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个性

2024-07-21

空间个性(精选9篇)

空间个性 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指出:“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可见, 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 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 激趣导读, 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自主阅读。作为教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启发,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做到自主阅读, 深入思考, 自由表达,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放飞个性, 放飞自由的心灵, 还学生一个自主阅读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自由地阅读, 自由地学习呢?以下谈谈我的思考。

一、还学生自读的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弘扬学生的个性, 引导他们自主阅读, 自读自悟, 边读边想, 边读边画, 边读边写, 找出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并在旁边写上自己读后的体会。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 谈谈读后的感受, 这样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感悟, 从读中领会作者的情感。如,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 教师出示思考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文中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时, 产生了哪些美好的幻想?你觉得这个小女孩的命运怎样?”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 读后提问学生。学生个个争先恐后, 畅所欲言,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样, 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 放飞了学生的个性, 还学生自读的空间, 学生读懂了课文, 学到了知识, 得到了启迪, 从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还学生说话的空间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学习情境, 努力营造轻松、快乐、和谐的阅读氛围, 引发学生爱读、乐读、想说、乐说的兴致。这激发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争着抢先发言。如, 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 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相互交流, 各自提出自己读懂或读不懂的地方, 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 交流了自己的感受或学习方法。这样, 在课堂阅读活动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有话想说, 说得出, 说得好, 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还学生自学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的氛围, 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边读边想问题, 边想边写体会,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放手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如, 教学《瀑布》一课时, 教师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语感丰富的学生, 鼓励他们多读, 尽情地读一读, 读中感悟, 读出情感;善于绘画的学生, 鼓励他们画画, 大胆地画一画, 画出瀑布的美。然后推荐小组代表上台表演、展示, 引导学生评一评, 谁读得最有感情, 谁画的瀑布最美。这样, 在课堂上放飞了学生的个性, 还学生自学的空间, 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学, 学生学得活, 学得好,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四、还学生质疑的空间

学习贵在有疑问, 学生只有勤于思考, 爱动脑筋, 敢于怀疑, 不耻下问, 才有可能在不断的质疑中获取新的知识。因此,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想出问题, 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然后联系上下文, 深入地读, 深入地想开去。这样, 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张扬, 学生的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如,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鲁肃是周瑜的手下, 诸葛亮又如此信任他, 为什么?”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反复地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 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通过仔细研读课文和阅读《三国演义》, 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鲁肃的忠厚老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 教师在课堂上放飞了学生的个性, 还学生质疑的空间, 学生开动了脑筋, 深入思考。有思考就有感悟, 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还学生想象的空间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 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启发学生依据课文的内容想一想, 还学生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从中感知课文的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如, 学完《穷人》一课后, 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象紧接下去故事会怎样发展。学生静静地想了几分钟后, 推荐代表上台表演。由此把故事的发展逐步推向了高潮。又如, 教学《珍珠鸟》一课,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假如你是这只珍珠鸟, 你会做什么梦”进行大胆想象。然后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梦想, 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让学生比一比谁说得好。这样, 课堂上放飞了学生的个性, 还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大胆地想, 思维活跃,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学生的语文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还学生展示的空间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放飞学生的个性, 善于创设让学生展示的平台, 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展示自己的才能, 展示学习的成果。在活动中, 学生自主学习, 相互交流, 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谈自己的感受。期间教师适当给予引导, 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有所收获。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对课外知识的延伸,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了解国内外的名著, 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同时,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活动, 以“读书“为主题, 开展交流活动, 让同学们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另外, 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 内容可选:名言警句, 名人读书故事, 读书方法, 也可以自己写写读书感受, 等等。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交流汇报, 畅谈自己的感受。这样, 放飞了学生的个性, 还学生展示的空间, 学生乐于参与展示活动, 课堂气氛活跃,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也感受到有一种成就感。

七、放飞个性, 还学生自评的空间

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放飞学生的个性, 多让出一些时间, 还学生自评的空间,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自评活动, 充分地让学生在自评中深入地学习, 深刻地反思, 不断地取得进步。评价活动中, 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围绕某一方面展开, 说说好的方面, 指出存在的不足, 同时又要提出合理的建议。无论是学生的朗读、表演, 还是学生的提问、发言, 充分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又在中肯善意的评价中感受到差距, 明确努力的方向, 共同学习、学有所获, 共同提高、不断发展。评价时, 不仅要放开让学生大胆地自评、互评, 还要让学生评评谁说得好, 好在哪里, 指出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给予肯定,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放飞, 让他们不断成长。

空间个性 篇2

2、那不是一场游戏,为何总有一根线牵着心怀,隐隐作疼。

3、你可以爱我或者不爱我, 我只能选择爱你或者更爱你 ,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比我更爱你, 那一定是明天的我!

