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共12篇)
广州文化 篇1
增城市, 是广东省设置较早的县区之一, 建成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其乡野文化的形成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洗礼和沉淀, 在文化上, 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却不失时代发展下的新特征, 因此, 广州增城的乡野文化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优势, 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是我国乡野文化的代表之一。2015年5月29号, 增城撤市为区。成为广州市增城区。
一、增城乡野文化的内涵概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城市的灵魂, 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城市的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日前, 增城市通过了《2015年“人文增城”建设项目计划》, 把“人文增城”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充分体现对“人文增城”的重视。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发掘增城传统文化的活力、魅力和实力, 使人们普遍乐于接受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而获取敬岗乐业的工作作风、廉洁诚信的优良品德、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兼容的人生态度。
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高低, 不仅体现在深厚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还体现在市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南宋丞相崔与之, 堪称淡泊名利, 清正廉明;岭南先贤湛若水, 提出“刑德并用, 以德为主”的治国方略, 主减赋税, 可称良臣。先贤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 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息息相通。在“人文增城”建设中, 通过开展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活动, 选出崔与之、何仙姑等名人, 发掘增城历史文化名人的传统思想, 大力弘扬他们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将其事迹广泛宣传, 才能增强城市文化的活力。
二、增城代表性乡野文化探析
1、增城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 是城市与时俱进的标志, 不同的城市在城市建筑中存在一定差异, 源于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不同,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文化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和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广州增城建筑文化中, 这一特征就有明显的体现。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品位最直观、最形象、最生动的写照, 是城市建设中发挥独特魅力之所在。建筑本身并不具备特殊意义, 但当它与独特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便成为人类永恒的凝固的文化。历史建筑为人类留下的文化根基, 通过深入研究, 可以追溯文明发展和传承的脉络, 挖掘城市魅力。增城有“神话仙姑之城”的美称, 在300多个村庄中, 建筑的风格不同, 历史文化各异, 如古村落周敦颐后裔聚居的东境村, 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正果畲族村, 还有文人辈出的科甲之乡沙村等, 这些村庄沉淀增城传统文化, 所谓“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 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潜力。
2、增城绘画文化
绘画, 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象征, 也是我国文人墨客才华横溢的表现。在增城乡野文化中, 绘画也是其内容之一, 历史时期有名的画家在增城也是百出。近年来, 增城以创新文化形式, 打造文化品牌, 增强城市实力, 丰富文化载体, 建设文化新城为目标, 在历史人物的鼓舞在, 可谓是硕果累累。在绘画艺术上, 不但传承古人的优秀文化, 还将时代发展下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元素和人文因素融入其内。历史画家刘剑豪等画家的的个人画集, 引发了增城喜爱绘画艺术创作者的共鸣, 年轻人在其影响下, 不断受到鼓励, 在艺术路上快马加鞭, 成绩欣然。同时, 增城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加大对绘画艺术人才的建设, 力图建设一支拥有专业绘画技术、能借鉴古人文明、不断创新的绘画艺术人才队伍, 以更好地为增城的文化发展做好铺垫, 促进增城乡野文化的繁荣昌盛。
三、增城人文文化探析
增城人文文化主要指的是增城人民的精神文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仁、义、礼、智、信之说, 是我国古人用五常之道建立的道德准则、伦理准则, 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 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 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在增城乡野文化中, 增城人民的人文文化把古人的五常之理体现的淋漓尽致。
1、“仁”在增城人文文化中的体现
仁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象征,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 是要做到关心人、照顾人。仁爱精神由爱亲人推及到爱所有人, 孝悌则是仁的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仁”在增城人文文化中的体现, 主要体现在具有仁爱精神的志愿者身上, 增城的志愿者足迹遍及各镇街、社区、福利院等。通过开展志愿活动, 如“十帮三”社区长者探访活动、白水寨环保宣传活动, 志愿活动正慢慢成为市民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
2、“义”在增城人文文化中的体现
义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蕴, 是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增城新塘湛若水的《自然堂铭》中儒家“自然”观也是“义”的表现, 如子女应该孝顺父母, 父母应该爱护孩子, 这是人的自然, 也是人的责任。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爱护孩子, 那么可以说这个人“违反自然”。
3、“礼”在增城人文文化中的体现
礼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增城赖际熙在《崇正同人系谱·序》中指出:“在己无自贬之见, 于人无相轻之心。不自贬则可以迈远, 不相轻, 则可以跻大同。”教导增城人民能够理解人之难, 谅解人之过, 看见人之长, 忘记人之短, 是一种善待生活, 善待别人的境界。在增城流传着众多的俗语, 如你敬我一尺, 我敬你一丈、一人让一步、宁与千人好, 勿与一人仇, 这些广泛流传的俗语, 都是广府客家等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理念。
4、“智”在增城人文文化中的体现
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积淀。智表现在增城人们热爱劳动, 用智慧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谈到“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 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劳模风采》一书收录了梁兆碧、单子龙等近百名增城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 正是他们靠这种智慧和对事业的执著, 靠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默默无闻地发挥着光和热。
5、“信”在增城人文文化中的体现
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础, 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诚信”从字面上看, “诚”就是诚实、“信”就是守信, 民无信不立。增城人民在为人处世上严格遵守“言必信, 行必果, 诺必成”“君子修身, 莫善于诚信”的思想, 此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教育部门和学校也以“信”为准则, 对大、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这也是增城人民宣扬诚信思想的渠道之一, 是度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各民族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沉淀, 广州增城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断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 又不断汲取新思想的精华, 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元素恰到好处地结合, 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又是对现代文化的丰富, 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具有增城特色的乡野文化。
摘要: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在各朝代不断变迁和发展下, 留给世人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 大到国际市场, 小到民间小道。在我国南方地区, 以广州增城乡野文化为代表, 涉及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舞蹈、戏剧、农作物、节气等多方面的文化, 可谓是各领风骚, 对广州增城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底蕴。本文将对广州增城乡野文化的内容、特点, 以及文化发展的渠道作一研究, 希望有助于我国乡野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广州增城,乡野文化,探析
参考文献
[1]陈占彪.乡野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对抗——丰子恺漫画论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2]李青.“草根文化”在卫视娱乐节目中的开发利用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高晖.从乡野“泥耍货”到地域“文化符号”的美丽转身——以“凤翔卧虎”为例[J].当代艺术, 2011, (2) .
广州文化 篇2
第一天 :
根据客户到达时间安排接机 乘大巴至酒店、自行安排晚餐。入住酒店 第二天 : 8:00-8:30 早餐
9:00-12:00 学习主题:丰田精益生产
丰田精益生产:
1.精益生产的核心:畅流化
2.精益生产的关键:全局观与及时生产 3.精益生产的基础 4.平JIT的实现策略:
观看影片《丰田的库存拉动》理解库存拉动模式 案例分享:丰田的看板运用 案例分享:丰田纺织的快速切换改善 5.现场改善基石:目视化管理
12:00-13:30 午餐及午休
13:30-16:30 学习主题:丰田精益生产 丰田精益生产:
1.精益生产持续改善的管理架构 2.精益生产的行为和观念
3.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精益生产推行案例 1.建立标准化作业的过程 2.建立精益持续改善的管理架构 3.目视化管理水平提升 4.精益改善成果
Q&A:学员提问及问题解答 18:00-19:00 晚餐 第三天 : 7:00-7:30 早餐
8:00-11:00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前往有广东黄山之称的——【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上竹林连绵数千亩,竹林云海便是南昆美景之一。6万多亩的毛竹林成就了南昆竹海,令南昆山有了“竹子王国”的美誉。南昆竹海密密匝匝,彼此相连,气势非凡。路边,村民房前屋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峰之间,尽是亭亭玉立的南昆山竹。仰躺而视,毛竹直入云端;风吹过处,一阵阵竹林涛声;云生处,疑入仙宫梦境„„
11:00-11:50 观音潭
到达后游览观音潭。看仙瀑叠翠,寻找神奇观音化石。观音潭:位于南昆山西四五公里处。观音潭上三级瀑布相连,第三级瀑布泻入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潭中。这第三级瀑布犹如西游记中的水帘洞,水帘后面有尊竖立的大石隐约可见,瀑布从头上倾泻潭中。
