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06-16

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精选6篇)

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1

2008年漳州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以及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围绕全省建成“两个先行区”目标要求,突出“建设海西、漳州先行”发展主线,深入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着力强化“项目带动、品牌牵动、统筹互动、形象推动”发展举措,乘势而上促持续,好字当头促提升,以人为本促和谐,提高能力促落实,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08年:着力六个坚持推进六个提升

2008年要牢牢把握“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四个关键”实践要求、“四求先行”实践方向,着力提升产业支撑力、城乡协调力、发展源动力、民生保障力、文化竞争力和政府公信力,推进我市在海西建设中奋力先行。坚持量质并举提升产业支撑力

以基础设施为先导,加快港口开发。全力推进招银港区8#、9#泊位及招银航道扩建工程建设,争取厦漳跨海大桥尽快开工,推进港尾铁路支线抓紧立项。建成古雷开发区供水工程、新杜古延长线,推进杜浔盐场国有土地收储,做好古雷港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抓紧规划连接沿海各港区的滨海一级疏港公路。理顺全市港口管理体制,争取国家级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和厦门湾北岸政策向南岸延伸,扎实推进石码、冬古、宫口、旧镇四个二类口岸并入一类口岸工作。

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壮大工业总量。围绕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继续实施“千百工程”。扶持帮助凯西、凯景等企业达产扩产;扶持金龙、福环、新福达等整车企业扩张,抓紧江淮汽车落户建设,做大矢崎、正兴等一批汽配企业;推动三菱重工游艇、日产游艇、鸿鹰修造船、华浮造船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后石电厂七号机组、大唐风电三期、东山风电二期扩建、大唐新能源研究基地等项目建设,做实国电核电、吴田山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推进产业升级。开工建设科能仪器科技工业园、富顺科技工业园、钟表工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扶持万利达便携式电脑项目迅速做大,推进灿坤、立达信等企业加快发展。建设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基地及六个行业技术中心,重视引进人才,壮大一批自主创新型科技示范企业,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专利示范企业,开发一批专利产品。

以项目带动为龙头,增强发展后劲。千方百计保障206个市级在建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确保后石电厂七号机组、海安水产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福欣特殊钢、漳浦台玻、厦深铁路、龙厦铁路等已开工大项目加快建设,厦漳高速扩建工程等新开工大项目按计划开工。力促厦成高速(漳州段)、福广高速(长泰段)、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等大项目早日开工。全力盯紧石化、汽车等一批能够促进跳跃式发展的重大项目。

以品牌带动为抓手,提升竞争实力。开展“以质取胜、品牌兴企”专项行动。引导现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争创国际性知名品牌,扶持现有省级品牌创出更多国家级品牌。鼓励现有品牌企业实施行业内扩张,注重引进国际性、国家级品牌企业落户漳州。

以扩大消费为目标,加速三产发展。吸引船代、货代、仓储、配送等企业落户,增加近远洋航线航班,扶持做大原木、粮食、糖等物流业务。加快三大商贸广场、六大市场、八大酒店建设。加紧“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认真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扶持东山县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县,支持云洞岩景区、龙佳温泉山庄争创国家4A级景区。深入做好土楼申遗工作,推进土楼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加快滨海火山二期、赵家堡二期、市区明清历史街区等特色旅游景区建设。以节能减排为手段,促进持续发展。做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快实施漳州天然气(LNG)一期工程,强力督促二氧化硫重点监控企业安装脱硫设施或使用清洁能源。全面建成8个重点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施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实施九龙江流域生态保护工程,着力抓好饮用水源地流域环境治理保护。推进节能降耗,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继续保持耕地占补平衡。

坚持以城带乡 提升城乡协调力

促进中心城市扩张辐射。做好中心城区拓展规划,将市区100平方公里规划扩大到300平方公里,编制城市建筑色彩及设计风格规划和漳州南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规。扎实推进中山桥、南江滨路芗城段、延安南片区、南山景区、滨江公园建设。开工建设零号路、腾飞路西段、大学西路中段、新浦东路、六号路、十三号路、毅达新

城西侧南侧道路,续建西环城路、江滨路西延伸段、江滨路防洪堤改造、瑞京路西段、钟法路南段、西洋坪北路。制定实施物业管理办法,改进道路交通管理,加大对城郊地带的整治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做大做美县城,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加强社会事业配套建设。做优做强园区。建立健全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开发机制、以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协调推进机制,积极吸纳各类资本投资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外来工公寓,改善外来工生活条件。做活做实节会。改造扩建花博园,努力办好第十届花博会,多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继续支持各县依托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举办各种节会。

促进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稳定粮食生产。推进水果、蔬菜、水产、食用菌、花卉、畜牧、茶叶、林业等八个产业板块建设,做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闽荷花卉合作项目建设。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筹建闽台农业合作食用菌产业园区,发展农产品对台物流市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目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扶持建设一批批发市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服务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和“造福工程”实施力度,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支持老区、边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把完善基础体系作为关键依托。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继续实施水利建设“六千”、广播电视电信“村村通”等工程,续建延伸农村路网工程,改造重建普通公路危桥,推进生态林、沿海防护林建设,加快一批渔港建设步伐。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鼓励设立新型农村银行机构,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加强村级“六大员”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重要内容。抓好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坚持改革开放 提升发展源动力

漳台合作要先行一步。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努力引进台湾百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加强与台湾工商社团、行业中介组织联系与交流,探索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深化漳台农业合作。探索建立台湾农产品进入我市的便捷机制。

利用外资要有新突破。按照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规划优选招商重点和方向,引导产业对接。发挥港口、土地等资源优势,瞄准重大投资主体,承接项目落户。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吸引企业入驻。

外贸出口要持续增长。积极申报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争取设立国家光电技术产业出口创新基地。帮助重点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支持各类企业做大出口规模。鼓励企业扩大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进口。争取设立东山东海岸保税物流中心。民营经济要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扶持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争取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民营企业落户漳州。

