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2024-12-07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共9篇)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1

2009年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解析】B 题眼:“《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2.(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①“两弹一星” ②青藏铁路 ③大庆油田④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C “两弹一星”是在“文革”十年中取得的国防方面的成就,排除①;大庆油田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十年时期取得的成就,排除③项;青藏铁路于1979年建成,1984年投入运营。后来进行改造,2007年全线通车。三峡水利工程共分三期,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历时17年。

3.(2009高考浙江文综)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A。此题隐性考察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4.(2009高考海南单科)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D “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会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2

一、 封建礼教文化是维护等级专制秩序的思想理论工具

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还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一家。 西汉的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成为钦定独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儒家的经典也成为国家制定政治制度的依据。 当然,儒学也开始按照封建统治者们的意愿来解释并为维护封建秩序服务,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理论工具。 董仲舒把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归纳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把原来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等级观念及保守思想加以强化和绝对化;强调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妇有生杀予夺之权,而臣对君、子对父、妇对夫则只能依附和服从,即所谓“天下无不是底父母”“天下无不是底君”,甚至绝对化到“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得亡”,而“夫为妻纲”更是桎梏和虐杀妇女的枷锁和利剑。 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残毒妇女的荒唐野蛮的伦理道德, 诸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甚至要求妇女做“节妇”“烈妇”,只要女人的丈夫或未婚夫死了,就要求其无条件地“守节”或“殉夫”。 而且认为“守节”守得时间愈长,日子过得愈苦,便“节”得愈好;“殉夫”死得愈惨,便“烈”得愈妙。 只要翻开过去各地的县志府志,都可以发现其中记载着许多“节妇”“烈妇”,所谓的表彰, 实际上记载的是过去女性被纲常礼教生吞活剥的血泪账。 《儒林外史》中有“徽州府烈女殉夫”一章, 生动地描写了老秀才王玉辉的三女儿在父亲的怂恿下殉夫而死的情节, 让人们了解了纲常礼教把人们的精神戕害到了何种地步。 按这种纲常礼教的律条,臣、子、妇是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依附于君、父、夫的奴隶,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平等人权。 谁若想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就是不安分。 儿子不服从父母便是“忤逆不孝”;妻子触犯丈夫的权威便是“泼妇”“悍妇”,是离经叛道的 “母鸡司晨”;臣子给君王提意见,民告官都是犯上作乱。 无论所提意见正确与否、所告案情是否属实,先施以杖责的惩罚。 传统剧目《宋世杰》中即有民告官按律处以死刑减轻为流放的情节。 可以说,“三纲”是专为统御弱者而规划的一套极不合理的封建伦理道德, 其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专制制度的实行。 为了缓和“三纲”所带来的尖锐矛盾,掩盖其极端不合理的本质,维护和保证其能够实施, 封建统治者又提倡儒家的所谓 “五常”,即儒家的五项基本的道德原则“仁、义、礼、智、信”。 这里所谓的“仁”即孔子所讲的“仁者爱人”,即爱。 所谓的“义”即正义、道义,也就是行为必须遵循道德原则。 所谓的“礼”有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遵守儒家的典章制度,如君臣上下的等级制度,父子、夫妇、 兄弟之间的人伦关系以及政事刑罚等礼法制度;另一方面的内容是讲礼节、礼貌。 所谓的“智”即明辨是非,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 ”所谓的“信”即诚实, 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五常”的作用就是缓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它与“三纲”共同组成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 它在要求被压迫者自觉地做到忠、孝、从的同时,也提醒压迫者不要激化矛盾,即君对臣要“仁”,父对子要“慈”,夫对妻要“爱”,就是要求压迫者在拥有特权的前提下不要滥用自己的特权。 这就为冰冷残酷的封建专制伦理道德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不过, 从本质上看,“三纲”“五常”这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是毫无民主可言的,它根本不讲人的平等权利和独立人格。 所以这是一套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扼杀人的独立性、创造性而培养人的奴隶性的反动的伦理道德体系。 儒家把 “三纲”“五常” 这一维护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奴性的伦理道德体系说成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道”,认为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 所以,要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就必须摧毁这一套荒谬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