4、男人在表达誓言的时候,或许是真诚的,但能否信守誓言,我敢说没有一个男人对自己的誓言有绝对的信心。

5、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6、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7、那些久远到昏黄的时光,像是海浪般朝着海里倒卷而回,终于露出尸骨残骸的沙滩。

8、飘飘雪花,悠悠情思,望穿了秋水,望断了天涯人的归路。

9、当逃亡变习惯我只想痛哭一场。

10、我真的好想再重温一次你的温柔。

11、下一站,会不会有你的身影。

12、认识你是快乐,离开你是痛苦,在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是对重逢之乐的深切期盼。

13、飞吧,大雁!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

14、爱你怎么会是个错误,从天真悲伤到清楚。

15、离情愁苦是因为相聚欢乐,假如重逢有加倍的欢乐,那么,我宁愿承受更大的愁苦。

16、你走了,在那漫长的时刻里,我的心就像秋树,叶片无奈地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枝头。

17、你是不是断定我不会离开你,所以你才这么肆无忌惮的伤害我。

18、我不奢求自己多幸福,只要不悲伤就好。

19、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我一份深厚的情谊。

20、感谢你们从我生命里抽离,疼的我歇斯底里。

21、为何突然离开,心如何替代。

22、没有我为您掌灯,您在回家的路上,会觉得难过吗?

23、人生的旅程深邃幽长,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亦未尝是什么坏事。如果我们一早确知结局,还有多少人敢去赴那茫茫的前路?

24、一个是华丽短暂的梦,一个是残酷漫长的现实。

25、没有你,我的签名怎么会带有悲伤呢?

26、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27、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28、你临别的微笑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摄在我心的底片上,却留下了永恒。我时时将它托在思 念的掌心里,那形象是那么真切,那么清晰!

29、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30、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31、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32、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它却让我爱上黑夜给我的疼痛。

33、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我,你依然是你,只是错过了人生最绚丽的奇遇。

34、我曾有一种苦叫思念,有一种痛叫苦恋,有一种伤叫绝恋。

35、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36、献上依依惜别的祝愿,愿福乐时刻与你相伴。分离只熔得友情更浓,重聚首将在那更灿烂的明天!

37、总说我不信你,可你的话要我怎么去相信。

38、我们用双手紧紧地握别,让感觉在手中轻轻撩过,共享一份难忘的温馨。

39、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40、用手使劲敲打胸口,这样心就不会那么痛了。

41、不希望我们只是陌生人,你知道的那不是我想要的。

42、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43、我发现我比想象中爱你,只是一时不小心错过了你。

44、如果有一天,我彻底的在你的世界里消失,你会不会想起有我。

45、在你转身之后,我的心就已经碎成了两半。

46、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47、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会把火扇得更旺。

48、我曾路过你的心,不是我不想停留,而是你不肯收留。

49、你不会知道我是爱你的,因为我永远也不会说出来了。这就是我爱你的方式,虽然很苦。

50、当你真正去等待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永远都不会出现。

51、当。我泪流满面的时候。何曾有人安慰过我。

52、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53、总在为没必要的剧情忍耐,虚构的多么悲哀。

54、我们一切兜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55、彼岸花的孤寂,收集了多少离人的眼泪。

56、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57、最后的最后,还是你们好了,而我始终还是一个人。

58、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心上。

59、看着你离去的背影,我泪如雨滴,最后一次呼吸着空气中有你的气息。

60、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

61、你会流泪,并不代表你慈悲;我会微笑,也并不代表我一切都好。

62、明年的今天,祭祀我们不堪一击的爱情。

63、并不是只有眼泪,才代表伤心,并不是只有你,才代表爱情。

64、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 们紧紧相连。

65、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份温暖,朋友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即便是离别,也把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66、那是可以让我潸然泪下,让我用一生去交换的笑容。

67、也许总怀念着你,也许模糊了自己,虽然伤心需要勇气,我选择哭泣。

68、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69、明天你要去远航,请把这个小步的礼物装在胸膛,它会化成你的信念和力量,鼓舞你去战胜狂风恶浪。

70、撕心裂肺的挽留,不过是心有不甘的表现。

71、事与愿违,是谁狠心伤害了谁?

72、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不能够,我知道人间最难得的是友情,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7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74、所有的是是非非都要独自面对,眼泪滴进了水杯,充满药水旳苦味,无言以对。

75、能不能多一丝感动,能不能多一丝爱。

76、一个人,一颗心,全部粉碎。

77、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78、你的承诺太多,美的让我不知所措。

79、、当我最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最沉默的时候。

80、即将分别,要说的话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毋忘我。

81、真的很想时光倒流到我们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82、没有黑暗中的那盏光芒,我担心您像个小孩子一样怕黑怕迷路。

83、打死我我也想不到我想打死在多的人也想不到 。

84、你已经开始慢慢走出属于我的世界。

85、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86、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 吧!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87、你不仅毁了我的人,我的心,还有那份忠贞的情。

88、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89、你把花的形象留下,你把花的芬芳留下,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留下。想起你,我的岁月永远 鲜艳,永远芳菲。

90、当风筝厌倦了天空,是否就会义无返顾的坠入大海?

