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历史街区

2024-10-01

漳州市历史街区(共12篇)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1

在张梅《漳州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条件的SWOT分析》一文中对漳州历史街区的开发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后, 笔者将继续对漳州市历史街区内的景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分析, 从而系统地确定漳州市历史街区的开发价值, 为科学地开发和保护奠定基础。

一、以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为依据的景源定性分析

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提出, 景源定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区分与分级等。

1. 关于漳州市历史街区的景源调查。

(1) 漳州石牌坊。漳州石牌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位于香港路北段的“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两座明朝石坊, 也是漳州市石牌坊的代表建筑。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年) 为林士章所立。林士章, 字德斐, 漳浦人, 嘉靖探花, 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坊宽8M, 高11M, 南北向。正楼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而三世宰贰坊在尚书探花坊的北面28.5M处, 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蒋孟育, 龙溪人, 万历进士, 曾在漳州结“玄云诗社”, 与张夑、郑怀魁等漳州才子合称“七子”。坊宽8.09M、高11M。正匾两面分别书写了“三世宰贰”、“两京易历”。这座石牌坊以圆雕四力士置正楼顶部四角支撑坊顶。力士造像古拙中透秀气, 严谨里露诙谐。 (2) 漳州文庙。漳州文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位于修文西路的古建筑群, 也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漳州文庙是在宋庆历四年 (1044年) 兴建的, 曾经的漳州府学也在这里开办, 朱熹任漳州知州时“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它的占地约6000m2。里面有元代的延诸碑、明代的洪武碑和正德碑、清代的修建碑。文庙的大成殿是明代成化年间的建筑, 中轴线上的建筑物依次为前殿、丹樨、东西两庑、月台和大成殿, 组成了二进式院落。漳州文庙存有较明显的宋代建筑特征, 反映了当时闽南一代较高超的石雕技术和建筑水平。 (3) 林氏宗祠。林氏宗祠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位于洋老巷和振成巷之间的现芗城区华南小学内的漳邑林氏祭祖场所, 又名比干庙。漳州林氏于宋代合建了林氏宗祠, 用来供奉林氏始祖比干, 也用它来接待林氏宗族赴考往来的生员。林氏宗祠目前还现存了四方正殿, 面积约430m2, 坐北朝南, 面阔三间, 进深五间, 重檐歇山顶, 红色筒瓦, 下檐不围合, 留有回廊的痕迹, 原规模宏大。 (4) 王升祠。王升祠是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位于香港路石牌坊东侧的王氏祠堂。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万历三十四年 (1606年) 重建, 清代乾隆年间重修, 占地面积336.3m2。祠堂面阔三间, 进深二间, 前为大堂, 后为神室。现在祠堂内仍存有爱新觉罗·浦杰的题联等珍贵文物和芸香、红柿、国槐等百年古树。 (5) 东坂后礼拜堂。东坂后礼拜堂是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位于新华西路216号的教堂。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 (1874年) 。1923年, 由美国归正教会出资修建, 增建牧师楼, 教堂面积1000余m2, 坐北朝南, 属于新教的教堂风格。 (6) 其他建筑。漳州市历史街区内除了上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 另有伽蓝庙、壕沟、骑楼、竹竿厝、府埕、杨骚故居、老字号商铺、小姐楼、徐氏家庙、刘厝、罗厝、古石板路等古街特色建筑, 都体现着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厚重的历史底蕴。 (7) 民俗民风。历史街区内还存在着许多旧时的民俗民风, 如木版年画、漳绣、扎花灯、纸扎、泥塑、布袋木偶等具有浓郁的漳州特色的民俗风情, 记载着漳州市历史街区丰富的文化内涵。

2. 关于漳州市历史街区的景源筛选与分类。

为了做好景源调查, 需要一种以景源调查为目的的应用类景源分类。景源分类应遵循科学分类的通用原则, 又应遵循风景学科分类或相关学科分类的专门原则, 适应基础资料可以共用和通用与互用的社会需求。因此, 制作一个漳州市历史街区景源分类简表 (表1) 可以适应景源筛选和定位的需求。本表分为三层结构, 即大类、中类、小类。其中, 大类按习俗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中类基本上属景源的种类层, 分为8个中类, 在同一中类内部, 或其自然属性相对一致、同在一个自然单元中, 或其功能属性大致相同、同时一个人工建设单元和人类活动方式及活动结果;小类基本属于景源的形态层。是景源调查的具体对象, 分为74个小类, 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数以百计的子类。表1是根据漳州市历史街区的实际景源情况, 对历史街区内景源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的结论。

3. 关于漳州市历史街区的景源区分与分级。

作为评价对象, 景源系统的构成是多层次的, 每层次含有不同的景物成分和构景规律, 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景源之间, 难以简单的相互类比。关于景源的层次, 至少可以分为三层。以此原则出发制作的漳州市历史街区景源分层图, 可以更好地区分历史街区内相同层次与相同类型的景源。

二、以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方法的景源定量分析

对漳州市历史街区的旅游资源评价除了景源的定性分析, 还需要由定量分析来客观地统一度量标准。下面就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首先结合漳州市历史街区的地理环境与目前旅游开发的水平得出这样的结论:景源价值因素应从景感度、奇特度、完整度、知名度、审美度等方面考察;环境水平因素应从组合度方面考察;利用条件因素应从交通通讯、食宿接待、旅游费用等方面考察;规模范围因素应从规模度方面考察。在此基础上建立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即将影响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开发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 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 建立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 (图2) 。为确定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价值因子权重和评分指数, 邀请旅游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10位专家学者, 用填表方式进行评分得出了结论。

1. 建立目标层次结构。

2. 评价因子权重确立。

为了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将各权重指标按9个级别进行判断。用数值1、3、5、7、9或其倒数来标度两指标相比较前者与后者之间同等重要、稍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的情况, 2、4、6、8表示它们之间的过渡情况。将专家学者所填写的《漳州市历史街区景源评价指标评分表》所计算出的数据进行计算机运算, 得出各因素之间比较标度值。并参照国内有关成果, 给定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并分析出准则层权重及位次、子准则层权重及位次, 从而得出漳州市历史街区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表 (表略) 。

从排列位次情况来看, 在C层中景源价值所占权重值最大, 说明漳州市历史街区的吸引物主要还是以资源性为主。在P层中, 就旅游资源的单体而言, 知名度的排位最高, 其次是奇特度, 再次就是交通通讯与组合度。

3. 评分指数确定。

将上述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值与评价模型树应用于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调查与研究, 结合景感度、奇特度、完整度、知名度、审美度、组合度、交通食宿、规模度等二级指标与专家填写的调查问卷《漳州市历史街区景源评分表》, 对漳州市历史街区内比较重要的景源做出评分, 得到数据后列出矩阵并计算出权重值, 利用计算机综合整理成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得分表, 再将各指标权重乘以得分, 最终得出排名结果 (表略) 。

4. 评价结果分析。

本次对所选取的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结果, 综合得分最高的是石牌坊 (1.024) 。石牌坊历史悠久, 保存良好, 且有较高的景感度和知名度, 在所选择的样本中位列第一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综合得分在其之后的是文庙 (0.998) 。另外古石板路 (0.984) 规模度和知名度较高, 是保留了历史余韵的旅游资源。此外, 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名, 依次为古民居 (0.926) 、林氏宗祠 (0.741) 、府埕 (0.733) 、王升祠 (0.717) 、东坂后礼拜堂 (0.602) 、民俗民风 (0.561) 、老字号商铺 (0.466) 、骑楼 (0.425) 。以上对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价值的评分与排名基本符合漳州市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的实际。

三、结论

就国土而言, 景源评价可以为有计划的保护和管理景源、制定全国或省、市风景旅游发展计划提供依据;就一个风景区而言, 景源评价是分类分级、选点区划、确定性质功能规模、制定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从漳州市历史街区各个景点的特征、价值和吸引力方面, 结合景源定性的结果, 参考历史街区内主要旅游资源的评分排名, 得出结论如下:一级景源:石牌坊、文庙、古石板路;二级景源:古民居、林氏宗祠、府埕;三级景源:王升祠、东坂后礼拜堂、民俗民风;四级景源:老字号商铺、骑楼等。

摘要:文章通过对漳州市历史街区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实证分析, 得出景区内单体的排位和价值, 把握漳州市历史街区景源整体价值,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漳州市历史街区,开发价值,景源

参考文献

[1].张国强, 贾建中.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陈丽玲.漳州市旧城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杨振之.旅游原创策划[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4].曹欢德.边缘旅游地的开发研究——以漳州市芗城区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5].王小漳.具有闽南人文环境特色的漳州城市景观建设[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6].曹阳.历史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共赢——漳州市台湾路历史街区整治保护实践探索[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 (4)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2

规划》。该规划概要如下:

规划原则:

1、对文明街历史街区划定范围进行整体保护;

2、在对重点传统街巷及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完全保护的同时,对整个历史街区传统风 貌进行保护。

3、恢复建设中应集中体现昆明的传统文化,使该片具有更典型,更集中的传统文化含 量。

4、强调传统旧城生活及经营理念的延续,使街区具有旺盛的人气及经济活力。

5、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成为地域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公 共活动及游览空间。

主要规划内容:

1、街道保护—恢复文明街、甫道街、文庙直街总体风貌,对临街建筑的轮廊、立面及色彩原样恢复;对街区风貌及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及恢复建设。

2、片区修复—对甫道街东西片、文明街东片、文庙直街东西两片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恢复性建设,并逐年拆除区内的非传统建筑,恢复传统巷道及院落。

3、环境改造一通过规划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形成公共绿化活动空间,适当设置停车泊位,综合解决片区内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片区环境质量及抗灾能力。

4、特色展示一重视街、巷、院的传统肌理及传统风貌的保持,增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重现鲜明的建筑地方特色,提高传统街区的文化内涵,多层次地恢复与展现老昆明的传统文化。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l)完全保护建筑

