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

2024-08-24

儿童的心理(共12篇)

儿童的心理 篇1

一、材料的选择

我们在玩具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想到就是玩具的材质。在做市场调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毛绒类、拼图类、积木类玩具已占据了儿童玩具市场,这类玩具在儿童市场中起到了一定的主导地位,且在近二十年内保持着“变型不变体”的特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选择对“木制类”玩具进行新的开发和探索。木制玩具是具有现代元素体现和怀旧味道相当浓郁的产品。现如今,环保和个性的突出成为家长在购买玩具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减少有害物质对儿童身体的侵害已成为现代木制玩具的一个鲜明特征,而对于个性来说,我们将要设计的这款玩具应该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智力开发与寓教于乐的功能。

玩具是由4×4厘米的六面绘制火车、直道和弯道火车轨道的圆角正方体木块构成。在玩具材质的选择上,我们采用圆角木制六面体,市面上的玩具大多是毛绒玩具或塑料类,部分毛绒玩具看着漂亮,但里面的填充物却是废旧的棉絮,极不卫生;塑料类的玩具材质更是PVC(聚氯乙烯材料)、PP(聚丙烯)或PE(聚乙烯)等原料,儿童总喜欢把玩具放在嘴里咬,这样对儿童身体就会有很大的侵害。而我们玩具的材质本身就是天然环保无添加,且在棱角的处理上也是采用圆角,可以最大程度地做到无毒安全。

二、色彩的应用

2-3岁是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和发展的积极时期,因此在颜色的选择上,我们运用了明丽鲜艳的色彩填充在火车轨道的空白处,形成了五光十色的轨道。多彩的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认知兴趣和愿望,利用色彩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对宝宝认识颜色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教孩子学会区别识别颜色,是教孩子认识事物、发展智力、培养美感不可缺少的内容。

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我们主要针对的是颜色的认识锻炼,在木块数量上最少的为16块。在颜色的选择上,我们选择的都是相对艳丽的色彩,因为鲜艳的色彩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将这些正方体旋转至不同的面就能够组成不同的轨道路线,并且会有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以很好地教会孩子识别不同的颜色,对孩子日后颜色的认识和美感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教会孩子辨认颜色,这一阶段的孩子主要是认识红、黄、蓝、绿四种基本颜色。另外,认识颜色是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律的:红——黑——白——绿——黄——蓝——紫——灰——棕(褐色),按这个顺序去教孩子认识颜色将会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的玩具在颜色的选择上要遵循这个规律,六个面的颜色分别是红、绿、黄、蓝、紫、灰。

三、图形的加入

3-5岁是对儿童进行方向感和组合图形能力锻炼的一个好时期,通过调整轨道的方向排列使轨道形成回路,锻炼孩子的方向感和手脑能力。对于3-5岁儿童,我们把木块的个数调整为了36块,颜色上也调整成了饱和度的色彩,使整体色彩更加和谐,在儿童认识颜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了儿童色彩的美感。在游戏的形式上,除了上一套中的自己玩耍,这一时期的儿童逐渐有了集体意识,更愿意接触别的小朋友,所以在这套玩具中我们增加了绘制的地图、骰子,让这套玩具可以变成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游戏。通过掷骰子选择不同颜色的轨道,以及在地图上走的不同步数,最终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为了增加难度,我们还设计了障碍木块,比如当骰子掷到了王冠,就可以选择在对方的路线上放置障碍阻碍其前进,障碍有山、河和树木等。同样的,有障碍就有解决的方法,同样掷骰子掷出王冠也可以选择为自己清除障碍,清除障碍时可以在障碍放置的地方同样放置相克制的隧道、桥和电锯。这套玩具更像是一套立体棋局,让孩子在博弈中学到知识,开发大脑。

四、游戏的加入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我们将木块的数量增加到50块。为了更好地锻炼儿童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我们在原有的36块的基础上设置了许多道具。游戏规则:两个儿童分别持有不同颜色的火车和轨道,摇骰子,骰子分别有耕种和养鸡两种图案选择。若摇到耕种则需要在自己轨道行走的途中寻找水壶、小麦、锄头。养鸡则需要小虫、鸡棚、大米。每一次碰到需要的木块都要摇一摇,摇到你想要的才能取走,若摇到对方的则对方到达时可以取走,若摇到其他图案,则双方都要重新摇骰子。其中,阳光和土地是双方都需要的,凑齐物种有五样,先凑齐并且到达终点的人获胜。这套玩具更加锻炼了儿童的智慧,也教会了儿童认知一些耕种知识,让儿童对耕种和喂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过程中,会锻炼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儿童在思索中探索,集中精力去找到自己想要的。

根据儿童心理的不同时期,我们的玩具设置了不同的玩耍阶段,通过玩具块数的增加,可以不断增添玩具玩法的乐趣。市面上的儿童玩具大多都比较单一,在近二十年几乎一直保持着“变型不变体”的特征,并且单调枯燥,容易使儿童产生厌烦、玩够了的情绪。而我们的玩具首先在玩法上就有很多的可能性,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脑力和动手能力来组成不同的路线。而且一组木块轨道可以有多组障碍地图,地图是不断更新的,可以融入更多当下流行的元素。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地图的难易程度、火车轨道的块数也会有所不同,当然组成的路线的可能性也就不同,所以这款玩具是可以不断增加块数难度和地图新鲜度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玩具的复杂程度也可以增加,只需要增加木块的块数就可以。

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活动方式,也是孩子参与世界的开始,而玩具是游戏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能够开发儿童智力的工具。教育和玩从来就不是有冲突的对立面,对于孩子来讲,“玩”本身就是天性的赋予,所以有益儿童身心发展的玩具是购买所需的条件之一。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起来,并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玩具就是以具体的木块排列形式来培养孩子直观思维的发展,比如孩子在排列木块之前头脑中就已经有排列的方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现。

随着人们对儿童启蒙引导和教育的日益关注,家长也不再满足于玩具只能“哄”孩子的功能,开发孩子脑力和身体灵活度等成为家长购买玩具的首选。那么,我们设计的玩具就在这方面做了充分考虑。首先,整套玩具在颜色的选择上除了能教会孩子识别颜色和培养早期的色彩美感之外,更是为了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注意对儿童认知的发展非常重要,从小就应培养。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环境,扩大经验,增长知识,发展感知觉。3岁儿童的注意力会随着兴趣而转移,益智玩具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意志和自制力,发展有意注意,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这时期,儿童思维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起来,并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玩具就是以具体的木块排列形式来培养孩子直观思维的发展,比如孩子在排列木块之前头脑中就已经有了排列的方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现。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与爱护是孩子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支撑,是任何玩具、游戏都替代不了的。希望这款玩具能够成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桥梁,让孩子能够在父母的爱与陪伴下茁壮成长。

