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2024-10-22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共14篇)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1

微课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一种补充和辅助手段,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是课堂很好的调味剂。微课程的主题明确、内容精简,有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及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微课程的演绎,提高了学习效率,唤醒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历史课变得生意盎然,充满生命。

一、微课演绎,将晦涩的知识生动化,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讲述细致生动、短小精悍的微课,围绕重难点设计,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乏味为生动。长期以来,中学生识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象征》一课中,由于书上没有地图,学生对于故宫的布局难以形成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就无从体会故宫设计布局中体现的大一统气派。于是,我制作了微课———故宫游览。微课中,主要针对故宫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和后三宫进行介绍,通过教师的头像带领学生逐步游览。首先展示故宫全局图,从午门进入,镜头拉近,教师的头像沿着中轴线经太和门进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继续走,进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最后通过神武门离开故宫。进入每一个宫殿后都由地图切换成相应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看故宫内部设计的细节,讲述每一个宫殿的用处和建筑的风格等情况。通过游览,学生们发现故宫布局“匀称而明朗”,每一个建筑细节都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们好像身临其境的来到了故宫参观,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看后,教师让学生们谈谈游览后的体会。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注意到了故宫设计的细节,感受到故宫布局中处处彰显的大一统气派,本课的难点就在教与学的互动中顺利的突破。

二、微课演绎,将教学内容情境化,推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利用主题突出的微课,将学生的参与与知识点串联,创设完整的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推动学生合作学习。如《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中推恩令这一内容,我展示了一段微课程。首先出示汉初诸侯王实力膨胀的视频资料,这段视频是学生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材料编成简单的剧本后录制的。视频中,吴王刘濞势力庞大想要篡夺皇位,汉景帝削藩招致七国之乱。教师询问,为什么汉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要先从当时实行的社会制度开始讲起。展示不同时期的地图,带领学生回忆西周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汉初的分封加郡县,让学生理解诸侯权力膨胀的根源。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将汉初地图中诸侯王的土地和郡县用不同的色块标注,经过推恩令,诸侯王的领土由整化零,后又通过酎金夺爵,诸侯王土地色块颜色逐步向郡县色块的颜色转变。通过颜色的转变,学生们形象直观的了解了推恩令的内容。看后设问:接下来请你想象:如果你是下列人物,你会对这项新的制度作何评论呢?展示问题:“如果你是汉武帝,你想说„„如果你是被削的诸侯王你想说„„如果你是新封的诸侯子弟,你想说„„”课上通过体验历史角色深入理解推恩令带来的影响,得出结论,推恩令不费一兵一卒一卒,就将诸侯国势力削弱,并让新得到分封的诸侯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的大一统地位得到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不断交汇与完善,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微课演绎,将专题复习形象化,唤醒学生中断的记忆 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多,时空跨越大,学生在复习时记忆起来相对困难。而微课,通过图片、文字、解说等整合出单元或专题的历史知识,就将空洞的历史知识变成得声有色、有血有肉。学生则在赏心悦目的欣赏过程中,更为直观的记忆了相应的内容。如初三日本史专题复习中,我根据中考的考点要求,设计了日本史三个展厅的参观。第一展厅摆脱民族危机篇,展示“明治维新”相关内容和图片,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展厅中日关系篇,从明朝戚继光抗倭,到近代的甲午中日战争;从日本等八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到全面侵华战争,从抗日名将讲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后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学生们在音乐背景的烘托和图片资料的演绎中,为中国近代的遭遇悲愤,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心。第三展厅日美关系篇,两国既有合作也有矛盾,都曾参与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战中先后加入协约国中。矛盾则从美国侵日引发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不符合美国在亚太的利益。九国公约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等,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二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将美日之间的关系按合作与矛盾两条线索归纳,学生对两国举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由此通过“闻其声、临其境”的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专题的把握,从而使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观。

四、微课演绎,将学习时间个性化,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微课短小,观看方便,学生可以在课后时间自己学习,跟上课程进度的步伐,将上课没有听懂的内容学会,也对自信心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如历史公元纪年法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础理论知识,自成系统,而部分同学学习起来稍有难度。于是,我便将公元纪年问题整理成专题形式,分别从公元纪年的基本概念、世纪年代与年份的转换、时间差的计算三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在基本概念里,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公元纪年,并展示年代尺。引导学生观察年代尺和数学的数轴,询问学生,你知道二者的区别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进而讲述,年代尺比数轴少了0到1这一段,为接下来的计算埋下伏笔。在世纪年代与年份的转换问题中,以公元1990年如何转换成20世纪90年代为例,教会大家转换的简便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转换的公式。在时间差的计算中,再次利用年代尺,分清计算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计算公元前和公元,将两数绝对值相减即可。另一种是跨公元前后的计算,将两数绝对值相加再减1。讲解后展示相应的习题,给学生思考时间的基础上,出示计算过程及答案。课后我将此视频放在班级电脑中,大家纷纷拷贝回家,充分满足了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深化等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2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正在日渐改变着课堂,但也依然存在急需改进之处。《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旨在通过对区域认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树立家国情怀;通过历史认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质疑求证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基于综合性、人文性的特点,本学科迫切需要建立和补充更多课程资源。我们尝试通过基于微课的翻转学习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落实学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推动区域内学科队伍建设;完善学科课程资源,助推学科课程建设。

