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好问题

2024-08-24

中国儿童好问题(精选8篇)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1

众所周知,学习钢琴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开发智力、培养毅力等,因此学琴儿童家长就将学习钢琴作为促进儿童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目前很多学琴儿童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钢琴教师的严格要求,但更多的来自于家长过高的期待。钢琴教育确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这点不可否认,但一味追求学琴的“回报”并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学琴结果与初衷相悖。

为了学琴儿童能够“健康”学琴,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在学琴问题上走出误区,而如何学琴,为什么目的学琴,在什么状态下学琴,则是我们首当其冲索要解决的问题。

一、儿童错误的学琴动机产生的原因

首先,学琴儿童家长过高的估计了学习钢琴能给孩子带来的作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很多孩子成为独生子女,这也导致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强压式的钢琴学习,使艺术本身失去了意义。其次,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是为了使其在将来的社会上更具竞争力,加之“钢琴热”现象的出现,使更多家长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跟风学琴的现象比比皆是。再者,就是家长本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学琴问题,但随着学琴时间的推移,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让很多家长产生不能放弃、一定要学好的心态。每天陪练、督促孩子练琴,反使孩子对学琴产生厌烦心理。

二、如何正确认识儿童学琴

首先,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将孩子的学琴看成是与他人竞争的一种手段。家长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能与孩子一起感受到学琴的乐趣、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有着宽广的音域、强大的表现力、极强的观赏性使其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而艺术本身就能使人精神愉悦、心灵净化,因此学习钢琴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许多家长习惯用孩子是否有兴趣或是否努力来总结学琴的成果,简单粗暴的将孩子在学琴中出现的问题归结到这两点上。然而,影响孩子学琴积极性的因素并不止于此。如很多孩子对所弹得作品不理解,因而觉得枯燥无味。再如有的孩子确实对音乐缺少兴趣。亦或者受周围同伴的影响,因为别人的放弃而不想坚持等等,这些心理因素、社会性因素等多方面都在影响孩子们的钢琴学习。有的孩子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在他们觉得学习钢琴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有的孩子喜欢钢琴流淌出的旋律,学习钢琴能让他们得到美得享受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学琴动机的原因。家长想让孩子长期坚持学习钢琴,就要了解孩子学习是由哪些需要引起的,以此作为契合点,不断激励孩子,使孩子自发的产生学习钢琴的欲望和驱动力,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钢琴,正真做到快乐学琴。

三、如何帮孩子树立良好的学琴动机

如今,“低龄化”学琴的现象越来越多,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心智发育都不完全,因此很多家长会陪同孩子一起学琴、练琴,长时间的接触使家长对孩子的学琴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琴动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也是教师无法挽回的。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学琴动机对孩子们在学琴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琴效果,如课后作品的完成度、钢琴考级的等级数,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变化,一味的强调“现在练好琴对你以后有帮助”这种思想,都会使孩子对学习钢琴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的个性、想法也最为清楚,家长应该分析孩子的各种需要,以不同的目标作为孩子学琴的诱因,激发孩子的学琴动机。如,有些孩子喜欢被鼓励、表扬,那么当他(她)主动练琴或弹奏很好的时候,家长就不应吝啬鼓励的话,对孩子的赞许使其对学习钢琴产生动力,也让他们产生满足感。再如,有些孩子的表现欲特别强,家长就应尽可能的给其提供表现的机会,如有客人做客,就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社区或学校有表演活动就鼓励其参加,在掌声与鼓励中,孩子会对学习钢琴产生更多的热情。

长期坚持学习钢琴并非易事,这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完全,很容易对一件事产生厌烦心理,这时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对策,而不应该以强制性的语言对孩子施加压力。在激发孩子的学琴动机时,家长应该鼓励、赞许并理解孩子。当孩子在学琴时遇到困难,家长应肯定其之前的付出及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各种“大道理”埋怨、指责孩子。

钢琴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家长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引路者,应正真从孩子的需要着手,不能好高骛远,与孩子一同制定孩子能达到的阶段性目标,让孩子明确目标并鼓励其为之努力,从而使孩子们能对这些目标有所期待,激发他们的学琴动机。

摘要:当代,中国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钢琴这件事存在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过高估计对其智力和人格发展的作用,以及参与社会竞争等功利性认识。为保证健康科学的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必须重新树立正确学习钢琴的动机,让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儿童,钢琴学习,正确认识,学琴动机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2

