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景点介绍

2024-11-01

丽江景点介绍(精选8篇)

丽江景点介绍 篇1

丽江景点介绍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是丽江行政公署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在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雪山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的西北部,距离县城约15公里,它是北半球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延绵近50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

十三峰,山顶终年积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在丽江县城抬头就可看到,海拔5596米...古城

古城门口的大水车

当你漫步古城,眼前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梯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弋。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晃若迷宫。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晶亮闪光的各式铜器及花样翻新,款式新颖的各色皮革时装,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擅长经营买卖的纳西妇女们沉着地讨价还价,一桩桩生意就在她们自信的笑容中作成了。在幽静的深巷里,不时看到身披七星披肩的纳西老人,或三五成群,玩着一种古老的纸牌游戏,或神态悠闲地在古城中漫步,或独坐在屋檐下,若有所思。在古城幽雅的环境里,人的心境顿时变得舒适而欢愉了。在敞开的院门中,你可以看到纳西人家的庭院里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卉给你一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受。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金沙江进入丽江,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元初,古城居民至少已有千余户,明初,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至明末已呈繁荣景象。大旅行家徐霞客记述丽江古城:“居庐骈居,荣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皆比”。由此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由于古城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自轻代初叶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木里,源盐,永宁,下关,大理,维西及中甸,拉萨等地客商汇集于此,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重要集镇。大研镇在土府时代不筑围墙,四周的高山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据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为“困”字,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城墙。

古城民居的特色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它们多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 组合,厦子(外廊)是纳西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北京的四合院和当地土木结构特色于一体:正房堂屋,两旁侧室,走廊宽敞,天井宏亮,门窗多精雕细刻花鸟图案,门楼修得富丽堂皇。纳西人生在花的王国,又酷爱栽花种草,几乎每家庭院都摆着盆景花卉,浓绿中亮出五颜六色的芬芳。

四方街

四方街是大研镇的中心,象征着“权镇四方”,而“田方街”却是游人不应错过的所在,那里是丽江有名的贸易市场,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各族人民在此交易商品,是大研镇最热闹喧哗的地方。四方街街面宽广,主街有四条,向四周辐射。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街小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每条巷道,均由五彩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夏季无尘土,显得光滑平整

三眼井

三眼井,即泉水喷涌的第一眼井供饮用;下流第二眼井为洗菜;再下流第三眼井方可用以洗衣服,严格分开,不准乱用。泉水流遍全城千家万户,形成居民洗菜用水最远不过50米的便利条件。当你徜徉街头,随时都有水的陪伴,或在旁淙淙欢唱,或在下潜游路中,令人心驰神往。水是人类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有水才有生命,才有生活,才有蓬勃向上百花纷繁的希望。水,不仅使大研古镇不断注入新生的朝气,也成为大研的佳妙美景

黑白水河

白水河一直往东流,在不远处与雪山流过的另一条河水交汇。这条河水也是雪山积雪融化成泉,最终汇成溪水的,水质明净,因水下的卵石黑色层多,水流其上,水的颜色相映成黑色,故名黑水河。白水河与黑水河交汇,便成了黑白水河。

雪山以万年古雪才孕育出的黑白水,纳西民族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东巴经《鲁般鲁饶》卷中以黑白来解释世间万物,指出阴阳调和,黑白不分开,世间就和谐有序,眼前的黑白水河,是一条自然之河,爱情之河,对您来讲,黑白水寓意着行路无阻拦、过河没障碍、旅途保平安。

泸沽湖

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

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之间,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那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虎跳峡

虎跳峡号称“长江第一峡”,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洛克就曾经三次驾机飞越这条峡谷,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从此让虎跳峡闻名世界,成为国外探险旅游者心目中寻胜探险的地方;近几年,这里也逐步为国内旅行者所熟悉,并且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一”。

整个虎跳峡被从南到北分成三段,上、中、下虎跳。在每段都有一块的“虎跳石”,据说因为这段江水特别的窄,曾经有老虎借助江心的大石从金沙江的一面跳到了对岸。这条峡谷和石头也就因此得名,只是不知道当初老虎过江时跳的到底是哪一块石头了。上虎跳石现在属于旅行社的“势力范围”,他们会组织游客走上虎跳石感受湍急的河水、飞溅的浪花。相对来说中虎跳石景色没有这里壮观,而且水淹没了石头也不方便走近观察。

长江第一湾

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南下,到云南丽江(石鼓)被海罗山崖阻挡,突然转向东北,就转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是V字形的,这证明江水转得很绝决。有一段著名的传说,解释了原因: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姐妹结伴出游,半途发生争执,大姐、二姐固执地往南走了,金沙姑娘立志要到太阳升起的东方寻找光明和爱情,到石鼓后,告别两个姐姐,毅然转身离去。金沙姑娘转身处,就成了长江第一湾

丽江景点介绍 篇2

1 旅游文本功能分类

具体来说, 旅游文本主要包括两项基本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施加影响和诱导行动。景点介绍和旅游广告以施加影响功能为主, 兼有信息和表情功能, 其目的在于提供关于景点的信息, 吸引游客, 激发他们参观游览的兴趣。而像宾馆指示牌、旅游行程等文本资料, 以信息功能为主。然而, 这样的分类过于笼统, 毕竟, 传递信息是任何文本都具备的功能。我国的另一位学者另辟蹊径, 从信息实现不同功能的角度对旅游文本做了更详细的划分。曾利沙 (2005) 将旅游手册文字信息分为八大类:事实性信息, 描述性信息, 评价性信息, 文化信息, 召唤性信息, 美学信息, 风格信息和提示性信息。笔者选取了部分旅游景点介绍性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1) 事实

让游客了解旅游景点的主题信息,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 环境, 主要内容, 特色等。根据曾利沙 (2005) , 此类文本信息传达度最强, 要求译者把握和甄别信息的冗余度。

例1:崂山自古以来被誉为“神窟仙宅”、“灵异之府”, 是道教的传播要地, 始于汉唐, 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历史上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现在的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华楼宫等是重要的道教活动和游览圣地。

