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2024-10-11

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精选11篇)

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篇1

二.根据综合特色分类法划分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类型和特征?

1.建筑遗产型 特征:典型运用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论并形成一定规模格局,较完整地保留了一个或几个时期积淀下来的传统建筑群的村镇实例:同里镇、周庄镇、乌镇

2.民族特色型 特征: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民族特色和风情的传统建筑的村镇 实例:田螺坑村、肇兴侗寨

3.革命历史型 特征:在历史上因发生过重大政治事件或战役的村镇实例:古田镇

4.传统文化型 特征:能在一定历史时期地域传统文化或在历史上曾以文化教育著称的村镇实例:宏村、张谷英村

5.环境景观型 特征: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或改变对村镇特色起决定性作用的村镇实例:西湾村、俞源村

6.商贸交通型特征:历史上曾以商贸交通作为主要职能,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村镇实例:爨底下村、鸡鸣驿

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篇2

斜错聚落。村落民居参差错落, 成排、成规模的古建筑斜错而建, 整体面向东南方向统一露出缺角, 每座石楼都有门和紧挨的院落相通。石楼露出缺角的角度、内门位置、高度以及宽度都非常相近。暗合了“有钱难买东南缺”这一民间建筑规律。

一宅多院, 多进院落。河北井陉县境内一些保存完好、颇具规模的明清石头古民居成为西部山区的一大亮点, 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大梁江古民居中宏伟豪华的“一宅九院”。这个宅院占地两亩, 房屋百间。有九个院落, 相通相连, 又各自独立。整座院落高大宏伟, 气势威严。这些古民居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双重特色, 依山就势而建, 高低错落, 别具风格。另有河北古村落——万谷城村, 万谷城民居群包括二十余处四合院, 一进院落居多, 也有部分两进、三进院落, 建筑形制多为二层五间北正房。砖雕影壁, 木质精美花饰, 方整条石铺墁院落, 建筑古朴、规整, 充分体现了冀南太行山区民居特征, 同时包含了晋东南民居部分特征。作为一处古村落, 万谷城村基本保留了农业文明时代古村落的生活圈和文化圈, 具有较高的建筑历史、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街巷相通。纵横交错的六街、七巷、十八条胡同贯通全村落, 村落街巷贯穿交错。

堡、窑即村落。河北古村落最大的特色是“有村便有堡, 见堡则有村”, 西古堡是河北省的典型古堡,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集“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四大文化景观于一体, 其中的西古堡、中小堡、北官堡、老君观、凉亭书院等保存下来的建筑,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每座城堡都自成体系, 均垒有高高的城垣, 土垒夯实而成, 整体色彩像陕北黄土高坡。年代不同, 古城堡规模也不一样, 古老城堡在较高地带, 想来人们是凭借其居高临下的优势, 抵御外来侵扰和山洪水患;年代较近的城堡大多建在远离河道、宽阔平展的地方, 规模较大。

河北张家口的窑洞按地域分类属于冀北窑洞区。张家口地区碹窑民居是河北古村落民居的另一典型代表。碹窑大多保留着原生态的一窑三孔构架。一般来说, 中间一孔为正窑, 两侧分别为配窑, 作起居室和炕室。除此之外还有一窑多孔的构架。正房在整个碹窑院落的北部, 多采用五孔或七孔窑洞。在正房的左边或是右边, 有时会建有储放杂物用的杂物房, 顶是用木材加土筑成的, 墙体是夯土墙。顺着窑洞的山墙向南砌筑起夯土墙从而将窑洞围合成院落。

河北古村落的特征充分反映出本民族本地区最具有本质的和代表性的东西, 特别反映出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及习俗、审美观念。

二、古村落景观的人文特色

古村落中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 表现为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景观选择, 以人的命运为核心的景观构造, 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景观念境。因而景观以人为本的内涵则是徽州古村落景观的价值所在。

村落文化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产品呢, 是人类活动创造的并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文化的重要类型。它体现了乡村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 折射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村落文化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记录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保存着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古村落既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也是村民的生活居住场所。受传统生活习惯和现代文明生活的双重影响。它是历史的沉淀, 存留于村落中, 融汇在村民生活中, 对村庄的建造、村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影响, 是古村灵魂。古老浓郁的乡风民俗一代代传扬下来, 保护好这些无形村落文化, 既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 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又见证了中华古老农耕文化的历史。

三、古村落的聚落文化

传统聚落的巷道, 由民居聚合而成, 充满了人情味, 充分体现了场所感, 是一种人性空间。传统的巷道空间为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和有益的场所。小街小巷是建筑间的生活所在, 生活交往当然只有步行时才存在。传统聚落的巷道空间通常都小于三米, 它们的宽度决定了户与户之间近邻关系, 近距离面对面的机会, 增加了邻里交往的可能性。

屋檐、廊、墙、庭院——构成传统聚落交往的中介空间要素。如果说屋顶是中国建筑的特征, 那么屋檐就是中国人的生活特征。有屋檐就有生活, 屋檐不仅是人与天对话, 而且在同一屋檐下能促进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屋檐是屋顶的延长, 更是生活的延续。深的屋檐、窄的廊檐、墙檐、门窗都是传统民居的独特表征。廊子是一种阴阳互含的产物, 是沟通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桥梁。人们在廊子中可随时与朋友倾心交谈, 也可静观框景或动观连续渐变的画面, 享受步移景迁的乐趣。传统聚落的廊为人际交往提供了驻足停步的场所。传统聚落的廊以人的尺度、行为模式和借鉴自然环境为依据, 创造了促进人际交往的过渡空间形态。

中国传统社会一种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 即追求环境优雅、国泰民安、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保存至今的河北古村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文化价值之高, 足可透视中国古代整个人居文化思想和过程。古村落蕴藏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丰厚的乡土文化。古村落也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息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给后人, 留住了昔日的历史和文化烙印。

参考文献

[1].《传统聚落的交往空间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启迪》连蓓安徽建筑2001.6

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篇3

古村落是中国乡土文化活的载体,各地特色各异的古村落承载着区域性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风景园林、民俗风情,记录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宝贵的物质及文化遗产[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地古村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城市化”的冲击,随着抢占性的新建、翻建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不和谐的各类现代建筑与古村落的风貌景观格格不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乡村景观破碎,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引发了砍伐古树名木,使得乡村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农村的发展过程中,盲目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得乡村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大量消亡;其次是古村落的历史性老化,以往居住在古村落的居民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和品质的合理追求,对原有环境的不满意构成古村落保护的内部压力,村民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现象加速村落颓败、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后继无人,造成了老房子的自然老化和无力修复;第三是新农村建设的大拆大建,造成大量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的消失及损毁,特别是当下乡村旅游开发形成的对历史文化村镇提出的挑战,严重的破坏了古村落的风貌。

