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保护

2024-10-21

专业保护(精选12篇)

专业保护 篇1

摘要:简要介绍了不属于国家电网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利用CIM模型对继电保护工作软件应用系统的全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旨在为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方法和经验,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继电保护,信息化建设,管理

0 引言

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故障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力系统元件,探索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只有技术上满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这4大要求的继电保护装置才能真正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例如用于继电器跳闸的继电保护就要求同时满足这4个要求,而对于一些只作为信号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则可以适当降低。继电保护从配置上分为反应两侧电气量的保护以及反应单侧电气量的保护2类,这2类保护大相径庭,在应用场合和保护的选择性能上都具有差异。反应两侧电气量的保护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以及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而反应单侧电气量则运用于低压输电线路;反应两侧电气量的保护与反应单侧电气量的保护相比较而言,保护范围更加稳定,对范围内的故障处理具有可选性。

1 现今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电网的范围内,继电保护是从运行与检修2个方面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其受重视程度较高,出现问题的情况比较少。然而,在不属于国家电网的电力系统中,由于用电负荷非常大、供电网非常复杂以及企业本身会自备电源,而继电保护属于一个小专业,在这些行业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就导致继电保护需要的设备配置不全、业内缺乏专门的继电保护专业人才、人员职业素质偏低等问题。

1.1 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低

在非国家电网的电力系统行业中,继电保护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企业领导层对继电保护工作的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规范、改善继电保护工作,这使得对于继电保护的管理水平低下,控制力度不够,继电保护工作展开难度大。

1.2 继电保护人员素质偏低

领导阶层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企业在继电保护工作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企业的继电保护人员的职业素养难以胜任实际继电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甚至于本单位在一些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时还要依靠外部单位的帮助,大大影响了继电保护工作的效率,不利于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

1.3 继电保护错误动作率高

企业领导对于继电保护管理意识薄弱,加上企业又缺乏专业的继电保护人才,因而在继电保护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当甚至是错误的操作行为,不利于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可能会阻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电力系统中采用了信息化建设,除早期为了解决局部问题而从局部建立并应用的一些单独的软件应用系统以外,近些年更多的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选择建立并应用了具有全局观念的贯穿全部继电保护工作过程的全局性信息管理系统。相较于之前普遍采用的系统较小的C/S模式而言,从全局角度出发的B/S模式避免了前者在信息上闭塞的弊端,能够帮助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但是B/S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其对于专业方向难以深入,对于专业性强的专业应用更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持,在继电保护工作方面的问题尤其严重。基于此,本文采用了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建模,模拟软件应用系统的全过程。

2.1 系统功能明细

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是针对继电保护专业的系统,这种系统以原有的B/S模式为系统结构,把图形化建模作为基础,能够建立并维护基础数据从而保护设备的属性以及连接情况,能够实现快速地查询和维护,可以将故障计算和整定计算可视化;可以建立完整的以设备为核心的设备定值单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流程和设备校验流程,系统运行十分规范;系统还有单独的图纸管理系统,可以对有关设备的各种资料以及管理流程的资料进行归档保存;与设备相关的其他管理环节同样能在这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下进行管理。

2.2 系统关键技术

(1)利用图形建模建立单位电气接线,将电气元件抽象化,作为支路和节点,并对其编号,软件可以自动进行分析,对其关联性进行区分;(2)采用多种分析法,结合具体的场合情节,建立通用的故障分析平台,对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解决;(3)创建通用的继电保护知识体系,分层次对继电保护进行描述,对每个层次进行不同的描述定义,从而实现整定计算。综上所述,通过CIM模型来模拟建模的全过程软件应用系统不仅能满足继电保护工作的功能需求,还有关键的技术作为支撑,因而具有可行性。

3 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

3.1 结合C/S模式和B/S模式

C/S模式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强,一般应用情况良好,但是信息闭塞,交流难度大,而B/S模式虽然不如C/S模式的专业性强,但是覆盖面广。因此,贯彻继电保护全过程的管理系统是采用两者结合的模式,利用C/S模式的客户端管理电网的基础数据和图形建模,以及组织结构的管理和具体的权限维护,除此之外的应用都运用B/S模式的客户端,结合2种模式的长处,建立完善的系统模型。

3.2 将图形、数据和模型一体化

遵循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是描述所有电力企业中的主要对象,尤其是与电力运行息息相关的对方的抽象模型。基于CIM的语法和语义,通过提供一种用对象类和属性以及两者的关系来表示电力系统资源,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脱离信息内部直接访问公共数据。

3.3 建立多层次的系统结构

CIM模型应当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表现层。其中,数据层应包括保护专业应用的业务模型和实际的数据资料,由平台管理维护,部分信息可以在平台共享,要保证其中的数据唯一并具有统一的模型,只有这样才能节省空间,避免数据杂乱导致工作复杂;服务层分为包括故障计算、基础业务、消息下达等服务的业务应用系统服务和包括查询定位、专题图等功能的图形应用系统服务;表现层对于C/S模式和B/S模式有所区分,前者属于系统管理员的客户端,而后者是最终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前者负责基础数据的建立和维护,后者则用于帮助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采用集中部署的模式

系统部署模式采用集中部署的模式,要具备数据库服务器、图形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但是除了面向本部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应用的客户端外,我们还要给上级管理部门提供查询的条件以方便他们了解相关的信息,因此,可以在部署的时候连接路由器。

3.5 具体应用

系统开发完成后,可以根据企业电力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管理和定值单管理,建立具体的电气模型和保护模型。因其覆盖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的全部应用过程,所以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故障分析功能对障碍进行计算检查,也可以对整个电网的设备保护和日常用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并形成详细的计算资料。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利用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来建立电网电气模型,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流。这种系统包含常规的MIS信息管理,可以实现继电保护专业的高级应用,促进继电保护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对改善当前非国家电网行业继电保护专业工作不完善的局面很有帮助,值得大力提倡,但是不应满足于现状,要积极地更新技术,及时为继电保护专业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继电保护工作的持续安全高效运行,最终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宋福海,黄巍,卓枕警.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实用化建设[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8(1)

[2]许郑辉.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11)

专业保护 篇2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10月18日

我要评论(0)内容预览

一、技术经历:

我1987年在XXXX参加工作,先在化验室工作,先后做过水、煤、油化验及绝缘油色谱分析。在此期间,除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外,自学电子技术,并达到了一定水平,能维修各种电器设备,经常为单位修理有关电子仪器、仪表,连当时油化班较先进的气相色谱仪出了故障,也进行过修复。1995年后,从事了一年的直流检修工作,尽管时间短,但成绩显著。参加了省局技改项目“XXX变电站调相机励磁系统改造“的现场安装调试,协同省中试所及有关高校的专家、教授工作了2个月,在他们帮助下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对电机励磁原理、回路,由不懂到熟悉,以至于能发现设计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当时所属各变电站,大多使用模拟式可控硅充电机,其故障频繁,且维修难度大,需具备相当的电子技术知识,我担任这一工作后,排除了各类充电机故障数起;并负责了市局技改项目“浦沅变电站直流充电机数字化改造”,在本单位率先将模拟式可控硅充电机改造成数字式,降低了充电机故障率,提高了运行稳定性。

