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意象(共11篇)
月亮意象 篇1
《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后期的杰出代表王尔德的一个独幕剧, 其所著法语原版剧本于1893年发表于法国, 1894年由道格拉斯翻译为英语在英国发表, 但因其圣经题材被拒绝在英国上演。1896年, 当王尔德因“有伤风化罪”在狱中接受苦行时, 该剧在法国公演, 给落魄孤寂的唯美大师无比的安慰。这个剧本的题材来源于圣经, 在《圣经·马太福音·14》中, 该部分内容只有不到三百字的篇幅:
“那时, 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声, 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 所以这些异能从他里面发出来。’起先希律因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 把约翰拿住锁在监里。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杀他, 只是怕百姓, 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到了希律的生日, 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 使希律欢喜。希律就起誓, 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女儿被母亲所使, 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 拿来给我。’王便忧愁, 但因他所起的誓, 又因同席的人, 就吩咐给她。于是打发人去, 在监里斩了约翰, 把头放在盘子里, 拿来给了女子, 女子拿去给她母亲。”
在《圣经》中, “希罗底的女儿”并没有“莎乐美”这个名字, 相关情节也简单平淡。然而王尔德的生花妙笔却将其演绎成一个充满原始欲望、纠葛恋情的“恋头癖”的“恶之花”。在这个充满异教色彩的剧作中, 无处不在的月亮意象非常引人注目。“月亮”照耀着这个充满死亡气息的独幕剧的始与终:从布景中的“月光如银”[1]到剧末莎乐美被希律王下令杀死前“一缕月光落在莎乐美的身上, 她立即被光照亮。”[1]。这一极富神秘色彩与象征含义的月亮为这个独幕剧增添了巨大的张力。
自古以来, 月亮因其无尽的内涵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热衷于描写的一个意象, 也是无数学者沉思的对象。美国心理学博士M·艾瑟·哈婷在专著《月亮神话————女性的神话》一文中指出:
“人的本性之一是女人明显区别于男性的女性特征, 而不是男人与女人的相似。这一差别的超越一切的象征符号便是月亮。无论在当代还是在古典诗歌中, 从时代不明的神话和传说里, 月亮代表的就是女人的神性、女性的原则, 就像太阳以其英雄象征着男性原则一样。对于原始人和诗人以及当代的梦幻者, 太阳就是男性, 而月亮则是女性。”[2]
《世界文化象征词典》对月亮的解释是“……其象征意义仅次于太阳的第二重要的天体。月亮常常被’认为是‘女性’……对所有的哲学家来说, 月亮的圆缺及其不同形态不同逆转的循环往复构成一个生与死的深刻象征。”[3]
而在众多的文学文本中, 月亮的出现既能烘托某种特定的气氛, 或是凄凉的, 或者是孤寂的, 或是高洁的, 或是怪异的;这一意象的频繁出现对人物刻画与情节的推动均具有巨大的作用。
在《莎乐美》这个剧作中, 面对天上挂着的同一轮“月光如银”[1]的明月, 希罗底的小童、年轻的叙利亚人、莎乐美、希律和希律王都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评论, 而这些独特的评论, 无一不隐射出他们真实的内心。本文将选取希罗底的小童、莎乐美和希律王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从他们对明月烙有深刻个人情感的评论出发, 探讨月亮这一意象在《莎乐美》中丰富的象征意义。
1. 希罗底的小童:“死亡”的月亮
在剧中, 作为一个比较中立的旁观者, 希罗底的小童像是一个预言家, 他眼中的月亮是死亡的化身。整个剧本中, 他有关月亮的话语一共四次, 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关于死亡的。
在剧本一开始, 他就说“快看月亮多么古怪啊!它像一个女子从墓中缓缓而起。它像死去的女人。你会觉得它在寻找死去的东西。”[1]“它像一个魂归西天的女子。它移动得慢极了。”[1]剧本的背景是希律王大设宴席, 希罗底的小童在这热闹喜庆的夜晚, 非但没有感受到丝毫的欢喜, 反倒是从皎洁的月光中看到了死亡, 而且, 他眼中的月亮是一个女性形象, 尤其是年轻女子。在这第一次评论中, 月亮的死亡象征就非常的浓烈。另外, “寻找死去的东西”预示着其他人物的死亡。这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随后, 迷恋莎乐美的年轻的叙利亚人为满足其意愿, 违反禁令把先知放出来时, 小童对月亮的描述是“月亮的样子多么古怪呀。你会以为它是死女人的手, 正在寻找裹尸布把自己覆盖上。”[1]此刻, 死亡的象征意义都得到了加强。月亮的女性特征被具体化成了“女人的手”, “手”这一形象无疑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和“攫取、获取”等动作密切相关, 与后面的“正在寻找裹尸布把自己覆盖上”结合成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冲撞力的意象:一个年轻女子正在走上自寻毁灭之路。这无疑为剧末莎乐美的自我毁灭埋下了伏笔。
当莎乐美对约翰倾述她那烈火般热烈的爱情时, 年轻的叙利亚人备受刺激, 自杀身亡。小童的预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证实。由于小童在叙利亚人自杀后就退出了舞台, 他只看到这个充满死亡的夜晚中的第一场死亡的上演, 而这仅仅是后面狂风暴雨般原始欲望下罪恶的引子。月亮与死亡的交织缠绕更增添了这个剧作的悲剧气息。
2. 莎乐美:高洁的月亮
与希罗底的小童完全不同, 莎乐美对天空中挂着的同一个月亮却赞扬有加。作为传统文学中致命的女性之一, 莎乐美美丽纯洁, 却又倔傲不逊;激情满怀, 却又冷漠无情。剧中的莎乐美原本是一个高贵纯洁的女子。在希律王的宴席上, 希律王不顾希罗底在场, 垂涎莎乐美的美貌。莎乐美无法忍受后走到了户外, 看到了天上的月亮:
“看到月亮多好啊。她像一枚硬币, 你会以为她就是一朵银色的花朵。月亮清冷, 娴静。我敢说她是一个处女, 具有处女的美。是的, 她是一位处女。她永远不会像别的仙子那样, 心甘情愿地委身那些臭男人。”[1]
与喧嚣的宴会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冷的”月亮, “硬币”冰冷的触感和“银色的花”的冷色调, 这些无疑都代表着处于喧嚣荒淫朝廷里莎乐美那孤寂的内心, 而“处女”的月亮彰显了莎乐美纯洁的心灵, 不会“心甘情愿地委身那些臭男人”更显示了莎乐美内心的高洁。这段评论与其说是莎乐美对月亮的描述, 不如说是她与这个污浊的宫廷相决裂的宣言, 是她对自己内心的高度评价。
刚看到先知约翰时, 莎乐美用象牙和月亮来描述约翰:“……他像一尊憔悴的象牙雕塑。……我敢说他像月亮一样高洁。他像一缕月光, 又像一支银色的箭杆。……”[1]在这一评价中, 月亮作为纯洁的象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莎乐美眼中, 皓洁的月亮是干净、圣洁、纯真的象征, 这既与她所处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又是莎乐美美貌与内心的真实写照。
3. 希律:情欲迷乱的月亮
兄死娶嫂的希律王被先知诅咒, 在荒淫的希律王眼中, 月亮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莎乐美离席后不久, 希律追到户外, 他眼中的月亮非常特别:
“月亮今天晚上样子很怪。月亮看上去不是很怪吗?她像一个疯女人, 一个到处寻找情人的疯女人。她还裸露着身体。她简直一丝不挂。云彩才追着给她往身上披衣服, 可是她还不让云彩给她披。她让自己赤裸裸地展露在天空。她在云彩里打着滚儿, 像一个喝醉酒的女人……我敢保证她在寻找情人儿。她难道不像一个醉酒的女人吗?她像一个疯女人, 难道不是吗?”[1]
很明显, 希律的话中充满了暗示, 这个被肉欲控制了的人心中时刻垂涎着美貌的莎乐美, 看得到却得不到的煎熬使得他眼中的月亮成了莎乐美的替代物, 于是对着月亮发出了如此情迷的评论。
当莎乐美答应并在血泊里给希律跳舞时, 希律眼中的月亮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是疯女人, 而是“血一样的红”[1], 这个象征死亡的血红色的月亮暗示着即将发生的两起死亡事件。
从上述分析可见, 在《莎乐美》这一剧作中, 对于同一个天体月亮, 每一个观看者眼中所看到的月亮都被打上了异常主观的色彩, 同一个月亮既是死亡的象征, 也是纯洁的化生, 更是情欲的体现。月亮不仅把全剧完整的融合在一起, 又以其丰富的象征内涵赋予该剧本无限的神秘色彩与张力。
摘要:在王尔德的剧作《莎乐美》中, 月亮这一意象频繁出现。面对夜空中的同一轮明月, 剧中诸多人物对此做出了决然不同的评论。本文选取并分析了对月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评论, 以探寻月亮这一意象在该剧中丰富的象征意蕴, 并指出其在刻画人物性格以及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莎乐美》,月亮,死亡,纯洁,欲望
参考文献
[1]王尔德.王尔德全集 (戏剧卷) [M].马爱农荣如德等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0.
[2]M·艾瑟·哈婷.月亮神话——女性的神话[M].蒙子龙天芝子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3]李明.简爱中月亮与火的象征意义,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0 (9) .
月亮意象 篇2
一、《断章》卞之琳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水底的鱼儿也得醉!
但她有一点子不好,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有时满天只见星点,
没了那迷人的圆脸,
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
但这分相思有些难挨!
还有那个你看不见,虽则不提有多么艳!
她也有她醉涡的笑,还有转动时的灵妙;
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
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
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
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
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
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
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
一轮完美的明月,又况是永不残缺!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
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
二、《两个月亮》 徐志摩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三、潮汐(王家新)
月光下
大海涌起爱的潮汐
月亮离地球越近
大海越是激荡不息
那一层又一层的潮汐呵
涌向了海滩
苦地寻觅。
月亮因羞涩而脸红了
——虽然大海并不曾
把她的嘴唇轻轻吮吸
大海呵
只是从月亮的.流照那里
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激励
那雪白的,爱的潮汐呵
一排升腾起来
一排又跌落下去
——就这样来回往返
生生不息
可是,要接近月亮
却是不可能的
——大海知道这个
于是把月的倩影
默默地带回到海心的深处
象为了孕育珍珠的贝壳
夹进一粒沙子
又旋即紧紧地合闭
——只给观潮者
留下一个永恒的谜
这是沉默
又是默许
四、远望(李少君)
天空含着一个古老的月亮
我含着一颗怀乡的心
在恍惚之中隐约望见:
山路上,父亲头顶着月亮
在前面走着
我跟在后面,拖着长长的瘦小的影子
五、花瓶,月亮(欧阳江河)
花瓶从手上拿掉时,并没有妨碍夏日。
它以为能从我的缺少进入更多的身体,
但除了月亮,哪儿我也没去过。
在月光下相爱就是不幸。
我们曾有过如此相爱的昨天吗?
