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2024-06-30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精选8篇)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篇1

前言

“钢琴的新声最初是由弗雷德里克〃肖邦带来人间的。”①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学习钢琴的儿童正逐渐增加,而学龄也日益提前,这一方面推动着钢琴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我想浅谈一下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一点想法。

一、钢琴启蒙教学的一面现状

1.作为刚毕业的一群年轻教师队伍,步入社会之初,对于音乐教学还没有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不可以在教学领域做到游刃有余。加之一些业余爱好钢琴的兼职者迫于生计,学习三年五年时间的钢琴便涉足音乐教学领域,一部分不负责的现象随之出现。另外,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一些幼师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势必对现今钢琴启蒙教学形成一定不良影响。作为教师,希望要具备一定的钢琴功底。

2.社会上有很多钢琴培训中心,钢琴的学习付出的价格相对较高,培训中心的管理者考虑到自身利益,为了很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势必会形成以上不利于音乐教学渠道的贯通。

3.一部分钢琴启蒙教师主观没有意识到教师伴奏对于教学活动的价值及意义,他们认为儿童学琴只要培养他对于音乐本身的兴趣就可以了,没有过多关注其形成兴趣的必要程序。

二、学琴的第一步

“启蒙”意为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故亦将“启蒙”称为“入门”。在钢琴学习阶段的划分问题上,有人将启蒙教学归入“初级阶段”,有人将启蒙教学单列为一个阶段,后者意在突出强调启蒙教学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论调:“程度深的教不了,一点不会的还不好教吗?”“先找个老师学了再说,以后再换个好老师。”在有些人看来启蒙教 学是从零开始,是最无关紧要、最简单不过的事了。恰恰相反,钢琴启蒙教学犹如盖建高楼大厦,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结实,或者打歪了,楼是盖不高的,即使勉强盖上去了,迟早也会裂塌。钢琴教学中的启蒙阶段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首先是能否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负责任的启蒙教学会误导学生和家长,以至于因“先入为主”而养成许多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习惯和方法。今后即使遇到好老师,也难以纠正过来,往往不得不半途而废。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教学对象多为学龄前儿童,一般以五周岁左右开始学琴为宜。年龄太小,柔软的手指难以适应;年龄太大,则会错过脑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期。自然年龄的大小仅仅是参考的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儿童生理、心理的适应程度,考察他们的智力发育情况和音乐素质情况。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至少应当能分辨左右手、五个手指,能数十个以上的数,手的条件以松、大、掌宽、指长为好。作为一般学习,无须过于苛求,但对于指关节过于软弱的孩子,略为推迟上琴的时间更有利于学习。对于孩子音乐素质的考察,可以通过让孩子表演节目来进行。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都会反映出孩子的节奏感、音乐感。再通过模拟钢琴或人声发出的音高,模拟拍打各种节奏组等方法测试孩子的音乐听觉、记忆力和模仿力。对于已经具备基本条件的孩子,在上琴前先要做些准备工作。一要让孩子聆听和感受钢琴演奏的音乐,让孩子跟着琴声摇动身体,跟着琴声唱他们熟悉的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钢琴亲近起来,成为朋友;二要设计各种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熟悉键盘、学习识谱。五周岁上下的孩子通过几节音标掌握最基本的识谱知识是很容易做到的,掌握了识谱知识就排除了上琴看谱弹奏的障碍;三要在正式上琴学习前,创造机会让孩子观看同龄人的表演,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第一步是从学习正确的弹奏姿势开始,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坐的姿势。演奏者坐的位臵要对准钢琴正中(钢琴钥匙眼或d’与e’键缝),座位高低以小臂与键盘同一水平,座位前后 以肘弯略大于直角为宜。双脚臵于踏板前,脚下垫物以膝弯不小于直角为宜。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微前倾,肩背放松,座位只坐三分之一,要感觉到臀部和脚对身体重心的支撑。演奏者手的姿势应当自然呈圆形,掌关节撑起,指关节突出,手指弯曲的程度因手指长短而各异,手腕自然放平,肘部松开。在对孩子进行教学时,则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进行,比如让孩子们想象双手各抓了一只十分可爱的小虫子,既不能把它捏死,又不能让它逃走。于是就将小手握成内空外圆的形状,然后把小虫子放到键盘上,让它们出来玩耍。继而将4个手指(2-5)慢慢松开,直到指尖对准键盘,这时就找到了弹琴的基本手型。

“基本奏法”包括最基本的三种方法,非连音(non legato)、连音(legato)和跳音(staccato)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良好的读谱习惯”指得是边看谱边弹奏,眼睛兼顾乐谱和键盘,看谱和弹奏要有时间差,眼睛视谱要有提前量,读谱要严格做到五个不错(音不错、节奏不错、指法不错、奏法不错、表情不错)。钢琴演奏的基本姿势的养成,基本奏法的学习和良好的读谱习惯的培养又是独立练琴能力的基本条件;而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练琴能力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抽象艺术和听觉的训练,让学生在启蒙之初就懂得练习的目的是演奏音乐、表现音乐,懂得用耳朵去听辨音乐、检验音乐。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这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要求。

