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研究

2024-10-07

建筑历史研究(共12篇)

建筑历史研究 篇1

1. 历史沿革

一元片区的历史沿革

“一元片”位于汉口老租界的核心区域、武汉市中心繁华地段, 为传统商业区重要组成部分, 紧邻汉口江滩, 北至三阳路, 南至江汉路, 西至解放大道, 东至沿江大道。城市格局基本延续旧租界时期格局, 道路较狭窄, 基本沿江或与长江垂直布置。经过百余年的风雨, 这里的大多数建筑都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 亟待维护改造。

2002年武汉市规划局就对一元片区进行了规划, 包括上海村片区、咸安坊、洞庭林片区、珞珈山片区、同兴里片区、海寿里片区和坤厚里片区, 目标是复兴汉口中心区。其中包括保护历史风景建筑单体及其附带环境设施,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控制范围、协调范围和建筑更新范围。

2004年, 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就一元片区优秀历史建筑做了摸底调查。江岸区“一元片”占地3.11平方公里, 老房屋7965栋, 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 其中省级以上保护单位4栋。现存优秀历史建筑232栋 (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 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物35处, 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最密集的地区, 堪称历史建筑博物馆。

2. 一元片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元片区的现状分析

汉口一元片区是汉口“租界”的核心区域, 是汉口的传统商业、贸易及居住区。它涵盖了汉口原“租界”风貌区, 集中了大量近现代优秀建筑, 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 是代表武汉市近代文化, 展现光荣革命历史的区域。包括江汉路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珞珈山历史街区等。

2.1.1 社区及人口现状调查

由于片区内的里分 (武汉方言:小范围的居住区域) 建筑大多年久失修, 十分破旧, 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多为经济条件差的家庭, 下岗工人多, 老年人多是该街区内的居民特征。而居住面积小、房屋质量差、生活设施不完善 (如卫生间、厨房条件差) 、环境和公共绿地的缺失是片区内居民普遍遇到的问题。有些居民为了扩大居住面积, 违章搭建有损环境美观的建筑附属物。

对于老城区拆迁改造, 由于各住户的居住条件各不相同,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意见很难统一, 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该区保护的难度。

2.1.2 文化资源

汉口原“租界”区是中国目前集英、法、德、俄国等多国建筑遗址于一区的历史租界区, 同时汉口也是沿江城市中是开埠最早、设有外国领事馆和建立租界最多的城市。从清末名镇到“东方芝加哥”, 老汉口深刻的文化遗存,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景观, 风格各异的建筑也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历史景观风貌, 而一元片区更是汉口重要的历史风貌区。

2.1.3 区位优势

因为临近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两条老汉口主要的道路, 又离江汉路步行街很近, 生活交通极为方便。

2.2 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2.1 破坏性的建设

近代历史地段的调研不足及缺乏基础理论的探索和指导, 导致了实际建设中的失误与盲目。高密度的开发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恶化, 严重地破坏了街区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的延续, 在对近代历史地段内的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 建筑使用功能的错位使地段的整体功能效益没有发挥出来, 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进而违背了保护性改造的初衷。

2.2.2 被动的静态保存

20世纪80年代以前, 近代历史地段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的“近代历史地段保护”也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的“保留”,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无视”的态度。没有进一步的维护和开发, 遗留下来的建筑、街道、设施等只能忍受时间的侵蚀。

2.2.3 片面单一的保护

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 近代历史地段及建筑的保护规划只是作为一种限制性的规定, 或者说是一种控制性措施。这就导致规划保护以片面、单一的方式为主;以划定保护范围, 限制建筑高度、体量, 甚至建筑风格形式为主要内容, 近代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规划与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对近现代历史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对城市格局特色、街巷空间和场所精神的发扬。

2.2.4 商业化的开发模式

在近代历史地段开发商业步行街, 单方面强调商业开发, 任由开发商对近代建筑进行由里到外的改造和粉刷, 造成了地段人居环境和城市肌理的破坏, 做活了一条街却毁了一片历史街区。更有城市以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增加城市绿地为由, 大面积拆除旧城居住区, 大量居民搬迁, 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草坪、城市广场、人工湖泊。

2.2.5 忽略了被保护的主体——原住民的感受和利益

许多生活在这里的老住户并不是没有钱搬入小区, 他选择留在这里是因为他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喜欢一出门就看到自己多年的老街坊, 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些花草蔬菜, 喜欢坐在自家门口守望这个小巷。而现代的居住模式缺少邻里间的交流, 同一单元的人也形同陌路, 这样的生活缺少了人情和人性的美好。因此即使改造中保留了无数的建筑立面和建筑材料甚至是空间组合方式, 但是没有居住在其中的人们, 那也无法保留住这座片区的“魂”。

通过改造传统民居激发城市中心区域老街片区的再生活力的城市触媒手法, 值得借鉴和参考。但也不可忽略这种迎合现代发展模式的更新对城市历史街区传统人文底蕴的破坏, 如何将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同时保留延续其文化脉络是当前也是未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及改造长期面临的关键问题。

3. 寻找“以人为本”的保护方式

3.1 以人为本的含义

汉口一元片区具有很好的空间结构:尺度宜人, 给人亲切感;巷弄是很好的交往空间, 传统的邻里关系在这里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前的里分临近社区服务设施, 居民生活很方便, 生活气息浓厚。这种生活给老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比现代化的小区他们更加留恋里分的生活。可见这种生活形态具有很高的推崇性, 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和保护。

生活在其中的人赋予历史街区以活力, 人的行为活动使整个空间形成内在的氛围。汉口一元片区的空间形态独有的韵味之处在于老市井生活的交流空间, 这种布置方式无形中已经使中间的巷道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交通空间, 更像是一种交流空间。公共空间为住户出入时的相遇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有利于加强这里的人情味,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和谐互利的关系。

3.2 保护方式的探讨

3.2.1 保护的主体:历史街区及参与其中的人和传统生活

政府必须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中跳出来。官商联合改造旧城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居民的利益, 政府从中获取了高额的土地利润, 而开发商则又将土地成本转移到了居民身上。政府要平衡居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 使居民和开发商都在改造中获益。比如对于能够增加市民户外公共活动的商业行为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对于切实解决市民服务设施的开发商给予各个方面的支持等, 政府要把改善里分周围的市政服务设施的条件和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同开发商谈条件的砝码。

以上主要针对现有的旧城改造和历史街区保护中政府暴露出来的弊端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常情况下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站到了开发商那边, 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市民的利益。

3.2.2 方法的探讨:

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应遵循“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居民参与、动态保护”原则。过去太多的历史街区改造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永远的伤痛, 归根到底, 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经济制约、思想观念、长官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

在这点上我们很赞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就现有里分质量的层次分级, 进行小规模改造。对于完全破败的里分, 在维持原来里分体系的前提下创造“类里分”形式。权属的改变给小规模改造提供了前提, 针对每一个里分的严格的城市设计则是改造的前提。具体到居民身上, 就是在建筑师的引导下满足他们改造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地区不同, 但是其方法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性。

在改造的过程中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改造中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英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曾探索了“社区建筑”理论,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体现在居民作为里分改造的投资和实施者参与到改造的全过程中去。他们参与的过程中, 设计师必定要考虑到不同人群和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居民利益, 最大程度上维护他们的利益。这种参与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归宿感, 以前浓烈的里分生活氛围也将从参与设计中得到重塑。

里分生活形态的延续对于社会结构的维持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汉口老“租界”里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改造任务的艰巨。但是我们若是能够解决租界区里分的改造问题, 那么对于改造武汉其他片区的里分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建筑历史研究 篇2

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摘要:城市文化断代和“千城一面”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屡屡被诟病的问题。一般性历史建筑是构成城市文化和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其保护与再利用进行研究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通过对国内外历史建筑与一般性历史建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当前研究与生态学理论结合的不足,在现实城市更新中保护与再利用存在保护力度不够和再利用少等问题。接着对合肥旧区内一般性历史建筑进行调查,包括文档调查和三类一般性历史建筑群的实地调查,并归纳出一般特征。然后以集体记忆理论为主,综合分析一般性历史建筑的多维价值。本文在文章结语结合合肥实际,提出一般性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一般建议。在讨论部分中引入岛屿理论与生态位理论,讨论了笔者所理解的城市人文生态系统中建筑与城市间关系以及建筑与建筑间关系。尝试为一般性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找到新的分析角度。

关键词:一般性历史建筑;集体记忆;多维价值;城市人文生态系统;再利用

Abstract:The division of the city culture and the phenomenon that thousands of cities with the identical appearance have long been the denounce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today.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s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which form the city culture and its style.Thus the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the 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s are meaningful and essential.First of all, by summariz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the 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s from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e lack of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the 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research toward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cology at prese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Then, the paper investigated the ordinary buildings in Hefei old area.The investigation has two parts, concluding the document and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 cases.After that,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m.Thirdly,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theory about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concluded the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of 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s.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put forward general advice of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the 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and reuse,which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fei.Besides, the Island theory and the Niche theory from the ecology are also introduced into the discussion part of the paper, and listed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cit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city humanism ecological system.I tried to find a new way to analysis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s.Keywords:Ordinary historical building;Collective memory;Multidimensional values;City humanism ecological system;Reuse 1引言

城市化水平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快速提高,而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以GDP为准绳的经济策略下,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以大拆大建为特征的城市更新,仅保留一些文物建筑,对达不到文物标准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往往采取拆旧建新的更新方式。一般性历史建筑在城市内存在数量大、分布广、变化多,基本可正常使用,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承载着集体的记忆和多维价值,是构成城市基本风貌的基础性建筑。对其保护与再利用,是破解“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传承城市记忆,塑造城市多样性差异化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在二战后的城市发展中的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其研究已不仅仅只局限于建筑学或城市规划学领域,还涉及心理学、生态学、景观学等多个学科,尤其是其在人文因素方面所关注的历史建筑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等特定因素,追求社会、经济、城市生态三者的统一,使得整个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极广。关于一般性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已有一定研究。克里斯汀·博耶指出历史建筑与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点明历史建筑是唤起人们对城市记忆的特殊符号,不同时期的建筑能使人们获得多样性的城市体验,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和评价其所生存的城市的存在意义。周卫认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留存下来的大量构筑物,不论其产生的时间、属于的类型,相对于与其保持着一定“时间距离”人们来说,都拥有包括历史价值、岁月价值、生态价值在内的多种价值。吴良镛提出 “有机更新”的理论,在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适应旧城环境及其肌理,改变传统大拆大建的更新改造模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

本文采用了文档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档查阅,理清合肥市城市发展脉络,概述了合肥一般性历史建筑分布、风格、保护与再利用状况,为案例地选择、案例分析做好文案基础。本文以时代特征、集体记忆、保存度为依据,重点实地调查了三类群体性一般性历史建筑,归纳出合肥市一般性历史建筑状况,最后结合实际进行一般性历史建筑多维价值分析。

[3][2]

