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创新

2024-07-16

保护创新(共12篇)

保护创新 篇1

1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技术概述

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现代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对石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应用必须满足运输需求, 即从能源产地到消费场所的传输, 国内石油化工企业主要采用的有两种方式, 即罐车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 罐车运输由于受到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制约, 主要在短距离内发挥作用。相对而言, 管道运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不间断作业等优势, 被视为长距离输送的最佳选择。

结合现状分析,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掩埋的方式, 尽管在管道外部做了敷设防护, 但由于土壤成分复杂、地形迥异等问题, 依然会形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腐蚀问题。

长埋地下的管道与土壤接触, 长期收到土壤介质中的水分、细菌、酸碱等因素干扰, 腐蚀因素慢慢积累, 经过量变完成质变。一旦发生管道腐蚀泄露, 就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而对于企业而言, 腐蚀问题会导致整个管线的停运, 受到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基于以上原因, 针对长输管道进行腐蚀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无论多么严密的仿佛绝缘层或隔离措施, 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腐蚀因素的干扰, 同时, 由于长输管道长埋于土壤之中, 无法进行定期观察检修, 更不可能采用常规手段进行维护。

根据阴极保护的原理不难看出, 只需要确保长输管道获得稳定的电子补充, 就可以有效组织腐蚀问题的发生, 因此, 阴极保护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合理的措施。

2 管道阴极保护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效益上说, 运输成本低、全天候作业、能源消耗少, 从环境效益上说, 由于采取全封闭的运输模式,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同时,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周期较长, 客观上要求它必须实现一定的使用年限, 因此进行腐蚀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阴极保护的基本设置

根据金属管道在泥土中的腐蚀机理研究不难看出, 在管道表面出现土壤腐蚀、大气腐蚀、细菌腐蚀等因素情况下, 会导致电子流失, 形成局部腐蚀现象。阴极保护即采用补充电子的方式, 是典型的电化学预防方式, 是针对金属材质最本质的腐蚀预防手段。

在具体的执行中分为牺牲阳极法和强制电流法两种形式, 前者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外部电源, 不受外界干扰影响, 不需要额外设备和占地面积等优势, 这种方式较为适合掩埋在地下的金属材质管道, 但防腐效果有限;对应地, 强制电流法的保护范围大、适用范围广, 采用电流输出的方式进行补充, 因此比较适合长输管道的应用。

2.2 阴极保护的设计要点

第一, 优化接地电池的设置。传统的阴极保护设置只注重管道防腐本身, 对设备保护缺乏认识。结合创新的思想, 采取安装接地电池的方法, 将雷击和静电破坏因素考虑在内, 防止绝缘设备与保护电流之间的相互干扰。

第二, 杜绝杂散电流的现象。杂散电流的不稳定性是导致电化学腐蚀程度加剧的原因, 一般来说, 在管道附近5米以内、电位差高于0.5m V/m时, 就会导致大量的杂乱电流出现, 会加速绝缘层的破裂速度。可以通过设置排流锌阳极组来减少干扰, 实现防腐的目的。

第三, 复杂区域的特殊保护。石油天然气管道在建设中会发生与其他设施较差的局面, 如公路、铁路等地理位置上的重叠, 由于大量金属材质的集中, 会出现腐蚀的共生性。基于此, 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特殊保护, 如增加套管、开凿焊点增加锌阳极保护等。

2.3 阴极保护的创新应用

一般来说,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维护都是有自身企业完成, 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同时还面临技术不专业、安排不科学、劳动强度大等弊端。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 可以考虑维护外包的方式。将长输管道阴极保护的工作以承包的方式转接给国内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 以专业团队为基础, 进行现场监督、维护处理和定期汇总。

3 结语

综上所述, 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的应用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杂散电流造成的腐蚀是阴极保护的一个关键技术障碍, 尤其在复杂区域内实现电流稳定控制的难度较大。结合创新的管道防腐蚀维护方式, 以专业的手段增加阳极防护方法, 可以实现很好的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武烈.我国阴极保护技术的发展及其高新技术化的探索[J].腐蚀与防护, 2006, 03:136-139.

[2]李晓星.阴极保护原理与新技术[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S1:50-54.

[3]薛致远, 毕武喜, 陈振华, 张丰, 陈洪源.油气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现状与展望[J].油气储运, 2014, 09:938-944.

[4]颜东洲, 黄海, 李春燕.国内外阴极保护技术的发展和进展[J].全面腐蚀控制, 2010, 03:18-21.

[5]韩兴平.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技术的应用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 2002, 05:10-15.

保护创新 篇2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保护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远安大力推进工业立县核心战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企地矛盾和企民纠纷日益增多。针对这一现象,县环保局积极谋策思计,以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为抓手,精心筹备组织了县“安全环保杯”篮球联赛和嫘祖社区“航天花园杯”广场舞大赛汇演活动,着力畅通环保沟通渠道,唱响绿色发展主题,推进“三个**”建设。

一、以新颖的模式吸引社会广泛参与

环保话题广受关注,但以往的宣传工作仅仅依靠职能部门,局限于单向灌输,社会公众的理解度和参与度远远不够。为此,我们打开思路、另辟蹊径,通过政企搭台、文体联姻、环保唱戏,深化社会各个阶层和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环保的认知覆盖。全新的互动模式极大提升了我县环保事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今后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整个宣传活动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受众规模大。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竞技赛事和休闲娱乐形式相结合,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不设限制的参与门槛聚焦全民眼球、汇集全城人气。全县**多个单位的300余名干部职工和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数百名广场舞爱好者登台献艺,一个半月的赛事共上演311场球王争霸和**场舞王争霸的精彩角逐,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参赛人员4625人,现场服务人员和观众超过3万人次,单场最高达到2000余人。参与者上至80岁高龄的老人,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既有领导干部和企业业主,也有普通员工和在校学生,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接受环保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二是宣传力度大。我们充分发挥文体赛事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环保政策和环保工作的解释宣传,并积极借助现代传媒优势,通过电视、站、广播等途径拓展传播渠道,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并融入进来,以有限的宣传平台创造无限的宣传效果。远安电视台首开体育专栏,面向全县连续录播两类比赛盛况。为期46天的活动过程中累计悬挂标语横幅22个,发放传单1000份,插播环保信息136条次,让广大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切实接受一次有力的生态文明冲击和环保思想洗礼。

加强专利保护 促进创新发展 篇3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2015年3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如何激励创新,为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能够发挥促进创新发展作用的基本法律制度,在知识产权法律中,《专利法》又首当其冲地成为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发展最重要的法律。大家知道,专利化的技术创新成果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而专利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只有通过强有力的专利保护,为创新主体解除后顾之忧,才能使专利制度真正发挥激励创新和驱动发展的作用。

在专利的法律保护方面,我国《专利法》与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一样,实行的是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保护模式,专利权的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模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保障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了创新主体的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我国专利的司法保护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基础上,专利的行政保护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我国各级专利行政部门2013年和2014年的专利案件的受案量和行政调处总量的比例已经超过30%。但是,在执法手段和执法力度上却显得捉襟见肘,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创新主体的迫切要求。

在此,我们就知识产权的三大基本法所规定的行政执法的相关内容做一简单的比较。

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和第六十四条对于假冒专利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但是,专利行政部门的执法权仅限于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如果专利侵权纠纷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法院起诉。

从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专利行政部门的行政执法权极其有限。

我们再看看《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

我国《商标法》共有七个条款规定了工商(商标)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权,这些权力有:责令限期改正、通报、罚款;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工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侵权人一定数额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从重处罚。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查处时,还可以行使下列职权: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查封或扣押。工商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予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行政执法规定的条款虽然不多,但是赋予我国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权的内容却很丰富。该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激励创新,依法保障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建议在下一次《专利法》的修改中,增加专利行政执法的规定,比如,赋予专利管理部门没收、销毁侵权产品的执法权力;赋予专利管理部门针对群体侵权、多次侵权行为进行主动查处的权力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专利执法的效果,而且也使得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三大法律在行政执法的规定上达成协调一致。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4

一、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重点文物保护不同, 历史文化街区量大面广, 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众多, 因此无法像重点文物那样“完全”保护起来, 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还要在那里生活, 所以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内罗毕建议》提出, 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华盛顿宪章》更进一步认为历史城区的保护、保存和修复及其发展应和谐地适应现代生活的各种需要, 同时也强调新的功能和活动应该与历史城区的特征相适应。可见在历史文化街区维护生活的延续性是被普遍接受的。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及保护历史遗迹的真实性。这一根本目标与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是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现实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真实性常常妥协于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这对矛盾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矛盾,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 而在我国似乎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在我国通常是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整治, 整治后整个街区“焕然一新”, 但随着时间推移, 许多问题逐渐显现。

