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2024-12-02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共8篇)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篇1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一、研究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8次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城市的魅力窗口,历史文化街区是承载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生活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目前缺乏对X省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性梳理和研究;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升城镇品质上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集中区域,更是打造城市魅力街区的潜在对象。开展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对加强我省历史文化传承,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健全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提高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

1.国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越发重视对历史城区、街区的保护研究,从大规模粗暴的单一改造过渡到注重街区原态和本貌的保护。早期,西方国家只保护建筑单体,忽视周边环境,导致城市历史文脉切割。之后,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宣言。如1962年,法国《马尔罗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为“保护区”,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

2.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从1950年起,我国制定一系列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后,历史文化街区取代“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概念,标志着我国真正建立了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制度。2008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定条件。

3.X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2006年,省政府公布X市中南门和X县老城区为X首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1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制定了《X省历史建筑确定和历史文化街区核定公布工作方案》,明确从2016年起,用五年时间完成历史文化街区核定公布工作。2017年,全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普查,在思南、普定、X、关岭等4个非名城县划定了6片历史文化街区。2018年,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2019年,公布7片街区。2020年,新增11片街区。

(二)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全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70片,确定历史建筑4.27万处。

1.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情况。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共计30片)分布最多的是江苏省(5片),其次是XX省(4片)、XX省(4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最多的省份为XX省(104片),其次为XX省(75)、XX省(74片)。XX约有44.23%集中于广州(26片)和佛山(20片);XX省约有44%集中于抚州(20片)和吉安(13片);而XX省内各城市分布更为平均,其中成都占比10.81%。城市一级中,XX与XX的历史文化街区数量最多,分别有44片、43片。XX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有12片,占比27%;而XX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分布较多,共33片,占比77%。

2.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特征。一是街区呈现南多北少、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由于平原地区交通较为发达,生活生产资源丰富,人口聚集等因素街区分布较多。二是街区较多分布在重要和发达地区。这类街区大多位于古代城市的中心地段,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优势。三是因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等特定领域兴起的街区较多。如,广州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XX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四是居住型街区分布较多。这类街区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城市风貌特征、历史建筑特色、生活方式等,如XX东四三条至八条、南京颐和路等街区。

3.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现存问题。(1)保护内容碎片化。一是保护系统性不强。重视局部、单体建筑的保护,忽视街区风貌、与城市格局的联系。二是“厚古薄今”。将历史文化保护简单理解为文物建筑保护,忽视建国以来的重要历史遗存保护、历史环境保护。三是完整性保护不足。搬离街区居民,割裂街区与居民、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的关联。(2)保护方法不科学。一是未应保尽保。未将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片区、建筑及时划定并保护。二是对街区真实性价值认识不足。拆旧建新、建假古董。三是一些历史建筑长期处于失管失修状态,存在安全隐患或坍塌毁坏的风险。四是街区利用不合理。过度商业化开发,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价值。(3)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刚性管控不够。当前保护管理未对保护主体责任作出要求,保护规划对保护要求和建设管控等缺乏刚性规定,保护监督管理缺乏依据。作为管理依据的保护规划被严重忽视,长期不编、编而不批、批而不用,为追求土地出让等经济效益,随意修改规划、违反规划。二是对责任主体问责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有效问责问效机制。三是对违法主体处罚力度不够。按照现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处罚规定,违法成本过低,建设性破坏行为屡禁不止。(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健全。街区保护制度缺乏设计、程序不规范、保护机构和相关规章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目前只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标准》一项标准规范,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消防安全、测绘建档、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制定。

(三)X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1.X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概况

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大多承载着X城镇明清时期发展至今的历史记忆。元朝形成的古驿道,尤其是湖广通往XX的南方大通道,使得处于水路交通枢纽的城镇成为货物流通聚散重地,以及明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如盐业、木材、朱砂、水银、手工业等,推动了X市中南门、X县温泉、思南县安化、小桥沟、李家寨、镇远县府城、卫城等街区的发展。明清两次大规模移民极大促进了街区发展。明朝“移民实边”,形成了军事移民城镇,如普定县十字街街区所在的定南所,是卫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清朝“客民”到来,以“乡土之链”结为会馆,一批具有浓郁会馆文化特色的街区初具雏形,包括X县翘街、X县万寿、X县新华路和X县城老城区街区。府州县城镇大力发展的同时,人口聚集,孕育了X市古城、X县府试院和福泉市县府路街区,影响力和地位延续至今。近代以来,红色基因注入X市老城、X县翘街等街区;

“一五”计划时期,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形成了特有的粮仓文化和政治文化,催生了X县老粮仓、关岭县老县委街区等;“三线”建设背景下诞生了X市高桥街区。此外,X县奢香路等街区是展现X少数民族特色的重要窗口。

2.X历史文化街区现有成效

(1)X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情况。全省共计20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占全国街区数量(970片)的2.06%。(2)保护规划编制及挂牌保护情况。截至2021年6月底,历史文化街区处于国家级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内有12片,共确定了653处历史建筑(详见表1);8片街区完成保护规划编制,1片已经批复,其余12片仍处于编制过程中;13片街区完成了街区挂牌保护。

3.X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类型

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依据现状功能可分为四类。一是以商业或旅游功能为主的商业型街区,如X市老城、X市古城、思南县安化街、X县新华路、X县奢香路、镇远县府城、卫城和X县翘街街区。二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居住型街区,包括X县温泉、思南县小桥沟、李家寨、X县府试院街区。三是居住与商业功能复合的商住混合型街区,主要满足街区内居民需求,包括普定县十字街、X县万寿和福泉市县府路街区。四是存留办公、仓储、生产等功能的产业型街区,如X市高桥、关岭县老县委和X县老粮仓街区。

4.X历史文化街区SWOT分析

从X省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出发,对其内在优势和劣势因素,及外在机会和挑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优势(S)。文化资源丰富多元。我省历史文化街区融汇了多种文化资源,如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屯堡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深刻地影响着街区的个性和发展,体现在街巷格局、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方面,也体现在民间技艺、民俗节庆和人文精神等非物质形态方面,如X的地戏、X的乌江船工号子。历史遗存保留较好。街区内寺庙宫观、会馆祠堂、故居民宅、商铺院落,以及古井、古树名木等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主体建筑群建成时期从明清至今,历史延续性情况较好。历史风貌悠久独特。街区的空间肌理、建筑格局、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展现了独特山水格局。如,思南县安化街留存明清时期“两街十巷”格局,功能主次分明,顺应起伏地形,十条传统巷道呈鱼骨状与主要道路相交,若干石阶梯步形成丰富的竖向空间结构;历史悠久的衙署、寺庙、盐行、商铺和民居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又如,镇远县府城街区沿河地势平坦而狭长,主街沿河岸L形排开,通过众多码头与水面空间形成渗透。街区保护基础扎实。2018年,我省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和保护范围内的禁建规定、建设活动要求等内容。部分市(州)出台了街区保护与管理相关办法,如《X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全省各市(州)均已制定出台了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具体要求。2019年,我省印发《省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选取X、X作为保护利用试点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探索工作。

