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精神环境

2024-05-11

幼儿园精神环境(共12篇)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1

摘要:教师不仅要教育引导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 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幼儿的人际交往, 更应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 鼓励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健康,环境,尊重,愉悦,精神

一、幼儿园的文化氛围

幼儿从小就得到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等多个成人的百般呵护。他们从各自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 本身就带着几分胆怯和不安, 也容易因此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的是轻松的、乐观的、积极的、友好的, 那么幼儿胆怯和不安的心理将会得到缓释, 因而焦虑的心情很快就会消失殆尽。如果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的是紧张、压抑、沮丧, 那么幼儿原本胆怯不安的心理将会加剧, 甚至可能会发生心理疾病。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愉快的、和谐的心理发展氛围。

二、幼儿园教师的管理方式

教师管理的最终目的之一在于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我认为良好的管理方式首先是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其次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尽可能避免不切园内实际、幼儿实际、劳民伤财、没有多大意义的形式主义的事物, 对教学笔记、教学反思等不做硬性规定, 宁要烧而精, 不要多而滥。

三、教师态度

1.尊重幼儿

幼儿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热爱幼儿, 不要认为幼儿什么都不懂。幼儿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教师要经常与幼儿情感交流, 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

2.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

幼儿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和惩罚, 使幼儿感到压抑、委屈, 不服气;而无原则的忍让和迁就, 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 让幼儿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 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

3.教师的形体语言

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也可以通过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表现出来。一个鼓励的目光, 一个赞许的微笑, 一次会意的点头, 一根赞扬的拇指都能给幼儿充满感情的关注, 让幼儿体验成功的愉悦, 产生安全感。

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包括园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通过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生活上的互相关系、游戏中的集体参与建立起来的。教师不仅要教育引导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 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幼儿的人际交往, 更应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 鼓励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不仅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而且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2

——永仁县民族中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经验交流材料

延安精神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培养出来的一整套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时至今日,延安精神仍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

位于永仁县城东郊永武高速公路入口处的的永仁县民族中学,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170余亩,现有教职工163人,其中专任教师142人,有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2100余人,是一所全寄宿制一级三等初级中学。建校二十余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按照“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也要成才”的办学思想,“管理高效、教育优质、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办学目标,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进行学校现代教育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先后获省级“文明学校”,州级“文明单位”等称号,连续三年来均荣获永仁县教育目标综合考评一等奖,多项课题被列为省级立项或规划课题。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其中省级教研教改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 者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模范、骨干教师28人,20余人在州县优质课比赛及其他业务比赛中获奖。

自办学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弘扬延安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稳步发展。历经艰难曲折的民族中学,现在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办学成果卓著、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校,民族中学的教师乃至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意义下的延安精神,现将民族中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延安精神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班会、板报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讲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以及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教育全校师生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同时,让师生们明确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使它成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成为教职工管理、服务、育人的准则,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学会做人的根本。

通过学习教育,全校师生都能掌握延安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到延安精神进校园的现实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加强领导,确保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顺利进行

1、成立了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肖朝海(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贺敏才(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杨 忠(党总支委员、文科支部书记、基建副校长)

组 员:王云祥(党总支委员、理科支部书记、副校长)

郑周发(党总支组织委员、副校长)陈丽云(党总支宣传委员、办公室主任)阿强勇(党总支教育纪检委员、团委书记)左光琼(工会主席)李东华(校基建办主任)王 强(总务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组织、指导、实施和总结,全面负责这项工作的落实。

2、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在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了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方案,并在《方案》中制定了各年级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把素质教育和弘扬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我校特色。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迈入初中,紧张繁忙的初中学习生活与小学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相差甚远,一 3 时很难适应,对他们的教育重点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八年级是学生青春期的重要过度阶段,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分化,对他们的教育重点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九年级学生面临着义务教育的结束、继续升学还是走向社会的重要抉择,对他们的教育重点就应该是指导、帮助他们明确社会责任与使命,学会选择,争取中考取得好成绩,以回报父母、学校、社会的教育之情。

三、大力宣传,广泛动员,营造延安精神进校园氛围

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组织广大教师系统学习省、州、县有关延安精神进校园的文件精神会、积极探索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班会、演讲、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途径,对全体师生进行延安精神的宣传教育,并利用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宣传延安精神,积极争取家长的响应和参与,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学校2010年9月份利用升国旗仪式作了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2010年10月份组织了“弘扬延安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主题演讲。

四、多项举措,全面推进,丰富延安精神进校园内容

1、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楷模示范作用。

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根本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把弘扬延安精神与师德、行风建设相结合,努力培养、锻炼一支弘扬延安精神、具有献身教育、爱生如子、拼搏向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师德楷模的示范导向作用。一直以来,我校都十分重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培训、优秀教师和师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规范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每一年,我校都会评选出多名校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师德模范,给他们颁发奖状和奖金,进一步鼓励和激发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校本培训工作中,通过读一本书,写一篇体会,上一节观摩课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党总支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教师结对帮教等方式,使教师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得到落实;另外,本学年,学校还开展了“如何有效地把延安精神引入教育教学中”的大讨论,使教师明确了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2、加强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渗透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深入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开展好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就应该把延安精神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利用思想品德、历史、语文、音乐等学科,向学生进行分层次系统的延安精神教育,让学生了解延安时期的学习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感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热血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把延安精神德育与相关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创新了弘扬延安精神的新途 径。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延安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营造弘扬延安精神的文化氛围。我校充分利用名人名言、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学校图书室等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延安精神。为了用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心灵,我们运用黑板报、展板向师生宣传延安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用校园广播、宣传栏表扬在弘扬延安精神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延安精神进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4、加强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把延安精神与抗震救灾精神结合起来,组织全校师生看《英雄少年》,听“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故事,号召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从书中汲取延安精神的精髓,用延安精神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安排了专门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读革命书籍,写读后感,《中华精魂》、《窑洞春秋》、《颂歌献给党》、《光辉的旗帜》等书籍都是学生们阅读的好材料。“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学校团委举办了以“走进先烈”为主题的读书竞赛活动,同学们在讲故事、朗诵、知识竞赛、演讲、英语朗诵等项目上,演绎和讲述了一个个革命先烈事迹。这些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触动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们健康成长。