一、闽东古村落概况

1.数量丰富的古村落资源。闽东古村落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乡土气息味十足,是产生闽东村落景观的沃土和培育富有闽东特色文化的温床,全国古村落调查工作于2012年5月开始,此次调查评价认定体系规定,传统古村落的选址、规划等要代表所在地域、民族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并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历史和考古的价值以及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同时,还要承载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2013年10月根据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单,闽东共有15个古村落入选,分别是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屏南县长桥镇柏源村、屏南县双溪镇双溪社区、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古田县吉巷乡长洋村、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福安市溪潭镇廉村[3]。

2.各具特色文化价值。闽东古村落都是土生土长的,极少受制于人为的规范,更多的是遵循自然的法则,数量丰富的古村落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例如,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是唐朝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的故乡,有着“八闽进士第一村”的美誉,此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中至今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古意盎然;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至今千余年的历史,是屏南历史上“四大书乡”的领衔者,曾有“屏南好漈头”之美誉,辉煌的历史为漈头留下了许多人文元素,并很好地保存下来;寿宁县犀溪乡犀溪村是廊桥的家乡,样式多样的廊桥是具有高度文化研究价值的桥类古建筑。

二、闽东现存古村落风貌保护问题

1.古村落风貌保护相对薄弱。闽东的古村落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现代经济活动相对落后且区域环境封闭独立的山区,比如周宁、福鼎等地的偏远地方,受外界社会影响幅度较小,传统古村落风貌和乡土文化变化不大。在以往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村民对古村落保护不够重视,在日常行为和生活工作中如何去切实保护利用好古村落的文化资源缺乏相当的认识。在闽东已有的15个古村落中尚未出台相关的有效的管理办法,保护力度较为薄弱,缺乏对古村落的有效控制、规划、保护和约束,造成了现今管理上无法可依的局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村落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文物被破坏、交易、流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产权不明经费缺乏难以修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部分村落重新集聚,一部分正在衰退或萎缩,而有些正在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从而改变了其社会存在的形式,古村落正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由于建造年代较早,且大多为砖木结构,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房屋损坏、墙面裂缝、屋顶渗漏、虫蛀腐烂等情况,生活在古村落内的居民也有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权利,这种追求必然与原有的生活方式产生矛盾。产权是古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问题,目前不少古村落成为空心村,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是古村落中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修缮所需大量资金,村民自己没有能力承担,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技术和动力,如果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政府无法承担大量的资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没有改变,利用公共资金用于私人物业的修缮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在现实中难以开展和落实。

3.基础设施建设对古村落整体风貌的破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古村落保护面临危机,新村建设、旧村改造、道路改迁等等,都牵涉到古村落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比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古村落旅游开发,要接待大批游客,原先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要求,需要修建更多的道路、桥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住宿餐饮接待点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在材料选用、风格设计、位置选择等方面,都会对古村落旧有的格局和景观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起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村落旧有的场所、节点、街巷空间正逐步缺失,部分体现传统特色的历史空间被侵占,出现了水体污染、河湖填埋、景观破坏、新老建筑的不协调等诸多问题,住在历史建筑里的居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要求拆掉历史建筑翻造新房,而古村落的原真性是古村落旅游最大的吸引点,如何在满足游客基本需求服务的前提下,保持古村落的原真性,是古村落开发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现代化大发展的冲击下,古建筑保护的防线常常轻易地被冲破。

三、闽东古村落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历史健全古村落保护机制。古村落保护是全面的,也是苛刻的,既有对传统乡土建筑的保护,也有对活态民间文化的传承。目前,古村落保护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保护难主要是认识上的偏差,管理不到位,保障没效力,机制不健全是主要问题。乡村镇是古村落的直接管理者,也是直接保护者,其思想认识的程度决定着保护工作的力度,然而,一些乡村镇非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古村落保护要注重历史的真实、环境的完整、生活的延续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文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必须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把遗产保护和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注意做到自然、文化、社会、村落景观4个生态环境的和谐,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健全古村落保护机制。

2.明确古村落功能做好历史衔接。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改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文化的凝聚力和张力,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古村落凝结着先民的智慧和创造,是地方历史文化演变和发展的见证,它的历史性和艺术性远超使用价值[4]。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植所在,是文化遗产抢救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会侧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5]。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应明确它们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衔接,其中最重要的思路一方面要保护旧村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旧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景观资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规划、整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在古村落过度的建设中破坏其古朴氛围。而闽东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带区域,近年来港澳台兴起的民族寻根,就是对文化的一种寻根,而古村落、古习俗就是对这种文化的一种承载,因此要重视并加强对村民历史文化意识的教育、培养与传承,扎实提高群众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和经济开发意识,引导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全面自觉的进行。

3.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兼顾。古村落的文化遗存,除了古民居等建筑物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遗存,如桥梁、街道、寺庙、古树、碑刻等,如果缺乏必要的配套保障措施和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服务保障、建设规划和公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缺失,会导致十分严重的破坏[6]。旅游开发能够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村民的收入,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值得我们努力去做;但面对乡村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原生态文化环境,面对相对处于弱势的地方传统文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加剧文化失衡,造成诸多消极影响。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公共性、旅游产业的广泛性、旅游经营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古村落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应当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7]。因此,政府主导成为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最为重要的模式之一,尤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期,政府主导模式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应体现在政策主导、管理主导、观念主导方面,在旧村改造、环境整治、硬件建设过程中,应贯彻保护与开发同步并进的理念,为历史建筑保护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精心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品牌,把村落中居民的利益纳入保护开发的进程中。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古村落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载体,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需要当下的人们用心去保护,而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古村落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落中的原始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使古村落变成一个只有历史的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躯壳,加强古村落的文化建设与传承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源泉,而为传统文化注入源泉就是为了保留并延续古村落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其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在乡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而且更应该积极组织力量,对古村落的建筑艺术、乡村景观、先贤名士的生平传记、诗词歌赋、教育训导、地方典故、民间小曲、村民生产生活的传统习俗等文化加以收集,以图片、文字、摄影、地理等方式进行记录,并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护,系统的挖掘更深层次的古村落历史文化,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勇.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3〕http://www.ndwww.cn/news/ndxw/201212/338040.html.