(2)劣势(W)。历史建筑数量不足。历史建筑是街区整体质量的核心支撑,但我省街区内历史建筑总量不足、空间分布离散,造成整体意象不佳。经统计,平均每片街区仅有6.6处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的空间密度均值分别为3.6处/hm²和9.51处/hm²。全省目前有40个市县未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的认定10处以上历史建筑。街区物质环境衰败。一是历史建筑历经时代变迁,大部分已超过使用年限,建筑风貌亟待维护修缮。二是失管失修普遍,部分原住民外迁,导致大量历史建筑空置缺乏维护,破损较为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或坍塌毁坏风险。三是传统建筑的内部户型和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当代生活的需求,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建筑之间拥挤,缺乏公共空间及休憩场所;街巷基础设施落后,线路外露,污水乱排,道路拥挤,街道混乱。街区产权关系复杂。公产建筑的修复和功能植入较为简单,如普定县十字街的农资公司综合楼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修缮,老粮食局再利用为社区服务空间并引入新华书店;而私产房的情况就较为复杂,对将来的房屋产权认定、建筑改造、功能调整,空间的使用、租赁、转让等都存在着较大阻力。此外,居住型街区内居民自建房需求和街区保护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街区活化利用不足。一是历史建筑利用不足。我省大部分街区基本进行了立面整治或修缮维护,但建筑闲置,空间利用率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缺乏针对活化利用的具体政策和鼓励机制。二是街区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足,逐渐消逝。三是街区吸引力不足。商业型和商住混合型街区业态单一,品质较低,缺乏中华老字号商铺,无特色产业带动,部分街区仅满足居民日常需求;街区人气积聚能力较弱,严重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夜间活力未能激活;缺乏统一规划管理,部分街区商铺分布混乱,底层商业对街区环境和交通造成干扰。

(3)机遇(O)。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和发展有机统一,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就是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我国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化保护机遇。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历史建筑的法定化保护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印发通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强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性,要求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城镇发展模式从以增量建设为主导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强调城市品质提升、功能完善,更加关注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是实现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关键任务之一。我省2021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提升城市品质、做强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等目标。

(4)挑战(T)。法规标准尚未健全。一是街区保护法规不完善。目前国家层面仅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在省级层面,2018年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侧重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管理;在市级层面,仅部分市(州)制定并施行相关保护与管理办法。二是相关街区保护管理规范标准待制定。部分街区存在拆旧建新、建假古董现象;实施主体缺乏专业技能,街区改造后呈现出

“格式化”形象,严重破坏街区真实性。我省尚未制定街区风貌管控、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消防安全、测绘建档、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来指导与约束相关行为。地方主体责任缺失。一是刚性管控不够。我省现有保护管理未对保护主体责任作出要求,保护监督管理缺乏依据。保护规划被严重忽视,长期不编、编而不批、批而不用。二是对责任主体问责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有效问责问效机制。三是对违法主体处罚力度不够。根据相关法规,违法成本过低,建设性破坏行为屡禁不止。四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各部门的职责不清,执法不力,导致拆除已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一是无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和X省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专项保护资金。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申请条件为“位于国家文化公园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我省无街区满足该项申报条件。二是严重依赖地方财政。目前我省地方政府筹资渠道单一,仅靠每年根据中央资金投向,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申请国家资金支持。

三、政策与建议

(一)明确保护重点

一是加大普查力度。

重点加强对历史悠久但历史建筑数量偏少市县的普查认定力度,确保符合标准的建筑公布为历史建筑。二是延展年代区间。关注近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时间段。三是扩大保护类型。文化遗产类型应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加强分类保护。将有代表性的老厂区、老校区、老居住区等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将符合标准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和交通、水利等工程设施确定为历史建筑,及时测绘建档,推进申报工作,分级、分类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五是保护真实完整。注重保护各方面真实历史信息,要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加大对文化遗产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的保护力度。六是做好特

色保护。各市(州)因地制宜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要定期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明确管理机构及职责,层层压实责任。省级层面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统筹协调和调度工作。市县层面落实保护传承工作的主体责任。探索实行“街长制”制度,由市级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街长。二是加强考核评价。把街区保护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推动将街区保护传承工作绩效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研究制定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督查管理办法,加大对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的监督问责力度。将街区保护日常巡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范畴。

(三)健全法规标准

一是强化底线管控。

为防止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出现大拆大建、过度开发、割裂历史文化传承等问题,严格贯彻落实2021年8月印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等要求。二是完善相关机制规范。结合我省文化特色、保护现状和实施条件,制定完善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建筑保护修缮、测绘建档、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活化利用等相关机制和标准规范。三是健全街区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街区保护修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管理制度,建立分类型、分地域活化利用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

(四)强化规划引领

一是高标准编制规划。

市县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挖掘街区内各类文化资源,提炼历史文化核心价值,编制好街区保护规划。二是高要求执行规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规报批保护规划,将审批通过的保护规划严格作为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管理依据。

(五)推进活化利用

一是以用促保。

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发挥历史建筑、老房子的使用价值、社会教育和文化功能,尝试利用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加强保护对象集中地区统筹利用,串联成线、连线成网,融入绿道、绿廊,充分展示区域和城乡历史文化脉络。二是重视文化传承。梳理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历史文化街区所承载的文化体系,引导非遗项目落户,促进非遗活态展示,通过举办文化讲座、节庆活动等丰富街区体验。注重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三是探索多元化活化路径。深入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复街区。结合城市更新,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多元化人居环境改善路径。

(六)保障资金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研究设立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测绘建档、保护修缮等工作,统筹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资金,按照《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政府要将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街区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支持。鼓励社会力量采取捐资、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

(七)加大人才培训

一是加强管理人才培训。

适时举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培训班,从工作实务和技术研究层面,就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等方面,对全省从事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纳入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省级层面建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库”,遴选一批X省古建筑、传统文化方面的文史专家,开展技术宣讲和人才培训。教育部门在省内高校加大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相关专业与课程的力度。人社部门探索设立“历史建筑施工员”职业资格,允许符合条件的传统工匠、技艺传承人参与技术职称评定。三是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结合建筑工匠培训,有针对性地挖掘一批修建类、装饰类、造园类、烧造类等传统建造技术的优秀传承者和代表性人物,鼓励他们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培训建筑工匠和古建特色工,化解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用工矛盾。建议设立“每年培训百名古建修缮工匠”等目标,通过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专业、“以老带新”等方式,培育一支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完善历史建筑修缮工匠库,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储备技能人才。

(八)强化公众参与

一是鼓励公众参与街区保护。

政府部门制定公众参与法规政策,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在实际中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相关事宜全面公开征求市民意见。二是加强宣传力度。拟建议省级层面充分利用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我省相关部门,加大举办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的力度,选取历史文化街区为分会场,结合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摄影展、志愿者保护活动等。建立X省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展现街区魅力,讲述X历史文化故事。通过在我省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中加入文化遗产教育内容,进社区宣传街区保护相关知识、解释历史建筑维护等工作注意事项,加大新闻报道、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积极参与街区保护,共享街区保护与发展成果。三是营造多方合作机制。建立政府统筹、企业合作、社区沟通、公众参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作为街区保护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者。企业应充分与政府、社区和居民合作,成为具体项目的资金筹募主体和投资者。社区、街道办应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供有效支撑,集中收集、发布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信息,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公众应积极参与,自下而上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篇2

然而, 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在近十年间遭到大面积拆除。当地政府声称推行“镶牙式保护”, 即只保留个别古建筑, 而大量拆除所谓“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 用于商业开发, 兴建仿古建筑。今年年初,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走访南京安品街后发现, 所谓保留个别古建筑也只是空言, 他对这一“镶牙式保护”作出严厉批评。单霁翔表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不能只留下一些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 认为它们才是“牙”, 其他的都可以拆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还要保护老民居、原住民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 不能只保护个体的文物建筑。不仅如此, “我在现场看到, 镶上去的多是‘假牙’, ‘真牙’在哪儿呢?”

书生们的“保卫战”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 老城南历史街区一直遭受着被改造的命运。经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等一批文物专家证实, 自2001年以来, 至少有36处区、市、省级文物因旧城改造等被毁。

实际上, 老城南在南京曾是重点保护对象。早在1995年,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1—2010) 的批复》 (后简称《批复》) 中就强调了对老城南的保护。《批复》中提到, 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和落实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的各项保护规定, 这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中, 有5片为城南传统民居。

但对老城南的拆除一直就没有停下, 2006年出现拆除高潮。

对此看不下去的侯仁之、吴良镛、傅熹年、宿白、郑孝燮、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等16位国内著名学者上书高层, 吁请停止对南京老城南的拆除, 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拆除工作一度告停。

按照上级指示, 2008年3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会议在南京举行, 会上, 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干峙要求南京“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认为“城南地区要重点保护”,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强调“要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 曾参与制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先后到城南调查五十多次。“门东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门西等还剩下1平方公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在除去水面和道路, 也就五十多公顷了。这是最后的还能够整体保护的地方了”。

可到了2009年, 对老城南的大规模拆除又由当地政府拉开大幕, 老城南的南捕厅、安品街、门西、门东等历史街区被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 当年春节后大规模拆迁进入高潮。

当时, 88岁高龄、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谢辰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不守信用, 简直是胡闹!”

