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2024-09-23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共11篇)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摘要:秦砖汉瓦、唐城宋墙、明街清坊所蕴含和象征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辉煌,它们标识着人类曾经走过的历程,其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负载着人类历史的真实信息,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明和文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遍布中华大地的丰富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国数千年辉煌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真实体现。继承、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精神基础,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看到,如何求解名城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不仅是文化史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本文着重探讨丽江的开发,针对开发对保护方法进行评析且得出结论。

关键词:丽江古城,开发,保护

一、云南丽江古城

(一)丽江古城的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中就有久负盛名的丽江大研古镇。

(三)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

(四)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民族与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结合了汉族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

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本地区的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五)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七)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并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二、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

(一)制定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丽江旅游发展在开发和建设时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资源和名牌,确保丽江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防止盲目竞争,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激发丽江人民的在民族文化保护上的忧患意识,宣传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思想上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保护意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三)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总之,旅游作为一柄双刃剑,虽然不可避免地给古城古镇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唯有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寻求一种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传统文化及其所依托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旅游与文化持续协调的模式,尽最大可能在旅游开发之初就考虑到将旅游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的措施,以真正实现接待地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媒体宣传

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六)摆正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位置

政府应该发挥其行政力量保证丽江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需要在旅游失氛围的营造、旅游地形象的塑造、旅游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致力于提愉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政府的职能决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在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职责。

(七)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以家庭为单位向年轻人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工作,继续收集、整理、制作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通过传授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对内对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传授工作,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纳西文化的永续传承,为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培养其保护意识。积极参加民族传统节庆、祭祀活动 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高兴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作为假日,一方面更能够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若干重要的价值有更好的机会在生活中自然地传习。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八)保护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东巴文化产品。运用影视人类学的原理,抢救、整理、复原、摄制几个重要的东巴仪式。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三、总结

旅游是人们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丽江发展旅游业应该加强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秀民族资源,协调民族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贯彻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古城古镇是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相对封闭的空间。古城古镇旅游兴起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互动和碰撞,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他们为丽江民族文化的特色产业。参考文献:

【1】蒋高宸.丽江——美丽的家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杨福泉.从丽江古城谈遗产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想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3】刘瑾,纳西文化空心化旅游商业化如何保护传统[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 【4】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5】刘燕.旅游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6】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2

一、制定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规划

为了真实、完整地保护并延续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价值, 系统管理其文化景观, 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开平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开平市碉楼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政府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制定的原保护管理规划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形成《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管理规划》, 并逐步组织实施, 坚定不移地把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放在第一位, 以求能将其完好地留存后世, 永续发挥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展示游览的功能。从保护的方针、原则、目的、范围、内容、要求、方式、程序、措施、机构等各个方面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的保护。

二、遗产地保护情况

碉楼是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景观的主体部分, 其本体的保护管理好坏, 直接影响到这一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能否保存与延续, 因而是保护管理的重点。

现存的开平碉楼有1833座, 自力村共有碉楼158座。自力村核心区内的21座碉楼中有16座为一级保护碉楼, 自力村缓冲区内的137座碉楼中一级保护碉楼有4座、二级保护有24座、三级保护58座。在自然、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遗产地碉楼的本体至今无大碍。绝大多数碉楼的结构保存完好;一些碉楼的墙、柱和围墙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个别混凝土楼的楼面出现露筋锈蚀现象;个别碉楼因地基下陷形成楼体倾斜;部分碉楼从建造以来就缺乏防雷的设施。

经过6年的整治工作, 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办公室与五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建筑学、土木结构、历史、文物、世界遗产等方面的专家,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与工作联系, 通过课题的形式, 使不同学科的专家成为碉楼本体保护修复的主要技术支持力量。

同时, 广东省鲁班公司和开平本地的专业技术部门如房产局测绘队、防雷工程公司、防治白蚁中心等, 为碉楼本体多方面的保护修复提供了具体的施工技术支持。

碉楼的灰雕艺术是岭南的一种口传手授的乡村技艺, 掌握这种技艺的当地乡村工匠为碉楼本体的灰雕艺术修复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展示及利用情况

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前来参观的游客日益增多。为了满足游客参观碉楼与村落的需要, 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碉楼文物和环境景观的破坏, 自力村村落进行试验性开放, 摸索碉楼与村落游的规律, 积累管理经验, 培训管理人才。同时, 预测旅游发展趋势, 编制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其他遗产点, 待管理设施、管理人员条件具备后, 分期分批开展旅游。

自力村从2004年10月开放旅游以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既展示了开平碉楼与村落深厚的文化内涵, 又补充了文物保护经费、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从而调动了各方爱护碉楼、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当地村民参与保护的热情。据统计, 目前游客的总量不多, 但是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游客以国内尤其是广东省内游客为主, 境外数量小, 但是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游客多为团体过境游, 逗留时间一般为一天或半天, 度假游少, 但是自驾游等形式的散客逐年增多。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3

关键词: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美术文化资源

[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6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为:2016Z090和2016年度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项目 项目编号为:JHD2016S06]

从启动申遗到申遗成功,八年来有关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的学术研究风生水起,跨越政治、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等不同的学科门类均将研究的视角集中于此,掀起了新的研究高潮,其中从美术与文化交叉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成为了新的研究视域。

