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意象(共9篇)
空间意象 篇1
设计师引用“湖”作为题材,触发全案安逸轻盈的氛围,让使用者步入水境相伴的诗意情景中。设计以湖面意象作为贯彻全案的主题核心,在水景纯净之美里映现别墅小区安逸宁谧的生活。
漾悦庭会所坐落于中国广州花都区,面积约13,200平方米,主要提供别墅小区住户使用,有别于一般商业会所的规划,本案从使用者角度策划空间功能,以更精致且完整的服务切合别墅住户的实质需求。这座会所除了要服务住户日常生活的休闲健身,也必须能够应付频繁的大小宴会,因而定出四大区域:尊贵会所、家庭娱乐会馆、健身俱乐部及水疗中心。
字型基地朝向湖区开口,让整座建筑像是一个容器,融合了山湖风光以及四季变迁的景象。同时,建筑物的多道立面亦面朝水景开放,把周边的环境绿意与天然湖泊都纳入会所视野,让使用者随着景色内外衔连的架构展开想象。
会所大堂厅与位于中央的游泳池交汇,布满着宁静悠缓的氛围。大堂接待处配以巨大华丽之水晶灯,有如瀑布泻下,冠冕堂皇。宾客休憩区布置简约舒适,水纹地毯与窗外景致配合,宾客可悠闲地一边欣赏窗外景色,一边阅读报章杂志。
大堂主要连接其它区域的走廊都采用落地玻璃窗,让池面与建筑体之间仅微差一阶的高度,让整座会所宛若浮立于灵秀的湖面上。当宾客步入视景通透的空间时,自然而然将视线聚焦于户外水景中,随着步伐移动,逐渐接触到深浅有致的迭景,感受纳景、亲景、赏景、游景的递变。
餐厅区域提供不同类型的餐饮宴会,设有豪华的宴会厅、半开放的室内Lounge及室外酒吧区。借着地坪高低顺势将宾客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泳池边,室外酒吧区特制透明玻璃桌面的伸展台,桌面水流清晰可见,而且流水一直延伸至泳池中,形造出一道小瀑布,充满动感。
本案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利用精致优雅的生活细节以及切合现今的娱乐机能。设计了一所“独栋”的家庭娱乐会馆(Family Club)。规划了一个整体空间,里面包括了:豪华大厅、“美女”厨房、晚宴厅、露天餐区、图书区、桌球室、棋排室等多个区域,可随着不同的派对主题弹性利用场地。
家庭娱乐会馆(Family Club)特意利用两层高的楼层作为一个独立空间,大厅里透过水滴形状串连而成的偌大水晶灯饰,让宾客俨如置身巨型瀑布之中,感受到余裕丽致的氛围外,亦可让别墅住户在高贵豪华的会所中感受到在家招待亲友的温馨亲切感。开辟活动玻璃门让客厅与户外庭园弹性相连,开启后能转变成露天烧烤区。规划中,西式双厨区满足烹调或宴客的多样需求。西式厨区与餐厅相连,拥有开放式格局与多功能吧台,将调理时光化作亲友互动分享或是展现厨艺的余兴节目。家庭娱乐会馆(Family Club)不单满足各种娱乐需求,也为屋主的生活享乐提供多样化的发展可能。
布置整个会所运用的材料,无论从特别处理的玻璃面、直条型玻璃装置、条纹的木料及家具、到水晶灯饰及柔软的地毯等,处处呼应湖水的特性:流动、安详、倒影、水花等,将生活建构于品味、游赏的逸趣情境中,实现现代会所精致迷人的生活形态。
产品意象空间的表达与价值 篇2
关键字:产品;空间;意象空间;价值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18-1
一、空间的概念分析
在当代设计中对空间概念的认识为:人对事物、表象、规律的空间特性的、固有的、具有持续性的、规律性的认识。现代产品设计中空间效应特指人与产品间的精神互动过程。那么对产品设计中的意向空间一词概念解释为:人与产品产生交流与互动时产品通过外在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产生的,综合固有空间与人在阅读产品时经过大脑推理、分析产生的意象空间碰撞后产生的产品外延空间的认识。
二、对意向空间的哲学分析
所有的事物(包括人)其本身的演示或体现都必须要以演示的或体现的受用者为参照才能发挥其思维和想象的作用,因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缺乏第一物质基础,则受用者将不能形成意识的条件。那么在缺乏这种意识条件下时人将不能形成针对性的大脑思维,此时人的大脑意识空间中将是空白的,最终的结果是人没有互动对象进而不能产生意象空间。
三、空间的意象表达
意象空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设计要素,例如造型因素、色彩因素和材质因素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使用者产生了一种自发性的情感体验行为。那么产品意象空间的承载物是产品本身,空间的意象表达无疑要借助于产品本身的固有属性,如造型、色彩、材质等等。
(一)造型空间意象表达
产品形态是传递产品意象的首要因素,它不仅使产品的品质,功能、使用方式等内在的因素表现为外在的形态上,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符号形式传达产品的文化、情感、思想等意象涵义,使产品具有与消费者互动交流的亲和力,这也会使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购买欲,这些都是造型意象对人的作用。从整体造型来讲,仿生的设计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仿生的对象,给人一种生命的奥妙与力量,让我们去畅想一个有趣的故事。再如情景仿生,也就是说产品的依据是现实的场景,是从现实的场景中提取、提炼与综合而来的。当使用者接触产品时会产生一种情景再现的意念,这种意念将在使用者的推理思维中形成意象空间,人的意象总是美好的,美国心理学家曾有这样的研究结果:人在轻松愉快宽敞的环境中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而这种意象空间也正在人的潜意识下慢慢地形成,在无形中对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色彩空间意象表达
色彩无疑也是设计者传达空间意象的重要因素。强烈的色彩表现力能够刺激和引发使用者的联想,影响使用者的情绪,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譬如色彩的冷暖、轻重感、软硬感、明快与忧郁感等等,它们会使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红色代表热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焰,蓝色纯净让人联想到天空的广阔。瓦·康定斯基曾经说:“色彩的关键最终在与人类心灵有目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之后他也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说当一个人看到一组色彩时有两种心理感受:一种是单纯的感官体验,就是眼睛被色彩独有的特性所吸引,有一种淋漓畅快的愉悦感;另一种则是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推导与延伸。康定斯基这样阐述道:人对色彩的反应首先是生理性的,随着色彩以人的感官体验为基础逐渐地积累,便有了着实的心理作用。在我们的设计中要注重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情感上的作用,并且要合理运用色彩的空间意象,使色彩的运用与人的行为方式更加和谐,更加符合人的情感需求。
(三)材质空间意象表达
材质空间意象的表达主要借助的是材质的质感和表面的肌理感,它比色彩更为形象化,并且不仅可以在视觉上给人以心理感受,还可以在触觉上给人以更为切实的现实存在感。例如:木质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森林,那种亲切感、那种愉悦感不停地在心里激荡,那种对森林的畅想,对鸟语花香的想象在脑海里不停地浮现,把我们从现实的人机交互层面进入到一个我们意象的世界。人的意象行为从表面来看是对现有肌理的直观感受而得来的,但事实上它是在经过人体大脑思维的再加工得出来的肌理空间状态。在原有事物的本质表现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人的情感因素、思维因素、经验因素后才形成了对材质空间的本质认识。
四、意象空间功能价值
在人与产品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空间功能的作用是当代设计师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因素。设计中对空间因素进行的认识与研究,第一方面是实物空间,第二方面为虚拟空间。例如卧室的内部空间的空间高度、深度、家具的摆放位置、距离、人的活动操控范围等等。这些对形体的内部空间大小和外部的形状大小都有着严格的限定,其限定的因素都是以人对室内空间的需求作为考量前提的。在设计中考虑到空间的功能作用时,我们考虑更多的是人的活动空间范围以及大小,并且设计者把空间对人的思维和精神情感作用作为设计的主导;第二方面是虚拟空间,也是人与产品在互动交流中所产生的意象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厚石,孙海燕.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滨水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 篇3
1.1 中国古典艺术的理解
意象在古典艺术的范畴指情与景的融合,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知到的外在景象从而引起内在心灵的感受和意境。分为两个层面, 首先是美的层面———外在的环境给人美的形象, 然后是认知的层面———外在的环境给人情感共鸣。例如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 西部景区水边小筑, 面水靠山, 甚是安静, 体量小巧, 甚是轻盈, 建筑形态和内部陈设采用扇子的扇形, 甚是雅致, 倚坐栏边, 清风拂面, 明月倒影, 不由得会感概苏轼的词: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而这正是景点希望通过外在环境要要表达的内在情感。
拙政园香洲大概称得上是造型最为美观的“旱船”。三面环水, 由三块石条所组成的跳板登“船”, 船头是台, 前舱是亭, 中舱为榭, 船尾是阁, 阁上起楼, 线条柔和起伏, 比例大小得当。通过香洲所处环境和建筑本身的设计形式突出“船”。无论站在远处看香洲这条旱船, 还是站在船上身临其境, 都已感受到船, 再有香洲的匾额与楹联和满眼荷花, 不禁使人感到一种对高洁人格的追寻。
中国古典艺术的意象更加看重的是通过外在环境表达的内在的意义和内涵。
1.2 美国城市设计的理解
意象也出现在美国城市设计师凯文·林奇的城市理论研究中, 他认为, 城市 (环境) 意象由路径、节点、标志、区域、边界五种元素构成。
路径是连续且方向性的交通通道, 滨河空间中路径是滨河绿地道路。节点是人们可以停留的场地, 如出入口、交叉路口、各种停留活动广场。因位置和功能不同, 节点的面积、形式和地位等要区别处理。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 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等行人集散处。标志是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 区域是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边界是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河岸、围墙、树篱、台阶等, 滨水岸线是一个具有非常明显的美学效果的景观要素。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更加强调场地的秩序性。
2 空间意象的滨水空间理论延伸
综合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和林奇的城市理论研究, 在滨水景观空间意象设计中需要强化景观结构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
