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

2024-07-10

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共9篇)

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 篇1

一、儿童学习钢琴对今后成长的影响

当代生物学、医学研究认为,人的左脑主要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通常称作“数字脑”,人的右脑主要进行具体形象思维,通常称作“艺术脑”。但是由于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学习内容设置的不合理,使对左脑的开发重于右脑的开发,甚至压抑了右脑的“能动性”,造成左右脑发展的不均衡。学习钢琴是一种艺术学习,是着眼于右脑开发的事业,能有效开发儿童大脑的潜能。研究表明四岁前的儿童神经系统与大脑的发育已经达到成人的50%,八岁前后可发展到成人的80%,十七岁就达到100%了。因此,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敏感期,是利用钢琴学习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美国心理学家罗斯特通过实验也证实:上音乐课的学前儿童的空间智商有46%的提高,而不上音乐课的儿童仅有6%的改善。此外,弹钢琴时不仅在听觉上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视觉上也要洞察秋毫。当眼睛看到音符时,手必须同时去弹它,眼睛还要继续看下面的音,十个手指要相互配合进行复杂而积极的活动,加之肢体的协调配合,都需要较高的均衡控制力。经年累月训练,儿童的右脑脑突就能不断增加,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二、初始阶段应重视的问题

(一)关于放松

放松是弹好琴的关键。如何放松呢?首先,弹琴时让手臂以自然的速度下落,手指的第一指关节和掌指关节凸出,同时手臂松下来,把力量送到指尖,试着用另一只手托着手臂,要能感觉到手臂的重量。可以做慢速度快下键练习,让音弹得长一些,手指站住,肘、臂可以向左、右晃动,找一找放松的感觉;其次多做断奏练习,关键是手掌撑起来站住,使手腕、手臂、肩部、背部包括整个上身及心理要保持放松、积极的状态。放松是积极的、有控制的自然状态,而消极的、夸张的放松,像手塌下来、肘坠下来、力量传送不到指法尖,也不利于手腕与肘部灵活协调地向各个方向调节。就像中国的太极拳,练起来时全身的感觉是在运动中放松,如果全身松懈,气提不起来,就不可能连贯的完成各种招式;如果全身用力,动作就会变得僵硬,也不能完成各种动作,且不流畅。因此弹钢琴时,整体的放松与局部的紧张是对立的、矛盾的,把对立的双方科学地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弹奏方法。

(二)弹出动听的音色

钢琴演奏是以发出音乐表现需要的声音为目的,因此,弹琴必须在声音上下功夫,声音的质量是决定演奏好差的重要标准。

(1)要会“听”

为了弹出高质量的声音,首先要学会“听”,从内心听觉上想象一个好的声音,然后再努力追求这一标准。要运用自己的听觉,对自己弹奏发出的声音有敏锐的辨别力,不能满足于只把声音弹出来,而要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发出应有的声音。在发音过程中,听觉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2)断奏的练习

学琴之初运用断奏弹法已经被许多的钢琴教师所采用与接纳。通过断奏的训练,使每个手指都能够独立、稳固站立,有了足够的支撑力以后,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触键方法,断奏是连奏和跳奏弹奏法的基础。

音色不优美是由于不正确的弹奏方法造成的。譬如,敲、砸的声音可能是因为下键过高过猛,手腕僵硬的原因;而声音“虚”,可能是手指关节瘪进去,手指软弱无力,声音不集中;声音闷、暗可能是因为下键速度太慢,下键时手臂不放松的结果。正确的弹奏应该是手臂自然放松,手离琴键不要太高,声音一旦发出,手就不要再对琴键施加压力挤压声音了。正确、好听的声音应是明亮、饱满、有弹性和具有共鸣的。

(3)声音要有颗粒感

弹钢琴如何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这要考虑钢琴的发音特点,钢琴发音是“一触即发”的,也就是说当击弦机一击琴弦,声音一发出来就无法改变了。这与拉小提琴、唱歌等发音不同。拉小提琴或唱歌时,声音发出后可以根据我们的意愿去延长声音或改变声音的音量及音色,钢琴不能,因此,我们在弹钢琴下键的一刹那,要让击弦机一下子击中琴弦,声音一旦发出,手要立即放松不再加力挤压琴键。

三、关于练琴方法

(一)慢速练习

慢速练习是非常必要的。慢练便于把技术难点、准确读谱、弹奏方法、指法等方面的情况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深入、做得更彻底。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把分解动作的每一步骤、环节看仔细。慢练便于把快速弹奏时不易察觉的细微动作做充分,弹奏更到位,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特别地,慢练有利于加强手指的力量,独立性、均衡性及灵活性,为快速流畅的跑动奠定基础。

在练钢琴过程中,有不少儿童不喜欢也不会慢练,他们总是一遍遍从头至尾快速“过瘾”地弹奏着,即使有音符、节奏、方法等弹错了,也是存着“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这样长期不到位地弹奏,势必带来诸多弊病。如手指软、飘、站不住,手腕及手臂紧张、手指缺乏灵活性,视谱不严谨,速度不均匀等。

慢速练习时要准确,慢练不是目的,而是通向快速的跳板。所以,在慢速练习时,心里要想到预期所要达到快速弹奏的速度,能与快速衔接上。事实上,慢速练习中的下键速度与快速的下键速度应该是基本相同的,“慢速快下键”有利于自然地过渡到快速上,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手指的动作逐渐缩小,弹得越快动作越要精练。慢速练习中的下键易出现的问题是:(1)慢练与快练脱节,慢练过于消极,触键太慢;(2)慢练时节奏速度不稳不准;(3)没有充分利用听觉去“听”;(4)耐心毅力不够。

(二)快速弹奏

手指快速弹奏技巧是手指基础训练的集中体现,手指基础训练的质量好坏在快弹时受到检验。快弹包括对慢练的检验,快弹没能弹好,说明慢练的基础还没有打好,动作要领掌握得不规范不熟练,这就应该将速度再放慢一点练。基础越好,快速弹奏得越顺利。如基础不扎实,快速弹奏时会漏洞百出,质量和水平也就无从谈起。

要想弹好快速段落,我认为首先应具备手指敏捷、快速、灵活和独立的能力,能弹出清晰明亮、颗粒均匀的声音,同时手腕手臂及身体与手指保持协调,进行微调,让每个手指在弹奏中“到位”,处于最佳和有利的位置下键。

在快速弹奏时体会乐曲的节奏感,演奏者只有真正感受到节奏的内在动力时,才能使音乐不断向前流动,音乐才有生命力。可根据节奏的强弱、音型等将音符分成“组”。表现出节奏的律动。

特别强调要注意快练中的用力问题。正确的用力是保证快速弹奏的关键。合适的、巧妙地用力是弹好快速的捷径。它的要领是:用手臂的力量通向指尖,用一个力量弹奏一串音和一组音,让音流源源不断、一气呵成地弹奏。同时需要内心感觉和耳朵的听觉,集中精神,并对乐句的语气、走向、句头、句尾等方面都处理好。

四、如何提高练琴效率

(一)分手、分声部单独练习

钢琴弹奏时常会遇到两只手同时弹奏着复杂的音乐;亦或有的曲子声部较多,织体复杂,如复调音乐中,每个独立的声部有着自己的进行、奏法、音色、分句等。这时要求学生分手练习和分声部练习,这样可以使精力更集中地注意每只手、每个手指每个动作的要求和奏法。其次,采用分句、分段、难点击破练习可以大大缩短整首乐曲的练习时间。有的学生练习时喜欢从头弹到尾,遇到困难被“卡”住了,又从头开始。这样一遍遍地弹,不去解决它,最终只能是漏洞百出,事倍功半。如果采取局部难点攻破,这样看似“慢”,事实证明却是提高质量、高效率的练习,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有明确的目的