确定胜利堂、云瑞东路、西路交叉口建筑、甫道街聂耳故居、福林堂、小银柜巷7一8号及其他18处建筑为完全保护建筑。

(2)修复保护建筑

如甫道街临街建筑,文明街、文庙直街建筑以及部分结构较完好的建筑,此类建筑保持其传统结构及外观,对内部空间及使功能可进行改造设计。

(3)原址重建建筑

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建筑可按原有传统风格进行重建。

(4)拆迁重建建筑

对影响传统街区的非传统建筑逐年拆迁,恢复建设传统建筑。

街巷保护规划:

把文明街、文庙直街、景新街辟为步行街区,清除临街摊点,恢复临街商铺

传统特色。保护恢复传统风貌片区的巷道体系,保护其原有空间尺度,适当打通 部分巷道,并结合巷道形成一定的开敞空间。

绿化及庭院空间保护规划:

保护片区内的庭院及绿化,清除院内临时构筑物。保护并恢复完善传统的街道绿化。保护并补充传统巷道的绿化。强调雨道街、云瑞花园、胜利堂绿化轴线。

保护片区交通规划

形成步行商业街区,片区交通依托云瑞东西路、正义路及五一路迂回,光华街实行限时交通。片区停车依托胜利堂地下车库。在进入风貌区的各主要入口处设自行车停车场地。

片区旅游规划组织

以胜利堂为起点,通过胜利堂沿轴线游览雨道街及片区内部的建筑及巷道、庭院空间,参与其中的活动体验,在经过文明街、文庙直街片区内的游览至文庙收头。形成以胜利堂为起点、文庙为终点,两条景观轴线为重点的旅游大环路。

墓础设施规划设计

消防规划:打通部分较宽的主要巷道,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消防车,次要巷道每60m间距设一个消防栓。

排水规划:改造设计片区内的排水管网设施,以保证污水及雨水的及时排放。供电规划:建议区内炊事采用电能,以减少污染,并增加用电负荷。

电信规划:在规划改造建设中,全部电信管网一次性规划容量到位,并留有余地。

在改造建设中,全部管线应入地,以保证传统街区的空间风貌特色的完整性。保护区建筑功能规划区内以传统文化及旅游经营为主,功能涉及传统茶室、画廊、书社、手工作坊、传统小吃店、旅游以及部分居住。

实施及操作建议

1、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

2、政府严格监控及强制维修,制定相应的古建筑维修保护手册;

3、严禁区内新建非传统建筑;

4、停止自由改造及装修传统建筑,应由规划部门统一管理,组织规范的改

造及装修;

5、对区内破损严重的传统建筑应及时抢救维修。

6、对进入保护区内的经营项目进行限制。

小结,该规划实现了对历史街区全面保护的思想理念。是一个以社会效益为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空间结构;原真性;文化创意;游客感知;开发保护

1.研究背景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作为城市游憩空间的一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我国于1986年正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2008年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范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用与改造,强化了政府的保护责任,2015全国确定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保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难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数据来源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专题研究的期刊较少,笔者使用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年限起于2005年,止于2015年,在《地理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学刊》权威期刊中搜素文献。由于删选文章数目过少,通过对这些文章参考文献进行搜索,共获得36篇有效文章。本文主要对这些文章进行研究。

3.国内研究概述

本研究主要将这些研究分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研究、原真性研究、创意文化研究、旅游感知研究以及开发保护5类。

3.1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

历史文化街区是特定地区某一阶段的记忆,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它多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自身的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求与城市共生共长。

李建伟利用空间结构理论解读历史古镇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理论”认为空间结构是由自然生态(古镇与生态的契合)、人工物质(乡土建筑)和精神空间(当地的文化以及习俗)三部分,并提出尊重多种价值空间重构理念。苏静、陆林将城市文化街区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中心商务文化街区、主题街区、特色文化街区四类,提出经济、文化、旅游为街区演变机制。鲍懿喜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征,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性、文化性,以及内部居民、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一些学者也尝试从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分析其空间特征。牛玉等人以南京夫子庙为例,探讨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以及探讨历史文化景点小尺度之间的联系,这种空间角度的解读,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规划。

3.2从原真性角度

原真性在中文中的意思就是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1964年《威尼斯宪章》与1994《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理论是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历史文化街区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原真性的角度探讨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马凌提出将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夏健指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唤起人们记忆的载体,“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为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要求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做到“修旧如故”。阮仪三指出城市建设应重视文物古迹的原真性。杨春蓉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与一般的旧城改造区别开来,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本身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徐红罡指出原真性保护并非外观保护,也非静态、单一保护。对街区的内部智联与结构我们不能忽视,同时要将遗产的保护当作一个持续的过程来进行;同时要关注原著居民的生活条件。

3.3从文化创意角度

创意文化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它的引入一方面能增加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商业带来的强拆建,保护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

张建忠利深入挖掘文化心理层的重要性,通过“形”,使遗产“开口说话”。孔翔分析了文化创意创意产业与上海田子坊地区发展的空间重构的关系,即创意文化产业不仅改变了当地文化形象,还能引起产业演替以及社会关系复杂化。李山石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宋捷等人指出政府引导,品牌构建以及创意集群的重要性。

创意文化产业能够在历史街区中生根,要具备以下几点:

(1)创意吸引物是核心;

(2)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周边高等级的艺术和演出机构提供了创意活动的有力支持;

(3)能够有能够激发游客兴趣的“一站式体验”;

(4)有组织地将其联合,打造集体创造力,形成产业链。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人才培养以及政府的引导,企业联盟,共同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质量。

3.4从游客感知角度

历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的价值。游客的感知和态度是影响旅游开发的重要的因素。游客的感知与态度可以分为正负两项,正向的旅游感知能够促进原有旅游开发的思路的延续;相反,会极大反向促进旅游产业的更新。对历史街区旅游感知的研究,能够反映游客在该游区的旅游需求,指导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廖仁静提出出游动机对于夫子庙历史真实性的感知程度及差异有影响。同时游览时间也会对游客感知产生影响。牛玉指出消费、街道、景观及空间意象等因素会影响旅游感知。旺姆、吴必虎以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发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居民的感知存在有影响。孔祥研究黄山屯溪老街的个体经营户,认为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能提升经营者的地方感知。通过分析游客感知差异,指导街区的改造。牛玉提出了历史街区新模式,吉“八化”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创新型模式。刘家明尝试提出了由表层到深层体验6E的体验模型,并对街区的功能结构进行调整。

nlc202309091132

3.5从开发保护角度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多重价值,但当前我国历史街区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街区外观,忽视文化重塑;二是街区旅游法规不健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三是新城区、新建筑过分涌入改变了古街区的布局等等。一方面历史文化街区不能“原封不动”,另一方面不能改造过大。如何把握改造的“度”,同时避免“千城一面”的格局是街区改造的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国内学者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做到:一是做到“仿古而不拘泥于古”。即尊重其原有风貌,也可注入新元素。二是甄别有价值的历史遗存,进行“镶牙式”的肌理再造。刘颂提出旅游文化与历史风貌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模式。颜亚玉提出“社区参与”模式。汪芳提出了“活态博物馆”的概念,淡化实体围墙,将街区看作一种活化的、动态的、无围墙的城市博物馆。陆邵明采用场所叙事理论更新上海滨水历史地段。郭文认为旅游场域的形成,使街区空间以“物理属性”为主转变为“社会属性”为主,并提出社区精英示范效应。

4、国内研究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研究剖析。研究成果丰硕,对历史街区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4.1研究内容失衡

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取2415条结果。但这些研究50%以上侧重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普适性强,但是对具体研究对象的针对性较弱。

4.2研究方法失当

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多是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缺少定量分析。研究侧重理论分析,如原真性理论、场所叙事等,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措施。这些理论多从其他的领域嫁接过来,难以真切说明街区真是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的可行性也有待商榷。

4.3研究视角狭隘

研究视角决定学者的研究内容。当前研究多宏观的分析,对街区的微观的分析较少。此外,研究的视角多着眼于空间布局,对街区内部的社会关系、矛盾很少被发掘。对微观视角的分析能协调好街区内部的社会关系能够更好推进街区更新。

5、研究展望

对于城市印象的研究中,—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也是一个城市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缩影。当下,学者更倾向对历史街区进行旅游开发,实现经济与文化效益的双赢。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也显示出自身的独特的价值,然后国内的研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后的研究能够显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不同尺度不同维度来分析历史街区,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方案。

漳州旧城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探析 篇4

一、漳州旧城历史街区的概况

本文研究的漳州旧城历史街区主要是指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西南地带的明清历史街区。其范围指北京路以西、钟法路以东、新华西路西段 (钟法路—中山公园) 到太古桥以南、九龙江以北的区域, 面积48公顷, 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经2008年SPOT5漳州遥感影像绘制而成

漳州城自唐建郡以来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唐贞元二年到20世纪80年代, 漳州城市中心一直位于旧城区内。改革开放后, 随着漳州城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外扩、东移, 旧城城市中心地位下降。但是漳州旧城历史街区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 保存良好的“九街十三巷”街巷格局, 各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较好的交通可进入性, 体现着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复杂的城市肌理、社会邻里关系, 成为旅游开发不可忽视之地。

二、漳州旧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一) 历史街区的旅游资源分析

1.历史文化价值

旧城历史街区的历史面貌体现了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和街巷等历史遗存, 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城市发展史、闽台文化交流史、漳州商业交流史和“闽南护法运动”的重要实物资料。

台湾路的西段、芳华横路是具有隋唐时期闽南特色的民居, 台湾路中段则是具有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台湾路东段、香港路、府埕是上宅下店的“骑楼式”二层楼房, 反映了漳州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台湾路、香港路上数十间老字号招牌不仅体现了在漳州被发扬光大的书法艺术, 也见证了漳州经济的发展。

修文东西路横贯以城濠为界的唐宋古城, 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它两侧基本上是骑楼式建筑, 底层各种各样的店面, 连同遗存下来的庙宇、桥亭、名人故居、宗祠等古迹或遗迹, 作为历史见证, 最集中地体现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古貌。