一、关于陕西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旅游产业开发。旅游产业是美术文化资源开发应用较为集中的行业,马秋芳认为根据主题视觉图片进行分析,历史文化遗址主题(25.79%)在九个主题中排列第一,是陕西旅游视觉图片的第一主题。李巧玲从历史美术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认为西安应突出丝绸之路上的周秦汉唐盛世之都的都城文化和黄天后土埋皇上的陵墓文化,将标准色确定为黄色、绿色、红色,强调简练、艺术性强、识别度高的视觉符号识别系统的设计。

二、关于陕西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不同艺术产业开发与保护。米高峰认为从丝路文化资源中挖掘、开发可以启迪中国动画原创的文化艺术资源,丰富自身艺术形式并形成鲜明特色。胡潇认为丝路文化在艺术作品中得到挖掘、拓展与延伸,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联合展览,由国内著名画家组成的“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等。[1]

三、关于陕西丝路大遗址保护的展示及规划设计。刘克成解读了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及遗址公园的总体设计规划。燕连福总结了大明宫遗址所拥有的物质文化资源特点及其文化产业转化策略。王新文强调发展“符号化”旅游,文化内涵需要转化成易于理解与接受的美术形象、设计符号等,将其内在精神在旅游参观的瞬间展示出来。

四、关于陕西丝路宗教遗迹的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常青和樊娟介绍了大佛寺石窟遗产点的洞窟雕刻、石窟造像、彩绘壁画等艺术奇观。李淞从历时态的发展视角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历代陕西石窟艺术的特点和流变。傅敉邦对以大小雁塔为代表的陕西古塔的建筑艺术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五、对于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杜晓帆指出丝路作为整体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一,文化景观存在时空差异。其次,价值判断上也需要形成一致观念,如丝路如何调和普遍价值与保护管理方面的矛盾。燕连福指出宫殿大遗址观赏性比较弱,遗址内缺乏山水体系,可利用景观元素稀少,其可视性不强。

上述诸多研究成果证明,在“一带一路”宏观政策背景之下,该领域已经出现一些专门的学术研究成果,但是仍未形成明显的学术研究焦点,研究内容较为分散,研究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有的遗产点还缺乏专门性的美术文化资源相关研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串联的线性宏观研究鲜见。

2006年陕西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做好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陕西段)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正式启动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历经八年,终于2014年6月,经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议表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原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公布的22处丝绸之路遗产点中,陕西省有7处,分别为: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2]

丝路文化遗产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藏,申遗成功远非终点,而是成为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新的起点,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术文化资源。丝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体现在7处遗产点中,是对陕西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积累的艺术活动的资源凝练和文化生化,是一种被称为“诗意的栖居”的地域化的以中华文化生长繁衍为主干,具有多重文化交融艺术特色的文化个体及知识存在,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成为摆在人们面前,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研究意义的重要课题,需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首先以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申遗历程为线索,提出丝路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对象,进而展示其理论和现实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文化产业对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价,并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和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基本范畴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概况。1.歸纳与总结遗产点的美术文化资源特点。2.介绍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3.辩证分析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关系。4.指出线性遗产美术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联动与共享,强化遗产点美术元素和美术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丝路历史文化视域下的遗产点美术资源开发,丝路遗产美术文化资源的综合性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等目前陕西丝路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三部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陕西段遗产点的美术资源分析。1.汉唐宫殿大遗址,地表遗存灭失殆尽,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遗存较为缺失,可观赏性差。然而遗存数量众多、整饬典雅的画像砖和瓦当,载于其上的纹饰和文字仍然保留了历史原貌,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讯息。且两遗址考古发掘仅及其一隅,其美术资源仍未完全彰显。两外,遗址附近的墓园以及史料记载中,壁画、墓俑、雕塑等均可以作为重要的宫殿遗址附属美术资源。2.“三塔一窟”宗教建筑遗址均是佛教遗存,大雁塔、小雁塔和兴教寺塔分属唐慈恩寺、荐福寺和兴教寺,证实了丝路佛法东渐、佛学兴盛的历史。大小雁塔塔型轮廓优美,延丝路自西舶来,“砖表土心,仿西域窣堵波制度,以置西域经像”,已经成为西安标志性的设计元素。彬县系丝路西出长安东段北道第一站,彬县大佛寺石窟造像在历史上曾被谬归为敦煌系统,其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雕塑精美,标志着最纯正的唐代佛教造像艺术风尚。石窟壁画主题鲜明,色彩艳丽,场面宏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宗教渲染力。3.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张骞墓最具美术价值的是墓前一对西汉残存的石翼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刻遗物之一,气魄深沉雄大,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3]

第四部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分析。丝路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不应仅及于7处遗产点所蕴含的美术资源,他们虽瑰丽丰富,但仍不能涵盖丝路遗产在陕西,尤其是古长安的艺术遗存和文化特质。因而丝路遗产的美术文化资源还应从美术文化的视角,沿着历史坐标下的丝路造就的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对皇家、宗教、外邦、民间、园林、名人、遗迹等构成陕西地域美术文化宝库的子板块所蕴含的历史美术文化元素展开研究,并在分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凝练,以资对其保护与开发提供资源前提。