29位专家学者又挺身而出——由他们联合署名的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 被分别寄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委以及南京市委。他们呼吁, “如果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金陵古城将在几个月内被彻底拆光。”

“镶牙”还是“拔牙?”

2006年底, 在大拆大建遭各方反对之际, 南京市有关部门召集本地专家学者, 让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向大家介绍了“镶牙”式肌理再造的老城南保护模式。

南京市规划局编纂的《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研究》对该模式解释如下:突出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的保护, 在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的同时, 对其余搭建棚屋及不协调的建筑进行“镶牙”式更新。

在城南, 经过“镶牙”式改造的例子已有三个——“南门老街”、南捕厅和内秦淮河后五里改造。“镶牙”式还被写进了《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该规划提出对南捕厅分三层次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环境协调区。其中, 历史街区在甘熙宅第周围, 确保原汁原味;历史风貌区, 保护一、二类历史建筑, 其他建筑采用以传统风貌的新建筑用插建方式更新。

然而, 这个美好想法, 后来并未实现。

在南捕厅二期和三期改造中, 老建筑几乎被拆除殆尽, 全部原住民被迁走, 前者用于建设大型仿古商业街, 引入绿柳居等几家“老字号”和“爱尔兰酒吧”, 形成游玩、购物、餐饮一条龙的产业链, 后者则用于开发独栋公寓、酒店公寓、花园酒店和总部会所。而在内秦淮历史文化保护区, 有关部门承诺原址保护的生姜巷43号“北货果业公所”, 最后在规划的“保留”名单中删除, 最终被拆成一堆瓦砾。

“老宅全无、住民全无, 剩几个全新的商铺, 还有吃喝玩乐一条龙。”谢辰生叹道, “牙都被拔光了, 谈何镶牙?”其他一些专家也表示, 镶的“牙”跟以前风貌根本不相符, 都是些假牙。

对这种“镶牙式填入、织补肌理”的做法, 有专家指出, “这都是理想中的状态, 但最终这个地块拆平之后怎么开发?政府很难拿出这笔钱, 而开发商又不希望拿到手的地块有零星的文保建筑留在上面, 或对容积率、对开发项目限制太多, 所以到最后, 根本无法落实。”实际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 南捕厅这块地后来就被政府卖给了一个开发商, 对方提出:净地出让。

面对种种质疑, 赵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镶牙”式的尝试“就如同写一篇文章, 从立论本身就是商榷的, 即使立论成立, 整个如何写下去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商榷的”。

有人反驳:哪有随便拿历史街区做试验的道理, 文物拆掉了, 拿什么弥补?

而作为该规划的主持人, 赵辰否认自己是镶牙说的提出者。他说:“我就是打死了, 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 也就是一个建议者, 不是决策者。规划只是规划。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我们的工作是做协调, 既要保护, 又要发展, 这个事情非常难做。”

“整体保护”走弯路

“镶牙”模式要不得, 那么该怎么保护老城南历史街区?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名城的整体保护就是要落实到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 对南京而言, “整体”就是“街区”, “街区”就是“整体”。

这个共识也体现在2008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该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整体保护意味着包括传统民居、民国建筑、历史街区、地下文物、城市肌理在内的一切历史遗存都应当保留下来。

去年3月18日,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草案) 》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杨永泉和吴小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姚远5位专家联名向南京市法制办递交了建议书, 表示《条例》 (草案) 出炉令人鼓舞, 但其中老城的“保护区”划得太小令人担忧, 他们希望对老城实施整体保护。“不久前应邀参加该市法制办的保护条例专家咨询会时拿到的文本上明明写有‘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的字样, 刚过了一个星期, 怎么反倒又不提整体保护了?”薛冰质疑道:根据制订中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1.186平方公里, 历史风貌区2.489平方公里, 共3.675平方公里, 占老城面积7%, 如果单算历史文化街区, 只占老城面积的2%, 如果除去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面积, 恐怕老城面积的1%都没有。如果一座城市99%的面积都不配作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吗?

去年8月, 南京市规划局、市法制办、市文物局等部门参与起草的新《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新《条例》在总则第三条确定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保护原则。

而《条例》转变为具体的规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年底, 根据新《条例》“整体保护”的规定, 老城南规划提出“小规模”、“逐院式”、“全谱式”地以院落为单位, 渐进地进行恢复保护。

今年初, 对前几年被拆掉的街区进行的恢复工程终于开始。门东、门西等片区本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唯一存留下来的同时保留有古街区和古城墙的地段, 却在2006年被拆除殆尽。如今, 南京市正在依据1937年地籍图、1951年地界图等鼎盛时期院落边界记录资料, 对这些被毁街区按照原来肌理进行重建, 有些地方甚至要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再现出来。已经消失的膺福街、大井巷、小井巷等七八条老街巷的名字, 也将随着道路的重现, 得以恢复。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篇3

1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环境状况

东面:松风路-莲花路路-福禄路-永安路-高基街,以近代建筑为主,街道狭小,是佛山旧城商业中心。大型商业有:升平商场、高基街灯光夜市、福升广场、华景购物城、松风路仿古商业街、东方广场、莲花广场。学校有市十八小学、二十四小学。其它还有市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电影院等。

南面:莲花路-福贤路-建新路-祖庙路街区,是佛山历史文物遗存较多民间信仰活动和商业地段,其中祖庙路一带有华侨大厦、旋宫大酒店、珠江酒店、祖庙、民间艺术研究社、仁寿寺、图书馆、中医院、兴华商场、玫瑰商场、百花广场等。祖庙路东面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嫁娶屋、简照南别墅等,西面以现代建筑为主。学校有市第八中学、市第十二中学、市第二十五小等。公共文体设施有佛山图书馆、运动场等。其还有祖庙汽车站等。

西面:红路直街-亲仁路-汾江中路-高基街,以近代建筑居多。有第五小学、第四中学、市中医院、市电信公司、省第六建筑公司。新建大型楼盘较少,有红棉苑等。

北面:高基街-南堤路,以近代建筑居多。有佛山汽车站、太平洋电脑城、鸿运电脑城。新建大型楼盘较少,有岭南雅居、兴运大厦、湖畔明珠等。

2.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

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资源。

古园林——梁园。梁园位于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内,由佛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叔侄等四人于清代嘉道年间建造的多组大型园林群体,有群星草堂、十二石斋、汾江草庐、寒香馆等群体。

古建筑——祖庙。与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南北毗连。祖庙原名北帝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首”称之为祖庙,为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祖庙除建筑物本身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物价值外,它的建筑装饰及不少庙内的陈设如:陶瓷瓦脊、砖雕、石雕、木雕、金属铸件、神像工艺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堪称古建筑艺术之宫。街区内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培德里、适安里两个传统民居建筑群。这两个片区的民居建筑均保存完好,建筑装饰艺术完美。

非物质文化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秋色、剪纸、灯色、狮头、古玩、陶瓷、字画等。

3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3.1街区发展定位尚不够明确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潜力未能发挥;梁园一期工程仅修复原总体规划的一半,用地局限,景区不完整;与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缺乏联系,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和品牌效益。

3.2保护与发展尚缺乏适合的模式

除梁园外,街区内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其它旧建筑未得以更新和充分的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正在退化甚至消失;街区及其周边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未得到合理整合、利用,梁园与其缺乏联系,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和品牌效益。

