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危机

2024-07-26

心理健康危机(共12篇)

心理健康危机 篇1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震撼性, 可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 无论是心理素质多么好的人, 都会悲痛、恐惧和绝望。2008年5月12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灾害, 并波及我国的甘肃、重庆、云南等多个省市。这次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 不但使灾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 也使受波及省市的人们陷入焦虑恐慌的巨大心理压力之中 (北川宣传部副部长冯翔之死引人深思) 。如果能及时对整个受灾群体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社会干预, 就能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促进灾害事件后的适应和心理康复。因此, 探讨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以逐步建立起像物质救灾那样完备、有效的心理救灾对策和措施, 以胜任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救助, 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面对这些, 中国心理学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灾区人员的心理危机援助工作, 并号召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人员做出忠于职业的承诺。与此同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也印发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1 对突发灾害事件与危机的反应表现

水灾、地震、空难、疾病爆发等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 个体所处的紧急状态会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 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躯体症状, 也可加重或诱发原有疾病, 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在情绪方面表现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持续而强烈的危机反应, 会同时对公众的躯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近年来, 突发性公共事件频繁出现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的出现, 昭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危机干预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 使之最终战胜危机, 重新适应生活。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 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 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 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 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 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 增进心理健康。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 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 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

2 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心理健康服务, 危机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心理危机干预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的紧急处理, 避免事态的恶性发展, 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恢复心理健康。进行及时有效干预, 可以避免自杀、自伤结果发生, 保障个人生命安全, 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可减少一些社会矛盾带来的心理障碍, 避免矛盾激化, 降低对他人的伤害及对社会的破坏,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减少事故、灾害的后遗效应。目前危机干预已经日益成为临床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危机心理干预在国外已有很大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在危机心理干预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也有完善的系统。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目前大多干预措施及对策还处于研究和探讨阶段。

3 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3.1 建立危机干预系统, 积极开展心理援助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尝试。近年来, 在一些心理学和公共管理专业人士的呼吁下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一些区市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 2002年制定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02—2010) 中已经把受灾人群列为重点人群, 提出“加快制定《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 从人员、组织和措施上提供保证, 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生率”。 针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解决措施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 我们进入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

因此, 面对突发事件, 在指导思想上, 我们要摆脱仅仅靠物质救援的单一思想。要体现出提供物质和精神救援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这种综合思路和意向。

(2) 在法律上, 要制定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 把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到应急预案体系中。

提升心理危机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心理危机干预一定要在专业限定的范围之内进行, 违反专业心理干预无异于二次创伤。

(3) 在实践中, 要开展相应的应急培训, 特别是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

除了相应的医学技术水平, 还要让医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 使危机干预活动通过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传递给受影响的人群做到及时和有效。

(4) 在经费上, 加大对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干预的经费投入。

迅速组建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储备库、心理危机干预机动队和志愿者名册等组织, 促进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参与救助。

3.2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建立危机干预的专业机构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分为客观社会支持和主观社会支持两个因素。前者主要指,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是否有人或组织以某种途径提供支持;后者主要指, 医护人员本人主观感受到支持, 一旦有应激事件发生, 我们也要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或组织有关心理学专家, 建立心理咨询室, 开展有针对性的谈心活动和心理咨询。学校、医院、流动人口居住区等人口稠密的地方, 要进行定期心理知识讲座。还可利用社会力量, 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加强社会心理沟通。为此, 专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应该制定一套服务质量标准, 形成专业认证准入制度。还要进行监督以评估其服务质量, 以及持续的质量改善、系统的服务改革及对质量机制的审核。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的法律建设。据报道昆明市已成立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主要职责是提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社会服务, 开展心理危机监测和研究;承担社会宣传, 临床服务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提供院外心理卫生急救服务,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应急处置等。

3.3 造就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对抗心理危机的有效武器。另外, 要树立现代意识, 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力。 (1) 我们在平时应有风险意识, 增强知识和手段的储备。当遇到危机时, 则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心态, 客观、理性和积极地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困境。 (2) 学习相关信息的基本辨析能力与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 国民只具有常识不行, 专业知识又不可能完全具备, 公众就需要有超越于常识的一些准专业知识。 (3) 稳定的心理素质方面, 突发事件最能反映国民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 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正确有效应对方式, 以解决重大应激条件下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功能的复苏, 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心理救助和干预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进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法规文件, 指出了心理救助的必要性, 明确了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心理救助责任。应该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危机心理健康服务的规律, 建立健全危机心理健康服务的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投入机制, 出台统一的实践标准, 推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需要强调的是, 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危机干预的建设过程中, 要明确和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它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个由政府主导负责的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 来承担组织、协调、扶植、推进、和监管的职责。医院和研究所等专业组织应该负责对心理问题的专业处置以及对非专业人员的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这不是一种程序化的心理治疗, 而是一种心理服务。因此在使用技术的同时更要体现人文关怀, 同时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尤其是在遭遇重大灾害的时候, 心理危机干预和社会工作服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共同努力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摘要:21世纪灾害频发, 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SARS事件、汶川大地震等诸如此类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作为应激源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 加强对个体、家庭以及社会如何去面对和承受突发性公共事件这方面的心理研究, 寻找一种能引导、疏通和帮助大众的应激心理策略, 探究构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为社会的进步、家庭的安康、个体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心理救助, 是现代公共卫生、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应激,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岳文浩, 潘芳, 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4.

[2]黄希庭, 郑涌, 毕重增, 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心理科学, 2007, 30 (1) :2-5.

[3]童辉杰, 杨雪龙.关于严重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4) :382-386.

[4]徐大真, 徐光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4) :5-9.

[5]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心理健康危机 篇2

如何防止金融危机引发心理危机

。“跌跌不休”的股市让普通百姓们也都经历着一场大规模的全球金融危机,一些人已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从美国到香港到内地,都不时传出民众轻生甚至杀害全家后再自杀的悲剧。股市问题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警告,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精神健康问题加剧。

“金融危机受害者”骤增

“最近咨询者中多了一批‘金融危机受害者’”,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病区副主任谢永标说,这些人以中青年男性居多,焦虑、失眠等身体反应不断出现。

谢永标表示,能够主动来医院寻求专业帮助的人通常心理问题不算太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产生生存绝望感,认为找医生无济于事的人,他们面对突然而来的打击,难以承受,通过了断生命来逃避问题,这些群体多数有抑郁焦虑情绪。

当金融风暴袭来之时,一些人在一夜之间变得失业、贫困甚至一无所有,心理学上称之为“应激反应”。这种财富蒸发般的失去会使其遭受巨大的心理冲击,会让人感到对外界的一种不可掌控性,安全感严重下降。他们会出现职业丧失感,生存危机感。尤其是一些在前两年赚到不少钱的人心理落差更大,如同从天堂一下子掉到了地狱。当产生了生存绝望感时,有的人最终选择了自杀这种解脱方式。

此类人往往在决定轻生前,会冷静地将生前事情一一处理。例如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拜访或打电话道别;将事情布置得井井有条,突然间改变计划等等。他们的自杀想法被埋藏于心,表面很难看出危险信息。为此建议,这种“冷静自杀手”周围的亲朋好友要格外警惕,多与之交流,抓住一切信息,谨防悲剧发生。

心态不好莫入市

“跌跌不休”的股市已成为股民的心病,更包括他们的家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场危机再次警醒人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金融市场能够赚钱赚到几百万,也能够赔到倾家荡产,关键要理性投资、适度投资,而不是盲目跟风。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极其重要的。股票涨涨跌跌,一些投资者股市上涨就高兴至极,股市下跌则痛苦万分,这种心理上的起起伏伏时刻刺激着他们,如果长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生活,极易导致人的精神崩溃,并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高校股民更脆弱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高校股民也同样受到冲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江雪介绍,高校炒股群体中,金融经济类的学生较活跃,可以和所学知识相联系,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都可能互相影响,彼此交流行情,