1996年后,开始从事继电保护工作,个人能力得到了更大发挥和展示。不到一年时间就熟悉了业务,担任工作负责人,承担了一系列重大工作。1997年参加了我局第一座综合自动变电站的二次安装和调试;1998年起先后负责了XX、等6座110KV变电站的无人值守改造工作;XX等多座110KV变电站增容改造工作。2000年后,除参与所辖20多座变电站定期检验和日常维护外,还主持或专业负责了大量基建工程:8个110KV新建变电站、4个220KV和10多个110KV变电站技改工程的安装调试工作。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通过个人努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超的技艺和敬业精神,为业内同行所目睹。04-05年间我在海南做了近一年工程,在三亚某220KV变电站技改施工时,由于业主对本人工作的高度认可,强烈要求把本不属于我公司施工范围的两项保护改造工程,交由我们做,业主说:你来做我们能放心。05年在海南儋洲,负责了某220KV变电站增容改造、保护换型工程,由于该站规模大、年代老、接线复杂,涉及的运行设备、回路多。当地继保同行对我们能否胜任工作,表示怀疑,认为我们根本做不了,最终得请他们来,并为施工设置障碍。面对此情况,我从容不迫,在进行详细的现场查勘后,精心编制了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方案,精心施工,最终顺利、安全完成了任务。事后当地继保同行表示由衷佩服,认为我们的水平胜过了某些省级专业电建公司。05年底,我参与了公司一项外接工程的后期调试,在试运行阶段,发现10KV电容、电抗器组一次接线有误。我经过查阅分析,认为厂家和设计院提供的图纸错误,对安装人员进行了误导,排除了安装问题,经与厂家交涉后,对方认可,为单位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公司在当地的形象。

我参加工作时只有高中学历,这些年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于1992年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英语专业大专文凭,1997年在湖南大学电力自动化升本专业函授学习,2000年取得大学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取得技师资格,并被市局聘任为继电保护技师。2006年参加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一次通过,取得电力专业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2007年担任继电保护班班长。

二、解决的技术问题事例

从事继电保护工作后,处理和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下面对我近年来所解决过的问题,略举数例。

(1)发现和解决线路保护重合闸缺陷

我在实际工作中多次发现一些微机线路保护重合闸回路存在缺陷,在控制回路断线时会发生误动作,对这一问题我经过认真分析,找出了问题症结所在,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在《湖南电力》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微机保护重合闸控制回路的改进》一文详述这一问题。

(2)解决在无人值守改造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在常规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改造时,需加装位置继电器,极易发生红录灯同时亮、位置继电器误起动、不返回等异常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灯与位置继电器之间,以及不同间隔之间通过控制母线,在KK开关处在不同状态时,形成了寄生回路所至。我采用在指示灯回路串接二极管以阻止电源反馈、改变位置继电器的接线等方法,使这一难题得以很好解决。

由于常规保护变电站接线复杂,在无人值守改造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产生寄生回路,就是一个典型,有时从图纸上很难反映出来,必须全面仔细分析,并正确处理。

(3)解决XX变保护综自改造中问题

03年我负责了XX变综自改造,该站一次设备为原有GIS,二次更换为SEL保护,由某小公司组屏并提供综自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施工图纸与现场出入很大,无法使用,我在现场对大部分图纸重新设计,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下面是其中两例。

1、修改保护逻辑

由于SEL保护采用现场可编程设计,其动作逻辑交由用户现场编写,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但还是只用较少时间,就熟悉了其使用,并对厂家所编各保护逻辑进行了检查,发现厂家所编逻辑有不正确之处。比如在线路重合闸逻辑中,功能不全,没有设置不检定选项,且按要求在检无压一侧应同时投入检同期功能,以防止线路偷跳后重合闸不能动作,而厂家所编程序没有同时投入检同期元件;在主变复压保护中负序元件,电压闭锁计算不正确;主变没有按反措要求配置限时速断保护等等。这些问题经我指出后,均做了修改。

2、改进线路有压闭锁线路侧地刀控制回路

当进线线路有电压时,应闭锁线路侧地刀合闸回路,当时设计没考虑,经我提出后,设计院按通常做法,采用外加电压继电器的方式进行闭锁(见图一)。由于电磁式电压继电器常期带电,可能发生烧坏、接点卡住等故障,且用常闭接点控制,在线路TV断线时,会误开放,导致闭锁不可靠。我提出取消电压继电器,通过修改测控装置逻辑,由测控装置进行电压采样和判断、控制,用常开接点控制,只在线路确无压时动作(见图二)。经与保护厂家及设计部门商量,得到认可,并成功实施,简化了接线,使这一回路的可靠性大为提高。

为了防此误操作,线路侧地刀必须加入线路电压闭锁,在后来安装的塔牌水泥、三亚河西等GIS变电站,都推广采用了这一方法来实现线路侧地刀闭锁。

12继电保护中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个人简介;我叫XXX,XXX年至XXX年在郑州大学学习电力;近几年来,主要负责的有20多项变电工程项目继电保;

二、三年来主要参建工程;(1)我作为变电工程项目专业技术负责,到目前为止;(2)共参加了以下变电站工程的集中检修;;参加了国网运行惠州鹅城换流站的2010年、201;(3)参加编制了变电工程“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201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个人简介 我叫XXX,XXX年至XXX年在郑州大学学习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XXX年7月参加工作,在变电工程公司调试公司从事继电保护调试工作,XXX年-XXX年,担任变电广东项目部项目总工,XXX年XX月任调试公司副经理。

近几年来,主要负责的有20多项变电工程项目继电保护调试及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并在变电站工程电气安装的工作实践中,对变电工程的专业知识、专业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日常工作中感觉到专业理论基础发挥了坚实有力的作用;通过对变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准备、编制装材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检修作业指导书等,使我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变电工程有关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政策;认真钻研新规程、新标准的修订,及时掌握专业技术的最新动态和要求,对变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工作之余,坚持计算机技术和一、二次施工及标准化检修的理论学习,在施工实践中积极应用,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多年来的施工技术实践,对自己的继电保护专业素质、组织协调、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有力锻炼和坚实的提高。二、三年来主要参建工程

(1)我作为变电工程项目专业技术负责,到目前为止参加并完成了220kVXX变电站、220kVXX变电站、220kVXX变电站、220kVXX变电站、1000kVXXX工程、500kVXX变电站扩建工程、220kVXX变电站工程、220kVXX变电站改造工程等多个项目。以上每一工程在质量上均满足设计要求,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并达标投产送电一次成功,特别是1000kV特高压南阳开关站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等许多方面收到了诸多业主的一致好评。

(2)共参加了以下变电站工程的集中检修;

参加了国网运行惠州鹅城换流站的2010年、2011年的检修,并担任技术总负责;参与1000kV南阳特高压变电站的全部两次检修,并担任保护专责专责工程师;参与国网运行灵宝换流站的多次检修,并担任保护专业专责 工程师。

(3)参加编制了变电工程“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 《2010年南阳开关站检修作业指导书》、《2010年灵宝换流站检修检修作业指导书》、《2010年惠州换流站检修检修作业指导书》、《2011年惠州换流站检修检修作业指导书》。

三、勤于钻研,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三年来,无论是作为变电站工程的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还是作为变电站工程的项目总技术负责人,我都是在技术上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每一项工作都做的精益求精。我所参与过的工程全部都是顺利地投入运行,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在日常的施工中,积极钻研专业技术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难得的宝贵经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参加的1000kV特高压南阳开关站工程被评为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工程。这些既是对我以前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以后工作的一种鞭策,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强化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公司争得更高的荣誉,创造更大的效益。

四、善于总结,技术管理标准化

积极响应公司科学管理标准化。根据多年变电工程的施工经验,认真总结变电工程的各种施工技术方案、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这些都促进了施工技术管理标准化。使变电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更到位。

五、集思广益,推广应用新技术

最近几年的变电施工过程中,运用了现代化的项目管理软件-P3E/C。我通过刻苦的学习,掌握了P3E/C的使用,利用P3软件建立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进度的控制从制定进度计划开始(制定了三级网络计划),根据施工经验、工程量、施工资源、施工能力和效率编制最科学的施工作业计划;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和初始施工计划编制的局限性,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差异,就定期对施工计划进行更新,进行进度、资源计划的对比、滚动调整,做到动态管理,达到保质、保量按合同工期完成检修任务的目的。

