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价值

2024-07-01

村落价值(共7篇)

村落价值 篇1

摘要:传统村落的大规模消失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传统村落仍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中国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人际和谐的“和文化”依托于传统村落的结构特征。村落如果全部消失, “和文化”价值体系将失去其根源和生命力。

关键词:村落价值,和文化,稻鱼共生

据统计, 2005年至2009年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1]在城镇化、工业化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 大批的传统村落走向终结。但是村落真的已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了么?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节假日到乡村旅游, 西方发达国家更是早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可见, 总有一些东西是城市难以满足人类需求的, 村落的存在更是有着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价值吸引着人们与它亲近, 也吸引着社会的先驱不断回溯、寻求新的发展之路。2005年4月, 浙江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本文将结合这一案例从传统村落的结构特征入手, 阐释其“和文化”价值。

一、“和文化”与“村落”

1. 何谓“和文化”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核心是追寻一种人与外在环境及自身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古圣先贤分别在不同的层次论述过“和”:所谓“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的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说的是人际间的和谐,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庸·致中和》) 则是形容人自身平和的状态。本文将“和文化”的内涵定义为“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

2. 何谓“村落”

村落, 是指农民聚居的地方, 也可称为农村社区。滕尼斯将社区定义为: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关系是由传统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 而非社会分工的结果。自工业社会以来, 随着资本的大规模下乡、村落人口的流动增强、农村的社会秩序与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 村落的结构特征也随之改变。因此, 要描述村落的结构特征必须在时间上有一个限定, 本文所说的村落是指以5000年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在自然演变的情况下基本保持稳态的中国传统村落。它主要有四个特点:永续农业2的生产方式、低货币成本的生活方式、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高同质性下的劳动分工。

二、依托于村落结构的“和文化”

1. 永续农业的生产方式——天人合一

龙现村的“稻鱼共生系统”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 是一种典型的永续农业或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稻鱼共生, 即在稻田里养鱼, 通过充分利用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原理, 提高生产效益, 维护生态平衡。一方面, 鱼儿在水里游动可以帮助稻田除草、翻土、抑制病虫的滋生;另一方面, 稻田为鱼遮阴避暑, 稻花也成为鱼儿的美食。这样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 稻米和鱼也都十分优质, 生态环境更是得到保护。经过专家测量, 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比一般的水稻种植系统减少30%甲烷的排放。[2]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 农民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进行农业劳动, 感受着自然的馈赠, 对自然充满了感恩与敬仰, 达到了“天人合一”。

2. 低货币成本的生活方式——身心合一

“民以食为天”, 吃饭问题是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在村落中, 人们吃着自己种的米、种的菜、养的鱼……几乎不需要有什么金钱交易。龙现村的村民平日里不仅自己从田里抓鱼吃,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 更会热情地到田里抓鱼款待。这是一种低货币成本的生活方式, 它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模式有着本质区别, 人们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过程, 分享自己的劳动产品, 在没有被资本异化1的情况下实现了“身心合一”。而城市讲究效率, 高货币成本的生活方式则在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助长了人们的欲望, 使人背离真正的需求, 难以达到“身心合一”。

3. 熟人社会与高同质性——人际和谐

村落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 人们在初级群体内频繁发生面对面的互动。[4]这样的社会结构特点形成了无形的道德约束力量, 人们基于情感和需要相互帮助、彼此信任, 产生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 村落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地域, 具有高同质性。大家共同享用村子里的自然资源, 考虑自己的同时也为他人着想。在龙现村, 每户稻田里的水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 如果有人发现自家田里的水质不好了, 他们会把水引到田外而不影响下流稻田的水质。[2]由于农业生产需顺应天时安排, 插秧与收获的日子只有一段特定时间, 在一个农户人力有限的情况下, 村民之间形成了邻里相助的劳动分工。这与城市的社会分工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的主体是家庭而不是组织, 人们的情感关系在分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活上, 人们由于高同质性的社会结构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和不满, 在靠天吃饭的同时也靠自己的劳动吃饭, 形成了一种“崇尚劳动”的平均主义。再加上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力量, 人与人之间不容易产生激烈冲突, 即使发生冲突也以和解为主。“人际和谐”应运而生。

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人际和谐的“和文化”价值观正是由传统村落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 而村落的结构特征又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龙现村“稻鱼共生”传统耕种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范本。也许在今天, 大部分乡村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结构特点;在城市中, 我们也可以看见“和文化”的影子, 建设“和谐社会”就是重树“和文化”在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但我们不应忘记, “和文化”生于乡村, 消灭了村落就等于除去了根, 我们的“和文化”价值体系将如同水中的浮萍失去源源不断滋养壮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龚春明, 朱启臻.村落的终结、纠结与未来:经验反思及价值追寻[J].学术界, 2012, (6) .

[2]CCTV, 农业遗产的启示 (3) 青田稻鱼共生的科技秘密 (上) (下)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kejiyuan/20100722/104644.shtml.

[3]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4) .

[4]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村落价值 篇2

有着内陆资本主义萌芽“活化石”之称的托口古镇永沉水底;

600年来以种地为生的大西园村人却成为了“末代农民”……

尽管少数的村庄从旅游中找到了生机,但更多的村落却在无奈地消逝,自然村被城市文明掏空的悲剧正在上演……

这是一个有些触目惊心的事实:随着城市文明的侵袭和久居人口的迁徙,中国的自然村落正在悄无声息地湮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在《村落的终结》一书中这样描述道:“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送别,有的只是在废墟上新建文明的奠基仪式和伴随的欢呼……”而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对此痛心疾首,他说出的一组数据更是令人惊叹:“过去10年,全国每天消失的自然村多达80多个……”

李培林和冯骥才的话语一石激起千层浪,前所未有的大争论随之在网络上蔓延,甚至有人不无忧虑地开始假设:如果有一天,整个中国不再有乡村……

江西南坑村“一个人的村庄”

南坑村坐落在群山深处,是江西省安义县新民乡合水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31座蓝砖黑瓦的木屋依山而建,散落在狭长的山坳间。据传,这个村庄是清朝末年从浙江丽水迁来的,居住人口一度达到了130多户。

不过,历史悠久的南坑村并没能逃脱城市化的冲击。近十年来,村里的青壮年相继走出大山讨生活,在城里扎根之后举家搬离……现在,64岁的钟兆武成为了村里唯一的居民,艰难地守护着昔日繁华的故土。

没有人味儿的村子,往往让钟兆武寂寞得心里发虚。

一条名叫“阿黄”的狗、两只鸡是他仅有的生活伙伴。清晨6点左右,天刚蒙蒙亮,钟兆武就会被“阿黄”的叫声惊醒。喂完院子里的鸡,就会扛起锄头,到田坎里“倒腾点吃的”;天一擦黑,又扛起锄头回家,就着咸菜解决晚饭,同时把收音机调到有杂音的电台,让里面的人大声说话,给这令人窒息的气氛寻找慰藉……

钟兆武每个月的期待,就是骑车两公里,到有信号的地方去接听儿子打来的电话。但是,他却总会因为是否搬离村子的话题和儿子闹得不愉快。儿子觉得,将父亲一人留在南坑村,是不孝的行为。

钟兆武有自己的苦衷。对于走出南坑村的人们来说,那里只是名义上的出生地,但对于钟兆武而言,祖宗和所有族人的根源都在那里——他不想让全村人断根。

每一年,钟兆武都会迎来一些熟面孔。那些去世的南坑村居民,会被带回村里安葬,落叶归根。作为长辈的钟兆武张罗着葬礼,期盼亲友邻里陪伴的他,并不愿以这样悲壮的方式求得片刻的相聚。