总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大现 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和谐校园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大师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延安精神,理论信念更坚定、修身实践更自觉、感恩意识更强烈、成才行动更扎实、学习热情更高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准确把握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现实意义,让延安精神在师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商业环境的契约精神等 篇3

专栏作家 孙永杰/文

上周,马云旗下支付宝股权转移一事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直到这周,还余震不断。对此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为何一件应该相对简单的事情搞得如此复杂?笔者认为,这和我们目前整个社会缺乏诚信的大环境有关,更和商业领域的契约精神密不可分。任何理由和借口都不应该违背诚信和契约的原则,国人就是善于给自己找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有时甚至还危言耸听,其实也就是我们这种的所谓“特殊情况”太多,让我们在生活和商业世界中步行倍感艰难。

扩张太快

速途网创始人 范锋/文

6月20日在京东商城上订了几台电脑,6月22日了都还没送到,我在微博上把这种情况@了京东的刘强东。这老兄风头正劲,号称已融资十几亿美金,在电子商务已独领风骚,正在百货、图书等市场上和当当、卓越等打的火热,按说不应该钱越多、服务越差吧?

本想个人的体验只是个案,在微博上牢骚戏谑一句也就完了,没想到一会儿就看到不少人发出同样感慨,有人订的空调,居然都快一周时间都还没到货;也有人说这事在当当、卓越等也常有。看来好像是共性问题。问题的背后也许是电商企业们的疯狂扩张,导致各种管理、配送资源短缺。

快速发展是好事。但是,对这些领导型电商企业来说,跑马圈地固然重要,而扩张的节奏跟企业的资源应该匹配,不然就会有让人乘虚而入的软肋。

年薪28万也是要排队的

资深媒体人 猛小蛇/文

媒体报道华为员工平均年薪28万元,我相信这个数据是准确的。但是重点在于“平均”和“被平均”。

我在QQ上问了认识的十几个华为人,很遗憾,他们在华为的时间比较短,大多数属于基层研发人员,他们纷纷表示拖了公司的后腿。其中惟一一个可能达到平均数的不久前还离职创业去了。

华为工号在12万以后的新员工很难拿到这个薪水了,个人理解18级以下的非老员工基本是拿不到这个数字的。19级是一个深刻的分界线,内部分红是一个更深刻的分界线。

在华为,基本是定岗定级定薪,分13级到22级不等,而最高22级的薪酬差不多是最低13级的1000倍(这个没有直接证据,但差不了太多),当然22级的数量相当稀少,不超过3个。

正所谓:任家有财一千万,邻居九个穷光蛋。统计局来平一下,个个都是任百万。

鲍尔默不好过

比特网新闻总监 曹增光/文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4

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 积累了一些打造精神环境的经验, 使很多性格内向、胆小怯懦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勇敢坚强;班级气氛和谐, 积极向上。

一、我爱孩子并尊重他们, 用心与他们交流, 建立真正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用心灵去体会孩子最细微的精神需要。”教师的爱能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种无压抑感、充满激励的良好气氛。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而是要用心!我不仅尊重幼儿的人格, 不说有损孩子自尊的话, 还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遇事和幼儿商量, 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人。

在一次卡拉OK大家唱的活动中, 我请幼儿听音乐并跟着音乐唱歌, 幼儿津津有味地不厌其烦地唱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我不得不要进行下一项活动了, 于是我先把声音关小, 对幼儿说:“今天的唱歌活动要结束了。”幼儿听后特别不情愿, 要求继续唱下去。看到这种情况, 我马上和小朋友商量:“小朋友不能唱的时间太长, 咱们还有其他工作要做的, 以后有时间于老师一定会让你们唱的, 好不好?”孩子们知道我平时说话算数, 就表示同意了, 于是我一边关录音机, 一边对幼儿说:“小朋友真懂事!”

二、细心观察幼儿的活动, 引导他们参与活动而不过多干预活动, 给他们一个适合的精神空间

在幼儿各种生活和学习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善于观察幼儿的活动, 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针对幼儿水平差异制订弹性的活动计划, 让他们多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自信, 让他们的能力充分得到锻炼。只有这样, 才能使环境保持适于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 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在有关交通的主题活动中, 为了使孩子增加交通知识, 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驾车”的乐趣, 我选择了户外游戏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玩具车, 带着粉笔到操场上实地操练, 我只规定了马路上的车行道后, 就放手了, 继而转入观察之中:有的孩子很有秩序地来回穿梭, 绕过“安全岛”进入“停车场”或者“维修站”, 有的孩子添画出了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有的告诉我说“车没有油了, 要加油”, 这样又增加了加油站, 有的结伙窃窃私语, 为加油的费用讨价还价,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如果幼儿在游戏时, 老师过多地干预会怎么样呢?限制这个, 不许那个, 一切要按照老师的预设进行, 就会给老师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没有了自由宽松的氛围, 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就无从发挥。

三、帮助孩子之间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也是创设精神环境的一部分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由于每个幼儿来自不同家庭, 有着不同的个性, 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中问题会很多。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必须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 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 解决物质环境或心理环境的问题, 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 因此, 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集体教育, 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伙伴关系, 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在集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班级“内部”孩子多, 老师自然对他们的照顾关心会多一些, 但是时间长了以后难免让他们产生骄傲情绪和优越感, 其他的孩子有时也会把“他是老师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就拿升旗来说, 以往班主任老师总是把“内部”孩子放在最前面, 又是当主持人又是当升旗手的, 其他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等着机会再次光临。后来, 我改变了这一形成多年的习惯, 在大班上学期第一次升旗时就对他们讲了道理, “内部”孩子不参加主要活动, 而是被我分散在以后的每次升旗仪式中, 到了大班下学期第一次升旗选择人员时, 这些“内部”孩子主动发言了:“于老师, 老师家的孩子要有谦让精神对不对?”“老师, 我们还有机会是吗?”我被他们的懂事所感动, 他们的表现也让其他的孩子更加感到老师的公正, 对老师家的孩子产生好感, 融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四、提高教师个人文明素养, 不要吝惜礼貌用语