11:50-13:00 风味午餐 13:00-14:00 川龙瀑布
游览南昆山川龙瀑布:排山决峡泻银河、林海苍礁缴玉波.挟润山云风影动,川龙腾婉尚吟哦;沿着林荫小径拾级登山,一路上,那朦胧远山,入云碧峰,深幽峡谷,苍劲古松,撑天云杉,笔挺修竹,莫不各自成趣。经测试,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空气可以装罐头出售,游客可以呼吸到清新纯净的空气,享受天然氧吧及森林浴,考察天然植园,体验人处在云雾之中,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14:00-15:30 石河奇观
游览石河奇观:女娲昔日补天穿,剩有班澜石一川,百态千姿描不尽,故留奇伟后人观
15:30-17:00 前往龙门铁泉渡假区,到达后入住酒店并休息
18:00-19:00 晚餐
第三天: 19:00-21:00 龙门铁泉渡假区
晚上浸泡有“亚洲第一泉”之称【龙门铁泉】,该泉为广东罕有的黄金泉, 也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山水园林温泉,泉水富含铁、锍、氡、钙、镁等48种有益身心的矿物质元素,对人体神经性骨髓,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能护肤美容,养颜健身;于【水国迷城】,参加锦湖激浪、环岛漂流、激情情屋、水上乐园等,享受水的刺激、水的温柔。北冰洋号康乐船共分三层,里面设置了使人心旷神怡的极地“冰泉”,在这里你真正会体会到一个清凉的世界。
21:00后 休息
第四天: 8:00-8:30 早餐
8:30-10:00 乘车前往龙门县香溪堡旅游区
10:00-12:00 香溪古堡
游览华南第一堡——【香溪古堡】;在清澈的香溪河上乘【竹筏漂游】,可以欣赏沿河两岸美丽的景色,顺水到明未清初岭南文化建筑艺术遗风——“古码头”、“五宅古围”、“正街”、“廖氏宗祠”等古建筑群,以其久经苍桑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给人留下时光倒流的回味和联想空间,乘竹车走在乡村间。后可观看一场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歌舞表演,与少数民族的壮丁玉女载歌载舞。
12:00-13:30 午餐 竹林餐厅
13:30-16:30 龙门铁泉渡假区-广州
企业背景: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1日,是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按50:50的股比合资建设、经营的合资整车项目,投资总额38.21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合资年限30年。
广州丰田工厂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原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首期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于2004年11月8日打下工厂建设第一根桩,目前已顺利进入全面生产阶段。在充分汲取丰田汽车公司几十年的汽车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建成的广州丰田工厂,拥有丰田全球最先进、世界顶级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涵盖了冲压、焊装、树脂、涂装及总装等整车制造总成的五大工艺布局近乎完美。
按计划,广州丰田将于2006年上半年投产,起步生产能力为10万台/年,未来将视市场需求滚动发展。广州丰田的起步车型为2006年中期全球同步推出的中高级豪华轿车——凯美瑞(新“Camry”),其富有朝气、卓尔不群的优雅外型以及完美的性能组合,更显品位与动人魅力,是新生代贵族的心愿之选,也是高级商务行政人员的最佳商旅座驾。
广州丰田把JIT应用于公司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实践丰田管理方式,打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培养能够实践丰田管理方式的人才。在生产管理上,更精心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用心构筑最具人性化的工厂,充分发挥人与科技完美结合的优势,真正实现对科技的突破。
部分介绍及图片:
1.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2.观音潭
3.川龙瀑布
4.石河奇观
出行注意事项;1.搭乘汽车时请各位注意,听带队工作人员的统一安排,不带危险或易燃品上车,不在车厢内追逐打闹,搭车时请勿任意更换座位,头、手勿伸出窗外,上下车时请注意安全。
2.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注意保管,切勿离手。
3.出入酒店房间请随手关门,勿将衣物披在灯上或在床上抽烟。
4.旅游过程中以团队为单位,不得私自离队,一定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各队队长负责清点人数等管理工作。
5.行程中或自由活动时,如有刺激性活动项目,身体状况不佳者请勿参加;患有心脏病、肺病、哮喘病、高血压者切忌剧烈活动。
6.外出旅行期间,将统一安排各位的饮食,请注意身体健康,请勿吃生食、己剥皮的水果,请勿暴饮暴食,多喝水、多吃蔬果类、少抽烟、少喝酒;如果大家想品尝当地美食时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饭店、小吃摊就餐,防止发生食物中毒。7.切勿在公共场所露财,购物时也勿当众清数钞票。
广州——崛起中的文化重镇 篇3
文学类重点书全国同步热销,影视文学格外畅销。新武侠小说成为市场新宠。
在广州,无论是新华书店还是民营书店,无论是零售卖场还是批发市场,《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都是排名最靠前的文学类图书,其地位几乎无人能撼动。排名靠前的全国性畅销书还有《达·芬奇密码》、《兄弟》(上)、《狼图腾》等几本书。
影视文学是2005年广州地区文学类图书中的一个亮点,如都梁的《亮剑》与《血色浪漫》,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均是目前热播的几部电视剧的文学原著。《亮剑》和《京华烟云》先后在中央台的黄金时间热播,反响强烈,自然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而《血色浪漫》在广州的热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广州本地的电视台珠江电视台公共频道在黄金时间里播出的缘故。
《诛仙》系列全国热销之后,人们逐渐关注起新武侠小说。其实,广州的读者对武侠小说的热情一直不减,大量经典武侠小说如《金庸全集》(广州出版社)、《古龙全集》(珠海出版社)、《梁羽生全集》(花城出版社)等都是在广东出版的,这些武侠小说吸引不少年长的读者,而年轻读者则对那些将传统的武侠写作手法和国际流行的科幻、玄幻元素结合起来的新武侠小说情有独钟。在作品中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江湖、武功和价值观念,如凤歌的《昆仑》,沧月的新作《镜·双城》、《镜·沧流》等。
生活类图书全面开花,品种繁多。生活实用类图书是广州地区十分繁荣的一个图书品种,这类图书的出版机构众多,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等大部分的出版社都曾涉足生活类图书的出版。
在广州的大部分社区书店中,我们都能看到面积不小的生活类图书展区,如何保持健康,如何煲汤,如何食疗等等,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周全。在广州市场,除了《美容大王:大S徐熙媛从头到脚的5大美容秘诀》是全国性畅销的图书之外,本地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分类实用性、操作性甚强的图书,销量也是十分可观。如《新编老黄历》比较受广州商户的亲睐,书内有“黄历”、民俗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和常用电话号码等资料,实用且颇有新意。
教育考试类图书抢时间上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广州市场中,有这几类图书值得注意:中小学生寒暑假作业类、硕士研究生入学类、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导类。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增多,书也愈加热卖,甚至还有书上标明了“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专门用书”的字样。在公务员考试参考书中,中国铁道出版社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专用教材》(人事部朱庆芳主编)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中央党校教授刘春等人主编的公务员考试用书销售比较理想。
中小学方面,最新的寒假作业类读物已经提前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地区的教辅市场格局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虽然新世纪出版社等地方社依旧占据着市场龙头的位置,但北京教育出版社等外地社的中小学教辅读物,近年来品种逐渐增多,在广州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增加。
社科类图书走势平稳。实用的经管励志类图书仍是重点。由广东出版局局长与广东出版集团董事长联手策划的《其实你不懂广东人》最受广东人关注。虽有官方色彩,但是在广州读者中的影响还是十分巨大的。
经济类图书是广州地区最重要的一个门类,近期的经济类图书除了《水煮三国》和《细节决定成败》、《赢》等常销书之外,还有中青社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浙江人民社的《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机工社的《方法总比问题多》、金城出版社的《如何掌控你的时间和生活》等新书均有不错的业绩。最近管理大师德鲁克的逝世,带动了与他相关的图书销售,如机工社的《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已经在广州某些书店上榜。
励志类图书是书店的常备品种,最近一本《悟道:曾国藩凭什么赢》的书颇受读者喜爱,因为这本书把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道,用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总结分析出来,能帮助读者更轻松地解读历史。
广州商业文化在美国 篇4
1 美国的Canton现象
美国的“中国皇后号 (The Empress of China) ”向中国广州出发, 开启独立后的美国第一次中美贸易, 并于1787年第一次派送政府外交官员到广州。“中国皇后号”于1783年在波士顿建成, 1784年2月22日从纽约港出发驶往中国广州, 这一天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生日。轮船由几位曾做过美国海军和陆军军官的美国富商资助, 载着一个贸易使团, 远航18000英里, 于1784年8月28日抵达广州。当时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是为了打破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经济贸易封锁和半封锁, 向东方亚洲进行经贸突围。他们看上了地球对面的中国, 并依照当时清政府制定的广东外贸体系 (Canton System) 与中国广州展开外贸沟通。从英国独立的十三个北美殖民地建立起来的美国受到了英国的贸易禁运报复, 欧洲其他国家也不愿冒犯强大的英国而纷纷对美国进行经济贸易封锁和半封锁。“中国皇后号”的广州之行真可谓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国对外贸易反封锁战策的力挽狂澜之举, 在美国贸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记载, 1785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商人约翰·奥唐纳 (John O'Donnell) 从广州运回大量商品, 这是第一次民间商人自发开展的与中国广州之间的贸易。随后立即掀起Canton商贸文化热潮。从维基百科统计可以看出, 美国至少有25个城镇因慕名中国广州而命名为Canton (按:为便于论述暂将此地名英译为“坎顿”) , 其中最关键的几个是: (1)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坎顿 (Canton, Baltimore, Maryland) , 因1785年约翰·奥唐纳 (John O'Donnell) 的广州之行而得名; (2) 佐治亚州的坎顿 (Canton, Georgia) , 建立于1834年, 因当时中国广州以丝绸贸易闻名于世, 佐治亚州的坎顿也梦想成为美国的丝绸业中心; (3) 加州的坎顿 (Canton, California) , 即1848年美国西岸淘金热 (Gold Rush) 的原发地, 该州的圣弗兰西斯科 (San Francisco) 被广东人用粤语称为旧金山 (Old Gold Mountain) 。其他具有典型意义的还包括:1797年2月23日正式得名的马萨诸塞州的坎顿 (Canton, Massachusetts) ;1805年建立的纽约州的坎顿 (Canton, New York) ;1805年建立的另一个因纪念约翰·奥唐纳的广州贸易而得名的俄亥俄州的坎顿 (Canton, Ohio) ;1825年建立的伊利诺斯州的坎顿 (Canton, Illinois) ;1834年建立的密歇根州的坎顿 (Canton, Michigan) 。
由此可见Canton文化在美国的最初文化印象是一个世界商都和东方奇迹。
2 淘金热时期的Canton文化
1848年詹姆斯·马歇尔 (James Marshall)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亚美利加河畔发现金子后掀起的美国西部淘金热迅速吸引了中国广东人, 此地遂被命名为坎顿。随后, 中国去美国的人数激增, 其中1849年增加323人, 1850年增加450人, 1852年增加20000人, 这一年曾经创下一天增加2000人的记录 (Ward, 1997:147) 。这些华人临时工拒绝被同化, 他们争取平等权利, 他们也因抢走了白人的饭碗而一度激起美国人的反华情绪。