为什么陈独秀要掀起新文化运动呢? 这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1840 年,英帝国主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一活生生的残酷现实,给中国人的最直接最切身的感受就是: 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大刀长矛无论如何也打不过洋人机械化的长枪和大炮了。 于是士大夫阶层的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郑观应、林则徐等人,开始醒悟要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出“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这种思想发展的高潮就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掀起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高潮就是建立起号称亚洲第一、 世界第六的庞大的北洋水师。 然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布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北洋舰队在船数和兵力都优于日军的情势下, 由于高层决策指挥的失误而全军覆没,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这一震惊国人的残酷事实促使人们的认识从器物层面进入到制度层面,认识到是中国制度的落后,只改变武器不改变政治制度还是于事无补。 于是又有了1898 年的戊戌变法和1911 年的辛亥革命。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以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来改革封建专制制度, 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则是要以武力推翻专制帝制而建立民主共和制。 然而,戊戌变法以“百日维新”而宣告结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迫使清帝退位,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但胜利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了。 1915 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失败了。 这样的事实又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改变政治制度还是不行,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的文化思想。 旧的封建文化思想和新的共和制度格格不入, 它会阻碍共和制度的真正实行并最终导致共和制度的失败。 所以,政治革命的成功还必须有思想文化的革命作保证。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任务就是进行文化思想革命。

陈独秀1915 年从日本回国时,正值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 长期被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和愚昧人们思想的儒学也自然被袁世凯当成了保证他独裁复辟的思想理论工具。 他就任总统即大搞尊孔祭天,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孔学博大”,倡导尊孔读经;发布《大总统祭圣告令》,提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与此相应,保皇党康有为授意其学生陈焕章等在上海成立孔教会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推康有为任总会会长,出版《孔教会杂志》作为机关刊物。 康有为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要求定孔教为“国教”。 清朝的封建遗老遗少们也组织了“孔道会”“孔社”“尊孔会”“孔圣会”等尊孔复古团体。 作为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认识到要实现民主制度, 必须消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

就是以摧毁封建专制政治的根基为旨归, 陈独秀在1915 年创办《新青年》,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为武器,批判封建专制与迷信,批判封建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 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陈独秀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他称赞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他把社会的健康发展比喻为人体之新陈代谢, 认为青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鲜活泼的细胞, 而陈腐朽败者则是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濒于死亡的社会细胞。 所以社会也应遵循新陈代谢的规律, 淘汰那些陈腐朽败者而让青年担负起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责任。 陈独秀以民主自由与平等人权为理论基点, 认为青年人应该抛弃传统的奴隶道德观而树立独立平等之人格观,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权利,任何人都“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 他主张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思想,而“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他以尼采在《道德谱系学》和《善恶的彼岸》中所提出的“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伦理观来批判封建传统的奴隶道德观,把历来人们标榜的所谓“忠孝节义”看作奴隶之道德,把历代人们称颂和希冀的“轻刑薄赋”批为“奴隶之幸福也”,把称功颂德的文章称为“奴隶之文章也”, 把过去人们出将入相的最高追求目标指斥为“奴隶之光荣也”,把君王赐予的所谓“丰碑高墓”看成“奴隶之纪念物也”。 人要以自身为本位,其是非荣辱不能听命于他人,否则,就丧失了作为独立个人的人格。 一个人的“一切善恶行为,势不能诉之自身意志而课以功过;谓之奴隶”。 他明确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 这里,陈独秀以民主自由人格独立为价值评判标准, 批判封建忠孝节义的奴隶道德,规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与走向。

此后,陈独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中更是明确提出民主与科学, 并把民主与科学比喻为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后称德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ocy)和赛先生(赛因斯Scicnce),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五四”的旗帜和评判事物的价值标准。 可以说,陈独秀是把摧毁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推倒封建思想文化的突破口。 他认为人的觉悟有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政治觉悟是浅层次的觉悟,而伦理觉悟才是深层次的觉悟,共和的失败就是因为人们只是有了政治觉悟而没有伦理觉悟, 旧的伦理思想不适于新的共和政治而导致共和失败。 所以陈独秀提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2]他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 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 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 ”[3]维护等级专制制度,主张人治,反对民权的一整套“三纲五常”之旧伦理道德和旧文化思想是“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 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4]。

