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2024-10-14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通用12篇)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1

1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村落代表着特定环境中和谐的人类聚居空间, 有着悠久的历史, 承载着璀璨的地域文化, 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古村落遗产的保护规划发展, 其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五方面。

1) 历史价值。传统村落是居住、生活、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 综合体现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乡土特色和独特生活方式, 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的凝聚。对传统村落讲, 时间价值是最能衡定遗产稀缺性的指标。传统古村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残存下不少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真实地体现在传统村落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从村庄的住宅、古堡、寺庙等遗存现状, 可以看到古代建筑的风貌,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察价值。

2) 艺术价值。许多古民居中的精致雕花、构架, 民族服饰以及传统的文化, 体现出一个古村落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村落集建筑构造、地域特色、传统民俗等于一体,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科学价值。一些典型的少数民族村落, 有其藏传佛教积淀形成的宗教特色。同时, 村落格局的变化、民族信仰的传承, 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演变和地方文化提供了基础。古庙、寺院、祭坛等古堡遗址, 与民居有机结合, 分区明确, 体现出其特有的科学合理性。

4) 旅游价值。古村落是千百年来遗留下的宝贵文物, 它记载了一个时代, 一段历史。认识古村落的旅游价值, 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是保护发展古村落的重要途径。古村落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优美的自然风景。话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许多古村落都建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里, 秉承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秀丽的自然生态风景对游客是巨大的吸引, 发展古村落的观光旅游, 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能有效保护古村落的生态环境;b.体验乡土文化。古村落是乡土文化的发源地, 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多年的群聚式生活,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礼仪形式、传统民俗和独特思想。与城市里的现代化比起来, 显得神秘而独特。在安静祥和的古村落里, 人们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 体验有趣的农家生活, 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c.感受历史的变迁。古村落里有很多历史遗迹, 记录每个历史时期古人的生活方式。同时, 古建筑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及宅院高墙展现了古人的设计智慧, 通过研究他们对风水的了解和地理环境的考察, 对现代建筑的设计是很好的借鉴帮助。

5) 文化价值。文化传承的典型性是传统古村落所继承并有效发挥的传统文化特征, 是人们创造自然、认识自然并将对自然独特的理解方式运用到村落建设中, 并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成为村落的典型特征。

2传统村落消逝的原因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实施, 农村经济实现了逐年增长, 但是传统村落却在慢慢消逝。总结起来, 导致传统村落消逝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许多村落建设长期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 导致村庄空间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2) 传统建筑与传统生活方式不被接受。随着经济发展, 广大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小康生活, 对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古建筑遭到破坏, 政府盲目拆迁, 建立楼房等新式建筑。许多传统的文化习俗也渐渐被人遗弃。3) 城市化发展导致农村萧条。经济的发展, 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城里打工, 农村人口越来越少, 出现“空心村”现象。人力资源的缺失, 使农村经济更加贫困。一些宗祠都只是成为了旅游景点而失去了它往日的文化意义。这对传统村落的文脉延续, 是巨大的威胁。

3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原则

1)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规划保护包括村落肌理、空间布局结构、街巷道路尺度、绿化植被特征、文物与保护建筑等历史信息系统各要素的真实性;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 应建立在对本地传统建筑文化严谨调查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历史特色。

2) 人文结合自然的整体性原则。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牵涉面很广, 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贯彻综合性的原则。保护内容既要包括实体对象, 还要包括非实体对象, 如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氛围。将传统街巷与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保护;完整保护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村落景观风貌, 以及与历史典故相关的重要历史场所;整体延续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保持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自然环境背景。

3) 循环互动原则。为了使古村落保护具有持续的动力, 必须确保开发与利用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互动系统中。在利用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 良性滚动, 从制度上保证循环互动的运行。有效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市场导向原则。总体来说, 村落的旅游开发是以旅游的供需关系和市场导向为核心, 必须面向市场, 研究市场, 拓展市场,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优势旅游资源, 通过策划、设计、加工、组合、包装成多元素、多功能的有卖点的旅游产品, 让传统村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古村落之一的徽州民居, 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例子。

4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策略

传统村落是宝贵的民间遗产, 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消逝, 这是人类文明的消逝, 也是社会无法弥补的损失。除了悠久古朴的传统建筑, 壮丽灿烂的文化景观, 传统村落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古村落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因此, 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策略, 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1) 传统建筑群是重点, 需要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

传统建筑是古村落的核心, 是重点保护对象。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修旧如旧”, 根据村落现状, 对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措施有:保护、改善、保留、整饬和拆除五种方式。

a.保护。主要针对重点保护的建筑, 比如庙宇、寺院、古堡等标志性建筑。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 重点修复等。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 不得改变原有面貌, 即使要进行相应修缮, 也必须尽可能保持文物原貌。做到“修旧如故”, 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b.改善。针对传统风貌建筑, 多是村民自行建造, 历史文化元素较少的建筑。这些建筑时间较旧, 符合人文需求, 但色彩、材料、形式上与传统风貌明显不协调。由于它们对村民很重要, 可以根据空间布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动和修缮。有受到损坏的, 要尽量做到原样修复, 必须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 对原有建筑遗迹做深入的研究, 按照原有形式, 最大限度的接近历史原貌。c.保留。保护区内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新建建筑, 并且建筑质量佳。这类建筑需要采取保留措施。d.整饬。传统村落的建筑应该保持地方风格, 尽量保留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元。对于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 对现已建成的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 特别是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 要及时整饬。e.拆除。没有保留价值的, 建筑质量极差的, 以及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 必须拆除重建。

2) 发展旅游业, 同时注重开发保护相结合。

不可否认, 发展旅游业是进行村落保护、发展村落经济的有效途径。开发旅游资源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古村落的传统文化, 而且可以带动古村落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 旅游业也是一把双刃剑, 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过度开发会给传统村落的文化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人流的增加往往也会扰乱村落安静祥和的气氛。所以开发保护传统村落旅游资源时, 不能只在乎眼前利益。必须尊重当地风俗, 保护环境杜绝污染, 尽可能保持古村落原始的淳朴风格。

3) 关注当地村民, 保护村民传统生活方式。

村民是古村落的核心主体, 是村落保护中该优先考虑的。如果只机械地保护传统村落, 完全不管居住在其中的村民, 就会导致人流外失、人口降低, 形成“空心村”现象, 这样只会使古村落慢慢走向毁灭与消亡。村民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

4)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a.建立法治保护,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只有相应法规政策的管制和约束, 坚持依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才能长久地进行下去, 人们的保护意识才会慢慢建立起来;b.加强科学管理, 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c.加大宣传力度。应该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活动。教育部门更有必要将非物质文化中体现民间特色的精华部分适当编入有关教材, 开展教育活动。对村落文化必须发扬光大, 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外地人理解喜爱。皖南民居作为中国名村, 就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例子。培养村民保护意识, 不得对村庄随意开发改建和污染;d.完善档案记录。古村落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必须有详细的记载和介绍, 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全面的记录,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完好无缺地保存流传下来;e.借鉴他人经验。学习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 再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来建设符合该村落的保护制度。

5结语

传统村落作为“活的遗产”, 从古代保存下来的文物, 不仅是现代环境里独特的风景, 更是珍贵的地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 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绝不能因为现代化发展, 就认为传统村落已经是过时无用, 而对其拆除毁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 古村落融合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 所以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 才能真正得以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2

为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适用于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并制订保护管理规定,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以及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农民主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三、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调查范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调查内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进行。

四、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对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村落的程度。

五、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基本要求

(一)明确保护对象

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对各类各项传统资源分类分级进行保护。

(二)划定保护区划

传统村落应整体进行保护,将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保护区;要针对不同范围的保护要求制订相应的保护管理规定。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与保护管理规定可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三)明确保护措施

明确村落自然景观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整改办法。明确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要求,保护村落传统形态、公共空间和景观视廊等,并提出整治措施。保护传统建(构)筑物,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提出传统建(构)筑物分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场所与线路、有关实物与相关原材料的保护要求与措施,以及管理与扶持、研究与宣教等的规定与措施。

(四)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提出保障保护规划实施的各项建议。

(五)确定保护项目

明确5年内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实施计划和资金估算。提出远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实施计划。

六、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基本要求

(一)发展定位分析及建议

分析传统村落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发展条件的优劣势,提出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途径的建议。

(二)人居环境规划

改善居住条件,提出传统建筑在提升建筑安全、居住舒适性等方面的引导措施。完善道路交通,在不改变街道空间尺度和风貌的情况下,提出村落的路网规划、交通组织及管理、停车设施规划、公交车站设置、可能的旅游线路组织。提升人居环境,在不改变街道空间尺度和风貌的情况下,提出村落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措施,安排防灾设施。

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成果基本要求

保护发展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传统村落档案。其中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的具体要求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保护发展规划图纸要求如下:

(一)现状分析图

1.村落传统资源分布图。标明村落现状总平面,村落内各类有形传统资源的位置、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场所与线路,村落各主要视觉控制点上的整体风貌等。

2.格局风貌和历史街巷现状图。

3.反映传统建筑年代、质量、风貌、高度等的现状图。

4.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现状图。

(二)保护规划图

5.村落保护区划总图。标绘保护范围及各类保护区和控制界线。

6.建筑分类保护规划图。标绘保护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建筑的分类保护措施。其中其他建筑要根据对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进行细分。

(三)发展规划图

7.道路交通规划图。提出村落路网、交通组织及管理、停车设施规划、公交车站设置、可能的旅游线路组织等。

8.人居环境改善措施图。提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减灾改善和提升的规划措施。

探析桐庐深澳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 篇3

深澳村落概况

1.村落选址和格局

深澳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南岸天子岗北麓,西距桐庐县城16.5公里。地处丘陵,依山傍水,负阳抱阴,村落周围植被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降雨量充沛。按照中国传统选址建村的风水观,这个村子的“太公”可谓是慧眼独具,选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深澳逐水而居,申屠氏“太公”在规划村落建设时,首先规划了村落水系。整个村落以水为脉,由澳、渠、井、塘组成人工水系。建筑群主要以南北向的老街与后居弄、应家溪为脉络, 沿南北两条街巷发展。以申屠氏宗祠为核心,按“礼”分布。在村落的构建上既体现了严密的宗族血脉体系,又颇具人本意识。