(一) 原住民越来越少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大都是清末民国时期的, 这类建筑的居住空间和居住设备与现代生活要求相差较大, 大多数中青年人不愿住在老街区, 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居住区, 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商强大的广告攻势下, 似乎不住在“高尚”社区就不是成功人士。在这种潮流下, 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不断搬离老街区, 老街就成了老年人和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地。政府的规划整治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如果历史文化街区在整治后, 街区经济没有起色, 则老街居民继续搬离。如果整治后成功吸引大批旅游者, 老街居民在旅游经济上收益颇丰, 则更加快了老街居民搬离的速度 (如丽江古城) 。

(二) 街区经济日益萧条

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后并不能如地方政府所愿形成新的旅游经济, 而原来的商业却日益萧条。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是原来城市的繁华商业中心, 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大批更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新建筑新街区出现了, 它们逐渐替代了老街的商业地位, 使老街经济日益萧条。

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通常需要封闭进行, 多种现代市政管线一般采取地下敷设方式, 因路面开挖, 街区的商业被迫停业, 因而更促使了城市商业重心向新建成区转移, 这也是影响街区商业繁荣的重要原因。

(三) 保护老街区与改善生活矛盾突出

在我国,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是政府和专家的事, 街区的居民并没有多少机会参与, 最多只是象征性的参与, 老街居民相对缺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 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损害到他们利益时, 他们就很难赞成保护, 他们宁愿自己的房子不被划入保护范围。对于低收入阶层, 改善生活是他们最热切的愿望。老街日益萧条的经济, 必然会使他们为改善生活而对老屋进行改造。改造的方便性与低成本是低收入业主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后果是历史风貌的大量破坏。

(四) 历史建筑破损日益加剧

在我国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整治主要是对街区建筑外貌的整治, 而对历史建筑的内部加固改造甚少。近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砖木结构建筑敏感而且脆弱, 建筑破损随时发生。历史建筑维修涉及面广, 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 施工工序复杂。并且传统材料日渐稀少, 传统工匠更是难觅, 其结果就是:如果要求历史建筑修旧如旧, 其维修造价必然昂贵, 而且如此老旧的砖木结构建筑五年一小修, 十年一大修是难免的。显然如此昂贵的维修造价, 中低收入阶层的业主都是难以负担的。整日忙于生计的中低收入阶层业主, 通常放任房屋破损, 没有及时的维修自然会导致老屋破损加剧。破损到实在不行了, 业主们才会用廉价的现代材料修补一下。这种修补实际上是对历史建筑的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几十年后, 我们的历史建筑恐怕是面目全非了。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祖辈千百年营造出来的城市物质形态, 正是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 才使得我们独特的区域气质和历史文脉可触、可感。街区的建筑已经从家庭遮风避雨的基础生活必需品, 变成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保护这些敏感而脆弱的历史建筑需要知识、精力和财力, 目前历史建筑的业主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阶层, 他们欠缺的正是知识、精力和财力。从全国范围来看, 历史文化街区, 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在历史建筑的维修、维护方面欠账巨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式。

二、用“产权置换”改良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方式

实际上老街居民多数希望拆迁, 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和财力来伺候敏感而脆弱的老屋, 他们宁愿拆迁, 拆迁了就能得到新房, 新房在居住方面更舒适和方便, 更重要的, 新房似乎比老屋更值钱, 所以他们希望拆迁。另一方面仍居住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居民, 由于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经济底子薄等原因, 实际阻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一) 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的基本思路是:政府授权房地产开发商, 开发商用新建的现代住房产权置换历史建筑产权, 然后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修, 最后将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在产权置换模式中政府具体要做的事有:组织各类专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选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派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家协助并监督开发商;在财政上支持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 如减免税收, 提供低息贷款, 承担一些必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选择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时, 应注重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心的, 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开发商。在产权置换模式中开发商要做的事有:首先开发商要投资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居住区;然后与历史文化街区业主谈判有关产权置换事宜, 用新房产权置换老屋产权;根据政府编制的保护规划, 并在政府的监督下具体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 包括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整修历史建筑等;将整治后的历史建筑出售、出租或自主经营。

(二) 产权置换的优点

1. 有利于更好保护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 古董的价值在于它的原真性及由此蕴含的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古董收藏品是一种投资品, 它的价值也在于它的原真性, 因此其所有者必然尽力保护其原真性。高收入阶层有精力、有财力保护好历史建筑, 他们有能力聘请保护专家为他们出谋划策。

2. 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在产权置换模式中, 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投资主要由开发商承担, 地方政府只需投资个别公共基础设施。这改变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程历来由政府买单的惯例。我国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都很紧张, 地方政府需要投入的公共事业很多, 地方政府更关心与基本生活关系密切的住房、医疗、就业等, 因为这些关系到社会稳定, 和社会稳定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可能排名比较靠后, 等地方政府投入可能要很久, 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往往是迫在眉睫, 因为街区的破损正在加剧。

3. 调动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积极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涉及面广, 需要政府牵头组织, 政府积极的态度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至关重要。当开发商将整治一新的历史建筑出售给高收入阶层时, 地方政府可以得到丰厚的房地产交易税费的收入。既能改变老街区破旧衰败的面貌, 又能得到丰厚的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何乐不为。实际上地方政府也看重投入产出, 以往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整治历史文化街区, 大都希望整治后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带来丰厚的旅游经济收入, 如果希望落空, 地方政府的投入没有回报, 那么下一阶段的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通常遥遥无期。

4. 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费时费力的历史建筑维修使老业主们不胜烦恼, 老街居民更向往设施完备的舒适方便的现代居住区。所以只要补偿合理, 他们愿意用老屋换新房。

5. 高收入阶层得到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在我国投资渠道匮乏一直困扰着高收入阶层, 可靠的投资渠道似乎只有房地产, 但由于国务院的房地产限购政策, 这一投资渠道也被限制了。历史建筑将为高收入阶层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渠道。

6. 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开发商将整治好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 由于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有限性, 以及历史建筑所处的绝佳区位等, 保证了历史建筑可以卖个好价钱。

产权置换使那些钟情于传统文化, 且有精力有实力的人成为历史建筑的产权人, 这无疑会对历史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起重要作用。产权置换使历史建筑得到更好保护, 使政府支出减少, 使开发商盈利, 使老街居民得到他们想要的新房, 使投资者多了一种选择, 这是一个各方皆赢的解决方案。

三、关于活态遗产传承问题

有研究者反对全部搬迁历史文化街区原来的居民, 认为这将完全改变了街区的人文环境, 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全部搬迁原居民确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但现实是老街区里大部分高收入阶层和大部分中、青年已经搬离, 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流动性很大的低收入外来人口, 老街的人文环境早已面目全非。几十年内, 老人们将相续离世, 到那时更谈不上什么文化传承了。我们在努力保持老街区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传承, 但结果却是活态遗产的逐渐消亡。虽然一些研究者为挽救活态遗产提出了不少建议, 一些地方政府也做了诸多努力, 但活态遗产逐渐消亡的基本趋势并无根本性改变。

反观现实中集中改造的老城区和城中村, 动迁居民们集中搬迁到新建成区, 由于相对完整保留了原来的邻里关系, 我们看到原来的习俗礼仪、节庆活动大多保留下来。在现代居住区完成文化传承的意义更为深远,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 这对把握传统文化未来走向极为重要。

产权置换将使老街居民居住在一起, 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关系, 并能吸引部分中、青年回流, 因此产权置换将实际有利于活态遗产的传承。这种发生在现代居住区的传承更具有可持续性, 对正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更有意义。

四、产权置换的可行性

(一) 前期实践

类似产权置换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早就出现。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纳市 (Savannah) 至今保留许多19世纪的建筑。1954年非政府组织“萨凡纳历史基金会” (Historic Savannah Foundation, HSF) 成立, 该组织利用捐赠资金和银行贷款购买历史建筑并出售给愿意对其进行修缮的购买者, 到1968年已保护了130栋历史建筑, 事实证明这种运作在经济上也是成功的。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实践, 2003年1月1日施行的《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在苏州政府的主导下已成功出售几处古建筑, 但由于缺乏有效操作模式, 苏州的古建筑出售进展缓慢。

我国各地历史建筑保护资金匮乏问题, 近几年尤为突出。为了筹集古建筑的维修资金, 黄山市政府于2009年12月21日出台了《黄山市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暂行办法》, 根据该办法认保人只享有对其认保的历史建筑的监督维修权和对认保经费使用情况的咨询权, 认保人几乎是花钱做公益事业。历史建筑的产权还是归属原来的产权人, 认保人因为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 所以在认保方面并不积极。黄山市的实践表明, 如果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 历史建筑钟情者的热情就十分有限。