但与普通股民相比,大学生炒股要承担多种风险。学生年轻气盛,缺乏社会经验,多半开始抱着投机、“一夜暴富”的思想,很容易轻信盲从,这种投资情况是股市中的大忌。而且,学生尚未经济独立,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投资股市往往容易产生债务问题。

李江雪表示,学习才是学生的首要大事,不提倡在校学生进入高风险的市场。如果是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有一定余钱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一些投资,当作是参加工作前的热身,但绝对不可陷进去。

如何避免过激行为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多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都会有意无意地露出蛛丝马迹。通过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可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一些自杀者在自杀前往往会有以下征兆:谈论自杀,或总是谈论、想到死亡;感到失望、无助、无用。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突然加速开快车。抑郁焦虑加重。对爱好失去兴趣。将事情布置得井井有条,突然间改变计划。饮酒吸烟量陡然增加等。

自杀是精神上的决堤,而亲情是阻挡山洪的重要而坚实的堤坝,此时需要周围的亲朋好友更多的帮助:

1.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聆听和交流是释放自杀者情绪的有效手段。2.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进行评判,也不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3.询问他是否想自杀。实际上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当他说要自杀时不要轻视,应认真对待。4.让他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认可他的成绩,帮助他恢复自信。5.如他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时,不要答应。让他相信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并鼓励他寻求这些帮助。6.应陪伴在他身边,限制他存取大量药物,或其他自杀的工具。7.跟他讲述人生的快乐或者陪伴其享受人生趣味。帮助他进行人生规划,对自我重新适当定位。8.对于意志不坚定的人,可讲述各种常见自杀方式之痛苦。9.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

如何摆脱亏钱焦虑症

当你预料将要面对威胁性事物或可能要面对不利的处境时,你会感到紧张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这就是医学心理学所说的焦虑反应。摆脱这种不良的状态,当然应该首先从自身出发。药物治疗只是最后的选择。下面五种方法或许可以帮助战胜焦虑。

1.留点空白:让自己有一小段的空白时间,好好安静一会儿,可以发发呆,或者沉淀一下杂乱的思维,让身心得到静养。2.进行想象:主动去想象一些宁静、放松的景象。这些景象可以是真有其地,在那里你觉得安全和松弛,也可以是你想象出来的宁静、安全和放松的景象。3.分散注意力:当你感到焦虑时,分散注意力会有所帮助。当你专心于其他的思维活动时,会减轻或消除你的焦虑症状。4.不再逃避:逃避是焦虑的标志,例如自杀就是一种逃避的表现。当逃避某种困难的情境时,起初我们会体验到焦虑降低,但与期望相反的是,我们逃避困难情境的现象越多,以后在面对这些情境时,我们的焦虑就会越重。学会去勇敢地面对和应付令人焦虑的情境,才能有效地消除焦虑。5.分出层次:如果你的焦虑状态非常严重,你可以把所惧怕的事情分出不同层次来,然后逐一地摆在面前,一个一个地去应对。这个层次要按照令你惧怕的强烈程度由低到高排列,把不太惧怕的事情写在下层,最惧怕的情境或事情放在最上面。先面对最下面的情境,然后逐渐地往上移,先成功地控制不太害怕的事情,最后才面对令人最恐惧的事情。

教师的心理危机 篇3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健康的教育行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着眼点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心态改变了,教师的观念也就转变了;观念转变了,改革也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

本文即对教师的主要心理表现进行简单归纳,以期将教师自身存在的症状展示出来,增进自我了解,达到自我完善,推动和谐教育的进程。

固步自封与虚心学习的矛盾

教师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职业性质又是传授知识,知识的容量又是无法衡量的,固步自封就成了通病。主要表现在自以为是、嫉妒、不合作。在能力上多是恃才傲物,在成绩上常常表现出排他性,同事之间总是难以亲密起来,而教书育人又是要讲求合作的,成绩出不来,学生教不好,也并非一个人的事。教师也会经常自省,但却很难落实到行动中去。

这种心理在面对家长时,常会造成心理对峙。如果同家长对话,教师一般都俨然以专家自居,一点没有商量的口气,总是“你应该怎样怎样”、“你怎么能这样?”然而很多时候仔细想想,如果教师问家长“你是怎么教育的孩子?”是不是忘记了教育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本职。本来为了同一个目标,结果常常出现不愉快,互相埋怨,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教师也十分爱学习,但大多是向书本学习,或向外地人学习,极少向同事学习,也难得学习当地的行家,总觉得有碍面子,最后多数都变成了关起门来做学问,闭着眼睛搞探索。

教书育人与功名利禄的牵扯

教师是一心想教出爱因斯坦一样的学生的,徒贵师荣,能享受马骏仁和张海平一样的荣光。基于这一点,敬业爱岗,忠诚事业成了教师最大的特点。但教师是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教师一方面要安于现状,恪尽职守,用无限的热情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方面对外面的世界无限欣羡,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封闭着一颗放飞的心,用极大的耐力压制着放飞的冲动。另一方面,教书一生清贫,永远是一个模式,不会有暴富的狂喜,不会有一朝成名的得意,只是一生一世守着三尺领地躬耕不息,清净平淡如水,丢不得,食无味。虽说看着一个个学生成才成器,也是万分地高兴,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喜悦是短暂的,平淡是永恒的,过一个暑假又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再加上眼见昔日同学同事发财升官,志得意满,心理也难免失衡。

曾几何时,学校也成了行政单位,领导也有了行政级别,领导总有领导的职责和业务特点,车接车送,出入宾馆酒楼,在普通教师眼里总显得风光,于是也招来种种想法,便有了相当一部分人务起了官道,或者看重了官阶,轻视了教书。

应试教育下的苦苦挣扎

应试教育不仅是学生的桎梏,同样也是教师头顶上的一扇磨盘,备受重压还得跳出美丽的舞蹈。可想而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在应试教育下,学校的教育管理与考核只能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一系列常规管理办法,层层把关,目的只是为了学生的分数。面对考核的严酷,面对学生的前途,面对家长的要求,教师不能不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各级各类考试。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师资充裕,实行岗位聘任制、末位淘汰制、岗位津贴制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时,也切切实实地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一个年级十几个班,即便成绩相差无几,毕竟总有最后一名,无论怎样努力必然有人下岗,稍不留意,就将面临饭碗被砸的危险。因此,考试成绩成了教师的生命线,面对考试,教师既不愤不甘,又无可奈何。这样的出力不一定能讨好的事,击倒了一大批教师,令他们在愤愤中心灰意冷,工作中得过且过,不能在人前,只要不在人后,创造力被消磨殆尽,甚至年纪轻轻就世事不惑,拖拖沓沓,无所用心了。还有一批人耐力较强,也成了被压扁的纸人,唯有一颗鲜活跳动的心还在观望,还在期待。

一人咐之,众人咻之的尴尬

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脱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所开设的科目仅仅是为了应试,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不到求知的喜悦,也感受不到探求未知的乐趣。诸多课程只是充当了“跳龙门”的垫脚石而已,这样的东西,教师再强调也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曾听一个厌学的学生反驳老师:我毕业扫大街,难道我还要计算一下要用几牛顿的力?话虽偏激,却耐人寻味。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二是德育的尴尬,传统道德及学生守则乃至思想政治课本,在社会生活的冲击下成了空洞的说教,许多道理让教师无法自圆其说。当代学生都是有思想有观察力的“人”,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他要到生活中进行验证,然而他们得到的东西却未必经得起检验。我们要求孩子们这样那样,而我们成人以及社会又给他们做出了怎样的榜样呢?一切都不攻自破,将教师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舆论包围中的无措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趋于二律悖反的怪圈,一方面给教师这个职业罩上一个又一个美丽而虚幻的光环,是“蜡烛”,是“春蚕”,是“奶牛”,从古代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到今天的“灵魂工程师”,似乎都显示出对教师的无限尊崇。可另一方面,教师又是高付出低收入的代名词,越是经济发展地区越没有人愿意做教师,师范院校只能招到二三流成绩的学生就是明证。同时教师也享受着“公众人物”的殊荣,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在法定的师德准则之外,人们心中也约定俗成地给教师制定了行为细则,动辄得咎,一句“还是老师呢!”就让教师们底气尽失。哪怕是菜市场上讨价还价,也会引来微词,言外之意就是别人可以,教师则不行。可惜的是教师们普遍都没有阿Q的赖性,能霸道地说出“和尚动得我如何动不得”的荒唐话来,就只好战战兢兢,畏首畏尾,这也不敢,那也不能,“活在舆论的硬壳里”。社会的期望值往往超过了“人”的极限而趋于神化,从来未将教师看做完整的人。把教师挤兑到无可奈何的角落动弹不得。一旦成不了神那就只能是“非人”,一群“非人”还如何去塑造健全的“人”呢?一位教育前辈曾痛心地感叹,90%的老师都有心理疾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又如何不得病呢?