第五部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陕西段的美术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措施。1.保护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保护先于开发、线性遗产的集体保护、原始风貌保存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等。2.保护的管理措施应当以政府宏观调控下的艺术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利用为基本思路,可以通过政府主导文化产业集团运营的管理模式、政府机构及其所属单位直接投入直接运营的国有文化产业模式、民营文化企业投资保护的模式进行保护,具体的管理内容应当包括法律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管理等方面。

第六部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战略。1.市场主导的美术文化配置途径及其优化;2.政府宏观调控的美术文化资源开发管理与监控;3.积极培育市场,利用丝路美术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相关产业发展;4.强化美术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整合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建立担保补贴、保险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

第七部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美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产业途径。1.影视业;2.文化旅游业;3.文化娱乐业;4.文物与艺术品业;5.艺术教育培训业。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2]刘克成.解说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J].中国文化遗产,2009,(04).

[3]王新文.基于保护的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

作者简介: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4

生态环境是海南旅游业的生命线,是海南实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资本。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环节上强化生态保护措施,是实现可持发展的战略要求。

规划环节:科学性、可持续性。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定要先行。

立足海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要素,遵循“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开发时序”的原则,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实现海南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海南旅游总体开发需考虑全岛资源环境状况,确定旅游发展潜力圈或欠佳的地域,充分利用海口三亚两地中心,向优先发展区域辐射。在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实施《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旅游重要区、景区景点都要做好规划,以促进海南旅游走上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

建设环节:精品、生态。首先,要抓优势骨干项目,着力实施名牌精品战略。旅游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产品是基础,名牌精品是提高档次、占领市场、形成综合效益的关键。要坚持抓优势骨干项目,铸造旅游精品,高质量地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最有效开发利用,最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品牌提高知名度,带动海南旅游产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其次,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尊重自然的异质性,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从三个定向目标上实践: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爱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再次,要开发生态建筑。旅游区的建筑要充分体现生态主题,实现人、建筑、自然的融合。要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不要随意切割山脉,截断河流。建筑色彩上要强调适当的统一,提倡回归自然,采取一些鲜明的对比色,以世界上亚热带地区海岸建筑与岛屿建筑作参考。追求地方特色,大力开发符合海南地方特色、符合当地生态的建筑形式,这不仅是环保的要求,同时也是吸引游客的要求。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5

摘要: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文化资源不注重保护就难以留存。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村落该如何保护来传承民俗历史文化,不仅是地方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每一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做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时,有许多项目涉及古村落保护问题,本文以中国河北蔚县古村堡群保护规划为例进行古村落保护的创新研究,以期古村落保护能够得到重视,并且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申世界文化遗产,促古堡大发展

——乡村旅游规划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创新总结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乡村旅游研究中心

一、项目背景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总面积3220平方千米,东距首都北京244公里,北距张家口市162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343公里,西至山西大同200公里,是东出西联、承南接北的重要枢纽。蔚县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有着众多珍贵古建筑和独特文化脉络的历史文化名城。蔚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其中,暖泉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北方城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代王城镇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南留庄村和上苏庄村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蔚县的古村堡古有“八百庄堡”之说,“十里一堡,五里一庄,有村便有堡,见堡即是村”,时至今日,仍遗存有345座古村堡,其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242座。

二、保护模式的创新提出

蔚县古村堡数量庞大,地面构筑物、建筑物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在历史、军事、民俗、建筑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这样有价值的历史财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原有的古堡墙破坏严重,有些古村堡的轮廓与外围村庄失去了明显的界线,新建民居与传统民居不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宏观上,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创新性的提出在古村堡保护的大前提下,以古堡资源作为串联,通过形象、技术、学术、商务等平台的搭建,形成文化、科技、信息、商务、人才、资金、服务、物料等多重要素的聚集,实现保护平台国际化、资源价值最大化、实施途径多元化,最终构建国家级古村落保护区,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结合实地考察,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发现蔚县的每座古村堡的历史价值、现存情况等都有所不同,为了使得保护规划能够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蔚县现存的古村堡进行了梳理,并在一类保护古村堡中提炼了五个先期重点保护古村堡,并根据古村堡的现存资源情况,对古村堡的重要的五个资源体系进行了评价,根据古村堡遗存情况调研,提出了古村堡的分类保护及开发实施办法。

三、古堡保护与开发的创新结合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蔚县的古村堡除了要进行全面的保护外,还要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合理的开发融入保护之中。

根据蔚县古村堡的特点,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古村堡保护区的主题定位提出了“古韵蔚州,古堡丰汇——世界古堡之最(林)”,突出了蔚县古村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其古村堡集聚的群落特征,古韵蔚州同时又是一个风情的蔚州,风情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

边情——蔚县位于冀西北山地、黄土高原和内蒙高原交汇处,处于内外长城之间的边关地带。为抵御塞外匈奴的侵略,古代曾在此筑赵长城,明代大修古堡,历史上这里曾是军事要地,涌现许多抗日战争英雄事迹。“边情”形容塞外风情及边关特征,是蔚县古堡大大门形象,是东部主题古堡保护区的整体发展格调。