汉语中对旅游景点的介绍往往惯用各种别名来证明其知名度或体现其特色, 如例1中的“神窟仙宅”、“灵异之府”和“九宫八观七十二庵”、“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对于初次游览和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国外游客, 这样的别称对于崂山的了解并没有太大帮助。

2) 描述

突出强调旅游景点的特色, 往往包含主观性甚至夸张的文字。要求译者对原文过度夸张的文字进行审读和甄别。

例2:水上石林距黄果树瀑布十公里左右, 是一处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在这河上怪石林立, 河水时明时暗, 时缓时急, 有时惊涛拍岸, 有时细雨无声。

汉英民族由于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观念不同, 其表现在语言上的行文习惯也具有较大差异。汉民族则更多注重神似而轻形似, 中国历来的文人墨客都钟情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行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 讲究对仗工整、音韵和美。

3) 评价

例3:从秦皇汉武的东巡封禅到乾隆皇帝的六次登岱, 从孔夫子的登临感叹道李白、杜甫的前故事片, 还有2200多年前的秦石刻, 大字如斗得经石峪, 错落分布的宫殿庙宇, 比比皆是的古木题刻……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正是这些, 吸引着中外游人络绎不绝地前来观赏。

“悠久的历史……前来观赏”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有自夸之嫌。对于注重客观叙事的英语国家游客而言, 无法引起共鸣。

4) 文化

例4:那古朴遒劲的汉代摩崖石刻, 唐、宋、元、明、清的题勒, 记录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足迹。

这里出现了中国的不同朝代和“摩崖石刻”、“题勒”等文化负载词, 译者在翻译时应兼顾文化和信息功能。

5) 召唤

指就特定主题项目向游客发出的带有召唤性特征的语言信息, 其功能是激发或唤起游客潜在的热情或兴趣。

例5:If you’re keen to experience a tropical rainforest ecosystem, without the risk of getting lost or having to climb rover slippery rocks, take a trip to the Rainforest Habitat.

该例采用if条件句加祈使句的结构来邀约游客, 其召开功能一目了然。

6) 美学或风格

描述性文本, 通常依附于它之前的信息, 体现文本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征。笔者将美学信息和风格信息作为一点, 是因为旅游文本不同于文学作品, 个人的风格并不突出, 以汉语的美学修辞特点为主。在旅游文本中, 美学或文体风格往往体现在对景观的描述中, 如例2。此处不再赘述。

7) 提示

例6:车公庙开放时间由上午:700至下午6:00。

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旅游景点介绍, 而提示性信息一般常出现在旅游广告和旅游行程介绍中, 加之, 笔者认为提示性信息是对事实的客观说明, 其翻译以逐句直译为主, 下面将不再做单独讨论。

2 英汉旅游宣传文本特点对比

曾利沙 (2005) 从信息传递角度对旅游文本功能划分不仅适用于汉语文本, 也同样适用于英语文本。英语旅游文本重事实陈述, 兼具评价, 而少有主观描述, 句子结构也体现了英语句式的特征, 从左向右扩展, 常见并列句和复合句等典型句式结构。而汉语旅游文本在传递事实信息的同时, 往往加入描述性信息, 并通过汉语表达中常用的四字结构、夸张、重复修辞方法来体现文体风格。

黄晓玲等 (2005) 从英汉思维模式及旅游篇章社会功能等方面区分了英汉两种旅游文本的谋篇结构。英美两国英美旅游篇章的图式为:景点的地理位置-主要景观-服务设施-交通状况-人文特色-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社会特色-负面现象。汉语旅游篇章的图式则依次表现为:景点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发展变化及业绩—风光景色及景观-人文特色-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地理位置-服务设施。汉民族正如前文所分析的, 行文特点重神似而轻形似。这是两种语篇最根本的区别, 也是造成翻译障碍的关键因素。

3 旅游景点介绍性文本翻译策略

基于英汉旅游文本语篇特点和信息功能差异, 尤其是汉语景点介绍中的文化和美学风格等信息, 本章拟从信息、文化和美学风格三方面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策略。

1) 信息整合与重组

在旅游宣传文本中, 即使是要实现传递信息的功能, 句子仍然较松散, 为了实现最有效传递信息的功能, 就要对原文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与重组。

例1中的“神窟仙宅”、“灵异之府”和“九宫八观七十二庵”、“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对于初次游览和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国外游客, 这样的别称对于崂山的了解并没有太大帮助。遵从主题信息突出的原则, 笔者认为该段介绍主要应突出的信息按其重要性依次为:道教传播要地;始于汉唐, 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神窟仙宅”、“灵异之府”。以这三点为主干重新组句, 删除次要信息。

同样, 例2中频繁使用了五个四字词语, “怪石林立”“时明时暗”“时缓时急”“惊涛拍岸”和“细雨无声”。仔细分析原文发现, 有四个词语都是描写河水的, 而“怪石”是指河中的石头, 很显然“河水”应该是主要信息, 英译时作为主句, 分别用四个动词对应“时明时暗”“时缓时急”“惊涛拍岸”和“细雨无声”;而“怪石林立”这一次要信息被降级为伴随状语。这一从并列句转成主从句的翻译方法, 充分遵循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 并达到了有效传递信息的功能。

2) 文化信息的处理

汉语文本往往注重景点的人文特色, 常常引入古代名人、古诗词或俗语等来证明该景点的历史人文价值。这类信息对于拥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国人来说不失为一种优越的表现手法, 能增强文本的呼唤功能;但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游客则增加了信息负荷。对于此类信息的翻译, 译者不能一味地逐字转化, 而要始终以有效传递信息为原则。曾利沙提出的五条准则之一是“文字信息传递应把握质与量增益或删略的主题关联性”, (2005) 也就是说, 以信息与主题的关联程度来决定相应的增补或删减。