一、聚焦核心素养,进行微课设计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基于翻转学习的历史与社会微课的内容选择应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关键问题。

1. 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偏重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偏重必备品格)。

历史与社会的核心学科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公民责任”“综合思维”“社会参与”等要素构成。

2. 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本质、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1)思考哪些内容是最有价值、最有现实意义的;(2)思考教学应促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观,掌握什么方法;(3)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教与学的活动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4)思考运用什么理念、策略和工具对教学进行全过程的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当下进一步推进学科课程建设的关键。它们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既是障碍点,又是生长点。

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历史认识”,我们遴选出四个教学关键问题:(1)选择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2)理解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3)运用不同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4)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3. 微课的主题遴选与设计

聚焦上述教学关键问题,我们遴选微课主题,选择微课制作点,设计了一系列微课。例如:根据“运用不同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及“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两个教学关键问题,我们研制了微课《多面的成吉思汗》。该微课包括三个环节:环节一,观视频《蒙古王》片段,运用影视资料,通过强烈的视觉震撼将学生拉回到十三世纪的蒙古草原,猜猜主人公是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识;环节二,结合历史地图《成吉思汗的帝国》,了解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动。运用历史地图,学习结合图例来描述1201~1227年间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动,进而思考“假如我是当时的蒙古人、西夏人、宋人、铁木真,我眼中的成吉思汗是怎样的?”即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回到历史情境中,学习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环节三,结合史料四则,小组合作评价成吉思汗。精选四则文字材料,呈现不同领域的人对成吉思汗的不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及求证的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该微课主题突出,环节清晰,聚焦两个教学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4+4”流程,实现课堂翻转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基于微课自主学习实现课堂翻转的基本流程,提出了“4+4”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翻转学习的基本流程,包括课前4步骤,课中4环节。其流程简要框架如图1。

课前4步骤。以微课制作和使用为主,落实“四步骤”:①视频先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②任务跟进。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编制以供学生自主学习用的学习任务单;③自主先学。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及问题;④学情掌握。教师通过批阅学习任务单等方式,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根据学生的疑难困惑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其中,①②④环节的主体主要是教师,③环节的主体是学生。

课中4环节。在课前学生自主先学、教师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实施“四环节”:①展示呈疑。将学生自主先学的成果通过一定形式展现出来,并归纳呈现学生提出的相关困惑和问题;②合作探究。围绕学生的共性问题和教学重难点,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③内化提升。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学以致用,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和方法;④训练巩固。课堂小结,师生合作完成检测性、巩固性作业。

三、转变学习生态,助推课程建设

翻转学习实践价值彰显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生态的变化。在翻转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学习生态的变化必然促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由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由关注教材的逻辑体系转变为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其中,微课的制作开发能有效弥补传统课程资源的不足,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课程资源。

以复习课《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为例,课前,老师制作《中外文明交流》的专题微课,带领学生回顾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马可波罗访华、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实,并从“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两个层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教师从“回顾史实”“感悟空间”“构建时序”三个板块设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并记录下学习的成果和困惑。教师对学生自学中的疑难困惑进行汇总分类,梳理出需要在课堂上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课前活动中,教师制作微课、编制学习任务单、了解掌握学情;学生根据微课和学习任务单自主先学,呈现记录学习成果和疑难困惑,按照课前的“4步骤”实现了“课前先学”,从而为课堂教学的“后教”奠定基础,为“以学定教”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课中,在“展示呈疑”环节,通过“空间感知”和“时光穿梭”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前学习的成果通过地图和年代尺呈现,并适时抛出学生自学中生成的问题和困惑,将学与教聚焦到学生的需要上来;在“合作探究”环节,设置了“追根溯源”活动,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东学西渐”和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重点探讨中西文明交流的深刻影响,探究中西文明交流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在“内化提升”环节,引导学生探讨玄奘西行为什么不走直线而是绕道西域?鉴真东渡日本为何如此艰难,而郑和却能顺利地远航到非洲和红海沿岸等问题,旨在让学生从地理、历史的角度去综合分析问题,基于基础,着眼于能力培养,以期实现学以致用。“继往开来”作为本课最后一个版块,让学生围绕“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串联古今中外。这一安排既体现了四环节中的“内化提升”,又起到了“训练巩固”的作用。可以发现,基于微课的翻转学习实践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力和教师专业素养,推进了学科课程建设。