转型期的迷失

对角色认识的模糊,导致很多教师缺少进取精神。教师角色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综合。当现实生活与自我期望不同步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大部分老师自参加工作就没有给自己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仅仅当做一份工作在做,未能投入全部的热情。

教育管理的种种牵制,在很大程度上令教师们心冷。原因是教育的“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学生为本”。这种提法原本没错,却忽视了教师应有的教育权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功能弱化,将教育责任全部交给学校与教师,却无法明确教师和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权限,只能爱学生而无法管学生,稍加管理可能就会招来学生与家长的不满甚至起诉。社会上出现那么多的教育事故,责任自然在教师本身,是职业道德和教育水平低下所致,但家庭、社会也难辞其咎。现在的普遍状况是教师怕管学生,不敢管学生,他们觉得没有必要给自己惹一身麻烦,好多人甚至认为,何必管他,出了学校有单位管,出了乱子有警察管,长此以往,学校的职能恐怕仅限于传授知识了。

转变观念而无从下手。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他们要想获得全新的教育理论,除了自觉地学习之外,难得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新东西,学校组织学习的时间也很有限,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犹豫、迷惘、彷徨兼而有之,欲进无力,欲止不能,明明是已经激发了进取的激情,却又不知所措了。

让教师怀着复杂矛盾的心理,带着处变不惊或畏首畏尾的心态去教育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显然是缘木求鱼。教育改革不能改变教师的心态恐怕是最令人担忧的事了。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曾说,要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应该赋权于教师,解放教师,去掉教师身上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枷锁。让教师发挥自己所长,让矛盾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缓解。另一方面,认真把好教师入口关,选出一些真正想做教师而又适合做教师的人,而不仅仅是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压力,意义也是不同的,因为人们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时,对压力的感受就不同了。同时,学校不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定期组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建议对于改变教师的心理现状,无疑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心理健康危机 篇4

心理危机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危机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一般都会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产生一系列反应。如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恐惧、怀疑、不信任、绝望紧张、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等。

1 大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危机

1.1 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在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身上比较多见。大学新生要面临学习、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要感受理想和现实差距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和冲击。冯俊等人连续4年对7650例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分析发现自卑、焦虑、强迫是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1]。杨子珺等人对3703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可能存在明显心理卫生问题者507人,占13.68%;其中想轻生者79人,占总人2.13%;应引起关注1263人,占34.09%;强迫症状、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和意志问题、自信心缺乏是困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2]。张红杰等人的调查发现男生一般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比女生更易出现心理障碍[3]。大四毕业生易产生焦虑、自卑、盲从、自负孤傲和依赖心理,他们内心存有许多心理冲突:有远大理想但不愿意正式现实;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渴望竞争但缺乏勇气等[4]。孟庆恩认为低年级学生自杀大多是学校生活适应问题,高年级学生自杀大多是因为未来社会适应问题[5]。

1.2 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的大学生一般在情绪上表现为厌学、焦虑、自卑和习得性无助;在学习兴趣上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主动、学习兴趣变化快、将兴趣迁移到网络或者社团活动上;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懒散、自制能力差和缺乏坚韧性的特点;在方法上表现为缺乏学习规划、不懂自学、也不如何听课等特征[6]。李娜认为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在学习中回避问题或困难、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7]。学习困难既是心理危机的原因又是心理危机的不良后果。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学习成绩不良,他们都会在心理上产生深深的自卑感、失败感,学习困难必然会加剧其原有的心理压力和危机,多重心理问题叠加最终必然导致严重心理危机的产生。因此,对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深层原因,对症干预。

1.3 人际交往不良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中常见、最为复杂、影响最深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己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个性、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人际交往的不同风格,再加上大学生情绪多变,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极端化和片面化,所以易产生嫉妒、自卑、多疑、害羞、自我中心、人际回避等不良情绪和行为。朱艳以上海304大学新生作为被试研究发现,近三成的新生存在宿舍人际交往的困扰,新生对宿舍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体验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体验呈显著负相关[8]。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危机反应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加上来自家庭、学校、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一旦遇到不良诱发事件,不良情绪很容易演变成重大的心理危机或者危机事件。

1.4 恋爱受挫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高峰期,生理上的快速发育和成熟,轻松的校园环境,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成了大学生谈恋爱的重要因素。谈恋爱已经是大学生活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近年来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恋爱人数逐年增加,投入或公开程度有提升;恋爱低龄化,众多低年级的学生也纷纷加入恋爱行列;恋爱的节奏比较快,有时候还会有多角恋爱关系;爱情的出发点比较盲目[9]。大学生在心理上远未成熟,心理抗压能力和挫折耐受能力较弱,因恋爱问题产生的困惑、失望、愤怒、挫折和自卑感等不良情绪是很多大学生难以承受的痛苦,由此引发的暴力、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屡见不鲜,已经引起了高校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1.5 家庭经济困难

贠丽萍对长安大学5000余名新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偏执、社交退缩、抑郁、焦虑、依赖等负性情绪;其中女贫困生在偏执、社交退缩、社交攻击、焦虑、自卑、依赖等因子显著高于男贫困生;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以及精神病倾向高于独生子女贫困生[10]。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相对比较敏感、脆弱,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欲和自卑感。部分大学生对生活、对他人、对父母都抱有怨恨的态度,自怨自艾,主观痛苦程度严重,将各种不幸都归结到家庭贫困,这类大学生相对个性脆弱,心理素质差,遇到不良刺激会演化为重大的危机事件。

2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2.1 要高度重视,完善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体系

心理危机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一过性的,若及时予以解决一般不会有长久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对心理危机重点在于干预和预防。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在言谈举止、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学习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高校要积极完善宿舍、班级、各院系、学校各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明确各级预警体系的职责;积极发挥学生舍长、学生骨干的作用,强化他们的敏感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反映危机问题和参与危机干预;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宿舍和课堂,加强对各类学生的了解、干预和持续追踪;要及时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制定心理辅导和干预的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动态调整;要制定并完善各级心理预警体系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心理预警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确保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以生为本,对学生给予理解、尊重和关爱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危机。以生为本指以真诚的态度,在尊重大学生独立个性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主要采用支持技术,让大学生充分表达或发泄内心的积郁,并给予同情、解释和保证,树立其信心。当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一般都会有主观痛苦和强烈的求助欲望,他们会寻求舍友、朋友、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这时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关注,要以包容的心态、平等的对话,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发现问题,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尝试性地解决问题,对做出尝试努力的学生,无论效果怎样,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获取成就感,进而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学会有价值、幸福的生活。

2.3 要因人而异、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

危机干预倡导的是宣泄、尊重、理解、关爱,让大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自己发现问题,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危机的特征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干预策略。如对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要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如果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就要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如果是学习意志品质比较差,就要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慢慢形成自觉和坚持地学习习惯,不可一味指责学生学习努力不够。危机干预要从关注学生的外在言谈举止、生活习惯,逐渐深入到关注学生深层的心理问题。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内心需要、了解自身的优缺点;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除困惑,让他接受自我,独立自主安排生活;要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个人成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性的完善和心理成长[11]。