例7:湖州是吴越古都, 东望南郡, 高士云集, 文人荟萃:王羲之、谢安、颜真卿、苏轼、王十朋等先后任郡守, 名流俊彦如王维、白居易、陆羽、赵孟頫、俞曲园、吴昌硕, 或本籍人士, 或寄于此。 (《湖州风光》)

此段文字主要介绍湖州的人文历史背景, 这些历史名人正是证明其价值所在的关键, 与出题关联性很强, 不能简单笼统带过。但如果一一介绍, 又会增加读者的负担, 相应的呼唤功能也会削弱。译者采取的方法是亦增亦减。删去较次要的人物, 只保留最具代表性的几位, 如王羲之、苏轼、白居易等;同时增加这些人物的背景介绍, 以便读者领会湖州的人文价值。

让我们再回到例4, 此例主要介绍摩崖石刻所刻内容乃古代文人的题词, 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 与石刻的关联不大, 因此, 为了不增加信息量, 译者用“different ages”替代“唐、宋、元、明、清”使译文更简洁, 因为“唐、宋、元、明、清”在很多外国人脑海里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而且原文也并不强调具体的时间, 因此加以删减和调整。

3) 美学风格的处理

美学风格的翻译是译面临的难题之一, 翻译策略不尽相同。笔者已反复强调了旅游文本的信息和呼唤功能, 故认为, 不同于文学文本的翻译, 传递和保留原文的美学风格不是译者的首要任务。

例8:大明湖百花映日, 万树争荣, 水鸟翔集, 锦鳞戏泳, 怪石嶙峋, 流水潺潺, 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在大明湖800中花卉草木中, 数量最多、久负盛名的是荷花和柳树。公园的湖内池中广植荷花, 盛夏时节红白竞放, 花光照眼, 叶翻绿浪, 香气侵人, 湖畔岛上有垂柳千余株, 浓荫覆岸, 柔条拂水, 临风起舞, 婀娜多姿。

此例主要描写大明湖的美丽景致, 共使用18个四字成语或词组并列来形象描绘湖畔水、石、花、数的万千景象。文字凝练含蓄, 辞藻华丽, 行文工整, 读起来琅琅上口。然而仔细读来会发现, 其对景物刻画笼统、朦胧, 逐句直译必然会对于习惯了简洁明确、逻辑严谨、文风质朴的英语读者造成信息困惑。同样, 译者要以传递主题信息为原则, 根据英语文体和句式的特点, 调整结构, 添加必要的连接词。汉语中大量的四字词组都是主谓结构, 不可能按原来结构直译, 因此译者添加了一个普遍性主语, “visitors”;而对于“柔条拂水, 临风起舞, 婀娜多姿”的处理, 由于它们表现的都是柳条被风吹动的形象, 译者就用一个动词“dance”简化了。

译文:In Darming Lake Park visitors could enjoy the bright colors of flowers, heavy shades of trees, and watch birds fly and fish swim.There are also clear streams murmuring between the rocks.Lotus flowers and the willow trees form the major part of the park’s800 kinds of plants.In summer, white and red flowers glimmer among the see of leaves, giving off delicate scents.Along the banks and on the islands more than one thousand sallow trees dance in the breeze. (《大明湖, 1998:25》)

在英汉双语交流日益深入的新时代, 简单讨论直译或意译、增译和减译已经不符合翻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求, 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不断开拓新思路。笔者在此就以旅游景点介绍性文本例进行了一次有效地尝试, 结果证明, 以文本的功能为出发点, 以文本信息功能为原则的新思路, 能更有效地实现翻译的“对等”, 希望能为广大翻译工作者提供些许启示。

摘要:旅游文本有效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该文突破了对语篇功能的笼统划分, 以曾利沙对旅游文本信息分类为切入点, 通过对英汉旅游文本的平行对比分析, 在充分认识英汉旅游文本信息传递差异性的基础上, 试图从信息重组, 文化信息和美学风格三方面探索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景点介绍,功能,信息

参考文献

[1]曾利沙.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上海翻译, 2005 (1) .

[2]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87.

丽江景点介绍 篇3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  旅游景点介绍  英译汉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外来华游客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然而,目前国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本普遍存在很多问题——词汇方面的翻译失误,包括错译、伪对等词、表达欠妥、冗余、生僻词等;句子方面的问题涵盖了结构错误、句子成分错位、重复和结构松散等;而语篇层面的翻译失误则包括缺乏衔接、缺乏连贯以及重复单调等。总的来说,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不尽人意,译文更是让人不忍卒读。劣质译文也可能导致一些外国游客迷惑不解甚至产生误解。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研究日显重要。

二、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于旅游文本的翻译做过许多研究。在旅游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方面,闵大勇、詹允昭(1991)对游览名称、朝代及佛教名称的译法进行了讨论。蒲元明(1993)也曾提出“增、删、改”三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即增添一些中国人人尽皆知而外国人却可能一无所知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名人的生卒年代、身份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名胜的具体位置等;删减那些繁琐铺陈的各种历史考证、名人语录或中国古诗等;改写一些中国特有而不易被外国人了解的概念,如中国纪年法、中国度量衡制等。

在旅游翻译理论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旅游翻译属于实用文本翻译的一种。德国功能翻译论对旅游翻译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重大突破,功能翻译论为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在近十年的旅游翻译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化翻译观的角度所进行的。功能理论框架下运用较多的是目的论、文本类型和尤金·奈达的功能或动态对等论;文化翻译视角下多为跨文化交际、结合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接受论、功能主义理论中的文化视角等,多采用跨文化篇章对比。

三、文本类型理论

(一)赖斯文本类型观

在翻译研究领域,文本类型理论是指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凯瑟琳娜·赖斯(1923)在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涉及文本类型、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理论。赖斯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并不存在。所以,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她在卡尔·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文(informative),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的文本属于信息功能文本。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地位。原作者只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它主要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自传、散文和私人信函等。感召功能文本(operative),感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目的在于感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来行动、思考和感受并做出反应;包括告示、说明书、广告、宣传手册等。视听性文本(audiovisual):这类文本重在视觉的或者听觉的意象,如电影、广告和音乐等。赖斯还阐述了各种文本类型相应的翻译方法。