[1]2 案例地调查

2.1合肥城市更新的文案调查内容陈述 2.1.1合肥城市演变

图1合肥市城址演变图

合肥建城史则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今后历朝在合肥均有城池建设,南宋时期基本形成了合肥古城的初貌。解放前,由于战火,合肥城墙内房屋多数毁坏。1952年正式被设置为安徽省省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以老城作为中心区,进行综合开发改造。“合肥市工业规划”,奠定了以老城市为中心,伸展三翼的布局雏形。1979年制定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此次规划充分结合合肥市自然地形和主要工程设施的布局,被誉为“合肥模式”。进入21世纪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和人口大规模的机械增长,城市化陷入了摊大饼的模式。

2.1.2旧区的整体布局形式

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为合肥城市旧区内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就历次规划本身来说,1979年“规划”意义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所以对合肥城市旧区范围的界定应以1979规划为基准,即以合肥老城为核心,向东、向北、向西南伸展的三翼风车形状(图2所示红色线条内部分)。

图2 合肥旧区示意图

2.1.3旧区历史建筑分布 旧区在2006年改造之前大量布局有历史建筑。老城区内以政治性建筑、民居建筑为主,长江路上分布的历史建筑主要以政治性历史建筑为主,大部分商业历史建筑由于道路拓宽而拆除。旧区内其他地区多大量公共设施类、产业类和民居类历史建筑。2.1.4旧区历史建筑风格

主要有苏式风格;新徽派风格;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包括仿宋风格、江淮民居风格;宗教建筑风格和少量的欧式风格。2.1.5旧区一般性历史建筑的拆除

合肥2006年以“大拆违”为标志,开始了城市新一轮更新,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产业类建筑大量拆除,工业道路消失,整体改造为高级商业住宅区。2.1.6旧区一般性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旧区内也有一些有意义的实践。老报馆1952对原安徽报社办公楼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凸显其时代特征,对内部进行重新分隔,进行餐饮娱乐为主的适应性改造。原粮食三库被改造为以茶叶批发为主,兼有茶道休闲的专门性市场。合肥化工机械厂部分包豪斯风格老厂房被改建为LOFT艺术馆。

2.2产业类——中盐红四方老厂区

合肥工业建设从“一五”持续至今,是中部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中盐红四方是安徽盐化工业的代表性企业。2.2.1红四方老厂区历史概况

红四方前身为蜀山化肥厂,于1958年建立,是我国第一批小氮肥厂、小联碱厂之一。毛泽东、邓小平曾先后视察该厂。随着城市化的扩展,工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逐年加大。场地规模也抑制了企业发展,同时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2012年1月18日,老厂区正式关停。2.2.2厂区建筑现状

厂区建筑数量多,主要建筑类型有:①单层厂房、仓库。②动力站房。③生产设备等。建筑风格多样,使得天际线、色彩等富于变化。同时老厂区是合肥旧区内唯一一个留存的传统盐化工生产系统,有完整的化工建筑群。2.3公共设施类——合肥市老市政府办公楼 2.3.1合肥市老市政府办公楼历史概况

办公楼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建成伊始即为合肥地标性建筑之一,是来肥人士必看的建筑。2006年结束其原有使命。2.3.2办公楼建筑现状

办公楼主楼高6层,中间高,两边略低。建于1956年,完全由我国独立完成建筑与设计。办公楼为仿苏式建筑,具有两大特点: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三段式”结构,即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仿苏式建筑是我国对苏式建筑的变体,改变传统苏式建筑的坡顶为平顶。合肥曾拥大量的苏式建筑,历经五十多年

[4]的城市发展,命运各异。办公楼主体结构至今保存完好,建筑质量较好。2.4民居类——合肥琥珀山庄 2.4.1琥珀山庄历史概况

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曾获得过多项建筑大奖,是安徽省第一个园林式住宅区,是现代民居建筑精品。2.4.2琥珀山庄建筑现状

琥珀山庄的建筑融地方性、传统性、现代性为一体,是合肥较为典型的新徽派建筑代表作。设计者在设计时吸收了徽派建筑特色并加以演化:如简化了马头墙和坡屋顶,通过高差的变化,显示徽州民居跃动的屋顶这一特色。大胆采用了橘红色的琉璃瓦,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徽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审美情趣。2.5案例归纳

合肥一般性历史建筑状况归纳如下:

(1)有一定存在年代。(2)建筑展示内涵多样,有工业文化、政治文化、本土地域文化、市井风情等。(3)体量较大,为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4)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或地方特色。(5)建筑质量较好,保存完整,保护与再利用成本低,与周围人口生产生活连接紧密。(6)区位优势明显,所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好。

[5]3 合肥旧区一般性历史建筑多维价值分析

以集体记忆为主线,综合多种理论进行价值分析。3.1记忆价值

本文中提到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尚在使用中,使用年限各有不同,这些与老合肥一同成长至今的建筑,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承载了更为鲜活的情感和长久的记忆。它的保留是人们对于合肥城市记忆的特殊符号。人们可以通过某些存留物唤起休眠的记忆,并通过虚构和想象,产生时光的逆转,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愉悦3.2情感价值

一般性历史建筑属于“无意识纪念物”,它的情感价值是在其建成之后的漫长年代中由后人添加而逐渐形成的。建筑是与其相关群体的存在感、归属感及社会认同感的基础和核心。3.3历史价值

合肥一般性历史建筑是60年来发展的遗存物,是合肥城市发展史的形象载体,记录了合肥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群体性建筑能突破时空限制,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原真性;单体性的则以片段的形式展现历史感。通过对其的保护与再利用,可实现解释城市发展,印证重大事件,传递历史信息的目的。它们是研究合肥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记录了合肥历史和社会的变迁。3.4生态价值

对产业遗产及其附属产业民居的保护是对产业工人和产业环境间生态关系的保护。对民

[6]。

具有重要的辅助记忆的功能。居建筑的保护是对居民与城市间市井关系的保护。要注重一般性历史建筑的生态价值以维护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3.5科学价值

一般性历史建筑科学价值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建造技术。(2)业态属性。(3)保护与再利用本身。3.6教育价值

一般性历史建筑的教育价值在于通过现实的对比,产生新旧的差异,让新一代的合肥人知道合肥的过去、现在,看到合肥的进步。合肥在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孕育了多样的城市文明,构成了合肥市的文化体系,包含了地方学教育价值。3.7审美价值

多样的建筑风格,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对不再流行的风格的保护是承认历史的表现。各式的风格的艺术表现力也各有差异,如苏式建筑因其单体体量大,质感厚重,是一种稳重的艺术表现力。3.8景观价值

合肥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业态形式来适应传统的老城空间,以满足不同生活需求,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城市风貌个性是城市集体个性的外在体现,本文中三类案例地建筑规模大,在建筑风格、高度、色彩、用途等上与周边建筑产生了差异性,差异化丰富了城市景观,对城市风貌的形成产生了巨大作用。3.9经济价值

一般性历史建筑的建设生经济价值,供生产生活而产生更多效益,属于传统经济价值。后期在经过合理的再利用之后,往往有可能转化以上八大价值为潜在的经济价值,对城市风貌,对城市旅游等会产生积极作用,这都属于其新兴经济价值。结语和讨论

4.1一般性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建议

本文并不一味地强调对所有一般性历史建筑都加以保留,对于新旧建筑有机融合也持积极态度。笔者在九大价值标准下,结合合肥实际,提出一般性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一般建议。

4.1.1编制本城市一般性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展开对城市建筑情况的普查,为城市更新规划中部分区块或建筑的保护提供依据。调查的信息包括建筑的名称、地点、建造时间、使用寿命、建筑风格、装饰、色彩、保存状况等与城市风貌相关的信息,综合多方意见建立保护名单。4.1.2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

(1)对于建筑质量较好,基本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可以保持原有的用途,注意改造后的可识别性。(2)对于建筑质量有缺陷,但外观有特色的,要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景观价值。(3)对于建筑具一定特殊的政治或文化意义的建筑,可作为博物馆使用,保护延续其原真性。(4)产业类一般性历史建筑可改造为创意园区。4.1.3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保护与再利用

价值高的宜对其外表进行科学保留,通过表皮处理的方式加以保护与再利用,强化景观价值与视觉效果。同时对其内部在不损害安全性、历史与科学价值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现代化的改造,是适应现代的新需求。4.1.4科学合理规划和充分尊重民意

不同的历史建筑总与一部分城市居民相联系,承载其情感与记忆。然而这一群体的参与度低、话语权弱。在规划中政府要重视本地居民意见,维护文化生态平衡。4.2城市人文生态系统的讨论

笔者认为城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与自然生态系统发展相似的过程。城市从初始到城市化高级阶段,由于对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提高,会经历一个中心区房屋高度生长的过程。在演替的过程中,建筑与城市间以及建筑与建筑间也有着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群落与系统间以及群落与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些生态学观点对于城市化中的一些现象也同样适用。笔者在这里以生态学中的岛屿理论与生态位理论作为切入点,补充当前城市与生态结合的研究中研究不足的部分。

4.2.1城市人文生态系统的生态岛屿讨论

保护的建筑或建筑群,在城市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点、斑块或组团,分布在城市各处,可以称作城市建筑生态岛屿。与城市整体相比,这些点、斑块或组团有着不同于城市均质面的差异性。小体量单体建筑如同建筑盆景,让沿线景观在此发生跳跃。群体建筑,体量大,会与周围用地类型和建筑风格,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对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并为景观的塑造带来很多积极的作用。

4.2.2城市人文生态系统的生态位讨论

生态位又叫小生境,在城市人文生态系统中即指的是一般性历史建筑在城市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一般性历史建筑单体建筑高度低,容积率小,经济效益明显低于现代建筑。保护时,要为这些建筑创造小环境,体现它的多维价值,寻找恰当利用方式,不能一味以GDP为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建筑历史研究 篇3

关键词:历史建筑;建筑保护;整体意识

引言: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它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古建筑附载着历史的灵魂,被称作是一个地方的史书、历史年鉴、文化的最好的见证。然而近几年,历史建筑文物面对偷盗、人为破坏、自然损坏等诸多难题,历史建筑的保护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主要现状

中国历史建筑拥有其自身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设计局上多为院落式,建筑结构多为木结构,很少出现砖石建筑,换句话说,建筑材料多为非永久性材料,因而,在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潮湿、火灾、虫蛀都有可能对建筑物产生致命的破坏。而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做得一直不到位,针对部分历史遗址没有做过系统性的保护规划,没有对我国历史遗留下的古代建筑逐一划定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区,导致历史建筑风貌及建筑格局因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与继承而日渐衰落,下面列举几点主要的现状:1.建筑体制老化,没有妥善保护。目前我国部分古镇的历史建筑修建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自身的防火防蛀能力较差,由于我国的保护意识薄弱,再加上年久失修,不少建筑主体出现老化严重、甚至濒临危房的情况[1]。另外,我国在建国初期大量的文物建筑遭受毁坏,国家在后些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重点建筑的修复工作,因此对于古镇周边的古体建筑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缺乏一定的资金,使保护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例如:山西省3500个古村落中,500多个正濒临消失,这些古体建筑很多都未设立保护机构,因此我国没有对其保护与维护工作重视起来。2.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国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在保护传统的街道周边的主体建筑与现在的交通需求存在着矛盾,对于古体建筑周边的供水、排水、排污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另建筑保护工作不彻底,一直无法高效的进行。