作者简介:刘泓阳,女,民族:满族,籍贯:辽宁省本溪,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留守儿童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本该是天真无忧、承欢膝下的这些孩子因为远离父母,已经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个别儿童,而是已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呼吁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应该如何能够改善这一现状,让孩子们能够生活的更加快乐幸福。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民加入到了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在他们为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添砖加瓦的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祖父母、亲戚等代为抚养。这些本该是由父母亲自养育的儿童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共同生活,缺乏了正常的管教和亲情的沟通,许多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学习生活,他们的性格、人格、品格以及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健全甚至畸形的因素。由此引发的学习下降、心理畸形、社会问题等等都要求我们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对她们进行特殊关注,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是可能会对他们的一生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1、自卑心理障碍

父母本该是孩子最坚强的保护和依靠,但是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越是内向的孩子,这种问题越明显。有的父母将孩子托付给亲属,孩子的敏感纤细的心理会让他产生寄人篱下之感,只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说话做事思前想后、畏首畏尾,长期下去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抑郁的心理障碍。

2、孤独孤僻心理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成长期所有遭遇的“成长的烦恼”无人关注也无人倾听,不仅如此,他们内心所产生的的一些错误的意识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也可能导致他们无法融入社会。周宗奎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严重的失落感,一段时间内不爱与人说话交往,变得自闭而又孤僻。

3、逆反心理

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对人和社会的对抗情绪比较严重,较为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等“学坏”的行为。那么当出现了这些情况时,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和劝阻,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错误,甚至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是引发父母关注的一个方法。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对于无法照顾孩子的所产生的负罪感,往往通过“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补偿,留守儿童在这种高自由度的环境下根本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而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花钱摆阔等陋习。

4、厌学心理

儿童的学习主动性是在幼年开始形成的。缺乏父母管教、长期受祖父母溺爱的留守儿童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较低,负责接管他们的亲人也不会生活学习面面俱到,不能为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由此他们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有的儿童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去了大城市赚钱,因此也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我认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抚养方式。

在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家打工期间,他们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即“隔代监护”;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等生活在一起,即“委托监护”;再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能够自己独立生活,甚至照顾弟弟妹妹,属于“无人监护”。那么无论哪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孩子的身心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首先,对于“隔代监护”这一群体,这些老人本就年事已高,操劳一辈子到了老年还要照顾这些孩子,由于身体等原因各方面都不能够像年轻人那样有精力。而且隔代人往往更容易对孙子孙女溺爱,舍不得管教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对于“委托监护”。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寄人篱下”很难让孩子从心底产生家的温暖。一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遇到问题时,也存在与这些寄养家庭难以明说的障碍,很可能给以后留下阴影。

第二,学校教育模式。

这一代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吃到了没文化的苦,他们努力拼搏的很大原因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教育,以后不要走上自己的路。大多数留守儿童也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教育,喜欢学习,甚至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但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却缺乏校方的关注。首先,尽管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实施单位,但是多数农村学校注重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的教育。第二,学校教育的无奈和放任。据调查,留守学生中48.4%的学生成绩较差,39.6%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辍学。虽然教师的关注、关爱、集体的温暖可以抵消留守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缺乏专职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问题学生学校通常施以惩罚性的教育,当教师知道他是“难以管理的”,就听之任之,难以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第三,来自外界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心理较他人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来自于他人的看法,一些社会偏见可能会认为,他们普遍缺乏家教,甚至影响了老师、同学对待他们的态度,这种态度会给这些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网吧、游戏厅等这些游乐场所,对于缺乏父母管教、又不愿与人沟通的留守儿童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所在,沉溺于其中影响学习、甚至结交不良朋友,都与这些场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充分重视起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心理情况的重视。首先,学校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不仅重视知识的教育,也要关照他们的心理情况,教师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对于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注;其次,我们也应该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在外打工的父母多跟孩子沟通,也让监护人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总之,我们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入手,为了每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有一个健康预约的环境,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现代农业科技》,第11期;

[2]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中国农村教育》,20第10期;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3

近日,在2012全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研讨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缺陷问题堪忧,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与人沟通焦虑、处事敏感、易冲动等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高达5800万,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中国人民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段成荣指出,当下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健康人格问题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

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

近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而自2009年起,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与全国的情况类似,海南省研究生的就业率也已经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而专科生的就业率也连续三年高于本科生。有老师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中国最大上网终端

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报告称,手机网民超越台式电脑用户,终端的普及和上网应用的创新是重要因素。这一结果也显示,由于目前农村使用电脑仍不方便,手机对农村网民的增长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城镇就业人口近20%为临时工

国际劳工组织统计部对六个中国城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就业人口中,有32.4%的人是非正式就业(包括雇主和雇员),19.8%的人是非正式雇员。换言之,中国城镇就业人口中,19.8%的人是我们常说的“临时工”,他们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行业、贸易、交通运输以及服务行业中。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数据的采集地仅仅是中国的六个样本城市,并不包括经济更为落后的农村地区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4