儿童的心理 篇2

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鼓励法。

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2、反问法。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家长和孩子谈时要试探、发问、反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出难题法。

给孩子出点难题,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并要让其自己解决,只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经受失败和挫折,才能产生经验和教训。

4、讲故事法。

儿童都爱听故事,家长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适,还能鼓舞孩子上进。

5、兴趣引导法。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现其兴趣和爱好。

6、反面教育法。

家长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清是非,对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长要给予引导,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其心理预防。

7、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一旦孩子犯了错要批评的严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要点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儿童。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

内容提要: 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如何的优秀,但是如果你总是喜欢拿他去跟别的孩子比较,你总是能够发现还有别的孩子远比你的孩子更优秀。

关键词: 孩子 教育 比较 优秀

当伟伟一个半月大的时候,他的母亲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已经在拍打悬挂在婴儿床上面的玩具,而根据婴幼教育读物里的描述,小婴儿应该要到二、三个月大时,才会出现这种拍打玩具的动作,因此伟伟的母亲兴奋的向左邻右舍宣布自己儿子的神奇表现。

当伟伟四个半月大的时候,他又出现另一项早熟的特征:他居然已经会坐起来,于是他的母亲又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亲戚朋友。当伟伟一岁的时候,他告诉妈妈:“我长大以后要当医生。”伟伟的母亲再次骄傲的告诉别人:“我的儿子好会讲话。”

伟伟的母亲非常喜欢向别人吹嘘自己儿子的表现,直到有一天她到朋友家里作客时,无意间发现一件非常气馁的事情后,从此才停止这样的行为。伟伟母亲的朋友有个习惯,喜欢随手将孩子发育的情况以及值得回味的事情,随手记在挂在厨房的挂历上,当伟伟母亲在朋友家厨房里喝水时,她顺便瞄了挂历几眼,没想到无意间发现朋友的儿子早在几个星期以前,就已经告诉母亲他长大以后要开飞机,由于朋友的儿子比伟伟还要小四个月,因此伟伟的母亲稍微推算一下,这等于说朋友孩子的发育要比伟伟还快上四个多月,这个情况让伟伟母亲觉得非常沮丧,不过她也从此终于了解,作为父母实在没必要因为小孩的一点点进步而自我膨胀。

父母以自己的孩子为荣,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但是有些父母往往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孩子更有成就,父母就非常得意。反过来,当别人在他们面前不断吹嘘自己孩子的成就时,就会让他们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在发育方面是否出现了问题。其实,有的时候,别的父母很可能是在夸大其词地吹嘘,但是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新手父母来说,心情却很难不受到影响。还有的父母可能是想通过不断的吹嘘,来掩饰自己或者孩子的某些缺点,有些人往往喜欢夸大其词来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的孩子完全没有问题!所以如果碰见类似上述的情况时,你千万不要因此而生气,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一种父母天生就喜欢与人竞争,在他们的观念里,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是成功的人,就是失败的人。这种父母往往会不计任何代价,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在跟别人的比较和竞争中获胜。因此当你遇上这种类型的父母时,最好的对策就是敬而远之,千万不要跟他们去比较。

那些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孩一较长短的父母,其实这样做只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如果因为和别人孩子比较,觉得自己孩子不如别人孩子,而感觉沮丧,甚至对自己孩子开始失望,这样的比较除了让父母变的不开心之外,对于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又有什么作用呢?而如果你总是希望从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比较中来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无论怎么比永远都比不完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栋楼里住着两户要好的人家,两家各有一个同龄的儿子,从小一起玩耍,非常要好。打从两位小朋友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已经开始激烈竞争到底是谁的孩子更

聪明,对于每一次考试结果,两个母亲都要比较到底是谁的孩子成绩更好。长久下来让两个小孩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两位小朋友再也无法忍受每天都那么紧张日子,他们开始一起逃课,跑到游戏厅去打发时光,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一落千丈。好在经过这个教训之后,两位母亲及时醒悟,如今她们不再严格要求小孩考试的分数,只希望孩子能够正常的接受教育。

留守儿童的心理探究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对策一、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人格发展不健全

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女生表现为性格孤僻自卑;男生则表现为易偏执冲动走极端。

2.学习成绩不理想

留守儿童在校外不受父母约束,成绩普遍不理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隔代亲人年迈,无能力顾及,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屡受侵害;同时,留守儿童年幼,缺乏安全预见能力,自己的不当作为也常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部分贫困的留守儿童要兼顾学习和家庭,甚至无法正常上学。

二、形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颜氏家训》提出“固需早教”,“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笔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这都说明了家庭环境熏陶的重要性。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发展的一定阶段,若他们获得的快感太少而觉得不幸和挫折時,发展就可能被抑制而产生停滞,并导致不良人格出现。

留守儿童的家长把孩子寄养给老人和亲戚朋友,孩子的身体被养大了,但心理需求却无法寄养。老人想用物质弥补孩子的精神损失,只要孩子不犯大错就可以了;亲戚朋友不敢严格管教代照顾的孩子,恐怕落下骂名,两头不讨好。如此一来,留守儿童在思想上缺乏必要的引导,放任自流,容易误入歧途。

2.学校教育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班额人数偏大,应试教育下重成绩轻教育。教育部门每个学期要求学校统计留守儿童名单,但很少跟踪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孤僻,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是留守的;学校有时找不到其父母,无法达到一致的教育理念。对于这类留守儿童,学校光靠说教的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3.社会因素

(1)网吧、酒吧等成人娱乐场所管理松懈,留守儿童在虚拟世界里寻求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关注和存在感。在这些场所里,留守儿童容易被不良“友情”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2)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增加及难以找到与期望值相符的工作,致使读书无用论在贫困农村流行。轻视读书的用途或对读书的前途无信心,使他们过早地放弃学业。

4.引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内因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它与自然素质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问题行为可能是由这些内因中的某一种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数种因素的组合引起的。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家庭教育

父母生育子女达到了延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止不得,所以还需要教这些新生命去发展。

2.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各项设施,以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

3.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有资源的城市学校报不上名,资源落后的农村学校生源不足。国家要把关注点放在农村,缩小城乡经济收入的距离,均衡教育资源,使打工人群回流,降低高校的教育费用,让普通农村甚至贫困地区的学生都上得起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4.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格罗期的研究发现,情结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首先,学校应为学生创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学友爱、师生关系密切都可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温暖,形成良好的性格。其次,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最后,全社会要积极配合,正确对待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

