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状态(精选12篇)
儿童心理状态 篇1
一、声乐训练中的听觉与感觉
为了便于探讨, 我们把听觉分为内听觉 (即唱者自己的听觉) 和外听觉 (即观众的听觉) ;感觉分为内感觉 (唱者本身的感觉) 和外感觉 (观众的感觉) 。以美声唱法为例, 意大利语称之为“belcanto”, 除了声音以外, 这种唱法更讲究歌唱的内容及歌唱者的风度、气质, 歌曲的艺术表现。它从西欧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 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完善。它包括很多要素, 从“纯粹性技术”上说, 有“打开”与“关闭”、“开放”与“掩盖”、“气息”与“共鸣”、“竖唱法”与“横唱法”等等问题要分解和处理。而这种“纯粹性技术”一旦与具体的歌曲演唱结合起来, 又必将增生出许多“艺术性技术”。艺术性技术具有更多的感觉的成分, 是美声唱法中层次较高的技术, 感觉因其来得更敏感、更细腻, 因而更接近歌唱艺术的需要。所以这给声乐训练和学习带来了困扰和难度。许多教师不耐烦学生提问, 更不用谈“问”学生了。殊不知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感觉和听觉, 而意识又是靠这二者来体现其效果的。只有感学生之感, 才能做到控制声音的动向。有的教师习惯于把声音位置的高低作为衡量声音正确或错误的尺度, 他们混淆了声音“重”与低位置的概念。正确的声音必定具有高位置的“外感觉”, 但作为唱者本身的意识来说, 高位置的“内感觉”却未必唱得出高位置不等于实际上的高位置。教师经常强调用放下喉咙的方法来寻找高位置。其实作为人发声中枢的喉, 本身就在低位置上, 要达到“外感觉”的高位置, 应强调喉的前后打开, 如果强行下压喉咙, 只会让声音滞重, 这就是将内感觉绝对化了的结果。另外对于“挤压”一词, 有人做全盘的否定。他们认为歌唱应力求自然要放松, 可是放松只是听者听起来的外感觉, 可作为唱者却感觉到无时无刻都处在一种挤压的状态之中。传统的美声唱法, 要求建立呼吸的对抗状态, 声乐机能调节要求声带拉紧收缩, 喉咙打开, 更强调声带分段振动的功能, 这也是挤压。可见, 自然和挤压只是在不同感觉来看的产物, 声音挤压作为“外感觉”肯定是错误的, 可作为唱者本身, 只有作为正确的挤压之后, 才会产生自然放松之类的“外感觉”。
由此可见, 唱者本身的心理状态与意识调节有多么的重要与微妙。
二、唱者心中的点与面
声乐教学中, 许多教师喜欢提“支点”这个概念。有人让学生将横隔膜想像为支点, 让声音起在腰上;有人让学生将胸腔想像为支点从而获得更有力的气息支持。其实人身体各处都可以作为歌唱的支点, 卡鲁索甚至将支点想像为他身后的地板, 从这个意义上说支点存在着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可实际上, 歌唱是一项全身运动, 只依靠支点有时是无法负荷完整的歌唱的。是聪明的教师在学生身上建造了这个点, 使歌唱的支持更具体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说, 其实支点完全是假想的, 假想的支点不同所获得的声音效果也不同。与假想支点相同的是许多教师在特殊时期采用假想“平面”的手段。对于演唱者或学习者来说, 假想平面更容易增加声音的稳定因素, 令声音环环相扣, 只不过它需要使用者有较好的气息基础才会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著名歌唱家彭丽媛使用“开贴”的唱法即假想平面的方法, 声音大气、宽宏;而著名青年演员张也采用支点的唱法声音甜美清脆, 由此可见唱者的心理状态对获得何样的声音效果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说歌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 与其说教学生如何唱不如说是教学生如何听。沈湘先生说过:“当老师要正确的判断, 也不会有好的解决办法, 即便有, 也是瞎说, 不可能有什么针对性。”可见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知内外感觉与听觉的不统一性, 充分把握唱者的心理状态才会获得预想的声音效果。
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还没有系统和完善起来, 而将人声作为一种乐器的制造过程又如此艰难和曲折。因而需要每一位教师充分遵循人声的生理规律和心理规律, 让声乐这门学问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更加灿烂夺目。
儿童心理状态 篇2
水库移民心理状态浅析
对移民心理活动和心理特性做出客观的分析,从而具体地掌握移民心理活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做好稳定移民心态的工作.这对于开发性移民方针的贯彻执行,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李东晗 索晓波 尹钰衡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150080刊 名:黑龙江水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LLEGE年,卷(期):29(4)分类号:B845.61关键词:水库移民 移民心态 特性分析
爱情“心理状态”遭遇审判 篇3