3.3历史遗留问题多,旧城保护欠账多

街区内道路、停车、消防通道、服务等实施不完善,缺少绿地和活动场地;街区内居住生活条件差,环境状况不佳;新建建筑尺度庞大,无法与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相协调,破坏了街区的景观生态。

4 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功能分区

按保护功能进行分区,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分为梁园核心保护区,历史风貌区,风貌协调区。

梁园核心保护区用地 7.6098 HM2,历史风貌区用地9.0642 HM2,风貌协调区用地4.649 HM2。在梁园核心保护区包括梁园景区及新扩建的梁园景点,根据文物保护法及历史文物保护准则保持旧有梁园的历史原貌,对文物古迹实行有效保护。

历史风貌区以传统风貌旅游、传统民居区、传统商业服务为主,是城市活的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口最密集、最繁华、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历史风貌区内体现传统文化传统特色的民居及街巷空间予以保留,最大程度保留街区内原有的景观生态风貌。

风貌协调区是指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主要位于道路沿线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建筑,主要位于松风路道路两侧,莲花路道路一侧,这一区域要求采取环境综合整治,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要求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5梁园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规划要点

5.1整合街区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2优化街区土地利用,发展休闲旅游和传统特色商业服务,改善街区市政设施。

5.3保护和修复古园林和历史建筑,保护和恢复其历史环境;将全面修复梁园工程作为龙头,带动街区的开发和利用。

5.4积极发展旅游和商业服务,做好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

5.5着重开发红路直街为特色商业服务街市,安排好交通、停车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5.6推进街区非历史建筑小规模、渐进式的改善工作,保持低层高密度的建筑形态,逐步提高居住生活条件;

5.7通过置换、拆迁等方式,逐步降低人口密度;

6梁園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景观生态结构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以梁园核心保护区为主控点,以传统商业街区为纽带,以传统民居群为驻足点,以水为导向形成河网纵横的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以梁园为文化游,以传统商业街区为传统商业特色游,以传统民居为街巷空间形成连续的空间景观系列。

6.1梁园核心保护区:

保持梁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状,新扩建部分采用岭南园林设计手法,体现水网地带造园特色,水系贯穿整个梁园,恢复原来的历史景点,恢复十二石斋、寒香馆、汾江草庐、无怠懈斋景区。

6.2传统商业街区:

北边以梁园西入口为商业街起点,东入口位于松风路上,南入口位于莲花路上,南入口及东入口处设有停车场,商业街的空间布局特征是将景区与水体园林绿化有机结合。商业街南部的传统商业建筑群利用原有的传统民居经过更新改造,保留历史片断,改变建筑物的内部使用功能,保留传统民居文脉,留存历史片段,展现明清商业氛围。陶艺馆、琼花会馆、佛山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园、吴趼人纪念馆、博医馆、药林、药圃等构成传统商业街区,将商业与文化有机结合。陶艺馆展现佛山陶瓷业发展历史,在内可以看到传统陶艺的制作过程,佛山传统服饰馆也位于其中,将传统工艺融为一体。琼花会馆介绍粤剧的起源发展,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也是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有影响力的剧种,琼花会馆的设置意在恢复传统文化。佛山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园介绍佛山的历史名人展现当年的生活场景。博医馆介绍佛山医药业的发展历史,清代是佛山成药业兴盛时期,再现当年的发展盛况。药林、药圃以医药植物为主体构成园林景区。

6.3传统民居:

主要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梁园南侧的培德里传统民居和位于梁园东北角的适安里传统民居,还有大片保存完好的历史民居,经过现场调查及考证其中有一部分传统民居保存完好旧貌依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古城一定历史时期的范例,目前还没有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已具备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本次规划定义为“准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主要位于筷子路两侧的传统民居群。散落在松风路以东的传统民居有单幢或几幢连结在一起保存完好的,但没有成组群布局,本规划定义为“特色传统民居”。“特色传统民居”与水体广场有机结合,形成传统民居参观游览路线。为了保护梁园与培德里之间的空间肌理,保留梁园与培德里之间传统民居,形成空间连续界面。规划保留传统民居的社区活力,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市政配套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6.4水体系列:

水是城市的生命与灵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水息息相关。水网与传统街巷空间的交错布局是本次规划的一大特色,水体联结整个历史街区,佛山传统的城市布局特征“水网交错”的空间格局城市文脉体现在梁园历史文化街区,以梁园核心保护区水体为起点,流经传统商业街、佛山名人雕塑馆、博医馆、药林、药圃,经松风路流入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广场,再现当年水网纵横的生活场景,体现流水人家的意境。

7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7.1保护与改造规划定位的关系

首先是保护,以保护历史街区面貌为核心内容确定老城改造的发展目标。梁园街区所处的老城相应还有六个历史文化街区(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莲花南历史文化街区、任围历史文化街区、祖庙历史文化街区、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塔坡庙历史文化街区)。政府应牵头制定总体保护规划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街区历史发展形成的各自特色,制定不同发展模式和不同风貌的改造规划。

其次,根据街区的保护现状,保护规模以及市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近期和远期保护规划的目标,任务及实施措施,以保证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防止规划建设中途夭折。梁园街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应纳入城市发展建设大盘当中协调发展。如梁园街区规划三期工程,拟对筷子路、福禄路、汾宁路一带民初建筑的骑楼进行整修,而禅城区发展建设目标中也拟对上述地段骑楼进行改建,这就需要市、区两级规划部门和相关部门高度协调。要注意规划方案的连续性,品牌性、功能性、协调性和景观性。街区规划不主张大拆大建,对有价值的建筑及街巷等,虽破旧,该保留的要保留,对影响梁园周围空间环境、破坏街区整体效果的高层建筑及部分住宅楼宇,虽近十年所建,该拆迁的就要果断纳入街区规划中。特别是尚未纳入梁园街区的红路直街、松风路与梁园紧邻的多座高层。

第三,街区规划需用经济视野和保留城市历史特点来制定。有保护才能有发展,我们不能用大量破坏历史街区风貌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建设也要讲求社会经济效益。梁园街区南北两个古民居群的街巷和宅院在尽可能保持原有风貌的原则下进行大规模整修。资金来源可采用多元化投入新路,利用市场经济的各种力量参与老城改造和古建筑保护。政府出启动资金以此来吸取社会资源;产权置换或购买;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古建筑维修,政府对资助者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等[1]。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在维修好主体建筑的前提下,应对周围环境做合理的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使古民居成为与现代城市生活、交通和经济相适应且具有一定传统特色的区域,使其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7.2街区与改造规划管理的关系

制定街区改造规划前需做细致的项目调研,并对街巷、周边环境、居民进行规划管理分类。

7.2.1街区文物分布与周边环境。梁园街区除培德里、适安里两个古民居外,有李可琼故居、莲花巷土府等多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条有价值的古商业街(筷子路、汾宁路、升平路南段民初骑楼商业街)等。这些文物与周边环境的建筑从形式上、空间上有的过渡较好,有的与周边环境形成断裂。如果在保护区内只有几个孤零零的文保单位而缺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这几个建筑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纳入街区整体规划,合理设置使用功能,可提高整个街区环境空间质素。

7.2.2原有街区格局和传统外貌。从目前老城改造来看,大多数的规划部门都会对老城的风貌保护区及控制区内建筑体量、风格等形式做规控要求,梁园街区规划也不例外

7.2.3保留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和城市建筑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梁园街区就有很多民清时期代表性建筑,也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表性建筑。对规划建筑的取舍,勿以时间做取舍,不同时期的建筑,只要能自成一体,维修后能够使用,且满足规划要求,都应该予以保留,切不可因老城改造而割断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

7.2.4构建整体格局,尽量成片成线改造。梁园街区规划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几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功能分布和几条主要街道的过渡衔接关系。梁园街区规划大体可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形成”井“字形规划范围。

