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方法

2024-08-22

历史研究方法(共12篇)

历史研究方法 篇1

目前, 学术界研究成本核算方法的文献非常多, 以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评价和新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 但对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遵循何种规律却鲜有论述。本文在大量研究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倒推成本法、完工效益会计、目标成本法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法文献的基础上, 归纳了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路线、原动力及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共存性规律。

一、文献综述

1. 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 将成本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以此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完全成本法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如工业革命以来, 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 相适应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它以“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为假设前提, 是一种传统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2.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性态为前提条件, 只将变动性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它是传统管理会计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

从1836年的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出现变动成本法雏形到1936年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N.哈里斯撰写并发表在《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上的关于变动成本法的第一篇论文, 变动成本法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并最终由乔纳森·N.哈里斯揭示了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此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才得以普及。20世纪50年代, 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和决策的增强, 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 变动成本法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

3.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 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 科勒 (Kohler Eric L.) 在研究发现水力发电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低而间接费用所占比重相对高) 偏离完全成本基本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作业会计思想, 斯托布斯 (G.T.Stanbus) 则进一步完善了作业成本法会计思想。20世纪末, 以计算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 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 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成本构成的改变也改变了完全成本法的假设条件, 用人工工时、工作量等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核算, 严重扭曲了成本, 降低了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传统管理会计分析 (包括变动成本法) 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 成本信息相关性被弱化, 因此,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4. 倒推成本法。

倒推成本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适时制 (JIT)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化的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成本核算程序相反, 倒推成本法是在产品完工和销售时倒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是与适时制生产相适应的。在采用适时制生产的企业, 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完工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 期末存货量很少, 再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在产品成本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使用倒推成本法则能简化成本核算程序。

5. 完工效益会计。

完工效益会计是建立在适时制管理模式和制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核算模式。它由完工效益、存货和经营费用三个概念组成, 强调只有通过产品销售才能实现完工效益, 只有生产没有销售不会产生完工效益。单位产品完工效益=产品单价-单位产品完全可变成本, 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可变成本仅指原材料成本;存货既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传统成本会计中存货的内容, 又包括厂房、设备、不动产等资产折旧后的净值;经营费用则是指企业将存货转化完工效益过程中投入的全部资金。可见, 完工效益会计按原材料成本核算传统意义上的存货成本。

6. 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指从新产品的基本构想、设计到生产开始、产品试制成功, 直至产品销售阶段, 为降低成本及实现利润而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它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日式文化内涵的成本管理模式, 是一种企业进入生产阶段前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制度。

7.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 学术界对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定义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只核算成本, 是一种计算发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成本的方法;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成本和收入都是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核算内容。

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全生命周期成本法不但要归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成本, 而且要归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收入。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归集的是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总成本与产生的总收入, 与目标成本法核算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平均售价和成本不同。全生命周期成本法较目标成本法细化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同时,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要与会计分期成本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控制成本、收入的目标。

二、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

1.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主线。

(1) 间接费用主线。许多文献论述了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产品核算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虽然这三种核算方法的核算原理各有不同, 但从核算内容上来分析,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不同体现在间接费用的分配上, 作业成本法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核算的成本更为准确。与生产力水平相适用、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满足利润核算与内部管理的需要共同推进了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演进。本文将围绕间接费用分配这一成本核算方法演进的主线称之为“间接费用主线”。

(2) 适时制主线。在适时制生产环境下, 倒推成本法改变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核算顺序, 由后往前推算在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顺序出现了“质变”;完工效益会计则是在核算内容上发生了“质变”, 仅按原材料成本核算在产品成本。这两种方法明显与围绕间接费用分配演进的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不同。由于两种方法都是以适时制为基础 (要求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 因此本文将这一成本核算方法演进主线称之为“适时制主线”。

(3) 售价-成本主线。目标成本法更注重在生产之前阶段即研发阶段就开始对产品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且以售价为起点来核算、控制产品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则是核算、控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产品售价与成本。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皆突破了成本核算的“会计期间”概念, 将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期间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全面考虑了成本与售价的关系。本文将这种突破会计期间的成本核算方法的演进主线称之为“售价-成本主线”。

2.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树”状结构路线图。

将上述七种成本核算方法及三条历史演进主线之间的关系绘制成图 (如右上图所示) 。

图中:横坐标轴代表产品生命周期研发、导入、增长、饱和、衰退五个阶段;纵坐标轴代表成本核算方法;左侧是在研发阶段适用的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 右侧是产品投产后适用的会计分期成本核算方法。

三、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规律

1.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原动力规律。

(1)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是创新管理理论 (或制度) 的必然, 是突破旧的成本核算方法历史局限性的结果。完全成本法是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成本核算方法, 是“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完全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变动成本法则是在克服完全成本法自身缺陷的基础上成本核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而作业成本法则是适应“直接人工成本低而间接费用所占比重相对高”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力水平的必然选择, 是对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修正;目标成本法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法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制度, 是成本核算与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倒推成本法是完全成本法与适时制相结合的产物, 是成本效益原则在成本核算中的必然反映;完工效益会计则是成本核算方法与制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2) 成本核算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不可或缺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 如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成为必然选择都需要一个认识过程, 成本核算人员的主观努力在成本核算方法的历史演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乔纳森·N.哈里斯基于变动成本法发现了“完全成本法下销售量上升利润反而下降”问题, 提出了变动成本法概念, 奠定了变动成本法根基;在适时制下用完全成本法核算在产品成本时, 成本核算人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相同的金额借、贷编制成本账户, 加之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二者共同促使成本核算人员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于是倒推成本法应运而生。可见, 成本核算人员的能动反应是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原动力之一。

2.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选择规律。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具有同源性, 即所有的成本核算方法都与完全成本法相关联, 但以完全成本法为起点, 成本核算方法如何进行演进却是由生产力水平、创新管理理论 (或制度) 深度应用、对正在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的认知程度决定的, 即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演进成另外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具有偶然性而非必然性, 如同在适时制环境下, 完全成本法既可以演进为倒推成本法, 又可能演进为完工效益会计。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具有同源性特征, 存在演进关系的路线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差异, 这为分析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之间的“血源”关系提供了思路。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路线的起点是间接费用主线, 与其他两条主线可以组合成以下三种可能的路线演进规律命题:

由于成本核算方法之间的演进过程中存在某种关联关系并且这种演变具有不可逆转性, 因而在上述成本核算方法演进路线命题中只能有一种命题是真命题。如前所述, 间接费用主线和售价-成本主线遵循相同的理念, 即盈利能力源自利润, 间接费用主线和售价-成本主线有着密切的直接联系, 因此, 路线2命题是假命题。供产销线性整合适时制主线遵循的理念与间接费用和售价-成本主线遵循的理念都不相同, 理念既可能发生在售价-成本主线和供产销线性融合适时制之间, 又可能发生在间接费用主线与供产销线性整合适时制主线之间获得突破, 但根据同源衍生原则, 作为核算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售价-成本主线不可能衍生出核算会计分期成本的供产销线性适时制主线, 因此路线1命题也是假命题。通过排除法进行筛选, 路线3命题是真命题, 即成本核算方法演进遵循这样的路线:由间接费用主线同时向售价-成本主线和供产销线性整合适时制主线两个方向发展。

四、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共存性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 任何管理理论都在不断地发展, 任何管理理论 (或制度) 在企业中的应用都在不断深化, 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存在明显的共存性。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共存性表明, 每种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其最适合的“土壤”, 成本核算方法不能简单地用优劣做评价, 只能用其是否适合企业现时的发展阶段的需求来区分。

摘要: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三条主线:间接费用主线、适时制主线和售价-成本主线;揭示了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的原动力:成本核算方法缺陷、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应用;提出客观环境是决定不同成本方法在同一时期并存的主因。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历史演进,规律,共存性

参考文献

[1].叶青.浅谈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商业经济, 2005;7

[2].陈燕慧, 余蓉蓉.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8

[3].颜繁晶, 张秀秀, 张海霞.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商业经济, 2007;4

[4].翁少佳, 李定安.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应用浅析.财会月刊 (综合) , 2005;1