尘封的缘分一年后“复活”
2000年8月,《深圳青年》杂志刊出一则《征婚启事》:“一磊,1968年生,本科,浙江宁波人,单身,事业单位就职,貌端魁伟健壮,待人宽厚诚实专一,重情爱家,责任感强。虽不富有,但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诚觅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真心想要家、能同甘共苦之海内外女性相携一生,其他不限,来去皆可,特区工作或经商尤佳。”
就是这则“百字启事”,将一磊卷进了大喜大悲、一波三折的爱情漩涡。
一磊真名叫苏达,在宁波市一家文化单位工作。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有三室两厅住房一套。他的爱情“橄榄枝”抛出后,全国许多俊姐靓妹的求爱信雪片般飞来。其中有一位叫梁冰的深圳白领丽人在动情的文字后还附有靓照,苏达当时印象非常深刻,但此时他已和捷足先登的深圳蛇口一名应征的女医生保持热线联系,只好将梁冰暂时“晾”在一边。
一年后,苏达与女医生的恋情不欢而散。苏达又从柜子里翻出过去一大摞求爱信,一眼便看到了梁冰美丽的笑容。一年之后,也许早已物是人非,苏达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梁冰的电话。
“你怎么让我等这么久?”电话那端,梁冰的声音很亲切,让苏达心头一热。就这样,尘封的爱情奇迹般复活了。两个月的电话传情后,双方均强烈渴望见面。
2001年12月14日,苏达从宁波赶赴深圳。四目相撞,双方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灯光摇曳的酒吧里,梁冰娓娓叙道:她是湖北宜昌人,湖南某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从事过教师、导游、酒店管理和国际贸易职业。4年前南下深圳打拼,独资创办了一家公司。
梁冰的自身条件和当初《征婚启事》上的要求几乎全部吻合。特别是这位白领丽人身上散发出的高贵气质让苏达着迷。更令他欣喜的是,他从梁冰的眸子里读懂了“意思”。果然,当晚梁冰热情地将苏达带至她的装饰考究的住宅,两人激情相拥,滚到床上……
一夜情之后,梁冰忧伤地对苏达说:“我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是我通过银行按揭贷款所购,现拖欠本息,房子面临着被银行收回拍卖的风险。”言语之间,流露出焦虑的神态。
“你还欠银行多少钱?”苏达顿生怜悯。
梁冰开始说还欠15万元,见苏达关切地望着她,稍后又说是18万元。“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年,装修、沙发、窗帘和餐桌都是我亲自设计和购买的,真要被迫离开这儿,我舍不得啊!”梁冰秀丽的脸庞挂着泪珠。那一刻,一种英雄救美的责任感从苏达心中油然而生,他对梁冰说:“你现在已经是我的女朋友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不会袖手旁观的。”4天后,苏达挥泪告别女友,匆匆返回宁波,立即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决定将自己26万元的房屋卖掉,为女友分忧解难。
忍痛“剜肉”为博美眉一笑
苏达为刚认识几天的恋人破釜沉舟之举遭到父母和亲友的强烈反对,骂他“晕”。就连同事也劝他别太冲动。但此时的苏达为恋人鼎力相助的心意已决。他于当年12月21日汇去了7.3万元。12月24日是梁冰29岁生日,这天苏达又将10.7万元汇入梁冰在交通银行开办的太平洋卡号内。直到后来苏达才知道实情:梁冰的房屋总价为20.8万余元,至2001年12月底,实际所欠购房按揭款已不到10万元,而且是开发商免息提供担保。梁冰将男友两次汇的18万元大部分补贴了自己公司的亏空,使陷入困境的公司业务重新运作起来。
苏达的慷慨解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梁冰又是打电话又是写信,缠绵悱恻,情浓意蜜,两人很快达到谈婚论嫁的阶段。
2002年春节,两人约定给双方父母拜年。2月11日,苏达带着大包小裹携女友一同从深圳飞往湖北宜昌市,拜会未来的岳父岳母。下飞机后,梁冰说:“我身上忘记带钱啦。”苏达心领神会,从建行三峡分行支取现金4000元交给她,令梁冰喜笑颜开。
2月20日,梁冰和苏达辗转武汉乘飞机至宁波,探望公公婆婆。尽管苏达的父母对未来的儿媳有一定成见,但见儿子如此痴情,也就默认了这门亲事。临走时还特意给梁冰包了一个2800元的大红包。
苏达度过了难忘的甜蜜之旅,梁冰看上去也很快乐。回到深圳后,她立即给苏达写了一封热辣辣的情书,称赞男友是个“心细体贴、重情重义,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她渴望能尽快喜结良缘,让苏达非常感动,更加坚定了他非汝不娶的决心。但随后,女友的要求像一条无形的绳索,一步步套牢,勒得他喘不过气来。
“我身体不好,刚出院,现在没钱交物业管理费,房内水电都停了。”2002年5月底,梁冰给苏达打来电话,声音显得很虚弱。
“我不能让你受苦!”苏达听后很心疼,他将省吃俭用积攒的工资,分两次给女友寄去6000元暂解燃眉之急。
“我想办个深圳蓝印户口,需要2万元。”事隔不久,梁冰打电话给苏达紧急商量孩子的事:“如果不及时办理,户口指标就会作废,将来我们结婚生子,孩子读书都成问题。”
既然未婚妻周到地为孩子将来考虑,苏达不敢怠慢,但此时他已身无分文。他只好忍痛“割肉”将自己手中的股票抛售,给她汇去1.3万元。
“我很想你!”国庆前夕,苏达电话抒怀:“我想利用7天假的时机去深圳看看你。”苏达的后半句没说,“为我们孩子的蓝印户口干杯!”