2.村落传统建筑遗产

深澳拥有丰富的建筑遗存,多为砖木结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屠氏宗祠1处,桐庐县级文物保护点怀素堂、恭思堂、景松堂等26处。深澳保存有百余幢传统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其中有140余幢清代建筑,民国时期建筑60 幢。内部雕饰华丽,民居之间可相互以角门、后门相通,外观简朴,但梁架、门窗木雕十分讲究。

3.非物质文化遗产

宗祠文化:宗祠,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外,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深澳完整的保存了宗祠文化,不仅保留有申屠氏总祠,还保留了分祠和房厅。

理水文化:申屠氏先人在村落建设时,人工引入应家溪和后溪,村内构成由坎井、暗渠、明沟、水塘和溪流五个层次立体交叉独立的供、排水系统。

传统节日民俗有时节,即丰收节;民间传统活动有踩高跷、舞灯笼、舞狮、庙会等;传统手工艺有坑边纸、编制绣花、贴画等;深澳村还保留了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空狮子的传统民间技艺。

深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1.存在问题

(1)村落风貌与建筑形制破坏严重

传统村落风貌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对一定场所和气候条件所给出的独特解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却受到强力挑战,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传承机制日益遭到破坏,文化遗产资源流失严重。不少地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是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而是存在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忽视原有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盲目“求新求洋”。

(2)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空巢化严重

近年来,深澳大量青年外出务工,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村内出现空巢现象,留守儿童和老人成为村落常见现象。导致传统建筑无人维护,村落特色文化无人继承。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出现断带

深澳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力军正逐渐消失,致使民间技艺无人继承。例如:剪纸艺术、木雕工艺、编织绣花等;传统民俗节日也不再如以前那样热闹、喜庆了。

(4)居民对文化遗产认识程度不够

村民是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主题,村民对村落文化认识不够、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由于政府引导部门的缺失,村民更是缺少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自觉意识。

2.解决措施

从2003年开始,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和推动下,浙江率先在全国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0年以来又开展“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浙江省的传统村落正在回归到传统的“土里土气”的生活面貌。在此,分析、探讨其经验和建议如下:

(1)专家参与、合理规划、科学发展

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对村落进行深入研究,并科学定位,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性规划,编制科学化、系统化的保护策略,在充分尊重传统风貌原真性的前提下,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来保护村落遗产,走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之路。

(2)鼓励自主创业、培养传承人才

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吸引外出务工有经验的原住民返乡生产生活,传承传统文化和习俗。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使年轻人转变观念,积极学习传统工艺,成为新一代传承人;以普及性教育方式,把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小学校园中,让村民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3)提升保护意识、注重村民参与感

传统村落能否得到可持续保护,取决于当地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和培养村民的文化价值观。使村民为自己家乡的悠久文化感到骄傲。同时引导和鼓励村民参与保护工作中,深澳是公共和民众的财产,必须有公共参与管理。

结语

村落是传统农耕生活的源头和根本,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容器。在当今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大环境中,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公众共同参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科学化、系统化的实现村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4

关键词:龟山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0 引言

目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已联合公布了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共计2555个。其中, 2014年11月17日公布了第三批, 淮安市洪泽老子山龟山村位列其中, 成为淮安市目前唯一的中国传统村落。龟山村地处淮河入洪泽湖口, 位置独特, 自然环境优美, 周边水资源丰富, 是一个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滨水绿岛。村落大致保留了历史格局和肌理, 留存着丰富的历史遗存, 传统民居颇有地方特色, 且保护相对完好,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1 龟山村保护与开发总体目标

龟山村作为一个亟待保护与发展的传统村落, 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发展与今后保护和开发的总体目标, 从而为以后的强力保护和创新开发确定明确的方向和着力点。

1.1 综合要素的资源构建

打破单一资源视角来审视传统村落的现状, 转而以具有增殖性、辐射性和带动性的资本视角形成传统村落的资源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到, 传统村落实际上具有综合要素资源基础的发展能力, 必须将村庄形态、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原住居民、传统风俗、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说、语言口音等都纳入资源考量, 形成以传统村落地方“文化资本”为内核的全要素资源基础。

1.2 功能空间的板块划分

依据龟山村自身的村庄空间脉络肌理, 结合龟山村未来发展的产品策划需要, 在审慎考虑已有建筑、文化资源等留存情况的基础之上, 确立龟山村未来保护与开发的功能空间板块分区, 形成科学合理的村庄空间布局, 并为每一个空间板块确定相应的发展主题与功能定位, 确保整个龟山村的未来发展, 同时兼顾历史文化强保护与创新产业运作开发的双重需求, 从而可以更好的支撑、推动整个龟山村的健康发展。

1.3 细分定位的主题确立

为龟山村确立具有唯一性的定位主题, 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作为龟山村定位的两大核心要素, 明确提出“千年龟山里, 淮水第一村”的整体定位, 并围绕这个整体定位, 出具一系列相应细分定位, 从而可以再竞争激烈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之中形成自己的独有竞争力和主题定位。

1.4 大数据式的情况摸底

作为淮安市目前唯一的传统村落, 任何针对龟山村的保护与开发都必须将现状的详尽梳理和有效掌握作为前提基础, 因此, 针对龟山必须形成针对空间、建筑、居民、文化、遗产等多重现状要素的大数据掌握, 以三大专项数据库结合信息化网站管理系统为载体, 共同形成大数据式的龟山现状情况摸底。

1.5 创意项目的产品设计

形成覆盖全空间的龟山产品体系, 真正将保护与开发的理念与措施落实到执行环节。因此, 要立足龟山本身的历史、现状、文化、要素, 以唯一性、文创性、功能性、民本性、性价比性等为核心考虑要素, 为龟山村落打造数量庞大、等级有序、特点突出、落点明确的项目产品库, 进行针对策划。

1.6 强力保护的继承模式

形成对龟山村特定要素 (包括人、建筑、文物遗迹、民俗等) 形成特定的强保护村落保护思维, 通过特定要素的梳理、保护等级的分区、保护办法的解释、重点项目的策划四大核心步骤, 形成对龟山村传统村落的强力保护和明确落地, 真正将村落保护的工作落实到空间上, 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保护思维。

1.7 跨界产业的经营策略

依托龟山村本身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资源和已有优势, 将历史文化作为核心要素, 成为支撑龟山村一二三产联动的核心要素的动力, 尤其要强调三产跨界联动对于整个龟山村发展的重要性, 以“农旅联动、文旅联动、工旅联动”为三大核心着力点, 在传统村落的主题要素贯穿之下, 形成龟山村的村落产业发展创新策略。

1.8 惠民发展的导向创新

牢固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 做到原住民、原建筑、原文化、原习俗、原生活的完整保留, 除了在保护阶段强调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相应习惯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 在发展的过程必须将“富民福民”的民本经济发展导向放在首位, 着力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就业水平, 提升龟山居民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1.9 区域辐射的带动效应

龟山村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提升自身村落的发展水平与人民收入, 更为重要的是龟山村作为淮安唯一的传统村落, 必然性的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极核, 在功能上、产业上、路径上、模式上都具备辐射带动老子山镇、洪泽县乃至淮安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成为整个苏北区域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上的重要样板。

1.1 0 探索路径的发展示范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在国际上有着较为成熟的模式, 但在国内, 由于自身情况的特殊性, 目前的传统村落多半还停留在保护与开发相互分离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 龟山村保护与开发一体化运作就具有很强的探索意义, 通过规划、建设、运营、宣传、服务等各个流程的联动思考, 形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龟山模式”。

2 龟山村保护与开发功能区划

根据龟山村传统村落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及生产与生活设施分布现状, 龟山村功能区划的可以分成核心文化区、乡村生活区、特色商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休闲区和滨湖美食区六大片区。

2.1 核心文化区

该片区三面临河, 拥有两个小岛, 现有淮渎庙遗址、御码头、石工墙、支祁井、古银杏等文化资源, 区域内现有39户民居, 历史文化价值和资源密度较高。片区内以“传承历史、创意未来”为主题, 主要承担龟山历史文化的展示体验功能。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相连接, 注重历史文化的创意表达和产品设计的多层次体验, 以旅游体验带动文化传达。

2.2 乡村生活区

该片区位于龟山村的东南部分, 目前是村民的居住集中区。片区内房屋密度较高, 一条大路穿过中间, 地势平坦, 东侧靠近水塘, 无文物古迹。考虑到保护原住民的居住环境, 这一部分为“控制建设区”, 基本保留村落的原始肌理和民居格局, 依然作为村民的集中安置区域, 同时赋予更多村落文化的产品, 成为龟山活态保护区。少部分民居将会拆除或改建, 为旅游开发所用。这个片区的主要功能是展示古村落的文化, 使游客体验到古村落的生产和生活。

2.3 特色商业区

该片区是一块狭长的区域, 位于龟山村的中间部位, 地势西高东低, 起伏不大。这里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 房屋较少, 便于做商业开发。西侧靠着山脉, 东侧临近水域。片区的西南部分有一片竹林。特殊商业区的设计目的在于直观地展示龟山村当地特色的食品、物品, 满足游客购买纪念品、餐饮的需求。整个商业片区建筑的设计上与周围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展现出繁荣的景象。

2.4 综合服务区

该片区位于龟山村的村口位置, 只有三户人家和一个即将拆掉的船厂, 空地较多, 地势平稳。有一条与外界直接相连的主要道路, 交通方便。这里的环境是进入龟山村的第一印象。综合服务片区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龟山村的入口处, 作为景区的入口, 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功能, 是从外界到龟山村正式景区的一个过渡。同时, 综合服务片区能给游客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 是游客的集散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

2.5 生态休闲区

该片区临淮河, 拥有龟山和五个湖泊, 生态环境较好。占地面积较大, 区域内无任何建筑, 没有开发基础, 可用空间较多。片区内以“慢行慢活、慢禅慢悟”为主题, 围绕慢生活和龟山佛教两大元素, 主要承担乡村生态旅游功能。拒绝大面积建筑, 实现绿化全覆盖。