二、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具体策略

(一)增强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

历史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刻录着那个地区的兴起和衰落,承载着曾经辉煌的历史文明,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不仅要积极做好建筑保护和维护工作,加强古体建筑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对公众进行历史建筑保护的宣传工作,加强公众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只有公众思想上真正的认同,才会主导其行为。近年来,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在参观某处建筑时,随意的乱摸、丢至垃圾、攀爬到建筑物上进行照相,更有甚者拿笔在建筑物上刻字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文明的举动就是因为公民缺乏建筑保护的意识。因此,只有全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的行列,古体建筑才能永久保存[2]。例如:相关部门可以与各大电视台合作,制作公益性短片,以此来加强公民的道德观念,提升保护意识;电视台可以制作历史建筑题材的纪录片,让观众在观看悠久建筑风貌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意识;各旅游景点在古体建筑附近都设立提示性标牌,来提醒游客不要做不文明的行为,对于违反者可结合破坏的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罚款。

(二)做好城市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部大搞经济建设,全国各地的大型古代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原本应该得到维护与挽救的建筑却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遭受重创甚至濒临消失。怎样才能在城市建设中做好城市规划的同时更好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已经上升为重要问题。因此,我国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可以借鉴国外许多成功的案例,以“让出古城、另建新城”的方式参照着进行实地规划。例如:在法国里昂市,至今还完整保留着十二至十六世纪的古老建筑,区内也有250栋保护建筑。在十九世纪以后建设的建筑,其建筑风格也与周边的古建筑风格十分的协调。由此可以看出,法国在城市的建设中很好的将古代建筑与新建的建筑有效的区分开,又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3]。而西班牙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其历史文化遗产数量高居世界排行榜第三名,其中,历史建筑占据遗产项目的大多数。为了保护这些历史建筑,西班牙在立法、行政、公民教育等领域都进行了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除此之外,西班牙不同于别国的保护方式,西班牙政府还另辟蹊径,将古建筑保护同经济发展相结合,创建出皇家驿站的发展模式,建立皇家驿站酒店,并随着酒店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从1家变成了94家,几乎遍布西班牙的所有省份,不仅将建筑保护的意识传遍了整个西班牙各个省份,同时也促进了西班牙经济的发展,因此,很值得我们国家的借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建筑是城市起落的最好见证者,同时,也是历史研究的实物凭证,一旦毁坏,建筑本体以及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因此,加强建筑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历史建筑保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积极维护历史建筑所处的环境,将其原有的面貌长久的保持下去,才能让古建筑流芳千古,为后人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兴.我国与西班牙世界遗产开发保护比较[J].暨南大学旅游管理,2011(06).

[2]汪程成.借鉴日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来探索中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中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10):27.

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与分析 篇4

进入工业时代以来, 中国城市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其一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 其二表现为城市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其三表现为城市建筑用地急剧扩张, 直接导致了历史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历史建筑缤纷多彩、数量丰富, 但是由于没有保护到位, 遭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损坏, 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已不多见。目前, 有很多国务院公布需要保护的古建筑也因为城市的快速化建设而破坏。所以, 不管在什么时候, 我们都不能放松对古建筑保护的警惕, 历史建筑的遗产不可复制, 所以目前为止发现的古建筑都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起来。

1 中国历史建筑的成就

中国古代人们建造了不计其数的精美建筑, 留下了气势磅礴的文明凭证。宏伟大气、小桥流水等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 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气度。闻名世界的历史建筑有:世界上最长的墙———万里长城,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 域圣殿———布达拉宫, 平遥古城、苏州园林、各民族特色建筑群落等等。

2 中国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分析

我国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经过发展后, 从一开始的单一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多层保护, 再到把重心转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的保护体系。从生疏渐渐建立完善成熟的保护体系, 但是对于我国的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依然不能全面覆盖。

2.1 保护观念落后

我国对历史建筑的开发保护, 只注重保护几个历史建筑点, 而一样重要的背景建筑区, 却因为经济利益原因被拆除, 换成了商业性质的现代建筑。这样就导致整个景区就几个遗存的古建筑, 使其失去了历史脉络而独立, 本身的意义和文化韵味也慢慢的消失。

2.2 保护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文物保护法律方面的实施仍然存在松散, 处罚程度不够, 政府鉴定监管力度不足或者对历史建筑保护认识程度不高, 导致相关人员难以阻挡经济的利益而破坏文物建筑及环境, 最后反而不受处罚。

2.3 保护方法欠缺

对于文物的保护, 应该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建筑最原始、最真实的部分, 尽量对历史建筑不作修改, 只在必要时采取措施, 并且这些保护措施具有可逆性和可识别性。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的主导思想虽然也有所体现, 但是没有体现在修复方法上, 很多历史建筑由于采取的保护修复方法不当, 导致历史韵味消失。我国对历史区域采取的保护措施基本上还处于试验阶段, 目前还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 更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措施进行约束。

3 中国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方法研究

3.1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

1) 价值;2) 原真性;3) 最小干预;4) 整体性;5) 可逆性与可再处理性。

3.2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过程

1) 调查研究。对保护修复对象历史的调查研究为的是获取一切可能的信息, 并进行有目的地编集和分析评估, 形成有关的文献资料, 以获得对历史建筑的整体印象。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采取何种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尤其是现场调查, 对建筑本身应尽可能是无损的 (比如上建筑屋顶调查应注意不踩碎屋瓦等等) 。

2) 检测分析。从检测时间来分, 可以是简单到只有几天, 也可以是按月计, 甚至若干年的长期工作;从检测范围来分, 可以是简单的外表观察, 也可以是由专家进行内部结构检查, 甚至把检测数据带到实验室分析, 而对任何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 都应当从最简单、无损的方法开始。检测分析具体的顺序为观测、表面形状测绘、内部检测 (包括无损检测和各种有损检测) , 最后进行实验室分析。

无损检测手段和仪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肉眼检测、内窥镜检查法、纤维光学仪器、微型钻孔、超声检测、渗液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X射线检测、探地雷达、湿度仪、红外热像仪、激光扫描、冲击回声、照相矫正、摄影测绘等。适合历史建筑的方法有:肉眼检测、探地雷达、红外热像、激光扫描、建筑摄影测绘、超声检测等。

3) 修复方法。检测分析的结果是采取修复方法步骤的前提条件, 具体的修复措施可以是非常紧急的、救治性的, 也可以是防治性的, 时间上可长可短, 具体涵盖了维护、修缮、再生、保护、修复、更新、替换、移建、重建各种不同干预程度的措施。治疗分为微观治疗———材料修复和宏观治疗———结构处理。

材料修复即采用清洗、加固、续断填缝、防护性保护处理、复制与替代等方法使材料返回正常时期的样子。其中清洗有水洗法、化学剂法、研磨法、激光法、敷剂法、超声法。

结构处理即采用加固等方法使处于危险中的历史建筑能够维持存在。

混凝土结构的直接加固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 (即强柱弱梁法)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绕丝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湿式外包钢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锚栓锚固法;间接加固法有:增加支承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

砌体结构的直接加固方法有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和增设扶壁柱加固法;间接加固法有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和预应力撑杆加固法。

钢结构的加固方法有:改变结构计算图形 (对不同的整体结构可采用增加结构或构件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对受弯杆件可采用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对桁架可采取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连接的加固与加固件的连接、裂纹的修复与加固。

中国特色木结构建筑的加固方法有:增加约束法、增大截面法、增设拉杆法、增设销钉法和混合的方法。

总之, 结构加固、纠偏、移位, 都是历史建筑的宏观层面进行的修复工作, 由于建筑结构与其外的表层往往无法脱离, 因此宏观层面的工作与微观层面的工作是互相依赖的。

4 结语

历史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可以瞻仰的珍贵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见证者, 保护它们不仅仅是政府文化部门的工作, 同时也是我们大众共同的责任。政府在处理城市规划和古建筑保护的问题时, 要把握好大局, 不单发展城市, 而且要考虑推广历史建筑文化, 并将具体的保护方案落实到实处;作为文物保护者, 应该心怀感激, 感谢先知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发现濒危历史建筑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在古建筑保护修复中尽自己的一份力;作为中国普通公民, 应该积极学习古建筑文化, 自觉形成古建筑保护意识, 在历史建筑前应怀抱敬仰, 不应破坏保护区一草一木,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积极加入到保护古建筑物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1]刘娇.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 2013 (11) :104-105.

[2]王可.论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与修复[J].社科学论, 2013 (5) :184-185.

[3]李超.山西南部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中保护方法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9.

[4]李最雄.布达拉宫壁画的保护研究[J].文博, 2009 (6) :77-78.

建筑历史研究 篇5

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本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保护原则及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抢救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要求,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 (政府责任)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主管部门,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工作监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市、区人民政府应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第五条. (部门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房屋管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须积极履行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和监管的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及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的普查调查、申报认定、保护规划及使用导则的编制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应急保护、巡查执法等具体工作。

市、区文物管理部门负责、整理保护对象的历史资料信息,挖掘、评价其历史价值。

建设、文化、国土、旅游、财政、公安消防、工商、城管、环保、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保护资金)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二)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三)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资助;

(四)国有历史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或者其他合理利用方式获得的收益;

(五)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等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的资金;

(六)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保护专项资金由市、区人民政府分别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护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保护资金用途)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下列用途:

(一)需由政府财政承担的费用,包括普查、测量、认定、标志牌制作和设置、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资金;

(三)对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的补助;

(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编制;

(五)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表彰。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

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框架下,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可相应设立区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城乡规划、建筑、文化、历史、土地、社会、法律和经济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有关咨询、审议和评定等工作,为市、区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九条. (单位、个人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社会机构,以资助、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本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 保护名录确定

第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及名录)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或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格局和风貌;

(二)有比较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

(三)占地面积不少于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四)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具有传统风貌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少于总占地的60%。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后,向社会公布。其中对保护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可核定为广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申报、批准的条件和程序,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一定该保护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二)反映佛山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三)属于在地方发展里程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与重要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具有纪念意义的代表性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五)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第十二条. (普查程序)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国土、房屋管理等部门,指导区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和建档工作,并建立历史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普查成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并告知保护责任人和区房屋管理部门,由区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巡查和现场保护。

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历史资料挖掘和保护价值与类别的评估。

第十三条. (确定和公布)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征求相关部门、所有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众意后,经市级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市、区人民政府建立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

第十四条. (征收前调查)

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房屋前,应当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认该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普查情况;尚未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普查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在征收房屋前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完成调查工作。未完成调查的,不得征收房屋。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将地块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在规划条件或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附图附件中载明。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改造主体应当按照保护要求将历史建筑统一纳入征收或者改造补偿方案,对所有权人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的价值给予货币补偿或者调换房屋产权;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不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要求自行合理利用。

第十五条. (预先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建立预先保护响应机制,以应对建设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应急性保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报告。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建设单位应立即停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预先保护响应机制,应即时通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房屋管理、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停止建设活动,并告知区房屋管理部门派员到现场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护。

经市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查,该建筑不属于文物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区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派员到场调查并进行论证,并提出处理意见:

(一)建设地块尚未进行文化遗产普查的;

(二)建设地块的普查结论已超过十年的;

(三)有新的证据证明该建筑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的;