在陈独秀的倡导下,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陈大齐、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响应新文化运动。 吴虞发表《吃人的礼教》《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等文,唤醒人们:“我们不是为君主而生的! 不是为圣贤而生的! 什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诳骗我们的! 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 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5]他在给陈独秀的信中指出:“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持其学说以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者,势也。 ”[6]他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被胡适称为“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李大钊发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批判封建纲常礼教,指出“道德既然是社会的本能, 那就适应生活的变动, 随着社会的需要,因时因地而有变动,一代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 什么圣道,什么王法,什么纲常,什么名教,都可以随着生活的变动、社会的要求,而有所变革,且是必然的变革”[7]。 “孔子主义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真理。 孔子或其他古人,只是一代哲人,决不是‘万世师表’。 ……中国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 都是建立在大家族制上的东西。 中国思想的变动,就是家族制度崩坏的征候。 ”[8]他明确表示:“故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王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9]钱玄同当时也非常激进,被认为是说话最有胆子的人。 他发表于1917 年2 月《新青年》第2 卷第5 号上的《致陈独秀信》中明确表示白话体文学“其结果必佳良无疑。 惟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见此又不知若何咒骂。 虽然,得此辈多咒骂一声,便是价值增加一分也”。 批评国粹派说:“若说科学是墨老爹(按:指墨子)发明的;哲学是我国固有的,无待外求;我国的文学既有《文选》,又有‘八家’之世界之冠;周公作《周礼》是极好的政治;中国道德又是天下第一,那便是发昏做梦。 请问如此好法,何以后有什么‘甲午一败于东邻,庚子再败于八国’的把戏出现? 何以还要讲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话?何以还要造船制械,用‘以夷制夷’的办法? ”他与陈大齐在 《新青年》 的通信中形象地把旧文化比为臭粪,说要编一部《粪谱》帮人们识别,并戏谑地把维护旧文化的人比喻成眼珠被医生偷换成狗眼的人,把臭粪当美食。 所以保护眼珠和换回人眼,是中国社会上顶大的问题。 他说:“《新青年》出了将近30 本,千言万语,一言以蔽之曰,保护眼珠,换回人眼而已。 ”[10]当时“五四”先驱们认定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旧的伦理道德与思想文化是制约社会革新进步的根本恶因。 它摧残人性,桎梏了人的思想,培养人的奴性,从而也使整个民族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所以,不打破这一笼罩在中国人思想和精神上的旧封建道德文化的大网,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就无从谈起。 当时“五四”思想先驱们高呼“打倒孔家店”,是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用民主与科学的武器来彻底摧毁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旧封建道德文化。他们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重新建构。 这种激进的反传统姿态虽然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 但四平八稳的改革是无法颠覆和动摇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旧封建文化的根基的。 要使中国人从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的桎梏下挣脱出来, 一些激进的矫枉过正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必要的无奈之举。 因为在当时他们感到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 ”[11]

三、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中国人从数千年封建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进而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这是一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思想启蒙的意义上大大超越了以往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 改良派搞维新变法还要打着孔子的旗号, 从孔子那里去寻找历史依据和理论支点。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被梁启超称为引起清末思想界“火山大喷火”的《孔子改制考》,该书的中心关键词就是“托古改制”。 康有为认为孔子是假托以前的先贤来作“六经”,其目的是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他认为只有秦汉以来的历史是有据可查的,而“六经”则是孔子假托古人的议论而创作的。 孔子“托古”就是为了“改制”,即用他规划的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政教礼法来改变当时现行的社会制度, 把孔子打扮成维新变法的先师。自称“革命军马前卒”的激进革命党人邹容,在他的被时人赞誉应成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的《革命军》中,也是借孔子来攻击清朝的腐败统治。 “中国之有孔子,无人不尊崇为大圣人也,曲阜孔子庙,又人人知为礼乐之邦,教化之地,拜拟不置,如耶稣之耶路撒冷也。 乃贼满人割胶州于德,而请德人侮毁我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道教之地,生民未有。 神圣不可侵犯之孔子之乡,使神州四万万众,无教化而等伦于野蛮;是谁之罪欤?夫耶稣教新旧相争。犹不惜流血数百万人,我中国几何如? ”看,无论是晚清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提出反孔的口号,都没有深挖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文化根源。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才真正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文化根基。

总之,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破除了封建礼教的陈规,推倒了封建圣贤的偶像,民主科学深入人心且成为重估一切的价值标准。 从此,人们开始接受并建构以科学民主为基本价值体系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并逐渐由这种“五四”新文化取代了封建旧文化。这一文化的转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和文化走向现代的开端。 所以,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卷1号.

[2]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青年杂志,1卷6号.

[3]陈独秀.宪法与孔教[J].新青年,2卷3号.

[4]陈独秀.袁世凯复活[J].新青年,2卷4号.

[5]吴虞.吃人与礼教[J].新青年,6卷6号.

[6]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资料[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159.

[7]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J].新潮,2卷2号.

[8]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M].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143-144.

[9]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N].甲寅,1917-2-4.