2.6 滨湖美食区

该片区位于核心文化区和生态休闲区之间, 西临淮河, 片区内有两湖两岛, 生态环境较好。现无任何建筑, 没有开发基础。作为配套服务区, 主要承担龟山村内各类餐饮功能, 以及满足来自核心文化区和生态休闲区的游憩需求, 注重满足多层次的就餐体验和消费需求。

3 结语

河南传统村落保护名单 篇5

来源:大太阳建筑网综合 | 0条评论 关键字: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有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这五千年都在农耕文明里。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在历史上,当城市出现之后,精英文化随之诞生,可是最能体现民众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民间文化一直活生生存在于村落里。这种文化是最大多数人创造的文化,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它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

而承载这种文化的基础则是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各种传统村落建筑,作为拥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的国度,我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大量地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福建省安县楼下村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渐式微,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部分村落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的景象。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开发使传统村落生态不断恶化,失去原有风貌。按理说,旅游业的开发是人们认识古村落的最佳路径。倘若没有近些年的旅游业发展,这些古村落罕有人迹,鲜为人知。但是,对古村落来说,旅游业似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使古村落的管理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的文物保护至今实施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加上“重开发轻保护”的思维作祟,把古村落当做“摇钱树”,在这个过程中,使原生态风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也随之灰飞烟灭。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冯骥才说,“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湖南省会同县高椅村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日益加剧,不少大学、研究单位和社会团体频频召开“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和相关论坛,以谋求为这些古老家园安身于当代的良策;不少志愿者深入濒危的古村进行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一些地方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上还做出可贵的尝试。比如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尽管有些尝试颇具创意,应被看好,但还只是地方个案性和个人自发性的努力,尚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统村落整体身陷的困局。2012年有了重大转机。

2012年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并把盘查家底列为工作之首要;表明了这一举国的文化举动所拥有的气魄、决心与科学的态度。这项工作推动得积极有力和富有成效。半年后,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的调研与审评工作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我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一万二千个。随即四部局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龙脊村

这次第一批共646个传统村落名录的出炉,是在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经过公示确定下来的,冯骥才表示:这在文化上一个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件;我深信它必将用黑体字记载于中国文化史上。

冯骥才认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推动、村民参与的多方联动。要以保护助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要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推动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促使古村落这一“历史活页”重焕新生。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

冯骥才还针对古村落保护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切实提高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宣传。

二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制订规划,落实经费,组织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三是认真抓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针对各个古村落的开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划定范围、确立标志、建好档案。四是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不能过度破坏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要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五是设立专项基金,现在文物保护有专项基金,但古村落还没有。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古村落保护进行资助,拓宽保护、开发古村落的资金渠道。

六是要寻找和发现村落文化中的生动性和传递性,我们要认知这种传递,走近这种传递,将故事记忆和记载下来,这是村落保护的重点,也是目前最濒危的文化存在。

福建省南靖县石桥村

冯骥才说,如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全面盘点,进行整体保护。我们这样做,与我们数千年农耕历史是相衬的,也是必需的。它体现我国做为东方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尊,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中华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我们保护中华文明,也是保护人类的历史创造与文明成果。当然,传统村落保护刚刚开始,它有待于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它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和理论建设,需要全民共识和各界支持,需要知识界的创造性的奉献,以使传统村落既不在急骤的时代转型期间被甩落与扬弃,也不被惟利是图的市场开发得面目全非。我们要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把本色的中华文明留给子孙,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河南省(16个)

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

洛阳市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

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渣园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寨村

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

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

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

南阳市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杏山村

南阳市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

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

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

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河南省(46个)

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

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

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寺坡山村

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石场村

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上戈村

洛阳市洛宁县河底镇城村

洛阳市洛宁县东宋镇丈庄村

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草庙岭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北张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程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大营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

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乡李老庄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北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东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

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苏坟村

平顶山市郏县姚庄回族乡小张庄村

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任村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朝阳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漏子头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王家站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

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

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纣王店村

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办事处北朱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爻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

焦作市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坡头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

三门峡市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三门峡市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

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朱阳村

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老城村

信阳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上楼下村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张花店村何家冲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汪冲村四方洼

信阳市商城县冯店乡郭店村四楼湾

浅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篇6

【摘要】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逐梦与城市生活,传统村落正在消亡。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迫在眉睫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Abstract】Traditional Village is the essence of our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Chinese nation, bear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resources. Throughout the ages people always pursuing dreams and urban life,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dying.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would imminent.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Traditional villages;To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1. 引言

一石一瓦一草一木中,见证村落的流变,村落是古往进来的一种传统的居住方式,但是伴随着农业的转型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依然缺失了传统村落所独有的自然田园气息。乡村究竟应该呈现出什么样貌呢?又该如何平衡城乡生活之间差距?怎样做到对古建筑保护的同时又能够促进村庄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究的。

2.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传统村落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民居,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数百年具有文化底蕴的古老村落,正在逐渐消失殆尽。

青山碧水,君子雅静是对李家疃村自然条件的最好诠释,村子整体的地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古村落位于村域的中部,东南为宝山景观资源丰富,西侧被青阳河所环绕,村子西北是青龙山王家林景区。由此共同构筑了李家疃村依山傍水,自然和谐的乡村风貌。 李家疃村风貌规划方案从李家疃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出发,以村内的“九门、一庄”等古建筑群落资源作为村子的灵魂,为村庄把脉,从而促发李家疃村的发展活力,规划借鉴了国外“一村一品”的乡村发展模式(见图1)。

3.1保持历史建筑的原真性:

(1)同时我们在文物部门对古建筑物修复的基础之上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手法对村内“南北街”、西门街、牌坊街,以及“四大门”“五大门”亚元府等建筑群落的庭院景观进行恢复。

(2)亚元府的主人是清代的武亚元因此我们在恢复亚元府建筑庭院原有的铺装及绿化景观的基础之上,布置了梅花桩等团练设备凸显主人武术将领的身份。

3.2怎样保证乡村生活的持续性。

(1)延续古村落的生命力和活力并不是将古建筑原封不懂的保护起来,关键在于如何留住人和吸引人,人是古村落的延续,同时也是村落发展的根基。在这里怎样避免空巢现象的出现呢?我们在对中心大街的改造时,一方面考虑建筑风格在形式上与古村落风格保持一致,平面布局上采用四合院的形式增加功能空间为村民及游客提供吃、喝、游、够、娱等基础服务。

(2)对于古村中背街远巷的现代民居进行改造,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增加有历史感、时代感的陈设勾起游客的乡村记忆,建筑外部,丰富其庭院空间增加绿色种植,设置亭廊水榭等景观小品吸引游客租住提升村民收入水平。

(3)乡村文化的延续性是保证村落独特性的必要条件,李家疃村是五音戏的发源地之一所以在中心大街南首规划有戏台广场,村民可以定期组织演出五音戏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同时向游客传播乡村文化。

3.3李家疃古村落具有浓厚的耕读文化气息。李家疃古村落保存较好并且有着浓厚的耕读文化气息。

3.3.1耕文化:是指通过参与农事活动体验乡村生活,从而摆脱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漫步在原生态的田园之间体验郊野的乡村乐趣。规划将青阳河片区定义为一条具有教育、生态、休闲功能的主题廊道。据不同的教育、生态、休闲的要求将青阳河风貌带分为了8个功能区,分别是滨水休闲区、采摘园区,台地花田、生态农业展示区、农业科普园区、青龙山休闲游乐区、生态温室采摘区、林下休闲区等。

(1)沿西门街向西走出古村是采摘园,根据类型种植不同农作物,让游客根据不同季节体验采摘的乐趣。西门街西首还保留了部分的城墙遗址,因此在这里对城墙、门楼进行恢复重拾记忆。

(2)乡间小径景观节点重拾记忆中的乡村自然景象,道路采用石子路的形式,展现路边野花丛生,两侧麦浪滚滚的宜人景象。

(3)打谷场节点实景再现丰收时的场景,根据时节展现乡间劳作的景象。

(4)农业科普园种植农作物培养青少年对基本农作物和植物的认知能力。同时小菜园的产品可以招待客人也可以村民自己使用。

(5)台地花田利用河道地形,通过种植不同时节的花卉形成山花烂漫的景致。生态农田,根据时令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一方面村民可以继续在土地上劳作,另一方面不同时节展现不同的农田景观吸引游客观光。

(6)青阳河两岸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丰水期形成船游青阳河,枯水期营造芦苇夹道的湿地自然景观最终再现绿树成荫雀鸟栖息的优美环境。

3.3.2读文化:通过古建筑民间艺术等方面领略乡土文化 古寨活化为特色民宿,对酒店胡同两侧墙面进行粉饰并且增加装饰物,突出酒文化特色。巷子两侧的院落设置景观小品增加绿化种植,营造一种坐在雅室品一壶老酒清静悠闲之中有一种返璞归真悠然自在的感觉。

4.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古村落物质形态的逐渐消亡和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都是必然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于古村落的保护需要我们构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精神的特色乡村空间才能实现古村落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昌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法律法规文件选编[J].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唐珂,闵庆文,窦鹏辉. 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J].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4]徐文辉,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园林术语标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广西传统村落分级分类保护研究 篇7

广西传统村落, 整体数量多, 种类丰富, 分布广, 景观特色鲜明, 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级分类保护。

一、广西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一) 整体数量多, 分布广, 保存不完整, 消失趋势加剧

10年前, 广西境内传统村落众多, 在185000多个自然村中, 符合传统村落标准的村落数量很大, 然而今天漫步在广西广大的乡村, 见到的只是零散的老房子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 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相当惊人。从传统村落的存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 广西的传统村落应该与云南、贵州大致相当。然而分析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云南有294个传统村落入选, 贵州有292个传统村落入选, 广西只有89个传统村落入选, 不及广东91个, 高于四川62个。2012年和2013年经过普选, 在广西185000个自然村中, 只发现600多个村庄传统村落痕迹较重, 其中266个可以探寻出相对的历史格局、建筑风貌和建筑环境, 89个村庄历史脉络、文化传承、建筑风貌具有典型价值,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他村庄已经失去历史的记忆。