体制改革要配套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妥善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深化集体林权确权发证工作,推进海域使用权市场化配置,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为民惠民 提升民生保障力

集中财力、增加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漳州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意见》。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和初中校。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严格控制初中生辍学。

创业带动、帮扶促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2万个,帮助1.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服务网络,实行农村劳动力“四免一补”就业服务,把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7万人,培训农民工4万人。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基本养老金和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管理机制,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妥善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和企业生育保险工作。

继续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低保补助标准。抓紧成立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红十字”人道救助活动。建设社会福利中心和一批农村敬老院,完成漳州市老年爱心护理院建设。扩大农房保险,推行渔工责任保险,开展农村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确保完成23.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完成“侨居造福工程”。

预防为主、体系保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好重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控。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造提升15所乡镇卫生院和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消灭49个卫生所空白村。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以下,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3%以上。

完善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五五”普法。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深入推进“平安漳州”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坚持突出特色提升 文化竞争力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大力弘扬“三平”精神,持续深化“诚信漳州”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建设,推进乡镇文化站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开展农村流动服务活动,办好省第二届农民电影节。突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加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建设。启动筹备2009年第十一届市运会,积极备战第十四届省运会。

大力保护发掘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漳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掘,加快第二轮续志工作。深入发掘对台文化资源,规划建设开台文化公园。大力拓展传统表演艺术的创新路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加快新闻出版和广电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大文化市场整顿力度,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坚持实干实效 提升政府公信力

解放思想,创新理政。坚决破除一切落后于时代步伐、滞后于形势变化、有碍于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对有利于促进发展、造福百姓的事,大胆闯、大胆做、大胆试;对

有利于推进改革、破解难题的事,多支持、多理解、多宽容。

注重运作,高效施政。从更高站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思路、谋划项目、谋划对策,突破制约发展的各种瓶颈。对上级做出的决策部署要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到位,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到位。深化效能建设,强化绩效考核,严格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无阻、政务高效运作。

规范行为,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效运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敢抓敢管,从严治政。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防权力滥用,严查商业贿赂,严惩腐败分子,确保政务规范、政事清明、政风端正。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政府。深入贯彻公务员法,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公务员队伍,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2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部, 属夏热冬暖地区。2003年《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03) 开始实施, 漳州地区着力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及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通过制定建筑节能实施方案、推广应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开展建筑节能宣传, 以及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建筑节能呈良性发展势头。然而, 受政策、观念、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 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1 节能观念有失偏颇

部分建设单位等责任主体的相关人员对建筑节能存在误解, 认为其增加设计、施工、质量监管工作量, 节能建材价格比普通建材高, 从而增加建设投资。这些观点片面地从眼前利益出发, 没能完全理解建筑节能的真正内涵, 忽略计算建筑节能的全寿命成本, 因而在实施建筑节能工作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1.2 对节能产品的认识和开发不足

(1) 对建筑节能材料缺乏了解和认识, 存在建筑节能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的现象, 如门窗材质多选择普通塑钢窗, 缺乏对热反射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门窗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单位使用节能建材的积极性。

(2) 认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存在质量通病未能被很好地解决, 如外墙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由于受原材料、生产养护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影响, 外墙易开裂, 建设单位担心由此带来建筑质量问题, 致使新型节能墙材难以推广。

(3) 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缺乏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支持, 停留在“产、供、销”低水平模式。

1.3 缺乏行之有效的节能检测技术

虽然在设计阶段均能保证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目标要求, 但并不能保证建筑物建造完成后也能达到相关节能要求。为获取判定建筑节能是否达标的最关键指标“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 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在测试中存在代表性测点难以确定、测试时间长等缺点, 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建筑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值,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规范发展。

1.4 规划设计方面对建筑节能考虑欠缺

居住建筑在漳州市建设项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其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广大市民居住生活品质。大多数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 虽考虑到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绿化景观, 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 然而却忽视建筑节能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如对日照分析不透彻, 往往致使住宅的所处方位仅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 (如道路) , 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或是忽视了小区自然通风要求, 容易产生“热岛效应”, 进而增加了住宅能耗。

2 推进建筑节能的总体思路

(1) 大力宣传建筑节能。

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提高公众监督意识。推广开展建筑节能评估、标识, 施行国家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建筑标识, 加以量化, 增强可比性, 让公众更容易了解建筑物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提升公众建筑节能的意识。

(2) 转变职能, 探索管理机制创新。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深入调查研究, 确实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 探索管理机制创新,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特别是当前由行政审批向备案管理模式的转变, 应着重发挥审批机构、质量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管作用,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把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3) 建筑节能与规划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规划与设计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前沿阶段, 应结合漳州市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群众的生活习惯, 将建筑节能与小区规划、户型设计等有机结合, 不能一味追求造型和景观设计, 需力求观念创新、贴近生活、精心设计, 降低建筑能耗, 如采取合理的功能分区、建筑朝向、门窗设计、自然通风和遮阳形式等, 让广大市民从中体验到建筑节能设计带来的实惠, 提高居住品质。

(4) 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一是要摆脱“产、供、销”低水平模式, 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建材及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摆上“产、学、研”单位的重要议程, 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 组织科研机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对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攻关。二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节能材料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攻关, 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和施工方法, 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逐步向经济、新型、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5) 加快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推广应用新技术工作, 对明确符合国家、省建设技术政策要求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节能技术标准的成熟技术或产品, 不得在使用中设置各种关卡。对属于限制淘汰的产品, 不得在过程中应用,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政企互动, 积极推广使用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抗风性、抗变形性、环保、隔音、防污、保温、隔热的特殊建筑节能材料, 以降低建筑使用能耗, 如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LED照明、智能遮阳及门窗自控系统、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综合利用等节能产品和技术。