农情——蔚县是京津农产品供应基地,是河北省最大的杏扁、贡米生产基地。农业依然是大部分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从而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系列农产品如杏扁、贡米、胡麻油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蔚县杂粮。“农情”不但是当地农业风俗的体现,更是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的整体展现。

丰情——“丰”,丰收,丰富多彩。当地人为了祈求丰收来祭拜火神、祭拜雹神、雨神等等,丰收了为此扭秧歌、跑活马、耍旱船等等,在丰收的背景下形成了当地丰富多彩 的民俗活动。丰情是蔚县人民淳朴生活劳作的形象展示,对城市居民尤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神情——蔚县素来有“八百庄堡”之说,且堡堡有庙,其中上苏庄村就有庙宇14座,卜北堡有庙宇28座,由此可见,祭神已经是当地民俗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将淳朴的愿望寄托于神,真武庙、观音庙、华严寺、五道庙、三义庙、释迦寺、地藏寺等一同构成了当地宗教习俗,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

民情——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比如抽烟袋、住土炕、挖地窖、赶驴车,玩古纸牌等等,深入民情,体会当地人的生活世界,回味曾经的趣味童年时代,同样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化。同时,古堡的保护与开发,也引进了时代发展的文化科技元素,改善当地人的思想及经济状况,有利于当地人素质及生活条件的提升。

按照古堡未来的发展方向、区位关系及资源特点,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最终提出将重点古村堡保护空间划分为五个主题保护区,对每个主题保护区进行主题定位和功能定位,促使古村堡未来更加有序的发展。

四、结语

蔚县的古村堡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文化性强,布局密集,作为古堡群在中国较为稀有,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对于古堡群的保护刻不容缓,保护规划针对古村堡的现状情况,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提出了创新型的保护模式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6

文化古迹保护

摘要:本文主要从国外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经验,提出中国城市文化古迹保护的一些改进建议。

Abstract: After reading other country’s experience in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 I write this essay to give some advice to the work in china.关键词:文化古迹保护 改进建议

Keywords: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dvice for provement

前言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其中包含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故事,是城市乃至民族的共同财富。因此,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随着和平发展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圣地,保护城市历史原貌,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意大利、法国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科学的城市古迹保护方法。相比较而言,我国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对于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原有的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不该有的破坏。北京老城区的拆毁触动了人们历史的神经,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措施。人民的重视也促使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虽然现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方法也存在不妥之处。文化保护的观念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和教育。各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依然在遭受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破坏。有些地方保护文化古迹纯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有预谋、有组织、有纪律的迫害。对于我们的城市,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老城保护的矛盾,我们还有很多要做,还有很多可以做。

建议

经过世界上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比较成功的城市案例的学习了解,我觉得我们国家可以在以下方面借鉴和改进: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

纵观国外的历史文化保护,都是从立法开始,以立法为手段,约束社会各方,共同完成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的约束。

在英国,保护伦敦历史古建的基本方法, 是为已注册的建筑提供法律保护。这项法律要求政府的一个代理机构—— —英国遗产局去对那些具有特殊兴趣的建筑做出鉴定。没有英国遗产局的许可, 这些建筑的主人无论是对其进行内部装修还是对其进行外部改造, 都是不允许的。另一个法规是让地方议会建立“ 保护区” , 对有着特殊历史风格的街道、公园和社区进行保护。保护区建筑无论是已注册的还是未经注册的, 凡是影响建筑外观的任何形式的改造, 都是不允许的。第三项立法是授权英国遗产局制定一个切实保护文物古迹的长远规划, 不经许可, 不能在被保护的文物古迹上做任何形式的开发或挖掘工作。[4]

意大利对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开始比较早。1947 年意大利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写入宪法。在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明确规定,意大利共和国负责对国家的艺术、历史遗产和景点进行保护。从1939年到1990年,意大利出台了《城市规划法》、《古城保护法》等一系列文件,从考古到城市规划,从文物到古建筑,从单体到建筑群,形成了对城市文化古迹的全方位法律保护。其中,罗马的《古城保护法》规定,古城历史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房屋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的使用权,个人并不拥有对建筑进行整体改造的权利,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定的法律进行,不允许擅自改变其结构、形式和色彩。[5]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法律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规定非常的细致,不仅是设立文物保护区,更有对文化古迹的具体保护措施限制。我国当前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但是保护的规定不够具体,基本不涉及文化古迹保护的实质性内容。而真正的文化古迹保护措施是有地方省市等制定并实施的,缺乏统一的规划。这很容易因为方法的不恰当造成保护不利甚至是进一步的破坏。很多城市申请文化遗产保护区,不过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文化古迹保护区大肆兴建各种设施,造成对文化原貌的破坏,只剩其物,没有其神。而有人对于文化古迹的破坏,早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法律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除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区的规定,还要对城市规划,城市文化保护部门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限制,商业气息和文化气息就像是酸碱一样,天生不能共存。

