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歌传统研究

2024-06-23

中国的诗歌传统研究(通用8篇)

中国的诗歌传统研究 篇1

仙界地府、出神入化、隐身遁迹,天上一日、世上千年……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稀奇古怪的道教世界,给中国古典文学以不尽的养料、无穷的遐想,引发出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无数灵感。而这之中的道教诗歌则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一个神奇瑰丽的浪漫天地、想象世界,促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在中国道教史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从民间兴起到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文学史上,诗歌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道教对文学创作影响甚大,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游仙诗的创作。游仙诗作为一种漫游仙境之诗,本是起自道家方士,后来成为道教内外人士广泛采用的创作样式。在魏晋等时期,道外文人对游仙诗的兴趣相当浓厚,以至所作诗章成就甚至超过道内人士。如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贤、陆机、郭璞、沈约等,都属其中的佼佼者。

南北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文人南下,南朝文学得到了发展。道教方面,陶弘景对道教进行了改革,他总结了上清派的修炼方术,创立了茅山教团,建立了完整的道教神仙信仰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游仙诗的创作再度兴盛。就连溺信佛教的梁武帝也向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讨教。梁武帝曾写游仙诗,“水华究灵奥,阳精测神秘。具闻上仙诀,留丹未肯饵。潜名游柱史,隐迹居郎位。委屈凤台日,分别柏寝事。萧史暂徘徊,待我升龙辔”。诗中写到,成仙的要诀都了解,炼就的丹药不肯服食。开天的萧史请再徘徊,等我一起驾起龙辔神游,以享受人间欢乐。但是作为一个享受着人间荣华富贵的帝王,虽然也向往着成就一身的仙风道骨,却也贪恋着尘世的快乐。诗中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既贪恋尘世又仰慕仙界的双重心理,这也是除梁武帝之外,其他游仙诗人作品的基调和特色。

游仙诗的创作曾成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的一大时尚,许多道内道外文人创作了许多游仙诗,为当时的.诗歌风格形成带来深远的影响。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宋时期,道教由于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崇,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样一种崇道的氛围下,必然出现大量吟咏道教的诗词。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可谓非李白莫属。李白的诗歌,气象万千,变换无穷;时而雄浑豪放,时而澹远恬静;时而现实,时而虚幻。他一生留下的许多流传千古的优秀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永垂不朽。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除去他飘逸的诗歌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教信仰在他头脑中的根深蒂固。作为一个诗人,他继承前人诗歌成就而又发扬光大;作为一个道教信徒,他从道教中采摭大量的神话,并从道教的宗教思维模式中获得激情。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他的诗才。因而纵观李白的诗文,有许多是吟咏道教的神仙诗,当然更多的是受老庄道家思想濡染而创作的浪漫不羁、超然物外、孤高飘逸,一叹三绝、千古吟唱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李白的游仙诗,最有代表性的而是《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清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首诗,境界极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李白对瑰丽、美好神仙世界的向往。其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更是登峰造极,至今仍被人们反复吟诵。

除了李白,唐代诗人受神仙思想影响,并写有游仙诗的诗人很多,如杜甫、李商隐、李贺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教神仙观念对我国古代诗人的人生境界、追求和诗歌浪漫化表现手法的影响,无论如何都是不可低估的。

从魏晋到唐宋,中国诗坛上确实飘荡着一团团道教的云气,诗人们不仅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以反映道教活动为基本内容、表现道教理想追求的游仙诗、涉道诗,而且广征博引道教的神话典故,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诗歌传统研究 篇2

到了汉代, 汉武帝刘彻建立了大规模的音乐专署—乐府, 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词再配乐而演唱。乐府也有机关名称逐渐演变成入乐的歌词的名称。真正让诗歌成为歌词, 成为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并和音乐共存共荣的时代是在宋代, 据史料记载, 宋代的词牌达到870多个, 这个时期, 也不乏既精通音律又善于填词的文人雅士, 如周邦彦, 姜孳等, 他们自制曲谱自己填词, 称之为“自度曲”, 名家倍出, 后人从“凡井水处皆可歌柳词”, 可得知宋朝词以曲而扬名, 曲以词而和谐的繁荣景象。歌词创作凭借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 大大丰富了音乐的体裁和内涵。

流行歌曲也是时代的产物, 社会文化的产物, 也是大众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流行歌曲反过来又对大众的心理气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词和曲相得益彰, 使乐曲更显几分婉转雅致。当今流行歌坛令人耳目一新的当数周杰伦, 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演唱风格, 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成功, 这和歌词作者方文山的智慧劳作有极大关系, 而方文山正是以“写诗填词”的方式来创作流行歌词, 在他的流行歌词创作中体现了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 本文试从方文山歌词《千里之外》为例论述之。

中国诗歌注意音韵的和谐美。流行歌曲要悦耳动听的旋律, 在创作歌词时往往运用诗歌创作的押韵手法使节奏音韵扬抑顿挫。在《千里之外》这首歌词中, 方文山创作选用押ai音韵, 表达出婉约忧伤缠绵的音律效果, 如:风铃的沧海 (hai) , 我等燕归来 (lai) , 时间被安排, (pai) 演一场意外 (wai) , 你悄然走开 (kaia) , 除此以外还有外, 自在慨台开盖、折、代、该、爱、猜、待、苔等等。

清代文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诗杂著》一书中, 提出“东真韵宽平, 鱼歌韵缠绵, 各有声响”即不同的韵辙表达不同的情感。《千里之外》通过押ai韵, 营造出无可奈何的叹息般的执着等待的爱情, 由此看来, 方文山深得其奥妙的。

汉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 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 并沉淀在汉民族的心理意识中, 中华民族文化以含蓄优雅著称, 中国传统诗歌更是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优雅, 意在言外, 年在历尽宦海、阅历已深、心情安详的境遇中, 给自己找到的抒发情怀并寄寓劝惩的一种文字事业。他笔下的狐形象寄寓的是对人性异化来纠正的希望。希望起到“劝惩”和“因果报应”效果。如《唐西劳氏女》为体现因果报应的主旨, 书中大量作品都是在表彰孝子、烈女、节妇, 不厌其烦, 其意常在劝惩, 给人没有一点含蓄的感觉。

通过两部作品叙事风格的比较与研究, 探询两者叙事上的异同, 来总结这两部作品文化内涵, 确定作品的文化特征与价值。人们常说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标准, 要看它是否反映了重大的时代生活主题, 又要看它在思想与艺术方面能否有创新的东西。《聊斋》在小说史上的地位正是由这两个方面决定的。直接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 广泛揭露科举考试的弊端, 热情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 这在当时都是重大的时代主题。《聊斋》是时代主题的反映, 《阅微》是为维护统治阶级服务的产物, 所以两部作因此往往采取比兴、象征、对比、互文等修辞方法, 锤字炼句, 铺设场景, 渲染气氛。

“故事在城外, 浓雾化不开”“芙蓉外面采, 船形影犹在”两句无论是句法、声律、词性都两两对立, 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 把城里城外雾中的分别和恋人红颜如花、笑影相随的甜蜜往事组成鲜明对照, 方文山在歌词中采用对偶句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屋檐如悬崖, 风铃如沧海”, 比喻爱的艰辛与等待的执着, “一身琉璃白, 透明着尘埃”比喻爱的纯洁无暇。“那薄如蝉翼的未来”比喻等待的脆弱和无奈, 这些在中国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传统修辞手法把具体的实物和情绪感觉相联系, 将抽象实物化为具体, 是整首歌词流动着空灵生动的韵致。

另外象“透明着尘埃”、“诗化了悲哀”、“把结局打开”、“被岁月覆盖”、“无声黑白”这些词句或词用词类的活用, 或倒装变换词序、或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 打破日常生活的用语习惯, 不再是循规蹈矩的句子, 却写出了古典和现代, 大胆和含蓄, 熟悉和陌生。

这首歌词从整体上看, 无论内容字句都具有中国诗歌的传统意境。意指“意象”, 指文学作品中具体刻化塑造的形象, “境”指“境界”指产生于具体事物之外的东西。比如, 传达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等等。意象和境界和谐地辩证统一, 就构成“意境”。即“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含不尽之意见语言外”, 因此, 意境成为中国传统诗歌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

此外, 在这首歌歌词中的“我等燕归来”化用了宋代词人晏殊“浣溪沙”中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歌词中的“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犹在”化用了唐朝诗人王昌龄《采莲曲》中的句子, “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叶罗裙一色裁,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些歌词直接化用经典诗词的意境, 扩展歌词的内涵和外延。唤起中国人对诗歌传统创作的深刻记忆。

屋檐、风铃、沧海、诗化、尘埃、淋湿、悲哀、琉璃、芙蓉、船行、梨花、青苔一系列古典意象缀满整首歌词, 杨建出一幅思远怀人的经典境界, 从这些意象中我们理解了分离之后送爱人到千里之外的缠绵不舍, 在如注如诉如怨如慕含蓄忧伤的离别背后还饱含着对纯洁爱情的坚贞等待。情由景生, 景随情动,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自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外雨落花台, 我两鬓斑白”的时候, 即使“生死相猜, 也要一生去等待”多么刻骨铭心的爱的境界!

