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精选12篇)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1
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强力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得我国农村,特别是农村所具有的很多传统魅力都失去了。我国有着几千年农业发展史及灿烂的农业文化,时至今日,农村依然有着作为人们精神归宿的魅力,会作为一种地域性共同拥有的记忆得到延续,农村传统文化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也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一种资产。伴随着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全球化,经长期历史形成的农村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作为历史和文明的传承,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中,应对农村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将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视为农业的现代功能之一。
一、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诞生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深深植根于农村,是我国的国民财富。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传统工艺,传统艺术、传统节日或习俗活动。
传统工艺则主要是诞生于农村的漆器、陶瓷、编织、雕刻、剪纸等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品制作。传统艺术主要指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初期的祭祀演化而来的各种民间艺术,如杂技、武术、舞龙、舞狮、花灯等。传统节日或习俗活动主要是指诞生于我国各地农村的节庆、祭事活动,以及与农作业、节气有关的农谚、民俗等。
农村的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不同,受地形、地貌、气候的影响,各地农村存在着独特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即地区个性。地区个性是根据各地固有文化形成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些地区的地区文化通常以经长期传承下来的文化为核心,具有历史的厚重和民俗的芬芳,农村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
㈠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
1. 作为社会遗产的地区文化。
“地区文化”指的是各地区形成的生活方式与习俗。这是农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学习的,也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这样的地区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会遗产。它在人们出生时就已经自然存在,随着人们的成长,以被社会认可的方式,被人们所模仿、学习、掌握。在家族、朋友、邻居这样一个地区社会中生活,人们随时间流逝,自然地掌握了先人们创造、积累起来的伟大的地区文化。
2. 地区文化与社会个性。
地区文化是一种纽带,使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村民相互联系,并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地区个性。在同一地区生活的人,为了能持续地共同生活,因此,在风俗、传统、谈话方式、思考方式、生活方式、礼仪、习俗等各个方面发展共同性。这一共同性从其他地区社会看来,是被认为具有个性的方式,是地区独立性的魅力源泉。这就意味着,地区文化除作为区域社会统一性的依据,也是区域社会个性的依据。假如,地区文化无法传承,全国均为共同的文化所覆盖,则在社会个性丧失的同时,不仅农村居民间的联系削弱,甚至连乡土意识也会丧失。这样一来,不仅城市居民,即使原先生活在此的农村居民也会对区域社会的魅力问题不予关心。可以说,地区文化是区域社会的命脉。
3.“农村文化”是中国人的共同财产。
形成区域特有文化的农村是很有魅力的。房屋的建筑式样、地方饮食、方言、农作业方式等,这些东西有的内含人们的艰辛,有的则是在无意识之间代代相传,扎根于今日大地。这其中贯穿着我国自古至今的“精神家园”,它不仅仅属于农村,更是中国人的共同财产。近年来,作为一种潮流,我国的城市居民愿意接近大自然,经常地贴近农村,这是人们在寻求拨动我国人心弦的“精神家园”。
㈡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农村传统文化,是不同时期的农村村民,通过生产与生活,对地区环境在认识、理解、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超越了世代被继承下来的世界观及规范。可以说,它包含了该地区社会的智慧与技能。另外,农村由于有世代相传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营着农林牧渔业,环境很好,既可通过五官实际感受到这一文化,也可以获得新的体验。认识与发现传统文化,在难以感受季节变化的城市空间中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现代社会中农村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有着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1.保全、维护地区资源与环境。农村可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作为一种地域性共同拥有的记忆得到延续,是一种“环境资产”。作为农村空间重要构成部分的山、河、湖、海等,不易变化,作为一种象征,会永存于人们的心中。故乡的山川、河流、湖海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会改变。这不仅对生活在农村的人是这样,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也一样。例如,覆盖山区半山区斜坡的梯田,就是先祖们创造的保护土地的土地利用方法和农业生产方法,可以说是与严峻自然条件共生的策略。结果是形成了意想不到的“随季节变换的美丽的梯田景观”等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另外,形成了规范地区社会中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惯例与价值观,如涉及上下梯田的水利权,为了下面的梯田上面的梯田不能弃耕等,客观上保护了重要的农地资源。此类为了生产而形成的与自然共生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保全土地、创造独特景观的作用。
2.体现社会个性和地区传统。农村传统文化的性质,可以说存在这样的倾向。第一,是在生活的必要之中构筑的。第二,就每一代的作用而言,它是被有意识地持续传承的。第三,在传承过程中会稍有变化,但会形成地区特色。第四,理所当然的,是潜在化于现代生活之中,即扎了根的。因此,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特有的文化需要传承。对于丰收、幸福的祈求,其形式往往有自己的特点,其目标往往有一定的地区范围。这一切通常在热爱家乡的家乡情缩中,有意识地传承了下来。
3.沟通现代和历史的桥梁。农村传统文化是沟通现代和历史的桥梁。散布在农村中的石碑、石佛、古树名木、祠堂、寺庙等构成安然静谧的农村风景,这些场所均会给人们留有记忆,也会有其精神体现。农村的民居、仓库、作业场所等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传下来的遗产,也拥有其作为“环境资产”的价值。进而,清澈的泉水、珍稀动物、特殊的地形地貌,往往也是仅限于某地的特殊的自然环境。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全球化中,这些农村曾经的生活印证也许会一点一点消失,但对于新时代而言,它们应该被保留下来,因为人们可以借助这些印记去了解历史。
4. 加强地区间相互联系的作用。在我国农村,“宗族”等均为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传统的组织形式,其功能是作为地区社会中使人们意见取得一致的手段。“祭祖”等各种村民共同参与的祭事活动,则加强了村民间的相互连带感。由于有些祭事活动是在村民家中进行的,这就使作为地区基础的家庭行为得到约束。
上述传统组织及其活动使村民组织化,从而使农村地区社会得到维护与保全。它具有可超越世代被继承的功能。另外,具有地区特点的民间艺术、工艺、农村景观等均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是本地区的骄傲,而具有地区特色的传统祭事活动也是与邻近地区互动时的交流资源,且因对城市居民有很大吸引力,也可以作为城乡交流的交流资源。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步法加快,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传统的农村村落向新型的农村社区集中成为人们的选择。在这一趋势下,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困境。
㈠农村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村落大规模消失
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传统的农村村落在逐步消失,农村特有的承载农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不断被侵蚀。传统村落消失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下的行政村撤并、各地的工业园区建设、城市扩张、下山或库区移民等。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自2005年至2009年逐年减少,分别为62.9万、62.4万、61.3万、60.4万、60万。平均计算,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1]。丢失了传统村落和传统村落文化就是失去了对古老文明的记忆,就很难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从而使其失去对历史的回顾,进而失去对未来规划的根基[2]。
㈡农村传统文化的地区和社会基础趋于薄弱
在我国,有许多地区农村面临传统文化继承者(人、组织)减少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地区和社会基础发生了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一代对缺乏现代气息、枯燥单调的传统民间工艺与艺术缺乏兴趣与热情,认同感逐渐消失,纷纷走出农村,到城市、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谋求新发展、新生活。当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路径变化作考察时,可以发现传统路径是由老人向其儿女传承,然后儿女再向其孙辈传承。在日常生活中,则是通过衣食住行这样的生活行为来传承传统文化的。农村家庭适龄劳动力的进城务工,传统文化传承就失去了日常维系的纽带。劳动适龄人口的转移也意味着在地区社会中起核心作用的各种组织在弱化。此外,传统文化的社会经济基础也在逐步削弱。如,原本存在的一些传统产业已经不复存在或受到了现代产业的剧烈冲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就使依附于这些传统产业而存在的传统文化及有一定价值的工艺、技术等特殊技能,面临失传的危险。
㈢自然与生产、地区与社会的游离
在过去的农村中,孩子们在美丽富饶的大自然中忘我地游玩,在农忙时节通过在家中帮忙,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自然,在与农林牧渔业的亲密接触中长大。地方上的许多传统祭祈活动,随年龄增大,他们均会参与并发挥与其年龄相适应的作用,自己也就会理解作为地区社会一员应有的立场,在长大成人的同时,也会自然地掌握与人交往的本领。这就是地区的祭事节日、传统艺术、工艺、技术、各种惯例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农村自然资源状况发生改变,城市和农村的差异造成地区与社会之间的游离加剧,人们开始忽视或者说弱化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这就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脱节。与此同时,虽然有些传统文化已被保护,但任何一种能被传承的文化并非是被刻意地去创造、维持、继承的,它具有“生活史”的特点。经历了这一传承过程的人很多,传承过程中有些人往往也仅视之为普通的生活,并未意识到它的价值。传统文化的存在无法割裂自然和生产、地区和社会。因此,现在有很多情况是在向下一代的传承中只是传递了行为的规范、习俗,即做法,却没有说明其渊源、缘由、变化的过程。传统文化,只有当它的渊源与地区间深厚的关系共同传下来,它才会被作为宝贵的财富加以认识。否则,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认为其没价值,就有可能就此消失。
㈣有的传统工艺丧失传统特色与民族风俗
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尤其是独具少数民族风俗的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层次的提升,对该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已成为畅销商品。在各地追求发展速度和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工艺品迅速被商品化。在传统工艺商品化的过程中,传统工艺一方面受外地游客的消费意识、消费行为及其思想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当地传统工艺生产者的市场竞争所左右[3]。为了迎合现代人们的消费喜好和扩大销售量,生产者利用现代技术改变了传统工艺原来的民族风格、制作工艺和原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一些传统工艺发生“异化”,传统的工艺品丧失了“本色”和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㈤许多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这种现象在农村城镇开发以及乡村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许多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城在城镇化过程中,往往重开发、轻保护,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有价值的街区和建筑遭到破坏。尤其是“农家乐”的盲目无序发展,修路建楼“一窝蜂”式开发,导致历史文化内涵丧失[4]。
三、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两个基本前提
正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保全、传承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保护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特别的技术、拥有知识的人及有关组织的存在,没有农村村民的大力参与,就不可能延续下去。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一是要使农村村民自身认识到地区固有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在农村培养、支持传承传统文化活动的骨干。
㈠使农村村民自身认识到地区固有传统文化的价值
这是因为地区社会的主体是农村村民。他们必须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存在有所把握,并对其重要性形成共同认识。地区固有的传统文化是整个地区的共有财产,是培育对地区的爱与地区建设参与意识的宝贵资源。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村民没有意识到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仅有政府的保护是不够的,它缺乏培育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当让农村村民认识到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以期发现新的地区价值。如组织有村民参加的各类的“地区探宝”研究会(协会)等,这些活动每个人均可利用业余时间大家一起参与,没有利害关系,靠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农村村民自行参与度越高,则地区传统文化就越有活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地区活动参加者不光是农村村民,还有行政部门、学校等地区组织,还有本地区以外的专家、其他城市居民等。这里,主体是由当地农村村民参与策划的地区社会,只有他们充分注意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加以灵活运用,行政部门、专家、城市居民是后援团。而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成为维护继承地区传统文化的第一前提。
㈡培养、支持传承传统文化活动的骨干
由于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骨干减少,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各地区需认真探索如何培养新的传统文化活动骨干与继承方法的时期,要在地区社会内外寻找活动骨干与继承方法。迄今为止,由于某些技术是仅由某些家族、组织单传的,某些祭事活动也只限于本地农村村民参加,那就需要在地区社会意见一致的基础上,扩大参加者的范围,扩大对于习俗、规范的解释,这样就有可能变身为振兴地区的资源。要搞好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重要的是要把在地区社会中获得评价的各种资源,将它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或正趋弱小化的现状)、目前由谁掌握(或传承)等把握清楚,要在整个地区达成共识,将其作为今后须努力解决的课题。
同时,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重视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区别。随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进行及季节的变化,同时会有一些与此相伴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就需要按照生活这一轴心来把握。有些活动是非日常性的,显得比较隆重和正式,有的则是日常性的,比较简单。另外,要按照“有形”、“无形”的分类为轴心,对具体的地区性的传统文化加以再认识。不仅要关注比较容易看到的有形文化,更要看到无形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有形和无形之间,一体化地给予关注。
四、建立民众参与的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体系
在城市化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国在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除了政府的保护和引导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农村村民的参与,即由生活在该地区的农村村民自己认识地区传统文化,形成“价值共有”的意识。进而,再以此意识为出发点,构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㈠农村村居民参与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和农村文明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更多的是一种共同认识。这种共同认识有助于推动现代农村的发展,建设美好的家园。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推进美丽农村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村民必须形成这样的意识,即通过自己的生活和度过的每一天,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不断改变生活方式,保全美丽舒适的空间。