青年路、北京路、延安南路的商业气氛、历史文物保护价值不及修葺过的香港路、台湾路, 但两侧统一的骑楼式建筑及居民原态生活方式形成了厚重的乡土氛围。

2.地域资源价值

旧城历史街区记录着地方宗教文化的特征。旧城历史街区内庙宇林立, 社戏频频。新华西路上的东坂后天主堂和礼拜堂、修文路上的武庙文庙、东西桥亭上的观音庙、香港路上的伽蓝庙、青年路上的嘉济庙等地方性庙宇, 生动地印证了漳州“山路逢人半是僧”的古话, 记录着漳州丰富的宗教文化。

旧城历史街区保留着活态文化的传统及浓郁的民俗风情。“活态是指代代相传、流传有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漳州的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萌芽于旧石器时代, 形成于唐朝开漳时期, 发展于宋元时代, 繁荣于明清时期, 鼎盛于近现代。目前旧城内仍存在着木版年画、漳绣、扎花灯、纸扎、泥塑等民间工艺作坊, 铁枝木偶、皮影戏、纸影戏、棚仔艺、面塑、扎彩楼、踩高跷等濒临失传的民俗技艺依旧能在旧城找到其身影;芗剧、歌仔戏在旧城也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府埕、中山公园每天都有芗剧票友自组剧团鸣锣开场。

3.风貌观赏价值

旧城历史街区保留着基本完整的旧城风貌和大量地方特色历史建筑。漳州旧城历史街区的路网呈棋盘式, 街面砌条石, 街区内建筑布局呈现浓厚的开放性与兼容性的闽南文化特征。目前仍保留大量闽南大厝、竹竿屋、骑楼、庙宇宗祠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建筑, 区内有文庙、石牌坊两处国家级文物单位, 王升祠、嘉济庙明代石碑、东桥亭、东坂后礼拜堂、七星池等多处市级文物单位。

位于香港路北端的国家级文物单位“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石坊, 是现存漳州石坊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体现了漳州传统艺术保存浓厚中原文化色彩与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国家级文物单位漳州文庙位于修文西路, 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 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 是研究宋代文庙建筑的珍贵实例, 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刻技术和建筑技术水平, 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 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

(二) 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起, 漳州修缮整治旧城历史街区中的香港路、台湾路、府埕和文庙, 并于2005年4月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在旅游开发方面, 近年来相继开发了相关的旅游路线, 政府也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来确保街区保护、开发的有序进行。但是, 作为漳州历史文脉的主要依托和组成部分的旧城历史街区, 在市民、游客心中并未形成清晰的认知意向,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旅游开发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历史街区旅游形象模糊

虽然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宣传旧城历史街区, 但总的来说宣传手段少, 影响的范围也十分有限。通过对漳州市民展开问卷调查可知, 旧城历史街区的老房子、老街古巷、旧城生活气息等要素得到市民较多认同。但是对于街区外的游客而言, 该区的旅游资源形象较为模糊, 特色不明显, 很难吸引潜在的旅游客源群体。

2.有关旅游的商业开发力度不够

由于规模较小, 利润少, 旅行社推出的与之相关的旅游路线很少, 主要以“漳州一日游, 平和—芗城一日游”这种短线游为主, 或者是夹杂在“漳州滨海休闲度假三日游”这类以其他景点为主导项目的游览路线中。客源主要以周边省市的散客、规模较小的旅游团为主, 还有极为少量的台湾游客。

历史街区因其特殊性无法像其他旅游点一样收取门票, 主要的收入就来源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额外消费。随着旧城的拆迁改造与城市中心的东移外扩, 旧城街区商业区位优势不再, 区内的传统商业街已沦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邻里商业街, 经营的商品缺乏特色, 商品价值低, 总体商业经营氛围比较低迷, 缺乏活力。过去“下店上宅”的垂直利用方式, 许多已被“上宅下宅”土地利用方式代替。因此, 街区内能吸引游客消费的地方很少, 短时的参观游览实质上并没有给地方经济带来多大的推动作用。

3.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功能不完善

(1) 街区内交通可达性差。

现代商住区贴近历史街区核心区的布局, 向历史街区内引入更多的交通流;加上历史街区本身的街道尺度不大, 交通管理上的缺陷, 使历史街区内交通状况趋于恶化。机动车与步行混杂, 缺乏停车空间, 以致部分街道交通拥挤嘈杂, 与街区宁静怡然的氛围不相称;骑楼底层的廊道常常被停放的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所占据, 破坏了骑楼廊道便民性特点;行车难、停车难, 在无形中赶走一些游客。

(2) 旅游指南匮乏。

街区内在芳华路、台湾路、香港路设置了游览图, 也有在主要的文物单位和服务设施 (停车场、厕所等) 作标志, 可是道路两旁引导游客参观的路标还是缺少。当游客需要到文庙等具体景点时, 一路上没有相关的标志指引, 这样游客在游览时可能会因为过于麻烦而放弃参观。

(3) 公共服务设施少。

游览图所标志的公共厕所只有入口处的一个, 这必定给游客的游览带来不便, 也无法使游客在街区内停留更多时间。历史街区主要靠游客的徒步参观才能完成, 但街道两旁没有供游客休息的桌椅设施, 专门的休息场所也很少, 游客在参观时容易产生疲惫心理。

三、基于保护的旅游发展方案

(一) 实行功能分区, 整治街区景观风貌

漳州旧城历史街区应该实行功能分区, 根据“突出遗产主题, 便于组织观光游览和方便游客活动”这一原则, 建议将漳州旧城历史街区划分三个主要功能区 (见图2) 。

1.历史风貌核心区——香港路北段、台湾路、府埕文庙历史街区。这部分的文物单位最多, 建筑的特色也最集中最明显, 应注重维护遗产的原始性, 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游览应以徒步观光为主。

2.文化旅游休憩区——核心区外围区域。青年路、香港路南段、延安南路仍以“上宅下店”商住混合的使用功能为主, 延续街区的历史风貌, 再现其悠久的商业文化环境氛围。始兴南路、芳华南路集中体现漳州传统的二层住宅形式, 展现漳州代表性传统民居和传统居住氛围的文化内涵为主。

3.沿河景观和旅游服务区——恢复东西护城河景观, 维护九龙江的生态景观, 沿九龙江北安设餐饮为主的旅游服务区。在“保护历史的真实性, 保护风貌的完整性”的原则下, 加紧对街区的景观进行整治。对于那些建筑质量很差, 体量较大, 外貌形态难以改造且难以与周边建筑融合, 功能上也难以满足商贸、购物及观光功能的街面建筑限时拆除;对建筑形式现代, 外立面墙体与古街氛围难以融合, 但建筑质量尚可的街面建筑进行改建或修饰, 以保持街区风貌的协调;对那些或为平顶, 或为钢窗, 或为卷闸门的街面建筑, 进行局部改造;在传统商业建筑与现代建筑接壤的地方, 通过景观规划设计使得两种意象之间平缓过渡, 如在两者之间设立绿化带, 或采用类似建筑造型, 以色彩协调视觉, 创造整体空间的平衡与和谐。

(二) 梳理交通网络,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通过相应手段, 梳理历史街区交通网络。首先, 加紧对博爱道、江滨路等街区周围道路的改造与建设, 适当分散人流和车流, 并且禁止大型运输车辆进入历史街区, 避免街区的交通更加拥堵。其次, 对规划成游览路线的道路实行车辆的限时管制。私家车、摩托、三轮车等可以停放在周围的停车场, 商家有装货卸货问题, 车辆可以允许进入街区, 但要现停现走。最后, 进行土地功能置换, 将不合理的功能设置迁离历史街区。如文庙旁边的西桥小学, 建议另选地址, 或是将家长接送区设置远离街区。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做好服务旅客的工作。适当扩大停车场的规模, 在历史街区周边多建停车点, 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街区内根据游览线路规划厕所、问询处、导游接洽处等游客服务点, 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为游客提供有关历史街区的信息资料。需设立一些游客休息点, 使游客在历史街区内的参观更充分, 增加游客在街区内的消费, 体现漳州主打的休闲度假游的旅游模式。

(三) 复兴商业活动, 再现传统文化生活

漳州旧城历史街区自古是商业贸易区, 政府可出台一些优惠措施, 积极引导商家进驻, 刺激街区内的消费, 重现街区昔日的活力。历史风貌核心区主要引进像漳州的木偶、剪纸、八宝印泥、华安玉等老字号传统工艺品, 同时根据这些开发出附加价值更高的旅游产品, 吸引游客进行消费;在文化旅游休憩区与沿河景观和旅游服务区除了旅游产品的生意, 可以主导漳州小吃业, 如豆花、卤面和手抓面等, 利用闲置店铺适当开设休闲场所如茶馆、咖啡厅, 作为游客休息之用, 有限度地发展民宿, 让游客也可以体验传统街区生活。

另外, 对于街区内部原来盛行的民俗节庆、信仰活动也应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复兴, 将历史街区作为展示漳州传统文化的载体。政府可以将文庙、菊香苑和刘厝等场地作为展览馆展示漳州文化, 包括漳州城市的发展、漳州的风景名胜、闽台渊源等。而像杨骚等名人故居则可以恢复故居原貌, 宣传名人的精神和气质。府埕这样的空旷场地定时演出说书、大鼓凉伞、歌仔戏和木偶表演等富有闽南特色的民俗活动。漳州在传统节日有许多的民俗活动亦可以融入街区, 例如农历正月十五猜灯谜、赏花灯、农历八月十五博饼、九月二十八祭孔以及其他庙宇活动都可以引进街区。

(四)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区域旅游协作

政府相关部门和旅游行业要联合起来, 对历史街区进行宣传, 提高历史街区在游客中的形象。其一, 由政府主导承办各种演出活动, 并在街区设置展览厅播放相关纪录片等方式让外面的人们了解漳州历史街区。其二, 利用名人名事, 提高知名度, 树立历史街区的旅游品牌形象。其三, 在花博会、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会等重要的会议和展览活动上进行推广宣传。

福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山水环境, 旧城历史街区可以参与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中去。在旅游旺季时, 向其他景点进行游客分流, 做到旺季不乱;在旅游淡季时, 与其他景点互通有无, 在增强区域旅游资源丰度的同时, 也能分享其他景点的客源, 做到淡季不淡。

摘要: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是全面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解决历史街区保护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漳州旧城历史街区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风貌观赏价值。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旅游形象模糊、商业开发力度不够、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设计了实行功能分区,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复兴商业活动等旅游发展方案。

关键词: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漳州

参考文献

[1]马晓龙, 吴必虎.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协同———以北京大栅栏为例[J].城市规划, 2005 (9) .