老师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不吝惜说“请”“谢谢”“对不起”, 当我不小心踩到小朋友脚的时候, 当我提醒孩子盖被子的时候, 当孩子们帮了老师的忙做了好事的时候, 我们都不要对自己的语言太吝啬。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在开发幼儿智力, 促进幼儿个性方面,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 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 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5

贯彻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精神

情况汇报

县优化发展环境会议召开以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当天下午就召开了局长办公会,传达了县优化发展环境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县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和薛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我局如何开展好优化发展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封丘县环保局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方案》。10月9日上午,我局召开了优化发展环境动员会,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活动实施方案和薛书记的讲话,分析了我局在优化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局长赵培栓就我局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一、发挥环保职能,积极指导企业环保工作

以“立足环保职能、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围绕重点企业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认真指导和促进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加大企业环保宣传力度,在执法过程中,对存在环保问题的企业,指导企业积极整改,与企业共同努力将污染问题彻底解决。使企业牢固树立“抓环境保护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必须抓环境环保”的环保意识。

二、履行环评职责,灵活办理环评审批

按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大小实行分类评估,分类审查,分类确定时限。进一步简化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开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对我局审批权限内、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快速办理。同时,对重点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实行“三个重点服务”:一是重点服务规模以上项目建设,积极协助企业办理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二是重点服务工业园区企业建设,合理规划园区布局,积极引导园区企业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道路,努力将我县工业园区打造成为“生态园区”;三是重点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做到主动介入、提前介入、全程指导服务。

三、强化环保服务,创新环保监管方式

强化环境保护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把服务理念渗透到整个工作当中。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企业,主动服务,指导企业解决环保方面的问题,引导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治理污染。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采用专人监管服务,做到及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确保环境安全。同时,实行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行政处罚制度,严格执法程序,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环境艺术与精神生态问题探讨 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精神生态;问题探讨

伴随社会发展,工业文明程度日益加大,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便捷,这也带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故而人们心理、生理、心态方面都处于敏感变化时期,甚至很多方面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为了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需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并将生态设计看成设计的基础,设计过程中融合文化内容,最终达到艺术设计生态化的要求。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合精神生态的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现代化建筑风格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封闭的钢筋建筑虽然符合现代化要求,但是人们隔离自然环境,在钢筋或建材营造的“伪森林”环境内生存,缺失与自然对话的机会,人们总是在钢筋水泥内做着对自然单项的告白,说着我喜欢自然,想要感受自然,想要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但实际感受到的日光均是透过窗户上玻璃获得的,不能真正地呼吸日然的空气和感受阳光的照射,甚至在恒温空调中都已失去对“春夏秋冬”的感悟。

外在生活场景中人们需面对刺目的广告色彩,部分广告商为了让自己的广告更为醒目,选用浓烈的对比色让色彩的光感度更好,但是这在无形中破坏原本的城市或者日然颜色,繁忙的人们更难看见清新的颜色平复内心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同时商业中心繁忙和嘈杂的人群,让人的心情更不能平静,人们每天为了生活劳碌和奔波,在“物”的丰收中让“心”逐渐迷失。其实当前出现危机的诱因一方面不是外在环境中充斥着的浮躁因素;另一方面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对物质的极速追求,每天忙碌地对着电脑和手机,收发邮件联系业务,没有真正地空余出时间看看生活的环境,看看蓝天、看看大地、看看小区里面嬉笑的孩子,每天用赚来的金钱将自己包裹在钢筋水泥中,现代化冰冷的建筑内唯一的绿色植物是装饰的观赏植物。人们目前生活的环境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环境,这种环境已经越来越背离日然城市环境,人与人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疏离,人与人的内心世界也日益疏离。

环境藝术设计主要归属于艺术范畴内,发展中要求精神主题在艺术主体之上而存在,即说明环境艺术设计可调节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不同的设计改变人的心境,故而设计时可以从文化精神方面考虑设计出发点,考虑人们当前的精神需求,重新审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摒弃设计理念中哪些现代化的构想,通过自然元素的融入,让人们重新接触自然、感悟自然。

(二) 环境艺术的出发和归属地

若必须从环境设计角度考虑生态失衡,那么唯有探究人类设计的目的所在,设计时我们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其实设计的本质是在不改变外在形态的基础上,做小的变动让整体呈现效果最佳,但是现在设计显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而是将原有的内容全部摒弃,开始新的创造。就如同北京老城区设计是将原有的建筑元素全部拆除,现代化的建筑艺术融入到北京中,失去北京原有的“京腔京味”。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地从根本上考虑“文化精神生态化”这一设计诉求。故而在快速发展中,出现各类问题接连出现。其实设计是让自然与人文相和谐,但是现代的设计更看重效率和速度,忽略设计的主体性,即人们通过设计可以更好地欣赏自然,或者从全新的视角欣赏自然,但是现代设计更是将成型的设计元素堆砌在一起,看似很时尚,但是没有太多的人文内容,有的是时尚的浮夸,因而失去设计的过程,不能把握好不同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特别是不能掌控好自然、生态、绿色、人文和个性的统一和谐。文化生活的生态核心是平衡,更追求诗意生活,生活中不仅有物质更要有精神,现代人更追求复古理念,主要是复古物件中的东西虽然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便捷,但是可以在操作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例如中国的茶道,现在虽然有茶包可以快速喝到茶,但人们仍愿意在闲暇之余静静地享受整个泡茶的过程,体会到“浮生若茶”之感。人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操作者,因而设计时需要秉承精神美和物质美这两项,故而文化艺术不仅将成为环境艺术的主要出发点,更要将其看成主要归属点。人在设计时借助精神理念,融合更多的人文警示,逐步将物质设计转化到精神层面,进而能满足不同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并能在情感沟通中形成新的审美认识,进而满足物质平衡。