(二) 利益各方

产权置换模式中主要利益相关者有三方, 即历史建筑原产权人、房地产开发商、历史建筑购买人。首先是历史建筑原产权人, 多年的旧城改造证明, 绝大部分老街居民愿意用老屋换新房。老街居民与开发商的谈判是自愿和对等的, 这里没有强制征收的问题, 也没有钉子户利用工期讹诈开发商的问题。如果开发商和个别居民谈不成, 也不妨碍保护整治工程的进行。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商, 其热情取决于历史建筑购买人, 如果购买人踊跃, 出价较高, 则开发商必然热情高涨。最后是历史建筑购买人, 高收入阶层是否愿意出资购买历史建筑是产权置换模式成功的关键, 目前历史建筑投资市场还没有形成, 是否有人愿意投资历史建筑确是未知数, 以下分三个方面讨论。

1. 历史建筑的投资价值

历史建筑具备古董投资品的特征, 即数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并同样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我国有限的历史文化名城里, 历史文化街区范围有限, 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自然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意识到, 随着岁月流逝, 历史建筑已经从原来的普通生活必需品变成古董投资品, 就像数百年前一个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青花瓷碗, 到今日它已不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那样。历史建筑与一般古董的主要不同点是其不可移动性, 因此历史建筑投资市场将是区域性市场, 但这不会妨碍历史建筑成为投资品, 就像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市场, 我国目前各阶层主要投资品正是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可以到全国各地投资房地产, 收藏家应该也会到全国各地投资历史建筑。

2. 投资偏好

近几年在安徽徽州一带及江西婺源、景德镇、九江, 浙江衢州、东阳等地贩卖老屋的生意十分火爆, 由此可见历史建筑的需求巨大。历史文化街区位居城市绝佳区位, 历史建筑大都“有天有地”, 这些都是高收入阶层的投资偏好。

3.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投资者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开发商在原居民动迁和历史建筑整修方面的所起的作用, 将极大降低收藏家的投资风险。如果政府再给予政策扶持, 如规定历史建筑不在房地产限购范围之内, 将进一步降低收藏历史建筑的风险, 最终可以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产权置换是可行的, 历史建筑将在收藏家手上得到较好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将迎来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房地产开发商和古董投资者代表市场,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引入市场因素应该是意义重大, 远不是几次探讨就能解决的课题, 本文希望能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对引入市场因素这一课题的重视, 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

[2].李和平王敏.美国历史街区保护的推动模式.新建筑.2009.2

王炜: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篇5

2009-9-10 10:44:52 来源:凤凰网 作者:生物谷 【】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明确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的战略基点。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这为我国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在自主创新中,知识产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障。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200万,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国家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据统计,我国设备投资的60%用于购买外国产品,其中几乎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是外国产品。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

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我国自建立知识产权制度20多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合国情并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从授权的知识产权看,自主知识产权很少,表现为“量多质差”。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我国的外贸总额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仅占外贸总额的2%。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一项报告,一个国家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大体要经历5个发展阶段:

主要以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导,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和低成本原材料;通过加大研发投资,推动了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出口;遭遇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被迫付出高昂代价;吸取教训,加大在收购、自主开发和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资力度;开始享受知识产权的互惠互利,有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

按照这种划分,日本、韩国在曾经落后于欧美的情况下,在知识产权发展方面都经历过这些阶段的“成长的烦恼”,他们正先后进入第五阶段。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仍处在第一阶段,只有极少数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第二阶段。因此,我国企业只有在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才能利用其高附加值转化为高的商业利润,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正负效应

从创新以及自主创新的内涵来看,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又反映在正反两个方面。

首先是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互动的正效应。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业绩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对创新成果提供合理、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即可对自主创新发挥如下积极的功能:

激励功能。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激励投资和投智的制度。它确定了知识产品创造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权。这就化解了知识产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所带来的外部性的负面影响,保证了知识创新主体的创新投资得到回报并创造收益,从而鼓励创新主体进一步加速新一轮的投资和投智。

保护功能。在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依靠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创新权益和技术成果,通过对假冒、仿造和非法复制等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功能。依法保护创新成果只是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阶段目标。知识产权法通过激励发明创新,保护创新成果的方式,使创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和传播,从而达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

其次,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互动的负效应。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或者滥用知识产权会扭曲公平竞争,造成遏制、妨碍自主创新的恶果。这种对创新产生负面影响,构成限制公平竞争的行为被称为掠夺性创新。

在高新技术的竞争市场上,掠夺性创新的影响十分地突出。例如,高新技术市场上的网络效应问题即为明证。网络效应即消费者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消费与该产品相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网络市场下,创新者以这种“技术封锁”的手段扩张其技术创新版图,就意味着对其竞争对手创新资源的掠夺,从而违背竞争法。

当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利用“基础设施”获取专利、捆绑销售、拒绝许可等手段时,通常被认为构成滥用创新或滥用知识产权。这些滥用行为以限制或阻碍公平竞争为目的,也是需要严加防范和制止的。现阶段自主创新的基本设想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宜着眼于不受制于他人权利支配的集成创新或模仿创新为主,特别是模仿创新应成为我国现阶段自主创新的主流模式。模仿创新是在广泛吸收现有创新成果,或充分消化吸收所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模仿进行的再创新或渐进性创

新。它以先进技术为基础,重在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完善,从而形成新的发明创造。

国外的实践证明,模仿创新是一国自主创新不可逾越的阶段。例如,日本在1970年以前,从欧美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采取模仿创新技术政策,使日本迅速赶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技术大国。韩国曾也是典型的“拿来主义”者,其企业的技术基础,主要是通过集中引进外国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韩国还大力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实用新型专利、工业外观设计专利等途径改进与模仿复制外国技术产品。这使得韩国的技术在短时间内超出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任何创造发明的产生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科学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新技术的创新通常是建立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一个模仿学习的过程是创新的一个必经阶段。通过对率先创新者的模仿,并根据自身条件不断创新,是任何一个落后企业追赶先进企业的必由之路。

如前所述,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自主创新应主要建立在开放式创新的基础上。开放式创新,是以开放的理念、发展的心态充分整合创新主体的内外部资源,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乃至跨国研发合作所从事的创新。因此,我国在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政策中应当体

现开放创新的内涵,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承接国际产业链高端环节或高新技术向我国转移,从而培育创造自主知识产权。

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其自身产品和技术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创新模式。对于国外先进技术,国内企业要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国内有一定技术基础、在产业内量大面广的产品,鼓励集成创新;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必须整合国内外研发资源,利用开放式创新,实现原创性突破。具体而言,传统的制造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应以封闭式创新为主;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软件、半导体、生物技术等领域应当以开放式创新为主。(生物谷Bioon.com)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亟待改革创新 篇6

关键词:农业支持保护;农业政策;改革创新

一、破解农业难题功夫在农外,需要强化宏观思维和国际视角

有专家表示研究农业问题不应仅局限于农业内部,还应兼顾宏观政策、宏观经济和国际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变化、土地成本变化以及对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影响极大的汇率变化都是由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决定的,农业部门难以独自掌控。而这些难以掌控的因素又对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例如,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从2000年至今,仅考虑汇率因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价格便在无形中提升了30%左右。因此在研究农业问题时如果不具开放视野,只是就农论农,农业问题将永远无解。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业内部问题,还要考虑国内国际宏观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同时,农业部门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宏观政策部门清楚,一项宏观政策对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支持保护农业,中央政府应扮演重要角色

有专家认为当前农业政策改革面临新的形势,需要回答四个命题。

一是粮食过剩是需求不足、还是价格过高。十几年以前我国农产品面临的问题是短缺,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所以我们以前没有想过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我国农产品过剩会怎样,二是如果我国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农产品价格会怎样。现在我们已经过剩了,要研究是怎么过剩的,是不是因为没有竞争力而选择了过剩。所以应该看中国的食物消费,在未来会更高,还是平稳,还是会下降。根据国际经验,人均收入达到6000—12000美元之间就到了营养转折阶段,食物结构逐渐由碳水化合物为主转变成以蛋白为主。那么我们选择会怎么样?