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农村的环境。在农村,人们是在与农林渔业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过程中生活的,经过了比较长的岁月,几代人的努力,保护了农田与山川,保护了地区固有的美景。地区的景观是一点一点地形成的,与生产及生活上的必要性有关,也沐浴着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其存在必然也得到了该地区农村村民的共同认识。因此,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环境要得到保全,就需要农村村民对这一环境的形成存在充分理解,从而使农村的传统魅力得到保全和传承。其次,由于社会和地区基础的弱化,比如空心村和混住化,对于农村传统环境和文化价值的共同认识开始弱化。与此相应的是农村传统环境的恶化。因为,即使有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但若谁也不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就可以说等于没有。在这样的一种无意识状态下,传统文化就会被逐渐湮死。因此,一定要通过农村村居民的参与去自觉地发现地区的魅力。当农村村民认真审视地区环境和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从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着手,从而可以看到在景观与自然的保护及文化继承方面的问题,也能发现引人注意的地区固有的魅力。
㈡农村村民参与的具体措施
首先,是推动农村村民个人参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行政村要有让农村村民参与的农村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的实践活动。要从农村村民的自身出发,从他们自身的角度,从私人空间开始。如从日常的活动开始,逐步扩大到参与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边界的共同空间(如农村社区等)的活动。同时,在地区公共社会活动中,涉及地区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时,要让农村村民在计划阶段就积极参与,关心村落与整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另外,还可通过一些机构和NPO组织培养和促进农村村民对于农村的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兴趣。其次,要促进农村村民整体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传统的农村社会里,农业集落内的自然遗存、寺庙神社、公园广场等共同利用空间,是由集落村民进行维护和管理的。然而,因高龄化、混住化,村落功能下降,这些领域的管理和维护变得困难起来。因此,需要农村村民相互沟通,对公共空间的作用加以再认识。同时,要积极地形成行政单位、城市居民、NPO共同携手的体制,要广泛发动儿童和老人,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例如根据当地文化特色,在中小学尝试开设一些旨在让孩子们学习和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自己学习和体验增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参与的兴趣等,以此来推动对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农村村民参与的活动中,应对农村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有效意见,同时共同描绘未来规划。由于对地区的自然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人们也就会思考向什么方向促进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让农村村民自觉而又愉快地享受整个活动的过程。这就是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江羽.中国每天消失20个行政村,十年后谁来种地?[N].光明日报,2011-10-27(B6).
[2]王景新.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保护[J].中国乡村发现,2007,⑸.
[3]李家寿.重视和加强新农村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发展[J].生态经济,2007,⑿.
[4]翟建宏.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和发展[J].调研世界,2009,⑺.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2
【关键词】乡土景观;新农村建设;国土景观;文化景观
乡土景观的保护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急需探讨的问题。中国广大农村保持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根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否妥善保护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乡土景观,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的关系,最终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前迫切要做的是如何能通过规划的途径,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被确立为国家或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乡土景观进行价值甄别和保护,使之融合进新农村建设当中,对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于2010年10月19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第十次峰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国际植物资源研究所等50多个国际环境机构和组织与日本环境部,共同发起了“全球传统生产性乡土景观保护合作倡议”。该倡议指出传统生产性乡土景观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这种可持续管理的和谐模式,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胁迫下正萎缩消失。各发起方希望通过努力,把“乡土景观保护项目”推广成为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农业历史遗产项目等相似的全球性项目。由此可见,关于乡土景观的保护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成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对乡土景观的理解
乡土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土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土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关于乡土景观的定义,笔者认为较全面的说法是俞孔坚所提到的:乡土景观是指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是当地人们为了生活所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是“寻常的”、“经济的”、“传统的”、“本土的景观”,而非追求“高雅的”、“高技术的”、“高资源消耗的”、“异域的”景观。乡土景观唯其“真”,唯其“善”,唯其“美”。如此真善美的文化景观,却在农村建设的热潮下遭到破坏,这的确是很令人惋惜。
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土文化景观的现状
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小城镇的数量从2173个发展到19522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更加增多,集镇、村庄逐步减少。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进,既为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例如,乡土景观的保护意识不强,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性破坏的状况较为严重。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某些地区的做法就是一个字——拆!之前不进行调查研究,许多比较有文化特色的乡土景观沦为城市化的牺牲品。不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信仰和生活习惯,各种矛盾不断升级。
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有限的土地和水、林资源、由于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的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而乡村城市化对土地的侵占又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紧张。
首先,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分离。一些农村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许多项目并不是由景观设计师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的,而是由其规划师和建筑师分别独立完成的。这样就造成了景观建设的不完善性和被动性,甚至具有应付性。因此,农村建设在景观设计方面还处在无序状态。
其次,景观建设不够全面。在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往往忽略了一些残留的景观滞后,如集市、街道、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死角及宅前屋后的个人空间,景观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
第三,乡土文化流失惨重。农村住宅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经过千年的衍变,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景观及建筑的色彩、格局、样式一味的相互抄袭,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不但没有继承或发展当地民居的传统与特色,更不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反而会使之将其慢慢遗忘。
三、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增强农村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途径及措施方法,保护日益恶化的乡土文化景观。
古老中国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最终这种信仰才能做出真正符合当地人们生活习惯的乡土景观,才算得上是好的规划设计。
1、历史遗存的保护与恢复
乡土景观中的历史遗存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且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掘、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遗存,使他们能够更加完整有序地成为乡土文化的承载体。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化宣传,建立起当地居民自发保护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开展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对具有保护价值的乡土景观遗存进行全面的调查,建立档案名录。乡土景观的再生要立足于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艺术的手法,科学的理念,还原或再现。对现有景观进行恢复与功能再造,使原本属于这片土地的有利信息得以保留,并通过再创作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获得再生展示并延续当地的历史与文明旧。
2、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在不同的景观环境设计中,对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的尊重有以下三种途径: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化”;对地域传统形式的借鉴;传统生活方式的参与和感受。
乡土文化的“活化”。民间的乡土节日文化、家庭文化、习俗文化等,经过了岁月变迁,可能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鲜活颜色。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化,其关键点在于保持其原汁原味。首先,对于逐渐沉寂或遗失的地域传统文化通过民间查访、阅读历史资料等方式,对零星的文化片段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并根据其脉络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创作,使之易于理解,便于更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其次,要善于挖掘乡土景观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注重对乡土人文生态的保护和利用。以便更好地发挥民间传统文化在乡士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最后,乡土景观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仅靠表层的感觉、感官的体验来打动人的景观是无法长久的。乡土文化的传承,既要全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吸取来自各方的文化精华,整合到本土的文化中来,使传统文化得到升华。
乡土文化的借鉴与表达。乡土文化具有区域感和差异性,作用上的互补、空间上的重叠、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从景观设计层面来说,就是对空间周围环境信息、民族风情、城市历史、宗教思想、传统习俗等方面分析,提炼相关信息,形成抽象符号表达所提炼信息的主题内容,使人们视觉上接受浅层审美后,通过联想、想象引发更深含义的意境审美,从而加深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乡土文化的体验与感知。从人与生俱来的好奇的本性和亲近乡土的意愿出发,借助各种活动让游人自己去感知乡土的存在。包括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手工艺、乡土饮食的制作、参与当地特色节庆和乡土社会活动等,在乡土文化的体验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与升华。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乡村环境景观化、大地景观多样化的建设目标,必须保护好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使之重新融入农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同时也必须确保在乡村开发建设中乡土文化景观特色价值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文明的引入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在人地关系的和谐图景中显现新农村魅力。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通过对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分析和思考,提取出适合塑造新农村面貌所需元素,把它融于新农村景观的建设当中,对于提升农村文化底蕴和激发农村生活活力,维持农村生态、文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3
一个乡村拥有魅力,要有产业、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而在这些指标中,文化是最为重要的,它是乡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提升乡村魅力的源泉,而乡村中最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则是乡村文化的精髓。笔者以松阳县为例,阐述如何做好农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一、总体概况
松阳县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松阳高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松阳高腔、畲族叙事歌、竹溪锣鼓、道惠夫人会、黄建大院木雕技艺、叶法善传说、道教音乐月宫调、松阳端午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7人,市级传承人32人。这些民俗文化涉及乡村文化的各个方面,概括地来说,戏曲曲艺别具一格(高腔、百日戏、木偶戏、松阳鼓词等),民间音乐曲目繁多(叶法善道教音乐、民间器乐曲、竹溪锣鼓、板桥十番、畲族叙事歌等),民间舞蹈风韵独特(山边马灯、小吉草狮、横坑绳抽狮子、畲族祭祖舞、蔡宅采茶灯、程路船灯、文武彩灯、太平龙灯、桂花亭、花鼓灯、鳌鱼灯、台阁等),民间美术多姿多彩(驱邪巫画、月光佛画等),传统手工技艺精湛(黄家大院木雕技艺、松脂采制、佛像泥塑、手工绣花、剪纸、畲族织彩带、手工布鞋、打铁、钉称、胡琴制作、蒙鼓、制陶、麦杆扇编织、弹棉花、松阳家酿酒、松阳晒红烟、风炉制作、蓝布绣花等),民间习俗丰富多样(竹溪食品祭、道惠夫人会、迎神赛会、三月三歌会、社公信仰、四都祈福、打清蘸、畲族婚俗、上梁仪式、传统集市、尝新米等),体育竞技妙趣横生(樟村拳、畲族问凳等)。
二、发展困境
松阳县在上级文化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经过积极引导、发掘和抢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非遗普查、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与展示工作有所提升,文化传承基地和队伍建设也有所加强。但在挖掘、保护发展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开发民俗文化过程中,农村老百姓和个别乡镇领导干部对民俗文化资源在提升田园松阳品位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到位。个别乡镇在申报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工作中态度不是很积极,认为一旦申报成功,会给乡镇建设带来麻烦。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重视程度等要素的影响,各地发掘民俗文化资源的程度差异很大,相对来说离县城较近的地方民俗文化发展相对较快,而山区相对缓慢。相关部门之间也因重视程度不同、相互沟通不够,难以形成合力。
2.保护措施不够。目前,民俗文化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大多是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子承父业,往往因人而存,人亡艺绝。这种单一的培养方式,客观上导致民间艺术人才“青黄不接”,一些民俗文化可能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像木偶戏,据《松阳县志》记载,民国时有六个木偶戏班,大小剧目有360多个,然而,随着时代浪潮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木偶戏逐步离我们远去,樟溪木偶剧团是松阳现存唯一的木偶剧团,仅保留80多个传统剧目。从调研中了解到许多民俗文化缺少文字记载,有些即使有文字记录,也是通过手抄本的形式传下来,很多已残缺不齐。
3.扶持力度不强。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涉及方方面面,资金投入较大。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持,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困难重重,民俗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以玉岩高腔为例,买一件莽袍就得好几百元,现有的演出行头比较落后,有一部分比较陈旧,急需更换,存在着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和排练场所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措施