89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主要分布在桂东和桂北地区。

在266个传统村落中, 南宁有14个, 柳州有22个, 桂林有86个, 玉林有31个, 梧州有11个, 钦州有6个, 百色有10个, 贵港有6个, 河池有8个, 来宾有20个, 北海有5个, 崇左有4个, 防城港有5个, 贺州有38个。

266个有价值的传统村落与185000个自然村相比, 其比例只占0.15%, 这266个村落中, 有部分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

必须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经济和社会价值。传统村落一旦消失, 农耕文明的基础就会削减, 中华民族的根源就会逐步消失。各级政府必须把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列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现代村庄建设必须保护传统部分和传承先行。

(二) 种类丰富, 年代久远, 形成原因多样, 文化发掘和传承任务较重

从地理特征来说, 海滨地区占1.11%, 平原地区10.62%, 丘陵地区46.52%, 山区33.33%, 其他8.42%。滨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传统村落破坏较为严重, 城市中的传统社区, 靠近城市郊区的传统村落, 以及乡镇所在地的传统村落破坏更为严重。

从民族构成来说, 壮族为主的39个, 汉族为主的传统村落144个, 瑶族为主的52个, 苗族村寨6个, 侗族为主的10个, 毛南族为主的2个, 回族为主的2个, 彝族为主的1个, 水族为主的1个, 京族为主的4个。

从建筑风格来说, 青砖黛瓦徽派马头墙风格为主的6个, 青砖黛瓦岭南锅耳墙风格为主的4个, 土坯砖或青砖黑瓦主从硬山墙、悬山墙风格为主的184个, 骑楼和碉楼风格为主的6个, 干栏式风格为主的32个。

从形成年代来说, 元代以前47个, 明代92个, 清代96个, 民国16个, 现代1个。

从形成原因来看, 土著原始村落1个, 自然形成92个, 祖上迁移40个, 宗族聚居20个, 交通枢纽6个, 经商6个, 水运形成1个, 战乱迁入12个, 军事基地3个, 沿海军事基地要塞1个, 逐鱼群上岛安居3个, 拾荒定居1个, 祖上传下21个, 古代城2个, 最主要形成原因是自然形成, 其次是祖上迁移和宗族聚居, 再次是战乱迁入。这说明, 先民们自然选择的村落生命力更为持久。

在这些传统村落中, 有家谱记载的传统村落不到15个, 村落成员口述家族辈字的不到10个, 绝大部分村落不是家谱在“文化大革命”毁于灰烬, 就是一直没有修家谱, 当地县志、村志更没有记载, 村中也没有相应的文化自觉人士对村落历史的记载。以至于在对村落文化发掘和文化传承研究中, 缺乏相应的文字资料, 只能靠研究者实地进行研究和推断, 并纠正村民的错误认知和传说。

(三) 规模大小不一, 景观特色鲜明, 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保护任重道远

传统村落的规模主要表现在村落的占地面积, 传统建筑面积与村落建筑面积的比例。广西266个传统村落中, 村落占地面积30亩以下的32个, 30~50以内的44个, 50~100亩以上的34个, 100百亩以上的148个。传统建筑面积占村庄建筑面积, 超过90%的有16个, 超过80%的有12个, 超过70%的有19个, 超过60%的有19个, 超过50%的有22个, 超过40%的有12个。

村落景观主要包括平峒景观、滨水景观、榕树景观、大院景观。

平峒景观主要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区的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村落位于峰丛谷地, 依山而建, 建筑布局高低起伏, 村前为小河良田。

滨水景观主要是河流附近的传统村落, 如漓江边上的传统村落, 左右江边上的传统村落, 以及桂江流域的传统村落。这样的村落主要景观是大河环绕, 舟楫往来, 村落曾经多为治所之地, 文物较多, 经济上极度繁荣, 大家族和大宅院较多。

榕树景观的村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榕树代表着村内的不同节点, 阐发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由于榕树很少有人砍伐, 所以榕树的树龄就代表着村落的年龄, 这样的村落活动中心是大榕树下, 村落因为大榕树而景观独特。

大院景观的传统村落是因为保存相对完好的官署、会馆、宗族祠堂、寺庙和几进院落而知名。广西传统村落中, 官署类 (官厅) 的历史建筑1座, 宗族祠堂8座, 大院17座, 名人故居41座。这些大型建筑样式不同于民间建筑的穿斗式, 多为抬梁式, 建筑石刻、木刻、砖刻精美, 多有壁画装饰, 院落多为二进以上。某些近代的碉楼式建筑更是岭南风格显著, 彰显主人的不同身份。

二、广西传统村落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广西传统村落总体发展趋势是:具有保护价值的266个传统村落中绝大部分继续面临消失的危险, 已经纳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需要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

(一) 广西传统村落急速消失的原因

传统村落是历史长河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伦理宗法的需求。随着时代条件不断变化, 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村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另一种面貌, 于是“革命”或“改良”后的传统村落就出现在广西广大的农村。

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和意愿以及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是传统村落消失的直接原因。从农业经济发展条件来说, 广西山多地少,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支撑起青砖黛瓦、高堂大屋、雕梁画栋的大院大宅建造, 于是就使得大部分的传统村落规模较小, 建筑密度大, 房屋矮小, 功能分区不合理, 人畜混居。根据相关资料, 在20世纪80年代, 广西共有49个贫困县, 贫困县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 贫困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1985年广西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1500万, 贫困发生率达44%。即使到2009年, 仍有贫困村4060个, 占全区村委会总数的28.3%。在广西的贫困人口中, 80%以上是少数民族人口。

1990年, 广西农村人均收入为640元, 1995年达到1446元, 2000年达到1865元, 2005年达到2495元, 2010年达到4543元, 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彰显广西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 村民能够从农业生产之外获得改善居住条件的资金和建筑材料, 建造新的楼房式建筑取代低矮的瓦房也就顺理成章。根据在农村中的调查资料分析, 传统村落中大规模的建房运动开始于2000年以后, 其中2005年左右达到高潮。

农村宅基地政策和生活区域的狭小, 以及攀比心理加剧传统村落的消亡速度。由于耕地有限, 加上适合建房的地域有限, 农村中建造新房必须在原址上重建, 而新建的房屋无论从采光、色彩、高度都会给邻居带来心理和现实上的压力, 于是一户建房就会导致整个村子只要有点能力都会建房。传统村落毁于生存与生活的质量改善之中, 消亡于邻居们的攀比之中。

按照广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 宅基地建设核心是节约利用耕地资源, 其中明确规定, 严格实行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 村民建新房入住后应当及时拆除废弃的旧房并复垦、复绿;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住宅;严格控制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建住宅;禁止村民在已查明的地质等自然灾害隐患点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禁止建设区建住宅;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置宅基地建住宅。农民只能在原有住宅或自家耕地中建造新的住宅, 这就导致传统村落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而急剧消失。

现代的村落建设如果是对传统村落的传承, 也会造就一批有特色的村落, 遗憾的是, 广西目前的村镇建设呈现出“万村一面”、“千镇雷同”的趋同趋势, 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够, 对传统村落缺乏细致的梳理。加上工匠们的技艺水平有限, 建筑趋向实用、经济, 但是不够美观。传统村落在各方面都闪耀着光辉的价值, 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技艺和文化。如果把传统建筑体量扩大, 台阶加高, 门窗加框并使用现代建筑材料, 保持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之间合适的尺度, 这样传承并创新的建筑一样具有典范价值。然而现代农村中大量取代传统建筑的现代建筑却因为工匠们的技艺有限, 加上追求实用和经济, 普遍缺乏美感、尺度感、缺乏韵味, 无法全面反映特定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

(二) 传统村落得以保全的原因

广西还有部分传统村落得以保全, 其中有些村落传统建筑面积占整个村庄建筑面积达到90%以上, 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传统村落建筑规格较高, 不光建筑材料全部为青砖黑瓦, 而且雕梁画栋, 色彩丰富, 造型美观, 整个建筑就是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 每一个细节和装饰都是一个故事, 值得细心把玩和研究。像兴安县白石乡的秦家大院, 每一栋房屋都会令参观者驻足良久。由于房屋建造水平和规格代表了建造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其后人会为祖先的许多这样的房屋而自豪, 自然会认真保护好。

广西目前建筑规格较高的大院式建筑包括故居、祠堂、碉楼、围屋等, 总计73座, 其中官署类 (官厅) 的历史建筑1座, 宗族祠堂8座, 大院17座, 骑楼碉楼6座, 名人故居41座。

二是家族村落, 村民热衷求取功名, 建筑只是栖身场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以“耕读传家”为最高标准,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 家族里的年轻人承担着光宗耀祖的重任, 年轻人需要苦读求取功名, 齐家治国平天下, 告老还乡之时再建造深宅大院, 于是广西的传统村落中总有一两个因功名而形成的大院, 其余为寻常百姓之家。改革开放之后, 年轻人要出外求学就业, 不愿回到农村, 更不愿维修老宅, 家中只有老人留守田园, 等待子女功成名就再营造祖宅。现在的很多老宅只有老年人在留守, 年轻人出外生活和就业, 只有在年节时回祖宅团聚。于是老宅得到保存, 子女不维修的就任其破败。

三是老宅保存一份记忆, 体现一定社会地位。传统村落一般以宗族祠堂为中心, 靠近祠堂的建筑等级较高, 其他建筑沿祠堂展开。在村落中处于中心的院落体现着家族的地位。

四是村民集体在新址建造新房, 保留下传统祖宅。于是保留相对完整的村落一半是旧的住宅, 一半是新的建筑。随着绝大部分传统村落的消失, 留下的传统村落愈加珍贵, 村民也认识到村落的旅游和其他价值, 于是保护愿望更加强烈。

传统村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关系相适应的。农耕时代, 主要的运输方式是肩挑背扛, 街道的宽度就是两个人挑着东西并行的宽度, 或者抬着轿子走过的宽度, 两头牛能够错过的距离, 街道总是有一些比较宽的节点, 那就是满足行人负重时能够相向而过设计的, 这与乡村的道路在某一处留下错车面是一样的。