二、建立完善的城市文化古迹保护机制

完善的法律需要有人来实施才能够实现最后的目标。因此,在法律颁布之后,必须有相应的机构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文化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措施。在罗马城的成功保护,依赖于中央直属的健全的保护机构。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意大利始终强调保护文化遗产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政府垂直管理制度。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由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保护行政管理网络,直接委任地方代表并垂直领导。国家遗产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遗产部代表中央政府任命遗产部代表并向各地派驻,履行中央政府相关法令,负责所在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样的一种模式,就相当于在罗马成安了一个摄像头。罗马城的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关系到文化古迹的都会在中央的直接监控范围内。不会出现因城市规划建设而破坏文化古迹的情况。

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由国务院总管,而城市文物保护有城市当地的人民政府负责。相当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文物保护俊隶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职权不够,很容易导致其有名无实,在与城市规划特别是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建设决策进行对抗时,没有足够的力量。鉴于当今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很容易被利益诱导,为城市经济发展而忽视对文物保护甚至是破坏。

我国不能像意大利在城市为文物保护单独设立一套机构,但是我们应该强化现在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地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将城市文化古迹保护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三、借助城市规划在文化古迹保护中的作用

城市文化古迹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是每一个古城面临的矛盾。文物保护部门只关心文物古迹的完好程度,但是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建设发展,要建工厂、建写字楼、建居民区。如果不破坏文化古迹也能很好的发展城市,那么每一个城市都会把文物古迹保护的很好,不需要多少法律的监督与约束。城市规划,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城市规划部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执棒者。

罗马城作为行政和旅游中心,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因而城市历史上一直按新城围绕老城的传统模式发展。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新的发展必须避开古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罗马人确定了城市在旧城快速干道以东发展的原则,即开始按照新城在老城的一侧或几侧发展的模式进行规划设想。罗马古城区把现代交通限制在古城之外, 没有高架、高速道路, 主要发展地铁,使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尽量远离历史文物古迹。工业则继续坚持以生产原料消耗少的轻型产品为主,并配置在古罗马城外围,特别是在城市西南、东部和新罗马城郊区。

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为城市规划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将文化古迹保护列为城市规划的一项不变的原则。在城市规划的制定、审核、通过的过程中应该有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广泛参与,特别是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文化古迹保护的意识,让城市规划部门成为文化古迹保护的有力执行者。

四、增强市民大众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

任何的法律规则都只是一种外力,要想让民众真正的保护文物,就必需让文物古迹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的《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公众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地位远不及环境保护,认同比例为17.1%:57.6%。

在意大利,从 1997 年开始,政府每年 5 月份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文化遗产周”活动,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免费向公众开放。期间,文化遗产部还会举办以历史和文化为题材的音乐会、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公众增加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鼓励其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真正使人感到每一代人在文物保护上对祖先和子孙的庄严责任”。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观念在意大利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民族自觉。

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文化古国,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文化古迹的宣传,以书籍、视频等形式让市民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意识。将城市文化历史作为城市的名片,让市民们感受到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地加入到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中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策略及城市规划方案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大家亲自参与其中,在了解城市历史的同时,加强归属感。

参考文献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7

国家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而文化遗产又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对于在城市飞速发展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存在法规问题、认识问题, 也有保护方法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正确认识保护的价值, 从而制定保护原则和保护策略。合理科学利用及管理问题是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的核心。

我国文化在国际上、在东方建筑体系方面, 都以其独特、完美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是人类愿意共享的精神资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在一些缺少历史文化背景的城乡建设中, 被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增长点, 在全球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 给中国人带来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物理性变化。资本投入所产生的问题, 就是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景观, 如何处理文物及其环境保护与旅游事业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 尽可能少的干预, 要尽可能维修、保护、加固旧的构建, 使之延年益寿, 体现文物保护的真实性, 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对的完整性。在利用上, 要真正体现历史上的文化内涵和对本体环境协调的要求。

古建筑既是历史化资源, 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要注意对其本体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还要注意文物环境的保护。

在保护利用的角度上, 我们既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 也要尊重文物保护的原则, 要保护文物环境, 特别要保护文物真实、完整的历史信息。

关于旅游开发建设, 特别是旅游设施建设, 要依法按照城市规划部门对历史城市的规划设计, 必须尊重历史街区、历史名城的格局及其建筑空间, 包括路网格局的尺度, 而且要与周边风格相协调, 体现这个历史街区的传承。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8

我校凭借临近故宫、皇城根遗址公园、王府井等皇城景区和文化特色街区的优势,依托丰富的世界遗产教育资源,自2002年开始进行世界遗产教育研究的探索。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使得世界遗产教育在我校已形成一种特色教育。

在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立项重点课题“依托北京世界遗产,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二五”立项课题“在课程中进行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视野聚焦在世界遗产教育与地域文化教育相结合,依托学校周边世界遗产地故宫等教育资源,用北京的世界遗产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我们在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中融入世界遗产教育,在校本课程中积极开发了多门类的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积极建设三级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进行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

1.学科教学渗透

通过培训与指导,我校有23位涉及13门不同学科的老师在本学科的授课中进行了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例如:化学老师在讲解《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时,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青铜器、陶瓷、景泰蓝等国宝的主要成分和加工工艺为媒介,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宝贵历史遗产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并通过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了解会给世界遗产造成损害的化学过程和化学原理,初步了解相关的文物修复、保护方法,增强保护世界遗产的使命感。物理老师在讲解“气化和液化”知识点时,给学生布置了课前探究作业“了解故宫宫殿的建筑结构特点和其外形、选材”,提出了问题:“古代宫殿中没有空调,为什么还能使人感到凉爽?”