91、在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伤。

92、风吹起,带走了一粒沙,你是她,我是沙。愿意陪你回家,回到心的家。天涯,天涯,就是我们的家。

93、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的胸怀和长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的重逢。

94、我记得我爱过,哭着,要不回那些快乐!

95、你从来都没有爱过我,这是我从游戏的一开始就知道了。

96、属于你的记忆、已经不在我的记忆卡里、我把这份记忆已删除。

97、今天笑着和你握别,但愿不日笑着把你迎接。

98、残缺不全的心,能给你的只有支离破碎的情。

99、你离我而去,这让我学会一个人坚强。

100、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101、从前的我没学会哭泣,现在的我时常泪流满面。

102、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

103、泪水模糊了我的世界,连你离去的身影都看不见。

104、人生是一定要选择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抓在手上,如果这样,你什么都会失去!

10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6、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107、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愿这儿温馨的微风,给你捎去我的深情的祝福和祈祷。

108、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109、安静的笔墨,写不出一丝伤感来。面对挫折的勇气已是与生俱来,因为活着的世界没有如果。爱了就爱了,没有人给我们写结局,不完美是另一种完美。

110、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111、原以为不会心痛,为何眼泪止不住的流。

112、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

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67-02

个性化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发掘、形成和发展个性,使学生个性、潜能都得到充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学生的性格、家庭环境等种种因素决定了他们都是截然不同的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我们的教育就是在尊重人的前提下,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寻找适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下面是我进行个性化教育实践的一个案例。

新学期,我接手六(1)班的数学课。刚开始上新课,全班学生都专心致志地听课,积极地回答问题。但我注意到坐在第一排靠墙的一名女生不太专心听课,老是低着头在看什么。“该不是在看课外书吧?”我想,琢磨着先不点名批评她,弄清楚情况再说。

趁着布置同学们做练习的时候,我走下来巡堂检查。我慢步轻声地走到那名女生的旁边,发现她还在低着头入神地看书。我轻轻敲了一下她的书桌,柔声说道:“同学,你做完课本‘做一做中的练习题了吗?”她一慌,即刻抬起头,把手中的书摊在桌面上,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做完了!”我随即拿起她摊在桌面上的书一看,是数学课本,但内容却是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翻到上一页,果然,那一课的练习题她已全部作答,略一看,都正确。我再翻看桌面上另一本《课堂作业》本,同样,她提前做了老师未授的内容。我心里有了几分底。

课后,通过与班主任交谈,我初步了解到这名课堂上不太爱听课的学生叫陈玲(化名),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就是性格稍内向,喜欢静静地看书,不爱与同学讨论交流。

根据课堂观察及侧面了解,我心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教育策略:陈玲,性格沉静、腼腆,但爱学习,善于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强。我要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个性化教育措施,充分挖掘、发展她的潜能,在她成才的道路上助推一把,使她走得更畅、更快、更远。

策略一: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教师应经常采用师生谈心、心理疏导、个案研究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特点,然后进行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及时引导他们走出心灵的迷宫,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后,我找陈玲同学谈心,一开始,她以为我会批评她不专心听课,低着头不敢看我。我示意她坐近一点,抬起头来,然后亲切、诚恳地说:“我们六(1)班大部分同学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所以老师授课时速度稍慢,像你这样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可能会感到重复啰嗦。因此,当你认为已经懂的地方可以不再听,可以光明正大、挺直腰杆来预习或做练习!”老师的一席话,使她十分感激:“谢谢老师!不过有些问题我也不是全懂。”“那你就要把疑惑的地方画出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并大胆举手提问,多与同学、老师交流你的想法,你的学习成绩定会不断提高。”我继续鼓励、引导她。她逐渐开朗起来,自学的时候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那是在享受学习的乐趣!