[5].ACCA.F5Performance Management.BBP, 2007

[6].李洁.倒推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1;11

历史研究方法 篇2

摘要:研究历史的发展过程会让自己的思想变得远大、深邃,个人的思维也会逐渐丰富并且发展,个人的素养和品味都能得到提升。初中历史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岳麓版初中历史课本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相关教学的方法上应该也有其特殊性。文章通过研究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特殊性,提出适合岳麓版历史课堂的教学新方法,以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个人修养的提高。

关键词:岳麓版历史教材;课堂教学;初中历史;方法

历史是记录客观世界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记载和解释着一系列人类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的学习从初中延续到大学,足见其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性。历史对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初中历史的教学。初中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岳麓版教材是目前使用人数较多、反响较好的一套历史教材。岳麓版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与其他版本教材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区别。

一、岳麓版历史教材的特征

岳麓书社是湖南省古籍专业出版社,虽然创立仅仅三十多年,但是其在历史古籍方面的图书编写却在海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编写思想与其他版本教材有所不同,其编写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主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知识的教育,进行情感方面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麓版教材主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国际意识的教育、人格教育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教育等三个方面实现历史课程思想素质教育的功能的。2.在教材编写中,实施删繁就简、减负的标准,以改变传统历史教材中多、繁、难、旧的面貌。岳麓版历史教材十分重视内容的精简,往往去掉无关紧要的内容,挑出重要的部分编入教材。在删繁就简的编写中,准确把握弹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实现了内容简洁明快、丰富完整的要求,达到了简明而不空缺的效果。3.通过新教材催生新的教学方法。教材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都需要依据教材来选择。岳麓版教材的编写,就很注重教材对教学方法的催生。比如教材的编写注重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师生的沟通互动,注重师生对话的情景,而且便教利学,可操作性强。这些教材编写注意的方面紧紧与我国现在初中历史教育的要求相结合。4.教本与学本的结合。历史本是一门非常有趣生动的学科,但是在传统教材编写中,内容呆板、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没有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岳麓版历史教材编写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岳麓版教材力求生动形象,将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历史事件充分显现出来。在内容中穿插了大量历史的生动情节,而且还写入了生动的史料,配上丰富的插图。这些都增加了课本的艺术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习过程也成为审美的过程。

二、岳麓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探析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并不受到相关教学单位和老师的重视,历史课堂如死水一潭,没有生机。老师主导课堂,主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学生缺乏兴趣,初中历史教学难以取得效果。岳麓版教材编写思想和内容的改变,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契机。1.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学习中,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新颖,各个历史事件形象生动,各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以故事化的手法多姿多彩地进行内容的编写,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沉闷刻板的`叙述。史料的引用和故事插图的编排,增强了课本的艺术性,强烈吸引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按照教材的指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将课堂气氛带动起来,比如可以采用安排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话剧表演等形式,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兴趣地学习,并获得历史知识和个人能力的提升。2.教学贴近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活动。每门课程学到的知识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应该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尽量贴近切生活,贴近实际。历史与现实本就是一体,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岳麓版教材在内容上就很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比如,讲到都江堰的建设,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索都江堰在现在生活中的作用;讲到屈原,就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端午节习俗的来历和文化;讲到四大发明,就引导学生考虑四大发明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等等。实践与学习不可分离,必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岳麓版教材中史料、插图的配置,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相关文献,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虽然复杂困难,但不容忽视。岳麓版历史教材的编写,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路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握教材内容的精髓和编写的思想,以此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历史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眼光,得到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促进品德和修养的提升,实现初中历史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华剑.浅谈新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7期

[2]张海丽.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新理念.山西青年(下半月).期

历史研究方法 篇3

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时,总避免不了对这些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者评价,久而久之,逐渐的形成对历史整体形态的理论性认识,这就是历史观。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看法;大概可以分为:阶级史观(即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个人史观、社会史观等。而这些历史观可以是正确的客观反映历史真理的历史观,也可以是错误的与史实想违背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学是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统治之下。那时,历史学家们试图揭开历史发展的奥秘,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没能完成这个任务。在他们的探索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也吸取了很多的教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是对历史本质的真实反应,是历史学的灵魂。

历史研究不仅是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指导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研究两者不能分离,相互依存。史学研究需要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作为指导,而历史唯物主义也需要以历史研究的成果为依据,丰富和发展自己。

二、历史学与史料

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首要的工作就是搜集,整理和鉴定各种史料。史料,也称历史资料,指的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便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过程的痕迹。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都离不开史料。史料的范围很广阔,大致可以分为实物、口碑和文献。实物史料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包括各类遗物、遗址、建筑、墓碑、雕塑等。口碑史料,也称口述史料,是指通过人们口头相传继承下来的人类的言行。文献史料上指人类的文字记录或文字材料,包括史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外国人的著述等。

这些大量的史料都是对历史的反映,但是能够得到反映的历史远非全面。傅斯年提出著名论调“历史学即史料学”,引起史学家们对历史学的思考。各种史料的完备对正确描述历史现象,取得科学的结论和观点有极大的帮助。然而,我们强调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史料可以代替史学,“历史学即史料学”这种观点显而易见是不正确的。史料只是历史研究的起点,历史学是通过史料来研究过去的社会。但是史料并非是透明的,并不是对历史现象的直接反映,要透过史料来认识历史现象,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史学工作者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总是同一定的史观相联系的。因此,历史研究就必须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来获得真实可靠的史料,并且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这样才是科学的历史学。

三、“史论结合”观点概述

历史学的基本特点是——史论结合,它是历史教学中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就是“史论结合”的过程。“史”是指史料、史实,即研究历史的资料和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史料得出的结论。然而,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史学界也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提出“重史轻论”、“唯史料学”,这种观点明显具有经验主义倾向。仅仅依靠史料来进行史学研究,忽视历史学的客观规律性,拒绝从史料中探求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实质的看法是错误的。史料学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是一门辅助学科,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集、整理、审查真实可靠有用的史料,仅仅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历史学的一般规律才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有人提出“重论轻史”、“以论带史”的观点,同样也是片面的、脱离实际,犯了教条主义。研究历史必须从实实在在的史实出发,没有对史实进行分析就得出结论是不对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的理论,但科学的理论也是从客观真实存在的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但不排斥史料,反而十分的重视史料的作用,只有充分的掌握大量的史料才能进行历史研究。

因此,“史”和“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不应该割裂开来。“史论结合”,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理论和史料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史学承认理论的指导作用,运用科学的理论为我们指出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与历史实际相结合,搜集、整理、分析大量的历史资料,从而揭示历史真相,阐明客观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指导社会实践。由此可见,史论结合才是我们研究历史要坚持的正确原则和方法。

四、中学教学中坚持“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史实、材料与观点、结论的统一,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法,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史论结合”也是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我们中学教师应该在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史论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首先,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再到史料中去,加强“史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挖掘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结合对史实的讲述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多提供让学生运用历史理论来分析历史材料的机会,提高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强化历史概念的学习,正确的理解历史概念是掌握历史史实,阅读历史材料的前提条件。再次,重视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因果分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将教材上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突出历史教学的系统性。

[1]《史学概论》编写组.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2]吴泽主编.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论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 篇4

任何一种科学的方法论都是一步步走向成熟完善的。在马克思青年时期, 那时的德国是黑格尔哲学占优势的时代, 黑格尔把历史归结为精神发展史。费尔巴哈把历史归结为宗教的发展、人性的异化。鲍威尔等人则把“自我意识”当成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创造一切的决定性力量。因此, 受当时这些理论权威的影响, 当时的马克思相信哲学理性可以批判改造世界、可以改变现实不合理现状, 马克思这时的思想有明显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烙印。

马克思1841年大学毕业后发现现实生活中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 发现黑格尔哲学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弊端。所以逐渐转向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及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 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吸取理论营养, 找到认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他自己逐渐深入研究, 最终论证了“经济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劳动去创造财富, 最终在自由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时, 只是借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概念, 提出了一个“自由人”的概念, 无疑是一种空中楼阁和乌托邦空想。

通过不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 马克思在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明确勾画了分析社会历史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轮廓, 阐明了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前提———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 从现实出发。人首先必须是生产方式的主体, 实践的主体, 社会活动的主体。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是“物质生活条件”,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理论构成了整座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础。在这基础上, 马克思论述了社会历史是一个规律发展过程, 通过这过程, 他揭示了生产发展的辩证运动。

