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2024-07-25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通用8篇)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篇1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呼唤着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取代资产阶级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方向,带领人民艰辛探索,浴血奋战,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走向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通过和平改造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提供了制度基础。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我们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总体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尤其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左”倾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巨大挫折。1976年“文革”结束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在困难面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彻底纠正“左”倾错误,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青春活力,充满勃勃生机。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重现生机活力,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由于历史的局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特征的认识存在着两个重大误区:一是把计划经济视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二是把公有制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提高视作实现社会主义的标志。因此一再无视生产力状况在生产关系上搞穷过渡,片面追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结果必然阻碍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导致贫穷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打破思想误区,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认识走上了科学的轨道。邓小平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2](P373)关于所有制问题,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公有制,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关于经济体制,突破了把计划经济视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误区,解除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思想束缚,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改革开放步步深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创了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覆盖十几亿人口的世界最大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完成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百年盛事,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九大交易货币;创新型国家建设成就斐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神十”飞天,“蛟龙”入海,“嫦娥”3号登陆月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而陷入低谷。许多西方人士认为,随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瓦解和中国推行市场经济制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宣告寿终正寝。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于1992年出版《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以预言家的口吻宣称“人类历史已经终结”,“人类历史不可能再进步了”,认为西方所谓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好的一种“统治形式”,人类历史到资本主义时期就走到了尽头。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使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宣告了曾一度甚嚣尘上的“社会主义终结论”的彻底破灭。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基础上,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行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两个基本方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

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走向繁荣富强,都必须走上现代化道路。因为现代化发端于西方,长期以来,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要想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就要走西方走过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模式,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现代化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代化有着内在一致性。现代化包含多个层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互动的共同进步的过程,其核心和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经济领域的进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4](P23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搞好现代化建设,努力通过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切,不仅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受到国际社会格外关注的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华盛顿模式”的失效。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在拉美以及前苏东国家得到广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其主张可以概括为“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20世纪晚期,拉美的经济危机、东亚的金融危机和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都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直接相关。如,拉美的经济增速从90年代后期开始逐年递减,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社会领域也问题频发,失业率持续攀升,贫困人口激增、社会治安恶化。同样,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由于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前苏东国家陷入了严重经济衰退。与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华盛顿模式”的失效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国际上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研究和赞扬之

声越来越多。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西方理论被质疑,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尤其是2008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继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后最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西方各国经济复苏乏力,政治上深陷僵局,社会矛盾凸显。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色表现引发了人们在历史与现实层面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在两种制度主导下不同发展模式的思考。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刊文称:“全球经济衰退暴露出的最大讽刺之一就是,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在处理资本主义危机时表现得可能要比民主选举出的美国政府更好。”[5](P48)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2年夏天连续刊登题为《为什么中国不会崩溃?》《美国存在缺陷的民主制度可以从中国的一党制中学些什么?》[5]的系列文章,比较了中国的“精英领导制度”与“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优劣,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崩溃,西方应该向其学习。连曾经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福山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留有一席之地。1987年4月,邓小平展望到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给第三世界走出一条路时,曾经强调说:“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2](P225)。中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100多位,离邓小平所说的那种水平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已从发展趋势和速度上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

15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都是在对内残酷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对外侵略扩张进而无偿掠夺落后国家人民财富的基础上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下,世界分成两大营垒,一端是欧美等宗主国,另一端是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形成了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图像。资产阶级学者把这种现象概括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外缘”结构。所谓“中心”,即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缘”即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心-外

缘”体系的构建和运作,以“中心”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外缘”则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完全处于从属和附庸地位。二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有100多个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所主导和控制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旧秩序,通过不合理的生产分工、不平等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的经济控制、跨国银行的重利盘剥、技术转让的高额勒索等手段,推行新殖民主义,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直至今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依然离不开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离不开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离不开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因此,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的对内剥削、对外掠夺截然不同,中国是在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中、与当代世界各种文明的协调一致中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如德国学者贝特霍尔德所言,中国的发展“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摆脱全球资本统治的破坏性进程的出路”,“当今的资本主义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其无能,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它已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例如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生社会劫难、暴力和战争频仍,南北之间的鸿沟加深,环境遭到破坏,对地球资源不负责任地随意开采。因此,现在世界越来越明确地要求成功塑造一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天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也正在于此”[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因为它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以和平发展为标志性特征和根本战略。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表现为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严格约束自己即使在发展起来以后也永不称霸;表现为坚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事务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倡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帮助,协力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而言,是由