1.挖掘与保护相结合。建议政府出台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健全保障机制,完善保护体系。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建立比较详细的民俗文化保护名录。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分工负责,民间自觉参与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新格局。
2.资金投入与项目展示相辅相成。首先是加大投入。设立民俗文化保护基金,资金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企业社团、民间团体投资,参与经营管理。二是鼓励传承人积极主动的开展传承活动,对会带徒弟的师傅给予一定的补助。三是做好展示工作。科学利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能够长期限保存的媒介或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县非遗馆、博物馆、图书馆对松阳县内的民俗项目进行展示。
3.精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促进。结合现有的各类节庆活动,在活动中宣传各类民俗文化。如竹溪食品祭活动,在观赏品尝竹溪特色食品时,可以把其中蕴含的民间故事进行挖掘、整理、宣传,赋予特色食品深厚的文化内涵,把“排祭”仪式做得热闹非凡。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精包装,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民俗文化品牌,如:叶法善的道教音乐,张玉娘的诗词。以茶文化为主线的采茶灯、献茶歌、敬茶歌、泡茶歌等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畲族祭祖舞、山歌对唱等。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把具有含金量和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如:可以以大木山茶园为试点,整合各方资源,把民俗文化做到沿路的文化墙上,还可将松阳县内的重点民俗文化资源放在大木山茶园的钓鱼台上展演,当然重点是结合当地卯山文化的特色,演绎月宫调和桂花亭等经典曲目。这样,去大木山的游客不仅沿途就能了解松阳的民俗文化,还可在骑行之余坐下来也能欣赏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
总之,我们可以从民俗文化提升乡村魅力为切入点,将小活动做成大事情,将小人物做成大文章,形成可持续传承发展的民俗文化机制,建立以民俗文化为引领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4
一、河北省古村落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它自远古以来就是华夏族的固有领土, 也一直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由于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河北省的古村落文化内容极其丰富, 不仅有传统的杂技、武术、舞龙、舞狮、花灯等民间艺术, 又有陶瓷、雕刻、编织、剪纸等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 各地“新民居工程”建设迅速开展, 一些传统建筑和自然村落格局遭到破坏, 有的地方甚至拆除。有些地方, 围绕名胜古迹, 大兴土木, 突击商业开发, 破坏了古迹的原始环境和文化象征。山海关长古城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根据史料记载, 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自古即是我国的军事重镇。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 城高14m, 厚7m。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 并有多种古代防御建筑。然后,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 城中村改造的进行, 在山海关古城出现了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与素有“天下第一关”美誉的古城格格不入, 对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二、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保护
在当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如何实现资源功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问题, 而且还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辉煌成果的关键所在。整合现有资源并予以利用, 充分体现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新”的起点、重点、亮点。
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应是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和最佳切合点。体现在: (1) 古村落中的古建筑、古街、古水系都是农村最现成的资源, 看得见、摸得着, 保护并利用好这些资源或许能创造不可估量、潜力巨大的财富。因为, 任何资源都会枯竭, 惟有历史文化资源是永恒的。 (2) 古村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是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如今, 全社会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历史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基础。 (3) 由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必然有它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来吸引众多的人去参观、了解和研究, 这样一来, 古村落就会有更多的外界交流, 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知名度, 从而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措施
保护村落文化是农村地区文化发展中走现代化与传统化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统筹、自然与社会相和谐之路的一种可行的模式, 是文化农村的明智选择。在新农村建设中,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 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加强保护机制措施的研究, 因地制宜有效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 坚持抢救与保护并重, 大力宣传以提高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 形成全民对古村落文化自尊自爱的自觉行动, 走出一条保护村落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
1、树立正确的新农村建设观念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思想意识则只会把我们的行动引向事物发展的歧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要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实质。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把新农村变为“洋农村”, 把新农村建设变成简单的“拆除老房子、集中规划建新房子”的大拆大建。如果把“建设”和“发展”单纯地理解为直线前进与单向变化的状态, 强调由“落后的传统”向“先进的现代”转变的过程, 那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村落文化大规模破坏性演变。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一定要“切实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 重视文化的多样性,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牢牢抓住它, 不要让它从我们手里失掉, 否则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将从我们的脚下失去, 厚重与丰富的文化大地便会变得贫瘠与单一。”
2、遵循村落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形成科学的保护机制
第一, 鉴于村落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 同时具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因此, 保护村落文化应该注重保护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川泽及其生态环境, 保护村落的居住环境, 保护村落文化记忆, 保持村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实现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实的整体保护。第二, 鉴于村落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并仍然在继续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特点, 我们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村落文化的演变特性, 延续村落的文化脉络, 维护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第三, 鉴于村落文化保护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因此政府在政策导向、法律体系构建、技术保障、资金统筹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村民是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的重要力量, 要提高村民的自觉保护意识, 同时应重视村落发展诉求, 维护村落文化发展途径的多样性。
3、充分挖掘村落文化的丰富内涵, 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新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善于充分挖掘、整理古村落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注重对乡村人文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以便更好地发挥民间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很多民间信仰, 包括对行业神、地方神的崇拜供奉以及一些传统节日对祖先或某某神的祭祀活动, 都是老百姓对祖先的崇拜、尊敬情感的一种表达, 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祈祷和向往, 实际上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薪火相续的某种制度保证。特别是一些传统仪式, 是民间信仰的核心和表现形式, 保护好传统仪式, 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增进家族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维护社会稳定, 弘扬民族精神, 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都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风水理论中的生态理念、祭祀仪式中的传统道德、伦理教化, 还是民风习俗、乡规民约中体现的人文精神, 其本质都是“和合”文化的体现, 强调和谐和善、顺其自然、适应规律, 这对于我们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 增进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土有.“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 2007 (2) .
[2]邹林芳.有关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探讨[J].科技咨询, 2007 (31) .
农村环境保护研究 篇5
摘要:农村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与学术界所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环境法治;农村;环境保护;实施体制;执法者素质;健全立法
1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体制
首先,相关政府要合理地将强制实施和行政指导结合起来,在促进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工作水平提高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针对一些违法法律要求的行为就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从而使得环保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但与此同时,在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环保工作给予行政性指导,在强制实施与行政指导的基础上为农村环保法治建设提供应有的帮助;其次,在治理环境的科学理念下,农村环境法治需要农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要通过进村宣传、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得农民群众对环保法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注与重视;另外一方面要注重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环保法治的进程中来,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的手段,通过成立农民群众环保委员会等形式,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为多元化的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体制的构建提供活力,也拉近了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其他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2注重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执法者的综合素质
(1)要定期对执法者开展一些教育与培训活动,通过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执法者外出深造、邀请外界专家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等途径,全方位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执法工作中的新挑战与新任务;
(2)为了进一步让执法者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要注重加强对执法者的考核,考核的内容要涵盖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执法手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等因素,并将考核的结果与他们所获得的薪酬、福利待遇相挂钩,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他们对农村环保执法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地加强执法水平;
(3)要注重增强执法者的心理素质,因为在具体的执法工作中,面对当事人的谩骂、责难、围攻等行为,若是执法者的心理素质不大,就很容易出现一些执法不力或者不文明执法等现象。
3提高相关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
(1)要尝试发展生态型农业,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生态有机农业、高效农业,实行有效的生态防治技术以及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并征收面源污染税,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促进环境法治工作的进步;
(2)要注重加强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政府与相关部门要综合治理、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造升级,促进乡镇企业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对威胁城乡水源地的企业,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其关、转、停、并等,根据乡镇企业的区域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做好县级和乡镇级的环境保护工作;
(3)促使环境防治工作和扶贫工作的完美结合,有些地区的环境之所以恶化,是由于当地农民群众为了生存而对环境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变防护性、单向性的污染防治为开发性的环境保护,变救济性的扶贫为开发性的扶贫,比如可以考虑在农村发展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从而逐步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
4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并且形成以宪法为主要依据的《环境保护法》,并且在法律规范的引导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获得了不少卓越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尤其是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方面。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现实发展情况,对立法思想进行适当的调整,要贯彻绿色农业的生产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与指导下,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对立法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活环境以及自然资源有机协调起来,真正获得环境立法工作的实效性;还有,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现农村环境法治的相关要求,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完善,比如,要进一步明确农村环境保护中主要的权利义务主体,尤其是对农村居民的环境权进行落实,要明确相关行政部门在执法工作中的主要行政责任,从而使得立法执法工作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再者,要对外来的污染转嫁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以便有效地防止一些城市污染流入农村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环境污染,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5结语
农村环境的日益恶化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等都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注重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深化农村环境法治改革与完善工作。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有利于促进环境法治获得实效性的良好途径与方式,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佑海.运用环境法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环境保护,(08).