7.3街区风貌与现代建筑的关系

街区风貌的精神内核,是历史积淀的人文传统,也是保留城市的个性所在。梁园街区从规划开始就要遵循其特有的文脉打造梁园这个品牌,使梁园的文化脉络不至于在改建、扩建、新建中受到损伤,使老城在发展中显示出有机生长的特征[2]。当然,改建与新建的区域要与老城形成一种内在的统一性,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求在形体上的外在形式的一致,因为功能地需求和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人们对城市的实体和空间产生新的要求。一味地仿造即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但也不必片面地强调原汁原味,修旧如旧,或使用外间迁移而来的旧构件。讲文脉,不是要求仿古,而是要立足于佛山文化名城的打造,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来规划梁园街区,在功能设置上,充分考虑与现代城市生活与周围环境整体联系,当我们尝试性地建一些新建筑时,特别要注意新建筑与古建筑之间在量和质上的总体平衡,新建筑的气势风貌匹配不上老建筑不行,新建筑的体量层次喧宾夺主更不行。历史文化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进城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变化而演变。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是城市传统商业活动中心,店宅占据主导地位,其空间构成形式也极为丰富。历史街区保护的目的是保持或恢复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历史街区的保护分为两个层面的保护,空间整体环境的保护和建筑单体层面的保护。

7.3.1空间环境保护:空间环境主要体现在街道空间,建筑风貌和建筑高度的控制上,因此保护街区空间环境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控制。

街道空间控制: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及道路格局常常具有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个性,在我国坊、街、巷路网格局从古延续至今。街巷格局也是历史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中街巷的整理和复原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保持历史街区的空间尺度。

建筑风貌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应有统一的建筑风格、形式、尺度和色彩,保持风貌的完整性。建筑色彩宜青色和灰色,与梁园一期相统一,建筑风格反映佛山传统风貌,屋顶形式宜硬山式坡屋顶,尺度不宜过大。广场、铺地、建筑小品、灯具等宜采用佛山传统风格,与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建筑高度控制: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整体协调也是保护的重点,高度控制是协调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重要手段。和高度控制相联系,尺度的协调也是历史地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必须和街道格局和空间相适应。本规划建筑层数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周边50米范围内以二层为宜,文物保护单位周边100米范围内以三层为宜。紫线范围内建筑限高小于等于12米。

7.3.2 根据建筑性质、价值、保存状况,可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保存建筑:即保持原貌,绝对保护,如实反映真实的历史遗存,“保存”是针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优秀传统建筑,“保存”建筑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实施保护,遵守《文物保护法》及国际文物保护法规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保护建筑:即保存建筑的传统风貌,局部(主要是立面、屋顶)保存真实的历史遗存,内部更新改造,保护建筑的立面、屋顶等外观要严格按照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原则进行修复和维护,以存其真,对于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根据当前的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更新和改造。

更新建筑:既按传统风貌改造或重建。“更新”是针对风貌一般、质量一般或较差,以及已完全毁损的历史建筑所采取的整治措施,“更新”分为改造与重建,改造是对那些建筑结构尚完好,空间经改造后能够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尽量采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重新改造内部设施和内部空间,重建是对那些质量较差,或已完全毁损,内部空间难以满足功能的建筑,按照历史街区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重建,“更新”建筑毕竟是新建筑,在历史街区必须控制其数量,否则会降低历史街区的价值。

8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精神内核,是历史积淀的人文传统,也是保留景观生态个性所在。歷史文化街区从规划开始就要遵循其特有的文脉[3],使街区的文化脉络、景观生态不至于在改建、扩建、新建中受到损伤,使城市在发展中显示出有机生长的特征。当然,改建与新建的区域要与老城形成一种内在的统一性,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求在形体上的外在形式的一致,因为功能地需求和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人们对城市的实体和空间产生新的要求,一味地仿造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任何历史文化街区在功能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与现代城市生活与周围环境整体联系,当我们尝试性地建一些新建筑时,特别要注意新建筑与古建筑之间在量和质上的总体平衡,新建筑的气势风貌匹配不上老建筑不行,新建筑的体量层次喧宾夺主更不行。

参考文献:

[1]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文广局(文物局).苏州市古建保护条例[S]苏州.2003

[2]殷加华.古城风貌与现代建筑[J]江苏建筑,2001(4)

广西梧州骑楼文化街区保护条例 篇4

第二条 骑楼街区及其骑楼建筑的保护、管理与利用适用本条例。

骑楼街区东起石鼓路、大东下路、阜民路、南环路,北往大中路、北环路、桂北路至龙母庙,西、南至四坊路、九坊路、五坊路、小南路、南堤路、大南路、西江一路、西江二路所围合的区域,具体保护范围详见梧州骑楼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图。

骑楼街区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

第三条 骑楼街区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 梧州市人民政府负责骑楼街区的保护和管理,应当将骑楼街区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骑楼街区保护协调机构,协调、指导、监督骑楼街区保护工作。

梧州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发展和改革、财政、公安、消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商务、工商、文物、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骑楼街区所在城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骑楼街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五条 自治区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骑楼街区的保护和建设。

第六条 梧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骑楼街区保护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和推进骑楼街区保护可持续开展。保护资金来源包括:

(一)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资金;

(二)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

(三)骑楼街区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业主单位通过骑楼街区内合理的商业运作方式获得的部分收益;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第七条 梧州市人民政府在开展保护骑楼街区工作中,可以依法相对集中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第八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骑楼街区的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骑楼街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制止、举报损害骑楼街区的行为。

第九条 骑楼街区保护总体规划由梧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详细规划由梧州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梧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向社会公布。

经批准的骑楼街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依照原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条 在骑楼街区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拆除骑楼建筑,不得对骑楼传统格局和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骑楼街区重点保护区内建筑物重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进行,保持骑楼建筑风格。

经批准的骑楼街区一般保护区的建筑物重建,应当与周边骑楼建筑风格相协调。

第十二条 骑楼街区重点保护区骑楼建筑修缮和外立面装饰装修,应当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保护图则要求,不得改变骑楼建筑风格。

第十三条 骑楼街区重点保护区建筑物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按照骑楼建筑风格的保护要求,对骑楼建筑物进行修缮和保养。

第十四条 骑楼街区建筑物所有权人确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梧州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助;愿意迁出骑楼街区外居住的,政府可以采取收购、置换产权等方式予以保护利用。

出售由政府给予维护和修缮补助的骑楼建筑,在同等条件下,政府可以优先收购。

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投资或者购买骑楼建筑物,对骑楼建筑物进行保护利用。

第十五条 骑楼街区的广告牌匾、霓虹灯、泛光照明等外部设施应当按照统一规范标准设置。

广告牌匾、霓虹灯、泛光照明等外部设施设置的规范标准由梧州市人民政府市政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梧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骑楼街区重点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保护标志。

第十七条 梧州市人民政府应当挖掘、整理骑楼文化、民俗文化,举办骑楼传统文化活动,展示骑楼文化产品和民间工艺。

传承和保护老商号、传统特色商品以及其他骑楼文化元素。

第十八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骑楼街区内兴办文化商店、茶楼、粤剧社等与骑楼文化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

第十九条 在骑楼街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对骑楼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骑楼建筑的结构;

(二)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三)未经批准在主要街道占道经营;

(四)擅自在街道堆放沙石、杂物;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擅自修改骑楼街区保护总体规划或者详细规划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相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在骑楼街区内违反保护规划从事建设活动,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骑楼建筑,对骑楼传统格局和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的,由梧州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可处以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三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在骑楼街区内未按照标准设置广告牌匾、霓虹灯、泛光照明等外部设施,在主要街道占道经营,在街道堆放沙石、杂物的,由梧州市人民政府市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依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保护标志的,由梧州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擅自对骑楼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骑楼建筑结构的,由梧州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处罚。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篇5

【发布文号】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公告(十三届第22号)【发布日期】2013-08-14 【生效日期】2013-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南宁日报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22号)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已由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2年11月23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7月1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8月14日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2012年11月23日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13年7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促进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适用本条例。