策略二: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实现差异性发展

备课时,教师应依照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要求,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容,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首先是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创设的“情境”力求真实、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其次是巧妙地设置有梯度的练习,引导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会并掌握教学内容中最基础的知识。对陈玲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在每节的“基础训练”之后增加一两道“拓展延伸”的题目,使他们进一步加深理解,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策略三:转变教师角色,打造民主高效课堂

民主平等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促使学生潜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总是让学生先预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在学生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我再指点、讲解,然后归纳小结,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十分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唤醒、挖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热情,最大效度地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我特别关注陈玲同学的听课状态。遇到浅易的问题我就提问基础差的同学,遇到难度稍大的问题我就有意叫陈玲来作答。有时候学生们还是不明白,我干脆叫陈玲同学上讲台当“小老师”,说说她的思考过程。这样,不但训练了她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她的表达能力和胆量。逐渐地,陈玲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老师”。

策略四:布置个性化作业,提高教育实效

课后做练习作业时,我对全班同学布置统一的习题,但是陈玲同学早已完成了,怎么办?我给她开“小灶”,另外布置一些难度稍大的题目,单独批改、辅导,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拓展了她的思维深度,发展了她的想象力,提高了她的解题应变能力。我常常为她的独特解题方法而惊喜!我对全班同学说:“陈玲同学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可以不交,因为它是值得信赖的‘免检产品!”

一位名师说得好: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习才是最高效率的学习。首先我给予陈玲同学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她能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她的个性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我搭建平台,创造陈玲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机会,鼓励陈玲大胆地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让她在展示自我、享受成功的过程中增添了信心和动力。陈玲同学的自学劲头更足了,自习课或课余时间里,陈玲聚精会神地自学下一章节的内容已成为她学习的一种新常态。

在我的鼓励和指引下,陈玲同学进步显著。上课时,她时而有的放矢地听疑难问题的解答方法;时而认真看书思考;时而大胆举手提出问题;时而轻松愉悦地做下一课的习题……她腼腆内向的性格有所改观,脸上有了阳光与自信,经常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问题了。她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每次数学检测,成绩稳定在95分以上,期末考试更是获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陈玲满怀信心地说:“下个学期,我要竞选当班长,帮助更多基础薄弱的同学,把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提上一个新台阶!”

空间个性 篇4

我们知道, 数学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实行的, 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的, 但是, 我们应该认识到, 数学空间所能够对数学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是时刻存在的.在新课改新要求之下, 对教师教学空间的转变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在促进学生个性思考这一问题上, 教师可以从如下这些方面来进行.

把讲台撤走, 代之以活动角.那么, 要想把这一点做好, 最首要的就是要把数学课堂分成两个部分, 分别是学习区域和活动区域, 在学习这一区域, 主要是放置课桌椅.当然, 从放置的方式上来看, 可以多种多样放置, 不管是T字形, 还是半圆形, 或者是扇形以及马蹄形等都可以.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部分并不会设置传统的讲台, 学生也可以随意走动和同学讨论和商量.在这时候, 教师所处的地位已经不再是居高临下了, 更是扮演着学生好朋友的角色, 和学生一起来进行探讨.不仅如此, 在这一区域内, 还可以设置每日一星的部分, 让学生在这一部分尽情地展示自我, 在自我展示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在活动这一区域, 毫无疑问就是用来活动的, 在这里, 主要就是通过学具来进行.通过学具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 展开联想, 产生疑问, 并解决疑问.

二、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

思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思想, 那么, 在彼此思想交换的这一过程当中,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 在各种各样思想的不断交织中, 又会产生出新的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们要让学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摆脱传统的束缚, 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所以, 对于教师来讲, 首先就要把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卸下, 要主动亲近学生, 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出宽松且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 让学生把教师当做好友.这样一来, 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就能够尽情地交流和沟通, 从而教师的角色就转变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和教学活动的参加者.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该采用诙谐幽默的语气来实现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举个例子来讲, 在初中数学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把一个正方形纸片, 通过折叠和剪裁的方式, 来将其变成三角形这一环节中, 通过幽默的语气来吸引学生.可以拿出正方形纸片, 对学生说:各位, 现在我要向你们展示一个小魔术, 你们想不想看?这时候, 学生必然会兴致勃勃地说要看.然后教师就可以转过身, 迅速把正方形纸片剪裁成两个三角形, 然后问学生:大家觉得好玩吗?这时候, 学生肯定会说:老师, 这个我们也会.那么, 接下来教师就说:是吗?那你们也变给老师看看.这样, 学生就能够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进行接下来的图形学习.

三、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

对于这一措施, 就是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要一下就把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原理讲给学生听, 这样的教学方式, 只会让学生匆忙地死记硬背, 而在具体运用中就不行了.所以, 精心设计教学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通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 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 学到数学知识.