村尽头是钟家祠堂,和那些破败的老宅相比,这间被刻意修缮过的房子显得非常鲜亮。不过,因为长久无人进出,祖先的牌位已经被蜘蛛网占领。在这里,钟兆武拨弄着烟叶,向笔者详述起那段留存已久的记忆……

南坑村早年曾盛行习武,练习岳家拳法。村里的每一个男丁都会耍上几招,岳家拳也跟随钟氏家族流传了好几代,有武功在身,钟氏家族很少被人欺负。 但经历了几代人的岳家拳,最后也和村里每年热闹的社戏、舞狮一样,被迁移的人们带走,不留下一丝痕迹。

钟兆武告诉笔者:上世纪80年代初,南坑村所在的合水村曾经依靠木材销售,成为安义县最富裕的村子。但随着山上的树越砍越少,国家开始封山育林,靠山吃山的财路断了。人均不到两分的耕地,无法养活南坑村一家家张着嘴吃饭的人,村民开始外出打工谋生。

“先是年轻人出去,后来,四五十岁的人也跟着出去了,再后来,一些老人和孩子被接走。”第一户村民离开时,钟兆武还给这家远房的堂哥买了一挂鞭炮燃放送行,预祝他生活步步高升。但他很快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年年底,搬家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走掉了一半人家。2006年,第二波村民打工潮来临时,钟兆武的两个儿子也出外打工,还将他的妻子接去县城照顾孙女,执拗的他独自坚守在了南坑村。但现在,他也动摇了……

拆迁、水淹、外出打工……

令人堪忧的各种现状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来看,从2002年到2009年,南坑村所在的江西省的村委会数量减少了2956个,而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在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的行政村数量,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从100多万个锐减到64万多个。

也就是说,村庄大量消失或走入衰败的状况,已不只是在江西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才存在,而是全国都面临的严峻问题。本刊记者经过调查,得到的许多事实令人震惊而遗憾。

江西镇江著名的葛村,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村庄,曾拥有60多处明朝至民国古建筑,村里人八成以上都姓解,祖上原住在山东衮州的葛村,北宋灭亡时随康王赵构落户镇江,为纪念故土也将该村定名葛村。原以为村里的古建筑能够被政策保护,但却在新世纪迎来了一纸“百日拆迁令”,最后,镇江新区的领导“调集精兵强将,大干100天,完成葛村拆迁任务”——无论专家和村民怎样试图力挽狂澜,始建于明代的解氏宗祠、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井神石雕守护的古井最终还是沦为了工业孵化中心规划的一部分。

而湖南省洪江市的托口古镇,也同样遭受到灭顶之灾。有着千年历史的托口古镇,一直静卧在湘黔边陲的角落里。已经动工的托口大型水电站在2012年10月蓄水发电,于是,这座静谧的千年古镇如同铁达尼号般成为了水底永远的风景,千年古镇的文化基因就这样面临断根了……50岁的张进湘已经搬出了村子,当他向笔者谈起昔日的托口古镇时,眼里泛起了泪光。张进湘的父亲曾在托口古镇最大的杨公庙码头上享有名气,那个时候的托口,有15座码头,贵州下来的木材、托口压榨的桐油,都是从这些码头上船,然后漂洋过海的。到1926年,托口古镇已是九街十八巷的繁华闹市,被誉为内陆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

关于“断根”这件事,无锡大西园村的村民也很有同感。大西园村人600年来没有挪过窝,始迁祖钱玉,生于公元138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开创者的第十八世孙。钱玉建村时本名“西园”,因人丁兴旺,财力殷实,被周边氏族称作“大西园”。

大西园人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而现在该村所在的行政村遇上了拆迁。村民钱耀明老人笑称自己在晚年的时候竟然成为了“末代农民”,全村人远离了家园,以土地换社保、以旧房换新房,进了市镇。现在,大西园村的历史只能从前村民编撰的《钱氏大西园族谱》窥知了……

当然,与葛村、托口古镇、大西园村这类被城市文明掩埋的村落相比,有的村庄在发展旅游的路线中找到了喘息的生机。被誉为“中国最美丽乡村”的江西婺源,在发展上算得是一个好榜样。有着1200年历史的婺源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有“书乡”、“茶乡”之称,成为旅游热门地之后,当地的建筑得到了更妥善的保护。此外,依水而建的安徽宏村也是不错的例子,这座900年历史“画中的村庄”仍散发着魅力。而卢村、塔川等古村落也从当地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中发掘亮点,在提升旅游价值的同时,尽量保证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不过,更多学者却认为,即使村落已经旅游开发,但隐忧依旧存在——过分去注重外在环境的美观,忽略了人的生活,这样的村庄不过是文化的遗迹,是死去的历史,因此保护自然村的原貌,既需要保住老房子,也需要留下民风民俗,这样才是“活态的保护”……

拯救

如何解决文化空巢问题?

是什么掏空了这些昔日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自然村落?

过于浮躁,缺乏谋篇布局的城市化进程算是宿因之一。

作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同时也是研究古村落保护的专家,冯骥才曾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谈到:最大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和总合是古村落。他对“旧村改造”的号召愤慨不已,大量古村落还没有列入遗产保护范畴,没有严格的法规保护,还处在想拆就拆的危境里。

冯骥才还提出,昔日“旧城改造”的城市文化悲剧正在向农村转移。媒体的调查佐证了冯骥才的判断。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量村庄常住人口大幅减少,立村一二百年、五六百年的村庄,一个个迅速成为空壳村。年轻一代外出打工;种田效益长期低下,农业凋敝,经济上没有出路;大量撤并农村中小学,导致父母外迁陪读;土地被征收征用。

此外,自然村所遗留的“文化空巢”是一个全国性的议题。

社会学家李培林曾经走访了广东数十个自然村,并对现存的如广东省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林寨镇古村落、彭寨镇长沙村等面临改造的传统村落表现出了担忧。在那篇题为《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的文章中,李培林形容,“村落终结过程中的裂变和新生,也并不是轻松欢快的旅行,它不仅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而且伴随着巨变的失落和超越的艰难”。

近年来,各地出现“土地城市化”的热潮。据李培林透露,2010年以来,全国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各种各样撤并村庄的规划和政策,通常是要求农民进城上楼,以宅基地换取市民权和社会保障。由此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

在李培林看来,产业空、青年人空、住房空、乡村干部空,“四大皆空”造成了一些乡村的凋敝和衰落。推动和促使村庄不断走向空心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土地改革、家庭组织关系瓦解、市场化、城镇化、传统观念变革等方面。不断外移的人口导致诸多村庄提前进入衰退阶段。

平定县南庄传统村落的价值特色 篇3

南庄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北部,村落东面与北庄头村相邻,东南与柴家庄隔河相望,西面和北面与阳泉市郊区辛庄相接,村域面积9.75km2,建成区面积0.3km2,2013年全村有332户人家,812口人(图1)。

1.1 区划沿革简述

清代以前的村子区划暂无资料可考证。清代实行都村制,县下辖乡,乡下辖都,都下统村,南庄当时是安平乡拒(巨)城都统辖下的一个村落;民国伊始,废州改县,实行区村制,区下统村,主村下辖若干属村,平定县被分为五个区,此时南庄(当时叫辛南庄)为第五区的一个主村,村子辖柴家庄、辛庄、段家庄、小庄、维垴、张家井六村;1953年,实行区乡制,为县直辖乡;1971年属巨城镇公社;1984年政社分离,实行乡(镇)制,隶属巨城镇,至今未再变化(图2)。