月亮是对亡灵的优雅重获。
它闪耀时,好像有许多花儿踮起了足尖。
我看见了这些花朵,这些近乎亡灵的
束腰者,但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花瓶表达了直觉,
它让错视中的月亮开在水底。
那儿,花朵像一场大火横扫过来。
体内的花瓶倾倒,白骨化为音乐。
一曲未终,黑夜已经来临。
这只是许多个盈缺之夜的一夜,
灵魂的不安在肩头飘动。
当我老了,沉溺于对伤心咖啡馆的怀想
泪水和有玻璃的风景混在一起,
在听不见的声音里碎了又碎。
我们曾经居住的月亮无一幸存,
我们双手触摸的花瓶全都掉落。
告诉我,还有什么是完好如初的?
六、皓月(法国·魏尔伦 作丨葛雷 译)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 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七、《两个月亮》 徐志摩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八、潮汐(王家新)
月光下
大海涌起爱的潮汐
月亮离地球越近
大海越是激荡不息
那一层又一层的潮汐呵
涌向了海滩
苦地寻觅......
月亮因羞涩而脸红了
——虽然大海并不曾
把她的嘴唇轻轻吮吸
大海呵
只是从月亮的流照那里
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激励
那雪白的,爱的潮汐呵
一排升腾起来
一排又跌落下去
——就这样来回往返
生生不息
可是,要接近月亮
却是不可能的
——大海知道这个
于是把月的倩影
默默地带回到海心的深处
象为了孕育珍珠的贝壳
夹进一粒沙子
又旋即紧紧地合闭
——只给观潮者
留下一个永恒的谜
这是沉默
德语歌词中的月亮意象 篇3
关键词:德语歌词 月亮 意象
2016年,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令人震惊,也使得人们重新去审视音乐歌词中的文学元素。古往今来,我们曾经见过很多诗歌一般的歌词,充满了文学的美感。月亮这一主题也常常出现在诗歌以及歌词之中。不论是中国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还是德国诗人歌德作词、舒伯特谱曲的《致月亮》,都有优美动人之处。德语的歌词讲究韵脚,其美感不亚于诗歌。本文在此试探讨德语歌词中月亮的意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中国就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类的美丽诗句。而在西方,对于月亮的咏唱也比较多,但却与中国的不尽相同,以下笔者选取了一些歌曲为例:
1.民谣
民谣是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也有饮酒、舞蹈、祭典等等。它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风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德语中的民谣来自民间,为多年传唱,歌词较短,主要流传下来的是晚安曲类。如:《月亮悄悄升起来》:
Verstohlen geht der Mond auf, blau, blau, Blümelein, durch Silberw lkchen führt sein lauf. Rosen im Tal, Madel im saal, o schnste Rosa!
(月亮啊悄悄升起来,蔚蓝,蔚蓝,小花朵,它的脚步穿过银色的云层。山谷里的玫瑰花,庭院里的姑娘啊,哦最美丽的玫瑰花!)
这首民谣表达含蓄,是一首爱情民歌。歌词中描述了月夜之下的玫瑰,以及庭院里的姑娘。玫瑰象征着爱情,即使没有狂热的话语,也能感受到唱歌之人内心的浪漫之情。在这首歌里,月亮是爱情的浪漫背景。
另一首民谣《最美的小羊是谁的》:Wer hat die schonsten Schafchen?die hat der goldene Mond, der hinter unsern Baumen am Himmel wohnt. Dann weidet er die Schafchen auf seiner blauen Flur, denn all die weiBen Sterne sind seine Schafchen nur.
(最美的小羊是谁的?是金色的月亮的,它住在我们树林后的天上。它在蓝色的田野上牧羊,所有的白星星都是它的小羊。)
这是一首清新快乐的儿童睡前晚安曲,充满了童趣,在这里,月亮成为了牧羊人。蓝色的田野即为天空,那些小羊就是天上的星星及朵朵白云,在月光的映照下自由的来去。这首童谣同时具有爱护大自然的教育意义。
2.创作歌曲
这一类歌曲主要源于作词作曲家的艺术创作,较有名的是文学名家的诗歌填词,音乐名家谱曲,如艾辛多夫的《月夜》:
Es war, als hatt der Himmel
Die Erde still geküsst,
dass sie im Blütenschimmer
von ihm traumen müsst.
Die Luft ging durch die Felder,
die Ahren wogten sacht.
Es rauschten leis die Walder.
So sternklar war die Nacht.
Und meine Seele spannte
Weit ihre Flügel aus.
Flog durch die stillen Lande.
Als floge sie nach Haus.
(好像天空在静静亲吻大地,她在花朵的微光中梦到他。风儿穿过原野,轻柔吹起麦浪,森林低声私语,星空分明,我的灵魂也舒展开翅膀,飞过这静谧的土地,就像飞回家去。)
月亮使得世界更梦幻,更美丽。在这首歌里,提到了静谧,温柔,梦境,翅膀,回家,是意境非常唯美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思乡时的满腔柔情。
还有歌德作词的《致月亮》,描述了月下作者回忆往昔,对失去的朋友、逝去的岁月的感伤。此外,还有对自身命运的不确定,怀恋从前的友谊,通常这种悲伤之歌出现在作者失意难过之时:
Füllest Busch und Tal
Still mit Nebelglanz,
Losest endlich auch einmal
Meine Seele ganz.
Breitest über mein Gefild
Lindernd deinen Blick.
Wie des Freundes Auge mild
Uber mein Geschick.
Ich besaB es doch einmal,
was so kostlich ist!
DaB man doch zu seiner Qual
Nimmer es vergiBt!
(雾的光辉填满寂静的树丛和山谷,我的灵魂也终获自由,你的目光缓缓蔓延过我的原野,好似朋友的眼睛温柔地观望我的命运。我曾经拥有过它,如此珍贵的东西,在痛苦烦恼时从不忘记!)
3.流行歌曲
德国著名原创音乐人Heino Gaze的《La-le-lu》为德国大众所喜爱,曲名La-le-lu为狐步舞中的音乐节奏。狐步舞蹈是结婚典礼、社交宴会上的流行舞蹈,结婚新人通常选择一支狐步舞蹈作为结婚典礼上的第一支双人舞蹈,预祝结婚新人从此以后开始幸福美好的崭新生活。虽然在简单的歌词中没有提及那个幸福的婚礼,但却巧妙的透露出这个夜晚有一个愉快的舞会,一个令人快乐的夜晚。
La-le-lu, nur der Mann im Mond schaut zu
Wenn die kleinen Babies schlafen
Drum schlaf auch du
La-le-lu, vor dem Bettchen steh'n zwei schuh'
Die sind genauso müde
Geht jetzt zur Ruh'
(啦-嘞-噜,只有月中的人在看着我们,小宝贝们睡着了,你也睡了。啦-嘞-噜,床前放着两只鞋,它们也累了,现在也睡了。)
生于罗马尼亚,长于德国的教父级摇滚歌手Peter Maffay的《月亮之歌》则完全没有悲伤的影子,在这首歌里月亮是强有力的时间之神,它影响潮汐,照亮黑夜,受人敬仰。这首歌不再强调月亮的阴柔之美,而是从一个男性的时间之神俯瞰众生的视角来描述世界的,也反映了时代更替中人们对世界的多元认识:
Ich leuchte sichtbar,
doch ich brenne nicht,
Ihr seht in mir, das Sonnenlicht,ich bin ihr Spiegel, der die Nacht erhellt.
Die Sonnenuhr hat einen schnellen Gang,
der Stunden braucht, damit der Kreis sich schlieBt,
ich zeige euch vier Wochen an,
die Spanne die seit Monat hieB.
Ich habe Krafte, die gewaltig sind.
Ebbe und Flut sind mein Arbeitssoll.
Ich leuchte stetig auch wenn man mich nicht sieht.
(我闪耀,可我不燃烧,你们在我身上看见太阳的光,我是它的镜子,把黑夜照亮。日晷走得快,需要多个小时,圆圈才能合上。我给你们指明4个星期,称为一个月。我有强大的力量,潮汐是我的杰作。我永恒闪耀,即使无人看到。)
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月亮在歌曲中常代表了美好天堂,在月下,人们常自省沉思,静观世界,思念爱人朋友,向往远方,或表达忧郁忧伤之情。在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有“花容月貌”的赞美之词,月亮在人们心中的意象通常都是正面美好的。而在西方,月亮的意象却是多元化的,古希腊神话赋予了月亮多种角色和身份。人们把月亮分为新月,满月与冥月。阿尔特弥斯是新月女神,即狩猎女神,是三大处女神之一,代表少女的纯洁。满月女神塞勒涅,掌管生儿育女,光明与富裕。赫卡特是冥月女神,她丑陋而凶恶,主管疾病,灾难与死亡。她们分别象征着女性的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和美与丑的多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月亮不一定都是美的,厌恶月亮的内容也常常出现。
正因为月亮象征女性生育和肥沃,所以她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德国秋天的感恩节人们会有仪式向月亮神顶礼膜拜,企求来年有个好收成。丰收喜悦时,人们尤其会感谢月神,在月下围火而舞,击打乐器而歌。
月亮有盈亏,满月之后,月亮光芒渐弱,而下个月会再出现,渐渐变圆,人们认为死去的人也能像月亮一样获得重生,月亮正好象征了这个生死循环的宗教过程。所以在月光下,人们常会有关于生死的哲学思考和对往昔的追忆。相对于太阳的热与动,月亮更多的是柔与静,让人从喧闹中沉静下来,所以与月亮有关的歌谣,多半谱曲较缓慢。歌词的创作讲究俗中生新,熟里见巧,将司空见惯之物巧妙地创作出新意来。我们从上述例子中也可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创作的歌曲也不断有新颖之处。
参考文献