此外,我校还举行了“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多学科综合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初二全体学生在各科教师的协助下,成功地将课堂移到故宫,进行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走进文化大课堂——故宫》的活动。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语文课文《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任务,而且进行了语文、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地理等多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在课程中进行世界遗产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2.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依托周边文化遗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例如:以“我身边的历史——65中校园周边文化遗产探究”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在理论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学生围绕故宫、故宫外八庙、皇城根遗址公园、北大红楼、皇史晟等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知名人物和周边年长的居民进行采访。最后,学生们将调研结果整理,制作成展板在学校展出,并为学校其他学生进行了讲解。

在社区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小组走进社区,耐心辅导居民制作中国结,进行茶艺表演等。世界遗产小组的学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王府井等热闹的街头发放自制的世界遗产知识宣传单,向公众宣传世界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遗产,加入到保护世界遗产的行列。

3.地方课程

在地方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学校依托周邊的世界遗产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北京世界遗产地实践活动,故宫研究性学习,故宫外八庙探究学习,故宫、北大红楼中英双语义务讲解活动,等等。

开发校本课程,探讨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途径

1.校本选修课

目前,我校已开设多门世界遗产教育校本课程,如“我们的世界遗产”“剪纸”“中国结”“世界遗产教育与故宫双语导游”“世界遗产教育与国学”“世界遗产教育与故宫实践活动”“对联赏析”“茶文化与修养”等。校本选修课纳入课表,每周五下午校本选修课时间定时开课。

我校教师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合初、高中学生的校本教材,如《我们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国结》等。“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编写了《世界遗产教育——故宫实践活动》《世界遗产教育——故宫双语导游》《茶文化与修养》等世界遗产教育的校本教材。

学生们说:“通过对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不仅使我对国内外的名胜之景有所熟悉,更增进了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希望我国的这些文化精髓得以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更会肩负起把它传承下去的这份责任。运用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去发现更多值得保护的、珍贵的遗产痕迹,使我国的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2.遗产地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小组成员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故宫义务讲解员培训学习后,到故宫做义务讲解员,向游客讲解故宫,宣传中国的文化遗产。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小组成员参加故宫博物院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到遗产地当志愿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故宫义务讲解服务。

通过遗产地实践活动,同学们从最初对文化遗产的懵懂理解到热情投入的宣传,从面对同学羞涩地不敢张口到站在故宫的大殿前,充满热情地面对众多的中外游客侃侃而谈,他们经历了很多,也在活动中长大成熟,成为我国遗产与文化的优秀传承者。同学们在学习体会中写道:“当讲解完成之后,看到游客们满意的笑容,听着他们的称赞,那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成就感,永生难忘!听着他们说一定会保护世界遗产的承诺,我觉得自己尽了身为志愿者的义务。”

设立中学生世界遗产日,形成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为了广大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我校将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中学生世界遗产日,自2007年至今,我们已经成功地举办了7届中学生世界遗产日。每年的遗产日都会精心确定主题:“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争当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传承世界遗产,践行人文奥运”“探寻文明根源,传承民族文化”等,并根据当年主题组织全校范围的世界遗产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开展的活动有:征集我校“中学生世界遗产日主题、口号”;世界遗产知识竞赛;世界遗产知识讲座;绘制“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条幅长卷;昆曲、古琴欣赏;编织中国结、剪纸;故宫义务讲解员实践;“博物馆进校园”展板展示;学生自制展板——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宣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旅——故宫综合实践探究”的综合实践课展示;在学校操场组织世界遗产游园会活动,模拟故宫、鼓楼、北大红楼、宣仁庙、凝和庙、普度寺、皇城根遗址公园七个文化遗产地的讲解宣传和遗产地绿色环保的宣传;全校世界遗产教育主题中英双语演讲比赛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园活动,等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园活动中,我们根据中学生特点,挑选学生容易动手操作、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如面人、脸谱、风筝、毛猴、烙画、泥人、吹糖人等,请北京非遗促进会艺术大师现场表演、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师生们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体验互动活动。通过我校中学生世界遗产日活动,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受益匪浅,实现了对全校普及文化遗产教育的目的。利用本土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成为保护、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使者。我校的世界遗产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了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收获

1.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通过世界遗产教育讲座、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宣传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世界遗产的内涵、价值和保护的意义,从内心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世界遗产“不可再生”的价值。中学生是未来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世界遗产保护意识增强了,才能带动整个社会保护传承世界遗产。学生在学习文化遗产特别是本土文化遗产时,从中感受到先人的伟大和睿智、历史的荣辱以及人类文明的足迹,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诚和历史责任感,从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听讲座、收集资料、手工制作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内涵、文化积淀,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合作精神,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了学生多元文化的视角

世界遗产教育向青少年介绍全球各地的世界遗产知识,向青少年传授继承传统、捍卫文明、传递和平、合作发展的精神,使学生科学地审视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传统,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形成历史的眼光、全球性的眼光和全人类的视野,形成文化多样性视角,最终在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方面作贡献。