1.2 历史沿革

南庄村历史悠久,相传秦汉时期便已初成规模,但暂无史料可考证,不过村中的千年古槐树似乎可以佐证南庄村历史发展之久远。据村中原有的《创修老爷庙碑记》和《移址老爷庙碑记》记载,村中老爷庙创修于北宋熙宁年间。由此推断,南庄村最迟应建村于北宋时期。

据《南庄村记》记载,村内在清朝初期便有刘、魏、岳、马、李、王、杨等姓氏,人口鼎盛,村民在西沟巷、上街、古街两侧以及老爷庙周边修建宅院。清乾隆年间,史氏家族从外村迁入,在古街西段修建宅院。

清初社会逐渐稳定,山西地区商业逐渐发展繁荣。南庄村东南的娘子关古商道和固关古商道是山西商人东出山西进入华北、京、津地区的重要通道,再加之南庄位于连接晋东商业重镇河底镇和娘子关商道的温河通道之上(图3),商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村中立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的《建修官房碑记》中所记功德主中有27个是店铺,由此可见南庄商业发展之繁盛。

清咸丰年间村民为避太平天国战乱开凿地道,是为南庄地道的雏形。抗日战争时期,南庄是平定(路北)县根据地,村民新修地道,与旧时地道相连,抗击日军,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历经发展,遂形成今天的模样。

2 村落价值特色分析

传统村落是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式、语言环境、社会组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实体,是包含了建筑、环境、社会和人的复杂系统[1]。基于此,南庄传统村落的价值特色可以从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3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物质环境要素

(1)村落选址。南庄村四面环山,南面紧靠温河,整个村庄枕山面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从人居环境的的角度讲,群山对村落起到了保卫的作用,河流保障了日常生活和灌溉用水的需求,村子东西两侧的开阔平地可以种植农作物,这样的选址满足了人对于生活物质的需求。

(2)村落空间格局。村落的格局特点可以概括为“干少枝多叶茂”,“干少”是指村内只有一条南北向主干道西沟巷,“枝多”是指西沟巷两侧数量众多的直接与之相连或间接与之相连的街道,“叶茂”则是指分布在“干”“枝”所形成的路网之中数量众多的建筑,道路和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村落丰富的平面肌理。此外,村内建筑顺应山势向上排布,上下层之间高差较大,层层错叠的建筑使得村子的立面空间异常丰富。

村内散开分布的三官阁、官房、老爷庙、戏台、大礼堂、舞台、旧学堂、东阁、西阁等公共建筑以及中心广场是村落格局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村落整体布局中起到了标志和限定空间的重要作用(图4)。

(3)传统街巷。南庄村内传统街巷有数十条,主要分布在村子的中心和西部,其中多数都保留了传统的风貌,但街巷的宽度、两侧建筑的高度、路面的铺装等都各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传统街巷有西沟巷、上街和古街三条(图5)。

(4)建筑遗产。村内有南庄地道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8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分别为三官阁、老爷庙、官房、戏楼、大礼堂、舞台、旧学堂、观音庙、五龙庙、刘家祠堂、高房院、八眼窑、刘家大院、大院、大门院、窑上窑、王家大院和旗杆院(图6、7)。

(5)古树。南庄村现有挂牌古树三棵,两棵为槐树、一棵为抱麻槐。两棵槐树一棵位于老爷庙前,一棵位于西头123号和124号院的院门东侧,抱麻槐位于窑上窑建筑群东侧。

(6)其它物质要素。主要指村内长达4km的地道,它是村落一项重要历史遗存。此外还包括散落于村内各处的石碑、磨盘和水窖,它们虽不太受人注意,但却保留了村落不同时期的印记,是村落文化生态不可忽略的重要物质要素。

2.2非物质文化要素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人创造并通过口传心授等精神交流方式被后代不断传承、发展的活态的无形的财富。[3]人是非物质物化的载体,所以我们可以从人的观念和人的生活两个方面来对村落的非物质文化要素进行解读:

2.2.1 人的观念

(1)善择基址。从上文村落的选址可以看出,南庄村选址显然符合了传统风水理念,有山有水,四周群山环绕可以“藏风”,村前曲水可以“聚气”,符合风水理论中“藏风聚气”的要求。

(2)爱国爱家。南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属于路北县根据地,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村内现存的4km地道就是村民爱国爱家观念的真实写照。

(3)以孝传家。村内刘、史两个主要姓氏均有族谱和祠堂,族人每逢节日便来祭奠,缅怀先人。有些居民甚至在自己屋里挂上家族族谱,表达对祖上的尊敬。同时,许多居民家中均挂有白水老人所著的劝人行孝的诗歌《百孝篇》字画,作者所寄宿的农家主人夫妇对长辈非常孝顺,这些都说明南庄村历来重孝,讲求以孝传家。

2.2.2 人的生活

(1)丰富多彩的生活乐趣。村内有剪纸和面塑艺术,剪纸内容丰富、栩栩如生,面塑色彩绚烂。春节时候村里组织舞龙队进行表演,平常日子也偶尔请剧团到村里进行戏剧演出。最近,村里还兴起了广场舞,妇女们晚上汇集到中心广场运动,好不热闹。村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些都给村民的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图8~10)。

(2)亦农亦匠的生活方式。南庄村匠人手艺最迟在民国时期已闻名于远近,至今在平定县依然负有盛名,当地俗语有传“南庄工匠不简单,修个猪圈像座院”。村民农忙时节下地劳作,闲暇时间男人便承建房屋,补贴家用,女人在家操持家务。这种淳朴简单的生活方式延续至今,是村内的一大文化特征(图11)。

(3)寻求发展的生活追求。由于拥有4km长的抗战地道这一重要资源,村子近几年来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前来旅游参观。村委会也适时的打算发展旅游,促进村落的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

2.3 生态环境要素

南庄村的生态环境要素是指四周的山水田园,它们所营造出的生态环境是村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村落价值特色的衰退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对传统村落造成了很大冲击,由于人口流动变得异常频繁,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村落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这些变化使村落的原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瓦解,村落的价值特色逐渐遭到破坏。

3.1 人口和物质环境要素的衰退

随着大量的村民进城务工,村子的常住人口逐年减少。而且这些人里大多数是青年人,造成村子正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局。村庄发展的主体缺失,人口失衡,导致乡村文化瓦解,村子原有的民俗、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在逐渐消失[4]。

人口的失衡正逐渐演化为建筑、土地和基础设施整体等物质要素的失衡。村内量建筑由于年代久远,自然衰败严重,有人居住的院落还会对其加以修缮维护。但现在许多院落长期无人居住,沦为“空巢”,破损严重。并且“空巢”还有快速向“弃巢”转化的趋势,即大量在外务工的村民在城内买房定居下来,脱离了村子,使得院落彻底荒芜。人口流失也导致了大量的农田被废弃,以致荒草丛生。同时也导致村内许多基础设施被闲置和损坏,如村内的许多公共水窖由于长期无人使用,已经残破;许多道路的局部路段由于没有住户进行维护,路面长满杂草。

3.2 非物质文化的衰退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冲击,虽然传统的观念被一代代人耳濡目染的传承至今,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难以带来显著的物质报酬而逐渐被遗弃。改善生活、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了村民首要追求的目标。南庄村以前以工匠手艺精巧而闻名远近,但如今仅有几个匠人还在从事此行业,许多匠人都转行去从事煤炭运输等利润丰厚的行业。同时,由于年轻人觉得做匠人过于辛苦,报酬又低,不愿学习继承,传统的营造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