留守儿童是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情况。范先佐先生认为,“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都会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等领域,需要组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力量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我们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机构,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这既是为国家宏观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又为地方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儿童的健康心理环境构建 篇4

首先, 心理发育与形态和生理的发育是一样的, 都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方面, 他们是密切相关的, 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也是统一的, 不可分割和相互影响的。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往往伴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障碍, 而体格发育不良的儿童又常常会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症状, 那些从小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 性格往往孤僻, 不合群, 说话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相反, 那些从小受父母过分溺爱和娇惯的孩子, 往往发展为任性、骄横、自私自利, 一切随心所欲的人, 他们在未来学习、工作、生活中将会遭遇许多困难, 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

其次, 各种心理问题在儿童时期普遍存在。一般来说, 儿童有不同程度的情感和行为障碍, 有些成年期的精神症状如精神分裂症、行为障碍等, 在儿童时期都有表现。所以, 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认识到, 预防成年人的精神疾病应该从小抓起, 所以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儿童的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儿童表现为爱学习, 而且能够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以获得成绩, 同时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 因此, 他常常乐于学习。心理健康的儿童是有朋友的, 他乐于与人交往, 而且能够经常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 悦纳自己, 不自卑, 并且努力发展自己身心潜力, 即使对无法扑救的一种缺陷也能够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改善儿童的精神状况, 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研究。摸清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积极预防并早期治疗各种心理障碍, 使所有的儿童有一个健全的精神系统, 有良好的感知觉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早期教育, 促进智力开发, 帮助儿童自觉克服各种不良行为, 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开朗的性格。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游戏活动等, 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 指导家庭幼儿教育,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儿童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 有的儿童生活在不和谐无欢乐的家庭里, 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有的家庭缺少相互交谈的机会, 对儿女的学习和生活要求漠不关心, 又不加以有效指导;有的对儿童少年无原则地迁就、溺爱, 使之任性胡为, 儿童是家中一切活动的中心, 从而养成了孩子目中无人, 傲慢自大的性格。一旦入园以后, 环境发生了变化, 他们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必须和其他小朋友平等地分享一切, 再不能随心所欲独占一切了, 这就使完全缺乏这种思想准备的儿童遇到很大困难。有的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 弃之不管或责备, 动辄打骂, 有的父母随心所欲地改变儿童的要求, 许诺和惩罚方式时紧时松, 这都是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因此, 幼儿园教育要指导家长处处要以身示范, 严格要求自己, 合理教育, 培养少儿良好习惯, 使儿童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3) 改善幼儿园环境,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心理问题的儿童表现各不相同, 有些儿童学习东西比较慢, 理解能力差;有些儿童精力不集中, 注意力涣散, 给教师留下不良印象, 经常受训斥。久而久之, 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加剧了情感和行为的障碍。长时间下去他们对幼儿园毫无兴趣、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 心理健康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 幼儿园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 全面发展儿童各方面素质, 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发展儿童兴趣, 使幼儿园变成孩子们的乐园。 (4) 强化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组织有益于儿童身心发育的活动。利用儿童游戏竞赛、读书报告会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让儿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更多地认识环境、接触外部世界, 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定期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交谈近期儿童在幼儿园、在家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使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的心理 篇5

儿童团队心理沙盘游戏,是心理沙盘治疗中的一种,是一种结合心理沙盘治疗、团队合作任务、学习能力训练、创造力培养、团队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心理课程,儿童在参与团队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和训练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通过沙盘中的意象表达技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深层次需要和思维风格,从而调整自己的家庭教养模式,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2.有效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减少情绪不稳定,任性、逃避

与外界的束缚不同,在沙盘的世界中孩子们可以没有约束的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一些被压抑或者不允许的想法能够得到体现,更好的释放负面的能量,整合自己的内心世界。3.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团队沙盘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表达,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增进人际交往技巧,改变孩子不敢说话、不会和别人沟通、不会处理人际冲突、无主见、无法听取他人意见、无法与他人合作、缺乏领袖精神等的情况;孩子在团队沙盘中通过观察和倾听能改变孩子强势霸道、抗挫折能力差、不会处理人际冲突、情绪不稳定、无法与他人合作等的情绪问题。4.促进言语表达能力。

面对游戏般的情景,极大的鼓励了胆小不敢发言的孩子,通过对沙盘内容的描述促进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的帮助家长和老师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5.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沙盘游戏能更好的进入孩子的世界,促进孩子发挥想象力,一个放松自由的世界能更好的发挥和促进孩子的创造能力。6.帮助孩子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训练视觉理解能力 7.心理问题的治疗。

沙盘游戏能对自闭症、恐怖症、社交困惑等心理障碍的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促进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和学业能力的发展;对有辍学倾向、学校恐怖症、同伴关系困惑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

8.儿童做团体沙盘游戏,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学会与伙伴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儿童团队心理沙盘游戏不但给孩子们带来游戏中的快乐,还能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促进孩子的创造能力及与同伴的沟通能力,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京师博仁的箱庭设备玩具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建筑、家具与用品、交通运输、食物果实、自然物质共10大类72小类,包含了现实和想象中的各种人与物,能够用于表达各种生活、心理层面的原型和象征意义。玩具材质有树脂、陶瓷、仿象牙等多种材质,通过环保验证,对人体无害。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篇6

【关键词】 留守;心理;疏导;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现状显示心理的问题

我在农村中学从教了16年,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按理说,我的教学经验会越来越多,工作应该得心应手。但实际上,这些年,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因为现在面对的学生不少是留守儿童,恰好又是他们的第二个叛逆期。他们的表现就如湖南卫视热播的《变形计》中的叛逆少年的样子,有些甚至更严重。比如有些学生爬墙外出上网,三米高的围墙爬不上时,挖墙打洞也要出去;有些学生在校园闲着无聊,聚众滋事打群架;有些周末回家无人管制,骑上摩托车,开出公路飙车,特意装个特大喇叭,引起众人的注意,他们得意的扬长而去,留下声声刺入耳膜的喇叭声。这些恶作剧般的作为无不暴露出留守学生心理的空虚、无助,也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警钟。所以,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目前教育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调查,我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渠道的。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教方式发生了变化,尽管有些父母也会在电话里不厌其烦的教育孩子,但是没有言传身教的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甚至有些最基本的生活礼节,留守学生都不懂。因此每年的新学期入学,我们接收了初次离家到校住宿的学生。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瞠目结舌。毫不夸张,开学的第一个月,无法正常上课,我们只能是教学生吃喝拉撒,恶补他们在家庭里空白的家教。