2.4 要多角度、多部门联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关爱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高校各个部门的合作与交流,要加强学校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联系。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学生交流、表现和充实自己的平台,对广大学生兴趣所在的活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指导学生社团、班级和宿舍开展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要加强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在产生心理危机时主动寻求师长的帮助;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爱校、护校的观念,教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互助互爱,形成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氛围,增进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充分调动其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共同渡过心理的危机时期。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和分析大学生中常见心理危机的特点,提出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要高度重视,要建构和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体系,以生为本,搭建学生活动平台,多角度、多部门联动,形成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将有效预防与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危机 篇5

对于许多中年男人而言,最看重的是事业上的成就。像大明这样,事业上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或者遇上困境、瓶颈,都会对自己年龄渐大、事业未成的境况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这就是所谓的“年龄恐惧症”,也就是心理专家所说的“中年危机”。

此症最大的信号,就是自身的沮丧感,并伴随着失眠或者嗜睡,食欲下降,总觉得不舒服。令人困扰的生活事件往往会加剧这种沮丧感,并会开始怀疑人生的一切,人生态度也变得比从前消极,加重了人到中年、风雨飘零的感觉。这类男人常常会选择沉默与逃避来对待,情况严重者,甚至会选择自杀作为逃避方法。

不过,有适当心理准备的人,都能平稳地渡过中年危机的波涛。

“空巢”女人的心理危机 篇6

我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丈夫经过多年的拼搏,已经拥有几家效益不错的小公司。而我,在儿子6岁的时候,就辞职在家安心做全职太太,相夫教子。也许这样的生活,是很多女孩子梦寐以求的。没错,当初我也感觉自己到了天堂——不用睡眼朦胧地上班,不用看老板的脸色做事,不用为了微薄的工资而付出超额的劳动,不用……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在家专心教育孩子。

以前上班时,我和老公都忙于工作,孩子就只能放在父母身边。可是,因老年人的教育观念问题,孩子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任性、自私……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等老公的事业步入正轨后,我就辞职在家照顾儿子。

说是全职太太,可一点也不轻松。每天早上,我必须提前半个小时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送他上学后,然后买菜,回家打扫卫生。到11点,又要准备午餐,然后到学校接孩子回家吃午饭。下午送孩子上学后,还得研究孩子的课本,以便辅导他作业。下午5点钟左右,又要去接孩子,然后回家忙活晚饭。吃了饭洗碗,监督孩子做作业,然后伺候他们爷俩上床睡觉,我才有机会喘口气。这样的生活真是比上班还要“忙”。不过,忙也有忙的好处,至少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孩子在我悉心照顾下,健康、聪明地成长着。

儿子也非常争气,没有辜负我的希望,去年以67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名校。拿到通知书那天,我的眼睛湿润了——觉得自己十几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8月份送孩子去学校报到那天,丈夫还说我忙活了十几年今后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回到家,我并没有预想的那样轻松自在,反而感觉无所适从了。

每天早上我都会“按时”睁开眼睛,心里还想着要给孩子做饭。衣服穿了一半,才反应过来,孩子已经远在北京,没有人需要我做早饭。丈夫工作忙,很少在家吃饭,我常常是一个人面对一桌子的菜静静地发呆。我真有点害怕在家,家里的一切都能勾起我对儿子的惦念,这真是一种煎熬——一想到儿子我对什么事情都兴趣索然,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看着儿子的照片发呆、落泪。我觉得自己的快乐也随着儿子上大学嘎然而止,每天都在度日如年。丈夫看见我郁郁寡欢的样子,就劝我多去找朋友聊天。其实,我也想去找以前的朋友聊天,可是大多数的朋友都在为养家糊口而忙碌奔波,哪有时间和我闲聊。这样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没有意思。

有时想,自己真不该让孩子到那么远的地方读书。但是,孩子要发展,做父母的又怎么能阻挡呢?可是一想到今后的“空巢”生活,我真是感到心酸。

医生诊断: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空巢家庭”是社会进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然代价”。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离家后,仅由父母组成的家庭。调查显示,“空巢家庭”的大量涌现,中年女性面临严重的心理冲击和情感危机。

在家庭里,女性投入的感情和精力更多,她们担任着照顾孩子,照顾家庭的重任。特别是那些全职太太,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孩子、家庭。当孩子长大成人,需要离家在外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寂寞感,以至无法适应“空巢家庭”的生活,出现一系列心理障碍,比如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焦虑忧郁等。

医生支招:

其实“空巢”也有“空巢”的好处——女性有更多的时间关爱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女性之所以会被“空巢”问题所困扰,主要是没有及时调整角色。只要女性能正视变化,积极应对,说不定还能享受“空巢”带来的乐趣呢!

那么到底该怎样战胜“空巢”带来的心理困扰呢?你只需这样做——

◎正确认识。不少女性将在空巢家庭中度过30年以至更长的时光,如果终日陷于空巢带来的失落感中,不满、孤寂、自我折磨是很不明智的。因此,“空巢家庭”成员应认识到,“空巢家庭”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母女关系,亲子关系并不是附属关系,儿女终成为独立的个体。同时“空巢”也有“空巢”的好处,它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关爱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充实生活。孩子的离去,会使女性丧失生活重心,如果不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就会感觉失落,空虚。女性应该建立这样的观念——多年来,自己一直围绕孩子转,如今孩子长大了,自己应该用更多时间关心自己。生活的乐趣其实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双发现的眼睛。比如,可以多参与健身运动,这样不仅减少孤独感,还能保持身体的活力。另外,也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夫妻间的相互关爱上,增进夫妻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和丈夫聊天,散步,共度晚餐——你也可以重温年轻时的浪漫。

◎扩大社交。“空巢”环境所带来的孤寂、失落、悲观等心境,可采取扩大社会交往、广泛交友的方法来倾诉压抑与不快,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所以别一个人闷在家里,走出去与同龄人相互切磋,交流经验,达到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丧失亲人的心理危机干预 篇7

小翼,男,17岁,初三学生,长相帅气,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爱好漫画,由于成绩不理想,因此打算中考时以美术艺术为目标。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下游,各方面表现良好,无行为问题。

该生家境贫寒,家里主要劳动力是母亲,父亲残疾,还有个辍学在外打工的姐姐。家中大小事情都靠母亲料理,因此从小就跟母亲最亲近,非常依赖母亲。父亲因残疾行动不便,脾气暴躁,因此他不大愿意提及父亲,父子之间有些隔阂不亲近。姐姐较内向柔弱,在他眼里,姐姐是需要他保护的亲人。

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初三第二学期初,该生的日常表现一反常态,不但成绩直线下降, 行为上还出现诸多问题。如上课睡觉,与老师顶嘴,无心学习,不交作业,考试交白卷,时常逃课等。据一些同学反映,小翼还在校外和一些社会上的青年混在一起,抽烟打架。

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班主任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这样反而加剧了他的叛逆情绪,逃课现象也增加了。一个学生行为的突变,总有其潜在的心理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小翼的反常表现呢?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17年来,尽管家境贫寒,但对小翼来说,他是幸福的。因为家中有位残疾的父亲,又是老来得子,因此父母以及所有亲戚都对他宠爱有加。他就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呵护着长大,没吃过苦,也没有很强的独立能力。所以他尽量做一个好学生,因为他知道一旦犯错,母亲会伤心,而当母亲不能来学校时,就得父亲来,父亲行动又不便。因此他尽力做一个不触犯任何校规的好学生。

小翼突然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诧异。班主任经过多方了解才得知———寒假时,小翼的母亲在一次交通意外中丧生。妈妈的去世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由此,小翼的一切行为都得到了解释。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这个原本贫寒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也把小翼从妈妈的身后推到了前面。但很显然———他不习惯没有妈妈的日子,他用他的行为表现来表达了他的不舍,他希望他的妈妈再来管教他。于是,班主任将他推荐给心理老师进行辅导。

问题分析与诊断:

困境1:妈妈真的走了吗?