〔4〕汪清蓉,李凡.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19-24.

〔5〕陈庚.以居民为核心主体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5):86-90.

〔6〕朱晓翔.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篇4

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古村落西递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探微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分析,肯定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的.经营制度和分配模式.指出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作 者:吴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M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5(3)分类号:F590.3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古村落 西递 旅游开发

天宝古村落 篇5

迷宫般的天宝古村落里,只要七座大屋的大门锁上,外人便无法进入,而村内各家各户却道路相连,门户相通。

相传解放前国民党到这个村庄抓壮丁,一进村便迷了路,转来转去就是出不了村。

近日,福建漳州市文管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处罕见的明末清初古村落。

这处古村落位于漳州近郊天宝镇洪坑村(古称鸿湖社),占地面积约130公顷,主体是一字排开的七座三进、五进大屋,每座大屋的两侧各有两排单层护厝。古屋均以大条石砌墙基,墙壁以青砖砌成,当地人称“青砖石壁脚”。大屋与大屋、大屋与护厝、护厝与护厝之间都有小路相通。村内共有4条石板街道,18条排水沟,8口古井,村落的.前后各有两口池塘。整座村落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令人称奇的是村庄内大小道路纵横交错,有如迷宫。只要七座大屋的大门锁上,外人便无法进入村庄,而村内各家各户却道路相连,门户相通。相传解放前国民党到这个村庄抓壮丁,一进村便迷了路,转来转去就是出不了村。

大屋结构宏伟,窗、梁、壁上遍布着图案精美的石雕、木雕。其中,祖祠“世泽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约1375年至137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鸿湖乐居”则是一座圆形的三屋石楼,楼中央有一口八角形石井,二层楼上设有枪眼,楼内设有木制通廊,可通各个房间,整个布局酷似客家土楼,只是材料规模有所不同。村内还保存着一块刻于清康熙年间的“鸿湖社会禁牌”,堪称漳州最早的乡规民约石碑。

据村老人协会副会长戴腾云介绍,古村落内居住着“开漳圣王”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的后裔。在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刚刚萌芽的时候,戴氏四兄弟经营粮、布生意,开设当铺,富甲一方。鸿湖村气派堂皇,在闽南一带颇有名气,当地传说“有鸿湖的富,无鸿湖的厝”,“有鸿湖的路,无鸿湖的石铺(路)”。

游碗窑古村落作文 篇6

今天,又是个阴雨天气,蒙蒙细雨滋润着大地。树叶被雨水打过,叶子上的露珠像一串串珍珠挂在树梢。虽然是雨天,但看着窗外鲜亮的美景,反而更增添了我去碗窑游玩的兴致。

由于刚好是清明节,车站里人声鼎沸,我差一点坐不到车。后来,好不容易挤上车子,但是已座无隙地,妈妈一路上站在那里,我是坐在一个姐姐膝盖上。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快地奔跑着。雨继续下着,风儿扫过,马路上腾起一片片水雾。透过车窗,我看见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像一座座绿色的城堡,从我眼前一闪而过。路边树木被雨水冲得青翠水绿,晶莹剔透,空气也变得清新湿润,让人好舒爽。转眼间,我们就到了目的.地――碗窑。

碗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境内,玉龙湖河谷中上游。依山傍水,是个非常僻静的小村庄。只住着十几户人家,家家户户的庭院里,开满了桃花,真像世外桃园;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山泉绕过,那里泉水清澈见底,走过小路,还能听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山间石阶,光滑得很,刚下过雨,就显得更滑,走在上面,稍有不慎,就会摔倒;那里古建筑虽然略显陈旧,但排列整齐,各式各样。其中有排楼叫吊脚楼,顺着山坡拾级而建,极具特色。还有古戏台,八角楼,整个就像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一到旅游季节,吸引着不少的游客驻足观赏。

在碗窑村周边,有个气势磅礴的三折瀑布,非常壮观。湍急的水流飞快地从山顶上倾泻下来,浪花像一条条巨龙从天而降,水流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好像正在奏响着乐曲,让人陶醉不已!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制碗工场,那里已经很少有人会做这样的陶艺了。听人介绍,只有村庄北边住着的一户人家的一个老人,还保持着这种手艺。他现场为我们展示了做碗手艺,那技术真称得上一绝。我当然不会错过好机会,也亲身体验了一回。但这哪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虽然做不出漂亮的碗,但我为观赏了古代陶瓷业的精华而开心。

浙西南山区古村落文化意境 篇7

一、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及特色

青田县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属于瓯越地域,自唐睿宗景云二年 (公元711年) 置县以来,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1]青田山川秀美,历史文化丰富,人杰地灵,孕育出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滔滔瓯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南宋三朝宰相汤思退,明代国师刘基、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国民党副总裁陈诚还有巾帼领袖陈慕华等。历代文人墨客也纷至沓来,如谢灵运、李白、王安石、沈括、陆游、汤显祖、文天祥、郭沫若等人;[2]更孕育出名闻遐迩的石雕文化、华侨文化、田鱼文化等村落特色文化。

1. 古村落历史。

青田古村落的发展,是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的交融结果。由于青田地处浙南山区,地理位置比较封闭,是古代人民避难的理想场所,这也是能够保留原始古村落文化与形态的重要原因。古村落的居民大多是从中原或福建游历,或为避乱等原因到此,见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便在此建村居住,繁衍至今。

阜山乡陈宅七星村是青田县最为典型完整的古村落。村民中陈姓居多,占全村村民的90%,是最早来此开村的族人,据陈宅《陈氏宗谱》记载,陈宅陈姓“于赵宋元佑间,跋山涉水,由闽转展入浙,择地落户,驱狼虎伐榛莽,营建家园,辛勤稼穑,艰辛创业,自强不息,代代相承,积今有八百余年,今日陈宅村人口愈千,历年迁居外地的陈姓族人亦达数千人”。“陈宅村风敦厚,族人志行笃诚,崇道敬业,通力团结,虽世代农耕而尤重教化,故历代屡有学优致仕名望显达的贤人”另外,据《陈氏宗谱》之《重修陈氏宗谱简序》记载,陈氏先祖为襄公,原为福州侯官熙宁进士,人仙居御史,其次子名文发,热爱山水,看到这里风景秀美,于赵宋元佑年间(十一世纪末期),定居于此,为陈宅村开族建村人,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披荆斩棘,辛勤耕作了1000多年,人口愈千,还有的分支在外地,还有几百华侨散落世界各地。[3]

