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题

2024-07-11

儿童心理问题(共12篇)

儿童心理问题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呈持续扩大的趋势。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怎样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对重庆市主城区和其他区、县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共发放问卷336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同时对270位代理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70份。此外,还对部分监护人和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性格缺陷

数据显示,有13.2%的孩子认为很多时候做得都比别人差或一直做得不好,显示出较明显的自卑倾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有效的依靠和坚强的保护,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39.6%的留守儿童无人辅导其学习,27.6%感觉到孤单,没人聊天。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很好地和父母交流,慢慢地就会影响和其他人的交流,从而形成内向的性格特征。整体来讲,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性格缺陷比较突出,影响其身心健康。

(二)价值观的偏移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对孩子的有效引导和融洽的感情交流,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爱,多数父母会选择给予孩子较多物质上的满足,从而使孩子养成一味地追求物质满足的习惯。还有部分父母由于诸多原因,在情感和物质上都不能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使孩子在情感和物质上都很缺乏,在周围相对比较丰富甚至有些学生故意炫耀物质财富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扭曲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今后的人生发展。

(三)人际交往困难

数据显示,有39.5%的留守儿童朋友很少或根本没有朋友。留守儿童的同辈朋友或伙伴过度欠缺,缺乏交往能力的培养和信心的建立,会对今后进入社会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产生极其不利影响,使其融入社会和团体困难,进一步加深自卑感和孤立感。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困难或障碍会进一步恶化其性格缺陷,不利其身心健康。

(四)情绪情感障碍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8.0%的留守儿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没人辅导学习;有55.7%的留守儿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者感到孤独、无助。留守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开始觉醒的阶段,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受到欺负,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和可以依靠的氛围,慢慢地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缺少关爱、支持和鼓励,形成不良的情绪情感反应。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一个突出趋势是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

(一)家庭教育不到位

留守儿童中有很多都是父母双方出去打工,孩子大多是由祖辈抚养。留守儿童与祖辈的年龄之间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监护人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与孩子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监护人通常比较注重孩子的安全和物质上的满足,忽视孩子心理和精神上感受,无法满足其基本的精神需求,从而使留守儿童产生内向的心理。留守儿童因为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加上监管不到位使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无助等不良心理现象。数据反映,父母半年以上回来一次的占54.5%(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分离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也不容易接受本身就十分欠缺的祖辈的教育和引导。

(二)学校教育不全面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实践过于看重对青少年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关注。由于诸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心理辅导。外出务工人员多来自于偏僻贫穷的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

(三)相关政策不完善

当前,流动人口子女中的进城儿童的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没有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调查发现,有71.5%的孩子希望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城市生活。但各级政府并没有制定出有利于留守儿童随其父母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政策,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入学制度、学籍制度、考试制度等,都在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和父母一起生活上存在较大的阻碍。政府为帮助留守儿童而推出了代理家长的举措,但是对代理家长的实施还比较缺乏物质和经济上的支持,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以及中国特殊的血缘关系的文化背景,有一些家长和孩子并不理解或认可代理家长的做法,导致一些人不愿意做代理家长。在回答“您是否愿意今后做代理家长?”一问时,只有21.5%的人愿意,而31.1%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27.0%的人不置可否,有20.4%的人愿意服从组织安排,这是对目前代理家长活动开展不好的较直观的反映。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家庭——在活动中努力付出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要更多地调动家庭的积极性,让家庭担负起重要的教育职责。据调查资料显示:有87.4%的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在身边关心自己,可见孩子们很期望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有孩子的外出务工人员,最好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则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留守的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另一方尽可能也抽出时间和机会与孩子进行亲情和学业的多方位关心,共同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学校——在服务中延伸教育功能;教师——在活动中渗透爱心

据我们和学校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除了在学习上能给孩子们一些帮助,生活上的帮助很少。留守儿童所在的各级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生活管理教师,负责留守儿童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很多留守儿童都非常愿意接受学校和教师提供的帮助。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的这一类传统约束力正走向衰落,留守儿童的成长面临他律性的失控、失范。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从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上着力,调查显示,有96.4%的留守儿童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当我们能够调动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信任他们,把他们自己的事交给他们自己处理,他们就会发展出一种主体能力,即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三)政府——在改革中完善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在管理中转变职能

人民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当前,流动人口的子女中的进城儿童的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必须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为留守儿童寻找适合的“代理家长”,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很多家长认为代理家长应具备有文化、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品质。当地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父母外出打工现象而减少留守儿童。或使外出务工的父母能离家更近而增加对孩子关怀,减轻对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开设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让留守儿童最好能在父母打工的地方就近入学。成立留守儿童学校或班级,给予他们更多学习、生活上的照顾。建立留守儿童中心或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多关注留守儿童,代理家长之间多交流。政府出台相应措施,由专门部门管理,有专项资金支持。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需要更大范围的社会改革政策的配套支持,需要重新检视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入学制度、学籍制度、考试制度等,逐步地、系统地予以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适应进城儿童的需要,适应所有少年儿童的需要,使他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四)社会——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希望全民积极参与,多关心、多关注、多支持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显示有74.1%的人支持代理家长的活动,很多代理家长也表示自己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诸如多与孩子沟通、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以及经济帮助等多方面的帮助。作为代理家长,同时希望得到留守儿童家长的理解支持,得到孩子的理解,也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希望政府和组织在物质和经济上给予支持。

总之,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携手形成爱和教育的合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所有留守儿童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摘要: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及其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重庆市留守儿童主要存在性格缺陷、价值观偏移、人际交往困难、情绪情感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不全面、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方面。为此,应整合家庭、学校、教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

[2]李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5):139.

[3]梁建华.河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5):156-157.

[4]周林,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2-4.

[5]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76-278.