2、教育管理者不重视农村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我们的乡下,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因此除了班主任,科任老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授业”,“解惑”,对那些思想有波動的学生毫无察觉。只有真正出现大问题的,才惊呼,继而把他归类为差生。而不是尝试着去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倾诉的机会。因此留守学生在家得不得父母教育,在校得不得理解。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渐形成了孤僻和反叛的心理。

3、一些社会环境的污染,误导尚未成年的学生。

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频频出现,却没有得到遏制;一些文化娱乐设施,监察不利,成为诱使留守学生蜕变的场所。留守学生本来就自控力差,受社会环境的污染,认识不清,因此很快学会上网玩游戏,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行为。

三、留守学生的心理疏导方法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疏导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并促使他们在智力、情绪、意志、性格、能力和品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面对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十年政教处的工作使我取得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经验。我总结了六个字的应对策略,那就是:“尊重、引导、限制”。

1、老师要像尊重朋友一样去尊重留守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唯有平等,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才会发生人格的互相感化。”教师想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必须放下师道尊严,抛弃权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走出第一步,有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记得一次,班里有几个留守学生染了黄头发回来,这是学校所不允许的。但我没有在班上同学面前让他们出洋相,而是很客气的请他们到操场去。我先用幽默的语言夸他们与时俱进,注重个人形象。在他们高兴之余,亮出我们学校的要求,征询他们是否可以走清新的学生形象路线。他们笑着异口同声的答应了。第二天,他们就请假上街理短发回来了。这次我从了解学生的爱美的心理出发,尊重他们,再好好引导,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我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

2、老师要适时的与留守学生谈心,引导其思想和行为。

通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不少留守学生对中学生行为规范理解不够透彻,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同学关系紧张和社交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因此最近几年,我教书着重于两个目的:一、引导学生做人;二、引导学生学习。我觉得:“学会做人,学生就成功一大半了,出到社会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不会危害社会;如果学会做人,又学会学习,学生就相当成功了,出到社会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可以为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这些年,我每个学期都主动给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课。主要引导留守学生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注重结合他们的一些实际情况,讲一些故事,启发他们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号召学生每天争取一点点进步,积累起来就多了。

这是大范围的引导学生,为了便于引导个别留守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平时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里话的机会。当留守学生遇到挫折后,我及时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明确指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找出失败的根源,重扬前进的风帆。

3、老师要巧妙限制留守学生的无理要求。

就留守学生的心理而言,他们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一旦在学校信任了老师。偶尔就会在老师面前撒娇,提一些要求。作为老师,如果不假思索就满口答应,学生肯定满天欢喜,但久而久之,就放纵了他们行为。如果一口拒绝,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快,不满甚至抵触情绪。所以一定要好好思考、分辨。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要求,属于学生的“合理要求”,我们应该满足。如果是有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也要耐心的疏导其心理,切不要严肃严格处理。我的意见是要巧妙处理学生的无理要求。

一次有同学报告说某某同学写情信追女孩了。我偷偷找到那同学说:“你想交女朋友证明你长大了。但是交朋友要几大条件才容易成功哦。一、人要健康。你现在还不够高大,如果你加强锻炼,让自己变健壮些,女孩会很喜欢。二、要有点文化。每天争取多学点知识,要不你和女孩聊个QQ,错别字满Q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楚,女孩不会喜欢文盲的。三、自己要有点钱。现在拿老爸老妈的血汗钱只能用于生活,交女朋友,要自己会赚钱,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留守学生不好意思低下头,并保证以后会注意的。

通过巧妙拒绝和运用激励的技巧,激发留守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赞赏他们的优点,有效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同时因为注重保密,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也给予他们自省的余地和条件,更利于老师对他的再教育,逐渐形成了他们决不辜负老师的决心。

预防接种儿童的心理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我院对接受预防接种的1 800例1个月~7岁儿童, 实施了心理护理, 男1 000例, 女800例。

2 心理护理方法

2.1 亲近法

多数儿童因为已有几次或多次预防接种的经历, 所以看到护士多表现为紧张、害怕、肢体收缩, 护士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跟儿童打招呼, 消除他们紧张害怕的心理。

2.2 体贴法

用手轻轻抚触儿童的肢体, 亲切称呼儿童, 使之产生亲切感。

2.3 指导法

指导儿童接种时不要乱动, 只有好好配合, 才能减少疼痛。

2.4 分散注意力法[1]

针对年龄较大的儿童, 接种时要有意询问一些与其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 使之在思考与回答中能够分散注意力。

2.5 鼓励表达法

针对儿童疼痛程度、感受, 用口头语言与其交流, 如:低着头, 用鼓励的目光询问:“乖乖痛不痛, 痛了就告诉阿姨, 阿姨推药再慢点儿。”

2.6 及时表扬法

注射时护士要保持心理平静, 进针要做到轻、准、快, 以和蔼的态度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 取得信任和配合。注射后孩子常有需要补偿的心理需求, 此时护士要理解孩子的需要,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7 直接面对法

让儿童直接看到注射过程, 护士边注射边简单解释:“你看, 阿姨是不是快把药推完了?马上该拔针了。”儿童多次经历后, 会认为接种疫苗并没那么可怕, 从而慢慢接受。

2.8 积极劝导法

对极度恐惧、哭闹的儿童, 采取缓和处理方式, 待儿童稍平静后, 慢慢说服, 并限制一定时间考虑, 这样既不强迫, 也不迁就, 充分表现出对其的尊重。

2.9 家长配合法

耐心向家长解释, 争取家长的支持, 使之诚实对待儿童, 以良好的情绪、信任的表情和态度感染儿童。

3 结果

医务人员通过与预防接种儿童的亲切沟通, 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通过对儿童父母进行指导, 提高了家长正确管理孩子的能力, 逐步缓解了儿童对预防接种的恐惧心理。

4 结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士工作范围已由单纯护理疾病扩展到整体护理。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 缺乏认知, 需要成人的引导、教育和关心。儿童来到医院, 看到的是穿着白大衣、戴着口罩的医务人员, 拿着锐利的穿刺针为其扎针或口服苦药, 大部分患儿会紧张、恐惧和哭闹。

通常幼儿惧怕某事物, 是因为不了解该事物, 一旦明白其真相, 恐惧感便会消除[2]。儿童不知道预防接种是怎么回事, 一旦他知道注射预防针不再得相应疾病了, 是件好事, 就会逐渐接受这一事物。

注射带来的疼痛刺激是幼儿哭闹的主要原因。如果前几次注射没有给予积极的影响或穿刺技术不精湛, 会使幼儿对注射感到十分恐惧。所以护理人员应努力钻研业务, 提高注射技术, 减轻对儿童的疼痛刺激。

对预防接种儿童施以心理护理, 可以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减轻儿童的痛苦, 做到安全注射, 达到家长满意和认可。

参考文献

[1]韦林安.心理干预对患儿静脉穿刺时疼痛行为反应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6, 20 (12) :3164.