龙现村又以吴姓为主,占村总人口的95%以上,杨姓、陈姓极少。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祖先叔远公,原居浙闽交界的瑞安县境内,宋朝末年,因屡受倭寇骚扰,举家逃乱到此,见山明水秀,地如盘谷,劈山斩棘,开庐造地,定居于此,并取名龙谷村,后改为现在的龙现村,距今有730多年的历史。族众,后又扩展到外地发展,遍布世界各地。[4]也是华侨比较集中的村落,因此本村的建筑和人文历史也都与此紧密相联。村中有吴氏宗祠和乾奎陵祠。

2. 石雕文化。

青田县是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青田石作为材料雕制而成的艺术品,以秀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博得人们喜爱。青田石雕历史悠久,经营石雕也是青田华侨早期在海外的谋生创业之路。在我们走访的一些古村落里,很多家庭都在进行石雕的加工与商业经营,规模集中而庞大。龙现村的吴乾奎是青田最早的华侨之一,也是最早把青田石雕销往欧州,开辟欧洲青田石雕市场的国人。光绪三十一年石雕作品在比利时、罗马赛会,分别获得银牌、上等奖,这是青田石雕第一次获国际大奖。现在,作为青田县主要的产业品牌和出口产品,青田石雕已享誉海内外。

3. 华侨文化。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山区,山多地少,有限的农业经济难以支撑历史上一度剧增的聚落人口之生存需求,因此,青田人便以经商周游天下。其中大部分去国外创业发展。青田人侨居国外已有300多年历史,有22万华侨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2]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田县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青田华侨文化历史悠久。如龙现村前后共有700多人在外国,家家户户都有华侨,现在群众的问候语:“欧元今天涨了吗?”。陈宅村侨居海外亦有数百余人,而且侨居国外经商创业兴旺发达者亦后继有人。

4. 田鱼文化。

龙现村有一个特色就是房前屋后建塘养田鱼,田鱼文化特色明显。在稻田中养鱼历史悠久,田鱼养殖历史有700多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田鱼养殖能净化水生环境,当地房前屋后建鱼塘,家家户户制田鱼干,故称:“有水就有鱼,田鱼当家禽”。龙现村的稻鱼共生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于1999年10月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田鱼村”,并于2005年被列为联合国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实施地。同时该村还获得省级生态建设示范点。[6]

5.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对于青田古村落的文化影响深刻。青田人在物质富庶的同时,仍然重文化、重功名礼义,所以,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他们又将财富带回家乡,捐置田产、兴建民宅、祠堂等。由于主要发展海外经商,相对本土文化不是很受重视,但是这里也走出众多的庠生和国学生,每个古村落的宗祠前均有很多为庠生立的碑以及古民居中的牌匾,可资为证。青田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青田本身的商业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作为社会重心与家庭中心的男性外出经商,而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着家庭责任,因此,故乡的社会关系需要靠家族的宗法来维系,于是祠堂起到主要作用便为其提供了平台,这一规模最宏大的建筑成为了村落空间形态的核心。如龙现村的吴氏宗祠就是村人举办祭祖、集会、文化娱乐(龙灯舞、唱戏)的活动场所。

二、古村落建筑形态

古村落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出中华建筑艺术、地域特色等各个方面,以它的载体——古村落建筑表现得最为明显。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古村落,但保存得较好的并不太多。青田县的不少古村落以原生态保存了下来,可作为研究古村落建筑文化的实例。本文以浙江南部青田县几处现存的古村落为对象,阐述该地区这种特殊建筑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和现状。上述青田县的石雕文化、华侨文化、田鱼文化等蜚声海内外,鲜为人知的是在上述文化影响下孕育并保存至今的古村落具有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中西合璧等特点。

1. 村落环境。

作为一种传统思想观念,风水对中国古村落的选址产生了深刻而普遍的影响,是左右中国古村落格局的最显著的力量。总结古村落的选址,绝大多数都是依山价水,或背山面水,或背山面田,或择水而居,风水学中形容“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贵之地。实则是一个有山势围合形成的有利于藏风纳气的空间,一个有山、有水、有田、有土、有良好自然景观,并在心目中有神灵护佑的理想空间。这种以人地山河为视觉图像,以神灵护佑产生安全感、归宿感的理想图像,形成了古村落特有的环境意象。

陈宅村因村周围分布着七个小山墩,排列酷似七星北斗,又称七星村。山水人文景观秀丽迷人,村落坐南朝北,群山环抱均依山而筑,临水而居,古树相间,环境幽雅。毓秀溪自南向北,穿村而过,与抱朴溪、九龙溪合汇于村头古廊桥处流入玉带溪。三水汇源,风水极好。因三溪集于一村所以古桥特多,竟有二十多条小桥。主道沿溪而建,并设美人靠。水口处左边有一石木拱桥歇山顶,上有亭楼可供休息,桥称“毓秀桥”,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右边是陈氏宗祠,门口立有旗杆石,可见当时的辉煌。桥旁是一排苍翠挺拔的巨杉,桥下是直伸的长堤俗名“扁担墩”,也叫“卧龙坡”。村北古桥亭阁、宗祠、古树,村内古廊桥、石板桥、庭院式民宅,错落分布。

龙现村, 地处元宝坳、干坑坳两山谷出口处,原名龙谷村,水口处有深潭,相传宋、元时有龙现形而故名。位于青田县城西南部,背依奇云山。有着730多年的历史,以吴姓为大宗。村落群山环抱,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大源溪从奇云山顺势而下经村中流过,丁步为沟通村中的桥梁。村落主街为古道,古道旁有龙现宫,水口左为护公庙,右为阮无上帝庙,村口吴氏宗祠,旁挨着吴乾奎祠堂。宗祠是村落的聚谈中心,也是空间序列组织的高潮;小巷通往四面八方,主道沿着主溪流,绿阴抱舍,建筑立面层叠错落。

从村落形态上来说,村落的边界是村落整体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村口作为村落与风景环境的过渡,有桥、树等元素作为标志,古树参天,小桥流水,为乡民提供休憩、聚谈的场所。