举个例子来讲, 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原理和方法告诉学生, 比如:不等式2 (1+x)

四、善于改编习题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来看, 其中包括了练习这一部分.而我们知道, 对于传统的书本上的练习题目来讲, 都是能够使得学生对解题技能的理解得到巩固和加深.但是, 如果我们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仅仅依靠这些习题, 必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精心地改编一些课堂习题, 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举个例子来讲, 教师可以针对书本上的习题, 作出改编, 从而使得一道题目多种变化, 一道题目多种解题方法.当然,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 即给学生一些不充分的题目条件, 让学生得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结论.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2a和3a作出比较.这样的题目, 就是这里所说的开放性的题目, a的取值不同, 就会出现不同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就需要通过多种立体思维来进行题目信息的选取, 必须要通过全面地观察与思考之后, 才能够运用不同的知识来把题目解答出来.长此以往, 必然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空间伤感个性说说 篇5

2. 难过了,不要告诉别人,因为没有人会在乎。

3. 你绝情,我断义,从此直线永平行。

4. 渐渐的知道了,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

5. 学会忘记,懂得放弃。你那么的不小心,我又何必痴情。

6. 世界上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俩个人都是最深爱的时候,不得已说分手。

7. 天长地久有多久?永远到底有多远。

8. 人生就像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人流泪。

9. 不就是分手,别夸大了寂寞。

10. 夜了,睡了,醒了,醉了,你还是走了。

11. 谢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了死心。

12. 失去后才发现,原来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13. 许多东西就像风一般,虽然摸不着,但是却能感受到。

14. 心里有一些牵挂,有些爱却不得不各安天涯…

15. 我不后悔爱过你,哪怕你伤的我那么深。

16. 主动久了,每个人都会累,不是不爱了,只是心累了。

17. 别把我对你的死心塌地,当做是你对我爱搭不理的资本,好吗?

18. 只要你单纯,我又怎会忍心跟你玩心计?

19. 不是我不爱你了,只是因为我发现你不需要我了。

20. 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错就错在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21. 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22. 当爱人不爱了都要微笑好吗?

23. 有些伤,是永远不会愈合了。

24. 我拼了命的让你注意我,最后才发现,是自己太自作多情了。

25. 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26. 告诉自己——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27. 我只想当听众,因为不想感染太多尘世喧嚣。

28. 心里有就有,心里没有就没有。

29. 曾经的梦碎一地,捡起,努力拼凑,然后又碎,再捡起拼凑,直到有一天,再也拼凑不来。

家私定制,独一无二的个性空间 篇6

然而,当“定制”这一贴着奢华标签的概念在家私领域出现时,它的门槛显然降低了不少。无论是顶级富豪,还是城市中产,都能过一把“定制”瘾。

对多数中产者来说,形式化的生活是可怕的。他们害怕形式化的生活会慢慢抹杀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也害怕形式化的东西会使生活一成不变。所以,生活一定是要非形式的,而家——作为生活的载体,更不能落入“形式”的俗套。

中国有句俗话叫“墙新树小画不古,此宅必是暴发户”。

而在现代社会,在城市的钢铁森林里,想保持这一情操着实不易。许多人都在刻意回避与别人雷同,但99%的人都会在厨房和卫生间贴上瓷砖,在屋子里铺地砖、吊顶、包门窗,喷涂墙壁。最终,部分人选择了向“形式化”妥协,还有部分人,则坚持彻底断绝和形式的关系,寻找自己的“非形式”生活。

也正因后者的坚持,成就了“家私定制”从概念向具像的转变。

当然,现在的家私定制,已经不是过去单纯意义上的改变家私颜色、尺寸等简单的工序,而是指由专业设计师为家庭甚至是个人度身设计、组合搭配的家具。无论是沙发、床、桌椅还是饰品,都可以突出“不可复制”的特点。在—定程度上,“家私定制”的出现,也的确满足了这部分想要向自己的个性靠拢,强调“远离大众、远离主流”的人们的需要。

Jimmy Hong:定制使人无限惊喜

我家三室两厅的房子是2005年6月开始装修的,起初还没有很强烈的定制愿望,觉得很多家私品牌的风格、款式都很不错。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朋友家里,一看,他的家具几乎没有一件是成品,至少也是买了成品后改造的。空间不大,但处处都能给人惊喜。回来后,我和太太商量,决定尝试一次家私定制。太太比较偏好自然、清新的格调,我们把这个想法和室内设计师John沟通后,他开始为我们进行产品的设计。整个过程非常有趣,John和我们就像朋友一样相处和沟通。

有一次是在半夜2点,John打电话“吵”醒我们——他突然想到要在餐厅DIY一套用啤酒瓶子做的灯具……

Teresa Ma:定制表达我温情的一面

很多人认为女强人应该喜欢很刚毅的东西,其实,我更喜欢自己温情的一面。我偏好粉色,所以在和设计师沟通的时候我反复强调了这一点。算起来,我的家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制”,只是在面料、颜色上做了改动。我最满意的是客厅墙上的那幅装饰画。其实也不是画,只是设计师用很粗的麻绳围成了一个靶形图案,上了色,靶心处还粘上一个可爱的小苹果。