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所决定的。《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7](P294)深刻表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释中较之以前增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是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保障,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绝不会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而保障少数人的特权,绝不会追求以损害别国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而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理念的创造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与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中极具意义和超越时空的内容,是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所奉献的核心理念。在当代发展实践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坚持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在承认、包容和尊重差异中追求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把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相辅相成视为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主张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尚和平、尊重文明差异的价值观,客观上成为“文明冲突论”的有力替代,从而有利于防止文明之间的冲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建设性对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模式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在短时期内的惊人增长,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已经开始作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支独立力量而发生作用,从而打破了原来由超级大国支配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及其和平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大大增强了国际政治中的和平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为世界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带来无限希望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篇2

1. 贯彻“面向世界”的反映

邓小平提出的有关教育的“三个面向”, 是指导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南针。要落实其中“面向世界”这一要求, 对中学历史教学来说, 需要我们加强对世界古代史的学习。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无论是古代、近代、现代, 世界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昨天, 才能加深对今天的理解, 才不会因对他人历史、文化的无知而导致夜郎自大。世界古代史的内容, 既是古代的。又是不同国家的, 好像距离现实十分遥远,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历史是不能割断也不可能割断的。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继续和发展, 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正确了解今天, 不懂得历史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现实, 不了解世界, 也就不能真正了解我们自己。历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是由经验累积而成的智慧, 在于它的鉴往知来。

要“面向世界”, 就要学习世界古代史, 而且要系统地学。只有通过系统地考察人类自古至今的发展, 了解人类和人类社会是怎样在各个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展, 才能对现在世界的历史发展轨迹有清晰的认识, 也只有具备世界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例如比较东西方文化起源的差异, 将古代各国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古代历史进行对比, 像政体问题、政教关系、土地制度等, 既能激发学生对世界古代史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思考, 又打通了中外历史, 培养了学生从中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中国的世界意识。 (1) 学习世界古代史可以理解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 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树立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世界意识。学习世界古代史可以了解各国的传统文化, 体会民主法制的精髓, 增强人文主义, 进而认识环保的重要,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2)

简而言之, 学习世界古代史可帮助学生形成“面向世界”的意识, 让他们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从而更好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 新一轮课改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 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 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要实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无疑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世界古代史。原因在于历史是个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互为联系的整体。以前的“大纲”删除世界古代史内容, 必修课中只让学生学中国近现代史, 而把世界古代史排斥在外, 无疑截断了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脉络。而且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无论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还是从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角度, 必修课不含世界古代史内容都是一种缺陷。学生所接受的世界史教育当然是不完整、不系统的。一个学生如果对世界古代历史不甚了解的话, 那他在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时必定会受到限制。 (3)

基于课标的要求和世界古代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现行高中内容在选择上有了突破。新课程标准规定必修课要学习古今中外的几个专题, 建立了专题体系, 打破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框架结构。中学历史教材选修、必修增设世界古代史内容, 必然有助于从世界文明发展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有助于改变近些年来世界史教学越来越不受重视的情况,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以及对历史的宏观、整体认识, 辩证地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如对古罗马改革内容的学习, 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汲取改革的经验教训, 增强改革必胜信心。 (4) 所以说世界古代史题材的回归, 有助于从世界历史中去审视中国, 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反思和警醒。也有助于全面理解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辩证地认识文明的多样性, 是落实历史新课标要求的体现。

3. 培养正确公民意识的必要途径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它体现社会成员对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身份的认同。广泛表现在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具有多层含义: (1) 主体意识。 (2) 权利和义务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 (3) 民主和平等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基本精神。 (4) 公德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公德意识是对公民道德的最基本、最具体的要求。 (5) 爱国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 (6) 人文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高层次要求。 (5)