六、协调组织,弘扬团队精神

在工程施工中协调、组织、沟通和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负责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以来,特别强调发挥集体作用,弘扬团队精神;挖掘每个施工人员的潜能,发挥各自一技之长,是我的责任;面对近几年来施工工程多、任务重,工程施工人员又严重缺员的情况,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公司的各项施工任务,我通过加强继电保护班内部人员的合理搭配,发扬团结合作,紧密配合的团队精神,在充分挖掘集体潜力的基础上,对公司变电工程施工计划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圆满地完成了工程公司的各项施工任务。

七、积极参加导师带徒活动

我在工程中结合施工技术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向新来学员讲解,积极讲解、贯彻国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等新的技术要求,使越来越多的新员工称为技术骨干。积极参加公司的导师带徒活动,编写了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声情并茂地为新来员工进行讲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经我所带的新学员、徒弟都能独立工作。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虽然在继电保护专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也深知自己的知识有限,还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也会以本次技师申请为契机,不断的去完善自己,、把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毫无保留的贡献给班组成员,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继电保护调试人员。

为了适应电力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大胆探索新方法、新工艺,并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及时总结经验,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电力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此,我郑重递交继电保护工技师申请,请领导与专家审核!申请人:XXX 2012年08月26日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单位工作总结范文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xx年电网负荷增长快速,共24次刷新最高负荷历史记录。电网巨大的运行压力,对作为电网卫士的继电保护装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运行要求。为使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能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分公司全体继电保护工作者保持了高度的责任心,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按质按量完成了继电保护的维护、抢修、技改任务,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工作简况

一年来,继电保护人员精心维护、坚守岗位,及时、准确地处理了运行中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出现的异常问题。全年共计处理二次缺陷126项,节假日抢修42次,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设备运行指标文秘114版权所有

二)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检完成情况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每年一次的定期检验是继电保护工作的重点,对于防范事故、消除隐患、完善回路等具有积极作用。20xx年的继电保护定检工作已按计划100%完成。其中,完成主系统(包括110kv保护、主变、备自投、录波器、低周减载、dwk)装置定期校验224套,完成10kv系统(包括10kv馈线、站变、电容、消弧线圈、10kv母联、公共回路)装置定期校验692套。

通过定期校验,共发现并更换了存在隐患或已发生故障的保护插件39件,处理二次回路异常问题6次,处理ct二次回路绝缘降低缺陷8次,较好地消除了设备和二次回路存在的事故隐患。

四)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1.110kv线路保护共动作4次,正确动作4次,正确动作率100%,重合闸动作4次,重合成功2次,重合闸成功率为50%。

2.110kv线路备自投装置动作3次,正确动作3次,正确动作率100%。备自投装置的可靠运行对电网安全度夏和保证变电站连续供电起了应有的作用。

3.故障录波器动作一次,正确录波1次。

4.10kv保护动作855次,正确动作855次,正确动作率为100%;重合闸动作711次,重合成功511次,重合成功率为71.2%。

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状及运行情况分析

一)设备现状

供电分公司属下现有35座110kv变电站,各种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数量统计如下:

二)运行情况分析

1、isa系列保护:

isa保护是我公司使用面最广、运行时间最长的微机保护,主要型号有isa-

1、isa-1h、isa-200、isa-300四个系列,共计有主变保护44套,10kv保护(包括10kv母联保护)400套,低周减载装置2套。各型号的数量统计如下表:

isa-1保护1992-1996年间在我公司安装使用较多,至今共有24套主变保护、208套10kv保护在运行中。isa-1是最早期的数码管微机保护,大部分运行时间已接近十年,保护插件内的元器件已逐渐老化,插件故障率明显偏高。20xx年,共有5套主变保护、41套10kv保护的电源插件和cpu插件发生故障需要更换。另外,isa-1保护的设计也存在不足,如其出口继电器设计在电源插件内,若电源插件发生故障,将可能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

isa-1保护的故障率逐年升高,运行维护成本不断加大,必须逐步进行淘汰。20xx年,调度中心已安排更换了oo站、oo站的isa-1保护,20xx年将结合四遥改造更换oo站的isa-1保护。

isa-351d、e是isa-1h型10kv保护的换代产品,分别在oo站安装了70套,但运行情况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电源插件和cpu插件的故障率较高。如小塘站自1999年投产至今,其10kv2、5段的28套isa-351e保护已有16块cpu插件因发生“eprom故障”需要更换。

20xx、20xx年的改造和扩建工程主要使用最新版的isa-351ea、351f型保护(351f型为测控一体化保护),共有106套。运行至今未发生保护故障的情况,但其配套使用的isa-301a型通讯管理机由于参数设置烦琐、软件运行不稳定已3次出现装置死机的现象。对于测控一体化的保护来说,通讯管理机死机意味着调度人员不能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且不能对10kv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因此,此缺陷将使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调度工作变得很被动。

isa-200、300主变保护在我公司共有18套,其运行状况较为稳定,但插件的硬件质量一般,特别是操作插件内的继电器较易损坏。小塘、民乐站20xx年已发生2次因主变保护操作插件问题而不能进行合闸操作的情况。

可见,深圳南自所的isa系列保护虽然经过多次改版、升级,但其硬件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2页

2、lfp(rcs)系列保护:

我公司从1999年开始使用南京南瑞继保公司的lfp-900及rcs-9000系列保护(rcs-9000是lfp-900的换代产品)。首先是使用在网内运行经验丰富、口碑较好的lfp-941型110kv线路保护取代ckj-4型集成保护,结果运行状况良好。于是,从20xx年开始引进该公司的测控一体化rcs-9000保护。至今,我公司共有332套lfp-900和rcs-9000系列保护在运行。其保护装置数量统计如下:

lfp(rcs)-941型110kv线路保护性能稳定、动作可靠性高、自检功能完善、插件工艺水平好,在我公司运行3年多未发生误动、拒动的情况,只有2套保护因cpu故障而更换插件。

rcs-9000主变保护运行较稳定,至今未发生过设备故障。

南京南瑞继保公司过去一直以开发、生产高压系统继电保护产品为主,20xx年才推出配置低压电网保护装置的rcs-9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因此,其低压系统保护装置的质量水平不如主系统保护装置。

20xx年在我公司oo等站安装的rcs-900010kv保护两年多来的运行状况并不理想。出现较多的问题主要是电源插件内的双位置继电器hhj和“保护动作”等信号接点容易损坏,oo站在20xx年的保护定检中已因此而更换了7块插件。

另外,与rcs-9000综合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的rcs-9692通讯管理机运行不够稳定,较易发生保护与rtu的通讯中断故障。金沙、盐步站的rcs-9692已因硬件故障更换了3块插件和部分通讯口的芯片。

20xx、20xx年生产的rcs-9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于oo等站)对硬件进行了改进,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以上问题已基本不再出现。

总的来说,rcs-9000保护运行稳定,硬件使用较先进的表贴工艺,软件设计合理,厂家售后服务到位,是运行情况较好的保护系列。

3、四方公司的csc20xx综合自动化系统

我公司oo站使用的是经省公司招标进网的广州四方公司的csc20xx综合自动化系统。从20xx年12月和20xx年8月oo站先后投产至今,两站的保护装置运行基本稳定,未发生设备故障。

但从设备投产前调试所出现的问题看,csc20xx保护的软、硬件水平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有:

(1)插件质量差,工艺粗糙。夏教站调试时,就发现主变保护及10kv保护装置普遍存在插件插槽缺少或松动、vfc芯片松脱、装置背板接线松动、面板复归按钮易坏等现象,后经厂家专门派人处理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2)部分保护的软件设计不合理。如主变过负荷功能由差动保护实现、10kv馈线的零序保护只能选择告警或退出(选择跳闸功能则需要更换保护程序)、110kv线路备自投没有低周闭锁功能等。