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后,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 中国流动人口达1个多亿, 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到2004年, 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达到1.4亿, 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 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 这一现象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因。与此同时, 人口的流动和转移也加大了城市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等许多方面的压力。而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割状况以及其他诸多的政策规定, 使得进城务工农民不能享受与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 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加之城市的生活成本比农村要大, 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往往将自己年幼子女留在家乡生活, 于是, 大量的留守儿童就出现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与流动人口相伴而生的复杂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涉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 并直接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 关系到全体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 因而一直为教育界及全社会所关注。

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1. 数量众多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 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孩子。

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 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 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 也就是说, 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由此推断,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是惊人的。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 使他们健康成长, 已刻不容缓。

2. 极易出现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 而农村中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较高, 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 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进行人格的培养。由于缺少及时的学业上的辅导与心理上的沟通, 许多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 由于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宽裕, 有些外出务工者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有的父母认为“上不了学, 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因此, 在农村地区学校流失的学生中间, 父母双方或是其中一方在外打工的占很大的比例。

3. 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 缺少了父母的关爱, 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往往出现消极情绪。当他们在学习上有了烦恼时爱闷在心里, 这样长期下去, 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这种性格缺陷对儿童的成长极其不利, 于是留守儿童中出现了诸多打架、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 继而引发诸多教育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

4. 道德面临集体滑坡的趋势

调查显示, 在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孩子, 相当数量来自打工家庭。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常年在外, 感觉亏欠孩子很多, 因而就尽量从金钱上弥补孩子, 希望他生活得好点。一些孩子对金钱的支配缺乏合理性,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用父母的血汗钱请吃请喝, 养成了凡事都以我为中心, 专横跋扈的恶习, 打架斗殴, 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历年刑事犯罪中, 这类孩子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道德面临的集体滑坡趋势为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5. 安全问题成为隐患

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给农村社会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

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由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 因此解决好这一群体面临的问题, 是涉及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 也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综合治理, 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

1. 在公安管理上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造成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与城镇原住居民同等的政治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 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 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这样从政策层面上鼓励更多的农民将孩子带在身边, 他们也将同城市里的孩子享受同等待遇,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增加。

2. 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城乡结合, 统筹安排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这两个群体是互为流动的。因此, 在目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情况得到一定程度解决的时候, 我们要加大力度, 逐步开放城市公办学校, 利用城市闲置教育资源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提升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 使农民工子女能在父母就业地入学, 这样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在这方面, 北京、天津、武汉等地均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同时, 在农村, 要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和建设, 大量创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 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特殊照顾。从2004年起, 中央投入专项资金30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重点补助“两基”攻坚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帮助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初中和小学。这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 开展积极的社会教育, 提高农民工以及留守家庭的教育认识水平

通过对农民工进行教育, 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分析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利弊关系, 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同时, 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家庭的教育培训, 提高监护人教育关爱孩子的意识和水平。如对打工家庭留守的爷爷奶奶这一群体, 可以做些普及性的教育、宣传, 让他们能和小孩的关系更进一步密切, 使他们对孩子不只停留在吃饱穿好的浅层关怀, 能有更多心理层面的关心, 建立起人际沟通, 有了这种沟通, 孩子就能学会关心别人。

4. 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呵护

学校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或讲座, 如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巧等, 在生活、学习上更多地关心、爱护他们, 从而减少留守儿童通过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感情寄托的可能性, 也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条件的学校除了班主任之外, 最好能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咨询辅导, 这些对家庭功能缺位的留守儿童都是很好的教育补偿。如湖南华容县就在全县实行“放心工程”, 一些学校规定在大年初六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就可到校, 学校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吃住。 (参见李伦娥:“家长外出打工家教几成空白农村“留守学生”亟待关爱”, 中国教育报, 2003年3月25日第2版) 这些措施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 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 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

建议由农村基层学区、学校和共青团牵头, 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把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 让他们之间能相互支持。组织专门人员搞一些替代性的活动, 让有亲和力的成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他们父母的角色, 让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中能多有些问长问短、情感安慰、辅导等综合性的情感慰藉, 让孩子找到心理支持。这些都必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5

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和分析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它披露了一些有关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最新数据。由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自6月开始,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在抽样选取的10个省市范围内的45个区、县,对4000多名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率为95.28%。调查结果显示:

一、当代少年儿童满意自己

现在的少年儿童内心很自信,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他们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健康、性格、学习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较高。这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40.9%的少儿希望拿博士

在调查中,有76.2%的少年儿童表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获得高学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少年儿童的学历期望给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三、半数少儿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统计结果表明,相当多的少年儿童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和在校时间均不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国家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9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有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

四、父母过分关心子女功课

少年儿童普遍认为,父母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自己,但父母对子女功课的过分关注,可能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业压力。