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入研究, 挖掘其丰富内涵, 在此基础上, 才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的科学性、原真性与可持续性。

这就需要做到:首先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中心, 挖掘传统村落的内涵。

其次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一些建筑类高校设立传统村落相关专业或设立相关课程, 培养专门的传统村落规划和保护人才。

再次是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平台, 通过传统村落保护网等形式传播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内涵和现状。

最后是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 组织村落中专门人才, 建立民间传承保护体系。

(三) 扶持村落内的文化人才, 挖掘和整理村落文化信息

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依靠当地人民, 村落的历史、主要建筑及其遗址、村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村落格局的风水解读、建筑材料的取材与技术、村落布局的社会含义、村落的佐证材料都散落于民间。村落得到修复保护之后, 使用和日常维修的依然是村民。

从村落调查和规划实践中, 发现村民对于自己的村落有着很强的荣誉感, 部分村民热衷于研究自己家族的历史和村落的历史, 但这仅仅体现在个人爱好的层面, 仅凭记忆言传口授, 均未形成一个完善资料整理体系, 对于村落的重要建构筑遗址能够凭记忆准确找到位置, 并能叙述大体形态。

鉴于这种状况, 建议建立以下措施:

首先, 为部分有积极性、并且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学识的村民颁发特聘传承专家证书, 提供一定的经费, 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其次, 收集村民手中的老照片、家谱、口述史等资料, 建立村落的资料库, 对现存建筑和格局保留影像资料, 为村落传承提供真实资料;

再次, 收集和集中展示与保存村落内的生产工具、生活设施, 建立村落博物馆, 为村落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证;

最后, 编写反映该村落文化历史价值的书籍, 为子孙后代留下翔实的资料。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8

1 现状剖析

1.1 概况

陈村是南宁众多的城中村之一, 现状建筑密集, 质量参差不齐,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却是南宁市中心城区内为数不多传统风貌比较完整的村庄和“知青下乡”插队过的地方, 留存着较多传统建筑和“知青回忆”。相传陈村最初是被外地迁来的陈姓十兄弟选作定居地, 以村中缓坡的分水岭为界, 分为东西两村进行建设, 而后逐渐兴旺发达。后又有宋姓在水塘间建造居所。 (见图1)

20世纪80年代之前, 陈村还是传统农业村落, 以种养为主业, 并作为“知青下乡”的基地。此后, 随着南宁市大学路和江北大道逐步建成, 周边陆续进行的城市开发建设将陈村变成了“城中村”。截至目前, 陈村的农业用地几乎被城市建设蚕食殆尽, 只剩下村内少量菜地和水塘。陈村内部车行道沿水塘分布, 从建筑之间穿过与城市道路相衔接, 水泥路面宽3m~5m;内部步行道呈枝状分布, 大多是长期生成的传统街巷, 部分路面用水泥、石板硬化处理, 宽度为1m~3m。

1.2 文化旅游资源

陈村内保留了较多的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 主要分为建筑与设施、水景、生物景观和人文活动等四类。 (见表1)

1.3 空间肌理

陈村现状空间布局随机而自然, 围绕内部水塘, 在较长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有机、小尺度的空间格局。但随着不断的拆建较大体量、层数较高的“公社”建筑以及村民“天地楼”的出现, 与传统建筑一起形成混杂的空间肌理。在村庄内部, 传统肌理保存得相对完整, 新建建筑主要集中在村庄周围靠近道路处。院落是陈村空间肌理的构成细胞, 用四合院的要素划分方法, 将院落空间的组成要素分为正房、厢房、倒座房、后罩房、耳房、连廊及大门等。 (见表2)

1.4 现状建筑

现状建筑以1~2层为主, 大部分是传统民宅, 小部分为“公社”建筑和建筑体量较大的新建厂房, 此外还存在一些临时搭建的棚屋。陈村新建的村民住宅普遍采用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质量较好;“公社”建筑一般采用砖混结构, 由于年代不算久远, 因此建筑质量较好;传统民宅以砖木结构和土石结构为主, 年代可上溯到清末民初, 大部分质量一般较差, 只有少量质量较好。 (见图2)

1.5 建筑风貌

依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与风貌特征, 将现状建筑分为四类。 (见表3)

风貌较好:主要是清末、民国初期的传统民居, 砖木结构, 青灰屋瓦;以及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公社”建筑, 砖混结构, 红砖红瓦。该部分建筑数量较少。

风貌中等:主要是传统民居, 采用砖木、砖混结构, 青灰或者红色屋瓦, 采用了较多传统建筑元素。规划区内大部分传统建筑可归入此类。

风貌一般:主要是村民住宅, 本身价值不大, 对整体风貌影响不大。

风貌较差:主要是新建的多层建筑和棚户简屋等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1.6 历史文化价值评价

1.6.1 物质资源价值分析

陈村内的物质资源以民居建筑、“公社建筑”和传统风貌为主。

村内的晚清民居群落由于长期远离城市开发, 不论是整体风貌还是建筑质量保存相对完好, 同时艺术性较强, 雕梁画栋、工艺考究与村落构成和谐的乡间风貌。随着城市扩张, 南宁市区内及市郊的该类聚落已经寥寥无几。作为离南宁市中心距离较近、保存得较完整、周围环境较为协调的晚清建筑群落, 已属较为稀缺。

村内有部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老旧红砖房, 其中一部分为文革时期的历史遗存, 如公社礼堂是特定历史片段——文革时期的物质载体, 保留了许多老知青的记忆, 在南宁的知青插队点中是唯一的, 是城市历史的重要部分, 尤其值得纪念。

此外, 陈村在传统风貌上与南宁很多的城中村不同。村内竹林、乡间小路、池塘、老宅院等组成了平静、安逸的乡间风貌, 可以说是都市中的田园。

1.6.2 非物质文化资源价值分析

陈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是宗族文化、科举文化、乡俗民风以及知青文化。

陈姓家族是村中的大族, 现存的陈氏宗祠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宗族制度的认同与依赖。另外, 历代考取过功名的读书人在村子里都有较高的威望, 现仍保存着贡元牌匾和进士牌匾等物件。

陈村是文革时期南宁市知青插队点之一。在许多老知青的记忆里, 陈村是自己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那段艰苦而积极的农村生活岁月在他们心里仍旧是不可复制的珍藏, 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的知青文化。

陈村的另一资源是乡俗民风与乡村格调:放养的鸡、追逐嬉戏的农村孩子、下棋的村民、闲聊神侃的街坊邻居等, 让人感受到返璞归真的亲切与自然。

1.7 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 对陈村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现状区位、历史文化条件较好, 空间布局有一定特色;土地利用、村庄肌理、建筑现状等方面条件尚可;内部交通、市政配套、旅游配套等方面条件较差。

1.7.1 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片区活力严重不足

陈村有着较好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但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 居民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不足, 导致规划区内传统建筑风貌遭到破坏, 环境质量较差, 乡俗民风失传。部分居民选择拆旧建新, 部分村民对老宅子很有感情, 愿意保留但往往无力投入资金进行整治保护, 加上交通不通畅, 现状零星分布的小工厂难以激活片区, 片区自身的特色优势又没能得到重视和利用, 造成整体活力严重不足。

1.7.2 规划指引不足

对陈村的建设管理目前可依据的规划是《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南宁市相思湖新区分区规划》, 但这两个规划是宏观规划, 对具体建设指引不足;具备较强指引作用的《陈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编制完成, “陈东村综合改造项目”的计划也尚未获批, 导致规划区内建设管理混乱, 控制力度严重不足。

1.7.3 基础设施不完善

规划区内只有基本的给水、通信、电力工程设施, 且管线布局不够系统, 稳定性不够;缺乏排水、环卫、燃气等设施。

2 思路策略

2.1 规划思路

通过创新的策划与合理的规划, 保护陈村历史建筑风貌和乡俗民风, 重现老南宁重要城市记忆, 并植入新文化, 打造多元化现代功能, 使陈村以承前启后的姿态重新融入南宁人的城市生活中。 (见图3)

2.2 规划策略

2.2.1 传承文化、激发活力

从上海新天地、田子坊、成都宽窄巷子、北京南锣鼓巷等国内成功案例来看,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重现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通过引入休闲旅游产业, 逐步培育文化创意活动, 提升陈村的知名度, 激发其魅力和活力。

2.2.2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注重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于保护建筑坚持“修旧如故”的原则, 整体保护历史的真实性, 重点保护及恢复村庄的传统环境和人文风貌。对于确定为原真性保护的资源, 主要通过保护、保留的方式, 并进行适当修缮, 开辟为观光景点, 用于展示其文化传统;对于延续性保护及拓展性保护的资源, 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利用开发, 植入休闲、娱乐、创作、商业等功能业态。

2.2.3 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

将地块保护利用与陈村片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统筹协调, 考虑多方利益, 落实公众参与, 多方协调确定村民安置、开发时序、设施完善、功能提升等问题, 整体改善城市片区。

2.2.4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历史文化聚落的保护与利用涉及公共利益, 且过程复杂, 需协调多方利益。因此, 需由政府作为主导, 组织工作班子编制相关规划;在规划与实施过程中, 应有合理机制保障社会各方参与, 以确保规划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和谐开展;在实施过程中应引入企业实体, 通过市场运作, 在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下由企业进行建设运营, 以取得更好的综合效益。

2.3 规划定位

基于自身资源禀赋与发展外部条件, 规划将陈村定位为历史文化特色突出、展现城市记忆、培育创意文化、功能复合多元的南宁市历史文化聚落。

3 规划控制

3.1 设计手法

陈村整体概念设计以“缝合历史碎片, 恢复古村记忆”为理念, 以传承历史文化特色, 提升环境品质, 打造兼具特色商业、旅游商品、居住、滨水休闲等功能的古村空间为目的, 采用以下设计手法 (见图4) :

(1) 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整合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2) 调整村庄功能布局, 优化空间结构;

(3) 梳理村庄机理, 完善交通路网;