赵一:定制就是创意空间

家是个人对生活态度的理解,看家就是看人。

居住的空间,往往能表征主人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强调个性、强调自我的年代,奢华不再是表达生活态度的惟一方式。最奢华,不代表最能适合自己。精致不同于奢华,它主张细节的完美,主张无限的创意,更主张人与环境的融合统一。当然,精致与否,主要也取决于主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态度不同,理想的家私形状也不同。也许是某天的突发灵感,主人就想拥有一张世上独一无二的床。

有一个客户,他是一个单身贵族,想要营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空间。从事IT行业的他,每天工作很忙碌,常常忙得回家只是为了睡觉。他的房子是一套复式公寓,在连接一楼和二楼的垂直空间,有一个专门定制的长约2.5米的圆柱形灯饰,而灯柱下方,则放置了洗衣机,可别小看这个灯饰,它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主人可以直接将衣物通过圆柱形灯饰送到洗衣机——对忙了一整天的主人来说,他可不愿为了几件衣服再跑下楼一趟。关于类似有意思的创意很多。其实,新旧材料的结合也是定制的一种,比如用淋浴盆加个木架、加个轮子、加些干花,再加块玻璃就成了茶几。

郑成标:定制是品质生活的彰显

每一座房子的主人都有与空间对话的方式,这种对话的方式,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无形的是空间的主题,有形的是表现主题的家私以及各种饰品。

无论是将空间的主题定位为“西式”、“欧式”还是“后现代”,光是靠从某品牌家私厂购置成品是很难做到完美或者是接近完美。当然,这并不代表没有家私品牌能一步到位,例如宜家,它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都市白领、小康家庭的空间需求。然而,对一些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来说,他们不会首先考虑家私的功能性,而更强调家私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主题和内涵。于是,就有了家私定制。

在每设计一个作品之前,我们会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情况、教育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等等。通常,要求家私定制的客户都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高收入人士,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自然很高。最好就是,他们所居住的空间能说话,能彰显他们的成功和优越。

充分了解客户的资料后,我们会给作品定一个主题,再进行设计。当设计好平面图、家具布置图,家饰摆设设计师又将平面图中的每一个部分,例如家具、灯、饰品、窗帘等部分抽出来,对之进行更细微的设计,包括需要选择的材料、颜色、尺寸、款式、制作工艺。

空间个性 篇7

1.1 理论背景

(1) 个性化教学的提出背景。

19世纪末期, 有人开始倡导“按学力、成绩分班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 以纠正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可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遭到非议:不民主、易造成对“低能儿童”的歧视和“高能儿童”的娇宠。1957年, 苏联卫星上天, 欧美各国意识到科学技术落后的危险, 产生了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的紧迫感, 于是, 对上世纪的“分组教学”又重新认识评价。

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2) 因材施教理论。

大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为什么不能“贤人三千”呢?个性差异使之然。孔子说:“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宋代朱熹将孔子这方面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 因材施教” (《二程遗书·卷十九》) , 意思是说孔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长期以来, 这项教学原则得以继承和发扬, 已形成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现代各类版本《教育学》论著中论述教学原则均认为因材施教是一项主要的教学原则, 是公认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的涵义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 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 提出不同的要求, 给予不同的教育。

(3)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利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教学要利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确地认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其潜在的发展可能, 合理组织教学, 使教学建立在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可能达到要求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发展水平上, 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 深度和教学的进度, 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4) 再创造教学的理论。

弗莱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 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 感觉到创造的需要, 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 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 就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 技能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 主动学习原则。

G·波利亚提倡的“主动学习”原则,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 最好的途径是自已去发现”, “为了有效地学习, 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 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学习的材料”。

1.2 生源背景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 人们对学历的追求日益加剧, 高中热、大学热的不断升温, 使得职业高中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几年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 我们职业高中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更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多种层次, 其中语文基础的层次跨度较大,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从自己的实际教学感觉和经验出发, 也发现接连几届的职业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纵比还是横比差异性都较大。以前总认为, 在众多的学科中, 语文是最平衡的科目, 学生之间拉分不多, 但现在看来, 以前的认识只能说“非也!非也!”了。

1.3 实施个性化教学研究的意义

面对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个性极强、对学习需求层次不同的职业高中学生, 如果教师仍按统一化的标准实施教学, 将较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 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如果没有把握好学生兴趣、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适应关系, 将不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课堂难于管理。另外, 统一化的教学不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对那些本来就是数理化学习失败者的职高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莫大的打击, 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流失。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提高职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 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职高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2 个性化教学研究的内容

个性化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它包含大纲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考虑职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水平和行为操作, 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 适用于低层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 适用于中层和上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 具有普适性, 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是选择性目标, 具有挑战性, 属应用范畴, 有较多的能力、智力含量。目标个性化由教师把握, 与学生密切联系, 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 又能鼓励个体发展。

为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的反馈信息, 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作了不同目的的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 具体如下:

(1) 个性化教学前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情况, 掌握学生的意愿, 为个性化分层教学作准备;