[2]Jenkins, T.N.Putting postmodernityinto practice: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ulturesin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region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 .

[3]江焕明.漳州古城名胜考[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4 (4) .

[4]严国泰.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5]张维亚.国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 .

历史街区暑期认识实习考察报告 篇5

看见月河,是在拨开了层层高楼之后。街前流经的运河,不宽,但她足让我切身感受到昔日此地的灯红酒绿与繁华热闹之像。街内亦是流水环绕,桥廊迂回;老街各处涌现清末明初的屋宅,粉墙黛瓦,素雅安详。石板铺得小道秀秀气气,绿树映得小桥流水人家水润明丽,如果是雨季,那便更有一番水乡之意了。

漫步街中,丰富的木结构建筑给人最原始的江南景象。精致的格子窗、木门,悠长的过廊、靠椅,串联起绵延水乡人家;人家亦是绵延着静静的小河,倚水而居,倚水而生。水灵的她们勾住了沉郁的都市人,萦绕在了寂寞老人的心头,所以如今运河这端的热闹不亚于先前那段历史中的了。

但在我游尽月河之后,我却看到了蒙在历史外的一件另类的外衣。似乎此间的热闹有些变味了。原住居民外迁,剩下空空的老房却是被用来淘钱……她如今处在以发展经济为主的时代里,对很多人来说这也无可厚非。相比西塘,后者的味道就无疑更纯正了。

别了月河,进到梅湾。此间一派崭新的古建筑气象。梅湾成功达到了复原古建筑、增添江南文化气息的目标。楼阁亭台傍水而建,小岛小洲贴水而浮,杨柳绿草近岸而植,水中、陆中、空中都有绿意弥漫,虚实相间相生,空间变换丰富多样,有主有次,有高有底,有详有略,人工锻造出一番别样的江南水乡之景。

但再怎样的建造,梅湾始终是仿品。其商业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感谢她把江南水乡的文化传承开来,把美丽的画卷向更多人打开。

梅湾结合了古今建筑,翻新的同时也夹杂着矛盾。但其中的现代化建筑外墙面都采用青灰色基调,层数也并不很高,减弱了和老房的视觉冲突。但其简约化、几何化的外形构造,不免在此显得不和谐。我觉得,应多运用明清建筑符号到此间的现代化建筑群中,让两者有功能的明显区分后,也有建筑风格的内在统一。

青岛信号山历史街区的街道研究 篇6

信号山历史街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是德国殖民者最早进行城市规划的边缘地段,本次主要研究范围,由大学路、江苏路和黄县路三个社区的部分历史街区组成。

关键词:信号山;历史街区;街道;历史

青岛是位于中国北方海岸线的中部的海滨旅游城市。这座只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以它依山傍海的独特自然风光和殖民入侵的特殊历史,被列为10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还保留了那些刻有时代烙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

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青岛市于 1994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市人民政府制订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年)》,并确定了名城保护的总体原则。在此基础上,市人民政府又于 2002 年 6 月批准实施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确定了十条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信号山历史街区就是其中之一。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在弯曲的海岸线上盘延着许多条美丽的街道,如贵州路、太平路、莱阳路和东海路等。青岛又是一座山城,市区内有近20座大小不一的山头,有的道路环山而建,成“O”型;有的环山半周,成“U”型;有的为了减小道路的坡度,被修成“S”型。但无论是依山还是傍海,青岛的街道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基本上没有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路。

信号山历史街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属于江苏路管辖范围,南临青岛湾,北邻观象山、东邻八关山风貌保护区,西邻观海山风貌保护区。规划划定的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为:以信号山为中心,沿江苏路、齐东路、莱芜二路、大学路至海边的地段。

信号山历史街区是德国殖民者最早进行城市规划的边缘地段,信号山南部建有德国总督私邸,江苏路则是高级庭院住宅集中地。本次主要研究范围,由大学路、江苏路和黄县路三个社区的部分历史街区组成。

大学路算是青岛最早的路了,古代青岛山的泉水、溪流汇聚于现在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一带,沿今天的掖县路、龙口路、大学路,蜿蜒流入黄海,这就是青岛河。海水涨潮时,海船可以进入青岛河,但随着城市飞速发展,青岛已经从小渔村变成了城市,以前的原始景象是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那时青岛河入海口有个渔村叫“青岛村”,明代万历年间开放为港口,清代后期日渐繁荣,形成一座市镇,形成了青岛镇,青岛镇没有城墙,百姓就把青岛河上的木桥这一区域叫东关,沿河一带叫东关街,这就是青岛最早的街道了。

德国占领青岛以后,沿着青岛河铺设了一条现代马路,并在今黄县路口建了一座石桥,使马路向北延伸,叫奥斯帕斯街,并建立俾斯麦兵营。之后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于1924年利用这座兵营的房舍开办了私立青岛大学,学校前的这条马路就叫大学路。

大学路上一直有大学,与大学路并行的青岛河,一部分填平,一部分用石板覆盖,路面变得宽敞了,但是大学路东部属于缓坡山路,弯道较多,行驶车辆都要减速慢行。大学路从8号到50号,双号一侧的20座花园小楼,均已列入青岛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名单。步行于大学路,浓郁的文化氛围、周围学校操场打球的学生,让此安静又不失青春活力。

江苏路自1899年动工兴建,最初很短,后来扩建至热河路与胶州路路口,是一条坡度较大的道路。初建的时候以德国首相的名字命名叫俾斯麦大街,1922年已改名江苏路。自南向北先后与广西路、湖南路、沂水路、龙山路、伏龙山路、莱芜一路、苏州路、观象一路相交会。30年代青岛城市建设评比中,江苏路以马路整洁、建筑美观、市民文明而被评为青岛模范路。

德国占领期间,由于信奉宗教的原因,上世纪初就分别在曲阜路与江苏路建了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基督教堂除去礼拜天,平时很少有人来,环境较为僻静。教堂东面曾经有一所德国侨民子弟学校,南面曾是总督府小学,专收欧洲在青岛侨民的子女,不准中国人入学。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江苏路小学,现在叫实验小学,校史已百年有余。

江苏路、平原路交会处有一座青岛规模最大的医院,原来是总督医院,抗日战争胜利后是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也就是现在青岛人俗称的“山大医院”。由此向北是青岛有名的六路口,除去江苏路南北通行外,还有龙山路、齐东路、伏龙山路、莱芜一路、苏州路、观象一路在这里交会,错落有致,成为一道景观。

德国占领青岛以后,在信号山山麓建了总督官邸,并在官邸四周划出大片土地,而且作为私人领地,禁止他人入内。日本占领青岛后,这里作为日本守备军司令官邸,仍是禁区,周围既没有建筑,也没有街道。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沿着原德总督官邸圈的土地边缘修了一条马路叫黄县路,东起大学路,西至龙口路。

黄县路有许多名人旧居,著名作家老舍于1934年到青岛,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但在1936年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改做一名专业作家,并迁到了黄县路4号居住,当时这里全是树林,只有这一座小楼房。今天的黄县路是T字型,老舍故居是在通往大学路的一条支路上,这里的路面很窄,刚好能通过一辆汽车。目前能看到的青岛河桥仅有黄县路上的一座,2009年进行维修,并建有木栈道,目前是一处小景观供周围居民休闲娱乐。

黄县路是青岛最美的街道之一,两侧都是有花园的单体小楼,并且这中间没有插建其他建筑,因为这条街道对旧貌保护得很好,好多电影拍摄会选择在这里拍外景。

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老房子,遗留了时代印记的老街道,还有各界名人留在这座城市中的往事,这一切都见证着青岛百年历史的脉络。青岛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的秀美,更在于她的历久弥新和器宇不凡。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7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 随着世界局势的稳定, 科学技术的进步, 经济的高速发展,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步伐在不断地推进, 城市中逐渐被办公楼等混凝土建筑物所侵蚀, 很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频繁被破坏, 居民生活的原有状态被打乱。因此, 如何解决城市更新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并能使之和谐发展, 已经成为我们当下合理建设与开发城市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1928年国际上成立古物保存委员会开始, 我国就开始不断颁发有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条例及规定。1985年, 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与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接轨, 涉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规划设计单位也渐渐多起来, 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和开发依托的研究。但是在对政府怎样去改造, 开发到什么程度的保护性建设措施方面, 却很少涉及, 以致于有些地方政府, 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有些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即将消失的危机。尤其是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方面, 政府在古城保护和利用上的责任和分工划分不明晰, 历史街区遗产资源遭受破坏严重, 街区居民居住环境不佳, 缺少特色产业支柱, 缺乏活力, 使街区居民的原有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没有得到很好地延续。

2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

2.1 渐进式的推进策略

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1982年, 国务院公布苏州市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专家、领导的重视, 并开展了部分保护工作, 如针对北寺塔等文物古建筑的抢修。此外, 苏州市政府还对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桥、古井进行了调查摸底, 确立了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单位, 并进行挂牌记录, 做到了重点保护要素基本清晰。

1986年,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 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指导思想, 这是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法定化, 也是遗产保护的真正起点。同年, 苏州市成立旧城建设办公室, 组织专业人士, 研究如何更好地在旧城改造、城市发展中, 保护古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1985-1989年, 实施了寒山寺弄和枫桥大街的改造, 以及瑞光塔、盘门城门和古城墙的修复, 还有“古宅新居”等工程。为加强对历史街区内的建筑、河道、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元素的管理, 苏州市政府还相继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市区河道保护条例”“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条例法规, 为加强条线管理提供了依据。

2.2 相关举措

2.2.1 出台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法律规划, 并具体落实到管理工作中

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之处, 在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近年来, 苏州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与现行保护大法相配套的、符合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

2.2.2 专门设立相关部门, 负责街区的保护开发工作

苏州在全国率先试点成立国家历史名城管委会①, 专门实行古城规划。管委会下设4个部门, 即办公室、开发处、保护处和管理处。在姑苏区,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将实行“区政合一”的管理模式, 着力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 使其成为文化高地、旅游高地、科教高地和商贸商务高地, 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之“核”的作用, 打造姑苏城的品牌价值。