练琴时要时刻明确练习的目的和目标,知道运用什么方式才能达到目的。常言道:跛足却不迷路。能赶上虽键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有的学生练琴时目的性不强,无计划一遍遍盲目、机械地“动手指”,错误得不到纠正,只能导致几次课都在“老调重弹”。白白浪费练琴时间,费力不讨好。为了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在课后可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把重难点标出来反复进行推敲练习,针对问题的症结采取攻关态度,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这样才能使弹奏逐步完善,才能取得明显的进步,在练琴时强调苦练,又要会“巧”练。

(三)准确严谨的读谱

准确读谱是保证提高练琴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也是演奏者进行再创造的主要依据。读谱包括看准谱面上的谱号、调号、拍号、音符、休止符等。还要注意乐曲在进行中间,有时也会变换谱号、调号或拍号。在读谱时要养成心里数拍子的习惯。初学钢琴的儿童的音高位置和数拍子不能同时掌握,可以把找音和数拍子分开来练习。要本着“不怕慢、就怕错”的原则。其次,音乐术语和表情记事情是很好的指南,如:Allegro agitato(激动的快板)等。如果不认识这些速度和性质的记号,或去“猜”、去“蒙”,就不可能把乐曲风格和情绪准确表达出来。另外,对于p弱、mp中弱、f强、中强mf、cresc渐强等记号,对体会乐曲的风格和表达情感或音乐形象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指法也是不容忽视的,要养成严格按谱上指法去练的习惯。指法是前人科学地有根据地制定的,科学的指法符合自然生理条件和规律,能够顺利地弹奏乐句。指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有时谱上标的指法对于手较小的儿童觉得不合适,这时要适当地变换另外一种指法,在练习中指法固定是很重要的。其次,一首乐曲由若干动机、乐汇、乐节、乐句和乐段等组成,若干动机构成乐节,若干乐节构成乐句,若干乐句组成乐段,若干乐段组成乐曲,只有读懂每个细节的涵义,才能理解全曲的内涵。每个乐句之间有呼吸换气,乐句的句头强调,该连则连,该断则断,该跳则跳,这样才能把每一乐句表现清楚,符合逻辑。

摘要:文章就儿童初学钢琴的作用、易出现的问题、练习的方法等方面提出看法, 进而就如何提高学琴效率给出建议。

关键词:儿童,钢琴,弹奏,技法,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发展》.载《中国音乐教育》1998年5期.

[2]郭声健.《音乐教育是否可以开发智力》.载《人民音乐》2001年4期.

[3]杨慧.《如何更有效地练好钢琴》.载《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1期.

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 篇2

“五项训练”有效消除钢琴幼童学习障碍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学习钢琴也不例外。一个良好的开,可以说是学业成功的一半。它可以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可以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毛病成为日后钢琴学习中的障碍,甚至是难以纠正的坏习惯。因此,儿童从刚开始接触钢琴时起,就必须有个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踏入钢琴学习之门。如何使一个从零起步的幼童尽快地掌握弹奏方法,下面是我在钢琴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一、练习手指的支撑力

对陌生的钢琴,首先应该让孩子们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大概音响,在琴上和孩子们做做游戏,弹一些小片段让他们猜猜像什么,引导他们去想像。孩子们有时会说出这声音像小鸟,像蛇,像老虎,像夜晚等,这时就可以告诉他们钢琴足富于表现力的,可以表现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多东西就难以表现出来。比如像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唤声,大象的抬腿,没有灵巧的手指和牢固的手架子是做不出来的。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就可引导他们进入正规的训练,首先让孩子们学习弹奏姿势、手型和找放松的感觉,然后练习手指的支撑力,体会一下以大臂带动肘,腕、掌的感觉,松弛地让手指尖掉到键盘上立住的动作(简称掉手)。让他们想像一下弹出来的声音像什么,像不像钟声,钟声是有共鸣的,只有手臂放松手指尖硬才能弹出钟声的效果。对孩子们的要求要具体,抽象的浯言和要求孩子们不容易理解和做到。在要求手型时可说3指掌关节骨头出来,1、2指保持圆型,小指不要翘起,这样一个良好的手型就出来了。练掉手时配以《汤普森浅易钢琴教材》的第一、二册,这样既可以避免枯燥的单一练习,使练习赋予音乐,支可以在练习中学习识谱。由于这套教材采取的是高低音谱表同时进行的学习,且每次只学两个音,孩子们很容易接受,并能很快掌握五线谱知识。

二、高抬指练习

当掉手练习练到„„汤”教材第二册时,就应同时增加手指的训练了。手指训练可这样开始:首先让学生高抬一个手指静置约5秒钟,其他手指保持好手型不动,然后快速落下(不发音),再抬起,再落下,反复练数遍,再另换一指进行同样的练习,直至每个手指轮番练遍,特别要注意的是:当2指抬高时,2指的掌关节不能凹进去,也不要倒向3指,要直上直下地弹,始终想着和大指保持圆型的感觉;大指弹时也要保持这个基本手势,要

注意虎口打开,大指尖顺着2指往下弹。手腕保持平衡,其他手指不动。4指刚开始学时,3、5指最好不要帮忙了虽然开始会感到抬指很吃力,但只要经过几个星期的训练,4指就会取得很明显的进步,这对以后弹复调会大有裨益。弹5指时胳臂一定不能夹住,否则5指会斜歪在琴键上而抬不起来或歪着弹下去。高抬指练习由于是不发声练习,所以手指不容易变形,它的好处就在一开始就让孩子们懂得弹琴是靠手指弹的,这种先人为主的做法,可避免常见的一些手腕压,手指不主动等弊病。

三、击键练习

当孩子掌握了高抬指后,就可以让他把注意力放在击键上,这时的击键是不闻琴声而听“木头‟‟声,即击键时只击打键面,琴键不动。击打时要有心理准备,掌关节发力,要下得又快又松。只要方法正确了,就能听见击打键面时发出的“笃笃”声。如果手指僵硬,或用的是手腕或肘部下压的力,清脆的“笃笃”声是不可能发出的,这时可引导小孩把力集中到指尖上,让他体验一下小槌子槌东西的感觉。另外,也可以把这个练习当作一项游戏来进行。游戏可以足这样:开始,家长先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刻有10个小门的卡片,门里各藏有一只小动物,告诉孩子每个小门对应一个手指,哪个手指能敲响门(琴键),卡片上的门就会打开,门卫将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在向你祝贺。小孩好奇心强,他们为了能看看每个门里到底藏了些什么,那个钻研劲就甭提有多专心了。有的小孩能在不长的时间里,某个手指突然找到击键的感觉,击出了“笃笃”声,这时只要抓住感觉反复练习,击 键这一关便很快就能通过。

四、能力训练

这时的掉手动作已基本掌握,用手指弹奏的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孩子弹得曲子也越来越好听,越来越丰富,掉手弹奏已满足不了他们对音乐表现的欲望,他们跃跃欲试地想用手指去弹奏。但这时 1

要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的手指还很软弱,还不听使唤,还要坚持一段时间的手指支撑力的练习。要想弹出动听的曲子,必须练出手指的真功夫,练出手指的独立性,那样才能随心所欲地去表达想要表达的一切。没有功夫不要紧,我们现在就开始向

手指的独立性“进军”,然后开始要求孩子在“无声击键法”的感觉基础上,在放松保持手型的前提下,稍加一点力进行训练。孩子的目的性明确了,主动性也就强了。这时须根据孩子能力的大小,在不使手指各关节凹陷的状况下,松而快地敲击琴键,能力不够下一半键也行,待肌肉群逐渐增加后,再慢慢地加力直至把音弹到底。至此,手指击键动作才基本完成,且不会有大毛病,因为没有超过孩子们的能力。幼孩的手指肯定柔弱无力,刚开

始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让一个没经训练过的无力的小手指突然去弹那么“沉重”的键,到头来的结果要么就是手腕往下压着弹,要么就是手指弹变了形,等到以后再来纠正,就为时晚矣。与其日后改毛病,不如开始慢起步,直线上升,不走弯路,不也是一条捷径吗?