儿童心理问题 篇2

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和爸妈在一起时感到很羡慕,时间久了,在心理留下阴影,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甚至存在厌世嫉俗的心理。

2.焦虑心理

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父母在外创业,自己不好好读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挣钱的父母,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3.厌学心理

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辅导孩子的功课,一些孩子学习时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

4.人际交往障碍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篇3

临床上,心理医生常习惯将心理紊乱按程度或性质进行分类,获得初步印象,以便给予患者适当地帮助。

心理问题:是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的和反应强度不太剧烈的心理紊乱状态,主要表现在心境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波动,但思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人格也十分完整。

心理障碍:初始反应激烈、持久,内容充分泛化,有自身难以克服的一种精神沉重感。这类人群不仅有较大的情绪方面的波动,而且可出现各种违反逻辑性思维的错误。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下,出现强烈的非理智行为,情绪冲动以致伤人毁物。

心理行为异常:心理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1个月以上),心理负担难以克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可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和攻击等。

心理疾病边缘状态:这是较严重的一类,患者往往带有不很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如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偏离常态、社会交往和人格方面的改变等。

心理疾病:表现较严重、较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等。患者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被破坏,有幻觉和妄想等表现,如听到精灵与自己讲话,感到有人陷害自己,经常对镜傻笑,觉得受到某仪器或射线的控制,语言被窃听等,出现这些就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心理,其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人格明显改变,且患者往往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拒绝就医和服药。

由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行为异常、心理疾病,则适宜药物治疗为主,以祛除其妄想和幻觉,改善病理心态。

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透析 篇4

一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行为抑郁

“行为抑郁性主要是人在陌生的环境下, 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胆怯、退缩、恐惧、紧张、不敢主动接近陌生人和陌生物体的气质特征, 这种气质特征就是我们俗称的‘胆小’。” (1) 在农村中, 父母离异或是丧亲的单亲儿童, 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 经常产生被遗弃感、孤独感, 加之缺少父母一方的保护, 在“儿童圈”中地位不高。因此, 在同伴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被动, 在与陌生同伴交往时也很少表现出积极情绪, 更多是胆小、拘谨、紧张, 行为抑郁性。

2. 自我认可度低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表现出独立、懂事的情感倾向, 因而被认为很优秀, 但他们的内心实则很脆弱, 自我认可度低。在很多事情中的优秀表现, 是内在的焦虑和自卑升华为过分的要强, 这种要强, 恰恰会让他们行为偏激。从其心理规律来说, 农村单亲儿童更容易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做比较, 容易滋生出自卑、焦虑的心理, 做事胆怯, 缺乏自信, 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 攻击性强

“攻击性行为, 又称侵犯行为, 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 包括殴打、侮辱、抢夺和损害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 (2) 单亲儿童往往不允许别人碰触他们的伤心地带, 再加上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 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 于是他们通常表现为遇事易冲动, 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 这些现象在农村单亲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单亲儿童的性格更为脆弱, 难以经受挫折, 稍有波动, 就更容易心灰意冷, 受到老师批评后, 往往抵触情绪较大, 容易为一点小事跟同学发生矛盾, 且忌恨、攻击心理严重。

4. 冷漠、叛逆

农村单亲儿童总是过分关注自己, 对身外的人和事不感兴趣, 甚至冷漠。同时, 有些家长觉得由于自己的离异而亏欠儿童, 因此对儿童比较溺爱, 久而久之, 这种单亲家庭儿童容易形成叛逆心理, 唯我独尊, 而这种情况在农村单亲儿童中表现更为突出。现在农村单亲儿童也常常是留守儿童, 平日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在爷爷奶奶补偿式溺爱教育下, 他们变得任性, 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长此以往他们听不进爷爷奶奶的话, 听不进父母的话, 连老师的话也置若罔闻, 不让他们做的事, 他们偏要做。

二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养方式不合理

农村单亲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是家庭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农村单亲家庭中出现的家庭气氛不和谐、教育方式不科学以及农村环境下的社会评价压力等, 导致了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一些农村单亲家庭的家长, 受经济条件限制, 每天忙于生计, 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 对儿童心理出现的微妙变化几乎没有察觉。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 农村单亲儿童产生感情饥渴和不安全感, 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 自我封闭, 不愿外出活动, 不愿与人打交道, 各种各样心理问题慢慢突显出来。

2. 社区生活环境单一

农村单亲儿童生活的社区, 受当地经济水平的限制, 基础设施不健全, 几乎没有可以供玩耍的娱乐设施。因此, 面对家庭变故造成的生活方式变化, 无法依靠外部诱因改变关注点, 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只能在家看看电视, 生活环境单一, 生活内容单调, 长此以往与外界接触较少, 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内向、乐群性低等心理问题。

3. 学校关注度低

我国农村学校对于单亲儿童的关注度比较低, 主要表现在:第一, 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就是通过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和心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 心理咨询服务的缺乏致使儿童面临心理危机时不能尽快得到心理疏导, 心理问题不断恶化。第二, 教师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关注度比较低, 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够重视, 不能很好地给予关爱、鼓励, 有效地进行疏导, 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第三, 学校与家长互动较少, 对于儿童在学校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告知家长, 导致家长一直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不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统一。第四, 具备较强专业基础的教师比较缺乏, 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求知欲, 更容易导致单亲儿童逆反心理。第五, 教育教学方式比较老套, 教师缺乏创新精神, 课堂上难以调动单亲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第六, 学校基础设施并不齐全。如可供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不齐全, 孩子心理压抑时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泄。

三解决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 改变农村单亲家长的教养行为

农村单亲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要多些引导和关爱, 少些控制和要求。第一, 单亲家长应呵护儿童已经受伤的心灵, 多些时间与孩子相处、沟通与交流。第二, 单亲家长应帮助儿童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 引导儿童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 让儿童在活动中寻找自我,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尽快地走出心理阴影。第三, 单亲家长不应过多干涉和强迫孩子, 相反, 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 使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第四, 单亲家长应保持“适中”原则, 实事求是的确定期望值, 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2.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完善学校基础设施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第一, 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用知识的满足感来分散单亲儿童注意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 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关爱。第二, 学校应该增设心理咨询课程, 定期对于单亲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对于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第三, 学校应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 丰富校内娱乐生活, 减少心理压力。