二、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 具体地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下我们将要列举的具体的分析法都可以说既是唯物主义又是辩证法的。当然, 在某些特殊的具体情况下, 有侧重唯物论的时候, 也有侧重辩证法的时候。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的关系, 更谈不上对立。

1.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国情以及历史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阶级, 指的是某些集团, 在一定的社会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不同, 在劳动组织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所以在社会中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获得不同的财富。综上所述, 阶级就是其中一个集团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对另一个集团劳动的占有。

阶级分析的方法应用的范围很广。阶级分析并非只能使用于阶级社会。在产生阶级分析法前后, 资产阶级学者通常会通过极偶然的个别例子, 在原始社会中毫无边际地运用私有制和阶级观念, 给人造成私有财产制度和阶级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印象。但是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阶级分析法, 对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进行了分析。所以, 阶级分析法既适用于阶级社会, 也适用于原始社会。即便进入共产主义大同社会, 阶级分析法也是可用的, 因为在之前的社会形态中还是需要的。

对经济的分析是阶级产生的主要来源, 所以理所当然的要将阶级分析运用到经济方面。另外, 在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军事等方面也可用阶级分析。

在政治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 政治又服务于经济, 当权者集团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和政治措施。列宁说过:要是一下子看不出是哪些政治集团或者社会集团、势力和人物在为某种提议、措施等等辩护时, 那就应该提出“对谁有利?”的问题。直接为某些观点辩护的人是谁, 这在政治上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观点、这些提议、这些措施对谁有利。观点、提议、措施“对谁有利”, 亦即对哪个阶级、哪个集团有利,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的一个基本点。

阶级分析法也可以运用在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形态, 思想意识形态也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所以经济基础和阶级意识对各种思想都有影响。目前, 许多研究思想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 只是单纯地研究思想, 而没有和经济基础联系起来。这样的研究可以说是缺乏根本的, 不可能抓住思想的关键。现在大多数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 都认为以前的思想家都是地主士大夫, 貌似其出身差异不大, 所以不能很好地联系经济基础关系, 这是不正确的。

阶级分析法也可以同样运用到对战争的分析, 通过分析战争所发生的阶段确定战争的目的, 进而确定战争的性质。

2.辩证的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 即是用辩证法分析具体的矛盾事物。辩证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法则: (1) 对立统一法则; (2) 质量转化法则; (3) 否定之否定法则。

以上三个法则, 对立统一法是其他两个法则的基础。在对立统一中, 经过时间的更替,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并且新事物逐渐成长。对立统一包含质与量之间的转化和新旧事物的更替, 所以说这个法则是基本法则。

在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问题, 需要注意: (1)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具体的情况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 观察分析问题时, 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在特定的时间、条件和地点内确定其所处的历史范围。如果毫无根据地提出来, 超越时代的界限, 是不好认识和理解的。然而大多数资产阶级学者都忽视了这些问题。 (3) 在不同的历史中, 即使是同一种思想, 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例如, 平均主义, 在反对封建主义时期, 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意义。在这一时期, 一切对平均主义进行批判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但是, 在社会主义社会, 平均主义就不具有积极的意义了。

在研究历史上一些大的复杂的长期发展的矛盾时采取分段研究的方法。例如:近代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产生的不同的矛盾, 就需要分阶段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的时期, 产生矛盾的原因和性质都不同。再如, 所有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的说法, 每个说法都不同, 但是到底应该采取哪种说法, 这就需要分阶段地对封建社会进行研究分析, 这样才能弄明白它的来龙去脉。

也可分段对某个朝代、战争、某个历史人物等进行分析研究。只有通过分阶段, 对具体事件进行具体分析, 才能弄明白一个事物前后的不同以及它的发展变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才能弄明白。

三、理解马克思历史研究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这也是马克思历来强调的方法。历史的进程并不像范畴那样绝对, 倒是范畴得适应现实历史的变化。马克思同所有伟大历史学家一样, 体会到这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需要。史学大家克罗齐等也由此宣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或在当代的“重演”。既然每本历史对这广阔的世界都抱有某种感觉方式、某种存在方式和某种想象方式, 既然一切过去的历史都必须联系到现在才能理解, 那么只有这样, 才会有“活的历史”。当我们说马克思对历史的“复合”或“再生”时, 也是在这种意义上来谈论的, 这种“再生”标志着伟大历史学家的特征。历史知识是对确定回答的回答, 这个回答是由过去给予的。马克思的问题则是由现在的道德和社会需要提出和支配的。

第二, 历史学家与权威的关系。当我们把马克思着成伟大历史学家时, 我们实际上是把他当作历史学方面的权威。对待权威, 我们该持什么态度?我认为马克思本人对待权威的态度就是我们的典范。通过对他那个时代现状和过去历史及其理论的考察, 他不仅作出了对现实的否决, 而且还以反叛者的态度, 彻底摧毁了过去的一切理论。时代遗留给他的, 既是根基, 更是废墟。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人类理性进化的历史”的观点, 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对人民群众力量的考察, 黑格尔的人类历史是一个过程的理论,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础。由于这些根基共有的局限, 马克思就进行了清洗、摧毁并在根基的废墟上重建的工作。像科学家质问大自然一样, 马克思也把他的权威放在了证人席上, 他通过反复盘问而从他们那里榨取出来在原来的阐述中有意无意隐瞒了的一切。马克思对权威们的态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历史中严格说来并没有什么权威、我们要获得真理并不是靠生吞活剥权威所告诉我们的东西, 而是靠批判它。

历史研究方法 篇5

鲍桑葵《美学史》“逻辑与历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当代意义

以鲍桑葵《美学史》中“逻辑与历史”的研究方法为线索,论述了美学史的两种主要写作方式,即偏于史料与偏于叙述,认为美学史写作的理想在于这两种方式的融合,并论述了“逻辑与历史”的.美学史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启示。

作 者:刘彦顺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淮北,235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223(6)分类号:B83-09关键词:鲍桑葵 逻辑与历史 史料 叙述

浅谈高中历史幽默教学的方法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幽默教学 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高中历史教学课程中,学生是否获得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关注点。而实践证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合理的利用教学幽默,不仅可以给枯燥、沉闷的历史课堂带来乐趣,而且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就连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都说过“幽默是风趣和智慧的展现”。所以说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合理的利用教学幽默,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学方式,开发教学资源

实现高中历史课的幽默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引发学生的共鸣。在历史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填鸭式的教学,一堂课历史教师从头讲到尾,毫无新意可言。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历史课堂要转变教学方式,开发教学资源。实现幽默教学,需要一定的环境和资源,而学生作为历史课学习的主体,其自身存在着很大的资源优势。利用所学历史知识,教师可以整合有效资源,编排一些历史话剧、历史小品等,实现课堂的趣味性、知识性与能力的有效培养。如在讲到三国相关的知识时,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角色,让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的方式,了解三国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如通过刘备、曹操、孙权(都为学生扮演)的对话,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及最后的结局,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体态语,向其他学生展示课堂知识,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幽默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也就高了。在这个历史课堂,教师为了更方便的让学生轻松记忆,也可以采取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可以让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记住历史知识,简化繁琐抽象的历史内容,如为了让学生记住三国时期的三国名称,老师可以告诉学生采用谐音记忆法,把吴、蜀、魏三国记忆成无所畏,这样让学生在快乐中记忆,体现幽默的价值。

二、幽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塑造个人魅力

高中生思维比较敏捷,视野也比较开阔,想象力丰富,注意力容易转移,在历史课堂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就可能不利于课堂的学习。如果历史教师处理得当,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都不排斥欢乐和幽默感,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幽默语言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就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得到学生的喜爱。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讲到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时,同学们被我激昂愤慨的聲调所感染,课堂静寂无声。如果这时窗外的一阵风刮掉历史教学挂图时,学生就会哄堂大笑,注意力一下子会无聊的琐事所吸引,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学生就会无心听讲,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是一个具有一定幽默艺术的历史教师就会不慌不忙的捡起地上的挂图,从容的说道“看来风也是有感情的,具有一定的正义感,他都在和中国人民一道反抗日本的侵略!”这时学生会被老师的幽默所吸引,引来一阵笑声,学生就会紧跟老师的思维和授课内容来继续听讲,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会促进课堂的教学,可见幽默教学确实有一定的价值。