(3)控制回路通过外加操作箱实现,完全脱离保护装置。控制回路的监测只能通过操作箱内的twj、hwj继电器实现,而不能通过保护自检完成,降低了控制回路的可靠性。另外,该操作箱由广州四方邦德公司自行生产(广州四方是北京四方的分公司),其工艺水平必然比不上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过关仍需时间验证。

(4)保护定值的控制字设置过于复杂、不够直观,不便于定值的整定、核对和更改。

(5)保护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过小,不方便查看,且界面不够友好。

四方公司的产品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其先进性,如通讯网络采用以太网、lonworks方式,继保工程师站的设立等。但产品硬件质量的问题将是制约该公司产品在我公司全面推广的主要因素。

另外,广州四方邦德公司作为北京四方公司的分公司,主要进行图纸设计、工程调试、售后维护等工作,并无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其产品研发力量主要依托北京四方公司。因此,用户工程的资料存档、保护程序管理和备品备件配置等均须由北京四方公司完成。

4、dlp保护:

美国ge公司的dlp-a、c为早期的110kv线路保护,1992-1997年,我公司共安装了40套该型号的保护。1999年,00站新建工程中,又与西门子综合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了5套dlp-d型110kv线路保护。

dlp保护的优点是精度准确、硬件工艺水平高,其九十年代产品的工艺水平甚至比现在国产保护的工艺还要好。缺点是分立元件多,需外加继电器实现同期合闸、重合闸、后加速等功能,使动作可靠性降低。另外,由于通讯规约的限制,该保护与我公司使用面最广的dr-20xx、gr-90型rtu均无法实现通讯,只能通过硬接点方式上送保护信号。

由于保护运行年限长,dlp-a、c型保护插件内的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已经加快,20xx年,共有2块电源插件、1块a/d转换插件故障,20xx年则有3块电源插件发生故障。

另外,美国ge公司现已不生产dlp-a、c型的保护装置,发生故障的插件需经代理商检测后再辗转回厂维修,手续烦琐,且保护备品备件的购买也相当困难。为此,调度中心已计划逐步淘汰此型号的保护,在此类保护未全部淘汰前,将利用更换下来的装置作为备品备件以应付不时之需。20xx年,已将00站的dlp-c保护更换为rcs-941a保护。

5、西门子sel、a等进口保护:

我公司使用的进口保护数量统计如下表:

从多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进口保护装置的硬件质量高、保护精度准确、出口回路可靠、装置故障率低,运情况行较稳定。

进口保护难以解决的主要是通讯问题。由于通讯规约的差异,进口保护与国产rtu一般较难实现保护报文的收发,如a的保护只能以硬接点方式发送保护动作信息;sel-300保护只能通过sel-2020通讯管理机进行通讯。这既不利于调度人员全面掌握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也由于现场遥信信号增多,使二次回路变得复杂。

另外,进口保护备品备件的购置也是一个难题。进口保护一般由经销商代理,而代理商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根本无法有效建立用户的档案库,而这正是用户若干年后购置备品备件的依据。所以,运行多年的进口保护一般较难购买到相同型号、相同版本的备品备件。

鉴于以上原因,且国产微机保护的可靠性、兼容性已相当高,建议今后设备选型时不再考虑进口保护装置。

7、备自投装置

我公司共有30个变电站安装了32套备自投装置,各型号的数量统计如下:

isa-258是我公司使用最多的备自投装置,其动作逻辑合理、功能完善、动作可靠,且程序软件中具有低周闭锁功能,符合我公司的运行方式要求。缺点是装置插件故障率偏高,20xx年,罗村、盐步、海北站的isa备自投装置共有3块cpu插件和1块电源插件发生故障。

rcs-9652备自投装置硬件质量较好、精度准确、运行可靠,缺点是低周闭锁功能需要外加继电器实现,既增加了回路的复杂性,也降低了该功能的可靠性。

c-21a备自投装置的逻辑为可编程设计,通过调试人员编程可适应多种运行方式。这样虽然增加了备自投装置的灵活性,但同时也降低了其可靠性,因为逻辑程序由厂家人员在现场编写、修改,既没有对程序进行固化,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动模试验,受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其合理性必然降低,而程序修改的随意性也相应增大。

备自投装置关系到变电站供电的连续性,是保证用户正常供电的重要设备,选型时应以硬件可靠、逻辑简单、程序合理直观为主,尽量避免使用灵活性过大、人工编程过多的备自投装置。

8、故障录波器

我公司已有11个变电站安装了故障录波器,其分布情况如下:

1997年安装的5套录波器经过多年的运行,已出现设备老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零漂和启动量误差偏大。如20xx年里水站录波器定检时,发现其cpu3的第十路模拟量通道的零漂达95ma,而a相电压突变量启动值误差达5v。

(2)电源件和vfc插件极易损坏。20xx年,已有8块电源插件和2块vfc插件故障需要更换。

(3)后台机故障率高。松岗、狮山站录波器的后台机由于显示器和硬盘故障不能正常接收录波数据,已更换新的后台机。

以上现象表明,早期安装的故障录波器的运行状况已逐年下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安装在枢纽变电站的录波器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若不能有效启动录波,将失去其对电网的监测作用。因此,必须考虑尽快更换以上5套故障录波装置。

三.认真落实反措,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20xx年,我们根据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法,努力提高继电保护运行水平,全年共完成反措项目7项。

一)110kv线路备自投功能完善

根据佛山供电分公司调度中心的要求,为确保低周减载装置能正确有效地切除负荷,我们对xx10个变电站的isa-258al型110kv线路备自投装置的程序进行了升级,在装置中增加“低周闭锁备自投”逻辑功能。同时,在黄岐、联新站的rcs-9652型110kv线路备自投装置屏增加检测110kv线路电压的低频继电器,并相应增加了“低周闭锁”压板和回路。

二)针对isa-1保护装置故障率偏高,且其出口继电器故障后不能自检告警的问题,我们在20xx年的定检方案中对isa-1保护的电源插件状况和跳闸出口继电器及其配线的连接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有异常时立即更换。结果,共发现18块电源插件存在缺陷。

三)认真组织各专业学习各级安全事故通报,积极落实通报中的反事故措施,针对通报中出现的问题,自觉联系自身实际,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如:广电集团第24期《安全运行简报》的事故通报中,提到由于lfp-941j型距离保护的程序存在缺陷,导致韶关供电分公司的一条110kv线路重合闸后由于保护拒动造成越级跳闸的事故。联系到我分公司的情况,发现xx站110kvxx线的距离保护同样是lfp-941j型,于是马上联系南京南瑞继保公司将升级后的新版程序邮寄到我公司,并安排时间对红大线的保护程序进行了更换。在同一期的简报中,还提到清远供电分公司一台北京四方公司的csr-22a主变本体保护由于二极管击穿而导致主变保护跳闸的事故,于是,对我公司夏教、横江变电站运行中的4台csr-22a型主变本体保护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使用的均为四方公司针对此问题而改进后的硬件版本,不存在二极管可能击穿的问题。

四.改善设备运行状况,开展技术改造工作

20xx年,继电保护专业共完成技改项目13项。通过淘汰部分运行年限较长、故障率较高的保护设备,并在部分变电站新装10kv母联保护和故障录波器装置,有效改善了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主要技改项目包括:

1、安排更换了xx站的dlp-c型110kv线路保护。文秘114版权所有

2、更换了xx的电磁型主变保护、xx站的isa-1型主变保护、xx站的isa-1型主变和10kv保护及xx站isa-1型10kv保护。

3、为有效提高电网的监控和故障记录能力,分别在xx5个枢纽变电站安装了故障录波器。

4、为提高10kv馈线近端故障的后备保护能力,增加10kv母线的主保护设备,改变10kv母线故障时只依赖主变后备保护切除故障的现状,调度中心从20xx年开始逐步在10kv母联开关上安装保护装置。20xx年,分别在xx等9个变电站的10kv母联开关上安装了保护装置。至此,我公司所有10kv母联开关均已安装了独立的保护装置。