Canton文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自此开始发生变化, 并由此形成了美国人对华人的负面刻板印象 (stereotype) 。那么, 中国为何从富甲天下的大国沦为廉价劳动力输出国的呢?这还得从历史上找原因,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导致广东被迫接受惩罚性税制, 大量欧洲廉价商品的输入冲击广州港, 经济日益恶化, 迫使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大量劳工移民美国, 另外福建、上海等地也出现劳工移民美国现象, 华人劳工跟华人商人居住在一起, 逐渐形成唐人街 (Chinatown) , 唐人街文化以Canton文化为主。这些华人移民及其唐人街文化就成为了美国作家包括马克·吐温, 布莱特·哈特和杰克·伦敦等笔下的“中国佬 (Chinaman, Chinago) ”。也正是这些美国作家对美国华人的描写强化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从而使得第二代美籍华裔急欲为自己的身份正名, 其中的重要代表有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 (Frank Chin) 和汤亭亭 (Maxine Hong Kingston) 。汤亭亭的重要作品包括《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当诗人》等, 她从不同角度向美国人展现了比较完整的中国人面貌。1965年25岁的赵健秀在接受访谈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痛斥美国主流社会强加在华裔头上的种种歧视和压迫以及由此给华裔带来的心理伤害, 发誓要以自己的写作为华裔美国人发声, 他创作的是一种“华裔美国感性”, 先后发表了《唉咦!》《鸡笼中国佬》《龙年》《唐老亚》《甘加丁之路》等作品。赵健秀认为, 美籍华裔文学的真正来源是中国的童话、粤剧和传统儒家英雄。1929年陈元柱的《台山歌谣集》、1970年胡照忠的《美洲广东华侨流传歌谣汇编》以及1987年, 谭雅伦 (Marlon K.Hom) 选录金山诗人的诗歌译成英文, 结集为《金山歌集:旧金山唐人街的广东诗歌》等都是淘金热时期Canton文化现象的例证。
3 美国铁路劳工中的广东移民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和美国国会批准建立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干道, 1864年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四巨头”之一的查尔斯·克罗克 (Charles Crocker) 负责施工, 他尝试招收第一批华工,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 开始大规模招募华人劳工, 其中部分华人为当年的淘金华人, 另一部分是直接从广东招募过来的劳工, 他们自称去做苦力 (coolies) 。据估计, 1865年底,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雇用的华工数己达7000人, 白种工人只有2500人左右, 1868年华工人数己增加到10000多人, 成为克罗克主要依靠的劳动力。这些华工承担了中央太平洋铁路五分之四的工作, 其中包括许多技术性的工作, 如爆破、铁匠、驾车、医务人员等。华工领取的工资每月30~35美金, 不包吃住, 但是他们每个月还能存下20美金左右寄回中国养家糊口。这些华人劳工相互之间使用广东话沟通, 外国人用威妥玛拼音模仿广东话给他们取个英文名称, 便于书写, 这在当时的工资名单上有明显体现。但是, 华人劳工也引起了其他劳工的排挤和非难, 针对华人的歧视言行再次肆意猖獗。幸好华人劳工的吃苦耐劳得到了美国铁路公司巨头的交口称赞, 除了克罗克外, 当时的加州州长利兰·斯坦福 (Leland H.Stanford) 作为推动铁路建设的最重要发起人, 1865年向美国总统约翰逊 (Andrew Johnson) 汇报华人劳工的奉献精神。1868年中美两国签订蒲安臣条约 (the Burlingame Treaty) 承认中美两国自由移民权, 第十四宪法修正案保障了出生公民权和平等保护权。1869年该铁路正式通车, 华人劳工作为最主要的代表参与了通车仪式。之后, 许多华人劳工又被招聘到其他铁路工作修建铁路。到1870年, 被招募到美国的华工数逐年增加, 共计有33000多人。中国劳工移民得到美国正式承认后, 中国文化也得到发扬。第一代移民的后代接受美国教育, 英语成为他们的母语。从淘金热潮开始, 第一批广东商人也扎根在加州开餐馆或商店, 逐渐形成上文提到的唐人街。可是好景不长, 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 再一次重创华人形象, 直到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 1965年彻底获得平等移民待遇。
4 结语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是欧亚非各大陆之间海上贸易的重要东亚港口, 是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世界名城。比起欧洲大陆来说, 作为新大陆的美国与广州的贸易晚了一千多年, 但是, 广州却是美国开启东方贸易的第一站。随后的淘金潮产生第一批美国移民, 铁路华工成为第二批美国移民, 到了教育移民成为主流的当代, 美国华人的身份不再以广东移民为主, 现在的美国唐人街到处可见川菜馆和湘菜馆。表面上看来, 美国的广州文化似乎日渐式微, 事实上这是全球化发展的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广州文化在当代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头戏在美国语言和文化中无处不在, 美国英语中已经融入了大量的广东文化特征的词汇, 这些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而且, 广交会是当代广州商业文明的窗口,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和文化教育处成为推动美中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桥梁。骆家辉作为祖籍广东台山的美籍华人后裔, 在担任美国商务部部长和美国驻华大使期间, 先后数次率团莅临广州, 为美中贸易和广州及广东商业文化的与时俱进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当代Canton现象和广州商业文化必定会越来越展现出美国所重视的多元文化风采, 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享誉古今中外的文化商都, 当今美国有不少于25个地名因慕名中国广州而命名为Canton (广州) 。美国建国八年后即派送“中国皇后号”首开中美贸易, 旧金山淘金热吸引了首批广东移民, 随后是成千上万的铁路华工形成第二批移民大潮。这些华人移民成为美国文学作品的刻画对象, 形成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而华裔美国作家则努力通过自己的创作为美国华人华裔正名。美国的广州商业文化既考验华人发扬优秀品质的矢志不渝, 也考验美国的去民族中心主义意识, 当前的广交会成为新时代广州商业文明的窗口, 而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下设的商务处成为美中贸易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
关键词:广州,Canton,商业文化,淘金热,美国
参考文献
[1]姜智芹.“中国佬”与“金山客”背后的文化冲突和认同[J].华文文学, 2008 (05) .
[2]奚国伟.为建筑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作出贡献的华工[J].历史教学问题, 1994 (05) .
广州的饮食文化作文 篇5
广东凉茶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同时,广州人爱吃,会吃,有时吃的煎炸东西多了,难免会上火,于是饮凉茶也成了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最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进入80年代以后,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
饮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广州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茶居。
广州的茶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通常是“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这类人以离退休老人居多;另一类是饮“礼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饮茶,不限“一盅两件”,而是品尝多款点心,从容“叹茶”。
广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为兴旺,从清晨至中午十一时许,往往座无虚席。饮夜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是盛夏,一边饮茶一边听戏曲演唱,还一边享受空调冷气。广州的早茶通常是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才收市。
饮“功夫茶”
广州人在闲暇时以饮“功夫茶”为乐趣。饮“功夫茶”原来在潮汕地区盛行,现已在广州城大行其道。“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般大,薄胎瓷,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 广东省潮州市政府采购中心 吉林大学教职工赴加拿大办理因公 专题训练 广州饮食文化 饮凉茶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同时,广州人爱吃,会吃,有时吃的煎炸东西多了,难免会上火,于是饮凉茶也成了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 英国饮食文化
★ 饮食文化论文
★ 中国饮食文化标语
★ 英国人的饮食文化
★ 食堂饮食文化标语
★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 2022立春民俗和饮食文化
★ 日本的饮食文化作文
★ 中华饮食文化初中英语作文
广州文化 篇6
关键词:“海上丝路商埠”;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名城;培育建设;广州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对世界遗产城市的称呼。“世界遗产城市”(World Heritage City or Town)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类型。特指某一类历史地区(Historie Area),及其所代表的历史生活特征。所记录某一时期明确的社会文明和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世界遗产城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对人类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城市的极高荣誉。
当前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上国内外的兄弟城市不但研究历史档案、国际事件、传奇人物、考证商品文物、兴办海丝博物馆、复兴城市纪念性景观、培育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国际旅游活动。而且继续交流往来。重走海上丝路。体验难忘的历史情境和意趣。当代多国领导人也借此机会互动互访,力促共同进步。我国西安、南京、扬州、泉州等市已采取多项务实措施。构建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向国内外展示自身的主题文化特色,备受世人称赞。
广州能否成为世界名城、世界遗产城市?能否从当前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为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道路做出英明选择?需要好生论证。建设“世界名城”则是符合城市发展原理原则的。中国沿海9市联合申报海丝文化世界遗产。更有必要积极保育广州主题文化,强化国际性、世界性、开放性的“海丝”文化景观,让世人在生活、通行、工作、休闲这四大城市功能的宏大空间范围内,体味世界名城的景观特色,则是最感动人的大事业。
1.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主题构成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索尔(Carlo.Sauer)早在1925年发表著作《景观的形态》,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可叫做文化景观。“自然”是一切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和空间构成条件。“人文”是文化景观的作用机理。
任何世界名城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景观。如水上之都威尼斯、港口之都鹿特丹、旅游之都夏威夷、建筑之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雕塑与绘画之都佛罗伦萨、电影之都洛杉矶、时装之都巴黎、啤酒之都慕尼黑、博彩之都拉斯维加斯、狂欢之都里约热内卢、汽车之都沃尔茨堡、会议之都日内瓦、金融之都苏黎士、大学城之都海德堡、论坛之都达沃斯、会展之都汉诺威、钟表之都伯尔尼、文学与艺术之都爱丁堡、赛车博彩邮票之都摩纳哥、体育与酒店业管理之都洛桑、软件之都硅谷、新艺术之都毕尔巴鄂……均有感人的主题形象。