(6) 着力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 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建设领域特别是建筑节能产业方面, 不仅仅是围绕建筑物墙体、楼面、遮阳等建筑围护系统, 以及空调、照明等设备系统开展建筑节能, 还应加强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7) 提高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检测能力。

由于建筑节能不涉及结构安全, 且靠眼看、手摸又检查不出来, 特别是在加强施工过程的节能质量控制以及竣工建筑工程进行抽查检测时, 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应提高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检测能力, 科学利用建筑能耗快速检测设备, 为客观公正地监督和评价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确保居住建筑的节能质量和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8) 强化行业指导的作用。

充分发挥土木学会、勘察设计协会和工程质量协会的作用, 强化行业指导。一是通过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等形式, 建立供需双方的交流平台, 拓展建筑节能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空间, 实现项目对接。二是组织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研讨,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四是规范各方的行为, 创造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

(9) 深入贯彻执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笔者认为当前需主要做好经济激励和表彰鼓励两方面工作。政府应当带头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 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抓紧制定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享受税收优惠配套政策措施。对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以提高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3

罗雄主席认为:今年市科协工作将围绕“五个重点”,按照“提升、效率、创新”的要求,全面推动科协新一年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要突出服务大局,为漳州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把服务和推进漳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摆在科协工作的首位,深入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继续打好“五大战役”、深化“两帮”活动中,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大力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金桥工程”、“科技110”和“百千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活动。加强引才引智工作,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2012年要为企业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建立起科技专家库,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开展专题调研、提供决策咨询。推进我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二要突出开拓创新,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打造社会化科普格局。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为活力漳州、幸福漳州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来抓,做好做强做优“科技人才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六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学科奥赛等重点活动,大力开展科普先进县、先进乡镇(街道)、先进社区、先进村等创建活动,加大科普设施和科普基地建设,力争实现村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推进科普场馆建设,加强漳州科技馆建设,推动县(市、区)科技馆建设,强化科技馆对青少年启迪科学智慧、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思想和创新能力主渠道作用,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三要突出平台搭建,为科技人才成长提高提供优质服务平台。按照“重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要求,把人才工作贯穿到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各个方面。加强学会工作“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询、表彰奖励、管理服务”五大平台建设,办好学术年会,继续开展漳州青年科技奖评选,努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技人员成才成长。

四要突出学会工作,激活学会活力,充分发挥科协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要把促进学术交流作为服务创新、服务科技人员的重要举措来抓,把科技人才工作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来抓,健全学会工作制度,优化学会发展环境,积极做好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把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委员之家”,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和组织发展能力的市级学会。

五要突出打牢基础,进一步加强科协自身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整治“庸、懒、散”现象,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持续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加强科协干部、学会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专兼职干部履职能力。加强宣传信息工作,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通知》,大力加强乡镇科协、企业科协、学校科协和街道社区科协建设,做好今年市科协换届的筹备工作,通过换届,进一步优化科协队伍结构,提高科协履职能力,为推进漳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立活力漳州、幸福漳州作出新的贡献。(漳州市科协 杨畅帆 编辑:陈宇航)

(福建省科协)

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4

漳政办〔2009〕19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市公安局制订的《加强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加强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市公安局

(二○○九年十一月)

加强养犬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区和谐。近年来,社会上无序养犬引发的卫生、环境和治安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养犬管理工作的意见》(闽政办〔2009〕14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

养犬管理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确保我市养犬管理工作取得成效,市政府决定成立全市养犬管理工作协调小组。

组 长:刘文标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肖招鸿 市政府副秘书长

林 斌 市公安局副局长

成 员:黄再升 市农业局副局长

余绍麟 市卫生局副局长

陈文海 市工商局副调研员

陈维福 市执法局副局长

林日德 芗城区副区长

周俊雄 龙文区副区长

郑文全 龙海市副市长

刘达文 漳浦县副县长

施仲达 云霄县副县长

沈义和 诏安县副县长

朱展发 东山县副县长

曾 民平和县副县长

余金武 南靖县副县长

郑明福 长泰县副县长

方龙辉 华安县副县长

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公安局,负责全市养犬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收集汇总等工作。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赵永利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应成立相应的养犬管理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确保养犬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二、职责分工

(一)公安部门:牵头协调养犬管理工作;查处因养犬行为引起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排除有关部门在开展养犬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等。

(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负责犬类狂犬病的疫苗免疫、监测,发放犬类免疫证以及病犬、犬类尸体的无害化处置等工作;对兴办犬类饲养场和隔离场所,涉犬屠宰加工场所,以及犬类和犬类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对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发放动物诊疗许可证;开展犬类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等。

(三)卫生部门:负责狂犬病疫情监测及疫情处理;保障人用狂犬疫苗的供应,负责被犬伤人员的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的使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狂犬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等。

(四)城管执法部门:负责查处因养犬而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负责查处占用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饲养、经营犬只的行为。

(五)工商部门:负责对涉犬经营单位进行登记;对犬类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涉犬经营单位违反工商管理法规的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对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符合登记条件的申办犬类饲养场、隔离场所,涉犬屠宰加工场所,以及犬类和犬类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和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等。

(六)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细化措施,制定具体实施管理办法,依法组织协调本辖区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实施养犬管理工作,开展集中统一专项整治行动,捕杀狂犬、捕捉流浪犬,规范养犬秩序。

三、工作措施

(一)引导群众主动登记。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主体,以社区为重点,组织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村(居)干部、志愿者等深入社区,开展养犬知识和文明养犬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主动登记,摸清社区养犬底数,做好登记造册。

(二)组织开展养犬情况集中检查。对犬只未实行栓(圈)养管理、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养犬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犬只恐吓他人或驱使犬只伤害他人等违法养犬行为,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强化规范养犬。

(三)组织实施犬类狂犬病免疫。按照《中华人民共人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在专项行动中群众主动登记的所有犬只,组织实施狂犬病免疫工作,登记犬免疫率要达到100%。