五.发现存在问题,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1.技改工程、保护定检等工作现场的安全问题仍需加强。由于旧站改造、保护定检等工作现场均有运行设备,且现场的联跳回路复杂,工作中安全措施不足够或工作人员稍有麻痹大意都有可能引起运行设备跳闸停电的事故。因此,如何从制度上、技术上、思想上保证工程调试现场的安全是今后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工程验收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次设备安装验收项目和验收表格仍需进一步完善。调度中心针对工程现场已制订了一份详细的验收表格,但由于各变电站现场实际情况不同,此验收表格仍需在实际执行中不断滚动修编,逐步完善,以形成规范化的标准文本。

3.在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反措工作中,对二次回路进行小改造时,往往只是改动

一、两根接线,回路改动量很小,若要求设计室同步提供相应的二次图纸有一定困难。因此,对于此类回路改动,一般是将改动部分直接画在现场图纸上。但回路改动后,其相关图纸及更改方案的存档若不及时,则会给以后的维护工作带来困难。因此,今后需加强此类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保证改动前有人审核签名,改动后有人跟踪存档。

4.根据广电集团和佛山供电分公司的计划,20xx年将逐步推行设备规范化检修abc,这对于规范设备检修流程和试验方法、提高设备的状态检修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每种型号保护装置的规范化检修文本由不同分公司编制,其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在我公司现场的可操作性仍有待检验,而我公司继保专业已根据各变电站设备状况制订了详细的定检方案,因此,如何协调《佛山供电分公司20xx年定检方案》与规范化检修文本的差异,保证规范化检修率与定检完成率均按指标完成,将是20xx年继保定检工作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六.展望20xx年,未雨绸缪早准备

1.保证定检质量,落实反事故措施。根据反措要求,对20xx年8月前投运的所有南京南瑞继保电气公司的lfp-941a保护版本进行升级,以改善该保护的程序逻辑。

2.针对目前紧张的供电形势,将低频减载、备自投等自动装置的校验列为20xx年定检工作的重点,提前制订有针对性的试验方案并抓紧落实,做到早安排、早准备,以保证安全自动装置健康可靠运行。

3.改进部分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联跳和闭锁回路,提高装置的动作可靠性,减少装置拒动、误闭锁的可能性。如改进xx等站的110kv线路联跳电厂线开关的回路,取消各站备自投装置的刀闸闭锁回路,增加穆院站备自投装置的“低周闭锁”投入压板等。

4.加深继保人员对技改工程的介入深度。从技改项目立项批复就确定项目负责人,由负责人全程跟踪项目的图纸设计、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合同签订、进度安排、现场施工、竣工图纸编制等流程,并成立施工图纸审核小组,严把设计关,保证图纸与施工现场的一致性,确保技改工程能够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地开展。

5.加强继电保护设备缺陷的跟踪和处理。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缺陷的分类、整理、统计,掌握第一手的设备运行状况资料,并形成综合性的评价意见,为今后的设备选型、技改立项、设备运行分析提供有力依据。

6.加强对保护型号、程序版本、装置密码等基础资料的收集、更新工作,保证随时掌握所有二次设备的基本信息,为专业工作提供有用的资料支持。

7.建立继电保护技改项目库。通过评价分析、缺陷统计等基础数据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排序,按顺序制订改造计划,逐步淘汰运行时间长、故障率高、可靠性降低的保护装置。

8.修编各类二次设备的订货、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书,并装订成册,为二次设备订货、施工图纸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调试验收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

9.滚动修编、不断完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验收表格,逐步完善工程验收、调试的项目和流程,实现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10.加强备品备件的管理。指定两名兼职仓管员,专门负责定期对备品备件进行试验、统计、故障插件返修及出入仓登记,保证抢修备品充足且可用。电力继电保护专业个人技术总结

[日期:2009-12-17] 来源:贵州电力网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本人于2001年6月毕业于..电力学校,所学专业为发电厂及电力自动化。后分配至..市供电公司,于2001年12月7日在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至今,已年满四年。通过公司组织安排进行了入局教育培训,后工区组织进行二级教育培训,在2002年3月进入电气修试工区继电保护班,在班组进行了班组教育

培训,这几年来在身边师傅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做了一些专业技术工作,现做如下介绍:

2002年期间:第一次跟随师傅参加现场实践工作,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110kv新添变电站春季检修工作;参加了新建110kv安定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安定变电站110kv部分采用先进gis室内一次设备,全站实现无人值班站;参加了110kv新添变电站技改工程工作,实现保护微机化改造;参加了35kv内官变电站、宁远变电站、阳坡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站的改造工作;期间,一直参加其他各变电站的消缺工作。在期间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条文;在这一年工作中,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有了系统地初步认识,会合理使用常用工具和专业工具,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正确选用测量仪表、仪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能正确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继电保护有关规程,会按整定值通知单整定各种继电器,能正确执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整定通知单中的跨线连接和连片投切等各项要求措施。

2003年期间正值“非典”:我随工区师傅及工区领导、公司领导参加了110kv漳县变电站新增#2主变、四条110kv线路保护装置、10kv线路保护、母差装置、低周减载装置、35kv和10kv母联备投装置安装调试工作,期间,现场有新旧设备并存现象,对保护知识有机会全方位认识。在工程验收阶段,漳县遇到了暴雨遭遇洪水,我施工人员在公司领导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抢险工作,使电力设备完好无损,本人也受到公司表扬;参加了新建110kv洮阳变电站综自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参加了各变电站消缺工作;在这一年中,对继电保护知识有了更进一步掌握,能进行简单的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和变比计算,能看懂控制信号、测量、以及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等二次回路图,并能熟练地按图查线,判断其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能核查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报告填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能正确执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内容,处理回路缺陷,对发生的一般故障能调查、分析和处理。

2007年期间:参加了..330kv变电站的验收工作,..330kv变电站是我公司首座33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使我有机会认识学习,对高电压等级更深入学习电气知识;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gis室内一次设备及其二次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在这一年中,对继电保护工作已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技术。

2008年期间: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通渭变电站、漳县变电站的旧直流系统的电池更换工作;参加了110kv渭源变电站、高崖变电站的低周减载安装调试工作;参加了110kv洮阳变电站110kv线路新增、母联保护装置安装调试及投运工作,在这工作中,我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独立完成工程负责人应该掌握的。在这一年当中,有了独立负责一项普通工程的能力。

2009年,刚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新添变电站、洮阳变电站的春检工作任务。在这新的一年中,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更成熟、技术更全面、思想更先进,在今年公司会议精神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作为抓安全、保稳定的工作主线,摆在2006年各项工作的首位,这一主线使自己在这新的一年内有更突出的表现。

在这工作的几年中,我对继电保护工作应知应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已掌握,对继电保护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有了一定的经验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任务中,还是继续向师傅们虚心请教、刻苦钻研继电保护知识,使自己在继电保护工作岗位上发挥得更出色。

在这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我作为一名..供电公司普通电力工人、合格的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在此申请继电保护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望公司职称工作小组领导审查,并希望审查通过,给予鼓励!

此致!