两年多的翻转学习实践是一个不断遭遇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从流程的总体设置而言,课前的四步骤的流程基本是固定的,有微课和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通过自学微课进行有效自主学习,进而在呈现学习成果的同时提出学习困惑及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准备。而课中四环节却不是固化的,可以而且应当根据学教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坚持“生本”原则,对环节顺序进行调整或整合。第二,从具体环节而言,学生自学提出困惑问题,教师梳理整合问题并在课堂合作探讨是关键。因此学生必须要有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但事实上,目前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很弱,对实验班级调查发现,虽然有近58.7%的学生会对老师的观点产生疑问,但只有15.5%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仍有43.2%的学生不敢提问。7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教材的内容有异议,更有90.6%的学生对前人的评价从不怀疑。可见,要提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关注学生阅读与质疑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对学生开设阅读与质疑的技能课,侧重从文本和图片两个方面,学习阅读的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及时和科学有效的梳理,及时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更要依据课程标准提炼出主要问题,同时对学生各自的问题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因此,需要对教师开展问题梳理的有效性探究的教研活动,从学生问题的归因分类、问题的真伪性、问题分析策略等方面进行培训,立足学生立场,体验学生经历。

摘要:作为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混合学习方式,翻转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学科课程建设的考量,开展初中历史与社会翻转学习的探索与研究,提出聚焦学科关键问题选择微课内容,构建学科翻转学习的基本实施流程,从而有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学习力,并进而助推学科课程建设。

关键词:微课,翻转学习,历史与社会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著.翻转学习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6.

[2]重庆市聚奎中学校著.学习的革命:翻转学习---聚奎中学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3.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微故事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04

历史作为初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记录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历史微故事虽短但情节生动可感,有着较强的趣味性,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时将历史课程内容与历史微故事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以下几种将历史微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科學选取历史微故事

历史微故事能够有效辅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在进行历史微故事选择时必须以史实为基础,不可选择胡编乱造、歪曲历史的微故事。比如进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的《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后进行夏、商、西周三朝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奴隶制,可以讲述历史微故事,告诉学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随后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建立西周。西周在政治上实习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动乱发生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这样通过微故事将夏、商、周的王朝更替过程介绍清楚,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奴隶制的了解。

二、适时将历史微故事引入课程教学中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历史微故事的选材,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微故事插入进去,使历史课程内容与历史微故事紧密结合,从而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比如进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的《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微故事为学生讲述鸦片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危害,接着引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当时清政府因无力反抗而被迫签下中英《南京条约》。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了解了当时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这节课的感想,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实践表明,将历史微故事适时引入教学过程,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生动讲述历史微故事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历史微故事时,应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历史微故事中认识历史。比如进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的授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进行课程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妥协的电影片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巴黎和会”以及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发展。为使学生深刻了解当时的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微故事,为学生生动描述爱国学生的举动,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当时全国人民的愤怒之情。这样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历史微故事讲述,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影响,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四、利用历史微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重难点进行拆分讲解,以讲述微故事的方式突破重难点。比如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经济危机”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1924年至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政局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经济危机为何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接着教师为使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可以进行知识点拆分,将经济危机拆分为标志、特点、灾难,并引入历史微故事《黑色星期五》,为学生讲述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通过历史微故事,学生了解了当时经济危机所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坏力之大。教师接着可以讲解罗斯福新政,将罗斯福新政拆分为新政目的、中心措施、效果、启示,并以历史微故事讲述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群众生活,使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回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可见,利用历史微故事突破知识重难点,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引入历史微故事能够满足学生的趣味学习需求,方便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教师通过对历史微故事的收集与整理也能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从而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题目 篇4

多媒体、网络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实践

高中历史课题“探究式学习”应用研究

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

“全球化”与高中历史教育目标的新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七年级历史课前预习题目 篇5

遣唐使

1. 时期,中日交往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 。日本派使节到中国,当时称“ ”。把唐朝先进的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2. 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 ,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

3.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年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 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4.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参考答案:

1、唐朝 先进文化 遣唐使 制度

2、鉴真 佛经

3、贞观 那烂陀寺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能微探 篇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人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然对于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 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入”就像是一首乐曲的“引子”①, 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 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而言, 刚刚接触这门全新的课程, 课前导入如何? 对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至关重要。 因此, 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个人对导入技能的一些看法。

一、导入技能的概述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上课一开始时的一种教学行为, 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 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期待和参与需求, 从而使学生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②。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 也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历史这一学科特有的性质, 课堂导入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 会将遥远的历史拉近学生, 贴近现实生活, 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历史学习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会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组织, 建立起与新知识的联系, 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③。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几种常用方法

导人方法的正确选择, 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导入方法的选择尤为关键。 通过笔者近来的观察与总结, 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更适合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

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旧课或原有知识对新课进行教学导入的方法④。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中, 这样不仅回忆、复习了旧知识, 而且对所要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复习导入法时, 一定要特别注意一点,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旧知识, 并不仅仅是指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 而是要与所学新课相关的一些知识, 对新课学习有一定帮助的知识。

比如, 我们在讲《王安石变法》一课时, 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方法。 在上课一开始, 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商鞅变法 》一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 “ 在秦朝商鞅进行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使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步,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之后的宋朝有一个人也进行了一种变法? 为北宋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就是王安石。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北宋, 领略一下王安石是如何进行变法, 使积贫积弱的北宋得以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王安石变法。 ”老师正确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商鞅变法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王安石变法。