另外,村内传统的剪纸和面塑手工艺也面临同样问题:村中只有几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能熟练掌握它们的制作工艺,有些四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勉强还能掌握一些基本手艺,二三十岁的年青一代则基本上什么都不会了。

3.3 生态环境的衰退

村子外围闲置荒芜的农田在成片的庄稼中甚是扎眼,村子东北的山体由于开采矿石被破坏,如今光秃秃的没有植被,看起来很是突兀。这些破坏了村子山水田园的失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对村子的整体感观。

4 传统建筑

南庄村建筑遗产丰富,有数量众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建筑,下面分别对比较典型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进行介绍。

4.1 公共建筑

4.1.1 老爷庙(关帝庙)和官房

据《创修老爷庙碑记》和《移址老爷庙碑记》记载,老爷庙于北宋熙宁二年(1068年)创建于村北高地之上,顺治二年(1645年)移址到村中央的古槐树的北侧,即现在的位置。并分别在康熙四十年(1702年)、乾隆十三(1749年)、乾隆三十四年(1770年)、嘉庆二年(179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行过大规模的整修。庙宇坐北朝南,是座二合院,由南面的山门和北面的大殿组成,山门和大殿均为三开间硬山坡屋顶建筑、六檩前出廊梁架。建筑的屋檐处都绘有精美的彩画,屋脊上铺有琉璃砖,砖上都雕有精美的花纹(图12)。

官房坐落在老爷庙西侧,历史上是官府驻村的办公场所。据《建修官房碑记》记载,官房始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院落是一座单院,仅有正房一座建筑,可能出于对神灵的敬重,房屋的高度比老爷庙的高度要低一些。正房为三开间硬山坡屋顶建筑,六檩前出廊梁架(图12)。

4.1.2 三官阁

三官阁位于西沟巷北端,据《重修三官阁三官观音菩萨庙捐资碑记》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村民刘万付、刘艮、刘仲、刘宽四人欲筹资修建三官阁,因旱灾未果,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四人自舍钱财创建三官阁于西沟巷之上。后屡经毁坏和重修,最近一次毁坏于文革期间。现存三官阁重修于2009年,阁内正面塑有天官唐尧、地官虞舜、水官大禹的神像,以求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背面塑有观音菩萨和西天诸佛大圣的神像(图13)。

4.2 居住建筑

4.2.1 刘家大院

院落位于南庄村东沟,北面和西面紧依山体而建,有南北两个二进四合院横向组合而成,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现在两个院落已被划分开,东院破损严重,已难以看出原来的样貌。西院院落形制和单体建筑都保存的比较完好,正房是座三眼砖砌锢窑建筑,东西厢房都是两眼砖砌锢窑。倒座房是一座硬山坡屋顶建筑,六檩前出廊梁架结构,柱础、室内木格栅和屋檐处均饰有精美的装饰,是南庄村内较为精美的单体建筑之一(图14~16)。

4.2.2 刘家祠堂

祠堂位于村子西南部,是刘姓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院落北面和西面紧依山体而建。据院内《续修祠堂碑记》记载,祠堂始建于道光年间,起初只修建了三间正房,后又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建了左右两侧厢房和前面的门楼。院落朝向西南,正面是祭祀堂,祭祀堂是面阔3间、进深9尺的硬山坡屋顶建筑。祭堂两侧各有一间卷棚顶耳房,现已废弃。院落两侧厢房均为石砌平屋顶建筑。大门是一座木构垂花门,上面的木构雕饰和彩画异常精美,是村内难得的艺术精品(图17~19)。

结语

南庄村历史悠久,选址考究,空间格局丰富,建筑遗存众多,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虽历经千百年岁月,但村落的选址、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未有大的变动,完整的保存了农耕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价值特色突出。但村落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价值特色正在逐渐的衰退,这或许是当今中国很多村落都面临的问题,但笔者能力有限,不敢妄自提出相应对策,只能借此文章抛砖引玉,希望吸引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图片来源

图1:作者拍摄;

图2:作者根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版《平定州志》改绘;

图3:作者在Google earth截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

图4~8、图11~19:作者拍摄或绘制;

图9、10:南庄村委会提供。

摘要:南庄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西北部,村子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格局完整独特,是晋东地区典型的传统村落。村中建筑依附着山体层层向上排布,栉次鳞比,空间丰富。由于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南庄村在2014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第三批)。文章在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南庄村的价值特色进行分析,并对其传统建筑进行介绍。

关键词:南庄,传统村落,价值特色,传统建筑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文化生态下的历史古镇空间解读——以陕西蓝田葛牌古镇为例[J].建筑学报,2015(4):81-85.

[2]周建明,所萌,岳凤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基础与规划特征.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14(第38卷增刊2):49-54.

[3]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1-7.

[4]田密,闵庆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C]//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昆明,2014.

[5]王智庆,李存华.晋东商业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王金平,徐强,韩卫城.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颜纪臣.山西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客家村落 南园古村 篇4

地理位置: 仙塘镇红光村

推荐理由: 南园古村有着六百年的历史,因古而闻名,是典型的客家风水古村落。

徜徉古老的街道间,感受到的是客家文化与中国悠久历史在无声无息的时间流淌间相互交融的无限魅力,有“此地万物中和,风水好,并可开百世不迁之族”之称。

南园古村又名南园第一村,位于中国河源仙塘镇红光村,是一个客家风水古村落,村里1800多人都是潘氏家族的后代,从古至今家族中,共有12位七品以上的官员。无论经商或从政,一直欣欣向荣,富甲一方。据潘氏族谱记载,自明宏治十年,即1497年建村,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南园位于河源市区东北方向,居禾溪约中枢之地;东江水傍南园而过,甘泉滋润,仙气缭绕;其龙脉发源于碣砑山,绕行向西复自西而南,盘旋起伏,气势雄伟,绵垣不绝。”数平方公里福地神龙环抱有情,是一个典型的“纳四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财”的风水宝地,整个村落尤似聚宝盆。

到今年,南园古村仍流传着众多地方掌故和民间传说。奇榕、六曲桥、横岭公庙、抗土匪、笑榕、聚贤桥传说等等广为流传。到南园古村,除了能听到这些古老而又有趣的民间传说,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据村落老人说,清末民国初年,在面积只有约1.5平方公里的村落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绅豪宅有100多座。现保存较好的有老楼、新楼、老衙门、新衙门、大夫第、下地塘等。

这些古建筑多以府第式结构为主,讲究风水布局、主次对称、外型堂皇美观,多采用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所体现的特色是:取材便利,楼体坚固牢靠、规模大、结构封闭一体,同时还体现了阴阳思想和儒道治家思想。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大夫第”、“新衙门”、“老衙门”、“古炮楼遗址”、“柳溪书院”等。

“大夫第”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据传因得财神托梦此处风水特别好“纳上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财”。经历仙塘潘氏十三世潘树球,十四世潘思灏和十五世潘郁文祖孙三代的精心建造,历时二十二年才建成。均获得当朝皇帝赐“奉直大夫”的大夫门第,遂称“大夫第”。大夫第的木雕和壁画都保存完好,金碧辉煌,光泽犹存。里面保存传世的木雕和壁画在整个东江沿岸中是最完好的,2007年大夫第潘国集兄弟重建横巷,使得这座古老建筑涣发新的面貌。