三、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随着我国钢琴普及教育的发展,引进和编写的启蒙教材越来越丰富,一方面为启蒙教学提供了参考、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材选择的难度。教材对于教学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始儿童启蒙教学前,教师先要做好教材的准备工作。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五线谱入门类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厄钢琴基 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姆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是从中央C开始入门,同时学习高低音谱表,逐步向高、低音扩展。多音入门法是近年来国外采用的一种新方法,亦称为多调性入门法,是让儿童掌握五线谱中“线”与“间”之间与“键”和“键”之间的相互关系,打破C大调音阶的局限去熟悉十二个调性的不同单位和键盘。这类入门法的教材在国内尚未普及。此外,还有音程入门法和各种综合入门法等。在选择儿童钢琴启蒙教材时既要考虑到某一入门法的特点和局限,更要全面衡量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当然,在正确选择优秀的教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怎样使用教材,包括各种教材的横向搭配。适时加入《拜厄钢琴基本教程》②以加强连音奏法的训练,加入《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③尽早开始视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训练。在第三册中大量的世界名曲将大大拓宽孩子的音乐视野,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完成第一阶段非连音奏法后,便可以适时开始对孩子实施基本功训练--手指练习。基本功的训练要靠积累,所以要及早开始。基本功训练比较枯燥乏味,故要少而精。李斐岚编写的《儿童钢琴手指练习》吸取了国外众多钢琴手指练习的精华,结合了中国儿童生理和智力上的特点:在使用中,只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练习,长期坚持,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孩子的天赋与勤奋;二是教师的水平和态度;三是家长的配合与辅导。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承,教师不但要教好学生,还要指导家长合理地辅导和默契地配合。家长正确的配合和辅导,首先来自父母对孩子学习钢琴的正确认识。在孩子开始学琴前,父母双方应当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一个主张学钢琴,一个主张学舞蹈,一旦学起来双方就会矛盾激化,让孩子无所适从。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还要对学习钢琴有个明确的认识。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琴只是为了提高素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即便是确有天赋的孩子,也不能在刚刚接受启蒙教学时就立下当钢琴家的目标,操之过急,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结果得到的往往是相反的效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但这样的帮助既不能是喂饭式的包办代替,也不能是巴掌加尺子的强迫威逼。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臵,为孩子安臵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免得上琴后再出现喝水、上厕所等干扰,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练习时不断反复强调,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要给予鼓励,并指出改进了某些不足可以更好。

五、儿童练琴的原则

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孩子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少吃多餐”便于“消化”。

(三)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

(四)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钢琴学习要靠积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持之以恒中养成。做到每天练琴,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六、对儿童授课八忌

(一)忌程式化,每次上课总是从手指练习到音阶琶音,练习曲、乐曲,令孩子感受到单调,乏味。实际上,孩子及家长为了提高上课质量,都会在上课前想尽办法练上一两遍。因此,课上完全可以让孩子先弹最喜欢最自信的曲子,让他们充满信心地面对教师,认真表演。课中穿插一些用故事讲解乐曲,跟琴歌唱,使上课变得多样化,趣味化。

(二)忌一错就打断演奏,孩子的弹奏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当孩子弹奏中一出现错误,教师马上就打断演奏,指出问题,使本来想在教师和家长面前表现一番的幼小心灵受到挫伤,几次下来就会使孩子对演奏失去信心和表现欲望,甚至产生不满情绪。教师应当让他们像表演一样,充满信心,完整自如地弹完一曲,然后再作评论。

(三)忌一味批评训斥,对于幼童的心理,一味的批评训斥只会使他们产生恐惧感,失去自信心,把教师放到对立面去。与其说:“怎么搞得,复习的功课还弹错?”不如说:“今天比上次有进步,如果把这些错改过来就更好了。”后者会让孩子感到教师是和他站在一起,鼓励他进步的,产生亲近感。

(四)忌面面俱到,对于学生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弹奏方法上的问题和弹奏曲目中的问题,简单地归纳一下,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这次课后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五)忌只讲不练,对于学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除了及时,明确地指出外,还应当让孩子当场练一练,在实践中体会和认识错误与正确的不同之处。对于课后的具体练习方法、也应当让孩子在课堂上做一做,基本掌握之后才能保证一周练习的效率。

(六)忌填鸭式灌注,当发现错误后,教师应当指出在某一段落,某一声部或某一只手弹奏的部分有某一类的错误。然后启发学生再弹一遍,认真看谱,仔细倾听,自己去找出错误来。或者采取比较的方法,教师弹正确和错误的两种,让孩子在比较中找出问题对于新授课题,也应当以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去推理,寻找答案。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极为得要。

(七)忌布臵作业简单化,对于启蒙教学阶段的幼儿,不但要范奏,而且要指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练习方法。教师的范奏应当以练习和演奏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既能让学生听到新课弹好以后是什么样的,又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慢速范奏中真正了解新课,消除畏难的心理。

(八)忌长时间授课,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有限,4岁左右的孩子约10分钟,5岁左右约20分钟,6岁左右防半小时。对幼儿授课的时间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

七、视奏能力的训练

莫扎特曾经说过:“视奏的技巧就是把一首乐曲以应有的速度演奏出来,还要表现出每一个音符应有的表情和情绪,使聆听的人觉得仿佛是作曲家本人在演奏一样。”④背谱弹奏是钢琴演奏者的一种能力,视奏是另一种能力。提高视奏能力,必须从儿童初学钢琴时就抓紧视奏能力的训练。力求读谱和视奏准确而迅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视奏水平与演奏程度相差悬殊。可以说良好的视奏能力也是降低“练琴成本”的重要手段,所以,提高视奏能力非常重要。

如何提高儿童的视奏能力呢?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四项有关视奏能力的训练方法:

1、听音训练

2、多看谱,少看手,先试唱

3、先分手,再合手

4、手眼的协调性和分析能力

八、注意音乐感的培养

所谓音乐感,简单地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我们说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音乐的妙处就在于它把我们的感觉组织成一种逻辑的秩序。”⑤学习钢琴最终目的是要用琴声去表达音乐。因此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进仍要念念不忘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对于孩子音乐感的培养重点要放在层次感和节奏感两方面,音乐的层次包括横向进行中的层次和纵向声部构建的层次两方面,要选择不同的作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节奏感的培养特别要抓好节奏的准确、统一和节奏的自然强弱,这是培养节奏感的基础。除了在教学和练习中加以注意外,还应当给孩子欣赏优秀的演奏、演唱的机会,包括演奏家,歌唱家灌制的唱片,和现场演出。尽管有些作品对他们来说无法理解,但他们会在不断的熏陶中感受音乐的美,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家长是一条纽带,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想要真正学好钢琴,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三方面融洽结合才能实现共同目标!