2.设置悬念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上课一开始, 老师就有目的地设置悬念, 提出一些与本课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例如, 在讲五四运动这一课时, 老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老师讲:“同学们, 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4号是什么节日吗? ”学生说道:“五四青年节。 ”那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是怎么来的吗? 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那什么是五四运动呢? 就这样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 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 激起他们对本课的好奇心。 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 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效果事半功倍。

3.热点事件导入法。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如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翻转课堂、微格等已经广泛普及中学历史教学。 学生了解新闻时事也是极其方便的, 我们可以利用当前热点话题进行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 利用热点话题进行新课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 与当前热点相结合使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我们在讲《抗日战争》一课时, 可以利用去年我国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日”盛大阅兵进行本节课的导入。 现在的初中生兴趣比较广泛, 对于当今国事也比较关注, 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新课导入。

4.故事导入法。 相对于枯燥乏味的阅读历史课本, 学生更愿意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因此, 历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以讲故事为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可以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故事有很多种, 比如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古代神话传说等。 利用有趣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要尽量简单化, 导入时间需合理, 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从故事中提出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中。

5.影视导入法。 如今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比较发达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历史典故已经通过众多影视作品逐渐呈现出来。 现在网络, 电视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所以, 我们可以把有价值的一些影视作品带入历史课堂中, 把学生的兴趣变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

比如现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 历史教师在讲有关秦国的历史时, 就可以以这部热播的电视剧作为历史课堂的课前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影视导入法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说, 是一种很有效的导入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一些比较难的历史知识的理解, 从而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 课前导入方法有很多种, 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决定选用哪种方法。 但是笔者认为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以上这几种方法更为合适, 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就意味着, 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 课前导入极其重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有如下积极的作用。

1.一个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 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 同时将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将遥远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 在课堂一开始, 要将学生从课间闲散的状态中迅速拉回课堂中, 一个精彩的导入设计是极其有必要, 它将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3.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前导入不仅会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我们学习过的旧知识, 而且会为我们即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埋下伏笔,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帮助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后续的历史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4.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 会为学生清楚地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即将所要学习的内容,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这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导入技能的有效运用, 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轻松学习历史。

四、课堂导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使日常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对于导入技能的使用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入要控制好时间。 初中一节历史课是40分钟, 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如果课堂导入时间过长, 则会影响这节课教学内容的整体完成进度, 最终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反而会适得其反。

2.导入要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简单明了。 导入的设计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针对性强。

3.导入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课堂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中。 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设计导入应该针对学生实际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4.课前导入方法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 并且要紧扣所要讲的教学内容, 不能偏离主题, 要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理解的材料。

5.导入要具有启发性, 与问题相结合。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强烈好奇心。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不断更新和优化。 课堂导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也将关系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 我们务必特别关注导入技能的研究, 不断加强课堂导入的训练和方法的选择, 努力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 (第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 (第1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朱汉国, 郑国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叶小兵, 姬秉新.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6]陈琦, 刘儒德, 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7]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2013.

[8]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4) .

[9]袁浩.关于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 2015 (3) .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历史微故事

0.引言

历史故事是学习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史学思想和思维能力,有效的利用历史故事,能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故事因其特殊性,在教学中运用到的要求也比较高;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高,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需教师能灵活采用教学方式科学的将故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运用微故事作研究。

1.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1.1引起学生的兴趣

无论是哪个年龄的人都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付出努力,学生也是如此,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便很少去学习,假如强制他们进行学习,便会产生反感。初中历史学科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巧妙地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到历史知识,对历史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1.2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是现代教育重核心内容,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创新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灵感[1]。如《春秋争霸》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春秋时期主要国家有哪些?然后再将学生引回教学中,这样学生在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

1.3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初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人生中各种观点也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形成,我国历史悠久,很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无形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2、选取历史故事的原则

2.1真实性

真实性是初中教学中采用故事讲解的重要原则[2],因为只有真实的故事才符合历史的史实,一旦所讲的故事违背了史料的记载,学生了解到之后,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选取历史故事必须达到真实,选择的故事内容不能脱离史实的记载,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推测。

2.2趣味性

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时候,首先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选择,才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的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3针对性

所有的故事都要围绕教学材料,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把教学内容上难点的部分通过历史故事进行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讲授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不断地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3.1抓住时机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应该针对历史内容来选择,在首先应用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一些难点与重点的地方,可以借助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或者在一堂课快要结束时,在课末收尾时巧妙地设置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的收尾,不仅可以巩固课文,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下一节历史课有所期待。例如:在课末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宣武门事变等故事缓解学生的紧张感,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唐朝历史。在学习春秋时期历史故事时,教师将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故事引入其中,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动荡,各个诸国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教育发展的很好,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给人带来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春秋时期的历史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下一节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3.2合理的处理和构建历史情节

一段历史故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是故事情节结构是否合理[3]。教师在讲授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开头一定要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体的故事情节不能太空洞与枯燥,讲的时候注意层层递进,注意节奏,故事的头尾要相互呼应,或者留下悬念,或者疑惑,才能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了解,能把真实性的基础适当的在故事情节上进行必要的处理。

3.3选择典型性的故事

讲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进行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针对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达到与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选股时要注意简短、真实而典型,不可虚假乱造。例如:“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里有非常详尽的描述,从第三十回的“定三分隆中决策”,洋洋洒洒三章内容,将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描写的如见亲故,然而在《三国志》中,却只有“由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的短短十几个字的描述,这个故事其中的虚构性与不确定性有利于展开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其产生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此,应大力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历史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真正的将历史知识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0.