(四)其他合理情形。

处理意见应通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及市级相关管理部门,经确定不予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解除预先保护。应当予以保护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由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告知保护责任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申报。

预先保护的期限为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发出预先保护通知之日起的12个月,预先保护期间该建筑不得损坏或者拆除,确需修缮的按本条例相关条款执行。因预先保护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 (保护标志设立)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第十七条. (调整和撤销)

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受到严重破坏的,可以列入濒危名单,对于确实无法恢复、确已失去保护意义的,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可以提出撤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称号,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撤销。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第三章 保护措施

第一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街区确定公布后一年内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后,经专家委员会论证,经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九条. (保护规划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价值概述和评估,包括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等内容;

(二)保护原则和总体要求;

(三)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四)土地使用的规划控制和调整,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的保护要求;

(五)历史文化街区内建(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维修、整改的要求;

(六)改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的方案;

(七)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八)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二十条. (保护规划编制资质要求)

承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具有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或者同时具有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和乙级以上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资质。

第二十一条. (保护规划公众参与)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保护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通过论证会等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保护规划草案涉及房屋征收、土地征用的,应当举行听证。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以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二十二条. (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下列规定:

(一)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二)对现有建筑进行整修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拆除不属于历史建筑的其他建(构)筑物的,应当经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三)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不得擅自改变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空间环境以及建筑的外部风貌和使用性质;

(四)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传统格局和空间环境,不得新建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停车场和维修保养场、加油站等设施;

(五)不得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场所。

第二十三条. (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时,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历史环境要素和景观特征,不得危及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安全。

第二十四条. (建设活动审查)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市、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前,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须依据保护规划进行审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并当征求同级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 (土地用途调整)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土地使用用途不得擅自改变。因改善和加强保护工作的需要,确需调整的,应当经市、区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六条. (基础设施配置)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环卫、消防等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建筑间距、绿化、通风采光等相关建设标准等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配置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需要整修、翻建,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

第二节 历史建筑保护

第二十七条. (历史建筑分类保护)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完好程度等,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和相应的保护要求,实行分类保护:

(一)历史文化价值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主要平面布局、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主要外部风貌、特色构件不得改变。

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的不同保护要求制定历史建筑分类保护、修缮技术规范并颁布实施。

第二十八条. (保护图纸)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编制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资料情况,包括历史建筑的基本信息以及风貌特色等内容;

(二)保护和利用原则;

(三)确定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必要时可以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四)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利用要求。

第二十九条. (利用导则)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基本保护要求的基础上,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各方面历史价值,编制市、区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导则,明确历史建筑的禁止性使用功能、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范围内的建设活动控制、修缮维护、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及其他具体管理要求。经评估可提高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如需降低等级,须另行编制专题报告。

第三十条. (责任告知)

历史建筑公布后,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使用要求书面告知保护责任人。书面告知应当明确保护责任人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格式由市级房屋管理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十一条. (历史建筑新建扩建)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建(构)筑物。因保护历史建筑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利用导则的规定,并报市城乡规划主管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相关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损坏历史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历史建筑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历史建筑使用功能)

历史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使用功能的,不得违反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利用导则确定的保护要求,并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城乡规划、文物管理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房屋管理、公安消防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四章 整修利用

第三十三条. (保护责任人)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中非国有建筑的所有权人和国有建筑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对保护和管理责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保护责任人按照本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负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并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使用人应当配合保护责任人做好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配套基础设施要求)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供水、排水、排污、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条件,并保持当地传统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城乡规划、国土、房屋管理、文物等相关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五条. (历史建筑方面责任分级)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实际现状,组织编制年度保护整修计划,指导、督促保护责任人、区房屋管理部门实施保护整修。

区房屋管理部门在征得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同意后,可以代为修缮历史建筑,所需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六条. (历史建筑修缮)

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利用导则的要求编制修缮方案,逐级报市、区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文物、建设等部门审查。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对修缮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采纳。

第三十七条. (历史建筑以外建筑修缮)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的,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编制修缮方案,报送区房屋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抢救措施)

历史建筑存在损毁危险的,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市、区房屋管理部门报告。区房屋管理部门应当协助保护责任人进行抢险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保护责任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及时采取加固、修缮等保护措施。保护责任人不具备保护能力的,可以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补助,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历史建筑保护需要和保护责任人经济困难的情况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 (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泛光照明、空调外机、雨篷等外部设施,应当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相协调。

相关部门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时,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应符合保护规划要求并征求城乡规划、文物、房屋管理等管理部门意见。

第四十条. (征收补偿)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或者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确需征收历史建筑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补偿。

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或者选择房屋产权调换且安置房所在地段等级低于被征收房屋所在地段等级的,可以另行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一条. (建设调整相应奖励)

对因保护历史建筑而必须调整的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定后,可给予适当奖励。具体认定办法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对在历史建筑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建设项目中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由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

第四十二条. (历史建筑迁移)

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的历史建筑,建设单位应当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制定补救措施后,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领取迁移新址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实施迁移。建设单位在实施历史建筑迁移保护或者拆除时应当做好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档案资料报送城乡规划及房屋管理部门。

第四十三条. (搬迁安置)

因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需要,确需居民临时搬迁过渡的,应当给予相应的搬迁、临时安置补偿。

第四十四条. (合理利用之一)

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并要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保护、修缮方面的信息和技术指导。

鼓励、支持保护责任人利用历史建筑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地方文化研究,开办展馆、博物馆,开展经营活动,以及以其他形式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但应当符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可以收购历史建筑,并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要求的单位对历史建筑进行管理及合理利用。

第四十五条. (合理利用之二)

历史建筑的利用不得违反保护规划;不得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不得随意增加荷载或者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建筑安全的活动。

历史建筑的现状使用用途违反保护规划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调整;历史建筑的现状使用用途违反保护规划但与房屋权属证明文件载明的房屋用途一致的,依法调整后对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应当予以补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历史建筑的类型、地段和用途等因素制定补偿的指导性标准,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依据指导性标准或者合理、适当的原则与保护责任人协商确定具体补偿数额。

第四十六条. (检查评估)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须制定检查与评估计划,定期组织城乡规划、房屋管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检查与评估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四十七条. (补助)

对达到保护管理要求的保护责任人和列入年度保护整修计划的项目,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资金补助。

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与国有建筑使用人、非国有历史建筑所有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协议,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义务和享受补助等事项作出约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政府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区级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将保护规划报送审批的;

(四)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五)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六)因保护不力或者决策失误,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或者撤销称号的。

第四十九条. (行政处分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审批职责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条. (违法建设查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七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七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法行为及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或者拆卸、转让历史建筑的构件的,由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法施工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区房屋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备案的修缮方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二)修缮方案未经审查、审查未通过或者未按照修缮方案审查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建筑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第五十三条. (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的,由市、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及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设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施行日期)

“建筑中的历史” 篇6

楠溪江在浙江省东南部,是瓯江下游北侧的最后一条支流。“澄碧浓蓝夹路回,崎岖迢递入岩隈”,山间水涯参差人家组成的一个个古村落,便因这山与水的守护,而奇迹般地保存了一种古老的文化景观——铺设着细巧图案的石子路,质朴而自然的蛮石墙,托出一条柔和弧线的瓦屋顶;池塘,石桥,路亭,溪水中的步,古街衢边的美人靠……

楠溪江最古老的村落苍坡村,历经一千余年的沧桑,竟仍保留着旧有村落规划的风格——文房四宝的建筑格局!古寨门、宋式古亭、明代民宅、望兄亭、仁济庙、水月堂……,一如旧观。

初建于宋代的芙蓉村,宋末抗击元兵,遭到全面焚毁,至正元年(一三四一年)重建后,至今,也依然保存着与六百多年前大体相同的聚落规划面貌

大致保存完好的,尚有这些血缘村落中的礼制建筑——宗祠。如廊下村朱氏有宗祠十八所,现存十所;芙蓉村陈氏有宗祠十八所,现存十二所。苍坡村的李氏大宗,塘湾村的郑氏大宗,豫章村的胡氏大宗,等等,大抵古貌犹存。据调查者考证,这些大宗祠多创建于明代,居然幸运地未遭毁坏。

有意思的是,在楠溪江村落里,极少有真正的佛寺和道观,大量的庙宇都是“淫祠”,即陆游在《野庙记》中所记述的:“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祠。其庙貌有椎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厚、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容而艳者则曰姑。”总之,供奉的都是一些活在乡人传说中的神。百姓椎牛击豕,不辍牲酒之奠,虽官方屡禁屡毁,而不能止。这是原始自然崇拜的遗意,也反映了乡人讲求实用的一面——他们只是按照实际需要,功利地向这些掌管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杂神与半神“投资”。想到提倡事功、讲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命的永嘉学派,是同佛道两家关系绝少的,竟也是与这些乡土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叶适少小生活在楠溪岩头村,并就学于当地士绅刘愈)

保存至今的义塾、书院、读书楼、文昌阁、文峰塔、戏台、进士牌楼、状元街,和其他以教化为目的的建筑物,则显示了楠溪江流域的文风之盛,文运之隆。

依丽水湖而建的丽水街,是一条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商业街——这是民国以后的事了。不过虽然是商业街,却依然未脱楠溪江文化中固有的人文精神——

丽水街的北端是献义门,长湖在这里宽不过十公尺,西岸就是一座茶馆,方方的、轻巧的美人靠映在水中。闲闲地啜茶吸烟漫话今古的老人们,身影也在水光中修忽荡漾。丽水街上虽然熙熙攘攘,但美

人靠外则是一片水色,秋芦夏荷,有看不尽的风光……

沧桑岁月,逝水如斯。往日幼渺,溶掉的,随水而去;凝固的,铸就这乡间的“音乐”。它是历史与现实的叠印,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

楠溪江流域,是地理区域,方言区域,也是一个有相当独立性的文化区域。楠溪江的下游,是今天的温州。它曾是西汉东瓯王的都城,以后,则是谢灵运、裴松之、王十朋、楼钥等人做过太守的永嘉,是产生了一批理学名家,并孕育出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永嘉。群彦汪洋,岂不是江山之助?只是温州很早就开放了,能够显示其独立文化品格的乡土建筑多已无存。调查选取了距此不足百里的楠溪江中游——今天的永嘉县境;这里山环水绕地,正闭藏了古老文化的一脉遗存。

楠溪江流域的繁荣,始于北宋。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六》,北宋熙宁十年,永嘉县税场的商税,已达两万五千三百九十一贯六文,远远高出全国各县平均商税的数额。叶适赠永嘉县北务监税官诗云:“何必随逐栏头奴,日招税钱三百万”,诗人之言未便引为实据,却也可见南宋的一般情景。

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是令人惊叹的文化高峰。自唐迄清,永嘉共有过六百零四位进士,宋代五百一十三位,其中南宋一代即四百六十四人。叶适之前,这里已有传播洛学与关学的周行已,创立事功学说的薛季宣;至叶适,更与朱、陆二派鼎足为三,创为独张一帜的永嘉学派。

为什么商业经济发达之后,没有形成文化贬值、物欲横流的局面,反而相应的,文化事业郁郁彬彬,不仅名贤辈出,儒豪接踵,且孕育出一个自创一格的学派?经济与文化,其发展,孰先孰后?孰因孰果?抑或互为因果?

