手, 在“画—— 读———思——议”中让学生学会阅读,通过人物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注重感受,发散思维

要突出发散思维, 注重个体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进行创造性阅读。《语文新课标》在7—9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对课文内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决定以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除教科书和参考书提供、教师个人和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外, 还将产生师生互动的新知识, 师生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阅读主体—学生的自主性, 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教师要做构建学生新知识的助产婆,引导不同学生说出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写出各自的读后感受。这样在师生互动的交流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关注语言,进行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语言探究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如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长期坚持这样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地提高。

除此之外, 通过阅读还可以积累一定的写作经验和方法, 提高写作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以 “读”促“写”, 以“写”促“读”, 二者才能紧密地结合, 这样在读和写的过程中才会具有创造性,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达到更高境界的读写阶段,活到老、读到老、写到老。

参考文献

[1] 《阅读学》北京出版社

[2] 《阅读教学应找到与学生的契合点》夏云陶

[3]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4] 倪文锦.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彭志忠. 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 1998,(02)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篇7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 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 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 还要不要“训练”?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 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感悟的效果也不同。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 尤其是诵读, 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 但除了读, 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 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 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能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 因为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即领着学生读进去, 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 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 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 形成自己的观点, 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 只进去, 不出来, 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 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 则是根本不进去, 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 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 解读不够深入, 缺少内在体验, 浮光掠影, 不作深入探究, 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这是大家已形成的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 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现在的教师几乎都在做课堂的主持人, 起串联过渡的作用。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

很多教师对学生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的见解, 所做的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有人说这样的做法, 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 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名中学生, 如果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 是不行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但并非所有的答案都对, 所有答案都可以, 也并非所有答案的质量都一样好。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如果不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质量, 发挥教师的作用, 尽教师的责任, 那实在是一种罪过。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罪过, 培养出信口开河、满嘴胡说的学生何尝不是罪过呢?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8

纵观语文教学历史,在古代说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个。由此可见,古代学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学习的基本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最高评价。当前许多教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阅读背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古代私塾倡导的教学是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 化为己有。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语文教师却把“读”束之高阁,热衷于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 “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后却知之甚少,遗忘迅速,正如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和背无疑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著名学者朱熹曾经说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让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与活动,发挥三者的协同作用。 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引导自悟探究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要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 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还要有创新的火花。

四、拓展课外教学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捷径 篇9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首先就应该对此身体力行, 即丢开依赖思想, 借助工具书, 对课文自主阅读, 自主探究, 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利用“研究与练习”, 独立地设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 才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结合平时在教学中的体会, 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 研读课文内容。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先不看教参, 也不找其他研究资料, 独立地研读课文, 把自己探究的全过程简单地记录下来, 提出了哪些问题, 每个的问题探究过程是怎样的, 探究的结果是什么, 探究的教训是什么, 每一点只要记下几个字就行。这样做, 一方面教师通过自主探究, 力求自解,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看教参, 读资料, 将自己的见解同别人的见解比较, 才会有鉴别能力, 才能理性地决定取舍, 别人有益的观点才能内化成自己的, 教学引导才能主动, 不至于照本宣科;另一方面教师只有通过自主探究, 才会真正懂得探究的内涵, 了解并熟悉探究的门道, 对于怎样引导、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 心里才会有数, 学生对课文学习到什么程度才不会茫然, 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 引导他们按照探究的正确路径去感悟、体验课文内容, 获得思想启迪。

2. 细嚼文外文字。

与课文阅读直接相关的文字大致有“语文课程标准”“单元阅读提示”“课前阅读导语”和课后“研讨与练习”等。教师在自主探究课文之后, 只是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理解, 但这篇文章作为课文应从什么角度把握, 教到什么程度, 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借助课文阅读培养学生哪些语文能力, 只有在用心咀嚼这些课文以外的相关文字以后才能把握。这个环节说到底,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细嚼文外文字, 把蕴含在这些文字中的课文编选意图和阅读要求挖掘出来, 形成学生阅读课文的学习目标。

3. 揣摩“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体现了教材编

写理念, 是对课标能力要求的分解, 它具有其他练习题目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 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无疑应该以“研讨与练习”为主线, 将它作为课堂情境创设的几个重点和高潮来对待。但“研讨与练习”只是停留于文字表述的东西, 它只有同特定情境融合才能转化为课堂教学情境。如何使“研讨与练习”情境化?至少要揣摩以下两个内容。

一是“研讨与练习”的适应性, 即揣摩“研讨与练习”的难度是否适应自己所教的学生, 揣摩如何化解“研讨与练习”的难度。一般说来, 对广大农村学校, 许多“研讨与练习”的题目难度都需要化解。化解的方法或者是将大题目分解为若干个小题目, 或者是围绕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先作启发性讲解, 或者是在解决这个题目之前教师先讲授相关知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 要视具体的题目和具体的学生而定。

二是提出“研讨与练习”的时机性, 即揣摩在课堂教学中“研讨与练习”出示的具体时间。将“研讨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 而不是指按照其先后顺序自然展示即可。教师应揣摩“研讨与练习”的题目, 若研讨内容顺序不当, 应根据研讨内容对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若研讨某题目需要教师讲清相关问题和相关知识, 就要考虑问题和知识所讲的分寸, 应在讲到恰到好处时, 看准时机引出研讨题目。