[2]李艳. 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07:123.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前预习题目 篇8

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年,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为 都城, 就是隋文帝。

2.隋的统一: 年,隋文帝灭掉 ,统一全国。

3.隋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 的局面,顺应了 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统一后的社会发展状况: 迅速恢复和发展,使 的数量和 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隋统一后,发展 ,编订 ,统一南北 和 制度;加强 ,提高行政。

开通大运河

5.目的:为了加强 ,巩固 对全国的统治,从 年起, 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连接了海河、 、淮河、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7.意义:它的开通,加强了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8.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按权由 垄断,选官看重 ,不太注重 ,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 即可进人仕途。

9.创立: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10.作用: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座革,加强了皇帝在 上的权力,扩大了 的范围,使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的发展。此后,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年。

隋朝的灭亡

11.时间: 年,隋炀帝在 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参考答案:

1、581 杨坚 长安 杨坚

2、589 陈朝

3、长期分裂 统一多民族国家

4、社会经济 人口 、垦田、经济 户籍 、币制、度量衡 中央集权

5、南北交通 隋王朝 605、隋炀帝

6、洛阳 涿郡 余杭 黄河 长江

7、南北地区

8、上层贵族 门第 才能 门第

9、隋文帝 隋炀帝

10、选官和用人 官吏选拔 有才学 教育 科举制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9

2)启蒙思想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在启蒙思想的推动下,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动了维新变法。

3)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动力,社会的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们思想到解放。

30、1)美国统一问题、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一国两制

3)比较邓小平和林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式、结果有何异同,从中你得到那些认识:邓小平采取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式;林肯采取了战争方式。

相同结果:他们都实现了祖国统一,维护了国家利益。

认识: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应根据本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4)分别阐述20世纪站在中国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的杰出贡献;孙中山: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观念从此广泛深入人心,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们实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10

一、历史微故事选取原则

在初中阶段,选择历史微故事来进行教学不仅单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以微故事为引,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通过故事内容和情节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符合教学内容

微故事的选取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在课程中加入故事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因此,所选择的故事必须紧贴教学内容,能将复杂的知识点通过历史微故事的讲述以易于理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选择,所选取的历史微故事必须是有意义的。选取的微故事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发展进程,既贴近课程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达到结合故事的目的。

2.具有科学性

历史,广义为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历史微故事首先必须是历史中的事件,一定要有真实性。历史微故事一定要真实还原历史事实,如果有杜撰成分,则不能称之为历史,而只是故事了。我们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结合历史微故事不单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希望学生以史为鉴,养成正确的三观态度,达不到这样的目的也就不必结合历史微故事,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治学态度。对于历史微故事的选择,可以取材于正规,得到权威承认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等,经过鉴别并确认其真实性后方可在课堂授课时使用。历史学习与问题的研究都要通过正史进行,决不能瞎编乱造,保证严谨的态度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

3.具有趣味性

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历史知识不免觉得晦涩,加入历史微故事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因此,所选择的历史微故事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历史不是乏味枯燥的。历史微故事是否具有趣味性也成为被选取的条件之一。选取的故事需有情节起伏,值得回味,内容则应该选一些初中生陌生的,这样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内容有所起伏会让人期待故事发展。如果选择以前学过看过的故事,学生会觉得重复,再讲一遍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则无法吸引他们。因此也要从学生阅读经验方面考虑,再结合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合理选取历史微故事。

4.培养思维能力

在讲课中加入历史微故事除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有针对性、批判性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直接讲述很难让学生记住,只能被动接受;联系历史微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进行思维训练,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对于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认识,扩大学习视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念。

二、应用要求

想要有一堂精彩吸引学生的课程,课堂一开始就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段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状态。在选择导入的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趣味性和简洁性,利用故事埋下伏笔,或者利用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完成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中学生一般只能保持10-20分钟左右高度集中精神,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间隔,适时转换学生注意力焦点,保持课堂气氛活跃,适时加入历史微故事,既能帮助学生集中精神,保持稳定的教学效果,也能消除被动思维的疲劳感,提高学习效率。初中生学习多以感性认识为主,讲解重难点时本就生僻晦涩难以理解,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而一堂课质量的好坏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就在于是否讲清重难点;利用历史微故事结合相关历史知识不但能理清逻辑脉络,讲清重难点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头容易结尾难,一堂课没有一个有力的结尾前面讲的再好也不是一堂完整的课程;運用恰当的历史微故事结尾,既能巩固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又能加深记忆帮助理解,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更能为下堂课的内容打好基础。

总结

历史微故事也是历史教学方式的一种,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广泛运用。将历史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抓住初中生对故事的兴趣,让历史微故事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情。历史微故事在课堂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它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授课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形成正确的学习历史的思维,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陈秀清. 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教师教育,2016(4):20-21.