[1]胡泽刚:《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相似性》,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25卷第2期。
[2]王琼:《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月亮意象》,《求索》,2006年6月。
[3]汉斯彼得曼:《世界文化象征词典》,刘玉红等译,2000年。
月亮意象 篇4
1 月是故乡明
陈美玲自小随家人从香港移居美国, 虽然幼年对故乡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位置的更迭已逐渐斑驳模糊, 但她从未忘记自己的根是在中国。或许是为了重新寻回那些丢失的记忆, 陈美玲本科就读马萨诸萨大学阿莫斯特分校时选择了中国古典文学专业, 并以头等生的优异成绩毕业。之后她又进入衣阿华大学研究生院专修诗歌写作, 并自此开始了她的诗歌翻译和创作之路。她的译著包括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吉增刚造的诗集《魔鬼的风:一千步或更多》 (1980) 以及与岭南大学欧阳桢教授共同翻译的《艾青诗选》 (1982) 。从1987年至今, 陈美玲共出版了三部诗集, 分别是《矮竹》 (1987) , 《凤去台空》 (1994) 和《纯黄色狂想曲》 (2002) 。
陈美玲在她的诗歌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中国地名、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的名字, 以及中国诗词中的经典词句, 如“楼台”、“三寸金莲”等。这些华裔文化标签的使用表明了诗人“作为一位华裔诗人探索自己文化身份的立场时对中国文化特有的重视” (李贵苍, 296) , 正如她在《与汤亭亭的谈话》中曾写道:“我感到自己就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我们的根其实很深……我感到自己与我的中国之根紧密相连” (Chin, 94) 。与此同时陈美玲也在其诗歌作品中充分说明了她个人在文化认同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即在抵抗主流文化同化的同时, 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她强调了解华裔美国历史以及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这些历史, 人们才能赋予自身的文化身份一定的历史深度和根基 (李贵苍, 298) 。
除却诗歌, 陈美玲的短篇小说也体现了她对文化认同问题的思考。《月亮》中华裔女孩月亮与金发白人双胞胎兄弟之间引诱、凌辱及最后的复仇杀戮都是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关系——同化和反抗同化——的隐喻。
2 复仇的月亮女神
在人类文化中, “月亮”的意象大都与女性相关, 因其皎洁、清幽的月光, “月亮”又常象征女性的贞洁。在古希腊神话中, 月亮女神黛安娜又名阿耳忒弥斯, 而阿耳忒弥斯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处女神”。传说中的黛安娜是贞洁月光的化身, “娇小的弧形是她的银弓, 光线则是她的箭” (盖雷, 50) 。这位少女天神“天性娴雅、温柔, 乐于给人治病, 但……谁要是伤害了她的神物或侮辱她本人, 她立即就会对那人施以报复” (51) 。当她用她的箭射向人们, 他们就会死得痛快干脆、没有痛苦。在原始社会, 月亮变大和满盈的时候象征着天威的有生命力的一面, 但这生机勃勃的时期是短暂的。随后月亮会越变越小直至消失, 黑夜重新降临。所以“下弦月”对于原始人来说就代表了破坏力和死亡 (哈婷, 25) 。所以在有些传说中, 月亮女神也会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而变得喜怒无常, 甚至成为杀戮破坏之神。
陈美玲的《月亮》正是戏仿了希腊女神黛安娜的复仇神话。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月亮”追求金发白人双胞胎史密斯兄弟;“月亮”受到兄弟二人引诱并惨遭凌辱;“月亮”实施复仇, 最终将二人斩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月亮”虽然远非月亮女神般娇小婀娜, 相反, 正如开篇所述, “是一个矮小、肥胖的华裔女孩。她有一张黄色的大脸, 正好映衬了她的名字” (Chin, 87) ;但她却与月亮女神一样保持着处女之身, 然而这并不是因为她崇尚贞洁, 而是因为她“跟1991年里所有的矮胖华裔女孩一样孤独、难过” (87) , 她的社交生活很糟糕, 已经有“几个世纪都没有约会过了” (88) 。作者在描写“月亮”这个角色时用到很多描写天上月亮的细节和词汇, 使得小说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例如“月亮”总是每天晚上出来跟随着史密斯兄弟;遭受凌辱那晚, “月亮”显得很圆 (full) , 自信满满, 胖乎乎 (so fat) 、圆滚滚 (so round) 、亮闪闪 (so shiny) 地晃晃悠悠 (waddling) 地“降临” (descend) 在兄弟身边。当“月亮”开始实施复仇时, 她只在夜晚变成杀人狂, 专杀南加州的金发男子, 无论是天生金发还是后天漂染, 都无法幸免。之后的三十个日夜, “月亮”在海边搜寻金发祭品:有的在冲浪板上淹死, 有的在给汽车打蜡时倒毙, 有的熟睡在妻子或情人身边时窒息而亡。第三十一夜, 当“月亮”终于找到了开着敞篷车兜风的史密斯兄弟, 她向他们俯冲而去, 此时的“月亮”仿佛幻化为复仇的月亮女神, 以身为弓, 以光为箭, 她发出的刺眼的强光让兄弟二人暂时失明, 车也转向峡谷, 然后在车子转了十二圈后, 他们的头颅被齐齐切断, 仿佛外科医生用激光切割的一样 (90) 。
“月亮”这一疑真疑幻的角色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华裔女孩受到金发男孩的引诱, 更是美国社会边缘族群受到来自白人主流文化的同化浪潮的侵袭。小说中的金发白人双胞胎兄弟拥有美国最普通的姓氏——史密斯, 他们金色的头发, 古铜色的肌肤, 改装的天蓝色的敞篷跑车, 夜晚在海滩上兜风, 这一切好莱坞电影和广告中的陈词滥调, 却也正是白人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的具像, 吸引着处于社会边缘甚至是底层的少数族裔群体, 如同小说中的“月亮”对史密斯兄弟产生的“奇特的、无法遏制的渴望”, “每天晚上她都要在沙滩上闲逛, 希望能看到他们” (87) 。
受到史密斯兄弟引诱的当晚, “月亮”拙劣地拨动祖母从中国寄来的琵琶似的乐器, 开始用古时的假音吟唱一首不吉利的歌, 歌中描述了大雁飞越地平线, 波涛汹涌的大海潮涨潮落, 孩童迷失在新国度的无底深渊 (88) 。琵琶类的中国乐器, “月亮”仿古的假声吟唱, 歌词中的飞越千山的大雁, 潮涨潮落, 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时常出现的意象, 象征了华裔族群虽然远离故国但仍保留了一些中国文化传统, 也反映了陈美玲希望以此作为自身的文化根基与主流文化进行抗衡的思想。然而这两个生长于“山谷”里的男孩, 没读过什么书, 小学五年级就上了两遍, 所以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她唱词的内容 (88) 。这里作者对史密斯兄弟的戏谑也是她对白人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的浅薄、低俗的讽刺。
虽然听不懂“月亮”的吟唱, 史密斯兄弟仍然设下圈套, 邀请“月亮”一起乘坐他们的圣诞节礼物——一艘不锈钢制的独木舟。单纯的“月亮”优雅地接受了他们的邀请, 高兴地坐进小船继续她的吟唱。然而, 突然兄弟二人开始剧烈地摇晃小船, 把“月亮”连同她的乐器甩进海里。当海水淹没了她的头顶, 他们又把她拉上来。但这次“营救”只换来了一场凌辱。他们扒光了她的衣服, 在她的脸上和肚子上撒尿, 咒骂她是“斜眼贱货”, 并嘲笑她妄想他们对她产生兴趣 (88-89) 。登上小船, 在海面上共同泛舟, 这一直是“月亮”的梦想。这里的“同舟共济”实际上也暗指华裔群体主动接受主流文化的同化, 然而同化后的结果又如何呢?迎来的却是一场羞辱。期望溶入主流社会, 享受真正的平等只是一场空。
黑夜中, “月亮”一人赤裸着身体, 骑着自行车, 一路哭嚎着回到家。“月亮”的父母仍然用“模范种族”的代表“被哈佛大学录取的表亲”和“成为工程师的兄弟”, 以及贝聿铭和马友友逼她上进。然而只有“月亮”清楚这一切只是徒劳, 就算成为这样的“楷模”仍然无法洗脱她的耻辱, 无法摆脱边缘低下的社会地位, 那么剩下的一条路就是奋起反抗, 复仇雪耻。她把手放在一摞《圣经》上发誓即使变鬼也要为今天的耻辱复仇。于是她吞下一整瓶的安眠药, 没想到十分钟后她又把药片咳了出来。虽然没有死成, 但这十分钟确实让她的大脑缺氧, 随后的一个多月她都有些疯狂, 变成了嗜血杀人狂, 专杀金发男子。故事的结局, “月亮”长大了, 变瘦了, 成了著名歌星。“月亮”的成功预示着华裔群体奋起反抗同化与主流文化相抗衡之后将会得到的胜利。
3 结束语
陈美玲在撰写《月亮》一文时一直以“讲故事的人”的身份, 时常插入故事中, 在括号内与读者进行交流, 告诫读者这只是个故事。然而在小说的最后一段, 她直面读者, 表明她的写作意图:“我的意图就是让你们停止戏弄、羞辱像我一样的矮小圆胖的华裔小姑娘。……尽管我们是友好的邻居, 你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你们不知道我的羞辱有多深。你们也不知道我能够做什么。你们不知道我做的一切背后隐藏着什么” (90) 。看似带有攻击性的话语实际是作者对美国主流文化下的战书, 陈美玲就是要将反抗同化的战斗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Jessica H.“Introduction, ”in Charlie Chan Is Dead:An Anthol ogy of Contemporary Asian American Fiction[M].New York:Penguin Books, 1993.
[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296, 298.
[3]Marilyn Chin.“Writing the Other:A Conversation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Poetry Flash:The Bay Area’s Poetry Review (Sept) :1.1989.P9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4]查尔斯·米尔斯·盖雷.英美文学和艺术中的古典神话[M].北塔,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50-51.
[5]M·艾瑟·哈婷.月亮神话——女性的神话[M].蒙子, 龙天, 芝子,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25.