五、双休日沉重

调查显示:沉重的学习负担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闲暇生活的质量。双休日里,84.1%的少年儿童“做家庭作业”;85.2%的少年儿童“读课外书刊”;84.5%的少年儿童“看电视、电影、录像”;69.4% 的少年儿童“听音乐”;74.3%的少年儿童“体育锻炼”;47.8%的少年儿童“参加特长培训”;75.5%的少年儿童“自己进行业余爱好活动”。调查表明,初中学生休息日平均做作业在180分钟以上的高达27.6%。

根据“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的分析,中国当代少年儿童的发展存在五大优势与四大问题:

五大优势: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平等意识增强富宽容精神;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法;乐于参与少先队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6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 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230.45万人, 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2000万人, 近几年这个数据仍在扩大。根据联合国权力公约中的规定, 儿童是指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因此, 本文中留守儿童是指, 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 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 而由代理监护人 (父母单方、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他人) 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问题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 受其教育水平所限, 他们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以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外出父母对子女的学业关心不足, 大部分留守儿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 自律能力较弱, 这样势必导致留守儿童留守期间的学习成绩下降。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敷衍了事、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旷课、逃学以及辍学等不良行为时常发生。留守儿童易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等消极观念的影响。迷恋网络游戏、抽烟、赌博等恶习也使许多留守儿童无法专注于学习。

2.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 缺乏安全感, 自卑心理严重。父母不在身边使留守儿童缺乏的依赖感, 有烦恼无处或无法倾诉, 很多问题积累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第二, 性格内向, 长期处于自我封闭或抑郁的状态, 如感情脆弱、悲观消极、缺乏自信。最后, 留守儿童容易表现出敏感、任性、冷漠、孤独。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 与父母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隔膜。代理监护人的溺爱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容易偏激、走极端的逆反性格。

2.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人身安全问题

不少留守儿童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不仅要学会独立的照顾自己, 还要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担。也有一部分贫困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赚钱少, 在家与爷爷奶奶生活很困难。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不高, 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和预防意识, 儿童处于身体的发育期, 抵抗力较弱, 有时候各种大小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 也缺乏自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导致留守儿童溺水身亡、打斗致残、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时有发生。不少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拐卖留守儿童案件也急剧增加。

3.农村留守儿童引发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的成长时期, 自制力差, 可塑性大, 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如果在学习、生活、精神上缺乏适当的监督和引导, 在情感缺失的环境中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据新华网报道, 从2000年以来, 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 其中“留守儿童”占较大比例, 留守儿童法制观念十分淡泊, 骗取钱财、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敲诈勒索违法行为时常发生。当前, 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了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上述问题的原因

留守儿童存在上述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1.社会层面的原因

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城市化建设加快城乡之间人口流动, 促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仍然很缓慢, 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 也造成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另一方面,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特别是户籍制度以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制度, 也是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根源。农民工虽然可以向城市流动, 但在很多方面却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如各种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险福利政策, 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财政优惠政策, 从而使大批农民工放弃让子女共同进城的打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让农民工难以承担, 也只能忍痛让子女留在家乡。

2.学校层面的原因

首先, 农村留守儿童的缺乏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和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 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城市相差甚远, 很多偏远地区教学设备简陋、老化, 甚至出现危房且又缺乏教学危房改造资金。现代教育设备少, 教育方式和手段简单, 更谈不上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其次, 农村师资队伍总体素质有待提高, 如教育观念、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教学效率等等。农村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不能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职能部门统筹乏力、资源配置利用不合理、办学效率低。广大农村地区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儿童能力素质教育也只停留在口头上。

3.家庭层面的原因

第一, 代理监护人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有效监管。目前, 大部分学者将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类型分为了四种:隔代监护型、单亲监护型、亲戚监护型和自我监护型。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隔代监护是指由祖父母, 或外祖父母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方式。隔代监护家庭存在的问题最多, 隔代监护中的祖辈们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意识落后, 又特别容易溺爱、放纵孩子, 因而无法对留守儿童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监管和引导。

第二, 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淡漠, 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外出父母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 更谈不上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了。大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 认为孩子花了大量的学费还不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有些则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部分农民工对待金钱的态度、对待人生价值及家庭观念及行为出现了偏差, 影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4.留守儿童自身层面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偏小, 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而他们的观念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诱惑, 沾染一些不良习性。如偷窃、上网、早恋等一系列违法行为,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有些则被一些坏人教唆引入歧途, 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在思想及价值观念上的监管和引导, 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监管不力, 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策略探析