历史街区内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现状格局具有相对典型和完整的历史特色、体现一定时期城市历史风貌的街区,包括“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和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其他历史街区。

“三街两巷”是指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和金狮巷、银狮巷。“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包括朝阳路以西、民族大道以北、当阳街以东、新华街以南围合区域和解放路沿街区域,以及市人民政府核定的延伸区域。

第四条 历史街区保护管理遵循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统筹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

历史街区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及其确定的机构负责历史街区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市、县(区)城乡规划、文化、财政、公安、国土、建设、城管、住房、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做好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历史街区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设立历史街区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专项资金来源为: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三)历史街区合理利用所得;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街区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街区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

第八条 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文化、城管、住房等部门对历史街区内建(构)筑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情况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要求,完善历史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第十条 历史街区的申报由县(区)人民政府提出,经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申报历史街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其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清单;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

(六)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七)其他有关材料。

符合历史文化街区条件的历史街区,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向自治区人民政府申报。第十一条 符合历史街区申报条件,县(区)人民政府不申报的,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可以建议县(区)人民政府申报;仍不申报的,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可以直接向市人民政府申报。

第十二条 历史街区内建成30年以上,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确定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具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

(二)反映本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

(三)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密切相关的;

(四)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第十三条 历史建筑由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征求产权人(管理人)意见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后,属县辖范围内的,报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属城区范围内的,由城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申报历史建筑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筑概况;

(二)产权归属情况;

(三)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说明;

(四)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十四条 经核定公布的历史街区由市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识、介绍牌。经核定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或者县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识、介绍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覆盖或者损毁保护标识、介绍牌。

第十五条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按原申报程序核定公布。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第十六条 自历史街区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市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完成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历史街区前期勘察、规划设计费用列入财政预算。第十七条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价值、特点、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三)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规划控制范围及建设控制要求;

(四)建筑空间环境、风格特色和景观要求;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

(六)业态布局要求;

(七)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规划方案;

(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九)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进行重点保护。

第十八条 历史街区应当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第十九条 历史街区修缮和改造应当遵循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建新如故、以复其貌的原则。在历史街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市或者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对历史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历史街区内毗邻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其他建筑,应当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风格和空间环境相协调。

“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围合区域内毗邻骑楼街区的建筑的高度、色彩、风格不得破坏骑楼街区原有的天际线和视觉环境。第二十一条 历史街区内街道的传统名称不得变更。

第二十二条 在历史街区内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必须符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不得破坏历史街区建筑空间环境,并依法取得设置许可。

第二十三条 在历史街区内开展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业态布局要求。第二十四条 历史街区内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历史风貌保护需要,无法按标准和规范要求设置的,由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会同公安消防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二十五条 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与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书,明确具体保护要求及相关权利义务。保护责任人变更的,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与承继人另行签订保护责任书。

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国有历史建筑的使用人为责任人;非国有历史建筑的产权人为责任人;无产权或者产权不明的历史建筑,使用人为责任人。

第二十六条 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修缮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从专项资金给予补贴。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保护责任人不具备维护修缮能力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二十七条 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历史街区保护情况组织检查评估,督促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和保护责任人加强保护。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未履行保护管理职责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移动、涂改、覆盖或者损毁保护标识、介绍牌的,由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30日南宁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修改的《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篇6

2015年03月24日 09:15 点击:[53]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2014年1月13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4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保护管理,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认定、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历史风貌街区中的文物保护利用应当符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历史风貌街区,是指经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保存文物丰富、风貌建筑集中成片、能够保持和延续传统。

格局、历史风貌、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本条例所称的风貌建筑,是指经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地方或者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自治州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管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自治州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规划管理工作。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自治州、县(市)文物、国土资源、旅游、公安、消防、工商行政管理、民族、宗教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相关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自治州设立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认定、调整、撤销、规划、保护等论证评审和决策咨询工作。

专家委员会由规划、建筑、文物、文化、社会、民族、宗教、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

第八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其来源包括:

(一)财政预算资金;

(二)国有风貌建筑转让、出租的收益;

(三)社会各界的捐助;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财政预算资金应当随着经济增长逐年增加。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九条历史风貌街区内的建筑、风貌建筑的所有权人为保护责任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保护管理责任。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应当配合保护责任人做好相应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

第二章保护名录确定

第十一条具备下列条件的街区,可以认定为历史风貌街区:

(一)文物较多、风貌建筑集中成片;

(二)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保留较完整;

(三)能集中反映自治州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

第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认定为风貌建筑: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的;

(二)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传统或者地域特征的;

(三)少数民族的代表性作品;

(四)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五)在革命发展史上或者重大变革时期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

(六)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七)名人故居;

(八)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

第十三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有保护价值的街区、建筑物、构筑物定期组织普查,并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挖掘和评估,建立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预备名录库。

第十四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历史风貌街区、风貌建筑保护建议名录,经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公示后,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历史风貌街区、风貌建筑保护建议名录,应当征求其所在县(市)、乡(镇)、所有权人意见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五条城乡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发出暂停建设通知,并组织评估论证,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应当采取预先保护措施;对不具有保护价值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恢复建设活动。

有关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报告的,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六条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由自治州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风貌街区、风貌建筑标志。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第十七条依法确定的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灭失或者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的,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自治州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后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风貌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风貌建筑名录。

第十八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档案。

第三章历史风貌街区保护

第十九条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历史风貌街区批准公布后一年内组织编制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历史风貌特色及其保护准则;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用地规划以及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的保护要求;街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维修、整改的要求。

第二十条在历史风貌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以及下列规定:

(一)除必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二)对现有建筑进行整修时,应当保持其历史风貌;

(三)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保护与之相联系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河流、树木和绿地等物质形态和环境要素,维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传统格局和空间环境,不得新建公路、高压廊道、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停车场和维修保养场、加油(气)站等设施;

(五)不得修建生产和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场所。第二十一条在历史风貌街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符合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风貌街区的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历史环境要素和景观特征,不得危及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安全。

第二十二条历史风貌街区内的土地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确需调整的,应当依法经有权机关批准。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第二十三条历史风貌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基础设施配置、消防、绿化等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历史风貌街区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配置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规划、消防等相关主管部门拟定保障方案。

第四章风貌建筑保护

第二十四条根据风貌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完好程度等,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保护等级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历史文化价值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显著,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风貌建筑确定为特级保护风貌建筑,其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不得改变;

(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风貌建筑确定为重点保护风貌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科学、艺术价值的风貌建筑确定为一般保护风貌建筑,其建筑的主要外部风貌、特色构件不得改变。

第二十五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风貌建筑的保护规划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二十六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图则和保护等级的要求,分别编制每处风貌建筑的保护使用导则,明确保护标准、修缮维护、保护利用等具体要求。

第二十七条在风貌建筑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因保护风貌建筑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风貌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使用导则的规定,并报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后批准。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风貌建筑。

因公共利益确需进行建设活动,对风貌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而需要迁移保护或者拆除的,或者作为分散的单体风貌建筑不易于保护的,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拆除、迁移或者易地复原重建。

风貌建筑拆除、迁移或者易地复原重建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第二十九条风貌建筑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拆除、更换风貌建筑构件。禁止非法买卖风貌建筑构件。

第五章修缮利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第三十条风貌建筑的所有权人负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申请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一条维护和修缮风貌建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图则、保护使用导则编制修缮方案,经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维护和修缮历史风貌街区内的其他建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要求编制修缮方案,经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第三十二条在历史风貌街区内的建筑和风貌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泛光照明、空调外机、雨篷等外部设施,应当与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风貌相协调。

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或者方案时,涉及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应当征求同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意见。

第三十三条风貌建筑存在损毁危险的,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协助保护责任人进行抢救保护。

第三十四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鼓励发展与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相适应的文化、旅游等产业。

第三十五条利用风貌建筑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符合保护要求和规定用途,并与风貌建筑的历史文化相协调。