3. 提高社会关注度, 发挥媒体作用

提高社会对农村单亲儿童的关注度, 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应该真正走入农村单亲家庭, 做相关方面的报道;经常开展关于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公益节目;建立公益网站, 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 使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 提高社会的关注度, 以此呼吁社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 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促使农村单亲儿童健康发展。

4.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单亲儿童家庭的补助标准, 不仅可以解决单亲儿童家庭基本的生活需要, 而且政府的补贴可以让单亲家长不至于忙于生计而忽视对于孩子的关爱、安慰;加大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 解决单亲儿童家庭看病难的难题;在农村建立咨询服务站, 定期举行心理教育的相关活动, 使关爱单亲儿童落到实处, 为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陈旭.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与社会支持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2]吕一凡、李娜、张婵等.陕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浅析[J].新西部 (下旬) , 2015 (1)

[3]魏子瑜.学校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科教文汇, 2010 (17)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研 篇5

随着农村务工家庭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日益严重,生理和心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县现有少年儿童7万多人,留守儿童14073人,其中单亲监护5530人,隔代监护8543人;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县留守儿童心理的现状

1、身心不健康。受调查的1000多名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33%,有8.37%青少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躯体化、焦虑、忧郁、强迫等。躯体化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无故头晕、胸闷,精力下降,做小动作,全身不适等占20.5%;忧郁表现为自卑,做事、学习没兴趣等占18.5%;焦虑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紧张、烦躁、恐怖等占10.3%;强迫表现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做无意义的动作等占9%.

2、成长多烦恼。调查中有23%的感到有烦恼,1%的学生有明显的消极现象。有43%的学生采用沟通的办法解决烦恼,而有21%的学生感到想沟通而没有合适的对象,以致压抑和回避。有54%的学生认为烦恼主要来自学习压力,还有51%的学生感到被排挤,同学间的沟通困难。调查中发现还有4人,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存在想结束生命的意识;9月我县两名高一学生**某,15岁,家住**县**镇**山村**组,其父亲经商,母亲在家;**某16岁,家住**县**乡**村**组,两人因自身学习成绩与家长、自己的期望值落差较大,遂产生了厌世情绪,俩人相约自杀。一名当场死亡,另一名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留给我们血的教训。

3、学习无目的。55%的学生选择“如父母所愿上大学有个好出路”,有27%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学一技之长,有5.7%的学生感到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4、心理有障碍。在调查中,被调查的社会各界人士认为,目前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理想,集中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嫉妒,自控能力差,易受外界诱惑及影响;人际关系紧张,沟通能力差,还有性早熟、早恋等。有54%的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难教育、难管理。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1、从农村家庭现状来看,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是直接原因。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父母外出务工,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从学校教育来看,学校教育措施缺位是重要原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疑惑和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疏导,需要通过老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等方面教育。调研中,县四完小学提到举办了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参加活动的主要是期末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孩子,这种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3、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一些品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们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农村小集镇上的一些公开的和隐蔽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而大量招徕在校学生,甚至引诱学生。小学儿童自控力本身就不强,而“留守儿童”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

4、从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比较懒惰,怕苦怕累,自控能力弱,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跟不上,荒废学业,因而产生厌学心理,破罐子破摔。这种现象在问题生中非常普遍。

三、**县妇联近年所做工作

1、突出抓好基础性的工作,做到情况全知晓。在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方案制定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做到留守流动儿童的情况全知晓。在宣传发动方面,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横幅、文化演出等切实有效的宣传工具深入宣传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目的、意义,通过开展宣传,使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形成了全社会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氛围。来,开展宣传活动6次,接受咨询15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多份。

2、突出教育重点,做到教育全覆盖。成立了由妇联、共青团、教育、、卫生等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为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档案。建立了每个留守流动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确保了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三是抓协作。在突出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如卫生院对留守流动儿童在新学年开展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为留守流动儿童免费体检、接种疫苗。综治办、司法所、公安等每学期深入学校讲授法律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并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通过联动,拓宽了教育领域,丰富了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夯实了基础。

3、各方联动,做到关爱全方位。为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良好氛围,探索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培养留守流动儿童“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我们采取各方联动,努力做到关爱全方位。一是部门联动。学校将家庭困难的留守流动儿童民政慈善部门拿出资金重点帮助留守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公安、城管、文体部门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司法、法庭积极开展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活动,不断营造平安、和谐、卫生、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二是社会资助。由妇联牵头,积极呼吁各界爱心企业人士向留守流动儿童捐款捐物。20来,全县各级妇联共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捐款168.22万元,全县共有2021名贫困留守儿童受到资助。205月开展了“爱心・与我成长”一对一现场资助活动,当场35名企业老板和社会爱心人士为32名特困留守儿童捐款4.34万元。2014年10―11月与县教育局携手**微善风开展“行动成功?微善风助学**”活动,活动共资助255名留守贫困学生,募集现金54万元、其他物资折合人民币11多万元,总共合计65万多元。三是建立长效机制。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力求通过抓机制,让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取得实效。

4、妇联牵头成立**县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由县妇联组织牵头,在县人大、县教育局、县民政的大力支持下,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认证,于2014年10月成立了**县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拥有专家教授主任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优秀中小学教师三名。主要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籍庭心理治疗、宣泄治疗、精神分析、催眠治疗、团体心理辅导等。该中心主成立后向学校、家庭、社区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人们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意识,对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品行障碍、学习障碍等提高辨别于应对能力。

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1、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组,搞好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补珍贵。我们要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为留守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学校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这部分孩子家庭状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测试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记载,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人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4、开通“亲情与心理辅导热线”,由专门的心理疏导师帮助解答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学校每月与外出务工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心理辅导热线”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决心灵的“疙瘩”.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 篇6

“父母”是孩子内心最敏感的字眼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渔洞小学,从县城出发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周边的村庄因地处山区、经济收入有限,很多学生的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

“我们现在共有289名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渔洞小学罗校长说,目前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父母常年不在家,一些孩子甚至几年都见不到父母。