2.1 景观结构
道路的交汇处是人流集中的地方, 也是选择方向的地方, 所以在此多设置独特的景观形象, 尤其是滨水绿地, 因为围合性弱、视域宽广, 更需要标志性景观, 以突出空间的主题, 强化人们美的愉悦感和对文化的认同, 同时便于人们做出方向的选择。显然, 道路和节点分别是景观结构中线和点的部分。合理安排绿地不同级别的道路, 道路相交的空间处理以及表达形象和文化的标志物不仅增强环境的可识别性, 也突出了场地的地域性和人们的参与性。
区域内的某些共性, 如统一的建筑风格、色彩、绿化模式, 都有助于形成整体感, 同时形成与其他区域相区分的特征。区域即是景观结构中面的部分, 在滨水绿地设计中, 从大的尺度上, 水面和绿地是两大区域, 但就绿地又因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分为不同的区域。
清晰合理的景观结构是滨水绿地设计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2.2 文化内涵
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文化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全部内容, 不同民族对于水有不同的理解、描述和感受, 在使用和治理过程产生水与人的互动, 小到日常生活的用水方式, 大到整个民族对水的图腾的敬仰。城市河流记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而且往往和城市的经济交通商业生活也密不可分, 一座桥、一个场所或区域、一棵大树或一片树林、一块置石等等。这些要素有利于人们从时空的连续性去把握河流的环境。
3 空间意象的滨水空间案例———文登市杜营河道规划设计
3.1 项目概况
文登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 是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个市辖区, 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之一。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总面积1 645 km2。
文登经济开发区处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叠加区域, 北临威海市区, 南接文登区, 是中国距离日本、韩国、朝鲜最近的区域,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众多城市群的辐射支撑, 区位优势独特, 战略位置突出。项目位于文登市文登营镇, 老城区以东, 天福山森林公园以西松山水库至虎山路段, 西段北部为文登营古镇, 中段南部为开发区新行政服务中心。
3.2 现状分析
项目地北岸主要为散布村落, 南岸主要为自然山体, 上游为松山水库, 作为水源地, 水质较好, 水资源丰富;水库周围山体形态起伏跌宕, 为探险创新设计提供最大可能。
河道现状淤塞, 枯水期水流干涸, 丰水期局部地段积水, 整体河流不通畅, 河道两岸植被除山体松柏, 大多为果树, 植物种类较为单一。
河道下游村落密集, 且多为当地的民居建筑, 整齐划一的村镇规划, 其规划也颇具当地特点, 可考虑适当的保留规划形态并加以改造,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古镇游览区。
3.3 文登市杜营河道文化内涵
编织陡河两岸城市功能与网络;连接城市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优化改造水岸空间形态, 为市民创造出一个富有魅力的蓝色客厅, 重温久远的唐溪故事, 尽享溪畔风情。各种片段和形态的设计目的是创造人们可参与和体验的景观环境, 起伏的界面和景观元素的空间组合形成极富动感和韵律的流线, 营造具有活力的空间交替变化。融合景观于文化、赋予场地生态性功能, 为市民提供身心放松、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河流、文化、复兴成为规划设计的关键词, 河道系统与城市用地的有机编织, 开启了城市复兴之门。根据用地现状和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关要求, 杜营河河道景观共分为五个分区:云影芳踪、碧波韵城、曲水云堤、湖光清影、林泉雅致。
3.4 文登市杜营河道景观结构
方案基本结构以两条主要滨水游赏步道为框架, 贯穿山水、林岛、绿地、广场、主题建筑、极限运动场地等, 在其沿线组织出不同的生态景观, 在山与水的相互交叉、林与岛的融合、绿地与广场连接中, 创造出自然与现代结合的空间形态。
一条滨水景观带:自东北而西南贯穿, 由水而带动两岸绿带景观;两大分区:由三条贯通的南北的干道自然划分为两大分区;16大景观节点:结合总体规划和周围环境风土人情, 从功能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角度, 设计出16个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景观节点:林中流水广场、岛上空中走廊、林荫广场、极限体验空间等。
3.4.1路径
道路基本空间组织模式分析:
采用沿水系的单一方向布置主要园区道路系统, 并通过这一规划主体结构来组织园区的所有功能空间块。
园区内的所有主体功能空间均以沿水系串联的方式布置, 园区主要道路系统通过穿越和衔接等方式将这些不同性质的功能块串联起来, 构成园区基本的空间组织构架。
城市主干路为城市规划道路;主要车行道为12 m, 是整个河道的行车风景线;滨水主路为游人游览的主要路线, 满足人行和自行车行, 宽度为6 m;滨水主路采用彩色沥青的铺装路面, 主要用于自行车道路和游人跑步, 设计时适当增加路面的弹性, 并设计不同的颜色, 突出体现安全性和艺术性。设计时还应考虑局部增加一定的坡道, 增加骑行和跑步的乐趣。
园路为详细分区的游步道, 宽度控制在1.5 m~3 m不等, 根据景观功能分区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设计。
3.4.2节点与标志
该河道两岸高差较大, 河道的北岸地形比较平坦, 南岸多山体, 地形复杂, 北岸多人工化空间, 多亲水和游览体验空间;南岸的地形比较复杂, 依托地形, 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造, 并加以设计提升, 将人参与性的空间融入自然地形中。在河岸的人流涌动与河流景观点的交汇处设置场所, 根据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的不同, 设计赋予这些场所不同的功能性, 并为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 从而形成不同的广场空间。这些广场空间的形成是多样化的, 有园路进入交汇产生的直接性广场;有广场与园路由形态的相似性产生融合空间。不同的空间形态与园路以矛盾体的形式相融合, 产生异质性, 形成突变, 园路融入广场, 顺应形态, 形成渐变性空间。
入口广场:主要位于分段路道与滨河景观带的交点处, 人流辗转集散为主要功能性, 具有标志性和可辨识性。运动活动广场:主要位于河道北岸, 靠近居住空间, 地形平坦, 人群易于聚集。主题文化广场:位于重要节点处, 体现一定的特色地域文化性。水上娱乐广场:重要的滨水体验空间, 加入不同体验空间, 融入滨水休闲、交流、亲水等多种功能性。
4 结语
空间意象 篇4
【关键词】园林植物;空间意向;结构
1. 园林植物种植
作为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条件,植物种植设计在十分悠长的变革过程中才得以产生。因为中西方的气候以及文化不同,所以中西方并没有统一的园林植物设计。就西方而言,它受到的宗教文化影响比较深刻,大概有圣经、笛卡尔维理论等等,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美观并不太注重,而是将实用性作为重点。
1970年之后,在人们逐渐意识到植物景观的优美性的过程中,兴起了植物种植的热潮。后来,更是因为倡导保护环境的兴起,植物种植成了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因此,植物种植设计变得热门起来,它成为一种对环境美观性和保护性的改革措施,使人类生态环境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我国古典园林则与西方完全不同,它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其造园的宗旨就是儒家的宗旨,师法自然等。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园林中,设计者往往是注重植物本身的姿态,并不加以太大改造。在文人园林逐渐兴起的过程中,植物的种植更是依照其本身形态,还原其原貌之美。在社会的进步过程中,植物种植经历了很多阶段,其中包括绿化、配置、设计以及造景等。直到1980年左右,才有生态园林观念的提出。一直到2000年,北京才开始率先研究园林的绿化效果,把绿量作为出发点,对植物的生态性加以研究。
2 现阶段的植物种植设计
在生存环境逐渐恶劣的过程中,在政府加大倡导力度的状况下,人们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生态意识,因此植物景观在对于环境的改善方面,特别是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重要性也成为了很多贪官的保护伞,许多官员为了面子功夫,为了政绩,并不进行科学的园林设计,而是以为的追求经济效益。这就导致在繁华城市的背后,是一些不科学不理性的园林设计。有些官员,通过对优秀城市的模仿,使得原本属于这个城市的民族性、地域性不复存在。比方说,一些城市只追求表面功夫,种植了违背科学的大树、草坪或者其他较为热门的植物,更有甚者,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浪费了许多资金,只为了短时间内的美观和冲击。他们对于设计园林的理念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这种盲目性让原本意义重大的设计,变成了耗费资金的项目,盲目放大植物的效果,并不注重植物对于城市的适应性。
3园林植物所包含的空间景观种类
园林植物不仅仅只具有观赏的性能,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来辅助建筑的建造,也就是说它能够作为元素参与到地形以及建筑的构建之中,成为组成或者限制空间的重要部分。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组成的时候,通常意义上,人们把这个过程认为是仅仅由顶面、地面以及立面所组成的,或者概括一些说,是共同构成的具有暗示或者实在性的结合方式。在这一类型的园林空间景观之中,往往采用的是分层次的植物进行构成,利用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高度的灌木或者地被植物,使空间产生一定的层次感和分界感。
比方说,一片草地和一片灌木或者地被植物之间,虽然没有划分明显的界限,但是在视觉上却给人们一定的暗示,表示这是不同的空间范围。而抛却地面而言,在立面上,则可以通过树干以及树冠的疏密与否,和分枝的高度,对空间闭合感产生一定的作用。在顶面也同立面一样,通过不同的大小、疏密度以及高度来表示不同的植物和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较为繁茂的植物树冠特别容易对游客视线产生阻碍,所以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造型搭配,可以营造出令游客惊叹的植物景观。
3.1通过地面低矮植物塑造开敞空间。因为人们站立时的视线是比这些植物要高的,所以这些植物的特征是缺乏私密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通常会利用这些植物,塑造一个明朗宽敞的空间类型,这种空间往往是令人们心情舒畅,视野明朗的场所。比方说草坪、花卉以及较为矮小的灌木等,这些低矮植物所塑造的空间,都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