(四)集中清理街面无主犬、流浪犬。对流浪犬进行集中收容,组织捕杀病(死)犬并及时进行检(免)疫和无害化处理。

(五)集中治理涉犬经营单位。对以营利为目的,在固定场所从事犬只养殖、交易经营的行为进行集中清理,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对非法犬类交易市场及犬养殖场予以取缔;对犬医院、犬商店等涉犬单位超范围经营进行检查,规范犬只经营、诊疗活动。

(六)组织集中治理行动。春节前,各县(市、区)要组织集中开展一次犬患治理专项行动,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犬破坏环境卫生等问题;二是非法犬类交易市场、街面流动无照售犬及犬医院、犬用品商店超范围经营等问题;三是犬伤人、扰民等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养犬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公安部门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明确分管领导并确定一名联络员。各级协调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情况信息,研究部署工作,建立配合紧密、信息互通、措施有效的工作机制。市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本系统养犬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与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涉及多个部门或具有共性的问题,应及时提请协调小组研究解决。

(二)明确责任,强化治理。各级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养犬管理工作。要强化治理,推动规范管理,在执法过程中用足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涉及养犬管理工作相关问题的跟进式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5

漳政办〔2008〕1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常山开发区,漳州开发区:

《漳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实施。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漳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目 录

1、总则„„„„„„„„„„„„„„„„„„„„„„

41.1 编制目的„„„„„„„„„„„„„„„„„„4

1.2 编制依据„„„„„„„„„„„„„„„„„„4

1.3 工作原则„„„„„„„„„„„„„„„„„„4

1.4 适用范围„„„„„„„„„„„„„„„„„„4

2、启动条件„„„„„„„„„„„„„„„„„„„„5

3、自然灾害救助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5 3.1 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5 3.2 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任务„„„„„„„„„„„6 3.3 市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6

4、应急准备„„„„„„„„„„„„„„„„„„„„9 4.1 资金准备„„„„„„„„„„„„„„„„„„9 4.2 物资准备„„„„„„„„„„„„„„„„„„10 4.3 通信和信息准备„„„„„„„„„„„„„„„11 4.4 救灾装备准备„„„„„„„„„„„„„„„„11 4.5 人力资源准备„„„„„„„„„„„„„„„„11 4.6 社会动员准备„„„„„„„„„„„„„„„„12 4.7 宣传、培训和演习„„„„„„„„„„„„„„12

5、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13 5.1 灾害预警预报„„„„„„„„„„„„„„„„13 5.2 灾害信息共享„„„„„„„„„„„„„„„„14 5.3 灾情信息管理„„„„„„„„„„„„„„„„14

6、应急响动应„„„„„„„„„„„„„„„„„„16 6.1 I级响应„„„„„„„„„„„„„„„„„„16 6.2 II级响应„„„„„„„„„„„„„„„„„18 6.3 III级响应„„„„„„„„„„„„„„„„„20 6.4 IV级响应„„„„„„„„„„„„„„„„„22 6.5 信息发布„„„„„„„„„„„„„„„„„23

7、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24 7.1 灾后救助„„„„„„„„„„„„„„„„„24 7.2 恢复重建„„„„„„„„„„„„„„„„„25

8、附则„„„„„„„„„„„„„„„„„„„„„26 8.1 名词术语解释„„„„„„„„„„„„„„„„26 8.2 奖励与责任„„„„„„„„„„„„„„„„„27 8.3 预案管理与更新„„„„„„„„„„„„„„„27 8.4 预案实施时间„„„„„„„„„„„„„„„„27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福建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漳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1.4 适用范围

在我市区域内发生的洪涝、台风、暴雨、干旱、冰雹、冰冻、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1)发生台风、暴雨、干旱、洪涝、冰雹、冰冻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某县级行政区域内,死亡5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倒塌房屋1千间以上。或者在全市行政区域内死亡10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某县级行政区域内,死亡3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千间以上。或者在全市行政区域内死亡10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自然灾害救助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3.1 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

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是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领导机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对应灾害种类市级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市民政局是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

3.2 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任务

(1)做好非常态下自然灾害的救助、救济综合协调工作。

(2)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协调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

(3)听取灾区救灾工作汇报。

(4)收集、汇总、报告、评估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灾情。

(5)协助、指导县(市、区)开展救灾工作。

3.3 市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

市民政局: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救助救济、恢复重建、社会捐助等工作。

市发改委:协调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帮助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国家以工代赈资金。

市经贸委:组织跨县的应急生活必需品供应,动用市储备商品稳定市场;负责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指导灾后电力供应恢复工作。

市水利局:掌握、发布汛情、旱情,组织、协调、指导全市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市公安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协助抢险救灾,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市建设局:协助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指导灾后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救灾人员、物资的公路运输,提供转移灾民所需的交通工具,组织抢修被毁公路。

市无线电管理局:保障自然灾害救助中使用的各类无线电台(站)的通信安全,及时排除无线电有害干扰。

市农业局:负责组织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和灾后自救。

市卫生局:负责抢救伤病员;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监测,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传 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扩散和蔓延,保证饮水和食品卫生;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赴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市教育局:帮助灾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帮助做好校舍恢复重建。

市林业局: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防范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灾区的环境监测。

市广电局:负责抗灾救灾宣传报道和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

市安全生产监管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市统计局:协助分析灾情统计数据。

市物价局:加强价格监督管理,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市粮食局:负责灾区粮食、食用油供应。

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渔业船只、养殖人员的安全转移与救援工作。

漳州海事局:负责漳州沿海交通运输船舶疏散、海上搜救指挥和救援协调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市地震局:组织地震现场地震监视、监测,震情分析会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震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灾害评估和地震紧急救援。