(二)纽马克文本类型观

英国萨里大学现代语言学教授彼得·纽马克(2001)按照语言的功能,将文本的类型分为三种:表达型文本,即语言主体运用富于个人风格的语言来表达其思想感情的文本类型。其文本特点是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翻译这类文本时,译文在结构和词序上应力求接近原文,纽马克建议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信息型文本,即以记载各类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文本类型。信息型文本注重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信息传递效果,纽马克建议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在交际翻译中,目标文本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文本,不能给读者留下任何晦涩难懂之处。感召型文本,即指以促使读者采取行动、进行思考或参与感受等,按照文本预期意图做出积极作为为目的的文本类型。感召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具有往往使读者一看就能明白的语言。翻译感召型文本时,应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和欣赏习惯,运用读者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重组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地道流畅,明白易懂,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旅游文本主要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唤起潜在游客的兴趣,吸引他们到旅游地游玩。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游景点介绍文本属于信息型和感召型的复合文本,以信息型为主。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的篇章结构、表达方式、信息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采用增译、减译、类比、释义等相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轻松获得旅游信息。然后,要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感召性且通顺易懂。这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国外游客来中国观光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由此,文本类型理论对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英译难点及翻译策略

旅游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景点介绍、旅游指南、告示标牌、楹联碑文、民俗风情、图片画册、旅游公示、旅游项目开发、酒店宾馆介绍、旅游产品介绍等等。而汉英旅游翻译的目的在于向外国游客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推介中国文化,满足他们求知、审美的需求。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过程中文本类型的转换问题。从文本类型理论的角度来看,旅游文本归属于文本类型理论所界定的信息性和诱导型(呼唤型)功能文本。它主要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扩大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旅游文本翻译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游客。那么,在进行旅游文本英译时,如何既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传递信息又体现出英译旅游文本的互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实质上也就是如何处理以信息性为前提、以诱导为最终目的的一种互动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认为应多使用平实、口语化以及不那么生硬、讲究的措辞,使译文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体现出亲民性。

2.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取。通过前期的分析研究,译者认为旅游文本主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基于此,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而应在认真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之后,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一般可采取直译、增译、减译、改译等策略。

3.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中国文化负载词就是那些表现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难以找到对应词的词语。正是由于中国文化负载词独具中国文化内涵,它们往往就成了翻译中的“烫手山芋”。针对这一难题,译者认为应当遵循两点:第一,尽可能保留原文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第二,译文要能让译入语读者看懂并且乐于接受。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采取直译、意译、音译或是直译加注等方式。

针对上述特点和翻译原则,我们来看以下实例:

(1)沿72级台阶盘旋而上塔顶。塔顶平台周围有一米多高的女儿墙环绕。

译文:Then visitors can follow the 72 spiral stairs to the top on which the top platform is surrounded by a crenelated parapet wall over one meter high.

(2)马氏庄园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

译文:It has nine gates altogether standing in parallel on the same central axial line,which is commonly known as“Jiu Men Xiang Zhao”in Chinese, meaning nine gates are interlinked one another by only one straight road.

(3)他为官30余年,政绩卓著,清正廉明,衷心报国,实心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称他为“马青天”。

译文:During over 30 years as a government officer,Ma Piyao,being quite upright and patriotic,cared about people with heart and soul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He was so deeply esteemed that people affectionately called him Ma Qingtian in comparison with Baozheng(a historic offic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who was known as Bao Qingtian because people thought he was exceedingly righteous and dealt with cases as clear as Qingtian in Chinese referring to blue sky).

例(1)中,“女儿墙”是建筑领域的专业术语,通常是指“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若译者采用直译法将其译为“daughter wall”,不免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同时也不利于传播中国的建筑文化。因此,译者此处采用意译法,将其译作“a crenelated parapet”。在例(2)中,“九门相照”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布局风格,多见于四合院。为保留其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译者音译加注的方法,也方便读者的理解。例(3)中,“马青天”是老百姓对马丕瑶的尊称。显而易见,老百姓把马丕瑶比作包青天,以彰显其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品行。若直译为“Ma Qingtian”,读者将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意。在此,译者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一方面保留了原文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翻译效果。同时,包青天的历史故事有助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翻译旅游文本中的中国文化词时,译者要以传递中国文化为己任,同时也要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其翻译方法灵活多变,旨在忠实地再现原文本,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要传达原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效果。

五、结语

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游景点介绍文本属于信息型和感召型的复合文本,以信息型为主。其主要目的在于宣传中国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赖斯和纽马克提出的信息类功能文本的翻译方法。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目的显然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中国的景观与文化。这种翻译目的决定了旅游文本的英译原则是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实现译文预期效果为重点。

参考文献:

[1]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71/2000.

[2]Reiss,Katharina.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translated by Chesterman in A.Chesterman(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C].Helsinki:Finn Lecture,1987. 105~15.

[3]霍光利,王秉金.旅游文字汉译英[J].上海科技翻译,2002,

(3).

[4]赖文斌.试谈旅游景点的英译[J].抚州师专学报,2003,(4).

[5]蒲元明.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J].中国翻译,1990,

(3).

[6]邵珊.谈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J].华章,2009,(5).

[7]王秋生.旅游景点翻译亟待规范[J].中国翻译,2004,(3):

77~79.

[8]张允,朱章华.译者与翻译策略的选择[J].中国科技翻译,

2005,(2).

[9]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5,(3).