3.2通过立面植物营造半开敞空间。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有以下两种空间是通过立面植物来营造的。第一种是用一些植物的树干将一部分人的视线遮挡,使他们通过树干之间的缝隙能够看到远处的空间。第二种是空间并不算开敞,并且是一种单向空间。这两种空间的相似度很多,都是属于半开敞半闭合的状态,在这种空间里,人的视线属于一种半通透的状态,有时视线会受到阻碍,视线处于变化之中。
3.3通过植物营造纵深的空间。一段比较长的空间,旁边用植物作为掩盖,成为一个深入的空间效果,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方向感,能够让人的视线跟随移动到某个地方,一般为空间端点。这种植物营造的纵深空间在生活中有着很多方面的应用,比方说经常在园林中所营造的,河流或者峡谷两旁的植物所营造的空间。以及在乡村道路两边的大树所构成的空间,它可以让人产生正在前进的感觉。
4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不同的空间结构
4.1空间分割的结构。在园林设计中,有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植物来达到分割园林空间的目的。在比较自然的园林中,利用植物来分割是比较随意的,因为它不会受到任何图形的控制。通过成片或者成从的灌木将空间隔开,能够为游览者产生一种递进的效果。比方说,在杭州花港关于公园中的某个区域,在小路两侧的绿地里,通过雪松以及广玉兰等乔木,将绿地分成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的空间,使空间丰富起来。
4.2通过流通以及穿插产生的多变结构。如果要在园林中表现多变的空间,其方法可以在植物分隔的同时,采用穿插或者在流通的方法,在相近的空间内产生半通透或者半开合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空间会有一定的深度以及层次感。总得来说,在用植物布置空间的时候应该遵循疏密错落的表现方法。
4.3空间深度表现的结构。园林空间的深度和曲折感也能够通过植物来表现。比方说,在竹林中的曲折的小路,其窄度能够让空间产生一定的深度。另外,搭配不同的体貌和颜色的植物,也能够产生深度感。比方说,利用空间透视的原理,在进行植物搭配的时候,近房植物具有较深的颜色,而远方植物具有较浅的颜色,这样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就增强了深度感。
5 结语
如今的城市变化,也对于园林景观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园林设计的内涵以及形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园林设计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英国的科鲁斯顿作为一个风景园林设计师,说明在园林设计中,设计效果应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现,分别为多样性、保存性、经济性以及观赏性。多样性值得就是在植物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通过植物种类构成多样空间;保存性也就是保护和完善生态系统;经济型的表现是对于人工制造园林的后期修剪以及保护方面;观赏性指的是,相对于自然园林来说,人工设计的园林要具有更加优美的景观。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总体上,运用有关知识,使园林达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这才是现代园林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周志翔.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J].生态学杂志,2009(28):516~ 522.
[2]杨建军.场所精神与城市特色初探——以苏州为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0):48~ 50.
作者简介
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解析 篇5
1空间与园林植物空间
1.1空间的概念
“空间” (space) 来源于拉丁文“spatium”, 它不仅是人们描述方位、场所和感受虚空的体验, 还是一个传统的哲学话题[1]。《辞海》中把“空间”解释为:“在哲学上, 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2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其具有客观性, 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2]”自古以来空间是哲学家探索的主题, 其在建筑中受到重视始于19世纪, 但在园林设计中, 由于植物限定的空间不如建筑材料明显而常常被忽略。
1.2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 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 称为园林植物空间[3]。园林中, 植物空间的营建要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 利用不同植物划分各类园林空间, 从而营造出不同景观, 创造出特定环境气氛。园林植物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等功能, 有利于身心健康, 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园林植物空间的类型
所谓空间感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围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 是指人意识到自身与周围事物的相对位置的过程[4]。诺曼, K·布思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针对植物营造的外部空间进行了研究, 其根据植物对空间的不同限定作用及程度, 将外部空间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和垂直空间5种空间类型[5]。但由于植物材料的生命性, 这5类空间的围合性及观赏性会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动态变化。
3小区植物空间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 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归纳为5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6]。笔者认为小区园林植物空间的意象过程中同样可以归纳为5种元素: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焦点。
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但其也需要被人感知。据统计, 人认识外部环境的信息主要来自视觉, 占有87%的比例, 因此空间感知最重要的途径是视觉[1]。有学者提出, 人们记住空间是因为它拥有特殊的形态, 亦或是在连续的空间序列中其与众不同。为了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 人的大脑建立了一个极为简化的关系模式———在实际环境的基础上, 抽象出特定的关系图。因此, 人们对植物空间的体验主要是通过路径, 大脑将路径上看到的一系列景象串联在一起, 形成对植物空间的整体意象。
本文调查了14个以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为主的案例, 其中龙湖7例, 绿城2例, 宏宇1例, 山水文园1例, 万通1例、融创1例、泰禾1例。通过分析其共性与个性, 最后以图形表达的方式形象地把各个空间意象典型的配植方法介绍出来, 以便实际操作中对苗木的配植规律有所感受。
3.1路径的配置
小区路径将各个景观空间串联起来, 形成人们对小区的整体映像, 因此, 路径的配植极其重要, 其意象的容易与否关系到整个小区整体形象的好差。小区中路径可选择高低错落的层次搭配, 与道路相接处留出草坪, 同植物群落形成开合对比, 形成由低到高, 层次分明的典型种植群落, 地被植物之间通过色彩、形态的对比, 形成精彩纷呈的景观变化, 从而使人们在游览或是回家的路途中不显单调而充满趣味性, 如图1, 在实际的设计中亦可以相对简化其层次。
路径也可以是由草花同乔木构成的简洁林下空间, 比如大片的鼠尾草或美女樱, 亦或是简洁的草坪配上株型饱满的大乔木元宝枫、蒙古栎、国槐等, 形成覆盖空间, 营造城市森林的感觉 (如图2) 。路径亦可以由鹅掌楸等高大乔木配植北海道黄杨等, 修剪成型的树墙组成垂直空间, 将人的视线引入中央花带 (如图3) 。此外, 在小区中还可以结合廊架等园林小品, 利用攀援植物如紫藤、凌霄等, 形成相对封闭的覆盖型路径 (如图4) 。
3.2边界的配置
边界识别是人们对物体认识的第一层次, 因此, 小区边界植物空间营造的好差, 对小区的整体印象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建筑物旁、地下车库周围、小区围墙旁、绿地中, 不同空间边界等处宜配植品种多、层次多、形态组合变化多样的植物群落, 这样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空间, 同时增加观者的空间感受。由于边界是人们观赏的主要面域, 因此林冠线、林缘线的丰富变化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简化人们对植物空间的意象过程。在进行边界植物配置时, 应考虑季节性的变化, 采用合适的常绿与落叶比例。图5为边界的典型配置, 在实际的配置中可视情况而相对简化。
3.3区域的配置
区域栽植的相对尺度较大, 也讲究层次配置, 其基调灌木数量大, 同其他搭配植物形成主从分明的对比。区域中较少搭配地被与绿篱球, 在中间区域线性或成片种植统一形态的树种, 从而营造出开敞或是覆盖空间, 在空间的边界处相对错落有致地种植乔灌木, 形成整体空间形态上的繁简对比 (如图6、图7) 。此外, 植物大空间的形成, 可以通过不同的小空间组合而成, 比如在树阵形成的覆盖空间中留出的一片开敞的草坪空间, 既形成了景观上的多样性, 也满足了功能上的多样性。
3.4节点的配置
此空间意象的种植基本有2种形式:
(1) 位于各个住宅前, 种植风格为自然式, 植物形态上高低错落, 乔灌木及草花地被相互贯穿, 错落有致。地被花卉为点缀的作用, 分布在灌木之间或前面, 形成第1景观层次;修剪成球形的灌木高低错落布置成组团状, 形成种植群落的骨架, 此类植物用量较大, 花灌木的配植较少, 多为绿色灌木, 其形态高低错落, 形成群落的第2层次。低矮塔形常绿小乔木与花灌木形成过度层, 丰富视觉效果。第3层次为阔叶小乔木或大乔木, 其在每组里只有1~2株或没有, 常绿乔木1~3株 (如图8) 。
(2) 位于路径之中, 串联各个空间序列, 增加游览兴致。该配置方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草花与乔木的结合。上层选择树形优美, 观赏性强的大乔木, 如国槐、元宝枫、丛生蒙古栎等, 在体量上给人以冲击力;下层配置色彩艳丽的草花, 在色彩上吸引人的注意力。从而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图9) 。另一种是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 该配植方式同前两者路径的配植, 多应用于重要的节点位置。
3.5焦点的配置