二是未来我国人均综合农产品消费水平比现在低、还是比现在高。如果是高了,那么我们判断需求是上升的,这个可以通过进口的上升来判断,贸易逆差从2004年的几十亿美元,到2014年的505亿美元以上,可以作为问题判断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如果我们要发放资金,也会面临一个政策的选择,农业的补贴不是从经济学上考虑,是从政治安全上考虑,是在选择国外供给还是自己保粮食供给的问题,没有一个大的工业化国家愿意花钱将粮食生产建立在别的国家基础之上。包括美国,也一直没有将农业补贴政策取消。

三是政府支持农业,中央和地方各承担什么责任。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和工业比竞争力相对较差。所以在工业化以后,政府更多的应该是干预农业、支持农业,调节产业失衡。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都是中央政府支持农业,而不是地方政府。比如美国各个州有不同的法律,但是农业政策不是由各个州来制定,是联邦政府来制定。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省都无法左右全国的农产品市场,即使是农业大省(比如山东省)也无法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粮价稳定提供保障。地方政府官员理性的选择就是不支持农业,因为农业既没有税收,又没有就业贡献,支持农业没有政绩、利益。而且越是农业大省越是不担心本省农产品保障问题。所以在市场化发展以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里面,中央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角色。农业生产可以存在少量的过剩,可以通过补贴来保证少量的过剩,但是过度过剩就有问题了。农产品价格经不起大起大落。例如玉米,价格降得比较厉害,它对生产的负面影响会比较大,所以调结构不一定就是只能调生产结构,还能调原料结构,比如用国产的原材料有补贴,用国外的原材料没有补贴。

四是农业政策的目标是效率为主还是公平为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土地经营规模相应发生变化,顺应这种变化,又不致影响农民权益的长远目标,未来我们的农业政策可能是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公平的方式是保底,效率为主的方式是扶强。在调研过程中很多村干部认为补贴政策不好,没有促进生产。如果把钱集中起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调研中还发现,在很多地方,如果农业资金在没有明确规定用于农业,大多都会被挪用。如果政治上没压力,经济上没好处,地方政府肯定不会重视粮食生产,所以要给地方政府激励,让他们不因生产粮食而吃亏。此外,山区、平原差异很大,政策设计也要体现区域性差异。

三、明确支持对象,增强农业支持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政策的实施应有的放矢,为提高农业政策实施的精准性,部分会议代表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首先需明确农业支持对象。

福建代表认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首先要明确农业政策的支持对象。一是要弄清是扶持农民还是扶持农村?二是要弄清我们的扶持对象是所有农户、兼业户还是种养大户?三是要明确农业培训的对象。有很多农业培训属于基础的扫盲性培训,农业大户不愿意也没有必要参加,参加的人员里,有许多只是为了拿补贴而参加培训,收效甚微。所以为了更有效地扶持农业,必须把支持对象具体化、明确化、固定化。

吉林会议代表认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明确补贴对象和补贴的核心很重要。对农村的补贴,从对象上看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农业。不应该所有补贴政策的核心都是增加农民收入,应该区分对象。补贴农民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但是不应该用粮食直补或综合补贴来实现,应该用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教育来实现。对农业的补贴重点不应该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而应该放在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上。

四、调整农业补贴方式,逐步实现价补分离

针对调整农业补贴方式,与会专家和代表从价补分离的角度对调整和完善农业补贴方式提出了相应意见。

有专家认为,在对农民进行补贴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补贴和价格分离,保证补贴和国家战略储备分开。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来提升农产品价格虽然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但是会扭曲生产者信号,让生产者因高估粮食的市场价值而过度种植。因此必须要实行价补分离政策,即补贴的时候只补贴收入,不补贴价格。而且以后的补贴应该重点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过去,我们把保护价收购和国家战略储备混合在一起,结果战略储备工作效果一般,还出现了粮食过剩问题。所以将来国家战略储备应该单独划出一块,让补贴与之分离。补贴最好和保险、贷款相结合。鼓励银行给生产口粮的农村家庭发放一部分无追责贷款,同时完善非口粮作物保险体系。

nlc202309031514

有代表认为,应改“顺价销售”为“随价销售”。粮食临时收储政策施行的是“临时收储、顺价销售”,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补贴到种粮农户身上。目前中国粮食收储出现的问题不是出现在临时收储上,而是出现在“顺价销售”上。现行的做法是,收储到的粮食如果顺价卖不出去就储存起来,第二年如果仍卖不出去就继续储存,很容易导致陈粮堆积。这种做法不但会使政府亏损更多,而且还会破坏市场规则,导致粮价上涨,增加生产加工企业成本。建议以后改为“临时收储、随价销售”,即临时收储以后,随着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亏损的价差就当成是给农民的补贴。

还有专家通过分析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认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不宜作为我国农业补贴的长期政策。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核查费花费较高,且明显增加了基层政府的工作量,政策执行成本高昂;中央政府认定的种植面积数据明显低于地方政府上报的数据,认定的市场价格数据明显高于农户获得价格,使补贴效果大打折扣;补贴兑现时间偏晚加剧了农户的流动资金约束,不利于农户第二年的农业生产安排。因此建议我国农业补贴应逐步转向以直接收入支付政策为核心、价格支持政策为辅的政策体系。

五、理性发展,确保农业规模化不偏离适度原则

有代表认为,在当前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适度问题往往被忽视。政府制定的政策直接体现出对扩大规模的过度追求。例如在福建省,菜农最适度的经营规模是户均20—30亩,但是资金扶持项目对规模化有规定,要达到50亩、100亩才能获得相应补贴,这种硬性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揠苗助长了。再比如开展示范社、规范社评选时,其中的一个基础标准就是社员规模,且对社员规模的要求逐级提高。而台湾合作社则更注重运营的规范性,对社员的数量要求不高,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六、积极探索,有效突破农村金融融资担保瓶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仍然薄弱,依然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代表认为,当前并不缺乏农村金融贷款政策,但是由于效果差、针对性不强而收效甚微。例如:对于涉农机构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来说,申请农业贷款的主体往往经营多种业务,贷款的真实用途难以判断,所以因政策而降低利率的贷款经常被借贷人用于其他行业。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土地抵押贷款对小农户没有什么作用,对规模农户也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从日本和台湾的情况看,种植业贷款需求并不高,对贷款需求较多的是加工业,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研究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问题。长期来看,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促进农业金融供给主体多样化,特别是发展本地化的金融贷款机构。二是明确农业政策金融体系的构建框架。三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利用大数据来发展农业金融。

也有代表认为,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状况是不缺资金、缺政策;不缺资金、缺资产。资金方面,农商行70%的存款、邮政储蓄银行90%的存款来自农村,证明农村是不缺资金的。政策方面,缺少的是适合农村特点的融资担保抵押制度,例如重庆有3000多万亩耕地,6000多万亩林地,300多万亩宅基地。保守估值也有10000亿元以上,即使是按照20%的标准抵押,也能获取2000亿的贷款,但是现实中这些资产无法转变为资金。资产方面,一方面是不动产虚化,另一方面是动产虚值化,绝大多数不动产和动产都难以成为贷款抵押物。建议:一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体系为依托突破农村金融瓶颈。二是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涉农融资性担保,解决契合国家发展方略的农业项目资金问题。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构建互联网农业金融平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拓宽生产贷款融资渠道。四是探索开展资金互助社试点和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五是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贷款贴息贴费力度,建立农业生产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投放。六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量化涉及农村资产的抵押权,保障农村资产抵押权的真正实现。

七、调整标准,提高农保额度,拓宽农保覆盖

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完善标准,调整农保额度和覆盖面是与会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有代表认为,目前农业保险赔付标准过低、额度过小,导致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应及时调整农业保险赔付标准。现行的农业保险目的是为了保投入,因此在制定赔付标准的时候是按照相应投入成本进行量化。但当前延用的赔付标准是10年前制定的,已过时。当时一公顷投入成本仅为3000元左右,如今高达7000—8000元,早已翻倍,因赔付无法抵消损失而导致农户投保意愿不强。建议参照当前农业投入成本,提高理赔金额到每公顷6000元以上,增加的保险费用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激发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还有代表认为:政策性农保覆盖面不宽,特别是“菜篮子”项目补助不够。从宁波市鄞州区来看,农业政策性保险自实施以来险种有所扩大,投保农户有所增加,但是政策性农保的补贴基本集中在“粮、米、油、畜牧”上,而关系到市民“菜篮子”项目的设施蔬菜并没有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鄞州区近4年来连续遭受台风灾害,仅去年,就遭遇7月和9月底的两次台风影响,农户的大棚作物损失惨重,而政策性农保的赔付率在每亩250到300元之间,这对于农户的损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宁波市出台的政策性农保的棚内作物保额普遍偏低,达不到物化成本的一半,有的品种只有市场价的10%。因此建议将大棚及棚内作物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扩大政策性农保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