作为承担人文功能的历史教育, 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方面, 世界古代史的作用难以替代。世界古代史的基本任务在于讲述这一古人类历史99.9%以上时间的人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过程与规律。世界古代史自身就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资料库, 有做一个有思想的现代公民必备的关于人类的文化的多样性、彼此相互影响的认识;能提供做一个有教养的公民必备的关于人类过去的生活与实践的基本知识。 (6) 不仅如此, 世界古代史历史作为内涵丰富的人文科学, 对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公民意识的多层含义都能够在世界古代史题材中得到体现。

西方国家向来都把历史 (包括世界古代史) 作为实施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和内容。美国的《课程标准》认为: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 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 人们就不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俄罗斯的历史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共同持有民主价值观并能积极参与建立法治国家的俄罗斯公民”和“培养学生具有公民精神、独立意识、责任感为社会服务的价值等品质。” (7)

但是在我国历史教育中却存在轻视世界古代史教学的现象。如基础教育阶段压缩世界古代史的内容, 有些地区甚至取消了世界古代史的教学, 以致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历史专业学习时, 其世界古代史知识“零”起点, 这种做法显然不仅导致学生知识的缺陷, 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实际上学习世界古代史,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公民意识。使我们了解人类是如何克服原始蒙昧状态而进入文明的;可以确切地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了解人类和人类社会是怎样在各个社会历史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的等等。这些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所不可缺少的, 一旦树立了这些思想, 就可能对我们认识现实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从事创造性活动提供富有思想性的启示。 (8) 世界古代史题材与公民意识之间的种种联系表明, 要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 就必须发挥世界古代史题材的独特作用。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 我们对世界古代史的“冷漠”与培养正确公民意识的要求相违背。

参考文献

①庞媛媛:《 (世界古代史)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学习月刊》2007年第6期

②赵艳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浅析“全球化”与历史教学》, 《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7月

③李玉玲、唐朝晖:《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思考》, 《教学与管理》2007年6月

④刘俊利:《关于世界古代史内容 (必修一) ——祝宏俊教授访谈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4期

⑤张嘉昇:《论公民意识的培养》,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⑥孙厚生:《关于世界古代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东疆学刊》1995年第2期

⑦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第93页

神话与历史:殷商意义世界钩沉 篇3

艾兰先生长期从事于中国上古文明的研究,对中国上古的文献、文字和器物十分熟稔,往往以其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展示出中国上古先民的价值世界。此次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正是艾兰先生殷商史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她对中国神话研究的贡献,无疑为我们打开了解商代文明的又一扇窗口。

神话学在中国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意义的学科,是20世纪以后的事,而在西方,神话被纳入人类学之下作为研究科目已经有较长时间。长期以来,神话学的研究常常将神话视为神性的叙事,往往是在现代语境与视域下对神话文献做出解释,而很难将其还原为先民的情境构件。人们更多地是关注神话的故事叙述,沉迷于一种知识性的获得而忽略其价值意味。这种不自觉的认识选择使我们沉迷于自己建构的神话世界,却很难实现对神话真正理解的突破,甚或是风马牛不相及。列维一布留尔提出:“对原始人的思维来说,神话既是社会集体与它现在和过去的自身与它周围存在物集体的结为一体的表现,同时又是保持和唤醒这种一体感的手段。”(列维一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P438)

轴心时代的哲学和前轴心时代的观念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哲学思想和范畴是在宗教观念的文献经典化中沉淀,在经典化中不可避免地挂一漏十。这一方面固然是语言所指本身的局限性,但是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国上古文献的书写传统,很多上古常识性的知识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是不予记叙的,这却造成现代、人面对上古文献时理解的障碍。艾兰提到:“(殷)商人的思维还不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产物,因为有意识性的分析须伴随着文献化的传统而成长起来。”(P207)对于很多在先秦时代大概是属于常识的东西,我们今天做出的各种各样的解读其实早已失之千里。比如孟子讲“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固然有其道德意蕴,但这同时也是一种真切活泼的生命感受。《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古老的地理著作,郭璞在序中说:“山海经所载,而咸怪之:是不怪所可怪而怪所不可怪也。不怪所可怪,则几于无怪矣;怪所不可怪,则未始有可怪也。”人们在认识上的障碍,很多时候是囿于我们的知识结构。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同样具有很深的意义。比如佛经故事和禅宗公案的研究,很多都是古圣贤的生命实证,而非故事叙述或文字游戏。