4. 联系学情拓展。

“研讨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 是就其创设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高潮而言的。“研讨与练习”决不等同于课文学习研讨的总和。对一篇课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地方实际不同, 学生的认知现状和智能水平不同, 研讨的程度、内容就有差别。在这方面, 教材留下的弹性很大, 不同层次的教师无疑有不同水平的发挥。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语文教学“活”的艺术就体现在这里。“联系学情拓展”的效果, 关系课堂教学境界的高低。

总之, 理念不同, 决定了课堂教师角色与作用的不同。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这的确是一条让初中语文教师尽快适应课改要求的捷径。

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首先就应该对此身体力行, 对课文自主阅读, 自主探究, 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利用“研究与练习”, 独立地设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本文就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 篇10

当前出现的这些问题, 刨根究底是轻视了必要的“语文知识”, 或者说是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 甚至于淡忘。

本文所说的“语文知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所探讨的语文知识就是有利于形成学生语文能力、丰富语文素养的语文知识, 主要是指初中教材包含的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和读写知识。

2001年的新课程标准公布后, 语文知识由课堂的中心地位走向了次要的从属地位。语文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实践能力的测试, 语文试卷中更没有了直接考语文知识的题目。课程标准从语文知识运用的角度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正确的更高的要求, 立足于在阅读实践中积累、理解, 并内化语文知识, 有效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求。这一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带来的后果是, 在现有的不少版本教材中, 语文知识成了“附录”, 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是表格式的一项项碎片似的小知识。在“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说法中, 我们不少初中语文老师在考试的指挥棒的指引下也就淡化了这些知识, 甚至是抛弃了初中语文知识。

语文学科能不能忽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应不应该排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知识该不该被淡化和抛弃?

语文知识远远未到该被淡化、忽视的位置。我们的学生不知道句子的主谓成分, 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格与写作手法混淆, 作者与作品张冠李戴, 修改病句时全凭感觉走, 不知所以然……这些都是淡化、忽视语文知识的结果。

我认为2001年课改前, 以灌输为主的语文知识教学, 忽略了语文知识的运用, 但新课改出现的淡化和忽视语文知识的情况则由一种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我们许多老师未把握新课改中的要求与目的, 而是在实践中探索新理念下的语文知识的教与学, 让学生积累理解必备的语文知识, 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为知识能力, 最终运用于听说读写。例如, 叠词的形式及作用的教学过程应是这样: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鼎湖山听泉》, 开篇第一句“江轮夹着细雨, 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 走得匆匆, 看得蒙蒙。”句中两个重叠词“匆匆”“蒙蒙”应让学生来推敲叠词换成“匆忙”和“模糊”后的表达效果, 让学生领会叠词的特有的表达效果, 从而领会了开篇写游七星岩的无趣的作用。教师不特意让学生记忆语法知识中叠词的形式及表达作用。

再如《画山绣水》中“瞧瞧那漓水, 碧绿碧绿的, 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 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 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 却又那样玲珑剔透, 千奇百怪, 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 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 随着你的想象, 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在这段话中也有叠词, 教师应强调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并在语言实践中运用, 而不是我们一些老师所认为的不讲或者忽视这一语法知识。

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根基, 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捷径。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必须有语文知识做基石, 否则, 其语言理解运用便成了空中楼阁, 语文能力再好的学生也是镂空金桶。

2011版课程标准中针对语文知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理清了模糊的认识, 纠正了一些错误。对语文知识的内容没有大的变化, 但对语文知识的有关细微表述中透露出深意。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要求。强调了语音、词汇、句式、语法、修辞、文学、文体等等语文知识的重要作用———“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第四学段“精度的评价”中要求“读懂不同文体文章”也突出了对文体知识的重视。

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方式也明确了要求———改了2001版课标中“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 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 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从而更好地形成听说读写能力, 不必围绕相关的定义、概念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和训练。”

我想这些正体现了对语文知识的重视, 必将消除忽视语文知识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这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入认识, 体现了语文教育未来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海林.面对复杂的“语文知识”问题作用.人民教育, 2006 (5) .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11

一、要树立大语文思想

大语文思想,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语文课本,因为语文课本本身它只是精选的几十篇优秀作品,远不能作为我们学习语文的全部,它的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全部的话,我们的知识面会很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它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围绕这些基础很好地做好知识的延伸,博览群书,才可能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妨自己多阅读多学习,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书贴近生活,文笔也很美。另外要尽可能地多读名著。

二、要确立目标意识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考出好的成绩当然是需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我们若把考试成绩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作为我们的唯一选择的话,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很黯淡了。我们是来创造并享受生活的,不是来考试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如若没有目标,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意义了。

我们要结合实践的需要,做好两点:一是练好嘴皮子,二是练好笔杆子。这里所说的嘴皮子不是让你去胡侃说话,去大吹特吹,不着边际,而是注重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很好地体现自己的内涵,说出来的话尽可能有效,有实际意义。至于笔杆子,主要的就是写一手漂亮的字,让人一看就觉得神清气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文通字顺,审美性强。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