城市是市民物质和精神的栖息之地。城市主题就是以城市的主导、主流、主旨、主义为使命的一种城市最重要的发展命题;主题文化就是在城市主题特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从而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文化景观”。
文化是景观的灵魂。以文化的标志阐明景观的灵魂,从而培育世界名城。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该规律。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建设。研究目标景观。培育世界名城。须抓住城市的主题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不同时代下广州都按自身的商埠文化标准对城市山水环境施加影响,并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氛围:汉代“一大都会”,唐代十万蕃坊,宋代的市舶司。明代的怀远驿。清代一口通商十三行……商埠文化长期积淀。必定会从5个方面形成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定位(图1)。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配合海上丝路文化遗存申报世界遗产活动。遵照文化景观框架特征。采用正常态的城市学运作机制。可构建起世界名城文化景观之大全。景观是文化的表现。广州应该看好自身的主题文化理论意义。
1)显露或潜在的城市主题文化始终对城市特色的形成产生重要的战略制动作用。长期的城市特色危机问题就是因为缺乏精准的城市主题文化定位。明确城市主题文化就能真正明确城市定位,真正实现城市“整体创意”的规划理念、城市差异化发展战略、城市特质资源最大化运用、城市品牌系统发展目标、科学化城市管理。找准了广州主题文化。就找到名城特色文化景观建设的方向。
2)主题文化的层次结构特征可正确主导并体现出城市文化多样性景观之间的有机关系。以广州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商埠文化名城这个主题。纲举目张,可派生出海丝文化景观、华侨文化景观、近代革命文化景观、改革文化景观、南粤文化景观等个性特色。这个主题文化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当代海洋文化必将对中国(黄土)文化母体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产生极大影响。依靠商埠文化城市的优势,广州能重新跻身世界名城之列。
3)名城文化景观符号是在国际语境下弘扬光大的一种主导城市本质特性的内在文化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能在市民与国内外游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上产生某种美好印象和精神满足,故能真正实现城市美学本质的科学外化,促进城市目标品牌系统的发展。景观主题定位越是准确,对世人就越是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精髓,不断满足人们高层次价值需求。
2.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主体战略
城市特色景观就是城市主题文化所生成的地域性景观。定位是建立在城市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经济与国际化城市讨论基础上的,更精确、精炼、核心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法。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特性最生动的个性化反映,也是城市历史最现实的形态、最特殊的资源,更是城市最鲜明的发展主题。城市有了主题文化定位。就极有可能在世界城市符号谱表中占有清晰的位置。在人们的标志识别系统中。具有过目不忘的形象品位。当年欧洲许多与广州通商贸易的对口城市现在都为世界遗产城市。它们的核心城区都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为该城文化景观的主题形象。
nlc202309091616
广州自古就是全球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名城(图2)。多年来,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历史景观已经丧失殆尽,新建的缺乏特色,许多地方必须重新修炼。所以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必须做到“先挖掘再论证。先论证再规划。先规划再建设”。才能选定准确的题材、把握合适的体裁,使广义的“商埠城市”文化“不走题”。广州本身的历史经验证明。先进的制度管理曾经形成几乎分布全程的骑楼景观。以此创造世界名城的当代特色。也是可行的!图3是文化景观建设基本技术线路图。旨在通过正常态的城市项目营造文化景观,通过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牌。图4、图5乃体现广州城市本质特征的经济基础项目。应充分展示自身的主题文化精神,强调“国际性”“世界性”“海洋性”“外向型”特色。
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动手争创世界名城。如南京正采取许多务实措施。构建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的活动;扬州成立了官民互动、社会参与的“世界名城研究会”;杭州有“国际城市研究中心”……都在努力创建自身特色的文化景观。在老城周边形成了大规模的文化旅游景观区,并取得成功经验。城市不求最大,但求美好的文化景观。其方法论基础上的普世价值观有以下几点值得广州学习。
1)地域性文化景观具有世界影响。世界名城的文化景观物质要素多具地方性。文化景观的物质形态,包括景观环境中的自然元素、空间尺度、功能结构、建筑形态、环境色彩、材料肌理、设施小品以及其他物化象征符号等;非物质因素包括景观环境中人类群体所有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文化思维形态。由于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面临着文化失语或本土文化迷失。对此,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地方特色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尤须加强。这不仅是保护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多样性以及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满足了人类内心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2)国家级历史名城要有自觉意识。“三江交汇、九门出海”处的海上丝路商埠广州,演绎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发源地、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都“陀城”、花城、仙城、羊城、穗城、水城、芙蓉(棉)城、英雄城、中山文化城、民主革命大本营,“窗口”、国门、南大门、“通商口岸”、港城、骑楼城……其中任何一个雅称,都有鲜明的景观形象。清代更因“十三行”一口通商而使广州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新型社会经济模式孕育中枢。较早进入国际商品流通时代,成为千年海上丝绸之路上世界性的商埠文化名城。合乎规律地展示出城市主题文化景观特征。然具2 200多年历史的越秀皇城内还在“大拆大建”。毁掉历史真迹。有关部门应积极将恩宁路、黄埔村、端芬镇等申报为中国历史名街、名村、名镇,加以有效保护利用。
3)世界级文化名城需要真正入世。“世界名城”必须拿得出名副其实的名片,并获得国际社会学术界的认同。如是。认知、维护、挖掘、培育、营造、拓展广州世界名城的文化景观。可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深入其中灵犀即通。西安通过“唐文化”的艺术景观。大面积深刻展示、再现西安古都的神韵值得学习。然广州人世靠什么,不是靠赶时髦,也不是靠什么都要有。而在乎已建和在建的“城市要素”能在多大程度上展现自身应有的文化景观。否则只能永远在后面跟。
4)实现世界名城目标的全民一致性。古今中外城市文化景观的统一风貌成就。都是上下目标一致性、体制内外一致性作用的结果。一味追求规模上“量”的发展。忽视主体目标一致性,定会出现负面问题。抓文化促城建是城市成热、素质提升的高级阶段。打造广州世界名城目标的全民一致性不但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更具有优越的发展意义。这需要上下政策、各级政府、各阶层公民具备一致性。并配备必要的学术民主监督法权保证机制。
3.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生成原则
“原则”就是方法、手段的规程准则。明确自己的身世(历史文化)。才知道“从哪来,到哪里去”梳理广州主题文化积淀的景观资源,加以优化提炼,渗透、贯穿于广州城市各方面的建设项目中去,使每一个新项目都成为一道新型的、具有主题文化内涵精神的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实施规划、园林、建筑、旅游、历史研究、房地产经营等多专业手段、多学科的结合,实现“景观建设四个转型创新”。让主题文化景观达到相当的规模、连续成片,富有继往开来、特色专利效应(图6)。具体原则:
3.1突出名城景观的岭南特色
“历代八景文化”的生态美学有待发扬光大。百越山水文化之盛。可见《山海经·海内经》:“番禺,是始为舟”的记载。西汉时的广州就以“海外交往”列为九大都会之一。广州的八景文化。维护了城市的自然风水格局和生态美学风貌。保持特定的文化行为和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塑造世界名城形象。比如珠江多岸多岛均为商埠文化景观的敏感地带,南海神庙、圣怀寺、妈祖阁、海鳌塔等民间航海祭祀活动。漱珠涌两岸、荔湾湖之滨的行商园林,均与“水”相关。老城的建设要用减法。全面渲染“花绿水”。突出“老街、旧巷、港埠、河涌”的景观要素并使游赏空间尺度宜人,突出山水城市的地理特色及人文特色。新区新项目的开发。要当成名城的文化景观项目来塑造,使建成项目成为可供观赏的景点景区。尤其上世纪遍布全城的骑楼街(图7)。鲜明地反映了古城商都的天候特质与商住风情,大可体现广州成为国际化的自由生活、旅居之城。
3.2凸显“海丝文化”的景观魅力
广州古城区富有几千年城市文明的积淀。省级以上文物古迹有63处,市级文保单位169处,这是创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因与“海丝文化”联系密切。须进一步挖掘整理。运用历史主义手法。大规模地修复及以合理方式显露出来,使之成为广州通往世界的一张张名片,以文气聚人气增名气。明清“三塔三关锁珠江”的三塔,既是寺庙之塔,又是风水之塔。更是航标灯塔。可从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要求拓宽扩大。最后形成会城三塔风景园林,营造具有心灵归属感、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名城景观。西关大屋群可学习成都宽窄巷子变身为“幽、闲、静、雅、慢”的“最西关”文化旅游区。特别是十三行夷馆遗址历史街区,可强势亮出“十三行商埠文化游览区”这张名片。深刻表现展示繁荣昌盛、万国旗飘的十三行国际性风光(图8),弘扬WTO共利、共富、共赢精神,促进广州同世界各国持续性的通商往来”。除此之外。当年百千海舶停靠的琶洲黄埔古港古村、悲金悼玉的行商园林海山仙馆、河南行商的家祠家庙潘家大院、当年海外商人定期游玩的海幢寺及花地湾遗址、各个时期的粤海关大楼建筑遗址遗存、中国第一个外资企业——柯拜船坞修造厂(图9),都应该尽快适时适地加以保护开发利用起来。彰显国际化的色彩。
nlc202309091616
3.3宣扬文化名人的史迹景观
利用名人效应。可大力展拓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名人故居纪念景区。广州有东方的释迦摩尼六祖遗迹,有经历鸦片战争洗礼、联系众多民族英雄人物。从虎门到广州沿江数百座炮台串联而成的线性景观遗产廊道(图10)。有富甲天下、名扬西方世界的十三行外贸商人及其住宅院落遗址,有近代史上著名思想家、洋务派、外国商人名士、传教士输入科技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建筑遗存,有康梁志士鼓吹社会改革的万木草堂,有世界名人孙中山先生留存的十多处民主革命胜迹,有享誉世界、联络全球爱国将士的黄埔军校旧址,有世界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故居及其设计的火车南站,有与世界对话的历代国门窗口“广交会”演进的系列遗址,还有流传海内外、根脉紧系广州的粤剧粤曲八合会馆、名伶故居……这些珍贵古迹亟待抢救复修。构成旅游大景区。用名人文化扩大名城文化品牌,才是真正价值所在。
3.4发掘华侨文化的遗产景观
影响世界的华侨文化。应有多视觉构造、积极传播的文化景观。中国华侨。特别是广东华侨。不但在中国社会近代化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实施广州产业工业化、广东乡村城镇化、城市建设近代化、早期现代化中亦功勋匪浅。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后现代化启动与发展过程中,也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广州与华侨的关系密切、普遍、多元、深刻、历史悠久。已留下许多具纪念性、代表性、甚至是划时代性的文物建筑遗存或革命丰碑(图11)。他们带来了海外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雄厚资金,支持国内的革命和建设。同时也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广州因为国际商埠、华侨文化表现突出,贡献也特别伟大。碉楼、骑楼、洋房、工业遗产等均有华侨文化景观遗产。可为广州世界名城增光添彩、美誉扬名。
3.5树立革命与改革的文化景观