二、当代文化精神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一)时代联系社会

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变化,目前个人的心理感受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关注点,社会更重视人文主义情怀的发展内容。在此大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艺术性将面临更高要求,西方的文化以及思想的融入,让设计师有更多可借鉴元素,设计师为让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融合,需在了解东方文化的前提下融合西方的设计理念,并在设计过程中将人的心灵感受放到首位。例如在房屋格局设计中,西方人通常将主卧与客厅分开,考虑因素是西方人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所以会客厅多单独陈设,即使房间整体格局较小也会割出会客空间,中国人则习惯热闹,因而可以在房间原有格局上设计出大面积的会客区域,便于会客以及家庭聚会,这种设计秉承中西理念,并结合中国人的习惯,故而更容易获得认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的重视逐年提升,故而在经历经济全球化冲击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仍保持着常年屹立不倒的态势,由此获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也能认识到环境设计的同时,文件警示是设计的核心部分,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二)简单富有禅意

研究现代化设计理念获悉,简答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因素,现代化的家庭装修中更需要通过简单体现室内的整洁和清晰,让人有一种放松的感觉。特别是在环境艺术以及室内设计等领域内,极简主义更为盛行,我国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影响,所以更喜爱“禅宗”的美学思想,受此思想影响,将“无即是有,一即是多”看成设计的理念,这也是某个极简主义思想,融合极简和禅意,让环境设计更有艺术气息。

(三) 自然与人文统一

我国无论是古代的园林设计,还是皇家的宫殿设计,设计师都秉承一点,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目前环境设计是设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需秉承这一理念,在设计的同时融合自然生态的绿色景观设计思想,让设计更为清新。设计初期需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看成是设计活动的基础要素,其他的各类要素都要围绕此要素开展。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原汁原味”保有原有理念,加入新的创新思想,既能看到原来的影子,又能有新的想法融入其中。就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为例,设计上为体现中华文明,将主道设计成龙的形象,大道沿用原本的道路,两边通过绿色植物做出造型,这样不仅体现出中华文明,并且不影响道路交通运行,进而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的作用,让人与自然真正地和谐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生态化

(一)文化精神生态化、设计艺术化两者的关系

环境艺术如果能够融合精神生态化,那么审美价值将会提升较大,并且两者的融合也是艺术化的最终追求,人们通过观看艺术获得对生活或者对人生的启迪,便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艺术首先是外在的美,然后是内在的精神内容,两者的完美融合能够让艺术环境设计更有文化内涵。环境艺术设计一方面需要满足美化城市环境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是为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创设精神空间,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精神“物品”可欣赏,并提升精神生态化。为缓解人们目前匮乏的生态化危机,需通过艺术的功能性,提升人们的审美理念,让人们的心理协调能力得到新的发展。

現代化文明的发展,充斥着商业化利益,很多设计都是以商业宣传为目的,但是设计师需明确一点,商业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设计是为了遵循人内心的情感或者想法,不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去堆砌或者创造出适应客户喜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只能“热”一时,经过时间洗礼,将慢慢被人们所淡化。这也是有内涵的物品才能经久流传的原因,就如同文物和字画,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里面刻画的内容是创造者自身的精神世界,所以值得后人研修和分析,并且一同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话。

(二)设计人情化

市场经济发展中,固定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区域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人才层出不穷,生活在现代,人们更需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故而会经常出现失落感或者不安的情绪。环境艺术设计,就需要缓解人们的压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其实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其他各类因素相联系,包括心理、生理和文化风俗等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或者想要创造出自然空间,例如很多家庭在落地阳台区域摆放茶几或者榻榻米,这是由于人们想要在繁忙的生活之余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不考虑外在浮华的世界,给自己营造良好的精神世界,让环境与自身的情感相契合。

(三)文化精神生态的多样化

环境艺术设计首先需在社会环境中生存,但是社会环境需要受到城市文化、城市历史等因素影响,那么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让环境有多边性或者呈现出多元化变化状况,这是适应不同环境影响因素的最佳途径,使人们在观看艺术的同时能有较好的艺术感悟,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设计时开展设计的同时,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体会人文关怀,让设计更体现特色和个性,让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最终完美呈现。

四、结语

经济社会的逐年发展,人们物质生活获得较大的满足,故此人们开展对精神世界新的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开设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态化理念需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前提下,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借助于环境艺术设计,缓解紧张的生活压力和生活状态,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并为环境生态建设作出贡献,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王静.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5):15-17.

[2]安宇.浅议环境艺术设计之文化精神生态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20):125-126.

作者简介: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7

文化名人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所谓园本文化,是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领导、教职工,以发展幼儿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园本精神、园本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园本文化也是园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幼儿园的历史、园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幼儿园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园本文化,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启迪幼儿心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园本文化是幼儿园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并提出: (1)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 (2) 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3) 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

因此,幼儿园教育离不开环境教育。孩子每天学习、生活在幼儿园里,耳濡目染地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他们的情感、态度、习惯、性格甚至能力,都受到幼儿园环境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然要谈园本文化;谈幼儿园的发展,必然要研究环境对幼儿的作用。

三、南京一幼的环境文化

南京市第一幼儿园 (以下简称“南京一幼”) 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教育文化积淀的教育办幼儿园,创立于1949年,是南京建园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教办全托兼日托幼儿园,是江苏省、南京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南京师范大学香港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我们的教科研信息迅即,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专家来我园参观交流。南京一幼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国际社会生活的健康孩子,构建出蕴含“诗性智慧,游戏精神”课程理念的“三叶草”园本文化,并着力打造与此相应的环境文化。三叶草又被称为幸福草、幸运草,传说中找到有四瓣叶片的三叶草,就会得到幸福,是幸运的表现。因此,南京一幼的三叶草文化,真正的含义就是幸福教育,为了孩子终身幸福的教育。