五、手指练习

手指能够把音弹到底了,就应去体会手指弹完后指尖“挂”在琴键上的感觉。这时要求手指抬起即下,一下即松,让整个手臂的重量自然地落在手指尘上,牢牢站住。换指弹时,力量应随即传到后者上,可让孩子体会两脚轮换站立,重心转移的感觉。坚持一段时间可见功夫大长。

手指练习到此,“汤”第二册已基本弹完(准确地说是“掉”完),手指有了一定的支撑力,独立性也初露端倪,对高低音谱表有了一定的概念,并已掌握了十几个音,这时便可开始弹“拜厄”,这时弹“拜厄”,孩子们便会感到毫不费力,但这时一定不要忘了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练练手指功夫。练琴中出现的难点提出来加人手指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手上有了一定的功夫,弹曲子时才能更全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用更多的精力去聆听

音乐、音色,而不至有手指不听使唤的障碍。

孩子们在有了一定的弹奏能力后,练习的接触面也随之加宽。这时应让孩子们了解一些音乐知识,了解一下古典作品及各个音乐家的风格、奏法等。比如初学巴赫作品,首先就要让孩子们了解巴赫的时代、风格、特点,一开始就应培养孩子们的复调概念。让他们分手练习,边练边唱边背,然后再两手合起来。练时心里一定要顾及左手的旋律,嘴里跟着左手部分唱,务必使左手的每个音都能清楚地经过耳朵听到并唱出。练琴时,家长也可参与其中。孩子是两手在弹,嘴里还要唱,家长可根据孩子熟练的程度,逐渐加大练习难度。比如开始练时可和孩子一同唱,帮助其听清唱准,之后分开每人各唱一个声部,看谁把谁的旋律“抢跑”了,不过有时可以故意让孩子“抢跑”几个音,有时又可故意放大嗓音来影响他。如果孩子能不受干扰地唱下去,他便会对自己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他会要求再做一遍这个游戏;在左手能有把握地唱准听清后,就应用耳朵仔细同时倾听左右两部分的旋律。初听时可能有些不习惯,但经训练一段时间后,便可享受其音乐的美妙之所在了。这时的练琴头脑会更集中,耳朵会更灵敏,手指的控制会更细心,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也会更高涨。

可能在以后的某一天里,孩子们会突然感到原来很好使的2指和3指怎么会不听使唤了,好像比起其他指来弹时更吃力,好像手指都难于抬起。这时不必着急。可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手指独立即将成功的信息。这时只要抓紧有方法地训练,要不了多久便会有一个全新的感觉,感到每个手指都弹得那么自如、独立,不受任何牵挂。直到这时,手指独立训练已基本完成,接下去就是快速的高深的技巧训练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再创造”过程

了。

孩子们天性好玩,让他们坐在琴上有时练习一些枯燥的东西真乃一桩大苦事。如何能寓教于乐,把一些枯燥的练习溶进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即使是在枯燥的练习中也能体会到一种乐趣呢,这就需要几方面的努力。

家长是幼孩学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的。家长可以把孩子平时喜欢的东西搬到钢琴学习中来,也可以通过画画来提高孩子的练琴兴趣。比如可以画一个大苹果树,弹得好时画一个苹果结在树上;方法掌握得好或改了不同的缺点,在天空中分别画上蝴蝶,燕子等;如毛病重现了,就惩罚性地画只大乌龟,或者画条小虫子啃掉一个苹果(10个苹果老师将奖一朵花)。弹曲子时也可用孩子们喜欢的某游戏或比赛规则为依据,比如一遍下来只错一个音得一束鲜花,错两个音画一个蘑菇,一个音不错又富于表情即夺到红旗进人第二关(即可进入

下一步的练习)等等。每天练琴下来,一幅有树有鸟有花有果的美丽图画便展现在面前,使孩子们觉得练琴就是做游戏,而孩子们在练琴时为得到喜爱的奖励注意力会更集中,这样有紧有弛,练琴时也不觉得累。给幼孩上钢琴课时也可利用红花、红旗、乌龟等画说明这堂课的好坏,并结合在家练习的成绩(以图画为依据)给予奖励;大点的孩子可以打分,以刺激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谈一谈陪孩子练钢琴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对你们有用.1.孩子的年龄小,虽然学钢琴的模仿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是不够的,书写做笔记的能力和速度就更谈不上了.建议陪练的妈妈们每次跟孩子听老师讲钢琴课时,要认真帮孩子写好笔记,把老师的要求记录好,把老师指出的毛病和要点记录清楚,以便课后帮孩子做作业,完善思路.2.不要总强调孩子应该每天坚持长时间练琴,而应该强调孩子练琴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对概念不清楚的部分不要乱练,一定要问清楚老师后再继续练.试想一下孩子在弹琴理解或方法不正确的情况下长时间练琴,只能是练的时间越长,错误越巩固:错误越巩固,校正起来越费劲:校正错误要比学新东西慢和难的多.3.弹钢琴的好手型是很重要的,但要拥有一个正确的弹琴好手型,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实现的,得经过漫长的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陪练的妈妈们不用对孩子总着急上火说手型,急是没用的,也是急不来的.只要孩子每天大方向学习上是有进步的就行了.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一步也是到不了位的.试想一下练跳舞中的劈腿横叉,那骨头刚开始练之前是偏硬的,得练上些日子才能练软,才能达到可以做劈腿横叉的要求,和练钢琴的道理完全一样.理解了不等于马上能实现,理解+实现是练的持久过程的必然结果,要耐心等待孩子质的飞跃的到来.4.弹琴的时候手腕总抖,应该检查一下弹琴的坐姿对不对,然后看一下是不是手指头尖触键,手指头弹下去的时候是不是有支撑整个手掌的感觉,特别是换指的时候千万别给手指加腕力;可以用适当默弹的练习来改善手腕的抖动.5.让孩子养成自己领悟弹钢琴要领的习惯,大人不要叨叨太多,因为每个人手型的情况不一样,有些问题得孩子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觉,是大人行为代替不了的.6.让孩子养成记笔记,记错误,独立练习校正错误的习惯,慢慢地就养成了不依靠大人也能练琴的好习惯.7.弹钢琴的手指感觉很符合物理学的杠杆支撑原理,可以用生活中形象的事物描述给孩子听,帮助孩子理解弹钢琴的理论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用手指尖来弹奏钢琴?因为尖尖部位的作用力是一个点,很集中,可以把钢琴的声音完全弹出来,特别是弹快曲的时候,手指走动很快,用尖尖弹就能体现颗粒感,纯净感和清亮感.8.不要大声教训孩子,这样可能把孩子弹钢琴的兴趣会减弱,也起不到改进弹钢琴的作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给他一定空间和时间,孩子会慢慢明白道理的.9.一次不要弹的时间过长,孩子觉得累了,就马上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特别不能逼迫孩子弹.就算一天不弹也没有什么的,贵在细水长流,持之以恒!

10.每个钢琴老师都有各自的特点,找一个适合孩子的老师教是很重要的,最起码孩子对要教他弹钢琴的老师感兴趣.如果孩子不喜欢老师的话,他容易从开始就心里抵触向老师学习,不主动配合老师.11.不要把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有的孩子开窍早,有的孩子开窍晚.女孩子一般比男孩子开窍早,但

男孩子一旦开窍后,比女孩子要进步快.目前世界上的钢琴家还是男性比较多啊.12.多听和多看钢琴家的演奏对孩子是有帮助的.13.一次不要做太多种数量的钢琴作业,应该做适量的高质量钢琴作业.朱刘妈妈

儿童钢琴教学常见问题

儿童学琴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手指弹奏进行正确、严格、系统的基本的练习,把一些弹琴的“常见病”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从而打好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础。这一点,无论对于专业学琴还是业余学琴同样重要。下面仅就儿童初学钢琴常常出现的弹奏错误,谈谈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具体方法。

一、瘪指

弹奏时手指第一关节塌陷,我们称之为“瘪指”或“折指”。这种手指凹状几乎是每一个学琴的儿童都可能出现的毛病。瘪指使手臂的力量不能通畅地到达指尖,造成手指、手腕、手臂的局部紧张、僵硬,使手指不灵活而直接影响速度与力度,影响发音与音质。