“欠条”“声明”铺设玫瑰陷阱
2002年10月1日,梁冰直奔宁波,突然提出分手,让苏达措手不及。
“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苏达困惑不解。
“你没做错什么。”梁冰说,“但我不希望找一个虚情假意的人,怎么才能证明你是真心爱我呢?”苏达立即反应过来,原来女友是考验他。他指天发誓对她付出是真心,苏达恨不得扒开心给女友看。
“那好,你就写个声明吧。”梁冰授意苏达用白纸黑字来表达他的付出是真心实意,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于是,苏达大笔一挥,写了一份《声明》;“我和梁冰在恋爱期间,经济上的所有支出纯属心甘情愿,即使最终不能和她登记结婚,也不存在任何经济问题。特此声明,以示诚信。”
手持《声明》的梁冰不仅不再提分手的事了,而且当晚和苏达在宾馆开房同居。第三天在和苏达小酌时,她还热情地给未婚夫敬酒,把苏达喝得热血沸腾,面红耳赤。就在这时,梁冰再一次考验男友,激将他写一张欠条。在女友的授意下,醉意蒙蒙的苏达当场在酒桌上给梁冰写下一张欠条:“苏达欠梁冰5万元人民币,争取在10月15日一次性还清。”
女友返回深圳后,苏达思前想后,觉得未婚妻的考验有点蹊跷,便打电话索要声明和欠条。梁冰告诉他:“我是和你逗着玩的,叫你写个条子主要是让你对我加深记忆,我早把条子撕碎扔进垃圾筒了!”后来苏达才知道,梁冰在宁波时就将欠条和声明用特快专递从邮局寄给了她姑妈。
同年10月下旬,梁冰打电话来,说自己妹妹要结婚,需要2万元的礼钱。此时的苏达早已囊中羞涩,梁冰提醒他说:“你不是还有5万元股票吗?”苏达这才明白,女友让他出具5万元的欠条,原来是冲着他手中仅剩下的那点股票。
“可是,我的股票已套牢了呀!”苏达第一次在女友面前叫难。但梁冰早已有了为他排忧解难的办法:“我有许多证券公司的朋友,他们能帮你弄出钱来。”苏达没辙了,为了博女友一笑,他再次含泪“割肉”,以亏损一半的价格抛售4万股票,将兑现的2万元现金汇给女友。
相隔不到一个月,梁冰紧盯着苏达手中的所剩1万元股票不放,要求他尽快抛售。“不!”苏达这次坚决拒绝,“这一万元股票可是我的保命钱啊。我还欠父母5000元没还。”
“我想2003年元旦和你登记结婚,你还留那点股票干什么?”梁冰抛出了温柔的杀手锏。这一招击中了苏达的命门,想想自己已经花了那么多钱,也不在乎这一万元了。11月26日,他把最后的1万元股票兑现后将款汇给女友,祈盼早日走进婚姻殿堂。
“我的电话欠费快要停机了。”2002年12月中旬,梁冰给男友打电话告急。眼看就到领取结婚证的大喜日子,许多婚礼事项需要两人磋商,总不能让未婚妻的爱情热线停机吧?苏达厚着脸皮向单位借款500元,火速给梁冰寄去。他万万没想到,这是未婚妻的最后一次考验。
法官用心抚平爱情创伤
电话费寄出后,梁冰住宅电话和手机还是报停了。苏达赶紧给女友寄信一封,结果,这封信没拆就完璧归赵。梁冰在退回这封信上附了几行秀丽的小字:“我俩双方在性格、人生观、为人处世等方面差距悬殊,我们的关系到此结束。如果我有伤害你的话,说明我并没有真正爱过你!”苏达如雷轰顶,瘫倒在地。
2003年1月4日,苏达又收到梁冰的一封信:“我已经和广东省委大院的一个男孩领取了《结婚证》,马上准备到新加坡读书,请你不要枉费心机干扰我的新婚蜜月。”
“天啊!”苏达彻底绝望了。他急飞深圳要弄清楚怎么回事。当他到深圳后多方打探发现,梁冰正在度蜜月纯属虚构,她并未同任何人结婚。联想到相恋一年来的种种奇怪现象,一种上当受骗的耻辱感涌上心头。苏达立即向深圳龙岗公安分局报案。警方认为梁冰利用婚姻诈编钱财的证据不足,不能以诈骗为由追究其刑事责任。
2003年5月7日,备受煎熬的苏达千里迢迢再次从宁波赶到深圳,走进深圳龙岗区法院布吉法庭,一纸诉状将梁冰告上法庭,诉请判令梁冰立即返还其爱情投资共计25万余元,赔偿精神损失2万元。法院于2003年6月13日和7月7日两次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法庭上,中文系毕业的梁冰口才极好,针对苏达的起诉一一进行反驳,并声称自己是“不幸的”,“身心受到了刻骨铭心的伤害”。她说:“苏达在我身上有限的付出,远不及他所带给我的伤害、折磨与打击。他对婚姻的极端态度与孤注一掷的表现,实在让我感到潜在的危机及不堪承受的威胁和恐惧。”
法庭上,双方围绕着三个焦点进行激烈的辩论。
“我俩是一种婚约关系。”苏达认为,根据《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钱物。”
“不,我们只是一种恋爱关系。”梁冰反驳道:“仅凭初次见面,我怎么可能订立婚约?”梁冰认为用《婚姻法》条文要求她返还财产显然没有法律依据。
“我赠送给梁冰巨额财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为了能与她结婚。”苏达在法庭上说,“目的没有达到,自己的赠予行为无效。”
“不!你是无条件自愿赠予和补偿。”梁冰拿出欠条和声明,理直气壮地说:“我并没有拿刀胁迫你,你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熟男人,完全有识别正误、辨别是非的能力,理当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全部后果。”
“梁冰从原告处取得的财产是不当得利。”苏达依据《民法通则》第92条之规定,认为应依法返还。
“你现在的反悔在法律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梁冰沉着应付,“因为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处分给他人,是法律允许的。”
双方在法庭唇枪舌剑,硝烟弥漫。法官面临着尴尬决断:从道德上和情理上,梁冰应返还“不当得利”。但法官判案靠证据定案,而证据掌握在被告梁冰的手中,而且对原告不利。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2003年7月27日作出了一审判决。
法院认为,原、被告的恋爱关系经《征婚启事》为导引,原告征婚及被告应征均以结婚为最终目的,故原、被告之间的恋爱关系应认定为婚约关系。原告在恋爱期间送给被告财物,是附加条件的,条件为结婚、日后共同生活。原告将自己拥有居住的房产卖掉并把所有卖房款汇给被告,以及在没有债权义务的情况下,出具“欠条”和签署“声明”,均符合期待与被告结婚共同生活的心理状态;法院还认为,综观被告人梁冰一系列的反常行为,符合以情搏财的心理状态。据此,法院判梁冰15日内返还苏达21万元。
“不,我决不返还一分钱财物!”梁冰对一审判决不服,毅然提出上诉。
儿童心理状态 篇4
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的现代社会转型,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了一群为中国的城市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如今, 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广大农村联系城市的纽带, 他们把农民勤劳淳朴的作风带进了城市, 为城市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又把在城市里学会的新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带回农村, 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但农民工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他们把子女留在农村, 或由爷爷奶奶看管, 或寄宿在亲戚家里, 这种儿童就是“留守儿童”。近些年来,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见到的最为广泛的是老人与孩子。“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状态上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关于留守儿童抑郁、犯罪、甚至被害的报道触动人心, 令人扼腕叹惜。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弱势群体, 需要社会给予高度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