2.2.3 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举办一系列活动

目前, 平江街区已经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有义务讲解员的培训, 组织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努力营造历史街区景区文明氛围。①保护遗产, 传承街区景区历史文化;②学习雷锋, 助推街区景区旅游产业;③便民助民, 提升街区景区文明水平。

3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评析

3.1 经验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转型背景下, 苏州不断健全法规保护体系, 积极利用市场体制优势, 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中来, 取得了明显成效。

3.1.1 政府方面———街区保护, 规划是先导, 管理是关键

总的看来, 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先后经历了4轮规划修编, 为平江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了规划性指导。在规划实施及后续管理上, 苏州主要采取条块结合、以条线为主的管理方式。在条线管理上, 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条例法规;在块状管理上, 形成了整合力量、多方参与的格局。通过整合管理力量, 并在有关街区设立非常设机构———街区管理办公室, 来具体实施综合管理。平江街区“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 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风貌, 得到了有效延续, 街区内文化遗产要素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3.1.2 非政府方面———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并推动公众积极参与

为寻求一条更好的保护之路, 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决定让非国有控保古建筑进入到流通领域, 通过产权买卖的方式, 让有经济实力的新主人对它们进行保护。为此, 苏州市先后出台“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以及“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 鼓励私人和公司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这些规定的实施, 都在积极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使之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苏州市政府在担负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重任的同时, 还一直致力于推进公众参与。政府在平江街区的各大街小巷都安置了木质的标志牌, 述说其历史渊源, 既方便了外地游客了解平江特色, 也向苏州市民宣传了古城历史, 激发了民众爱护古城的热情。并且, 政府还在保护规划的制订、保护对象的选择等方面,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另外, 目前平江街区已经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有义务讲解员的培训, 组织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努力营造历史街区景区文明氛围。

3.2 面临困境

尽管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按照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新要求,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街区功能“单一化”、街区管理“分散化”、居民参与“边缘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等问题。主要原因有:

3.2.1 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

苏州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体系, 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地方法规内容不完善, 如“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中, 缺乏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 历史地段法律地位模糊, 对保护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如法律责任、惩处措施等问题没有具体条文阐述。

3.2.2 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分工不明、职能不清

景区管委会职能单一、分散, 部分权力还属于旅游局, 政府还在下放、整合权力中, 导致权责不统一、不协调。目前, 还没有对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现在的历史文化街区总体数量在不断上升, 但景区的质量、特色却有所下降。说明政府对古城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还没有出台, 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

3.2.3 民间保护组织少, 作用有限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和社会性都非常强的公共事业, 长期以来都由政府提供, 而民间保护组织往往不具备专业人才、设备、资金等, 客观上造成了民间保护组织难以进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局面。

4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建设的期许与展望

保护街区、延续古城, 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要从整体保护的观念出发, 严格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原则,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形与神的相互融合, 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姑苏特色的古城保护的新路。

4.1 在策划上下功夫, 创新保护路径

要在加快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同时, 强化街区总体功能和单体建筑的营销策划。①要整体策划街区功能布局;②要个性打造苏式生活街区;③要悉心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4.2 制订相关条例, 在管理上有依据

制订相关的保护管理条例, 从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与布局、公共设施和商业经营的日常监督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集中执法、便捷服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实现对条线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

4.3 注重全民参与, 成果共享

围绕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3个环节, 建立激励全民参与的成套优惠政策机制, 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影响作用。

4.4 优化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措施

围绕成片规划、分段实施的目标, 把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来。

4.5 培育和引导NGO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社会的和谐发展, 需要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三大主体 (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NGO在社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 培育NGO是当前我国形成社会治理结构主体新格局的有效途径。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困境, 单单依靠其自身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只有政府出面,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和引导, 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要着力营造NGO参与社会服务公平竞争的环境。

5 结语

总之,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 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工程, 任重而道远。历史文化街区的良性发展, 需要建立一个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通过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 组成一个多中心的、互动的合作协同结果, 共同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同时, 政府、市场与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 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 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及有效边界。因此, 政府应转变职能, 重点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培育非政府组织发展, 促进公众参与, 构建一个既公平、公开, 又具竞争力的城市治理系统, 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 对其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对城市的永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 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 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 并结合苏州平江街区的实例, 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更新的构思与方法措施, 希望找到既有利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造方式。

关键词:有限政府,历史文化街区,运营,保护

参考文献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8

关键词:旅游,社区参与,中山中路,有机更新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旅游地的社区参与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西方早在70年代就开始研究社区与旅游的互动关系(道克西,1975),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和研究体系。国内对于社区参与旅游研究较晚,始于90年代末(唐顺铁,1998)。经过十年的发展,国内学者在社区参与的历史演化进程、旅游对社区的影响、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和感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多沿袭西方的思路,较少进行原创性。以地域为划分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社区”,“城市社区”研究不足。本文以杭州市中山中路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中的社区参与为例,以“有机更新”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城市中传统历史街区的社区参与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

二、传统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中社区参与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由于传统历史街区历史上是城市的核心地带,故其多存在于城市中心,相比较于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居民积极性较低,主要原因有:(1)直接经济利益。乡村社区居民的利益与旅游直接挂钩,因此热情高涨。而城市社区中的居民,多数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旅游的经济收益与其并无直接的联系。(2)社区归属感。在物质价值观的影响下,城市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水平较低,邻里互动减弱,对于社区公共事务往往持漠视态度。(3)民主化程度。目前国内社区在旅游参与中处于被规划、被包装、被展示的状态,而教育程度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对于所谓的民主较为失望,挫败了其参与热情。

(二)如何重塑社区性,保护城市肌理

传统历史街区虽然曾经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带,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和商业中心的转移,街区日渐衰落。再加上年久失修,生活条件和环境较差,许多年轻人纷纷搬出老街区,而留下来的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加,也带走了属于历史街区的一段记忆。大多闲置的房屋廉价出租给进城务工人员,因此,老街区往往是破旧、混乱、嘈杂的代名词,历代积淀下来的社区文化精神、民俗民风随着“空巢”现象而逐渐丧失。

(三)如何平衡好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系

旅游开发是继承和重塑老街区社区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有效方式。然而,其给也具有外部不经济型,主要表现在:(1)生活环境。游客的大量涌入,带来大量的垃圾、废弃物,交通工具的使用造成了废气和噪音污染,打破了居民原本宁静的生活环境。(2)经济环境。游客消费的增加拉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造成物价上涨、就业结构改变等后果。(3)文化环境。游客所带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削弱传统社区文化,同时,浓重的商业气息会腐蚀淳朴的民风、和睦的邻里关系,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有机更新战略下中山中路传统历史街区社区参与旅游的途径

(一)多管齐下,提高社区参与积极性

1、利益分配和补偿

(1)出台原住民“外迁自保”的具体措施。鉴于中山中路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特性,解决住房的产权问题是实施“外迁”和“自保”的关键。“外迁”政策主要明确房屋置换和货币补偿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自保”政策应规定具体的补贴自保原住民费用的办法,并在文物部门和规划设计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老宅的整治和修缮。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配置景观绿地,建立交通分流引道等方式来完善中山中路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以交通流、现代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技术流等为载体,增强社区旅游项目的承载能力,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快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3)因地制宜,吸引社区居民参与投资建设。居民是街区建设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可根据实际,提供社区居民参与投资建设的渠道,主要包括开设私人店铺、家庭旅馆、个体餐饮店等。这些个体营业点的经营和管理需在中山中路管委会统一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档次,符合中山中路功能分区的定位和业态格局,

2、建立“居民自助”机制,提高民主化程度

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若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必然会因为财力物力人力有限,使得保护和更新工作滞后于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中山中路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房屋拆迁补偿、住户安置、日后的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均与居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再者,随着社区居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加强,居民亦迫切需要参与到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更新改造之中。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以“社区参与”与“居民自助”为基础的中山中路历史街区更新的新机制,不局限于个人对一部分社会活动的直接参与,而更加强调开放式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向运行的社会网络,使街区每个普通人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既使自身得到发展,又成为对整个街区发展负有责任的一份子。

(二)契合有机更新战略,重塑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社区的社区性

1、社区参与方式选择

(1)传统民居类:建立历史文化社区,生动演绎非物质文化。可通过建立若干个历史文化社区,生动演绎中山中路的非物质文化。具体的方式有:第一、由管委会牵头,选定若干个能体现杭州市井文化的历史文化社区的示范点。第二、政府出资在历史文化社区的砖墙上刻画代表杭州和中山路千年、百年文化的变迁史,成为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让游客了解和感受旅游地的历史。第三、历史文化社区定期举办“瓦子勾栏”表演,通过历史生活和当下日常生活在同一时刻中融合,获得对历史的切身感知。

(2)现代社区类:建立品质生活示范社区,诠释新都市高品质生活。以“现代邻里、都市街坊”为核心概念,将现代智能化高品质生活社区与传统居住文化相结合,向游客诠释新都市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具体方式有:第一、管委会牵头,在与房地产商充分交流和协商的基础上,选择能在配套设施和细节服务设计上体现“现代邻里、都市街坊”理念的有雄厚实力的产商,联合建设若干个品质生活示范社区,向游客展示中山中路的“古街新生活”。第二、空间格局。合理布局活动场地,通过人流线路和过道的设计实现流畅的过度与衔接,使社区活动动静结合。

2、社区参与能力建设

通过推行参与式发展、加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育社区组织和社区旅游精英、发挥基层组织动员能力等途径来提高中山中路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巩固和发扬特有的社区性。具体措施有:第一、营造社区学习环境。通过配备社区图书馆或者阅览室,定期举办知识讲座,为社区教育增加现代化的内容。再次,通过在社区的主要马路、小区、楼道制作各种宣传栏,每家每户都安装书报箱等方式营造出学习气氛浓厚的社区整体环境。第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对社区内的所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为社区居民的学习服务。在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居委会要起主要作用,而社区内各种类型的学校要成为中坚力量。

(三)动静结合,平衡旅游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系

1、完善接待能力,建立旅游预警系统

首先,要完善历史街区的接待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防止因为大量游客的涌入造成历史街区拥挤,居民无法获得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现象。其次,要合理布局,通过道路交通的管制和旅游线路的设计,合理衔接生活区和旅游区,分流客流,避免造成与社区居民生活的显著冲突。再次,建立旅游预警系统,防止旅游旺季的“井喷”现象。

2、动静结合,打造多层次开放空间

中山中路多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反感外界的侵扰,因此,要动静结合,打造多层次的开放空间。首先,鉴于中山中路旅游和居住的双重作用,应以“街坊邻里”为指导思想,运用地形高差变化、围墙、绿篱等方式将社区空间分为小区、组团、邻里、家庭四级,清晰界定每个空间的归属,创造出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使得居民的日常生活尽量远离旅游的喧闹。其次,选取社区旅游的示范点。对于民居类旅游点而言,其社区参与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开辟民居中的一角向游客展示。对于现代社区类旅游点而言,参与者涵盖各年龄层,参与的地点应在街区的公共客厅,即中心广场、步行街、口袋公园等地方,以避免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过多干扰。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的中西方差异[J].地理学报,2006,61(4):401-402.