解决方法:①多加强断奏练习,即每弹奏一个音都采用手臂放松掉下来的动作,体会手臂重量是如何自然地从肩膀垂下来的。然后由手指第一关节在琴键上稳稳地“站住”,训练指关节支撑手臂重量的能力。

②触键时手指各关节必须凸出,不能凹陷,手形保持握球状,指尖要有向里抠抓东西的感觉,逐渐增强指关节承受重量的能力。

③“指尖站立”要意念在先,在手指触键前,思想准备要充分,注意力集中,慢慢地、一个音一个音地认真专心对待,持之以恒。这是克服瘪指的关键。相反,懒散、机械,任其“自然”地触键,就会一无所获,错误依旧。

二、拇指夹指

有些初学钢琴的儿童拇指紧紧地往里夹,拇指尖使劲向外翘,拇指不能自如地上下起落,而是靠压腕子来弹奏。造成拇指夹指的原因,是“虎口”处紧张地抽紧,使拇指僵硬地“躺”在琴键上,形成用拇指关节或整个拇指外侧笨重地往下“压”奏的错误弹法。这种弹奏势必造成拇指和手腕的紧张,出现不均匀的重音现象。同时,外翘的拇指尖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刮”着邻近的琴键,造成发音不干净。拇指夹指使整个手掌开度不够,难于弹奏音程距离远、跨度大的音与和弦。

解决方法:①纠正手型。“虎口”放松拉开,拇指掌关节(第二关节)作支点,第一、第二关节凸起,拇指尖向里弯曲呈弧形。

②用拇指尖的外侧点状触键,正确地站立弹奏,而不应该用拇指关节甚至整个拇指侧面大面积地躺倒弹奏。

③有意识地训练拇指做好向上抬起的预备动作,使拇指能够自如地、有所控制地弹奏,有效地解决十指音色统一、音量均衡的问题。

三、无名指不独立

无名指(4指)灵活程度先天地差于其他各指,它与小指、中指的肌肉互相牵连。4指弹奏时,如果过分强调它独立地高抬指,势必造成它的紧张,并连带其他各指乃至手腕、小臂、肘、肩等部位的紧张连锁反应,使4指与相邻音衔接时,出现音与音之间距离不等、力度不均匀的“瘸腿”现象。解决方法:①在保持正确手型基础上,训练4指抬指时,可以允许相邻的手指自然地相随运动,让4指松弛自如地起落。如:弹下3指,抬起4指,小指可随4指、3指可随4指自由抬起。②多做3指与4指、小指与4指的连奏练习。通过训练,使相牵连的肌肉逐渐自由独立,使4指与相邻的手指连奏时,控制力增强,均匀、流畅地走动与跑动。

四、小指掌关节塌陷与僵立

大部分儿童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小指像小棍儿一样躺倒在琴键上,或者为让其站立采取方法不当出现的另一极端现象——小指僵直地。拄”在琴键上。

解决方法:①小指弹奏时,小指掌关节(第三关节)一定要鼓起,作为支点撑住整个手的重量。小指的第一、第二关节也要松弛自然凸出。任何一个关节的塌陷都会造成紧张、僵直。

②纠正毛病时一定要慢练,静下心来,默念“鼓起、站住‟‟的指令,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颠腕

常见孩子们在作手指连音走动或跑动时,出现手腕一颠一颠的现象。让人感觉不是手指而是手腕在弹琴,这种弹法十分有害。由于腕部紧张,使手臂的重量向下输送时被腕子截住,手在失去重心和力量来源后,就会显得软弱无力,被动、生硬地触键,而手腕却不得不代替手指疲于奔跑,造成小臂紧张、腕子笨重地上下颠动。这种错误的后果是指尖无力,声音发飘或僵硬,从而影响手指的力度、速度,长此以往造成手臂、手腕肌肉的紧张酸痛。

解决方法:①打好连奏基础。连奏如同手指在键盘上“走路”。一个手指弹下去支撑住以后立即放松,然后把手臂重量转移到下一个手指尖,在第二个手指弹奏的同时,前面的手指就可放开。指与指之间一定要交接清楚,如同接力赛跑,后来者不接住接力棒,前者一定不能撒手。

②手腕放松。手腕是手臂与手指连接的桥梁,是手指完成各种弹奏技巧的“调节纽带”。这一关键部位的松弛与否直接影响到手臂与手指的松弛程度和灵活程度,进而影响到整首乐曲的流畅,因而手腕一定要柔软放松。

“学什么”:儿童学习的首要问题 篇3

【关键词】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学在教前;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3-0014-02

【作者简介】杨冬,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江苏无锡,214001),一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能手。

在苏教版四上《珍珠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我越发明晰地感觉到:课堂的“精彩生成”一定源于对儿童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角色珍视和保护。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话题,至少包含了学习者“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要素,在此,本文将探讨如何保护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学什么”的天然需要。

“学什么”本该主要由学习的主体——学生来决定,但课堂上儿童“学什么”的天然需要却往往被忽视,“学什么”由教师定,由教参定,由教材定,就是不让学生定。学生往往是学着早已经掌握的内容,想要了解探究的内容却总是没有机会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乐趣,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能力,课堂自然也就不大可能有真正的精彩生成。

一、学习儿童想要学习的——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作为一个学习者,儿童肯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充满了学习的欲望。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儿童的学习需要,聆听儿童想要学什么的声音,并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才是真正尊重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我们要了解学生想要学什么,最简便直接的做法就是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问的机会。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问出自己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自己不明白的是什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提问来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或调整教学流程。这样,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关注学生学习之前想要学什么。教学《珍珠鸟》,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就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子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问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珍珠鸟长什么样?”“珍珠鸟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珍珠鸟有什么特点吗?”“作者为什么要写珍珠鸟?”……

我引导学生进行了问题的梳理,归纳为一个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珍珠鸟?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阅读和交流。可以说,学生有滋有味地完成了许多学习任务:这是一只胖胖的可爱的珍珠鸟(珍珠鸟的外形);这是一只调皮可爱的珍珠鸟(珍珠鸟飞来飞去的样子);这是一只胆子越来越大的珍珠鸟(珍珠鸟接近作者的行为);这是一只越来越接近作者、越来越信任作者的珍珠鸟(珍珠鸟活动地点的变化)……这些学习内容本就在我们预设的教学内容之中,但是当我们让学生带着好奇和热情去研究自己的问题时,他们迸发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智慧和才华,表现得如此专注和优秀,课堂也因此精彩纷呈。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想要学什么。教学《珍珠鸟》,在学生基本读懂文章之后,我再次让学生进行提问:“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个问题同样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他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有价值、最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这个问题:“文中‘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冯骥才如此喜爱珍珠鸟,那么应该是‘发出一声感叹’,怎么会用了‘呼唤’这个词呢?我觉得这个词用得不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论,我顺势介绍珍珠鸟的写作背景——文革刚过,是一个人与人信任缺失的年代,引导学生探究冯骥才为什么要写珍珠鸟,他到底想说些什么呢?在充分讨论之后,学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共识:作者想通过《珍珠鸟》告诉人们,动物与人都能相互信任,人与人之间就更应该彼此信任了。其实,在《珍珠鸟》的原文中作者确实使用了“感受”一词,学生学习时的语言敏感性让我们啧啧赞叹,同时也更进一步理解了编者改动的用意。很明显,当我们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学习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注性和成长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学习儿童需要学习的——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学什么”也不能全都由学生来定,那样教师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关注学生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和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并为之设计教学。

1.学在儿童语用能力需要发展之处。比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我一反常态,没有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学生反复交流珍珠鸟活动地点的变化、活动范围的扩大上,不去重点组织学生体会珍珠鸟是怎样逐渐信任作者冯骥才的,因为学生在阅读之后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学生欠缺的是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一个独立的表述过程,一种有序表达的能力。