丽江古城的景点导游词作文 篇4

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大家今日的导游,我叫张星。大家能够叫我小张。此刻我将要带大家去游览的景点,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们要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来到被称作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嘉宾就会想,我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我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那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丽江古城导游词介绍 篇5

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游览。我国有两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南方是云南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丽江古城。从地域来讲,丽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一直是滇西北商贸中心和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余户人家,常住人口约有2.5万多人,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丽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月4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脚下是“巴格图”,又叫青蛙八卦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占卜工具。图案正中爬着一只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经文,腹部横穿着一支箭,象征五方五行五色八位。箭杆朝东,象征“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红;蛙腹居中,化为“土”,土色黄;箭头朝西,象征“铁”,铁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此外,蛙的左肢指向东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脚指向东北,右脚指向西北,加上东、南、西、北,象征八方卦位。

图案周围标有十二种动物形象,从正东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子鼠、丑牛。这样,木、火、土、铁、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后循环配与十二种动物而得六十序数。巴格图对研究纳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观,乃至对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它是由成排连接的铺面围成的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广场街面,街场占地约有6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

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毛皮、药材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

也许大家已注意到四方街并不水平,而是向东稍有倾斜,这是为什么呢?四方街就如纳西谚语所说的,是个除了鸡辔头什么都有卖的热闹集市,没几天就会有许多垃圾,古城又没有固定的清洁工,古城人民就根据地势,巧妙地利用西河水自然冲洗街场。做法是:下午集市散了,人们就用三块铺板在街头河上一闸,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街场,四周店铺的主人则用棍子乘着水势挑拨,污水流入东河,去灌溉千顷农田。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干净,又免了扫地之劳,这在我国的城市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科贡坊。丽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3年实行“改土归流”,即由原来的土司统治改变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就由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地主社会。社会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子弟的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180年的时间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七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两层的科贡坊。

清朝末年,这个小巷里又出了丽江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并且升为三层。实际上,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取消科举,光古城就有两家“一门三举”。现在,人口只有三十多万的纳西族,却拥有成百的专家教授;每年的高考录取人数,按人口平均数在省内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纳西族是一个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民族。

介绍丽江古城的导游词 篇6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是一个来这里游览的好日子,我叫施冰清,你们叫我“施导游”就可以了,很高兴能做为你们的导游,也请大家多多关照!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时,座落在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地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名族古镇。

丽江古城里古桥尤其著名,现在我带大家去看看。古桥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公里93座。形式有廊(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十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

丽江景点介绍 篇7

1 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认为“目的”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 “译者不应该像对等翻译理论主张的那样完全参考原文本或原文本的功能, 而是应该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所要取得的功能来进行翻译活动。”[1] (Nord, 2001:39) 此外, 目的论还提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 其中, 目的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 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次之。在目的原则下,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 即‘目的决定方式’。”[1] (Nord, 2001:29) 连贯原则又叫‘文内原则’, 即“翻译只有与目标接收者的情境一致, 这样的翻译才是可接受的。”[1] (Nord, 2001:32) 忠实原则也叫‘文际原则’, 翻译文本与相应的原语文本应具有一定的关系。[1] (Nord, 2001:32)

2 介绍文本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综合多位翻译研究者关于旅游文本翻译的研究成果, 再结合笔者对陈家祠中英文介绍文本的分析总结, 笔者归纳出陈家祠介绍文本翻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译本多缺少目标读者期待的实用信息

例如, 尽管陈家祠的中文介绍文本没有关于陈家祠具体方位的介绍:陈氏书院, 俗称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 (1888年) , 至十九年 (1893年) 落成, ……但在英译本中译者添加了一句介绍其方位:“The Chen Ancestral Hall, was located outside the west gate of Guangzhou city and built during the 14thto 19thyears of Guangxu Region of the Qing Dynasty (1888-1893) .”加粗部分信息的补充不但不显得累赘, 反而迎合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

2.2 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存在差距

就如诺德所说, 译者应当“按照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对应题材、文本类型的惯例改写原语的语言形式……让读者意识不到他们阅读的是翻译”。[1] (Nord, 2001:56) 例如:陈氏书院集广东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铁塑和绘画等装饰艺术。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 色彩丰富, 技艺精湛, 是一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这两句话的主题相连, 描写的是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在翻译这样的句子时, 译者应运用简单的词语和连接词将两句整合成一个句子, 因此, 译文:All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s in the Ancestral Hall, the wood carvings, brick carvings, ceramic sculptures, lime sculptures, iron castings and paintings are of varied topics and super craftsmanship, which make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the exquisite folk arts and handcrafts of the local province.是可接受的。译文在很大程度对原文内容做了变动, 比如, “陈氏书院集广东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译成了“make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the exquisite folk arts and handcrafts of the local province”, 中文文本中满溢赞美之情, 英文文本就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再如, 原文中的“造型生动, 色彩丰富”和“是一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等带有主观色彩的词在译文中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翻译效果才更符合英语文本的篇章习惯, 符合目标语的语言形式, 整个译文给人一种客观直接的感觉。

2.3 没有删除不必要信息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译者未考虑英语文本简介、实用的特点。例如, 在中文介绍文本中出现多次的宗族祠并没有在英文译本中出现多次, 而是用“it”指代。根据语境, “it”即可指“陈家祠”也可指“宗族祠”, 这说明陈家祠就是一个宗族祠。所以, 这样的英译本更简洁, 既不会产生误会, 也不会增加目标读者的阅读负担。另外, 在陈家祠的中文介绍文本里, “陈家祠”又被称为“陈氏学院”, 但是在英译本中从一而终只使用了一个版本, 即“Chen Ancestral Hall”, 因为对外国游客来说, 一个专有名称足以。译者对译本这样的处理遵循了目的论连贯原则。

3 常用翻译策略

芒迪, 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目的论强调的重点, 而非使用语言的精通程度。因此, 目的论允许根据目的语文本的目的, 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翻译同一篇文本。[2] (Munday, 2001:80) 认为

3.1删减法

删减法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常常省去不必要、重复、无意义信息的翻译。因为中文与英文不同的语言特征、写作思维方式, 在中译英的过程中, 必定要省略一些语言信息, 以便保持英译文的简洁性。所以, 译者应在不影响译文连贯性, 不破坏译文逻辑性的前提下, 对原文信息有的放矢, 去除不必要没意义的信息, 保留主要信息。

例1:1988年, 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例2: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赞:“天工人可代, 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 胜读十年书。”