目前父母外出打工时, 将子女交与其他人进行监护, 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监护类型。 (1) 单亲监护。即有父母中的一方留在家中照看孩子, 母亲是最佳人选, 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监护类型。 (2) 祖辈监护即一般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照顾着, 这种监护方式也是较为普遍一种。 (3) 同辈监护。一般由父母的同辈人即亲戚朋友看管。 (4) 自我监护。即儿童自己管理自己, 通常情况下, 大多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留守儿童, 他们之间互相照顾。儿童在以上四种监护类型下, 吃穿住的水平相差不大。孩子们在物质水平上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在以上四种监护类型下, 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和社会交往也有着一定的差异。由于父母或父亲外出务工, 家中没有充足的劳动力, 一部分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就要分担一些劳动负担。农村生产具有时节性, 在农忙时期, 父母大都会回家, 再加上现在大多是机械化操作, 儿童就会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分担劳动负担。农村儿童的娱乐活动比较单一, 看电视和与伙伴闲玩是儿童闲暇活动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父母外出务工, 家庭条件的改善以及网络的普及, 一些十几岁留守儿童, 一般是男孩容易出现沉迷于上网、打游戏等不良行为。在社会交往方面, 由于要承担一定的劳动负担, 留守儿童的闲暇时间就相对较少, 与小伙伴的交流也受到了限制。在心理方面, 留守儿童更乐于与那些和自己一样的小朋友交往, 这也限制了留守儿童于外界的沟通交流, 其社会交往呈现封闭性的特征。但值得庆幸的是, 由于父母在外务工, 孩子也有了更多接触城市的机会。很多留守儿童都有在假期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城市的经历。在城市的生活给留守儿童留下了许多感性、直观的认识和印象, 这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状态
行为动机理论认为, 一个人的动机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内部因素, 因此学习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留守儿童深知父母外出务工的主要目的是为其子女当前或未来的教育积攒费用, 从而使他们的下一代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的。在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中, “考大学”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 也是他们思考着怎样去改变家庭的现状, 怎样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很多外出务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寄托。由于父母外出以及祖辈监护人的年龄相对较大, 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 致使他们不能给予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辅导。心理状况也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一个因素。留守儿童常常思念在外务工的父母, 尤其是年幼的留守儿童, 这种深深的思念无疑会分散儿童在学习上的注意力, 从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因此, 在大多数留守儿童中, 他们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但在家庭教育方面,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 而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很好的家庭家庭教育。祖辈监护人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 以及对孙辈的溺爱, 而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教育, 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造成了儿童道德教育的缺失。在广大的农村学校教育方面, 大多数教师还没有意意识到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状况, 从而无法弥补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四、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
在父母外出之后家庭结构上的不完整、亲子沟通的不连续都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和内心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童年时期是儿童心理情感和社会化基础形成的关键期, 儿童不断地从身边的照顾者中获得最重要的生理和心理支持。正常的儿童会通过与成人的适度依恋关系和情感交流, 形成对社会的基本安全感和信任感。而留守儿童由于这方面的缺失, 很多孩子会变得情感淡漠、自我封闭、缺乏信心和安全感等。很多孩子外出父母普遍回家频率低, 在家停留时间短, 日常电话联系是儿童与父母情感维系的主要途径。在电话中, 父母也只是简单的问候, 太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儿童和父母情感上的交流沟通极为匮乏。由于父母长期在外, 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深深思念和牵挂是他们主要的内心情感, 儿童丰富的内心情感正在逐渐成为他们的心理压力。长时间以来, 这种压力对留守儿童在性格和心理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留守儿童自闭性较强, 对沟通冷漠。由于父母的远离, 大部分儿童表现出更强烈的孤独感, 从而引起了抑郁症、强迫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五、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改进政策
要解决好对留守儿童的关怀问题,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的机制。在学校教育方面, 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老师要认真负责,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员, 学校要让留守儿童真真切切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要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 以消除他们的“被遗弃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是儿童社会化的场合,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堂课,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 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父母还应该主动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 以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为了使孩子能更好的发展, 我们必须还要争取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府要为维护儿童权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努力地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使儿童能够享有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只有经过社会、学校、家庭的配合和不懈努力, 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 才能更好的促进祖国下一代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敬忠, 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001.[1]叶敬忠, 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001.