所以,当学生围绕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珍珠鸟”阅读时,他们发现这是一只越来越接近作者、越来越信任作者的珍珠鸟,此时,我组织学生尝试运用关联词来完整表达自己的发现。在给足了学生酝酿的时间之后,学生的交流让人眼前一亮。如,“珍珠鸟不但越来越大胆,而且越来越信任我”“因为我善解鸟意,所以珍珠鸟一步一步地信任我”“珍珠鸟不是一下子接近我,而是一点点挨近我,所以它是一点点地信任我”“珍珠鸟一边小心翼翼地接近我,一边又小心翼翼地看我的反应,见我不伤害它,最后终于完全信任我了”……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珍珠鸟逐步接近我、信任我的过程,而且得到了很好的语言表达机会,使得语用能力得到了发展。

2.学在儿童语文素养需要发展之处。如今的学生学语文不会用语文,学课文不会写作文,语文学习似乎走入了一个奇怪的圈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把重点放在课堂之上,把视线投向教材之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文美文,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美、文字的美、语文的美,并在欣赏和模仿之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比如教学《珍珠鸟》时,我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之后,特地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同学们,冯骥才是一位大作家,他有很多文章被选入了我们中小学课本,这篇《珍珠鸟》更是被选入中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教材,那他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欣赏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本课的第四个学习研究。”

在学生赏析文本的时候,我及时提供学习帮助,出示了学习活动的小提示: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因为 ;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因为   ;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精彩,因为 。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果然欣赏到了《珍珠鸟》一文中动词运用之妙、叙述表达之简洁有序、描写语言之朴实准确。

谈如何指导儿童学钢琴 篇4

一、教师要激发儿童学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唤起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 那么不管他的老师多么的优秀也会感到措手无策。学习钢琴也是如此。所以孩子学习钢琴前最先需要他们对钢琴产生兴趣, 在此基础上孩子学习钢琴才能够开始。儿童的最初审美情感体验处在低层的美感水平以“悦耳悦目”为标准, 他们只会用自己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作为依据进行评定事物。因此作为他们的钢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 把“听觉”“视觉”作为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第一步, 让他们对钢琴充满好奇, 产生兴趣, 从而自己主动的去学习钢琴。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 如通过授课和练习的内容的有机结合, 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是上集体课还是个别课, 或者是搭配起来同时进行。特别是对初学认谱和刚刚开始练习的孩子, 上集体课容易消除他们的拘束感。练习时可让他们轮流上琴弹奏, 还可四手联弹。可以一起玩音乐游戏, 互相指缺点, 互相帮助。同时, 在教材的选用上, 尽量给他们安排一些他们喜欢的曲子, 这样孩子喜欢学了, 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高了, 也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我们的教学效果也就明显了。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琴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 充分尊重儿童,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 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教师应正确积极的鼓励儿童学习钢琴, 帮助他们形成主动、积极的内在动, 使儿童感受到爱护、关注、鼓励、支持、赞许等, 这样儿童的钢琴学习才会从简单到复杂, 从稚嫩到成熟, 从失败到成功。钢琴练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较枯燥的练习。所以在教学当中兴趣是关键。学习钢琴, 老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但是指导结束之后的练习和巩固必须要在家里完成。因此, 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他们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学好钢琴,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稳定的学习环境, 排除外重了个别差异, 同时还为孩子们创设了安静的学习环境, 使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浓烈。

三、要为学生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 学习目标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 应目标明确、阶段性强、进度适宜。学习是一个获取音乐知识的过程, 应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接受为依据制订进度和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适得其反。目标过高孩子神力心力都不能及, 使他们很难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此往复, 会极大地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丧失学习热情, 降低学习效果。目标过低, 会给他们一种错觉, 过低地估计学琴的难度。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 既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又要让他们体验适当的挫折, 最后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 实现学习目标。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掌握要领, 能用自己的小手演奏出美妙的旋律时, 那种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动力, 促使他们深深地爱上这种学习生活。

四、善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 各年龄段间的儿童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 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有的女孩子自尊心特别强, 非常敏感。教师略微批评她一下, 便会哭闹不止。很显然对这样的孩子不能过分批评, 每堂课对她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有计划地指出她弹奏中的错误, 而且授课语言要温和。孩子们很乐于接受这种语气, 很快就能纠正错误。有的家长看到比自己孩子后学的都已赶在前面, 非常着急, 不时训斥, 甚至打骂和强制幼儿练琴。有些教师也往往缺乏耐心, 动辄对孩子严加训斥甚至打骂。久而久之许多孩子不仅产生了逆反心理, 厌恶学琴, 更有甚者一听要上钢琴课, 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对这样孩子只有耐心地启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上好每一堂课, 并能轻易地完成布置的练习任务,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 使他们自由发挥

首先, 从形象思维入手, 要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培养他的兴趣。关键在于寓教于乐。通过一些音乐游戏或孩子们喜欢的儿歌进行培养。比如, 幼儿钢琴曲, 如《到郊外去》, 《小熊跳舞》等曲子, 完全可以设置某种情境, 孩子们边学边演, 这样既引起孩子的兴趣,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又启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这种方法很受孩子们欢迎。

另外, 也可以从创造思维入手。要想弹出动听的曲子, 孩子应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自己领会音乐的内涵。弹奏钢琴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在掌握基本技法之余, 按照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 有自由的发挥。

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奏音乐

真正的钢琴大师时常规劝年轻人不要满足于自己学会了演奏技巧, 而是要领悟音乐的意境和美感;技巧再娴熟, 充其量也就是个“演奏匠”, 而要成为艺术家或大师, 则是“功夫在诗外”的。有的儿童钢琴演奏的手指技巧很高, 但是虽有华丽的外表却缺乏音乐的内涵, 而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米开朗基罗说:“人不是用手而是用脑在作画。”艺术是相通的, 在音乐上也是同理。钢琴是乐器之王, 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的特点, 它所表现的音乐语言就更丰富、更具感染力。旋律在音乐语言中是最具感染力的, 是音乐的灵魂。而钢琴是键盘乐器、击弦乐器, 要在钢琴上把旋律弹奏的富于歌唱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下一番功夫。可以说, 一个内心没有歌唱感的人在钢琴上是不可能弹好歌唱性旋律的。通俗一点说, 钢琴上的旋律也就是运用钢琴来进行“歌唱”, 因此, 启发学生用内心的歌唱去带动旋律的弹奏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旋律, 只有你对它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受时, 才能在弹奏中追求正确的音色, 才能把它弹得有语气、有表情, 在学生的初学阶段可以选用一些他们熟悉的、喜欢的乐曲, 让他们先唱后弹或边唱边弹, 这样他们内心的歌唱感就会在弹奏中逐渐得到加强。

七、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让他们有学习成就感

人人都需要赞美, 在赞美中树立信心。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 就如阳光一样, 没有它, 我们将无法成长开花。钢琴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 学生练琴的目的就是要能表现音乐, 展现自我, 愉悦身心, 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 教师经常抓住时机, 让儿童表现自我, 采取多鼓励, 少批评;多肯定, 少打击;多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且敏锐体谅儿童的各自失误。如:创设表演舞台, 让儿童经常参加表演, 能锻炼提高儿童的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增强儿童的学琴兴趣。教师还可让儿童自己创设表演舞台, 让儿童展现自我才能。通过参与同龄人的表演, 组织儿童进行钢琴交流, 不仅能发现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不足及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还能感受到演出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从而推动他们更勤奋、更刻苦的练琴, 来增强自信心。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 篇5

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 其中, 尤以儿童学习钢琴人数最多。然而, 相对正规合格的钢琴教师却并不是那么多, 在很大程度上钢琴教师机制并不是很完善, 师资队伍方面也是参差不齐。还有就是家长们在选择钢琴教师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了钢琴教师的重要性, 其实一个合格优秀的钢琴教师对于初学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起着导向的作用。所以琴童的家长们一定要在选择教师方面认真斟酌, 同时也要懂得一些关于钢琴启蒙教学与辅导的常识, 只有这样才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天地。