例3:陈氏书院巧夺天工的建筑装饰艺术与广东历代民间艺术精品共治一堂, 交相辉映, 使人得到美的启迪和艺术享受。

在原译文中, 译者没有翻译以上三个例句。例1包含政治消息,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政治文化冲突, 译者的处理是可取的。主要原因是, 如果照原文直接译下来, 目标语读者会觉得莫名其妙, 甚至会有政治宣传的嫌疑, 这样只会把游客越推越远。例3是对上文信息的重复。至于例2, 笔者认为如下翻译处理效果会更好:“The outstanding modern writer and poet Mr.Guo Moruo who ever translated Goethe’s Faustus and Shelley’s Poems into Chinese praised highly Chen Ancestral Hall’s marvellousness by writing a poem.”[3] (曾丹, 2006 (2) ) 译文主要陈述了曾经有杰出的文人墨客为陈家祠题诗这个事实, 以此产生一种“名人效应”。笔者认为把这句译文加进去, 更有利于达到陈家祠介绍文本翻译的目的——吸引更多游客, 传播中国文化。在Newmark看来, 翻译既是语言交际手段, 又是文化传递的工具。[4] (Newmark, 1988:41) 因此,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不仅需要传递原语文本所含的旅游信息, 还要传播景点相关的旅游文化。

3.2 添加法

不论翻译自然还是人文景观, 译者经常运用添加法来增加译文的可接受性。尤其在遇到历史专有名词或地域特有名词时, 译者需要对历史人物、地域名称的翻译添加背景知识。

例如, 陈家祠介绍文本的译文中关于“岭南”的翻译。译文中将其译成了“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对不熟悉中国地理的外国游客来说, 这样的翻译会误导外国游客认为“Five Ridges”是某一地名。事实上, “岭南”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 横跨五个省, 五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南岭) 。当然, 为了减轻目标语读者消化信息的负担, 译者可以把“五岭”、“五省”一言蔽之, 不需要一一列出。因此, 建议“岭南”应改译, 如下:“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overing five provinces in south China”。这样, 外国游客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既然岭南指中国南方五个省份, 那么陈家祠作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必定值得一看的。这样的翻译更有利于宣传景点, 吸引游客, 传播中国特色文化。

再如, 在陈家祠的介绍文本中“光绪”的翻译直接音译成“Guangxu”。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来说, 仅“Guangxu”一词会给他们造成理解问题, 因此, 对光绪做个简单的背景介绍是必要的, 如:“Guangxu, the name of penultimate emperor of Qing Dynasty”。

3.3 改写法

改写法, 顾名思义, 指的是大幅度地调整和修改原语文本的形式和内容, 从而使目标语文本的可读性、趣味性增强, 进而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理解。诺德认为译者应该“按照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对应题材和文本类型的惯例改写原语的语言形式……让读者意识不到他们阅读的是翻译”[1] (Nord, 2001:56) 。

例:陈氏书院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式建筑, 坐北朝南, 占地面积15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和组成, 呈正方形, 面积为6400平方米, 建筑布局主次分明, 纵横规整, 严谨对称。厅堂轩昂, 空间宽敞, 廊庑秀美, 庭院优雅, 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合族宗祠式建筑, 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明珠。

这个中文例子由三个句子组成, 中文习惯把最重要的消息在文章最后呈现。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前文陈述的陈家祠的总面积、建筑结构和特色以及通过运用大量的四字词, 目的是为了突出“陈家祠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合族宗祠式建筑, 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明珠”这个中心思想。译者面对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按照中文的行文习惯一词一句直接翻译, 因为“译者从翻译文学作品到普通语言的文本, 采取的策略是由遵从变成参考;进而翻译的结果也由亦步亦趋变为改写。”[5] (Snell-Hornby, 2001:119)

译本: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15, 000 square meters, floor space of 6, 400 square meters, the Ancestral Hall is a symmetrical complex comprising nineteen single buildings in a square form.The central axis is flanked on both sides by halls and wing-rooms;the single buildings are interspaced by courtyards and connected with verandas.The Ancestral Hall is the largest, best-preserved and most gorgeously decorated traditional build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s nemaed as a pearl among the artistic building in 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该译本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进行创作, 先陈述了陈家祠面积和建筑形状, 再描述建筑结构和构成, 然后另起一句点题:陈家祠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合族宗祠式建筑, 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明珠。这样的译文让读者对陈家祠先有一个整体印象, 然后大概了解它的内部构造, 最后读者知道了陈家祠的建筑艺术地位, 开始相信陈家祠是有一定旅游价值的。

3.4 类比法

类比法主要是把两种文化进行比较, 在目标语文化中找到与原语文化相似的对应物, 使游客对景点的映像具体形象化, 使游客产生共鸣。诺德也认为, 翻译就是比较文化, 只有通过与本族文化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1] (Nord, 2001:34)

例: (陈家祠) 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 (1888年) , 至十九年 (1893年) 落成, ……

译文: (The Chen Ancestral Hall) was built during the 14thto19thyears of Guangxu Region of the Qing Dynasty (1888-1893) .

为了增添效果, 缩短原语与目标语读者的距离, 翻译历史年代的时候, 译者应当考虑使用类比法, 找出两种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因此原译本最好在句子结尾处加上which was20 years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ncoln Memorial Hall, 中西对比, 改译如下: (The Chen Ancestral Hall) was built during the14thto 19thyears of Guangxu Region of the Qing Dynasty (1888-1893) , which was 20 years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ncoln Memorial Hall.

4 结束语

景点介绍文本属于集表达、信息和呼唤功能于一体的典型的复合型文本, 所以为了完成翻译目标, 译者采用删减、添加、改写、类比这些翻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当然, 译者有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翻译目的会同时采用几种翻译策略。总之, 任何有利于翻译目的实现的翻译策略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Nord C.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

[2]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

[3]曾丹.论导游词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2) .

[4]Newmark P.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Hall, 1988.

[5]Snell-Hornby Mar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1.