八、保护资源,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有代表认为,当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黑土地保护机制缺失。长期以来,东北黑土地保护机制缺失,导致黑土层逐年变薄、肥力逐年下降。国家和省实施了有机质提升计划,但是农家肥施用费时、运输成本高,而有机质提升补助资金每亩只有10元,对调动农民种地养地积极性有限。立法方面也缺乏刚性约束,例如《土地管理法》中对持有所有权的村集体、经营权的农户权责界定比较宽泛,仅用“可以要求”、“应当组织”、“应当采取”等字样予以界定,缺乏力度。目前黑土区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化肥施用普遍过量,榆树市垧均用肥总量已经达到1.1吨左右。过量施用化肥已造成耕地板结、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变差等不良后果。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大对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力度。

九、整合资源,调整涉农职权向农业部门集中

有专家认为,当前涉农职能部门相对分散,未来应尽量由从事农业的专业工作人员制定农业政策,行使农业管理职能。农业政策方面,中国的顶层设计按照农产品链条分割,但中国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农产品链条都在农业部以外,所以我国绝大部分农业管理职能都不在农业部,连生猪屠宰以前都归商务部管。这种农业职能分散的情况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曾出现。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的职能不适合由非农业的部门承担。中国不进行农业的大部制改革,不把农业相关的问题回归到农业部门,中国的农业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有代表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农业发展涉及的主管部门多且分散。除了农业部门之外,发改、财政、科技、供销、农办、水利、粮食、林业等部门也分别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涉农政策资金。甚至还出现一些相关资源配置职能分散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处室的现象,产生一定的职能交叉。这不仅造成了行政资源与政策资金的浪费,更因为彼此间政策支持信息互通不足,可能造成垒大户,也可能给寻租留下空间。因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分别授权本级农口部门全面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一次“三农”或农业政策大梳理,按照精简、高效、透明的原则,调整完善各类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整合归并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农业补贴资金。同时,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建立统一互通的农业政策大平台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农业政策绩效评估和监管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执行力。

(作者单位: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洪峰

保护创新 篇7

宜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强化了保护意识, 采取了有效措施, 健全了工作机制, 挖掘、整理并成功申报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项目, 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 共有国家级名录7项、传承人2名;省级名录64项、传承人35名;市级名录119项、传承人72名。全市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已初步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任务艰巨, 工作量大, 专业性强, 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需要专业人员艰苦细致的工作, 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开局良好, 成效初显, 但总体来看, 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非遗”项目的整理申报、抢救保护与传承利用等仍然任重道远, 还存在专业队伍力量偏弱、资源日益减少等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非遗”普查发现, 我市有许多优秀项目亟待抢救。这些项目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生产活方式的改变, 已出现传承濒危现象。目前, 尚能掌握一定才艺、特技的民间艺人已屈指可数, 且年龄偏大, 真正会表演或掌握一定技艺的传承人正日益减少, 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或不愿意学, 传承危机正逐渐加剧, 许多传承人大多是耋耄老人, 60岁以下人员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艺或表演方法的少之又少。随着时间推移, 老艺人离逝, 再过一、二十年, 存活于民间的许多优秀项目也将逐渐消亡。“非遗”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务繁重的工作, 它应该与文物保护一道成为文化事业的基础工程。为了更好地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提出几点思路与对策。

1. 拓宽渠道, 广泛开展宣传推广。

积极搭建各类平台, 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文化三下乡”、月亮文化节、传统节日和地方性节庆活动, 以及组织参与对外交流等, 大力开展展演、展示、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载体, 进行广泛、经常性地宣传, 做到既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普及“非遗”保护知识, 又有利于促进民间艺人交流、调动艺人传承授艺的积极性。同时创造条件, 推动“非遗”知识进校园、进教材,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推广, 不断增强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激发自觉投身于保护工作的热情, 真正形成“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2. 培养人才,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很强的奉献意识。其次, 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非遗”保护工作重在对根植于生活的文化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要像搞文学创作一样观察生活、归纳生活。再次, 应当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主要表现在采访调查经验、文字写作功底、摄影录像技术等。从我市来看, 一些县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专业人才较少。对此, 相关政府和文化部门可调整结构、合理配置人才, 并着手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 如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通过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师承制传授等多种途径, 加强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只有建设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 “非遗”保护工作才能有效推进。

3. 积极探索, 全面创新保护方式。

一是以原汁原味的方式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孤立流存的, 许多项目与它所处的区域环境、社会习俗、民众生活习惯紧密相关。所以, 保护时要注重保持其原生态、原真性, 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二是按轻重缓急原则, 对重点、濒危项目尽快抢救。例如, 我市部分山区县的剪纸工艺已濒临消亡, 要抢救保护这一工艺, 不仅要抢救项目、保护好传承人, 还要与山区的古民居、礼仪习俗的保护结合起来。三是以认定传承人的方式进行保护。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项目能够沿袭的个人,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确定我市范围内的市、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并将信息资料录入数据库, 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年事已高、掌握独到技艺的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助, 将其技艺完整地记录、保存下来, 帮助开展传承传习活动, 使传承人掌握的技艺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四是以“一村一品”的方式进行保护。从我市的市情来看, 可谓是“十里不同风, 五里不同俗”, 不同地域群众的生活方式、民间信俗等各不相同。有的村落多为客籍移民, 则山歌、小调盛行;有的村落人多地少, 于是篾匠、木匠及织夏布的匠人较多, 这里的传统技艺不仅门类多, 而且其技艺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不断完善、提高, 独具一格;有的村落枕名山、傍古刹, 则各类民间传说十分丰富。对此, 要重点抓好“非遗”项目的“一村一品”建设, 力争一个个夏布村、民歌小调村、采茶戏村等发展壮大起来, 为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五是以开展群文活动的方式进行保护。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根同源, 一脉相承, 彼此是承前启后的关系, 均属民间文化。事实上, 我们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 其内容大都来自民间传统文化。因此,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渗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并大显身手, 是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可把“非遗”项目融入传统节日、群文活动及旅游文化中, 使其在活动中得到传承、发展, 同时又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4. 合理利用, 促进非遗传承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新 篇8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环境,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EB/OL].[2006-06-15].http://cn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发言, 2006.

[2]Peter Hall.Phoenix Giant[M].Publishing House:Cities in civilization, 1998.

[3]李成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09 (17) .

[4]曹诗图.鲁莉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4) .

论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篇9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和特点

知识是一种精神财富, 用法律手段对这种精神财富加以保护, 就产生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一词源于十七世纪中叶的法国。1967年一些国家签订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我国于1980年6月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正式成员国。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将知识产权定义为:“关于文教、艺术和科学著作的权利, 演员的表演唱片和广播权, 人类致力于一切技术领域的发明权利;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权利;商品服务标记、厂商名称及其它商业标记权利;限制不正当竞争权利;其它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中因从事知识活动所产生的一切权利。”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 它保护的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 它的存在不像有形财产那样, 有一定的形态, 占有一定的空间, 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正是由于知识产权的这些独特属性, 当今传播技术日益发达, 而知识产权本身又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使得该项权利不断遭受侵犯, 因此对之需要关注和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 狭义上通常被理解为通过司法和行政执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广义上是指依照现行法律, 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打击的所有活动总和。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至少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 实行单一的专利制度。我国在专利法中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统称为发明创造, 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都同发明一样作为专利, 并在一部专利法中同时保护这三种专利。此外, 在专利法中还将发明创造区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并根据所有制关系的不同, 将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区分为持有权和所有权两种, 这种关于专利权归属区别处理的规定体现了改革的精神。

其次, 采取行政处理和司法审判相结合的做法。我国专利法规定, 除了人民法院外, 专利管理机关也可以处理专利纠纷案件。专利管理机关是行政机关, 通过行政程序来处理侵权纠纷, 效率比较高。

最后, 对知识产权实行复合保护。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 对于发明创造可以采取两种或三种专利复合保护的形式, 即对于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 申请人可以要求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双重保护, 还可以同时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的复合保护。

二、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制度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联系, 积极探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对策, 对于优化创新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

(1) 对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具有激励作用。在法律上保证了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这就大大激发了科技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技术转移,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

(2) 为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提供保障。专利制度保障申请专利的新技术受法律保护。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给技术创新者以发明创造的独占权,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机制, 维护了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

(3) 促进了企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智力劳动成果转化成市场产品需要一个过程, 仅有创作者的积极性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社会其他方面的投入。例如, 一项发明专利要实施转化成产品, 就需要有企业进行大量的投入, 对发明加以完善, 使其适应市场需要。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制度, 这些实施人、投资者的积极性会降低, 因为大量的投入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将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政策工具。

(4) 有利于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知识产权制度规定了发明专利权人有长达20年的保护期限, 限制了人们无偿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自由, 在此时间内排除非法竞争, 使得专利技术的实施比实施其他技术更为有利。知识产权制度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法律保证, 同时为合理配置技术创新资源, 正确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技术创新人员可以通过专利检索, 有效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 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 避免人、财、物的浪费。从而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2、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创新的消极作用