一、如何选择教材, 激发学琴兴趣

在儿童钢琴启蒙阶段的教学中, 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在选择儿童钢琴启蒙教材时既要考虑到入门阶段内容的适宜性, 还要注意是否能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让他们更加热爱钢琴。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既可以安排逐条学习乐曲, 也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在曲目方面有所选择。

目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常用教材有:约翰·汤姆森的《简易钢琴教程》、费迪南德·拜厄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等等。实践证明, 有标题和插图以及儿歌改编的教材会更受儿童欢迎, 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儿童的学琴兴趣。

二、如何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

首先在上课之前, 教师应该讲解清楚正确触键的方法。尤其要对触键各个部位动作的发力点讲解清楚, 在适当的情况下最好进行示范。在学习触键方法时, 教师要给孩子们突出强调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手型的重要性,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也要让他们协调好肩、臂、手腕、手掌、手指的动作, 手腕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运用指尖发力, 而不是指肚, 手掌要放好, 不要随意乱动。这些都是触键方法的要领所在, 作为钢琴教师在对儿童讲解触键知识时一定要予以重视, 讲解清楚, 督促孩子们认真练习, 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知道只有掌握科学正确的触键方法, 弹出的声音才会是饱满, 明亮的。

三、如何对待弹奏出现的错误

在上课中, 孩子的弹奏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错误。当孩子一出现错误的时候, 教师如果马上就打断演奏, 指出问题, 会让孩子们对演奏失去信心。优秀的钢琴教师应当擅长聆听, 在孩子们完整演奏之后指出问题才是最恰当的。笔者认为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 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和引导型方法。在发现错误时, 教师不应该马上指出, 应当启发学生认真看谱, 仔细聆听, 自己去找出问题, 然后改正错误。同时, 孩子们在演奏过程中不要一味的注重效率而忽视质量, 在练琴的时候要多进行慢速练习, 慢速练习不仅会增强手指的力度、独立性和灵活性, 还能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仔细看谱, 尽可能的避免演奏出现的错误。

四、如何解决懈怠

懈怠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毛病, 也是儿童学琴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懈怠的关键就是要磨砺儿童的意志品质。初学钢琴的琴童大多年龄幼小, 意志力薄弱, 如何在心理上对琴童进行疏导和沟通, 就成为钢琴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 这个教育时段的教师除了能够教给琴童正确的弹奏方法外, 更要引导琴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 不仅要培养孩子们顽强的意志, 克服困难的勇气, 还要提高孩子们的自制力、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加热爱音乐, 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使孩子们在今后的钢琴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 教师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成败不仅需要孩子的天赋与勤奋, 教师的水平和态度, 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只有这三方面相结合, 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儿童学琴懈怠的问题。只有这样做, 孩子们才能够真正的学好钢琴, 在学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笔者发现在钢琴教学中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对于初学者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方面我们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还要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 扎实的技巧, 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 同时还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解决懈怠问题。只有这样做, 孩子们才能在钢琴演奏技术上有所提高, 更加喜欢上钢琴这个乐器。

摘要:近年来, 钢琴教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们都知道钢琴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必修课, 而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不仅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整个钢琴教学的基础。所以说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对钢琴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钢琴启蒙教学发展现状来看, 如何更好地进行儿童钢琴启蒙教学, 就成为了我们钢琴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如何选择教材激发学琴兴趣、如何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如何对待弹奏出现的错误、如何解决懈怠等方面简要的论述了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 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尹松.新编儿童钢琴初步教程启蒙篇[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

[3]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 篇6

一、家长要摆正心态,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琴氛围

(一) 在孩子学习钢琴之初, 家长就要有良好的心态, 因为学的目的不只是取得良好的成绩, 而在于丰富人生。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 家长要认清孩子的能力差异及兴趣大小, 不要盲目的被那些出类拔萃的孩子们在钢琴上取得的成就所吸引, 潜在地形成了要求自己孩子的标准。另外, 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技能, 更要注重孩子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 当孩子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问题时, 家长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

很多家长由于对钢琴学习的困难性、长期性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 因此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表现得不够耐心, 结果使孩子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如, 孩子在屡犯某一个相同的问题时,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是孩子主观不够努力而大发雷霆。此时, 家长应该明白钢琴学习其实是一种集操作性、知识性、音乐性于一身的复杂的活动, 孩子遇到的很多问题, 产生的很多错误, 可能比家长甚至教师想象得更复杂, 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或经常出现错误时, 家长应该多理解, 控制自己的情绪, 把问题交给老师, 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总之, 家长应该意识到, 良好的学琴氛围是学好钢琴最重要的基础。家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明确地意识到, 钢琴学习是家庭生活的调味品, 而不是负担。

二、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老师

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 选择启蒙老师至关重要。家长应从以下方面来了解老师。首先,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 要热爱音乐, 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其次, 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能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及个性因材施教。

三、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

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来说, 启蒙教学至关重要。家长要在孩子学琴之初严格要求他们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注意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否则, 一旦练琴习惯不好, 以后纠正是很困难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 制定作息时间表, 固定练琴时间, 让孩子养成按时练习的习惯。其次, 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练琴时要集中精神, 不要老是想着其他事情, 每天的练习要完成规定的任务, 要有所进步。第三, 弹琴时眼睛不要老是盯在手上或键盘上, 要养成看谱弹琴的习惯, 长期停留在模仿和口传心授上是不行的, 要慢慢提高孩子的读谱能力、视奏能力。事实证明, 四五岁的孩子是可以接受识谱训练的。第四, 不要急于双手配合, 这样会因注意力集中在“合”上, 而忽视了正确的姿势、良好的手形和触键方法, 应该等分手练熟后再慢慢配合起来, 这样就不会顾此失彼了。

四、注意及时鼓励

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 家长往往扮演的是严厉的教育者、指导者、监督者的角色, 常常忽视了对孩子的赞许, 对孩子来说, 得不到家长的赞许, 心理上没有达到满足就会最终丧失兴趣。很多孩子学琴最初的想法就是好玩和让家长满意。如果在学琴的过程中得不到家长的肯定, 就会对他们的学琴兴趣产生不良影响。家长要注意, 指出孩子学琴中的错误是必须的, 但要有两个前提:一是不能破坏孩子的自信心, 要把错误与不足归结到努力不够等偶然性因素上, 而不能做出“你怎么这么笨”等对本质能力进行直接否定的结论;二是要让孩子觉得给他指出错误的人是善意的, 所以家长需要经常使用鼓励的话语来指出孩子学习上的不足,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正确看待钢琴考级

从钢琴考级本身来看, 它可以检验孩子的学习水平,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家长过分注重考级。如要求老师给孩子辅导几级的曲目, 要求孩子在几年内完成几级的目标, 使孩子感到巨大的压力, 失去了练琴的主动性和幸福感。因此, 家长绝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思想, 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考级。

另外, 在准备考级的过程中, 除了要精练几首必考的曲目外, 同级别的曲目也要练习, 从中学习, 提高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 注意儿童多种需要的满足

毅力的培养固然重要, 但要求儿童在对学习目标缺乏明确理解与认识的情况下, 而自发地表现出良好的毅力, 是十分困难的。很多家长往往简单地采取强制手段而让孩子就范。其实在钢琴的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中, 不仅仅有压力, 还有拉力、推力在起作用, 这些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这些非压力性的学琴动力因素就是来自儿童各种心理需要。钢琴弹奏本身是一种艺术表演活动, 有可能给学生带来表现自己的机会。更由于钢琴艺术在整个艺术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因此通过各种活动, 为学生提供显示钢琴学习成绩的机会, 使学生在游戏、交友、艺术欣赏、社交等活动中获得由钢琴学习带来的心理满足, 对钢琴学习动机的培养很有好处。家长也应鼓励孩子弹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等, 增加钢琴活动的娱乐性, 让孩子在活动得到审美的愉悦及成就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美育倍受家长的重视。家长在子女教育的投入和花费的精力上都毫不吝惜, 最具代表性的是学习钢琴的热潮。许多家长都为孩子购买了钢琴或是为子女报钢琴兴趣班, 希望孩子通过钢琴的的学习, 培养情商。然而, 儿童在学习钢琴时, 会出现一些抵触情绪, 若家长处理不当, 会使孩子彻底丧失继续学习钢琴的愿望, 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因此, 每一位琴童的家长都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学琴问题。