[2]蔡守秋,吴贤静.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当代法学,(01)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6
一、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松阳县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俗文化,特别是拥有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松阳高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松阳高腔、畲族叙事歌、竹溪锣鼓、道惠夫人会、黄建大院木雕技艺、叶法善传说、道教音乐月宫调、松阳端午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7人,市级传承人32人,县级传承人61人。这些民俗文化涉及乡村文化的各个方面,概括地来说,戏曲曲艺别具一格(松阳高腔、百日戏、木偶戏、松阳鼓词等),民间音乐曲目繁多(叶法善道教音乐、民间器乐曲、竹溪锣鼓、板桥十番、畲族叙事歌等),民间舞蹈风韵独特(山边马灯、小吉草狮、横坑绳抽狮子、畲族祭祖舞、蔡宅采茶灯、程路船灯、文武彩灯、太平龙灯、桂花亭、花鼓灯、鳌鱼灯、台阁等),民间美术多姿多彩(驱邪巫画、月光佛画等),传统手工技艺精湛(黄家大院木雕技艺、松脂采制、佛像泥塑、手工绣花、剪纸、畲族织彩带、手工布鞋、打铁、钉称、胡琴制作、蒙鼓、制陶、麦杆扇编织、弹棉花、松阳家酿酒、松阳晒红烟、风炉制作、蓝布绣花等),民间习俗丰富多样(竹溪食品祭、道惠夫人会、迎神赛会、三月三歌会、社公信仰、四都祈福、打清蘸、畲族婚俗、上梁仪式、传统集市、尝新米等),体育竞技妙趣横生(樟村拳、畲族问凳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有机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不仅有利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礼堂“两堂”“五廊”建设中的相互促进
展示展览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展示素材,或者内容单调肤浅,那么文化礼堂建设就会显得单薄空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则能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供素材、彰显特色、增添亮点,从而发挥独特的吸引、宣传和教化作用。如浙江丽水松阳县(以下实例简称松阳县)赤寿乡梧桐口村则充分整合利用村内保存完好的祠堂、古民居等资源,打造“古村文物馆”,对一些破损的墙壁、格扇门窗、牛角、古字画进行仿古修复,较好保留了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如村史廊建设中则需充分整合民间历史资源。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宗谱族谱,整合提炼出各个村庄的“传世之宝”和“存世之事”。如松阳县吴弄村、蔡宅村深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典故、人文风俗共20余个在村情村史、历史文化版块进行陈设展示,让古村落不仅仅是古老的房子,还包括房子和村子的内容和故事,让古村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特色廊的建设中,如松阳县大东坝镇蔡宅村和二滩坝村对采茶灯、正月龙灯、狮子灯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以展演、实物展示等形式巩固传统历史文化。在特色展馆建设中则需充分整合民间特色资源,挖掘整理古村、民俗、宗教、姓氏文化等八大田园文化脉络,整合提炼出蔡宅客家文化、吴弄晒红烟文化等一批乡土特色文化,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这些都是非遗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二)内涵与保障的相互促进
农村文化资源比较匮乏,而非遗含有许多精神、礼仪层面的文化内容,如结婚礼仪、学子入学礼仪、年俗礼仪等习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凝结成特色和精华。这些特色和精华能丰富和提升文化礼堂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其精神家园的作用。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五廊”建设,能为非遗传承提供阵地和展示、展览平台,增强了非遗工作的实践性。
(三)活动与载体的相互促进
非遗的特点是活态的流变,如传统的松阳高腔、道教音乐等,能极大地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农村文化礼堂是非遗的传承载体,如果没有这个载体,非遗就像尘封的宝剑会生锈,又如失去土壤滋润的树苗会干枯。
(四)传承与发展的相互促进
非遗需要加强保护和不断演练,才能传承发展,如大东坝山边马灯、采茶灯等,文化礼堂需要宣传培育、潜心研究,才能创新繁荣。所以,农村非遗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能实现相互依存、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必将极大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五)建设与教育的相互促进
采取戏剧、戏曲、小品、文艺演出等宣传教育方式,宣传、展示农村非遗,非遗开发和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三、影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如何发挥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相互作用,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外部条件欠缺
具体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社会氛围不够。在现代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不少古村落、民族建筑和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公众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珍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参与,以及对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等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资金投入不够,财政预算安排在文化建设和非遗工作上的资金很少。三是人才储备不够。基层文化工作者长期缺乏,农村非遗传承人的年龄逐步增高,待遇问题急需解决,使许多农村非遗技艺失传,甚至消失,严重影响农村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二)内部运行问题
主要有:一是文化礼堂文娱活动形式单一。以前农民文化生活单调,除了在家看看电视,偶尔看几场演出或电影。文化礼堂建成后活动也不多,只开展跳跳广场舞、技能培训、文艺汇演等活动,民俗活动极少开展,节庆文化也比较枯燥,而礼仪文化逐渐淡化或者异化。展示文化素材也不多,孝道文化又不成气候,励志文化尚待培育。大部分文化礼堂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大平台,没有发挥文化礼堂应有的作用。二是非遗项目单薄。农村非遗数量非常有限,缺乏地方特色,底蕴不厚,亮点不够。三是非遗展示空闲小。农村非遗因为缺乏活动和展示空间,缺少运行机制保障,基本停留在初步整理状态,还接不上地气,给人比较空虚的感觉,保护和传承变得困难重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农村文化礼堂展示相互融合的思考
(一)利用平台,做好展示
充分发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作用,科学利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能够长期保存的媒介或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农村文化礼堂等平台对松阳县内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展示,对其历史沿革、分布区域、传承谱系、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等进行介绍,系统、完整、准确地保护各门类非遗项目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
(二)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一是积极鼓励传承人主动地开展传承活动。除了对省市级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考核和奖励外,还应根据非遗传承活动台账,对会带徒弟的师傅给予一定的补助,以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队伍当中来,有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打造非物质文化的精品。二是突出重点打造非遗精品。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深度包装,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品牌。如:举办以“千年古县、多彩民俗”等为主题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利用文化礼堂这个平台进行展演,把松阳千年的历史、古老的非物质文化展示出来,更好地传承下去。以松阳茶文化为主线,利用松阳茶商大会把各类民俗文化串联起来,展示采茶灯、月宫调、民间小调、桂花亭(各种花灯)、高腔、畲族祭祖舞……再到现在的献茶歌、敬茶歌、泡茶歌、贩茶歌等等,弘扬松阳民俗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整合资源,开发品牌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收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办非物质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田园松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才能更好地显示出特殊的魅力。应在精心设计包装的基础上,尽快推出相关项目,赋予景区、景点以恰如其分的文化、历史、民俗内涵,作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如:可以以“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为试点,整合各方资源,把松阳非物质文化精髓在文化礼堂“五廊”或文化墙上展示。结合卯山文化的特色,在“文化礼堂”演绎月宫调和桂花亭等经典曲目。这样,去大木山的游客不仅沿途就能了解松阳的民俗文化,还可在骑行之余坐下来欣赏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四)多管齐下,全面推介
一是整理编印非物质文化丛书,拍摄制作以非物质文化为主题宣传片、宣传手册,系统介绍我县非物质文化及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优秀民间艺人的事迹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先进典型,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良好舆论氛围。在国内外主要媒体网站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宣传松阳非物质文化资源。二是结合现有的各类节庆活动,在活动中宣传各类非物质文化。如竹溪食品祭活动,在观赏品尝竹溪特色食品时,可以把其中蕴含的民间故事进行挖掘、整理、宣传,赋予特色食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增添像松阳高腔表演、现场模拟采摘松脂过程等多项充满松阳民俗风情的节目,把这“排祭”仪式做得热闹非凡;可以把“排祭”的过程和相关故事、特色食品的介绍、竹源“松香客”的打拼精神放在“竹源峡”乃至田园松阳这一大背景当中拍成影片,在各大媒体和网站上宣传。三是建立和强化政府与企业联动的机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演艺活动和旅游交易会,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展现我县田园松阳的魅力,加快非物质文化走向国内外市场的步伐。四是建议教育部门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和保护知识编成乡土教材,纳入教学计划,将非物质文化艺术欣赏和技艺训练引入中小学课堂,让青少年了解并能传承我县的非物质文化。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是农民的“精神家园”。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一项新鲜事物,需要以更加超前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前瞻的视野,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使农村文化礼堂增色添彩,文化礼堂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展示平台,共同推进了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总之,我们可以从非物质文化提升乡村魅力为切入点,将小活动做成大事情,将小人物做成大文章,形成可持续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的机制,建立以非物质文化为引领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7
母里屯是广西乐业县一个自然屯。现有15 户人家, 常驻人口73 人, 全是“高山汉” (1) 。长期以来, 这里保留着奇特的民俗:世代沿袭女人当家。家里家外大小事情, 女人说了算:犁田耙地, 赶马驮货, 由女人承担;收钱记账, 理财持家, 由女人负责;男人将自己所有收入悉数交由女人保管, 不留分毫。接待来客, 宴请宾友, 由女人出面;要是谁家来了客人, 女人们闻风而动, 相约上门去捧场, 陪客人聊天、吃饭、喝酒、抽烟、唱山歌。邻里因小事发生摩擦, 闹纠纷, 也是女人出面评判对错。据当地文化干部介绍, 母里屯女主人对自己的女孩从小就有意识地教持家理财本领。婚姻方面, 这里不同于台湾阿美族的 “男不娶女不嫁”, 也不同于云南摩梭人走婚制, 而是男娶女嫁, 不排斥男子在家庭中的话语权, 这就是独特的母里亚母系文化。学界把这一现象称为亚母系氏族文化 (以下简称母里文化) 。
这一独特文化引起社会关注。2003 年, 先后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进入考察, 证实在中国汉族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具有重要科考和旅游开发价值。中央、广西、港澳台等多家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和播出。
二、遇到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母里文化面临着濒危、变异等诸多问题:一是母里文化生长土壤越来越贫瘠。许多母里青年外出打工谋生, 离开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环境。大部分青年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二是特色民居古建筑逐渐消失。新农村建设在加速推进。母里屯个别群众为节约成本, 照搬外地民居建筑模式, 导致特色没了, 传统丢了, 传统竹木结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濒临绝迹。三是政府保护工作滞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经费未能列入财政预算。民委系统虽有“三项经费” (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资金) , 但没有单列的民俗文化经费。
三、母里文化保护的思考
母里文化作为不可再生资源, 一旦遭受破坏、毁灭, 其价值无法估量。笔者认为, 必须树立与时间赛跑的意识, 加快这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1. 建立母里文化档案
2004 年, 我国加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下, 我国各地“非遗”建档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这些有效方法给母里文化建立档案提供给了借鉴。母里文化已被乐业列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要按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以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等法律法规规范建档主体、流程和技术手段, 参照 《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等档案标准开展收集、 整理、 鉴定、 保管、 统计和利用工作。在非遗建档过程中较多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和录音录像技术, 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档案和视音频文件, 要按照 《GB/T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20530-2006 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DA/T47-2009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等标准, 对非遗电子档案进行妥善管理。