1840年的鸦片战争。即东西方之间的这场国际性冲突。把广州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知名度可谓大矣。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其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因海洋文化思想开放,无不与广州发生紧密的联系。革命者和改革者一代代遗留下来的具有纪念性文化景观效应的史迹遗址遗存,都值得好生保护。应运用一切有效措施。使之变成城市重要的公共地标建筑、旅游瞻仰中心、生态绿化广场或大型风景园林空间。
3.6营造世界级的风景园林景观
犹如纽约的中央公园,杭州的西湖西溪、扬州的瘦西湖象岗、当年北京的“万园之园”。运用民族艺术手法,依靠岭南园林“软实力”。富含主题文化DNA。营造有名城历史氛围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风景园林。广州的国际荣誉、地位、功能大可通过风景园林加以体现,让城市文化景观有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场所精神(广州精神)充溢其中,给人一种的无形魅力,而不会过早夭亡。广州“概念”多:花城水城、千年羊城、南国明珠、骑楼之城、粤剧之乡、会展之都、南方大港、万邦口岸、天子南库、帝国商都、首善之区、改革之地、自由旅居之城……。这些城市区块都可用岭南风景园林加以包装、滋润、美化、塑造。成为具传传播力的文化品牌。居住区、体育场、商业中心、影剧院、校园、科技园等各种场所均可如法炮制。而使广州成为世界园林名城。
广州文化 篇7
一、与如何对待顾客相关的广州话谚语
在广州话与经营之道相关的谚语中不乏与如何对待顾客相关的谚语。如“人无笑面不开店”“客气客来, 和气生财”正准确道出了广州人心中能使生意越做越好的对待顾客时的金科玉律。“人无笑面不开店”指开店者必须以笑脸迎客, 若无法笑对顾客, 生意必将做不好。而“客气客来, 和气生财”则指待人客气, 客人将源源不绝, 必然能为商家带来财富。由这两则谚语, 我们不难看出广州商人笑脸迎客、和气待客的经营观。
“添钱是买主”清楚地解释了买主对商家而言的作用, 说明了广州人在从商过程中对于买家与看客之间的区别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而且他们对于把握两者的区别也非常重视。既然他们知道“买主”的重要性, 抓住“买主”的特点, 更好地辨别买主也就成了他们在做买卖时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弹货是买主” (“弹”指批评) 指广州商人认为会批评货物的不足之处的, 是关心货物质量的人, 而他们往往是将会购买货物的人。这则谚语正道出了广州商人在分辨顾客方面的经验。这类谚语在广州人中世代相传, 自然能让商经验较少的人更好地把握谁是“买主”, 从而针对买主的需求做好生意。而这些辨别买主的细节能进入到谚语当中, 也足见广州商人对这些技巧的重视。
在广州话中, “未算买, 先算卖”“货有高低, 客无远近”“百货迎百客, 百客买百货”等谚语凝聚着广州商人在探寻顾客要求上的经验。“未算买, 先算卖”指若要把生意做好, 进货必需适销, 服务也要考虑对象。从这则谚语我们可以看出世代广州商人懂得分别从货物和服务这两方面满足客人的需要, 考虑得也比较细致的。“货有高低, 客无远近”则指货物质量有高低之分, 但是如果货物的质量非常好, 那么客人就无所谓远近都会前来光顾。这则谚语道出了客人最重视的始终是货物质量的道理。这样的道理通过谚语世代相传, 使得一代代广州商人懂得优质货物可以吸引远近各方的客人的道理, 也使得他们在做买卖的过程中更注重货物品质, 从而使得他们的生意做得更好。至于“百货迎百客, 百客买百货”说的则是货物种类与顾客的关系。从这则谚语中, 我们可以看到, 一代代的广州商人对顾客的口味还是比较了解的, 不同的客人对于货物的种类会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每种商品都会有其市场, 货物种类越多, 市场也就越大。
二、与盈利之道相关的广州话谚语
从商者寻求的是利润, 如何更好地盈利是商人关注的焦点。在广州话中, 有不少谚语是反映本利问题的。这类谚语充分凝聚了历代广州商人对于如何更好地赚取利润的思考之精华。
“一个够本, 两个有利”浅白地说明了广州商人做生意的两层要求及其关系:即最基本的保本以及在保本基础上的求利。“有利不为亏”从字面上理解即只要有利润就不是亏, 侧面反映出广州商人对薄利的认同。商人对利润比较低的生意的态度各有不同, 由“有利不为亏”这则谚语我们可以看出广州商人显然属于对利润比较低的生意也比较欢迎, 对有利可图的生意都持积极态度的商人。
“货不停留利自生”则反映了广州商人对于生利的基本方法的理解。此谚语说的是只要货物不停留, 能够卖出去, 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利润。对于广州人而言, 用在钱财方面的“辘” (广州话中读为[lok55], 意为滚动) 是非常好的。他们认为只要资金或者生意能“辘”起来, 就会越滚越大。而货物的囤积对于资金的流动而言显然是有着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 只有“货不停留”才能做到资金方面的良好运作, 资金“辘”起来, 利润自然就会产生。
此外, 从部分广州话谚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广州商人们对于不同规模的生意的盈利方式有着不同的见解。“大生意怕跌, 小生意怕歇”说的正是大小生意的区别。从这则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 广州商人普遍认为大生意牵涉的钱财数额大, 亏起来的话整盘生意如同无底洞, 只会越陷越深;而小生意则是小本经营, 周转较灵活, 不运转就没收入, 必须一直运转, 即使短期蚀本也较容易出现转机。针对小生意的情况, 广州话中也有“唔怕蚀, 只怕歇” (唔, 音[m21], 意为不) 的说法, 指的是即使蚀本还是会有转机, 歇业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劝喻亏本中的小商家耐心守一下生意。
从上述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 广州商人对于生意还是有按规模分类的意识的。而在这些按不同规模来说明生意的盈利方式的谚语中, 与小商家的盈利方式相关的谚语所占比例较大, 这一方面与小商人在商人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有关, 另一方面与小本生意的灵活性也有关。
三、与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关的广州话谚语
广州话谚语中有许多提及经营者自身应具备何种素质的谚语。这些谚语有单独提及与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关的经营之道的, 也有在提及经商需注意的事项时提及与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关的经营之道的。
“经商三件宝, 人缘门面信誉好”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广州人心目中经商成功的要义。在广州人看来, 要经商成功, 人缘、门面、信誉都非常重要, 其中的人缘和信誉都与经营者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只有诚信、待人态度好的商家才能有良好的人缘和信誉。因此, 这则谚语也在告诫广州商人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讲诚信, 以好的人缘、信誉吸引顾客。
“自身正, 唔怕人揪秤”指的是做买卖的人若能堂堂正正就不怕别人把他的秤夺过来看, 是一则告诫商人要讲求诚信的谚语, 后来也用来泛指做人若能堂堂正正则不怕考验。“发财讲命, 搵钱讲精” (搵, 在该谚语中为寻找, 赚取之意) 指聪明的人便可赚钱, 但要赚大钱从而发财却需要看一个人的命运。此谚语虽有一定的迷信成分, 但仍显示出广州人对精明在赚钱方面的重要性的了解。广州商人力求能精明地应对买卖当中的相关问题, 但对于能否发财, 他们都抱着随缘的态度。他们大多认为能否发财跟命运有关, 因此, 他们只要精明地赚钱就可以了。而这句谚语也是包括广州商人在内的广州人在谋生时都会谨记的一点。
“有心开饭店, 唔怕大肚绵”“行船莫怕滩, 跑马莫怕山, 经商莫怕烦”等谚语则指出了经商不能怕麻烦, 要耐心应对好做买卖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 广州商人在经商的过程中曾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 他们认为顾客的各种需求都得尽量地去满足才能做好生意。广州作为千年商都, 商业竞争之激烈自是不在话下。有更多的选择, 顾客们难免变得更为挑剔。加之不同的客人会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商家需要做的很多, 不耐烦的商家自是无法很好地满足客人的需要。客人们能通过对比找出较好的商家, 他们也会乐于光顾服务好的商家。因此, 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服务, 耐心待客的商家才能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广州商人们也把这些他们认为对生意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的, 可通过自身努力做好的注意事项代代相传, 最终保留在了谚语当中, 在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给一代代广州商人提供了参考。
从上述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广州商人在源远流长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那种以顾客为先, 希望能以良好服务在商场上获得成功的经营理念。世代广州商人正是凭借对各类顾客需求、盈利方式以及如何提高自身商业素质的深入研究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广州的商业文化也正因此长盛不衰。从这些谚语当中我们看到的, 或许只是广州商业文化中的某些方面, 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广州商业文化的整体风貌。当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 广州的商业文化也会发生一些改变, 但因为谚语是语言中的固定单位, 要经过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 所以这些改变未必能及时在谚语中体现出来。然而,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谚语中所反映的广州商业文化, 更好地汲取其中的养分, 从而使广州商业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广州话谚语是广州人民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鲜明地反映着广州民俗文化的风貌。广州自古以来商业活动频繁, 商业谚语在广州话生产谚语中所占比例较大, 较具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广州话中与经营理念相关的谚语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这些谚语及其内涵的同时更深入地认识广州丰富的商业文化内涵。
关键词:广州话,谚语,经营理念,商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如龙: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年11月第21卷第06期:4-10
[2].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志 (卷十七) [M]。广州出版社2001年7月:29
[3].杨子静、萧卓光、曾应枫等:广州话熟语大观[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年2月:3-224
[4].李荣:广州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月
[5].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商务印书馆, 2005年1月。157-216
广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 篇8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2008年3月, 汪洋书记到国家海洋局考察时表示:“广东是海洋大省, 海岸线比较长, 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广东一定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海洋局对广东海洋工作的要求, 努力争当全国海洋工作和海洋经济工作的排头兵, 在全国带个好头”。这无疑是出自海洋文化意识的真知灼见, 首次为“广东是海洋大省”作出了明确定位。2011年年初公布的国家、广东省两级“十二五”规划中, 广州未来五年将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衡量世界文化名城的指标包括具备著名的文化机构、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场所等。以这些指标衡量, 广州有潜力跻身世界文化名城行列, 但一定要突出特色, 建议以海洋文化建设为突破口。
二、发展海洋文化对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意义
1、文化是提升广东软实力的首要构成要素
广东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尤其令人关注。与中原相比, 它没有五千年文化深厚积淀, 也缺乏北方人的粗犷豪爽, 但它得江南水乡之温柔, 吸五岭逶迤之灵气, 又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 同样哺育了悠久文化传统, 其中尤以海洋文化为特色。自康梁变法到孙文天下为公, 自北伐征戈到“深圳速度”, 无不体现广东人勇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 那种舍我其谁的胆识早已响彻神州, 令世人瞻目。广东文化具有吸纳外来文化兼容并存的传统, 海外文化因侨乡假道前来, 使岭南文化接受了海洋文化的滋润, 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结果, 更具前瞻性、开拓性与创新活力。