市科技局:安排重大救灾科研项目。

市通信部门:组织开展灾区通信的恢复重建工作。

市保险部门:负责与灾害相关的保险理赔工作。

南昌铁路局漳州站:负责协调救灾人员、物资的铁路运输,抢修被毁铁路。

漳州军分区:根据地方政府请求,组织协调军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主要担负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抢救、运送重要物资(重点是救灾物资)等任务。必要时,协助地方政府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市武警支队、消防支队、边防支队、森林支队:负责组织武警部队实施救灾,协助当地公安部门维护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协助当地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群众。

市科协:协调有关学会救灾研究工作。

市红十字会:参加灾区救灾救助,开展社会捐助和现场伤员救治工作。

应急准备

4.1 资金准备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根据市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市级救灾资金预算,并督促县(市、区)政府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4.1.1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县(市、区)、乡(镇)各级财政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

4.1.2 市建立自然灾害救济预备金制度,县(市、区)、乡(镇)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4.1.3 各级政府应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水平实际状况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灾资金补助标准,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

4.1.4 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各级财政安排的预备费要重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

4.2 物资准备

整合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和储备库。

4.2.1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科学选址,进一步建立健全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各县(市、区)要按照标准建立和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库,在仓储规模、物资种类和数量、应急期间保障能力上达到救灾工作要求。灾害多发乡(镇)要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库、点。

4.2.2 及时调拨购置救灾帐篷、衣被、净水设备(药品)等救灾物资;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商家名录,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

4.2.3 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将所储备的救灾物资报各级救灾应急指挥部备案,以备灾害紧急期间统一调拨。

4.2.4 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运输制度和应急采购、调拨制度。

4.2.5 科学选址,利用学校、广场、公园、敬老院等地点设立避难场所(点),规定转移路线,设置明确标识。2010年底前在全市村(社区)基本建立避难场所(点)。

4.3 通信和信息准备

通信运营部门应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害信息专用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4.3.1 加强各级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设覆盖市、县、乡(镇)三级的救灾通讯网络。

4.3.2 依托“数字漳州”政务网,建立部门互通的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4.3.3 充分发挥各类灾害监测预报系统的作用,建立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灾害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4.4 救灾装备准备

4.4.1 市直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4.4.2 市民政局及各县(市、区)民政局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通讯、电脑、照相和摄像等设备和装备。

4.4.3 乡(镇)应配置救灾专用电脑和传真机等设备。

4.5 人力资源准备

4.5.1 加强自然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4.5.2 建立健全专家队伍。组织民政、卫生、国土资源、水利、海洋、气象、地震、海事等各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灾区的现场评估及救灾管理的业务咨询工作。

4.5.3 建立健全与军队、公安、武警、消防、卫生、地震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4.5.4 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4.6 社会动员准备

4.6.1 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

4.6.2 建立完善救灾捐赠制度,规范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4.6.3 各县(市、区)和重点乡(镇)都要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点),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网络。

4.6.4 完善社会捐助表彰制度,为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6.5 建立健全未受灾区地区对受灾地区、轻灾区对重灾区的对口支援机制。

4.7 宣传、培训和演习

4.7.1 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4.7.2 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县(市、区)灾害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县(市、区)负责组织乡镇民政办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定期开展对各类专业紧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培训。

4.7.3 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4.7.4 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各灾害种类的特点参与或自行组织培训和演习。

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5.1 灾害预警预报

5.1.1 市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市水利局的汛情预警信息、市地震局的地震趋势预测信息、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市林业局森林火险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信息、市农业局的生物灾害预警信息、市海洋与渔 业局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相关部门要主动及时向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和市民政局通报,并按有关规定发布预警预报。

5.1.2 市民政局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市政府和市有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通报。

5.1.3 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市、区)应根据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5.2 灾害信息共享

市民政局及时收集、汇总灾害信息,向有关单位和地方通报;各有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向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报送各类灾害信息。

5.3 灾情信息管理

5.3.l 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1)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入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受淹县城、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2)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户数。

(3)已救济情况包括: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

5.3.2 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县级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市民政局和本级政府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对于造成死亡人口(含失踪人口)5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2小时内完成 15 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民政厅和本级政府报告,同时向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通报。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市、县民政部门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级民政部门每日9时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设区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每日10时前向省民政厅报告。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3)灾情核报。县级民政部门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市民政局和本级政府报告。市民政局在接到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市汇总数据(含分县灾情数据)向省民政厅和本级政府报告,同时向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通报。

5.3.3 灾情核定

(1)会商核定。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组织市民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气象等相关成员单位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

(2)民政、水利、地震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评估,核实灾情。

5.3.4 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倒塌房屋台帐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县级民政部门在灾情核定后,要及时建立因 16 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住房恢复重建和生活救助)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救助提供可靠依据。

应急响应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救灾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救灾、灾害监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根据突发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设定四个响应等级。启动响应等级建议和终止建议,由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或市民政局负责提出,报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决定。在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根据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6.1 I级响应

6.1.1 灾害损失情况

(1)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冰冻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50人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

倒塌房屋10万间以上;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死亡50人以上;

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万间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1.2 响应工作。

(1)由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主持会商,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2)由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慰问灾民,指导救灾工作。

(3)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相关成员单位每日12时前向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报告救灾情况。

(4)市民政局全局动员,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好救灾有关工作:接到灾害发生信息2小时内,向市政府、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报告;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商市 财政局提出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建议报市政府,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开展全市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救灾捐赠款物;协调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

6.2 II 级响应

6.2.1 灾害损失情况

(1)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冰冻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倒塌房屋5万间以上,10万间以下。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死亡20人以上,5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10万间以下。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2.2 响应工作

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听取受灾情况汇报。

市民政局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以下工作:

(1)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救灾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2)根据灾区政府或民政局与财政局申请,灾情发生12小时内商市财政局制定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及时下拨到灾区;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制定并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及时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紧急调运工作;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使用;随时落实市政府紧急救助工作指示。

(3)每2小时与县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一次,必要时可直接与受灾乡镇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重要灾情》,报送市政府和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

(4)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的公告,组织开展全市性救灾捐赠活动;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定期对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告。