从《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中,可以看到植根于乡村社会的一个古老、坚固、适合其内部生存与发展的文化传统,如《人文篇·耕读生活与山水情怀》中谈到,各个宗族都在家训、族规中明文规定,子弟务必要读书。

《珍川朱氏宗谱·族范盟辞》里说得很明白:“不学则夷乎物,学则可以立,故学不亦大乎,学者尽人事所以助乎天地,天设其伦,非学莫能敦。人有恒纪,非学莫能叙。贤者由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以昏。大匠成室,林木盈前,程度去取而不乱者,由绳墨之素定。君子临事而不骇,制度而不扰者,非学安能定其心哉。是故学者君子之绳墨也。”对文化的这种深刻理解和热烈追求,给楠溪江深山幽谷里的村庄笼罩上一层浓浓的书卷气。

现在看到的家谱,已是后代(以清代为多)所修,但其中包含了历代积累下来的材料。读书的传统,自然也不是形成于一时一世。楠溪江古村落多是五代末季闽地仕宦人家避乱北迁所建,又以单姓血缘村落为多。它一方面有着很好的文化基础,一方面又有着较强的传承性。其生存与发展,便始终孕育在“郁郁乎文哉”的人文环境中。读书为求明理,读书为求做人。至于为士、为农、为商,不过是对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陈亮在《与石天民书》中写道:“亮为士、为农、为商,皆踏地未稳”;“踏地未稳”是“为”的结果,又可见他对“为”的选择与转换可以很随意。然而不论“为”什么,退而耕读,仍是归宿。“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照有诗云:“自锄畦上草,不放手中书”,此用《汉书·儿宽传》中的“带经而锄”,却也未尝不是当日生活情境的实录。耕读习尚如此,经济的发展,本应成为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助力。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程度,尚不足以冲破与瓦解这一地域旧有的文化传统与秩序;在此限度之内,二者当可并进。此后数百年,经济的发展也始终未超过这个程度,相反的,相对于这一高峰,成为低谷。因此,经济对文化,始终没有形成负面的作用。靠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它可以长期保持自己的文化品格。

《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以数百幅照片、测绘图,并十二万字的研究报告,展示了这样一个有着独立文化品格的乡村小社会。从乡村建筑规范的严整有序,公益建筑的完备发达,以及从几种宗谱中所转引的宗族组织法中,可以清楚见出乡村社会组织的合理与严密。或者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乡土文化活的标本。

与南北各地常见的内向院落式民居不同,楠溪江的乡土建筑是外向的,开敞的。房屋如此,院落也如此。型制多,形式灵活,且时出巧思,很少模式化,活泼泼地见出个性。这些特点,是地理环境所致,却也有人文因素在内——是否更有一种礼乐文明的文化气候?不是有一支古老的歌么:“天之牖民,如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曰无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诗·大雅·板》)按照王泗原先生的解释,诗意为天之牖民甚易,如与篪之和,璋和圭之润,取与携之便。牖民之方如此,民所取法多矣,无自立法也(见《古语文例释》)。也就是说,在乡村社会中,原有一种自然的经济的秩序,其组织制度、机构运用、办理事项、争讼公断、征工服役、地方保卫、公共娱乐、子弟教育等,均有一种合于当地实际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规范。“国家”不去破坏这种“社会”的秩序,便是“治术”的最高境界,所谓“无为而政清”,所谓“弗治,任人民自然而治”。“大一统”的“国家”,并不强求一个个乡村小社会全部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生存与发展,至少这一地域的“建筑中的历史”表明了这一点。

走过了它的辉煌时代,明清以降,已不复“人物满东瓯”(陈亮:《南乡子·谢永嘉诸友相饯》)。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似乎只是一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永远的桃花源。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在他的《广志绎》中记道:“台、温、处山海之民,猎山渔海,耕农自食,贾不出门,以视浙西,迥乎上国矣。”这稳定和谐的礼乐教化之乡,固民风质朴淳厚,俨然彬彬上国之风,却是由此见出它停滞不前的一面。只是,打破这种稳定,打破这种和谐,是否就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进行如此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是需要艰苦的努力和支持这种努力的毅力与精神的。而这样的文化抢救工作,也同样需要物质力量的支持。据说继本书之后,又将有《新叶村乡土建筑研究》、《诸葛村的乡土建筑》陆续问世。并且,还有新的课题准备列入调查研究中。支持这一系列乡土建筑调查的物质力量,来自海峡彼岸的一个文化基金会。又闻知《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已名列台湾一九九三年十大畅销书榜首——是因为乡土建筑带了历史的厚重,还是因为历史在建筑中显见了鲜活的生命,而特别具有一种动人的魅力?但无论如何,在这过去的时代的最后纪录中,为人们留下了对往日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关怀。

城市历史街区建筑色彩调查研究 篇7

但在我国现阶段的保护实践中, 对于街区的建筑色彩的保护工作却往往得不到其应有的重视。或者更确切地说, 虽然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色彩要素的重要性, 但由于缺乏规范、科学的方法指导, 保护人员不能对街区建筑色彩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合理的提炼, 因而其所指定的保护措施也往往不得要领。这也阻碍了历史街区保护实践的更进一步发展。

1 历史文化街区色彩调查研究方法及保护原则

1.1 色彩调研方法

1)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对建筑物各部位色彩和材料进行感官评价, 并在和标准色卡[2]比较后确定颜色值, 从色相、明度、饱和度这三个方面分别记录。实地调查由“个性色彩”调查研究和“整体景观色彩”调查研究两部分组成。

“个性色彩”的调查研究, 即从历史文化街区现有的建筑中抽取保护状况良好、较好继承了历史特征的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物, 对它们进行详细调研, 记录其主要建筑构成部位的色彩和材质。通过色彩三要素的数值统计和用材类型的统计及总结, 使今后新建建筑在用色和用材上有据可依。

“整体景观色彩”的调查研究, 即对街道总体色彩和材质整体连续性的调查研究。

2) 数据分析。有效地运用调研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制作图表, 结合图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

1.2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色彩保护原则

历史街区是城市中最具潜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区域。它不仅承载城市历史文化, 更保留有传统街区格局与传统街区风貌。城市历史街区集合了街巷、地标、节点、场所等综合体现传统街区肌理的各类元素, 既包含了有形文化的建筑群及构筑物, 也代表了本地区浓郁的物质特色与传统风貌。因此, 城市历史街区色彩的保护应建立在以下两点之上:

1) 保留历史原真性。历史文化街区的色彩承载着街区的历史, 阐释着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因此, 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性修缮时, 应当尽可能的保留其历史原真性, 遵循街区原本的传统材料、工艺, 并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其历史传统色调, 以利于历史街区价值的体现和历史文脉的延续[3]。

2) 兼顾协调传统用色与现代色彩。历史文化街区的色彩是街区历史信息的重要承载者, 但在修缮与保护时还需从整体出发, 在保留色彩原有风貌的同时, 兼顾周边环境的协调, 从而达到色彩的传统稳定性与现代时代性的相融合, 进而呈现整体而又全面的今古和谐风貌[4]。

2 南长街建筑色彩调查研究分析

2.1 南长街

1) 概况:南长街位于无锡市南长区中心地段, 由无锡老城南门外至新光路, 全长5.5 km。原为江南传统民居, 2010年经过整修之后, 变为集商业、娱乐、饮食、文化于一处的大众消遣场所。同时, 南长街也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无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确定的五处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是无锡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6月22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中的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组成部分[5]。另外, 南长街也作为城市结构中的重要节点记录了运河人家、古祠堂人家和传统工商业的发展, 是无锡城市发展的缩影。

2) 特殊性:一方面, 南长街历史悠久, 是无锡最负盛名的百年老街, 有着众多的历史印记, 是无锡古城数千年吴文化、水文化凝聚而成的缩影。另一方面, 南长街不同于上海南京路为代表的大都市街道或其他古建筑为主的历史街区街道, 它的街道虽然保留了一定的历史完整性, 但街道建筑的用途现已由传统民居改为餐饮、娱乐等商业用途, 其建筑色彩虽保留了原来粉墙黛瓦的基本色调, 但也势必要在其基础上加入新的商业元素。因此, 在经过整修之后, 南长街的建筑色彩的传统稳定性和现代时代性协调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调研对象:本文主要以南长街永乐路至太湖大道段为调研对象。

2.2 南长街建筑色彩调查研究分析

1) “个性色彩”调研及分析。

为精确地把握南长街建筑用色和用材特点, “个性色彩”调查研究主要抽取了街区内保护状况良好, 能反映南长街历史特征的13栋历史建筑, 对它们的主要建筑构成部位:建筑墙面、屋顶、门窗及其他细部, 分别进行了色彩和材质的提取。

在调查研究中, 得出以下用色特点:

a.墙面。建筑主体墙面部位呈现出一些高明度的明灰色色相系统 (N6.25, 0.6YR 9/1, 8.8B 7.5/1.2, 2.5PB 8/1, 2.5PB 7.5/1) 。其饱和度的分布全体都是2.0以下的低彩度分布, 而明度方面则因为明度6.5以上的建筑墙面占总数的80%以上, 从而显示出较高的明度倾向 (注:文中颜色表示使用孟赛尔颜色系统, 并用符号表示成HV/C。其中H代表色调, V代表明度, C代表彩度。在各明度等级前加上“N”表示无彩色) 。b.屋顶。由于地处江南, 街区内的建筑屋面部分大多采用的是黑瓦, 因此其色彩呈现出高明度低饱和度的倾向 (N4.25, 3.8GY 3.5/1) ;屋脊部分则明度较高 (N7.25) 。c.门窗。门窗部位因为使用的材质主要为木材, 以R, YR的色相系统居多 (10R 3/2.8, 3.1YR 3/1, 5.6YR 3/1.4, 7.5YR3.5/1.8, N6.25) , 且其明度饱和度都较低, 其中饱和度的分布均是3以下的低彩度分布, 而明度则全部不超过3.5。d.建筑立面装饰用材方面, 砂石灰浆、灰瓦等均有存在。呈现出较为宽广的色相分布 (N7, N7.75, 9.4R 9/1, 10R 2.5/1, 2, 0.6YR 6.5/1.6, 0.6GY 3.5/1.8) 。

此外, 综合上述调查研究结果, 可以总结出有关历史建筑用色特点的数理统计图 (如图1所示) 及街区的个性色彩特征:宽广的色相及明度分布;较为狭窄的饱和度分布。

2) “整体景观”调研及分析。

通过现场踏勘, 可以发现南长街历史街区的建筑物在经过改造之后基本维持了其江南水乡特有的白墙灰瓦木隔扇风格, 建筑原有的轮廓线、墙面构造基本得到保留。原有的门窗形式也基本保留, 只是扩大了底层门窗的面积。建筑墙体呈现出新旧材料结合的状态, 局部使用的面砖、金属构件、木材、玻璃等现代材料与原来的墙体形成对比[6]。