2. 村落建筑。

青田民居受中原四合院建筑布局方式的影响,属于合院式民居,这里多山地,布局紧凑的天井式合院有利于节约耕地,适宜于在山地建造。其建筑特点是“四水归堂”,占地面积小、结合山地、布局灵活。南方气候炎热,雨季长,建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遮阳、隔热和通风,又因气候炎热,在夏季小天井有利于遮阳,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平面布局典型模式是:以天井为核心,外围封闭,内部开敞,正房多敞向天井的三合院模式。三合院中的中堂都施以门扇,中堂两边正为居室,两侧伙房,开间较小的辅助房间一般为楼梯间。天井左右两侧是厢廊和厢房,整个单元呈“回”字形。两层岩木结构,下层中间是中堂,楼上贮藏粮食、柴草。

其典型如陈宅村,古民居建筑多以二十公分左右的山卵石垒砌成墙体,三合院式民宅为主,屋内简易的雕梁画栋,室外天井鹅卵石构图墁地。村内一座叫“石门楼”的古宅楼院。其建于清康熙九年(1745年),有门楼、天井、正房和伙厢,计12间,两坡双檐悬山顶,建筑形式以木结构穿斗式,这座房子外有围墙,内设明、暗楼室,可防盗防火,传说是当年由刘基设计,经朱元璋亲自钦赐的“宫廷式”院落,惟青田县独有。在中堂,挂有一块书有“守拙园田”的匾额,两旁的栋柱上,写着两幅醒目的对联。“一水环村将绿绕,万山当户送青来”;“门对架山观豹变,室依砚水看飞龙”。它明示这里是门对笔架,室依墨砚,暗喻藏龙卧虎之地,充分显示出主人盼望儿孙功名及第、金榜题名的渴望和追求。[6]

又如安店村,依山傍水而建,沿玉带溪东南岸,长约300米。沿溪南一侧设廊屋店铺,外侧施栏凳,店铺每间面阔2至3米不等,均为二层楼阁木结构建筑,重檐双坡顶。前檐廊作街道,宽约3米多,为卵石墁地。古街店铺均系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建筑形式以木结构穿斗式、鹅卵石砌筑山墙的住宅建筑为主,另有一部分砖混结构建筑,靠老街东面山麓是一批三合院式民宅建筑,鹅卵石铺筑弄巷,纵横交错,建筑布局有序。

青田古村落中现有一大批华侨建造的民国时期的庭院式住宅,设计中西合璧,独具一格,称海归派建筑。如龙现村的“延陵旧家”,为华侨吴乾奎旧居,建于民国19年,五开间二厢楼阁式建筑,占地面积10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3平方米。[8]门楼为西式新古典风格,材料为青砖灰塑纹样,门楼两翼廊门间铁栅栏围窗。主楼五开间三层楼房。“海外观光、惟善为宝”二块匾就悬挂在延陵旧家正堂中。天井四周檐柱青砖砌,厢房和主楼前梁钢筋水泥结构,内柱内梁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门外布置影壁。据了解,建房屋所需的钢筋、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都是当时从美国直接运回。

3. 建筑特点。

青田清初时期的民居门楼一般木结构三柱三檩双坡悬山顶,到清末时门楼已是水磨石板和青砖结构门堂上做成砖砌瓦盖跌落式罩头。主楼为七架楼房加一步前檐廊,房屋顶均为双檐二坡顶,檐口置有勾头滴水有装饰性图案。檐廊柱头设栌斗外挑承托檐枋,檐柱木斜撑构件造型简洁。明间大厅前檐设围护格扇门。正房前梁都有坐斗承托因境内温暖湿润,雨量丰富,檐口勾头滴水体积大而拙,墙体也采用二十公分左右的岩石和河卵石垒砌成,既可防范风雨,又可降低成本,减少木柱。

建筑装饰有传统图案及象征性的装饰,也有故事图案及史教传统的装饰。例如:民居的“门楼”多运用传统题材,如狮子、蝙蝠,以及一些富于意义的画面组合起来,门扇,穿枋,月梁,作简易花纹雕刻。石柱础形式多样,有瓜形、鼓形、四边形、六角形等。

三、结语

总之,浙西南山区青田古村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色鲜明;古村落建筑形态依山而建,就水而筑,就地取材,石块垒墙,石木结构的庭院。村落环境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它不矫饰、不做作,自然而然、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交融和谐。古民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华侨文化显示出浙西南山区特有的风格,如民居建筑在形态上具有中原与瓯越、闽越的融合朴实而简洁,海归派建筑的中西合璧隽美而灵气。

在这里,人类不是强制性地征服自然,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亲切对话,人类向往自然的本能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些古村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朴素的环境观,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参考文献

[1]处州府志[M].清光绪.

[2][5]青田县志[M].青田县志编篆委员会, 1990.

[3]陈氏宗谱[M].青田陈宅村, 1992年重修版.

[4]吴氏宗谱[M].青田龙现村, 1999年重修版.

[6][7]杜大强, 施龙有.青田龙现村农耕文化令人着迷小田鱼惊动联合国[N].浙江日报2005-06-15.

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篇8

江头古村在广西村级地区享有五个第一的美誉:江头古民居房宇建筑工艺技巧第一;江头知名人士第一;江头镂花种类第一;江头历史文化遗迹第一;江头“五代知县”第一。当然还有“爱莲文化第一村”、“清官第一村”等赞誉。

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

江头古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街巷,如“举人路”“进士街”“秀才巷”,民宅建筑高大严谨,青砖灰瓦,木质构架。古建筑群颇具规模,有古殿、古亭、古塔、古桥、古牌坊、古祠、古屋、古阁、古楼、古院、古巷、古道、古井、古碑等,建筑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古屋连片,风格古雅,构思精巧,元明清各代风格各异。其中元代房子抬梁封闭式结构,矮小、幽暗、独门; 明代的房子为穿斗式结构,有照墙窗,低矮、狭窄、昏暗; 清代的房子高大、宽敞、明亮气派,青砖包墙到顶,山墙造型多样,梁、柱枋、檐雕龙画凤,室内装饰豪华美观。古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筑艺高超。门窗雕刻精美绝妙,特别是“爱莲家祠”两侧配房,每个窗棂都是艺术。“爱莲家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座坐西朝东、青砖灰瓦硬山顶木结构建筑,崇尚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爱莲”命名家祠。家祠楼阁连立,重檐复屋,风格独特,结构巧妙,工艺精美。