[2]、杨兴柱,王群.我国城乡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4):34-35.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9

然而, 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在近十年间遭到大面积拆除。当地政府声称推行“镶牙式保护”, 即只保留个别古建筑, 而大量拆除所谓“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 用于商业开发, 兴建仿古建筑。今年年初,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走访南京安品街后发现, 所谓保留个别古建筑也只是空言, 他对这一“镶牙式保护”作出严厉批评。单霁翔表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不能只留下一些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 认为它们才是“牙”, 其他的都可以拆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还要保护老民居、原住民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 不能只保护个体的文物建筑。不仅如此, “我在现场看到, 镶上去的多是‘假牙’, ‘真牙’在哪儿呢?”

书生们的“保卫战”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 老城南历史街区一直遭受着被改造的命运。经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等一批文物专家证实, 自2001年以来, 至少有36处区、市、省级文物因旧城改造等被毁。

实际上, 老城南在南京曾是重点保护对象。早在1995年,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1—2010) 的批复》 (后简称《批复》) 中就强调了对老城南的保护。《批复》中提到, 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和落实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的各项保护规定, 这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中, 有5片为城南传统民居。

但对老城南的拆除一直就没有停下, 2006年出现拆除高潮。

对此看不下去的侯仁之、吴良镛、傅熹年、宿白、郑孝燮、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等16位国内著名学者上书高层, 吁请停止对南京老城南的拆除, 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拆除工作一度告停。

按照上级指示, 2008年3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会议在南京举行, 会上, 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干峙要求南京“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认为“城南地区要重点保护”,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强调“要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 曾参与制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先后到城南调查五十多次。“门东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门西等还剩下1平方公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在除去水面和道路, 也就五十多公顷了。这是最后的还能够整体保护的地方了”。

可到了2009年, 对老城南的大规模拆除又由当地政府拉开大幕, 老城南的南捕厅、安品街、门西、门东等历史街区被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 当年春节后大规模拆迁进入高潮。

当时, 88岁高龄、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谢辰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不守信用, 简直是胡闹!”

29位专家学者又挺身而出——由他们联合署名的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 被分别寄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委以及南京市委。他们呼吁, “如果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金陵古城将在几个月内被彻底拆光。”

“镶牙”还是“拔牙?”

2006年底, 在大拆大建遭各方反对之际, 南京市有关部门召集本地专家学者, 让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向大家介绍了“镶牙”式肌理再造的老城南保护模式。

南京市规划局编纂的《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研究》对该模式解释如下:突出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的保护, 在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的同时, 对其余搭建棚屋及不协调的建筑进行“镶牙”式更新。

在城南, 经过“镶牙”式改造的例子已有三个——“南门老街”、南捕厅和内秦淮河后五里改造。“镶牙”式还被写进了《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该规划提出对南捕厅分三层次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环境协调区。其中, 历史街区在甘熙宅第周围, 确保原汁原味;历史风貌区, 保护一、二类历史建筑, 其他建筑采用以传统风貌的新建筑用插建方式更新。

然而, 这个美好想法, 后来并未实现。

在南捕厅二期和三期改造中, 老建筑几乎被拆除殆尽, 全部原住民被迁走, 前者用于建设大型仿古商业街, 引入绿柳居等几家“老字号”和“爱尔兰酒吧”, 形成游玩、购物、餐饮一条龙的产业链, 后者则用于开发独栋公寓、酒店公寓、花园酒店和总部会所。而在内秦淮历史文化保护区, 有关部门承诺原址保护的生姜巷43号“北货果业公所”, 最后在规划的“保留”名单中删除, 最终被拆成一堆瓦砾。

“老宅全无、住民全无, 剩几个全新的商铺, 还有吃喝玩乐一条龙。”谢辰生叹道, “牙都被拔光了, 谈何镶牙?”其他一些专家也表示, 镶的“牙”跟以前风貌根本不相符, 都是些假牙。

对这种“镶牙式填入、织补肌理”的做法, 有专家指出, “这都是理想中的状态, 但最终这个地块拆平之后怎么开发?政府很难拿出这笔钱, 而开发商又不希望拿到手的地块有零星的文保建筑留在上面, 或对容积率、对开发项目限制太多, 所以到最后, 根本无法落实。”实际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 南捕厅这块地后来就被政府卖给了一个开发商, 对方提出:净地出让。

面对种种质疑, 赵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镶牙”式的尝试“就如同写一篇文章, 从立论本身就是商榷的, 即使立论成立, 整个如何写下去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商榷的”。

有人反驳:哪有随便拿历史街区做试验的道理, 文物拆掉了, 拿什么弥补?

而作为该规划的主持人, 赵辰否认自己是镶牙说的提出者。他说:“我就是打死了, 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 也就是一个建议者, 不是决策者。规划只是规划。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我们的工作是做协调, 既要保护, 又要发展, 这个事情非常难做。”

“整体保护”走弯路

“镶牙”模式要不得, 那么该怎么保护老城南历史街区?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名城的整体保护就是要落实到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 对南京而言, “整体”就是“街区”, “街区”就是“整体”。

这个共识也体现在2008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该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整体保护意味着包括传统民居、民国建筑、历史街区、地下文物、城市肌理在内的一切历史遗存都应当保留下来。

去年3月18日,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草案) 》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杨永泉和吴小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姚远5位专家联名向南京市法制办递交了建议书, 表示《条例》 (草案) 出炉令人鼓舞, 但其中老城的“保护区”划得太小令人担忧, 他们希望对老城实施整体保护。“不久前应邀参加该市法制办的保护条例专家咨询会时拿到的文本上明明写有‘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的字样, 刚过了一个星期, 怎么反倒又不提整体保护了?”薛冰质疑道:根据制订中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1.186平方公里, 历史风貌区2.489平方公里, 共3.675平方公里, 占老城面积7%, 如果单算历史文化街区, 只占老城面积的2%, 如果除去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面积, 恐怕老城面积的1%都没有。如果一座城市99%的面积都不配作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吗?

去年8月, 南京市规划局、市法制办、市文物局等部门参与起草的新《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新《条例》在总则第三条确定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保护原则。

而《条例》转变为具体的规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年底, 根据新《条例》“整体保护”的规定, 老城南规划提出“小规模”、“逐院式”、“全谱式”地以院落为单位, 渐进地进行恢复保护。

今年初, 对前几年被拆掉的街区进行的恢复工程终于开始。门东、门西等片区本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唯一存留下来的同时保留有古街区和古城墙的地段, 却在2006年被拆除殆尽。如今, 南京市正在依据1937年地籍图、1951年地界图等鼎盛时期院落边界记录资料, 对这些被毁街区按照原来肌理进行重建, 有些地方甚至要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再现出来。已经消失的膺福街、大井巷、小井巷等七八条老街巷的名字, 也将随着道路的重现, 得以恢复。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10

对历史街区的研究在国际上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1], 它的主要思想是以整体的、具有个性特色的环境风貌来展示特定空间区域的历史价值, 反映城市的发展脉络。我国许多历史街区由于改造不当, 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随之消失。通过旅游开发来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实践。然而, 由于一些地方在开发中过多关注其外在形态、发展趋势与商业利益的结合[2], 将历史街区作为纯商业项目开发, 成为了旅游商品的大卖场, 而对展现其历史文脉的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却远远不够[3], 从而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

文化资源是历史街区历史文脉的核心。对历史街区中的文化元素良好地挖掘与开发, 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深层次需求, 而且能更好地展现历史街区的风貌, 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从而给城市注入新活力[4], 达到改善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5]。以“双东” (东关街、东圈门的简称) 为代表的扬州古城区在“中德”合作项目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旅游开发, 已初成规模, 但在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双东”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来提升“双东”历史街区的旅游产品层次和旅游发展思路。

2“双东”历史街区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2.1 各类文化资源多样、丰富而集中

“双东”历史街区是历代扬州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拥有多种丰富的文化资源。主要有以经学世家刘文淇的“青溪旧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 以个园为代表的园林及盐商住宅文化, 以扬州漆器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以广陵琴派、木偶戏等为代表的传统曲艺等。这些资源不仅多样、丰富, 而且多集中在以东关街为核心, 东西长1000余米、南北宽800米的区域之内, 资源分布密集。

2.2 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悠久、价值高

“双东”历史街区的物质文化资源多为清初以来形成的, 而像扬州漆器、玉雕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历史则长达数千年。扬州在历史上曾几度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而“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是扬州城市历史发展过程的集中体现和缩影, 它不仅体现了在封建社会经济条件下, 城市群落发展的轨迹, 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而且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资源是现代旅游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元素。

2.3 资源残存特征明显

扬州的城市历史尽管悠久, 但多劫难, 经过多次战火的破坏, 承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多被破坏, 许多已成为历史文化碎片, 保存完整的非常少。除逸圃等个别遗迹保存基本完好之外, 大多资源都或多或少地遭到过严重破坏, 几近于碎片;尤其像原始的东门遗址、三祝庵等已经不复存在。这种资源丰富, 但多为残存的特征, 不仅给保护与修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而且对旅游开发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3“双东”历史街区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与评价