[2]刘正奎, 高文斌, 王婷.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2) :177-182.[2]刘正奎, 高文斌, 王婷.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2) :177-182.
糖尿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篇5
二、内疚混乱的不良情绪:此类患者均为2型dm,占39%,中年人居多,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有的父母自己患dm,又看到下一代也患了dm,以为自己遗传给了孩子更产生深深的内疚心理;有的患者伴随dm诊断,需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食物选择受到限制而出现愤怒、拒绝和忽略。有的患者被家庭成员过度保护,导致过度的依赖和反抗心理。对于这类患者需用真诚的态度使之相信我们,让其把思想顾虑倾诉出来,让患者了解到dm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象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焦虑恐惧的心理:此类心理患者1型占4.2%,2型占35.9%,较为多见,这是因为d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dm知识的不准确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他们惧怕因患有dm而影响自己的将来和那些需要他们负起责任的家人,惧怕死亡,对治疗过分关心,甚至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护理人员平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焦虑恐惧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并提供疾病的忠告,适时进行dm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并介绍意志坚强的住院病人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换”,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洞察法”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
四、怀疑、拒绝和满不在乎的心理:此类心态患者中1型dm占8.9%,2型dm占17.6%.1型dm患者被确诊后,不愿意看到与他人不同,他们拒绝胰岛素治疗和血糖检查或者放弃计划好的治疗饮食,特别是恋爱中的患者害怕对方知道自己患有dm而抛弃自己,有意识地拒绝治疗而发生酮症酸中毒,28例2型dm患者均为早期,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一般情况好,有的则红光满面,貌似“体格健壮”,自认为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这种心理在疾病的早期能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仍忘我工作而不重视治疗,但长时间的拒绝则阻止了适当的自我监护致病情加重。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于有意识拒绝的患者给予关心和照顾,鼓励患者倾诉心里话,针对其内心矛盾作疏导安抚工作。有的患者认为胰岛素就像毒品一样,一旦使用就会上瘾,导致用量越来越大,而拒绝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应同主管医生一起向患者说明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是对自身分泌不足的补充,正确注射胰岛素不会上瘾也没有危险。对于满不在乎的患者应控制好自己的感情,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dm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及不重视治疗已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克服对疾病怀疑、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心态,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以后,治疗信心增强,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节育后心理状态引起关注 篇6
你是否在采取节育措施后有过焦虑、抑郁的症状?国家计生委历时10年开展的"节育术身心反应预测与诊治研究及节育术身心状况检测咨询专家系统",将医学心理学的诊治技术与计划生育实践相结合,建立了适合于基层应用的规范的术前检查和应激干预及术后心理支持等防治原则,有效地预防了因节育手术而产生的身心症状。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署官员在考察了这一研究项目的推广应用情况后表示,该项研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各种节育并发症中,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并发症可高达50%,常见的身心症状主要有焦虑、抑郁、强迫、神经衰弱等。相关调查发现,在节育避孕过程中,就精神应激角度而言,绝育术是一种较重的应激过程;绝育手术前54.77%的受术者有中度以上的身心反应,其中多数受术者术后身心状况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后一年仍有身心症状者为16.38%。
据专家介绍,"节育术身心状况检测咨询专家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以前瞻性调查研究成果为核心技术,协助基层医务人员筛选手术应激易感者和诊治育龄妇女身心症状的医疗辅助手段。湖南、陕西、宁夏、湖北等地的83个县对该研究项目进行了推广应用,对3587名接受输卵管节育术的育龄妇女在术前进行检测,筛选出689名有身心症状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一年治疗组中有79.2%的受术者身心状况恢复正常。这一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6.3%受术者恢复正常的结果。
儿童心理状态 篇7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包涵积极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情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现在的高职学生, 大部分心理素质是健康的, 能够正确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关系, 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也比较多, 总体上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的特点。
1. 个人定位不准。
高职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岗位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些高职学生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高职生看不到自身的优势, 用自身的短处比普专生的长处, 而产生自卑感。当他们在学习生活择业中遭受挫折并感到无能为力时, 往往表现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
2. 就业压力增大。
高职生的“弱势文凭”导致就业难, 性别歧视又会使高职女生就业难上加难。这是高职生毕业时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也是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亚于男生的重要原因。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职学生易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
3. 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学业成绩不算优秀, 高职生的心理亚健康在中学阶段就埋下了伏笔, 一旦从考试的“牢笼”出来, 进入大学的素质发展氛围, 各种不适便接踵而至。
4. 入学心态失衡。
高职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 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 自卑感较强, 出于无奈进入高职的校门。因此, 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习上动力不足, 对自身的潜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相当缺乏。
5. 家庭教育缺失。
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存在着缺陷, 而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 自小就形成了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一些偏见, 在人际关系方面不能大度地与别人交往等。
二、高职学生出现心理偏差的原因
1. 目标不明, 定位不当。
高职的部分学生对于人生目标不够清晰, 对自己定位不清或不当, 没有认清自身学习的缺点, 没有确认自己的身份, 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所以难以完成角色的转换,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上向本科大学生看齐, 或对专业缺乏了解, 导致了学习动力不足。不会制定长远的学习目标或具体的学习计划, 极少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自我期望低, 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情境, 缺乏后劲。
2. 调控因素的缺损是高职学生产生心理偏差的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 学生性格差异与心理状态和智力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好胜性因素和沉稳性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这些优良的性格特征对心理状态具有调节功能、控制功能和维持功能。有较多的高职学生缺乏良好的性格特征, 缺乏必要的自觉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3. 心理的矛盾与冲突。
高职学生迈入高职院校校园后首先遇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进入高校之前他们都富于幻想, 但到了学校之后, 往往又大失所望, 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学质量等方面也与自己的想象相差很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矛盾的产生。有的学生由于进入职业院校, 觉得低人一等, 出现自我认知失调、社交不适、情绪失衡等心理不稳定现象。
影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体, 我们在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给予全面考虑。
三、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要求
1. 能从心理上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应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 也能安然处之。