图2, 图3记录了街道建筑界面每栋建筑的屋顶、墙面、门窗的用色情况及色彩属性 (色相、明度、饱和度) , 以表现街道建筑界面的变化情况。分析图2可以发现:南长街东侧建筑在体量上变化不大, 其建筑用途基本为酒吧, 商店及餐饮等商业用途。因而其外墙色彩变化也基本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其中街道前50 m的建筑的各项色彩属性基本持平, 之后虽有个别建筑与其他建筑在色相上有所不同, 但其明度与饱和度与其他建筑基本持平, 因此避免了视觉上的突兀感。通过分析图3可以得出:南长街西侧建筑在体量上的变化相对较大, 其建筑用途也不尽相同, 除了酒吧, 餐饮之外, 还不乏一些名人故居甚至停车场, 因此其外墙颜色在色相方面的变化尤为明显, 但其在明度与饱和度方面的变化相对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色相上的不一致感, 加强了整个西侧建筑立面的色彩在视觉上的整体性。此外, 由于统一使用黑瓦, 因此东侧与西侧建筑的屋顶颜色变化很小, 只有个别建筑在发色倾向上略有不同。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受到新改造店铺的影响, 南长街建筑色彩变化多, 多种多样的色彩混杂其中, 但由于其明度与饱和度的相对一致, 使得街道建筑色彩的整体性得到加强;而对于同一条街道的两个面而言, 南长街道路两侧的配色倾向还是比较相近的。

另外, 呈现出历史性特征和质感的自然材料 (如木质材料、厚土墙) 使用的比例的多少, 与呈现出现代性特征和质感的非自然性材料 (如金属材料、无机材料) 使用的比例的多少,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街道的色彩特质, 同时也反映了街道景观历史性维系的好与坏。改造后的南长街其墙体虽保留了基本构造, 但也根据需要在局部使用面砖、金属构件、木材、玻璃等现代材料, 这与原来的墙体形成了一定对比。通过对南长街外墙使用材料统计得出:东侧建筑自然材料使用率约为52%, 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使用率分别为13%和35%;西侧建筑自然材料使用率为55%, 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使用率分别为5%和40%。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木材的使用量所占比重在30%~40%之间, 无机材料的使用量超过了50%, 其中虽大多是砂浆、水泥等建筑用材, 但也不乏玻璃等与自然材料违和感较大的用材。另外, 街道东侧金属材料的使用量超过了10%。所以从建筑材料使用方面, 南长街的历史性景观的维系状况还有待商榷。

3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 南长街的推荐用色可概括为以江南传统民居的“白墙黑瓦”为主要色调, 以木质材料色和具有调和作用的复合色彩为辅色调。对南长街的建筑色彩保护应当在满足当代发展要求的条件下, 尽量做到在原材料原工艺的基础上, 适当添加现代色彩材料, 力求在保持历史街区建筑色彩原真性的同时达到与周边环境色彩的协调一致。

摘要:介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色彩调研方法及保护原则, 从个性色彩与整体景观两方面, 调查分析了无锡市南长街的建筑色彩现状, 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 使历史街区的建筑色彩既保留其原真性, 又与周边环境色彩相互融合统一。

关键词:历史街区,建筑色彩,色相,饱和度

参考文献

[1]吴云, 何礼平, 方炜淼.日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色彩调查研究方法及启示[J].华中建筑, 2012 (9) :1-2.

[2]GB/T 18922—2008, 建筑颜色表示方法[S].

[3]田大方, 王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建筑色彩研究[J].山西建筑, 2014, 40 (6) :1-2.

[4]辛烨婷.传统街区色彩保护与演绎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1:44.

[5]清名桥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修编) [EB/OL], http://www.wxgh.gov.cn/news/viewghcg.asp id=315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 Hs SRye Ivgyj IapR3Af CDz_Ww XhtzKkh0Yu Z5STp Ns LEyhr KMk_oqh9Xb7cz XUz W2a2Iqc Kr Q9YZ9-v Vd Or0S_.

建筑历史研究 篇8

一、构建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的意义

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是我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 形成了独特的中西融合的城市文化, 也保存了大量独具地域特色、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 专门负责对纳入保护利用规划和整理计划的历史风貌建筑进行策划、腾迁、整修、收购、租赁、转让等经营活动, 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 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如何确定某一历史风貌建筑相比其他历史风貌建筑或是普通建筑的价值, 如何反映在出售、出租及其他形式的经营活动中的价格。目前对挂牌保护的历史风貌建筑仅限于对保护等级的简单划分, 缺乏对其本体价值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经过腾迁、整修之后, 历史风貌建筑即将转入租赁和出售环节, 更多的市场因素凸显出来, 而以往从历史人文价值角度对历史风貌建筑所作的评价过于主观、片面。历史风貌建筑经营活动涉及风貌、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等诸多部门, 作为其产权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 所处的领域及代表的利益各不相同, 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价值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 很难达成统一的认识。传统的历史风貌建筑价值评价, 来自于个别专家或评估机构的鉴定意见, 从侧重点和深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导致决策中出现经验化、随意化的弊端。

针对上述情况, 为了建立适合天津市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历史风貌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和方法, 代替以往模糊的定性式评价, 从而为客观地认识其价值, 进而作出较为合理的价格定位提供有力的依据, 最终实现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的目的,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公司与天津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所组成课题组, 启动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研究”项目。

该项目研究的意义:一是明确各类资源价值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 进而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有利于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其价值和资源, 使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得到有效的保护;二是在当前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推进历史风貌建筑经营管理现代化、市场化的需要, 促使其进入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三是为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制定正确的决策和权衡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为深化对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价值认识和研究提供借鉴。

二、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简介

与一般建筑不同, 对历史风貌建筑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增加了“历史人文”的因素, 该因素在决定整个建筑价值上非常重要。因此, 历史风貌建筑的价值构成因素中既包括所有类型建筑都包含的市场因素, 又包括历史风貌建筑特有的非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在影响历史风貌建筑价格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同一栋历史风貌建筑而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 市场因素的影响会逐渐趋于弱化, 而非市场因素反之, 这个特性就表现出历史风貌建筑的稀缺性、独一无二性以及其历史沿革等文物特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同时, 课题组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 对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丰富的价值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 进一步认识到价值体系必须完整地反映历史风貌建筑所具有的诸如历史、人文、艺术以及功能等各方面价值的要求。

因此, 课题组在设计非市场因素指标时, 主要考虑了历史风貌建筑的历史久远度、文物价值、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建筑典型性、距完整核心风貌区中心的距离或在核心风貌区内所处位置、历史真实性和生活延续性等方面;市场因素指标设计则更多地考虑历史风貌建筑作为普通建筑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 如反映历史风貌建筑区域间差异的因素以及土地和历史风貌建筑物自条件对价值产生影响的因素。整个价值体系按照商业、办公、住宅三种类型设计, 共3层33个指标。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 各个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由权重决定。各项指标划分做到清晰、不重合, 各层次划分符合包含关系, 有较大的适应性。各个指标所赋权重是综合30~50位专家的意见, 以评分的形式综合确定下来的。权重可以控制各种能够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也即说明各个评估列项在综合价值中的重要程度。综合全部的指标分值和指标权重, 就得到了目标历史风貌建筑各指标的权重分值, 将权重分值还原为各指标实际分值, 所有指标的实际分值总和即为目标历史风貌建筑的总分值, 进而推算出价格。

课题组选取了马场道、大理道、常德道等多处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风貌建筑为实例, 应用该价值体系进行评价, 经验证结果基本在正常区间值范围内。

此外, 课题组还开发了软件系统, 包括商业、办公和住宅三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为非市场因素和市场因素测算子模块, 操作人员在每项指标右边的文本框中填写分值后, 系统自动将分值进行处理, 计算出非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得分以及总分值。该系统具有直观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建筑历史研究 篇9

关键词:UGIS,历史建筑物保护,更新,数字城市

1 背景和意义

“数字城市”是应用3S (GIS, GPS, IG) 技术及其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Urb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UGIS) 技术建立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投以极大热情加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行列。从“数字地球”概念到“数字城市”实践, 借助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 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肯认知和必要途径。以精巧玲珑为特质, 以产业化、市场化方式建设的“数字城市”项目, 在各级政府大力关注和支持下, 近几年来取得显著成效。而历史风貌建筑与街区, 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历史文化载体, 是十分珍贵、不可替代的, 具有极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在建设“数字城市”——“数字历史建筑”这个系统的过程中, 它们应该尽早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近年来, 我国很多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 对城市历史风貌建筑和街区进行了细致的测绘和调研, 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但由于缺少共享的技术交流平台和有效的更新运作机制, 这些成果仍然只在理论研究、规划设计、资料查询等有限范围内使用, 无法在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实施中直接应用, 更无法扩展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人文景观、文化教育、旅游经济等城市综合发展方面[1]。为了最大程度地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 我们计划将UGIS等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与开发, 从而为丰富数字城市内涵、提升城市综合素质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 多方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外同类研究开发概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最早于1992年资助屡遭战火重创的柬埔寨吴哥古迹的保护, 即使用计算机辅助信息管理系统汇集资料形成数据库, 用以指导遗址恢复工作, 并编制有关发展规划协助社会经济的复兴。该方法后来经过改进用于越南顺化、泰国素可泰、老挝万荣, 以及欧洲、澳洲、北美等地, 被证明是一项对所有文化遗产管理都很有帮助的有力工具。但是, 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 这些项目大多位于郊外或边远区域, 具有独特的环境, 对于与城市紧密结合的历史建筑和街区的情况, 尚未见到同样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做法。关于应用GIS进行古城保护规划设计以及单体建筑保护与更新的论文多从宏观角度认识, 缺乏具体开发、利用的理论、计划与手段。而对于将之从历史文化遗产角度作为空间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系统开发与利用的设想则更少。

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指标

3.1 具体研究开发内容

1) 建立完善的历史风貌建筑与地段的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在过去多年积累的基础上, 将已获得的以及需补充的三维空间数据与3S技术挂钩、整合, 建立可共享的技术平台和权威性的数据库。2) 研究如何建立历史建筑五维信息数据, 并建立良好的保护与更新机制。以上述技术平台为基础, 加入历史、人文等不易量化的信息, 同时建立保养维护、动态更新、系统升级的有效手段和保障机制, 从而形成有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空间信息数据库。3) 系统研究并开发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系统研究并开发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事业、房地产业等密切相关的历史建筑及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产品。

3.2 主要创新点

1) 综合应用GIS技术、计算机技术、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技术, 研究历史建筑与街区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更新的变革过程, 从而获得学科本身以及跨学科的创新成果, 包括理论探讨、实际数据库和软件产品。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向信息化的重要突破。

2) 信息化、数字化概念引入城市历史街区聚居模式、社会形态、空间领域、风土民情等不易量化的关系的研究与更新, 既是将人文科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尝试, 也是对研究方式的创新。

3) 联合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攻关模式, 使数据库和研发成果具有权威性, 并得到充分共享和广泛应用。

3.3 主要技术指标

1) 建筑单体三维数据精度、区域精度符合国家城市测量标准规范;五维数据库每年更新一次, 遇重大事件如破坏、拆除、修葺、改建、环境变化以及重大活动等情况时, 随时更新, 内容应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以及缘起、经过、结果、影响、评估等方面。