方文山与周杰伦合作在近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蜗牛》等近200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并连续6届入选全国金曲奖。方文山以自己的创作实力和实践证明了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继承中国诗歌的文化传统, 才能够在21世纪开出绚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品在主题的层次上已经有了高低之分。通过本文的初步比较, 可以揭示作品的内涵, 正面它们的利弊、长短, 对于理清它们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蒲松龄.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 (会校会注会评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2]吴波.《阅微草堂笔记》“寓言型”特征及叙事模式.怀化学院学报.2002, (12) :58.

[3]韦斯克·沃伦.文艺理论.三联出版社, 1984:72.作者简介:

重归中国诗歌的风雅传统 篇3

在这个商品经济横行和娱乐至死的时代,诗歌的命运是孤寂的,只有诗人被恶搞,或发生诗歌丑闻事件的时候,诗歌才被大众关注。甚至现代人还嫌不足,要拉古代的伟大诗人来开涮,让诗歌斯文扫地、风雅沦丧。

对诗歌而言,这无疑是历史长河上最严峻的时刻。

欧美风雨东渐以来,虽然西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正在促进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但从目前的现实而言,中国文化的伟大传统有危险,而新的法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西方文化的精髓并没有融入中国本土文化。这就是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非驴非马的意思了。

笔者在写作《从风雅到风骨——汉语诗歌书写的转向与个体审美精神的确立》的过程中,愈发认识到汉语诗歌自身传统的伟大,这就是“风雅的传统”。在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杜甫,也许这是一个契机,让偏离了轨道和方向的中国诗歌,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并回到这个传统来。

所谓风雅,就是诗歌作为一种悠久的抒情方式,其赞美、想念、哀叹、讽刺,皆要合于度,归为雅正,发挥“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政治教化,汉代的《毛诗》就是对《诗经》的一种蔚为壮观的政治学解释。儒家用诗歌行教,这其实是一伟大的创造。

把高度精神化的诗歌纳入到礼仪教化的政治秩序中,并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神圣使命,这正是所谓的中国礼乐文明高度成熟的象征。人们通过创造诗歌来参与政治,褒贬美刺,改善风气,齐正天下,好比是今人津津乐道的政治共同体的“公共空间”,成为古代中国最为文明化的精神空间。

同时,诗歌作为一种言说之法度,比兴和四言的大量运用,使得《诗经》具有审美的价值。比兴生发了大量美好难忘的形象,四言则赋予诗歌以形式美感。而曹丕提出“诗赋欲丽”后,以及“风骨”的发现并成为一种审美范型后,诗歌自身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曹魏三大政治家亲自主导了诗歌实践和审美法则的确立,使诗歌不但没有完全疏离政治,反而以一种更加普遍的审美风气贯通和吹拂着当时的政治空间,扩展了风雅的内涵。

在历史长河中,风雅与风骨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传统,风雅是大传统,风骨是小传统,而作为审美的诗歌和教化的诗歌,从来不是相互独立不相往来的,而是相互影响,难解难分。唐朝出现了两座无与伦比的诗歌高峰,这就是李白和杜甫。而他们就是集风雅与风骨于一体的大家。

李白被人誉为“风雅之嗣音,诗人之冠冕”,或与另一位复古诗人陈子昂并列起来评价:“陈子昂悬文宗之正鹄,李白曜风雅之绝鳞。”而杜甫自称“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如果说李白更多继承了风雅传统中的审美(抒情)的一面,杜甫则更多发扬了风雅传统中的批判现实(叙事)的一面,美刺教化的一面,并赢得了“诗史”的美誉。

对于当代诗歌而言,如果我们要拯救诗歌被丑化的形象,就要像杜甫一样,再次拥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再次展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胸襟,再次心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悯情怀,让诗歌回到社会教化的道路上来,重新发挥诗歌的批判和美刺的功能,起到“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当下所谓的口水诗、下半身诗,不能振奋人心(不能“兴”),无关现实痛痒(不能“观”),与大众疏离(不能“群”),也难以反映民间疾苦(不能“怨”),几乎成为个人自怨自艾甚至低俗趣味发泄的方式,诗人娱乐了诗歌,也为大众所唾弃和娱乐。历史上不乏其例,六朝诗歌风格纤细而靡弱,乃至变成浮艳淫丽的恶俗,其后果是亡了国,带头写淫诗的君王成为阶下囚。

杜甫之所以能成为“诗中圣哲”的原因,乃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以诗行教的国度,其身后有伟大的风雅传统,这也是积极入世的儒家传统。作为诗人,杜甫也是一个耿直的儒者,当朋友房琯被罢官时,他敢于仗义执言上疏皇帝,最后自己也被贬官。可见,古代的儒者并不都是什么“封建专制”的维护者,而是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道德理想,更何况一个赤子诗人呢。

在白话文冲击和西方诗歌影响下,汉语已经散文化、碎片化了,当现代人把拖沓的散文分行当成诗歌还洋洋自得时,杜甫则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每个句子上下工夫,甚至“字字不闲”,皮日休说杜诗“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其在艺术上字斟句酌的精神足以为后世法。

当代诗歌为什么很难产生耳熟能详的经典句子,为什么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有点“面目可憎”,乃至被当作口水诗,其原因即在于此:古人作诗是以字、句来计算,现代人作诗却是以篇、章、部来计算,自然不能等量齐观。

杜甫在格律对仗方面是一个巨人,也是一个革新者。这源自于汉魏以来的风骨传统。风骨作为一种美之法度,要求诗歌内在的情感节奏(风)和外在的文辞形象(骨)达到协调,内容和形式要达到完美统一,文辞在质朴和华丽之间也要达到平衡。在这个要求之下,中国诗歌形成了悠久的炼字传统、对仗传统,从而让汉语诗歌焕发出异常简练、清晰、谐和的美。

杜甫离开我们1200多年了,他在大唐王朝行将衰落以及发生大变乱之际,以诗歌为武器,复兴了古老的风雅(乐府)传统,记录了那段历史。在我们这个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时代,我们纪念杜甫,还能否发扬他的批判现实的精神,不是让大众娱乐了诗人和诗歌,而是让诗歌嘲讽历史和现实?