2、海洋文化是现代化走向世界进程的重要媒介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曾经指出:海洋文化就是开放的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海洋文化的发展, 海洋文化孕育了近现代化。海洋是世界各民族开放交融的舞台, 使现代化成为世界文明进程:从文艺复兴、科学发现、启蒙运动到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知识革命的崛起及其走向世界, 无不与海洋有关。近现代文明发端于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中海、威尼斯, 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生是相吻合的, 而资本主义肇始于国际贸易领域, 海洋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化发展的摇篮。西方国家的原生现代化兴起, 通过海洋由欧洲向全世界扩散。上世纪最后20年发生了知识革命, 形成了经济全球化, 知识文明也迅速依托于海洋向世界拓展。从整个世界文明地缘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 当今现代化已经通过海洋从威尼斯回归到东方, 从农业文明越过工业文明到知识文明, 中国也借助海洋承接了现代化的进程, 同时正在依托海洋走向世界。
3、海洋文化产业是广东产业转移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的制造业曾经辉煌一时, 以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令世人瞩目。但近年来由于文化基础的薄弱, 广东经济发展后劲明显滞后于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一些省份。当传统制造业走向巅峰之时, 正是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绝好时机。广东应将其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落到实处, 抓住历史的机遇,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在广东有数千年的历史, 从远古“海上明月”的百越族时期到古代“海上敦煌”的海上丝绸之路时期, 再到近代“海洋文明”的东西学互渐时期, 无不显现出广东源远流长的海洋文明烙印。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再次掀起一股强劲的海洋文化浪潮。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特区浪潮到本世纪初开始的泛珠三角浪潮, 再到如今的海洋大省浪潮, 再次印证了广东海洋文化的精髓。
4、海洋文化能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城市竞争力
广州从秦代设南海郡建番禺城, 有2200多年建城史, 一直是岭南历代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从唐宋始,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 成了“万国衣冠, 络绎不绝”世界闻名的岭南大都市。当时广州已发展成世界著名东方大港, 并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对外贸易事务机构———市舶使, 其全新的市舶管理制度与经营方式为后代沿用。明清时更是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对外贸易中心, 当时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 天子南库”之称。古海扬帆, 古老的中华文明通过这条海路传播, 经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到东非诸国, 涉及一百四十个国家和地区, 是16世纪前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成为连接亚、欧、非洲的海上大动脉。
“北、上、广、深”原本是民间根据房价定义的一个概念, 现在被区域经济研究者使用为区域经济领头羊的代名词。不过, 这几年, 由于广州发展速度相对“北、上、深”滞后, 已有观点认为广州应被“剔出”四大核心城市。如何增强广州的竞争力, 提升广州的城市形象, 积极寻求海洋文化发展之路, 打海洋牌, 无疑是广州的一个重要筹码。
三、促进广州海洋文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广东建设海洋文化大省, 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首先应重视海洋文化建设, 努力将广州打造成海洋文化强市, 更新观念, 调整发展战略和措施, 普及海洋知识, 提高海洋意识, 弘扬海洋文化精神;其次要培育海洋企业文化, 做好海洋文化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工作, 加强海洋文化探索, 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活动, 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1、升华广州市的海洋文化底蕴
有专家指出, 趋同化如今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令人担忧的文化走向。千百年来风情各异的民族传统建筑不复存在, 代之以风格雷同的“千面孔”:市中心造一步行街商业区, 辅以金融街与文化走廊, 广场上有喷泉与罗马柱, 不伦不类雕塑, 周围是玻璃幕的高楼大厦群, 顶层上均有观光旋转餐厅, 看上去全是“国际大都市”……广州要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名城, 不能只注重表象的东西, 而要从深层次挖掘其核心的内涵, 建议以海洋文化为特色, 努力升华其海洋文化底蕴。成立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引进世界著名的海洋大学或研究机构, 培养高层次的涉海专门人才, 举办各种层次的海洋文化论坛, 加强对公众的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的教育, 积极推动海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建设。
2、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 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可以从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体育、涉海休闲渔业、涉海庆典会展业、涉海民俗文化等五大项目方面来发展。在滨海旅游业这个项目下又可分为海洋历史文化遗迹 (黄埔古港、南海神庙、南沙天后宫、荔湾西来初地) 、海滩海岛 (大角山滨海公园) 、渔港渔村 (南沙十九涌、蒲洲渔港) 、滨海休闲城市 (南沙万顷沙、黄阁) 四大类别。涉海休闲体育方面的资源主要有珠江赛龙舟、潜水、沙滩排球等;涉海休闲渔业资源有南沙珠江入海口休闲渔业、渔家乐 (餐饮起居、服饰、婚丧嫁娶等) ;涉海庆典会展资源有开渔节、文化节、波罗庙庙会、广交会等;涉海民俗文化资源有岭南文化、妈祖文化、侨乡文化、海洋祭祀文化等。
由此可见, 广州的海洋文化资源主要集中于南沙区。南沙不仅拥有大面积的农产品种植基地, 而且有海域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海岸线约240公里, 是广州重要的渔业产区。应将南沙新区打造成“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培训基地、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
3、重点打造海洋旅游文化品牌
(1) 以黄埔南海神庙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打造一条海洋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这条海洋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景点包括南海神庙—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黄埔港—黄埔军校。
南海神庙 (波罗庙)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 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 (公元594年) , 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神庙, 宋元时羊城八景之“扶胥浴日”就在庙内。自2005年开办首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至今, 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 成为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民间庙会。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高等院校, 学校本部坐落在广州珠江之滨, 毗邻著名的黄埔港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琶洲校区坐落于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之东, 紧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黄埔古港。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的积淀,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立足华南, 面向全国, 以工科为主, 航海类专业为特色, 经、管、文等学科兼容的高等院校。
华南第一大港————广州港从古至今都是世界贸易大港, 现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中国第三大港。港口码头岸线长达十多公里, 有46个万吨级泊位。高大的龙门吊车、大片的集装箱, 成为广州商贸之都的重要象征。
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 是中国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也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这里产生了众多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领袖, 是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主要景点包括军校大门、校本部、孙中山纪念碑、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等。
(2) 建设南沙滨海休闲旅游区。具有南沙特色的滨海旅游景区包括天后宫、百万葵园、湿地游览区和十九涌渔人码头等。从目前来看, 南沙距离滨海休闲旅游区和“滨海生态新城”还有一定的距离, 建议结合南沙开发的总体规划, 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度假长廊, 开发旅游休闲项目, 如开展珠江出海口体验渔民生活、沙滩及海上体育运动等。以广州南沙生态滨海国际旅游节为契机, 南沙区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力度, 把旅游产业作为该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成立旅游工作领导机构, 从机构上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旅游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争取与国际水平接轨。
4、积极培育海洋文化消费市场
以滨海旅游为主导的海洋文化产业要做强做大, 关键在于海洋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完善。包括海洋休闲娱乐业、饮食业、服装、绘画、建筑等多种行业在内的消费市场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首先应建立和完善海洋文化产业专项政策体系, 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其次要推进海洋文化产业融资的多元化, 鼓励、支持民间资本甚至外资的进入。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 尤其是对内陆省份消费者的宣传, 如定期在内陆各省举办“海洋文化宣传周”、“海洋文化活动行”等活动, 扩大广州市海洋文化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广州市作为海洋文化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针对性地开辟消费需求领域, 引导新的消费潮流, 提升消费品位。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应不断适应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 实现海洋文化活动的优化升级。
摘要:发展海洋文化对广州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广州市应该从升华海洋文化底蕴、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打造海洋旅游文化品牌、培育海洋文化消费市场等方面入手, 才能从战略制高点击败竞争对手脱颖而出。
关键词:海洋文化,软实力,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金鑫:文化产业振兴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 .