九、结论 在幼儿的钢琴教学中,一定要针对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融合家长,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同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工 作一样,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了不起的一种品质。希望我今天对钢琴启蒙教学的浅谈能为促进钢琴启蒙教育做出一点贡献,能让更多孩子们更好的接受到钢琴启蒙教育奉献一份力量,也真诚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音乐。我们的努力: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拥有一个丰富而又独立的精神世界。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篇2

一、规范意识是必要的课前准备

家长们把学琴为了“提高素质”的动机曲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消费享受式学习”这种意识传染给了学琴的孩子, 孩子也抱着游戏娱乐的心态进入钢琴课堂。一动手便毛病百出。久而久之, 孩子就养成散漫, 华而不实等不良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 则应当把练琴当成吃饭, 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2.固定一个家长陪孩子上课, 作好笔记, 每天要安排足够的, 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

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尺度。要让孩子对家长有既爱又惧的心理。

4.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

5.生活中家长需要尽可能对孩子的注意力, 意志力, 美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6.家长要主义自己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 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钢琴练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较枯燥的练习。所以在教学当中兴趣是关键。那么, 在音乐教育范畴, 尤其是儿童学音乐谈钢琴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诱导和提高?在学报《钢琴艺术》2004年1月——6月合订本中, 李雯岚老师探讨学音乐, 谈钢琴的兴趣。我也总结出自己的几点关点: (1) 教音乐要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 (2) 常规教材中穿插“可爱的小曲作诱饵”一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3) 只有学好音乐基础才谈的上享受音乐兴趣。 (4) 通过音乐会的熏陶和参加表演刺激扩大直接兴趣。我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对学习钢琴很有兴趣, 可让他反复的练断奏, 家长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 就一味逼孩子练, 于是学生便由喜欢——不喜欢——厌烦——厌恶, 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在学琴的漫长过程中, 家长必须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家长对学琴的正确认识态度是孩子学好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做到收放自如及控制好孩子练琴的松紧度, 以使儿童在良好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保持学琴的兴趣。

三、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 充分尊重儿童,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 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教师应正确积极的鼓励儿童学习钢琴, 帮助他们形成主动、积极的内在动力.使幼儿感受到爱护、关注、鼓励、支持、赞许等, 这样儿童的钢琴学习才会从简单到复杂, 从稚嫩到成熟, 从失败到成功。

钢琴练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较枯燥的练习。所以在教学当中兴趣是关键。那么, 在音乐教育范畴, 尤其是儿童学音乐谈钢琴过程中, 兴趣到底包括些什么呢?如何对其进行诱导和提高?在学报《钢琴艺术》2004年1月~6月合订本中, 李雯岚老师探讨学音乐, 谈钢琴的兴趣。

提高学音乐弹钢琴的兴趣: (1) 教音乐要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 (2) 常规教材中穿插“可爱的小曲作诱饵”一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3) 只有学好音乐基础才谈的上享受音乐兴趣。 (4) 通过音乐会的熏陶和参加表演刺激扩大直接兴趣。

四、弹奏技巧训练, 情感审美教育相结合

“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建造起美丽的钢琴艺术大厦, 就必须打造好牢固的基础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只是钢琴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 掌握了钢琴演奏技术之后, 必须要向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方向发展。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弹奏的方法, 但是他们不懂音乐, 更不知如何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他们弹奏的只是没有生命的音符, 而不是音乐。为此我们应明确教学方向, 在重视学生弹奏技巧训练的同时, 还应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现力。儿童喜欢幻想, 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 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 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因此, 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 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 还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

五、定期观摩:阶段性学习汇报的规范形式

儿童的学琴, 我会要求他们写简单的学琴日记, 特别制作了一本小本, 上面有我的作业栏, 作业要点, 一天要练习多少遍;学生练习的情况, 自我感觉怎样;老师评语等。让学生据此有一个对比。年龄较小儿童还奖励小红花, 每当得奖, 小朋友的兴致就更高了。定期观察学生学琴情况, 如:为什么这个学生学得特别慢?为什么这个学生作业不能完成?“对症下药, 因势利导!”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儿童主要通过感观, 依靠表象来认识世界的, 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弱, 还没有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而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他们喜欢具体直观的东西, 如对色彩图形等的敏感度远远强于文字, 在语言上, 易于接受简单的动名词, 对复杂的动词, 抽象的形容词较难理解。由此我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中, 依据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对儿童进行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的语言上也注重形象生动地表达, 运用拟人的手法, 让儿童能更好的体会。“站稳”、“手指立起来”、“走”、“跑快一些”这是我经常要用的口号。教师要用形象的语言解读每一要点, 让孩子们理解深刻, 记得牢固。应让孩子们每弹一个音, 都能想到它叫什么名, 它的“家”在键盘上的什么位置, 用第几指去弹它, 手指在“家”呆多长时间等等。

钢琴的学习, 经历着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欣赏美几个审美心理过程, 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儿童审美心理学、钢琴教学法, 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孩子通过技能促进修养, 通过学习知识重视感受, 着重强调学习过程, 获得好的结果, 让孩子的钢琴学习, 真正成为他们的翅膀, 飞向美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郑日昌, 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9.

[3]周广仁, 吴斌.钢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4]莱默儿, 瓦尔特.吉泽金/姜丹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4.

[5]张建国.钢琴基础教学导读.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4.

[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华乐出版社编辑部.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华乐出版社, 2003, 5.

[7]伊爱青, 曹理, 谬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

[8]李雯岚.儿童钢琴手指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12.

[9]黄仁发.儿童心理诊所.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1.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篇3

一、规范的手型是弹好钢琴的前提

1.走台阶

对于初学的孩子,我往往不急于让他们上琴弹奏乐曲,而是从兴趣入手采取让学生在琴键上走台阶。方法是让孩子用右、左手的二三指分别走上行、下行音阶,要求孩子像高抬腿一样高抬指,指尖要牢牢站稳琴键,挨着指尖的第一个关节需支撑住手掌,想象手掌就像房盖一样,一旦手掌塌了,掌心下的小动物就会被压伤。先慢走,方式正确后再加速,最后能跑起来最佳。

2.五指练习

要求孩子将五指分别放在自己的大床上(琴键上),高抬指弹奏每一个音,如同跳蹦蹦床一样,手要放松,指尖还要立住,挨指尖的第一关节是用力的。左右手可同时进行,找到感觉对的手指弹奏方式,并让其他手指像他学习,让孩子自己既有成就感又有学习的方向,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钻研的良好习惯。

二、好的音乐素养是弹好钢琴的保障

1.养成看谱的习惯

孩子弹琴之前要养成先看乐谱的习惯,如:谱号、调号、拍号、音乐记号及有哪些节奏型等等。说起来感觉挺麻烦,其实孩子的习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要求,通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孩子不仅能达到,有时还会给老师带来意外的惊喜。