如果舍近求远,不从中国伟大的风雅和风骨的传统中去寻找复兴汉语诗歌的资源和力量,而唯西方的某主义是瞻,则会离大众越来越远。

中国当代诗歌问题研究 篇4

201009808843 白国英

指导教师 段春旭

【摘 要】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诗歌研究处于相对边缘性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水准和它所取得的成就很低。中国当代文学中诗歌所取得的成就,绝不亚于小说,更不亚于散文和戏剧。也可能正是诗歌,才在很多方面充分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应用水准,也经常起到引领文学风气的先锋作用。但已有的成就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事可做,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领域中仍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具体在诗歌史的研究方面,从不少学者和批评家的最新研究中,从一些不断新发掘的史料中,以及诗歌现实的巨大变动中。

【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 问题 边缘化

一、中国当代诗歌现状

风起云涌,门户林立的中国当代诗界现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期,朦胧诗的兴起与成熟,到世纪之交网络诗歌论坛的风行,涌现出大批的诗歌作品与优秀的当代诗人,促成百家争鸣的现状。这二三十年,尤其是互联网这一交流平台,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更为自由的发展契机,诗人即时发表作品,诗歌刊物编辑在网络中选稿已相当普遍。自然,由于诗观不同、立场各异,争论也是在所难免,甚至出现过不小的振荡,乃至给诗坛造成负面的影响,大有群雄并起之状态。

这里和上文可合并起来不少新生代诗歌作者,以此为由,不惜脱离大众,给新诗冠以“尖锐、先锋、前卫”的意识。主要体现在:时代变迁与发展,给诗歌作者在题材选择上带来多种途径,伴随这种多途径,也使诗歌写作者在题材的运用与把握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误解与偏离。主要引发于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误读,对凡事皆可入诗,这一古训的误解。从而,把当代诗歌引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不能回归诗歌面目的凌乱局面。

中国当代诗歌早已摆脱“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借鉴甚至模仿的状态,以及从古代诗词演进现代诗歌的这一蜕化过程,历经百年沧桑,其中,也有停滞与迷茫甚至困难时期,但从总体上看,现、当代诗歌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还是随着社会发展与前进的步伐,一句话,诗歌在中国绝不能脱离社会,摆脱读者。

我们回首各个不同时期,那些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新生的诗人,闻一多、徐志摹、艾青、藏克家、穆旦、郭小川,余光中、杨牧、抒婷、北岛、孙文波、西川、海子等等,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那一时代的代表诗人,他们曾处于中国诗歌不断演化的最前端,带动大批后起的诗人,觉悟的诗人,知道当代诗歌该如何去写的诗人。是他们真正确定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地位,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才能在社会、在大众的期待下,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当代诗人。

这里和上文可合并就目前中国诗歌的状态,不少诗人敢于举起“先锋”的旗帜,并非要脱离母语写作,写的还是文字与分行的诗歌,尚不能脱离身边万物,亦不能摆脱将感悟用语言来传达,至再现的过程。所谓的先锋写作,无非在视觉与感知上给人眼前一亮,使得作品进入了陌生化的起点,但,毕竟是一种超越,还算是可喜的。

合并但是,有一些写作群体的形成,在不顾一切地疯狂的摇摆,这些声音只能加重中国当代诗歌的负担。比如一些“垃圾派”“身体诗歌写作”“口语诗写作”等等。但其中,不乏也有好的作品。

诚然,诗歌的视觉传达技巧,对于任何诗歌写作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按审美构成来说,一部艺术作品的完成,还要最终倚赖于大众的评审,诗人作品与读者的完美结合,最终才能决定诗歌的好坏。对于“垃圾派”等当前的诗歌写作方式,大多人持观望态度,包括一些诗人及诗歌评论家,他们寄希望于多种渠道的写作方式,能给当代中国诗歌带来繁荣的局面,诗人与读者大可以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去欣赏、去评定。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另类的诗歌写作中,在技法与传达尝试上,的确有着突破,甚至给人一种新鲜的活力,包括一些“口语诗”。对于这些诗歌,我们不能持有全盘否定的态度去恶意地抨击;它们的出 1

现,很有可能带给中国当代诗歌新的出路,同时,负责的诗人不管存在于什么样的派系(这样说也是情不得已,诗人不该分出这些派别),他们都是坚定的独立写作者。只要不是抄袭,不是跟帮演绎闹剧,只要是肯于为中国当代诗歌体现自己的写作价值,他们的存在就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但,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这些变化逐渐形成两种影响,一是诗人写作的独立性意识加重,即冲破体制束缚的自由写作趋势。这种影响体现在,诗人在写作与发表作品的过程中,常以自我满足为目的,抛离社会因素,以追求诗歌内部的素质为第一要著,从而与社会之间陷入一种距离感甚至不可融合的地步。同时,在基于此的诗歌写作过程中,不愿去回应社会的问题,使诗歌沦为真正孤立的艺术形式。

二、新诗歌呈现边缘化

现在,新诗正逐渐离开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特别是远离群众,走向边缘化。

其具体表现为:在社会上很少见到新诗。在口头上,除了有的诗歌团体内的新诗人及诗评家之外,群众不说新诗,不理睬新诗,新诗朗诵会很少举办,即使是偶尔举办,参加的人数都很少。在视觉上,出版社不愿出版新诗,出版社愿主动出版新诗集的很少,诗人要找其出版,则要书号费或包销。在综合性的日报、晚报副刊上,很少刊载新诗,偶有少量点缀,质量也较差。在市场上,处于经济生活的边缘。于是形成报刊亭很少出卖诗歌刊物,书店主要卖台,很少摆放新诗集。在高科技领域:新诗被—些以音响与荧屏为表现手段的高科技领域排斥在外,处于信息化时代的边缘地带。现在的戏剧与时俱进,电视剧占领荧屏中心位置,成为群众生活不可须臾离开的事物;流行歌曲抢占音响市场的制高点,—盘光碟上市就是数十万张。在电视与光碟领域,很少看到新诗影子。新诗的研究与评论家数量在减少。由于报刊少载新诗,以致一些文科学术性刊物不大欢迎评论当前新诗人的评论文章,导致一些新诗评论家停笔去从事其它写作活动。致使新诗评论队伍在缩小。

造成新诗边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现在的新诗,好诗也有,但是不够多;大量是老一套,或是自我沉吟的过了时的调子;有很多人写诗是让你读不懂;等而下之是黄色下流。你不关心群众,不让大众读懂并欢迎你的诗,你的诗却要别人掏钱买,这是不公平的事!第二,诗的形式怪异。近些年有些新诗人学习现代派,或模仿后现代主义,自称为“第三代”,不是吸取其精华,而是得其糟粕,搞结构性解体与非文化的结果是新诗越来越脱离中国实际,脱离人民大众的口味,有些诗愈加散乱化与口水化。在意境上,意象模糊、颠倒黑白;在音律上,不讲音节、没有韵律。让人见而弃之。第三,诗人创作小众化。有些新诗人处于自我小圈内、或者说象牙之塔中,继续耍弄自己脱离现实的玩意儿,而自“夸大口”,自许清高,还说什么,诗是自我情感流露,不必要别人理解。处于边缘地带而自以为荣,能不悲乎?第四,新诗创作、阅读、批评存在问题。中国新诗在创作与阅读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现在有不少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声势不小,但其中大多数人的诗歌文本不仅对于业余读者来说构成了阅读接受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对许多有较高诗学素养的专业读者,也构成了阅读接受上的严重挑战。这些诗歌在语言运用、意象设置及诗思方式上大大偏离诗歌的阅读规范与审美习惯,整体风格过于晦涩或怪异,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当代汉语诗界极端的“个人化”写作与“贵族化”写作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初衷与它的后果都是要让诗人的写作变成一种与一般读者无关的、高不可攀的写作。

三、如何改变不良现状

今后诗歌的出路在哪里?一是要崇高,反动崇低。诗人要写出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有积极意义的作品,要始终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始终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要抒写对生命的感悟,对理想的探寻,对现实的思考。二是要建构,不能结构。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尤其古诗语言的凝练、意境的优美、用韵的自如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然,还应该学习外国的诗歌艺术,如象征、通感等手法。三是要审美,不能审丑。美和丑是一对矛盾,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美的诗歌从形式上看比较整饬,从内容看不但言之有物,而且给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所以,作为一个诗人,我们就应该写出美的诗歌,借以感染读者的心灵。四是要明朗,不能晦涩。不论任何文学作品,只要发表出来,总是要让人看的,就应该写得明白晓畅,让大家读后知道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而不能故意在语言上设置障碍,让别人读不懂,这是有悖于诗歌创作的。当然,2

我们不反对诗歌写得含蓄朦胧,但总要言之有物,空洞的语言是经受不住考验的。

(一)加强新诗的现实性

新诗必须正视现实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要改革要首先改革内容,敢于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描写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深刻反映现实。一时不能发表,不要着急,歌德《浮士德》写了六十载,左思《三都赋》写十二年。要相信社会在前进,将来发表出版,说不定是洛阳纸贵。