(一) 深化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城乡差别, 从根源上是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政府部门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措施, 消除对农民工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歧视。加快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等体制的改革。通过改革这些制度消除城乡壁垒, 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使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其子女能享受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和权益。特别是要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 城市昂贵的教育成本是农村留守儿童不能留在父母身边的最大障碍, 要把农民工子女入学纳入到财政预算。取消如借读费等各种附加费用, 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同样能享受到义务教育。大力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 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二) 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当地经济不发达, 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农民增收幅度很小, 就业机会少, 是农村广大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的主要原因, 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当地政府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 加大农村吸引投资力度, 从资金、技术、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让农民工在自己家乡就能就业, 并走上发家致富之路。这样, 他们就用不着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 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三) 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引导

首先, 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 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随着2005年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推行, 对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 农村教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其次,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开设有关法制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 并配有相关的专业老师和心理咨询室, 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强化孩子们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 学校要加强与监护人的及时沟通。使双方都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掌握留守儿童的各种动向, 实现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 要重视家庭教育, 构建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家庭氛围

外出父母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对于留守儿童来说, 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即家庭教育。一方面外出父母加强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积极地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 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变化, 用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孩子。另一方面, 外出父母应该慎重选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 充分考虑到代理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代理监护人应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尤其是老年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五)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调动全社会力量, 让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个人共同参与解决。动员各种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力量, 开展有关“留守儿童”的项目工作, 最大程度地加大社会力量帮助与参与的程度。要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基层学区、工会、村委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共同积极支持和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中来, 使“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形成整个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的弱势群体, 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人身安全、遵纪守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 因此, 必须要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力量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R].科研与决策, 2004, 6:14.

[2]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切实重视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研讨会综述[Z].内部报告, 2004.

[3]吴霓等.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DB/OL].教育发展研究网 (http://www.cnier.ac.cn) , 2004.

[4]吴霓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10) :15-18.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7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城镇人居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人居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在城镇景观建设方面, 还是在居住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 在少年儿童的人居环境方面, 尤其是游玩环境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中国城市住宅向高层高密度化发展, 少年儿童的成长现状和人居环境愈加堪忧。

留给我们许多美好记忆的幼时庭院没有了, 胡同消失了, 城市中的自然场所更是近乎于绝迹, 可是应该代替这些场所的各种儿童嬉戏玩耍场所、运动场所却没有出现。肥胖儿童、眼镜少年及心理问题儿童的增加与少年儿童成长中游玩环境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影响儿童发育成长的环境因素

关于影响我国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家庭环境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的人际关系, 以及父母的育儿态度与行为都对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构成影响。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教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格的父母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有社会制度, 包括我们的教育制度、法律, 道德风尚以及生活习俗。

(三) 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室内环境, 包括住宅规模及儿童房间。过去, 生活条件有限, 可能一家几口挤在同一个房间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少年儿童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但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 孩子有了独立的空间未必就是好事。拥有独立空间的孩子往往回家就把自己锁到自己的房间里, 根本不与家长交流。另一方面是室外环境, 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过去的庭院、胡同和公园等自然场所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成长环境, 现在的高层建筑约束了孩子成长发育的外部环境。

三、中国城镇少年儿童的人居环境现状及其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

高层居住建筑造成的环境变化非常大, 减少了室外活动场所, 缺乏具有魅力、让孩子百玩不厌的活动场所。

社区交际关系淡薄, 孩子之间几乎没有交往, 游玩场所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同时社会治安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升学压力。现行的教育体制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升学压力。此外, 电视、电脑的普及和游戏机的肆虐泯灭了孩子游玩的天性。

这些条件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游玩环境的贫困化和孩子生活方式的单一化。这其中有政府部门规划管理的问题、有规划设计理念的问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有政府教育部门的问题。儿童室外活动时间减少、体力活动减少、群体活动减少, 直接导致了少年儿童体质衰弱、心理孤僻、缺乏合作精神。

2011年北京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数据显示, 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儿童比例占到20.3%, 相当于五个孩子里面有一个孩子是肥胖的。小学生肥胖儿童的比例达到了20.7%, 这个比例是很高的。

根据现代教育报联合新浪教育频道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1999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是25.4%, 但到了2009年已经超过了半数, 达到51.9%。十年时间近视发病率涨了三倍, 这是非常可怕的。

2002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关于北京市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率的数据显示, 1984年北京市只有8.3%的儿童有心理问题, 然而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8.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 从孩子的肥胖率、近视率到心理疾病的患病率, 将近五个人里有一个这样的比例, 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严重和可怕的问题, 希望各位年轻的家长们都要引起注意。

四、我国城镇少年儿童游玩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游玩空间与场所, 尤其是大型团体活动的场所

缺少能让少年儿童冒点险、费点力、符合其生理尺度和心理需求的游玩器械与设施。每个孩子都是游玩的天才, 在游玩的一系列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 培养孩子自身的创新能力。现在的成年人普遍缺乏创新能力, 就是在少儿时期缺乏丰富的游玩环境造成的。