2.唱乐谱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爱唱谱,原因是觉得麻烦,或凭感觉弹奏。前者会造成孩子视谱能力差,越学越吃力;后者是学得不扎实,一旦弹错音或一段时间不弹后,捡起来较难,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唱谱的习惯,初学要求唱出声,入门后可以在心里唱,无论怎样都要做到心中有谱。这种习惯养成后,孩子的识谱能力增强了,听音水平自然也有进步了。

3.听乐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无论培养孩子音乐欣赏水平还是学习钢琴,听乐曲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学习新乐曲之前,先让孩子在网上或音像资料上找找自己所要弹奏的乐曲进行听赏,通过有目的地鉴赏,回过头来在对乐曲的乐谱和背景进行学习和了解,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可为学习做好铺垫,提高学习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事半功倍

在钢琴授课中,我大多采用俩生一起授课的方式,首先唱右手旋律、弹奏右手旋律,再唱左手旋律、弹奏左手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查缺补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在边弹边唱的过程中,使学生快速在头脑中形成旋律感,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练琴时出现错误。

两种旋律都熟悉后,再分手弹奏,方法是:一人弹奏右手旋律,另一人弹奏左手旋律。采取乐谱上下对齐的方式进行合奏,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直接双手合奏的难度,还可以养成孩子倾听的好习惯,一次合奏弹好后交换角色再次合奏,然后个人进行双手合奏练习,效果往往都很好。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在近几年钢琴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请专家和同仁们多提宝贵建议。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4

本论文主要阐述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在过上充裕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就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于是,在中国出现了“钢琴热”。而面向新世纪,中国教育界提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一个文化愈发开放与多元的世纪、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潮流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学习音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学钢琴。

但学习钢琴也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是一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的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钢琴中品味感受着这份苦于甜;与此同时,我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这些年利用业余时间,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做了一些家教,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对其学习钢琴兴趣的引发,是学好钢琴的首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培养儿童的兴趣,使之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犹如能源与之发动机,是一种促使其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儿童学好钢琴的一个关键,是使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这里,对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产生,以及怎样培养及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一一作个讨论。

关键词: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

-I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琴成为多数家长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钢琴是所有乐器中唯一能让儿童以最轻松自然的姿势坐着演奏的乐器,更重要的是学习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学习钢琴不但能使十个手指尖受到刺激,而且能使儿童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这种高难度配合的长期训练必将使孩子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注意力、灵活程度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同时,因为长期受音乐的熏陶,孩子的性格、趣味、教养都会随之发生质的变化。

但是,要学好钢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有时是十分枯燥而乏味的,并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且缺乏耐力,所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音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林华先生说:“所谓兴趣,那是将给我们终身的追求激起无悔无恨的永恒动力。它使我们的智慧在思考时,迸发光芒,给我们的心灵在寒冷时带来温暖。”“无论何种音乐教育,它的起点和终点都应当是启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真正兴趣。”那么,怎样使儿童愿意弹钢琴并对钢琴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及其产生

“兴趣”是一个既简单但又复杂的问题。所谓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学习音乐、学习钢琴的兴趣属于精神需要。兴趣是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的结果。由于大脑皮层有着较高的兴奋性,因此对于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应就就比较强和迅速。于是,人们从事有兴趣的活动会比较积极,效果会比较好;反之,则不然。

儿童对钢琴兴趣的产生,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自发的,也就是其自身对某些事物比较感兴趣、倾向性较强,这是一种客观的行为,在钢琴学习中即儿童对钢琴本身及其所发出的声响的兴趣。另一种就是后天需要培养的,只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与气氛,并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及指导,这种兴趣是可以能培养出的,即儿童对演奏钢琴的兴趣。

兴趣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程度,最初的兴趣,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属于“有趣”。钢琴,对于学前期的初学儿童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是比较容易产生自发的兴趣的:开始时,也许是儿童对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钢琴的一种好奇心,于是乎便又“按”了几下琴键,又对其高低不同的奇异声响产生最直接的兴趣,而这也许只是儿童觉得新奇好玩。可是也可能当他第二次在看到钢琴时,这种新奇感就没有了,觉得“不好玩”了,于是也就对钢琴不感兴趣了,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学了的原因(当然,如果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由此可见,这种儿童对钢琴本身的自发产生的直接兴趣并不十分专一,也不是非常稳定,很可能只是暂时性的。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兴趣从“有趣”水平发展为“乐趣”。这时的兴趣已然分化,即是从儿童对钢琴本身的兴趣发展对演奏钢琴产生乐趣。这时的兴趣就比较专一和稳定,把艰苦的学琴过程视为一种乐事。

培养孩子热爱音乐,林华先生认为培养兴趣这样伟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努力,最根本的就是应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本身,从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利用音响符号组合变化以表现自己情绪的语言。

1.1 给孩子听不同情绪、体裁的歌曲

列宁说过“不懂音乐就不懂生活”,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它对人的身心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听不同体裁、情绪的简单歌曲,使他们感受到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人们的喜怒哀乐,对此,我们可以适当给予讲解。如《娃哈哈》表现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活泼、欢乐的景象。《扎红头绳》中爹爹给喜儿扎

2/

4、3/

4、4/4拍,并同样按上边长度比例分别挖出空白各三小节。当那孩子见到了这个类似“拼图”的教具时,顿时兴奋起来,饶有趣味的摆弄起来。通过自己对那些纸片长度的比较,他很快就能告诉我一个二分音符时值有两个四分音符时值那么长,而两个二分音符的时值才等于一个全音符的时值;同样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下了解在2/

4、3/

4、4/4拍一小节空白处分别能放下2、3、4个四分音符,这时我再加以指导,他很快的就理解了拍号及其各音符时值的关系,并还在各拍子的小节中,尝试不同音符的组合,这种游戏拼图般的练习不但充满趣味,更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由此可见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物概念,并对那些概念用直观形象不断的支持和强化,儿童易于理解并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1.3 丰富多采的示范演奏