三、展现教学魅力,利用幽默授课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一定打破沉寂,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的幽默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努力钻研知识,学习课堂幽默教学艺术,实现课堂的灵动性和知识性的整合,展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魅力。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幽默教学方法,如有意曲解法、古为今用法、对比反差法、虚拟假设法、漫画激趣法、词语谐音法等等。

参考文献:

[1]骆美菊.浅谈教学幽默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2(2)

历史研究方法 篇7

1、历史这门学科的特定要求。

“学生的智能发展, 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落实素质教育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基本出发点, 而阅读作为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方式, 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都是在良好的阅读的奠基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因此,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是这门学科的要求, 也是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的基础。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本要求。

从目前的学习阶段来看,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基本局限于对历史的简单了解和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 机械化地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任务完成, 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高效率的有意义学习的方向转变, 而且是增强历史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3、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

在时代不断发展和全面践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 发展素质教育逐步成为教育开展的既定目标, 也符合时代和新课改发展的需求, 而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学习能力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是把学生培养成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关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的自主阅读方法的途径探究。

1、有技巧的通读教材, 掌握重点。

历史教材的编辑以及排版等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各个部分的遣词造句都具有精雕细刻的特征, 因此, 要在读通教材的前提下通读教材, 才能在掌握教材基本构件以及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更好地找寻学习的重点。具体来说, 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在历史事件的阅读时把握五个原则, 即事件所处的时代、重要人物、国家或者地区、事情发生的原因、事件过程, 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形成基本基调, 以备更好地理解;在进行历史人物的学习时, 可以从他的生活年代、主要事迹、历史影响、相关人物评价等去勘察, 且教师要提醒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进行人物评价, 综合起来考虑。比如评价岳飞这个传奇人物, 对于他的维护人民利益的抗金斗争当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但是也要看到他当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性而镇压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但是岳飞总体来说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抗金英雄;还有, 在进行历史典章制度的阅读时, 可以考虑从作者、时代、内容、性质等入手, 引导学生找寻出适合提升自己阅读效率的小方法, 更容易地把握大概和重点;关于展现时空概念的历史地图, 不要被它的错综复杂吓到, 借助于疆域、古战场、重要代表工程等逐步渗入和探索, 从而简化地图的复杂性……总之, 通过通读, 学生可以在比较清晰的把握教材中基本和重要知识点后更好地推动阅读能力的提升, 提高学习效率。

2、圈点、批注主观文字, 深刻领悟教材主旨。

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自主阅读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之时养成的良好习惯, 为自主阅读提供更有效率的动力, 圈点、批注主观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历史考试中重点考察的内容就包括主观论述文字, 而且边画边记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看教材以及作者是持有什么态度和观点, 在旁边加上自己的理解观点, 然后课堂中在师生的交流沟通中促进阅读的成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不同视野构建知识框架, 以某一知识点作为出发点, 圈点、批注出自己有所困惑的内容, 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解决;告诫学生切不可随意圈点或者作批注, 要在一定的深入研究和领悟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观点, 从而不误导之后的复习进程, 比如在进行“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的课堂讨论时,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课前预习时标注上自己的观点, 以便课堂中更加完美的展示, 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将圈点、批注的技巧授予学生, 在保持学生适合的学习方式的同时, 给予学生更好的帮助和指点, 从而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圈点、批注主观文字, 不仅可以深刻领悟教材主旨, 更是倡导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

3、多读辅助材料, 为历史的学习奠定强大基础。

在平时的自主阅读中, 除了要对历史教材中主要内容进行大体读通和轮番通读外, 课文引言、注释、图表、历史纵横等因素也要做到具体阅读, 更好地帮助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它们具体而又生动地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完善了单调的内容中所缺乏的活性因素, 可以从不同方面理解和感悟一个历史时期的概貌和发展进程。比如读《元朝行省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元朝行省的分布特点, 而且在认识和领悟元朝行省制度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催化剂的作用, 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再比如, 在进行“宰相制度废除的利弊”的有关知识点的论述和学习时, 借助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思之窗的阅读, 引导学生在更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用辩证地观点看待这个问题;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给推荐学生一些较有深刻意义的历史书籍, 鼓励学生去借阅和赏析, 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网络等高科技重要媒介的发展, 也为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供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当然,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闻和见解, 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潜移默化的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水平……辅助材料的资源和阅读形式有很多种,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程度以及教学发展现状来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辅助, 从而为历史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 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历史教学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普及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 自主阅读不仅是进行自主学习的体现之一, 同时也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只有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 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 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 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逐步转变成人才的竞争, 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 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 不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符合时代和新课改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自主阅读,必要性,通读,主观文字,辅助材料

参考文献

[1].柳菊兴.《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张翼、孟红军.《现代阅读教学新格局构建刍议》[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三期.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篇8

一、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 成功的一半。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 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 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众多教师不断追求, 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结合学生生动活泼, 喜欢接受新东西的特点, 尽可能将枯燥无味的语言现象转变成为有趣的活动形式, 使学生在有趣活动中习得知识。

1、利用知识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 在情境中共鸣, 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 从而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兴趣因素。首先, 应运用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上历史课时, 我主要用情感教育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这两种方法贯穿教学。比如为了让学生说出《窦娥冤》的作者, 我让他们猜一个谜语——张学良坐牢 (打一历史人物) , 因为张学良的字是“汉卿”, 所以同学们很快就回答出来是“关汉卿”;又比如1234年元灭金, 1234是自然数的顺序, 根据顺序很快就记住了;讲到人物记忆时, 我又把辛弃疾和霍去病变成趣味性知识, 去掉 (弃) 疾病, 强健身体, 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两位人物;讲到军阀割据时, 军阀冯国章身前特别喜欢听相声, 他的曾孙就是当代相声演员冯巩。将知识有时编成歌曲, 有时编成顺口溜, 讲到赵州桥时, 我唱“赵州桥什么人来修, ”让学生接下句“李春。”所以, 将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知识, 要结合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思路, 善于创设各种情境,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就使学生从应付考试的“奴隶”, 转变为积极求知的主人, 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增强学好历史的信心。因此, 在备讲评课时, 教师也要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将兴趣因素设计进去, 使评讲课上得活泼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兴趣的保持, 即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长时间的稳定, 是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

2、质疑设问, 引发学生兴趣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 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 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 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 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 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 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 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 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 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 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巧妙地质疑设问, 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3、搞好课外活动, 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 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来开拓视野, 强化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我在授课时, 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 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 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 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 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 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学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但一节课的质量如何, 还是要靠学生, 看他们是否参与、如何参与。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并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班级里, 尽量做到平等、民主。相信学生能做得好, 并给予理解及鼓励, 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 面带微笑, 善于运用表扬、鼓励的语言,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 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并诱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即使有时学生说的不到位、不准确、不完整, 也要让学生把话说完, 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 要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对已有的教材做一些调整, 让历史与现实更接近, 如在讲授“活字印刷”这一节时, 让学生从手边的书本说起, 再回忆十几年前的油墨印刷, 这样, 不断地向前推进, 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努力的回忆从古至今的印刷演变进程。这样, 学生基本上能在教师的引导下, 完成学习任务而没有负担。

3、通过辩论、讨论、座谈等形式引导师生互动

主要是针对有研讨价值的问题。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活动、现象均可采用辩论、讨论、座谈等形式, 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分析推理的能力。可以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事件评头论足, 如讨论秦始皇的功过、洋务运动的成败、人类避免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 等等。也可以模拟历史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古代的场景, 对当时的历史现象站在不同的阶层、民族、国家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对商鞅变法措施的评价, 可让学生分别从新兴地主、奴隶主贵族、农民、工商业者的角度发表看法, 引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中国历史学相关研究与创新的方法 篇9

历史虽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关注和研究,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全面的和完整的,而是有选择的和有限度的,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论方法的创新而逐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的程度,这就是所谓的时代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使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理论方法,它们必然会影响和制约人们和历史研究者对历史内容的认知、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的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历史资源的开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历史研究者选择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角度逐渐更新。与此相应的,被运用于历史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也就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研究的发展轨迹已经证明这一点,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所面临的问题日趋多元化,也更多地寻找历史的借鉴,从而使社会史、区域史、城市史、社团史、人口史、法制史、教育史、现代化史等新的历史研究领域相继兴起。即使是一些老学科,也会因时代的需要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采取新的研究视角,如政治史研究中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基层政权等,经济史研究中的企业、金融、商业、经济制度、原初工业化等,文化史研究中的社会文化、产业文化等,从而使各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都被用于历史研究。