(1) 过度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导致技术垄断。一项创新成果取得了知识产权, 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专利权所有人可以通过独占实施专利, 可以利用供给的惟一性而自由定价, 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 为了维护自己的超额垄断利润、维持垄断地位, 专利权人可能会凭借其法定支配力使得其他人无法自由进入现有市场与之展开竞争, 还会采取措施阻碍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这样将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会对科技自主创新产生消极影响。

(2) 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创新的持续性造成了一定阻碍。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和专有性, 导致其他人不能自由运用这种知识产品, 这就会造成技术和信息的浪费, 而且还抑制人们对这项技术的再开发和升级换代, 这样做虽然在短期内保护了发明者利益, 但却极大地阻碍了整体技术的创新;企业不用担心自己目前的产品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 从而可以持续性地获得收益, 这样就丧失了持续的创新动力。

(3) 知识产权的保护浪费了一部分社会财富。由于受知识创新者本身的能力和条件限制, 创新者本身并不能完全占用知识的所有收益, 如电脑的发明者自身并没有能力实现电脑的普及、所有功能的发挥以及升级。因此, 这就需要其他人的参与和协作, 但是创新者并不愿意与其他人分享技术信息。而其他人要加入这个行业则势必采取自主研发策略, 这样就导致了技术发明的重复投入, 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关系良好发展的具体对策

我们对于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应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来分析, 并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对策来协调两者关系。

1、国家层面对促进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关系良好发展的对策

(1) 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这是知识产权保护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首先, 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促进自主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专利法修改情况研究制定涉及侵犯专利权认定标准的司法解释;通过对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的范围、标准、程序、裁判方式等问题的调研, 推动司法解释出台。同时严格审查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外知识产权, 引导企业运用法律打破垄断, 创造和获得属于自己的原始性专利。

其次,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促进自主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社会关注的商品批发零售市场的监管, 依法规范市场主办者和经营户的经营行为, 切断侵权假冒商标商品的市场流通渠道;继续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环节的执法, 严厉查处生产印制假标识、假包装物, 伪造、冒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名厂址、他人质量标识, 以及标识内容与标准规定不符, 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另外通过深化司法改革, 在法院系统设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整合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管辖。

最后, 通过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促进自主创新发展。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督促落实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 研究解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标准、证据要求等问题, 落实联席会议、信息通报、个案协商等制度, 推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 加强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这是中国的特色。首先, 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规, 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关的地位、性质、权限、范围、程序等问题予以规范化和具体化;要完善行政指导制度, 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制度, 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平台;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向企业提供关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的知识;完善行政奖励制度, 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人给予行政奖励。

其次, 成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从管理体制上加强对外应对国际知识产权挑战的能力, 对内理顺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上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立法要做到前瞻性与稳定性的有机结合, 对于现行国际条约末子规范的, 根据实际情况立法。如果对本国不利的, 应拒绝保护;而对本国有利的, 则应当尽快立法加以保护。此外, 还应充分利用国际条约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有利规定。最后, 要更好利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 为我国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我们应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 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灵活对待本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情况。

2、企业层面对促进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关系良好发展的对策

(1) 转变观念,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知识产权可能成为我国许多企业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道门槛。重视并学会合理地利用知识产权, 是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迫切需要。企业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知识产权开发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既要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参与, 又要明确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创新方式, 还要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手段, 是一项综合性的战略制定工作。

(2)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大型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往往有比较成功的经验, 他们通常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统一负责企业所有的知识产权事务, 机构人员由研发人员、法律事务专家、营销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 并可根据知识产权内容或地域划分为不同的二级单位;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方面, 跨国公司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制度、知识产权控制制度、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等。我国企业应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在该方面的经验,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扩的水平。

(3) 健全知识产权收益分配的奖励保护机制。知识产权制度尊重和承认脑力劳动创造的知识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并对其进行保护。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发明人用自主知识产权获取合法报酬, 把发明人的报酬与其发明创造的效益挂钩, 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将其发明创造产业化的积极性, 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论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 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制度,法律保护

一、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

创新理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不同, 主要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和工艺的明显技术改变, 特别指“一项专利的首次商业应用”。因此, 技术创新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利益。同样, 技术创新过程中以某个或某类产品或工艺的引进、改进和生产为导向的, 也可称之为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是对人类智力成果及应用进行调整的法律体系。从技术创新的定义、过程、结果看, 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作用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知识产权制度确认了知识的占有的法律形式, 即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实际上是以法律的形式承认智力劳动成果是有偿的, 其本质是把智力成果当作物权 (即财产权) 保护, 有利于激发新技术发明者的积极性, 促进新技术的生产, 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 从而保护企业在激烈国际国内竞争中的优势。

其次, 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侵权人的侵权成本。技术创新需要创新者大量的资本投入, 而模仿者的成本则非常低。如果没有专利保护措施, 则创新成本不但无法收回, 甚至会被模仿者以低价强占市场。根据曼斯菲尔德的调查, 由于建立了专利保护制度, 使模仿成本提高了近11%。

再次, 知识产权制度能够延长模仿者和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的时间。如果专利制度赋予专利所有人一定的垄断期间, 而在此期间, 其他人未经专利人许可不能使用该项技术, 则竞争者就无法同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保障了创新者利益的回收。此外, 知识产权是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 取得市场优势的重要武器, 也为创新者提供了被侵权后要求赔偿的法律依据, 有效地保证了专利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而剽窃他人的发明创造、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就会受到专利法或其他知识产权法的制裁。

二、法律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和激励机制。专利制度是用来保护发明创造的独占权, 拥有发明创造的独占权, 就可以通过创新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发明创造的独占权没有得到保障, 那么一项新技术的出台, 任何人都可以仿制和抄袭, 就会打击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制度赋予创新者以一定的垄断权, 竞争者要避免侵权, 赢得竞争优势, 就必须进行新的发明创造, 从而激励人们不断创新, 形成“创新——获利——再创新——再获利”的良性循环, 推动技术创新的整体发展。如曼斯菲尔德的一项调查表明: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 医药工业中65%的发明不会被利用, 60%的发明活动不会进行;在化学行业中, 这两个比例分别是3 0%和38%。

知识产权制度还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制度采用先发明或先申请原则, 促使创新者尽早公开技术成果, 可以避免重复开发, 节约创新成本。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材料介绍, 有90%~95%的最新技术资料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 查阅专利文献, 可以缩短科研时间6 0%, 节省研究试验经费40%。有鉴于此, 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需要专利信息的指引。

三、技术创新法律保护的有效措施

创新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 对于其法律保护应当始终将实现这一目的作为根本出发点。实现对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技术成果的首次商业化运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强调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 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特性之一。新技术产品商业化上市, 要最大限度地占领国内外市场, 就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不侵权, 就要持有自己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如果这些新技术产品尚未权利化, 不仅会失去其市场占有率, 有的甚至会被诉诸法庭。

2. 对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的综合知识产权保护。

一项具有高额利润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 必然会引起企业间的激烈竞争, 没有得到专利、商标等法律保护的产品, 在市场竞争中会轻易的被投机者以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将其打垮, 使产品丧失竞争能力。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公开生产过程, 必然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因此, 对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实现综合保护也是一个在实践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实施防御性商标和联合商标注册战略, 在有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国际注册, 对计算机软件及时进行版权登记, 并在广告设计和委托开发合同中明确作品版权归属, 都是十分现实可行的综合保护策略。

3. 对技术创新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知识产权保护公开的技术创新成果, 任何人都可以查到、学会, 但未经权利人许可却不能为生产经营的目的使用, 信息传播往往是侵权者主要的途径。这一点在软件行业尤其明显。软件开发难度高、成本高, 但复制易, 费用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里都出现了擅自复制、廉价“销售”他人开发的软件的行为。这种行为使得包括我国软件行业在内的各国软件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在信息传播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目前针对信息传播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措施一是办理登记手续, 实现著作权保护。同时采用许可方式对销售和使用予以规范。而对于涉及到营业秘密则应当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其关键是采取保密措施, 如与有关人员签订保密等措施都极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尚勇等: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年8月:1~2

保护创新 篇11

“嗜新症”下的传统阉割

“艺术贵在创新”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古老的戏曲艺术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积淀成为最具中国个性、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正是历代艺术家革故鼎新的结果。但是,时下一些“嗜新症”们的创新,却给戏曲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破坏。