教师的示范演奏,对于儿童学琴有着及其重用的启发引导作用。事实证明,儿童亲身观摩要比听音响资料效果更好,理解领会得比教师单单用口诉要好,也感兴趣得多。对于给学生所学内容,不但要熟练地范奏全曲外,还要着重对其重点及难点进行示范,把“用琴说话”、“用琴授课”的方式贯穿与教学中。对于一首曲子的音乐情感和内涵,有时可能用很多口舌去跟儿童解释,他们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可如果教师用琴声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以描绘、表达出来,再加上少许的注释,儿童常常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和曲子所表现的内容,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也能让琴童更好的理解感悟音乐。除了要示范教学内容外,还要多演奏一些通俗好听的乐曲和儿童喜欢的儿歌,歌曲等,以培养儿童的兴趣及音乐素质。有一个学生,由于我常常弹一些轻快活泼的儿歌给他听,一次他很兴奋地唱起了他刚刚在音乐课学会的童谣,并问我自己能弹吗,我鼓励他说当然可以。我把那首童谣的曲调抄写下来,并配上简单的伴奏织体,教给他弹,他很高兴。可见,从他听我弹奏,到自己想弹并努力地去实现这一过程,不但锻炼了意志,并大大增强了用钢琴弹奏音乐,表现音乐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多示范、演奏,用琴说话”,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作用使得所教的音乐“形象化”、“简单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2.1.4 教材的选择

授课时,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对儿童学习的钢琴的兴趣也有重要的影响。在选材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像用于初学习的拜尔、车尔尼599、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等等这些是绝对具有权威性的,效果显著的教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对于大多数年龄低幼,刚刚开始入门的小朋友来说,这一类的教材显然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缺少趣味性,因此要做到少而精,但决不能取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用诱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添加进来。而选弹教材我的选择标准是每-5-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首曲子要有标题和形象的图画;音符大,印刷清晰,油墨颜色深;旋律活泼、和声悦耳好听;每一首曲子都有清楚地技术、乐理或音乐的重点;尽量多地选择那些是小朋友所熟悉的中外儿歌,民谣所改编的钢琴小曲。例如《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每日十二首钢琴技术练习》、《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选》„„由于每首曲子都有标题,有图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颜色鲜艳,清晰、音符比较大,阅读起来觉得容易,学生对这一类的教材都很喜欢。实际上,在这些乐曲中也包含了许多技术要求,同样能达到练习技巧的效果。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老师弹几首给学生听,学生喜欢哪首就练哪首,有时碰到是自己会唱的或是听过的歌曲所改编的曲子,那就更兴奋了!这样,学生对所弹奏的曲子非常感兴趣的话,学习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2.2 教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角色

2.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孩子对感情的反应极为敏感,老师过于严肃会使他们不敢回答问题。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真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性格,以便更好地挖掘其音乐才能。老师可以同孩子交谈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他可以大胆地对老师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身体情况等方面上课。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我们为其应该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2.2.2 教师启发孩子要讲究语言艺术

孩子的年龄、领悟能力、反应速度等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不能因为孩子某个问题听不明白就加以训斥,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语言,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2.2.3 坚持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奏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教师“示范”弹奏时,其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乐句、生动的音色变化、有韵律的节奏以及弹奏姿势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染着孩子们,他们会从老师的演奏中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

总 结

本论文主要针对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进行论述。总之,指导孩子学习钢琴要把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放在首位,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加以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老师、家长,都要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能强迫孩子,要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是首要的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致 谢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不宜成江河!

本论文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论文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这片论文离不开你们的细心指导。而你们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这篇论文当中,没有你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人来说要想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学习到这么多知识并完成毕业论文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今天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再一次对你说声谢谢。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致谢!

0-

参考文献

儿童初级钢琴教材与教学的思考 篇5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育 钢琴教材 思考研究

目前我国儿童主要集中在5-7岁阶段开始学习钢琴,此阶段为学习钢琴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学习钢琴收到限制。面对中国主流市场上的三套优秀的儿童初级钢琴教材《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教程》,这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进度。儿童初学钢琴主要的问题是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钢琴演奏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受限,记忆力思维力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因为决不能在儿童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使用技术性强的钢琴教材,必须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过程进行引导。另外,钢琴学习不只是练习手指弹奏,还需要教师重点培养视觉、听觉、感觉、想象力等方面的认知,这样儿童才能够摆脱枯燥的技术练习,逐渐获得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再者,钢琴演奏的基本功训练是每一位钢琴学习者的必经之路,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不能机械的高强度练习,需要科学系统的练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提高。如《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与《菲伯尔钢琴教程》,采用一级多本的形式,将技巧练习与乐曲演奏同步搭配学习,在练习曲中强化技术训练,在乐曲中灵活运用演奏技术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龄前儿童充满玩心,因而教材的趣味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与老师四手联弹的模式、《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中为旋律配伴奏的模式都深得儿童的喜爱,这些趣味性是的儿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力,并且能够一直保持儿童的专注力。