3.1 基础设施的改造初成规模

在空间结构上, 有大量的生活街巷与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紧密相连, 经过最近几年的改造,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街巷体系和民居风貌, 空间分布较为合理。尤其是从东圈门16号到长乐客栈以及逸圃修复的完成, 对古城区的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起到了有效的保护, 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原住居民的生活环境,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开发休闲文化旅游以及对旅游开发层次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3.2 文化资源的挖掘仍处于浅层次阶段

在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中, 园林、旧居、艺术、节庆, 甚至商铺等都透露着浓厚的休闲生活文化气息。“双东”历史街区虽然已经进入初步经营阶段, 但由于名人文化、休闲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还未进行充分挖掘, 与当前旅游产品还未很好地结合起来, 资源的文化特征展现明显不足, 导致市场定位不明确。此外, 休闲文化、市井气息与当前旅游消费契合不足, 比如长乐客栈, 虽然已经开始经营, 但对服务设施的改造与运作方式, 对市场需求的把握等方面基本上停留在对外模仿上, 而对最具独特性的“李长乐将军文化”的展现上缺失明显。

3.3 文化资源的整合严重不足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文化资源残存的特征, 使得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进行单一开发有很大难度, 难以形成有吸引力的品牌。像名人故居等宅园资源, 目前仍然处于各自独立开发状态, 缺乏整合, 而且多以纪念馆或住宅观赏的形式来展现, 这种低效开发, 不仅导致产品层次低, 且空间利用效率也不高。此外, 对于有浓厚市井气息的商贸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且在外在形象上与其它历史街区雷同现象明显, 个性不足, 有千城一面的发展趋势。再者, 双东街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主要是以东关街主干道为主, 与其相连的许多古巷基本处于未整合状态, 使“双东”在旅游的空间发展上显得有点孤立。

3.4 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缺乏科学规划

非物质文化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特色, 是扬州历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资源。然而, 由于历史与空间的原因, 像手工艺、曲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已经消失或远离“双东”历史街区。目前在开发中, 不仅对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与整理不足, 而且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 导致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没有良好的展示空间, 难以顺利进入历史街区。

4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思路

历史上双东街区因东关古渡的重要交通地位而繁荣, 其中盐商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盐商园林、盐商住宅以及因盐商而兴的休闲商贸业是东关街的主题。弱化东关街旅游发展中过于商品化趋势, 强化其休闲化、生活化的旅游内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对双东历史街区进行文化资源整合, 打造特色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应从以下四方面推进。

4.1 从资源价值入手, 整合文化碎片为文化旅游名片

理出“双东”历史街区文化中的核心资源。将目前具有多种资源特征的个园、汪氏小苑等园林文化、盐文化、名人旧居作为核心旅游资源, 通过盐文化为主线将这些资源整合到一起, 融合休闲产品于园林资源性产品之中;对市井休闲文化中的美食、商贸文化、手工艺, 以及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的主要遗存等资源进行归类, 鼓励相关企业进行相关产品研发, 以展示加销售的组合方式推向市场。

以名人文化和盐文化两个资源点为主, 横向延伸, 并融入休闲、美食、沐浴、传统风俗等资源, 打造一个整体的文化品牌, 最终通过市场的力量形成文化旅游名片。此外, 在对资源的挖掘中, 要善于发挥各个领域的专业力量, 比如在建筑、历史、旅游、书画等方面与专家来共同挖掘和整合, 才能将这些碎片转变为有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

4.2 凸显特资源个性特色, 打造扬州文化旅游精品

扬州的园林“多是宅”, 这些宅院多与盐商文化有关, 这些资源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这些名人或盐商的生活享受、情趣追求, 在宣传中应作为显著的个性特征。比如, “双东”街区中的个园、壶园等园林最大的特征莫过于其“附庸风雅与生活气息”。当然, 园林独特的景观设计也是其重要特征, 但在宣传形象上与拙政园等知名园林比就不具有竞争优势。

在产品设计上, 以高起点来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避免低质产品充斥市场后再提高其层次。从最主要的特色工艺、曲艺、茶文化等休闲产品入手, 先提升其层次与品质, 然后再向其它文化产品推进, 最终形成数个文化旅游精品组成的一个文化产业链条。同时, 还应处理好文化旅游产品之间的竞合关系, 在开发中注重产品之间的互补, 协调它们之间的互斥以避免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4.3 展示文化资源内质, 培育生活化的旅游特征

“双东”历史街区中壶园、逸圃、华氏园、汪氏小苑等名人故居与古宅, 它们的修复仅仅是留住了历史的空间。要让游客触摸到它的过去, 除了导游的解说或游客自身的知识水平, 还需要运用像情景体验、模拟展示等多种手段将其资源的文化内质展现出来, 或把历史上这些资源的经典文学作品用动态表现出来, 将其意境转化为感觉得到的现实, 使游客能够回到历史中与“主人”对话。

依托政策手段促进扬剧、糖人、面塑、扬州剪纸等传统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经营方面, 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展成为近于无序的、自然的市井文化状态, 近似地体现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状态, 使体现其传统休闲文化的“市井文化生活”成为“双东”历史街区最大的卖点。让游客在旅游中尤如在享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使游客达到全身心的放松, 从而提高旅游体验层次。

淡化旅游气味, 强化生活气息与活力。居民参与是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得以长久发展的原动力。将居民与游客的需要与弘扬美食、沐浴、足疗技艺等休闲文化资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以“双东”为中心向周围扩展, 开发出“生活化”的文化旅游休闲产品消费圈, 使“双东”街区成为居民的生活集聚地, 成为游客在扬州旅游中的“生活必需品”。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同时, 使之感觉像是一种生活而不是旅游, 从而形成成熟稳定的需求市场。

4.4 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扬州古城历史发展时期虽然较长, 但地理位置一直较为稳定, 在历史上的多次损毁与重建后, 许多历史资源与信息在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重叠性, 部分历史资源随着古城的改造与修复, 在成就一定历史风貌的同时, 另一部分历史信息可能会永久消失。因而, 当前最紧迫的是尽快收集与挖掘“双东”历史街区中所有相关资源的历史文化信息, 尽可能地保留住传承下来的历史资源, 为以后研究扬州历史与文化, 以及进行相关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建立“双东”历史文化博物馆, 展示扬州文化与历史, 便于游客和居民全面了解以“双东”为代表的扬州历史, 成为指引城市的一个介绍性窗口, 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

将这些资源数字化, 将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关注这些历史文化并参与到历史资源的保护与挖掘中来,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有条件地恢复某些文化遗产。借助历史资源的数字化, 将旅游资源相关信息, 通过网络平台向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使“双东”历史街区与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沟通平台, 为游客提供相关旅游资源信息, 营造无障碍旅游信息渠道, 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从而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 不仅是为了经济目的, 更是为了保护好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 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通过把古城潜在的历史文化转化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 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来提高扬州的经济实力, 从而为把扬州打造成为个性化的休闲文化城市奠定基础。

摘要:通过对扬州“双东”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在对“双东”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基础上, 依据其资源特征, 提出了通过整合文化碎片、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生活化旅游、加强资源数字化建设等手段来打造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旅游品牌思路。

关键词:双东,历史街区,整合,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朱佳秋, 丁玎.对当代中国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9 (9) .

[2]张薇.历史街区保护模式转换的特色缺失问题[J].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8 (1) .

[3]郑昭彦.从清河坊改造看历史街区的文脉缺失[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8 (4) .

[4]相征.浅谈城市历史街区有效保护利用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24) .

[5]闫杰.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浅谈历史街区改造[J].江苏建筑, 2009 (2) .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11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历史街区;复兴

一、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

1、城市建筑文化资本

城市建筑的文化资本可以说是文化资本的一种分支体系,当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是有一种最新的感觉,比如苏杭的儒雅、北京的磅礴、上海的洋氣。这些城市的印象直观的进入了人们的脑海之中。但产生这些感觉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最直接的就是城市的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可以说是城市形态的一种表现,也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这其中包含了美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等等。由于这些价值的存在,也使得建筑可以作为城市的文化资本来看待。因此,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转换成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也就成为可能。

2、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历史建筑保护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城市建筑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其自身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历史的建筑其蕴含了更为独特的历史积淀。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其虽然美观但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并没有任何的文化气息,而历史建筑是文化的传承,人们可以通过历史建筑来想起一个拥有精湛技艺与个性特征的时代。历史建筑经历了历史沧桑、不仅希望能对其进行保护,还希望能修复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历史建筑的保护具有整体性的要求,仅仅简单地对单体建筑是具有局限性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单栋历史建筑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只能导致建筑文脉消失殆尽,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强调对于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强调更多地关注历史建筑群,是保护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最可取的对策。

3、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经营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城市的历史街道主要是指特定的地段,是历史文化积淀的汇集区,城市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在联系性,必须将其拥有更高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不仅如此,城市的历史街区还因其整体性与关联性而具有其他特征。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过度追求发展,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或者进行历史建设的拆迁,而通过假历史建筑的重建来进行恢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美感和历史性,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最大化

为了使历史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有效的发挥,获取其最大的价值,我们需要进行规划上的重新设计,进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方法和途径,以下对有关建设的理论进行介绍,其各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但在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功效却十分卓著。

1、城市触媒理论—由点及面

所谓的城市触媒,可以是某一功能区、某一单独建筑或公共空间,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的实体。它在不失去其本身性质的同时,却能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发展,粘合整个建筑群落各个功能空间并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在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具有连锁反应的潜力。对于街区来说,在全面修复的同时,可以对某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触媒放大,这样不仅使街区主次分明,并且为后续发展留下充分空间。人们在选择触媒点时,注重的大都是建造风格与建造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实体空间,最终放大的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注重实体性,那我们保存下来的将仅是脆弱和近乎荒废的空间形式。站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角度,如果想让历史街区不仅是开敞的露天博物馆,还可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这种功能触媒是寻觅有价值的触媒点,用新的功能替换老的功能,或保留现有的功能但是使它的运作。这属于“功能重组”或“功能多样化”。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来说,历史街区只是其组成部分,城市触媒点的对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了。总之,城市历史建筑或者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价值越高,其作为城市更新触媒点的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明显。