儿童的心理 篇8

关键词:心理卫生,专业门诊,儿童,心理干预

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行为问题,如学习困难、交往困难、吸烟、离家出走、自杀甚至违法犯罪等,目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已受到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视。2002年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中指出:应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使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适当的处理。为做好昆明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特选择2008年部分前来昆明市儿童医院心理咨询室咨询的患儿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1月1日~2008年4月30日前来昆明市儿童医院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患儿115例,其中,男69例,女46例,年龄1.2~16.1岁,平均(8.55±3.81)岁。

1.2方法

1.2.1入组标准

(1)有详细、完整的资料记录;(2)直接咨询者,不包括陪同人员和代理咨询者;(3)多次咨询者仅选择首次心理门诊咨询记录卡进行分析;(4)排除精神病性障碍患者;(5)咨询问题分类参照相关文献资料[1,2,3]分为11类。

1.2.2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方案由我院心理咨询室的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科主任医师和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等共同编制,心理干预的实施主要由主任医师负责。

1.2.3心理干预主要方法

1.2.3.1建立良好的干预关系,热情、体贴、周到地接待患儿及家长,通过认真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有关注意事项,让他们在熟悉与适应环境后,完成咨询记录表。

1.2.3.2针对具体个体的问题,参考有关资料设计[2,3],拟定干预方案。干预时间:1次45 min,根据问题难易拟定干预次数为1~5次。干预方式:以个别干预、家庭干预为主,干预实施者为已取得相关资格的心理咨询人员。干预目标:(1)以咨询问题为目标进行心理干预;(2)如儿童问题主要由家庭因素造成,则对家长同时进行心理辅导或教育指导;(3)介绍今后应注意的事件和预防方法。

1.2.3.3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家长参与方案的制定,尤其回到原生活环境中,由家长负责继续后续的干预,尽可能地纠正问题。

1.2.3.4与家长建立互动和交流的机制,记录家长的联系方式(主要是电话),以便进行随访,如家长还有什么问题,可电话咨询与解答,但不愿意联络者应尊重其权利。

1.2.4干预效果评价

评价依据为家长或患儿自感问题得到解决的模糊判断,采用3级评分。显效:问题完全或极大部分得到解决;部分显效: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或至少解决了一半以上;无效:问题少或极少部分得到解决、无变化甚至恶化。

1.2.5统计学处理

以Excel为基础自编统计处理程序进行构成比、百分比和χ2检验。

2结果

2.1 115名儿童心理咨询问题分析

各年龄段的咨询问题分布不同,见表1。

2.2干预的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次数为1~6次,平均(1.23±0.80)次。心理干预总有效率为88.7%,其中,0~2岁、3~6岁、7~12岁、13岁以上组的心理干预有效率分别100.0%、82.1%、90.2%和87.5%,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3.539,P>0.05),见表2。

3讨论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4],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后家长能否认识到是问题处理的关键,随着社会对心理卫生服务的认识增加,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因此,针对求询者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必将有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心理干预作为心理卫生服务的手段,在医学、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处理儿童心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率达88.7%,与其他研究结果相近[5],说明心理干预用于处理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本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如采用自身对照,评价依据量化评分缺乏等,对其结果判断无疑会造成一定影响(故调查中把解决问题不到一半者评为无效,以提高其评估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张建娜,王贺茹,李梅,等.专业门诊儿童心理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6):503-505.

[2]A.E.Jongsma.儿童心理治疗指导计划[M].田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A.E.Jongsma.青少年心理治疗指导计划[M].张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全国22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6.

残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篇9

1. 以“爱心”抚之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道德情感, 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学生是教师的特定工作对象, 教师的一切工作内涵都应浓缩于一个“爱”字。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所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2]。特别是残障儿童是一个生理上有残疾, 心理上有创伤、求医无望的不幸学子, 由于社会上的种种偏见, 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认识不够, 关心和尊重不够, 有些学生在家庭里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 他们迫切希望在学校里能得到在社会上和家庭里得不到的东西———关爱、信任、尊重、鼓励、和蔼、温馨[3], 尤其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关心和爱护。为此, 一个称职的特校教师必须懂得“爱”的艺术, 把“爱”体现在“关怀、理解、支持”这六个字上, 在学习和生活上, 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 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那已经冷却的心, 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带领他们走出迷茫, 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在工作中, 我常常蹲下身子与残障学生平视交流, 与其促膝谈心, 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疾苦, 为他们排忧解难:还用自己的钱带感冒生病的学生到医院治疗, 回来后坚持守护在床边端水喂药和护理;学生的衣扣掉了帮其补上;学生的牙膏、香皂等日用品用完了及时帮其买回来。让残疾学生在爱的暖流中增强信心, 重塑自我。实践证明, 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是转变残疾学生永不衰竭的原动力。

2. 以“耐心”导之

残障儿童由于生理上的原因, 会产生许多心理障碍, 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无论是在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性格缺陷、自我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均显著劣于正常儿童[4], 如自控能力差、意识薄弱、容易暴躁、焦虑、胆怯、恐惧、自卑和自暴自弃, 且比较任性、多疑、固执、孤僻等等。尤其是重度“问题学生”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 这都在情理之中, 教师和家长无需视为洪水猛兽, 动辄训斥, 怒不可遏[5], 更不能歧视、厌弃和排斥他们, 放弃对他们教育的责任, 而应该是毫不动摇、不厌其烦地、坚定不移地去教育、帮助、关心他们。只有做到耐心、文明、态度和蔼, 才会获得教育的成功。在日常工作中, 一方面, 为了防止学生有不良行为或是搞破坏性活动, 注意加强学生的身心康复训练, 经常反复提醒, 言传身教, 持之以恒地关心教育他们, 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前进, 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 纠正他们不良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 由于残疾儿童每取得一点成绩都要比健全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 付出更大的艰辛和努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颗仁慈、宽容和博爱之心, 给他们以诚挚的鼓舞和希望, 多鼓励、赏识他们, 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目光、信任的点头还是爱抚的微笑都会给残障儿童带来快乐和鼓舞。

3. 以“诚心”待之

残障儿童一般阅历较浅, 经验不足, 依赖性强, 特别是聋哑学生, 从小缺乏有声语言, 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生活, 他们唯一能用来认识世界的就是一双明亮的眼睛, 所有的信息全来自于直观感觉, 其模仿性强, 很容易受表面行为的影响。而在学生眼中, 教师是智慧的代表, 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 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 仿效的榜样。为此, 教师在与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中, 身教比言传显得更为重要。要时刻记住:教师站在讲台上, 就是学生的活教材, 对人对物一定要抱着诚心诚意的态度, 凭着一颗赤诚之心, 以高尚人格和魅力感化人, 用平等的心态感染学生, 用真诚的关怀感动学生, 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益友, 以此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 从而激发起他们成才奋进的激情, 朝着崇高的目标前进。