6.3 III级响应

6.3.1 灾害损失情况

(1)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冰冻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5万间以下。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死亡10人以上,2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5万间以下。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市政府决定的其它事项。

6.3.2 响应工作

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救助支持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听取受灾情况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向灾区派出联合工作组。

市民政局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以下工作:

(1)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派出由局领导带队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2)根据灾区政府或民政局和财政局申请,在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商市财政局制定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会,报市政府批准后及时下拨;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紧急调运工作;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使用。

(3)每2小时与县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一次,必要时可直接与受灾乡镇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重要灾情》,报 送市政府,并向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通报;商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灾情和救灾信息。

(4)不定期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受理捐赠事宜;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对救灾捐赠款物进行调剂;定期对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6.4 IV级响应

6.4.1 灾害损失情况

(1)某县级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冰冻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倒塌房屋1千间以上,1万间以下。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

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千间以上,1万间以下。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4.2 响应工作

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视情况向灾区派出工作组。

市民政局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以下工作:

(1)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派出救灾现场协调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2)根据灾区政府或民政和财政部门申请,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商市财政局制定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及时下拨到灾区。如灾区需要,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

(3)与灾区民政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灾情动态信息;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分析灾区形势,提出对策;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重要灾情》,报送市政府领导,并向市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通报。

6.5 信息发布

6.5.1 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6.5.2 重大灾情由市政府统一审核发布,其中水旱灾害由市防汛办发布。涉及军队内容的,送军队有关部门审核。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6.5.3 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救灾的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

6.5.4 信息发布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等形式。必要时,请新闻办组织协调。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 灾后救助

7.1.1 县级民政部门每年9月和次年1月调查冬春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市民政局将需政府救济人口等灾民生活困难情况报省民政厅,附分县的调查统计表。

7.1.2 市民政局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开展灾民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各级民政部门制定冬春临时救济工作方案。

7.1.3 根据县(市、区)的申请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情况,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提出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分配方 案,经市政府同意后下拨,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灾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难。

7.1.4 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款下拨进度,确保救济资金在春节前发放到户。

7.1.5 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

7.1.6 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等部门落实以工代赈政策、灾歉减免,粮食部门确保粮食供应。

7.2 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由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

7.2.1 组织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县级民政部门立即组织灾情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帐和恢复重建台帐。市民政局在灾情稳定后l0日内将全市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省民政厅,附分县灾情数据统计表。

7.2.2 开展灾情评估。重大灾害发生后,市民政局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开展灾情评估,全面核查灾情。

7.2.3 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市、县根据灾情和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

7.2.4 根据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的申请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情况,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提出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分配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下拨,专项用于灾民倒房恢复重建。

7.2.5 市民政局定期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进度,适时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导恢复重建工作。

7.2.6 民政部门商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

7.2.7 卫生部门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7.2.8 发展改革、经贸、教育、财政、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以及电力、通信等企业做好救灾资金、物资安排,组织做好灾区学校、卫生院等公益设施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保险机构做好理赔资金准备和理赔工作。

7.2.9加强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工作,确保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接受社会监督。

附则

8.1 名词术语解释

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台风、干旱、冰雹、冰冻、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灾情预警:指根据气象、水文、海洋、地震、国土等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做出分析、评估和预警。.8.2 奖励与责任

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市政府表彰;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3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民政局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市民政局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况变化做出相应修改后报市政府。各县(市、区)根据本预案制定本辖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8.4 预案实施时间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篇6

题目:厦门丹厦房产行销策划有限公司实习报告

年 级: 2013级 专 业: 市场营销 学 号: 1305008215 学生姓名: 邱宇豪 指导教师: 姚 俊

2016年5月8日

目 录

一、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1

(一)单位简介........................................1 1.单位性质.........................................1 2.发展状况.........................................2 3.企业文化.........................................2

(二)岗位简介........................................3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3

(一)实习主要内容....................................3

(二)实习过程........................................4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7

四、致谢.................................................8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厦门丹厦房产行销策划有限公司实习报告

邱宇豪

内容摘要:房产销售是指买卖双方通过业务员的引导和介绍,最终促成房子成交的一个过程。房产销售主要有几个环节。第一,熟悉楼盘具体位置,熟悉每个楼盘的户型;第二,熟悉在售房子的具体情况,包括价格、面积、朝向、产权、银行贷款、付款方式、有无增值税以及装修情况;第三,寻找客户;第四,寻找客户需求的房子;第五,促进成交。本篇报告主要介绍房地产销售的一些相关内容,以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和最终解决的办法,从中得到体会以及工作总结。

一、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一)单位简介 1.单位性质

丹厦房产是一家集房地产全程营销策划、投资顾问、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销售代理于一体的专业房地产行销机构。致力于提供“专业、专注、安全、放心、愉悦”的超五星级房产交易服务,以“诚信、正直、透明,不赚差价不炒楼”交易为原则,成为有行业特色的市场领导者,引领行业的规范和向前发展。

“帮助每个人实现家的愿望,让丹厦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是丹厦的企业使命。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以及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买房租房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全心全意的服务态度先后帮助10万客户实现了家的梦想、为100万客户提供优质的房产服务,丹厦始终努力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创造了交易零风险、零投诉的骄人成就。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2.发展状况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丹厦房产旗下已拥有八家分公司,业务范围辐射福建厦门、福州和漳州地区,拥有直营连锁门店250多家,员工3000多人,是目前福建省内房地产经纪行业内最具规模的企业之一。

公司荣誉:公司先后获得厦门国土房产局颁发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一级资质”、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厦门市著名商标”、“福建省知名企业字号”、“优秀房地产经纪机构”、“中国房地产经纪百强企业”等诸多荣誉,成为各大商业银行、金融评估机构、各大院校、互联网机构等的战略伙伴。