2.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面对现实、接受事实, 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3. 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 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融于集体中, 在与人相处时, 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分的安全感。
4.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情绪稳定, 他们的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 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5. 具有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其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 他们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和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其行为具有理智性和一贯性, 他们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行为能始终受到意识的控制。
6.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人格完整是指构成人格的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四、怎样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1. 强化理想和自信心的培养。
高职学生中自信心普遍表现不足, 呈两极状态, 一方面是自卑, 自觉自己高考考分过低, 羞于与考上本科甚至重点大学的同学相比, 因而或怨恨自己, 或意志消沉, 或转向攻击社会。另一方面是考分在同类学生中偏高, 由于某种原因未被本科大学或自己所理想的学校录取, 因而表现傲慢, 瞧不起同学甚至老师, 不听课, 也不阅读课外书籍, 只沉湎于网吧或其它游乐活动,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 把学习心理辅导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
对高职学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应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高职学生不会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中学学法的定势作用, 因而难以适应高校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方法。
3. 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努力改善非智力因素水平, 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热情。
高职学生智力因素并不差, 导致学业成绩不佳的根本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关键是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差。改善非智力因素, 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
4. 调整高职院校教育目标, 构建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体系。
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在学科教学上, 应侧重技能培养和训练。高职的教学要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 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
摘要:笔者多年从事高职学生的政教工作, 了解到学生心理状态中, 有很多不正常的情况, 而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却往往忽视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从高职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谈起, 探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晓东.高等职业教育的跨世纪走势.职教论坛, 1998, 8.
[2]李铮, 张履祥.普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5.
儿童心理状态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外科护理人员68人, 男4人, 女64人, 年龄23岁~40岁, 平均年龄30.97岁;工作年限3年~23年, 平均工作年限9.95年;中专生46人, 大专生19人, 无学历3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4人, 对照组34人, 2组在年龄、工龄、学历、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心理状态测评
1.2.1.1 测评方法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测评者, 在干预前1周和干预12周后进行测评[2]。
1.2.1.2 测评工具
(1)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 涵盖9个症状因子 (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 , 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 1分为没有, 2分为很轻, 3分为中等, 4分为偏重, 5分为严重。
1.2.2 心理、行为干预的方法
2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量要求相同, 试验组定期由经过专业咨询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训练, 时间为12周。
1.2.2.1 认知干预
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方法进行, (1) 掌握保持健康心理的要素 (如:自信、爱、快乐、宽容、自知、自控、酸葡萄法等) , 让大家认识到在遇到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时, 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 (2) 改变错误的认知:遵循理解、尊重、真诚、宽容的原则。
1.2.2.2 减压
聘请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运用不同的方法 (倾诉、暗示、宣泄、减压) 来进行干预, 具体减压的方法有: (1) 短期减压:当面对压力时如何处理。 (2) 长期减压法:a) 建立了支持网络, 如:护理部每月组织外科护士座谈, 耐心倾听他们的不满, 及时解决他们的合理要求;b) 成立外科护士沙龙, 每月组织一次放松情绪的活动。
1.2.2.3 行为干预
(1) 纠正不良行为, 调节生活节奏 (合理安排生活、工作与学习, 加强自身业务训练) ; (2) 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3) 建立奖励机制:如:定期评选优秀护士、最受患者欢迎的护士等; (4) 进行生物反馈治疗从而达到放松治疗的目的[3]。要求护士主动配合。
心理行为干预的形式要根据情况, 可采用集体授课或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每周各1次, 对特别严重的随时咨询, 持续8周~12周。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将心理治疗内容编制成册发给护士, 由专职心理咨询师进行讲解, 并安排每月了解1次, 采用电话、面谈等形式。咨询者根据护士症状控制情况, 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指导, 每次咨询要记录护士的心理康复情况。
1.2.3 评价方法
干预组与对照组, 在治疗前与12周后分别由专业心理测评人员通过测评后, 对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2组比较采用成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 结果
SCL-90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试验组干预后12周SCL-90各因子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 。
3 讨论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变化, 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我们忽略了护士的人性化管理, 致使护士的心理问题高于一般人群。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心情的好坏, 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本研究表明, 2组护士均在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试验组定期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干预后12周SCL-90各因子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 。
综上所述, 在规范护理工作的同时, 针对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 并教育大家掌握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进行预见性调控, 可明显降低护士的抑郁和焦虑等不健康心理状态, 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 改善护士的心理状况, 有利于护士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4]。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外科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护士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择我院工龄在3年以上的外科护士68人,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4人, 对照组34人, 2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量要求相同。试验组采取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时间为12周。分别于开始前1周及干预后12周对2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测评, 并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心理行为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促进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外科护士,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娟, 蔡莉.基层护理人员心理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4) :45-4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46-219.