唐诗宋词“月亮”意象的解读 篇5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里,咏月佳句俯拾皆是。诗人们将明月融化在心中,清辉与柔情交相辉映。时光流逝,人去墨存,从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中,不仅可以重温月亮千年不变的阴晴圆缺,也能触摸到那一颗颗激昂跳跃的灵魂。
月亮,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自《诗经》始,历代诗人便有着解不开的月亮情结。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隐逸情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夜独酌》)的飘逸心性,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的思乡情感,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的放旷情怀……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而且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 “月亮”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本文试解读高中《语文》课本中唐诗宋词的“月亮”意象,以观照月光世界里诗人的心灵律动。
松间明月:王摩诘令明月蒙上淡淡禅意
《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清冽的月光轻柔洒落于松林的幽径;泉水淙淙,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过山溪的卧石。月、松、泉、石四个意象组合成空明幽妙的意境,而“明月”则是其中的主体意象——因月之“明”,方可见泉之“清”。这是多么幽深明净的超脱境界:又是多么令人神往的隐居所在!王维笃信佛教,中年以后即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一“诗中有画”之境带有淡淡的禅意,映照出诗人恬静闲适的心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禅林”《酬张少府》,结合王维的这些诗句看, “明月”、“清泉”暗含空洁灵动之意,成了诗人追寻隐逸生活和佛学境界的物化形式。
鉴湖皎月:李太白引皎月作为人生知己
在古代诗人中,李白以难以计数的咏月诗句构筑了自己独特的月光世界。他时而上天揽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时而寄愁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时而邀月同饮(“月光常照金樽里”),时而赊借月色(“暂就东山赊月色”“且就洞庭赊月色”)……最常见的,是李白的泛月、乘月诗: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门泛舟》)。月为诗人如影随形一知己。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便出现了类似诗句: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多情的月亮,陪伴着孤独的诗人。清高的诗人,邀来了同样清高的月亮结伴东游。在李白的情感体验中,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冰清玉洁的一轮皎月,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知己。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独漉篇》),月本皎沽,我亦皎洁;月本无心,我亦无心。诗人在月影中孤芳自赏:同样孤独,同样透明,同样清高。人格化的月亮意象,与诗人的心灵世界契合为一体。
秦淮旧月:刘梦得请旧月见证悲凉历史
《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李瑛《诗法易简录》 : “六朝建都之地,山水依然,惟有旧时之月,还来相照而已,伤前朝所以垂后鉴也。”寂静的群山,冰凉的潮水,荒废的空城,诗人描摹的是“故国” “寂寞”的现实,返视的却是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六朝国祚短促,骤兴骤亡,刘禹锚请出月亮见证了这一段悲凉的历史。“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旧时月”实亦“今时月”。但是在敏感的诗人笔下,月亮却有着强烈的时间意识。 《石头城》无一句写到六朝繁华的过去,但读者无一例外会从拍击“空城”的潮声中触摸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诗人巧妙地以“旧时月”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成功地组接了历史时态和现实时态,传达的是诗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
江心秋月:白乐天邀秋月聆听人间仙乐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是《琵琶行》中以环境描写烘托琵琶女高超演奏技艺的名句。急管繁弦戛然而止,听众心折无声,江月分外澄澈。这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巨大空间。一方面,连江心秋月也在聆听琵琶女的“仙乐”,琵琶女的演奏技艺的确达到出神入化之境。另一方面,琵琶声“似诉平生不得志”,读者已从中领略到琵琶女那种凄楚之情漂泊之意,而敏感的诗人,也从对久已不闻的“京都声”的陶醉中复归现实,触发出一种迁谪沦落的感伤之情。秋江月冷,月照离人, “别时茫茫江浸月”,江心秋月为“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交融提供了最适宜的时空背景。
沧海皓月:李义山托皓月感伤凄凉身世
浅析滕肖澜小说中的月亮意象 篇6
关键词:月亮 意象 滕肖澜
滕肖澜的文章是暖人心扉、给人希望的暖文。她笔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人物,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日子。而这些人物总能坚强面对人世间的无常,充满了中国式的知足祥和。但是她的文章又不一味地充满市井之气,其中各种月亮意象的插入,让小说在空间与层次上具有延展性,更充满雅意。
一、月亮意象的流变
月亮意象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他们常通过月亮意象的运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哲思,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以月为喻,表现了作者即使身处逆境仍然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月亮也可作为诗人悲凉心境的写照,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无情之物月、影为伴,烘托出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月亮更多地被文人赋予怀乡离别之愁,脍炙人口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叙写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思乡之情。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打开视野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月亮意象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鲁迅融入西方现代派的笔法,将月亮作为社会黑暗本质和狂人焦虑、恐惧处境的见证,月亮的意境因此成为人性异化的象征。而另一里程碑式的独创者张爱玲,大胆地赋予月亮丰富的色彩和形态,使之成为人间苍凉的对照。当代文坛上莫言大胆地用“红月亮”隐喻人性的异化与疯狂,迟子建将萨满教的宗教文化注入月亮意象,使月亮具有普渡众生的生命意识。他们大大拓展了月亮的表现力,使月亮意象意蕴更加深厚。滕肖澜将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象与人物命运融为一体,在营造氛围的同时使月亮意象参与故事情节构造,将月亮意象的内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月亮意象的类型
夏志清先生曾说:“张爱玲的世界里的恋人总喜欢抬头望月亮——寒冷的、光明的、朦胧的、同情的、伤感的,或者仁慈而带着冷笑的月亮。”[1]滕肖澜深得张爱玲月亮意象运用的精髓,在她的笔下,“月”也成为人物精神的寄托,不同形态的月亮,象征着不同的心境、人物所面临的不同处境。
(一)圆月
自古以来月亮常作为文人墨客笔下思乡念人、寄情伤怀的写照,加之中秋节的习俗,圆月被冠以团圆的象征,滕肖澜抓住这样的心理共鸣,适时地在小说中运用,时而正面衬托人间团圆的温馨,时而又寥寥几笔反衬出此情此景中人物的悲凉。《似水流年》中:“窗外,一轮圆月挂在树梢。旁边,几颗星星点缀着。”[2]在经历了旧情人的骚扰之后,妻子及亲人们依然选择相信男主人公楚仲岩,并肩携手共度难关。此时圆月象征着一家人团圆的景象,几颗星又像家人围绕在他身边,巧妙地用象征的手法代替了苍白的感叹。不同于《似水流年》的团圆美满,《爬在窗外的人》中笔锋一转借月思乡:“水东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轮月亮……乡下的月亮,也是这个呢……即便隔得再远,月亮只有一个。嘿,这不等于全家人一起在看月亮嘛。”[3]此时的水东独自闯荡上海,孤独、苦闷的他靠着家人的慰藉苦苦支撑。
(二)残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残月是月亮的一种形态,也是作者笔下常常借用的意象。漆黑的夜晚,调皮的月牙儿散发出丝丝微光,在迷茫的日子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美丽的日子》里,月亮不再是实体的存在,而幻化成人物的女儿。外来打工仔杜琴生活艰辛,打算捐肾卖钱时想到自己的女儿“月牙儿”,放弃了捐肾,保住了完整的身体。这里的“月牙儿”是生活希望的象征,是外来打工者杜琴的精神支柱。月牙儿不像满月给人圆满的感觉,残月总是给人以微弱的希望,象征着普通人美中不足的日常生活。
(三)无月
不难想象无月的夜空让孤苦无依的人们怎样地绝望,滕肖澜的小说中也有不少对于这样的夜空的体会。《爬在窗外的人》中,勤奋老实的水东迫于生活压力出来闯荡,但是难以融入都市生活,在水东走上不归路(入室盗窃)时,天空是一片黑暗,像无底洞,像堕落的深渊。“抬头看,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4]“空中刚好飘过一朵云,遮住了月亮和星星,雾蒙蒙的……漆黑一片了。”[5]水东深知这样做的危险,而道德底线的崩溃也让水东感到绝望。即使有微微的月光,也是雾蒙蒙的,象征水东不明朗的未来。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狂人眼中的月光,是暴露黑暗势力的正义之光,随着月光的消失,一切虚伪欺诈又将卷土重来。水东生存在社会的底层,他已被这茫茫的黑势力同化。这里的月亮,是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世界的双重象征。
(四)彩色月亮
张爱玲笔下月亮的色彩是多样的,有象征暧昧情欲的红色月亮、白流苏泪眼中银色的月亮,还有象征着绝望、诡异的蓝色月亮。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多属冷色调,恰如其文章之苍凉。滕肖澜的暖文则结合古典与现代的灵感,有黄黄的像菊花松的月亮,有梦幻般粉色的月亮,这些以暖色调为主的月亮显得别致又耐人寻味。
小说《月亮里没有人》中写道:“于胜丽仰天看头顶上的月亮。月亮像个软软的蛋黄,里面似是透明的。”[6]此时的于胜丽恋爱顺心、人生顺意,她眼中的月亮是像蛋黄一样给人温暖、让人满足的黄色,随着情节推进,于胜丽失恋后,为了挣钱并寻求慰藉投入已婚男人的怀抱,“于胜丽靠在他肩头,看着窗外的月亮,淡粉色的月亮。月亮似罩着一层薄薄的纱,光线从薄纱中滤过,不再是直线,而是一团一团,浅浅地晕开。”[7]淡粉色的月亮恰似少女的梦一般,浪漫而又充满对爱情的幻想,切合了此时于胜丽对于人生、对于爱情的美好愿望。
三、月亮意象的作用
月亮意象的象征作用古已有之,作者常以月亮盈亏变化象征人物命运,或借以抒发内心感受,而高悬的月亮也常作为人类心灵的港湾给人以力量。滕肖澜将这些月亮意象交融并用,不仅仅具有背景环境衬托的意义,更使月亮意象与故事结构,人物命运息息相关,扩大月亮的内涵空间,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在小说《月亮里没有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于胜丽坚信月亮里有人像监督者一样审视着世间一切,月亮是她心底道德的底线,也是支撑她坚强的精神依托,更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单亲家庭长大的于胜丽乖巧懂事,接替工伤离职的父亲进厂工作,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她工作顺利,恋爱甜蜜,这时的月光还是柔和的淡黄色,温暖地可以将一切都融化。但好景不长,外来打工男友的背叛让于胜丽恍然大悟,自己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傻大姐。此后,承受巨大心灵创伤的于胜丽开始与深受官二代妻子压迫的刘文贵相互慰藉取暖,在出轨的那晚月亮成了淡粉色,仿佛给了于胜丽生活的希望,然而透出诱惑之感的粉色月亮,又让人觉得那么不祥。月光透过窗纱成了“一团一团”,在这样的视角下月亮看着又像是“有花纹的”“放在水里的石头”。本该是良辰美景,而此时的月亮却像冰冷的石头,处于无法探取的水中,正如身边靠着的男人一样,终究不属于自己。此时的月亮不仅象征着于胜丽往后看似飞黄腾达的命运,也象征着她心中对爱情的不明晰的认知。而后于胜丽利用情人身份参与刘文贵公司的创立,开始为自己作打算。然而好景不长,于胜丽倾其所有投资的公司出了事故。刘文贵重新求得妻子的庇护躲过惩罚,父亲于国庆却代女儿坐牢。在历经世间冷暖后,她回归善心,将所有积蓄匿名寄给受伤的老关。此时望向月亮,她仍然相信月亮里有人在看她,这时月亮是人物心中坚定的信仰,她将善恶有报寄托于月亮,可她看得“头颈都酸了”。作者留下了意味深长的结局,恰与小说的题目交相呼应。
在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之外,滕肖澜不乏对西方现代派手法的借鉴,给月亮抹上了更多变的情感色彩,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出人性异化的可怖。月亮时而温馨可爱,时而变得可怖,营造出肃杀冰冷的氛围,透出一种冷酷的乃至死亡的气息。以文革为背景的《荒诞的事》中,张杰因偷看曹方方洗澡被罚扫厕所,一向不近人情的曹方方此时因情窦初开而注意到了张杰,宽宏大量地原谅了张杰,并为张杰求情回到岗位,张杰因感激将印着毛主席头像的手帕赠予曹方方。这一切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那么祥和,此时的“月亮很圆很亮,旁边稀稀落落几颗星星,点缀着。”但是“云淡淡的,像层薄纱。”[8]又圆又亮的月亮被淡淡的云遮掩着,也暗示着小说情节的推进。恰在此时厕所又堵了,手忙脚乱中曹方方不慎将印着主席头像的手帕掉在粪水里,张杰立马跳出来揭发,曹方方的爱情梦碎,冷静下来后反控上面绣着张字,并向领导汇报。随着人心的变化,月亮也发生了改变,“天空像块巨大的黑幕,几颗星星点缀着,似是衣服上的晶片,一闪一闪的。风吹得树枝轻轻颤动……安静得有些可怖了。窗户上渐渐积起薄薄的水汽,把画面弄得朦朦胧胧。”[9]几分钟前还是又圆又亮的月亮,瞬间消失的只剩几颗星星,而曹方方刚刚柔软的心,再一次穿上了坚硬的防护衣——冷漠,狠心。这样的月亮在周围环境描写的衬托中像极了张爱玲笔下狰狞脸谱般的月亮,成为了人性异化缩影,与人物互为对照。
不仅如此,还有《城里的月光》《我是好人》《快乐王子》等小说都巧妙运用了月亮意象,这些月亮意象既有古典意蕴的继承,也有西方意境的引进,让小说在市井故事的推进中更增添了一份雅意,而这些丰富的月亮意象,也成为她小说标志性的存在。
注释:
[1]夏志清:《张爱玲小说评述》,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
[2]滕肖澜:《似水流年》,小说月报,2009年,第2期,第148页。
[3]滕肖澜:《爬在窗外的人》,中国作家,2006年,第18期,第70页。
[4]滕肖澜:《爬在窗外的人》,中国作家,2006年,第18期,第76页。
[5]滕肖澜:《爬在窗外的人》,中国作家,2006年,第18期,第81页。
[6]滕肖澜:《月亮里没有人》,人民文学,2005年,第8期,第78页。
[7]滕肖澜:《月亮里没有人》,人民文学,2005年,第8期,第87页。
[8]滕肖澜:《荒诞的事》,小说界,2008年,第2期,第151页。
[9]滕肖澜:《荒诞的事》,小说界,2008年,第2期,第158页。
月亮意象 篇7
关键词:意象,月亮原型,中国神话传说,希腊神话,诗歌
一、何为意象?