2011 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对非遗保护与管理主体作出如下界定:以文化主管部门为主, 包括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 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在内的多元化主体。[1]结合乐业县实际, 乐业县文体局是建档的实施主体。考虑到档案部门人员技术优势, 应将档案部门纳入, 形成文化主管部门主导, 档案部门参与模式, 保证建档规范。
2. 母里文化保护与当地发展相结合
孤立地对母里文化建档保护, 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运用统筹思维, 创新保护模式, 坚持保护工作与母里文化产业开发有机结合, 实现和谐发展。
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已把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作为继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之后的广西旅游业发展新一极来规划和开发。[2]结合乐业国家4A级景区——大石围天坑的开发, 将母里氏族文化作为配套景点进行精心打造, 合理、适度、有序开发利用母里文化资源, 实现发展旅游产业与挖掘母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 丰富乐业县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 形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的良性效应。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加大对母里文化传承人 (女主人) 的帮扶力度, 激励传承人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二是建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 加大保护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开发生态旅游业, 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 夯实传承保护的物质基础。三是整合母里服饰、乐器、高山汉山歌、传统习俗等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 打造母里文化品牌。四是加大母里传统民风民俗的宣传和保护, 营造宜居宜游浓厚的氛围。五是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利用平台, 如举办山歌对抗赛、民俗文化表演、民俗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 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六是整理出版一批介绍母里文化的图书, 合作拍摄宣传片, 向国内外读者介绍和宣传母里民俗风情。七是加大与重点媒体、旅游联盟、旅行社、网站论坛、节会推介等宣传营销合作力度, 尤其要加强与海外有影响力的媒体和网站合作, 进一步提升母里文化的知名度。
3. 母里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母里虽然距乐业县城只有35 公里, 但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当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如2011、2013、2014 年全县人均收入分别为3 750 元、4 220 元、4 875 元, 而母里屯为2 950 元、3 194 元、4 122 元。[3]贫困容易导致大家庭解体, 破坏母里文化结构。改变这一现状, 最主要还是靠加大扶贫工作。时下, 国家对百色老区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2015 年两会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 对百色老区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4]这将成为百色人加速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2 月, 国务院批复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预示着百色将获得更多国家层面的支持。乐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 在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中将获得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 这给母里文化保护带来重要契机。笔者以为, 文化主管部门须顺势而为, 努力争取到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到母里屯。一是通过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 引导群众发展适合当地的猕猴桃、核桃等主导产业, 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二是组织母里妇女技术培训、参加社区管理, 不断提高她们生产能力、理财持家能力和社会地位。三是结合农村危房改造, 修缮破旧干栏式吊脚楼, 引导群众建设传统民居。四是以创建 “美丽乐业·生态乡村”为切入点, 把母里屯列入“清洁乡村”示范村屯建设。五是借力母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 实现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六是加大投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做好社会救助, 使男女老少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通过综合措施, 使当地群众获得更多尊严, 增强生活信心, 自觉维护大家庭团结和夫妻和谐。使年轻人重拾对民风民俗的信心, 增强年轻人对母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 把母里文化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使保护工作有了源头活水, 促进了母里文化可持续发展。
摘要:乐业县母里亚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汉族地区母系氏族的“活化石”。近年来, 外来文明冲击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母里亚母系氏族文化开始出现嬗变与重构问题。通过分析母里文化现状, 从建立档案、文化旅游开发、加大扶贫方面提出了保护母里文化这一奇特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乐业母里,亚母系,氏族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2013-06-02].http://www.gov.cn/jrzg/2011-02/26/content_1811128.htm.
[2]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2011-03-02
[3]乐业县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2014-03-04].http://www.leye.gov.cn/html/.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特色文化
当各国不约而同纷纷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性抢救工程, 当眼睁睁的看着某些国家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国家之一的中国也觉醒了。过去, 由于战乱、动荡, 我们失去了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进入新世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了我国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 各地农村申报和保护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了更好地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 笔者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存在问题。
1.大家都在积极“找”遗产, 申报遗产, 但对“非遗”理解还存在偏差,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重申报、重开发, 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地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进行有效保护的情况下盲目开发, 急功近利, 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重破坏。
2.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匮乏以及市场发展困难等因素,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资料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发挥, 保护和传承形势十分严峻。
3.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传承形式单一, 传承链条出现断裂, 其生存与发展受到限制。随着民间老艺人的年事已高或作古, 大部分传承人因为生活质量问题, 往往不愿意传承传统技艺, 许多传统技能、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甚至面临绝续之虞。
4.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比,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建设还不尽完善, 多数县 (区) 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
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一) 提高认识, 全力挖掘、抢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些人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清, 令破坏文化遗产的事不断发生。如有人天真、笼统的认为只要传承具有象征性的几样民族特色, 一般民族文化不要也罢;有人觉得有些传统民族文化可有可无, 不需小题大做, 提倡顺其自然发展;有人把许多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完全看成是封建迷信;有人面对文化的多样性选择, 面对一些强势文化的包围, 存有盲目自卑感, 更丧失了文化自信心……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规律, 让充满生活气息的民族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二) 深入普查,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普查是“非遗”保护的前奏, 只有全面掌握县 (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才能为保护和利用“非遗”提供依据。另外, 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 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例如我县在普查前, 先行组成了一支高素质、热爱“非遗”工作的60余人的普查队伍。这支队伍囊括了文化底蕴高、有责任心、老当益壮的退休教师、退休文化干部、老艺人及精通计算机、摄像等高科技知识的年青人才等。队伍确定后, 分批对普查队伍进行“非遗”知识培训, 并对18个“非遗”线索分类进行重点的说明。坚持做到“三个不”即不厌其烦、不辞辛劳、不留死角, 以田野作业为主要调查方法, 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记录、联系人制度等多种形式和手段, 克服任务重、人手紧、经费少等困难和问题, 扎实开展大规模的“地毯式”的“非遗”普查工作。在短短2个月时间里, 召开74次座谈会, 访问25个乡镇和800多位对象、行程1015公里, 搜集3307条“非遗”线索。
(三) 增加投入, 加强机制建设。
1. 建立经费管理机制。
保护、研究经费和其他一些费用开支的随意性较大, 我们把“非遗”工作的保护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出台资金管理办法, 把仅有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 “非遗”经费要逐步增长, 做到有钱干事。我们在普查、真实记录的基础上, 根据历史、文化价值, 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非遗”作为重点传承对象, 根据具体开发项目投资。
2. 建立工作考核机制。
在我们基层, 岗位目标考核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 对乡镇的文化员等进行年终考核时, 把对“非遗”保护的工作也列入县对乡镇的考核, 这样就能把“非遗”工作提到乡镇的重要工作日程, 做到上下连动。
3. 建立奖励机制。
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等形式扶助以“非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 鼓励它们进行以本地区民俗特色、地方历史故事等为内容的创作、演出;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 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技艺;鼓励民间艺术爱好者们成立自己的协会、研究机构、网络等;鼓励对“非遗”进行开发, 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国家认为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均予以限制。
(四) 强化措施, 大力宣传、弘扬地区特色文化。
1. 利用举办各类民俗、民族节目庆典及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活动带动宣传。
依托节日活动, 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性的开展活动, 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进行民族服饰的展示、展演、器乐演奏、赛歌会、赛舞会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研讨会、推介会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展演活动, 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鼓励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2. 利用举办各类展览做好宣传。
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览”上, 我县实物展示了“民间祭祠”、山坑《花鼓》、“米塑”造型、“养根马灯”现存实物、《刘伯温传说》、《畲族民歌—文成调》等相关实物。艺术家们的现场表演更使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播绘声绘色、震憾人心。
3. 利用科技优势宣传。
为了普及我县的民间艺术, 我们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传播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发掘、收集、整理、传播“非遗”为重点, 适时推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专题节目、音像资料带、音乐、广播戏曲、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电影故事片、音像文艺带等。做到关注大文化热点的同时, 兼顾社会大事, 把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
4. 利用“特色文化”宣传。
我县的刘基文化源远流长、泽披后世。刘基祭祀仪式—太公祭, 约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 例行春秋二祭。如今, 海外刘姓侨胎亦组成刘基研究会并每年进行“太公祭”活动。以特色文化为切入点, 抓好具有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的“非遗”的发掘、整理和提升工作, 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又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 能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五) 借助外力, 联合学校、村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空间。