艾兰受列维-斯特劳斯的影响很深,斯特劳斯指出:“如果神话有某种意义的话,这个意义不可能存在于构成神话的孤立单位中,而只能存在于将这些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方式中。”(《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列雏-斯特劳斯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P46)艾兰对商史研究的推进正在于此。她从“十日”的话传说入手,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勾勒出神话背后的语境。张光直先生曾经提到,通向商代文明有五条门径(甲骨文、历史文献、青铜器、考古学、理论模式),艾兰很好地结合了这些研究手段,她指出:“中国早期神话后来文人记录下来的文献里被历史化了。”(P70)依此实现了神话和历史的沟通,继而通过文字学的分析和考古发现的验证揭示出商人神话母题中的对应性思维,从而为我们展现出商人的意义世界。然而单纯地用神话再现历史是很难的,时代越古难度越大,即使是和考古等方法联用。现在我们发现有文献记载的古史可上溯于殷商。可是殷商之前的时代是什么样子能不能从考古或神话上判定呢?我想这个很难。尽管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看待那个时代,神话、考古、文献都可以,各个方面都有,但我们只能是蔓延式地接近。艾兰先生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在导论中她引证列维-斯特劳斯在《神话学》中的观点时说:“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是对现在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关于过去的真实。”

艾兰对于中国神话研究另一贡献在于扩大了神话的外延。“神话最重要的特点是突破自然界的限制。对人间现实,常识逻辑的冲破是神圣化的标志,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P208)中国的上古神话具有很浓厚的神圣书写的气质,是在吁求天人的沟通,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传达从有限达无限,有涯至无涯的神思。虽然这些过早地被理性主义所抽离,代之以现世的人文精神理想。但在后世的经典中却也尚能寻得麟之一角。涂尔干认为:“对于那些原始人来说,一种事物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客体,而首先对应的是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原始分类》,涂尔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92)虽然,我们无法实现原始情境的还原,甚至现代语境的理解也是神话文本的一种存在方式。但是在实现对上古神话的理解上,我们还是可以实现与古人的沟通,其途径在于实现知识性神话解读向价值性神话解读的转变。“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上古先民在智力、体力以及面临的环境上与今人相差无几,百年一瞬,万古如斯。有着的只是知识结构的差异,我们毋宁说是不同的符号系统。他们同样面临着对宇宙和人生的困惑,思索着世界和生命的来和去。中国的神话思想是一种价值存在,是先民对世界秩序的追求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他们始终在寻求对世界和生命的安放。

艾兰(Sarah Allan),1945年生于美国,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柏克菜分校学习中文,1974年获博士学位。1972年始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1995年夏始任美国达慕思大学教授。前段时间,欣闻《艾兰文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张海晏先生的引荐下,笔者第一次见到艾兰先生。“互问惊初见”,我惊异于艾兰先生流畅精准的汉语表达,我问及她是第几次来中国,她说,已经记不清了。此次商务印书馆出版《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增订版)以飨读者,正如李学勤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所写:“我确信,所有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抱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艾兰博士这部著作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篇4

作者/杜艳荣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人文旅游资源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联系历史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纽带,对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受到初中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人文旅游资源的意义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人文旅游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将人文旅游教学作为重点教育内容,希望借助人文旅游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但是由于人文旅游教育与一般性的历史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教师并没有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导致人文旅游资源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历史教学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基于人文旅游教育的重要性,应该对初中历史课堂中人文旅游资源的应用进行合理分析,为教育质量的改善奠定基础。

1 人文旅游资源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意义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物质载体,能够对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反映,将其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促使学生在学习旅游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自身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同时,初中历史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而人文旅游资源的合理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在历史的引导下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以历史辩证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适当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要想发挥出历史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应该加强对人文旅游教育的重视,借助人文旅游教学的合理开展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的辅助,促使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2人文旅游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优化应用措施