(二)在诗的艺术形式上,新诗要与传统结合创造新的形式

现在很多诗人以第三代或后现代派自居,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自绝于大众。而在学习吸取外国诗派时,不脱离中国国情的诗人还是有的。如像南京诗人蔡克霖那样,吸取后现代派诗之长,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时俱进,走自己的路而上下求索,是难能可贵的。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新诗的市场,回到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去,这是走出边缘化误区的首要途径。

其途径之一是像东方诗风那样倡导新诗格律诗,以疗救目前新诗无韵无味的通病。这样作的好处是:

1、能纠正当前新诗界的反结构、反韵律的歪风;

2、使新诗能够朗诵或演唱,逐步向流行音乐靠拢,找回失去的市场;

3、建立新的诗风。再者是要与市场结合,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最好是向音乐性靠拢。向流行歌曲学习,找回诗的市场,争取能广泛在群众场合朗诵。新诗人与流行歌曲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流行歌曲与高科技结合得很紧密。音响光碟,激光剧场,容量广阔,市场宏伟。其中有许多好诗。新诗向他们学习,可以搭乘音乐翅膀,飞向广阔市场,挽回新诗的颓势;而因流行歌手及其歌词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其创作歌词的支持者,限于水平,许多流行歌曲,千篇一律,口水化,缺乏应有的意境深度与艺术性。如果有水平高的新诗人能为流行歌手写出一些好诗,进行演唱,势必更加扩大与流行歌曲的阵地与声势,取得双赢。这种情况若能重新出现,则是能把新诗推向广阔市场、走出边缘化误区的好途径。这里没有进行修改,应补充一下:古代诗歌多有吟唱之风,可见诗歌创作与歌唱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现代诗歌创作是不是能继承这一古老的传统呢?

(三)多创办一些发表诗歌的阵地

多创办与开辟一些发表诗歌的阵地,尽量争取多办一些刊物,刊号受限制则多设立些新诗网点,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青年人参加一些诗歌活动。

互联网上的诗网点的兴起,对打破诗刊物刊号专利资源的垄断有很大好处,既开了自由发表言论的风气;又为年轻诗人发表诗歌开辟了阵地,像安徽《诗歌报》那样,既办文字版,又办网络版,并发表了许多好诗好文章的创举,值得肯定与提倡。

(四)树立艺术民主的创作理念

当下的中国新诗只有建立并维护一个良好的诗歌生态环境,中国当代诗歌才可能真正走出低谷。自上世纪末迄今,在中国当代诗坛,搞圈子、拉山头,党同伐异的现象屡见不鲜,美学风格、诗学趣味相同或相近的诗歌群体通常对其他诗歌群体持排斥态度,并且往往互相攻讦,这是文人相轻的民族劣根性在中国当代诗坛的典型体现。这种不良的诗人人际关系务必尽快朝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诗人内部的分裂与不团结会直接恶化诗歌创作环境,并严重内耗中国当代诗人的艺术生产与创造力。进一步来说,当代中国诗人只有树立艺术民主的理念,承认并欣赏那些同行们出色的艺术创造,所有汉语诗人的艺术创造潜能才能获得真正的释放与发掘。

(五)建立相对的诗歌标准

目前汉语诗歌的标准较为混乱,只要是分行文字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被称为诗歌。“诗歌垃圾”常常也与“诗歌黄金”等量而观,许多读者与行家的诗歌判断力陷入了“瘫痪状态”,这种局面的确相当糟糕,必须使之加以彻底或较大改观。

诗歌的定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诗歌的评判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是,诗歌的标准,即诗歌之为诗歌的基本元素,却轻易不能加以否定或“颠覆”,可以把尺度理解为诗歌中变动的因素,而把标准理解为诗歌中不变的因素。就诗的标准而论,它在语言的提纯、想象力的持守及对生活的诗意发现上具有自己规范性的要求。这三项元素依然是当代诗歌基本而重要的标准。按照这一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好诗与坏诗、真诗与伪诗之间的本质性区别。

(六)重视塑造良好的诗人形象

现在有许多以先锋和前卫自居的诗人极力强调或炫耀自己的诗歌天赋,主张把诗人的人品与文本彻底分开,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有意无意地纵容自己的人格朝脱离社会的方向发展。于是,人们经常看到许多诗人以愤世嫉俗或神秘怪异的形象出现在公众场合。他们自觉可以行为乖僻,不通人情且为所欲为,殊不知,这些诗人因为外表怪异内心疯狂,缺少必要的理性,结果导致大众对诗人存在深刻的误解与偏见,认为诗人不是“疯子”就是变态的“悲观厌世者”。

诗人如果不对自己的人格形象负责,其结果不仅会让所有的诗人的人格形象受到损害,也会让当代诗歌本身遭受伤害。前两年有些年轻诗人在网络上到处播散“下半身”写作的言论,又有些年轻诗人在网络上倡导“垃圾派”写作的诗歌主张,这些偏激、叛逆的言论使得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对诗人唯恐避之不及。如果诗人失去了社会的信任,自身的形象被人为地“妖魔化”了,诗歌也就失去了传播的门径与可能性了。

一首好诗,是作者深刻的反省与对现实的倾诉,相比之下,伪劣的诗歌终究会为人弃置。在诗歌生命意象形式与叙述内容之间并非不可逾越,在这一范围内,对诗歌的评论仅限于它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穿连,或者说成是美学手段的运用。但无论怎样,诗人永远不会忘记与这个世界的万物进行深刻的对话,时刻怀有悲天悯人的火热之心,时刻不忘对这个社会倾注人文关怀,时刻保持一种恭敬的内心对待自己的作品,时刻不忘与读者进行后期的沟通,只有这样,中国当代的诗歌才能继往开来,取得辉煌成就。

结尾应对全文做一总结。

参考文献:

中国的诗歌传统研究 篇5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现代养生的理念,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等3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价值,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体育养生;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讲求神行俱养、天人合一、主客相关和动静结合的运动方法,强调顺其自然的适度运动观念。在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制约了竞技体育对抗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使得竞技性项目转型于娱乐或表演性特征项目;现代竞技体育在训练技术方面传承了诸多传统体育养生理念。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原则。

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地摸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总结和概括出了一些重要的特征和原则,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体育锻炼,并取得较好的养生效果。

(一)重养神。

清静是我国传统养生中最主要的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清静为天下正”“少私寡欲”,在《养生论》和《黄帝内经》中都强调了心神安宁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从以上古代传统文献中的论述,无不说明心神清净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聒噪,从而守住机体蕴藏的神气,否则会对人体神气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和消耗。同时,人们在平时还要降低嗜欲,减少私心,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在前人静养的基础上,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静神”主要是指精神专一,要摒弃一切杂念。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养生家所倡导的静神,是指神用不过、神静不用、神用专一,既脱胎于道家而又高于道家。

(二)通经络。

通经络主要是指要保持人体的经络之气畅通无阻,如果经络不通,就会使得气血不和,从而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在传统体育养生中,练习者要重视保持经络的畅通,以避免灾难疾病的发生。

其中,“决生死”是说人体经脉的功能能否保持正常,是决定人生死的关键。人体中经脉纵横交错,内联五脏六腑,外联皮肤肌肉,人体的各器官、各组织都需要依靠经络来达到内外相通、阴阳交贯。而如果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的脏腑功能就会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处百病”主要表明了经络的顺畅运转对疾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疗效。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这也是强调了经络的畅通运行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维持气血的正常补偿,增强人体的抵抗和康复功能;“调虚实”是说人们在患病之后经常用虚症和实症来对病症的性质进行说明。中医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其中实症是指病人病邪盛而导致的正气为虚,即正邪在激烈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症候,而虚症则是指病人正气虚衰,机能减退,身体抵抗力低下而表现出来的症候。因此,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症,要注意采取不一样的手法,从而调整病人的虚实功能,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