(2) 适应期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对所在层次适应度, 以便作小范围的调整;

(3) 中期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进度的适应程度等的要求与建议等。其中如果了解到学生认为班级之间缺乏竞争的信息后, 教师马上采取不同的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参与层内竞争及层间竞赛, 以期取得各个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的教学目标;

(4) 调整期作一个调查:了解分流对学生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的影响, 以便作学生的心理辅导;

(5) 后期作一个调查:对个性化教学的整体认识, 以作今后全面铺开个性化教学的依据。

3 个性化教学研究的预期目标

采用了“个性化教学”后, 老师觉得教得较为轻松, 学生也学得愉快, 教学效果要显著提高。

3.1 学生学习有较大进步

(1) 愿意学习。

目前, 学校在课程教学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部分学生厌学, 特别是对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我们分析, 这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由于基础差、对课程内容难以接受从而失去了自信心甚至是放弃。个性化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 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 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 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 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开始尝试参与学习。

(2) 参与竞争。

由于建立了层间流动机制, 因此, 个性化教学存在着竞争的氛围。这种氛围, 对那些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 将促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那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都置身在这竞争的氛围中, 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3.2 教师教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1) 认真备课。

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更加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 更加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关心每一个体, 这促使教师要更认真地对待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 积极教研。

个性化教学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但另一方面对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技巧大有裨益, 对师德修养、敬业乐业精神也是一大促进。教师之间的教研气氛比传统教学时更热烈, 集体备课、说课、评课, 外出调研、学习机会增多, 各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在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中得到提高。

4 个性化教学研究的条件分析

以往几年的探索表明, 个性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同时, 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学生发展的弊端, 如占多数人的中间层在教学目标有所降低的情况下, 相对容易地获得成功, 因而会产生满足感和懈怠情绪, 他们即使有能力也不愿再往上一层学习;而部分处于较为低层的学生由于在降低教学目标后仍未能完成学业从而容易失去学习自信心。为了尽可能地顾及到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个性化教学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差异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

事实上, 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来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 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忠.语文个性化教学理念与策略[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

[2]燕国材.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

空间个性 篇8

个性化主持如今风靡一时。以幽默风趣见长的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主持人毕福剑, 以聪慧文雅打动亿万观众的央视当家花旦董卿, 以语言辛辣尖锐著称的黑龙江都市女性频道主持人叶文, 以模仿搞怪而深受听众喜爱的沈阳台《娱乐二人转》主持人大兵......他们凭借各自独特的魅力活跃在荧屏和电波间。而其各自呈现的鲜明个性特征也成为其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星光大道》被称为百姓舞台, 而平易近人, 诙谐可亲的毕福剑不仅契合节目创意初衷, 其鲜明的主持风格更为节目增色许多。“看老毕主持节目, 总是感到很放松, 很愉快”, 这是许多观众对老毕的评价, 同时也是对他诙谐、幽默、机智的鲜明个性的一种肯定。在某期节目中, 盲人歌手杨光展示自己对声音模仿的技巧其中模仿了阎肃老师, 模仿完了毕福剑说阎老师在台下, 我们来让他说几句, 看像不像, 阎老师, 你是愿意呢, 愿意呢还是愿意呢?本来很普通的一句问话, 毕福剑却用一句百姓熟知的俏皮嗑在不经意间活跃了现场气氛。在2009年《星光大道》第30期的节目中, 节目进行第二关才艺大比拼的时候, 古巴选手李玉山表演完自己的武术后让毕福剑也来一段, 毕福剑说:“不用我亲自出手, 我的徒弟和你过招。”之后他让嘉宾陈寒柏上台和李玉山比试, 当毕福剑看到陈寒柏摆手示意自己不想上去时, 毕福剑突然话锋一转道:“实在抱歉, 我的徒弟今天身体欠佳, 改日再切磋, 好吧!”毕福剑的这句恰到好处的即兴评述, 既给了古巴选手一个交代, 也为陈寒柏找了个台阶下, 使得节目顺利进行。此外, 网友总结的老毕的一些经典台词, 也颇耐人玩味。“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没钱。钻石恒久远, 一颗就破产。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 前途光明, 出路没有。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物降一物。”曾经有人揭示某君幽默源泉, 言之都是知识在作怪。我觉得, 老毕不经意间带给受众的轻松、惬意也是一种丰富累积的综合效应。收纵自如, 不矫揉造作, 这种尺度的把握着实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 而非刻意为之。