在过去的17年里,给予他最多关爱最多帮助的就是妈妈,母亲的突然消失,让他一时无法接受。他说“我觉得妈妈还在我身边,我不敢相信妈妈已经离开了。”他害怕独处,害怕一个人时疯狂地想念妈妈,这也是他到社会上跟帮结派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他希望通过让自己变坏,也许妈妈就会突然出来管教他了。帮助他走出这个困境,也是这次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让他接受亲人已经离去的事实,勇敢地去面对逝世的妈妈。帮助他从刻意麻木自己转变为正面感知自己真切的痛苦,并使这些痛苦得以宣泄。

困境2:我的未来没了方向,没了目标,没有了学习、生活的动力,我不想读书了。

这个困境,是妈妈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最大变化,也是导致他之后种种不良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妈妈生前是家里的经济支撑,也是在学业上给他最大鼓励和支持的人。妈妈的离开,带来了太多现实问题———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他的学费,成绩又不理想,就算考上大学也没有经济来源可以提供给他继续深造。所以他开始自暴自弃,以麻木自己对母亲的想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困境3:来自亲戚、邻居等各方面的过度“怜悯”,让我想要逃,我不想生活在他们的注视之下。

目睹这个家庭所发生的不幸,对死者表示惋惜的同时,小翼的亲人、邻居只能把更多的怜悯和同情给予这个孩子。这时的小翼已经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宁可独自疗伤也不愿将自己的悲伤暴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妈妈去世到葬礼结束他都没有哭的原因。

辅导过程及分析:

对来访者个体的辅导分为三个阶段,共6次面谈,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关系,宣泄情绪,正视悲伤反应。

这个阶段一共进行两次面谈。第一次面谈,用萨堤尔人际沟通技术,从小翼最喜欢的漫画谈起,从这里开始我就要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耐心倾听,理解他,并且尊重他,并不给予“过度关心”,建立信任的关系,慢慢地他愿意在我面前更多地敞开心扉,逐渐地他就说到了母亲去世的事情,尽管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有些逃避,但他还是愿意在我的询问中,慢慢地叙述着。

听到丧讯时的情境再现(情境再现策略)。他开始叙述,说当时自己正在同学家玩,接到家里人的电话时,他愣住了,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完全记不清了。震惊、难以接受、哀伤、内疚、愤怒,这些都是他当时的情绪体验。在他叙述的过程中,他已经泪流满面。我告诉他这一切情绪都是正常的,是人在丧失亲人时的一种自然反应,让他要接受这些情绪。当这些情绪再次出现时,不要回避它,要面对,更要懂得宣泄。

回忆母亲生前留给他的印象最深刻的片断和画面(冥想回忆策略)。在母亲去世的这段日子里,他害怕回忆,他更怕想起妈妈,他把自己的情感压抑着无处宣泄。因此,我引领他在舒缓的音乐里做了简单放松训练,让他伴着音乐做冥想回忆,回忆他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他断断续续的说着,其间多次哽咽无法继续,这时我再次引领他进行放松训练,鼓励他继续去面对妈妈,并在肢体上给予安慰和勇气,比如握着他的手,并视情形拍拍他的肩膀。

告别(空椅子技术)。由于母亲离开时他不在身边,亲戚为了保护他,也没有让他为母亲单独守灵,只是见了最后一面,对于小翼来说,这样的告别是仓促的,因此内心一直自责不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要使人积极地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事件”。“告别仪式”可以帮助他更快地走出情绪的困扰,也能帮助他更快地接受妈妈已经离去的事实。

这里我使用空椅子技术以及冥想技术,给他创设一个虚拟的场景,让小翼敞开心扉。首先我让他进入冥想状态。在他面前摆着一把椅子———“小翼,现在妈妈就在你对面的椅子上,她对你微笑,很和蔼很亲切,她向你挥手,但她似乎要慢慢的远去,你想跟妈妈说什么?”

这时,冥想状态中的他已泣不成声。在我的鼓励下,他哭着说:“妈妈,你别走,别离开我,妈妈,我需要你,妈妈,请再爱我一次”。终于把他多日以来的所有悲伤宣泄了出来。

我继续引导他、鼓励他跟妈妈告别,告诉他“小翼,妈妈已经离开人世,她要走了,你不能再逃避了,但她的爱还在,并且将会永远留在你心里,记住妈妈的这份爱,小翼,让妈妈安心地走吧。”并且暗示他:“小翼,你转头看看,你身后还有亲人、同学、老师关注的目光,他们也在向你招手,你可以跟妈妈告别了吗?”

他在沉默,在流泪,我耐心等待,给他时间,等他开口。过了好久,他终于开口说:“妈,再见!你放心地走吧,我会好好地活下去。”

小翼的话很少,但可以看得出他的内心斗争是激烈的,最后的告别是成功的。用他的话说“老师,我一下子轻松了很多”。第一次面谈结束时,他已经精疲力尽,需要休息和自我调整。这次面谈也是哀伤辅导里最重要的一步,在完成后,还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当他想起妈妈时,就把感受写下来,并且把每天自己发生的变化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下次面谈时带过来。

第二阶段:再次认识自己,构建应对方式。

在这个阶段,又进行了三次面谈,运用了认知疗法,让他清楚自己的困境,并且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

罗列出由于妈妈的离开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思路很清晰,能够做到清楚描述。如:没了经济来源,带走了自己的希望等等。

让他回忆这段时间自己都是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他开始叙述自己这段时间的不良表现,他总结自己是倾向于放弃自己。在这里开始具体运用三种心理疗法,让他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偏差,引导他面对现实,确定不再使用自我放弃的方式去应对,帮助他面对痛苦和回忆,学会控制和宣泄情绪。

构建应对方式,制定计划,获得承诺。在与他商量后,根据具体情景分别列出正确的应对方式,并且制定一套可行的计划,帮助他更快地回归到学习生活的轨道上,这一计划获得了他的承诺。同时与班主任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对他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第三阶段:树立自信,感受无限爱意。

这阶段又进行了一次面谈,借着学校举办现场作画比赛的机会,鼓励他积极参与其中。他同意了并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不管做什么,我都可以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感受到她在天堂对我微笑,我不想让她失望。”最后他的经济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由几位亲戚共同资助他完成学业。

辅助策略:创设和谐环境。

在与班里的同学进行沟通后,他们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原谅了小翼近段时间来的不良表现并接受了他。为帮助他消除封闭心理,更好融入集体,班主任多次组织班级活动,让他渐渐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

课任老师也在同学面前给予他更多的肯定, 使他感受自身的价值。随着关系的融洽, 时常能够听到他来自内心的倾诉, 不良行为表现也逐渐减少了。

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有家人或朋友参与。保持与小翼关系密切的亲人的联系, 让他们了解他的表现, 观察他的情绪, 多进行情感交流,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他失去母爱的伤痛。我也特别跟他的父亲进行了多次沟通, 并通过他的几个至亲的努力, 让他的亲戚、邻里在带给他亲情暖意的同时, 避免补偿心态, 避免过度“关心”。

效果分析与体会:

经过对小翼的三个阶段, 六次面谈的辅导, 并辅以和谐环境的创建, 他终于可以带着对妈妈的怀念积极地面对生活, 不但没有了不良行为, 还在那之后的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全班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一次危机, 如同一次考验, 如果能及时地化解, 或许是人生路上一次宝贵的磨炼。现在的小翼我们无法给他一份完整的母爱, 但有父亲、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关爱, 使他能感受到无限爱意, 走出心理的困境, 不仅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更让他体验到了自立和坚强。

情商的心理危机预警意义 篇8

一、从情商概念看心理危机预警

1. 情商概念解读

1988年巴昂首次提出“情商 (emotional quotient, EQ) ”, 他认为EQ是相对于IQ而言的, 是一系列有助于个体应对日常生活需要的社会能力和情绪能力。两年后, 心理学家彼得·萨罗维和约翰·梅耶首先提出了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的概念, 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理论框架。1995年, 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则让“情商”概念进入大众视野。