南京一幼的课程文化特质可以用八个字总结:“诗性智慧,游戏精神”。诗性的智慧,蕴藏着对真、善、美的渴求;游戏的精神,弥散着生命、成长、创造的气息。南京一幼人追求的是:自然流淌的田园诗意、于无声处的教育诗意、别具一格的审美诗意、顺势而为的管理诗意。

因为我们追求清雅和恒久的视觉舒适感,所以南京一幼的环境文化可以概括为三个特质:清新韵雅、质朴亲切、鲜活广博。

我们追求别具一格的审美诗意、开放的空间、生命的驿动、细节的意趣。

幼儿园是首诗—

灵动的个性,

探究的乐趣,

美丽的心情,

一首用心感受的诗。我们渴望,

让纯真的诗意穿透孩子的童年生活,

让美丽的诗意穿透我们的教育生活,

让梦一样的诗意闪烁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

孩子们的一切,

我们的一切,

就这样悄悄地融入到

建设优良的校园精神环境 篇8

良好的学校精神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力量, 它作为学校普遍认可、接受和推崇的风尚、习惯、准则, 以制度形式, 依存于学校校风, 又以价值观念形式存在于个体身上, 体现在学校全体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上, 即校风的人格化。

一、选拔高素质的校长

陶行知先生说,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所学校, 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我们坚信:“只有最差的领导, 没有最差的职工。”校长素质越高、越独特, 越容易造就学校精神。因此, 校长必须文化知识渊博, 个性特征完善, 思维品质独特, 办学思想成熟, 管理才能出众。

二、爱国、爱民、爱家、爱校

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操。这首先就要爱国、爱民、爱家、爱校。尊重本国每个同胞和世界上每个诚实人的人格, 对劳动人民的友爱, 同志和兄弟情意,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快乐, 以及对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的无私享用。一个真正的人不能没有爱心。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做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诚地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的人的多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 得到最光辉的发扬。

三、勤奋、刻苦、严谨、求实

勤奋、刻苦、严谨、求实应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前提。首先, 教师要精通所教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 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其次, 要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 懂得而且能体会到, 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实事求是, 无法做好工作。再次, 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 要有多样化的兴趣, 广阔的眼界, 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同时要加强阅读, 集体的智力财富是个体的智力财富汇集而成的, 学校求实的精神赖以确立的基础就是每个教师多样化的知识, 丰富的智力活动, 宽阔的眼界, 学识上的不断提高和积极主动而又严肃活泼的劳动。为此, 学校要尽可能给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图书资料、报刊杂志以及多渠道, 多方位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第四, 每个人都要讲究工作效率, 注重内容而不是看重形式。

四、开拓进取, 创造革新

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劳动首先给他自己带来深刻的美感体验。其次, 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愉快。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价值应当成为每一个现代教师在教学中孜孜以求的目标。其实质是在于教师能够在整个教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创造的态度和精神, 显示出敏锐的教学感受力, 丰富的教学想象力和深刻的教学思维能力, 并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不应当只是一两次偶然的表现, 不是某个教学片段, 而应当体现于一切教的行为中。

五、民主意识, 学术自由

准确的决策只有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真正理解、接受才能变为巨大的创造力。因此, 决策者要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民主参与决策的原则, 充分发挥广大干部、教职工、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聪明才智。

学校浓厚的学术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 应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百家争鸣, 鼓励积极研讨。

六、生活丰富, 心理相容

学校重视主流文化的同时, 还必须重视非主流文化。校园里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多种多样的:课余时间、生活之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方式, 班风, 相同或相近年龄段的类似活动兴趣与方式。在学校的不同群体中, 教师、学生、干部都有不同的爱好、兴趣或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方式。学校不可只容许主流文化存在, 处理恰当的非主流文化不但不会冲击主流文化, 而且会用各自的特殊方式折射、补充、丰富主流文化, 构成学校文化多彩的生动局面。

丰富的校园生活还可使人的价值观念、校园舆论、集体意识、集体目标、人际交往各方面达到合理、和谐, 因此, 必须发挥党委、团委、学生会、工会的积极作用。

校园精神环境要以优良的校风建设为纽带,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融洽、信任”的政治环境, “严谨、创新、求实、表率、奉献、团结、勤奋、文明、刻苦”的文化环境, 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使校园文化体现出真正的个性特色———隐蔽性、间接性、渗透性和非强制性, 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那种暗示, 渗透……的教育境界。

摘要:本文通过对形成学校精神诸多因素的探讨, 使校园精神环境体现出真正的个性特色——隐蔽性、间接性、渗透性和非强制性。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9

关键词:数学课堂,人文环境,创新精神

一、树立中学数学教学的整体人才素质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实时转变教育思想,以全新的人才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配合国家人才战略。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科学构建以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以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要以全班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巩固好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在强化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数学知识应用方面的技能,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激发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优秀学生的探索精神,尽量减少同学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因材施教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要为每个学生都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不同程度的教学实践环境,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与支持,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最终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想。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实践中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情境,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科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如果激发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使同学们在人体机能的最佳活跃状态下,有效地接收教学信息,是思维更加活跃。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聚精会神地参与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探索新知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巧妙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智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素质教育的实现来源于实践,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培养每一个学生良好的数学实践行为方式,并把这些实践经验转化为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重现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运用用数学的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生活实践中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数学思想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问题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数学思想,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数学方法,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掌握正确思维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长期锻炼的结果,同时也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渐渐成熟的标志,是教师充分挖掘数学基础知识过程中提炼的精华。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过程中,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尽可能设计有利于促进正确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教学例题,结合教学内容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的头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强化数学能力训练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体操锻炼,因为数学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切合于生活实践的科学思维方法。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的这一优势,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始终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一项任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尽可能选编一些有利于巩固知识的应用题,在兴趣的激发下对学生进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化训练,从学生最熟悉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在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结合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夯实数学基础,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注重精神感知的疗愈景观环境设计 篇10