“弟弟今年上二年级,在学校里基本都是我帮着照顾,帮他洗碗、洗衣服。每次来学校之前,都是我收拾好东西再带到学校。”聊起学校里的生活,11岁的小云(化名)向记者倾诉自己的烦心事,“弟弟很顽皮,每次玩耍都会把衣服弄得很脏,说他也不听。”小云说,“希望弟弟能懂事一点,这样我也可以省心,因为爸爸妈妈都不在家。”

聊起父母后,小云突然流起泪来。据学校老师介绍,和小云一样,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父母”是敏感的字眼,也是孩子幼小心灵里最不愿被触碰的话题。“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旦听到有人聊起和父母相关的话题,他们总躲到一边不愿意讲话。”

父母离异后,小玲(化名)一直跟随爸爸生活。她告诉记者:“我喜欢画画,画爸爸妈妈,画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我戴的项链,也是妈妈给我买的,一直戴着。”话语间,小玲不时抚摸着手掌上的一道伤口。“这是之前我不小心弄伤的,当时很疼很疼,那一刻我想,要是有爸妈照顾我就好了。”

“在农村贫困地区,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不少人从小就住校。在人生旅途中,他们是一群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长期在中国西部山区任教,并编著《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书的教师杨元松说。

四大心理问题突出

记者调研发现,由于精神上缺少关心,留守儿童情感上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内向、敏感、逆反等状态。

——长期留守带来内心孤独。

记者在广西西部大石山区采访发现,一些留守儿童比较内向,见到记者后远远地站在墙边盯着看,不愿意交流。“他们有的也不怎么和老师说话,即使老师主动关心询问,他们也不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在广西田阳县乡村小学任教的谭老师说,有的孩子会有“爸妈不要自己”或“爸妈不喜欢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虽然会和父母电话联络,但是通话时也不愿向父母袒露自己遭遇的不开心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等专家指出,自我接纳、情绪、人际交往等社会性发展问题,是少年儿童整个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社会性发展出现问题的人,往往身心健康受到明显伤害,甚至严重影响其道德发展。

——家庭压力带来心理负担。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对全国72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2.7%的留守儿童经常或有时做家务,50.8%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做饭,30%的留守儿童在家需要照顾弟妹,13.1%的留守儿童需要照顾长辈。

张旭东表示,农村留守儿童干家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里面有些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有些是过早体会到大人的艰辛而主动分担家庭责任。“其中,女孩一般比同龄男孩成熟,更懂得家人的艰辛,内心也更为敏感和脆弱。”

——意外伤害、校园暴力、性侵等带来心理创伤。

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的研究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留守儿童是其中主要受害群体。

此外,校园暴力以及性侵等问题,也会给留守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前段时间就发生一起孩子担心被打而不愿返校的情况。”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乡镇中学的一名老师说。

——缺乏亲情沟通和有效引导出现逆反心理。

专家认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亲情沟通较少的成长环境中,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有的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攻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之受手机、网络游戏等不健康内容影响,一些留守儿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多种关爱短板有待补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凸显了家庭、社会、学校等关爱体系不到位的问题。

家庭教育主体缺失。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时发现,留守儿童父母责任意识薄弱,不重视履行管教职责,造成家庭教育主体移位。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监护。一些外出务工的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和提醒,有的父母甚至连生活费都不管。而隔代的监护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的还体弱多病,很难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因为缺乏亲情关怀,一些女孩子来例假了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就用脏的棉被擦一下,非常不卫生。可是我们学校都是男老师,也没法教她们生理知识。”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龙齐完全小学支教的志愿者侯城亮说。

学校监管仍有不足。当前,不少贫困地区都设立寄宿制学校,这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监护,但部分寄宿制学校人力物力短板突出。一些寄宿制学校只得外聘附近村民、返聘退休教师,或者让学校老师轮流当值。有的老师既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又是宿舍管理员、生活老师,“三头六臂都不够用”。

社会关爱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多居住在交通、生活不便的地区。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而言,因受项目委托,被学校、社工机构派驻到当地开展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一旦结束,大多数人也就随之离开。有的社工机构虽然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社工站,但社工数量较少,流动性较大。

此外,农村儿童校外活动阵地覆盖率低。据统计,广西现有村委会14359个,但三分之二以上没有儿童校外活动阵地。部分乡村虽有活动阵地,但配套设施比较简陋,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与伙伴玩耍和交流机会少,乐群性受到影响。

nlc202309082056

让更多关爱的阳光照进孩子精神世界

基层教师及专家表示,在逐步完善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学习生活硬件的同时,更应增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关爱服务政策、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和农民工父母心理指导、加大社会工作者和教师心理培训投入力度等举措,让更多关爱的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

“目前,我们已提出并开展在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屯,建设儿童家园工作。在儿童家园,通过组建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知心姐姐等队伍,开展爱心陪伴等关护活动,效果较好。”广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提倡儿童家园建设,广西已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女童身心健康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今后,各地相关部门将整合资源,逐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服务。

多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呼吁,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工作,对监护人开展有效的培训,提高父母及监护人家庭教育水平,强化父母的责任。

“不少研究表明,母爱是孩子身心和情绪健康发展的基础。缺乏母爱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在情绪方面呈现偏异和障碍。”一位受访人士表示,在强化父母责任的同时,还可探索开展“产业到家、留住妈妈”工程,发挥农村妇女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生力军作用,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专家建议,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使其能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为农村教师提供一定的心理指导和综合素质培训,建立一支“专职为指导、兼职为主体”的农村寄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队伍。

张旭东等专家还建议,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机制,加大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采购力度,特别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资金上给予优先和适度倾斜。同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探索在农村社区组建一支由政府部门、妇联、共青团、村委会等组织工作人员和留守儿童教师组成的社工队伍,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半月谈内部版》)

延伸阅读: “爱心爸爸妈妈团”让留守儿童的内心更有力量

“姐姐,你们终于又来看我们了,我好想你。”2015年12月3日,在湖南怀化的梨溪口学校,小洪高兴地向她的“爱心妈妈”蒋叶子跑过去。而另一个叫平平的孩子,也和与他结对的“爱心爸爸”张德鸣欣喜重逢。