4. 以“信心”育人

残障儿童的残疾、缺陷是生理性、器质性的, 很难改变, 致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畏缩心理, 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或暂时失败时便放弃学习;对自己缺乏信心, 很难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掌握一技之长, 长大后能养活自己, 这是所有残疾学生家长对孩子的一致愿望, 也是让孩子求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 身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坚信教育的力量, 坚信“人人是可塑之材”, 他们并非是“朽木不可雕”;要做到心中有“热”, 眼中有“光”, 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优势、优点、亮点、闪光点,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 点燃起进步的火焰, 树立起人生的目标[6]。我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及“学知识与学技能相结合”的办学原则, 积极探索“教育、康复、就业训练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根据耳聋学生眼尖、手巧、视觉、触觉功能发展较好的特点成立语训、美术、缝纫、手工、律动等兴趣小组, 注重特长教育;在精心训练过程中, 老师多肯定, 少批评, 多鼓励, 少指责, 运用激励手段, 鼓励学生去尝试, 哪怕是取得一点点的进步也竖起大拇指表扬, 使他们在心理上、生理上得到满足, 激发他们对兴趣与需要的追求。办校4年多来, 学生从不会洗菜到学会了做一手好菜, 从不会握笔写字到学会了画一幅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写出笔法优美的书法;从不会踩缝纫机踏板到学会了缝制出一条条精美的红领巾;从不懂音乐到学会在老师的指挥下跳一曲优美的舞蹈……这些在正常人看来是简单的技能, 而对残障儿童来讲却是能够让他们将来求职求生的财富。可见, 鼓励和启发他们是何等的重要!

对待残障儿童, 其教育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我们做教师的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要尽可能多地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使其长大后生活能自理, 事业能自立, 还得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 家庭、学校、社会, 大家伸出关爱的手“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7], 我想, 残疾学生也能同健全人一样幸福生活, 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毛玲楗, 聂永双.爱心·耐心·诚心·信心[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 2004, (7-8) :26.

[2]毛玲楗, 聂永双.爱心·耐心·诚心·信心.中国教育教学研究[J], 2004, (7-8) :26.

[3]吴剑.学会欣赏学生是特殊学校教师最基本的素质[J].现代特殊教育, 2004, (12) :13.

[4]王玲凤.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 2007, (3) :72.

[5]毛玲楗, 聂永双.爱心·耐心·诚心·信心[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 2004, (7-8) :26.

[6]吴剑.学会欣赏学生是特殊学校教师最基本的素质[J].现代特殊教育, 2004, (12) :14.

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篇10

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隔代抚养, 由于祖辈们对孩子溺爱、袒护, 孩子很容易养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不良性格。

我班45名学生中就有20名留守儿童, 大部分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 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的现象。一些同学还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差, 卫生习惯差。还有的行为上表现出说话粗野, 不听祖辈的教导管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他们性格孤僻, 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对人对事态度冷漠。这样的状况, 他们的学习就可想而知了。面对如此境况, 确实让人分外担忧。

为了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 也为了让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们放心, 我在关心、教育留守儿童的工作中做出了一份应尽的责任。

(一) 倾爱心

爱心是最能拉近距离的。孩子们长期见不到父母, 少了亲人的关爱, 自然有一种失落感, 加上是隔代抚养等原因, 其性格、情绪难免发生变化, 随之变化的还有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形, 我经常找他们谈心, 让他们说说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心里话。如果不方便说的, 就让他们以写信的方式, 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下来。这样, 不仅可以抒发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也可以起到练笔的作用。通过一番努力, 我与班中的留守儿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他们对我产生了信任与依赖。同时, 我还经常在课堂上表扬这些同学的优点, 找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长处, 让他们在班中树立起威信与良好的形象, 拉近与班集体其他同学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 对学习也充满了信心。

(二) 明目的

在与留守儿童的交谈中, 我常常问他们“父母为什么要外出打工”这样的问题。让他们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有的说是家中经济太困难, 有的说是老家太贫穷, 有的说父母外出挣钱为了让自己过上好一些的生活, 为自己将来读书攒钱……我又让他们想象自己父母在外打工的情景, 感悟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最后组织他们讨论:父母打工这么辛苦, 那么自己在家中应该怎么做?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表现经过认真的讨论, 那些原先学习不用心的, 纪律松散的, 甚至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都表示要努力改正。要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辛苦打工的父母。

学生有了学习目的后, 我又引导他们要学会为父母分忧, 就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帮助祖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不要有依赖心理。平时, 我常常讲一些励志的故事, 以激励他们对长辈的尊敬, 同时树立起独立、自强的品质。通过家访了解, 我们班的韦伟同学, 由原先老喜欢跟长辈顶嘴和耍脾气、凡事都依赖老人变成了懂事理, 尊敬别人, 勤快帮助老人做家务的、开朗的孩子。

(三) 树榜样

榜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小学生年龄尚小, 为了使他们能一步一个脚印的一直往前走, 我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了“比纪律强、比卫生好、比生活能力强、比学习成绩好”的活动。定期评比, 树立榜样, 一步一步加以正面引导。对于那些比较顽劣的学生, 我经常走访他们的监护人, 了解他们在家中的表现, 及时进行疏导、教育、感化。比如, 我们班的韦建, 他的家庭比较特殊, 父母不仅都外出打工, 期间还离异了, 父母都不再关心他, 把他留给年迈的奶奶。所以他一直在行为上很叛逆, 经常在班中惹是生非, 不服从管教。于是, 我对他采取了“人跟人”的教育方式, 每天我都坚持跟他谈心, 帮他分析他的情况, 引导他理解父母的苦衷, 体谅奶奶的艰辛。同时, 在生活上, 我尽力去帮助他, 他生病或是受伤了, 我就给他买药, 发现他开不了早餐, 就发动同学捐助他。在学习上, 我每一次都认真地批改他的作业, 每一次都为他写几句评语鼓励他。还让一个学习较好的同学跟他同座, 常常帮助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感化, 他终于稳定了自己的情绪, 变得听话、勤奋起来了。