英国景点介绍 篇8

伦敦:白金汉宫皇家卫队换岗仪式、西敏寺、帝国珠宝馆、国会大厦、国家美术馆、大苯钟、唐宁街10号首相府、鸽子广场、莱斯特广场、皮卡迪利广场、骑兵营、圣詹斯公园、国家美术馆、*蜡像馆。

伦敦:公园、讲演角、戴安娜故居、肯特花园、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伦敦桥、塔桥、格林威治天文台、大英博物馆。

俭桥:英王学院、礼拜堂、剑河、市区游览。

牛津:女皇街、宽街、学院图书馆、贵族学校。

*温莎堡:英女皇行宫。圣乔治礼拜堂、宫室、皇家所拥有和收藏的珍品、豪华的宴会大厅、皇室的卧房、休息室、音乐室、武士盔甲、著名油画、挂毯和饰物,以及天花板上的装饰。

*邱吉尔庄园:中收藏了大量的绘画、雕塑和精美的家具,长形图书室更是别具一格。该宫的花园以其多姿多彩而著称,园中有小瀑布、意大利式花园、自然植物园 游乐场等。

曼彻斯特:蒸汽机发源地、英曼联足球主场、航太馆、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格拉挪达影城之旅、惠特沃斯艺廊。

巴斯:罗马古城、普特尼桥、罗马澡池、皇家新月楼。

斯特拉福:*莎士比亚故居、斯特拉福村、莎士比亚剧院。

湖区:观赏特有的英国自然风光。

约克:迷宫、栅保、铜街、约克大教堂、圣三一教堂。

*爱丁堡:苏格兰首都、皇家里路、国会厅、约翰诺斯住宅,、吉斯高教会、皇家博物馆、圣鲁德宫、爱丁堡古堡、购物(著名羊毛制品)。

各拉斯哥:苏格兰之文化城、皇家歌剧院、市立美术馆、船王毕诺博物馆、各拉斯歌大教堂。

因文尼斯:参观市政厅。

因佛尼斯:博物馆及艺廊、亚马逊号博物馆船、巴尔内之家

博明汉:市政厅、瓦特雕像、伯明翰艺廊、凯得伯里世界、市立博物馆及艺廊、植物园、伯明翰维多利亚广场。

考文垂:科芬特里大教堂、赫伯特艺廊及博物馆。

利物普:英国著名港口城市,老码头、港口、海关大楼。

布莱顿:游览布莱顿行宫、皇家码头。

卡地府:尔斯郡首府、市容、卡地府城堡。

利兹:皇家装甲博物馆。

纽卡斯尔:城堡、圣尼古拉斯教堂、泰因桥、格雷伯爵纪念碑等。

尼斯湖:尼斯湖水怪展览中心、乌卡哈特堡。

普利茅斯:

朴次茅斯:

布赖顿:赖顿行宫。

爱尔兰景点介绍:

都伯林:都伯林大学、比利咖啡店、圣彼兰教堂、凤凰公园、奥康云大街、力士啤酒厂、市区及海景、班拉提城堡。

贝尔法斯特:欧斯特博物馆、巨人堤、贝尔法斯特市政厅。

英国景点介绍(2):

剑桥(Cambridge):自罗马时代剑桥即是重要的城镇。11世纪时开始设立修会,1209年一群宗教学者在学院与宗教的争执之后脱离牛津大学来此。大学共有31所学院,最老的是彼得学院。学院建筑大多集中在名为中庭的广场四周,从中世纪晚期经列恩的杰作到现代,涵盖600多年无可匹敌的建筑风格混合体。主要景点:英王学院、礼拜堂、剑河、市区游览。(90KM)

*温莎堡(Windsor castle):女王的夏宫,亦是世界上最大的仍供居住用的王室宅邸。其中最值一看的是精美无比,富丽堂皇的圣乔治礼拜堂(St.George`s Chapel)。主要参观部份还有宫室、皇家所拥有和收藏的珍品、豪华的宴会大厅、皇室的卧房、休息室、音乐室、武士盔甲、著名油画、挂毯和饰物,以及天花板上的装饰。(34KM)

盛会:5月温莎皇家马展;6月温莎嘉年华;7月皇家玫瑰展和马球展;9月温莎节庆

牛津(Oxford):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号称“充溢梦幻塔尖之都市”,基督学院之大教堂即为显著。瑞可立夫开麦拉巴洛克圆厅建筑四周各学院都是值得摄影的好地方。主要景点:女皇街、宽街、学院图书馆、贵族学校、英国圣母教学、博物学博物馆、死教者纪念碑。(80 KM)

*邱吉尔庄园(palcsa):英国最好的巴罗克风格建筑物之一。宫中收藏了大量的绘画、雕塑和精美的家具,长形图书室更是别具一格。该宫的花园以其多姿多彩而著称,园中有小瀑布、意大利式花园、自然植物园和游乐场等。著名的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就出生在这里。(121KM)

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世界大文豪莎翁的故乡,莎士比亚的诞生地。这里有三家剧院上演莎翁的剧作,镇上有五座莎翁的房屋,缅怀伟人与平凡间的差异,旧街、河畔、教堂,沿途一景一物都是莎翁的传奇一生!主国景点:斯特拉特福村、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剧院。(165KM)

伯明翰(Birmingham):伯明翰为十九世纪重要的工业重镇,而且是英国第二大城市,并有众多会议、演讲、主题展在伯明翰的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展出。主要景点:伯明翰艺廊、凯得伯里世界、市立博物馆及艺廊、植物园、伯明翰维多利亚广场。(179KM)

考文垂(Coventry):二次大战时本市因是军备中心而成为轰炸的目标,还有11世纪戈代娃夫人传说的展出:她曾裸体骑马穿过大街抗议丈夫MERCIA伯爵向镇民强制课税,除偷窥的汤姆外大家都待在室内,汤姆后因此成盲。主要景点:科芬特里大教堂、赫伯特艺廊及博物馆。160KM)