从历史学的涵义来说,所谓历史学,就是重建历史的科学。它既要重建过去发生过的一切事情,又要重建这些事情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既要复原和描述各种历史现象,又要分析和揭示历史发展的各种特点和规律。如果说复原和描述历史现象,不一定需要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只要用传统的历史学方法就可以完成的话,那么分析和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则不能不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如政治史从研究政权更替、政治变动进入到研究制度变革、政治效能的时候,就需要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经济史从定性分析、举例研究、现象陈述进入到定量分析、综合研究、规律探讨的时候,就需要运用数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史从研究民众生活、风俗习惯进入到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的时候,就需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其他历史内容的研究无不如此。

如果历史是包括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历史学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探讨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那么采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和结合就是必然的。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除了有历史学这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因素,但是,历史学研究引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向历史的渗透,即这两者的专门史研究既有交叉又有区别。一般说来,后者侧重于其学科产生发展过程的研究,前者除了包括后者的研究内容外,更注重与社会科学各学科相关的社会情况的研究,对各方面的社会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意味着历史学这一本来就是社会科学之一的学科,将具有更多、更强的社会科学性,乃至成为涵盖面最宽的社会科学,也要求历史研究者除了需要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外,还需要具有更多、更全面的社会科学知识。

二、中国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原因

近一个世纪前,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讲过这样一句值得人们深思的话:知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们因为自己的无知,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条人为地割裂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等。他预言,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被人为割裂的知识的链条一定会重新连接在一起。显然,历史学同各个学科一样,也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是历史的产物,它要存在下去,要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就一定要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从来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历史学。为什么当代历史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加密切?首先因为最初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界限的划分,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彻底地割裂彼此之间内在的联系。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始终是存在的,因为各个学科所需要研究或认识的客体,都是建立在客观物质世界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尽管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但历史不过是昨天的现实,历史、现实和未来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因此并不会改变这种联系,只不过这种联系有时十分隐蔽罢了。但在中外史学发展史上,人们从不少享有盛誉的史学名著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联系。

在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过程中,除了可以见到历史研究一体化的趋势之外,还可以明显地发现历史研究的理论化趋势。历史研究要有理论深度,就一定要放弃以经验为特征的史学方法及原则。历史研究的理论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重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其进行理论性的描述,而非仅仅是历史过程的堆砌或历史文献的积累,也不是在历史认识中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考实性的判断上。这就需要揭示考实性判断所传达的历史信息背后蕴涵的深刻的历史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借助于传统史学以外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即只有传统史学的界限不断被打开、被扩展史学不再像历史学,或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是否还会继续存在下去,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从来就没有一个先定的、标准的历史学模式,如果一定要找到这样的模式,就只能在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寻找。

三、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从理论与方法上看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

个经常被历史学者津津乐道而往往为社会科学家所忽略的问题。它反映了历史学界对自身发展前途的关切,也流露出沉寂持重的史界对热闹欢腾的社会科学界的向往。人类由于自身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把其所面对的复杂世界分而治之,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许多分域,并因而产生许多相应的学科,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复杂画卷和社会科学的广阔园地。然而历史的位置在哪里呢?焦虑由此而生。作为安慰的解答是,历史隐藏在这些社会事象的背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既往存在形态构成了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处理的是横切面的问题,纵切面的问题留给历史学处理。

(二)历史学对于社会科学的独立性和包容。

第一,历史学的根本使命是叙事性的。它叙述人类社会的古往今来,这些历史的基本事实是独立于任何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客观实在。这就构成了历史叙事的独立性的基础。所以,从历史学的叙事性使命而言,历史学相对于各种社会科学都有其独立性,不可能以某种社会科学来完整地包涵历史。第二,历史学的独立性正是其具有包容性的基础。历史学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即在每一个时代可以采用这个时代突出的方法和理论重新认识历史,从而使历史叙事带来鲜活的时代气息或表现为历史研究中新的问题意识的产生,或表现为新学科所提出的概念和范畴的借用。它们最终都可以从新的历史叙事方式中得到体现。第三,历史学的独立性与包容性,要求我们对各种社会科学和各种理论应保持开放头脑而不能盲从迷信。在采用某种理论得出一种历史的解释后,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一种解释,但不能说这是唯一可用的解释这类现象的理论,历史研究者仍然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来描述。套用一句老话就是:理论是灰色的,历史叙事的生命之树常青。

四、新时期中国历史研究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一)培养多元化观点。

史学家长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摒除历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传统,反对用欧洲历史或其他任何民族的历史作为模式来匡正、臧否中国历史,主张通过本民族历史的深入研究,发展出一套真正反映中国历史本相的研究体系。在美国科学家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提出之后,更多学者开始思考“非中心问题”。国内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创者侯且岸教授指出,在中国研究和亚洲研究中,并不是说建立起“中国中心观”或“亚洲中心观”以后,就全部解决了问题。事实上,建立起这样的观点和取向仅仅是迈出第一步,还必须把中国研究、亚洲研究放到世界史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考察,既要看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又要看到各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在这样的历史考察中没有谁是中心的问题。我们必须培养一种“非中心的意识”,而且只有在普遍问题的研究上树立多元化的观点,才能对历史上诸多可能性的问题提出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西方主流史学和中国史学的关系,克服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突破狭隘的民族、种族主义的历史局限。

(二)坚持历史研究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原则。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文化的一体化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文化的多样性恰恰是这个世界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正是因为人类历史本身具有的不平衡、多元化、多线条、多种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研究的多样性。历史研究要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展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和魅力,消解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形成公正合理的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当然,纷繁复杂的历史毕竟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历史学就失去了它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资格。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否则就会最终陷入不可知论。需求普遍主义的结构,是西方新史学甚至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多样性的历史研究就是要重建真实的历史,以人类发展的多样性经验解决一体化产生的种种问题,消除文明单一化的倾向。因此,阐述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必须与反映各民族具体的历史特点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三)与西方的各种理论范畴建立新的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重新定向中国史学的关键不是要盲目否定西方的各种理论范畴,而是与这些范畴建立一种新的和独立自主的关系。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其传统学术借助西方的话语系统向现代转换,既是无可奈何的必然,又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但凡生命力长久的理论都是上升到具有一定普遍规律经验的结晶。另外,当下,和传统之间隔着一个现代西方,无论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还是从学术意义来说,西方曾经设定或正在设定的框架已经成为我们所处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它,只能应对挑战,更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我们需要意识到西方的话语系统及西方文化所代表的普遍价值的种种局限与不足,看到它的问题与危机及西方在应对这些危机时所采用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吸取西方理论中的精华,同时消除其消极影响,不再重蹈覆辙。

(四)中国史学的研究应具有世界的眼光。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并求得持续的发展与进步,都不能闭关自守,与世界隔绝,都必须时刻关注和了解世界。从20世纪5O年代起,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范围内的史学反省活动推动着新的历史观念的形成。在此基础上,东西方史学逐步从对抗走向对话,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了一种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的“全球历史观”。这是史学家们对20世纪世界历史变化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反思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研究中存在似乎并未引起研究者的充分注意与高度重视的一个误区,即视野狭窄,抛开世界这个广阔的时空与多重的背景去片面孤立地思考和研究中国历史。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史学的研究尤其应该具有世界的眼光。重新定向中国史学应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这个广阔的时空与多重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最大限度地克服和避免狭隘性和局限性,而且有益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和解答中国历史发展嬗变的特殊动因及其规律,以期对整个中国历史作出科学准确的定位及客观的评价,更有助于中国史研究走向世界,加速推动中国史研究与国际史学接轨,促进和国外同行进行直接对话与交流,消除长期以来在世界史研究中对中国历史的误解与歧视。这是中国史研究真正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中国史研究者来说胸中有中国固然重要,但是绝不可眼中无世界。

中国史学要重新定向,发扬本民族的史学特色,就必须继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继承传统是为了给史学发展以信心,超越传统是为了给个性创造以空间。当然,在传统史学遗产中,有一些已不适用于今日,重要的是,在传统史学中,蕴含丰富的智慧和特有的思想,这些智慧不会因时而亡,而那些卓越的思想也不会因时而废,都值得史学工作者认真发掘。只要史学工作者具有这样的信念,则中国的传统史学不仅会面貌一新,而且这种创新的民族史学的个性特点必将在国际史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我们应当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借助和吸纳域外的一切优秀史学遗产,积极引进,“洋为中用”,密切中国史学同外国史学的对话,以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进一步加快融入世界史学潮流和日益频繁的国际史学交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史学服务。

摘要:近代, 新史学成为中国学人不断追求的至高境界, 可是对于新史学的理解和取径却各不相同。为了后来居上, 此前的新史学也往往被当做不破不立的对象。本文分析了历史学的涵义及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探讨了历史学越来越模糊的原因及方法。

关键词:中国历史学,界限模糊,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3]侯且岸.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徐国利.钱穆论史体与史书[J].史学史研究, 2000 (4) :53-60.