学生发展的好坏,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先成人后成才,我们教育每个学生,不做对集体和他人有害的事,要有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高尚的人,教育学生遵章守纪,团结友爱,积极进取,拼搏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多动脑筋,妥善地处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积极心态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勤奋进取,思维活跃,自信乐观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更好发展。

四、要承担起呼唤人文精神的重任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语文不可避免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甚至于一考定终身,而现在语文教学又为“急功近利”的高考所累,语文成了挥之不去的鸡肋。我们的学生把它当作一门副课学习着,把语文课当作休息课享受着,而我们的一些领导也将其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应付着,我们的语文老师则无可奈何地面对着这令人窒息的语文学习空间,眼在流泪,心在滴血。

上世纪末期,北大学子清醒地意识到“人文精神”失落所带来的恶果,毅然决然地重举“五四”旗帜,响亮地提出了“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这一口号,呼唤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旨在将我们那“空虚”的内心世界重新填充,使得我们能在发展经济之余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文素养,展现一个大国的精神风貌,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统“礼仪之帮”的形象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代的我们,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所承担的不应只是“才”的培养,更重要的应是“人”的培养,我们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应力争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一撇一捺这一“人”字的重大分量,使他们认识自我,提炼自我,成为一个彻底的支撑我们民族发展的支柱,因为他们应该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我们要教会学生做人,这是最高境界;我们要教会学生做文,这是第二境界;我们若是只教会学生考试,这是最差的。”

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深入人心,既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又带动整个人文精神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 篇12

一、激情导入, 创设氛围

我认为, 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导语能深深的吸引学生注意力, 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 那样就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调节课的内容作充分的感情铺垫, 它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步骤, 它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 都要针对教学目标, 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唐雎不辱使命》时, 导语是这样设计的:“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往事越千年, 每当吟诵起这流传千年而不衰的诗句, 便会想起荆轲刺秦王那慷慨而悲壮的一幕, 然而随着图穷匕现的一刹那, 荆轲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悲壮却又遗憾的感慨了。而另一位小国之臣, 在秦王寻衅的情势下出使秦国, 毫不畏惧, 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 最终理直气壮的折服秦王, 不辱使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唐雎不辱使命》。

二、结合背景, 理解主题

在九年级课本中, 有些课文必须结合背景及作者本人, 学生才能理解课文内容。背景资料的介绍, 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否则, 如果没有这些背景资料的介绍, 学生学习课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根本不知所云。

三、展示目标, 提出要求

新课标上课前必须板书教学目标,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避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目标的提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 比如能够利用多媒体的教室, 可以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而很多不需要利用多媒体的课堂, 就可以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

目标的确定一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性。二是要有具体性。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太含糊笼统, 应力求明确具体才能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四、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通过自读课文, 如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自己分段, 归纳段意和中心, 自己总结写作方法等等, 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在导入课文之后, 一定是让学生对课文的阅读, 对课文的阅读, 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教师的范读, 学生的范读, 也可以是听课文的录音, 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读, 最终一定不能少了学生的自读, 大声诵读或是默读, 我总认为其他任何形式的读, 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读,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总是带有一定的问题, 这便是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例如在学习《故乡》一课时, 引用背景引入学生对课文的自读, 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三个问题:

1. 用一段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 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3. 理清小说的思路, 划分层次。

五、重点探究, 研读赏析

在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引入对文章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 既是品读探究, 就一定要在学生对语段的品读的基础上完成, 这个过程中, 可以设计几个有关的问题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语段的研读。例如《我的叔叔于勒》, 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理清文章思路: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之后, 我们引入对小说的重点语段的品读和探究,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品读, 充分领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菲利普夫妇的虚荣、自私、贪婪、势利、绝情, 心中只有金钱, 毫无亲情、甚至没有人性可言。

六、语言品味, 学习鉴赏

语文教学实际上主要是语言的教学, 在教学中, 要重视培养学生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中的语言赏析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品味时, 应当有适当的教师引路, 例如在教学议论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时, 首先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 富于战斗性, 带有嘲讽意味。教师适当引路, 文章开头,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了”, 充满着嘲讽意味。“总”, 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 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 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 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紧抓关键词, 通过对关键词的仔细揣摩来理解、领悟鲁迅语言的特点和这些词语所蕴涵的强烈的讽刺意味。

七、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课本仅仅是个例子, 我们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的同时, 更要要适当地做好课本的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视野。拓展延伸要以文本为依据, 我们要避免脱离文本、离开语言教学的盲目的、毫无选择的为延伸而延伸的教学行为, 衔接或与文章的主题有关, 或与文章的写法相似。例如我们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后, 拓展让学生介绍历史上“士”这个阶层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以了解“士”的历史时代和特点, 同样我们还让学生介绍了历史上像唐雎一样出使他国、不辱使命的著名人物, 还找来课外阅读材料《毛遂自荐》供学生阅读。

上一篇:儿童心理健康下一篇:贸易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