(三)调气机。

《黄帝内经》中有“百病生于气”的观点,这里所说的气是指气机,就是说人体产生的许多疾病,都与气机运行的紊乱有密切的关系。

气在人体运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只有达到平衡调和,且无偏盛偏衰才能维持人正常的生命。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因此,只有调节好人体的气机升降,才能维持人体各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四)顺其自然。

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指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就是说人和天气是相通的,人身上的阳气如果能像天气般清净光明,就能使情绪和平安静,顺应了这个道理,阳气就会充足,就能保护人体。这样,即便有贼风邪气,也无法伤害到人体,这是因为顺应了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和次序。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要领。

采用传统体育养生锻炼时要求身体姿态端正、呼吸匀长缓慢,精神意念贯注,主要是指在功法修炼时必须做到调身、调息和调心。有人称其为练功要旨,也有人称为三大要素。调身主要指体育养生者通过正确的练功姿势、动作和形态,形成良好的坐姿、站姿、走姿和卧姿等,从而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肌肉、骨骼等的运转奠定良好的形体基础,促进气血和经络按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利于神气和精神的通窍,调身讲究舒适、自然。调息也称作调整呼吸,调息是指有意识地对呼吸进行调节,使之与意气协调发展,呼吸的停顿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需要选择舒适的练习姿势,使身体和情绪得到充分放松,调气的效果需要长期的坚持,练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要素、原则和规律,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使呼吸趋于深、细、长、匀,达到活泼的境地。调息的目的是通过集中精神地对气息进行循环调节,吐故纳新,获得身体与真气的.焕发。调心法是通过精神意识与思维训练来达到练神调心的。古人认为万物生长依靠天地供给能量,而人是万物之灵,有生命、有意识、有精神,而意识精神又受思虑因素所扰,所以应练神调心。练神调心的方法有4种:意想放松法:主动以意识引导身体各部放松,并使思想相对集中,以解除身心紧张状态;注意默念法:默念字句、默念词句、化杂念为正念,这是集中思想常用的方法;意想数息法:默数自己呼吸的方法,有数息和随息两种;排除杂念法:排除各种思想杂念与干扰,集中注意力。

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类别繁多、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纵观传统养生诸法,常以调形、调息、调意分类。然而由于调意常贯于调形、调息之中,故多以调形、调息来分类;其次,还以动、静来进行分类,动静也只是相对而言。以调形为主诸法,形虽动,但意集中。总之传统健身运动诸法是动静结合、身心皆调的整体养生法。以调形为主的运动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以调息为主的有放松功、内养功等。

三、传统养生思想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一)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下,受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在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养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追求天人合一、身心协调、伦理与心理等和谐发展的思想,以及重情操、重道德的理想,因此具有中华特色体育养生的思想和身心统一的养生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对抗性特点、运动员素质和发展趋向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西方竞技性较强的激烈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和形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传统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具有显着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在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遭遇瓶颈,而温和性、娱乐性的非对抗性运动项目往往具有较好的普及程度。在具有竞争和对抗特点的运动项目中,人们也乐于选择更为平和稳重的项目,例如在球类运动项群中,我国运动员在乒乓球、羽毛球等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上具有较高的造诣,而在对抗性较激烈的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群上却处于弱势,人们对类似于拳击这种体力对抗性运动项目更是存在较强烈的排斥心理。可见,在传统养生体育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中庸、温和的运动项目的选择偏好已根深蒂固。

另外,中华传统养生思想阻碍了娱乐性体育运动项目向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过渡与转化。例如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竞技特征的挖掘潜力,由于伦理道德的养生思想,逐渐磨灭了武术的技击、对抗和竞争的特点,成为弘扬民族武德的标志产物,成为表演性、技巧性和文化性的主流发展趋向,武术对打的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对抗性,但是传统养生思想主张技巧的表演性。

我国的足球运动来源于齐楚年代的“蹴鞠”,是一项广受人们喜爱的娱乐运动项目,曾盛极一时,随着花样、技艺的不断改善和趋于精巧,其对抗特点也逐渐被磨灭。汉朝时期,人们主要通过“蹴鞠”的运动方式提高士兵的身心素质,然而其竞技特征仍旧没得到发扬。古代的“人马合一”对抗体育项目“马球”,在李唐发展时期被大范围地普及,由于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因而广为流传,享有“马球势”的盛史。然而唐朝后期,在“骑兵优于步兵”的观念下,逐渐取代“蹴鞠”,成为锻炼士兵身心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逐渐销声匿迹。

(二)对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的影响。

竞技体育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注重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其中包含运动员的耐受力、承受力和爆发力等力量训练,一个运动员的承受极限对整个比赛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现如今运动负荷极限已成为衡量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中可知,我国竞技运动员的极限承受能力较发达国家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竞技技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原因之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承受极限能力认识上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是保守观念的存在阻碍了训练水平的提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生存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传统历史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主要定义为“健康长寿”,因此尤为重视对健康活动的提倡,一切活动要以健康长寿为中心开展。在道家的传统养生思想下,强调一切顺其自然,即“顺天命”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老子和庄子是最具代表的人物,二者注重对生命的延续,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生观上,认为功名不利于生命,提倡“无欲”“复初”.道家的传统文化弘扬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约束人们的道德和行为,同时也提倡了一种顺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养生原则和方法。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养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体育活动也多以温和、自然和适中的项目为主,运动承载力的安排也适可而止。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即人体需要不断的运动来获得健康,但却不能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否则只会对身体带来损害,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养生理念下,运动员无法承受严苛的训练过程,并对调控竞技状态、比赛中的身体接触对抗等训练手段存在排斥心理,认为这种训练手段是对身体健康的摧残和消耗。在社会舆论、心理抵触和传统养生观念的综合影响下,对竞技运动高强度、高负荷训练方法产生逆反的消极情绪,严重制约运动员潜能的挖掘和发展。

(三)对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的影响。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涉及的养生观念为竞技体育训练的整体调控提供了积极的主导和指引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神形相关论”.“神”指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精神和心理,“形”指躯体,古代养生观中将“意”作为核心内容,“心”“神”与“意”相通,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神形相关论”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整体性,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一养生观与现代的体能、心理、智力等素质的结合训练不谋而合

二是“人天相关论”.古代重视“天人相应,合于自然”的传统体育养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关,现代训练理念中愈加重视场外天气、环境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可见“人天相关论”与现代训练的整体调控存在内在的联系。

三是“主客观相关论”.古代强调养生主体对自我身体的保养和调理,养生的关键取决于养生的人对自我的约束,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包含的主体性、自控性和自我性。在现代体育训练中,运动员的自我监测和调控对训练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现代训练技术中反复强调采用主体自控,结合教练员、管理人员的外控作用相统一的重要性。可见,传统“主客观相关论”养生观与现代的自控式训练理念如出一辙。

四是“动静相关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本质属性,在阴阳学说和《周易》中提出了动静互涵,练养兼具的理论,因此产生了“动静结合”的传统养生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带动了相关的体育养生方式,例如传统的气功和导引术等,二者将动静和谐统一,产生了较好的体育养生效果。在现代体育训练理念中被广泛吸收和借鉴,例如竞技比赛前的竞技状态调控、心理训练,以及比赛后的恢复性训练和康复性训练等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思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健康创造的奇迹和贡献。传统体育养生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文化环境、精神健康和民族认同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质。由此可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现代体育产生的价值和影响,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3]陈晓莺.武术运动中的传统养生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6).

[4]吴俊琦,吴俊涛.中医养生和运动养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4).

[5]刘喜山.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8).