目前, 情绪智力的概念在学界尚未统一, 有较大影响的是戈尔曼 (Goleman, 1995) 、巴昂 (Bar-On, 1997) 、梅耶和塞洛威 (Mayer and Salovey, 1997) 。戈尔曼在他的著作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 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自我激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1]。巴昂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人成功应对环境与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同时, 情绪智力还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2]。梅耶和塞洛威最早对情绪智力的定义出现在1990年, 当时的定义是“监测 (monitor) 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 识别各种情绪, 能够利用情绪来指导自己的思考以及行动的能力”[3]。在后来的几年中, 两人并未停止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思考, 1996年, 两人再次对情绪智力的内涵进行了补充, 重新定义后的情绪智力涉及对情绪的知觉、评价、表达、运用、调控等, 具体包括“情绪智力包括准确的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能接近或者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 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4,5]。

这三种理论大体可区分为两种研究取向:梅耶和萨洛维的能力模型[6]:感知、表达情绪的能力;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的能力;管理情绪的能力。戈尔曼和巴昂的综合模型:认为情绪智力不仅包括能力, 还包括动机、人格等因素, 这使得情绪智力对成功的预测力更强, 更为大众所接受, 它决定着个体如何有效地理解与表达自我、理解他人并与之相处以及应对日常生活的需要[7]。综合理论模型更具实际启发和操作性。

2. 对心理危机预警的意义

尽管对于具体的情商概念, 学界还有争议, 但综合对情商的细致研究可以看出, 情商是人类应对环境、压力、挫折的适应机制, 是人类与社会的互动发展机制, 具有生存动力性。这种适应机制正是我们面对心理危机时的有效力量。可以做这样的假设, 高情商的人在危机面前适应、学习能力强。所有情商概念里都包含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表达、运用、调节等, 这些方面的能力高低可以作为有效指标排查心理危机预警对象, 特别是未进入重点预警的人群。当个体运用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心理危机事件时, 必然伴随情绪、情感的波动。若个体对自身情绪、情感缺乏觉察能力或身边人“同理心”、危机敏锐性不够, 遭遇危机事件无法及时求助, 心理危机酿成危险的可能性大;具有情绪、情感不稳定, 情绪、情感强度大等人格特质的个体, 情绪调控能力差、缺乏人际沟通技能的个体本身也都是心理危机固着易感人群。情商概念的解读给了我们全新的心理危机预警方向, 情商的内涵和外延所及之处也正是心理危机预警指标的方向所在。

二、情商教育实践对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完善的启发

1. 情商是一种可以学习提高的能力

1995年, 戈尔曼在《Emot ional Intellig ence》一书中指出:“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就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更大, 而且可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1997年, 巴昂认为, “那些能力强的、成功的和情绪健康的个体是情绪智力高的人。情绪智力是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且一生都在变化, 能通过训练和矫正措施以及通过治疗干预得到改善和提高。”[8]梅耶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形成情绪感觉并应用情绪信息的心理能力, 个体在不同程度都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也有一部分是后天学习的。后天的学习部分可以通过实践努力和经验积累而提高。”塞洛威扩展了梅耶的观点, 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组能够通过教与学习得的技能和能力, 比如一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做得更好。”[9]这些论述并没有实证数据的支持, 但也给情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性和推理性支持。

2. 情商教育实践案例

国外情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以美国的“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为代表。“社会情绪学习”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 是指教导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 发展别人的关心及照顾, 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建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习过程。1994年, 丹尼尔·戈尔曼 (Daniel Goleman) 等人成立了社会情绪学习组织, 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学习网站。2003年,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制定了“社会情绪学习标准”, 并在伊利诺伊州的各中小学实行, 将社会情绪学习作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基本教育内容。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 社会情绪学习在具体应用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标准体系。在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 研究者列出了5种核心的社会情绪能力, 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能力。社会情绪学习在改善学生的情绪、态度、行为、学习成绩以及道德发展等方面, 取得了不少成果。“社会情绪学习有利于减少问题行为, 促进积极行为的发展;社会情绪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业态度和学业表现, 提高了学习成绩;社会情绪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成为良好公民。”[10]实践证明情商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得到提升。

在国内, 宛蓉于2013年在《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新探索——一项课堂教学实验研究》中, 较为严谨地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证实了大学生情商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上有显著作用[11]。也有研究团体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大学生情商提升的影响[12]。另外也有一部分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在高健、于春泉等人的论文《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 采取量表法对大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情绪智力、家庭经济状况、性别以及是否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其中, 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13]

现有研究资料足以说明, 情商是一种可以培养、学习、加强的能力。课程、实践等教育训练活动都是有效的手段。而且早在1990年, 巴昂就编制了第一个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 (EQ-i) 。目前, 在北美, 该测试量表已经升级为EQ-i2.0版, 由全球领先的领导力评估公司 (多维健康系统公司) 开发, 并广泛运用于领导力研究、教育研究、青少年行为矫正、心理实践研究领域。其他, 还有像斯科特等人编制的EIS量表、MEIS量表、MSCEIT量表、ECI量表、WPQei量表等, 虽理论假设不完全相同, 都从一定程度反映了情商水平的高低[14]。

3. 对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完善的启发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包括预警途径、预警对象、预警指标体系、预警信息评估等, 机制的完善需要实现由被动发现危机到危机个体主动反馈、求助, 由重点对象筛查的危机模式到全面覆盖的发展模式, 由专业、复杂指标体系向通俗、可操作指标体系的改变。

情商教育融入心理危机预警体现全面、发展的视角, 有效兼顾非特殊群体, 测评反映的群体性规律也可以作为心理危机预警的模块, 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宣传和教育。

情商教育有助于完善预警工作网络, 针对危机个体可以帮助增强自我觉察和求助主动性, 针对危机预警工作网络人员, 特别是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可以帮助提升“同理”和“共情”, 加强他们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关注, 及时发现、反映问题。危机个体的求助意识和工作人员他助能力是有效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基础。

情商测评有助于完善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尝试将情商水平纳入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既然情商既能量化测定又可以教育、训练提升, 它将是个体心理危机稳定、有效、可操作的预测信号之一。同时, 对于心理普查、筛查的问题指向性, 情商测评指标更具发展性, 题目和结论更容易被个体接受, 情商作为心理危机预警指标能有效提升危机信号的真实度, 也能作为有益补充更大程度反映心理危机群体。

上述情商理论和情商教育经验文献, 为情商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有益思考和指导。情商测评纳入心理普查作为有益补充, 情商测评指标的信、效度理论和实践验证, 情商教育提升师生心理危机预警能力的教育方案设计和有效性探讨将是后续研究的有意义方向。

情绪智力是一组能够通过教与学习得的技能和能力, 比如一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查波, 耿文秀, 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8.

[2][3][4][8]徐小燕, 张进辅.情绪智能理论的发展综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06) :77—82.

[5]谢宝珍, 金盛华.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J].心理学探析, 2001 (02) :21—25.

[6]竺培梁.情绪智力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11) :38—43.

[7]陈猛, 车宏生, 王丽娜, 卞冉.情绪智力理论的整合:挑战、依据和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14—23.

[9]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及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02) :59—64.

[10]王福兴, 段婷, 申继亮.美国社会情绪学习标准体系及其应用[J].比较教育研究, 2011 (03) :69—73.

[11]宛蓉.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新探索——一项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3) :3.

[12]唐海波, 张淑娟, 刘超超.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效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05) .

[13]高健, 于春泉, 尹立群, 等.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0) :1251—1252.