老衙门建于清朝乾隆辛末年(1751年),面积达2000平方米,它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温台盐运使副使,乾隆年间带职还乡,老衙门就是他当年回乡之后建的。大堂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官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两样可谓异曲同工,即告诉百姓本官办案廉明。“帝”字窗及木雕刻图案与普通民居有身份地位的区别。

古炮楼遗址由主楼、地道、典当行遗址和古井组成。高七屋,墙身用糯米粉、红糖、石灰、黄泥、沙、石作建筑材料,结实坚固、韧性更大,本地称为“锺墙”。

新衙门建于清朝光绪初年,距今有130年的历史。由仙塘潘氏十五世潘保忠建成。他擅长经商,在河源、惠州等地开设典当行,积累庞大家族财富,建造了这座戒备森严的城堡。光绪皇帝赐“通奉大夫”等表彰其乐善好施,助朝廷抗击匪患有功;新衙门前的“关公刀剑湖”属易经建筑风水布局上的一绝。三进式府第建筑,面积达4300平方米, 3个厅,4条巷子、4列厢房、15个厅、26个天井、64间房。

南园古村博物馆是本地客家人发展和繁衍的缩影。里面展览有近600件客家人以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古董、古玩等,大部分为清朝时期的文物。在这里能了解以前客家地区的社会状况,感慨南园潘氏家族昔日的富庶与大气。

柳溪书院始建于清朝道光元年(即1824年)。仙塘潘姓人邀请到外邑及本乡德高望重的先生授课。学生遍布全国。科举、入仕人才辈出。书院的“开笔礼”是东源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中一项。保存有孔子讲堂、状元井、“五蝠纳财”图、朱子家训照墙、鱼池、书房等。

“百年果园”处于古村南面的东江边,有一码头,旧时潘氏家族私家果园。栽种近两百年历史的荔枝树,树杆的苍伤和弯曲的造型,渗透出悠悠的岁月。

村落价值 篇5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这将对中国的城乡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村落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需要从多角度去识别其具有的美学价值。本文从旅游审美层次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二、研究现状

关于旅游审美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的美学理论、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分析等方面。如代表性观点有朱红等学者提出的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评价与评估、旅游产品的开发;戴文远提出在区域旅游开发中,避免把旅游业的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吸引力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不同社会群体对相同的旅游资源存在着不同的旅游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王玉根据审美体验境界将旅游活动分为五类:探险类旅游、观光度假疗养类旅游、购物类旅游、商务类旅游和探亲访友类旅游,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不同审美体验,其立论基点是旅游主体;陈麦池提出的文化旅游地的保护体系。

三、旅游审美层次分析

(一)旅游审美层次的划分

现在公认的旅游审美层次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次论。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是上升的、递进的,是根据旅游主体的不同感受层次划分。

(二)旅游审美层次的影响因子

旅游审美主体是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主体,是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审美追求,并与旅游客体构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游客个体。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自由的旅游主体。因此,不同的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所达到的旅游审美层次也不尽相同。影响旅游审美的主观因素包括旅游主体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特殊经历、审美能力以及旅游客体的了解程度等。当然旅游审美体验的质量也会受到其他外部条件的影响,如旅游客体质量、旅游审美中介、天气条件等。图1是旅游主体客体、旅游中介之间的关系简图。

四、传统村落的价值分析

(一)霞庄村概况

霞庄村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黎城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村庄始建于北魏时期,有1500多年历史,红色,为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旧址所在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首府。

(二)基于旅游审美层次的村落价值分析

根据旅游审美层次的不同,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一下三类。

(1)初级审美层次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初级审美层次的旅游主体主要凭借直观感受,易被某种突出的特征吸引,重视景物的外部观赏特征如形式、色彩。与此对应的旅游客体多为景色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传统手工艺品,而极具历史与科学文化价值的民居建筑、红色文化则失去吸引力。这是众多历史文化村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此标准下霞庄的旅游资源包括一些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如表1所列。

(2)中级审美层次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中级审美层次的旅游主体具有较强的旅游审美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文化积淀、情感兴趣、特殊经历等对旅游客体进行综合审美。在此标准下霞庄的旅游资源除了表1所列,还包括表2中的类型。

(3)高级审美层次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高级审美层次的旅游主体是具有特殊的个人情感或具有极强的旅游审美能力。他们除了欣赏一般的旅游景点外,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与景物的共鸣。在此标准下霞庄的旅游资源除了表1、2所列还包括表3中的类型。

五、结语

旅游业已经成为很多历史村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旅游美学为基础,以旅游审美层次为切入点对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有助于其旅游开发。

村落价值 篇6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传统村落的问题愈加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数年前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已经组织实施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程”;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及国家文物局联合进行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工作,并颁布了首批646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列入国家重点项目;2012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全国各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出意见;2013年7月,三部门又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科学编制规划;2013年9月,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全国有915个村落名列其中。在这种背景下,档案及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建立工作并科学、有效地进行档案实体管理,不断丰富和完善乡村档案资源体系,以档案之力挽救日渐消失的中国传统村落,发挥档案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工作

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工作不仅是传统村落档案管理的基础性环节,为后续档案管理提供基本业务对象,更是保护甚至挽救处于消亡边缘的传统村落的较为高效的途径之一。

1.1 明确收集范围

做好收集工作,首先要明确收集什么。总体上讲,传统村落是居住、生活、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具有历史性、典型性、可观性、适用性、完整性,因而中国传统村落档案收编范围应该包括传统村落的基本简介(所处地区、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人口数量、民族情况、生态环境、传统选址格局、村落规划、基础设施、家庭组成、家族情况、宗族群体情况、家谱族谱、村落公共 事务状况等)、物质文化(包括衣冠服饰、特色食物、传统乡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资料情况、手工业生产情况、商业贸易情况、村落自然景观、村落历 史文化景观、名人实物等)、非物质文化(特色节日、宗教信仰、成年婚姻丧葬习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传统手工工艺技能、民间美术、地方戏曲、特色音乐、民间舞蹈、传统医药、口头表 演艺术)等,以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缩微档案、电子档案等载体形式的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档案资料。档案部门应制定详细而又全面的传统村落档案收编范围,一则综合体现传统村落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乡土特色和独特生活方式,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的凝聚,体现了传统村落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具有现代化农村所不可比拟的独特鲜明的特性,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村落的认识; 二则便于推动全国各地区积极进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高各地区档案部门、文化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档案收集工作效率,根据收编范围尽可能全面、多层次地收集传统村落资料。当然, 因为中国传统村落地域性强,村落形态、生产生活等众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收编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档案或文化部门可以根据传统村落特性,增加或者删减收编类目,体现地方特色。

1.2 分清档案的收集次序

全国各省市的传统村落数量不一,有些省市例如贵州、云南、山西、浙江等省是传统村落大省,各地档案工作者应该根据《传统村落名录》、《古村落保护办法》、本地区传统村落认定标准,统筹考虑,区分主次,对于那些特色性强、价值性高、历史久远、甚至濒于消亡的村落要尤为重视,优先进行档案收集工作,及时、全面地把档案资料收集进档案馆(室)。对于其他符合地区传统村落认定标准的村落可以次序稍后, 但收集工作也要进行,为日后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做准备,为文化、研究、保护部门掌握地区村落特点、发展规律提供数据资料。