疗愈景观环境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 人们就认识到自然景观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均有利用自然景观来促进康复的历史。但进入20世纪以来, 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疗愈景观环境的发展却经历了“失落期”与“重整期”。

*失落期

以心电图 (1924年) 、抗生素 (1929年) 、B超 (1955年) 、CT (1972年) 等重要发明为标志的现代医疗技术和设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医疗方式。但与此相应, 医院却变成了高效运转的治疗机器。在许多场合, 自然景观仅仅作为装饰品被移植到医院中 (图1) , 而疗愈景观环境所具有的强大治病功能渐渐被人淡忘[6], 蕴含在其中的精神价值也在慢慢消逝[7]。

*重整期

George L.Engel于1977年批判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 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8], 指出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基础上。该模式特别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为疗愈景观环境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的大量研究证实了自然景观能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促进人类健康, 且疗效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

近年来, 为弥补现代医疗技术在治疗精神病、生活习惯病及儿童疾病方面的不足, 疗愈景观环境在欧美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 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创造出自然 (natural) 且赋有精神感知 (sacred) 的环境。

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及理论

*基本概念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 如图2所示, J.Westphal认为, 疗愈景观环境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来帮助人们提升健康[12]。Eckerling认为, 疗愈景观环境以康复为目的, 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 并可缓解压力[2]。R.Ulrich认为绿色植物、花和水等自然元素对人们情感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4]。P.J.Knop则认为无论罹患疾病与否, 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例如轮椅患者会受到疾病的严重制约, 脚扭伤者会受到暂时制约, 而老年痴呆者的症状会逐渐加剧。因此疗愈景观环境不应只为特定的患者设计, 而应尽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相关理论

首先, 压力缓解理论与注意力恢复理论。Roger Ulrich认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有助于缓解压力, Kaplan夫妇认为自然环境也有助于消除疲劳并恢复注意力。在此基础上, 许多学者提出了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5,6], 主要内容为:

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并能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

提供远离日常烦琐生活的新鲜环境;

既提供私密、可控的空间, 又提供社交与聚会的场所;

具有良好的空间及场所可识别性;

具有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 场所精神与精神感知理论。C.N.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 认为“场所精神”对一个地方的特质起决定性作用[10]。若缺乏场所精神, 人们便难以与自己所处的空间建立真正的联系, 场所感将不复存在[7]。场所精神理论曾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及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但营造疗愈景观环境时也需要赋予所在场所一定的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只有被人感知时才能体现其意义[7]。为了易于被感知, 疗愈景观环境必须符合一定的秩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自然界中所蕴含的秩序[7]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并将其运用于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中。

疗愈花园 (Healing Garden) 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最重要的一类疗愈景观环境。图3总结了J.Westphal提出的疗愈花园的主要类型, 图4概括了张文英提出的设计要点[1]。结合上文的设计理念, 我们选取了3所有代表性的北美医院案例进行分析。这3所疗愈花园分别附属于黎巴嫩社区医院、俄勒冈烧伤中心以及瑞迪儿童医院, 主要指标见表1。

黎巴嫩社区医院疗愈花园

该花园借鉴了多种日本造园的手法, 强调从室内看花园时富有距离感的视觉体验以及漫步于花园中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 (图5) 。

*花园类型——疗养花园

该花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精心营造的自然景观, 为所有使用者缓解压力, 进而恢复身心平衡, 强调在医院的各空间都能直接看到花园。如图9所示, 埃门希泽中心的灌注治疗室, 临接鲤鱼池, 患者与自然花园的美景之间仅隔一层通透的落地玻璃窗, 室内外空间宛如一个整体。此外, 在医院的不同位置, 观察到的景观各异。从灌注治疗室可看见叠水瀑布 (图8) , 为癌症患者带来舒适、积极的自然感受, 可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野外自然景观

该花园试图为漫步其间的人们营造一种野外自然景观。花园采用不对称布局 (图7) , 各类植物沿蜿蜒曲折的花园小径布置 (图10) , 阻挡了视线, 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公共空间与专用空间

该花园既允许公众的使用, 同时也留出了患者专用空间, 使患者、医护人员、来访者都可在同一时间使用花园而互不干扰。

*设计元素

该花园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3个小型瀑布、两个凉亭、露台、手工长椅、照明、常青树及落叶树。尽管借鉴了日本造园原理, 但非简单套用其形式, 所以该花园的环境仍让患者感到熟悉亲切而不陌生, 这样有助于提高治愈效果。

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

*花园类型——康复花园

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不仅可为烧伤患者提供户外的康复运动空间[3], 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休憩的场所 (图11) 。烧伤患者, 尤其是腿部烧伤的患者, 通常需要通过步行来促进身体康复, 为此花园中设置了环绕大部分花园、且具有不同路面材质及坡度的步行道 (图16) 。为保护患者自主行走, 有坡度的步道单侧配有扶手。路面交替使用了沙砾与混凝土两种材质, 可提供不同的触觉感知, 从而丰富了患者的步行体验。

*感官体验丰富的种植

在植物配置上, 特别选取了多种香味宜人、色彩和谐、花期不同、质地各异、高度错落的植物, 可丰富来访者的感官体验。另外还种植了大量的多年生植物, 由于生长周期较长, 可充分观赏它们的成长过程。

*受众人群

烧伤患者对阳光很敏感, 为此花园里设有钢结构凉棚 (图15) 及爬满藤蔓植物的格架, 花园内外的树木也提供了大面积的遮阳树荫,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休憩场所。

*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

对于伤势严重、卧床不起的烧伤患者, 病房窗户的位置与尺寸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躺在床上也能观赏到花园景色。

瑞迪儿童医院的莱西塔克家庭疗愈花园

建筑师Topher Delaney是一位乳腺癌幸存者。由于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 她认为除自然景观外, 患者还需要能引导他们乐观向上且易于产生共鸣的设计元素。因此, 该疗愈花园的设计宗旨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想象力且富有深刻寓意的童话世界 (图17) 。