专业保护 篇3

和汽车工程师、建筑师、桥梁设计师这些大家熟悉的“攻城狮”相比,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名号”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比较陌生了。其实,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工作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说我们居住的房子、各种类型的工厂等,几乎一切建筑设施,在建造前都需要得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亲笔签名”才能批准建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多半出身于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环境保护相关的部分专业。(此处仅列出适合理科生报考的专业,文科生请留意《求学》文科版)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翻开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我们可以看到,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下,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4门基本专业,环境保护设备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质科学与技术3门特设专业。本文主要介绍前面4门基本专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个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办学规模情况,同一专业名称下,各院校的专业侧重和课程安排上会有一定差异,考生需多加留意。

环境工程:顾名思义,环境工程是一门借助工程、规划和管理等手段措施,控制污染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专业。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工程等专业有一定的共通点,其课程设置上也偏向工程实践,如给水工程、排水管道工程、环境工程系统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水泵与泵站设计、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环境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分析与评价、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等。(以上专业课程来自天津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介绍,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请移步学校官网)

该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环境科学:细心的同学一定已经发现,环境科学与上述的环境工程在字面上仅两字之差。是的,环境科学就重在“科学”二字上,因为环境科学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研究体系。环境科学自诞生起就是门交叉性学科,既包括基础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环境毒理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等自然科学,又含有环境管理与规划、环保法等社会科学。一句话概括:环境科学更加偏重理论,对该专业学生的化学、数学基础功底要求较高。

该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可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环境科学与工程:介绍到这,感觉有点像在玩文字游戏。好吧,由于本科阶段的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差别不是很大,因此有不少院校在本科招生时是按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在入学两年后再分流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或者干脆不分流,直接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环境领域研究型高层次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比如上海交通大学。

该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环境生态工程:在四川农业大学关于该专业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环境科学、生态学、工程设计、生态规划、工程概预算及工程监理、监测与污染生态诊断、生态污染控制、污染生态恢复工程等字样,回头再看看该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环境生态工程、生态规划、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微生物学、水土保持工程、环境信息系统、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从上不难看出,环境生态工程在生态和生物上的学习是前面三个专业无法比拟的,对生物和环境都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该专业!

该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以上四个专业的共同特点是综合性强,你会发现学习的范围很广,别的专业的同学聊点什么你都能掺和一下。需要提醒考生的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同时大量的知识内容也是需要学生背记的。

就业及前景

目前,虽然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不是很理想,但在民众的高度关注下,今年两会上,环保问题相关的提案受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不再只是空头口号。有了民众积极地参与,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持,现在差的就是兢兢业业的环保工作者了。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的走向大体可分为这4种:政府部门、科研与教学机构、设计及施工单位、国企环保机构及私营环保公司。

政府部门

这里指的是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管理职能部门,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城市规划局、国土局等。有志进入这些部门工作的同学需参加公务员考试。当然,由于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环保部门所承担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入行前要有心理准备。

科研与教学机构

这里指的是各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各级环保研究所、各大高校和职业学校等。相信大家看到了“科研”二字,就应该明白此类工作的性质重在科学技术研究。比如“复合固废微晶玻璃的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对环保政策响应研究”这类与环保有关的课题,就是由各大研究院和高校的科研项目来完成。同时,这些研究在发展成熟后便可能会投入工程应用,所以这也说明环境“工程”和“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想进入科研与教学机构,就需要有较高的学历,以及良好的学术能力和创造力。科研路漫漫,能潜心钻研的同学可选择这条路。此外,这个方向和环境科学专业关系最大,所以在本科专业选择上可以有所偏重。

设计及施工单位

如各市政设计院、环保设计院或者中建这种公司下属的设计院、工程局等。这些单位普遍都需要能在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等方面能迅速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设计及施工单位可以说是离工程实践最近的一个方向,缺点就是工作环境较为辛苦。此类工作起薪中等,加班补助较为可观,且员工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工资会有较大涨幅,属于典型的“越老越值钱”的工种。

国企环保机构及私营环保公司

此类机构多为污水填埋场、垃圾处理厂等国企,也有环境影响评价公司等私企,对学历要求不是很高。此就业方向直接与环保问题打交道,可以说是与“环境保护”关系最密切的一类了。毕业生多在项目环境评价、环境修复设计、环保设备运行方面发光发热。不过,这类工作要求毕业生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所以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较好的交际能力也会给你加分哦。

环境影响评价公司的特点是竞争较激烈,但个人提升空间相应也大。毕业生做几年技术活后可考虑转战业务方向。此类工作起薪较一般,工作环境一般,但同时也是“土豪”高发地,工作灵活性较大,适合有理想有抱负想闯一闯的毕业生。污水处理厂等国企待遇较为稳定,适合追求安稳型生活的毕业生。

此外,如果你能考上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保护工程师、环境保护设备工程师,那自然就会成为各大企事业的“座上宾”。

其他环境保护相关专业

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并非只有以上提到的7种。翻开现在依然适用的,原人事部、原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联合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中的附件1:

俄罗斯立法保护教师专业发展权利 篇4

据俄罗斯基础教育门户网2009年12月7日报道, 俄罗斯的中小学教师必须保证至少每5年参加1次职业培训, 以提高专业素质。

为了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日前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正在讨论修改俄罗斯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国家杜马教育委员会主席, 法案修订的倡议者格里戈利·巴雷欣 (ГригорийБа-лыхин) 指出:“目前的种种现实情况迫切要求俄罗斯用法律的形式保障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权利。对此, 我们有必要在联邦教育法中直接规定, 至少每5年接受1次职业再培训或者进修, 以提高专业素质。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拥有的权利。令人遗憾的是, 虽然相应法律明确规定了教育工作者接受职业培训的时间, 但是有些学校并不重视对教师进行及时的培训。”

2009年11月1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曾致函联邦议会, 强调要重视社会教育事业, 将个体培养成面向高科技社会的、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的身心健康的人。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 教师要首先学会学习, 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还生活在落后的年代, 他们又如何去教育新时代的儿童呢?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办法 篇5

一、总则

二、继电保护专业管理

三、固定工作

四、设备管理

五、定值管理

六、大修技改管理

七、安全管理

八、缺陷管理

九、技术监督管理

十、培训管理

十一、技术资料管理

继电保护标准管理办法

Q/JCGD-204.03-2004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金昌电网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依据国家《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标准等文件,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2 我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的装置的管理工作在公司生产副经理、公司总工的直接领导下,由生技部、调度通信中心、修试工区、变电工区、分工负责。

1.3 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均应熟悉本办法并遵照执行。1.4 本办法的解释归生产技术部。2 管理机构与职责

应完成控制以下各项指标任务 ——保护正确功率 ——录波完好率 ——完检计划完成率 ——保护投入率 ——消缺率

以上各项指标满足上级要求

我公司继电保护专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2.1 成立金昌供电公司继电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生产副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成 员:生产技术部主任、生产技术部副主任、生产技术部保护专责调度通信中心主任、副主任、保护整定完计算专责、修试工区主任、副主任、保护班长、变电工区主任、副主任。

2.1.1 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2.1.1.1 宣传贯彻执行上级继电保护各项法规、制度、规程和规定。

2.1.1.2 指导、检查、考核我公司的继电保护工作。2.1.1.3 组织审定我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发展规划。

2.1.1.4 组织审定我公司继电保护配置和选型原则。2.1.1.5 组织审定我公司继电保护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各项工作计划。

2.1.1.6 组织审定、继电保护运行整定方案。2.1.1.7 组织调查分析,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2.1.1.8 决定我公司继电保护工作的奖惩。

2.1.1.9 组织评审我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的技术比赛,负责按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2.2 我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归口生产技术部,负责全网继电保护管理生产技术部设专责负责我公司继电保护日常管理工作,生技部保护专责岗位职责如下:

2.2.1 贯彻执行国网公司西北网公司、省公司领导颁布的制度规程及规定。

2.2.2 负责管理管辖范围继电保护技术管理装置的运行维护定期检验,定值更改设备缺陷管理。2.2.3 及时完成固定工作。2.2.4 负责继电保护日常管理工作。

2.2.5 负责网内设备事故和继电保护装置不正确运行行为检查事故调查、分析、评价。

2.2.6 参与金昌电网发展规划讨论参加新建、扩建工程保护设计安全稳定方案,试验方案,反事故技术措施,技术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审查。