1.3 坚持收集中的原则要求

考虑到传统村落档案涉及范围广、种类多、地域性强、收集难易程度不同,收集方式不同, 各地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全面地把传统村落档案收集进馆(室),及时掌握档案分散流动保管和使用的情况,遵循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特色性原则,处理好档案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需要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行入馆(室)档案的标准化,坚持质量验收,提高案卷质量,保持全宗的不可分散性和相对完整性。具体来说,各地档案工作人员收集传统村落档案时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的收集方法,一是可以实地考察,摸清情况,主动走访,亲身感悟,保证收集档案的真实性;二是可以考证检查补缺, 完善已经登记保管的传统村落的信息档案,保证档案收集齐全,相对完整;三是可以进一步调查发现未建档的传统村落的资料,尽量多保存,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档案空白地区、地域个性和代表性强的传统村落千万不能忽视, 要不断丰富传统村落资料信息,体现村落特色, 坚持特色性原则;四是可以对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进行不同载体形式的记录, 例如,纸质文字难以承载的口头表演、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写实记录,利于保存、传承,丰富档案种类;五是可以走访村民,切实采访村落德高望重的老人, 询问相关村落问题,探寻村落更为深层的价值、特点,开拓收集思路,扩大收集范围,力求全面、详尽、客观、真实。

1.4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收集意识和水平

档案收集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与档案收集者、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水平、工作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传统村落档案收集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传统村落档案收集工作进行超前控制,起到监督指导、总揽全局的作用。因此各区县档案馆要经常对村镇档案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工作和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传统村落档案收集的注意事项、收集方法等,通过专业培训加强他们对传统村落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其档案职业素养,增强档案专业意识,加强依法建档、依法管档的自觉性,提升他们的档案责任感、使命感,把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工作与乡村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保证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档案收集的完整齐全。

2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整理工作

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是实体管理的第一阶段, 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承上启下的过程,为后续的档案保管、开发利用工作奠定基础。所以,传统村落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按照档案管理的统一要求,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保护传统村落的指导意见、通知等要求,健全相关制度,严格筛选归档材料,明确保管期限,进行分类立卷、案卷排列、编制案卷目录一系列细致工作,将传统村落档案纳入统一的分类编号体系。

2.1 传统村落档案整理工作的流程

乡村档案工作人员在资料收集阶段应该坚持宁多勿漏原则,保证档案的全宗完整性和不可分散性,而在整理阶段应该坚持博约得当原则,去粗取精,避免重复过度,提高传统村落档案的质量。在筛选材料后,村落档案室或者资料室应该按照档案整理工作的具体原则,合理确定立卷分类方案,采用问题分类法,按照收集范围中所确定的村落简介、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类目仔细编写立卷类目,进行归卷立卷(件), 最后进行案卷排列,给定档号,编制案卷目录, 完成该村的传统村落档案的整理工作。经济条件允许的村落档案室可将最终立卷好的传统村落档案目录制成电子检索目录,并及时移交至各地档案馆。当各地档案馆接受村镇档案室根据入馆要求整理移交的传统村落案卷时,应当遵守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和便于保管和利用的整理原则,在保持传统村落档案之间来源联系的前提下,采用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进行全宗分类立卷,然后按照国家“一村一档”的指导意见,利用传统村落地区特征进行组卷,即一村一档一卷,最后根据馆藏情况和存放要求,可以在原始框架内适时进行局部调整,进行再次加工整理。另外, 传统村落的照片、录音、影像、实物等资料为了便于管理保存,可以单独立卷,标明所属全宗, 编好立档号即可。

2.2 完善档案资料分类体系

根据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通知》精神,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传统村落遗产的科学管理,分级保护。而我国传统村落形态多样,分布区域广,既有相同点,也有众多的不同点。共同点在于源于农耕文明,发展历史久远,丰富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存, 随着村落的兴衰演替物质实体与非物质精神互相交融,互相依存,交叉而又独立。而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村落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形成时间不同、发展历程不同,传统村落在选址格局、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基础设施、家族宗族、衣食住行用、宗教信仰、审美、风习等方面各不相同。基于我国传统村落现状,为保持传统村落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各地基层档案馆应当在传统村落档案整理阶段完善分类体系, 明确大类目,细化小类目,形成分化合理、科学有序、标示明确的分类体系,便于社会各部门查询传统村落档案信息,利用档案发现传统村落的问题、现状,加强发掘、研究传统村落遗产价值,针对不同存在问题、特点、价值的传统村落对症下药,及时组织专家制订详细的且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社会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一刀切现象。

2.3 建立传统村落档案数据库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现代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径。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利用管理也应该遵循这一方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数字化主要包括档案目录数字化、档案全文数字化、档案实体图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档案全文数字化。因此,在档案信息的录入过程中,档案馆要注重做好这几方面的任务。一是要确定传统村落档案电子加工的扫描范围和识别处理原则,加强前端指导控制,减少扫描后重复性信息冗余,减少扫描过程中人为失误、原则前后不一等可以避免的主观错误。对于资料利用价值非常高,且具有长期保存价值, 用户对此类文档的精确搜索及拷贝有一定需求的文档应进行整本电子化处理;二是要对档案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扫描或数码拍摄,经过压缩、转换等手段将纸质资料、照片、录音、录像等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等电子文件;三是重视档案的安全、备份工作, 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长期可读,增加传统村落档案利用的可进入性和可获取性;四是要充分利用文档处理软件,根据相应的标准要求、制度规范对完成录入工作的数据库进行调整、整理,使之规范化、有序化,使档案工作人员便于进行后台管理,使用户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查询功能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便于进行前端检索利用;五是要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的网上利用交流服务平台,搞好远程服务,及时反映传统村落现状, 满足传统村落档案信息查询、检索、分析、预测、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实现传统村落档案信息的开放式、交互式的共享和便捷的社会化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以便于发挥公众的力量来推行传统村落管理与保护工作,有利于专家学者对传统村落进行动态分析,传播新观念新方法,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性规划,编制科学化、系统化的保护策略,形成传统村落保护体系,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合理科学地开展下一步传统村落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完善传统村落规划,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3 传统村落档案的鉴定保管工作

无论从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主体还是保管过程来讲,档案保管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保管主体来说, 传统村落属于行政村一级,乡镇属于基层的政府机关,由于大多数的传统村落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管理人员,保管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传统村落的档案保管工作需要乡镇一级档案部门的有力支持。乡村是传统村落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乡镇则是鉴定、保管工作的主体。从保管过程来说,传统村落档案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重价值,具有历史回溯、行政决策、学术研究、助兴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多重作用,因此各档案馆(室)工作人员要合理进行档案的鉴定工作,对传统村落档案进行价值鉴定,考量分析各案卷对社会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明确案卷的保管期限,实行分级保管, 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保管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存放秩序,这样便于抽调、移动传统村落档案,利用、存放、索取迅速便捷,提高了档案工作的行政效率。

对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村落,在不具备档案的保护技术、保管条件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必须及时移交档案至相应的档案馆,不可拖延贻误,防止村级领导干部换届时造成村落档案的遗失甚至毁弃,同时移交的档案必须具备明确的目录清单,村级档案室或者村委会相关部门留存一份,乡镇政府档案室留存一份, 以防档案在移交过程中出现丢失、遗漏的现象, 影响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经济条件较好的传统村落,可以在乡镇一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建立综合档案室或者档案管理中心,完善档案库房保管环境,配备专门的档案设备,切实保障经费投入,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便于以传统村落档案为载体,以村为单位开展档案的保管、利用工作。