心理健康危机 篇9

当前经济形势一直处于弱势, 金融危机来势凶猛, 全球经济的领航者美国也难逃此劫, 2010年有一份调查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20万名四年级大学生中, 仅有52%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较佳, 1985年的调查为64%。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 由于每年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残酷现实加之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所带来的就业困难和心理预期的悲观情绪, 致使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 心理承受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显示, 在校大学生中, 有1.3%的人“可以接受零月薪”、“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比例高达52%, 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人群不足9%, 这表明当下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指数, 都较以前有所较低并呈现日趋下降的局面。

二、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分析

第一、认为学习无用。金融危机导致的用工逐渐减少, 部分毕业生的找工作难, 都导致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心理, 学习兴趣减少, 学习动力不足。而从众心理的出现和不良心理情绪的传导效应也令许多人无心学业, 逃课现象普遍, 有的学生干脆认为, 成绩再好, 毕业也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慢慢的便开始混日子。

第二、过分追求成功。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 多次获得各种荣誉和奖励, 据此也便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 而当他们原有的过高的心理预期遭受到预想不到的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时, 自信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心理压力也随之骤增。

第三、依赖心理过大。部分家境富裕的学生, 在大学生活期间, 尽情享受, 从不担心和过多关注自己的未来, 而是寄希望于父母亲戚通过拉人情关系来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这样消极等待的心理, 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是极不利于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的,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实在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此外,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本来就极具特殊性, 在这个阶段, 大学生的情感也丰富而复杂。这使得心理倾向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 比如富有理想又易脱离实际、热爱生活又易因受挫而悲观失望、思维活跃却容易偏激等, 这些也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进行提早干预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科学系统地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信息,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 辨析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潜在人群,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早干预。

2、跟踪观察特殊群体学生

特殊群体不同于一般学生, 教师们应根据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或教育方式。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讲求策略, 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形式, 做好保密工作, 不能伤害当事人的自尊心。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 也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校园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不定期接待学生咨询制度。在咨询的过程中, 教师们作为倾听者, 要注意能真正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感情、所持有的观念等。要持有诚恳、亲切的态度, 让其产生信任感, 不能有欺骗、权威式的询问和取笑的态度, 从而给学生建立了一个舒缓心理压力的平台。

4、通过办讲座等形式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

通过举办讲座、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 选择适当的时机举办一些对象明确、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 如:开展“新生心理适应”、“考试焦虑消除”、毕业离校前开展“走上社会必需的心理准备”等讲座,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及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5、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 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 比如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 如“人际交往小组”的多种训练活动, 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比赛等方式, 使得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服务社会, 获得成就感。

金融风暴的来袭是不可控的, 但是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有丝毫懈怠, 只有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在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放低身段, 毕业后敢于加入激烈竞争的大流中, 才能实现自我认知的突破和飞跃, 才能完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塑造, 从而一步步接近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刘巍, 金融危机形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教育的思考,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刘红、王传斌, 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湖北广播电视电视大学学报。

有爱心、有准备干预心理危机 篇10

一、案例分析

A同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其父亲在他读高三的时候, 一次车祸中丧生。母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没有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家庭生活贫困, 靠低保维持生活。在和他多次谈话中发现该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相处不融洽, 性格内向, 不善言谈。内心自卑, 疑心重, 在班级中朋友少。在家庭中很少与其母亲交流。在学校与老师交流也缺乏主动性。据了解A同学与本校文法系一外地有男朋友的女学生谈恋爱。该女生想结束三角恋的关系, 向高同学提出分手要求, 该生情绪反常。计划在其生日的那天去“找他父亲”——自杀。

二、案例启示

1、辅导员应接受定期的心理健康及危机干预培训, 熟悉危机症。

大学生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四个时期: (1) 新生入学后的几个月时间; (2) 重大考试来临或者结果出来的时期; (3) 临近毕业的时期; (4) 重大的社会事件或灾难发生的时期, 如传染病流行期使人的心理处于恐惧的波动状态, 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心理危机需要预先关注的人群: (1)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 长期患有严重的生理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 (3) 家族中有自杀史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4) 性格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5) 经常出现情绪困扰, 行为异常的学生; (6) 长期学习压力过大, 学习困难的学生; (7) 失恋后长期不能摆脱失落情绪的学生; (8) 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学生等。在这些时期、这些人群给予重点关注。

2、主动了解学生, 做好“引导”工作。

作为辅导员, 我们要做到“四心”。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要求辅导员要主动与学生们交流, 建立各种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和渠道。长期地给予他们关怀, 真正地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与他们成为工作外真正的朋友。知己知彼, 工作才会做得更好。“引导”工作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指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活动引导等等。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教育, 关键是要发挥好学生中党团组织、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引导广大同学奋发向上, 健康成长。

3、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鼓励学生进行常规性心理咨询。

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能够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并通过后续的跟踪咨询使学生的问题及早得到解决, 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通过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能够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时、准确地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规律, 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涉及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情感与恋爱、人格与兴趣测量、能力评估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内容的常规性心理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常规性心理咨询也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以及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主要信息来源。

4、增强大学生自我干预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对危机的自我干预。

现实生活中, 前兆性的危机状态是“郁闷、焦虑、敌对、抑郁”的情绪占比例大, 这些学生缺乏依据环境变化调节自我的能力, 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高校辅导员通过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并围绕成长相关人生价值、责任感教育、亲情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和学习。开展丰富多样的积极向上的活动,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竞技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人际交流, 开展认识活动、社会问题的辩论与知识竞赛, 强化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欲望, 营造公正、豁达、自信的人格品质,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5、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为掌握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 随时了解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 辅导员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班级信息委员、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及其班干部的作用, 他们和学生年龄相仿, 更容易交流。发挥他们的优势, 充分利用现在的信息交流平台如:QQ、电话、短信、职教新干线等, 随时掌握全班学生的心理状况, 定期上报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所在院系汇报。对学生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 及时向院系学生工作领导汇报。

6、严格同学帮助、同辈鼓励制度。

同学们朝夕相处, 相互间比较了解, 当个别同学遭受巨大压力和困难时, 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配合学校及时做好危机监控工作, 使学生避免遭受心理危机带来的身心伤害。当然, 心理危机同学帮助、同辈鼓励制度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制度本身也可能是一个危机源, 当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帮助与支持时, 则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但如果面对一些敏感多疑且过度自我防御的学生, 则应谨慎行事, 否则支持系统就成了消极的因素。

7、建立救助、监护体系。

当学生出现因心理危机引发有自伤、自毁等突发事件, 辅导员应在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 并立即报告给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争取各相关部门的帮助, 进行紧急援救。对有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直到交到学生家长的手里。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且能保证正常学习者, 应成立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 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 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辅导员应及时向院系汇报该生的情况。

综上所述,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期任务, 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辅导员在整个工作中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辅导员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荒唐”背后的心理危机 篇11

听到这儿你什么感觉呢?荒唐!

小伙子嘴里叙述的一切,都像是从电子游戏中搬出来的。从这条线索中我们可以推论出:对于他来说,电子游戏的世界(或者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和现实世界是不分家的,他们的心理功能还不足以将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空间区分开来。就如同我们能够在睡醒后反应过来“刚才是一场梦”,然后对于上文提到的小伙子来说,这就会有很多困难。我们管这种现象称为巨婴心理!