[5]陈君静.美国学界的“非西方中心”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 2006 (4) :74-81.

[6]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7]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 1987.

[8]彭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9]马敏.二十一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若干趋势[J].史学月刊, 2004 (6) :8-10.

历史研究方法 篇10

我国语言应用研究的事实源远流长,但作为独立学科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通常以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和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为标志。应用语言学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应用语言学特指第二语言教学,中国一般取广义,包括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本文也取广义。广义应用语言学范围很广,从笔者统计的《语言文字应用》(1992~2008)1174篇(2)论文所涉内容来看,已涵盖语言教学、计算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社会语言学等30多个领域(见附录)。本文暂不对上述分支领域一一深入探讨,仅从宏观上对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总体发展和整体水平加以梳理和评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步伐与整体水平和应用语言学整个学科的发展步伐与整体水平相辅而行。自学科独立以来,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可以以1999年为界,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两个主要的发展时期。

一起步阶段(1984~1998)

(一)有重视研究方法的倾向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一倾向在应用语言学界表现为一些分支领域研究者开始关注并探讨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陈原、陈章太等对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概括,陈建民、邢福义等对文化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归纳,冯志伟、尹斌庸等对计算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分析,程祥徽、张德明等对语言风格学研究方法的论述,于根元、王希杰等对语言规范研究方法的思考,吕必松、鲁健骥等对二语教学研究方法的探寻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研究者开始重视学科研究方法的表现。一些会议也反映出应用语言学界开始重视研究方法的倾向。如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研讨会(1991)、第二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1991)、第三届全国华语分析研讨会(1994)和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讨会(1997),议题之一都是研究方法。

(二)实际应用上的几个进步

1. 明确提出并贯彻动态思想、层次理论和辩证的思维方法。

邢福义(1994)明确提出语言研究应该注意思想方法和动态多角验证,并将其贯彻到语言分析和研究中,如《从语言不是数字说起》(《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一文就贯彻了动态多角验证的理论方法。于根元等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一系列语言规范的理论和方法,如于根元(1995)指出在“好的”和“生造的”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即使是规范的,也有程度之分。规范就是服务,语言规范研究不应仅限于匡谬正俗,推荐和介绍新的、好的语言现象更重要等等。这些理论和方法是该时期层次理论和辩证思维方法在语言研究中的具体体现。1988年开始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研制与实践(孙修章,1992),自觉地将定量、定性方法结合起来,是该时期辩证地看待和使用研究方法的具体表现。

2. 大力引进先进理论,一些实证方法开始被尝试使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引进国外理论、方法的力度逐渐加大,对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的借鉴也逐步增强,这股潮流蔓延到应用语言学界的某些研究领域,促使这些领域的研究在该时期取得重大进展。比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在该时期取得的重要进步,就与积极引进国外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先进方法分不开。对外汉语教学起初基本上以对比分析为主。通过比较母语和目的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总结出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规律,来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难点与错误。该方法有一定效果,局限也比较突出,因为很多现象无法用母语干扰来解释,正当这种方法的研究渐入瓶颈时,1984年鲁健骥将国外“中介语”理论引入我国,开了以该理论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先河,从此“中介语”理论成了偏误分析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实验语音学和认知心理学也加盟到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两个学科的加盟使我们对外国人的汉语学习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借助实验语音学方法方面,沈晓楠(1989)、王韫佳(1995)、朱川(1997)等人都做了非常有益的实证研究。这一阶段学者们引进的先进理论和实证方法,不仅使该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增强了解释力,还逐渐摆脱了经验式的窠臼,走向更为科学、更为严谨的研究道路。

此前在语言应用研究中极少出现的定量统计等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被尝试使用。如在作家作品语言研究中,于根元、刘一玲的《王蒙小说语言研究》(大连出版社,1989)就采用了这种方法,1996年于根元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书海出版社)一书中对当时使用的这种方法的评价是“当时比较时髦”。当然,到了90年代,定量方法的使用开始逐渐增多。

3. 相继产生一些重要的方法论和实用的操作方法。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前期,王希杰在《潜义与修辞》(《语文月刊》1986年第6期)等文章中提出语言潜、显理论,90年代于根元在《语言的潜、显及其他》(《修辞文汇》,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等文章中深化发展了潜、显理论。比如提出语言始终处在潜与显的运动过程中,语言的潜、显是相对的,因为始终有新颖色彩,色彩成了动态的系统;语言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语言的潜、显及其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语言潜、显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不仅促使一批研究者对原有的语言观、规范观进行重新思考,而且还导致他们对语言研究方法开始重新认识。例如只研究显语言,归纳是基本方法,而如果要将潜语言也纳入研究范围,仅用归纳方法显然不够,必须要用到演绎方法。2002年渤海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艾红玲的硕士论文———“潜词研究”就是使用演绎法来研究的。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语言学领域在词频统计中使用的“使用度”“通用度”方法,在语料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滚雪球”(俞士汶,1993)方法,以及90年代于根元、周洪波等人在新词新语整理与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小秋收”方法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在语言应用研究中产生的比较实用的操作方法。

(三)不足

1. 更多研究者没有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尽管该时期出现了重视研究方法的倾向,但真正关注并探索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并不多,基本上限于应用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十几位比较有成就的语言学家。论著也不多,仅有的两本语言学方法论专著———方经民《现代语言学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也仅是部分章节涉及到应用语言学方法。应用语言学各分支领域也只是少数几本著作涉及到研究方法,如陈原的《社会语言学专题四讲》(语文出版社,1988),陈建民的《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邢福义的《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程祥徽的《语言风格初探》(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等。论文不多,涉及领域也十分有限。主要是陈建民、陈章太、吕必松、冯志伟、尹斌庸等人的文章,大体集中在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几个领域。

在认识深度上,该阶段研究者要么从总体上提出研究某学科方法的总体思路,要么在具体研究中根据经验对研究方法做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前者如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专题四讲》中提出,研究社会语言学,要从中国的现代汉语实际出发,不能机械地搬用外国的东西。应该走出书房,在大街上,在人群里,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去研究。后者如程祥徽在《语言风格初探》中将风格要素的研究归纳为比较法、选择和归纳的方法。应该说,该时期对研究方法的很多认识还停留于表层,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2. 方法相对陈旧,经验总结式研究占绝对主体。

桂诗春等人对该时期的语言研究方法做过调查统计,例如桂诗春、宁春岩对1993~1995年国内4种外语期刊中755篇文章进行了统计,结果是:思辨性研究所占比例(54%)最大,80%的研究都“不依赖数据”。(《语言学研究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高一虹等人对1978~1997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界》中1494篇文章的统计结果是:1978~1987年,非材料性研究(3)占94%,1988~1997年,非材料性研究占84%。(《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江新对1995~1998年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4种期刊上有关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研究的307篇文章的统计结果是:理论介绍和经验总结文章占80.8%,87.6%的研究没有数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领域的外语教学研究,由于较早接受西方研究的“科学”理念,总体上是比较注重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但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即使这一领域,仍然是非材料性的经验总结式研究占绝对主体。笔者对1992~1998年《语言文字应用》499篇文章也作了统计,结果是:非材料性研究占87%,材料性研究仅13%。《语言文字应用》作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最权威期刊尚且如此,其他期刊发表的此类研究文章其材料性研究可想而知。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其研究更强调实证性,更依赖数据,尤其是语言规划等领域更是如此。但事实上,即使是语言规划领域,来自实地调查的一手数据也相当有限。关于这一点,陈章太在《语文生活调查刍议》(《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1期)中说:

一般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语文生活都比较重视,许多国家和民族对本国本族的语文生活都进行过认真的调查,……有些国家和民族对语文生活的调查还进行过多次,……近百年来,我国的语文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我国对语文生活却很少调查,全面的调查更没有进行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抽样调查急待进行,再也不能拖延!