2.2.7 组织开展继电保护专业标准化评比,技术比武,技术革新及新技术标准应用活动。

2.2.8 经常深入运行和基建工程现场,了解继电保护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更改措施组织参加新安装保护装置的竣工验收,把好设备安装调试质量关。2.2.9 协调解决对侧公司、厂保护统一检验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及两侧保护对调问题。

2.3 调度中心设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专责一名,主要职责为: 2.3.1 负责金昌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2.3.2 编制保护整定方案及运行说明,审查金昌电网分 继电保护定值。

2.3.3 负责网内继电保护的运行分析及统计、总结。2.4 修试工区设保护班、变电工区具体落实继电保护相关工作任务。

修试工区负责继电保护的正常维护检验定期调试、安装缺陷处理、大修、技改工作。

变电工区负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时反映,设备运行情况及设备缺陷。

贯彻执行反事故措施和防止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相关措施,提高继电保护运行水平。

建立会合实际的技术资料档案和图纸资料,做好继电保护图纸做机 管理工作。

参加保护专业规程制度的修编工作。做好继电保护专用仪表、试难设备工具的维护和保管,保证准确良好,改进试验方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专业管理完成以下固定工作。

⑴上继电保护工作总结(1月20日前)⑵本继电保护工作计划(1月20日前)

⑶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完检计划(1月20日前)⑷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反措计划 ⑸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技改计划 ⑹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整定方案 ⑺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半年运行分析 ⑻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半年专业检查 ⑼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全年专业工作检查 ⑽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月度分析报表 ⑾完成本年大修工作 ⑿完成本年技改工作。4 继电保护设备管理

设备检修维护应坚持“五查”“六复核”即:“五查”查二次回路、查检验管理、查运行规定、查软件版本、查保护整定。

4.1 建立完善的设备台帐,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备台帐应有以下内容,由保护班建立。

技术资料(图纸、说明书)定值通知单 装置调试报告 大修记录及报告 动作统计记录

重大缺陷登记及处理记录

设备定级评定表、设备定级汇总表

4.2 设备应按《甘肃电网继电保护设备定级管理标准》进行设备定级,完善《设备定级评定表》、《设备定级汇总表》每年12月10日由保护班完成《设备定级汇总表》报生技部审批。我公司继电保护设备定级流程为:继电保护班→继电保护专责审核→总工审定→报省公司继电保护科 4.3 继电保护机构管理设备范围

4.3.1 继电保护装置:变压器、母线、线路、电容器、电抗器的保护装置。

4.3.2 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自动重合闸、备自投装置、低频减载、低频低压自动装置、故障录波器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及其它保证系统稳定的自动装置

4.3.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各种智能设备及与监控系统的接口继电保护装置,当地监控主站,维护工程师站,录波工程师统筹。

4.3.4 控制屏,中央信号并与继电保护有关的继电器和元件。

4.3.5 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接线 二次侧端子开始有关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

从继电保护直流分路熔断器开始 有关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

从保护装置的控制屏和中央信号屏间的直流回路继电保护装置出口端子回来 断路器机构箱端子排的二次回路。

计量、测量二次回路KKTA、TV二次侧端子至计量、测量仪表的在屏端子接进线端。

继电保护专用的高频通道及回路。

4.4 对运行中或准备投运的继电保护装置,应按部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进行定期检验。4.5 装置定期检验应按制订的全年检验计划执行,装置检验调试报告应在检验后20天内报送生技部,保护试验报告一式二份,经生技部审签后一份送到单位一份由保护班保存。

4.6 保护班应制定设备大修周期表,设备大修周期表要及时补充修订、符合实际。

4.7 保护班应有继电保护运行分析记录,对设备存在的主要典型缺陷进行分析,对装置动作情况进行分析,110KV及以上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必须有分析记录。

4.8 试验报告格式应标准化,内容全面、项目齐全。5 定值管理

5.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由调度中心负责,结合金昌电力系统的变化,及时整定下发新投装置定值,及时核算运行装置整定值,并每年3月1日前完成全年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及运行说明的编制。

5.2 定值单一式五份,按照计算→复核→审核→主管流程签字方可生效。执行后的定值单一份由运行单位存档,一份由调度所存档,一份由保护班存档,一份由生技部存档,一份由整定计算专责存档。

5.3 定值单的存档应以变电站分类保存,各站定值单应有定值单。大修技改工程管理

6.1 继电保护大修技改按下达的大修技改计划执行。6.2 大修、技改项目的确定按照修试工区→生技部→大修技改审核会议的流程决定。

6.3 大修技改要以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出设备技术水平,提高设备正确动作 为目的,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技术。6.4 技改工程坚持工程管理办法技改工程必须进行设计,施工方案审查、竣工验收、工程结算。7 安全管理

7.1 继电保护管理要不断提高装置的正确动作防止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7.2 继电保护现场工作必须按照《安规》《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进行。

7.3 110KV重要设备如母差保护等,220KV及以上保护装置的工作必须填写“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应有三项措施。8 技术资料管理 8.1 保护班必须以下资料

·各站装置固定相符的竣工图纸各设备技术资料 ·各站定值单 ·现场工作记录 ·试验报告 ·录波器分析资料 ·相关规程制度 ·各站系统图纸

7.2 调度中心必须有以下资料

·电网一次系统图 ·保护配置图 ·设备技术资料 ·各站定值单

·系统正、负零序阻抗图 ·运行分析统计资料

专业保护 篇6

[摘 要]植物保护专业是国家农科教育的长线专业,是培养“植物医生”的专业。进行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可以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以期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植物保护 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56-02

宁夏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建立于1984年,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培养了近千名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宁夏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学科专业。但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乡镇机构人事调整,农技推广站所合并,乡镇植保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对新毕业的学生基本没有需求,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遇到困难,部分学校植保专业的招生受到影响。另外,与农业相关的各类公司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型复合实用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最为看重的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1]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2009年起开展了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同时,实践教学也进一步推动了理论教学的发展。[2] [3]

专业要生存就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4],实践教学的目标逐渐由科研能力主题型向农业生产实践型转变,有利于毕业生逐渐向生产服务一线转移,能够贴近市场需求。为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环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力培养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5] [6]植物保护专业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为契机,进行了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教改目标与实施方案

目标:

构建植物保护综合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多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建成验证、综合、研究、创新以及科研活动等实践教学平台,形成“自主、开放、创新”的实习实践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独立选题设计、归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方案:

1.教师集体讨论实践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模式。

2.搭建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平台(提供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和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教师科研)。

3.除必修实验外均为师生互选。

4.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5.实践活动的结果形式(实验、实习报告、科技论文、标本等)。

6.实践教学的反馈(教师、学生的收获)。

方案说明:

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走出去的做法,直接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中进行调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病、虫、草、鼠害对农林植物的危害,并请经验丰富的植保技术人员对宁夏农业病、虫、草、鼠害基本情况做介绍和实际指导。

建立综合实习实践教学模式。过去学生进行课程实习的做法是主要课程都安排有教学实习,但是每门课程实习都是由任课教师单独带领学生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实习时间短,经费不足,实习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使学生对生产实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无法将所学知识完整有机的联系起来。面对这种情况,在专业课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将普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实习合并为植物保护综合实习(Ⅰ、Ⅱ),要求所有相关课程教师都要参与其中,通过一次教学实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如植物病,虫害分类、鉴定,农药稀释配制与施用,毒土制作,土壤消毒,种子种苗消毒,植物病原生物分离培养,主要作物病虫害如麦蚜、稻飞虱、玉米螟、稻瘟病、小麦锈病等的田间调查、综合防治等,通过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对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结合生产、科研安排综合实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果树等生产管理、病虫草鼠防治等主要技术环节等。这样既解决了经费紧张的矛盾,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量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区内相关单位合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动手能力的场所,既能弥补实验室教学的不足,又能为农户提供服务,力求产学研结合。