[2] 李艳. 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成功(教育),2013(7):123.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11

1. 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历史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历史基础重难点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以及在活动课程中利用一定的学时对历史系列知识综合运用,对历史学科能力综合培养的学科内综合性专题的研究。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

2.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彻底转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

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一改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身的参与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建立师生间平等的关系,营造融洽、民主的气氛,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

3.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

4.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 神境界

研究性学习会使学生逐渐养成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同时也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二、中学历史探究性教学 基本模式

1. 教师导入,学生探究

教师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或诱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要求教师的开场白像一块无形的“磁铁”,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教师把学、思、疑、问联结在一起,就会给学生的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2. 解决疑难,适当引导

这一步要求学生简要表述各自探究过程中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有两种形式: 一是让学生分小组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 二是班集体探究。教师只需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在关键处加以指导或点拨。

3. 总结方法,形成能力

首先,教师根据前面学生探究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概括探究的方法,陈述探究的结果,然后再对学生的表述作出补充,以求完善。最后,要求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举一反三,进行能力迁移, 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4. 扩大视野,激励探究

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一种乐趣。

三、历史课堂应用研究性 学习的意义

1. 深刻认识历史现象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深究、探讨知识的状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认真理解和归纳,互相学习和补充,融合历史知识,就会对历史现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 牢固掌握历史知识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个理解知识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没有经历“主动思考过去事件”的过程,他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仅仅是停留在表象上的一系列文字符号,那么他所掌握的还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陈述性知识”。如果这些知识不被其他知识结构 同化,不被学生理解,则很容易被遗忘,也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所以,历史学习中,如何使学生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突破口。

3.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迁移,对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再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个对历史知识迁移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动经历了一个聚合或发散的过程,逐步形成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方式。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理解能力得到了体现,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4.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 界观

对同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究,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从而挖掘历史知识中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5. 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展开联想,把知识变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逐渐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中学历史课堂中研究 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合理的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系统,领会得更深刻。探究性学习不能仅仅依纲靠本,而应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着力于“四性”开拓: 把握知识的基础性; 拓展知识的广阔性; 挖掘教材的深刻性; 激发思维的创新性。

2. 把握点拨教材的时机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亮点,当学生的思维活跃时,教师就应抓住机会去拓宽和深化学生的思维。只有点拨的时机成熟,才能有最佳效果。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特别是学生思维到一定的程度而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字、一个体态语言甚至是说话的口气也可以给学生以启示,让他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其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这样, 对学生来说,学习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3. 紧扣时代脉搏

当今世界形势多变,热点问题层出不穷。针对每一热点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其与历史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掘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这样就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12

试题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11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士、逸民因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其远离官场的隐居行为被不断得到强调。

B.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是原始儒家的理想,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原始儒家理想中士人积极入仕体现出的对国家体系的依附性,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D.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由“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异化为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的“孔颜之乐”,又含一直系挂心头的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C.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开始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试题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A(3分)

2.B(3分)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13

姓名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我们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宣扬“共同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的错误,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第二,在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不但是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其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生产关系。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每个个体的影响只是性质和程度上的区别。第二,杰出的个体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基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第三,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杰出人物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第四,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有必然性。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影响则是偶然性现象。如果看不到历史人物活动的制约性,势必会夸大个人的作用,进而否定或弯曲历史发展的规律。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后,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初中历史微课题研究题目 篇14

[镜头一]

“除了课堂教材、各科教辅书外,这学期我没看过其他书。”一位初三的女生回答。“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题算不算?都是课外的呢。”一位男生嬉笑道……

[镜头二]

“作文里写过自己妈妈的,请举手!”下面出现一片手的森林;“里面写自己生病,妈妈送去医院的,请举手!”又是一片森林;“写去医院的时候,天正在下雨的……”下面还是齐刷刷的小手。“老师,这材料我小学就在写,都写深夜妈妈背着我去医院呢,写起来绝对凑足600字。”几乎是异口同声快乐地回答。

这样的情景,语文老师一定见多不怪了。当前学生的阅读面狭隘已是不争的事实,浅阅读、功利性阅读泛滥也已成群体趋势。这导致的更大的问题是学生习作同质化严重,同一素材从小学写到初中,多是不真实的“假唱”,缺乏对生活真实的情感体悟,更谈不上思维的深刻、思想的深度表达了。究其原因主要有:

1. 写作教学缺席,多为自由放养

王荣生教授曾经指出,“这早就不是秘密:在我国中小学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主要的工作是指导学生审题,或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或展示好的作文。对学生是怎么写的,则很少顾及。”一语中的,对学生“怎么写”的具体实践行为,教师的指引与点拨是缺席的。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少有写作教学,语文课堂中对写作教学的重视不够,写作教学多是“审题”与“范文”,写作实践多为“考场作文”与“周末作文”。这些不成系统的、不痛不痒的、若即若离的写作教学指导自然收效不大。甚至有的老师认为作文课可有可无。