[10]钱玄同.通信[J].新青年,5卷6号.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传统文化;对立与融合

现代科技代表的是一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生产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传统文化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节奏,在一般人看来传统文化仍然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世界的潮流格格不入,在越来越依赖现代科技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会越来越少,最终传统文化会渐渐的被人遗忘走向消亡。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现代科技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敌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吗?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恰恰相反,现代科技的发展会让大部分人重新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一、以往的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清末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凿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当时的普通民众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一无所知,而统治阶级也对科学技术充满蔑视,称之为“奇技淫巧”,但是随着西方列强持续深入的对中国的侵略,人们开始对科学技术重视起来,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性。有一些人甚至对科学技术充满了近乎偏执的狂热,认为只要学习了科学技术就能够使中国强大起来,他们以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又重新回过头来反思为何中国在如此富有的情况下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终他们把这个矛盾归结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是传统文化束缚了中国人的思维,使得中国变得落后愚昧。在其中就有鲁迅、胡适等代表全面的否定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视其为一种奴性、无知的文化,而同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反对旧文化的口号也彻底让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彻底的对立起来。虽然他们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掉他们消极的一面。

此外,在西方的科学技术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候,当时的人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这种浪潮,人们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变得迷茫,不知所措。普罗泰戈拉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人作为客观世界的主题具有能动性,但是面对如洪水猛兽般的西方科学技术,当时的中国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失去作为主体的能力,沉浸在对科学技术狂热追逐之中,放弃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使得那个时期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越发的紧张,虽然那个时候被称为不同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但也仅仅是西方不同思想激烈的碰撞,传统文化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局面,这与日本的明治时期的情况非常的相像。明治时代的日本也遭受西方世界的入侵,面对强大的西方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日本选择了跟随西方世界的脚步,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而抛弃了自己本国的文化。随后,日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应用与发展导致了传统文化消亡的例子。(虽然现在日本仍有一些传统文化,比如花道、茶道、佛教等等,但也只是流于表面,它们深层次意义已经没有了)。那么当时的中国会像日本一样,传统文化终结于科学技术的强大的发展力吗?事实告诉我们尽管在面对如浪潮般的科学技术涌入近代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它仍凭借这自身的优势继续保留了下来,尽管当时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科学技术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和埋葬者。

二、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促进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以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市场鲸吞吸收了西方世界三百年的科学技术成果,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享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而这一时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即将被科学技术终结”的论调也甚嚣尘上,人们即将成为如马尔库塞所预言的“单向度的人”。政府相继设立了“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虽然印证了这种观点,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社会发展产生的正常结果,并不能单方面的认为科学技术是传统文化的敌人。

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科学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促进作用。运用电脑处理技术、3D技术、摄影技术等等现代科学技术创作出了如《大明宫》、《圆明园》、《舌尖上的中国》等优秀的历史和人文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古代和当代的优秀的文化,同时,发达的信息技术使我们在接触手机的同时也浏览到了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在微信平台上流传一时的《弟子规》。此外近段时间以来网上一些网友发起的“汉服”行动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这不仅仅是网民好奇心的驱使也是因为汉服的某些地方符合了时下的潮流。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并没有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亡,相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具体的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其关键在于现在的我们具有主体的能动性,没有失去基本的价值判断,面对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我们很好的发挥了主体作用。

其实,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都是因为人的认识程度的加深而出现的,都是人认识客体的一种方式,只不过两者认识的方向不一样。一个是从人这个主体出发向外认识从而形成科学技术;一个是从人这个主体出发向内认识从而形成文化。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取决于人这个主体,当今的人们和近代时不同,没有陷入科学技术的漩涡之中,对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身民族的重要性。善于利用现

代科学技术发扬和促进传统文化,让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有了相互融合和促进之可能。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20,32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4

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科技战略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1949年1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1956年制定实施十二年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许多知识分子回到祖国,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②“文革”时期,科技事业遭受严重破坏。③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科技事业迎来新的春天。1985年,中央做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6年,制定并实施“863计划”。④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⑤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2)“两弹一星”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妄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打破美国和苏联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国防力量。②含义: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③成就: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④意义: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

(3)载人航天

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开始,“神舟”号飞船进行了4此成功的无人飞行。①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经过21小时飞行后,成功返回地面。我国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②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绕月飞行,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三次飞跃。中国完成了从地球卫星上天、载人航天飞行到月球卫星成功绕月的巨大跨越,中国航天迈进“探空时代”。历经37年的时间,我国空间技术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70年)、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和月球卫星成功绕月(2007年)。③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翟志刚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人太空漫步的梦想。

(4)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受到启发。①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②意义:国际上把这一发明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和“东方魔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③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8年8月20日,据CCTV报道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平均达900公斤,两亩超级杂交水稻的产量相当于过去三亩的产量。

(5)“银河“系列计算机

1983年我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计算机诞生。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2.“双百”方针及经验教训”

(1)提出

①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②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学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③贯彻“双百”方针,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其中,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④意义:“双百”方针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文化艺术的关系,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长期方针。④巨大成就: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电影艺术生机勃勃;戏剧园地百花争艳;学术争论热烈。