小区的焦点植物配置多与铭牌墙搭配, 既起到烘托园林小品的作用, 也是空间的点睛之笔, 通常使用修剪的色带或是普通花卉型地被, 来从色彩上吸引人们的关注。球、灌木、草花等多用于铭牌墙两头, 形成疏密有致的变化节奏 (如图10) 。在实际的配置当中, 可能会根据情况层次有所简化。除此之外, 小区焦点植物的配置还可能出现在景观序列的高潮, 利用体型高大的热带植物统领空间。
图注:1、大乔木, 如:馒头柳、元宝枫、钻天杨、新疆杨、白皮松等2、圆锥形常绿乔木, 如:杜松、桧柏、大云杉等3、开花小乔木, 如:山桃、紫叶李、西府海棠、白玉兰等4、圆锥形常绿小乔木, 如:白芊、小云杉 (2~3m) 、青芊等5、圆球形灌木, 如:碧桃、紫荆、紫薇、金银木等6、竖型灌木, 如:木槿、北海道黄杨等7、球类灌木, 如:金叶女贞球、红花继木球、紫叶小檗球等8、片植灌木, 如:连翘、迎春、棣棠等9、修剪色带, 如:修剪小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10、长叶型地被, 如:萱草、鸢尾、沿阶草、芒类、狼尾草等11、普通花卉型地被, 如:福禄考类、菊类、鼠尾草、三色堇等12、爬藤植物, 如:凌霄、紫藤等
以上分析的为小区植物空间意象5元素的配植手法, 由于其给人最直观、最强烈的映像, 因此, 其配植宜多样、层次宜丰富, 但在其它区域宜采用简单的配植手法, 这样才不至于处处是视觉焦点, 才能使人们不至于出现审美疲劳。
4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 作为贯穿各空间序列的路径的配置主要分为2种模式:一种为林下空间的营造, 大乔木与草花地被的配置, 创造城市森林的感觉;另一种为花径装饰路径点缀修剪成球的灌木, 打破路径的单调, 增加游览情趣。而边界的配置不管是规则式还是自然式的, 多采用的是乔灌草多层混交的模式, 林冠线与林缘线都尽量曲折多变。在小区中普遍存在开敞空间的布置, 其可以是草坪营造简洁干净的氛围, 亦可以是宿根花卉创造山花烂漫的景观。作为空间序列重要组成部分的节点的配置也主要分为2种形式:一种是乔灌草的多层配置, 形成丰富的植物空间;另一种为简洁的草花与景观树的结合。而作为小区中最重要的焦点的配置多与铭牌墙相结合, 用色彩鲜艳的花卉烘托气氛, 旁边陪衬以球形灌木及小乔木等, 在其背景常以常绿树种衬托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4]李端杰.植物的构成空间功能.[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 (15) :54-58.
[5]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 曹德鳗, 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空间意象 篇6
20世纪后期中国城市化得到快速发展, 各个城市经历了物质空间的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城市特色慢慢消失, 城市风格日渐趋同[10]。其次, 随着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 鲜明而有特色的城市意象对于吸引投资、发展第三产业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地方领导和规划者极力促使城市拥有具有吸引力的意象[11]。南京作为十朝古都,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也没有幸免于1990年经济浪潮的冲击, 而之前并没学者对南京的城市意象进行相关分析, 因此对南京意象空间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内容
对城市意象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建成区[12], 本文研究范围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30) 》中的都市区的范围, 包括四个主城区、雨花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大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得到各个要素的意象水平, 进而分析其意象空间布局和影响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
将林奇所注重的实质环境元素转化为地点场所的描述, 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问卷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意象调查表格和开放性问题三部分。其中, 问卷主体为意象要素调查表格, 包括区域、标志物、节点和道路要素四方面, 共包含108个意象要素, 将边界要素作为开放性问题进行调查。
1.2.2 分析方法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估计的方法探讨以下自变量对意象水平的影响:性别、年龄、身份、在南京生活时间、生活地点、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交通工具。T检验利用来自两总体的独立样本, 推断两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检验两个及以上样本均值是否相等, 分析不同水平的控制变量是否对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单因素方差要求观测变量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而且各样本满足方差齐性。如果观测变量各总体的不满足方差齐性的假设, 采用非参数估计的方法进行检验。
2 结果分析
2.1 调研对象概况
2013年10月至11月在新街口、下马坊、玄武湖、河西、雨花、江宁、江北进行调研, 共收到325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270份。被调查者基本资料如表1所列。其中, 男女人数基本相同, 生活超过5年的人数达到57.5%, 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是本地人, 居住各个区的人数较一致, 被调查者教育水平比较高, 77.1%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一半左右被调查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铁。
2.2 南京城市意象水平
2.2.1 数据处理
结果表明, 中山陵意象平均水平最高为0.89, 亚青村和灵岩山意象平均水平最低为0.09。采用等距分级的方法, 将要素意象水平分为[0.70—0.90]、[0.50—0.70]、[0.30—0.50]、[0.09—0.3]四级。将意象要素按照该标准进行分级, 如表2所列, 其中, A、B、C、D分别代表区域、标志物、节点和道路。借助GIS软件, 以调查数据为基础, 在对南京行政区图和交通旅游地图配准数字化的基础上, 得到南京市意象图, 如图1所示。
2.2.2 城市意象要素分析
1) 区域与边界。南京区域要素主要集中在以绕城公路和长江为界的主城区范围内, 且以新街口商业区为中心向外拓展, 形成了东南西北分别以钟山风景区、雨花台、莫愁湖和玄武湖为中心的第二圈层, 向江宁和江北发展的第三圈层。可见, 新街口商业区是市民心理城市的中心。随着交通的便利, 江宁区域要素意象水平发展很快, 比较而言, 江北成了意象空白区域, 可能由于长江的阻隔作用。最后, 奥体中心的意象水平达到0.56, 成为近年来新兴的意象要素。其中主城区部分放大如图2所示。
边界意象与区域意象的调查结果相吻合。有40.4%的被调查者认为南京边界为长江和绕城公路, 与区域要素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的调查结果相同。另外分别有20%、23%的被调查者认为南京的边界为本文的研究范围、南京的行政边界, 表明市民心目中南京城区的范围不断扩大, 这可能与近年来城市的发展有关。
2) 标志物。中山陵意象水平最高为0.89, 亚青村水平最低为0.09, 平均意象水平为0.42, 其中各个级别分别有2、8、14、8个要素。标志物作为空间中比较突出的意象要素, 其意象水平一般高于区域要素。本次调查显示, 标志物平均意象水平0.42高于区域平均意象水平0.37。中山陵意象水平最高, 在开放性问题中, 中山陵也被95次提到为南京的标志, 位居第一。其次, 夫子庙、总统府、明孝陵、玄武湖、梅花山、中华门意象水平也非常高, 与南京六朝古都的形象吻合。
3) 节点。新街口广场是全市范围的中心, 影响范围很大, 认知度极高。其次, 河西万达广场、弘阳广场、凤凰广场虽然整体得分不高, 但在河西、浦口和江宁三个调查点的意象水平都达到0.65, 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其次, 南京各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凭借在市民生活中重要的功能, 认知度也很高, 为城市中强烈的意象要素。立交桥作为重要的交通节点, 周围独特的景观对其意象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新庄立交就是如此。
4) 道路。道路意象在主城各区呈“经六纬九”的网格状, 外围呈放射状向周边城市辐射, 二者交界处为环状的高速公路和绕城公路。本文对主城区范围内的道路意象进行直接调查, 主城区之外的道路意象通过对节点的调查间接获得。结果表明, 意象程度高的道路或者本身具有特色, 或者连接着重要的交通节点。南京建都得益于西北走向的天堑长江和秦淮河的经济生产作用, 二者具有很高的认知度, 其意象水平分别为0.65和0.63。其次, 电子一条街珠江路、美食步行街湖南路、民国建筑群长江路、法国梧桐瞻园路也具有很高的意象水平, 得益于极具特色的景观。最后, 连接重要交通节点的道路通常具有较高的认知度。
2.2.3 城市总体意象分析
南京区域意象水平为0.37, 道路意象水平为0.45, 但是主城区之外的道路意象通过节点的意象水平间接获得, 而与道路相关的节点意象水平仅为0.23。因此, 认为, 按照阿普莱亚德分类标准, 南京市的居民感知空间为区位主导型。
意象要素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范围内, 多数被调查者通过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 道路系统为主要骨架, 其间分布中山陵、紫峰大厦、火车站和万达广场等标志物和节点, 各要素共同作用, 支撑并丰富南京城市意象。
2.3 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T检验检验性别对意象水平的影响, 表明性别仅仅对于道路水平存在显著影响, 男性的道路印象平均水平高于女性, 可能由于男女的社会角色不同, 而且男性的方向感和认路能力普遍比女性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其余自变量对于印象程度的影响时, 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对不满足单因素方差分析要求的样本, 进行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其检验结果如表3所列各个因素对边界意象均不产生影响。
通过检验得知, 被调查者的年龄、身份、生活时间、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交通工具对南京城市总体意象以及区域、标志物、节点和道路意象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年龄段处于30~5岁、生活时间位于15~35年、以及本地人的意象水平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该年龄段和生活时间的样本与社会的接触机会和时间最多最长, 因此对城市认知水平更高。随着年龄增加, 出行受到的限制, 阻碍了与城市的接触。随着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意象水平也得到提高。受过良好教育及收入水平较高的人活动范围可能扩大, 接触城市的机会提高, 从而导致其意象范围更广, 意象水平更高。对于交通工具, 具体哪种交通方式或者哪几种交通方式的结合最有利于城市意象的形成并不十分明确。