2.1借助模拟导游教学,对人文资源进行合理应用

模拟导游教学实质上就是要求学生对导游活动加以模拟的教学方式,借助模拟导游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使用人文旅游资源探索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进而实现对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促使人文旅游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在具体开展模拟导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对学生分配导游词和学习任务,并适当普及导游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传授编写导游词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导游词的编写。同时,在课前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为课堂学习作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导游安排,明确旅游目的地、旅游景观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画,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旅游场景,为导游模拟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对《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宋朝的社会风貌形成直观的认识,就可以设置旅游模拟游戏,在完成教学准备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学生结合资料以及自身对宋朝社会风貌的认识开展导游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小组成员的表现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导游模拟制造障碍,要求学生应用宋朝社会风貌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完成导游模拟活动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导游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成长。这样,借助模拟导游活动,教师能够通过对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增强教学趣味性,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得到良好的培养。

2.2整合人文旅游资源,开展专题讲座活动

初中历史中涉及到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教师结合这部分资源开展人文旅游知识专题讲座,能够有效避免空洞的讲解,促使教学形象性和系统性得到显著增强,并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的延伸。如针对《中华文明的勃兴》部分知识讲解,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搜集与此相关的资料,并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搜集资料组织开展”中华文明传承代表性历史文化景点”专题讲座,促使学生借助对典型景点的探索和分析把握中华文明的传承脉络,进而对这部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认识。(三)引入多媒体教学,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深入了解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对历史教学中人文旅游资源的应用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同时,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旅游资源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促使学生借助人文旅游教学资源对相关历史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2]。如在对《华夏始祖》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播放黄帝陵的纪录片画面,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讲解黄帝陵的祭祀文化,将人文旅游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黄帝的故事形成深刻认识,对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系统的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人文旅游资源的合理应用,进而有效借助人文旅游资源加强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君.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旅游资源的运用探究——以新乡地区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4.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篇5

1、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日本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援助和扶持,实行非军事化的政策;(2)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订货大气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4)注意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由于日本经济持续调整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91年底,苏联解体

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各国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以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三、冷战政策和苏美争霸

1、冷战政策: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推行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2、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开始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美国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

1979年底,苏联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篇6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分析世界历史的意义 篇7

19世纪、20世纪之交是美国历史上自独立以来变化最快、最猛烈的时期之一。此时, 美国逐渐实现了由地区性大国向全球大国的转变。美国在和平取代英国霸权的过程中, 虽然偶有武力扩张的霸权行径, 但总体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欧洲列强殖民主义扩张的、更注重扩展其软实力的新型发展路径, 即更注重自身文化的传播和扩张, 营造意识形态的世界认同, 建构自己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最终美国在以英国为首的旧的国际体系中实现和平崛起, 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位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和西方阵营的领袖。

一、文化吸引力——文化输出为美国构筑“无形帝国”

美国的崛起与众不同。它基本上未走老牌殖民帝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道路, 而很大程度上是用其商业和文化优势构筑其全球“帝国大厦”的。它通过文化输出, 在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上实现对他国的“征服”或“改造”[4]。搭乘由英国海权保障的世界自由贸易制度的顺风车, 美国文化在全球快速流动, 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征服了消费者, 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对美国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崇拜和依赖。

首先, 以经济输出推进文化输出。文化的世界传播和工业产品的世界流动, 是19世纪末以来美国海外扩张的重要内容。美国强大的工业是其文化传播的强大后盾, 而电影、收音机等新兴文化传播工具更使美国文化传播如虎添翼。比如, 这一时期美国电影席卷全球, 好莱坞电影明星如葛莉塔·嘉宝、珍·哈罗以及琼·克拉福德等引领着时代潮流, 其服饰、化妆更是成为上流社会争相模仿的对象。看电影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 都已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普通民众的主要休闲方式。1927年美国设立奥斯卡奖, 该奖此后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电影界最权威的奖项。另外,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爵士乐, 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不仅风靡整个美国, 而且迅速传播到全世界, 成为“一种新的全球音乐”[5]。美国文化传播背后的巨大工业成就, 更是引起了一些大国对美国的兴趣。欧洲国家的专家考察团对美国的高速发展感到震惊,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亦开始勉强赞扬美国的资本主义, 并号召全世界学习“美国的效率”。