浅析古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篇9

浅析古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江南水乡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已经发展了十年之久,但依然存在着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相互矛盾。本文通过对江南水乡遗产保护的历史问题与现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对遗留问题解决方法的进一步思考,提出了应该从深入、全面、实时这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和发展保护策略,以求达到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

1、背景分析

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它们兼具独特的文化、科学、审美和经济价值,尤其以杭嘉湖平原为中心的江南水乡为典型,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历史城镇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它们同时也是国内最早开发旅游市场的地区。这些古城镇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保护与开发、旧貌与新颜的矛盾,存在着保护名城古镇风貌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矛盾。

从古镇的旅游发展历史来看,曾经存在着以下几点明显的问题:

一、“ 空心化” 导致古镇韵味的缺失:这些古镇尽管保留并修缮了其绝大部分古建筑,然而原先生活在古镇的大多数居民都已迁出,导致了古镇的“空心化”,丧失了原住民能为古镇营造的那份传统意蕴,其文化景观的价值也大打折扣,成为空城的古镇也失去了特有的风俗民情,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

二、社区参与度不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有些江南水乡城镇民居的设施落后,不适应现代生活要求。有些古镇人因为对老房不够重视,任意拆建翻新,在老房上加入新的建筑材料和内容,而无视它的传统价值与意义;

三、忽视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污染、水污染和文化污染,以及旅游中的一些不当行为,如建筑物乱搭乱建,旅游者乱刻乱划,都会破坏古镇原有景观特色,对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素以“ 小桥、流水、人家” 闻名的水乡古镇不但是一种侵蚀,更是一种破坏。

2、方法对策

如何将古镇保护深入、全面、实时地落实到位,这里简单地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性的思考:

2.1深入地将保护落实到文化遗产的根源

古镇遗产的保护易在物质文化的遗产保护,包括古镇的街坊、古建筑、古院落、古桥梁等;难在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保护,更重要的是其一旦流失,则很难恢复到历史的原样。这包括古镇的民俗礼仪、方言曲艺、人文风情等。深入地保护古镇遗产的目标就是要将古镇的典型遗产风貌和文化特征还原至旧时,这里最重要的是需要将古镇原住民的生活状态保护下来。如果原住民都搬走了,那么原住民的生活就自然不存在了,古文化就没有意义可言。因此古镇开发必须是保护性开发。首先,笔者认为必须控制游客的容量,从整体的遗产地中间划分出局部重点的特殊保护区,以保护这些区域原真的古老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特性。

2.2全面地将保护落实到古镇内在和外在形态的各个角落

古镇遗产是古镇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古镇的整体环境。这里面尤其重要的是古镇的绿色和蓝色网络。绿色网络指的是古镇的古树名木,蓝色网络指的是古镇的河流水网。除了这两点,花鸟虫鱼等生物的存在也不容忽略。试想象鸟儿在树梢休憩,蟋蟀在墙角鸣唱,鱼儿在水中嬉戏,这番意境恐怕也只有在江南水乡才能体验得到吧。其中,蓝色网络是江南水乡的灵魂,一旦水体遭到破坏,整个古镇的所有秩序都会被严重干扰。

2.3实时地将保护落实到古镇发展的每时每刻

这里所说的实时其实即指古镇的遗产保护必须与时俱进。这又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与该遗产在当时所反映的特性相适应,不同的遗产物在不同的时期映射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选择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内涵是保护的关键步骤之一。(2)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借助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遗产是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遗产其本身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需要的保护方法也必须是变化发展的,以求与遗产相协调发展。(3)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是实时对应的。这就需要一个实时监督和管理机构对遗产地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一旦监测到某些数据与正常数据有较大的出入,则应立即排查和研究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进行有效及时的实施。

3、结言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古镇则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旅游和遗产地这种文化上的天然联系,决定了两者必须有效地结合,才能恰到好处地释放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功效。发展旅游是弘扬遗产地价值并为保护遗产地提供经济支撑的重要途径,而利用遗产地则是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渠道,两者不应该对立,而应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古镇开发保护经验看,只有从长远利益出发,把对遗产地的有效保护放在第一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旅游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同时,对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寻找历史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仍是现今的当务之急。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10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

我国农村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正在消亡,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刻不容缓.

作 者:林熠 LIN Yi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刊 名: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8(4)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文化遗产   保护与继承   文化创新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11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这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众多成就,但在保护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开发与保护的融合构建方面做出一定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融合的理解与关键进行了探讨。其次对传统开发与保护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融合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尊重历史与文化,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新形式。

一、融合的释义与关键

(一)释义

融合,顾名思义,就是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相合在一起。笔者认为非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项目融合、产业链融合、开发与保护的融合

1.项目融合

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涉及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传承队伍

以及广大民众等,因此,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多项目的融合,而不是单一地进行开发与保护。如非遗开发与保护工作可以与政府扶贫、企业转型、科研创新、人民脱贫等项目进行融合,进行多渠道、广范围的项目融合。

2.产业链融合

当前非遗开发与保护困难,其中一点是内功不强,开发是开发,保护是保护,十分单一,没有与各产业形成产业链,没有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显得非常脆弱,所以要做好非遗工作必须要进行产业链的融合。