2、旧城织补理论—碎片连接

漳州市历史街区 篇12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 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 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规划师们深刻认知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 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既要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又要延续街区内居民的生活。

本文从抚州文昌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中出发, 以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及利用为例, 对协调基础设施提升、街区风貌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1. 研究背景

1.1 规划区域概况

抚州, 旧称临川,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南部、赣闽两省交界地区。抚州北邻南昌市, 是抚河下游、进入鄱阳湖前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 是古代临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文昌里街区位于抚州城东北部、抚河与干港所夹洋洲半岛西部, 毗邻抚河, 自古为进出抚州城、联系城乡的重要地区, 目前是抚州城仅存的风貌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面积约65 公顷。

1.2 街区排水系统现状

文昌里历史街区内的现存排水系统主要由石砌或砖砌边沟、暗渠、明渠构成, 它们保存相对完整, 部分街巷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笔者在街区调研中, 对仍在发挥排水作用的暗渠进行了统计:6 条街巷下合计4.76 千米的雨水暗渠保存相对完好, 仍在承担排水功能, 具体详见表1。

现状排水系统的问题方面。街区内排水暗渠覆盖面积较小、部分区域尚无排水系统。现状排水暗渠建设标准低、年代久远, 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盖板塌陷导致的暗渠淤塞、损坏问题较普遍, 导致部分区域排水无出路、内涝频发。此外, 街区内生活污水同样须通过地下边沟、暗渠排放, 污水排入后对街区内外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

2.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2.1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意义

传统排水系统在文昌里地区内的意义不仅是收集、排除民居和院落内雨水的设施, 在文昌里街区内, 传统排水系统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相互搭配, 构成了丰富、立体、完整的街区风貌。以街区内常见的天井为例, 在年降水充沛的江南地区, 以多种方式充分收集、利用雨水, 显然不是出于缺水的原因, 古时徽州人讲“聚水如聚财”, 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 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1], 中国江南地区的天井多有此寓意, 文昌里亦不例外。而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青石盖板的雨水沟渠所收集的雨水, 在更多的时间里也被赋予了日常生活取用、种养殖取用以及防火等多种功能[2]。这些传统的设施不仅便利了过去江南百姓的生活, 也是勤俭、朴素的人民性格的具象化体现。所以, 从文化延续性的角度, 传统排水系统是街区内生活习惯和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 是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 应该受到保护、展示和借鉴。规划提出的这一观点,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中提出的保护历史遗存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保护历史信息真实载体的原则一致, 同时在国内其他历史街区中, 如扬州东关街、深圳大鹏所城、福建三坊七巷等地, 传统排水系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3]。

2.2 街区雨水收集排放模式

文昌里街区内部分建筑、院落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水设施保存相对完好, 与街巷中的排水沟渠可以构成完整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经过合理恢复、修缮, 可以承担起街区内雨水收集排放的任务。

本次规划中提出的雨水收集、排放模式为:降雨落入庭院后由天井收集, 部分下渗入地, 其余雨水由院内暗管或集水渠排入街巷暗渠;街巷暗渠内雨水在流动过程中持续渗入地下, 剩余雨水分别汇入区内湖塘, 补充景观水体;汛期雨水量较大时, 可开启排涝泵站将湖塘内雨水排入保护区外水体。

考虑到历史街区街巷和庭院内的青石板地面、砖石等砌筑材料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为减少街区排水系统压力、增加雨水下渗, 规划建议在街区路面整治时, 地面铺装尽量选用传统的砖、石等透水性材料, 保持街区的原真风貌。

2.3 街区雨水系统布置

在文昌里街区内, 共有街巷40 余条、总长约6.8 千米, 受建筑和其他历史遗存影响, 街巷普遍较窄且断面宽度变化较大 (如街区西侧河东湾直街宽度在2.7~5m间) , 街巷部分位置进入基础设施的管线存在明显困难。在供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线中, 依靠重力流排放的雨污水系统布局与协调一直是困扰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难题, 在当前国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 通常采用合流管线收集雨污水[3]。合流管线虽然以一根合流管代替雨、污水两根管道, 但由于须考虑降雨时同时收集并排放街区雨污水, 其管径普遍较大、工程施工时影响也较大。此外, 为满足雨水收集需要, 街区各条街巷下都须布置合流管并配套大量雨水篦子、检查井, 不可避免对历史街巷风貌以及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规划为避免设施改造对街巷两侧历史建筑的影响, 提出了街区排水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排水系统, 对传统院落边沟、街巷暗渠进行清淤、拓宽并加以适当的完善改造, 以现状保留/ 修缮沟渠和部分新建石砌或砖砌排水沟渠承担雨水收集和排放任务;

2) 单独收集排放街区内污水, 以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街区内污水系统的管材;

3) 为解决狭窄街巷内布置雨水沟渠后对其他基础设施管线 (特别是污水管线) 的影响, 规划中原则上避免在一条街巷内同时布置雨、污水管线, 根据街巷具体情况, 可以采用“梳齿”或“对襟”两种形式, 道路两侧地块面积较大、用户较多、雨污水排放压力较大的街巷, 可采用“对襟”式的雨污水系统布局, 其他街巷则采用梳齿状的雨污水系统布置形式;

4) 新建暗渠布置应充分结合现状街巷暗渠的路由, 为增加新建暗渠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能力, 同时考虑到道路横坡, 在有条件的街巷, 建议优先采用双侧布置暗渠的形式。

根据上述原则,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总长约6.8 千米街巷 (宽度不小于2米) 中共布置雨水暗渠12.62 千米。其中, 敷设400mm宽盖板暗渠12.50 千米、600mm盖板暗渠0.12 千米。宽度小于2 米的狭窄街巷内以边沟代替暗渠, 规格建议采用Bx H=200mmx150mm的矩形断面, 并沿街巷双侧布置, 以利雨水收集和输送。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合计铺设传统形式排水暗渠12.62 千米, 并在不同断面街巷中做到了雨污水设施的完整覆盖, 整体提高了街区排水基础设施的水平。其中, 现状保留、修缮的暗渠在雨水系统中占比约为32%, 传统设施的保留利用比例较高。

2.4 雨水暗渠排水能力校核

为保证传统形式排水沟渠的雨水排放能力, 规划提出对现存石砌或砖砌边沟、街巷盖板暗渠和明渠进行清淤并加固其结构;在设计和计算中要考虑新建暗渠的排水最小安全超高。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 50014-2006) 》 (2014 版) 所规定的明渠 (上沿至渠内水面) 最小超高, 建议街区内暗渠设计的最小安全超高控制在200mm为宜。图4 所示为降雨重现期P=2 年的情景下, 街区内传统形式暗渠的计算流量与其过流能力的比值, 其中, 89% 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0.4~1.0之间、6%的比值在1.0~1.2之间、仅5%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1.2~1.4之间。考虑到暗渠设计时的200mm安全超高, 可以认为规划后街区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普遍不低于重现期2年的标准, 已经达到《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50014-2006) 》 (2014版) 中规定的市区人口100万以下城市 (抚州即属该级别城市) 的排水设计重现期要求。

2.5 传统排水系统的优势和有机保护

采用传统的雨水沟渠排放形式可以取消埋地雨水管, 节约地下空间,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传统形式的雨水沟渠沿地面铺设, 与常规雨水管道相比, 没有覆土限制、没有与其他工程管线及与建筑物的净距等要求, 而且施工及检修相对简便, 特别适合于地面及地下空间紧张的历史街巷。

本文以文昌里街区内的管线布置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DB11/T 692—2009) 》 (下简称《北京地标》) 为例来说明传统雨水沟渠在历史街区内的优势。图5-1 为摘自《北京地标》内的3 米宽胡同市政管线横断面布置图, 敷设DN100 给水管、Φ300~400 雨污合流管各1 根;图5-2 为文昌里街区内断面宽度2.5~3 米街道的管线布置示意图, 街巷下同时布置了给水、污水以及雨水管渠, 与图5-1相比, 在狭窄街巷下同时进入了给水、污水、雨水管渠, 实现了雨污水分流, 更有利于街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环境改善。

传统街区的外部空间影响了人们的城市记忆, 对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保存街道特色以及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 能恢复人们的街区记忆、激发人们对所居住街区的认同感、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4]。

以深圳大鹏所城为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其排水组织利用地形高差, 在街道一边设明沟排水入护城河, 十分适宜南方多雨气候, 沿街居民在明沟上搭两块青石板出入宅门, 形成了一种传统特色景观[3], 在《大鹏所城保护规划》中, 将这一传统排水体系作为了街区有机保护的重要内容予以了保留。

在文昌里街区, 为实现对传统排水系统的有机保护, 在完成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后, 亦应当组织人员对街区的水塘、排水沟渠的位置、尺寸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登记, 以文字、照片等形式记录其现状特点, 作为后续维护管理的基础资料。同时, 应在街区内一些大型沟渠、湖塘处, 设立鲜明的标志, 并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中尽量按照传统的技术、材料、形式, 进行修复、加固和保养, 对于一些周边有条件的排水沟渠, 可以打开部分渠段盖板以供游人参观。最后, 传统排水系统在使用中, 应当有明确的维护、修缮机制, 并由专业部门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 以保证其正常发挥排水功能。

3.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文史研究、规划理论、社会管理、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文昌里是典型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 密布的历史遗存、狭窄的街巷、有限的公共空间都是对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提出的限制要求, 传统的大动作、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其破坏性显然大于街区价值提升。本次保护规划在综合考虑风貌完整性、文化传承性、功能完备性后提出了传统雨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方案, 是将基础设施提升与街区保护、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一次实践。

摘要:在历史街区保护中, 基础设施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以“遗存”的视角看待街区内的传统排水系统, 强调从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知街区基础设施提升行为, 在功能提升与文化延续的基础上, 探索了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在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 避免了对街区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街区风貌的原真性, 有利于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排水系统,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第六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6-97.

[2]胡敏.历史街区的防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69-74.

[3]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106-111.

上一篇:血液净化技术下一篇:下颌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