纵观中国学龄前儿童的钢琴教育,几十年来中国儿童初级钢琴教育阶段都是采用国外教材,这主要是由于:钢琴学习是一种口口相传、手手相传模式,由于老师曾经使用外国教材教授,因而当学生变为老师之日,也自然沿用外国教材。并且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在钢琴刚进入中国时,教师们便是使用国外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代代相传便形成现在的局面。这种模式便形成中国在钢琴初级教学阶段逐渐形成了以国外钢琴教材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再者,外国儿童初级钢琴教材在趣味性与系统性方面更加科学,因而不论是教师亦或是家长均会选择《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这类教材。《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等国外优秀教材的编写都是其编著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的结晶。但是面对我国目前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功利心,这些教材在使用上便显得急功近利了,当前我国学琴儿童及家长的多数需求都是业余钢琴考级制度,这个制度在我国实行已有二十余年,偏离学习钢琴的主要目的而一味追求考级热的现象使教学难易规范,更使得好的教材难以实行,因而,钢琴教育者及家长应该重新思考学习钢琴的目的,不盲目、不跟风,才能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这些优秀的国外初级钢琴教材有效的突出学习的趣味性,这是完全从儿童心理出发,并直接以兴趣为主,从而使儿童获得认识,推动儿童求知欲。摆脱高强度的弹奏技术训练,摆脱教材形式的呆板,摆脱机械性的模仿练习,这样才能增加儿童的主动性。再者这些教材在排版上更加色彩化与卡通化以符合儿童审美观,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曲目选择儿童熟悉的歌曲等,将儿童的感性认识、直接兴趣充分激发。同时,在教学语言上尽量使用儿童容易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强的理论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钢琴教材的最大市场之一,除了国外经典优秀的钢琴教材被不断的引进,例如英皇的教材与考级,我国钢琴教育者也出版了各类自主编写的儿童钢琴初级教材。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教材,作为良心职业的钢琴教师一定要首先熟读教材才能给儿童一个好的指导。其次,家长也应该通过网络了解各类教材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材,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但笔者浏览了市面上的一些本土儿童初级钢琴教材,发现国内出版的自主教材由于受到各类钢琴考级制度的影响,非常突出钢琴演奏技术以达到训练手指的目的,有些教材的进度安排一味急于提高手指技术,而忽略幼儿心理与胜利的接受能力,这写教材的编写必将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我国现阶段不论是儿童钢琴教学抑或是青少年乃至成人的钢琴教学均是以一对一的小课形式进行,学生通过一周一次的回课完成每一阶段的目标,教师通过一周一次的回课检查学生的问题并布置新的作业。这种模式自钢琴教学之初便一直延续至今,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对儿童的生理及心里认知而言单调乏味。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关注多样的教学法,在国外音乐教育领域较为突出的有铃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等,教师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儿童更加喜欢上钢琴课,更加期待上钢琴课。笔者翻阅了血多世界著名的音乐教学法,浏览了许多优秀儿童钢琴教材,研究了诸多钢琴家的成功,发现他们的成功均以通过某种乐器的学习来启发兴趣,抛弃功利心。因为儿童对于音乐本身是非常模糊的,在初学阶段补课一味的提高演奏技巧,并且一对一的精细教学并不太适用于培养儿童钢琴学习的兴趣,并不适用于让儿童真正音乐。这也是笔者将在本人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思考的地方,教学思路应该转变,将课堂氛围塑造的轻松活泼有趣。

钢琴由于其多方位、多角度的独特优势而被冠以西方的乐器之王的美誉,其宽广的音域、多层次的音乐表现力,能够使演奏者充分锻炼身体与大脑的协调性而受到许多家长的追逐。面对中国钢琴学习的逐渐低龄化、普及化,钢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参透钢琴教材的本真,要在钢琴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选择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儿童身心特显的教材进行试教。笔者通过对美国音乐教育家编写的《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教程》三套儿童初级钢琴教程的阅读逐渐领悟三套教材的各自优势与不足:最早在中国使用的儿童钢琴初级教材是《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这套教材出版的年代久远,它开辟了中国儿童钢琴兴趣培养的先河,但这套教材强调音符记忆,并且知识点分布零散,在儿童钢琴学习兴趣方面较弱。《巴斯蒂安》与《菲伯尔》这两套教材总釆用了大量的英文歌词与英文游戏的练习,这种方式让中国儿童在教材使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弥补了《汤普森》的不足。所有的儿童钢琴教材中没有万能教材,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个性鲜明,所以家长与老师应将钢琴考级、比赛等看作建立儿童自信心与自我检测的一种途径,避免教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

面对如此庞大的儿童钢琴教育市场,钢琴教育家们,音乐理论家们,一线的钢琴教师们任重而道远,适合中国儿童的教材还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进行,这篇论文是笔者自己教学经验的一个简短思考,难免有一定偏颇与不足之处。本人也会在儿童钢琴教育这条路上不断前进,探索出适合儿童的教材,多种教材互补进行。

参考文献:

[2]江燕.由几本初级教材引发的思考[j].钢琴艺术,2008,(06).[3]卞钢.略谈不断演进中的钢琴教材及钢琴教学体制[j].人民音乐,2003,(02).[4]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作者简介: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篇6

关于皮亚杰,我最初是在陈琦、刘瑞德老师写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了解到的,他是瑞士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是认知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思维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少的研究。

一、概述

(一)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皮亚杰于1970年出版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观点。他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而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是认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皮亚杰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换言之,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看不到认识本身的建构过程;皮亚杰则是从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分析认识。

(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根据运算的标准,将人的认知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具体为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具体的来看,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一时期是思维的萌芽期,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对日常的环境有初步了解,但儿童感知运动的智力还不具有运算性质,儿童的活动还没有内化;2~7岁是前运算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已经学会用一些中介符号来表述这个世界,比如开始张嘴说话,但说出来的句子但常常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这一时期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等特点;7~11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有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多维性和可逆性;11岁以后是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思维运算能力已经基本达到成熟,以抽象思维为主,能够做出归纳和推理。

二、发生认识论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音乐熏陶和培养乐感

这个阶段的儿童是通过感官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的,且儿童的生理发育还未完全,行动上以吸允、抓取等为主,心理上处于最原始的阶段,哭与笑都是本能的反应。刚会咿呀学语,但是讲出来的话并没有具体的词义。这一时期的婴幼儿还不能真正的进行钢琴学习,但是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乐感。例如给孩子每天放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熏陶,除了钢琴曲,也可以是戏曲、歌剧等,让孩子接触多种类型的音乐。另外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基本的律动,比如成人可以抱着孩子,随着音乐一起做简单的摇摆,以体验音乐的律动为主。孩子从小就得到音乐的熏陶,会对将来的学琴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前运算阶段(2-7岁):钢琴启蒙教学

这个阶段的儿童生理继续发育,已经会跑会跳,然而整体的平衡协调能力还是较弱,虽然会说话,但仅仅限于简单的表达,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思维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大约2、3周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观察各种各样的乐器展览,带孩子去看音乐剧,去现场观看大师的演奏,丰富孩子的视野。从4周岁开始,就可以进行正式的钢琴学习了。在孩子的钢琴启蒙阶段,可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用鲜明的形象描述音乐,笔者曾经在进行儿童钢琴教学时,就尝试过将高音谱号比喻成小蜗牛,低音谱号比喻成小耳朵,这样形象化的形容确实比单调的让儿童记住谱号的形状要效率的多。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激发学琴兴趣