中国的诗歌传统研究 篇6

珠宝首饰自古以来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直接反映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中国与其他国家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珠宝首饰的设计理念也不同,在珠宝首饰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打造本民族的珠宝首饰品牌和特色。

1中国传统文化对首饰设计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首饰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其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地方特色,悠久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我国珠宝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不论是在金属的加工,还是玉石的加工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例如,我国古代首饰文化中,各种玉制的首饰都受到了很大的推崇,在不同的统治阶层中,都佩戴玉器以显示身份的尊贵;在唐宋时期的步摇、梳蓖等更是比前几个朝代美观,明代除了几种常见的首饰,如钗、手镯、玉佩之外,在凤冠的造型上更是十分独特,基本达到了无可企及的程度。在中国近代首饰发展过程中,清宫中的主要首饰是头花,大多是以珠宝镶嵌制成的,如故宫中收藏的红宝石花头花、蜻蜓蓝宝石等,制作比较精美,使得各种图像栩栩如生。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珠宝设计工艺和理念,具有十分强烈的东方文化色彩,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现代珠宝首饰设计时,要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努力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珠宝首饰,逐步引导现代的首饰文化以及市场消费需求,打造属于我国自己特有的首饰文化和首饰品牌。

2中国传统文化与珠宝首饰相结合的应用

(l)珠宝首饰的设计造型。根据国内各大珠宝品牌发布的一系列产品信息来看,当代的珠宝首饰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商业首饰和艺术首饰两方面。首先在珠宝首饰的设计造型上,龙凤的造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龙凤呈祥这个主题,十分符合人们千百年来的审美喜好,在国内的珠宝首饰设计品牌中,基本都会设计到这个主题。例如,在的瑞士巴塞尔钟表和珠宝博览会上,潮宏基珠宝所展现的紫气东来凤影系列,它将东方文化中的凤凰融入珠宝首饰设计中,获得了很多设计师的好评。这是由于凤与龙一样,有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心理上给人一种美感,深受每个设计师的喜爱。其次,像宫扇、窗花、锣鼓这些设计造型也深受设计时的青睐,这些传统的造型元素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所承载的寓意已经能够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人们能够很好地理解设计师在设计时候的理念和想法,也能够很快接受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因此,珠宝首饰设计师们要注重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应用,在设计时充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之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2)珠宝首饰的设计装饰。装饰并不是单纯的表面装饰,它还包括对珠宝的造型、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综合处理和把握,使得各个方面都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我国的珠宝装饰都讲究有图必有意,如在设计中出现的鱼和莲的造型,这与连年有余的寓意相互呼应,从面展现美好的寓意。在目前我国的首饰设计中,图案和纹样是最主要的装饰元素,许多的花卉卷草、西福寿纹、珍禽瑞兽等,都是目前珠宝首饰设计中的重点装饰题材。装饰纹样在珠宝首饰的设计中,还要着重考虑美观的功能,要确保在不破坏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避免装饰过分所带来的不协调问题。这就需要珠宝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点、线等细节问题,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使得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更加和谐、朴素自然的形态,使得作品的理念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3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发展创新

近年来首饰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首饰的款式以及设计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别,未来的首饰发展趋势会逐渐转向多样性、装饰性。此外,由于首饰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种情感上的消费品,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这就给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引领时尚的目光,同时,还要深刻了解珠宝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强对社会人文情怀的美注,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见解融入珠宝设计之中。

(1)立足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从最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因此,珠宝设计师在进行首饰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和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珠宝首饰设计的未来,只有充分立足本国文化,走中国特色首饰设计和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中国传统的花丝工艺,其造型比较逼真,图案也比较复杂有内容,在制作工艺上也比较精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古代,花丝镶嵌工艺就已经被作为一种皇室贵族的珠宝饰品设计工艺,因此,在现代的时尚珠宝首饰设计中,要充分学习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珠宝首饰设计中,以传统文化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这样不仅可以赋予传统工艺更多新的意义,还能够推动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相互融合和发展。

(2)重视人本主义的创新。在进行珠宝首饰设计时,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从佩戴的舒适性、使用性、功能性几个方面着手,争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在进行设计时,使用的元素不应该过于烦琐,由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可能都将其融入珠宝设计理念之中,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愿望,挑选具有深刻寓意的元素进行设计。例如,龙凤形象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玉自古以来也有辟邪、保人安全吉祥的寓意,此外,还要许多的珍禽瑞兽都有各自不同的寓意,要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设计的材质、线条以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加以合理的想象,充分赋予我国珠宝设计自己的设计理念,逐步打造自己的珠宝品牌。重视人本主义的创新,即美注不同的消费人群,将创新的理念渗透到为每个消费者服务的理念中去。就目前来看,消费人群已经收入较高的人群,过渡到现在的普通市民中,消费市场也实现了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发展,因面,在加强人本主义的同时,要重视不同的消费人群,重视他们的.购买需求和动机,以及购买行为的类型等,使得珠宝首饰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从当今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从刚出生的婴儿,直至垂暮的老年人,都是珠宝首饰行业的消费者,珠宝首饰设计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的设计,充分保障消费者佩戴舒适,和谐美观的要求,将人本主义的创新精神真正地落到实处。

fan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范文网】

(3)转变设计理念。重视设计理念的突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设计灵感上,要拥有充分的设计自信和设训-理念,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不断学习,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然后将各种灵感进行融会贯通,建立一个切实可行又不落俗套的目标,充分把握整个首饰设计界的现状,找出未来设计发展的突破目,不能够照搬其他国家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要树立属于我国独特的设计理念。其次,在设计方式上,要实现有效的突破,目前,珠宝首饰正朝着个胜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对珠宝首饰设计进行传承和创新,是目前国内首饰行业发展的普遍需求。因此,在进行珠宝首饰设计时,注重具有大自然或者特定含义的造型设计,同时还要保证制作工艺的精良,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设计的需求。最后,在设计人才方面,还要实现人才资源的突破,目前,很多的珠宝首饰公司和设计时,被市场左右,失去了创新的平台,缺乏个性化的设计,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大的瓶颈,这样自身的作品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自身的潜力也得不到发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珠宝首饰设计行业要加强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如中国传统工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为珠宝设计行业所用的,例如象牙雕刻、花丝、漆雕、景泰蓝等,这些都与首饰行业息息相美,更拥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传统工艺特色,逐渐形成了我国的优势产业。因此,应该鼓励珠宝设计人员去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工艺技术,促使他们转变自身的设计理念,在传统工艺的学习中,激发自己的创作思维,进面在珠宝首饰设计中,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珠宝首饰更多的寓意和设计理念。

(4)建立特色设计体系。从西方首饰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首饰品牌,都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分不开,这些首饰品牌都是以其比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特色为核心,比如欧洲顶级的珠宝设计品牌卡地亚,因其绝妙的宝石镶嵌工艺和首饰制作技艺发展至今。因此,我国珠宝首饰设计行业也要尽快构建特色的设计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珠宝首饰做到文化与特色共同发展。现代的设计与传统的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息息相通的,虽然现代首饰制作已经突破了手感制作的范围,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是,珠宝首饰行业的设计,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起来,在多重设计中保留传统工艺的韵味,使得尊贵与时代感交错呈现,在珠宝首饰行业大放光彩,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体系。

4总结

中国的诗歌传统研究 篇7

1 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图案

中国艺术思想渊源于大自然深山大泽中的龙蛇虎豹、星云鸟兽的飞动形态, 借此象征宇宙生命的节奏。它的境界是一个全幅的天地, 而不是单个的人;它的笔法是流动的、有规律的线纹, 而不是静止的、立体的形象。与自然融合为一, 顺自然规律而动, 以“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自然, 在跃身自然的节奏中去“游心太玄”, 从中获得心旷神怡的享受, 这就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希腊艺术家和哲学家共同的艺术理论是“模仿自然”, 而中国虽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言说, 但在艺术表达上却凌驾于“单纯模仿自然”的艺术手法之上, 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心灵体验才使中国艺术异花独放。中国传统图案内涵丰富、文化底蕴雄厚, 它不仅包含那些代表某些抽象概念、文字和生动的人物造型, 如书法、山水、印、图腾等, 如今那些图案也出现在服装、食物、建筑、汽车上, 不是一次单一的视觉传达, 而是一个有艺术性的表示, 更重要的是这些图案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随着漫长的历史演变, 通过对中国不同阶段的研究和探讨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传统图案的构成特点。传统图案作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 是历代艺术创造者从自然界提炼出来的, 其造型及色彩都是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华, 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对于传统图案既要有所继承, 又要进行当代化改造, 赋予它全新的设计理念、功能与形式, 使之成为适应和符合当代社会审美与实用要求的当代设计, 就像水与墨交融互渗在宣纸上一样, 会有奇妙的变化, 让设计别开生面。中国传统图案有着独特的美与历史意义的东西很多, 用这些艺术之美陶冶我们的情操。从而不断地在生活中发现美、追求美、展示美、创造美, 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