3开发与保护的融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这一规定明确指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其中这保护中就蕴含着开发这一核心要求。“开发”的本质就在于一方面不断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文化属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发展,从而确保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开发”也意味着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经济价值,将它的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确保文化属性的延伸性和创新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的融合。

(二)关键

1.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主体,是保护工作中具体的实施者和主要责任人。在非遗开发与保护中主要涉及的主体有国家、企业、科研机构、个人(含传承人)等,但是每个主体到底要在开发与保护中要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没有明确的确定,笔者觉得主体责任不明确是当前非遗开发与保护效果不明显的关键原因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如果不对责任主体进行责任的明确就会造成“公地悲剧”。

我国,国家、企业、个人是保护工作的主要责任主体,尤其是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积极参与,还有非常重要的主体即传承人,是保护工作的直接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享有者,更是重要的传承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但是,当前如何去确定国家、企业、个人等主体的责任,责任划分多少是关键与难处所在,这具有指导性作用。

2.基本保障

责任明确非常关键,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支撑系统、相应保障,这种责任划分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任何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要保障主要涉及到制度、体制与机制、理念与认识、资金、传承队伍等多方面。如何去做好这些相应的配套显得非常关键。尽管我国已经做成很大成就,如已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制度对相关方面做出了要求,也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等;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够细化,体制不够灵活,传承队伍依然很难扩大等。

3.如何与市场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珍贵,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与消亡如此严重呢?原因众多,但是不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是其中关键原因之一。当今世界,人们的观念、消费习惯等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老一套,没有新颖的内容、独特的形式、先进的载体、突出的体验,显然无法与市场相链接,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珍贵,同样无法走入人们的生活,最终也只能消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市场结合,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关键所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由于这种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人类这一伟大的精神创造,其内容和内涵,要比物质遗产更为多姿多彩,更加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不同。文化遗产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独特性、传承性、活态性、综合性、流变性、民族性、地域性,其中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这三个特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更加复杂多样的活态性保护,如果不考虑这些特点所在,仅仅是从一种普遍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保护,结果肯定不会理想。

三、非遗当前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手段单一

我国现在出现了许多对非遗开发与保护工作错误的工作方式,认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束之高阁,忽视非遗的市场价值,采用静态、被动的封存式保护单单的保护起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依然停留在科研与教学层面,企业没有开发出真正与市场相适应的产品,远离市场与人民,慢慢得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造成“保护性破坏”的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也认识到了非遗的经济价值,将非遗资源作为一个开发点生硬的融入旅游发展之中,许多地方缺乏对非遗资源在旅游开发利用上的统筹规划,缺少对非遗资源总体的旅游价值评价。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非遗过度进行商业化、功利化的开发,弱化或者歪曲了它的文化内涵,最终造成了“开发性破坏”的局面。

(二)创新性不足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许多地方千篇一律,急功近利,缺乏创新,普遍存在一种“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现象,忽略科技在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载体滞后,不适应时代潮流。传承人与时代的脱节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难有较大变化与发展,内容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陈旧单一,无吸引力,很难形成受广大消费群体喜为乐见的商品。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于农村基层,传授方式依然是师徒相传,内容和载体也是一脉传承,多少年来没有多大变化。而传承人的年齡都普遍偏大,社交范围、自身的素质、条件极其有限,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行内容与载体的创新。例如现在的弋阳腔,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弋阳腔逐渐失去了传承下去的土壤,人们对它越来越遥远、陌生,弋阳腔现在面临的处境十分堪忧,如今仅仅停留在科研阶段,大规模的商演已经越来越少。

(三)缺乏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传承性。一方面,这是非遗有别于其他的标志,另一方面,这也成了阻碍非遗在现在新形势下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现存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突破传统基因的限制,艺术表现形式和载体单一,种类样式古板,缺乏创新,很难在现在社会中发展传承下去,更别谈融合。

四、解决途径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保障融合

当前非遗融合困很大程度受困于我国的管理体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该体系包括各级相关政府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能,并且在各部门内部相互配合,建立非遗保护与宣传的官方权威平台,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形成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管理机制。也可以考虑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垂直管理机构进行专项管理,以此来摆脱部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严格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评估与问责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中,并把保护工作定期对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只有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才可能实现非遗的创新。

(二)创新工作方法,做好保护与开发的融合

有关部门应该改变过去粗犷的工作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好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应该对非遗资源进行评定,实行分类管理。有关部门应对非遗进行等级划分,区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开发和生产性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门槛,强调保护与开发的工作方法,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新的开发与保护的参与融合模式。从我国当前实践看,还是比较适应以政府为主体,但也必须发挥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作用,通过建立政府补偿与奖励资金、加大行政许可及扶植力度等手段,让它们积极参与其中。在现实开发过程中,要仔细研究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结合自身情况,分清保护与开发的界限,哪些适合全部开发,哪些适合部分开发,哪些不适合开发。如体现文化传承没有很大市场的,应由政府为主体进行保护性开发,而有市场的应由企业与民营资本为主体进行开发。

(三)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载体实现融合

上一篇:言行合一的议论文写作下一篇:山西省2012年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