儿童的心理 篇11

摘 要:儿童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征对于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便围绕儿童成长相关因素着重分析其对儿童房设计的影响。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其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中指出儿童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2~6周岁儿童根据其生理及心理特征大概可分为2~4周岁、5周岁、6周岁的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特征也不同,但儿童在这几阶段其发展是从单样向多样的发展过程,阶段与阶段之间存在一种递进的紧密关系。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其生理心理均会得到质的飞跃,这一时期儿童身体尺寸逐渐变化,心理心智得到进一步的成熟,所以要想设计出更加符合儿童使用需求的儿童房活动空间,就必须对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因素进行着重研究。

关键词:儿童房设计;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设计原则

1 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

儿童的生理发育极其迅速的,其主要表现在身高及体重上的变化最为明显,在2~6周岁的儿童处于学龄前的幼年期,身体处于不断的发育阶段,形体比例正在逐渐形成,但由于体内器官还未发育完全,整体相对比较脆弱。儿童的骨骼以及肌肉等组织器官一直处于连续的发育过程,与此同时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还有各种运动机能,比如,奔跑、跳跃等。儿童天性活泼,所以幼年期的儿童身体活动较为频繁,好动便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代名词”,所以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空间设计之前要针对儿童这一生理特征进行一个细致、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2 ~ 4周岁的儿童处于早婴儿时期的幼儿,各器官都处于快速发育中,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骨骼的发育,较之于以前的骨骼组织,这时期的儿童骨骼发育日渐坚硬,当同时不应该忽视的是,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依然是很柔弱的,极易发展弯曲变形,且此时期的儿童抵抗力虽有所增强,但相比儿童的其他时期,还是相对较弱,所以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此时骨骼的特点,而且还要注意儿童免疫力较低的问题。

防止出现儿童房内物品的摆放、材料的选取不当,对儿童的骨骼发育造成不当的影响或患上疾病。在儿童的活动方面,由于该时期的儿童活动机能的增强,身体活动逐渐灵活,活动区域随之扩大。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增加儿童活动区域,并多考虑活动区域范围内的安全性,所以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避免设计不当造成的意外伤害。

当儿童年龄处在4~5周岁时,较比于上一阶段在体质、体能以及身体机能上较之于上个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期的儿童身体免疫力也大大的增强,身体运动机能也更加灵活,同时由于精力充沛,这个时期儿童更加活泼好动,一般性的活动如走路、跑步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这个阶段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攀爬和跳跃,由于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儿童对未知空间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常常表现为用手去触摸物品,甚至把物品放进口中。这就要求设计者更加的细心,在儿童能够触摸到的地方尽量避免放置易碎或者具有危险性的物品,使儿童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当儿童的年龄得到6周岁,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育,儿童逐渐进入身体发育的平稳期,肌肉、骨骼以及大脑的发育还将持续。儿童的大脑皮层的发育日趋成熟,记忆力逐渐加强,儿童的主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开始构建,并逐渐产生效果,所以此时的儿童房在保证儿童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可适当添加引导学习、培养兴趣的物品,增加一定的信息量,例如,防止乐器、画笔画板、认字报、贴画等等。

2 儿童心理发育特点

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时,不可忽视的还有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的心理发育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儿童心理发育角度来看,是从简单的心理活动向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从具象的生理需求活动向抽象多样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其次,儿童心理从婴儿早期的条件反射,慢慢发展到具有自我意识的心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理复杂程度愈发明显,最后,由最初的大部分是遗传因素作主导,慢慢地变为自我的独立性格的养成,这种个性的显现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的。

当儿童处于2~4周岁时,其心理特征相对明显,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还是以生理需求为主导,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还需靠最基本的语言和肢体来传递,此阶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还离不开对实际事物的接触,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等来认知与学习。这时的儿童的行为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基本不具有思维和目的性,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往往是运动的或是环境中的特殊变化,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进而产生记忆。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注意力相对较弱,易被打断或分散,没办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个点上。但此时期的儿童极其敏感,对事物易产生好奇心,所以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注意考虑到多放置简单、易读的物品,使儿童无意识的产生大脑活动。

5周岁的儿童正处于童年早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活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有更深层次的认知需求,由最初的仅仅依靠行动的思维模式,渐渐的演变到能够依靠表象进行思维的模式。同时儿童这个时期对周围的事物也有了最初的印象,记忆也在这个阶段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有意记忆也渐渐的增多了,此时儿童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对于空间的记忆和对于事物的理解,在脑海当中将这些符号性的东西进行重组,从而大大促进其大脑的发育。在情感上,儿童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周围人群的关系渐渐有了了解,渴望被关注、被爱护的情绪也日益高涨。儿童在这个时期也渐渐有了相别的意识,对周围的事物开始发问,探知欲望增强,观察力也在这个阶段提升的非常迅速。此时对于儿童成长空间的设计来讲,应该更加注重温馨气氛的营造,同时继续加强空间内可读性内容,便于促进儿童身心共同成长。

6周岁以上的就属于童年期的少儿了,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语言表达,理解能力都发展很快,对于一般性的事物和社会关系能够清楚的理清,社交能力也在慢慢增长,很多行为习惯渐渐开始养成。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学龄儿童,从学校系统的学习中,集体的生活中接触到了很多的信息。思维方式也渐渐由具象思维模式向抽象性思维模式过渡,抽象思维的能力日益提高,情感的需求,自我的意识会更加强烈。儿童原有的认知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新的环境当中有了更高的认识目标和要求。此时他们能够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有意识的记忆和思考继续增加,思维的逻辑性开始形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不再仅仅的停留在表象的层面,认识世界的能力慢慢增强。这个时期的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并且慢慢出现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选择,例如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能够说出自己喜欢什么,性格特征也越加明显。对于自己空间的独立性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这个时期为了更好地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在空间设计上,应该更多的与儿童沟通,在综合考虑之后从每个儿童的自身特点出发,营造一个他们喜欢的成长空间,让他们的归属感更强烈,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

3 儿童房活动区域的设计原则

3.1 趣味性原则

儿童因其心理特点,所以游戏是儿童认证世界的首要方式,占据了儿童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儿童游戏是指运用一些知识以及语言,并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肢体运动和语言表达的益智活动。常见的儿童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如搭积木、互相追逐、喊叫、角色扮演等等。在儿童的不同年龄段,游戏的方式、活动区域也随着年纪增加或变得不同。儿童性别不同,游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明显的区别,比如3岁以后,男孩更倾向于肢体游戏或角色扮演游戏、所需的活动区域也扩大很多,而绝大部分的女孩更倾向于语言游戏、摆设类游戏,活动区域相对较小。所以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设计需针对儿童的特点增加儿童房的趣味性。