[2]苏勇军:宁波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丛刊, 2011 (1) .
广州文化 篇9
1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框架体系
1.1 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研究目前尚无先例, 但是市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城乡都有大量的历史遗迹, 而且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因此,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确定在整个市域共7 434 km2范围内统筹编制保护规划。
市域范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与单纯的研究城区是有所区别的, 它涵盖的范围更广, 涉及的保护因素也更加的分散, 给现状调研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地毯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对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整体保护, 实现对山、城、田、海城市格局和山体水系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实现对历史村镇、各级文物古迹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恢复历史村镇的传统文化和活力, 不断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传承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 以突显广州作为田园风光山水城、岭南中心文化城、革命策源英雄城、丝绸海路港口城、全国著名华侨城的城市特色, 丰富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外延, 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
1.2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在这里主要是指历史旧城区的范围, 对于广州市而言, 这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发展历程的地方, 经过各个时期的建设, 遗留了大批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城区是最值得保护, 也是最难保护的区域, 这也就必然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城区保护框架研究 (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 , 历史城区分区研究,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 旧城区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山体、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的特色研究,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建筑群的风貌与价值研究, 对城市已编制完成的各层次、各个时期保护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城市传统文化及民俗活动分析, 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完善、调整广州历史城区的职能建议,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实施管理措施建议。
1.3 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虽然是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 属于宏观层次的规划,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 很难具体指导保护规划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宏观层面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编制控制性的保护规划, 因此, 在研究中, 我们就选择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范例编制控制性保护规划, 然后逐步推进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的重点是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城市紫线、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在有必要的时候划定) , 其中城市紫线对应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应分别编制保护范围图则和建设控制地带图则, 具体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对于保护范围内的每一栋建筑和每一处环境要素, 要具体编制建筑保护图则和环境要素保护图则, 而对建设控制地带内, 仅对需要保护的建筑和环境要素编制保护图则即可。
1.4 文物保护单位 (含历史建筑) 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重点在于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 并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及周边一定范围为保持文物保护单位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其整体范围较小, 界线也相对比较明确。但对于建设控制地带则不同, 是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风貌协调的地区, 范围比较灵活。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对历史建筑采用与文物保护单位类似的保护方法, 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城市特色内涵上的拓展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类似, 应重点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对于广州这样一个南方城市, 既要保护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 又要发扬岭南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融入现代文化的因素, 不断传承和发扬岭南文化应保存的历史记忆, 保护其空间载体和社会基础, 加强整理其结构性关联, 不断寻求其对于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应制定一系列政策, 加强管理和实施力度, 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 完善和建设博物馆、展览馆、演出场地、文化广场等场地和设施, 扶植民间文艺团体和文艺活动,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提供软硬件条件;结合商业、饮食业、制药业和旅游业等对老字号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 重塑老字号风采, 发扬老字号品牌;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本土风俗文化的认知及兴趣, 进而开设专门课程, 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 为传承手工艺、民间技艺和表演艺术培养后备人才;继续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 提升人们对岭南文化的认同度, 为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社会基础。
2.2 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考虑到地下埋藏文物勘探、挖掘的现实状况及其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建议采取程序性控制保护的方法。即由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法律、规定, 保证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 将地下文物勘探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的必备程序之一。
3 保护规划与实施管理的衔接
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大都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研、深入的规划研究, 提出了保护模式与改造措施, 但其层次都较为宏观, 控制信息不够深入、清晰。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 这些规划缺少明确的、具有实操性的、可以方便用于管理的技术文件。因此, 我们在对规划编制的范围、城市特色的内涵进行拓展研究的同时, 深入探讨了保护规划编制的层次与深度, 在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的基础上, 将保护区保护规划的深度定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城市设计的深度, 提出了与城市规划管理密切结合成果表达形式——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编制。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虽然只是总体规划的专项之一, 但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与体系, 有着自身从宏观到微观的保护层次, 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中, 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 建立了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 (含历史建筑) 保护规划的规划层次。突破了传统保护规划仅重视地面以上物质文化遗产的不足, 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是一个长期繁杂的过程,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探索。
摘要:通过研究, 把保护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 建立了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层次, 并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 以方便规划管理。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图则编制
参考文献
[1]黄菘华, 杨万秀.广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J].规划师, 2002 (6) :9-13.
[3]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 2004 (10) :68-73.
广州文化 篇10
1.1 文化引领, 在公园升级中传承岭南文化
从1951年起, 广州市人民政府选定西堤灾区作为“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会”会址, 并建成了12个展馆确定了文化公园的雏形, 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 文化公园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进入新世纪, 我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 广州文化公园作为中国大陆最早以文化命名的公园, 秉承弘扬和传承岭南文化的一贯宗旨。近年来, 文化公园有序地开展了园内场馆及绿化景观的升级改造, 着力丰富园内的文化元素, 提高公园设施的文化品位, 打造“处处有文化, 步步有景致”的文化公园。本着岭南文化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 公园在升级改造中没有大拆大建, 而是在保留原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巧妙改造外观, 并在具体的改造实例中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大胆创新,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1 巧妙美化建筑外观, 体现场馆应有的文化内涵
(1) “西关苑”诞生记。第七展览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层高5米, 展馆由三间展室组成, 呈环形构造, 中庭均有花园及瀑布景观, 外可赏景, 内可赏画, 动静自如。改造前的第七展览馆从建筑布局上是典型的岭南建筑, 唯独其外观强差人意。其表面是白色条形砖, 其外观从色调、肌理等方面都与文化展馆的身份不相称。因此第七馆展览馆的改造主要侧重于其外观, 根据文化公园所处的地理区位改造确定为西关风格。改造融入了西关建筑的优秀元素, 灰色的清水砖墙、质朴红阶砖地面、厚重的花岗石墙裙给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典型的西关趟栊门、古典门窗、卷尾草、雀替等精致的建筑细部, 让人品味良久。大门入口改造成砖柱式牌坊, 并融入了芭蕉、荷花等岭南韵味十足的石刻浮雕, 牌坊的匾额上赫然挂着“西关苑”的书法题字。自此, 第七展览馆也正式更名为“西关苑”。值得一提的是西关苑的后续改造。第一次改造后的西关苑留有较大面积的白墙饰,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整体效果。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公园一直思考改进的措施, 最终确认以美术瓷画的形式修饰, 瓷画与七馆的朴素的青砖浑然天成, 岭南水墨山水的意境油然而生。瓷画选取的内容均为国家领导人或美术、书法大师专门为文化公园的题字、作画, 意义深刻。本次的修饰的改进, 使得西关苑文化韵味大增。
(2) “苏式”风格的大门也可以很有内涵。公园正门由东西两座塔楼组成始建于1951年, 为当时“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会”的正门。正门的设计高大、庄重、简洁, 颇有苏联式建筑的风格。由于年代的久远东西塔楼外墙破旧亟待修整。公园经过一番筹备, 外观翻新于2010年正式开始, 翻新最大程度的尊重建筑的外形、色调, 并着手消除建筑的单调感。经过一番推敲, 决定根据公园的特色融入了三大展览 (迎春花会、中秋灯会、羊城菊会) 浮雕以及郭沫若为文化公园赋诗的书法作为装饰元素, 完工后建筑整体的文化韵味倍增。