在我县偏远山区—吴坳村, 尽管文化基础设施极端缺乏, 但许多文化形式时时被传承、反映, 作用于村民的生产, 生活之中。逢年过节, 婚嫁迎娶, 祝寿上梁, 乃至办丧仪、建寿圹, 各自的房门柱面上都要贴上各种内容的春联、喜联、寿联、挽联, 联语抒胸臆, 或志庆言喜, 或寄托哀思, 内容涉及广泛, 为僻静的山村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吴坳村民的文化生活现状, 仅仅是部分贫困山区的一个缩影, 我们要协调城乡文化发展步伐, 使山村不再寂寞, 不会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 物质与精神并举, 城市与山村并重, 真正让民族艺术之花生根发芽。
(六) 开拓市场, 积极策划、借助经济杠杆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的资源, 我们应充分地继承和发展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为使文化与经济能相互带动发展, 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组织民俗及民间艺术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及大型民间工艺及民俗展览;制作出版民俗光碟片在海内外发行;建立各种层次的民俗博物馆和以村寨为单位的民俗及民间工艺传习点;出版推出有关“非遗”保护和利用等丛书, 作为“非遗”研究的成果积累。在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中, 要注意以追求精神文化的内涵为主, 让民俗专家参与策划指导, 提高文化品位, 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时代变迁的印记, 保护它们已成为人类守护的精神家园。我县通过几年来的普查, 成绩斐然。《刘伯温传说》、《畲族山歌———文成调》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我县普查的经验和实效为探路, 从点滴开始全面普查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培植好蕴藏量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大笔人类共有的文化土壤并让其鲜活地活下去, 这需要政府部门、艺术家们及广大群众的支持、努力、参与, 也是我们发展精神文明, 丰富充实文化活动, 提高民族综合素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要让传统的非物质性民族艺术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9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牌坊面临着变迁或消失这两种境地。而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牌坊文化, 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严重冲击。四川地区古牌楼众多, 其中不乏历史悠久、艺术价值高的作品,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能妥善保护及利用, 对挖掘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牌坊文化, 建设新农村, 发展乡土民俗旅游, 都有积极作用, 呼吁社会应加强对牌坊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牌坊, 不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形式, 而且也因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被广为传播, 在国际上也被视为中华民族象征性的标识之一。冯骥才先生在《古风——老牌坊》一书中评价古牌坊“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是‘石头的史书’、文化的载体、凝固的音乐、艺术的瑰宝。”[1]我国的古牌坊大多分布在农村, 是中国乡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 牌坊体现了人生的理想、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 由于新式建筑的影响, 作为实物延续的牌坊日趋残损, 牌坊所体现的独有的传统文化也基本上消失殆尽。在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一方面, 我们要保护并修复残存的牌坊;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在旧有的牌坊文化基础上, 开拓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牌坊新文化, 让牌坊文化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重放光彩。
一、四川地区古牌坊的现状
四川地区牌坊众多, 其中不乏历史悠久、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由于受佛教圣地峨眉山、道家名山青城山影响, 寺院道观众多;加之儒教的文庙、武庙的广泛分布, 以及历史上著名人物的纪念之地——祠庙、会馆等的建立, 牌坊几乎在每一座县城和重镇都有存在;甚至有很多地方还以牌坊命名, 如:花牌坊、牌坊村、红牌楼等。然而, 由于战乱、动荡, 风化, 尤其是“破四旧”运动等因素, 致使昔日四川境内丰富多彩的牌坊, 而今大多数已经难觅其踪, 剩下的也早巳残损过半, 寂寞于乡间田垅。一些残件被农户挪用做了家庭建筑物件, 有的甚至砌到了猪圈壁上。巴蜀地区现存修建时间最早的牌坊是建于明弘治九年 (1496) 的四川隆昌县石燕桥镇大竹村一社斗拱式镇山坊, 距今已512年。据不完全统计, 四川省境内现存约80座古牌坊, 截止2006年, 已有25座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其他也分别列为省级、市级、县级、区级保护单位, 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保护。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
二、四川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乡村旅游
四川作为我国内陆的一个农业和人口大省, 其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7%,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低于全国水平, 农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也不平衡, 尤其在丘陵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地区,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现实决定了在新农村建设中, 解决“三农”问题在四川更具全局性和紧迫性。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应以农村自身的特点同其他乡村区域相比较, 寻找自己的定位, 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和规划下, 四川发展农村建设找到了突破口——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是农村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区域的乡土文化主体打造出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品牌, 实现了“一镇 (村) 一品”的效果。它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巨大的传播力。一个良好的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能最大可能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仅使当地农民生活上富足, 而且精神上更充实、健康、幸福。旅游业的兴旺和发达, 必然带动乡风文明和农村文化建设, 使保护生态、延续民俗和传承文化的使命, 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被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三、牌坊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
四川省的隆昌县金鹅镇和成都市洛带古镇在上级“以绿助农、以旅兴农”[2]的号召下, 积极地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 建立起了良好的乡村旅游文化品牌, 在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中脱颖而出。在对这两个案例的考察中, 笔者发现, 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牌坊文化在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因此, 四川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牌坊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洛带古镇
洛带镇原名“落带”, 后演变为“洛带镇”。洛带镇上90%的居民都是明末清初的客家移民的后人, 现在依然保留着很浓厚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 洛带镇政府通过考察, 再结合本地丰富的地域文化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打出了“西蜀客家第一镇”的旗子以发展文化旅游业。
在对旧镇的改造过程中, 牌坊的修复与重建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尤其注重对牌坊文化的再现。除保存较完好的禹王宫牌坊外, 镇上一共恢复建设了三座牌坊。据资料记载, “洛带古镇的上下街口曾各立一个山门。……这种防御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客家建筑特性。”[3]因此, 规划中又重建了迎客坊和“甑子场”两座牌坊, 上场口的迎客牌坊与下场口的“甑子场”门楼遥相呼应。迎客坊上有意识地题名为“落带古镇”, 在让游客对洛带古镇的历史文化产生好奇的同时, 也运用了牌坊文化中的标志功能, 传达出洛带镇的热情好客。第三座是万寿宫牌坊, 此坊建立在“凤”文化广场。该广场是古镇中心, 也是游客休憩的集会场所。每天都有居民或游人在牌坊前集聚, 或喝茶, 或打牌, 或跳舞, 或打鼓等, 进行着愉悦的交流活动。
(二) 隆昌古牌坊群
川东小县城——隆昌县, 拥有中国最大的牌坊群。牌坊群位于隆昌县金鹅镇南、北二关, 建于明弘治九年 (1496年) 至清光绪三年 (1877年) 之间。现存牌坊17座, 顺序叠立, 遥相呼应, 连绵数里, 蔚为壮观。它们多为四柱、三门五楼石质牌楼式建筑, 造型端庄, 雕刻细腻, 在文化、建筑、雕刻、书法等方面, 具有较高的价值。2002年古牌坊群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005年, 又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在新农村建设中, 隆昌县根据自身特点, 因地制宜, 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出发, 挖掘牌坊文化的特殊性、艺术性, 重点打造“中国石牌坊之乡”的文化品牌[4],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拉动起县城及周边乡镇的旅游文化产业, 最终形成区域品牌和农村文化的共赢局面。
四、结语
牌坊在今天仍是环境中非常有意义的建筑小品, 也是乡村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视觉景观。四川农村地区丰富的牌坊资源, 不仅应得到大力保护, 而且还应该积极挖掘其蕴含的地方文化, 进行利用与创新。一方面, 要学习牌坊的传统设计理念, 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及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充分利用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积极倡导牌坊作为旅游标志性和观赏性的建筑形式, 弃其所隐含的封建礼制与道德观念, 发展牌坊文化在社会生活与乡镇建设中的经济作用, 打造本地的文化品牌或开发出吸引游人的故事游线路。另一方面, 牌坊不仅是一种建筑小品, 它更是一种乡土文化。它传递了本地的乡土情怀, 改善了居民的物质生活, 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空间, 可借助于它营造出满足农民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创造出新形式的牌坊, 使农村具有更多美的层次, 呈现出更丰富的思想和表情;当表彰某些人在社会相关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事迹时, 为他们建造牌坊, 彰显他们的功绩;还可树立牌坊来纪念本地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等等。
注释
1[1]冯骥才.古风——老牌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1-117页
2[2]刘毅.四川盆周地区新农村建设:以隆昌、石棉为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121-125页
3[3]陈可石.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成都洛带古镇整体设计和建设工程简述[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66页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10
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不仅包括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而且还要实现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 因而任务十分繁重。只有大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经济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农村的繁荣发展、农民的小康生活才有可靠的保障。贫痔的文化不会孕育出高速增长的经济,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对于农民个体而言, 起着塑造人格、实现农民社会化的功能, 对农村群体而言, 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作用。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不仅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传递信息、普及科技、培养人才、开拓市场、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能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提供精神动力, 把农民群众从消极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传统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 用先进的文化和新的价值观念武装广大农民。
二、新农村建设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的举措
1、大力发展村办文化活动
新农村建设中, 应针对农村长期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各种文化形式不太发达的现实, 举行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不仅陶冶农民的情操, 而且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习惯, 促进农村乡风文明与村容建设。利用村民喜好的正当娱乐, 使农民组成各种组织, 如音乐会、戏剧团、跳舞会等, 定期在村庄里举办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 并且可利用节假日和晚上为农民开设历史、戏剧、舞蹈、家庭工艺等, 对他们进行艺术教学, 提高村民的生活技能、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 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 因而, 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并且日益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 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2、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产业