关键词:儿童,家长,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郭懿:《音乐教育》研究[D], 中央音乐学院, 2006年

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 篇7

关键词:钢琴,儿童钢琴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习钢琴的人数也日渐增多, 许多家长都为孩子购买钢琴, 让孩子学习钢琴, 以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 并使其作为适应社会的一技之长。然而, 许多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琴之后, 就产生了厌倦情绪, 甚至就此半途而废, 终止了学习钢琴。对于儿童学钢琴出现的这些问题, 引起了社会上许多家长和教师们的关注。那么, 应该怎样才能让孩子克服这些问题呢?现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钢琴教材的选用

目前在钢琴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从初级到高级可分为四个类型:手指练习类 (包括音阶、琶音等练习) ;巴赫 (复调) 类;练习曲类 (拜厄、车尔尼等) ;中外名曲类。目前, 我国对儿童的钢琴启蒙教学, 有些使用我国创编的《钢琴初级教材》等, 但多数教师普遍采用汤普森教材。汤普森教材又分为大汤、小汤两类, 小汤的难易程度要浅于大汤。有的教师对于幼儿和儿童一律使用小汤, 其实, 对于能力较强、音乐素质好的儿童可以直接采用大汤。一般的儿童就是使用小汤也不要每条都弹, 要有目的的选弹, 然后应很快过渡到大汤, 少年也可直接采用大汤。同时, 在钢琴教材的选用上, 也要尽量给孩子安排一些他们喜欢弹的东西, 比如:儿歌改编的乐曲、练习曲, 节奏明快的变奏曲等。应注意的是, 在练习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分为浏览性和重点性两类来练习。总之, 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 不能生硬地按一种教材模式进行教学, 一刀切地使用一种教材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进而影响进度。

二、钢琴技巧教学方面

我们知道,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 他们对每首乐曲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 因此, 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技术却会有不同的反应。在教授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条件来安排所需的练习。对于手小的学生在选曲时不要选有过多的跳动大的音程和八度双音;对于背谱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先背一些织体、声部较为简单的乐曲, 对于能力差的学生在练习快速跑动时, 要叮嘱他们多慢练, 注意保持手指的独立性, 手腕手臂放松, 不能用手腕手臂去死压, 由慢逐渐加快, 不能一开始就练习快速跑动, 不然只能是越练越糟。教师应当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给学生安排曲目, 针对不同的学生, 进行不同的技术练习, 同时也应当使儿童打好、打牢钢琴基础训练, 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过分吃力。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合理选用

(一) 调动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钢琴对于儿童而言也是如此, 一旦儿童不感兴趣, 就会产生一种厌倦情绪, 使儿童不愿再坚持学习, 即使再强制学习, 也很难再有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这种厌倦心理, 应当从教学方式上做出适当调整, 激发儿童的兴趣, 用以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二) 因材施教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越明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越强烈, 所以对每一位学琴儿童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进度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起反作用。通过努力练习之后, 目标一旦实现, 学生从中体验到:通过刻苦练习后演奏出美妙的旋律时, 便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进而产生向新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三) 要妥善安排儿童学琴及练琴的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 5-7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的时间限度平均为1 5分钟左右。所以, 教师应合理安排对少儿的教学与练琴时间。我们可以把一个小时以十五分钟或二十分钟为一个单元分成几份, 练习每达到一个单元的时间后, 或者休息, 或者变换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使学琴少儿避免产生生理或心理的疲劳。

四、教师自身的人格因素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人格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 他的绝大部分钢琴知识主要来源于他的钢琴老师。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感染力,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爱好学习, 从而把钢琴学好。

五、家长在儿童学习钢琴过程中所起的引导作用

由于少儿大部分的练琴时间都是在家里, 所以家长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辅导少儿练琴的过程中, 因为孩子的年龄越小, 他的自控能力也就越差, 极容易受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家长一定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除此之外, 家长还要鼓励孩子表演并为其创造表演机会。对于孩子性格感情的自然流露, 应加以保护和引导, 激发学习兴趣。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 除了有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外, 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教师的心理影响, 儿童的心理反应等, 在这里将不做详述。不管怎样,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只有合理地处理好各这些因素, 才能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游刃有余, 使儿童更好地学习钢琴、学好钢琴。■

参考文献

[1]彭逸伟.《如何克服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 篇8

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他远远超过责任。”学习音乐也是如此, 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持之以恒地追求最高境界。而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不完全是天生的, 还需要靠后天的引导、培养和激发。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 它具有鲜明的西方音乐文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著名的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主张每学一首乐曲之前都要听其录音, 音乐的熏陶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钢琴教师应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安排一次音乐欣赏课, 指导学生聆听经典音乐, 讲解音乐家的生平故事、音乐创作的背景, 鼓励他们以聆听、表演、讲故事等方式, 学会欣赏音乐。例如:在欣赏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时, 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描绘出作品的背景信息, 乐曲悠远绵长, 饱含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弹奏时, 速度不宜过快。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要求家长在家中放一些经典好听的曲目, 和孩子一起欣赏,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闲暇时间外出游玩, 放松身心, 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 感受大地万物的勃勃生机, 聆听最原始、纯净的声音,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提高情感的表现。另外, 教师还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小型汇报课或音乐会,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钢琴比赛。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观摩, 互相找差距, 既积累了表演经验, 锻炼了心理素质, 又增强了学好钢琴的信心, 进而使学习钢琴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语言的表达

小孩子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强, 在教学中, 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 有利于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发展音乐形象思维。比如:在学琴初期容易出现手指第一关节折指, 掌关节容易塌陷, 大拇指虎口向里弯曲等问题。教师在教孩子手型时, 可以把正确的手型比喻成一个小房子, 掌关节就像屋顶一样突起来, 每个手指要像房子的柱子一样站得稳稳的来立起这个房子, 而房间里面是要住小朋友的, 如果掌关节和手指塌了, 我们的小房子就会塌, 压倒小朋友。这样一说, 孩子们都把手放的好好的, 生怕压倒了小朋友。再如:在教孩子节奏时, 我们会发现幼儿很难理解音符的时值长短。因此, 在节奏的教学上, 教师可以采用画上图画、线条或者用比喻的方法。例如对学生难以掌握的八分音符, 可以把一个苹果比作是四分音符, 切一半则每半个为八分音符, 两个八分音符相加就是一个四分音符 (一个苹果) 。这样, 学生对音符的长短一目了然。

三、师生的交流

在教学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 有调皮的、也有不爱说话的, 我们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上课的时候, 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耐心的进行交流, 寻找孩子所喜欢话题, 孩子兴趣的敏感点, 调动孩子内心的热情和积极性, 与孩子逐步的互动起来。在交流的一开始, 我们要随着孩子的节奏进行, 因为孩子才是我们教学的主体, 我们要去引导他, 鼓励他, 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例如:内向型的孩子性格往往较腼腆, 不爱说话, 有的孩子还比较依赖家长。这类孩子比较善于思考、性格冷静、练琴能坐得住, 弹琴比较稳, 但反应可能较慢, 所以我们上课时要有耐心的、渐进式的引导他去表达, 并对他的描述给予一定的肯定, 让孩子逐渐建立自信心。相比内向型孩子而言, 外向型孩子, 他们性格活泼, 反应也较快, 思路比较清晰, 甚至会抢着表达他的想法。但是这类孩子通常弹琴较浮躁, 节奏容易不稳, 练琴时候坐不住。让他进行练习时往往不假思索的上手就弹, 丝毫没有准备, 结果一遍、两遍弹不好, 就会甩手不干, 甚至会砸琴、哭闹等一些行为。这时候我们需要告诉他不要着急, 让他先冷静下来, 然后我们再跟他讲解为什么刚才没有弹好,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让他就这个地方仔细思考, 然后再上手弹。对于这类孩子, 课下作业可以相对练习一些慢的、抒情性的曲子, 让他把乐句的气息拉开, 把心沉静下来。例如在上课中, 我们要告诉他:“这首曲目完成得不错, 重、难点都已经做得很好, 但速度、节奏要是再平稳点就更完美了。我们来想象一下, 这首作品的感觉就像是在田野上漫步, 可是你弹得呢是不是有点像在丛林里打游击 (时走时停, 弹琴中就是忽快忽慢, 强弱不分) 。”然后我们再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 如果学生听不出来, 我们就要录下来, 然后放给他听, 让他自己去听辨、去思考、最后自己再去练习。