*花园类型——体验花园

该花园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设计者确定色彩、造型、纹理及尺寸时, 均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物质与心理需求, 并利用动态的水景、光影的变化及可移动的景观家具等手段积极鼓励患儿与花园互动。如花园设置了海星状的凳子、彩色风车;带遮阳伞的可移动长椅可让患儿坐在椅子上参与各类活动 (图20) ;动物图案墙上的用彩色金属板拼出的动物造型, 可随着光线移动改变影子形态及长短 (图21) 。

*赋予设计元素特殊的意义

花园主入口设有一只名为山姆的恐龙 (图22) 。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做过27次手术的住院儿童, 恐龙的高大形象寓意了该患儿与疾病搏斗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恐龙的腿上爬满了藤蔓植物, 并饰有白色小灯, 夜间也能展示它的生命力。另外, 镶嵌着玻璃的蓝色围墙象征着星空, 每颗星星象征着一名儿童。

*带来感官体验的种植

园中所有植物品种都经过精心挑选, 不仅有宜人的颜色、形态和气味, 也含有众多生命的隐喻, 可使患儿及其家人在精神上得到宽慰。

*受众人群

该花园既是患儿的游乐场, 也是家庭聚会的场所。瑞迪儿童医院建造这座疗愈花园的初衷是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一个远离病房压力的、自然、安全及有趣的场所, 希望每位来访者离开花园时都能焕然一新且更有力量。

疗愈景观环境设计展望

当前, 我国的医院建设发展很快, 但普遍存在重医疗设施与设备, 轻疗愈环境设计的现象。特别是一味扩大医院规模以及盲目提高医疗设备档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 在医院设计时, 若能适当借鉴疗愈景观环境方面的设计手法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的不足。但我们必须注意到, 由于这方面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基本上都是舶来品, 能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尚存在许多疑问。另外, 如何将这些理论与方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 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 当前特别需要建筑、园林以及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展开通力合作, 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文英, 等.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 2009 (8) :7-11

[2]雷艳华, 等.疗愈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园林, 2011 (4) :31-36

[3]蒋莹.西方医疗性园林的两个实例[J].中国园林, 2009 (8) :16-18

[4]UlrichRS.EffectsofGardensonHealthOutcomes:TheoryandResearch[M]//Cooper-Marcus C, Barnes M.Healing Gardens:Therapeutic BenefitsandDesignRecommendations.NewYork:Wiley, 1999:27-86

[5]Kaplan R, Kaplan S.Human scape:Environments for People[M].DuxburyPress, 1978

[6]Cooper-MarcusC, BarnesM.HealingGardens:TherapeuticBenefitsand DesignRecommendations[M].NewYork:Wiley, 1999

[7]Paterson, Douglas.The Power of Now:Returning to a sense of sacred in thepublicrealm.Retrievedin2011

[8]Engel, George.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J].Science, 1977 (196) :129-136

[9]Alexander, Christopher.The Nature of Orde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1

[10]Norberg-Schulz, Christian 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M].NewYork:Rizzoli, 1980

[11]Cresswell, Tim.The Genealogy of Place.Chapter2in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M]Blackwell.2004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11

会上宣读了关于调整首环委组成人员的通知,首都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陈永同志汇报了2011年首都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首环委成员单位负责人作讨论发言。2011年,首都“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环境管理相关体系和机制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大街和地区环境水平不断提升,进京第一印象区域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群众身边环境建设取得成果,全市突出环境问题基本遏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郭金龙在讲话中指出,去年,首都环境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今年,首都环境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空气质量连续13年改善的基础上,以降低PM2.5为重点,继续不断提升首都空气质量;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万亩,启动1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房屋改造,加快建设和谐宜居的绿色北京,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市民。可以说,今年是首都环境建设之年,我们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郭金龙要求,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党的十八大的环境服务保障,展示首都环境建设的新风貌。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落实责任,实施科学管理,着力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服务群众,顺应社会各界对首都环境建设的新期待,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首都环境建设的成效。群众满意是首都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首都环境建设的第一要务,努力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便利、舒适、优美的环境。

郭金龙强调,要把“北京精神”融入、贯穿、体现到首都环境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首都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坚持建首善、创一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全面提高首都环境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推动首都环境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文化资源集中的优势,善于运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手段,不断提高首都环境建设水平。把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实现首都环境建设“共建共享”,使全体市民共享首都环境建设成果。

中央有关部门、解放军的首环委成员单位领导张力军、高平修、李建设和市领导吉林、刘敬民、洪峰,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出席会议。市市政市容委孟令华、吴亚梅等参加会议。

幼儿园精神环境 篇12

图书馆2.0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web2.0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从而衍生出来的,代表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新概念。尽管图书馆2.0是科技条件的产物,但如果纯粹的将它归于实用技术的革新,则是对它的误解。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图书馆2.0并不是一种图书馆的形态,也不是某种形式的IT技术,而是图书馆的一种新的服务。

1.1 图书馆2.0的提出与溯源

关于图书馆2.0 (Lib2.0)概念的提出,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美国的鲍尔·米勒(Paul Miller)博士在2005年提出来的。2005年10月,电子期刊Ariadne刊登了Paul Miller的文章《Web2.0:Building the NewLibrary》,其中的一个标题就是“Web2·0+Library=Library2·0?”。该文章的问世,在西方图书馆界掀起了一股探讨图书馆2.0管理理念的思潮。其核心思想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和改善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从而使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

在图书馆2.0理念的推广过程中,我国的学者与专家们则开启了基于web2.0技术的研究范式。2005年底,一群图林博客开始致力于介绍和翻译国外“图书馆2.0”,很多图书馆员是通过Blog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web2.0技术来感受图书馆2.0,这就使得我国的图书馆2.0的研究有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技术基础。

当前,我国图书馆2·0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图书馆2·0的理论研究和Web2·0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这2个方面,对于图书馆2·0的实际应用和平台建设则相对较少。