缺乏大型集体游玩活动场所, 如足球、篮球及传统的户外群体运动场所。这些户外大型游玩场所, 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力, 还能够锻炼孩子之间的合作精神, 但现在只剩下适合3岁以下幼儿和老年人活动的场所。

中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于2009至2010年, 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的城镇人居环境居民满意度评价调查。在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项中, 约有40%的城镇居民对少年儿童的游玩场所表示不满, 认为应该增加少年儿童的游玩空间与场所。此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52.9%的中小学生把家作为最经常的游玩场所, 并且不愿参加社区或户外的活动。

(二) 游玩场所形式单一, 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玩需求

场地狭小、设施简单, 已成为儿童游玩活动空间设计的惯用手法;这些游玩空间大多没有考虑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游玩需求, 没有针对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而设置不同层次的功能空间;游玩设施缺乏健身性、挑战性、刺激性, 缺乏吸引孩子游玩的魅力 (见图1) 。

(三) 居住环境的改变导致少年儿童户外活动减少

高层居住的少年儿童外出游玩的时间与次数减少, 呆在室内或家中进行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 结果导致儿童除了家人以外, 与其他人群, 包括同龄儿童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也逐渐减小;由于没有游玩小伙伴, 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 形成宅男宅女群体, 宅男宅女的逐渐增多, 应该与其成长环境, 尤其是高层居住有着一定的关系。

(四) 社区交际关系的淡薄, 无法形成少年儿童活动群体

社区内邻里之间交际关系的淡薄, 使社区内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童年阶段相互交往的机会。

缺乏群体游玩的组织者 (孩子王) 。群体活动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群体活动和游戏, 孩子们在尝到了团体合作游玩的乐趣的同时, 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方法、学会了如何遵守游玩规则、学会了忍耐互让、甚至学会了如何打架的尺度。

(五) 现行的教育体制剥夺了孩子们的游玩时间

僵化的教育体制、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 导致升学压力加大;培养精英全才的理念, 逼迫家长和孩子们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 孩子们的行为轨迹几乎变成了“家庭—学校—课外班”的三点一线;学习时间则变成了“5+2、白加黑”的铁血守则。

试想一想, 在这样生活轨迹和学习作息表的桎梏下, 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吗?能够拥有一个强健的肩膀支撑起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吗?

(六) 电视、电脑的普及和游戏机的肆虐等泯灭了孩子们户外游玩的欲望

电视、电脑及游戏机的普及, 使更多的少年儿童开始沉溺于网络, 尤其是各种电子游戏的施虐更是极大地吞噬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泯灭了孩子们户外游玩的欲望。

甚至一些有线电视媒体垄断商竟然在其有线电视中, 也加入了游戏频道, 播放有所谓专家指导的游戏节目, 而且这样的行为竟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允许。

五、改善我国城镇少年儿童游玩环境的建议

与其他领域相比, 少年儿童的游玩环境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为此, 国家、各级政府、大学以及相关研究单位应认真关注少年儿童的人居环境问题, 并积极开展相关项目的调查研究, 为营造一个适合我国少年儿童的游玩环境, 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一) 加强少年儿童的游玩环境问题的研究

应当加强对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游玩环境与空间和对不同成长阶段孩子游玩需求的研究, 以及对如何规划设计能够满足少年儿童游玩需求的游玩空间体系的研究。

(二) 应编制少年儿童游玩环境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 应增加少年儿童游玩环境专项规划, 并应确保足够的空间用地。应根据社区规模和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 规划布置相应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形成完善的少年儿童游玩空间体系。增加足球、篮球等室外群体活动的场所, 同时应根据城市规模, 设置相应数量的大型免费的城市运动公园。

根据社区规模, 按照少年儿童年龄结构及社区规模, 设置相应的游玩活动场所。例如, 小型社区可以设置适宜小学年龄阶段的游玩活动场所;中型社区可以设置适宜学龄前儿童、小学或者小学高年级年龄阶段的游玩活动场所, 大型社区可以设置适宜学龄前儿童、小学、初中、高中年龄阶段的游玩活动场所, 从而形成一个游玩体系, 在大的城市范围内, 还可以设置免费城市运动公园 (见图2) 。

(三) 营造少年儿童可接触的自然生态空间

在城市和社区规划建设中, 应通过保留自然生态环境空间或营造准自然生态环境空间,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能亲密接触自然的空间场所, 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见图3) 。

(四) 增加具有冒险性、趣味性、健身性的游玩场所与设施

少年儿童游玩场所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 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 应增加具有趣味性、冒险性、健身性、团体合作性强的儿童游玩场所和设施, 满足孩子们特有的好奇心理, 在游玩过程中, 拓展孩子们游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 开放中小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