2 中国传统图案与当代构成教学

其实, 中国传统图案与构成之间并非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 也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首先, 作为当代设计的基础课程, 由于二者各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 难免产生相异的学术观点, 要么相互排斥、要么相互取代。

事实上, 图案与构成只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因而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造型观念。图案从具象的感性出发, 而构成从抽象的理性出发, 各自思考的逻辑起点相异, 结果自然不同。但细究起来, 它们之间虽然呈现各自的特征, 却也明显地存在着殊途同归的趋势。中国传统图案是应物象形, 构形来源于物象, 要在自然景物的基础上求变化。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太似为媚俗, 不似为欺世, 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概而言之就是图案是将自然形态加以适当的夸张、变形、添加、省略和寓意为装饰特征的。构成远离物象的形似, 强调物质的可分解性, 将视觉艺术建立在自然形态构成观的基础上, 以人的知性与理性和定量的方法为出发点, 达到直接诉之于人的感觉世界的纯粹形态的实现, 即一切物象均由纯粹的点、线、面、肌理等基本原素构成, 这些抽象的几何元素也可以理解为造型的基本要素, 反映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构成原理, 使之按照当代视觉传达的心理规律, 对已有的形态进行分解或重新组合以构成新的形态。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看出, 中国传统图案偏重于形象性, 有注重抒情感性的一面, 而构成更注重条理性、分析性、逻辑性, 常与抽象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图案与构成作为当代设计的基础应该是同等重要的, 其内容也应该得到大大的拓展。

3 中国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图案的美学价值使当代标志设计对它有很多借鉴, 如香港平面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 以古铜钱与“中”字相结合, 以常见的图形来传达深刻的寓意。图形概括、简练、装饰, 富有意态和意韵, 既表情又达意, 是一件难得的佳作;陈幼坚工作室标志以吉祥纹样连体娃娃表现合作精神, 运用了象征、比拟并富有情趣的手法;为2008年奥运会而设计的图徽, 既具有书法篆刻的韵味又象征着宇宙生命的节奏, 具有虚静、空灵、俯仰自得的境界, 以空则有、有则空的境界来体现广阔的宇宙空间, 以和谐与简洁来传达神游太虚的意趣等都充分运用了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当代设计服务。包豪斯是在当代主义设计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流派。包豪斯时期的图形设计完全摆脱了绘画与单纯的装饰趣味的表现形式, 借鉴于中国古代图案艺术中的抽象、简洁的符号性形态作为图形的表达语言, 在设计观念上得到了革命性的更新。图形的目标是传播, 而传播必须以最简洁、最精练、最有渗透力的形式进行, 特征要十分明显。较其他设计元素而言, 传统图案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中国传统服饰图案中, 龙、凤是最受欢迎的图案。在我国远古时代, 龙、凤被人们看作自然力量的象征而加以崇拜。各朝各代君主帝王利用人们这种崇拜龙、凤的心理, 把自己以及嫔妃比喻为龙和风的化身来进行统治, 久之, 由龙凤衍生出的各种图案成为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服饰面料设计上, 还是物品的装饰上, 到处充斥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龙凤图案。在传统花卉图案中, 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百合、莲花等都是深受人们喜爱并惯于运用到服饰设计中的图案。在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纹样设计中, 由于受民族特性和地域文化的限制, 他们在服饰图案设计中多以当地的风物民情为主体进行设计, 以求突出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如海南的椰岛风情图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云贵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蜡染、扎染、刺绣图案等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不仅使传统得到继承, 又使之在继承中得以发扬, 是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设计形式。

4 发扬中国传统图案的当代意义

发扬自身文化的表现风格是走向国际化的根本基石。在设计语言国际化的同时, 众多的设计师还力图保持和追求自身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使民族化和国际化得到互动的发展。而独特鲜明的表现风格要依托于传统文化的特色、内涵和精髓, 这些民族的艺术精粹不仅形式丰富, 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体现着各民族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图形、纹样和色彩规律所构成的有着自身特点的视觉语言符号是体现深层次文化特色的素材, 这些素材在体现当代设计的观念与时尚的同时, 又折射出各民族、地域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趋向, 显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发扬传统图案文化, 吸收当代设计观念是走向世界并保持民族风格的根本途径, 是当代艺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 传统文化图案以其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给设计者带来新的冲击。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 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有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责任。作为设计师更应该将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既能从传统文化找到设计灵感, 甚至衍生出新的设计元素, 又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 也使得设计者的思维更加活跃。因此, 只有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民族文化语言, 才能使我们的当代设计在国际设计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才能为国际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我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 我们可以看出, 设计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 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总之, 我们应该倡导传统图案和当代设计的融合,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 打造新的民族形式;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以当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 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当代设计之中, 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合成当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使当代设计更具本土性和国际性。

摘要:中国当代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必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图案与当代设计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没有传统, 就没有现代, 只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找到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 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设计。

中国传统武术的本源性研究 篇8

【关键词】传统武术;十三势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Studies

—— To 13 Potential as an Example

XU Xiao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martial arts, it is guided by cultural theory,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I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aoist culture, it is expressed through the body to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through this way, the martial arts to make life better In this paper, through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istor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aoist cultur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mbined with 13 potential, put forward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wushu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13 potential

引言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武术是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体现。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传统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武术的现状,已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目前传统武术的研究趋向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郭玉成提出,传统武术的发展要有特色,要不同于西方体育,走“文化回归”之路,非此则难以阻止传统武术文化的渐逝。虽然走“文化回归”之路是传统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但研究依然停留于对传统武术表面的研究〔2〕。传统武术研究最为缺失的是对于更深层的具体内容的分析与解读,这是由于缺少对于传统武术本源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十三势进行研究,探究传统武术的本源。希望通过对传统武术本源的研究,为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传统武术的形成和衰落

1传统武术的形成

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传统武术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武术专著大量涌现,如《马槊谱》《阴符枪谱》《拳经》《正气堂集》《五杂俎》《续文献通考》《耕余剩技》《手臂录》《内家拳法》等武术论著。这些武术专著和论著的出现,表明武术已经有了大量的理论支撑,已经从简单的实践,上升到专属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枪法有枪法的理论,拳法有拳法的理论。理论的出现是传统武术形成的一个标志。

传统武术中的三大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表明民间武术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和成熟。三大内家拳都以道家文化中的词语来命名,说明它们的理论基础是来自道家文化,虽以不同名字来命名,但其精粹是一脉相通的。李仲轩在《逝去的武林》一书中说,“尚云祥曾用形意拳口诀与程延华交换八卦掌口诀,发现最精粹处是相通的”〔3〕。孙禄堂在《太极拳学》中说,“余受教于为真先生,朝夕习练,数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又深思体验,将夙昔所练之形意拳、八卦拳与太极拳,三家汇合而为一体,一体又分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势虽不同,其理则一也”〔4〕。所以,三大内家拳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从传承的方面来看,郭云琛曾说,“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率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传统武术已经有传承存在,并且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武术的动作、姿势、练习方法等,传承的是更为重要和基础的道家文化。李仲轩说,“不去探讨架势背后的道理,眼光局限在架势里,就是刻舟求剑”。所以,传承最为重要的是传承道家文化、传承道理,因为动作的传承总会因人而异,会有所丢失,但道理是不变的,道家文化是不变的。所以,传承是传统武术形成的另一个标志。

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传统文化的总结时期。武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实践与理论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结合,以师徒传承为主、家庭传承为辅的传承方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同时,传统武术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从格斗技击上升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这是武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种超越,是武术自身的升华。传统武术在这一时期逐步成形,同时也使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有了本质的区别。

2传统武术的衰落

民国时期,中国处于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国人的自信似乎也在一点一滴地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强国强种”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在西方近代体育的冲击下,传统武术作为极具特色的中国式体育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被称为“国术”,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引领了整个民族的自强运动,在民间和军队都掀起了习武自强的风潮。