蒋叶子和张德鸣,都是国家电网怀化供电公司“爱心爸爸妈妈团”的成员,和梨溪口学校的孩子们结缘于2011年。

2011年冬季的一天,供电公司团委的志愿者,乘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将近3个小时,来到留守儿童小丹家,为她带来了由社会捐助的奖学金。当时正在读四年级的小丹身材瘦小,衣衫褴褛。她是被领养的孩子,被领养后不久,妈妈便抛下她离家而去,她由双目失明的爸爸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抚养。所幸年幼的小丹十分争气,每个学期都是年级第一名。

同行的梨溪口学校校长杨建东介绍,梨溪口学校共有学生317名,80%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分布在1~6年级的9个班里,由28名教师负责他们的日常教学和生活。回到单位后,经过商量,志愿者一致同意对小丹所在的梨溪口小学开展帮扶活动,成立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妈妈团”,手拉手结对子,一对一送关爱,为留守、贫困儿童再安一个“家”。

“爱心爸爸妈妈团”成立5年,队伍逐渐扩大,已经有30名像蒋叶子和张德鸣这样的志愿者,与学校30名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结为“一对一”帮扶对象。公司的志愿者们,累计为学校捐赠图书1000多册、教学电脑10台、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200多套、学费和生活费16万元,大大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

除了物质上的帮扶,“爱心爸爸妈妈团”中有才艺的志愿者,组成了一支编外教师团队,每个月定期在课外为孩子们办第二课堂。口才好的负责传授安全知识,有文艺才能的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会画画的带着他们画出自己内心的世界。一边传授知识,一边陪他们成长。

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也是爱心“爸爸妈妈”要做的事。平时沉默的小银,有一次上课时,因为和其他孩子说起远在他乡的父母,突然哭得停不下来。小涛也在此期间,也因为思念很久不见的妈妈哭了好几次。在“爱心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做的一个“梦想树上寄梦想”的游戏中,小涛用稚嫩的字体一笔一画写下:“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2015年8月,“爱心爸爸妈妈团”的成员将6名贫困、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家中,公司还邀请国家电网湖南管理培训中心诊疗团队,为这6个孩子做了免费体检,让这些孩子的心灵体验到了社会关爱的温暖。

梨溪口的孩子们平时都习惯用方言交流,因此,普遍对上英语课发怵。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小洪最喜欢的课程就是英语,每天回家后都会再花时间看英语课文、背单词。但是对于月收入只有数百元的小洪家来说,用电是一件奢侈的事。蒋叶子第一次来到小洪家中时,发现她家穷得连一盏灯都没有。

“我平时都是点蜡烛看书。家里没有灯,天一黑,爸爸妈妈就睡了。”小洪告诉自己的“爱心妈妈”蒋叶子。

当时小洪马上就要升入初中,蒋叶子将情况反映给公司,公司马上安排党员服务队上门为小洪家里免费安装了线路、开关和节能电灯。

2015年暑假,小洪和其他5名孩子一样,也来到了自己的“爱心妈妈”家中。得知小洪从未过生日,蒋叶子特地买来了制作蛋糕的材料,和她一同做了个生日蛋糕,并邀请了5个小朋友和她一起过生日。梨溪口学校校长杨建东说,小洪当初在学校的成绩并不理想,全班37人,她只能排在20名左右。自从和“爱心爸爸妈妈”们接触后,她的精神状态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性格变得更加活泼,成绩直线上升,现在已顺利升入学校初中部。

在一位以私人名义捐助3万元、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心爸爸妈妈团”成员看来,帮扶的过程就像一束光去拥抱另一束光,“我们想让这些孩子的内心更有力量”。

(据《中国青年报》/雨眠、洪克非/文/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心理健康,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1. 性格孤僻

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失落情绪。湖北的一次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留守儿童大都缺乏应有的活泼。由此导致留守儿童普遍呈渴望亲情、孤独、脆弱。也可以称之为“情感饥饿”的孩子。

2. 情绪消极

留守儿童大都情感不稳定,长期处于消极状况。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拥有焦虑、沮丧、孤独的情绪。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焦虑的占26. 3% ,情绪不稳定的占42. 4% ,抑郁的占24. 2% 。在对门坎小学的40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其中近八成的学生具有心理问题,88人表现为情绪不稳定,107人表现为抑郁,106人表现为焦虑。

3. 发展失衡

留守儿童中,28. 3% 的人群表现为心理不平衡。这部分儿童不能享受健全家庭的温暖,造成心理失衡,缺乏温暖。倘若儿童拥有经济来源,那么这部分儿童就会选择用物质掩藏自卑情绪,进而充实内心,获得一定自信心; 也有部分儿童带有仇视、叛逆的心理,造成儿童价值观错乱、自卑情绪的上升。

4. 认知能力差

留守儿童普遍对思想认知、学习方面的认知不明显。留守儿童对周边事物非常敏感,对价值观、思想认识并不完善,缺乏正面引导,导致儿童的认知能力很差。调查显示,倘若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那么该儿童的认知偏差程度明显高于单亲打工家庭。由此可见,认知能力同父母外出打工具有密切关联。

5. 人生观偏移

在我国农村,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出路为读书,渴望通过工作、考学、读书等脱离当地,但在社会实践中,不少家长发现,尽管有些人没有文凭,但却依旧可以赚大钱,由此部分留守儿童将未来发展方向定位外出打工,人生观偏差,读书不认真。

6. 焦虑自卑

当儿童遇到困难的时候,儿童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但倘若父母不在身边,那么就会缺乏安全感和依赖感,造成心理方面的缺失。儿童在敏感之余,长期引发恐惧心理。儿童缺乏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表现出行事猥琐、胆小怕事,进而对自身评价较低,造成严重的自卑感。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留守儿童在社会环境、教育、家庭等方面存在缺失,其成因分析如下:

1. 家庭原因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造成儿童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留守儿童无法同父母进行交流和思想交换,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形成无助、自卑、怨恨、暴躁等情绪。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最早的启蒙教育,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一代,父母作为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留守儿童缺乏这种家庭教育,由于监护人教育水平、精力、体力等限制,不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家庭教育,造成孩子行为发生偏差。