文化的传播性、交流性决定着文化的幅射聚集作用。一个特色文化之乡可以幅射周边几个乡镇, 一个特色文化团队可以幅射和聚集周边一群文化人才的加盟, 一个特色文化家庭可以服务和影响周边一村甚至数村家庭。这种幅射是双向互动的, 即特色文化点的幅射推动和影响着周边文化特色的形成, 而周边特色文化的形成又促进特色文化点的不断凸显和壮大。如苏州刺绣历史悠久, 享誉中外,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代表之一。苏绣的艺术精品和艺人的精湛技艺被外国友人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亚洲的骄傲”。近年来, 苏绣坚持传统与创新结合, 通过产业化运作方式, 在保护中求得新生, 在发展中赢得了市场。刺绣在传统社会相伴众多女子的一生。时至今日, 刺绣技艺的传承仍然以女子为主, 因此保护苏绣技艺, 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通过美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 促进人们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传承和市场的作用下, 苏州刺绣艺术水平之高, 艺术表现力之丰富, 市场之广阔, 完全超出了单纯的传统文化, 在传承与创新、研发与经营相结合下, 已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3、抓住特色, 提高农村文化创新能力
一要牢抓特色文化。要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农村文化创新的最佳切入点。不断挖掘、利用优秀文化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品牌, 充分发挥民间特色文化的特殊效应。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独特的文化遗产或文化资源, 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 充实其内容, 创新其形式, 赋予时代性、教育性, 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二要常抓创业文化。要把引导农民群众投身创业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并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通过创业, 使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发家致富上来, 从而远离那些低级庸俗的文化;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学习技能, 增长文化知识, 革除陋习, 促进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三要实抓产业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需要经济的支撑, 更需要赋予农村文化以本身的活力, 要积极探索, 走文化产业化之路。要注重引导培育先进的文化产品走向市场, 争取市场, 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逐步走向良性的产业化发展之路。要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扶持发展一批新兴的乡村文化, 赋予传统和特色文化以新的活力, 走“以文养文”的文化发展新路子, 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新的增长点。
苏州市胥口镇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 这里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名人辈出, 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年孙武曾在此隐居, 至今尚保留这位大军事家的点将台;南朝画龙点睛的大画家张僧摇亦出生于此;这里还长眠着建造姑苏城的吴国宰相伍子胥、明代设计并督建北京紫禁城的香山帮鼻祖蒯祥和晚明书画大家董其昌等圣贤。现代一涌现出上海中国画院郁文华、南艺大教授徐建明、书画鉴定专家徐纯源、江苏书画名家徐源绍、顾荣源等。目前, 胥口镇近2万人口中就有1500多人从事“书画创作、装裱、销售”一条龙生产经营, 形成了一个有相当影响的中青年书画家群体。近年来, 胥口镇投资兴建了2万平方米的中国书画市场、700多平方米的胥口美术馆和9000平方米的中国书画名家街。中央电视台、日本NHK等国内外媒体曾作专题报道。曹玉林、蒯惠中、朱剑忠、柳旭东、陈梅贞、曹玉龙、陆建样等一批青年画家作品, 在全国书画大赛中频频获奖。1991年6月, 被文化部裙文司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书画) ”。10多年来, 书画队伍不断壮大, 书画创作水平也日益提高。至今已有近千幅作品入选县、市、省以及全国书画展, 作品《家乡的果园》、《水乡小景》、《风》、《家园》等均获得大奖。农民创作书画的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日本NHK等国内外媒体多次报道。胥口镇政府也投资兴建了中国书画市场、中国书画名家街, 艺术大师亚明和书画名家张继馨、王锡麟等入驻“中国书画名家街“。
三、结语
为了促进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必须需要广大农村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积极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的农村文化资源, 全面寻找蕴藏在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认真培育、开发本土性的文化人才, 系统创造各种健康、主流、符合农民习惯、喜好的文化题材, 积极开展各种内容健康、格调清新、深为农民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 从而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 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
参考文献
[1]姚兆余主编:《和谐村镇建设》[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7.
[2]聂华林主编:《区域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论农村的环境保护 篇11
【摘要】环保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往人们讲环保,就是讲城市、工业的环保问题,农村、农业成了环保遗忘的“空地”。其实,农村、农业是环保的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
【关键词】农村;农业;环保;大有作为
说“中国的城市象欧洲,中国的农村似非洲”,是一种牢骚型夸张、夸张性牢骚。不过,也还是有点“根据”,尤其是因污染和无人管理而导致的农村“脏乱差”情况,多多少少是与非洲农村有点相象。如今,我党发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我们当把农村环保、卫生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不能让农村成为被环保工作遗忘的角落。
1.农村的生存环境也在恶化
对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村,用“脏乱差”来描述,是一点不过分的。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缺和宏观管理不善。本文也打算只从宏观上论述这一问题。
有文章说:今天的中国农村、农业,正在演变为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和产业。污染已从城市大步走进农村,目前,农村许多地方不惜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让一些小农药、小化工、小造纸等五小企业“占山踞寨”,从而,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专家说,这种以大量化肥、农药、塑膜等工业化的生产要素和相应技术手段取代传统的勤耕细作加有机肥料等生产要素的农作,使人们一边享受着五谷丰登、牛羊肥壮、鱼虾满塘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给自己——本来的山明水秀、天蓝日丽、空气清新的生存环境——带来的是难以修复的破坏。很显然,这一切的财富和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也有人著文说:“……随意搜索了‘农村污染这个词,仅在9月23日至10月23日30天中,发生在全国各地农村的人为的污染大气、江河湖海、土壤、农作物的重大环境事件就多达17起……另据研究,许多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畜牧业圈养的牛、羊、猪等排泄气体释放大量甲烷,已经成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对大气的污染比汽车尾气还严重。我们短短30年就集中遭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参见2008年11月26日农民日报郑惊鸿文章)
很明显,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二是对动物排泄物缺乏管理和合理利用。
2.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构想
人类总是在“遇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的。既有亡羊,必须补牢。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社会已开始更新以往的建设思想。2003年,我们提出了放弃单纯追求GDP,强调搞循环经济、环保经济、有效经济的发展理念;2005年,则进一步提出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的观点,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全面地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系统理论。据此,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调整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由此,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开始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向良性生态、可持续性农业转变。作为重视农村、农业环保的重要措施,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把农业污染列入全国污染普查,时至7月,国务院还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农村环保会议,重点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根据以上“解决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向良性生态、可持续性农业转变,作为重视农村、农业环保”的对策,宜从宏观上做如下几方面的努力。
2.1 在系统思想下,力倡可持续的发展
系统理论要求我们,做任何事当立足于整体、全局,不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从全局的得失中考虑局部。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了使社会发展不仅是经济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尤其——不仅是眼前的。从现实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看,那种只考虑GDP不考虑环保,只考虑城市环保不考虑农村环保的做法,是极有可能使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频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所中断。农业、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说:全国70%人口的环保问题在农村,毫无疑问,农村环保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将农业发展转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方向上来。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生态文明提出一年有余,农村环保制度至今仍是空缺。鉴于此,各级领导者,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从全局、系统的高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使之深入人心。那种抓全面小康就只抓经济、拆环保就把目光只对准城市和工业,是一种跛足行为,应尽快纠正。
2.2 让农村、农业“见钱眼开”——严拒利大污也大的产业“进山入寨”
眼下的问题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农村,他们思变心切,又求富无门,于无奈中,有的地方只好“拾起人家甩掉的东西再甩”,引进那些被别人淘汰的污染重的小化工、小农药等企业。我们政府对此现象,应作换位考虑,理解其“求富无门、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有了这样的换位思考,我们就能产生——切实地帮助农村落实生态文明倡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对策。
从以上思路出发,政府的有效作为应当是:转变以往的补贴方式,让农村、农业“见钱眼开”,从而,严拒利大污也大的产业“进山入寨”。对这一点,温铁军也有精到周全的见解:“金融资金不再以任何政策优惠补贴造成大量污染的规模化、高耗能的农业,而应尽快补贴给使用农家肥,零排放的兼业农户和小规模生态农业。政府应该将财政政策的重点,从用于治理污染改变为支持零排放的有机小农,或者支持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循环农业,而不应该资助高排放的生产方式。比如现在政府拿钱资助化肥生产,但是作物对化肥的吸收量有限,绝大多数都排放到大气和水体中,有哪些生产方式能像农业这样造成如此高的污染排放率?不能再资助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而改为对从事有机种植技术和实验的研究进行补贴,对采用有机种植的农户进行补贴,以形成恢复农业有机生产的外部激励机制。因为最低成本的有效治污政策在于依靠有机小农,因此应当重新发挥传统有机小农生产的成本和生态优势,促进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成为有效经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循环经济、有效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就要以农民为本,原则是零排放。政府只资助零排放,高排放不但一概不予资助,而且还要限制,并对高污染的行业课以高惩罚,进而建立起清洁生产且符合生态发展的产业体系。”(见2008年11月26日农民日报郑惊鸿文章)
当然,所谓使农村“见钱眼开”,也只是促进农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对策的实施,同时当贯以科学发展观教育,让环保、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3 城乡联动互利,共建环保长城
有人有一个构想:作为农村环保另一重要方面,可利用粮食、果蔬等农副产品的安全关系到城乡所有人的“城乡共同点”,推动城乡联动,共建环保长城。应当说,这一构想不失睿智和可操作性。
如今,因粮食、果蔬等农副产品的不安全问题,导致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和寿命。在乡里时有“吃农药梨、果,癌症发病率奇高”“食激素鱼、肉,儿童普遍肥胖畸形”等消息见诸媒体。这一严峻的现实,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不但成了城里人的重要话题,就是农村人,也已常挂在嘴边上了。
有资料显示,当年,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了反哺农业,曾有效地组织城镇社区去支持农业。受此启发,我们的城乡联动,共建环保长城,即可仿照而建。这不仅可给农村的良性生态农业提供人力和资金,还可以在联动中互利互惠,更重要的是建立安全食品、蔬菜生产基地和稳定的销售市埸。可以设想,只要城乡协同,农业有机生产和进行良性生态的试验,便有了双向的动力,故而,农村环长城的建立,是有特别的现实意义的。调查表明,在江苏的某些城镇(如盐城的姜德明蔬菜基地)和北京郊区,正在从事这项组织的酝酿和试验,个别地方已迈开第一步。对这一点,政府应予以足够重视。可以预计,在一个市埸成熟、计划并行的市场计划经济里面,城镇联动将愈来愈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尤其是在关顾城乡人们食品安全的“联系环节”上,这种城乡纽带性组织,一定更具“朝阳性”。
不难想象,这种以加强农村环保为宗旨的广泛的城乡联动,以及相应组织的建立,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在保障生态文明下倡扬对良性生态产品的消费认同和消费文化,另一方面在经济效益上减少其他部门在流通环节所过度占有的农产品利润,保护生产者及消费者双方的利益。这样的组织,盐城也将其称为绿色组织,朝阳联盟。有人赞扬说,这样的城乡联动,让农民挣钱,为市民省钱,让农村清洁,叫市民放心,功德无量。
2.4 让“政府回归”农村,使农村环保不被遗忘