明代胡应麟在其代表作《诗薮》中写道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我国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及赏析中重在玩味“意象”,而何为意象呢?“意象”是我国古人首创的审美范畴,最早见于《周易· 系辞上》:“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呼?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1此时,“意”、“象”还是两个分开的概念,尚未联用。但是“言”生“象”,“象”生“意”的内在关系初见端倪。到了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 · 神思》中提出了我国最早的“意象”理论,“使元解之宰,循声律而定墨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2
法语中的意象用“image”来表示,“image”源于拉丁语“imago”,而“imago”则是从古希腊语“eidolon”意译而来,愿意为再现“réprésentation”。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西欧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一个概念“asthetiche idee”,朱光潜将其翻译为“审美意象”。3而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意象理论是“在瞬间呈现出一个理性和情感的复合体。”“正是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面对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时经受到的突然长大了的感觉。”4因庞德本人对中国古典诗歌很感兴趣,其对意象的描述与我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有相同之处,但却没能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但是庞德的意象理论使“意象”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核心。
二、中国神话传说及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原型
荣格说 :“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绪所组成,它们构成心理生活中个人和私人的一面。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说的原型”。5原型总是会显现在神话、民间传说、童话中。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无意识积存着许多原始祖先的经验。人生下来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先天遗传着一种种族记忆,这就像动物身上先天遗传着某些本能一样。6而中法两种语境下的诗人因为遗传着不同的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两种不同的神话体系中的月亮原型也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下面先探究下两种不同的神话体系中的月亮原型。
1,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原型
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女神——女娲,她同时也是月神。古代出土的许多墓葬砖画中,创世夫妻——女娲与伏羲都是人首蛇身,伏羲手中捧着月亮,女娲手中捧着月亮,这样的形象暗示女娲这位“创世母亲”同时也是月神,因此月亮从一开始就同女性的意义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女娲以黄土造人,是人类的创世母亲,而月亮也与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月亮也因此被赋予了女性神秘的生育功能,故而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很多感月而孕的故事。比如 :“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宋书 · 符瑞志上》)”
女娲造人的神话象征着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威严,而嫦娥奔月的神话就记录着女性世界在父系社会到来时的失落。《淮南子 · 览冥训》中记录到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张衡在其《灵宪》中写道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 , 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 :‘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这两则神话都给人暗示嫦娥奔月是迫不得已,她“怅然有丧”是母权社会失势后女性心理真实的写照,奔月之前,嫦娥甚至找巫师有黄去卜卦,而巫师则劝慰她“毋惊毋恐”,这些都可以看出嫦娥当时的心境是多么的惆怅与不安。因为后代诗人们总是借嫦娥的故事抒发凄楚彷徨,郁郁不得志的心境。从女娲到嫦娥,从创世母亲到孤寂彷徨的月中嫦娥,也正反映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月亮女性”原型里既有对母系社会崇尚生命的整体和谐的温馨往事的记录,也有对女权陷落彷徨无奈的凄楚回忆。7
“然而父系社会建立之后,日益激烈的对立、冲突、矛盾、掠夺、战争、杀戮,使得身心疲惫的文明人留恋母系社会里的宁静与和谐,”8在精神上,文人墨客们想要回归那种宁静和谐的“故乡”,追求和谐静谧的“月亮”, 寻找母亲回归母亲的怀抱回归精神家园又成为新的主题。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尤其明显,中国文化遗址推崇宁静淡泊的阴柔美学。儒家经典《礼记 · 礼运》中描绘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道家经典《庄子 · 盗跖》中描绘的“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的远古风俗都是受母系社会的启发。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中国文化中月亮原型的象征意义 :
月亮原型之与女性及母亲相关的意义 :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首先象征着美,月亮是诗化的女性,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朦胧婉约的女性美的象征,同时也常常象征着爱情 ;月亮代表着母系社会的宁静和谐,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想要回归的静谧和谐的家园的象征,由此引申出对故乡,对亲人或爱人,甚至是对精神家园的思念 ;而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所反映的女性的失意与忧伤也使得月亮成为孤独失意者的寄托,中国士大夫失意之时总是视月亮为知己,聊以自慰。
此外,月亮作为一个天体,阴晴圆缺,周而复始,它既代表着运动,又象征着永恒,总会引导人们做出对生命对时间对宇宙的哲学思考,激发中国文人墨客的天问意识和人生感悟。而禅家也总是习惯以月悟禅,以月悟道,以达到清虚高远,超脱空灵的境界。
2,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原型
西方文化中的月亮原型意象有着复杂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在希腊神话中有着三位月亮女神,分别是 :弯月女神阿尔忒弥斯(Arthémis,在罗马神话中其对应狄安娜Diane),满月女神塞勒涅(Séléné), 以及冥月女神赫卡忒(Hécate)。西方文化中的月亮原型意象的内涵,主要是受到三位女神各自的属性和性格特点影响。和中国月亮原型相似的是,西方的月亮女神也与女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三位女神代表着三个不同时期的月亮一样,她们也象征着女人一生中的三个阶段 :阿尔忒弥斯,弯月女神,象征着少女的纯贞与活力 ;塞勒涅,满月女神,象征着成熟女性的美以及作为母亲的生育能力 ;赫卡忒,残月与黑夜女神象征着老妪的年老体衰,丑陋甚至死亡。
阿尔忒弥斯是宙斯和勒托的女儿,出生在德劳斯到附近的一个岛屿上,她出生时为了躲避宙斯的妻子——赫拉的愤怒,南风带她飞离。她出生九天之后,帮助母亲勒托顺利地生下了孪生弟弟阿波罗(即太阳神)。在她众多的神职中,首先她是弯月女神,这也是为什么她总是以一位额头上有着一个弯月标记的年轻貌美的姑娘的形象出现。此外,阿耳忒弥斯是希腊神话中少有的处女神,与雅典娜和赫斯提亚并称为希腊三大处女神。她是“永不被驯服的处女”:“金色的阿芙洛狄忒9,你让爱产生,你让所有人因爱而激动,可是你的法力却不能作用于三个人的心 :赫斯提亚,纯洁的处女 ;蓝色眼睛的雅典娜,她唯一关心的是战争 ;以及阿尔忒弥斯,狩猎女,树林山川的恋人。”然而这是位冷酷的甚至残忍的女神,有着极重的报复心理。作为狩猎女神,她随身带着狩猎用的箭,如若有人以任何方式侵犯到了她个人或是她的亲人,那人将会招到女神残酷的报复。她把仙女卡利斯多变成了一只大熊,长着恶魔般的嘴巴和充血的眼睛,只因为这个仙女爱上了自己的父亲宙斯 ;她把偷窥自己沐浴的猎人阿克提安变成一头鹿,并在那之后让他被自己饲养的猎犬群追上并咬死。直到他被狗群撕成了碎块后,阿耳忒弥斯的怒气才消了下去。还是孩童之时,她与阿波罗一同联手用毒箭射死了对他们生母勒托不敬的尼俄柏的六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只因为尼俄柏自夸自己有十二个儿女,比只有两个孩子的勒托强多了。而在荷马史诗中,因为希腊军的首领阿伽门农自诩射箭的技艺比她高,她便让阿伽门农献出自己的女儿,否则希腊军将得不到有利航行的海风,一直被困在异乡,到达不了特洛伊。
弯月女神阿尔忒弥斯是多面的,她虽然有着少女的美丽和纯洁,可是她在报复时残酷无情,正如她所散发出来的光辉一样,银白色的色泽,纯洁却冰冷,让爱慕她的人望而却步。
尽管阿尔忒弥斯是贞洁的处女,由于她帮助自己的母亲顺利产下弟弟,因此她同时也是保护女性顺产的女神,也暗示着女性的生育能力。
满月女神塞勒涅是提坦巨神许配里翁与忒亚的第二个孩子,老太阳神赫利俄斯和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姊妹。塞勒涅是月亮的象征,更确切的说是满月,她一般被描写为一位面目皎洁的妇女,在海中沐浴之后,驾着银白色的马车穿越夜空。塞勒涅与其兄弟赫利俄斯每天轮流驾车从天空经过,形成昼夜交替。罗马人称其为卢娜。塞勒涅的爱情故事有好几则,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她与恩底弥翁的爱情故事。恩底弥翁是一个受塞勒涅爱慕的美少年,被众神赐予了永恒的青春,但代价是在卡里亚的拉特穆斯山的山洞里永远长眠。塞勒涅每天夜里都会探望沉睡中的恩底弥翁,她还给恩底弥翁生育了50个女儿。
满月女神塞勒涅给月亮原型赋予了另外一层意义 :成熟女性的美丽和温柔,以及女性的生育能力。
最后,冥月女神赫卡忒是暗夜女神勒托之妹星夜女神阿斯忒瑞亚(Asteria)和破坏神珀耳塞斯(Perses)的女儿,同时也干预婴儿的降生、儿童的教育、财富的创造、渔猎和航海等人间事物。在较晚的时代,传说除赫利俄斯外,只有她目睹冥王哈得斯(Hades)抢走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她帮助得墨忒尔寻找女儿,成了冥后的侍者 , 专管妖魔鬼怪和冥土的亡魂。同时赫卡忒在古希腊的巫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人相信,月亮的圆缺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 :满月使所有事物蓬勃壮大,而亏月则阻碍一切事物发展,所以亏月有利于治病或驱邪。色萨利地区的居民还相信,女巫会在月食时施行法术。她又是魔法和巫术的保护神,她的名字在咒语中到处可见。月夜,她经常在妖魔鬼怪和三头狗的伴随下,出没于三岔路口和坟场。因此,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人们总要在三岔路口用蛋和鱼向她献祭。她与阿尔忒弥斯相混同,被认为是野兽的统治者,同时又常与月神塞勒涅混同。10
通过对希腊神话中三位月亮女神神职及主要事迹的了解,我们可以推导出西方文化中月亮原型的象征意义,西方月亮原型的意象是复杂的,多变的 :月亮总是和女性的一些属性相关联,她美丽纯洁,却冷酷无情 ;她温柔多产,保护女性 ;她黑暗丑陋,精通魔法巫术,象征死亡,使人恐惧。
三、中法诗歌中月亮意象的运用
那么中法两国的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原型在两种语言的诗歌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
1, 中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月出》是出自《诗经 · 陈风》的一篇。
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情诗。13月光的皎洁使人联想到了爱慕的人的美貌,联想到了美人在月光下窈窕的身姿,因为见不到倾慕之人,望月更是使人倍受思念之苦。这里描写的“佼人”正是中国古典美人的写照 :面容姣好,温婉宁静,月色的朦胧又给美人增加一层神秘感,朦胧的美感。
望月怀人的迷离意境和伤感情调一经《月出》开端,后世的同类之作便源源不断,而《月出》中望月怀人的对象人群也在不断地变得宽广 :怀念爱人,怀念亲人友人,甚至于怀念故乡抑或是对宁静的精神家园的思念。如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李白《送祝八》中“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中望月怀友,杜甫《梦太白》“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也是属于望月怀旧人,又如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在异乡漂泊,在船内望月,所看所听所感,都在触发诗人远在异乡漂泊,孤独思乡的心境。这些滥觞于《月出》的望月怀人诗赋作品,总能使我们受到感动与共鸣,这也正如月亮本身,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14
月亮也时常触发诗人对时光流逝对宇宙永恒的感叹,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借月亮的永恒来抒发人生短暂光阴如水的感叹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如此,“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上的月亮是永恒的,年复一年不曾改变,而人生代代,短暂易逝,诗人由此来抒发对人生短暂的嗟叹。
而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月亮则寄托了诗人的失意与落寞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王维在《竹林馆》里中写道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宁静的月夜,诗人独自在竹林中弹琴吟唱,诗人与竹林,月亮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寂静空灵的世界。15
2,法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法语诗歌中有关月亮的诗歌并不多见,这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应该就数魏尔伦的《月光曲》了,这首诗后来给无数音乐家带来了灵感,将其谱成了曲子,其中最出名就是德彪西的《月光》。
诗中月亮始终悬挂在天空中,而月光也融入了诗中描绘的景色——公园舞会的景色以及心灵的景色,正如诗的第一句就写的那样“你的魂是片迷幻的风景”,外部的景色在诗中同内心的景色融为一体 :外部人们穿着“彩装”,戴着面具,在贝加摩舞曲伴奏下翩翩起舞,“曼声低唱”,如此的美妙使人们开始产生怀疑——“不敢自信他们的好梦”,他们的歌声与“忧郁而又美丽”( 第九行triste et beau) 的月光融为一体,“使鸟儿们在林中沉入梦境,使那些喷泉醉心地啜泣”(第十、十一行)。而在朦胧的月光照耀下,石丛里的喷泉的轮廓也变得苗条轻盈起来,婉如少女一般。这里的月亮让我们想到了两位月亮女神 :阿尔忒弥斯的苗条与轻盈,塞勒涅悲伤的爱情故事。诗人笔下的月亮也让读者置身于那个梦幻的舞会,却也让人体会到心灵深处难掩的忧伤。魏尔伦的诗注重音乐性,而这首《月光曲》更是把诗的音乐性和画面感结合的恰到好处,好似一幅华托笔下的油画。而诗中也是精致的画面(“彩妆”,“假面”),朦胧的色彩(月光下的树林,小鸟,和喷泉)和各种声音(贝加摩舞曲,诗琴,舞者们唱的小调,喷泉的流水声等)相结合, 烘托出忧郁的内心世界。
魏尔伦的另一首诗《白色的月》中的月亮意象则是以月色来邀请爱人共度良宵,月亮在这里则是女性美和爱情的象征 :诗中我们仿佛看到月光下,微风掠过树枝,那婆娑的声音像是在低语,呼唤爱人 ;月光下,池塘边,微风拂过柳树的声音,像在叹息,这么美好的时光千万不能浪费,于是诗人邀请爱人一起“梦罢,正其时”(Rêvons是命令式,从动词变为可以看出,省略的主语时‘我们,咱们’);最后一节,月光给苍穹镀上虹色,而自苍穹之上,无边的静笼罩着大地,“温婉,慈祥”,像爱人的臂膀,诗人不禁发出感叹 :幸福的辰光!