(2)曲折

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政治批判扩大到学术领域,知识分子被错化成右派。“双百”方针被扭曲,“样板戏”独占舞台(“文革”时期:“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②“文革”结束后,迎来文学艺术的春天。1979年,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3)经验教训

①贯彻“双百”方针,才能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正确处理好科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尊重科技和文艺的客观规律;③坚持“二为”方向,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开创基业时期

①制定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③在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④确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位为首要任务。⑤结果: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即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业余和半工(农)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2)逆转曲折时期

①1958年的“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②十年“文革”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大中学校停止招生,工厂停止招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工农管理学校,在校内大办工厂、农场;学制缩短。

(3)新时期的教育

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领导教育事业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12月16—18日,570多万人参加高考),倡导尊师重教。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③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④《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的颁布,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⑤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⑥2007年秋季开始:江苏率先全面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秋季开始,国家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5

一、汉字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

③西周——“金文”、“籀文”

④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后出现“隶书”。

⑤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即:象声、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⑥先后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二、书法

①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

秦小篆——汉 隶

②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 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隋唐达到新高峰:

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成就: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益成熟。

④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

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特点: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有意无法。

⑤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个性化的创造。

三、篆刻

① 时代:秦汉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②特点:秦印:雍容大度,精制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风格。

③明代: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一门艺术。

四、绘画

①起 源:新石器时代

②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代表:“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④隋唐:代 表: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唐代,“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

⑤从宋代到明清:

宋代——

时代背景: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题材: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

特色:更加注重意境(如“马一角”“下半边”)

明清——

特点: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

⑥民俗画的发展

宋代——

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题材:市井生活

特点:写实

代 表 作:《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五、中国书画的特征

特征:

①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6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修订宪法,把什么内容写进了宪法? 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科教兴国”的战略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2.(2007•江苏•8)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B 3.(2008•江苏•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答案:B。4.(2009•江苏•12)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答案:B。5.(2009•江苏•15)“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答案:A。6.(2009•江苏•16)宣传画又名招贴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为目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下列宣传画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答案:D。7.(2010•江苏•1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A。8.(2011•江苏•14)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9.(2011•江苏•1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0.(2011•江苏•20)2011年2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再次到台湾访问,与海基会及有关单位商谈合作事宜。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活动始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答案:C。11.(2012•江苏•16)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答案:C 12.(2012•江苏•20)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答案:B

二.判断题: 无。

三.材料题:

13.(2008•江苏•37)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六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1分)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分)

(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2分)

答案:

(1)三权分立原则。(1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2分)(2)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7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教学,文学,历史,政治

自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和现代文学史课程都经历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方面,学科的重要性逐渐被削弱甚至被污名化,复旦大学著名中国现代文学学者陈思和先生就曾明确质疑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他认为: “尽管新文学广泛地吸收了世界文学的营养,具有古典文学所无法企及的新的要素,但从它的实际状况来衡量,充其量也只是如‘先秦’、‘唐宋’、‘明清’等断代文学一样,作为‘20世纪文学’或者‘民国以来文学’这样一门从属于‘中国文学史’类下的学科。而之所以现在要把它抬举到与古典文学相比肩的地位,实在是出于50年代初期革命传统教育的政治需要,因为这门学科本身与半个 多世纪来 的政治斗 争联系在 一起。”[1]本学科的学者尚且如此认为,其他人的看法就更不用提了。作为这一学科的从业人员,笔者就时常听到其他学科的从业者鄙夷地宣称,中国现代文学根本算不上一个学科,这一学科的从业者也都是不学无术的政客。与这种思潮相应,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也逐渐被边缘化,明显的表现之一是课时数大大减少。据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介绍,在1950 - 1960年代,高校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课时普遍在200课以上,与古代文学不相上下。到1980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从现代分出一个当代教研室,现代与当代是2门课,现代部分减少,当代部分单独出来,加起来也还有200多课时。而到了2000年前后,北京大学现代文学课只剩下72课时,加上当代52课时,共124课时,约等于过去的一半[2]。这种趋势并未停止,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各高校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时普遍在48 - 64之间,加上当代文学史课时的话,则普遍在96 - 128之间。