人才辈出 清官第一村

元明清时小村落才有几十户人家,几百人,几百年间通过仕宦科举为官的就有200多人。古村真是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小村出秀才上百人,县学74人 (其中有武生4人) ,府学46人,贡生50人,国子监生41人,举人27人,会试贡士10人,进士8人,庶吉士12人。有父子进士,父子庶吉士,父子翰林,一门两进士,四代四举人,五代知县,两代进士,三代庶吉士。古村出仕200多人,其中五品官以上37人,六品官14人,七品官36人,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兵部都有人任主事官员。任职官阶有:代办两江总督、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同知、直隶知州、知州、部主事、卫千总、通判、京县知县、编修、翰林院检讨、府训导、京县丞、州学政、县尉、府州训导、教谕等,有显赫政绩的就达40人,具有鸿篇论著的20余人,现存名著二十二卷。明清两代,此地受皇朝诰封的人员40余人,其中有“荣禄大夫”(从一品)3人、“通奉大夫”(从二品)5人、“通议大夫”(正三品)8人、“中宪大夫”(正四品)3人、诰封一品夫人2人、贞女旌表14人,其他各品官阶不计其数。

据当地老人讲,古村风水好。他们指着东面不远处两座山说:“你看左边那座错落的山峰是不是像文人笔架,因此,它叫‘笔架山’,我们村出文人多就是因为有它。”老人又指着右前方的“官印山”,又指着绕村而过的“护龙河”说,那是“大官玉带”。因有这样风水,小村中出任官员的人数众多,又因为古村的祖训《爱莲说》因此,这里代代是清官,被誉为“清官第一村”。听老辈人讲,沿村前护龙河有多块埉碑石上立旗杆,上有各官职旗幡,十分威武。护龙河上有座条石桥,是湘桂古道过河桥,路过官员都要下马过桥,因为此村官比他大。

保存完好 历史文化遗迹宏大

江头洲村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种类齐全,规模宏大,其类型包括民居、水井、祠堂、巷道、牌坊、桥梁、墓葬、庙宇、香火堂等,尤以民居数量多、类型全。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民居一百余座,分布规整有序,传承脉络清晰。其中,具有明代民居特征的有二十余座民房错落分布,进入其中如进迷宫。最为壮观的是坐落于江头洲村南部的爱莲家祠,它是村中古建筑中规模最大、装饰最精致的建筑,高大雄伟。

据村中老人讲,家祠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有六进,即雨亭、大门楼、兴宗门、文渊楼、歇憩亭、祭祀殿,今保存三进,即大门楼、兴宗门、文渊楼。祠内有众多楹联,有篆书、行书、楷书等字体,楹联内容大多是教育周姓子弟要牢记祖训、祖德,课读为官做人都要以祖训为本,以濂溪公的文化为先,文渊楼及两侧厢房窗格组成的字、词大多尚能辨认出来,字词内容均取自江头村《周氏家训》中。祠内最有名的楹联就是清末状元、文学大家、画家龙启瑞撰写的,其联云:“学以精微通广大,家缘清俭促平安。” 一进村,村南护龙河上单孔石拱古桥,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保存非常完好。更古老的是在家祠北古井边的石条桥,护龙河边洗衣服的老妇人讲,这桥有1000多年历史,修建至今从没坏过。古井距护龙河只一米多远,奇怪的是井内水位高出护龙河有半尺之多。这一水系是从北面过来,可直接饮用,冬暖夏凉,从不坏肚子。老妇还道,原来这里极美,现祠堂前小广场原有华丽廊厅,供行人休息聊天。护龙河边有大面积荷塘,爱莲家族最喜爱荷花,破“四旧”时填塘改田了。四方塔也是村中的古建筑,直到现在,江头村学子们,依旧按祖训定期把废旧文稿、画废图稿都在四方塔前焚毁,不得随便丢失让人践踏。这更说明江头村对文学知识的重视程度。

山西古村落导游词 篇9

【欢迎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山西。我是你们的导游XX,你们也可以叫我XX,我代表旅行社欢迎你们的到来。大家来到山西,山西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代表山西标志性建筑物的传统村落。

【概述】

山西是华夏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汇的天然通道,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的前沿阵地。山西境内有古村落3500余个,个个都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特色。其中,保存完整的有500个,另外500个村落濒临消失,其余的则不同程度受到破坏。截至2016年3月,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先后公布了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山西省共有8个镇、32个村上榜。

传统村落是山西的标志建筑,成千上万的古村落书写着山西的悠久历史。保护和弘扬传统村落文化势在必行,迫在眉捷。专家学者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提出应将人与文化作为最终落脚点,提升村落保护的延续性和内生动力,围绕古村保护发展新尝试,探讨山西文旅融合发展方向,就媒体如何打造文化新IP,古建文物在村落中的保护,古树的成长,民歌、古道等非遗人文传承以及商业模式的尝试探索与实践等方面畅所欲言,需要尽快构建以传统村落为核心的乡村全域旅游模式,让人们真正“留得住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古村落现状】

山西的古村落主要分布在汾河中下游、沁河流域、黄河沿岸和北部内外长城的“三河一关”地区。这些古村落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所代表的文化也各异。据薛林平介绍,沁河流域古村落以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等为代表,以冶炼工业及商贸流通为支撑,体现了晋东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汾河流域古村落,以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等为代表,以晋商经济为支撑,体现了清代晋商的兴盛发达;黄河岸边的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及周边的古村落群,以古代商贸流通、水陆码头的商品集散为支撑,体现了晋西北黄土高原文化;沿山西内外长城,重要边关隘口

遗存有体现了边塞风情和边关文化的防御性村堡。

然而,传统村落数量多,并不代表这些有历史、有内涵的村落不会被工业文明取代而衰落、消失。山西的传统村落各个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保存完整的约有500个,其余的则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

自2012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全面启动且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山西省积极响应,完成了调查、认定、保护、修复等工作。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及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清楚地认识到,保护传统村落就要保护好文化脉络,让村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让人记得住乡愁,让村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古村落的选址】

山西传统村落,就其选址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山地村落和平原村落。这些村落是在交通相对便利、地势比较平坦、有利耕作、接近水源、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形成的聚落。山西的村落,往往是由于家族聚居、人口繁衍而逐渐扩大的。这种稳固的血缘关系,是聚落形成的基础。山西境内的乡村,有大有小,大到上千或者几千户人家,小到几户人家。村落规模的大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般而言,距离城镇较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耕地较多的乡村,往往聚居人口较多,因而村落的规模较大。而那些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的乡村,一般规模都比较小。