2) 地图、图片、影像资料数码化、标准化、市场化。采用最先进的数据库设计, 并开发相应的专门应用软件。

3) 专业互联网站为半官方半民间性质, 访问运行于城城宽带网之上, 每月更新一次, 遇重大事件随时更新;并设专人监控、维护, 随时与客户互动交流, 提供咨询、设计等服务。

4 研究开发方案和阶段目标

“数字城市”涉及城市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多种产业、文教卫生、环保绿化、景观生态等诸项城市构成要素, 并需要综合应用GIS技术、计算机技术、海量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2]。同时, 这样的研究需由多家性质不同的单位联合攻关, 需要很好的协调和配合。因此, 首先必须制订详细的研发计划, 包括:分工协作方案;技术交流平台;研发项目分期、次序与目标;资金、人力、物力资源使用等。初步确定分五个阶段实施本项目。

1) 第一阶段。

a.补测过去遗漏或丢失数据的历史风貌建筑, 尤其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的历史风貌建筑一定要补测完整;b.将CAD图形转换成为用于GIS系统的矢量数据库, 这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 但也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 它直接决定将来研究的现实意义。

2) 第二阶段。

本阶段主要进行历史风貌建筑与街区有关历史、人文、社科方面的信息调查、收集和整理, 并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五维数据录入GIS矢量系统。由于涉及大量不易量化的人文信息, 还包括图片、影像等资料, 所以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3]。

3)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建立完整的五维数据库, 实现数据使用与系统更新的运作机制, 建立权威性的技术共享平台和专业互联网站。

4)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为项目研发的另一重点和难点。以权威数据库及其运作机制为基础, 综合研究历史风貌建筑与街区在城市各项子系统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 并开发相应的软硬件产品。

5) 第五阶段。

最后这个阶段是将前面各阶段成果进行综合、完善, 成果提供形式如下:a.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的书面报告;b.各项专用软件包、权威性五维数据库, 分为专业研究级、市场推广级, 以光盘或硬盘形式储存、备份;c.相关城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专业互联网站;d.研究成果正式出版, 如专著、画册、地图、旅游指南、明信片等;e.产业化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5 结语

国内外经验证明, GIS项目中60%~80%的费用要用于数据的获取和输入。但若具有较理想的研发基础和条件, 此项费用预算已经大大降低, 在同样投入的情况下, 可以得到更好的投入产出比。总之, 历史建筑调研测绘以及GIS应用的费用都是可量化的。然而, 社会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其价值是无法计算的。因为这些遗产与资源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横江.数字城市的理论和实践[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

[2]保罗.鲍克斯.地理信息系统和文化资源管理[M].胡明星, 董卫, 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历史文化城市与建筑的保护[J].时代建筑, 2000 (3) :18-23.

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与再生性研究 篇10

西方校园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中世纪时期、启蒙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现代时期。中世纪是校园形成的萌芽时期, 初期的校园是由修道院为原型发展起来的, 当时校园建筑以修道院式的独立封闭空间为主, 这是应当时神学一体的教学为目的所修建的, 保留至今成为一种文化景观, 如哈佛大学与剑桥大学。通过启蒙、工业革命到现代时期, 校园经历无数的社会变革与发展, 办学理念也由封闭式逐渐向开放式发展, 当初静修的教会式学习环境变成了开放、多远化得现代校园, 但始终能看见不同时期建筑的影子。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教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 这里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古代、清末民初、现代。中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中国古代的教学场所以书院形式存在, 如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等书院都是当时官方设立的高等书院。清末民初时期, 我国也设立了许多国立学校, 如北大、清华等, 大多以西方主流发展方向为追随目标, 使得当时的建筑风格除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外, 还有不少融合西方建筑特色的风格呈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府对大学建设高度重视, 进而从2004年开始, 我国校园发展迅速, 随着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认识与保护, 使越来越多的价值被保护了下来。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随着我国的日益发展与社会进步, 对现代校园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追求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 由于价值观取向的不同, 使得很多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屡遭破坏, 甚至被无情的拆除, 这种推土机式的快速扩张建设逐渐侵蚀着我国校园历史性文化建筑, 同时也吞噬着人们的校园记忆。校园历史建筑能为校园带来时代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 应该犹如文物一般的将其保留, 不能因为其使用功能跟不上现代教学、办公的需求而毫无顾忌的将其大规模拆除。这种校园建设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更无法保护和发展校园历史文化, 所以对于校园历史建筑应该以保护校园历史文化价值为目的, 对建筑进行创造性的更新与再生。

二、校园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原则

(一) 校园建筑的价值

1) 历史价值:校园历史建筑记录着近现代历史变革的艰辛历程, 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自清末民初时期, 中国校园建设深受西方建筑影响, 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西方建筑特点巧妙融合, 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 这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证据。而且校园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关键场所,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很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都曾经汇集在校园里, 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校园历史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 科学价值:由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特殊时期, 校园规划与校园建筑更显科学性、技术性、鲜明性。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古典建筑文明进行有机融合, 当时的建筑设计更讲究科学与技术, 注重考虑建筑的性质、功能以及气候。更有趣的是, 校园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融合了中国园林和寺庙特色, 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灵魂。同时, 结合新的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大量运用大跨度钢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建造房屋, 使得建筑不论从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都别具时代风格和韵味无穷。

3) 艺术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中国校园建筑, 其设计手法注重中西融合的方式, 使得中国校园建筑独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 具有丰富多样、富有变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西方建筑讲究单体美, 型同雕塑;中国建筑讲究群体美, 形如绘画。”故中国校园建筑具有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特色, 在中国的校园里可以看到西式立柱也能看见中式八棱, 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混合性艺术, 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二) 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

1) 历史与美学原则:因为校园历史建筑的不可重复性, 使得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在时下现代校园的扩建中尤为重要。而校园历史建筑最能体现其历史价值的因素是其外观的特殊风格, 也是我们必须要保留下来的建筑艺术文化。所以, 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 应按照重现历史风貌、保留历史痕迹、在现时代特色、体现美学特征等强调与历史对话的保护性改造原则。

2) 功能调整与完善原则:由于校园历史建筑往往在使用功能和结构上都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并且通常老建筑结构的改变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在保护性改造时可以考虑改变其使用功能或在可能的情况下添加关键性功能以完善其使用结构, 使改造后的历史建筑能有效利用, 也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有效的保护了校园历史建筑。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具有重要意义, 就是在外观上尽可能还原历史本貌, 但材料和技术上却大量采用现代手法, 使改造后的校园历史建筑既体现建筑的历史性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三、校园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再生 (以原则来写方法)

(一) 历史与美学“整旧如旧”

校园历史建筑不同于新建的建筑, 应该遵照当时的建筑技术和美学概念, 在改造时力求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人文, 使建筑能保持原有特色和风格, 通过以“整旧如旧”的方式对校园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在实际改造过程中, 首先确定一栋或一个片区建筑外观、外貌的历史特征并明确改造风格。通常老建筑都具有坚实、高大的体量, 精美的装饰和典雅的构图, 这些作为文化艺术都应该积极保留。通过“整旧如旧”的改造方法, 按照不同情况对外墙、屋顶、室内地面等进行复原性整修, 尽量还原有体现建筑外貌风格, 体现时代特征的美学价值。例如, 武汉大学为保护建筑文物, 对宋卿体育馆、工学院、老图书馆、郭沫若故居等十余处老建筑进行了“整旧如旧”的保护性改造和配套环境的亮化工程, 保护了弥足珍贵的校园建筑。

(二) 使用功能调整与完善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 校园建设的扩展与更新也是必须面临的现象, 而老旧建筑由于各种原因, 功能使用上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并且, 由于年代久远, 地下管网、电负荷、消防设备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使得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困难重重。

为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校园历史建筑, 根据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实用性, 考虑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调整。如, 有部分老建筑缺乏卫生间, 对师生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不便, 所以在改造时就会尽可能的考虑添加公共卫生间。有些建筑由于管网、电路老化,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将建筑使用功能做些调整, 由原来高流量负荷的教学科研场地, 改为行政办公类低密度场所。

(三) 新型材料的运用

校园历史建筑改造是否成功, 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运用, 现在新型材料层出不穷,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是建筑改造的一大考验。通常具有仿古、质轻、坚固、耐磨的新材料是建筑改造时的首选, 它们对复原建筑历史面貌起着有效的作用。通常对建筑的基本改造是将外墙为红砖、青砖的建筑, 以相同外观的仿古类保温隔热砖作为外墙装饰;对于是青瓦或片石的屋面采用更换物架, 改换与小青瓦类似的机制瓦或更好的屋面材料;在处理建筑结构时, 适当的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支撑建筑, 以达到加固建筑结构的目的。新材料在建筑保护性改造中的利用, 能即保持外观面貌的同时又能维护建筑本身的结构、保证功能的有效利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等。

四、研究意义

校园历史建筑是一个时代校园历史的见证者, 对于校园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产。为了能最好的对校园历史建筑的进行文化保护, 文章列举了一系列的保存与再生的原则及方法, 为以后校园发展, 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校来说, 无疑是很好的校园建设、发展构思。

本文希望通过对校园历史建筑的现状和文化价值的分析, 寻求保护历史建筑的基本原则, 从而提出可持续、可再生的保护性研究方法。同时, 也希望这种对于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一直延续下去, 即便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也能秉承尊重历史、还原文化的思想, 将校园建筑本身的价值体现出来, 也是对校园历史负责。

摘要:在校园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使校园中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办公需求相协调与共存, 已成为越来越多大众关心的话题。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校园历史建筑, 还原大众对校园的认识, 本文提出以保护性改造的方式还原校园历史建筑的本貌, 通过对中西校园建筑发展、现代校园建筑的背景和现状、校园建筑的价值及保护原则及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方式等几个方面, 对校园历史建筑研究做出论述。为校园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校园历史建筑的保存和再利用。

津门历史性建筑一瞥 篇11

从一个对艺术与人文有兴趣的人的角度,我感觉天津有诸多值得流连于其中而可以慢慢品味的人文景观,恐怕是很多北京的文化人所不知道的去处。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既有着十分传统的前朝遗风,也有着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东西文化交汇留下来的种种人文景观。我不是天津人,不敢说对此有全面了解,只就我所看到的谈点感想。

最令我神往的无疑是梁任公梁启超(1873-1929)的故居“饮冰室”。在本科读哲学系时就不止一次听中国哲学史的老师说起梁先生的《饮冰室文集》,虽然没有时间读完它(全集有上千万字),但对“饮冰室”这一充满诗意的所在始终抱有十分的好奇。到天津的意大利风情街(即早年的意大利租界)游玩时,偶尔看到地标上有“梁启超纪念馆”的字眼,大喜过望。几经转折,得以亲近,却不得其门而入,因为门卫休息。第二次再去,得以进入,细细观之,终得偿多年夙愿,“原来这里就是‘饮冰室’!”