如果说在魏尔伦的笔下,月亮多以一种宁静的女性美出现,那么在缪塞的笔下,月亮的形象则更加复杂,试读缪塞的《月之歌》(《Balladeàla lune》)16节选 :
“……Lune, quel esprit sombre /Promène au bout d'un fil,/Dans l'ombre, /Ta face ou ton profil ?
Es-tu l'oeil du ciel borgne ? /Quel chérubin cafard /Nouslorgne /Sous ton masque blafard ?
N'es-tu rien qu'une boule, /Qu'un grand faucheux bien gras /Qui roule /Sans pattes et sans bras ? ……
Es-tu, je t'en soup?onne, /Le vieux cadran de fer /Quisonne /L'heure aux damnés d'enfer ?……
Va, lune moribonde, /Le beau corps de Phébé /Lablonde /Dans la mer est tombé.
Tu n'en es que la face /Et déjà, tout ridé, /S'efface /Tonfront dépossédé……”
“……月亮啊,/ 低沉的灵魂在天际游荡 / 黑暗之中,/那是你的正面还是侧面?
你难道是天空的独眼? / 像好奇的孩子 / 在灰白面具背后 / 窥视我们?
你其实也就是个大圆球,/ 或是只 / 无手无脚 / 滚动着的肥大盲蛛吧?
我还怀疑,/ 你难道是只年岁已久的铁钟,/ 给地狱中的罪人 / 报时?……
走开,垂死般的月亮,/ 金发美女 / 菲比女神 / 曼妙的身躯坠入海底。
你只是她的脸 / 且早已遍布皱纹 / 美艳额头 / 早已不在。……”17
诗中的月亮是“低沉的灵魂”,“天空的独眼”,“大圆球”,“无手无脚”的“肥大盲蛛”,“年岁已久的铁钟”等等,何其丑陋!诗人在诗中也影射了三位月亮女神,而在诗人的眼中,彼时的月亮恐怕最符合赫卡忒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在诗人笔下,月亮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不再是美人,而是“垂死的”,“遍布皱纹”的老妪。
四、 结语
月亮意象 篇8
加拿大人诺思罗普·弗莱是“原型批评”学说的重要代表人。他认为:“我需要一种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文学, 但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一部真正的文学史, 而不只是把文学史比作某种其他的历史。正是在这一点上, 我强烈地感到文学传统中的某些结构因素极为重要, 例如常规文类以及反复使用的某些意象或意象群, 也就是我最终称之为原型的东西。”由此, 弗莱正式在文学批评领域提出了“原型”这一概念, 将“原型”概念由心理术语转换成了文学理论术语。弗莱《文学的原型》认为, 原型是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一些联想群”, 是“具有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在原型批评理论家看来, 整个人类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几部不同类型作品的不断反复出现。先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意象通过“集体无意识”渗透到一代代作家的血液中, 再被这些作家“无意识”地通过一部部具体作品创作出来, 并再次影响到其后的作家。在不同作家创作出的这些不同作品中, 虽然其中带有每个作家自身的特色, 但其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意象却总能在先代作品中找到原型。本文中, 笔者将从张爱玲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着手, 去分析传统文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张爱玲小说中对月亮意象进行了着力的描绘, 它们有着很丰富的原型意义, 她对月亮的感官色彩的印象捕捉, 充分显示出她的艺术思维的独到与精细。她笔下的月亮, 无不感应着人物的特定情绪、瞬间感受和印象, 从而有机地嵌入到了人物的心理过程和感情生活中, 成为很重要的原型。原型批评理论代表人物弗莱认为, 某些自然界的普遍意象的重复出现不能仅仅视为一种技术上的“巧合”, 而是应当将其看做是某种“原型”的反复出现。张爱玲小说中就反复出现月亮意象, 就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重要原型。
(二)
从先秦传说到现代小说, 月亮频繁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月亮这一原型同时具有3种意义。第一种, 月亮与美好人性、高洁品质相关照,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举杯邀明月”、“莫使金樽空对月”, 刘禹锡的“尘中见月心亦闲, 况是清秋仙府间”等月亮原型表达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内涵———对宇宙时空的敬畏, 对永恒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指人生团圆美满或光明磊落的心性, 月亮给人以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感觉。第二种, 月亮是带有强烈的阴郁色彩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传统审美原型中, 形成了多组“月”的意象群, 而这些意象群是充满了悲凉色彩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第三种, 月亮被看做女性尤其是母亲, 别称“婵娟”。传统哲学中男为阳、女为阴的观念则开启了月和女性关联的思维模式, 历代作品常用月亮来比喻女子, 如说“闭月羞花”便是如此。中国神话传说中, 月亮神是太阳神曦和的妻子。西方文学中, 月亮原型与母亲意象相关联, 巴比伦人称她为伊什塔尔, 埃及人称她为伊希斯, 叙利亚人称她为阿塔格提丝, 希腊人称她为阿尔特弥斯, 都是母性的形象, 据说月亮女神是远古大母神的分身和职能分化者, 是生长繁衍和生育的守护神。老舍《月牙儿》中, 月亮不停地出现, “我”从一个单纯的学生逐渐沦为一个妓女, 月亮或“清亮而温柔”或“带着寒气”, 是一个包容各种苦难的母亲, 它带有强烈的女性与母性特征。
张爱玲笔下的月亮便属于第二和三种原型意义, 由于张爱玲自己从小就缺乏母爱, 受尽继母的虐待和委屈, 她笔下的月亮正是反映了她心理潜在的对血缘亲情的否定、不信任和归于虚无的想法, 作品中出现了自私、阴鸷、狠毒的母亲形象, 第一次典型、明确地对母爱进行消解, 母性人格中充满了金钱、自私、功利、变态。月亮虽然常是清辉普照, 大、白、圆的, 却有“死寂的蓝影子”, 一出现就象征着母性的自私、虚伪和冷酷。月亮象征着苍凉寂寞, 不仅月亮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心理之间的关系有鲜明的对应, 甚至月亮在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每一次升起都带着恐怖的感情色彩, 具有深邃的象征意蕴。同时张爱玲的月亮原型也被赋予了现代性内涵, 这与一开始白话文运动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有关, 在《狂人日记》这篇小说里, 月亮在其中成为人的心理世界的映照:对周围杀机四伏的惶惑不安, 焦虑恐惧, 在洞穿了那个貌似和谐安详的吃人世界后, 一切都疯狂了。张爱玲成功地继承了鲁迅将月亮原型生发出的现代内涵, 并将其发展, 月光里的人、事充满了丑恶、猥琐, 人性残缺, 月亮充满了阴郁、肃杀之气, 这显然是自然景物与主人公的心理情境相吻合, 使月亮在原指意义的逆差中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 月亮原型具有了残酷的隐喻义。
(三)
张爱玲在她早期小说《牛》里便两次出现了月亮意象, 当悲剧的主人公禄兴被牛顶死后, 15岁的张爱玲这样描写夜景:“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上, 被炊烟薰得迷迷蒙蒙, 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 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 可生活仍在继续, 月亮照样升起, 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变。与自然相比起来, 人是多么地渺小、人的生命是何等地脆弱, 一个农村无产者租来的牛不听使唤, 自己最终惨死在牛角底下, 小说中的月亮无疑更增添了作品冰冷、残酷和感伤的氛围。
月亮原型在小说《金锁记》里运用得最成功, 全篇9处写到月亮, 或蜻蜓点水, 一笔带过, 或浓墨重彩, 精雕细琢, 将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浸透了生命中种种不尽苍凉的情绪。每到小说情节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的重要关头, 月亮原型都会出现, 而每次月亮的出现都会深化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
小说一开头就通过月亮意象把读者带入一个伤感、凄清的故事:“三十年前的上海,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 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 陈旧而模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 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 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 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着凄凉。月亮还是30年前的那个月亮, 而30年前的年轻人现在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现在的年轻人 (30年前———30年后) , 故事的人物也在变 (年轻人———老年人) , 不变的是故事的内容和地点, 而这故事的见证者正是那千古不变的月亮。”这样的月光给全文笼罩了一个凄冷的氛围, 全文的基调是苍凉的, 暗示了故事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说结尾写道:“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 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 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这里月亮原型在小说结尾的重现, 使其成为贯穿全篇的主题意象, 随着月亮的“沉了下去”, 也结束了曹七巧的命运, 同时也增强了故事悲剧的延续与永恒, 象征着整个人生就是一出“完不了”的悲剧。在这里, 作者反复用月亮这个客观物象, 通过暗示、烘托, 以含蓄、曲折的语言, 表示30年时光的流逝, 以及中国旧式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里月亮的出现是模糊的、残缺的, 或是癫狂恐怖的, 都缺乏月光在通常意义上的温馨浪漫的情调, 这种意象的运用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有意用月亮来象征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变态情欲的可怖, 同时也含有作家本身对人生难得圆满的叹息之情。
曹七巧和儿子长白抽大烟的晚上, “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 一搭黑, 一搭白, 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 月亮缓缓地从云里出来了, 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 是面具底下的眼睛。”七巧也像月亮一样, 带着狰狞的脸谱, 毫无母性, 不怀好意地炯炯地向儿子刺探儿媳的隐私。因为她自己受到摧残而引起了心理变态, 便忌妒儿子和儿媳, 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她借让长白给自己烧鸦片而不让他和芝寿同房。半夜三更的烟榻上, 母子对抽鸦片, 取笑可怜的芝寿。
她儿媳被折磨得心枯力竭, 她想死, 她眼中的月亮是这样的:“隔着窗玻璃望出去, 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 一搭黑, 一搭白, 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 一点, 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 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 是面具底下的眼睛”。芝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恍惚已不在人间。周围的世界发了疯,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 高高的一轮满月, 万里无云, 像是漆黑的天上一个白太阳。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在月光照耀下, 脚是“青, 绿, 紫, 冷去的尸身的颜色”, 这里的月光给人诡异、恐怖、阴森的感觉, 正与曹七巧给的感觉相吻合。这里的明月却成了太阳, 异常的自然现象, 而现实世界里, 对待她的也都是冷酷反常的现象。这里的月亮, 显然不具有感情抚慰的功能, 而是一个异己的令人恐怖的力量。把月亮比做太阳, 这看起来颇不合情理, 却恰当地表现了芝寿的心理状态, 在她的意识中, 到长白家来是悲剧, 悲剧是持续而永恒的, 月亮变成了白太阳, 成为她婆婆的化身。太阳向来用于指男性, 月亮具有了太阳的色彩, 则显示出七巧代替压迫芝寿, 月亮具有了太阳的权威与暴戾, 是七巧变态的权威体现, 她以女性身份执行着男性社会的律法。出于女性的护犊心理, 从《孔雀东南飞》以来, 婆媳对同一个男人的争夺是自古以来就绵延不断的悲剧主题, 但曹七巧是格外特别的一位婆婆, 她把人性的悲哀发挥到极致, 在这场争夺中, 芝寿是输家, 七巧也未成为赢家, 月亮的白映衬着人世间的彻骨冰寒。