未来的丹厦房产将以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已任,继续专注和深入房产行业的研究,不断提升客户的购房体验和优质服务,引领行业向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打造客户服务型标杆企业,实现有家的地方就有丹厦的宏伟夙愿而不断努力奋斗。

3.企业文化

家是港湾,是故林,是绿洲,这是 “家”的传统定义。而丹厦赋予“家”特殊的含义,是希望,是力量,是愿景。

丹厦作为“家”的导航者,汇聚希望与力量,并引领无数丹厦人为之奋斗。他为社会点亮寻家之旅上的明灯,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心”服务,帮助无数的客户找到理想的家园。

而丹厦作为家的创造者,致力于为每一个辛勤付出的丹厦人打造一个“青春奉献、老有所依”的事业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买车买房的梦想,让丹厦人在筑家圆梦的征程上不再徘徊,勇往直前。

有家的地方就有丹厦,家作为丹厦的圆心,牵引着数以千计的丹厦人为之集结奋起,团结拼搏,共同努力,使得“家”的烙印在丹厦人心中越来越深刻,根深蒂固,继而成为一种企业愿景。在这种强大凝聚力的美好愿景下,丹厦人从心出发,为追求“有家的地方就有丹厦”不懈努力着!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二)岗位简介

我的岗位是房产销售顾问,主要是负责万科金域华府附近四大楼盘的买卖以及租赁。平时的主要业务流程是:①通过发布网络以及值班接待来积累客户 ②了解他们的相关需求以及首付款和心理承受价格③根据客户的相关需求寻找合适的房子④了解该房子的详细情况,包括产权、税收、贷款等⑤根据客户看完房子后的反应,若是满意,则约房东面谈价格等情况;若不满意,则寻找另外一套房子⑥签订合同⑦办理银行解押和过户。该岗位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客户的积累量,再好的房子当你手上没客户的时候也都是空谈,所以在接见新客户的同时老客户也需要维持。二是房源的开发量,所谓的房源者的天下,在我们这行,只要你手头上有房源,就不怕没有客户。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一)实习主要内容

通过房产这方面的实习,主要了解了房地产销售行业主要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以及对待不同客户不同的沟通技巧,和一些突发状况的及时处理方法。前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了解了企业文化,了解房产行业内容,了解团队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然后是学习了日常工作流程,了解如何接待客户,如何把控好自己的客户,以及房产销售的专业性知识及其实际的运用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要对自己所负责的楼盘做到了如指掌,在和客户的介绍中做到对答如流,在介绍过程中做到零失误。然后是了解销售的流程,懂得首付款、契税、增值税等费用的计算,了解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及组合贷款的区别,并针对客户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做好双方的沟通工作。在售后过程中,要了解过户的流程,需要准备的材料,银行按揭和银行解压的办理,在房地产销售行业中,销售前中后三个时期都十分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和客户及房东之间的来往,提升了自身的沟通能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力也锻炼了自身的交际能力。

(二)实习过程

2月28日开始去工作,由于是应届毕业生,在之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所以对房地产销售没有半点概念,脑子一片空白,加上我是自己去应聘的新人,和老员工又不熟悉,想融入这个集体十分困难。

因为自己没人带,所以具体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只能一直跑盘,一天十几套的去看房子,一个一个楼盘去熟悉,一天下来就是五六个小时,为了融入这个行业,不得不去做。往后几天,公司有来了几个新人,是一样的应届毕业生,一起跑了几次盘后,相互认识也了解熟悉了,跑盘就不在那么乏味和劳累。

3月7日正式办理入职,然后参加了公司岗前班的培训。刚开始主要是分小组,小组成员相互的介绍认识,学习握手礼,拥抱礼。

讲师除了介绍了企业文化和公司发展历程以外,还教会了我们几个道理:①有两种人是不能成功的,自以为是的人,和自以为不是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听取意见,不能够过度自卑。②机会永远只留给首先行动的人。不论是什么事情都不能光说不做,越早行动,就越有机会成功。③别人不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们能做的更好,要对自己有信心,给自己往前的动力。

还教会我们如何更外向的面对他人,如何融入每一个新集体,如何进行自我营销,如何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学会自我树立目标,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会做什么,收获什么,有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是专业知识的培训,房地产的基础知识,人事行为管理及薪酬绩效管理,责任盘相关概念,网络营销,房地产销售的业务流程。一时间接受那么多内容,有些消化不来,都只记得大概,对业务还是一片空白。

3月11日回到门店,开通了公司账号,然后是对C类房源(暂时不出售的房子)进行扫盘,通过一个一个电话咨询房东,刚开始会有些紧张,有时候表达都不清晰。有时候遇到脾气不好点的房东,要么是给你挂断,要么是骂你一顿,感觉满受挫的,越打越没有底气,连续打了两三天,百来个电话,一套房源都没有要出售,感觉十分没有方向,那段时间甚至想过放弃,找其他的工作。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3月18日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告诉我他的房子现在考虑出售,于是我开始和这个房东联系,由于他人在杭州,就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这是我第一次直接接触房东,由于十分生疏,导致一个电话能解决的事情却打了四个电话。第一通电话只问了价格,第二通电话问了贷款情况,第三通电话问了产权是否办理,第四通问了怎么看房方便,可能是自己运气好吧,房东非但没有不耐烦还十分耐心的一一向我解答,这也给了我很大信心。

随后就开始不断帮他推荐他的房子,找寻相关的客户,并且由我单线沟通房东,在短短几天内就帮他卖出了房子,既得到了房东对我做事态度的认可也得到了经理对我做事勤劳的表扬,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虽然数额不大,但是着实加强了我的自信心和我做事情的动力,我觉得这是我实习过程中对我改变最大的一件事。

3月26日接到了第一组客户,是想要租房子的客户,帮他准备了五套房子,由于我对楼盘的不熟悉,绕了一大圈,随之也引起了客户的不满。因为五套房子的楼栋不同、小区位置也不同,花了快三个小时的时间,一套一套的介绍位置、朝向、价格、周边的配套设施,但是客户每套房子都会挑出不满的地方,也导致了最后没有成交。