另一方面,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内部,政治、历史和文学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中,都存在一股将文学与政治、历史完全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文学,轻视甚至排斥政治、历史的潮流。发端于1980年代中期,在1990年代逐渐成为主流的“纯文学”话语可以说正是这一变化的表征。“纯文学”话语的核心特征是一方面从人道主义视角把文学建构为一种超越历史、政治的关于“普遍人性”的书写; 另一方面,从形式主义出发强调文学的本质在于“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新世纪之初,曾经的“纯文学”倡导者李陀、韩少功、蔡翔等先生已经对这种话语展开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反思与批判1。他们都认为,“纯文学”话语在批判和反抗“政治文化”和“商业文化”中,曾发挥了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是,到了1990年代,“‘纯文学’这个概念原来所指向,所反对的那些对立物已经不存在了,它不再具有抗议性和批判性。九十年代大多数作家陷入‘纯文学’这样一个固定的观念里,拒绝了解社会,拒绝以文学的方式与社会互动,更不必说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当前的社会变革”[3]。蔡翔先生更是将对“纯文学”话语的反思上升到“反思现代性”的高度,他认为: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纯文学’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产生、兴起乃至对整个文学史的控制,都留下了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的影响痕迹。因此,在今天,对‘纯文学’这个概念的重新辩证,实际上亦暗含了对现代性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新认识。”[4]

不过,正如各门学科普遍存在的状况那样,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相对滞后于科研,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上述变化———即将文学与政治、历史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文学,忽视政治、历史等———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占据着主流位置。例如,2003年,温儒敏先生曾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一文,文章介绍了198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状况。

本科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甚至连课程的名称也改了,把“现代文学史”改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这门课很注重“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思潮、论争讲得很多。那时思想观念的灌输远比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更要受到重视。现在则把后者提升到突出的位置。

淡化“史”,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否定思想观念的灌输,重视审美能力的训练; 把课程名称由“现代文学史”改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简言之,也就是重视文学,轻视历史与政治。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种种变革? 温儒敏先生的解释是: “这可能比较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更适合时代的需求。”[5]“时代的需求”具体是什么? 温儒敏先生没有说明,不过这一说法恰恰透露出文学界的“纯文学”话语乃至整个社会的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所发挥的影响。温先生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讲授该课程的课时分配情况: “我在80年代中期讲现代文学史课,大概三分之一的课时讲思潮、论争和文学史知识,三分之一讲流派与各种文体的发展变化,三分之一讲重点作家。现在则变为用二分之一课时讲代表性作家……剩下的课时中又还有一小半讲流派和文体,也还离不开作家作品分析。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和知识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6]

作家作品分析大约占四分之三课时,思潮、论争和文学史只占四分之一课时,通过具体的课时分配,“纯文学”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得以落实并巩固。温先生非常重视教学和教学研究,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我讲现代文学基础课》、《我怎样讲现代文学基础课》等文章2,大力介绍并推广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史课程改革和他本人讲授现代文学史课程的经验。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实力最强的中文系,没有之一; 温儒敏先生则是最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之一。这些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所发挥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各高校的现代文学史教学普遍从重视政治、历史转向了重视文学,强调以文学作品为中心,通过细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上文提到过的陈思和先生所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就是一本“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教科书,“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文学史知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时代背景和文学背景都只有在与具体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作简单介绍”[7]。后来,他还以“星星”和“天空”为喻体,形象地论述过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 “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大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星星闪烁,其实每个星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他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关照,构成天幕下一幅极为壮丽的星空图,这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文学史……我们要观赏夜空准确地说就是要观赏星月,没有星月的灿烂我们很难设想天空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魅力又何在呢? 我们把重要的人物称为‘星’,把某些专业特殊贡献者称为‘明星’,也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当我们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就不能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样一批类似‘星’的文学名著上。换句话说,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了文学史”[8]。

温儒敏先生和陈思和先生都认为现代文学史教学必须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反对讲授过多的文学史知识和灌输某种政治观念。但他们并不反对现代文学史教学本身,相反,他们都积极参与了现代文学史教科书的编写,温儒敏先生参与编写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陈思和先生则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在如何处理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乃至整个文学教育中文学、历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的态度则更为激烈———他反对编写文学史教科书乃至文学史教学本身。与大多数学者重科研、轻教学不一样,陈平原先生非常重视文学教育,长期致力于文学教育方面的思考与实践,这一点令人深感敬佩。2002年,陈平原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了《“文学”如何“教育”》一文,文章认为当时中国大学“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产生如下后果: “学生们记下了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作品,对不起,没时间翻阅,更不要说仔细品味。这么一来,系统修过中国文学史( 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课程) 的文学专业毕业生,极有可能对于‘中国文学’听说过的很多,但真正沉潜把玩的很少,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9]

此时,陈平原先生认为“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在于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空疏、概括性的文学史知识,占有了学生仔细品味作品、培养趣味的时间。后来,陈平原先生进一步明确把中国“文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并且将这一体系直接与政治相勾连,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写道: “在我看来,中国的‘文学教育’,主要问题出在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背后确有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教育的意味,此处不赘) ,窒息了学生的阅读快感、审美趣味与思维能力。”[10]