职业不同只对节点和道路的意象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公司职员和商人的节点和道路意象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的意象程度, 可能由于这两种职业外出机会多, 有利于对道路和节点要素的认知。结果显示, 居住地点对总体和各要素意象水平均不产生显著影响。
注:*表示P≤5%;**表示P≤1%;***表示P≤0.1%。
3 讨论
南京作为十朝古都, 城市意象的形成具有历史的痕迹, 相对而言东吴、明朝和民国三个朝代对其意象的影响较大。凭借着龙盘虎踞之势, 东吴首次在南京建都, 一直以来, 紫金山、石头山及长江都具有高度的认知。明朝的繁华和规划水平超过了以往各代, 后期修建的白鹭洲公园、瞻园、莫愁湖, 也成为有名的意象要素。民国期间有些建设影响着南京的基本布局, 当时修建的中山大道, 成为如今的城市轴线, 中山大道的修建使鼓楼至新街口一带成为南京城的中心。其余朝代对南京意象的影响没有很深刻。当然, 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也形成了新的认知度很高的意象要素, 如奥体中心、紫峰大厦。
之前有学者对城市意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李郇[13]、冯健[14]的研究表明居民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长短、年龄、性别、交通工具、居住地均对意象水平产生。研究认为, 除居住地之外对城市意象或五要素均产生显著影响, 这与先前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有所不同。这可能由于交通的便利, 方便了市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 从而使得居住地对城市意象不具显著影响。
摘要: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 城市意象的研究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加强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搜集数据, 通过ArcGIS和SPSS进行数据处理, 分析南京城市意象空间布局及意象水平的影响要素。南京城市意象要素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范围内, 随着交通的便利, 主城区以外的意象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由于长江的阻隔, 江北仍为意象缺失区域。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身份、生活时间、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交通工具、职业对南京城市总体意象或某个要素意象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而居住地一向要素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城市意象,要素,影响因素,南京市
参考文献
浙江兰溪诸葛村整体空间意象分析 篇7
关键词:空间意象,空间结构形态,节点
1 诸葛村的由来及其文化
诸葛村位于浙江中西部的兰溪市,始建于公元1280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全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200余座。
诸葛村的发展,是由血缘村落向业缘村落不断转化的结果。兰溪地处丘陵地带,就整个县境来说农业处于中下水平,光绪《兰溪·县志田赋》中说:“邑当山乡,罕平原广野,涧溪之水易涨易涸,往往苦汗,厥田为黄壤,厥赋中下。”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迫使兰溪人在商业上寻出路,诸葛村也不例外。
诸葛村地处建德、龙游两县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诸葛村的子孙们秉承 “淡泊明志,宁静志远”、“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先遗训,自明以来,村民利用本地盛产的中草药资源经营药业,影响覆盖大江南北。诸葛村的老字号——天一堂药业如今已成为全国实力强劲的重点中医药生产企业。
“天时、地利、人和”,处于商品经济萌芽期的诸葛村渐渐富裕起来,受封建礼制宗法思想的束缚,外出经商的人把大量财富运回家乡囤积起来,对于商品经济来说,囤积资金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却为村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富裕起来的诸葛商人炫耀财富的唯一途径就是营造家园,在前后几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建造了一大批造型考究、装饰精美、精雕细刻的古建筑群。
2 诸葛村的空间结构形态
诸葛村的村落选址及其建造很符合堪舆学所倡导的居住理念,“枕山、环水、面屏”的地势正是人们普遍认同的风水宝地的最基本条件。当年,精通堪舆的村落建造者诸葛大师遍访神州大地,才觅得这块地形独特、堪称仙乡福地的浙江兰溪高隆岗(今诸葛村)。
从村落的营建理念看,创始人诸葛大师“堪天道,舆地理”,按照先祖诸葛亮的九宫八卦图而建,全村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巷道向周围辐射,使村落自然归于乾、坤、兑、离、震、撰、坎、肯八个方位,巷道内又有多条小巷纵横相连,曲曲折折、似通非通、扑朔迷离,形成天然的内八卦;从外部形态看,整个村镇坐落在八座小山的围合之内,形成天然的外八卦,且与村内的八条巷道相连,布局严谨奇特,令人称奇(见图1)。
3 诸葛村空间意象分析
“意象”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与物质实体相对应,是认识主体对他所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形”是经过人们的知觉判断之后在脑海中形成的带有主观性的整体,由此看来,意象也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由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面对同一客观存在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诸葛村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认识的主体,村中的长者、年轻人、小孩以及游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感知主体认识角度的不同造成对客观事物评判的差异性,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在此,借鉴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采用的方法,即将城市空间归纳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种元素,运用层层剖析的方法,对诸葛村的整体空间意象做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3.1 道路
道路是人们认识空间的主要途径,在传统村落中主要表现为街道、巷、弄等,它是构成村落形态的骨骼和支撑架,通过自身的拓扑变换建构起村镇的主要空间形态。传统街巷作为意象中的主导元素,除了具有最基本的交通功能之外,还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平台。诸葛村人多地少,为了节省用地,民居建筑密度比较高,街巷多依附于建筑的空隙,空间尺度比较小,宽的3 m~4 m,窄的不足1.5 m,适宜的空间尺度使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融洽的生活氛围,而现代城市中的宽阔街道覆盖了邻里之间的交往空间,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正如扬·盖尔所说的“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和建筑群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刻的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
3.2 边界
边界是两个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漫步在诸葛村中,你会发现相邻建筑之间的分界线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共同的生活方式及技术水平使诸葛村的建筑呈现出近似的空间形态。各个民居彼此相邻,相互之间的边界区分依赖于跌宕起伏的马头墙,空间要素及要素组织的相似性使诸葛村的边界空间给人一种模糊的相似性。
3.3 区域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界限,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受封建宗法礼制的影响,诸葛村的空间区域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即孟分的崇信堂、仲分的雍睦堂、季分的尚礼堂,三个不同的区域不仅形成了诸葛村主要的空间结构布局,而且也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尊者居中,以丞相祠堂为中心,各个分支围绕支祠展开,空间区域强烈的秩序感和层次关系在建筑布局中得以展现。
封建礼制的宗法关系奠定了诸葛村基本的空间格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诸葛村的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上塘商业区所在的“街上”和以大公堂和丞相祠堂为核心的“村上”两部分。特定的空间区域有其独特的空间特征作为标识,或者同类型的要素形式有所不同,来暗示此区域的性质[1]。街上浓厚的商业氛围与村上恬静的农家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加深了人们对空间的认识。
3.4 节点
节点是空间观察者参观的平台和战略点,它既是终点,也是观察的起点。诸葛村中的广场、水塘、过街楼、牌楼以及拱门都可成为空间中的节点空间,独特的空间形态不仅对观察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不同位置的空间节点对人的运动起着引导作用,加强了街巷空间的丰富性。
3.5 标志物
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中华世纪坛等成为人们识别城市的重要标志,它是人们区别不同空间的重要参照物,也是人们认识空间的基础。对于诸葛村来说,标志物与空间节点往往联系在一起,标志物的标识性吸引人们在此驻足,渐渐演变成了固定的空间场所。诸葛村中大小不一的景观池塘既是该区域的象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往场所。