概括来讲,山西传统乡村聚落的选址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择水而居

水是生命之源,择水而居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使然,所以山西的乡村聚落往往靠近河流、湖泊。即便是在山区建设的乡村,也是在基岩裸露的山涧盆地附近进行建设,以便充分利用雨水或溪水。据《山西古村镇》一书统计,山西目前保存较好的古镇古村,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汾河流域和沁水流域,符合人类择水而居的一般规律。

2、负阴抱阳

以起伏绵延的山势作为背景建设村落,无论从自然景观还是从生态环境来看,都是最佳的选址。靠近山脉、“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址,可以在阳坡建设民居,前低后高,有利采光,朝向好,排水畅。这样的基址不仅使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空间构图更加完善,而且有利于节约耕地,满足农耕经济的需要。山西许多山地聚落结合山势灵活布置,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高低叠置,参差错落。村落通过视线通廊和周围的山脉、绿地连成一体,相互渗透,自然山势与人工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符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民居建筑特色,使村落与自然环境融为了一体,成为理想居住环境。

3、靠近农田

山西传统村落不仅与自然结合,创造了村落中自然环境之美,而且靠近农田,方便农业生产。

例如,临县西湾村位于碛口镇东北两公里处,背靠眼眼山,左邻湫水河,右邻卧虎山,依山傍水,避风向阳。因处于侯台镇西侧的山湾里,故称“西湾村”。

西湾村于明末清初,随碛口镇水陆码头一并崛起。西湾村依山而建,较平坦的台塬地带留作农田。远眺该村落,山形、水色、田畦、人家,自然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传统人居环境的杰出典范。

4、有利防卫

现存的山西传统村落,大部分形成于明代。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特别是陕西农民军的数次侵扰,给山西乡民造成了很大恐慌。传统社会保障安全也是山西乡村聚落选址的重要因素,这样在一些易守难攻的地域,便成为聚落的理想基址。

而在一些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境内居民多修筑堡寨御敌。堡寨正是基于这种目的而出现的典型聚落。清中期,一个堡就是一个村,如乾隆《孝义县志》记载到:“南小堡,城东十八里,文峪河东平地九十一户”。明代所修的夏县牛家凹堡,光绪年间已成乡村聚落,人口稠密。据《夏县志》载:“今墙垣坚厚,居民稠密,仍旧名焉。”

【乡村旅游】

山西省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具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山西省从资金、政策和投入等方面持续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规范、扶持和引导工作。目前,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山西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战场、大众创业就业的新渠道。

据了解,从资金投入方面,山西省也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近年来,省旅游局安排了多批乡村旅游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乡村旅游扶贫试点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2014年还评选出65个“山西最美旅游村”,对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山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积极同省财政厅协调,共落实乡村旅游补助资金2000万元。

【结尾】

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篇10

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所在院系:设计学院专业: 艺术设计(产品造型)姓名:苏毅江学号:200906300考察时间:20100509-20100529指导教师:韩志录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部

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公元2010年05月09日,按照学习计划,我们到了安徽古村落西递、屏山、宏村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这里的风景很是优美,同时又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地方,我向往它那古老的历史、神秘的文化。来到这里让我有这个机会如此接近的去感受这延续了几百年的文化氛围,我感到十分高兴。

面对着这些古老的文明,我很虔诚。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 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保留下来大量古代人生活的遗迹。随便走进一个山坳中的小村,就可能看到高耸的马头墙或者矗立的牌坊与祠堂。深入到村民当中,还能意外地发现许多流落在民间的稀世古玩。几百年前的家谱、文书、字画,那些发黄的纸页,残损的卷秩,恰好是岁月赋予它们的高昂身价的樗,还有那些神工鬼斧雕琢出来的雀替、门饰、窗棂,也都在向人们拆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对收藏有兴趣的客人们,来这里游玩,说不定就可以在无意中以很便宜的价格收购到几件稀世的珍品。这里是内行的收藏家的乐园,也是情趣高雅的旅游者寻古探秘的绝好去处。

我们首先来到了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西递是由胡氏家族几十代繁衍绵延而形成的一个古村落。仅在1565~1826年间,胡家就出了130多名官吏。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胡氏祖先选了一处空气、阳光、山水、风向、温度各方面都呈现出吉祥的风水宝地作为安身立命之地。西递村依山造屋,傍水结舍,最后形成了船型布局的一个村庄。一代代胡氏人,年纪轻轻出外谋生,走官、儒、商的道路,把在外面积聚下来的钱拿回来置田造房,造福桑梓。正是他们的心血他们的钱财,成就了这个“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距屯溪54公里交通便捷。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占地16公倾.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村中有明清胡文光刺史坊1座,尚存明清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十分完好的有124幢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西递——东方古建筑的艺术宝库。西递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它是胡氏宗族聚居之地。集聚会、娱乐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走马楼”,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的胡文光刺史牌楼,悬挂写“错”字的楹联的“瑞玉堂”,花卉、假山、鱼池、盆景的园林式建筑西园,粗犷古朴、宏伟壮观的胡氏宗祠“敬爱堂”,供奉明经胡氏远祖唐太宗李世民的“追慕堂”。这些都是西递村的典型建筑。走在一条条的小巷中,感受古老建筑的魅力,感叹古老的神奇,人类的智慧。它们的神秘气息吸引了那么多人前来探究,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尽古人的智慧。行走在村庄里,我仰头凝望:古人的智慧藏而不露,谁知道他们把更多智慧埋在了哪里?是在村庄的某个角落还是在阡陌田畴之间?抑或就在哪块牌匾的后面?24届主席团对它们做出的评价是: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而恢弘的徽派建筑则是离宏村十里之遥的西递的代言者。

对西递,我们都很恋恋不舍,但该走还是要走的!