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检查政府的环保“作为”,仅限于机关、城市和工业等,中国广大的农村,成了环保的盲区、死角。这其实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因为,中国存在着广袤的农村,决大数的人口也生活在农村,我们的政府居然对此不作为和少作为,是不可能不造成农村环保工作的“无政府”状态的。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分析,目前,农业、农村,已经成为全国污染总量达1/3-1/2。问题既已出现,困难亦已造成,我们当痛定思痛,下决心抉计改变。
我们党有从农村干革命的传统,民主革命中的农村包围城市、土改,建国后人民公社化运动,虽有教训,但是也为政府有效地组织管理农村积累了不少经验。并且,这一传统中,包涵着一个十分正确的出发点,即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党,一个以人为本的党,就不应把工作的着力点长期置放到人口最多的地方和方面之外。
故此,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当发扬过去的光荣传统——让“政府回归”农村,实行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我们当乘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把农村的环保工作融入各项工作之中。目前,从“政府回归”农村的紧迫性出发,我们首先要克服近30年来以“承包”代替一切的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包括环保,重新树立起“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观。
3.“大寨式”村社有利于农村环境管理
九九归一,搞好农村环保,关键在组织和有组织的领导、重视。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性的首要特征就是组织。在现代化生产力面前,不仅是环保,其实是农村的各项事业,都要求高度地组织化。农村承包30年来经验,也明白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也正是如此,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通过土地流转、组织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的决定。现实中,中国农业的高分散的个体的劳作,不可能做到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管理,因而也不可能治理污染。
农村必须高度组织化的思路要求我们有必要扬弃当年“大寨式”的村社建设经验教训,接受其现实实用性的一面,去其过激过左的一面。具体做法应当是:
一是加强农村党支部的组织建构,提高战斗力,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以往的实践表明,一个有战斗力的党支部,是农村各项事业的保证;也当然也是农村环保的保证。
二是重新组织。客观地反思历史,人们不难明白:高度组织是当年大寨创造奇迹的保障。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必须高度组织的要求,我们应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帮助他们重建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包括以上所说的带有城乡联动性质的合作社,从而,使农村环保工作既有组织实施的力量,也有效的利益制约和必要的监督。
三是统一规划农村住宅,建造相对统一集中的住宅和有序的生活管理秩序。30年前的大寨经验是,在群众逐步组织起来后,规范有序的生活管理就成为必然和可能。群众有规划地——必要时由政府和集体帮助——集中建宅。这不仅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也便于建造相应设施,有效地对农村养殖遗污、生活垃圾及其它污物排放,实行统一管理。如此,既能有效地减少污染,又可以美化农村环境——去非洲化,从而,起到一事双益的作用。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篇12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 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要冲。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 华夏文明与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波斯、阿拉伯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和积淀, 中国本土的道教、萨满教和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袄教、摩尼教等都曾在这里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影响并丰富了新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此外, 还有许多民族音乐、民族史诗、民族乐器、传统体育、古典巨著和民间文学等在民间广为流传, 形成了承古启今、各具风姿、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共同为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由国务院公布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别在新疆都有传承, 而且数量较多, 种类齐全, 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新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新疆少数民族农村, 县城里。它在农村中不断的成长, 变化, 形成了我国重要且珍贵的文化珍品, 并通过农村这个载体体现出来。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刀郎舞, 塔吉克的鹰舞, 蒙古族的沙吾尔登舞等, 是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 反映了新疆广大农民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文化。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是体现其精神和灵魂的核心, 有了文化的存在, 农村才有了活力。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还有利于农村特色的展现, 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 是农村展现其地方特色的载体。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的开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
2 新疆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逐渐转变, 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均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观点和主张, 并且以各自的观念和方式来实践着各自的新农村建设理念。这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导致认识上的种种混乱, 不可避免地会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造成损害, 由此形成了以下种种问题:
2.1 当地民众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意识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建设受到城镇化的影响, 全球化时代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方式, 多姿多彩的现代性娱乐比比皆是, 在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之下, 人们更热衷于流行时尚的娱乐方式, 聚会中也喜爱流行歌曲和跳现代舞, 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歌舞都渐渐淡忘了。例如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和我国一起申报的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 一同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沿袭了传统歌舞集会的艺术风俗特性, 是在西域乐舞和中原汉文化的交融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历史文化传统的麦西热甫在维吾尔伊斯兰化之前就存在。在传统社区的维吾尔村落, 由于民间音乐班社、木卡姆演出团体、演唱世家等的活跃带动, 麦西热甫是日常娱乐的一部分, 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今在农村社区开展的麦西热甫很少, 媒体的普及使原先封闭的乡村社会有了其他的娱乐选择, 人们更热衷于变化万千的流行音乐, 简单易学气氛热烈的迪斯科或是摇滚乐。
2.2 当地民众学习和传承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减退
当今的乡村社会, 追求经济利益成为青年人的首选目标, 衡量社会地位的标准也从传统“德、艺”高低的取向被现在财产多寡所取代。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是在哈萨克族还没有文字之时, 草原哈萨克牧人的文化音乐创作成果。哈萨克牧人视“阿肯”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阿肯通常能够把草原牧人的理想愿望和喜怒哀乐编成歌词, 广泛传唱, 因而一直被哈萨克族人民当作是本民族音乐的代言人。而现在年青人迫于生活的压力纷纷去寻找更多经济收入的工作, 便无暇顾及和关心阿肯弹唱的兴衰。优秀的民间艺人即使有表演, 收入也不高, 这样的收入对年青人更缺乏吸引力。民间艺人再也不能赢得较高的声望和心灵慰藉, 因此后人学习和传承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就大为减退, 久而久之对于这样的传统民俗爱好也慢慢淡化, 人们的价值理念也开始发生变化。
2.3 建筑趋同、景观趋同导致新疆“千村一面”的现象严重
新疆维吾尔族木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据《汉书》记载, 汉代疏勒、英吉沙等地人就以“雕文刻镂”的技艺而著称。在原来的村落里, 随处可见木雕工艺这样的传统文化融入在人们的生活中。新农村建设开始后,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缺乏正确的环境意识和全局的建设思想, 在建房时对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之不理。为了求新, 大拆大建, 摒弃村落中传统文化因素, 追求社会的主流文化, 村民拆除极具艺术价值的雕花门窗, 按照现代居住区的设计模式, 把农村的土坯房变成城镇中的小高层形制, 营建大量人造景观, 使得村落建设千村一面, 导致农村地域文化的消失。
2.4“重新建、轻整治”, 严重打击了民间艺人参与的积极性
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政绩, 重新开辟一块土地来建设新村, 把原址上的村落大多拆除或舍弃, 不去研究如何稍加整治, 造成土地闲置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广大民众对“政绩工程”反感, 他们认为举办一些活动仅仅是为了上级领导检查而积极性不高。采集非物质遗产申报音像资料时在民众中组织开依提麦西热甫的表演, 民间艺人参加不少, 但文本都是事先编排好的, 没有即兴演出的内容, 和传统的麦西热甫有差异, 完全是程式性的, 也并非是民众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自发表达, 严重打击了民间艺人参与的积极性。
3 新疆新农村建设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3.1 规划新农村空间结构
新农村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的自然结果, 是村落历史发展过程重要的生活秩序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价值观念、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调整, 有些文化空间逐渐被遗忘或被其他功能所替代, 逐渐丧失了村落本体生活的一个记忆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 我们应该结合农村建设现状, 整体规划农村空间格局, 形成一个系统的、秩序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结构网络, 使人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 了解和认识新农村的历史, 感知新农村的文化特征。
3.2 创造街道风貌, 协调建筑整体特色
街巷不仅承担交通和空间联系的作用, 也是组织新农村生活的重要场所。街巷的成功塑造, 不仅体现了一个新农村的整体生活环境, 也展现了新农村生活的精神面貌。而沿街的建筑形态, 更是反应新农村人们的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极具特色的新农村, 要通过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继承与发展传统的新疆地域建筑特色, 利用传统的地方材料和工艺, 结合现代社会对生活的功能需求, 塑造和谐且有着传统新农村肌理的艺人生活空间。这些特殊的历史建筑不仅给人提供了生活的一个物质空间环境, 而且它是一种对新农村生活秩序的组织, 是对新农村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精神态度的一种鼓舞和教化。
3.3 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组织的资金和人才, 在新农村社区开展活动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应充分调动民间组织的力量, 激发群众对新疆歌舞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像一些民间的表演团体, 一些乡村社会的表演世家也都是不可忽视的传承力量, 有些虽不是享有政府补贴的传承人, 但适当的鼓励会使他们更加努力钻研技艺也可成为潜在的传承人。只有这样充分调动起民间组织、社团的力量, 才能更有效而直接的推动新疆歌舞的传承与发展。
农闲时, 可以在乡政府和村委会的的策划下, 由民间艺人牵头, 适当组织一些新疆歌舞的群众活动, 也可在各乡镇轮流举行新疆歌舞比赛活动, 以愉悦身心为目的, 丰富农闲时的精神文化生活, 让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民俗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重新成为滋养身心的精神食粮。
3.4 建立民俗旅游村模式, 制定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相关法律和管理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 强调民俗的原汁原味, 具有原真性的特点, 由于地域及发展模式等差异, 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地域的资源条件, 建立民俗旅游村模式。民俗旅游村, 要求以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与新农村的自然形态为主要内容, 进行旅游开发, 它要求对当地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原地保护, 绝对完整的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的原貌, 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政策和法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保障, 对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行为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项目的审批、核准等应严格把关, 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监督制度,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星亮, 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M].商务印书馆, 2003.
[2]王玉玲, 新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张春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一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推荐阅读:
农村传统音乐文化10-12
农村传统文化作用09-10
转变农民传统观念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论文08-15
传统村落保护08-03
传统建筑保护论文06-02
农村环境保护治理07-16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06-27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08-26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