改变风貌建筑用途的,特级和重点保护风貌建筑报自治州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一般保护风貌建筑报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六条风貌建筑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应当保证风貌建筑结构安全、使用合理,保持原有历史风貌。

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转让或者出租风貌建筑时,应当将有关保护要求告知受让人、承租人,并在合同中约定。

第三十七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督促有关保护管理机构、保护责任人加强保护措施。对达到日常保护和管理要求的保护责任人,可以在专项保护资金中给予管理维护资金补助。

第三十八条腾迁风貌建筑的,应当对拟腾迁的风貌建筑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进行妥善安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腾迁安置可以实行货币安置方式或者异地房屋安置方式。实行货币安置的,安置补偿费应当高于被腾迁房屋市场评估的价格。实行异地房屋安置的,安置标准应当高于原居住和使用水平。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未及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当地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设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标志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50万元以上8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不改正或者未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擅自迁移、拆除风貌建筑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擅自拆除、更换和违法买卖风貌建筑构件,以及未申报修缮方案擅自维修和修缮历史风貌街区内的其他建筑,致使风貌建筑受到破坏性影响,历史风貌街区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性影响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章附则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篇7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 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 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规划师们深刻认知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 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既要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又要延续街区内居民的生活。

本文从抚州文昌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中出发, 以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及利用为例, 对协调基础设施提升、街区风貌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1. 研究背景

1.1 规划区域概况

抚州, 旧称临川,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南部、赣闽两省交界地区。抚州北邻南昌市, 是抚河下游、进入鄱阳湖前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 是古代临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文昌里街区位于抚州城东北部、抚河与干港所夹洋洲半岛西部, 毗邻抚河, 自古为进出抚州城、联系城乡的重要地区, 目前是抚州城仅存的风貌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面积约65 公顷。

1.2 街区排水系统现状

文昌里历史街区内的现存排水系统主要由石砌或砖砌边沟、暗渠、明渠构成, 它们保存相对完整, 部分街巷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笔者在街区调研中, 对仍在发挥排水作用的暗渠进行了统计:6 条街巷下合计4.76 千米的雨水暗渠保存相对完好, 仍在承担排水功能, 具体详见表1。

现状排水系统的问题方面。街区内排水暗渠覆盖面积较小、部分区域尚无排水系统。现状排水暗渠建设标准低、年代久远, 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盖板塌陷导致的暗渠淤塞、损坏问题较普遍, 导致部分区域排水无出路、内涝频发。此外, 街区内生活污水同样须通过地下边沟、暗渠排放, 污水排入后对街区内外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

2.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2.1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意义

传统排水系统在文昌里地区内的意义不仅是收集、排除民居和院落内雨水的设施, 在文昌里街区内, 传统排水系统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相互搭配, 构成了丰富、立体、完整的街区风貌。以街区内常见的天井为例, 在年降水充沛的江南地区, 以多种方式充分收集、利用雨水, 显然不是出于缺水的原因, 古时徽州人讲“聚水如聚财”, 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 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1], 中国江南地区的天井多有此寓意, 文昌里亦不例外。而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青石盖板的雨水沟渠所收集的雨水, 在更多的时间里也被赋予了日常生活取用、种养殖取用以及防火等多种功能[2]。这些传统的设施不仅便利了过去江南百姓的生活, 也是勤俭、朴素的人民性格的具象化体现。所以, 从文化延续性的角度, 传统排水系统是街区内生活习惯和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 是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 应该受到保护、展示和借鉴。规划提出的这一观点,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中提出的保护历史遗存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保护历史信息真实载体的原则一致, 同时在国内其他历史街区中, 如扬州东关街、深圳大鹏所城、福建三坊七巷等地, 传统排水系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3]。

2.2 街区雨水收集排放模式

文昌里街区内部分建筑、院落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水设施保存相对完好, 与街巷中的排水沟渠可以构成完整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经过合理恢复、修缮, 可以承担起街区内雨水收集排放的任务。

本次规划中提出的雨水收集、排放模式为:降雨落入庭院后由天井收集, 部分下渗入地, 其余雨水由院内暗管或集水渠排入街巷暗渠;街巷暗渠内雨水在流动过程中持续渗入地下, 剩余雨水分别汇入区内湖塘, 补充景观水体;汛期雨水量较大时, 可开启排涝泵站将湖塘内雨水排入保护区外水体。

考虑到历史街区街巷和庭院内的青石板地面、砖石等砌筑材料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为减少街区排水系统压力、增加雨水下渗, 规划建议在街区路面整治时, 地面铺装尽量选用传统的砖、石等透水性材料, 保持街区的原真风貌。

2.3 街区雨水系统布置

在文昌里街区内, 共有街巷40 余条、总长约6.8 千米, 受建筑和其他历史遗存影响, 街巷普遍较窄且断面宽度变化较大 (如街区西侧河东湾直街宽度在2.7~5m间) , 街巷部分位置进入基础设施的管线存在明显困难。在供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线中, 依靠重力流排放的雨污水系统布局与协调一直是困扰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难题, 在当前国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 通常采用合流管线收集雨污水[3]。合流管线虽然以一根合流管代替雨、污水两根管道, 但由于须考虑降雨时同时收集并排放街区雨污水, 其管径普遍较大、工程施工时影响也较大。此外, 为满足雨水收集需要, 街区各条街巷下都须布置合流管并配套大量雨水篦子、检查井, 不可避免对历史街巷风貌以及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规划为避免设施改造对街巷两侧历史建筑的影响, 提出了街区排水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排水系统, 对传统院落边沟、街巷暗渠进行清淤、拓宽并加以适当的完善改造, 以现状保留/ 修缮沟渠和部分新建石砌或砖砌排水沟渠承担雨水收集和排放任务;

2) 单独收集排放街区内污水, 以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街区内污水系统的管材;

3) 为解决狭窄街巷内布置雨水沟渠后对其他基础设施管线 (特别是污水管线) 的影响, 规划中原则上避免在一条街巷内同时布置雨、污水管线, 根据街巷具体情况, 可以采用“梳齿”或“对襟”两种形式, 道路两侧地块面积较大、用户较多、雨污水排放压力较大的街巷, 可采用“对襟”式的雨污水系统布局, 其他街巷则采用梳齿状的雨污水系统布置形式;

4) 新建暗渠布置应充分结合现状街巷暗渠的路由, 为增加新建暗渠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能力, 同时考虑到道路横坡, 在有条件的街巷, 建议优先采用双侧布置暗渠的形式。

根据上述原则,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总长约6.8 千米街巷 (宽度不小于2米) 中共布置雨水暗渠12.62 千米。其中, 敷设400mm宽盖板暗渠12.50 千米、600mm盖板暗渠0.12 千米。宽度小于2 米的狭窄街巷内以边沟代替暗渠, 规格建议采用Bx H=200mmx150mm的矩形断面, 并沿街巷双侧布置, 以利雨水收集和输送。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合计铺设传统形式排水暗渠12.62 千米, 并在不同断面街巷中做到了雨污水设施的完整覆盖, 整体提高了街区排水基础设施的水平。其中, 现状保留、修缮的暗渠在雨水系统中占比约为32%, 传统设施的保留利用比例较高。

2.4 雨水暗渠排水能力校核

为保证传统形式排水沟渠的雨水排放能力, 规划提出对现存石砌或砖砌边沟、街巷盖板暗渠和明渠进行清淤并加固其结构;在设计和计算中要考虑新建暗渠的排水最小安全超高。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 50014-2006) 》 (2014 版) 所规定的明渠 (上沿至渠内水面) 最小超高, 建议街区内暗渠设计的最小安全超高控制在200mm为宜。图4 所示为降雨重现期P=2 年的情景下, 街区内传统形式暗渠的计算流量与其过流能力的比值, 其中, 89% 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0.4~1.0之间、6%的比值在1.0~1.2之间、仅5%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1.2~1.4之间。考虑到暗渠设计时的200mm安全超高, 可以认为规划后街区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普遍不低于重现期2年的标准, 已经达到《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50014-2006) 》 (2014版) 中规定的市区人口100万以下城市 (抚州即属该级别城市) 的排水设计重现期要求。