2. 学校原因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留意到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需求。

学校对留守儿童关注力度不够,表现在办学条件的制约,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备不齐全,造成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有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短缺的现状,导致教学过程中耗尽教师精力,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留守儿童,影响教学质量,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 政府原因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不够,并没有提供可执行的有效帮助。当下对儿童提供有效发展的机构数量不多,尤其在广大农村,更没有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对游戏厅、舞厅、网吧的管理并不完善,有些企业为了商业利益,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公共场所,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4. 社会原因

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村的治安状况比较差,这部分儿童大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社会对违法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导致伤害留守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家庭应对措施

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责任意识,客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当选择监护人,同监护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强化沟通交流。

首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

其次,采用多种沟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电话的同时辅以书信的方式,强化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也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再次,强化同监护人的沟通。父母应该及时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获取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信息,进而采取有效沟通,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

最后,沟通内容应宽泛。沟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涵盖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

2. 学校应对措施

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学校应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监护人、家长的心理辅助能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可通过心理机构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3. 政府应对措施

政府应树立责任意识,尤其是乡、县,应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注。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由于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所以政府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同时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享受同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加强对基础设施、学校资金的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4. 社会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加强农村治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应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四、小结

儿童心理问题 篇8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 在成长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心理问题尤为突出。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经给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 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1]如果心理出现问题, 一般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 在性格方面, 孤僻内向、不善交际

孤僻内向也就是不合群, 指不能够与他人保持着正常的关系、经常远离人群、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2]。性格孤僻的人一般都属于内向型性格的人, 平时除了不爱说话、沉默寡言、面无表情以外, 还主要表现在喜欢独来独往, 一个人行动, 不喜欢群体活动;喜欢封闭自己的内心, 不愿意与他人接触、交流互动, 对待他人也十分的冷漠, 没有热情;对于周围的人总是处于戒备的状态, 不愿意相信他人;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 也往往比较胆小怕事、懦弱。

2. 在学习方面, 学习热情不高, 厌学逃学现象严重

孩子是生性好动, 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3]。父母外出打工, 在家时间极短。由于缺乏监管, 留守儿童自制力不强, 缺乏学习的兴趣。在学校里, 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基础比较差, 成绩不好, 而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喜欢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对他们关注较多, 对成绩差的学生则采取责骂、置之不理的态度。留守儿童经常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 会觉得备受冷落和打击。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学习的热情就会逐渐地降低, 对学习失去兴趣, 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除此之外, 不少留守儿童和家长看到目前大学生就业也很难, 而有的打工者虽然没有上过学, 没有文凭, 却赚到了大钱, 甚至成了暴发户[4]。

3. 在心理方面, 自卑心理严重, 没有归属感

自卑心理的出现是人际间比较的结果[5]。留守儿童如果看到周围的同学有父母的陪伴、关心和疼爱, 而自己长期处于缺乏父母关爱的状态, 相比较之下就会感到失落和自卑。如果在一些方面稍稍落后于其他人, 留守儿童就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形成之后, 随着父母进城务工的时间逐渐延长, 不仅不会减少, 而且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 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一般都不高, 甚至是很低。所以, 在心理上, 留守儿童会感到没有依靠, 没有归属感。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

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家庭的未来以及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 在一定时期内留守儿童的数量不仅不会减少, 反而会不断增多, 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

1. 对留守儿童的危害

留守儿童所出现在性格、情绪、心理、学习、价值观、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容易导致其记忆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不断下降。除此之外, 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由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身体素质也会随之下降。有些心理素质差的留守儿童甚至可能会无法忍受这些压力, 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2. 对家庭的危害

在我国, 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父母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那么整个家庭所要承受的打击就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近些年来不断攀升的青少年犯罪率恰好证明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青少年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爱与教育。但是法不容情, 即使是未成年人也要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受到应有的制裁, 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来说这种打击更是巨大。

3. 对社会的危害

由于缺乏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与情绪、行为等各种问题, 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6]。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而且可能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危害国家安全, 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在我国, 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多, 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仅关乎留守儿童自身的命运, 关乎千万个家庭的命运, 而且还关乎国家的命运, 因此,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必要的。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 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 应加强多方面的建设,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

参考文献

[1]高希庚, 孙颖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郭永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 2009 (9) .

[3]蓝燕飞.让心灵之花健康绽放——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时空.

[4]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 .

[5]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 2006 (3) .

儿童问题心理及其行为矫正研究 篇9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 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 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 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 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 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 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 整日忧心忡忡, 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 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 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 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 是可以避免的。[1]

2. 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 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 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 喜欢独处, 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 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 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 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 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 不愿服从老师管理, 不愿帮助其他同学, 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 我行我素, 自私自利。

4. 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 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 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 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 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 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 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 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 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 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 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 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 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就人类而言, 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 (DNA) 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 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 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 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 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 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 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 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 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 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 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 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 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 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 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 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 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 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 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 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 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 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 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 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 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 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 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 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 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 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 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 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 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 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 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 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 以儿童为中心, 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 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性行为、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 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 家长注重教育方法, 身教与言教并重, 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 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 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 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 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 设置某个刺激, 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 反之, 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 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 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 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 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 其实很简单, 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 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 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 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 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 学校因材施教, 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 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 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 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 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 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 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 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 真正走入孩子内心, 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 运用心理疏导, 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 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 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 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 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少年宫、游乐园等, 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 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 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 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 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 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 运用政策和法律, 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 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 因此良莠不齐, 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 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 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 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 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 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 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 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 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 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 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 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 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 2011 (1) .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4]冯夏婷.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儿童心理问题 篇10

一、调皮多动

通过课题组的研究,我们将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典型,并采取了相应的策略:

班级出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屁股下面像抹了油似的,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有时连作业也不做,经常跟同学闹别扭。

针对孩子的这些问题,班主任老师开始家访,发现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关系很僵,孩子常年看不到妈妈,爸爸工作不固定,常常不在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忙于地里的农活,看管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大部分时间放任自流。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老师开始制定计划对其进行教育:

首先,要改变其家庭的教育环境,老师分别找到孩子的父母进行诚恳的谈话,让家长定期与孩子沟通,多些时间让孩子在父母的身边生活,照顾孩子。

其次,抓住孩子的心理进行干预。这样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情绪不稳定,抓住了孩子心理的这些特点,在工作中我们就要多关注他,尽量找到并扩大他的闪光点,对他进行鼓励和赞扬,经常像妈妈、像朋友一样和他聊天,讲有趣的故事,讲一些有志向的人的故事,发现道理,帮他树立理想。

最后,老师要坚持不懈地做工作,要绝对避免态度上的粗暴。

二、倔强叛逆

有一个孩子性格倔强,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顶撞父母、老师。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老师点名字也不承认。

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老师采取了以下处理方式:

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心理误区。老师要避免直接批评这样的孩子,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坚持经常持久的心理辅导,像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以消除的,平时要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帮助他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三、自卑离群

有孩子每天上学目光呆滞,不活泼,不爱说话,上课从不举手,也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会使孩子负担很重,过重的心理压力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长期受这种负面影响,就导致即使获得成功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实际情况,老师采取了以下处理方式: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能去除孩子的自卑畏惧的心理,老师经常有意无意地找孩子闲谈,让孩子帮着老师拿作业本、发作业本,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同时,抓住班级活动的一切有利契机,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帮助其树立自信。另外还要重视家庭教育,一个孩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老师和家长要详细地分析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孩子的各种表现,家长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四、自闭

有个孩子不爱与其他同学交往,只在自己的狭小空间徘徊,自闭。

看到这样的孩子,老师感觉孩子很可怜,也很痛心。老师可以派几位品质优秀的学生主动接近他,让他感受轻松,感受交流,在有目的的训练中,忘掉不愉快,在良好的心境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留守儿童

这类孩子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身心发展不够健康。教师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留守儿童的重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其加强心理疏导,探究其思想行为的根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方式。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使他们打消自卑和孤独的心理。

3.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使他们的监护人明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教师与家长要共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严格管理,培养学生自立精神。首先,让他们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严格要求是教师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其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儿童心理问题 篇1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9-02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纯地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1 家庭因素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经济需求,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由于父母的缺位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抚养方式的改变,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然而家庭教育功能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1 家庭教育“缺位”:亲子关系失谐与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儿童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却不是家庭关注的中心,很多留守儿童情感心理被家人所忽视,他们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变化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然而亲子关系的失谐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共同剥夺了留守儿童正常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改变了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与过程。

1.1.1 亲子关系失谐

在良好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仅要给予儿童情感支持还要鼓励子女情感表达,以此让子女们通过社会交往促成其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内化。若亲子关系失谐,子女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困惑。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抚慰和呵护,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据我们课题组对赣州市部分农村中小学调查显示,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有42%与父母分隔3年以上,最长的达10年,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电话,沟通的内容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占71.7%,其次是孩子生活、健康状况占17.2%,只有4.3%的父母会在谈话中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这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問题没有得到父母的普遍关注。

1.1.2 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儿童的观察学习中榜样具有重要作用,父母作为其生活中的“最重要他人”,是最重要的模仿榜样。通过父母榜样作用,儿童可以随时看到和亲身经历父母如何给予自己的关爱,家人如何相互安慰和支持,并且模仿、强化这类亲社会行为,在潜移默化的互动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类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有意或无意地将这类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融入自己行为结构之中。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的榜样形象以及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的评价、奖励和强化,人为地剥夺了他们正常社会学习过程,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影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然而此时若不良同伴群体替代了父母的榜样作用,将自己一些消极思想以及一些诸如抽烟、喝酒、进网吧、看不良录像、逃学和打架等不良恶习带入并污染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学习过程。留守儿童受到同伴群体的感染,在与他们交往过程中不断模仿、强化这类恶习,从而导致自身误入歧途并影响自己正常社会化。

1.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留守儿童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决定了其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农村留守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父母也来自现有监护人。但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不管是父母还是监护人在教育方式上均存在一定的误区。

1.2.1 外出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漠不关心和物质满足

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和漠不关心的教养方式,很少与子女进行沟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化非常不利。由于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长期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心理上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往往采用通过金钱、物质上满足儿童的需要来对其进行补偿的错误教育方式,这极易使子女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因此物质上满足并不是儿童健康成长全部需要,父母还应关注他们精神心灵上的需要。

1.2.2 监护人对儿童的教育方式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4种监护类型主要以隔代监护型和“单亲”留守型为主。

隔代监护的祖辈对儿童教育方式出现两个极端:打骂和溺爱。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祖辈们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辛苦劳作完成家中的全部农活和家务活,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的责任,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上没有足够的耐心,一旦孩子们淘气、顽皮、不听管教,就会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语气用词上不会注意孩子们的感受,这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一部分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骄纵儿童,导致要求放松和原则失效,易使儿童缺乏自我约束力,养成刁蛮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

“单亲”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方式过于严格。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很高,为了不让孩子再走他们的道路,都希望子女能够在家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出路,因此对子女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但父母一方外出后,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便承担起督促孩子学习的“重担”,再加上外出配偶的嘱托,使得他们对孩子管束过于严格。当子女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便指责、批评他们,限制孩子们玩乐的自由,结果是许多孩子由于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又不敢公开与父母冲突,所以把不满压制在内心里,极易促使留守子女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 学校因素

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疏导来弥补亲子关系失谐所带来的家庭教育的“缺位”。但由于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等多方面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2.1 学校软、硬件条件薄弱

虽然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在赣州市部分农村中小学中试点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以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甚至还有个别学校由政府投入重资打造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但这些都只是典型,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基本不具备如此条件,软、硬件设施薄弱。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差,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基本维持在中专水平,极少有大学学历,甚至还有部分年长的带教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断层现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及部分师德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时农村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欠缺,缺乏正规的操场和一些生活、学习配套设施。

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很多教师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就理解为思政、品德教育,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很少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2.3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留守儿童是学校里一个弱势群体,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关爱。由于农村中小学老师和领导也是生活在农村周边,对家长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学习现象已司空见惯,很少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尚未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也不够。学校缺乏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对问题学生难以管理。