诸葛村独特的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和传统文化,分析诸葛村的空间意象特征,有助于从本质上加深对其空间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更好地保护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学习古村落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营造观念,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营造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段进,季松.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空间意象 篇8
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3]。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 不仅很好地体现出这些优点, 而且还具有以下4个独特的风格特征:一是利用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二是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三是诗画的情趣;四是意境的涵蕴。造园者利用这些独特的风格为世人创造出了独特的意象空间[4]。
1 利用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变幻空间
园林中的建筑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 它是作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物质的依托, 并且有人的内在灵魂。人的思想意蕴是通过园林中的建筑而展开的, 用主体的建筑变幻空间, 使园景有开有合, 有虚有实, 空间相互穿插通透[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所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从根本上来说当然应该追溯其造园的哲学、美学乃至思维方式的主导。匠师们把建筑的协调感融糅于自然环境之中,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细节处理。
2 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
2.1 以山、水池变幻空间
山、水、建筑、花木被称为造园“四要素”。谈到山水在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人曾说“天下之山, 得水而悦;天下之水, 得山而止”。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水的聚散开阖, 构成以溪口、湾头, 置之假山[6];矾石, 水桥, 并将环水建筑或濒水, 或贴水, 或退遐而建错落变化, 在大与小、动与静、明与暗、开与合、虚与实的对比中, 造就了池水汪洋弥漫之感、无尽无踪之态, 使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旷阔, 达到山高水远的效果。有时以山取胜, 虽然占地面积小, 却有大山之势, 气象万千, 把自然界丰富的山体形象缩拢寸地, 集纳在有限的空间里, 既有雄奇峭拔之势, 又有洞谷幽绝之趣。水以山为面, 水得山而媚[7]。中国北方是多干旱地区, 艰于有水, 但以园林的构建需要, 有水方成名园, 所以古代北方造园家也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如:著名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在康熙时就已基本建成, 在其广阔的苑林区中, 湖泊景区最为重要。湖泊景区中景观是开阔深远与含蓄曲折兼而有之, 就整体而言, 水面的形状、堤的走向、岛的布列、水域的尺度等都是精心设计 (图1) 。就连一个进水口的位置都是精心推敲而置, 比如设计者把进水口的位置定在宫墙的东北隅, 进水口前的河段上作成环水道, 需要水的时候放入水, 不需时则可使河水循另道南流。在进水口处置“暖流喧波”一景, 利用水的落差创造了一处园林景观, 因此说承德避署山庄的设计者推敲精致而又不落斧凿之痕, 完全达到了“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地。
2.2 以植物变幻空间
以植物造景在空间上常常起到藏露含蓄的效果, 用植物变幻空间, 使园林意境高雅而深远, 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由于植物的季节气象变化往往呈现出不同色态的意境, 从而增加空间的时间量[8]。如岭南私家园林余荫山房, 此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 完整保留至今, 是粤中的四大名园之一。园门设在东南角, 入门经过一个小天井, 左面植腊梅花1株, 给人清静淡雅的感觉, 西半部以1个方形水池为中心, 池北的正厅为“深柳堂”, 堂前的月台左右各植炮仗花树, 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 旁边古藤缠绕, 花开时宛如红雨一片。花木往往是某些园林的观赏主题, 讲究树木的孤植和从植的画意及其色、香、形的象征意义。所以说中国私家园林式一种既有居住功能, 又包含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余荫山房中的植物巧妙栽植, 再现了大自然的风景, 极大丰富了园林空间的精神内涵。当然创作是必须合乎于自然之理, 否则就不免于矫揉造作, 失去园林的灵魂。
3 诗画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是造园者对自然风景, 凝神关注后产生的审美意识的结晶, 具有诗质, 众多古人称画为“凝固的诗”, 成园为“立体的画”。所以说诗画情趣又是中国古典园林意象空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9]。
意在笔先是中国古代造园家在设计时融入的艺术旨趣, 而中国古代造园家大多又是士大夫, 有着较高的绘画素养, 懂诗知画, 在园林布局和设计时往往习惯运用文学手法, 用简练的诗句构成景点的主题, 根据诗意, 用画理绘图, 构成具有画意的完美景观。如著名的扬州个园, 其不仅用石之奇, 而且布局也令人赞叹, 犹如华中一样, 譬如走进园门, 便是“春山”, 湖石依门, 修竹迎面, 石笋参差亭立, 构成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生动画面, 让人宛若春晓的感觉 (图2) 。当然在扬州个园的景色中, 已经积淀了浓浓的诗情韵味, 充分体现了富有画意的主题思想和精心构造的文人园成为当时造园者的追求。
4 意境
园林的意境是在园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也就是以有限的空间描写无限的艺术创作原理, 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 且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蕴含于其中, 它通过意象表现出来, 没有意象也就无意境可言, 其实园林之有意境不独中国为然, 其他的园林体系, 如英国和日本的园林, 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意境蕴涵, 但其蕴涵的广度和深度则远不建于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 园主王献臣, 因仕途不得志, 隐退在苏州, 园主的造园思想是超尘脱俗的, 在建筑上以主体建筑远香糖与之呼应, 山水上则以远香堂北侧的注水面和远香堂南的主假山, 以及堂东的小土山来营造外部空间, 而主景, 水中荷花更是有种“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境界, 不仅如此, 整个园林体现了当事造园者看破红尘、寄情于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 (图3) 。直到现在游人获得园林意境信息, 不仅通过视觉的感受, 还通过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受, 达到以“味”入景, 以“字”入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
所以说中国园林是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 清风明月, 鸟语花香, 亭台楼阁, 不断地为欣赏者们创造着变幻莫测的意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激发游人对美的感悟, 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意在给人以无穷的联想, 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环境。
5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举世公认的一种综合艺术, 它融汇了绘画、建筑和工艺等多门艺术的成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灿烂的结晶, 然而在现代21世纪的园林设计者们往往忽略了古人造园的思想, 忽略创造意象空间的重要性, 中国5 000年封建意识形态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最终庇护所, 亭台楼阁, 小桥流水成为现代设计师们抄袭的对象。如果不将旧文化的统治地位打破, 传统会成为包袱, 一旦打破了旧文化的束缚, 确立了新文化体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传统才能够获得全新的意义。从目前中国园林建设概况来看, 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必将是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 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除旧布新, 这种新主要在于造园思想、园林景观的全面更新。相信, 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传统亦必然会发挥其财富的作用, 真正做到弃其糟粕、吸取精华, 从而融汇于新的园林体系之中, 发扬光大。
摘要:利用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变幻空间, 从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诗画情趣、意境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意象空间的风格特征, 以期为意象空间创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象空间,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禇泓阳, 屈永建.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路红.园林艺术——情感与自然的交融[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3.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周苏宁.园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
[5]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李玉英.园林植物空间景观意象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9) :213.