曼彻斯特(Manchester):18世纪晚期阿克赖特(R.Arkwright)的蒸汽动力纺织机将棉纺业带入新境,此地因此而繁荣。1950年代最先展开大规模清除贫民窟行动、并规划无烟区的城市。这是一个以购物和夜生活闻名的城市。这里的唐人街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唐人街之一。主要景点:蒸汽机发源地、航太馆、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格拉挪达影城之旅、惠特沃斯艺廊、市立美术馆、英曼联足球主场。(300KM)

利物普(Liverpool):英国著名港口城市。它是闻名于世的摇滚乐乐队披头四的故乡,并以高级夜总会、小酒馆、酒吧和两支足球队著称。主要景点有:老码头、港口、海关大楼、海事博物馆、利物浦生活博物馆、披头四纪念馆、渥克美术馆。(310KM)

利兹(Leeds):皇家装甲博物馆,这里有一座皇家装甲博物馆,馆里陈列着世界各地的盔甲。

约克(York):有城墙的城市,这是个有城墙的城市,保留着中世纪旧貌,狭窄的街道两旁商店鳞次栉比。主要景点:迷宫、栅保、铜街、约克大教堂、圣三一教堂。(315 KM)

湖区(Lake District):格兰最美丽的一块土地,处处湖光山色。在英格兰北部是原始火山地带,以山峦起伏及碧绿清澈的湖泊著称,顺着无垠的山峦原野,错落的山林小屋,绵羊牛群与湖泊,生命中最美的画面尽在眼前。(400KM)

纽卡斯尔(Newcastle):它是大不列颠的工业基地之一,整个城市遍布造船厂,该城还从酿造烈性酒纽卡斯尔褐啤而闻名。本市热闹夜生活包括:俱乐部、酒馆、剧院和民族风味餐馆。

其历史反映在泰因桥和纪念格雷伯爵的班哲明古林纪念馆。主要景点:城堡、圣尼古拉斯教堂、泰因桥、格雷伯爵纪念碑等。(440KM)

爱丁堡(Edinburgh):格兰首府。爱丁堡城堡已有200年历史的新城区等,这里常年都举行艺术节,最著名的是8月间举行的国际艺术节。主要景点:苏格兰首都、皇家里路、国会厅、约翰诺斯住宅、吉斯高教会、皇家博物馆、圣鲁德宫、爱丁堡古堡、购物(著名羊毛制品)。(610 KM)

格拉斯哥(Glasgow):格兰最大城市,有好多著名博物馆和画廊,还有销售名牌货的商店和手工艺市场,以及多样化的夜生活。主要景点:苏格兰之文化城、皇家歌剧院、市立美术馆、船王毕诺博物馆、各拉斯歌大教堂。(610 KM)

加的夫(Cardiff):文化与购物设施,这里的文化与购物设施都不错。室内设计华美的加的夫城堡和现代化的加的夫湾都值得一游。(119KM)

巴斯(Bath):矿泉疗养镇,这是罗马人兴建的矿泉疗养镇,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单中。该镇于18世纪期间发展为时髦的度假胜地,镇上的许多建筑物就是那时期兴建的。(186KM)

普利茅斯(Plymouth):古老的港市,这是个古老的港市。别忘了喝杯传统的奶油茶,到Plymouth Dome回顾该镇的航海业历史。(341KM)

朴次茅斯(Portsmouth):海事遗产丰富,这是英国海军根据地,海事遗产丰富。三艘英国最著名的战舰就展示在镇上古老的海军船坞内。(100KM)

布赖顿(Brighton):海边胜地,这是传统的英国海边胜地。镇上的“The Lanes”是古董店和首饰店集中地。布赖顿行宫(Royal Pavilion)是镇上最著名景点。此行宫建于18世纪,是一座印度与东方风格兼具的建筑物。(80KM)

索尔兹伯里(Salisbury):历史悠久神秘石堆,具有5000年历史的神秘石堆——斯通亨奇(Stonehenge)就在此镇上。斯通亨奇是欧洲最著名的史前石碑之一。一座13世纪的天主教堂也是该镇的骄傲。镇上还有好些半木构房屋、小旅馆和茶店。

科茨沃尔德丘陵(Cotswold Hills):美丽小镇和乡村,这个丘陵地带有好多由蜂蜜色石头建成的美丽小镇和乡村。不妨到莫顿因马什(Moreton-in-Marsh),斯托昂泽沃尔德(Stow-on-the-Wold),奇平卡姆登(Chipping Campden)和百老汇(Broadway)逛逛,或选购古董或喝下午茶。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Stoke-0n-Trent):位于英国陶器产区中心,著名牌子如Wedgwood,Spode和Royal Doulton等都在这里设厂。多数陶器工厂设有博物馆和旅客接待中心。

布莱克浦(Blackpool):著名海边胜地,这是个著名的海边胜地。Pleasure Beach是个大型的游乐场,共骑乘的玩意不少,包括世界最高的滑行轨道。

达勒姆(Durham):参观世界遗产,城里的大教堂和城堡都被列为世界遗产。

布拉德福德(Bradford):著名小说家诞生地,是个位于高沼地附近的小镇,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姐妹(Bronte)就在这里诞生。

尼斯湖:此湖长39公里,最宽达1.5公里,水深305公尺,尼斯湖的水怪展览中心提供有关湖内最古老及著名生物的视听资料。主要景点:尼斯湖水怪展览中心、乌卡哈特堡。

因佛尼斯:本镇为高地地区首府,是漫游邻近乡间的据点,维多利亚时期城堡耸立镇中心。主要景点:博物馆及艺廊、亚马逊号博物馆船、巴尔内之家(851KM)

贝尔法斯特(Belfast):乘船前往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巨人堤由40000多根石柱组成的奇形怪状的石堤被称为世界自然景观之一。主要景点:欧斯特博物馆、巨人堤、贝尔法斯特市政厅、贝尔法斯特市内观光。

上一篇: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脉络下一篇: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喜剧美学思想的继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