3.2 安全性原则

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的设计中,安全性原则是不容忽视的,更是每一位父母在儿童房设计上首要考虑的问题。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不同于成年群体,他们没有健全的自我防范意识,也不具备辨别安全与否的能力。儿童房内所有的构成要素、防止的物品都需要严苛的保证儿童的安全,杜绝出现任何安全隐患。通过上述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得知处于儿童期的孩子格外活泼好动,而且2~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有相当的身体机能和活动范围,在进行设计时要格外用心防患于未然。

3.3 特殊性原则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育成年人相比,其心理与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设计时,我们不但要遵循人正常的生活、使用规律以及原则,同时还要兼顾的考虑儿童特殊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感受。处于学龄前儿童早期的儿童在心理上活泼、好动、好奇,对周围环境极其敏感,又不具备成熟的适应性,因此对儿童房的活动区域的设计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安排。以最大程度的符合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

3.4 整体性原则

自然辩证法中曾提到,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个体或对象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有机整合统一的。所以儿童房的构成要素,应在色彩、风格、形态等方面做到协调统一,需要在设计思路、设计定位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贯穿始终。视觉设计上作为信息传递的第一要素,是儿童房设计的整体性原则的重中之重,而视觉设计又分色彩、形态两方面。儿童房的视觉设计可以表现出相应的设计风格,也可以营造出一个氛围,或者创造出一个场景,色彩的选取与形态的搭配就要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否则会及其不和谐,导致设计的失败。而且2~6周岁的儿童正处于认识世界、了解知识的初期,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是极其必要的,如果在儿童的设计主题、色彩、形态随时组合使用会给此阶段儿童造成认识上的混淆、严重影响其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3.5 发展性原则

儿童房,作为1~18周岁孩子的生活、休息、学习区域,其设计上不能只强调表现某一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这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兴趣与爱好等方面的转变就将不能满足整个儿童阶段的需要,重新设计便浪费人力与物力,所在儿童房的设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伸缩变化性,即具有良好的发展性。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2~6周岁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的逐一分析,并结合儿童房各构成要素,提出儿童房在儿童2~4周岁、5周岁、6周岁时应该注意的几项原则,既迎合儿童心理特点,增加儿童房设计的趣味性,增加认为与学习功能;确保儿童房在电源处理上、儿童家具的选择上、儿童活动区域上、灯光选择、入门的特殊处理上的安全性原则;儿童的特殊性的特殊设计原则;儿童房主题、色彩、形态的整体性原则;儿童房在家具、色彩上的发展性原则。设计师在设计儿童房时只有在满足以上几种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小娟,杨创创,等.儿童居住环境设计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

[2]卢晓欧.儿童家庭活动功能区中家具的色彩设计[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

[3]黄星华.论儿童年龄对儿童房设计的影响[J].室内设计,2008.

[4]李真.家庭儿童房设计探析[J].住宅科技,2007.

哮喘儿童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篇12

近年来,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心理护理方法, 结合哮喘儿童的心理特征, 帮助哮喘儿童克服心理障碍, 减轻和消除对哮喘的恐惧, 使之配合药物治疗和管理,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6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儿科收

治住院哮喘儿童48例, 其中幼儿18例, 学龄前儿童14例, 学龄期儿童16例, 在常规哮喘药物治疗基础上, 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特征实施心理护理。

1.2 心理特征

1.2.1 哮喘患儿常有情绪障碍, 主要为焦虑、抑郁, 可伴有行为退缩、攻击性行为和自信心缺乏, 自我意识水平较差, 发病时憋喘、咳嗽、咳痰, 哮喘反复发作的患儿影响学习和生活而出现紧张、悲观的情绪。

1.2.2 年龄较大的患儿担心病情的发展及预后情况, 害怕无法治愈而终生患病, 表现出烦恼、苦闷、爱发脾气、哭闹不安, 不与其他患儿玩耍。

1.2.3 患儿父母面对患儿出现哮喘发作可怕的表现时, 则非非常常紧紧张张、、焦焦虑虑, , 惟惟恐恐再再次次发发作作, , 往往往往对对患患儿儿过过度度关关注注、、过过度度保保护, 父母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往往反馈给患儿, 可造成其更频繁地发作。也有部分父母对患儿的病情, 表现出不耐烦, 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使患儿产生焦虑、抑郁、自我贬低, 也可使发作加剧。

1.3 方法

1.3.1 鼓励患儿自信自强, 纠正不良情绪, 学会自我放松, 提倡适度户外活动, 增强体质, 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儿说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经用药后很快可以控制和缓解。

1.3.2 首次与患儿接触尽可能留下热情、和蔼、耐心的良好印象, 对于患儿的提问, 要轻松、认真地回答, 取得患儿的信任。对年龄较小的患儿, 医护人员要主动亲近、爱抚, 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

1.3.3 对婴幼儿的治疗手法宜轻柔, 尽量允许母亲陪住, 鼓励母乳喂养, 通过抱抱、摸摸、微笑、游戏和对患儿说话进行情感交流;对于学龄儿童可以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 理解、同情他们的处境, 对疾病和治疗给予必要的解释、劝慰、保证和鼓励, 让患儿认识自己的病友, 帮助他们相互交流, 树立治疗信心。

1.3.4 做好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 哮喘儿童的父母常常因子女患哮喘带来家庭的应激而忽视了儿童心理需求, 教导父母应不断提供对儿童的情绪支持和生活上的关照, 通过交流, 了解患儿的内心体验和痛苦, 不应将成人的心理压力转移到儿童身上。

2 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 不同年龄哮喘儿童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 随着护理对象年龄的增加, 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提高。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指临床表现为发作性, 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病因复杂, 除特异性体质、感染和变态反应以外, 心理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疾病, 可以引起持久的心理问题, 抑郁情绪最突出, 家长的过度关心或焦虑只会加重患儿的病情。哮喘儿童常感到恐惧、烦恼、悲观, 这种不良情绪可加重病情, 影响患儿恢复健康, 同时哮喘患儿的性格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3]。因此, 针对哮喘儿童年龄、心理特征不同, 运用心理护理, 使用暗示、促进理解等方法, 调整患儿情绪、意志、注意力、性格, 具有显而易见的临床效果。年龄不同的患儿其心理特征不同, 幼儿思考只能在幻想中进行, 离开幻想, 思考就会停止, 注意力和情绪不稳定, 易受他人的情绪感染;学龄前期患儿主要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 需用形象语音来沟通;学龄期患儿已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对事物有好奇心, 但自控力不足。因而心理护理应注意各自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年龄较大的患儿效果较好, 说明心理护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更有意义。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优劣是心理护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应细致地把握患儿的情感需求, 研究患儿的心理特征, 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护理工作, 会在哮喘的治疗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623-624.

[2]王如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47-248.

上一篇:园林市政事业单位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