除不重视材料、不依赖数据、缺少来自实地调查的一手资料以外,该阶段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能运用定量、实验等实证方法的也非常少,即便是少量的定量、实验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样本量太小、抽样方法有待商榷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六、七岁儿童掌握词汇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4期)一文,作者在北京市和太原市两个小学的一年级各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样本(合计98人),以此来分析初入学儿童词汇发展情况。文章题目没有做地域上的限制,言外之意是“全国”,而该文只抽取北京、太原两市,两个市的调查结果能推广到全国吗?答案显而易见。退一步说,即使推论结果仅限于北京和太原,只抽取两市的各一个班,样本总量还不到100人,这样的样本恐怕也是太小了。

仲哲明(1995)在评价语文教学研究时指出:方法比较陈旧,研究水平不高,少数比较成功的实验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经验阶段。刘润清(1999)在论述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指出:在中国,外语教师对定量方法了解太少,实证研究微乎其微。于根元(2004)对这一阶段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评价是:不讲什么方法。有的学术论文往往是谈感想,看不出什么调查、实验、分析、推理、统计、比较。即使是灵感也看不出来根据。应该说,上述评价是基本符合该时期应用语言学方法的实际使用情况的。

二发展阶段(1999~)

我国应用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从1984年起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爬坡,到20世纪末已到达一个平台,“其中的几个分支学科(尤其是计算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许嘉璐,2000)。恰逢此时,我国应用语言学界发生了三件大事:(1)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应用语言学列进中国语言学领域。(2)1999年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建立。这两件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有了一席之地,为其向下一个高度冲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1999年第四次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召开,正式将应用语言学方法的研究提上日程。如会议决定将方法作为专章内容写进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于根元还在会上提出了研究我国应用语言学方法的基本思路。这一事件直接促使我国应用语言学方法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在此后一段时期实现“量”与“质”的双重进展。我国应用语言学方法也正以此为标志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

(一)对研究方法的重视迅速提高

从1999年开始语言学界掀起了一股探讨方法的热潮。登录知网,仅1999年涉及应用语言学方法的文章就有7篇,等于此前3年(1996~1998)该类文章的总量。涌现出一大批探讨应用语言学方法的学者。除前期十几位语言学家外,李宇明、张普、苏新春、刘润清、韩宝成、何自然、文秋芳、徐通锵、徐盛桓、袁毓林、郭熙、王立非、高一虹、严辰松、周洪波、王爱平、游汝杰、吴伟平、崔希亮、江新、钟虹等等,一大批语言研究者分别从各自角度、各自领域发表有关应用语言学方法的见解。

1999年以后出版的很多相关著作都设有研究方法专章,如郭熙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于根元的《应用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戴昭铭的《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2003),游汝杰、邹嘉彦的《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于根元的《应用语言学教程》(华语教学出版社,2008),张从益的《文化语言学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等等。这与此前零星著作中偶尔谈及方法或至多只设一节内容来讨论方法的情况相比,已是不小的进步。该时期还出版了很多专门讨论研究方法的著作,这些著作有的运用应用语言学方法,有的则专门讨论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如韩宝成的《外语教学中的统计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文秋芳的《应用语言学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林连书的《应用语言学实验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于根元的《路途和手段———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金立鑫的《语言研究方法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张延国、郝树壮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等等。

这一时期的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探讨的深度、广度,与前期相比都有重大突破。1999年以后有关应用语言学方法或含有应用语言学方法的论文大批涌现,据不完全统计,1984~1998年15年间相关论文不足20篇,而1999~2008年10年间有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论文已达百篇,相当于前一个时期的5倍多。探讨广度大大拓展,有的是对我国应用语言学某一分支领域方法的介绍和分析(如崔希亮,2002);有的是对狭义应用语言学方法的讨论和反思(如高一虹,1999);有的是对广义应用语言学方法的总结和评析(如刘艳春,2005);有的是从总体上探讨语言研究方法(如曹石珠,2002);有的是自己使用某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讨论(如王爱平,2002);有的是对语言研究中某一研究方法的描述和讨论(如张雪梅,2000);有的是对解决某些问题所需方法的讨论(如吴云芳,2006);还有积极评价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著述的文章(如崔应贤,2005);等等。探讨层面已由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言风格研究等几个分支领域拓展到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法律语言研究、民俗语言研究、翻译研究等更多领域,而且还突破分支领域,向上对应用语言学学科整体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如刘艳春,2005),向下对分支领域的下位领域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如龙涛,2001)。

这一时期的政策、会议和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反映出对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重视明显提高。政策方面,如国家汉办在《1998~2000年对外汉语教学科研课题指南》中把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列为重点设项内容。会议方面,除第四次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1999)外,中国语言文字学2002高级论坛(2002)、语言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研讨(2003)、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2004)、第九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中国语用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2005)、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讨论会(2006)、第三届中国外语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学术研讨会暨科研写作高级研修班(第一期)(2008)等等,都将研究方法作为会议重要议题。2011年8月将要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AILA2011),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另外,近几年我国一些高校的外语专业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也相继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研究方法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也正逐渐受到重视。

(二)实际应用上的进展

1. 动态、发展观念和辩证思维方法得到进一步贯彻。

伴随对语言动态本质的深入认识,动态、发展的研究理念在该时期被更多研究者提倡和接受。如陈建民在《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中批评了把语言当作孤立的静止的现象去描写的方法。邢福义提出,要发展我国语言学,需要处理好种种辩证关系,语言学家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对待语言(于根元,1999:150)。于根元(1999:151)强调,发展中国的语言学,语言学工作者要多学一些辩证法,调整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动态、发展观念和辩证思维方法在该时期应用语言学的很多认识和研究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发展中介语概念,提出中介理论,认为语言中存在大量中介状态,语言学习(包括母语学习)始终处于中介过程中;认为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建设方面,应处理好“刚与柔”“制定与维护”“科学性和时效性”关系等等,都是动态思想和辩证方法在认识上的体现。辩证地看待方法还表现为将不同性质的方法综合运用,这一点在前期的某些研究中有所体现,这一时期依然如此。如在制定《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规范词表》过程中采用的“经验+统计”方法,《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词表》中采用的“定量+定性”的处理策略等等。

2. 多方法结合、实证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积极利用相关学科的方法技术,在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上有所发展,是该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如陈瑞端(1999)把纯语料库统计和人工干预结合起来研究90年代汉语词汇的地域分布;李荣宝(2000)用近红外技术进行语言认知的脑成像实验来研究侧前额皮层的语言功能;王立(2002)用社会测量的相关技术对语感进行量化分析;朱学佳(2007)通过大规模抽样调查和定量统计,结合自然听辨与计算机语音识别等方法,来描写和归纳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使用汉语的声调系统等等。

该阶段定量、实验等实证方法与前期相比数量明显增加。笔者以1992~2008年《语言文字应用》1228篇(4)论文为对象,统计结果是:定量研究由前期的11%上升到24%,实验研究由2%上升到5%(见表1)。尤其是2006~2008年,定量和实验研究所占比例已上升至前期的3~5倍(见表2)。这一阶段定量研究和实验方法在操作技术和规范性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进,推断统计在定量研究中时有出现,实验研究在样本数量和相关因素的控制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国的语言研究传统比较强调语感和内省的作用,以往的很多文章都有相当程度的“经验总结主义”特征。这一时期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向“实证主义”迈进,这与一些研究者对实证性研究和规范化范式的大力提倡直接相关。