正如陈平原先生在上述引文中所声明的那样,他没有具体论述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与国家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不过从引文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对“文学史”的批判背后带有明显的“去政治化”的意图。

虽然陈平原先生也认为,没有“文学史”会产生知识破碎,不成体系; 阅读优先,经典第一;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不循常规,误入“歧途”; 讲课时注重个人体悟,随意发挥; 著述时固执己见,罔顾学界共识等等问题,但他还是认为“文学史”的弊大于利,明确主张不要“文学史”[11]。

近年来,陈平原先生在文学教育问题上的思考又有所进展,提出了一套建设性的替代方案,那就是打破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代之以“读本”为中心。他认为,以“读本”为中心,这其实是传统中国文学教育的基本方式。想一想《文选》、《唐诗三百首》、《古文辞类纂》等“选本”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明白“文学教育”并非一定要以“文学史”为中心[12]。

以“读本”为中心,回归传统的中国文学教育方式,可以说这是要从根本上取消文学史课程,对文学教育进行“去历史化”和“去政治化”,将文学教育建构为相对单一的文学审美教育。

需要声明的是,温儒敏、陈思和与陈平原等三位先生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成就卓著的学者,本文之所以引述他们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乃至整个文学教育方面的某些观点和实践,不是为了针对他们个人,而是为了论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存在一种片面强调文学审美性,排斥历史、政治等因素的潮流,且这种潮流至今仍处于一种“霸权”( hegemony) 地位。

正是基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应该重新重视历史、政治等,当然,这种对历史、政治的重新重视不是要从“重文轻史”转向“重史轻文”,更不是要把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拉回“十七年”或“文革”时期的状态,而是要突破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式的思维,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然而,如何辩证地处理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 如何有效地“接合”( articulation) 中国现代文学与我们所处的时代? 如何有效地“接合”中国现代文学与讲授者、学习者个人? 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本文只能展开一点初步的、粗浅的思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首先意味着在重视作家作品、文学审美的同时,不能回避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历史性、政治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左翼文学思潮,如果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不讲清楚甚至完全不提冯乃超、钱杏邨、郭沫若等人与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不讲清楚甚至完全不提左翼作家与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自由主义作家的论争,就无法让学生从历时的角度理解“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式的五四新文学的区别,也无法从共时的角度建立一种整体性的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结构与文学场。其结果是讲授者、学习者都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受“纯文学”话语控制,即从“普遍人性”或“怎么写”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的、各种性质的文学作品。

其次,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因素的关系,还意味着在进行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细读时,不能没有历史的、政治的视角。雷蒙德·威廉斯主张: “文学研究如今应该采取一种双重运动的形式———一方面,追溯一切既定作品的物质和历史产生条件,另一方面,追溯我们自己对其做出反应的社会和历史条件。”[13]既定作品产生和此后如何被阐释的条件都包括文学、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对既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某些所谓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品( 如沈从文、张爱玲等,他们的作品往往被阐释为超历史、超政治的) ,尤其需要从历史和政治的维度,分析这些作品产生时的历史性和政治性,以及它们在新中国成立后( 1949 - 1976) 和新时期( 1977年至今) 被阐释时的历史性和政治性。

再次,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需要建构一种变动性、开放性、反思性的文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不是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纯文学”话语、现代性话语或新自由主义话语等同。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乔纳森·卡勒曾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权威们认定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这句话上半句说明文学具有历史性( 与特定社会相关) ,下半句则说明文学具有政治性( 与权威、权力相关) 。乔纳森·卡勒还形象地把文学比喻成杂草: “杂草就是花园的主人不希望长在自己园里的植物。假如你对杂草感到好奇,力图找到‘杂草状态’的本质,于是就去探讨它们的植物本质,去寻找形式上或实际上明显的、使植物成为杂草的特点,那你可就白费力气了。其实,你应该做的是历史的、社会的,或许还有心理方面的研究,看一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把什么样的植物判定为不受欢迎的植物。”[14]

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说明了文学没有所谓“本质”,而是由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等等因素所建构的。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关于文学的观念都不是真理,都需要被质疑与反思。在教学中,我们既要辩证地处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学、历史与政治的关系,不能把文学史教学简化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还要把自己对象化,反思并向学生分析自己的观点与方法的历史性、政治性等。对此,黄修己先生曾做过非常精辟的论述: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自己讲授的历史为“绝对之是”,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要告诉学生: 你们现在听到的现代文学史,只是特定时空之下我这个特定的人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在过去、未来的另外的时空条件下,或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的另一个人,对这段历史的描画,肯定会与现在的我有所不同。