课外时间开放所有中小学的体育运动设施, 积极促进当地少年儿童开展各项户外体育活动, 使中小学校真正成为社区少年儿童的活动中心;应将已经停办的中小学, 作为区域内重要的体育设施场地资源, 使之成为少年儿童乃至全民的体育活动中心;转变中小学的规划设计理念, 营造开放性学校运动场所 (见图4) 。

(六) 鼓励高层住宅设置中间层、架空层活动场所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民正在向高层居住转变, 少年儿童需要能与高层居住条件相匹配的游玩交往空间;为确保高层居住的少年儿童能拥有一个便于游玩的空间场所, 建议在审批新开发建设的高层住宅项目时, 可通过提高容积率减轻税赋等优惠政策, 鼓励或引导开发商在中间层、底层设置便于少年儿童游玩、健身的场所, 解决高层居住的孩子们不愿到户外活动的问题 (见图5) 。

对房地产开放商而言, 架空层的修建不仅不会增加建筑成本, 还能促进商品房销售, 一举两得。

(七) 转变教育理念, 将游玩时间还给少年儿童

明确中小学的教育宗旨是全民普及教育, 是基本素质教育, 而不是英才教育;转变现行僵化的教育理念, 取消学校等级划分, 取消不合理加分制度, 均衡分配教育资源, 确保中小学教育的公平性;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负担, 给少年儿童们留有足够的游玩时间, 使我国的少年儿童们能够享受到快乐童年, 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六、结语

中国儿童好问题 篇8

近10 a来我国灾难频繁发生, 如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 0级特大地震, 共造成69 227人遇难, 374 643人受伤, 17 923人失踪。有研究表明, 重大的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心身健康产生持久影响[1]。儿童较成人更易出现心理问题[2]。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对于我国灾后儿童青少年出现的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1 灾后儿童青少年易于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 ( PTSD) 、焦虑及抑郁是创伤后儿童最常见的心理问题[3]。我国灾后青少年PTSD发生率为6. 0% ~95. 8%[4,5]。叶运莉等[6]对汶川地震1个月后灾区青少年研究结果显示, 受灾青少年PTSD发生率为62. 8%。世界卫生组织 ( WHO) 调查表明, 在遭受严重创伤和丧失资源后, 轻、中度焦虑障碍发生率会升至20%[7]。王睿等[8]对汶川地震18个月后某灾区3所学校2 729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震后44. 6% 的学生存在焦虑情绪。人们在灾难中容易受到身体伤害、失去亲人或财产等, 因而会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感到情绪低落, 甚至抑郁; 如张彩云[9]对四川地震后某灾区小学调查显示, 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6. 5% 。

灾后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并存的情况。范方等[10]调查发现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0. 9%和24. 6%, 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有18. 5%。

现阶段灾后儿童行为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刘爱忠等[11]对洪灾区7 ~ 15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教师和父母问卷调查发现, 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 0% 和9. 7%。陈林等[12]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分别在震后4个月、12个月对异地移居的523名6 ~ 16岁受灾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震后12个月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低于震后4个月 ( P <0. 01) 。也有研究表明, 儿童青少年灾后的心理状况对学习的影响最大, 易产生厌学情绪[9]。

2 灾后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儿童青少年因个体及灾难性质、破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会影响对灾难的认识和应变能力, 并带来不同的心理问题。灾后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 1灾难的性质、破坏与暴露程度一般将灾难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 前者如洪水、地震等, 后者如战争、交通事故等。不同类型的灾难因其本身的破坏程度及突发性等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灾难后果。如经历张北地震的192名青少年17个月后随访发现, PTSD发生率为9. 4%[13]; 邱育平等[14]对发生爆炸案的江西省万载县芳林小学中87名儿童 ( 其中46人在爆炸案中受伤) 22个月后的研究发现, PTSD发生率为17. 2% ; 冯艳芳等[15]对河北省2004年的重大交通事故中遭受车祸儿童的调查表明, 急性期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病率为95. 83%。灾难时的暴露程度与灾难后的心理障碍呈一定的正相关。如张理义等[16]于震后3周对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42名青少年和在地震中没有失去亲人的195名青少年调查, 结果发现, 研究组 ( 有亲人遇难组) 在骨骼肌肉症状、呼吸症状、心血管症状、神经症状、睡眠状态、情绪状态、情感状态、言语因子分及躯体总分、心理总分、心身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5) , 发现有亲人遇难的青少年心身健康状况损害明显。司徒明镜等[17]对汶川地震后1个月后极重灾区及重灾区的儿童青少年调查发现, 重度暴露组 ( 学校离震中近、存在人员死亡) 的情绪因子得分、震后SDQ问卷困难得分均高于轻度暴露组 ( 学校离震中远、无人员死亡) 。尤美娜等[18]对387名目睹11·15特大火灾青少年1个月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 PTSD或疑似PTSD学生有92名 ( 19. 6%) 。