“嗜新症”是奥地利诺贝尔医学和心理学奖项获得者康德拉·洛伦茨在《人类文明的八大罪孽》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即人在青春期阶段,会产生叛逆心理,藐视父母,轻视传统,热衷创新,是称“生理嗜新症”。跨过这个阶段的青涩和冲动,便会对父辈、对传统进行回望审视,重新评价,珍视并传承其有价值的成分,回到“传统之爱的复活期”。但是,缺乏防卫能力的“生理嗜新期”很容易走向“顽固嗜新期”,其结果必然是对父辈仇恨的加深,对传统的无视与轻贱。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各种外来文化和新的戏剧观念的冲击下,传统戏曲几乎无所适从,全面“沦陷”。戏曲危机论、过时论、夕阳论震耳欲聋,让人感到戏曲来日无多。戏曲界有识之士于心不甘,开始了企图重获新生的变革。从那时起,改革创新就成为伴随戏曲艰难复苏的“励志箴言”和行动准则。其变革,远远突破了循序渐进的正常逻辑规律,各种创新、实验蜂拥而起,创新幅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接受力。这场变革确实推动了戏曲现代化的进程,既有创作观念的重大突破,也有表现形式的巨大创新,确也创作出了不少足以载入史册的优秀作品。这场发轫于拯救“危机”的变革,称得上是谋求戏曲新生的“生理性嗜新”。但是,生理性嗜新期也是危险期。那种超常规的革新幅度,新观念、新手段、新元素短期内的迅速集聚,也确让一些人眼花缭乱。改革中的急切、盲从、轻率甚至对传统的大杀大伐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大家对这些教训还来不及回望,来不及反思的时候,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已经呈现出席卷之势,创新已经从先前“拯救危机”的探索实验变成了顺势而为的时代旋律。大家或是追逐着潮流走,或是被潮流裹挟着往前走,其中不乏随波逐流的盲从者,跃跃欲试的急切者,无知无畏的轻率者。于是,创新中的走偏、迷失、误入歧途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且有些已渐成“顽疾固症”。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那场改革中的盲从、轻率或出于“求生”的急切和“摸石头过河”的茫然,或有志于戏曲未来发展的激情探索和理性思考,那么,后来一些改革者的轻狂和冒进,则完全是“顽固嗜新症”下对传统的睥睨、无视和抛却,是对“创新”的狂热迷恋和曲意逢迎。此时的“创新”,已经完全变了味道。

综观这些年的戏曲创作,会发现,嗜新症已成为不少创作人员的病态心理。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在他们眼里已不再神圣、不再珍贵,而成了任意宰割、糟蹋的“纵欲”试验田。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以创新之名、行破坏之实的创新;看到了太多把戏曲搞得面目全非的创新:写意、虚拟、程式化的戏曲本质丢失了,剧种没有剧种味道了,人物没有行当归属了,表演不讲程式章法了……创新,已经不是艺术发展从偶然到必然的内在需求,而是癖好恣意下的狂野撒欢;已不是天赋、能力的体现,而是无知者无畏的胡言乱语;已经不是推陈出新的艺术探索,而是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轻贱传统;已经不是引领潮流的开拓之举,而是贴着标签自我标榜的虚张声势……这种“顽固嗜新症”对戏曲的危害,远比戏曲危机来得厉害,它从根本上削弱、消解、阉割了戏曲最本质、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破坏。

数年前,看到教育理论家傅瑾质疑戏曲创新的文章,觉得有失偏颇。今天再看,却有某种掷地有声的认同感。他在《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自言自语》中写道:“创新本该是对艺术一个极高的标准,现在却成了一批蹩脚的末流艺术的托辞;创新原本应该是经历了大量的学习与模仿后,对传统艰难的超越,是在无数一般的、普通的艺术家大量模仿和重复基础上偶尔出现的惊鸿一瞥,现在却成了无知小儿式的涂鸦。”他的“文化需要保守,而不是创新”这一论点,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些“病态创新”虑之深、恨之切的“矫枉过正”,更多的是不满情绪下的失当发泄。当下,放眼望去,能够看到大量的“嗜新症”患者踌躇满志为戏曲园地制造的,多是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这些盲目的创新,归根结底,都是对传统缺乏认知、缺乏自信、长期患虚妄症的结果。

“嗜新症”导致的创新泛滥对戏曲的传承发展构成了很大威胁。大量的资金投注在了这些所谓的“创新”剧目中,然而有意味的是,舞台上常演、观众爱看的,依然是那些流淌着中国戏曲诗情、韵味、程式、情趣之美的剧目。人们已经厌倦了“嗜新症”下的妄行呓语,且对它所带来的危害已有深刻“警觉”。当下对“回归传统”的热切呼唤,正源于此。

继承和创新,永远是彼此相依的矛盾统一体,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可能会误入歧途。“稳定—变异—再稳定—再变异”,传统戏曲就是在“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中一步步向前发展。所谓的推陈出新、返本开新、固本求新、移步换形不走神,既是行为准则,又是努力方向;既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

毋庸讳言,灾难性“创新”的泛滥,评论界的失语、缺位和太过轻率的点赞叫好,也是背后重要原因!总结长短得失,引领创作导向,指导创作实践,唤起反思意识,应是戏曲评论应有的担当。对真正的艺术创新,要不吝赞美;对有价值的艺术传承,更要高歌点赞;对打着“创新”旗帜的胡言乱语,一定要慎重说“好”,更要敢大胆批评。建立良性的戏曲创作生態,重振戏曲传统的自尊、自信,保护中国戏曲的有效传承,戏曲评论不可缺席,任重道远。

nlc202309031622

“保护”名义下的利益争夺和困境构陷

和“嗜新症”对传统的阉割一样,“保护”名义下的破坏,同样让人始料未及。

其一,狭隘地方主义、功利主义对剧种造成

的“肢解性”破坏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对独特性、创造性、区域认同感的尊重,是“非遗”保护的核心精神。但是,一些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狭隘地将区域性理解为地方性,将独特性理解为唯一性,更忽视了非遗保护中对某一艺术形式“群众持续认同感”的强调和对多元性的尊重,将长期在本地流传、但诞生于外地的剧种视为“外来”剧种,对之采取排斥、挤压、拒绝的野蛮态度。强行使其“变节招安”,改变剧种性质,然后,将其作为本地遗产加以保护。以中国分布最广的地方戏豫剧为例,在江苏,变成了江苏梆子;在安徽,变成了淮北梆子;在山东,变成了山东梆子;在湖北,变成了湖北花鼓戏……近年,豫剧就是在这样的“保护”名义下被残酷“肢解”。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些改了名换了姓的剧团,下基层演出,却不得不“挂羊头卖狗肉”,还要打着“豫剧”的牌子,因为他们数十年来得以安身立命的、在观众那儿获得的身份认同是豫剧,而不是某某梆子。非遗保护下的“苟且偷生”,让本来名正言顺的艺术行为在面对市场时变得“豫”说还羞,在进行正常的艺术交流时变得心态“暧昧”。这就是保护名义下的窘状之一。

不知道全国跨地域的剧种还有没有类似豫剧的尴尬?但是,豫剧绝不是剧种家族里的个案。如果所有跨地域的剧种都遭遇这样的肢解,那所有的地方戏,最终都要退回到最初的本源地去寻求庇护和生存,越剧要回归浙江,秦腔要回归陕西,评剧要回归河北……如此,“保护”的意义价值何在?与其这样阉割式地保护,还不如让剧种在多元格局中经受优胜劣汰的残酷考验,或在风雨飘摇中历练得自信强壮,或在无情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也远比“以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的人为破坏来得自在、纵情、任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密码和遗传基因。但是,以获取资金为主要目的的“保护”,注定将无视这些根本问题。他们绞尽脑汁所制造的,就是种种套钱的可能。除了肢解剧种的“移花接木”,还有强行“复活”剧种和“创造”剧种。“复活”就是把当地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或流行过、但已经灭亡多年的剧种重新找回来,企图让它获得重生;“创造”就是捕风捉影地创造一个新剧种。这两类行为,所依托的剧种流行地域小,存在历史短,或仅有零星的资料遗存,或仅有个别民间艺人的碎片记忆,不太为人所知,容易制造“履历”和辉煌历史。它们没有根基,少有传统,没有演出实体,不用说开展活态的传承保护,就是基本的资料挖掘,恐怕也是一种空谈。因为没有能力开展有效的传承保护活动,那些费尽心机争取来的保护经费,只能挪作他用,甚至以劳务费的形式装到个人腰包。非遗名义下的传承保护,其实只是冠冕堂皇的套钱空话。