通过这样的教学,来培养有理性精神的学生: “我们可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人类认识是变动不居的观念,任何一种正确的认识都只有相对的合理性。对今天被认为‘过时’的思想,要去分析它出现的原因,考察它在当时有没有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打倒、砸烂、颠覆。对今天被视为非常时髦的思想,也要把它看做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只有相对的合理性。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理性的历史观,掌握了这样的观点,就有可能不迷信,不盲从,肯于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具体分析问题。我们就是要培养这样有理性精神的学生。”[15]

树立了人类认识变动不居的观念、不迷信、不盲从、独立思考、具体分析问题,这样的品质近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最后,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中国现代文学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讲授者、学习者个人有效地“接合”。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一文中,李怡先生认为,19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是青年学子关注的中心,原因在于: “青年学子的真诚的热情来自于他们心目中一个明确的信念: 中国现代文学与他们正在行走、正在思考的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根本上讲,在这个时候,中国现代文学的存在主要不是作为一种‘学科知识’而是自我人生追求的有意义的组成部分。”而进入1990年代,“众所周知的国家政治的演变挫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也一并挫折了这份热情背后的人生探险的激情”[16]。中国现代文学变成了一种与当下的青年学子的人生问题无关的“专业”,当然也就失去了青年学子们的热情。那么,如果我们开放我们的文学观念,重视强调历史、政治等因素,将文学与历史、政治、社会、人生等相勾连,是否有可能重新“接合”中国现代文学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关系,重新燃起当下青年学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热情呢?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8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用自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交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谁是最可爱的人》、《雷锋之歌》

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

1983年,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景山中学时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篇9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世界古代科

技、思想、文化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苏格拉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②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③赞扬过激的民主政治

④提出道德即知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面对法庭的判决,苏格拉底在申辩词中追问道:“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 智慧、真理和性灵的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他所追求的“希腊精神”的核心是()。A.民主与法治

B.平等和自由

C.财富和荣誉

D.智慧和真理 3.(辽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1届高三一模21题)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4.(2012年12月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29题)右图《掷铁饼者》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有

①古希腊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②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使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③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④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非常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5.(2012年11月沈阳市级重点协作校高二期中22题)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价值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6.(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三模13题)“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7.(2012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5题)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

8.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9.(2011年5月郑州考前测试

(一)25题)“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百科全书 10.(2011年12月北京顺义区15题)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的主张与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的主张相同之处是 A.摆脱神的束缚 B.提出天赋人权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C.要求民主自由 D.肯定人的价值

11.(2011年1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11题)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12.(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5题)“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3.“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句名言出自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戈拉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4.(2011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16题)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

15.(2011年4月杭州质检18题)“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

二、非选择题

16.(2011年1月新疆高三诊断28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

材料二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的异同点。(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均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2)与普罗塔戈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

(3)概述上述材料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世界古代科技、思想、文化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解析:智者学派的代表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正是因为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而最终被当时的雅典当局处死。故排除①和③。

2.D

解析:从苏格拉底讲话的内容显然可以排除C而确定 D正确。A和B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联系苏格拉底的政治主张——不赞成雅典的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治国”,由此判断“民主”“平等”不是苏格拉底的追求。

3.B

解析:从本题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可以了解到作者论述“德行”“知识”对每个人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苏格拉底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

4.C

解析:抓信题干的时间信息,从社会背景入手。①项错在“最先进的”,③项也同样。

5.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过认真分析,这里是指通过人的思考去解决问题,强调的是人的价值,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6.C

解析:题干体现的主要是人文精神。而ABD是对人性摧残和抹杀,故不符合题干观点。

7.D

8.C

解析: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准备的是启蒙思想。

9.A

解析:智者的基本哲学思想之一:约定论的社会历史观,他们认为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既非自然有之,也非神意所造,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是人们为了避免在互相残杀中归于毁灭而约定俗成的产物。普罗泰戈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希庇阿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在特拉西马库看来,法律的公道是强者利益的体现。由材料“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可以看出此观点强调在社会观方面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应强求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

10.D

11.D

解析:根据所学,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视为他们的先驱和战友。据此本题D项符合题意。

12.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普罗塔哥拉的核心思想“人是万物的惊讶”,本题选B项。

13.B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普罗泰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他三者均不是,故选B项。

14.B

15.A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在希腊先哲中,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指出知识即美德。

二、非选择题

16.(1)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4分)(2)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教导人们求“善”。(2分)

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道德行为以知识为基础。(2分)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人心中。(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17.(1)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忽略了人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的社会性。

(2)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道德的重要性。(3)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

上一篇:青春的味道初中生作文800字初三下一篇:托班安全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