在生理上来说,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较好的平衡力和协调性,他们对于手脚关节以及大脑小脑的支配能力都越来越好,语言能力和空间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守恒的能力,他们可以听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也能够理解不同乐器可以演奏相同的旋律。于是他们就会开始萌生自己内心对于音乐的想法,就会提出类似于“老师,为什么这个要这样弹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偏爱的音乐风格,会选自己喜欢的歌曲去弹奏。有的孩子喜欢活泼的钢琴曲,有的孩子喜欢温柔的作品,对于他们自己喜欢的曲子,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弹的次数多一些。作为钢琴教师,就要适度的引导学生去弹一些有价值的作品,并且在此基础上,选取学生喜欢的风格的作品去教学,能够很好的保持学生学琴的兴趣。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遵循教育规律

这一时期的孩子从生理上来说,他们正步入青春期,嗓音、外貌、身高等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正处于极度敏感和矛盾的时期,内心比较叛逆,有自己的个性,各方面都尝试着自己去独立。在学钢琴上也一样,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有自己喜爱的风格,对于教师的话不一定会言听计从。这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听从学生的意见,在学生喜爱的风格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难易程度相当,又具备较高艺术性的钢琴作品。总之,要想学好琴,必须脚踏实地,选择与自己程度相关的钢琴曲进行练习,而不是为了某些功利性的目的刻意去弹一些自己驾驭不了的曲子。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考级,很多家长过于追求考级的结果,让学生未达程度却跳级去考,例如明明只有五级不到的水平,却硬是去考了十级,而且是为了考级而学琴,一年到头只让自己的孩子弹考级曲子。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严重破坏了学生学习钢琴的规律,导致基础不扎实,甚至逐渐失去学琴兴趣。

三、启示与意义

综上所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我国的儿童钢琴教学甚至整个音乐教育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大,正确认识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儿童钢琴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儿童钢琴教学中,作为钢琴教师要学会充分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准确了解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能力,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爱上钢琴,使钢琴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引导儿童通过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梅香,杨小玲.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1):72-76.[2]陈琦、刘瑞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3]郑甲平.浅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J];报刊荟萃;2017(09)

[4]周姣术,朱华.浅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的意义[J].学理论,2017(08):172-173.[5]王诗慧.皮亚杰“阶段论”在音乐教育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14):137-137

[6]蒋容芳,王玉兰,罗春钰.浅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大东方教育研究,2017,(7)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 篇7

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他远远超过责任。”学习音乐也是如此, 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持之以恒地追求最高境界。而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不完全是天生的, 还需要靠后天的引导、培养和激发。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 它具有鲜明的西方音乐文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著名的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主张每学一首乐曲之前都要听其录音, 音乐的熏陶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钢琴教师应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安排一次音乐欣赏课, 指导学生聆听经典音乐, 讲解音乐家的生平故事、音乐创作的背景, 鼓励他们以聆听、表演、讲故事等方式, 学会欣赏音乐。例如:在欣赏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时, 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描绘出作品的背景信息, 乐曲悠远绵长, 饱含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弹奏时, 速度不宜过快。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要求家长在家中放一些经典好听的曲目, 和孩子一起欣赏,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闲暇时间外出游玩, 放松身心, 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 感受大地万物的勃勃生机, 聆听最原始、纯净的声音,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提高情感的表现。另外, 教师还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小型汇报课或音乐会,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钢琴比赛。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观摩, 互相找差距, 既积累了表演经验, 锻炼了心理素质, 又增强了学好钢琴的信心, 进而使学习钢琴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语言的表达

小孩子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强, 在教学中, 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 有利于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发展音乐形象思维。比如:在学琴初期容易出现手指第一关节折指, 掌关节容易塌陷, 大拇指虎口向里弯曲等问题。教师在教孩子手型时, 可以把正确的手型比喻成一个小房子, 掌关节就像屋顶一样突起来, 每个手指要像房子的柱子一样站得稳稳的来立起这个房子, 而房间里面是要住小朋友的, 如果掌关节和手指塌了, 我们的小房子就会塌, 压倒小朋友。这样一说, 孩子们都把手放的好好的, 生怕压倒了小朋友。再如:在教孩子节奏时, 我们会发现幼儿很难理解音符的时值长短。因此, 在节奏的教学上, 教师可以采用画上图画、线条或者用比喻的方法。例如对学生难以掌握的八分音符, 可以把一个苹果比作是四分音符, 切一半则每半个为八分音符, 两个八分音符相加就是一个四分音符 (一个苹果) 。这样, 学生对音符的长短一目了然。

三、师生的交流

在教学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 有调皮的、也有不爱说话的, 我们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上课的时候, 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耐心的进行交流, 寻找孩子所喜欢话题, 孩子兴趣的敏感点, 调动孩子内心的热情和积极性, 与孩子逐步的互动起来。在交流的一开始, 我们要随着孩子的节奏进行, 因为孩子才是我们教学的主体, 我们要去引导他, 鼓励他, 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例如:内向型的孩子性格往往较腼腆, 不爱说话, 有的孩子还比较依赖家长。这类孩子比较善于思考、性格冷静、练琴能坐得住, 弹琴比较稳, 但反应可能较慢, 所以我们上课时要有耐心的、渐进式的引导他去表达, 并对他的描述给予一定的肯定, 让孩子逐渐建立自信心。相比内向型孩子而言, 外向型孩子, 他们性格活泼, 反应也较快, 思路比较清晰, 甚至会抢着表达他的想法。但是这类孩子通常弹琴较浮躁, 节奏容易不稳, 练琴时候坐不住。让他进行练习时往往不假思索的上手就弹, 丝毫没有准备, 结果一遍、两遍弹不好, 就会甩手不干, 甚至会砸琴、哭闹等一些行为。这时候我们需要告诉他不要着急, 让他先冷静下来, 然后我们再跟他讲解为什么刚才没有弹好,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让他就这个地方仔细思考, 然后再上手弹。对于这类孩子, 课下作业可以相对练习一些慢的、抒情性的曲子, 让他把乐句的气息拉开, 把心沉静下来。例如在上课中, 我们要告诉他:“这首曲目完成得不错, 重、难点都已经做得很好, 但速度、节奏要是再平稳点就更完美了。我们来想象一下, 这首作品的感觉就像是在田野上漫步, 可是你弹得呢是不是有点像在丛林里打游击 (时走时停, 弹琴中就是忽快忽慢, 强弱不分) 。”然后我们再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 如果学生听不出来, 我们就要录下来, 然后放给他听, 让他自己去听辨、去思考、最后自己再去练习。