四、家长的配合

家长的配合在孩子学琴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上完每一节课后留时间与家长交流。首先要告知家长要给孩子养成非常好的练琴习惯, 例如:每天几点开始练琴, 每次练习多长时间, 每次练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对于小孩子最好每天分阶段练习, 每一阶段2 0分钟--3 0分钟即可, 但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提高练琴的效率, 把喝水、上厕所、吃东西这些小动作在弹琴时全部省略掉, 然后认真练琴。其次要把本次上课的重点以及孩子这周的训练要点告知家长, 课下以此来练习。因为在家里,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陪练老师。最后还要告诉家长, 在家中练琴时, 要有耐心, 认真仔细地从旁辅导, 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 任其自己练琴, 家长在一旁看电视或玩游戏, 也不能因为不练琴或练不好琴打骂孩子, 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心态会有很大影响, 进而影响孩子练琴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在少儿钢琴教学中, 教师只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通过简单、生动的教学语言, 师生间的交流与家长的配合, 才能使钢琴教学顺利进行, 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儿童学钢琴的几个问题 篇9

一、国内儿童钢琴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本文现从儿童钢琴教师、儿童自身、家庭及家长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儿童钢琴教师方面

国内真正教学经验丰富的儿童钢琴教师只占少数, 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达标。非专业的教师受因未接受正规的钢琴专业学习与训练, 音乐素质有限, 无教学科研能力, 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较落后, 无法为儿童进行专业示范演奏和深入讲解分析音乐作品。还有部分教师对待学生不公平, 偏爱有天赋且接受能力较强的儿童, 不能用发展和等同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 严重阻碍他们的进步。

2.儿童自身方面

目前国内的儿童钢琴教育中较普遍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现象, 就是很多孩子学琴并不是真正的热爱钢琴, 学琴的动机并不是自身, 而是来自家长和老师。但在儿童钢琴教育活动中教学的主体是儿童, 他们因年龄小自制力较低, 而学琴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路程, 如果儿童缺乏对学琴的兴趣, 那在就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琴练琴这件事, 这也是如今很多儿童不愿意学琴练琴、无法坚持学下去的原因。

3.家庭及家长方面

对于儿童学钢琴来说, 家庭环境及家长教育的影响尤为深刻。许多家长把学琴作为孩子间一种相互攀比的竞赛, 以钢琴考级为目的。让孩子学琴的目的不端正, 而是为了让孩子赢在才艺上。结果在家长们相互的攀比下, 孩子学琴的兴趣荡然无存, 甚至开始逆反。因国内儿童钢琴教育的课堂授课时间有限, 孩子的进步需要依靠课下的练习, 所以家长对孩子陪伴与付出在儿童钢琴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认真负责的家长往往比较容易培养出优秀的琴童。

二、国内儿童钢琴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对国内儿童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 下面将从儿童钢琴教师、儿童自身、家庭及家长这三个方面分别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1.儿童钢琴教师方面

(1)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儿童钢琴教师应热爱音乐、热爱教育、热爱儿童, 要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位琴童。

(2) 提高教学技能素质

儿童钢琴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儿童, 因此儿童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的掌握儿童的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运用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科学施教, 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儿童的语言设计教学, 把课堂内容丰富化和趣味化, 让孩子轻松地爱上学钢琴。

(3)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儿童钢琴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音乐知识和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素质, 教师应具备有扎实的乐理、和声、曲式等理论方面的知识和较好的音准、节奏感, 还要准确掌握钢琴演奏的姿势、方式和技巧。其二是文学艺术素质, 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准确理解钢琴音乐的真正内涵, 用形象生动语言的传授给学生。往往自身专业素质较强的儿童钢琴教师更具有魅力。

(4) 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儿童的实际情况

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儿童的实际情况, 例如他们的弹奏姿势,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高不同, 可根据他们的身高来调节琴凳的高度, 身高过低时要在脚下放置合适的小凳子, 以保证儿童弹奏时重心稳。儿童触键的力度跟骨骼发育和手指力度有关, 教师不可按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 所以上课和练琴的时间不宜过久, 练习量也不宜过大, 以防难度过大挫伤孩子积极性。

(5)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儿童钢琴教学内容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选择难度适宜且符合其年龄及兴趣爱好的教材, 教学内容要有合理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师要以扎实孩子的基本功及提高孩子的演奏能力为教学目的, 不以应付考级为主。清楚定位培钢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

(6)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儿童钢琴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因材施教, 不拘一格, 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 侧重儿童个体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 鼓励孩子的大胆想象和勇于创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弹唱儿歌和民谣激发儿童先天的音乐性, 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钢琴。

2.儿童自身方面

(1) 树立正确的学琴动机

学习钢琴必须是儿童积极主动的, 是孩子真心喜爱钢琴和音乐, 只有他们对钢琴永远保持着热爱, 在这种兴趣和态度的驱使下才能不断进步。

(2) 积极配合老师完成钢琴教学任务

儿童在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 认真听认真学, 课下主动练琴。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这样才能将学琴这件枯燥无聊的事情坚持到底。

(3) 主动参加音乐活动

对于儿童学钢琴来说, 不论是参加考级还是音乐会, 都是在公共场合登台表演锻炼的机会,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如何用音乐与他人沟通, 琴童之间互相欣赏、观摩学习, 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学琴后的小小成就, 有助于激发孩子练琴的积极性。

3.家庭及家长方面

(1) 端正让孩子学琴的动机

家长要明确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是为何, 是为了帮助孩子开发智力, 培养孩子的耐力, 提高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个人修养与音乐文化素质。不要把学琴作为一种孩子之间的攀比, 也不要以考级为目的,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反而不利于其进步。

(2) 家长主动配合钢琴教学

儿童年龄较小, 接受能力有限, 因此在孩子初学时父母最好能有一个人陪孩子上课, 以便在练琴时给予辅导和帮助。学钢琴是一个日积月累、慢慢沉淀的过程, 家长长期的支持与陪伴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

(3) 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好习惯

钢琴学习分为上课与练琴两个重要部分, 其中课下的练琴至关重要。家长要帮孩子营造一个安静优雅舒适的练琴氛围, 孩子练习时家长可以进行辅导, 但是要多鼓励孩子, 不要一直说教, 让孩子充分享受练琴的快乐时光, 并逐步形成独立练琴的好习惯。

(4) 鼓励孩子参加音乐活动

在孩子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后,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音乐活动, 如考级、音乐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拓展孩子的音乐视野, 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钢琴学习成果的机会, 今后孩子会更加自信和主动的学琴和练琴。

总之, 本人作为一名儿童钢琴教师, 在剖析了国内儿童钢琴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后, 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希望能为我国儿童钢琴教育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以此来帮助和提高各位琴童在钢琴学习中的效率。

摘要:本文以国内儿童钢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从儿童钢琴教师、儿童本身、家庭及家长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其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希望以此来促进国内儿童钢琴教育事业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育,钢琴教学,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

[2]李民, 周海宏, 李倩著.儿童钢琴学习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郁文武, 谢嘉幸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刘畅.谈儿童学习钢琴的辍学问题和对策[J].艺术研究, 2008 (1) .

上一篇:体育旅游现状下一篇:动物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