[3]杨树, 孙育春, 张静.自我减压——保持护士心理健康的方法[J].当代护士杂志, 2000, 10 (1) :19.
儿童心理状态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尿检等确诊。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89例与对照组88例。护理组年龄19~37岁, 平均年龄 (25.4±1.7) 岁;已生育22例、未生育67例, 其中未婚55例;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以下分别为23例、66例;异位妊娠包块未破裂33例, 宫外孕破裂大出血56例。对照组年龄19~37岁, 平均年龄 (25.9±1.6) 岁;已生育、未生育例数分别为21例、67例, 其中未婚54例;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以下分别为22、66例;异位妊娠包块未破裂32例, 宫外孕破裂大出血5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宫外孕病情、合并症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及时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加用心理护理。
1.2.1 入院心理指导及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应耐心、热情的帮助患者住院就诊, 安抚患者因对疾病恐惧而产生的焦躁感, 向其讲解宫外孕相关知识;帮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 消除陌生感;获取患者信任, 因患者身份特殊, 应特别注意其心理, 在不刺激患者的前提下, 了解宫外孕的原因, 帮助医生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向患者介绍治疗流程, 并解释相关步骤的必要性, 告知患者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2 术后护理
向患者讲解手术效果, 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 对于因治疗而影响生育功能的患者给予温暖与安慰;建立患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告知一侧输卵管切除不影响对侧受孕等知识, 以免增加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莫名恐惧。
1.2.3 临床宣教
对患者进行临床宣教, 使患者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产生对待疾病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 患者对生育功能表示怀疑的比例, 焦虑、抑郁评分,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怀疑生育功能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 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观察指标
加用心理护理后, 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降低,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宫外孕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可对患者生育功能造成影响的疾病之一[3]。患者因意外得知宫外孕感到恐惧、不安, 接受治疗时感到羞愧, 对术后生育能力担心等, 多种负面情绪均会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4], 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院后、手术前给予其相应的心理辅导, 帮助纾解负面情绪, 积极面对宫外孕, 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病情不同、治疗结果不同给予相应的术后心理护理, 尤其是有生育要求且丧失生育能力的患者[5], 应给予温暖、安慰。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护理人员应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 在不刺激患者敏感心理的前提下,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宣教。心理护理不仅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还可通过改善心理状态影响疗效, 提高医患配合度, 减少失误。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 对宫外孕患者加用心理护理, 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对于患者预后恢复、医患关系的改善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德安.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未婚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12, 28 (5) :439-441.
[2]程金平.120例未婚宫外孕患者的心理护理实用价值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6) :593-594.
[3]马晓梅.心理护理对于宫外孕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21 (2) :434-435.
[4]王晓宇.心理护理对于宫外孕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23 (7) :871-872.
儿童心理状态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8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肺心病患者82例, 其中男51例, 女31例;年龄50~82岁, 平均年龄 (56.38±6.55) 岁;病程2~12年, 平均时间 (9.65±2.62) 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 高中及中专43例, 大专及以上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 调查方法: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 患者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收入、治疗费用来源等[1]。另外, 采用90项症状清单 (Symptom Check List 90, SCL-90) 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 此量表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 如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心身症状[2]。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配备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措施:①焦虑、抑郁心理:肺心病患者多病程长, 疗效差。而且大部分患者由于知识水平较低、收入不高, 长期患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之缺乏对自身疾病的充分认识和了解, 使得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甚至有的患者存在自杀倾向。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主动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原因和心理需求, 根据患者的需求针对性讲解肺心病的有关知识, 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病情, 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现实。鼓励其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以阻断持续的负性心理和减轻内心痛苦体验[3]积极配合治疗。②担心、恐惧心理:文化程度较低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这主要是由于其对疾病的认识缺乏。护理人员要利用和蔼、亲切的语言尽快稳定患者的情绪, 鼓励其诉说内心感受, 并恰当给予回应, 并表示出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心理紧张的技巧, 消除患者的担心、恐惧心理。③悲观、失望心理:经过反复治疗后, 疗效差, 患者会对病情感到悲观、失望, 甚至认为自己是个累赘, 有的患者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心理, 最终抗拒或放弃治疗。有的甚至抗拒家人和亲友的关心。护士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言语、行为以及非语言性的情态反应, 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态, 技巧性协同医生给予患者希望和鼓励, 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帮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患者对自我生存价值的认识, 适时表达同感心, 使患者产生舒畅、释然和满足感, 树立战胜疾病和回归社会的信心。④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责任护士一方面给予安慰和鼓励, 一方面调动家属及同事等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让家属或朋友给予患者进行倾诉与发泄的机会, 使其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宣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两组数据采用χ2和t检验, 两组间差异用P值 (P=0.05) 表示。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 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食欲下降、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失眠、敌对、恐怖、偏执, 但是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其SCL-90评分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失眠、食欲下降等因子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 (P>0.05) 。具体结果可见表1。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是由呼吸道感染诱发, 该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 有数据[4]显示在冬季医院内50%~60%的住院患者是中老年的肺心病患者。此类患者病程长、愈后差, 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 而这些负性心理则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
为了探讨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措施, 本文对收治的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临床分析, 并针对异常心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 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食欲下降、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失眠、敌对、恐怖、偏执, 但是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后, 其SCL-90评分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失眠、食欲下降等因子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 (P>0.05) 。这表明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护理对策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玉玲.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J)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8) :105-106.
[2]蔺大明.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8) :28-29.