2.5 传统排水系统的优势和有机保护

采用传统的雨水沟渠排放形式可以取消埋地雨水管, 节约地下空间,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传统形式的雨水沟渠沿地面铺设, 与常规雨水管道相比, 没有覆土限制、没有与其他工程管线及与建筑物的净距等要求, 而且施工及检修相对简便, 特别适合于地面及地下空间紧张的历史街巷。

本文以文昌里街区内的管线布置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DB11/T 692—2009) 》 (下简称《北京地标》) 为例来说明传统雨水沟渠在历史街区内的优势。图5-1 为摘自《北京地标》内的3 米宽胡同市政管线横断面布置图, 敷设DN100 给水管、Φ300~400 雨污合流管各1 根;图5-2 为文昌里街区内断面宽度2.5~3 米街道的管线布置示意图, 街巷下同时布置了给水、污水以及雨水管渠, 与图5-1相比, 在狭窄街巷下同时进入了给水、污水、雨水管渠, 实现了雨污水分流, 更有利于街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环境改善。

传统街区的外部空间影响了人们的城市记忆, 对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保存街道特色以及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 能恢复人们的街区记忆、激发人们对所居住街区的认同感、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4]。

以深圳大鹏所城为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其排水组织利用地形高差, 在街道一边设明沟排水入护城河, 十分适宜南方多雨气候, 沿街居民在明沟上搭两块青石板出入宅门, 形成了一种传统特色景观[3], 在《大鹏所城保护规划》中, 将这一传统排水体系作为了街区有机保护的重要内容予以了保留。

在文昌里街区, 为实现对传统排水系统的有机保护, 在完成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后, 亦应当组织人员对街区的水塘、排水沟渠的位置、尺寸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登记, 以文字、照片等形式记录其现状特点, 作为后续维护管理的基础资料。同时, 应在街区内一些大型沟渠、湖塘处, 设立鲜明的标志, 并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中尽量按照传统的技术、材料、形式, 进行修复、加固和保养, 对于一些周边有条件的排水沟渠, 可以打开部分渠段盖板以供游人参观。最后, 传统排水系统在使用中, 应当有明确的维护、修缮机制, 并由专业部门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 以保证其正常发挥排水功能。

3.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文史研究、规划理论、社会管理、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文昌里是典型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 密布的历史遗存、狭窄的街巷、有限的公共空间都是对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提出的限制要求, 传统的大动作、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其破坏性显然大于街区价值提升。本次保护规划在综合考虑风貌完整性、文化传承性、功能完备性后提出了传统雨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方案, 是将基础设施提升与街区保护、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一次实践。

摘要:在历史街区保护中, 基础设施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以“遗存”的视角看待街区内的传统排水系统, 强调从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知街区基础设施提升行为, 在功能提升与文化延续的基础上, 探索了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在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 避免了对街区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街区风貌的原真性, 有利于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排水系统,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第六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6-97.

[2]胡敏.历史街区的防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69-74.

[3]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106-11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篇8

昙华林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街呈东西走向,西起得胜桥(胜街)北段,东至中山路。沥青路面,全长1220m,宽3m。昙华林是外国人在武昌涉足较早、较多的地方。自1861 年汉口开埠以后,外国传教士就在此街附近花园山建起了天主教堂。在街的东段开设了文华书院后又在这一带开办医院和“育婴堂”等所谓慈善事业,留下了一批西式建筑。该地现今仍遗存大量历史建筑,是反映武昌近现代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历史资源。

昙华林街区内近代建筑类别

昙华林街区作为一条历史街区,拥有风格迥异的建筑按类型可以分为教育类、宗教类、住宅公馆类、医疗类。在昙华林街区内有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座领事馆建筑——瑞典领事馆。“昙华林街区还有保存有一部分‘江夏民居,它们或为粉墙黛瓦、或为青砖青瓦、面阔三间、五间,进深五间、七间不等,七架梁抬梁加穿斗式木构架,有的有天井,有的龛壁搭建阁楼,有的在大门后还设置有拴马房。”截止2015年共有52个建筑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建筑,其中一级保护建筑项目五个,二级保护建筑项目十四个。尚有些许优秀历史建筑还未被列其中。

在近代历史中有22所教育学校在昙华林街出现过,众多的教育机构选址在此这奠定了昙华林街区的浓厚文化氛围。1871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始建的“文华大学”,是外国教会在武汉开办的最早的学校。修建有不少的洋楼和中西合璧式建筑。现存的有文学院,1903年修建,2层砖木结构,天井回廊式建筑,两廊立柱栏南立面底层门厅及项层房间都为砖砌,台基块石帖面,外墙及内墙门窗皆采用券顶,西立面外墙原为廊庑,现封闭。内天井下沉,天井台明为红砂石,北面入口采用四根陶立克柱式支撑于台明之上。1920年陈独秀来汉宣传马列主义就居住于此。

在昙华林街区内除了有大量的教育类建筑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宗教建筑,1864年英国基督教会在昙华林建造了武汉市第一座教堂“崇真堂”,该建筑为哥特式教堂,单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拉丁十字型,门窗为明显的哥特式尖拱并向内收,镶嵌彩色玻璃。本地区还有不少的民居建筑,曾任是民国时期武昌地方警察局长蔡广济的旧居位于现在的戈甲营94号,1930年建成。该建筑砖木结构,人字坡仿西式结构。建筑保存完好,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有门廊、踏步、百叶窗。顶有阁楼,高台基,透空地层。总建筑面积有187平方米左右。

昙华林街区内近代建筑的保护及更新策略

昙华林街区已有逾10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战火的摧毁和人为的破坏,虽然有部分优秀历史建筑已经开始得以进行保护修葺,但是仍然还有些许优秀历史建筑还没有得到保护修缮。“民国石瑛故居突遭拆毁,民间文物专家出面制止,引起多方关注,最终把已拆了的半层房屋按原样恢复,并列为文保单位。后经专家论证,直到2004 年以后,政府才初步提出打造昙华林的计划,欲定义为‘艺术村。”在此后,陆续有50余幢建筑被挂牌保护。

其次在进行保护时应采取分级保护和逐步整治的手段,切记大拆大建,对后人进行改造得不合理的地方,维修时应恢复原来的样貌或风格。对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建筑,首先应该改善其设施,历史建筑不同于历史文物,它是供人所生活居住在其中的空间,对历史建筑改造的目的一个是为了保存传统风貌,另一个原因是对还在使用的建筑让其“再生”。甚至可以对部分历史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功能置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只对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外立面可因建筑自身的性质不同或原样修复或改造利用。功能置换为历史建筑的再循环提供了可能,它突破了原来的固有模式,不仅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对内部空间氛围进行调整,还使老建筑的韵味在新与旧的碰撞中得以强化。

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整治的具体措施除要考虑建筑自身的价值、保存状况外,要从街区整体风貌环境的保护要求出发加以综合判定, 明确重点保护与整治的地段, 同时要使保护与整治的各个建筑相互协调。同时历史建筑和街区改造需要同时进行,并且要注意二者的关联性。整个街区文化特征要体现出历史建筑的价值特征,其次应当有连续有吸引力的街巷空间引导人流抵达历史建筑,各个历史建筑节点需要街巷空间加以串联。

结语

对于历史建筑的修复,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随着时间的延续,历史建筑会不断地被修复与更新。鉴于此地建筑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文脉,经由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仅是实体建筑本身,而是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故在对其改造的时候尽量做到“修旧如旧”,还原历史真实面貌,让子孙后代也能看到历史上这些建筑的原本面目。

上一篇:浅析海尔集团营销策略下一篇:玫瑰公主的心愿玫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