地方档案馆要根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二批名单,加强名单中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工作,同时也要照顾一般,兼顾未列入名单中地方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经济条件较差的村落档案室,由于保管条件限制,可以保管一些保管期限较短,村落利用频繁,内容重复且复制件较多的档案,对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档案,一般应定期向地方档案馆移交,实行统一保管。地方档案馆应该考虑现时和长远的关系,既要保证长远发展,又要保证当前需求。

现代化进程中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的我国传统古村落面临着不断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保护传统村落是个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村落民众自身的传承与保护,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也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三部门联合发出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传统村落档案,表达了传统村落档案对村落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传统村落建档和管理工作仍旧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传统村落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通过文化、档案等部门的协作努力传统村落档案管理终会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

摘要:传统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传统村落因为多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了传统村落的宝贵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破坏。从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视角说明传统村落建档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阐述对传统村落档案实体管理的思考,为达到以档案之力,保护传统村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历史记忆的目的。

松阳村落的发力 篇7

工业的欠缺,村落资源的丰富,让松阳在这全国性的乡村旅游热潮中,捕捉到发展良机,并于2013正式开始乡村旅游规划与建设。我们走访松阳多个村子,看到了这些偏远村落的独特味道,也看到了它们在这方兴未艾的热潮中的反应。

村落情况:杨家堂位于松阳县东北部的三都乡,距离县城7.5公里,海拔325米。杨家堂三面环山,是个典型的阶梯式传统村落,被称为“江南布达拉宫”,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获“中国最美村镇榜样奖”。村落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高山茶叶、水果为主,目前引进各方资源,改造利用老房子,开发多样运动休闲项目。

交通:从县城出发,约20分钟车程。

杨家堂|摄影家口碑中走出的小山村

杨家堂藏于山坳,整体建筑坐东朝西,而村西的小山则是盛览杨家堂的最佳位置——放眼望去,20余幢建于清代、民国的建筑,从山麓蔓延至山腰,上下屋高低落差约二三米,错落有致,恰到好处。亮眼的黄墙,夹杂着斑驳稀疏的白壁,那是历史的痕迹;层叠有序的黑瓦与层层跌落的马头墙,低鸣着昔日的辉煌。走进这些老宅子,老宅均为一进式的三合院,五间两厢或七间四厢,大厅一目了然;天井用不规则的卵石拼成各式图案,如八卦纹、卷草纹等;门屏户牖和牛腿雀替上的木雕多为仙人、鸟兽、花草等吉祥纹饰,虽然朴实,却甚为精致,生动得几乎要跃出框架。

同老宅子在岁月的氤氲中,消磨了生气一样,村里也难得见上年轻人。村里的老人倒是亲切热情,如用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的宋氏老两口,老人见到我们,慈祥的笑容荡于脸庞,一边亲切地招呼我们,一边手脚利落地准备着午饭。没过多久,就像变戏法一般,十几盘菜端出来,诱惑着馋虫。平常又丰富的菜,让我们在异乡,被浓浓的乡情包围着,感动着。

而早在2000年,这座壮美的“金色布达拉宫”因以其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得奖,已在摄影圈里流传开来,自此,杨家堂引来摄影师、画家无数。而单纯新建的观景亭已无法满足络绎不断的访客,并且适逢乡村旅游规划开始落实,自此,杨家堂景区的创建,村落的维护与修缮被提上日程,民宿的开发也是蓄势待发。

杨家堂努力创设4A景区,自2013年起至今,已在村落建设上投入一千多万,目前已卓有成效。杨家堂基本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对原有的路面进行修复、拓宽及平整,引进自来水,并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而在2015年,全村的屋顶瓦片全部被翻新,夯土墙用原始工艺进行修复,并且对核心景区的两栋现代水泥砖瓦房进行改造,改平顶为坡顶,外墙喷漆以统一景观。另外,在民宿的开发上,杨家堂与松阳县建设局合作,修缮了村里最为破败的7号楼,开发为民宿样本;与此同时,引进隐居集团等社会资本,开始品牌民宿筹建。而除此之外,在运动休闲的开发上,杨家堂利用历史悠久的武松古道,举办山地竞速与自行车爬坡等项目,来访人群日益增多。待到一切开发基本完成时,杨家堂将计划与三都乡其他村落连合,规划三都乡古村落旅游环线。

樟树娘

杨家堂曾因村里的三棵交叉的樟树,故名为 “樟交堂”。樟树在杨家堂是个神圣而标志性的存在,当地世代有认樟树为“娘”的习俗。认“樟树娘”可以避免属相、八字与生母不合的新生儿与生母相克;另外,“樟树娘”又能保佑孩子好生养。每月的农历十五,村民们都会准备祭品去祭拜樟树。也许,在避难至此的杨家堂先人眼中,樟树是个凝聚众心的地方。樟树下成了公共空间,聚会、喝茶、聊天、商议大事。延至今日,在“樟树娘”面前,哪家的红白喜事,哪家的金榜题名,全当自家兄弟姐妹的事,而这正是在共同信仰面前的舒心与团结。

墙头墨书

村落凋敝的老宅子,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宅子的院墙上端,《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孝悌力耕》及《宋氏宗谱家训》等文句被珍重地镌写在墙面上,举重若轻。这是杨家堂“勤于耕作笃于读”细无声的渗透感化。教育是杨家堂的重中之重,并于1901年创办了松阳第一所小学迪德学堂。杨家堂的老宅里,几乎每家都有学报、官报的残存。民国后,从这座小村落里,走出了46名有教授级别的人才,其中博士导师、有博士学位的就有4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nlc202309081330

样板民宿

由村里最为破败的7号房改造而成的“悠悠时光”民宿,是杨家堂的首家民宿,并打造成民宿样本。“悠悠时光”在古村落里显得恬淡而素雅,它的房间有着简单却又让人心灵柔和的名字——“云停”“星落”“晓白”“雨歇”“风眠”“月初”,大有纵一日闲情,舍一身凡尘,与星月同醉之境。目前,这家民宿暂由其开发者之一的松阳县建设局管理着,未来将要对外招商,由社会力量来经营。

界首村|寻找新生力量的埠头文化

界首夹于万寿山与松阴溪之间的狭长地段,因地制宜,化身为停泊江畔的大船。而得益于多年积累的巨大财富与浓厚的商贾文化,界首在各个时期都得到很好的规划与维护,今日我们才有幸梦回明清——登上这艘船的船尾,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白墙黑瓦,马头墙高低错落,甚是抖擞。沿街建筑的墙基由鹅卵石铺就,整齐有序,已在历史的冲刷下,益加圆润光滑。林立的店铺多铺设在老街的左侧,饭店、酒店、中药店、豆腐店,泥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前店后宅,甚是热闹。右侧是20多座鳞次栉比的豪华民宅,多为二进或三进的重檐泥木结构楼房,其稳重质朴的马头墙、五彩华丽的户牖厅堂装饰、精致多样的木雕石雕砖雕,无不气派地展示界首儒商的成就与骄傲。而街道上三道立于禹王宫与刘氏家祠间的圆拱门,楹额上浑实地镌刻着“德被苍生”“功垂奕祀”等,恰是界首先人们的缅怀与期许。

站在船的龙骨——从宋代至今的古驿道上,看着坐落两旁的古民居、祠堂、客栈、商铺,其壮丽规整,让人不禁联想到,这松阴溪上游昔日著名的埠头,这个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地,曾经聚集了多少热情的商客、温文尔雅的读书人、行色匆匆的旅人,而那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无奈,昔日因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又是松阳与遂昌交界之处而获得的贸易优势,在公路运输发展之际,慢慢失利,以致埠头沉寂,界首成了不得不停泊的大船。