四、家长的配合

家长的配合在孩子学琴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上完每一节课后留时间与家长交流。首先要告知家长要给孩子养成非常好的练琴习惯, 例如:每天几点开始练琴, 每次练习多长时间, 每次练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对于小孩子最好每天分阶段练习, 每一阶段2 0分钟--3 0分钟即可, 但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提高练琴的效率, 把喝水、上厕所、吃东西这些小动作在弹琴时全部省略掉, 然后认真练琴。其次要把本次上课的重点以及孩子这周的训练要点告知家长, 课下以此来练习。因为在家里,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陪练老师。最后还要告诉家长, 在家中练琴时, 要有耐心, 认真仔细地从旁辅导, 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 任其自己练琴, 家长在一旁看电视或玩游戏, 也不能因为不练琴或练不好琴打骂孩子, 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心态会有很大影响, 进而影响孩子练琴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在少儿钢琴教学中, 教师只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通过简单、生动的教学语言, 师生间的交流与家长的配合, 才能使钢琴教学顺利进行, 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浅谈儿童钢琴学习要点 篇8

关键词:教师;儿童;教学方法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美好的音乐能给人带来美妙的享受,使人身心健康,所以,人类对音乐的爱好和需要是非常普遍的。钢琴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而学琴的人群越发趋于低龄化,儿童学琴已经相当普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陶冶情操。通过一些技能的训练,对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让孩子从小得到优良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有一个广阔的视野,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涵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等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钢琴是最理想的、又是相对普及的和声乐器,所以,从很早开始,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优秀作曲家们,为钢琴写下了无数的不同种类的钢琴曲。在这些作品中,包含有很多的作品,都是属于人类最杰出的创作,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学习弹钢琴,能够亲身接触、直接领受这笔财富。

钢琴学习还需注意两点,首先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敏锐,十个手指各自独立,与身体的协调配合,长久的训练,必定会对人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其次,要有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在诠释作品时就会自然应对,神情自然。学好钢琴,必须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

儿童学习钢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我将从几方面来说明儿童学习钢琴的要点:

一、儿童、教师和家长三者间的重要关系

儿童学习钢琴,家长和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初上课时,往往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同时又带着紧张的情绪。因此,让孩子消除紧张的情绪,使孩子和老师的关系融洽,是孩子上好课的首要问题。

老师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毕竟很少,孩子在家,还需要家长的积极辅导和督促。有些家长认为找到一个好老师,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上课既不注意听孩子的课,又很少考虑孩子的问题,这样对孩子非常不利。聪明的家长为了孩子学好琴,会认真听老师讲课,把要求和要领记下来,然后再孩子弹琴过程中发现问题主动和老师反映,这样孩子进步得才会快。

孩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自发保持着很强烈的兴趣去练琴,家长应该固定好孩子每天的练琴时间,让他习惯成自然,以保持孩子练琴的稳定性。为了增强孩子学琴的兴趣,可以让他观摩同龄人弹琴,激发他“争强好胜”的上进心。家长切记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使用“武力”。孩子毕竟是孩子,不一定家长明白的孩子就一定能立刻明白。

二、教学方法

儿童对情感的反应极为敏感,有一定的被动性,一些儿童因为害怕老师,不敢提问和回答问题,甚至从心理上产生弹奏的紧张感,这样使得老师很难发现儿童真实的性格与才能。对于孩子,老师可以主动接近,使孩子把你当做朋友,等孩子心情放松一些,再把注意力吸引到钢琴上来。随着孩子和教师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日趋融洽,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尊重老师,听老师话,有问题就会问,有快乐的事也会和老师分享。这样,老师就能对孩子有全面的了解,而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

三、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老师正确、适当的批评与表扬,是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方法之一。由于学生的天资和性格都有所不同,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方式也应不同。对于有用功的学习状态,回课良好的学生,要予以适当的表扬;对于努力了但没有得到好的成效的学生,就应该采取鼓励的教学方式,而不用功的学生,虽然回课质量也不错,也不应表扬,老师应抓住之中隐藏的“问题”进行指导;对于不用功造成的回课质量差,应当及时批评,并严厉教导他改正;对于容易满足,易骄傲的学生,不需要太多表扬,除非骄傲自满的缺点有所改进;对于胆子小,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要发现和鼓励他的优点,缺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批评要针对具体缺点,不能伤害学生,特别是孩子。

四、曲目选择

有些家长让孩子学琴完全把“考级”作为目的,让孩子只弹考级书上的曲目,显然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考级”只是钢琴艺术中的一项有益的活动,而且曲目只是从同类性质曲目中选择出来的极小部分。钢琴技巧训练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决定了只有在学练足够数量某级各类曲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弹奏好某一级的曲目,并能进入下一曲目。

孩子初学琴时,练习的曲目非常重要。不可以只学好听的曲目,而不弹基本练习。因为想弹得好听,必须先有弹好的能力。基本练习包括基本的手指练习及各类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分解和弦等,然后配以练习曲进行辅助。练习曲规模大、曲式结构更完整、有一定音乐性的特定技巧性曲目。老师在选择乐曲时,一定要注意乐曲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这样可以使孩子去感受和想象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五、实践创造

孩子的创造性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在教师上课、家里练习外,还要让孩子参加一些舞台表演和比赛,这样孩子通过舞台实践,能激发起表现音乐的欲望。同时,当孩子以表演性质把钢琴的音乐美与他人分享时,必然会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尊重和友谊。在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也会知道自己弹奏时欠缺什么,从而在今后的练习中更加努力和认真。总之,让孩子多参加演出,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

六、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儿童音乐感的培养。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仍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

由于钢琴演奏的复杂性决定了钢琴教学有它特有的连续性,任何层次的钢琴教学有不可避免地面对儿童的启蒙教学任务。如何使钢琴启蒙教学适应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儿童,不仅需要掌握钢琴技巧和方法,更要充分了解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心理。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了儿童、教师和家长三者间的重要关系、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曲目选择、实践创造、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这几个要点,说明了儿童学习钢琴要点,使钢琴教学由枯燥无味变得趣味横生,把所有教授的钢琴知识和技能转化成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语言。

参考文献:

[1]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2.

[2]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2.

[3]张建国.钢琴基础教学导读[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上一篇:孟村县育红小学考察报告下一篇:寄生虫学总结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