[7]廖克俭.论中国园林设计之意象[J].商场现代化, 2009 (27) :47.
[8]钱树伟, 苏勤.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分析[J].旅游科学, 2010 (5) :56-63.
空间意象 篇9
随着旅游业在国际范围内产业地位的提升、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国家形象在吸引国际旅游者方面的作用受到关注。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其公共意象是国际旅游者对该国环境信息的共同记忆,它建立在该国历史、文化与主客交往的基础上。本文将地域尺度扩展至国家,将国家尺度的目的地意象定义为国际旅游者对某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时的印象,它是由无数地方旅游目的地构成的。研究国际旅游者意象图示内容,洞悉国际游客空间认知的特殊性,有助于指导与优化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规划,同时体现出旅游规划倡导“以人为本”和“公众参与”的趋势。
受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早期的空间意象研究多以城市居民为对象,忽视了对旅游者群体的研究[1,2]。城市意象从早期的意象类型、构成要素等基础性研究[3 - 5]逐步深入到意象内部差异性的研究[6,7]。国内学者顾朝林[8]、冯健[9]、申思[10]分别对北京城市意象地图类型、构成要素、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社会人口学等特征进行了城市意象空间差异性研究[11,12]。自从Lynch的城市意象理论和方法被证明适用于城市旅游地空间意象研究后[1,13],以旅游者为调查对象,探讨旅游者空间感知视角下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形成过程与空间结构[2]的研究不断出现。如Walmsley、Jenkins[14],Young[15]、Pearce[16]研究了意象的类型、构成要素和认知过程。国内学者张春晖[17]、田逢军[18]、蒋志杰[1]分别探讨了旅游地空间意象的发展过程、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结构特点、目的地意象地图的演变过程、旅游者感知环境的空间构成要素等问题。聚焦国内外旅游地空间意象相关研究( 表1) ,研究成果丰硕,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1研究对象上,从早前的注重居民感知发展到以居民和旅游者并重[1]。2研究方法上,多用意象草图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GIS、GPS定位技术和手机智能导航技术被当作获取旅游者空间数据的新方法[19 - 22]。3研究地域范围上,现行实证研究都以城市、景区为研究案例地,有关国家尺度上目的地空间意象的相关研究鲜有涉及。4研究视角上,在为数不多的以国家为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中,多从传播学的学科视角,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探析国家形象的相关问题,很少注意到国家空间意象与城市空间意象之间的区别,缺乏从旅游者空间感知角度的案例研究。
国际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空间意象的感知有助于形成丰富切实的国家旅游形象,而国家尺度空间意象的研究为解释目的地国家中国际游客与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对目的地国家空间管理与环境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基于研究地域范围的空缺,本研究提出以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分析框架,从旅游者感知环境的构成要素、旅游者获取旅游地信息的内容等方面着手,探讨国家尺度目的地空间意象与城市、景区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异同点,目的是探讨如何将目的地空间意象感知研究扩展到国家层面,以期促进多学科的融合,扩大传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概念,为目的地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2 文献回顾及概念梳理
Boulding最早提出意象是指人们的主观价值和知识的凝结,是主客体沟通的工具,对主体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23]。Lynch早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指出意象的三个构成部分———特性、结构、意义: 特性代表场所具有的特质,结构是地物间的关联特征,意义是帮助个体深入联接特质[24]。后续学者,如Crompton、Dicher、吴佩芬等都对意象的概念进行过总结[25 - 29]。基于前人的研究,白凯指出意象是由个体对知觉、认知、情感的评价而产生,定义为个体心目中对某一事物所持的信念、意见与态度,这种意象同时受到主观经验、社会文化、外界讯息的影响[30]。
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被普遍接受,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几乎都下过该类定义: 如传播学领域以目的地形象称呼[31]; 地理学和心理学背景下的研究者多以旅游意象[32]、旅游目的地意象[33]、旅游地意象[34]称呼。从个体的心理活动视角来看,则表示旅游者对目的地各类信息加工的一种“意象图式”的凝结[30]。本研究主要是从国际旅游者空间感知视角着眼,探讨国际旅游者对目的地空间认知的“意象图示”,因此译为旅游目的地意象可以说更为合适。
近年来,随着认知地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旅游地空间意象研究受到重视,逐渐与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模式相融合。已有研究关注更多地是目的地公共意象图示的空间结构性分析,而目的地空间认知过程研究成果少; 马耀峰、吴小根等结合旅游者空间认知模式,解释了不同阶段旅游者的空间认知规律[35,36]; 马耀峰等基于空间认知阶段和认知方式不同,阐述了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形成过程,从空间认知规律视角不仅解释了各类信息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信息提示下,旅游者对各类信息的认知效果与操作,以顺利完成旅游活动,获得丰富体验与回忆[35]; 吴小根等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了各类讯息作用于旅游者,致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直至旅游行为的发生,这一系列过程在旅游者的大脑中形成意象,并点明意象的形成过程包括原生意象、诱发意象和复合意象三类[36]。
以上研究的区域范围多是特定的城市或景区,国家尺度上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研究虽少但已有涉及。有学者[37]在初步研究中指出,国际游客作为跨国游客,有自己独特的空间认知特征: 旅游活动空间尺度大、文化跨度大、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空间对象的选择性、认知时间的有限性,提出国际游客空间认知模式。由于该模式是建立在马耀峰研究的基础之上,缺少对国家尺度目的地意象特殊性的讨论。如从认知方式、认知要素构成对空间信息的依赖程度上探索国家尺度目的地的空间意象与城市,景区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异同,同时也缺少由城市、景区过度到国家空间尺度转向上的探讨。有研究指出,跨文化旅游者的目的地意象认知要素因旅游的主题性超越一般居民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空间认知的符号化特征显著,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尺度差异[38],点明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与一般目的地有其特殊之处。
总体看,目的地空间意象的研究案例地主要集中在城市、景区( 表1)[39],国家尺度上的空间意象研究很少,但呈现逐步发展趋势。如郑荣娟、白凯等采用客流跟踪方式获取我国八个入境旅游城市中美国团队游客的手绘认知地图,以空间认知元素和认知结构为切入点,研究中国旅游目的地意象[38]; 郑荣娟、白凯等运用扎根理论,以来华的美国游客为对象,探究美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目的地的意象[40]。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亟待提升,对国家旅游地空间意象的研究有助于重构国家旅游目的地在国际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有助于对目的地国家空间管理与环境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3 城市、景区空间意象研究的国家尺度转向
3. 1 个性与共性的辩证
结合以往研究,将国家尺度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义为国际旅游者对某个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时的印象,是由该国无数地方旅游目的地构成,由单个目的地城市扩展至国家目的地层面的多个旅游城市,由城市内扩展为城市间,这里就涉及到尺度的转换问题。以城市整体为对象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随意抽取城市居民样本作为受访对象,具有共性特征,即搜集的样本可叠加分析。国家尺度的空间意象研究则不同,在国家目的地空间范围内只能选取国际旅游者作为受访对象,且不同客源国旅游者由于地方文化差异,其空间意象具有独特性特征,不同客源国的意象地图无法叠加比较,因此调查样本具有个性特征。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空间意象受访者来说,受访对象必须来自该城市,而国际旅游者可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除东道主以外的任何国家,即客源国是多样的。若未指定某个特定的客源国作为研究对象,对东道主国家来说,每个客源国的旅游者均可作为受访对象,因此国家空间意象的调查样本又具有共性特征,即其调查样本可叠加。
3. 2 社会与空间互构
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由此产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形成的城市空间意象也不相同,是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者的逻辑思路[39]。该过程存在一个单向的作用机制,即认知主体属性差异决定空间意象差异[39]。根据社会—空间辩证法,社会与空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人们在创造和改变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被他们所创造的空间环境所影响[41],是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