回去店里后我自己也思考了很久,没想出原因所在。后来问了店里的同时,我才知道在这一过程中我犯了许多错误。第一,带客户看房子,不能超过三套,而且不能三套都很好或很差,要挑选好的,一般的,和较差的,这样形成的反差大,也有助于客户更好的选择,不会犹豫不决。第二,面对客户的种种挑剔,不应该是附和他,而是应该告诉他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并且要虚拟一个客户,告诉他如果他不要就有另外一个客户要了,制造紧迫感。第三,当客户说再看看的时候,不应该就让他走,要得知不满意的原因所在,然后帮他解决或者是找其他房源。这是很重要的一课,对我以后的每一次带看都有很大的影响。

4月8日正常值班,偶然遇到一个客户,要买SOHO,是说只要房子是全新的她就直接可以购买,很果断的下了意向金,期间客户有和我说过她和她老公关系不是很好,分居很久,还问我说她老公不到场是否可以正常过户,我也没有多想多问,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可以,这不影响。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由于房东人在外地,就约了房东一周后看房。期间房价也有所上涨,不过好在房东人很实在,并没有抬高价格。4月15日带客户和房东看完房子,检查了房子没问题后,就直接在店里签合同,签完合同带客户和房东进行了水电交接,然后只要等5月9日过户。

还在兴奋自己也开单了,本以为一切都是循循渐进了,结果在5月6日和售后专员联系后,才知道客户买这套房子是以她女儿的名义购买,不想让他老公知道,但是银行贷款都需要夫妻双方到场并签字,由于年龄刚满18岁,银行流水账过不了,消费贷和装修贷都不让批。

一时间客户急了,不停的打电话说之前就和我说过,他老公不到场是否可以,不停的责怪我们公司,说早知道这样就不会考虑购买。5月6日晚上几乎整晚没睡,隔天让客户直接和房东沟通,首付款给房东,余款到16年年底付清。本来一周内可以收到钱却要推延半年,换做大部分人都不会同意,好在房东是个心很宽的人,得知客户的状况后也接受了这样的付款方式。

直到5月8日成功过户完,我心里才踏实了下来,也算是有惊无险。也是这件事后,客户和房东这边的情况我都会了解的很清楚,包括每一个细节,生怕会有哪个地方疏漏了,算是吸取了一次教训。

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公司系统有许多房源跟单人没有及时去落实,导致许多同事带看后出现房子不卖的情况,导致客户产生不信任。

2、同一家门店里存在许多小团队,缺乏团队合作。

3、公司月休4天,但是开区会、大会或者其他事情都会暂用休假时间。解决方法:

1、公司应该定时抽查各个经纪人名下的在售房源,凡是发现虚假房源,给予相关惩罚。

2、同一家门店内应该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可通过一个月开展一次活动促进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3、公司应该安排调休,因为工作时间从早上8.30-晚上9.00,时间长,应该保证周休一天。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转眼间实习就快要结束了,认真回想了下从实习到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体会到了赚钱的不容易,也感受到了社会上的现实。

之前所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理论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是相差蛮大的,选择房产销售这行,很多东西都是新的,通过了这几个月的培训、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积累,对房产销售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包括日常的业务流程,交易流程以及售后流程。房地产销售也属于市场营销的一种,理论上有一定的关联,但市场营销涵盖面比较广泛,偏理论性知识,和房产销售比较有限,实际运用会比理论来的多,但许多相关的知识对我以后的销售行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新人,应该要和同一个门店里的同事处好关系,要融入到集体,因为房地产销售这行业资源十分的重要,房源和客源缺一不可,和同事处好关系,你的房源他会帮你推荐帮你卖,你的客户他会给你介绍房源,所以同事之间的关系十分的重要。

记得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就告诉过我,做这行不能急于求成,要懂得让自己沉淀下来,做这行重要的是靠积累,短时间内没开单没有关系,要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浮躁,不要抱怨,也不要轻易放弃。天道酬勤,这行业也是靠勤劳就会有收获的行业,同样的时间,你可以玩手机,可以出去玩,同时你也可以多打几个电话,多花时间出去驻守,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才有收获。

细节决定成败,做这行一定要做到精准,尽量避免“可能、大概”等相关的词汇,房产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不能够有半点含糊。给客户传递的信息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尤其是价格,突然多了十几万会让客户产生对你的不信任感,同时你也会流失一个客户。

做这行业的人际交往十分重要,无论是同事之间,或者是客户之间。但是想

经济管理系2010届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做好这块也不是那么容易,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人又有他不同的思想以及不同的性格。书上有说过,当你不能改变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只能去适应它。当然,这种适应并不是单一的阿谀奉承,而是一种沟通上的技巧。一个好的印象,好的性格,往往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我还是一个苹果;你给我一种思想,我给你一种思想,我就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团队精神。网上看到的一段话,很好的解释了团队的概念。听同行的前辈说过,做房产的,一定不能单干,你没办法一个人同时顾及到两个客户,所以你一定要有信得过的同伴,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相互帮助,一个人再怎么强大也抵不过一个团队。

其实房产行业,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会比较轻松,时间也相对自由,但它不像很多行业有底薪,是纯靠业绩决定收入的,所以每当月头的时候压力都很大,这种压力是出自精神上的。但是,这行业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只要你每天所用的时间,所做的事情,是有用的,值得的,就不用担心没有业绩。

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后,褪去了学生时代的幼稚,增添了成熟与稳重,做事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也明白了这社会上有许多人只可以是同事,没有办法是朋友,走的了利益走不了心,但是各行各类的人你都得去相处,去交往。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无所忌惮,会再三思考。对这行业从陌生到了解,慢慢的培养了自信心,通过不断的积累客户,积累经验,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越来越好。

四、致谢

上一篇:孤月泪散文下一篇:关于党员的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