“饮冰”一说,原来并不像其字面那样诗意盎然。原文出于《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任公以此比喻自己戊戌维新时临危受命,内心煎熬,心急如焚,唯有饮冰才得以稍解。而且最有意思的是,“饮冰室”在1924年建成之前早已存在于梁任公的想象中。自建成后到他逝世,实际上他仅在此生活工作了五年左右,但他终生的著作大都纳入《饮冰室文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他的“饮冰室”视为其一辈子的精神家园,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实体。实际上,他在此不仅笔耕不辍,而且教授了许多来自清华和南开的学生,并接待名人无数,胡适、严复、张伯苓、梁漱溟等便是其中之四。两层小楼是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的,三联拱的门洞,两侧的弧形台阶,中间的蓄水池和上面的狮头浮雕,罗马柱式的立柱,使得建筑的正立面充满浓烈的西洋风格;室内装修也体现出民国时期的中西结合趣味。

参观的人少之又少,诧异的同时又觉得幸运,诧异的是居然没有什么人来瞻仰这位“康梁变法”的先驱、现代史上的大思想家的故居;幸运的是因为可以很安静地体味先生当年在此思考、写作、会客的那种气氛。纪念馆收藏不多,我最感兴趣的除了梁先生著作的手稿之外,是他给女儿梁思庄的一封信:

庄庄:昨天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迫,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 [凡学问没有那(哪)样不是好(的),合自己式(和自己意兴最相近者)便是最好。—这一段是梁先生加在旁边的小字,作者注] ,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姊姊哥哥们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但是新学期若已经选定生物学,当然不好再变,只得勉强努力而已。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搅乱了你治学道(?)路,所以赶紧写这封信。八月五日 爹爹

通篇看到的是一个极为民主的慈父形象,只是因为自己给女儿推荐了一门课(彼时思庄应该是在北美读中学),而后得知她并不喜欢,赶紧写信询问,并且解释,更希望她以后自己作主,不拘泥于父亲的建议。我读此信尤其心有戚戚,因为我女儿正好是在读高中的年纪。

河西从解放桥到大光明桥的解放北路是被称为“华尔街”的金融一条街,原名“大法国路”。这里高楼大厦林立,是清末由英国汇丰银行开始动工修建的,法、德、意、日、俄紧随其后,在此建立了数家银行。银行似乎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建筑都是最富丽堂皇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不差银子。

和那些气势宏大的洋行、证券大楼等相比,住宅区自然显得更亲近、更人性化一些。从意大利风情街往南约三公里处是遍布民国时期“洋楼”的五大道,实际上包括从东北向西南方向的平行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六条道。这里原来是英国租界内的住宅区,富商巨贾、军政要员栖居此地,使它成为近代中国城市中规模最大的富人区。其时成都道名为伦敦路,重庆道乃爱丁堡道,常德道叫科伦坡道,大理道称新加坡路,睦南道则是香港道,共有具各国建筑风貌的住宅230多幢。漫步其间时,同样地,我发现来此发思古幽情者,寥寥无几。当年的洋楼主人享受的也就是这种与世隔绝般的幽静吧?我心里想。在种种风格各异、令人嫉羡的别墅中,有一栋破旧残败的小楼特别吸引了我的注意:斜坡式屋顶的两层小楼其实并无特别之处,倒是院子里藤蔓杂草丛生的景象使我驻足其栅栏外良久:这种景象像极了我们读过的种种缠绵悱恻、鬼怪出没的爱情悲剧的场景,比如曹禺的《雷雨》,比如琼瑶的《庭院深深》。我在想,这间屋子里一定也上演过不为外人所知的离奇曲折的故事吧!

去年年底在天津正赶上圣诞节,从五大道出来,学生领我去看天津最大的天主教堂西开教堂看做弥撒。这是1913-1916年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的,且地处法租界,因此天津民众又称之为法国教堂。法国罗曼式建筑,外墙以红黄色花砖砌成,不算富丽,却也堂皇。门口伫立两尊圣徒雕像,又平添几分肃穆。随着人流入内,发现里面空间很大,将近二十米的高的空间,为灵魂飞升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米黄与浅蓝的色调使得教堂显得透亮,没有通常教堂的那种神秘感和压抑感。因为是圣诞前一天,信众云集,已经有浓浓的圣诞庆典气氛。“玉洁冰清偕圣徒,鞠躬尽瘁保耶稣”,这幅十足中国味儿的对联体现了主事者力图将这异文化的西方宗教中国化的良苦用心。

天津的历史性建筑远不止此,我看过几幢,写点感触,难免挂一漏万。读者诸君有兴趣的话应该自己去探寻一番。

建筑历史研究 篇12

历史建筑保护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开展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 就需要对历史建筑提出分类保护要求, 开展对于历史建筑的评估, 对不同等级的历史建筑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历史建筑保护涉及到许多部门, 有文物部门、城市建设部门、使用者、产权所有者、房产开发者等诸多方面, 单纯以经验、直觉或灵感等传统的建筑评估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数学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和方法, 引入各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建筑做出客观、正确和符合实际的评价。

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研究领域来看, 发达国家由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开展的较早, 评估工作也走在前面。加拿大1970年就成立了历史建筑资料管理局, 搜集了20万处的古建筑资料,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历史建筑的评估工作。1从历史建筑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领域来看, 国内外学者们在不同的实践中陆续推出了众多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俄罗斯普鲁金教授从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角度的分类标准为:历史价值、城市规划价值、建筑美学价值;艺术感受价值、科学修复价值、功能价值。目前国外的建筑学者在建筑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 (或居民) 对于历史建筑价值取向的定位问题 (J.F.Coeterier, 2002) 。2Purcell and Nasar (1992) 采用了一个新的价值体系来测评建筑, 将使用者对于历史地区的熟悉程度和感兴趣程度作为考虑对象之一。3

在评估方法上, 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指标权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目前有些学者已经采用德尔菲法 (Delphi法) , 运用矩阵理论等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对系数进行计算, 得到某一评估项目的综合价值得分。4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 时间较长, 对权重的确定不够客观和科学。结构方程模型 (SEM) 是应用统计领域近来发展迅猛的一个分支, 被广泛的应用在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评估领域。5将这种模型和算法扩展到历史建筑评估的多层结构方程模型中, 有效提高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

2. 多对象的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研究系统

历史建筑价值评估是用科学决策的方法提供客观的量化分析, 而调查的对象不仅是单个历史建筑, 往往包括多个历史建筑。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得出的系数是客观的, 其结构变量都直接与观测变量相联系。但是当我们面对多个对象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大模型, 使得历史建筑评估不仅对单个对象评估时是客观的, 而且对于多个对象同时评估具有可比性, 因此提出多对象的历史建筑评估模型, 使得历史建筑评估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在评估中侧重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手段, 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的系数。

多维数据分析是指对多维分析组织起来的数据采取钻取、切片、切块、旋转等分析动作来剖析数据, 使用户直观地理解、分析数据, 最终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 深入地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内涵。这些多维分析组织起来的数据通常以数据立方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多维数据集是决策支持的支柱, 它是由很多数据维组成, 每一个维都表示某一类的数据。一个数据维又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层次, 层次是多级结构中某一级别与其下一层级别之间的“父子”关系。这些技术中都会涉及多维矩阵, 多维数据分析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评估系统中。

2.1 系统设计

(1) 数据来源

历史建筑评估系统的数据涉及到评价专家的多个指标的不同时间的多个样本, 因此我们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建筑的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 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提供上钻和下钻功能, 易于投影转换, 使用方便;且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 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2) 计算模型

根据一历史建筑现状调查表的统计资料, 我们可以构建这样一个凸约束神经网络模型, 其设计矩阵按列排列如下表。

(3) 分布式计算实现技术

由于Java的跨平台, 可移植性, 可靠和安全等特性, 使得基于Java平台的技术非常适合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远程方法调用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 相对容易使用, 可以在不同的Java虚拟机 (JVM) 之间实现对象与对象的通信, 实现远程对象之间的无缝远程调用。因此本系统采用基于RMI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它充分地利用了基于Java平台的分布式技术, 组件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4) 开发平台

本系统服务器的开发平台是.NET, 主要编程语言是C#和C++, 后台数据库是SQL Server 2000, 并使用到了其中的Analysis Service功能。在分布式计算的实现上使用了Java平台和RMI技术。

(5) 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基于C/S模式, 硬件系统采用客户端 (用户界面层) /应用服务器 (应用层) /数据库服务层 (数据层) 的分层体系结构。

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2.2 主要人机交互界面

(1) 系统工作主界面

需要指出的是, 本系统对整个模型各个变量及其关系, 包括结构变量的个数及其关系、观测变量的个数, 对模型的全部参数都是可以由用户修改的。

(2) 新模型构造界面

通过该选项卡,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自己的历史建筑评估模型。

(3) 历史建筑评估模型理论与图像界面

通过该选项卡, 用户可以选择相关的历史建筑评估模型理论与图像参考。

3. 实证研究

结合相关课题, 对武汉大学珞珈山片保护区内地段的历史建筑进行了实地调查, 收集了大量数据资料, 应用所建评估模型对整个区段内的历史建筑进行综合价值评估。

设定一级指标为历史建筑、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保护价值, 二级指标为完整性、建筑与环境的整体保存状况、相关历史人物与事件、与当地珞珈山文化的关联度、结构状况、施工状况、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及细部、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建筑质量、空间特色等调查内容对建筑进行评分, 建立价值评估标准和评估系统。

然后将建筑的得分输入软件进行计算, 得出相应的单项分值和总分值。对片区内的建筑物按照建筑年代、建筑艺术、建筑高度、建筑结构、建筑的使用状况、历史人文等建立每栋建筑的风貌数据库档案, 并进行GIS数据赋值, 采用基于SEM (结构方程模型) 的历史建筑评估方法, 建立理性分析程序和定量化的分析方法进行现状分析工作。为建筑的分类保护和整治提供依据。

作为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历史建筑评估系统应用, 研究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 针对历史建筑建立数据仓库, 用数理统计的新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 来科学迅速地确定历史建筑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系数, 这是历史建筑评估工作定性和定量的根本保证。同时, 进一步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评估因素和体系框架, 运用动态评估模型方法对历史建筑进行客观、公正、实时的动态追踪评估, 建立历史建筑开发的监测和激励机制。这样形成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估模式, 可以有效降低历史建筑开发的风险, 对于城市发展建设意义重大。

1丨计算结果

2丨历史建筑评估系统体系结构图

5丨武汉大学珞珈山片历史建筑价值分析图

摘要:本论文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 针对历史建筑建立数据仓库, 用数理统计的新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 来科学迅速地确定历史建筑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系数, 这是历史建筑评估工作定性和定量的根本保证。这样形成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估模式, 可以有效降低历史建筑开发的风险, 对于城市发展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历史建筑,评估,多维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 .孙尚供.隐变量分析简介 (一) 一 (六) [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2, 1-6期.

[3] .Wright.S.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1921, 20, 557-585.

[4] .Wright.S.The method of path coefficients.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udies, 1934, 5, 161-215.

[5] .Tardiff.T.J.Causal inferences involving transportati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976, 11, 397-404.

[6] .McArdle.B.H.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Regression in biology[J].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1988, 66, 2329-2339.

[7] .J.F.Coeterier, Lay people’s evaluation of historic sit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Volume 59, Issue 2, 15 April2002:111-123

[8] .Purcell and Nasar, 1992.A.T.Purcell and J.L.Nasar, Experiencing other people’s houses.J.Environ.Psychol.12, 1992:199–211

上一篇:金属凝固过程下一篇:资本结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