黑龙江都市女性频道主持人叶文, 在以其名字命名的节目《叶文有话要说》中, 敢说、擅说、尖锐、热辣的风格得到充分地展现。一次, 一位年轻听众打来电话诉说自己在感情上遇到的烦恼说:“叶文, 我有件事很烦恼, 我和我老公结婚两个月, 我发现我老公在外面找小姐了, 还得了那种病, 你说我怎么办?”叶文的回答是:“那是个畜生, 跟他离婚”。对于叶文如此的解答, 不同人的看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 特殊的节目就得特殊地主持, 这里不需要矜持, 是要给迷途的羔羊一个当头棒喝, 让他清醒。如此尖锐的回答, 对于那些求助的人也许是雪中送炭。通过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 把当事人对事情的认识拨回到正常、正确的轨道上。以后他们就能自己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了。而有些人认为, 叶文经常打断当事人的叙述、用十分激动的语气埋怨为什么不和对方离婚, 口气、语速让人实难接受。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众多主持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作为节目内涵的直接体现者, 节目主持人究竟能否在社会发展迅速多变, 人们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经受住由新技术的广泛采用而引发的又一轮传播领域的考验;如何应用自己的个性特点, 在主持节目时给受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如何以文化底蕴、语言功力、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受众, 使大家喜欢自己, 喜欢自己所主持的节目?我认为, 每个主持人都应有自己的特点, 个性化主持人是节目个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如何把握相应的尺度, 是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空间个性 篇9

人们认识世界是从操作实践开始的,儿童也不例外。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效的操作,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挖掘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我校的杨老师在上人教版第九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知道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师:谁来说一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你们认识吗?

师:它的面积你会算吗?(揭示课题:梯形的面积)要不要老师告诉你们?(不要)那你们就自己动手试试吧。(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不时地加入探究活动)

师:(经过较长时间的动手实践后)哪组先来把你们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展示)

A组:我们是借鉴三角形的推导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课堂上学生是用纸片展示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高还是梯形的高,先用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乘高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得到一个梯形的面积了。

B组:我们也是利用转化的方法进行推导的。先把梯形沿它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左上角的三角形面积等于上底乘高的积除以2,右下角的三角形面积等于下底乘高的积除以2,然后把两个三角形面积加起来就是这个梯形的面积,经过整理后与A组的一样,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的积除以2。

以下几组学生有的虽暂不能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从多角度呈现了学生的不同的个性思维。

C组:我们这组是这样做的,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上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上底乘高的积,三角形面积等于下底与上底的差乘高的积除以2,经整理也能得到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的积除以2。

D组:我们与C组的方法差不多,只是把中间部分沿高剪成一个长方形(如上图),再把左右两边剪下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然后用梯形上底乘高求长方形面积,再用下底与上底的差乘高的积除以2求出大三角形的面积,经过整理梯形的面积也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的积除以2。

E组:剪拼成长方形,如图F组:沿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的。

从上面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杨老师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思维多样性,巧妙地融进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充分挖掘操作实践中的思维价值;同时借助操作方法和推导途径的多样性,既满足了不同个性思维的需要,又让个性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充分有效地发展。

二、让深度思考与操作相得益彰

只有让操作与思维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激发问题解决、合作学习、自我发现等思维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我校的张老师在上人教版第十一册《圆柱的体积》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把圆切拼成近似长方形的转化方法发生正迁移,学生很快想到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把圆柱切拼成近似长方体,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得出公式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计算“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5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紧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各自课前准备的圆柱形茶叶罐,并提出:请你们通过量一量、测一测,计算出你们手中圆柱形茶叶罐的体积。

从这个量一量、测一测的设计中,不难看出张老师对学生操作的独特见解和良苦用心。量什么?教师没有提示,量面积?量半径?量直径?还是量周长?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怎样量?教师没有规定,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过去掌握的方法去作出决定;为什么要量这些?教师也没有解释,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沟通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个量一量、测一测,张老师将思维与学生的操作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在测量中彰显自己的智慧,又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三、让操作与解决问题相辅相成

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原生态的探索环境里,让学生在原生态的知识情境中摸爬滚打,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经历探究未知的思维过程,获得发现真知的个性体验。这样的操作实践既能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笔者在上《圆锥体积》的练习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设置了以下环节:把一段24分米长的木料,锯成两段,用其中的一段加工成一个圆锥体,另一段加工成一个圆柱体,要使加工后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木料的体积相等,要怎样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橡皮泥,自己动手试试,把得出的方法告诉老师。笔者抛弃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公式法和假设法,另辟蹊径,采用设置操作情境的方法,把“等积等底情况下,圆锥与圆柱高之间的关系”和“等积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与圆柱底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一数学问题融进原生态的操作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对问题展开有效地思维和探索,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圆锥与圆柱不仅有等底等高关系还有等积等底和等积等高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得出“等积等底情况下,圆锥与圆柱高之间的关系”和“等积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与圆柱底面积之间的关系”。从上面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思维融进操作空间,不仅能让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还能有效拓展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城市配电网的规划问题下一篇:幸福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