(4) 构建以水系为主的开放空间。

3.2 保护内容

陈村的保护内容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三块内容, 归纳见表4。

3.3 保护导向

从陈村资源本身价值出发, 结合资源在后期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与可利用程度, 判断保护的价值, 界定保护的方向。通过分析, 陈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可采取三种保护导向:原真性保护、延续性保护和拓展性保护。 (见图5)

(1) 原真性保护, 原封不动地重现资源或文化的原有形态, 即静态保护。

(2) 延续性保护, 以物质资源或文化的本来面貌为出发点, 融入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的新元素, 支持其在新环境中稳定演进。

(3) 拓展性保护, 从物质资源或文化本身的亮点与特质出发, 创意性地融入新文化、新产业。

3.4 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

结合建筑风貌与建筑质量, 在对现状建筑综合评估的基础上, 结合陈村整体保护利用要求, 对现状建筑做出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措施。 (见表5)

4 结语

通过真实而完整地保护城市中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严格保护文物和历史建筑, 延续传统的建造方式和空间肌理, 使传统风貌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传统的建筑空间能够适应新的使用需求, 并以此为载体,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提供场所, 努力实现文化价值, 以传统风貌和历史片段展现城市记忆、孕育创新精神、激发城市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2]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肖竟, 曹珂.叙述历史的空间——叙事手法在名城保护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规划师, 2013, 29 (12) :98-103.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9

1 珠村概况

1.1 地理概况

珠村位于广州市东部、珠江北岸,东至深涌、左支涌,南达中山大道,西到黄村大道,北抵广深高速公路,毗邻广州国际金融城、奥林匹克中心、天河智慧城,地理位置优越。

1.2 自然环境

珠村山环水绕,风景旖旎。“灵峰秀其脉,枝山列其屏,紫水环其地,梅圃接其壤”为其昔日整体自然环境,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村内河涌山塘交织,水网密集,南北呈狭长地形,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呈现北高、中缓、南低三级。

1.3 历史沿革

珠村建于南宋绍兴元年,距今已800余年历史,因村旁“三珠岗”而得名珠子村,现称珠村。明清时期,曾称为“朱紫”,取“朱衣耀映,紫气辉腾”之意。

1.4 社会经济情况

珠村本地户籍人口5953人,共1889户,外来人口约10万人(截止2012年),居住人口中大部分是外来人口。村集体土地约130hm2,集体物业约220万m2,物业主要用途包括建厂、商铺、仓储、写字楼等。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以物业出租为主,辅以土地发包和其他投资经营,年经济收入近亿元。

1.5 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珠村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较多,包括宗祠、社坛、名人故居等,主要集中在广园快速以南,但遗存等级较低,分布较零散;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具有典型的珠三角文化特征,如民俗、曲艺、传统美术和民间文学等保留至今,其中“珠村乞巧”已蛮声海内外。此外,珠村还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 历史价值与特色综合评价

珠村主要以非遗传承为主线,概括为如下三大价值和特色以明确保护方向。

2.1 以“乞巧”为特色的广府文化传承生动实例

“珠村乞巧”已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连续10年举办广州乞巧文化节,积累了较强的海内外影响力;村内广府文化氛围浓郁,龙舟竞渡、舞狮、粤剧、粤曲等广府民俗活动和传统艺术传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

2.2 岭南水乡和传统宗族聚落的典型范例

村落选址为“村环水、水环村”的格局,体现岭南广府地区传统聚落的生态智慧;村落空间格局以宗族繁衍与聚居为主导,潘、钟两姓形成了各自的聚居区域;公共中心以祠堂为礼制核心,以池塘、风水树、古庙、更楼等共同辅助构筑宗族聚落的公共开敞空间;传统街巷、石板巷形成尺度宜人的传统村落街巷体系;水浸社坛、北帝古庙、珠村潘氏宗祠等众多特色建筑反映了该村岭南水乡和传统宗族聚落特色。

2.3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重要场所

珠村曾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队野外战术演习地之一,村内涌现过大批民国海军将士,成立了农民协会,是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重要场所。

3 保护规划

3.1 保护策略

(1)凸显广府文化,建立以非遗传承为主线的保护体系。以“乞巧”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珠村历史文化的精髓,规划以珠村非遗及其赖以生存的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空间作为主要保护对象,强调面向活化传承的保护。

(2)把握珠村特点,提出适应“城中村”的历史保护策略。精准划定保护范围,凸显村落整体格局的保护,抢救性保护现存历史文化遗产,在保证原真性前提下,适当恢复已破坏的重要历史空间。同时,优化区内卫生环境,升级改造排污设施,治理池塘水质,美化环境,为乞巧文化活动提供优良的环境氛围。

(3)强调合理利用,以“乞巧”为核延伸使用功能。以“乞巧”等节庆活动为核心,设置多条文化步道,将现状相对分散的历史地段和环境要素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珠村历史文化脉络,结合节庆活动的举办引入旅游活动,通过活化利用促进保护。

3.2 保护要素

规划构建的保护体系包括村落格局及传统风貌、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层次,并将保护体系的要素分为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两部分。其中物质性要素保护为:“水环村、村环水”的自然格局和以宗族聚居为特色的人文格局;以文华大街等主要街道为骨架组织的传统街巷肌理;北帝古庙、珠村潘氏宗祠等极具代表性的宗祠、寺庙、传统民居等,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推荐历史建筑线索、传统风貌建筑等;珠村农民协会旧址、潘文治故居等反映重要历史事件旧址和名人故居;以深涌、孖塘、珠村水浸社坛等为代表的水系、社坛、古树等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性要素保护为:以“乞巧”为特色的地方民俗、民间工艺、节庆活动等,如舞狮、赛龙舟、挂灯、拜猫等。

3.3 保护格局与保护范围划定

规划将珠村与河涌水系密不可分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纳入整个保护体系,建立“一环、四带、四区、多点”的保护格局。其中,一环为以深涌三条支涌水系环绕的河涌景观环;四带为沿文华大街、南门大街等组织的传统街巷风貌带;四区为围绕潘氏大宗祠、聚龙社坛、孖塘、大塘等周边的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相对集中的保护区;多点为众多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图1)。

规划划定了分散式的核心保护区、片段状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整体环境风貌协调区。核心保护区范围选择最值得保护的区域呈分散式布局——以池塘为中心展开,包括祠堂、古庙、社坛、风水树等历史要素构成的开敞空间。包括文华大街及珠村潘氏宗祠周边、孖塘及北帝古庙周边、大塘及元德陈公祠周边等区域;建设控制地带确定为文华大街、南门大街和东华三巷等沿线地区,以及核心保护范围周边等区域,呈片段状分布。

3.4 保护控制要求

规划系统性提出了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方式。一是针对保护范围内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以及环境风貌协调区提出分类保护控制要求,对建设行为进行约束;二是制定建(构)筑物分类保护图则,采用利用式保护的主动保护模式,对珠村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整治的方式措施。

4 结束语

传统村落是历史的缩影,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做好城市中心区传统村落保护,妥善处理经济利益与历史保护的关系,充分利用城市“内涵式”发展激活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求,使其融入地区整体是对历史文明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部分传统村落逐步被城市中心区包围,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以广州市天河珠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从概况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分析和保护策略措施等方面,结合珠村的“乞巧”特色探讨了城市中心区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历史价值,珠村乞巧

参考文献

[1]卢福营.近郊村落的城镇化:水平与类型——以浙江省9个近郊村落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苏州市规划局,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苏州古村落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10

关键词:村落保护,政策体系,政策碎化

1. 引言

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时期大量消亡, 2000 年到2010年十年间消失了约90 万个自然村[1]。近年来相关学术研究集中在受保护村落筛选、村落保护指标体系构建、保护方法选择等领域, 对村落保护政策的研究相对缺乏, 导致保护过程中政策实施难、不同政策相互矛盾等现象普遍。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碎化”概念, 以浙江省丽水地区为例分析村落保护政策。“碎化”概念来源于国外学者对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方面研究[2, 3], 特指在空间整体化运行过程中的相关要素的隔离状态或过程[4]。2000 年后国内学者也逐步接受并运用碎化概念。罗震东等认为在都市区域均质化、分散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碎化”现象, 并构建了碎化指数来判断区域碎化程度[5, 6]。任敏分析了我国流域公共治理碎化现象, 认为存在价值整合方面的碎裂、资源和权力分配的碎裂以及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碎裂[7]。汪晓亮则认为我国养老制度存在碎化现象, 形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制度不统一[8]。

基于此, 本文通过梳理丽水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政策路径, 分析其演变特征和碎化现象, 判别政策体系碎化机制, 为村落保护政策的完善提供前瞻性研究。

2. 丽水地区村落保护政策体系分析

2015 年, 丽水市共有77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总量在全国地级市单位中排序第四。经过多年发展, 逐渐形成以《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政策为核心的保护政策体系。

2.1 村落保护政策历史脉络

丽水地区村落保护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2-2010 年) 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出台为主, 随着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的修订, 村落保护首次在国家层面获得法律效力。2010 年至今为第二阶段, 村落保护口径在原有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基础上, 增加了国家传统村落保护 (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 和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农办系统) 两类。

2.2 传统村落保护政策路径演变特征

2.2.1 单一政策保护转变为多元化政策支撑

原有村落保护针对历史文保单位集中的村落, 由文保系统提供保护资金。随着保护与发展关系的不断深化, 单一目标、单一口径的以保护为核心目的逐渐转变为综合保护利用的政策体系。财政、建设、文保、农办、环保、旅游等部门针对传统村落保护均出台相关政策, 涉及农村发展、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等多个方面。同时, 部分地方县 (市) 政府也逐步设立县 (市) 级历史文化保护村落, 运用地方财政协助村落保护开展。

2.2.2 保护对象的由点到面

到2015 年, 丽水受保护村落约占到行政村总量的3.5%, 涵盖了各类型传统村落。从原有的各县 (市) “抓典型”式的, 以村内保有历史悠久且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落为保护依据的单一类型选择, 转变为多类型、分区域的村落集群式保护, 在区域层面上延续了村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2.2.3 保护内容从单体文物保护扩展到村落整体保护