人在婴儿期时无法分化“自己”和“他人”,他们感觉只要自己“饿了”,一哭就会有奶水进来;只要自己被尿泡了,一哭就会变得干燥。在婴儿的概念中,并没有其他人存在,他们认为是因为自己难受了并且哭了,才变得舒适。这种只要我有感觉就会变舒服的自恋状态,被称为原始自恋,是一个人在婴儿期的正常现象。

但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会发现自己和喂奶的人是两个人,自己的哭并不会立刻换取奶水,有时候甚至要等很久。这时候婴儿开始有了自体和客体的分化,开始了解到自己需要通过跟一个人的互动来得到想要的东西。这时候原始自恋开始受挫(严格来讲,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受挫了,第一次受挫是出生的时候),随着不断受挫,婴儿开始理解现实世界,变得成熟。

但糟糕的是,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很好的与婴儿期的这种挫折共处,导致他们无法被打磨出足够的现实感,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以及人际交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种可能,是婴儿被照料的太好了,以至于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自己心理功能的必要,这种情况多产生于溺爱型家庭,孩子不需要去做饭,甚至连话都不用说,养育者就能够把孩子最爱吃的东西端到嘴边;另一种可能则完全相反,孩子经受了太多的创伤和挫折,导致他们不敢继续成长,于是就小心翼翼的继续保持使用最古老的方式应对世界。这两种原因有时都会出现只是占比不同,因此我们在实际心理咨询工作中会发现,很多巨婴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都是在替自己弥补某些创伤。

在青年男女恋爱时经常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男方绞尽脑汁千辛万苦为女朋友买到了自以为合适的礼物,结果送给女方时搞得对方一阵尴尬,实在没有任何美感。这种礼物包括但不限于:浮夸昂贵的按键手机,高端游戏鼠标(前提女生不玩游戏),网络游戏点卡……

女方接收到这种礼物第一反应确实是震惊,但震惊的背后是“你为什么会认为我喜欢这个”。但对于此类男生来说,他们很难去了解女方震惊背后的心理活动,而是依然沉浸在自以为送出了不起的礼物后的欣喜中。

巨婴们会将这种现象作为自己的典型行为模式,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暂时性的退行,产生“把想象等于现实”的情况。比如恋爱中的两个人,女方不高兴,男生不知道怎么哄,女孩子就会更不高兴,因为她觉得自己男朋友“应该知道自己再因为什么事情生气”;又如在公司里面,老总画了一张大饼,员工们仿佛真的拿到钱一样开始拼命工作;再比如我们有时候在备考前,会带着书去图书馆刷一天的手机,如果这种行为让你觉得踏实,那么你也在“把想象等于现实”。

经过上面粗略分析我们能够大致推断,新闻中的小伙子心理年龄因为某种创伤并没有发育起来,仍然像是个幼儿园的孩子。当我们了解到这一阶段时,往往又会从“厌恶”他转向“心疼”他。也许正如鲁迅先生的那句话: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付厚智,2012年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系。擅长工作领域:优化家庭关系,提高沟通质量,改善青少年学习考试状态,成人心理健康保养。公众微信号:tianjinpsy。

三本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篇12

三本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成因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遇到外部刺激而引起的内部心理状态严重紊乱和不协调, 使他们产生过激行为, 导致自身与他人的人身伤害, 如轻生或杀人等。

三本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将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仅仅归因于外部世界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 三本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要结合自身的特点, 从客观的外部压力和内心的心理承受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客观的外部压力因素

学习压力。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长的过高期望,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 因此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 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对高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不适应, 由此产生学习压力;三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化成学习压力, 不努力学习的结果就是毕业即失业。学习压力是导致三本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之一。

人际关系压力。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 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 但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由于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行为处事方式的不同, 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交往障碍。此外, 高职院校大都以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 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甚少, 导致三本学生缺乏交往技巧, 影响了人际关系。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与人际关系的失调也会形成心理压力, 引起心理危机。

经济压力。自从1997年高校并轨收费以来, 就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贫困生, 三本院校同样存在相当多的贫困生。据对湖南三本学院的调查, 贫困生占学生人数的10.3%。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贫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社会排斥, 使他们无法保持与非贫困生相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容易受到别人的嘲笑而产生自卑心理, 甚至一些旨在对贫困生进行扶持的行为由于操作方式不当反而会伤害贫困生的自尊。此外, 社会上、校园内巨大的贫富差距也会使贫困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不平衡, 引发心理危机。

情感压力。青春期的学生性生理已经成熟, 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 渴望被关爱, 渴望获得爱情, 但是, 他们的性心理尚不成熟, 情感生活很容易受到挫折, 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常常会产生心理危机。

社会的歧视。三本学生大都因为高考分数较低, 达不到本科院校的要求, 不得已才到三本院校就读。在生源的质量、就业的定位、师资力量、学校建设等方面不如本科院校, 社会上普遍将三本院校定位在低于本科院校的层次。此外, 社会上重学术、轻技能的氛围也使三本学生遭受到歧视, 这也是引起三本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之一。

突然的变故与不幸。外在的一些突然变故与不幸常常会使涉世不深的高职生茫然无措, 家庭的突然致贫、疾病、亲人亡故、父母离异等都会使三本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诱发心理危机。

2、内心的心理承受力因素

自卑心理。与本科生相比, 三本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制力等方面处于劣势, 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为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而痛苦, 导致其心理危机时刻有爆发的可能。

脆弱的抗挫折能力。抗挫折能力弱是三本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关键原因。三本学生初涉社会, 往往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膨胀, 对爱情、友谊和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但由于自制力不强、社会经验匮乏及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使他们对未来所面临的困难和冲击估计不足, 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一旦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 心理就难以承受, 容易导致精神崩溃。

三本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一项调查表明, 我国每年有28万人自杀, 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是我国15至3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 自杀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外的自杀者90%有精神障碍, 而在我国这个数字仅为63%”。[4]轻生问题已不仅是医疗的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高职生心理危机日趋严重的现实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 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高职生的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应包括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理系统与危机重估系统。

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着预防心理危机和在危机发生前预警的作用。对心理危机的最佳处理办法莫过于使心理危机不发生。因此, 危机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可通过几方面的协作来发挥。首先是家庭。父母的行为处世方式、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都影响着子女的心理状况。当然, 长期的积习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 但父母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 多了解子女的内心状况, 多给子女一些心理支持, 能够避免一部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次是学校。学校要建立强大的四级防护网络防止三本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一是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对高职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查,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针对有心理异常迹象的学生进行咨询,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接受心理咨询, 消除将接受心理咨询视为不正常的观念;二是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 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反馈学校;三是对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 使之成为兼职心理咨询员, 利用其易于接近学生的优势及时将危机消除在摇篮中;四是引导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并进行培训, 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当然, 增强高职生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进行一些心理讲座与训练加以实现。此外, 对学生进行成长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 甚至效果更佳, “其内容可以包括高职学生生活适应训练、人际交往技巧训练、领导才能拓展训练、时间管理训练、成功心理训练、就业前的心理训练等”。成长训练有助于直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危机处理系统是危机干预机制的核心。危机预警系统并不能将所有学生都杜绝在危机之外, 因此, 一旦发生危机, 危机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生命。危机处理系统的建立和良性运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紧密配合, 缺一不可。三本学生心理危机大多发生在学校, 学校的危机处理系统首当其冲, 学校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高度重视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系统, 从而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学校应成立危机处理委员会, 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 学工系统教师、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组成, 并应制定危机干预预案。在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时, 危机处理委员会有调动学校所有可利用资源的权力。委员会各成员应明确分工, 一旦发生学生心理危机, 要迅速行动, 采取挽救措施, 同时通知家长共同处理。如果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 已超过学校和家长所能解决的范围, 如产生严重的精神分裂时, 学校和家长需要当机立断, 迅速求助社会, 请求社会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介入, 学校和家长协助进行治疗。

经过危机处理系统的干预, 可能出现两种结果:或是积极的结果, 学生的心理危机得到解决, 当事人消除心理障碍, 回归健康;或是消极的结果, 当事人精神完全崩溃或死亡, 无法挽回。不管出现哪一种结果, 危机处理结束之后, 就要启动危机重估系统。在一次危机结束后, 危机干预各方应对整个危机干预过程进行反思、评估干预绩效、探讨危机干预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对本次危机干预进行总体评价, 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危机重估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次危机干预的成效, 应通过积极的危机重估, 避免使危机干预导向消极的结果, 推动各方努力实现危机干预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世芬:《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对策》, 《长春大学学报》, 2000年第10期。

[2]车文博、张玲、黄冬梅, 等:《大学生心理感受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期。

[3]成建梅、李卉:《自杀干预, 让挽救成为可能》, 《株洲日报》, 2005年12月12日。

上一篇:汉语补语下一篇:高端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