(3) 为最具岭南海洋文化的水产馆锦上添花。水产馆位于公园中心广场的东面, 始建于1951年10月, 是“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12个展馆之一, 后一直保留至今。文化公园水产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建的第一家水产馆, 由著名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先生主持设计, 也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岭南建筑。往后的时间里, 公园对水产馆进行了基础加固工程, 为了凸显其岭南海洋文化的特质, 2011年特意在其北侧墙面装上了“岭南渔歌”为主题的玻璃钢浮雕, 岭南水乡特色风格油然而生。
1.1.2 以人为本, 创造富有岭南文化气息的游憩景点
(1) 海豚馆还绿成“文园精蕴”绿地。广州文化公园海豚馆拆除后, 公园最终下定决心还地于绿, 设计方案几经修改, 最后定位为富有西关特色的休闲绿地。绿地占地800平方米, 主要采取线性对称的布局手法, 利用人工堆坡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不同层次的景观空间。景点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配置运用岭南园林造景法, 植物层次、色彩丰富, 品种多样, 主要以广州乡土及亚热带植物为主。园路贯穿整块绿地宽2.5米, 局部放大为小广场, 形成一个停留休息交流的小空间。绿地最为成功之处是巧妙融入了广州著名雕塑家万兆泉作品这一特色元素, 这一看似普通的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游客置身其中既可以欣赏优美的绿化景色, 还可以细细品读雕塑作品诉说的西关往事。
(2) 偏僻绿地升级为文化长廊。改造前为广州文化公园与旁边电子城交接的边角绿地, 由于位置偏僻, 绿化景观效果较差。公园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 积极开拓游客活动的空间, 最后决定建造一条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游憩长廊。长廊大胆巧借围墙设计成半廊的形式, 并融入多种古典建筑元素。长约70余米平面呈L形, 廊顶为为整齐的辘筒瓦装饰, 檐口挂绿色琉璃瓦作为滴水线, 外部的柱子呈古典的荔枝核色等距排列分布, 极富韵律感, 柱间以简洁的木挂落装饰。长廊设计十分巧妙, 首先巧借原有围墙作为支撑;其次充分利用墙身做文章, 墙身1.2米以下贴上仿青砖, 使围墙与长廊完美融为一体, 围墙也顺理成章成为了长廊的“展示板”。文化长廊建成后, 以简洁轻巧的外形、古典优雅的韵味成为公园南区的风景亮点。游客在这里可以休息、聊天、乘凉、避雨, 还可以欣赏挂在墙上的艺术作品。
(3) 中心台两侧绿地升格成“赏墨”、“品绿”精品景点。中心广场两侧原为普通的封闭绿地, 植物长势一般。西侧“品绿”景点以茶文化为主题, 以艺术茶壶结合休闲平台、六角木亭等设置, 优雅别致。东侧“赏墨”景点以文化公园浓厚的岭南书画文化为题材, 竹简、墨砚、与矮墙小品、休闲木亭相结合, 文化气息浓厚, 竹简上刻着蓬勃大气的草书版《广州文化公园简介》, 让游人们不禁驻足、品读。景点内树影摇曳, 流水潺潺, 鸟语花香。停留期间, 既可观叶赏花, 又可纳凉聊天, 休闲惬意, 深受游客喜爱。
1.1.3 精心改造园道, 文化园道上品文化
正门园道是公园重要的观景平台和交通园道, 改造前它仅仅是一条铺有广场砖的且相对较宽的普通园道。2012年文化公园下定决心对该园道进行全面的改造, 并大胆定位为文化步道。改造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在长约80米, 宽约16米的正门通道上, 可见中间用新疆红石材打造的主道, 醒目而温馨。两边是用福建青石建成的侧道, 古朴而庄重。正门园道改造的最大特色, 是在路面上刻有大量的文化符号, 内容丰富、意味深长:既有传统的国学名言警句“满招损, 谦受益”、“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等, 也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广东精神“厚于德, 诚于信, 敏于行”;既有图刻的文化公园三大展览标志, 也有篆刻的吉祥祝福语。这些文化符号雕功精细, 笔画传神, 走在上面让人感觉到仿佛踏上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漫漫征程, 充分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寓教于路”的形式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别具一格。
1.2 立足群众, 在群众活动中融入岭南文化
1.2.1 传统三大展览活动———老广州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
(1) 迎春华彩。“迎春花会”始于1957年农历新春。它通过精心策划主题, 创新设计景组, 恰当安排文化活动, 将文化公园打扮成一个繁花似锦、欢乐祥和的花之海洋。其中“元宵灯会”作为“迎春花会”的压轴重头戏, 更将春节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现在, “迎春花会”已成为除夕花市的延伸, 是广州市民欢度春节、饱览春光、感受传统过年氛围的好去处。
(2) 中秋灯影。“中秋灯会”始于1956年, 于每年中秋期间举办, 深受市民喜爱, 曾以“千盏花灯、百万观众”传为美谈。文化公园的彩灯色彩鲜艳、工艺精巧, 融汇四川、佛山制灯工艺技术, 可谓形、色、光、声、动俱全。时至今日, 中秋佳节到文化公园观灯赏月, 已经成为广州市民的赏心乐事。
(3) 羊城菊韵。“羊城菊会”始于1953年, 每年11月中旬举办, 它是广州地区唯一坚持举办的大型菊花展览。羊城菊会以弘扬岭南悠久而深厚的菊花文化传统、传承菊花栽培技艺为宗旨, 多年来深受广州市民的喜爱。60多年来, 文化公园致力办好三大展览 (迎春花会、中秋灯会和羊城菊会) , 而三大展览是自公园免费开放以来受众面最广的文化活动, 每年惠及民众100多万人次。近三年, 参观“三大展览”的市民游客多达300多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羊城菊展目前是广州地区硕果仅存的菊花专业性展览, 2013年羊城菊会创造性地首次展出动感菊艺景组, 并引进新颖的菊花作品, 入园参观人数为历届之最。
1.2.2“棋城中的棋城”———汇聚象棋盛事的圣地
文化公园自建国初期创立以来一直将棋艺列为重要活动内容。广州棋界的许多重大棋赛都曾在这里举行, 连当时全国唯一的《象棋》杂志编辑部也设在园内。广州素来被称为“象棋城”, 不夸张地说, 这一美誉的得来有一半的功劳应归于文化公园, 因此文化公园也被誉为“棋城中的棋城”。深厚的象棋文化底蕴, 使文化公园一直以弘扬和繁荣岭南象棋文化为己任。60多年来, 广州文化公园承办了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迎春杯”象棋团体公开赛、省港象棋对抗赛、“小五羊杯”青少年象棋大赛等高水平赛事, 为推动象棋在广州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3 粤剧文化广场美名扬, “南国红豆”进万家
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州市文化局主办, 广州文化公园协办建设粤剧文化广场, 于2008年1月12日正式落户公园中心台。每年举办超过100场的粤剧演出, 占全市粤剧演出数量的2/3以上, 使观众能以较低的票价欣赏到较高水平的粤剧表演, 受到广大戏迷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粤剧文化广场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粤剧迷们的热烈追捧, “一票难求”的排队购票景象蔚为壮观。粤剧文化广场举办期间, 红线女、秦中英、陈小汉、倪惠英、丁凡、小神鹰等著名艺术家多次到场指导, 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兆林、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等领导也先后亲临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观看粤剧文化广场的演出。2011年2月16日,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就2010年粤剧文化广场所取得的成绩, 作了“应当支持, 使更多的群众受惠, 使传统文化得以弘扬”的重要批示。
1.2.4 展览场馆免费进, 展览活动月月新。
展览文化是公园文化的一个突出亮点, 现有文荟馆、西关苑、画苑、艺庐等展馆, 展览面积近三千平方米, 适合于举办各类书画、摄影、藏品、插花、盆景等文化艺术展览。近三年共举办书法、摄影等多种文化展览289多个, 前来参观的人数达到150多万人次。所有的展览均免费面向公众, 文化惠民效果显著。文化展览服务群众, 服务社会。大量观众进入公园展览馆, 使群众的业余生活不再单调枯燥。公园里月月有展览, 周周有文化, 看展成了一部分人的必需。而文化展品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 也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结语
城市公园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 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 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因此, 广州文化公园的建设是对休闲传统的延续, 更是对城市岭南文化的体现, 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 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曾说过, 公园是一件艺术品, 随着岁月的积淀, 公园会日益被注入文化底蕴。一座公园就是一段历史, 它让人们一走进园子, 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昔日的温馨画面、曾经的美好记忆, 一座拱桥、一个雕塑、一棵老树, 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东西。或许这正是我们需要以岭南文化视野考量公园建设的意义所在。
摘要:岭南文化作为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 对公园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岭南文化特征出发, 结合文化公园近期的建设, 对今后如何建设岭南文化视野下的公园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岭南文化,传承,广州文化公园,公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文佳, 崔木扬.浅析岭南文化与岭南造园艺术[J].岭南文史.2010 (01) :55-60.
广州文化 篇11
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新形势下,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7月8日-11日在广州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两岸工业、科技、能源、环保产业界代表人士,及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共计400余人参加,围绕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进行研讨,并举办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
本次论坛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经过前五届论坛和各种交流活动的积累,两岸互信已有了很好的基础;二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两岸经济合作进入制度化、机制化时代,如何让两岸民众尽快受益成为本届论坛的重点;三是全球逐渐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正在进行新的产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
与会各界人士经过充分交流研讨,提出22条共同建议。在“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专题座谈中,最终形成了多达10条的共同建议:1.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文教交流,推进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2.鼓励两岸就协商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进行规划研究,推动商签工作尽快启动;3.积极促进两岸在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规范术语和专有名词及建设中华语文云技术数据库方面获得实质进展;4.继续鼓励和支持两岸青少年参加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5.加快推动两岸学历学位互认,鼓励两岸学生互至对岸学习研修,促进建立两岸高等院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6.积极促进两岸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奥委会、单项协会和各类体育组织及专业人员的交流;继续推动两岸优秀运动员、教练的交流互访和异地训练;7.建立出版物交流合作规范,继续扩大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探讨两岸图书批发零售业相关促进政策;8.采取具体步骤,推动尽快实现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支持制定促进新闻交流与媒体合作的政策,营造便捷、良好的采访环境;9.完善两岸广播、影视、出版等业界沟通对话机制,鼓励加强两岸文创、数字内容、音乐产业的交流合作,支持制定两岸合作发展文创产业的规划及相关政策,共同开拓海外文化市场;10.推动落实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共同维护两岸文化市场秩序,保障两岸业者权益。
广州文化 篇12
本次交流大会以传统武术为平台, 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韩国传统舞蹈和跆拳道历史悠久, 具有民族特色。中国的岭南武术、搏击术、武术养生、古典舞、二指禅和中国民族服饰, 以及韩国传统舞蹈扇子舞、太平舞、长鼓舞、跆拳道等节目在会上大放光彩。
本次中韩传统武术文化交流大会展示了两国传统武术文化, 加强了中韩两国在传统武术文化领域的相互了解, 增进了中韩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 推动了中韩友好互动。
【广州文化】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广州05-19
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07-23
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09-27
广州市中考满分作文-广州中考满分作文08-27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专业】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招生网站-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分数线06-27
广州……07-16
广州英语05-09
广州公园05-30
广州番禺06-05
广州电信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