原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主要针对村内的古建筑群落与文物古迹, 以文保单位的维护与修缮为主。然而, 近年来村落保护政策与办法均指出村落选址与格局、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历史与生活的延续性与原真性是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 强调在对核心文保单位保护的同时重视文物建筑所处空间基质的保护和村落生态基底的协调, 在对纪念性建筑重点保护的同时兼顾一般性建筑和村落格局的保护。

3. 传统村落保护政策碎化现象与机制分析

通过碎化概念分析丽水村落保护政策体系内部或 (和) 与相关政策体系之间产生不连续、不协调, 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现象及其形成机制。

3.1 碎化现象分析

3.1.1 宏观政策背景下的整体博弈

由于政策动力与目标的差异, 村落保护政策与其他宏观层面的乡村发展政策存在相互博弈的现象, 如城镇化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扶贫政策等。宏观层面政策需要村庄集中发展, 强调设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然而, 丽水地区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多为散布的小型山村, “自然性颓废”等现状使得大量传统村落成为扶贫政策、土地政策的实施对象, 需要进行搬迁撤并, 与村落原址保护等基本原则产生矛盾。

3.1.2 微观层面下保护政策与相关政策对抗

微观层面的村庄发展利用政策, 如危房排查、农房改造政策, 强调村庄发展优先导向下的现代化改造, 在过度追求“速度、数量”的同时破坏了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同时在政府“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思路指导下, 保护政策大多让步其他发展政策。

3.1.3 保护资金缺乏, 地方政府配套难度大

现有村落保护资金主要来源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两部分构成。其中, 国家与省级受保护村落可通过财政部、省农办申请到300 万-600 万不等资金。到2015 年, 丽水市获得财政补贴村落总数仅占全市村落总量的0.7%, 受保护村落总量的20%, 剩余大量村落缺少资金扶持。同时, 中央、省级财政补助政策要求地方政府配比一定数量的地方财政, 但多数地方财政无法负担高额配套资金需求, 减少了地方申报积极性。

3.1.4 保护过程公平性维护不足

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庞大的新建住房需求, 然而受保护村落往往严格限制住房更新和建设。“一刀切”式的政策实施忽视了村民提升生活水平的合理化需求, 遏制了个体发展的权利。

3.2 碎化机制分析

3.2.1 基层组织实施偏差

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在多层级的科层组织框架内运行, 尤其依赖于乡镇、村集体等基层组织进行实施。然而由于基层组织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没有权限参与制定村落保护政策, 使其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易于对保护政策的目标、方法产生主观修正行为, 对群众的需求和反馈进行基于自身价值判断的筛选。

3.2.2 政策体系协调不畅

保护政策体系纵向上由国家法律法规、部门条例办法、相关政策三个层面构成。在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下位法规政策在对上位法律法规进行解释与深化的过程中出现扩大、变更、矛盾等现象。从横向上看, 主要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三个子系统构成, 在市、县层面均为单一职能部门负责。这虽保障了部门内部政策执行的效率, 但各个政策子系统之间协调性不高, 政策体系的主线不够明确, 政策合力难以形成。

3.2.3 政策执行过程阶段性缺失

村落保护政策的执行需要由地区主管部门整合资源要素, 通过合理的执行程序来实施, 一般包括:政策颁布- 政策分解- 政策资源的投入- 政策宣传- 政策试验- 政策全面实施- 政策执行检测[10]。然而丽水地区村落保护政策执行缺少政策分解, 没有明确各政策执行单元的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 对于执行单元之间沟通成本估计不足。其次, 针对丽水地区的政策本土化实验缺乏。在没有政策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 使得保护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可参考地方经验, 面对实施困境时无法做出快速反馈与适度调整。

3.2.4 政策工具选择错位

早期丽水村落保护参与主客体架构由政府职能部门、村集体、村民三者构成, 使得长期以来政策工具选择以规制、公共事业以及财政补助与贷款等强制性工具为主。然而, 随着近年来村民公民权利意识的苏醒, 企业、个人、社会机构等的介入, 政策子系统复杂化。因此, 在“大政府”背景下实现一个复杂政策子系统的过程中, 涉及数量多、诉求多、博弈多的参与主客体, 选择市场工具能够更有效的处理多方利益的关系。而当下政府依然选择原有的强制性工具为主导, 与政策系统的复杂性相矛盾, 加大了政策实施难度。

3.2.5 政策评估与监督不足

村落保护主要通过政府验收进行评估与监督。然而, 不定期巡查或实地验收作为一种偶发的监督机制, 无法全面、深入、实时的监督村落保护整体情况。同时, 县 (市) 级地方政府既是区域保护监督主体, 也是保护政策实施主体以及村落建设发展政策制定主体, 这种自我监督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成为形式化的过程。政策评估与监督的不足使得保护政策实施情况无法得到明确回馈, 政策效用评价无法展开, 是否需要继续实施局部修改或是终止政策无法判断。

4. 小结与展望

在我国村落保护主体与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承担的背景下, 保护政策既是村落保护的动力, 也是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本文通过政策碎化分析, 从政策层面剖析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形成机制。但村落保护作为一个综合课题, 所存在不足必然是在政府、市场等多方主客体共同作用下形成, 因而可以从价值差异、村民参与等视角深入探讨村落保护工作实践。同时, 在本文保护政策碎化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继续就整合保护政策、完善保护体系的方法与对策进行探讨, 更好地保障村落保护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J].村委主任, 2013 (5) :10-11.

[2].COLLINGE S K.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implication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6.36:59-77.

[3].CARSJENS G J, LIER H N V.Fragmentation and landuse planning:an introduction[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 58;79-82.

[4].韦亚平, 罗文靓, 江篪, 区域规划视角下的贫困县政策碎化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13 (01) :87-92.

[5].罗震东, 分权与碎化——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与趋势[J].城市规划, 2007 (11) :64-70+85.

[6].罗震东, 张京祥, 大都市区域空间集聚-碎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 2002 (04) :61-63.

[7].任敏, 我国流域公共治理的碎片化现象及成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580-584.

[8].汪晓亮, 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研究[D], 2014, 厦门大学.

[9].郐艳丽,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研究[C], 乡村发展与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 2015.

[10].李金珊, 叶托.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视角与途径[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2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篇11

关键词:民族村落;现状;瑶族;保护

1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和问题

由于受自然、历史和区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的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村落、传统村落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1 民族村落和传统村落长期经济落后,导致很多村民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

很多村民认为自己的东西很落后,甚至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村落、传统村落与落后、贫穷划等号,把这些珍贵的遗产当作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包袱。有的盲目跟风“打造”所谓的“新民居”,热衷于“涂脂抹粉”,随意硬化、绿化、白化、亮化。他们把古朴的青石板、石砌路拆掉,铺装上水泥路;把饱经沧桑的夯土墙石墙砖墙统一刷得白亮光洁;把生机盎然的植被铲除,种上整齐的草坪,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村落整洁了、漂亮了,实际上却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记忆,让很多珍贵的地域特色、文化遗产和景观被“千村一面”代替,造成民族村落、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逐渐消失。

1.2 相关政策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村落、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民居是村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保护传统民居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投资量大,仅靠政府投入难以实现传统民居长期可持续系统保护工作,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运营机制,吸引村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保护工作。传统民居为集体土地性质,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其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仅限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流转,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经营性投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没有出台之前,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要想做好保护民族村落、传统村落的工作,必须积极探索破解传统民居产权流转这一难题。

2 以瑶族村落为例谈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

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经过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瑶族村落中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和鲜明的区域特点、民族特色。[1]

2.1 瑶族古村落建筑的历史和特色

瑶族是我国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也是一个频繁迁徙的民族,分布很广,支系繁多。瑶族自古就有依山而居的习惯,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山居文化。瑶族民居大致分为砖瓦式、泥瓦式、干栏式、围篱式四种类型。瑶族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由于受当地其他民族的影响,居住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瑶族的居住习俗反映了瑶族的生活习惯,也反映了瑶族先民对瑶族聚居地的一种适应性,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瑶族的居住习俗是地域文化与瑶族文化共同融合而成的文化的体现。

2.2 瑶族村落发展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与外界交流的扩大,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的涌入都对瑶族村落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国民经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近几年瑶民拆旧房建新房的现象极为普遍,传统的民族建筑逐渐被现代小洋楼取代,瑶族传统民居面临消失的危险。二是瑶族民间文学故事及瑶族语言面临流失的境地,许多瑶族村落的瑶族同胞平时都不讲或不会讲瑶族语言,瑶族文明的记忆及印证处于混乱迷惘的状态。三是瑶族人们的信仰及节庆方面面临淡化的危险,瑶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力开始减弱,宗教仪式日益简化,甚至消失。一些地区的瑶族村落中基本上不过属于本民族的起春节、团圆节、盘王节等传统瑶节了,对自己祖先神盘瓠①(盘王)的祭记活动也少了。[2]四是瑶族服饰及习俗面临同化的危险,多数瑶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过瑶节时都不敢理直气壮地穿绣上瑶族历史文明符号图案的瑶族服饰,而瑶族服饰恰恰是瑶族文明传承传播及身份认同的有效方式。五是瑶族歌舞及音乐面临断代的危险;六是瑶族民居建筑及手工技艺面临消亡;七是瑶族村落面临解体,瑶族传统文化生态圈开始弱化。

目前,瑶族村落的保护体系和保护体制(机制)远没有建立起来,瑶族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仍然举步维艰,任重道远。深层次的原因是瑶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在客观上阻碍了瑶族自身的进步和瑶族文明的传承和弘扬,因此保护瑶族村落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2.3 瑶族村落的保护利用

传统瑶族村落的保护的核心的问题就是原地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保护和利用:[3]

一是依据环境条件,以发展村落旅游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保护瑶族传统民居并不是说让瑶族村民继续在那古老破旧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房屋里生活,而是在不破坏瑶族村落原有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根据瑶族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维修和改造。要使之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让瑶族村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祉,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这是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行之有效的办法。二是整体迁出那些瑶族传统文化遗存比较完整且难以适应人口日益增长的村落,另择场地建立新村,将旧村辟为旅游观光场所。三是认真开展村落整治脏乱活动,净化和美化古村落环境。从整治村落的脏、乱、差现象入手,努力完善村寨公共设施,改善瑶族村落村容寨貌。四是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方针,始终把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与搞好民族村落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民族村落保护与加快旅游开发和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相互促进。五是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永久性地保护古村落。加强农村耕地保护,加强民族村落及周边的绿化工作,加强对瑶族村落,尤其是公路沿途村落、旅游景区、景点、周边村落和旅游村落的管理,有效监督、指导瑶族的相关建筑的建设和修缮改造工作,从而形成法制化的管理,使之保持瑶族传统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强对瑶族村落群众建房的指导和审批工作,进一步做好瑶族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规划,深入挖掘民族村落的文化内涵。

3 结语

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蕴含丰富多彩的文化,政府和全社会不断重视并加以保护,使之延续下去,同时也会受到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等各方面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和欢迎,有利于形成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在国家大力构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环境趋于火热,而将美丽的自然风景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完美结合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则是其中的亮点和热点。这也是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结合起来的一条探索之路。

注释:①盘瓠(h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是畲族、瑶族、苗族等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标记。

参考文献:

[1]黄鈺,黄方平.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100.