3. 重要的方法论、实用的操作方法继续产生。

这一时期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方法论,如李宇明提出建立语言规范的“复合参照系”思想。(5)提出在制定共同语标准时应当以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个方面作为参照,形成规范标准的“复合参照系”。当今语言规范观念,对权威地域方言的作用认识比较充分,而对权威社会方言的作用相对认识不足,因此提出将权威社会方言也作为参照点,对于语言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操作方法方面,这一阶段计算语言学研究中继前期的“使用度”“通用度”方法后,又产生了“流通度”方法。近几年又发展出很多具体方法,如杨芸(2008)提出的“隐喻角色”概念及“隐喻角色依存”的隐喻分析模式化方法,钱小飞(2008)提出的基于邻字熵统计和规则发现相结合的指人成分识别方法,等等。

4. 逐步从“经验总结主义”向“实证主义”迈进。

这一阶段,材料性研究大大增强,非材料性研究与材料性研究之间的差距正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笔者对《语言文字应用》(1992~2008)17年间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的统计结果是:起步阶段材料性研究占13%,发展阶段材料性研究已上升至26%,最近3年材料性研究已达34%(见表3)。

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在17年间的走势见下图,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材料性研究语料来源于两方面:(1)一手调查语料,包括实地调查和来源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或词典、字表等对研究对象的穷尽性调查和数据统计。(2)语料库。因此,随着材料性研究的大幅增加,一手调查材料、大型语料库的利用也相应明显提高。由表4可见,一手调查材料已经由起步阶段的9%上升到这一时期的19%,语料库的利用也由4%提升到7%。利用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的比例显著上升,语料容量也迅速扩大,以亿为单位的语料容量开始出现在相关研究和成果中。如杨玉玲(2007)利用1.645亿字的真实语料进行大规模的统计研究,2008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收录了56008个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这些词语全部经过2.5亿字海量语料的检测。一手调查比例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2004~2008年《语言文字应用》18篇社会语言学论文有14篇使用了一手调查资料,比例为78%。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大量一手调查除了反映在相关论文里,还集中体现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三部“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中。

(三)不足

1. 某些领域过分强调定量方法。

目前我国语言研究某些领域存在“唯量独尊”的倾向。比如论文评估,先要看是否用了定量方法,是否有统计。某些课题审批,如果申请表上有数据和图表,就相对重视,因此很多人不管自己的研究是否需要数据和图表,也都尽量做出一些。还有些文章,正文只出现一两个数字也在摘要中特意强调用了定量方法。对定量方法的迷信,还导致很多文章为方法而方法,定量成了装点门面的工具。甚至还有人为了让自己的方法更漂亮一些,不惜学术造假,虚构、篡改统计数据或虚构统计推断结果,如虚构方差分析、虚构t-检验、虚构相关分析(见张少林,2004)等等。以上诸种行为看似重视方法,实则是对方法的误解和亵渎,如任此种现象蔓延,于方法发展、学术发展都非常不利。

2. 非材料性研究仍占主体,实证方法还有待提高。

材料性研究虽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仍然是非材料性研究占主体。以《语言文字应用》为例,1992~1998年非材料性研究占87%,1999~2008年占74%(见表5)。陈章太、于根元在《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总序》中说:“实验法、调查法和计量法是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应用语言学的方法论主要是实证论,特别强调所使用的方法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商务印书馆,2003,总序第4页)事实上,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倡导和90年代起步阶段的铺垫,这一时期定量、实验研究虽然数量有所增加,分别达到24%和5%,但相对于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性质而言,这一比例仍然较低。尤其是实验研究在很多分支领域仍然是空白。另外,定量和实验在方法的实施上也有待继续改进和提高。比如在主观上个别伪造数据、篡改数据的行为还存在;在客观上技术水平有限,很多操作依然停留在低水平等等。

三总结

一门学科研究方法的水平,体现为研究者对该学科研究方法的认识水平和在具体研究中方法的实际运用水平。对方法的认识,表现为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重视程度反映在关注者数量、成果数量和关注的范围,认识深度则体现为探讨的方式、深入的程度和探讨的层面。在认识方面,我国应用语言学前后两个时期差异明显,后一时期研究者数量、论著数量、探讨范围、探讨方式、深入程度和探讨层面都有显著发展和提高。

方法的应用水平主要体现为实际研究中哲学方法的正确指导、一般方法的科学运用(包括科学含量和技术含量)以及学科特有方法的构建与发展。从上述三方面看,后一时期我国应用语言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水平比前期有了显著进步。具体表现为:动态观念、层次思想和辩证思维方法得到进一步倡导和贯彻;带有实证性的一般方法(如调查、定量、实验方法)在使用率和操作的科学性上均有所提高,一些领域(如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还采用了现代科学手段、组织方法以及国际上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来进行研究;学科特有方法的探索热情也有所提高,语言教学、语言规范和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相继产生了一部分学科特有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 篇11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化;兴趣;互动交流

信息技术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变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也需要立足于时代背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但从目前来看,这一改革工作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引起了眾多教师的关注与思考。因此,教师需要探究的是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信息化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初中学生的兴趣更难以把握,也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逐步降低。历史学科中蕴含了大量的史实,但无法在教材中展现出来。多数学生面对大量的文字描述感到头疼,因此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将历史学科丰富的内涵以及趣味性的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并产生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主动性和欲望。

以《灿烂的青铜文明》为例,仅仅依靠教材,教师无法让学生感受灿烂的文化,无法被青铜器的魅力所吸引。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感受青铜器的魅力,进而感受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最终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向往,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二、运用信息化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

信息化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引起学生的关注与讨论。

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珍贵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惨烈有深刻的认知。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看到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也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爱国志士的敬佩之情。在激烈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影响以及相关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交流能力。

总的来说,信息化历史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正视信息技术,要通过实践完善信息化教学,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贾娜.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4.

历史研究方法 篇12

一、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认知水平

充分的尊重初中生的历史学习特点。每一个初中生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学习特点。思维活跃度是人一生中最发达的阶段, 但是, 这一阶段的思维还是偏重于感官思维, 理性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虽然能够从历史学习过程中得到一定的知识, 但思维辨正能力还是有待提升, 容易对某一个历史事件产生偏激的看法。这就需要在进行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制定的过程中, 注重对于初中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生的情感世界相当丰富, 理性思维也正处于人生中的塑造阶段, 在这一阶段, 如果不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初中生的逆反心理, 甚至产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 也就难以掌握住历史课程中的精髓了。初中生对于一些历史知识有着较多的了解, 但是, 对于其中蕴含的背景内涵和历史发展规律往往难以形成深刻的认知。所以, 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总结, 制定出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例如, 在进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的研究过程中, 学生对隋炀帝的认知大部分集中在隋炀帝的暴行上, 对隋炀帝的种种行为很容易产生“没有好事”的认知, 就导致学生难以综合全面的看待大运河的开凿意义和北京。针对这样的情况, 为了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就要对隋炀帝时期进行的大运河开凿过程所消耗人力物力, 以及对于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 总结出大运河开发对于当时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进而得出对于大运河开发的概括性描述。

二、结合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 全体学生充分参与, 与实践知识密切结合, 有着开放性特点的学习过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意识到对于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总结, 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实际特点, 进行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总结。

例如,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的教学过程中, 就可以从开元年间盛唐的繁华入手, 对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探究, 充分了解盛唐时期唐朝在农业生产、经济等作出的创新性贡献。并在课堂上充分的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如果自己到了盛唐时期, 将会过什么样生活。然后, 再将“安史之乱”的历史带入, 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盛唐会转变成为乱世?”“唐朝在繁华的表面下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等问题。

三、掌控历史教学结构

为了保证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要深刻的掌握好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的教学结果。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形成初中历史探究性问题, 让学生在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 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第二, 根据初中历史探究性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手段和查阅图书的手段, 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 筛选出有用的资料;第三, 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知识, 结合自己的思考, 初步的提出关于相应的历史问题的结论;第四, 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 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学生的观念, 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 在进行初中历史“钢铁长城”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目前的和平来之不易?”然后, 提升学生从国防的发展入手, 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会充分的意识到当今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

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教师, 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做到自己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 建立探究的氛围, 促进探究的有效开展, 把握好探究的深度和宽度。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

综上所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传统的历史学习过程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因素进行探索, 并对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通过研究总结, 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对于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有着较高要求的学科,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 制定出相应的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策略, 提升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慧萍.回眸历史横看东西养正固本重信念——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思索[J].新课程导学.2014 (09) .

上一篇:冲击疗法下一篇:挪用公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