现在,乡村热给这座沉寂已久却又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界首也顺应潮流,蓄势待发。界首积极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集中整治村落环境,铺设排污管道,兴建公共设施,还于2016年初大范围种植天绒鹅紫薇花,打造花海工程。而自2014年开始,杨家堂投入近400万元于宗祠、古民居及古街巷道的修缮与维护,另外,还整治、改造、拆除与传统风貌建筑不相协调的建筑。除此之外,为了维护古建筑的原始风貌,村里还特地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及专业施工队进驻,开发独具古村特色的精品民宿——卓庐,现已签约与项颖颖,名为“卓庐若家”。而在村落改建的过程中,村民的积极参与是其亮丽之处。村民刘方德开设福满堂客栈,经营餐饮,又在其斜对面开设福满堂民宿;村主任经营的一亩茶茶室及村老干部负责的元庆佳苑民宿也相继开业。在文化上,村里邀请丽水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朱力俊大师在村里办班,免费教村民练习太极拳,其夫人刘燕青开设古筝兴趣班,吸引多人前来学习。新业态的引入与培育,界首正向着集观光、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迈进。

村落情况:界首村位于松阳县城的西北部,距离县城20公里,是丽水市保存较好的古村落之一。界首地处松阳与遂昌的交界处,是进入松阳的第一个村落,故名曰“界首”。界首偎依在松阴溪畔,在狭长的山水之间,构建了船型村落,是个典型的傍水式传统村落。目前,利用界首的历史资源与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培育新业态,力主将界首打造成一个集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精品村。

交通:从县城出发,25分钟左右车程。

民间高人

刚踏入居易堂,立马被一幅巨细靡遗的界首俯瞰图所吸引,上面详尽地记录着界首的历史及其建筑变迁史,一问之下,更是震惊,这画竟是出自于一名聋哑、手脚不便的老人之手。迫不及待走进房子,院落干净整洁,墙壁上挂满字画,全是刘为朝老人的作品,书法作品、刘氏祖先画像、农民耕种生产图、耕读传家图,从老人的左手泉涌而出,无一不流露着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眷念。可惜正值午休时间,我们未能拜访到老人。

nlc202309081330

往来无白丁

一亩居现为一茶室,淡雅清幽,难以想象的是,百年前竟从这里传出了琅琅的女子读书声。1906年,留日归来的刘德怀,在故乡创办了丽水第一所女子小学——震东女子两等小学堂,比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学堂章程》还要早。女子学堂不仅招收界首本村的适龄女子,也有外村的,学生入学一律免费,但“缠足者不许入学”。除了教授传统国学外,还有数理化等现代知识,刺绣缝纫等实用知识。在当时如此“另类”“出格”的创举,刘德怀该是面临多大的压力,排除万难而促成的!这种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已是界首的一大重要民风。界首先人们除了办学之外,还用多种奖励方式鼓励子辈学习,故村落里少有白丁。

新生力量

福满堂客栈隐藏在不起眼的木门之后,却是一股隐隐攒动的新生力量,给当地人树立了新的发展榜样。在福满堂前厅,朴实的木质家具与素雅的摆设,正是那寻常百姓家。步入后庭,豁然开朗,拾掇整洁的“从前小院”映入眼帘,一花一草一树享受着春日,恬淡地生长着。脚底下有条石头铺就的小路,通向幽境。走进一看,竟别有洞天,隐藏着一个茶室——黄土墙萦绕,蓑衣陪伴,桌上茶具别致可爱,倘若雨天,坐此茶隐,听户外小雨缠绵,谈古论今,该是怎般惬意闲情。

村落情况:象溪一村位于松阳县东部的象溪镇,距离县城20公里。象溪一村建村已有1300多年,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素有“秀才村”“耕读村”等美誉。村子依傍在松阴溪旁,风景秀丽,又有十多幢明清古民居,是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丽水市首批“十大美丽乡村”。 而今象溪一村已蜕变为远近闻名的精品村。

交通:从县城出发,20分钟的车程。

象溪一村|没有完美古村落也能让人看见历史

在松阳走过那么多的村落,象溪一村算得上是独特的,新农村的建设速度很快。

走进象溪一村,一片面朝松阴溪的小洋楼映入眼帘,一层多为店面,有以当地特色溪鱼为主打的饭店,也有村民自己开的传统美味糕点屋,热闹繁华。而据象溪镇副镇长所言,这片小洋楼将会是民宿建设的最佳地址。穿过石板和石子铺就的小道,柏油路即横于眼前,矗立在大路的一端的,则是更为整齐划一的现代建筑群。这些房屋的建筑,是由于2009年实施的老村改造,在拆除老屋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楼层同高,外表相当,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好了,店铺里三两老人谈笑风生。看着这些整齐干净的房屋,心里却难免有些惋惜——求同难以存异,更何况它们是以老屋拆除而换得的。

在大路的另一端,保存完好的高焕然故居、文昌阁、高氏宗祠、朱熹讲学地及10多幢明清古民居,像恭候多时一般,等待着游客的踏足。这些老建筑记录着象溪一村的历史,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象溪一村的古意,更多的是隐秘于建筑或老器物的活用上,比如石门广场,比如由1913年高焕然创办的象溪初级小学改造的村会议室,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的文化礼堂,步入这些地方,新味里含着古意,总会有意外的惊喜。

2009年象溪一村开始启动旧村改造项目,并在几年内,通过统筹整合美丽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水韵象溪风情线等项目,先后共争取到近千万元资金,而各种规划项目也得以顺利实施。目前的象溪一村改造,已卓有成效,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毕,建成的石门广场、进士文化区、半亩方塘等成了新的文化景观,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了,科教文卫等服务设施也完善了。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村民参与进来,如村委主任高庆威于2015年开办渔家乐,以示范带动其他村民;民宿上,政府创设样板民宿,给村民自己创办的民宿提供新思路。而在接下来的规划中,体验项目的建设成了重点,如在松阴溪畔铺上沙子,建“阳光沙滩”,提供沙滩摩托体验;创建自驾游露营地,为自驾游的旅客提供更方便的服务。现在的象溪一村,正激情高昂地迈着大步伐,努力着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创意的历史

象溪一村的石门广场是当地政府自己设计的村落历史博物馆,用创意记录消逝的历史。广场里展示的石门,均是在老屋拆除过程中,有意识保留下来的,一道道形状各异的石门,吞吐着这座传统村落的民居历史,更显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场上,还有个别致的“盆摘”,竟是辆拖拉机!废弃的拖拉机,在村干部的奇思妙想下,从垃圾堆里完美脱身,变身为盆栽,各色的花朵在上面肆意绽放,倒成了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石门广场的设计,虽难以如专业设计一般精致高雅,但正是由于村干部对象溪一村文化与特色的了然于胸,设计出的广场才是此般接地气,而又别有风味。

民宿样板戏

象溪一村的民宿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与其放任村民“异想天开”,参差不齐地开办,不如创设个民宿榜样。于是,政府部门联袂专业人士,上演样板戏——政府租赁村里的房子,解决好民宿建筑的基本装修后,将此新生儿托付于有酒店经营经验的专业人士来管理。承包了民宿的专业人士,通过适当的内部装修、专业的经营管理,为村民立下榜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游客的住房需求得以满足,村落的民宿品味与服务水准亦将得到提升。未来,我们可以对象溪一村的民宿水平有更高的期许。

上一篇:中职教育工作心得下一篇:显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