[2]朱列.广西大石山区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以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梅林瑶族村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90-93.

[3]张斌.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J].中国园林,2010(12):33-35.

[4]马丽娟.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对传统村落保护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也同样存在着人们为了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漫无目的的拆迁、重建, 导致大部分的传统村落正在消逝, 还有的村落则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之中, 其村落文化也正在出现大规模消失、衰败的现象。要扭转这一现象, 必须坚持整体性保护、原真性保护、合理利用持续保护、可持续性发展保护和保护规划管理等原则[1]。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并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和建设管理机构, 完善传统建筑的信息系统, 运用合理的旅游模式作为支撑, 规范项目审批机制, 对各个保护项目进行监督与验收, 使之成为“有生命的遗产”。目前, 六盘水盘县妥乐村就采用了这种发展方式, 下面就从妥乐村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妥乐村的占地面积为3.5平方公里, 拥有上千年的银杏树1145余株, 这些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其有改善小气候、观光游览、经济、药用等价值。从村里老人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妥乐村由五姓 (陆、蒋、卜、顾、王) 人所建, 先民们精通武术、植树造林、修路设桥等。现在该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已有旅游公司与政府合作希望共同把该村打造成旅游区。先民们种植的千余棵护寨神树 (银杏树) 以及古井、古桥、古墓、古建等此地的非物质文化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二、妥乐村历史文化形态

妥乐村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是先辈们生活的反映, 已被当地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初步保护, 已挺立了几百年的古老建筑风格十分独特。该村落古栈道旁碑石上记载了当地先辈们的足迹, 上千年的古银杏树为他们及后人提供了愉悦的生活环境及珍贵的银杏果实;从遗留的古井、古桥可以看出先辈们的聪明才智, 也为后人提供了交通便利;村落中的古寺是先辈们追求美好生活和精神信仰的见证, 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精神寄托和慰藉;村落里的古墓是先民一代代不断传承繁衍的见证, 也体现了当地人们的丧葬文化和对逝者的尊重。在现场调研中发现, 该古村落的人文遗产资源有古建民居、西来寺、千年银杏树、古井、古墓、古桥和仙人庙等特色资源景观;自然景观有后岩、后岩天池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古建筑也已经在保持原真及整体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维护。当地的古银杏树政府也派遣相应职管部门对其进行了编号, 并采集了树龄, 了解了树木的健康状况, 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和诊断医治, 一是为了确保树木健康生长, 二为促进区域气候、经济、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传统村落妥乐村依然保存传统的采取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来维持基本生存。村落里最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要属房梁雕刻。传统的工艺制品有石磨、石缸、石猪槽等生产生活用品。当地有传统特色食品以及各种翻炒、烹饪、加工的千年古银杏果。

现存的传统建筑 (群) 其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地方装饰各有特色, 具有不可复制的史料价值。传统建筑 (群) 的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的基本原貌保存较为完好, 但建筑质量一般, 且连片分布。装饰材料如木雕、石雕、门窗雕花与隔断等十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 价值不可低估;建筑选址手法独特且神秘, 建筑细节做工十分精美独特, 石磨、石缸等手工技术价值较高。

在调研期间, 笔者划分出了该村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的大致范围有历史建筑、历史街巷、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以及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环境。如街区优秀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历史环境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三、妥乐村村落存在问题

如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妥乐村当地村民的生活也紧跟着社会发展的脚步, 其生活方式也日益现代化, 传统的手工技艺大多失传, 村落原有的民间文化形态也在逐渐消失, 村民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不再认同, 对传统民间文化、古建、古井等的保护意识落后。在没有旅游公司开发前, 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现在虽有政府及旅游公司共同对其开发, 但村民对当地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仍然不足。

从经济角度来看, 由于当地资源分配不够细化, 旅游开发受到了制约。自妥乐村开发成旅游区以来, 游客量受到自然环境 (村中古银杏) 的影响较大, 游客多分季节来进行观光, 观果和观叶时游客量较多, 其他季节游客相对较少。在村民处了解到, 旅游区所收取游客的门票等资金的分配上不合理, 村民没能从门票里分到一分钱, 村民们只有等银杏果落地把果实卖给游客才能获得一点利益, 致使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微薄, 同时也造成当地村民与旅游公司在资金分配上有异议等情况。

教育方面。由于妥乐村属偏远地区, 经济收入单一、劳动强度较大、待遇较差、教育资源配置不达标等, 大大影响了教师的稳定性和对事业的热情, 导致师资力量流动性较大;再加上当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底, 不能正确地辅导孩子学习, 导致当地人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医疗卫生方面。由于政府对该村的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 该村诊所较小, 没有相应的硬件设备。除了能看基本的感冒发烧, 无力对常见急性疾病进行治疗, 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

劳动力方面。妥乐村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多数读完高中的年轻人外出到沿海地区务工, 而留下来的多为老龄化群体和儿童。由于经济来源单一化, 致使村民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得不到提高,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当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中的整体性、原真性措施还不够完善。

四、妥乐村保护区域与保护措施

开发多元化旅游项目, 积极挖掘当地特色, 充分创新和宣传本地文化及农业特色产品, 开展体验本地生活习俗, 促进住宿型消费, 这些能有力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提升其医疗与教育水平, 可将西部旅游开发作为契机, 引导扶持乡村医生进行深造, 系统学习先进医疗知识。同时当地政府应大力投入教育资金, 引进人才, 积极鼓励该村的学生外出学习。实行奖励制度, 积极研发旅游特色项目, 引导务工人员回家乡创业, 适当增加就业岗位, 使当地居民有事做、有钱赚、有收入, 促进旅游业向更优质方向发展。

事实上, 妥乐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对传统建筑、古桥、古井等修复过于粗糙。例如, 主景区银杏林最下端靠近小溪处, 有一座石桥, 石桥没有文字记录, 但从桥的原料及结构可以看出其年代非常久远, 应该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应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桥的两端因受洪水冲刷年久失修, 而现在在修复时采用的却是现代工艺的方式, 离桥不远处的古井所修复方法也是采用混凝土形式, 完全脱离了最原始时期古井周围环境的模样, 没有做到保持其原真性;居民楼房及西来寺、街道等古建筑的修复也没有得到太大改善, 因其古建筑均以木料为主, 在岁月长河中出现了腐烂及漏水现象, 古街道在修复时也没有从整体性出发进行保护性开发。为更好地把妥乐村先民们的智慧结晶传承下去, 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应的村庄保护规划, 不断提升村民的保护意识, 其措施如下。

(一) 总体原则

建筑类“修而不拆, 空而不建”, 在原有基础上只修复不拆除。非物质类“守而不遗, 离而不弃”, 保留物件真实性, 不掺假、不失真。

(二) 环境空间

首先, 对沿河岸及街道的古建进行维修治理, 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保护、更新和维护, 根据本地文化和区域环境, 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实施不同改造措施, 使其建筑与地方风貌保持协调, 并做到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提升建筑内部生活设施, 让居民喜欢自己的家。其次, 对生活区的周围环境空间进行整治:第一, 理清街道、河道及路网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妥乐村的地方整体空间结构和布局形态, 在沿河、沿街风貌地段内, 街道和河道之间使用多种组合方式。适当增加有趣并且接地气的观赏物, 并要充分考虑道路等级划分、两岸建筑物的功能与设施、各个地段用途等。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调整, 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特有的景观结构和景观特征。第二, 景观的可观赏性。妥乐村传统村落的景观节点一般在石街河道的交叉、转弯处, 这些地方往往会有古井、古桥、石磨等标志物, 应对这些小物件加以整理, 并注意尺度和环境营造。绿化整治主要针对沿小河沿古石街风貌地段, 强化滨水景观。

(三) 改善居民生活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明确妥乐村的建设发展,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改善建筑及整治环境, 严格控制水系附近的污染源, 建立水源的保护区域, 将古井保护起来, 及时修复居民房屋出现的损坏部分, 改善居民房屋内部空间;增强基础设施建设, 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使其建筑设施与传统的传统风貌保持协调, 同时, 因地制宜, 节省建设用地[2]。寻求科学有力的技术方法增强妥乐村发展动力, 使其成为保持传统文化中最朴真、最率真、最具有生活味的旅游村落。

五、结语

传统村落的保护要遵循村落整体性、历史事件真实性、合理开发利用性、可持续发展性和保护规划管理性的五项基本原则, 并将基本原则具体实施并应用在传统村落开发和各项保护规划中。发扬和保护传统优秀乡土文化、耕种文明、村落农耕田园和农村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等不可再生资源, 将山水、峡谷、村寨、流云、古树等美景融为一体是最终目标[3]。

如今,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己成为新时期地方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关注的重要问题。妥乐村拥有良好的古银杏环境, 保留着当地的文化遗迹, 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习俗, 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文化价值。这对目前的妥乐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参考文献

[1]蒋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 2013.

[2]钱惠良.传承江南藏书文脉精华弘扬瞿宅琴剑书香风尚:铁琴铜剑楼修缮体验[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 (4) :58-61.

上一篇:措施项目费下一篇: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