但在西方洋枪洋炮的打击下,当时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被西方文化所冲击,革新、西化、改造的声音不绝于耳,传统武术也在被改造、被革新的行列之中。而这种改造多是用西方体育思想做主导,用西方体操混合以传统武术动作进行改编,如中华新武术、精武体育会。

然而,这种改造把传统武术固定化、模式化,并配以口号、方阵进行统一训练,这完全改变了传统武术长期以来言传身教、口传身授的传承和习练方式。在《逝去的武林》中,李仲轩曾说到尚云祥的教徒方式。他说:“虽然尚云祥名声在外,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拳路示人,因为学形意拳是要师傅教徒弟一个对一个地带出来,就算写成文字全部公布,若没有实际练拳的体会,也难以明白。而且在教拳时,有时做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徒弟搞懂,而转化成文字则难度太大。”传统武术的功、理是很“身体化”的东西,得身教方能体会得出,讲是讲不明白的。这是传统武术传承下来的习练方式,它不仅传承武术动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动作所传承的是道理,是中国的哲学。所以,传统武术中有“一层功夫一层理”之说,对道理理解的深度不同,所表达出的武术肯定也不同。而西方体育是以竞技思想为指导,更多的是追求胜负。但是,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传统武术逃脱不了被改造的命运,并且这种改造脱离了传统武术的本质,以西方的竞技体育思想为主导,改变了传统武术传承多年的习练方式。这使传统武术从此走向衰落、走向低谷。

2道家文化简析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它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在东周末期,曾在东周为收藏室之官的老子,阅览史书,集古圣先贤之智慧,总结形成了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以“道”为核心,道法自然为基础,提倡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提出以道正身、修身、明理,并以此为法,通过不断实践而最终能够领悟自然,参透天地之道为目标。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4〕。在道家文化中,“一”被用来代表道,但“一”并不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也即为阴阳。二生三,三是阴和阳,加上道生一的一,才为三。丢失了一,阴阳就没有了,没有了阴阳,三便无从谈起,万物更不会生长。因此,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三生万物中,最为重要的是那个“一”,道家的两仪、四象、五行、八卦,它们的元始都为一。所以,道家尊崇守一。

守一只是道家对于自然、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但任何一家学说,或者一门学问,如果不能回归于人类,不能实际应用于人类自身,那么它终究是没有意义的。道家认为,世间万物并不是由超越人类的神所创造的,正所谓,万物作焉而弗始,道家把世间万物的活动,都看作其自身自然的行为,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作用,并没有高贵的神创造一切,这是道家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正是基于此种认识,道家认为,天地之间,至灵、至贵者,人也。在道家看来,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对于自然来说,人类与万物平等,并没有高贵之处。但人类作为特殊的种类,能够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这是人类与万物的不同之处。道家既不过于抬高人类的价值,也不过于贬低人类的作为,这正是道家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立于世界的根基所在。

道家认为,天、地、人三才,人居其一,人生于天地之间,受天地二气之影响,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人能够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5〕?因此,老子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有的变和动,其根源都在中,道家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处理事务时,不被现象所干扰。所以,道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守中。

五行、八卦内容各不相同,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含义,八卦五十六变之中,每一变也都有不同的解释。但透过五行中的每一行和五十六变中的每一变,要看到的是“中”的变化。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八卦中,所有的卦都来自乾坤两卦,乾坤两卦为体,但八卦中的用却是来自坎离两卦,“坎离者,乾坤二用”,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中间一爻的不同,变化就在于中上的不同。而五行之间,虽然遵循相生相克之理,但更需遵循的是土生万物的基本概念。五行之中,土为中,道家认为,其他四行之中,都要含有土,因为,土为根源,丢失了根源,其他四行就是孤立地存在,无源之水,终不会长久地存在。所以,五行要合一,也就是要合于中。在道家的思想之中,处处都体现着“中”的重要性,因此,守“中”不仅体现在思想之中,更体现于实践之中。

3十三势的本源性

1十三势中的八卦

十三势中所说的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表明十三势中所用的八卦不是先天八卦,而是后天八卦,在后天八卦之中,坎、离、震、兑是在四个正方位中,乾、坤、艮、巽是在四个斜角中。在方位之中,四正方与四斜角是同时存在于空间之中,但只有确定了四个正方位,才能找出四斜角的存在。而十三势中,掤、捋、挤、按就是四个正方位,只有在掤、捋、挤、按存在的前提下,採、挒、肘、靠才能够存在。这说明,掤、捋、挤、按是基础,採、挒、肘、靠是具体运用。在太极拳的动作中,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含有掤、捋、挤、按,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也要打出掤、捋、挤、按。而採、挒、肘、靠是掤、捋、挤、按在身体部位中的具体运用,用手或脚打出掤、捋、挤、按就是採;用节打出便是挒;用关打出即是肘;用躯干打出则是靠。

《参同契》中说“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八卦分出了四方正和四斜角,但其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运动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变动,并且在变动中不能失中。同样,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是太极拳的基础,在运用之时,并不是固定地运用掤,或者运用靠,而是感受对方之动所造成的自身之动的势,然后顺势而为之。运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的目的,只是为了守中。所以,十三势用八卦来代表说明,还是离不开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

2十三势中五行

十三势中所说的“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是互相生克,但其中又说土生万物,也就是金、木、水、火都由土中而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退、顾、盼也需从中定而来,并且在道家文化中,金有收敛之意,木有生发之势。但在十三势中,收敛之意对应的却是进步,而生发之势对应的却是退步。在进步时,要时刻保持收敛之意。而在退步时,则不能丢失生发之势。与人搭手,进步时,丢掉了收敛之意,这个进步就无法变成退步,有进无退,便成为死步。而在退步之时,如果没有保持生发之势,就成了有退无进,也是死步。在传统武术中,步法是十分重要的,习练武术的人都知道,进身是非常困难的。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身与步不合。太极拳中说“上下相随人难进〔6〕”,同样的道理,上下相随人难防。形意拳中也说,“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步为先,但总以身法为要”。身法与步法的配合十分重要,进步、退步之中都要含有向中之势。十三势运用五行的特性与步法相结合,所讲的依然是道家注重的阴阳相合,互为其根,五行合一,其本意仍然是道家守中思想的体现。

从五行与方位的结合中,更能体现出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进、退、顾、盼的运用都是顺对方而为之,对方进身,我自退步,对方退步,我则进身。自身的进、退、顾、盼都是为了守住自身的中定,不被对方所干扰。因此,十三势中所体现的依然是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

3十三势的本源性

“意气君来骨肉臣,益寿延年不老春”,十三势的养生功能是超越技击功能而存在的,而五行、八卦也都体现出道家文化对太极拳的深厚影响。道家提倡性命双修,性和命,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7〕”,在道家看来性和命都是十分重要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家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是由阴阳二气加上中所构成,这个中被道家称为神,所以,道家的修炼十分注重神、意、气。同时,在道家文化中,人体内为阴,体外为阳,阴阳二气交合于形,从而构成形体。道家认为,生命力是人生存的基础,而生命力相关的是气。因此,过于注重形的锻炼,注重每一块肌肉的练习,会加速体内之气的消耗,并且会干扰阴阳二气在形的交合。所以,道家不注重对于形体的修炼,而是注重于对神、意、气的修炼。从以上论述看出,十三势的本源来自道家文化,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道家的一种修炼方式,它所修炼的也是性和命,是通过修炼使生命能够更好地存在,这是十三势的本意所在,也是道家文化真意的体现。

十三势是中国传统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种,从十三势中的八卦、五行能够看出,其中处处都体现着被道家文化所打下的烙印。而通过文章的分析、论述,十三势中更体现着道家文化从养生的基本点出发,以守中为核心,通过阴阳、四象、五行、八卦等方法来实现养生目标。十三势是(下转第21页)(上接第13页)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具有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其更是一门养生功法,是道家修炼方法之一,是通过肢体活动,来表达道家思想。因此,要理解、分析十三势所表达的内容,就要从道家文化入手。可以说,十三势的本源就是道家文化,是道家思想通过肢体活动的反映。

4 结语

上一篇:将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下一篇:家长会后的个人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