2. 2年龄儿童青少年年龄不同, 认知情绪发展水平与应对压力能力不同, 对灾难的反应也存在差异。王睿等[8]在汶川地震18个月后的调查发现: 灾区高中生广泛性焦虑得分高于初中生, 高二学生社交恐怖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张理义等[19]运用简易心身健康调查表对5·12地震灾区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也发现, 高年龄组 ( 13 ~ 16岁) 学生在骨骼肌肉症状、呼吸症状、心血管症状、神经症状、情绪状态、焦虑状态、行为状态、情感状态及躯体总分、心理总分、心身总分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 ( 6 ~12岁) , 但是生殖泌尿症状、其他情况因子得分均低于低龄组。

2. 3性别关于灾难后心理影响的性别差异, 大多数国内研究资料显示均为女性高于男性[20,21,22]; 汪红烨[23]对汶川地震1个月后875名儿童的研究显示, 创伤后应激评定量表自填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陈高尚等[24]对四川地震1 a后灾区897名儿童抑郁症状发生情况调查发现, 其中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 5%, 女生为23.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4灾难后时间因素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延长, 灾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慢慢减弱。如叶运莉等[6]和刘娅等[25]对汶川地震后灾后青少年进行调查, 发现震后4, 7, 10个月灾区青少年PTSD总阳性率均呈稳定的下降趋势。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 部分患者的PTSD症状得到了缓解。

2. 5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减轻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 并增强儿童青少年的应对与恢复能力[26]。何雯等[27]对汶川地震后1个月的受灾者进行调查发现, 社会支持与安全感呈正相关, 分层回归分析的发现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物质、心理和信息支持等社会支持能给受灾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增强安全感, 维护身心健康。叶运莉等[6]对灾区中学生研究表明, 家庭、朋友和他人支持是PTSD的保护因素; 儿童青少年在灾后得到较稳定的社会支持, 促使部分PTSD患者恢复了心理健康。

2. 6灾难前后负性生活事件范方等[28]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追踪研究显示, 震后负性生活事件与个体心理病理行为存在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震后负性生活事件能增加个体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灾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也能增加个体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赵玉芳等[29]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的各维度与PTSD症状反应总分有相关性, 说明灾难前后的不良生活事件, 往往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

2. 7心理复原特征并非所有儿童青少年在经历灾难后都会出现心理问题。相反, 一些儿童会在经历挫折后愈加坚强。这种能使人们成功应对挫折的品质即心理弹性 ( resilience) [30], 它是指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郑裕鸿等[31]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 心理弹性与PTSD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 被试心理弹性越强, 其PTSD症状水平就越低。同时也有研究发现灾难会损害儿童青少年心理复原力[32], 表明灾难事件后人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复原特征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

2. 8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及获得心理支持的主要场所, 因此家庭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灾难后心理健康存在重要的影响。陈珍妮等[33]对重灾区绵竹和轻灾区成都郊区青少年的研究发现, 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 子女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父母关系越好, 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越高。张岚等[34]对都江堰地区2 250名青少年进行的研究表明, 母亲文化程度低的青少年具有较多的焦虑性情绪, 且随时间增长, 母亲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则相反。

3 讨论

国内外均有研究提示经历重大灾难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能长期存在。如唐山大地震30 a后260例孤儿中有32例为现患PTSD[35]。虽然儿童青少年与成人的灾难后常见疾病相一致, 但疾病的症状表现存在差异性, 如陶炯等[36]对汶川地震后受灾者的调查发现儿童组 ( 11岁以下) 的抑郁症状相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较轻, 且中年的抑郁症状更为严重。有研究认为, 儿童重复玩某种游戏是闪回或闯入性思维的表现之一[37], 可能与儿童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担负的社会责任和成人存在差异有关。

我国对灾难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影响因素的结果研究与国外基本一致。如Norris等[38]系统整理了1981—2001年期间发表的160篇关于灾后反应的报告, 发现大多数受害者的心理症状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缓甚至消失, 其中灾难类型、暴露程度、性别、年龄等均是影响灾难后心理状况的因素。根据对相关文献回顾提示, 灾难破坏程度大、灾难时暴露程度高、女性、灾后负性生活事件、灾难初期等均是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障碍的高危因素, 对于这类儿童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等积极引导, 以尽量减少PTSD、焦虑、抑郁及行为问题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上一篇:颅脑外科下一篇:分布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