七巧的女儿长安怀着寂寞痛苦的心绪, 她眼中的月亮, 是模糊的残月:“黑灰的天, 几点疏星, 模糊缺月, 像石印的图画。”月亮毫无母性, 有的只是恐怖, 七巧在仇视与嫉妒的心理下, 作为一个旧时代同样受欺压的妇女, 把可怕的报复落在了长安的头上, 无辜的长安成了受害者。
月亮的形象和色彩不管在《金锁记》里怎样千变万化, 这不同的月亮和月色, 完全是人物心灵世界的披露, 充满了狰狞和恐怖。
在《倾城之恋》中出现了3次月光, 3次月光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 银色的, 有着绿的光棱。”月光成为绿色, 是令人诧异的。正是在人们的这种疑惑中, 男女主人公演绎着他们的爱情滑稽剧。“十一月尾的纤月, 仅仅是一钩白色, 像玻璃窗上的霜花。”“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 又回到了墙根下, 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三段描写都不同程度地把流苏和柳原凑在了一起, 似乎是个大团圆结局, 而“月光”泄露了天机, 请注意这段文字:“然而她不由得想到了她自己的月光中的脸, 那娇脆的轮廓, 眉与眼, 美得不近情理, 美得渺茫。”“渺茫”、“不近情理”的月光、朦胧、恍惚的月光, 再加上伴随月光出现的“梦”, 似幻非幻, 结合张爱玲前面对范柳原、白流苏刻画再三的的自私虚伪的本质, 随着倾城的覆灭, 在最后的一刹那之间, 自私的范柳原决定娶自私的白流苏为妻, “倾城之恋”的美名之下只是男女之间自私无比的交易, 是文明的毁灭使柳原看出生命的渺小, 他的内心与“倾城”的荒凉合二为一。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 有很多月亮原型的生动比喻和描写。这些不断浮现在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是寒冷的、朦胧的、伤感的、残缺的……亘古长存的月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映照着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人物, 照出他们内心深处的隐秘和残酷, 也照出他们心灵深处的软弱和惶恐, 更照彻着文明发展过程中艰难行进的人类本相。
参考文献
[1][加]弗莱.批评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杨泽编:《阅读张爱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 大地出版社, 1995年版。
月亮意象 篇9
1 月亮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 对伴侣、纯真以及美好事物的渴望
《静夜思》是李白一首著名的诗歌, 也是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篇。通过“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可以体会到作者远在他乡对家乡的思念。宁静的夜晚, 天空只有一轮皎洁的孤月, 客居他乡孤身一人的游子此时望着天上的月亮,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月亮在这首诗里就象征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写给左迁的好友王昌龄的一首诗。其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把对好友的祝福、思念以及惜别之情化作一片“愁心”, “愁”在此处不能单纯理解为忧愁。李煜的《相见欢》中有句云:“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离愁别绪是一种复杂的心情, 作者把这一番滋味化作愁心寄向明月希望明月可以把它的心情和祝福转交给好友, 好友的离散让作者心中无限悲戚。或许是月夜, 或许不是, 在那一刻月亮成为了作者的伴侣, 也可以说是知心人, 将“愁心”托付与它, 它会向好友转达。同样在《月下独酌》中, 月亮也扮演了陪伴者的角色。“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在无人相伴的情况下, 富有浪漫主义情调的李白可以“举杯邀明月”, 月亮此时即为诗人的伴侣。
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中, 主人公奥赛罗在听信了毁谤妻子苔丝狄梦娜的谣言后说道:“她的贞节曾如狄安娜的面纱一样纯洁, 现在却变得像我的脸一样黑了。”狄安娜是希腊神话中天神Zeus和Leto的女儿, 在罗马传说中她是狩猎和月亮之神。在这段独白中狄安娜是月亮的代言, 苔丝狄梦娜的贞节被比喻如月亮般皎洁, 月亮在此处即为纯洁的象征。
“俱怀逸兴壮思飞, 遇上青天揽明月。”出自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一首送别诗, 如前面所分析的, 面对离愁别绪, 人的心情一般会比较复杂。从诗的一开始, 作者的情绪是比较低的,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在感慨过后心情才趋向平和, 而到此句, 可以感受到一开始的低落已经不再, 而是把自己和友人同古代的贤人相提并论。然后“欲上青天揽明月”, 明月此时未必存在, 它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于前。失意时望月感叹, 将月亮视为伴侣;而失意时想起月亮, 月亮其实代表了作者的希望和梦想, 是渴望得到的美好事物。莎翁《仲夏夜之梦》中的独白是这样的:“美丽的希波吕忒, 现在我们的婚期已快要临近了, 再过四天幸福的日子, 新月便将出来;但是唉!这个旧的月亮消逝得多么慢, 她耽延了我的希望, 像一个老而不死的后母或寡妇, 尽是消耗着年轻人的财产。”与相爱的人结婚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比幸福的。在这一节里, 将要在四天后迎娶他的新娘希波吕忒, 对幸福的向往使得他讨厌日子过得太慢, 也就是句中所说旧的月亮消逝的太慢。同时他祈求时间过得快一些, 希望新的月亮快些升起, 新月亮的升起代表着他的幸福已经降临。因此, 月亮在这里也代表了讲话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渴望。
2 月亮意象代表嫉妒、悲伤及一些反面事物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爱情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中, 当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的花园里等待朱丽叶时, 由于夜晚的光线不好他看不见朱丽叶, 于是他说:“升起来吧, 美丽的太阳, 赶走嫉妒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在罗密欧看来, 朦胧的月光此刻成了他接近幸福最大的障碍, 他认为月亮嫉妒朱丽叶的美貌, 或许也嫉妒他即将得到的幸福而不愿给他明亮的光芒。因此, 他呼唤太阳升起赶走朦胧的月亮好让他看见他心爱的人。同样在这一节里, 当罗密欧遇见朱丽叶并向她表达爱意时, 他说到:“姑娘, 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 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 我发誓——”然而, 朱丽叶打断了他, “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 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 你要是指着它起誓, 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月有阴晴圆缺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月亮在这里被看作是变化无常的事物。由于月亮的这些特点, 朱丽叶阻止了罗密欧依月亮起誓, 因为她担心他的爱情会像月亮一样善变。《哈姆雷特》中雷尔提在临行前向妹妹欧菲利亚说道:“贞女不露其娇与月, 节操难抵毁谤口碑。”在这里依雷尔提之见, 有节操的女孩不该在月亮下展现自己的美丽, 言下之意月亮在此并不代表美好的事物。据上下文分析, 月亮在此处应该是代表邪恶的事物。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月亮不仅代表了臆想中的伴侣, 也是诗人孤单的体现。从题目《月下独酌》中可以体会到一轮明月高悬天空, 诗人在月下独自喝酒的心情。“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越是有月亮陪伴, 越发显得场面冷清。因此, 月在本诗中还有一个象征意义那就是孤独。同样在《蜀道难》中, 月亮意象也被用来烘托悲凉的气氛。“又闻子规啼月夜, 愁空山。”子规即杜鹃, 在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如“化作啼鹃带血归”,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杜鹃啼血猿哀鸣”等等。子规其实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鸟儿, 这里把子规、月、夜、愁、空山几个意象放在一起, 就更显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月亮意象在李白的诗歌里大多数时候是象征一些较为正面的积极的事物, 而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月亮则通常代表一些较为消极的反面的事物。月亮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的事物, 然而从东方到西方, 人们对它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李白和莎士比亚都是他们那个时代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的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会影响当时的人们, 二人的观点和看法可以代表各自所在的那个时代。通过对李白和莎士比亚作品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分析, 寻找到了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 而从这个角度出发, 可以弥补一些阅读中所忽略的内容, 对名著和中西方古典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
摘要:作为一个意象, 月亮经常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因其淡而干净的颜色和圆圆的形状, 月亮通常被看作一些正面的事物, 如宁静、纯洁、思念、美人和一些作者想要获得的美好事物。然而, 因其阴晴圆缺和清冷, 月亮又被看作是悲伤和反面事物的代言, 如嫉妒、不忠、悲伤和轻浮。李白和莎士比亚是世界闻名的诗人和剧作家, 月亮意象经常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有正面的含义也有反面的含义。通过对他们作品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分析, 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解读这两位文学家的不朽名著, 探寻中西方古典文化的差异。
月亮意象 篇10
一、月亮意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
意象是汉语言文本传情达意的重要形式, 是创作主体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被读者所感知的具象, 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月亮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 能够为意象的塑造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 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并被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沿用、发展、创新, 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 它们超越时空, 成为凝聚汉民族精神意味、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符号、载体。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通过课文和古诗词这两种途径呈现。课文中出现月亮意象较典型的有《嫦娥奔月》《望月》《月光启蒙》《二泉映月》等, 课文中借对月亮的描写、对月亮意象的运用, 或表达了人们对宇宙的美好向往和无限想象 (《望月》) , 或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流逝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月光启蒙》) , 或衬托渲染人们的愁绪与孤独 (《二泉映月》) 。