其次, 文化外交增强其在国外民间的影响力。文化外交是美国实现大国梦想、以美国模式改造世界面貌的重要渠道。此一时期, 美国多管齐下, 到处留下了美国文化外交的足迹。1908年, 美国利用部分中国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一战之后, 美国运用比利时战时剩余救援资金, 在国内建立了一个美国-比利时教育基金会, 并在比利时建立一所基金会大学。一战前后, 美国的传教士已大规模在海外传教, 并在许多国家建立教会学校、医院等, 比如, 中国北京协和医院。美国的各种基金会, 如洛克菲勒基金会, 亦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了国外, 他们通过创办教育、医疗机构以及救济灾民等方式传播美国的善意。这些努力显然通过较为友好的方式, 为增强美国文化在世界持久的影响力奠定了必要的民间基础。

二、建构政治价值观——塑造西方文明捍卫者的形象

随着美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美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畅通无阻以及美国对外扩张的咄咄逼人, “美国危险”和“美国威胁”的声音在列强中也日益强烈。如何准确定位自己——是步欧洲列强之后尘成为又一个强权, 还是独辟蹊径成为一个勇于捍卫人类普世价值并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 这是崛起中的美国面临的一个战略选择。美国的选择是, 在作为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民主、人权、自由上大做文章, 争夺话语权, 充当世界道德领袖和道德评判者。美国的做法成效明显, 其国际形象显著提升。

首先, 塑造自己西方核心价值捍卫者的形象。民主、人权、自由等抽象的价值理念, 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在欧美乃至世界都获得普遍的认同。在美国人看来, 欧洲长期以来背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 其政治腐败, 生活堕落, 道德败坏。尤其是19世纪末以来, 欧洲列强在殖民地和欧洲战场的暴力血腥, 令世界尤其是美国深信, 欧洲的衰败已不可挽回, 重新捍卫这些人类至高的政治价值观是美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实上, 美国在19世纪末以来的海外扩张多次祭出捍卫西方核心价值的神圣旗帜, 为其行为张目, 具有很大欺骗性。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 美国舆论更是一边倒地鼓吹美国“解放”古巴、惩罚西班牙的道义性和合法性。当时美国最受人重视的《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在其社论中写到:“我们不要在名称档案馆里那已发了霉的记录中找到我们对这场战争的正当理由。我们在至高无上的法则中——高于土地的、动产的、人体的、人的灵魂的各种名称的法律的法则中——即人的法则、上帝的法则中找到它。我们从自己的灵感中, 从我们自己的命运中找到它。我们从费城敲响我们自己主权的自由钟那里找到它;我们在枪口赢得我们独立的爱国者的献血里找到它”。1917年4月6日, 威尔逊在美国国会要求参战的演讲中宣布:“我们的目标不是去报复, 更不是欣然张扬武力, 而仅仅是为了维护正义, 维护人权, 维护我们至高无上的尊严。”“我们不分强弱, 为所有国家的权利而战, 为所有地方的人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战、世界必须为民主营造安全环境。和平必须植根于业经检验的政治自由之中……我们只求作一个维护人权的获胜者……我们应该为自己所珍惜的东西而战——为民主而战”[6]58-59美国塑造自身西方核心价值观捍卫者形象的努力效果显著。一战结束后, 美国作为民主的拯救者以及协约国胜利的关键因素而被世界所称道。

其次, 人道主义援助——借保护人权扩大影响力。美国历来重视在人权问题上扩大自己的影响。沙拉·斯坦米茨认为:“支持并扩展海外的人权, 自从美国立国就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因素。”[7]尤其在战争期间, 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舞台上经常可以见到美国人的影子。如为救助一战期间的欧洲难民, 美国的著名人道主义者——后来出任美国第31任总统的胡佛, 组织一帮志趣相投的人投身于救济灾民的事业。1914年, 胡佛及其同事在比利时创办了救济委员会, 并迅速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到一战结束时, 他所领导的救济委员会共向欧洲地区运输了250万吨、价值3亿美元的救灾食品, 救济了受灾严重的法国和比利时约900万灾民。[6]179战后, 担任美国联邦食品管理委员会主席的胡佛又重返欧洲, 继续致力于战后欧洲饥馑地区的经济救援工作, 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灾民的生命, 以至于“胡佛”一词作为人道主义的别称留在了英语中。同时, 美国在国际上经常对战争和冲突中侵犯人权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在中国旅顺等地的屠杀、西班牙镇压古巴革命、一战期间德国对比利时平民的轰炸以及德国潜艇在公海袭击邮轮等暴行, 均在美国得到报道, 并对此强烈谴责。在他国民众眼中, 美国是一个充满善意、无私地关心他国利益并维护世界道义的国家。