2.4 农村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虽然目前社会广泛宣传现代素质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得到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知识多少和智力高低”占支配地位,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成绩的好坏以及升学率决定一切,加之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根本没有条件建造体育设施供学生体育锻炼,甚至部分学校根本就不开设体育课,更别谈有专业性的艺术教师教学生唱歌、跳舞等,学生除了烦闷的学习毫无丰富精彩的课余生活,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据我们调查所知,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班级学生数偏多约有50-60人,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心理状况特别是留守儿童情感心理需求更加无法顾及。

3 社会因素

3.1 庸俗的大众媒体腐蚀儿童的心灵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性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监管和控制的弱化为留守孩在不良文化熏陶下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农村由于缺乏社区娱乐活动,电视、网络这些媒体可能对留守儿童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虽在农村不普及,但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虽然在农村没有网吧,个别同学便利用周末时间借故去镇上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在我们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在其课余生活主要闲暇活动就是看电视、去网吧或游戏室、打牌和同伴玩耍,且这些活动所花费时间比例大约分别为70.2%、8.6%、4.3%及16.9%。一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不仅让部分留守儿童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3.2 政府部门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留守儿童是一个系列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协调管理,部分地方政府分工细化,各自只负责自己份内事,教育、政法、文化等部门不能有机协调起来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地方政府对网吧、游戏室等娱乐活动场所监管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禁止未成年儿童的进入;对整治色情文化市场力度和措施不足;对青少年暴力违法犯罪估量不充分不能做到有效预防。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根本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对一些农村中散布的诸如“读书无用”等不良言论和盲目攀比、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不能有效制止,对一些聚众赌博行为不加以劝阻甚至个别干部自己也参与其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到为留守儿童建设业余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 刘霞,赵景欣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7.6:7-20.

[2] 刘红.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4月第24卷第4期.

[3]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

(接第1868页)

但是,公共卫生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更加严重,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公共卫生条件差,易导致食品污染,包括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所以食品安全就无从谈起了。

4 总结

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只有安全的食品才有高水平的公共卫生环境。优质的公共卫生环境也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当前,中国各地都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但基层还不健全。总之,自2009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有所改善,但是盘点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说明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依然严峻,改善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邓海燕。食品安全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肉品卫生。2003;10。

[2] 王小莉。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3):209-211。

[3] 王迎秋,李肖紅。郑州市2008年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9):104-107。

[4] 景钦隆,毛新武,何洁仪,等。2006-2008 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分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2):160-164。

儿童心理问题 篇12

关键词:心理卫生,专业门诊,儿童,心理干预

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行为问题,如学习困难、交往困难、吸烟、离家出走、自杀甚至违法犯罪等,目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已受到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视。2002年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中指出:应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使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适当的处理。为做好昆明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特选择2008年部分前来昆明市儿童医院心理咨询室咨询的患儿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1月1日~2008年4月30日前来昆明市儿童医院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患儿115例,其中,男69例,女46例,年龄1.2~16.1岁,平均(8.55±3.81)岁。

1.2方法

1.2.1入组标准

(1)有详细、完整的资料记录;(2)直接咨询者,不包括陪同人员和代理咨询者;(3)多次咨询者仅选择首次心理门诊咨询记录卡进行分析;(4)排除精神病性障碍患者;(5)咨询问题分类参照相关文献资料[1,2,3]分为11类。

1.2.2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方案由我院心理咨询室的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科主任医师和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等共同编制,心理干预的实施主要由主任医师负责。

1.2.3心理干预主要方法

1.2.3.1建立良好的干预关系,热情、体贴、周到地接待患儿及家长,通过认真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有关注意事项,让他们在熟悉与适应环境后,完成咨询记录表。

1.2.3.2针对具体个体的问题,参考有关资料设计[2,3],拟定干预方案。干预时间:1次45 min,根据问题难易拟定干预次数为1~5次。干预方式:以个别干预、家庭干预为主,干预实施者为已取得相关资格的心理咨询人员。干预目标:(1)以咨询问题为目标进行心理干预;(2)如儿童问题主要由家庭因素造成,则对家长同时进行心理辅导或教育指导;(3)介绍今后应注意的事件和预防方法。

1.2.3.3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家长参与方案的制定,尤其回到原生活环境中,由家长负责继续后续的干预,尽可能地纠正问题。

1.2.3.4与家长建立互动和交流的机制,记录家长的联系方式(主要是电话),以便进行随访,如家长还有什么问题,可电话咨询与解答,但不愿意联络者应尊重其权利。

1.2.4干预效果评价

评价依据为家长或患儿自感问题得到解决的模糊判断,采用3级评分。显效:问题完全或极大部分得到解决;部分显效: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或至少解决了一半以上;无效:问题少或极少部分得到解决、无变化甚至恶化。

1.2.5统计学处理

以Excel为基础自编统计处理程序进行构成比、百分比和χ2检验。

2结果

2.1 115名儿童心理咨询问题分析

各年龄段的咨询问题分布不同,见表1。

2.2干预的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次数为1~6次,平均(1.23±0.80)次。心理干预总有效率为88.7%,其中,0~2岁、3~6岁、7~12岁、13岁以上组的心理干预有效率分别100.0%、82.1%、90.2%和87.5%,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3.539,P>0.05),见表2。

3讨论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4],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后家长能否认识到是问题处理的关键,随着社会对心理卫生服务的认识增加,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因此,针对求询者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必将有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心理干预作为心理卫生服务的手段,在医学、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处理儿童心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率达88.7%,与其他研究结果相近[5],说明心理干预用于处理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本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如采用自身对照,评价依据量化评分缺乏等,对其结果判断无疑会造成一定影响(故调查中把解决问题不到一半者评为无效,以提高其评估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张建娜,王贺茹,李梅,等.专业门诊儿童心理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6):503-505.

[2]A.E.Jongsma.儿童心理治疗指导计划[M].田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A.E.Jongsma.青少年心理治疗指导计划[M].张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全国22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6.

上一篇: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学下一篇:编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