古诗词中有10首直接借月抒怀的诗词, 这些作品中关于月亮的意象内涵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渲染清幽的气氛, 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寄托相思之情, 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怀。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4.蕴涵时空的永恒, 抒发人生短暂、人生无常的感慨。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其中以明月抒发对故乡、亲人、有人的思念之情的象征比较多。
由于意象的独特特点, 注定不能像定理、公式的教学那样用概念化的方式去说明、印证, 不能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讲解、传授。应当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艺术的妙悟, 领略母语学习的真谛, 感受民族生命的律动。
二、月亮意象的教学方法
1.联想想象, 感受月情
运用形象思维, 发挥联想和想象, 去把握月亮意象, 这既符合文学欣赏的规律, 又切合小学生的实际。由于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的限制, 小学生一般不是从理性上去审视作品, 而是从感性、经验的角度去阅读欣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使作者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美丽画面, 从而得到美的感受。
如《静夜思》教学, 教师一连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李白的话, 对着月亮, 你在想什么?”、“对看着明月的李白, 你想问他些什么?”“读了这首诗,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月光照到地上为什么称霜呢?”学生由己推人, 想到冰冷的月光洒在地上像白霜一样寒冷, 体会到李白孤身在外, 月光如霜, 心比霜还冷。学生不仅对月亮的意象理解得更深刻, 而且透过李白对月的描绘, 感悟诗人的孤独情怀。由此可见, 激发学生驰骋自己的想象力, 可以激活情感.感受月亮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深入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
2.情境体验, 品悟月意
如何引领学生畅游“意象的河流”, 将文本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形象, 特级教师施建平执教《泊船瓜洲》运用的是创设情境、学生体验的方法。施老师先范读课文, 用简笔画勾勒出诗人、船头、江水以及一轮明月的形象, 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在栩栩如生的简笔画的引领下, 在意蕴深远的古典名曲的启发下, 在施老师娓娓动听的话语的帮助下, 学生迅速进入诗歌写作的情境, 充分体验到在诗人肩负改革大计, 为了国家大事, 已经离家很久, 现在虽近家门, 却又无法归家的感慨;体验到作者发出“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来自灵魂深层的呼喊;感悟作者通过月亮所表达的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复杂的人生况味。
诗歌如此, 课文也如此。《望月》中宁静的夜晚, 皎洁的月光, 银色的海面, 留给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舅舅和小外甥的对话给学生带来了经验的比照和心灵的碰撞。教师首先和学生共同欣赏文本, 让文本的审美意蕴感动大家,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你有没有看过月景?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月景?”“在小外甥眼里, 月亮是什么啊?”“长大的舅舅借着月亮想说什么呢?”通过一系列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会到小外甥眼里的月亮、舅舅眼里的月亮、引用古诗中的月亮和作者笔下的月亮, 都是一个月亮, 在不同的人看来却是多样的, 寄托着不同的情思。正所谓披文显象, 显象得意, 月亮的意象也逐渐明晰。
3.拓展延伸, 升华月韵
月亮意象从早期的美丽哀愁的象征, 经过历代文人 (尤其是唐代) 的创造, 以其形象的丰富性与哲理的多样性熔铸成中华文化的一个经典意象。小学语文中月亮的意象虽不能涵盖月亮的所有意象, 也不如中学体现的深刻, 但毕竟表现出了丰富多样性。为拓展学生对月亮意象的感悟, 不仅仅是孤独寂寞的情绪, 有时也会给人以美好、动态的感觉, 激发学生对月亮的无限好奇和审美体验, 教学中常运用延伸拓展的方法, 提供关于月亮的语句, 或在差异中比较辨析, 或在同构中类化认知, 探究和品味月亮在作品中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蕴。
月亮意象 篇11
关键词:月亮,诗词,意象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 每一个人都会记得月亮这个意象。当千古明月穿越了不同民族文化视野的时候, 它就具有了特定的文化意蕴。每一个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 都有他自己关于月亮的解读。李白有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 , 苏轼有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他们或停杯相问或举杯相问, 其实, 我们对天上有明月有过多少发问呢?作为中国人, 我们心中的明月到底可以从哪些角度了解呢?它在我们的生命中仅仅是一个点缀吗?仅仅是一些风花雪月的传说吗?还是说它有更深刻的意味呢?
一、太阴之象——月亮的哲学意象
大家知道一个名字“太阳”, 但大家不知道, 跟太阳相对的月亮还有一个学名叫“太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平衡是阴阳的平衡, 那么熟悉了阳光下生活的我们, 应该去看看太阴之象能给我们哪些启发。
在中国的哲学里, 月亮的这种变化是一个主题。在大地之上的天空, 黑夜的月亮与白昼的太阳形成平衡, 它们的形象被远古的中国人提炼为“阴”和“阳”。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 《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说明道是一种平衡。“道是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这是《老子》中的描述, 它可以为天下母。但是, 道呈现的状态, 这种周行不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衡。《吕氏春秋》中说“月也者, 群阴之本也。”可以看出月亮属阴, 这是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心理投射, 因此它成为我们内心的文化默契。“广大配天地, 变通配四时, 阴阳之义配日月。”月亮盈极而亏, 亏极而盈, 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
太阳圆满而热烈, 它充满了光明。它代表着我们在社会人格中的进取心。月亮却是阴晴圆缺永远变化, 它代表着我们自然人格中的平常心。今天, 什么是最大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你穿越万古山川, 天地江河, 你体会到这种变化, 大自然对人是最深刻的教育。比如说太阳和月亮的教育, 它让你知道一阴一阳之间, 完成的一种平衡。进取心让我们拿得起, 平常心是让我们放得下。
现在, 我们在月亮下的思考越来越少了, 月亮能教给我们的道理却是太多了。中国佛家说什么叫做圆满呢?最好的境界是七个字:“花未全开月未圆”。一个人在有所期待的时候是最美好的。然而, 我们今天太追求圆满了。比如媒体上常说“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其实还不如说“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呢?”就是那种不掩饰自己的弱点痛处, 抱着一种坦率的勇敢, 在这个世界上真实走过的一生。它不一定完美, 但很踏实。所谓完美, 就是方方面面绷到了花已全开, 月已全圆。《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是说这世界上一切都是在圆转之中, 即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变换着它的形态而不会最终停顿。
二、轮回永生
月亮就在望朔之间周而复始, 这就是中国的农历, 为什么要以一个月、一个月来相计算, 它是一种循环, 他是一种不死的精神, 大家最经常知道的关于月亮的神话就是嫦娥, 嫦娥正是因为吃了长生不死之药所以奔月。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树, 吴刚一斧子一斧子地砍着这棵树, 砍而复合, 砍而复合, 所以, 整个在月亮上面代表的这种精神, 其实都是一种周而复始、流转之中, 精神的那种长久, 精神的那种轮情。因此, 月亮还有一个意象, 就是月亮的年华是在轮回中永生的。因为它在盈极的时候, 它又最后亏损, 就在这样的潮起潮落, 月盈月亏之间, 它获得了真正的永生, 这也是一种哲学的意味。
中国的禅宗是把佛教在中国本土上真正蔚为大观地发挥起来。禅宗对明月的感悟是这样的:“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五灯会元》) 是说真正不变的永生的循环的这轮明月, 它能够照见我们内心什么样的动静呢?还是《五灯会元》上说得好:“见山不是山, 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 都是一轮月。”这是一个饱含了禅悟的一首偈子, 讲的是佛家对生命的彻悟。对于山水的感悟, 佛家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第二个层次“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第三个层次“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这就是在哲学上的正反合的三个阶段, 如同大家看这个世界, 当你刚刚进入生活的时候, 觉得世界应该很美好, 人性应该很善良, 但是上大学后, 直到出去求职就业, 就觉得更难了。你对这个世界一定会有一段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的时候。可是你要相信, 最后人真正走向平淡, 走到人对这世界本来认知的时候, 会发现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所以叫做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 在阴晴圆缺的循环流转中, 人的认识也是以这样一种螺旋式的方式, 完成着它的前进。
三、澄澈如月的平常心
诗僧寒山曾说“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 教我如何说?”心似朗月, 这是中国人追求的一个境界。就是因为明月清辉, 它可以去涤荡我们人间的不快, 它可以消除那些阴影, 它可以保持着我们心灵的澄澈。中国的道家也有这样的说法。庄子说“天地有在美而不言。”无论是山川还是明月清风, 这个世界上至极的美好, 只有让它与自己物我合一, 你才能够体会到心理的那份明朗, 但不可言传。这种境界, 中国道家、佛家都在追求。
寒山还说“圆满光华不磨莹, 挂在青天是我心。”他就是这样看月亮的, 为什么他说我心是秋月呢?他从来都觉得挂在天空的就是自己的内心, 天地可证, 澄澈如月, 这就是一颗人心。我们现在说人心叵测, 你能想到中国的古人在禅悟中能够远远看见自己的心就县挂在天上吗?中国的宋词说当你看见“天边一钩残月带三星”的时候, 一抬头你就撞见了自己的心。圆满有磊落透彻的情怀, 残缺有惆怅伤感的美丽, 无论残月还是满月, 只要你用心, 你会知道挂在青天是我心。这是一种境界。
佛家有偈语说“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这是非常有哲理的。是说一个人心中有所牵挂就心似千江水, 空中只有一轮月, 但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在任何时候心中都有着一份投射。如果人心没有了这份牵绊呢?也有很多人说要把一些惆怅往事了断, 那个境界放下了就是万里无去万里天。一瞬间, 当牵挂远去的时候, 天空上了无一丝云痕, 这是一个生命的境界。
因此如果你肯静下心来和明月相处, 你会发现就如同《华严经》里说的万川印月, 这种澄澈的安静的中国式的智慧感悟就是以月映人心, 追求着一种空灵的虚静的生命内涵。苏东坡说“静故了群动”, 一个人只有自己的心安静了, 能够了解群体的动向。一个人的心虚静了, 就可“空故纳万境”, 自己腾空了万种境界包纳心中。现在很多人内心烦恼焦虑, 这些都是因为心里面郁结太多了。现在受太阳底下的教育多于月亮下的审美, 如果肯静下以来与月亮交流, 你会发现它跟我们的心一定是有关联的。
我们今天总觉得月亮只是我们的一个外在的天上的星球, 当阿波罗带回月亮的科学信息后, 人们开始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月亮的时候, 我们就失去了很多童话的清莹, 其实我们在今天的科学时代中, 我们应该一方面笃信科学, 另一方面, 我们仍然喜欢童话, 我们仍然愿意自己的心, 可以与明月合一。如果说科学与神话能变成我们的一双翅膀, 那么这样的人生也许我们就会多一些月色相伴。
在太阳之下, 我们每天迎着东升旭日去学习去工作, 看见的一轮太阳永远是稳定的、热烈的、圆满的。它永远给予你光和热, 给予能量, 促使人们奋发进取, 我们从太阳那里学到了进取心,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奋发, 可以超越。人向明月学会了沉静, 可以用一种淡泊的心情看待世间的是非坎坷, 达到自己生命的一种真正的逍遥。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