[3]杨秀丽.肺心病病人的心理反应和干预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14) :28-29.
[4]沈祺静.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 (J) .中国疗养医学, 2010, 19 (7) :614-615.
儿童心理状态 篇11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工流产;心理状态;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39-01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虽然手术并不复杂,但由于流产手术的特殊性,患者在术前易产生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包括紧张?焦虑等,增加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病几率,而且术后易引发内分泌失调等不良后果[1]?为探讨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术的480例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术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妊娠7-10周之间,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无禁忌症?精神病史,患者年龄在19-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4±5.81)岁,其中,已婚者279例,未婚者201例,将4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准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创建心理护理环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护士应当以和蔼的态度向患者介绍人流术的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耐心听取患者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2)心理评估基础:护理人员需细致评估患者身体素质?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3)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指导,向患者介绍早期妊娠的生理表现?临床特征?人流术选择等健康知识?(4)情绪护理:利用暗示法来稳定患者心理状态,避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5)感觉护理:播放舒缓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6)行为护理:指导患者身体放松和正确的深呼吸方法?
1.3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发生焦虑?恐惧?压抑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各不良心理状态所占比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比例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3.1人工流产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 人工流产术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状态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人工流产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尤其是一些未婚先孕患者,往往担心遇到亲友,因此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另一方面,患者担心手术过程会产生强烈痛感,或者手术效果不佳影响今后再次妊娠?人工流产术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未婚先孕的年轻患者,此类患者大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或者缺乏必要的性道德教育,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造成意外妊娠,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4]?
3.2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 不论是未婚先孕者,还是因故终止妊娠者,人工流产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情绪,主要表现为术前焦虑?紧张,对手术耐受程度降低,导致术中手术时间延长,造成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这一现象不仅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提示护理人员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5]?护理人员作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接触时间最长的医务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和预防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来加强心理护理干预:(1)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护理素质?护理知识的缺乏会使患者产生不信任感,反之,如果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养,能够正确?合理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就会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其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学习心理护理的相关知识,全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进修班,使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在提高自己业务素养的同时,还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并将这种生活态度延伸到护理工作中?(2)增加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的身心变化,注意分辨语言和非语言暗示,捕捉其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选择适当的交流方式,避免谈话外泄?向患者介绍一些健康常识并进行专业指导,消除患者的手术顾虑?(3)改善患者手术心态?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术前向患者詳细介绍人流术的相关知识,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告之术后会对其进行优质的护理,不必过于担心,消除其手术顾虑?
3.3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共选取480例于我院进行人流术的患者,为增强研究效果,将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经针对性心理护理,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紧张?恐惧?压抑负面情绪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菊.未婚女性行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49-50.
[2] 林琳.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60-61.
[3] 谢平,谢海滨,李贤,等.人工流产术患者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19(37):285-285.
[4] 彭玉兰,邹享珍,黄家义,等.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11):312-313,314.
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篇12
1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1.1 焦虑状态
由于癌症患者多数会出现剧烈疼痛, 对自己的病情心中无底, 盼望医生尽快给予处理, 及说明病情;决定手术患者更有一种急切的心理, 要求尽快解除疼痛, 使病情得到稳定。
1.2 疑虑心理
一部分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水平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对医生的诊断持怀疑态度, 寻求有精湛医术的医生, 现代化医疗仪器, 渴望排除恶性达到确诊目的。
1.3 惧痛状态
疼痛是造成癌症患者恐惧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有时患者对疼痛的恐惧胜过死亡的威胁, 持续的疼痛不仅影响正常活动, 而且随时提醒患者面临死亡, 因而引起绝望情绪。
1.4 悲观厌世状态
经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 心情明显的抑郁、悲哀与痛苦, 或沉默寡言, 或暗中伤心流泪, 或因疼痛产生轻生念头。
2心理护理
2.1 刚入院时心理护理
患者住院, 处于陌生、恐怖、焦虑与痛苦之中, 医护人员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患者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所以, 在护理上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安慰、开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注意用良好的语言、修养、诚恳和蔼、耐心的态度和患者交谈,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使他们在最佳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以提高疗效, 延长其寿命。
2.2 待诊阶段
患者 往往想知道自己的诊断却又怕知道诊断。当知道诊断后, 有些患者又不能面对现实, 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悲观失望, 对生活失去信心等。此时护士要采取疏导的方法, 使患者敢于面对现实。对接受癌症诊断的患者,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帮助患者懂得癌症是可以医治的, 癌症并非绝症, 给患者以战胜疾病的希望。
2.3 确诊阶段
患者经受不住癌症诊断的打击, 其心理变化非常大, 患者常表现消极惊恐、易怒此时, 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帮助患者从情绪低谷中走出来, 要给予患者多方面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给予精心护理, 鼓励患者抓紧时间治疗, 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可以邀请一些治疗好转的患者谈他们的治疗经过, 促使患者的不良心理转化, 使他们感受到有治愈的希望, 从而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
2.4 治疗阶段
此期患者经过确诊, 精神受到考验, 多数要求尽快得到治疗, 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如化疗药物出现的副作用, 有的患者恐惧应用化疗药物, 此时要耐心的解释, 支持鼓励患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轻和预防副反应, 同时还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 注意加强饮食疗法和体能锻炼, 才有健壮的体魄, 坚持到治疗结束, 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阶段。
2.5 病情好转阶段
患者普遍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时要对患者不失时机的进行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宣传教育, 常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还要帮助患者总结配合治疗护理经验教训, 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巩固和强化良好的心理状态, 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2.6 病情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