写作教学只有过程性的写作时间,却无思维训练的设计,无教法学法的指导及教学目标的缺失,使写作教学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对教材写作资源开发与运用,让写作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化指导。

2. 写作本质缺失,少有真情表达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指出,“我们多年的教学,让学生多去写空幻的话题,虚假与平和的东西太多。这原因大概是缺少思想的碰撞,思路在别人的身上,出格的精神甚少。”写作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本是自由抒发对生活的感知,可以说没有什么写作技巧比得上自由表达。可学生习作中多是老掉牙的题材、赞美的假话,是什么阻碍了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中迎合评卷老师?学生写作本质的缺失与背离,语文老师难辞其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写作指导“若即若离”,写作素材“越写越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太少,激励性不够。中学生作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呼唤写作教学本质的回归,中学生写作必须走进生活,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康的人格。“中学生写作,是走步的尝试,只要能让大家自由言志,有骨有肉即可。幼稚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否心口一致或文言一致。”

3. 教学取向功利,仅为应试提分

在老师备考应试的干预下,写作是进行规范的程式化套路训练,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大量阅读,教师崇尚写作技巧,仅为应试提分而写,这并非理想的写作状态,且易催生教学“俗招”。教育的成果本就隐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思维的训练更是如此。这就涉及写作教学价值取向的问题。激励学生坦诚地展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应是写作教学价值追寻的应有之义。

如何让写作教学落到实处且成为一种常态化指导,就需要做好阅读资源与写作资源的衔接与共生。学生写作本质的缺失和写作教学世俗功利化取向都可归因于阅读与写作的脱节。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没有有机整合,所谓的思维能力训练、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写作教学的可能出路就是开发积累写作资源,引导学生真实发声,落实写作教学目标。

二、“微写作”课程范式说明

鉴于此,微写作聚焦学生写作困难,教师可以从文本阅读中挖掘写作素材,创设写作情境,常态化写作教学指导。微写作要求学生基于阅读文本提出的话题进行200字左右的写作活动,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可机动),考查学生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具有切口小、入题快、微言大义、教学目标微化、实施途径多元、可在课堂内外开展、反馈及时高效等特点,同时给学生提供了相对独立、安静的思维空间。避免了大作文的“假大空”,也区别于琐碎的口头表达。像古代的宋词、《世说新语》等都可认为是微写作的典范。

在写作情境创设的阅读教学中,主体一定是学生,阅读的方式是切近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原生态阅读。学生纯粹地进入真实的阅读状态,减少教师的干预,也避免教师的不作为,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真正领悟到作品的精妙。语言我来品,情感我来悟,深度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诉求。

三、具体内容及实践操作策略

1. 阅读初体验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写作教学目标微化,运用微型学习理论,以小专题、小知识块的形式存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可以无处不在,让写作变得简单而有趣。

学生在课前预学阶段,在没有教师导学的干预下,对文本作出真实解读,多适用于自读散文篇目,侧重于训练学生自我情感体验、主旨情趣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经典片段的赏析、仿写、扩写,从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一步一步剖析言语技能训练的要领。可以深入文本,充分理解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再创作。

(1)阅读唤醒写作

在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材选入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很喜欢这篇文章,文章多处叙写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着很强的自我代入感。我预设了“话成长,说担当”的微写作训练。学生在“什么才是长大”“我的担当是什么”的思辨中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英子告别了她的童年。每个人都会长大,谁又能拒绝自己长大呢?记忆中,因为勇气与承担,我度过了从未吃过一点零食的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回眼巴巴的,看着小朋友们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买这买那,我总会默默咽下一口唾沫,对爷爷说:“不看啦不看啦,回家去!”然后心里默默想着,零食,再等两年见吧……这是我记忆中最初的坚持,至少,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面对懦弱退缩与勇敢担当,我选择了后者。

老师点评:在经典文本的阅读赏析中,小作者学会了思考,对成长这个话题,在情感认知上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与领悟。

童年,是极其美妙的,它或许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在那时,你可以与伙伴们一起玩耍,没有一丝担心,没有一点负担,能与伙伴们一直玩到天黑也不回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越发重了,那些童年的伙伴都只能坐在家中的书桌旁,不再出来,不再看见了。现在回想起过去的那一点一滴,被封存起来的记忆,还仿若昨日……

老师点评:小作者叙写儿时的美好,宣泄自己的小情绪,字里行间闪烁着灵动的思想、用心专注的心意以及童年渐行渐远的失落。

同学们畅谈、书写自己的童年故事,分享自己童年的欢乐以及进入初中后学业压力带来的成长的烦恼。“微写作”让学生在情境化的氛围中自主写作,写作不再是负担。课后,学生又找来林海音、丰子恺的《忆儿时》品读。可以说“微写作”通过阅读激发、引导学生写作,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相生共赢。

(2)从模仿到创新

在细读品析《我的母亲》(八年级下)相关语段后,我把微写作教学目标确定为进行片段摹写、语段仿构训练,要求“语朴情醇”,学会用平淡质朴的语言书写生活细节,抒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下面是学生习作:

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

我的母亲有一张鹅蛋形的圆脸,五官都生得小巧精致。虽说身材矮小,看上去胖胖的,但依然阻挡不住别人对母亲美丽的赞美,她也总是为自己的“童颜”而沾沾自喜。可这样一位年轻活泼的母亲在我眼中总是严厉的。

小时候,我总是惧怕母亲。每当我对某件事物产生一点兴趣,她便逼迫我一直做下去。曾记得她每天要求我画一幅画,我原本是兴致盎然的,但没过多久我就想放弃了。母亲恼了,撕毁了我画的画,骂我,打我,弄得我呼天喊地地哭,最后也只好在一片泪水汪汪中重新提笔画画。可母亲仍生着气,冲我大嚷:“哭什么!为了一点点事就流泪吗?窝囊!”我的泪水便更多了,委屈盈满心底却不敢说。

老师点评:所谓“巧借文本成佳作”,模仿和借鉴也是基本的写作方法。这篇习作质朴家常又不失活泼生动,母亲的形象在小作者的笔下如此立体丰满,写出了真性情。从模仿到创新,让孩子找回了表达的欲望。

2. 研读有发现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无非是个例子”的课文作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根据地、切入口,教师应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

(1)隐笔补白,尊重阅读期待

在文本研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课文在描写、抒情中都留有一定的隐笔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言犹未尽之处,对文本中的‘留白’进行补白”。这种补白,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消化,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

在上《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学得很欢乐,关于“阿长买《山海经》”的情节,学生们作出了种种猜想,小组合作对补白的文字作细节润色修改,如:

阿长怯生生地在几家书店门口张望,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一家店铺,“老板……你,您这有……有……《三哼经》么?”阿长支支吾吾地询问店掌柜。“什么《三哼经》?没有!”店掌柜打量着又矮又胖,衣衫布满补丁的阿长,没好气地答道。“老板,我想起来了,就是那本……那本有九头蛇的书。”阿长很开心,自己记性这么好,是哥儿最心爱的宝书,她怎么会忘呢。老板头也不抬,在麻利地拨弄算盘,翻看账簿本,随口说了句:“得,自个找去吧!”于是,阿长蹲下她肥胖的身子,一本本书翻过去,找那本画着三脚鸟、九头蛇的《三哼经》……

老师点评:学生能看到阿长买《山海经》背后所遭遇的种种曲折,学生也进一步理解了鲁迅的“震悚”与“新的敬意”。

(2)拓展深化,鼓励创新思维

在研读学习《<论语>十二章》后,为深化经典性阅读积累,涵养学生的书卷之气,我们班开展了《论语》课内外联读。在品析论语的相关章节后,学生也写下了自己的读思感悟。如研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之道,就是谨言慎行,言出必行。不能只注重于言说,更要着眼于踏实地去做。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爱夸夸其谈,空谈理想。所谓“知易行难”,做一件事,需要行动;做成一件事,更需要毅力与坚持。等真正做到了,得到收获时再来总结自己的经历,得出真理。我们学习亦是如此,如果整天沉迷于那些假大空的幻想:我要考清华北大,我要当状元,而不去学习与实践,到头来只是一场空。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勤勉地学习,才是大智慧,才称得上是真君子!

老师点评:小作者对《论语》的解读可以结合学习生活实践记下所思所感,有自己创造性的理解和发现。

四、研究成效

1. 学生这样说

我们再来听听学生怎么说。

生1:“微写作”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可以肆意放飞心灵,表达内心最真挚感受的平台。写作时,仿佛笔尖下就有整一个世界,又一次深刻地爱上了文学。

生2:长篇大论的作文常使人烦恼,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从何谈起,因此便有了“作文怕”,但如果作文不需要长篇大论的阐述,只是因兴而起,记一记,写一写,就显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自然。微作文便是如此,三言两语的文字,简洁明了,又能表现出内心的所感所想,谁都能写好,不用再担心提笔无字可写的窘迫了。

生3:相比于很正式的考场大作文,我更偏爱黄老师倡导的“微写作”,老师总能发现我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原来写作文并不难,还可以常常被表扬。我发现一篇佳作的诞生需要N次片段性练习和训练。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缀段成篇,最终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2. 我的思考

钱钟书说过,要把自己的作品收列在图书馆里,就得先把图书馆的书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阅读是最迫在眉睫和不容耽搁的事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本只是个载体,而写作的自由自在才是最欣悦的!欣赏他、鼓励他,他真的就很会写作文了。“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苏霍姆林斯基)在一年多的“微写作”教学实践中,我和学生一起从阅读中寻找写作教学的生长点,领悟到作文教学就在身边,教材、课外读物就是最好的素材库,作文教学也可以成为一种常态,不再“高不可攀”。“微写作”让我和孩子们一起在语言文字中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可以这样教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漓江出版社。

[3].王荣生《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5期。

[4].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9期。

上一篇: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制度下一篇:驾驶证扣分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