其二,传承人评定“四化”倾向的负面效应

表演艺术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所有成功的艺术家,无不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艺术锻造和苦心孤诣的艺术探索,绝活和技艺都附着在演员身上。要把这些“绝活”和融合了人生感悟的艺术创造传递给下一代,“口传心授”是很重要的传承方式。所以,“非遗”传承人的评选和认定,对剧种和流派的传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当选为剧种传承人,不单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迄今为止,传统戏曲的国家级传承人已达600余人,省、市、县级更多。如果这些不同级别的传承人都人尽其用,其汇成的滚滚洪流,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毋庸讳言,这些传承人中,确有一些非实至名归,更有一些是徒有虚名。特别是近年,傳承人评选裹挟了太多的非艺术因素,行政干预、亲信优先、打压异己、不择手段,“去艺术化、近人情化、靠行政化、趋福利化”倾向十分严重。且不说一些享受着荣誉、待遇的传承人无力传承,仅是他们的当选,已经对那些真正在为剧种奉献担当的艺术家造成了待遇和精神上的不公。毕竟,相对于各个剧种庞大的队伍,传承人少之又少,一定程度是这个剧种的形象符号。大量名不副实的传承人当选,造成了艺术传承目的的落空,群情的激愤,氛围的紧张,事业的僵滞。

如何完善非遗传承人的评选机制,如何对传承人的传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考核、验收,能否对传承人进行科学的动态管理,恐怕都是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否则,结果和愿望的适得其反,大概会成为常令我们扼腕长叹的遗憾。

其三,极端式“保护”的僵局沉溺

和抛弃传统的创新一样,对“保护”的偏执化、极端化认识,后果同样可怕。将“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完全对立起来,强调传承的亦步亦趋、保护的原汁原味,认为曾经的、传统的都是有价值的;当下的、创新的都是不值一提的。于是,在保护中,又一窝蜂地走回头路,向历史致敬,向传统致敬,以“原汁原味”为保护的最高境界,一切以旧为贵,以“原封不动”而马首是瞻,显然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使保护陷入了僵化、板滞的窘境危局。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传统”本身就是一条流动的河。目前所认同、所强调的“传统”,其实也就是当下人们视野所及的传统,而不是剧种最原始的传统,甚至也不是该剧种最本质、最精髓、最核心的那些东西。艺术在流动中发展,也在发展中流动。所谓的稳定,也只是某一历史阶段的相对稳定,历史的车轮还是在去芜存菁的吐故纳新中滚滚向前。保护,说到底还是为了传承,为了发展。“世之腔调,凡三十年一变”,每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创造,都有它可贵的创造,也有它难免的局限。比如梆子体系剧种的男声唱腔,是在对不同时期声腔局限的突破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追求“原汁原味”,能回到那个让男声提高八度、和女声同腔同调的年代去吗?能把曾经的局限、遗憾当宝贝继承吗?“保护”是保护传统中最本质、最核心、最精粹的东西,不是原封不动地搬来为今人所用,不加选择地全盘继承。极端式地“保护”,必然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应该是保护传统的应有姿态和最终目的。

无叶风扇的创新与专利保护 篇12

1 无叶风扇的原理

无叶风扇的创造灵感来自于空气叶片干手机, 也就是强制空气经过一个小口来风干手上的水的一种机器。第一代无叶风扇的创造单位戴森公司经过了数百次的试验, 才得以准确测量出风扇本身所需要的孔径与螺旋桨状的引擎基座, 唯有利用这一基座才能够准确控制空气穿过适当孔径的小口, 增加空气量并提高时速, 来制造出适当的风力。引擎基座中带有40瓦电力马达, 能够使每秒钟33升的空气被吸入到基座内部, 经过气旋加速器的加速后, 空气流通速度最大被增大至16倍左右, 根据无叶风扇扇头的形状设计, 环形内唇式环绕, 带动空气进入扇头, 并以高速向外吹出, 这就是无叶风扇的基本原理[1]。类似于喷气式飞机引擎利用技术, 使得无叶风扇在风力的制造和风速的调制上领先于市场上任何一个形式的风扇, 而且无叶风扇采用的该项技术具有能耗低的优势, 产生的实际效应远远超出于理论空气量, 是集技术功能与能量节约效益于一体的卓越科技产品。

2 无叶风扇的创新特点

无叶风扇在生产工艺上, 虽然相比传统的叶片风扇增加了很多创新技术, 例如出风框内腔的设计、制造以及配置环节, 但在生产成本上并没有对无叶风扇造成太大压力, 特别是在形成了一套良好顺畅的生产水线之后, 无论是在原料的供应还是制作工艺方面都不会产生繁琐工序, 更不会因结构设计改变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因此, 无叶风扇诞生以来, 迅速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成为传统叶片风扇逐渐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必要替代品。

首先, 传统的叶片风扇很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具有危险性隐藏的特点, 叶片割风的设计, 很容易割伤小孩的手指, 并且机身结构头重脚轻, 容易产生放置问题[2]。而无叶风扇在安全性能上具有显著提高, 显然无叶风扇能够直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并且在机身设计上具有稳定性, 保证使用者安全, 不存在安全隐患。第二, 无叶风扇具有环保的特点, 由于无叶风扇的制造采用的是进口ABS材质, 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高分子材料结构, 也就是生活当中不难见到的树脂材料, 而传统的叶片风扇采用的是漆包铜的塑料外壳, 不利于环境保护, 无叶风扇材质则是通过Rohs环境保护认证的产品, 证实其材料的环保性。第三, 无叶风扇设计当中利用空气倍增技术优化处理, 能够制造出含有氧离子的自然风, 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具有健康性的特点。第四, 无叶风扇还具有方便性的特点, 因为在外观设计上较为简约, 所以在清洁过程中只需要简单擦拭即可, 但传统叶片风扇的清洁工作上需要拆卸, 相比而言, 无叶风扇更为方便省事,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然而, 凡事都具有双重性, 无叶风扇拥有很多优点, 但相对的也有缺点, 例如无叶风扇的噪声如果在风力较强的情况下, 往往会产生相比传统的叶片风扇更大的噪音;另外, 由于无叶风扇的地盘较窄, 如果遭受到碰触很容易失去平衡;再者, 无叶风扇毕竟属于创新科技产品, 在购买价格上会较为昂贵, 跟普通的叶片风扇存在差距;无叶风扇的风口对风流流动会产生一定的阻力, 也就是说在转换效率方面, 无叶风扇要低于叶片风扇, 导致电能的耗费呈现较高状态。

3 无叶风扇的专利保护

3.1 无叶风扇的专利申请

由于无叶风扇的优越性, 市场上对无叶风扇的需求日益增多, 迅速占据经济市场, 而专利发明单位戴森公司, 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以及专业发明的归属权益得以保证, 戴森公司在中国申请了专利对其创新成果实施保护措施。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戴森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关于无叶风扇的专利已达到142项, 其中发明专利73项, 实用新型专利47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戴森公司在无叶风扇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多重专利保护[3]。

3.2 中国在无叶风扇领域的专利申请

无叶风扇在市场上得以快速推广, 戴森公司出品的无叶风扇在我国的高端市场当中崭露头角, 而我国在该领域的企业难以独创出属于自身的基本专业技术, 因此大多数企业为开拓市场地位在戴森公司出品的无叶风扇技术的基础之上做出了改良与创新, 同时运用专利申请的方式对自己的改良成果加以保护, 使得国内的无叶风扇也申请了较多方向的专利, 主要集中于无叶风扇外观设计的创新上。

3.3 无叶风扇专利的现实意义

申请专利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发明创新, 使产品创新技术单独归属于设计者。就无叶风扇的外观设计专利而言, 由于国内有众多企业开发无叶风扇的外观设计技术, 在市场上出现了种类各异的无叶风扇产品。戴森公司根据这一现象, 认为自身专利技术所有权受到威胁, 创新成果被剽窃, 对其市场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并通过法律途径试图获得圆满的解决方法[4]。

4 结语

当今世界, 已然迎来了知识产权的时代, 创新知识科技日渐发展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也在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制度, 唯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才能够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予以保护。通过一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风扇, 就能够体现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 保证知识产权独占, 才是占据经济市场主导地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成果逐渐走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叶风扇的出现为人类生活进一步增添了便利, 技术创新带动设计创新, 无叶风扇不仅在风扇的外观技术方面做出了改进, 还面向各个社会群体在风扇功能上做出了一进步的革新。而在这一技术创新的专利申请与保护上, 应予以大力支持从而保护人类社会的科技文明。本文研究了无叶风扇的原理, 并具体阐述无叶风扇的创新特点, 并在这一专利的保护上提出了相应策略, 为其专业性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创新发展,专利保护,原理

参考文献

[1]袁晓东, 高璐琳.美国“专利主张实体”商业模式, 危害及应对政策研究[J].情报杂志, 2015.

[2]杜跃平, 王舒平.我国企业驱动型专利池创新效应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杨晨, 蔡芸.产业市场结构, 创新形态与专利政策诱导因素配置的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上一篇:学习型非正式组织下一篇:双密度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