1.2 图书馆2.0环境的技术层面

尽管图书馆2.0不仅仅是科技要素的组合,而是新的思考方式或运营方式,但是,不可否认,图书馆2.0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技术才能实现:

1.2.1 Blog博客

Blog的全称为Web log(网络日志),它主要是以日记的形式发布文章,用来表达个人或群体的思想和生活的见闻,并可以附加评论,通过留言与读者互动,并持续更新。Blog在图书馆的应用很多,是吸引读者参与并推送新内容给读者的有效途径,用于馆内新闻发布、提供专题信息等。例如;天津大学图书馆系统部工作日志,是工作管理和考核的参考工具;费城的TempleUniversityLibrary把Blog作为一个提供新闻、时间表和交流信息的场所;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AADL)则更进一步将图书馆网站改造成一个Blog,提供了构建在线社区以及快速反馈的条件,馆员及时发布信息,读者进行回复,两者之间的互动效果很好。

1.2.2 Wikis维客

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它提供多人编写、上载和发布内容的网络服务功能,构建知识网络系统,支持在一个社群内共享领域知识,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主题进行探讨。Wiki在图书馆的使用主要是为工作人员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工具,并可成为图书馆内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最佳平台。一些图书馆采用Wiki技术作为日常工作交流的工具。如厦门大学图书馆编目部已经建立了维基版主页。

1.2.3 RSS简易信息聚合

RSS是“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Simple Syndication”的英文首字缩写。这是一种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浏览窗口或阅读软件,将大量具有RSS Feeds的信息资源聚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信息门户。人们应用RSS技术,可以直接通过在线或者离线RSS阅读器来浏览网站摘要与新闻,不必登录网站就可以得到网站推送的信息。国内高校图书馆利用RSS来管理知识早已有先例,例如上海大学图书馆的RSS新闻聚合系统分为学科新闻聚版块、读者服务版块和图情新闻聚合版块。

1.2.4 Tag标签

Tag是对信息资源添加“标签”,是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加标签”看似杂乱无序,却能集合集体智慧,形成多种分类或聚类规则,往往更切合用户的需要。用户可以为每篇日志、每个帖子或者每张图片等添加一个或多个Tag,网站,上会显示所有使用了相同Tag的内容,由此用户之间能产生更多的联系。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

1.2.5 IM即时通讯

IM是InstantMessaging (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务。目前较常用的IM软件有:MSN、QQ、ICQ、Skype。这些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实现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资料显示,至2003年11月,中国大学综合指标排名前50名的大学图书馆有80%以上开展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其中28%开展实时在线咨询服务。

2 图书馆2.0基本理念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

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平台建设,使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和图书馆之间、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一种交流互动的局面,把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模式逐渐转变到以图书馆为中介,所有使用者都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知识共享模式。这是一种能很好地诠释图书馆精神的服务模式。

2.1 以用户为中心,用户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

图书馆2.0模式使得图书馆用户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信息共享之中。这是因为,BLOG、RSS、WIKI等web2.0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构建了一个参与表达、创造、沟通和分享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用户不仅能使用信息,同时还能直接参与信息的生产、组织和传播。

图书馆2.0模式将吸纳读者的智慧来补充和改进图书馆服务。用户评论、标签以及评级这些用户创造的内容都能反过来充实图书馆网站。这些服务对于读者来说将是更有价值的信息产品。每个读者都会有特别喜欢的主题、作者和流派,图书馆允许他们书写评论、允许他们创建标签和评分,通过功能更强大的OPAC分享这一切,这些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书目质量。读者可以知道其他读者正在读什么、听什么、看什么,允许读者对书目信息进行评论。

2.2 图书馆作为信息的中介,无处不在。

图书馆为信息、读者和馆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能最大范围的使三者结合起来,并充斥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图书馆2.0与信息门户、虚拟学习环境、电子商务应用等技术整合起来形成新型的渗透型图书馆,使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被用户获得。例如通过政府门户、大学虚拟学习环境可以获得图书馆资源信息。目前的图书馆读者大多为网络用户,图书馆完全可以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如QQ,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ICQ,等与用户建立联系,让他们能够便利地接触到馆藏资源和服务,随时随地感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运用Web 2.0的技术软件,使图书馆服务与用户之间实现无缝链接,图书馆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现在,不少国外图书馆已经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将I (即时通信)和传统的电子邮件、电话方式作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他们已经意识到运用简单的交互软件能够低成本地即时地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图书馆2.0的服务更能够使用户感觉到:图书馆就在你的身边。

2.3 知识的自由与平等

图书馆自由、信息自由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ALA (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只是知识自由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精神,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图书馆2.0这一服务模式的开创,使得知识自由、信息平等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得以体现。它强调每个人都有信息自由与表达自由,每个人不分尊卑贵贱、种族血统都享有使用信息资源的权利。知识活动主体(即从事知识活动的人)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下,无限制或最少限制地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接受、利用和管理活动的进程或状态。知识的生产、传播、接受和管理都处于一个自由的状态。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个读者而言,都应该是无障碍的、自由与平等的。

3. 图书馆2.0是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图书馆发展永恒的旋律。图书馆是人类文化进步需要的产物。人文属性是图书馆的根本属性,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依据,一切忽视或蔑视图书馆的人文属性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技术化、信息化潮流扑面而来的今天,图书馆深受科技与人文思潮的双重影响。当技术的变化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时,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提升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

图书馆2.0就是在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大背景下面世的。它在技术的各个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与图书馆核心价值具有同一性。图书馆自问世以来,就强调其开放、自由、平等、信息免费获取、方便获取,这些原则在图书馆2.0的技术支持下都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在于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而图书馆的价值取向也始终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及思想道德素养为己任,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文精神是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在图书馆2.0环境下,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可见,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也由此得到了完美的彰显。

摘要:图书馆2.0是科技的产物,但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于技术的革新,它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或运营方式。在这种新的理念下,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得以体现,核心价值得以提升,从而将科技与人文精神得到完美的结合。

上一篇:近代哲学下一篇:三维模型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