在国际旅游情境中,国际旅游者来自不同国家,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他们所创造和改变的社会空间及这种空间对创造者自身的影响与目的地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国家的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的空间意象感知方式需要考虑到旅游者生活空间差异带来的影响。一般来说,不同文化群体以不同的日常生活轨迹体验和创造不同的空间环境,使国际旅游者对周围生存环境形成一种惯常的思维和感知模式,目的地国家空间意象随着不同的感知方式和记忆模式被记忆,结果形成有差别的空间意象地图。Davies、Pederson的研究表明,不同民族集团的意象地图由于生活城市结构的不同而易[42,43]。因此,基于社会—空间的辩证关系,在原有研究的逻辑框架上,建构社会—空间辩证视角下的国家尺度空间意象研究逻辑框架( 图1) 。图1 中的关系A到B经过检验已得到公认[39]。在这种单向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形成意象的固有思路中将文化因素、空间作用因素剥离出来,在主体差异决定意象差异的逻辑思路中引入文化、空间差异因素的讨论,就得到关系一至八的双向作用机制。关系一中,认知主体的属性差异主要包括文化差异和惯常空间环境差异两方面; 关系二解释了关系一所导致的结果,即不仅文化差异影响社交,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在社会—空间辩证视角下,人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社交和行为方式。关系三中,由于社交,行为方式差异将会导致认知主体空间行为存在差异。关系四表明,由于不同的空间行为方式使所感知的目的地国家空间意象存在差异。关系五至八是关系一至四的验证,即由结果推论原因。关系一至八是根据国际旅游者这个特殊认知群体而假定设立的,主要参照城市意象相关研究和跨文化旅游相关知识,根据单向社会决定论下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逻辑模型,引入中间变量( 文化、空间环境差异) ,建立国家尺度空间意象的研究逻辑链。这样的研究逻辑链加入文化差异要素和居住空间作用要素后形成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其中国际认知主体的属性( 包括文化) 差异和惯常空间差异是这个双向过程的推动因素。
4 国家目的地空间意象的特殊之处
根据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基本范式,本研究从旅游者空间认知过程、空间认知要素、对空间信息的依赖程度三个基础理论方面探讨了国家尺度目的地空间意象与城市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异同。
4. 1 空间认知要素
Lynch指出,人类之所以能识别和记忆环境,与环境的形象性( imageability) 和易读性( legibility) 有着密切的关系,归纳大量实证研究之后建立五种意象要素( 道路、标志物、区域、节点、边界) ,它们在城市中的分布、可识别程度、空间组合结构等形成城市空间意象特点[2,44],为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旅游目的地研究中把这五种要素归纳为标志物、路径、区域、节点、边界,服务于旅游者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研究中[45,46]。由于这五种意象要素都属于城市空间范围,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而国家是由不同城市组成,若将城市范围扩展至国家层面,组成国家空间架构的是各个大小不等的城市,即国家尺度上的空间意象组成要素是以城市和景区为单位。
道路( Path) 是居民或旅游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44]。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称为路径( 旅游线路) 、通道[46]。由于国际旅游者具有空间行为的多目的性( 即国际旅游者在目的地国家偏向于游览多个城市型目的地)[47],说明国家旅游目的地上的道路要素是各旅游城市或景区间的线路组合,在空间跨度和空间位移上大于城市旅游者,体现出国际游客旅游活动空间尺度大的特征。标志物是具有明显特征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48]。它是居民或游客观察城市的定向参考点,具有单体性质,不与空间范围相联系,不论国家尺度上还是城市范围内,两者无本质区别。不同的是,国家目的地标志物不仅具有空间方位参考功能,还具有代表功能( 即将国家目的地抽象为某种符号) ; 节点即可进入的战略性焦点[45],具体表现为连接点或线性上突出的地物点。一些学者在实证研究中把节点具体概括为交通站点、道路交叉点、广场、桥梁等[49]。在国家空间意象研究中,由于国际旅游者活动空间尺度较大,空间行为具有多目的地性,由一个目的地位移到另一个目的地时,会以中心城市、口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出入境城市、特大交通站点( 飞机场、高铁站) 等这种大范围的概念视作为节点。区域是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空间范围,可理解为节点的放大[46],对旅游者而言即旅游景观区,它是旅游意象的基本元素,也是意象形成的高级阶段,旅游者不易表达出来[1]。在旅游领域中,节点与区域的概念无严格划分标准,一座旅游城市往往是游客关注的战略性节点,也是承载旅游行为的空间载体。城市区域要素的概念嵌套在国家尺度空间意象中,体现为多个城市的风景名胜区、不同城市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等; 边界即不同区域的分界线,具有划定区域范围的作用,因此常与区域要素相伴而生[46],主要表现为旅游地的区域分界线、景区景点分界线等[47]。国家层面的边界要素可以是目的地国家中各个旅游城市的行政边界线,也可以是景区景点的分界线等,与城市边界要素既有重叠又有不同。
4. 2 对空间信息的依赖程度
空间信息能反映出地理实体间空间分布的特征。这些空间特征可以是地物点的位置、地物点的形状、地物点间的空间联系等。把目的地扩大到国家尺度上,由于国际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较陌生,尤其是语言上的交流障碍,为了能顺利完成旅游活动,获得最大旅游体验,他们在游览之前加大了对目的地国家相关信息的搜集。在相关信息的搜集过程中,有关方位、位置的空间信息( 如交通线路、交通枢纽城市、港口等) 对国际游客来说比一般游客更重要,或者说国际游客比一般游客更依赖目的地国家的空间信息。这些问题从国际游客的认知特征中或许可找到答案。首先,有实证证明国际游客的旅游活动空间尺度较大,空间位移一般在1000m左右甚至更长距离[37],这种空间行为特征就决定了国际旅游者更加注重和依赖目的地国家的空间方位信息。其次,国际游客的旅游时间相对有限,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旅游活动,这就促使他们的空间认知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信息筛选过程中,只重点选择那些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重要的信息。第三,国际旅游者对空间对象的认知是有选择性的,空间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游客的旅游活动,在大尺度空间位移中国际游客对空间信息的依赖程度比国内游客或其他人群高。
5 总结和讨论
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前人研究成果,根据现状提出问题,着重分析了如何将研究尺度扩展至国家以及扩展后的研究与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相比可能出现的异同: 1在本特征上,分析城市目的地与国家目的地样本的特征,指出国家目的地研究对象( 即国际旅游者) 不仅具有个性特征同时还具有共性特征。由于文化差异、行为、社交方式的差别,导致不同客源国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空间感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用“意象图示”表现出来,因此国家目的地研究样本不可叠加,具有个性特征。同时指出,在对国家目的地空间意象研究样本的选择中,若为指定某个特定的客源国,即每个客源国的旅游者均可作为受访对象,因此国家目的地研究样本可叠加,具有共性特征。2在逻辑上,打破以往单向作用机制下的思路局限,根据社会—空间辩证法,结合国际游客跨文化旅游这一特殊因素,在原有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思路上建构社会—空间辩证视角下的国家尺度空间意象研究逻辑框架。新的逻辑框架是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其中认知主体的文化差异和居住空间差异是双向过程的主要推动因素。3在间认知过程中,杨敏在马耀峰提出的旅游者空间认知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国际旅游者的认知特征与认知过程,对比二人研究,得出从认知过程上国际旅游者与一般旅游者无异,即地理空间认知贯穿于旅游动机产生、旅游信息收集、旅游决策、空间行为等一系列过程中,构成完整的认知链。4空间意象要素上,目的地空间意象要素可用图示方式表现,支撑意象地图的要素如何取决于旅游者与目的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Lynch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已成为后续学者进行意象研究的基础工具。
由于尺度不同,国家尺度上的空间意象要素与城市意象要素有所区别: 国家旅游目的地上的道路要素可能是各旅游城市间的线路组合,在空间跨度和空间位移上大于城市意象道路要素的范围,这印证了国际游客多目的地的空间行为特征。由于标志物要素具有单体性质,与环境的意象性和可读性有关,不与空间范围相联系,所以两者无本质区别,旅游目的地上的标志物可能是国际游客到访的各城市标志物的总和。节点要素与道路要素相联系,由于国际游客空间尺度变化大,空间行为具有多目的地性,可能以中心城市、港口城市或特大交通站点等这种大范围的概念视作节点。边界与区域要素相伴而生,两者有重叠部分( 如城市边界线、风景名胜区等) 。在旅游活动实施前,国际游客对目的地国家的感知要素多为标志物、节点、道路,区域和边界要素感知不强,随着旅游活动实施,对目的熟悉程度增强,较多关注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即区域和边界要素的记忆逐渐明显,它们是空间意象形成的高级阶段。
由于目的地存在不同的尺度,可能是城市、区域、国家[50],而目的地意象研究中很少有专门针对以国家作尺度的目的地进行讨论,很少考虑国家目的地与其他尺度目的地意象感知的区别,两者少有交叉和互引。基于这种研究考虑,本文重新界定了旅游领域中的国家目的地意象,并探讨了如何将空间范围扩展至国家层面。以上多是对以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探讨,在今后的实证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国家目的地意象,以便深入探讨国家作为目的地与一般目的地的异同。
摘要:国家尺度目的地空间意象为解释目的地国家中的国际游客与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对国家品牌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国家尺度旅游地规划、开发和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归纳了近20年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实证研究,发现研究案例地限于城市、区域景区,国家层面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实证研究较少,但显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从研究的尺度转向(由城市、景区转向国家)和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殊地位进行阐述,目的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探讨如何将目的地意象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展到国家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