离开了西递我们来到了宏村,听说原名叫“牛形村”,因为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月沼”称为“牛胃”;一条四百余米长的水川,九曲十八弯,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虞山溪上,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腿”;村口两棵很大的风水树为“牛角”;这样就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牛形村落。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 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而这个月沼叫半月湖,建造的时候本来打算建成圆形的,但是聪慧灵秀的胡重娘闻讯前来劝阻众乡亲:花开则落,月满则亏,“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才是生命的常态和最佳状态,我们的池塘万万不能掘成圆型!胡

重娘啊!她定不会想到多年之后,这半圆月沼无论从实用价值还是欣赏价值来看都成为经典。

西递、宏村作为古村落的代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成为了世界的旅游地,无论中国人想了解明清建筑,亦或是外国人想了解古老的中国,都会去西递、宏村。作为一个景点,需要人们的开发,只有合理的开发,合理的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魅力,让更多的人们来此观光旅游,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效益。任何一个景点的开发都须遵照一定的原则,比如独特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现代性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原则,旅游开发与地区总体规划相结合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从现在看来西递、宏村的开发是良好的。西递、宏村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加之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景观效应,是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也因此成为民族的象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任何一个景点都需要用时间来证明它的价值,所以可持续的原则不可忽视。西递、宏村在开发上可以不必操之过急,一步一步的走,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已开发的景点,这样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另外,效益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追求最大的效益是目的。一个好的景点自然能吸引人来,它的效益也随之增加。西递、宏村也是同样,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有点,来招徕游客,来增加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社会效益,尤其是环境效益。只有将三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除了在加强旅游景点的开发外,对于旅游相关产业也可作发展,做到全面发展,比如在宏村内的小商品市场,可发展购物游。此外,交通,住宿等产业也应加快发展,完善整个旅游系统。总之,西递、宏村的开发还具有很大的潜力,相信只要遵守一些开发的原则,西递、宏村的未来会更美丽。

徽州古村落乡土景观的研究与借鉴 篇11

1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

1.1选址以风水理念为指导

“相地”是造园的第一步,同样,选址是村落营建的第一步。徽州古村落的选址以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与天然山、水、地貌巧妙结合,因坡就势、负阴抱阳,这样,村落既能拥有充沛的日照和开阔的视野,又便于灌溉、洗涤、防火和航运等需求。

1.2营建过程体现生态理念

徽州身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中,当地人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加之古典园林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徽州古村落的营建过程无处不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态观。村落的布局到规划,也均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尽可能地尊重自然,不破坏原有的山水环境,借景于丛山峻岭,使村落与自然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依山傍水的优美画卷。

2营造乡土特色的景观形象

2.1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软质景观

2.1.1自然景观.。理想的自然景观是人文景观的基础。徽州古村落所在的自然环境多山地、丘陵地貌,四季分明,水网密布,动植物种类丰富,这些都为古村落的山水格局奠定了基础,同时影响着其他景观的营造,例如建筑的结构、材料、朝向与平面布局。

2.1.2农业景观。农业景观是人与场地发生关系的产物,反应了当地人的生活痕迹,具有强烈的乡土性,不同的地域环境有不同的农业景观,因此又具有地域性。徽州古村落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较好,农产品十分丰富,并且拥有其特有的田野景观和梯田景观。朴实、白话的农业景观,兼具生产性与观赏性,是乡土景观的绝佳素材,徽州人对农业景观的合理利用是古村落的景观特色之一。

2.1.3园林景观。大致可分为庭院园林、水口园林、水系三种类型。庭院园林主要是建筑内部的景观空间,与古典园林类似,尺度亲和,但具有一定私密性。水口园林是徽州古村落的特有景观,供村民游憩社交活动,作为是村落的公共空间和重要节点,通常利用山水、植物、桥、亭、塔、阁的配置,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水系是一种可观可用的景观,一般随街巷布置,布局灵活自由,有水圳、水塘等形式。

2.2营建地域特征鲜明的硬质景观

2.2.1建筑。一般有民居、祠堂、书院几种类型,建筑布局以象征“四水归堂”天井为中心,中轴对称布局,三合院或四合院。建筑色彩以粉墙黛瓦为主,与绿色的植物背景形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马头墙、高脊飞檐,丰富了景观界面的轮廓线,加上匾额楹联、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的点缀,形成步移景异的建筑空间。徽派建筑如今更是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建筑类型。

2.2.2街巷、广场。徽州古村落的街巷空间主要由两边的建筑群围合形成,一般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种,巷道曲折,界面丰富,有宁静、安详的生活氛围。广场是村落中的开敞空间,也是公共空间,供当地居民休闲、游憩、晾晒之用。

2.2.3标志:牌坊。明清时期徽商不遗余力地立牌坊传世显荣,于是牌坊成为徽州古村落重要的景观建筑,每一座牌坊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标志坊、官禄坊、科举坊、尚义坊、节烈坊和百岁坊几类。

2.2.4设施。主要包括桥、亭、坐凳、井台等。桥与水紧密相连,具有优美的轮廓线;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常让人休憩;坐凳作为户外活动设施,常放置于村民经常停留的入口、广场、路边等地方;井台是村落居民日常浣洗的地方,也是小型的交往空间。形态各异的景观设施丰富了村落的空间层次。

3创造宜人空间与精神体验

徽州古村落的空间处理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尺度亲和、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为各种行为活动提供场所,促进了人在户外的停留和交往。老人在街巷聊天、妇女在池边浣洗、小孩在田间玩耍,人与村落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景象。同时,村落历史、民风民俗、宗族礼制、程朱理学、徽商经济、新安山水画等徽州文化为古村落的形成提供了滋养,直接影响着景观的营建,并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体验与强烈的归属感。

4徽州古村落对当代乡土景观设计的借鉴

4.1设计理念

首先应摒弃照搬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思想,乡土景观应以保护为前提,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预,尊重自然条件,尊重地形、气候、动植物,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实现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4.2场地处理

场地处理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充分结合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托,合理利用场地条件,是體现乡土性的关键环节。

4.3符号提炼

不同地区的文化会表现在一定的物质层面上,形成其特定的乡土符号,对这些符号进行提炼,借鉴其景观语汇与手法,或者对乡土图景的再现,都是从景观形象上最直接的乡土表达。

4.4乡土利用

主要是对乡土植物的选择和营造,以及乡土材料(石材、木材、陶土)的利用。通过挖掘当地要素的价值,节约成本又能实现可持续。同时,应加入当地居民的公众参与,使用者与创造者的统一是乡土景观的特点之一。

4.5空间营造

首先,应结合人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以满足功能性为前提;其次,尺度要亲和,利用景观各要素的配置形成舒适宜人、动静结合的空间。

4.6意向引导

每个地域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代乡土景观设计的目的就在于挖掘这些文化意向。不论是自然空间还是人工空间里,让人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观赏,还要能引起心灵、精神上的互动与共鸣,从而对当地形成地域性认知,感受乡土的文化意境。

5结语

上一篇:乐事薯片猴年广告词赏析下一篇:小学必读名篇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