三、国际制度的建构——创立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

奈认为, 软实力是不以威胁利诱的手段而赢得他国合作, 它依靠的是吸引力资本而非武力或交易, 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塑造自己的目标。如果政策是基于涵盖广泛和规划长远的国家利益之上, 就比狭隘和短视的政策更容易吸引人。[8]美国一直对本国国内的制度充满自信, 认为其具有普世性, 建构美国主导的、具有美国制度特点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是美国恒久不变的梦想。而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繁荣景象更增加了美国用自身制度塑造世界秩序的坚定信念。此时期, 美国尝试建立以国联为中心、以“十四点原则”为内核的国际政治秩序, 并积极倡议重建以黄金汇兑本位制度为标志的世界金融制度和自由贸易秩序。

首先, 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欧洲均势体系。19世纪初以来建立的欧洲均势体系, 并没有实现实力均衡下的世界和平。相反, 无政府状态下的毫无国际法制约的列强往往以军备竞赛、武力对抗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欧洲均势体系保障和平、避免战争这一基本功能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 公认的、具有强制力和国际法效能的国际制度的缺失。因此, 重建新的国际制度势在必行。对于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认为, 要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 摆脱欧洲权力政治的影响, 必须建立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的国际制度——集体安全体系, 以之取代欧洲均势体系。1917年, 威尔逊就抨击战前的国际秩序是一个“有组织的敌对”的体系。他说:“未来一切的世界和平及政策均取决于这个问题:目前的战争是为正义且安全的和平而战, 抑或仅是为新的均势而战?世界必须是权力的共同体, 而非权力的均衡;它必须是有组织的共同和平, 而非有组织的敌对。”[9]美国先后提出“十四点原则”, 倡导设立国际联盟, 召开华盛顿会议限制军备。以“十四点原则”为蓝本的《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洛加诺公约》、《凯洛格-白里安条约》等一系列文件的签订, 标志美国所倡导的集体安全体制以及全球裁军制度得以落实。美国的某些制度主张甚至对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如20世纪30年代, 集体安全和裁军思想就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10]虽然美国所倡导的集体安全制度, 在权力政治盛行的当时暴露出自身过于理想化的脆弱性, 但它无疑代表时代发展的趋势, 符合人类消除战争、维护永久和平的终极追求, 自然能鼓舞和吸引具有道德良知的人们。美国由于倡议这一制度被世界人民所尊重, 威尔逊更是被欧洲民众尊为“摩西”、“救世主”[11]。

其次, 重建黄金汇兑本位制度。为解决战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 美国先后实施了“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 在稳定欧洲金融事务的同时, 加强了和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金融依存关系。黄金汇兑制度的建立更是实现了美元和英镑的并驾齐驱, 加上美国成为欧洲的最大债权国, 美元开始在国际金融中扮演关键作用。美欧合作、美元和英镑共同垄断金融市场的世界金融体系的建立, 更是使美国的海外投资和贸易畅通无阻。在以多边自由贸易、货币兑换以及各国民间资本自由流动为基石的战后经济体系, 美国的经济实力投射到世界各地。从1913年到1929年, 全球贸易总量只增长了13%, 而美国却增加了1倍之多。美国的资金、技术及商品对世界市场的渗透为战后国际秩序提供了经济基础。[12]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美国实现了由地区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的转型。在此期间, 美国大力挖掘本国软实力资源, 在文化、政治价值观与国际制度等方面拓展国际空间, 赢得了国内支持和国际社会的认同, 最终在不挑战英国霸权地位的前提下实现了和平崛起。软实力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及意义 篇8

世界地球日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一天,全美有20xx多万人,10000所中小学,20xx所高等院校和20xx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人们通过举行集会、*、宣讲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呼吁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和拯救我们的地球。这是人类历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活动取得了极大成功,以后每年的“地球日”也都备受关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的意义何在?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20xx年,中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与“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宣传口号一样,即“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其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加强全社会对地学的认识和有效利用,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上一篇: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几点体会下一篇:浅谈中班美术区的材料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