二、实施过程

1.根据课程特点和实习实验内容,教师做好总体方案和预案;

2.实验大纲以外开设的实验均由教师提供材料,师生互相选择,以科研试验为主;

3.综合实习:教师确定协调好实习地点,组织学生开展有序高效的实习实践活动;

4.毕业实习:围绕教师课题开展,结合农业产业中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进行实习工作;

5.撰写实习、实验报告。

三、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一)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专业意识

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不断接触病虫、杂草等植保实际问题,使得学生逐渐意识到所学专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破课程界限,构建综合性、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

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涵盖了农科基础课程综合实习(Ⅰ、Ⅱ)、植物保护综合实习(Ⅰ、Ⅱ)、毕业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实验等不同层次和必修、选修、综合性实验、开放实验和科技活动等模块,解决了以前课程实验相对分散,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孤立脱节,系统性差的困局,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广泛收集实验材料

结合专业实习特点,要求学生实习后上交一定量的病虫、杂草标本,采集的各种标本充实了教学标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标本室的收藏量。

(四)集中实习节约经费,科研项目助推教学

综合实习使得划拨的实习经费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少花钱、多做事;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经费均由科研经费支出,从而有效补充了实习经费。

(五)教师积极参与,师生能力共同提高

积极鼓励教师下点调研,招聘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教师在解决各种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时,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六)实践成果反哺基地

教师为教学实习基地单位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同时要求学生树立良好实习形象。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专业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从中得到相应的病虫害数据或解决办法,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各种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长期合作。

四、应用与推广

自2009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与实施以来,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环节不断完善,开设各类实验120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其中,综合实习3个,2008级、2009级、2011级共计85人参加了各类实践活动,学生在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综合分析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获得优秀实习生1人,优秀毕业论文2篇,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1项,获得一等奖1项,学生参与发表论文4篇,教师获各类教学奖10项,主持完成教改项目2项。每年采集昆虫标本近10000号,制作病害及杂草标本约500件,补充了教学用标本和科研用标本。学生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达20项,教师科研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保证。

[ 注 释 ]

[1] 王保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的深层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09-112.

[2] 饶家辉,王宏娟,张乃生.基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2):76-79.

[3] 李俊龙,徐翔,胡锋,等.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4] 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18-120.

[5] 纪宝成.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五大困境[J].中国高教研究,2013(5):4-8.

[6] 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9.

专业保护 篇7

围绕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东北农业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211 学校,率先把培养卓越农艺师及建立符合黑龙江省地域特色的农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十二五”本科教育的重点任务。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以及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项工作。植物保护专业是植物生产类的主干专业,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实训着手,积极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面临的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自1948 年建校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集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作为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多年来为植物保护领域的各个部门输送了一批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保护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培养模式已很难满足对新时代卓越农艺师的要求,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共有专业教师23 人,其中20 人具有博士学位,每年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人数大约有300 人左右,生师比基本符合教育部规定的14:1-18:1 的要求范围。尽管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结构,但是目前不同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及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大多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师对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

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当前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利于创新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学改革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进行教材立项、教育课题及精品课建设等大多是出于对评职晋级的要求,缺少踏踏实实的研究,难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也是制约卓越农艺师培养的一个要素。植物保护专业多数课程的讲授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过程,而多数青年老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培训,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比较少,所以缺乏实践经验,授课内容通常不能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满足不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在实践课程方面,由于授课内容烦琐、教师待遇低等原因使得目前承担本科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年教师。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能协调统一。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要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要能胜任与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四个方面的工作,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说代表了四种类型的能力。但学生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的个性,很少有人在四个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而实际上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则导致学生共性较多,没有个性,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缺乏学科交叉知识。培养规格与教学计划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相一致甚至背离的情况,致使制订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能起到培养本专业合格人才的目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复合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四方面内容:(1)校级公共课、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 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校级公共课、基础课及专业课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公共课和基础课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选修课的设置理论上是弥补公共课的不足,通过给学生提供多学科综合性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启迪学生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在真正操作时,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挑选剩下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学过程、内容及结果评价基本由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确定,缺乏各个层面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制订教学计划时由于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涵盖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全部实践能力培养范围,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基地建设薄弱

实践教学内容落后跟不上当代农业的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薄弱,植物保护专业在校内没有教学实习基地。农业科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更没办法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

1.实验室条件落后。经费不足是很多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具体问题,造成人均仪器设备拥有量较低,更新速度较慢或多年没有更新,仪器设备老化且不能满足实验教学分组的要求,只能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过程,导致实验内容无法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少,创新性实验匮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

2.实习基地偏少偏小,实习经费不足。校内实习基地面积小,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备,配套服务不健全,根本不能展示现代农业的整体状况,学生实习效果差;校外实习基地少,或者档次水平低,不能满足实习学生人数和质量的需求;实习经费不足,实习费用还是执行多年前的标准,导致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不得不压缩。

二、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设想及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本科教学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学校和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教学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下大力气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扭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在全校范围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师资动态管理体制,形成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正在逐步通过提高教师为本科授课待遇、提高教学工作在教师晋级中所占比重等方法,使从事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投身到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工作中。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历练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与其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深入探索。为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核心要素的教师就必须积极投入到课程、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实践中,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时俱进,加强历练。通过集体备课、定期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3.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外,在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下,必须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生产实践能力。 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的机会;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过程;建立学校与农业生产单位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合培养机制,选派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派出多名植物生产类专业青年教师到黑龙江省的多个县、乡镇挂职锻炼,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

(二)优化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就曾指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1]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践化,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要培养卓越农艺师,就必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植物保护专业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搭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课、公共课平台。结合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发展特点及趋势,设置符合实际需要,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具体方法如下。

1.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体的确定。在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制订时需要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征求包括用人单位、同行专家、毕业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地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融入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东北农业大学在启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体,明确了制订主体的任务内容。

2.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国内外现有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历史和现状对这些培养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国内、国外比较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符合国内外本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符合本地区域特点和卓越人才的具体要求,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继而形成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

3.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程序:由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全体教师讨论、修改→征求用人单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其他院校同行专家、毕业生意见和建议→方案修改、完善→ 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校审批→方案执行。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时,东北农业大学已在学校、学院和各个专业层面统一明确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为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4.建立系统的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2],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分两个部分:一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植物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向农业基层、农业生产一线进一步靠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设置三个具体的目标,即知识获得目标、技能训练目标、素质培养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把握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教学目标。在知识获得目标体系中应了解国情、省情、农情,熟悉农业、农村、农民,熟练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在技能训练目标中培养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同能力、创新能力; 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应包括以实验课为主的实验教学系列;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的实习系列;以专业劳动为主的劳动课系列;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系列。在实验教学系列中,实验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特点,体现目标体系的各个要点,并紧密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多样化,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在实习系列中着重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培养学生面对生产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社会实践系列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内容,为确立人生目标和工作目标奠定基础[3]。

(三)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农科教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实现卓越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意识、知识与训练的培养思路,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等多角度、多方位和多视野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条件的保障[4]。

一方面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加强公共实验中心的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物价上涨,适当提高原有学生实验经费标准。此外,建设完善的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是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鼓励学校、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这些单位的良好条件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专业保护 篇8

植物保护学科是我国各农业大学中创立最早的学科之一,以此学科为依托的植物保护专业(简称植保专业)是传统农学类主干专业之一,主要涵盖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是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生产与技术服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植保专业系列课程主要由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农业生产的更高要求,以现代科技武装、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高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已经替代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产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标准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近几年新兴的设施农业、都市农业、绿色农业、观赏农业等都对植物保护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植保专业应随之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改革,制定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专业培养计划,以进一步提高植物保护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满足农业生产和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植保专业人才之需要。

1 我校植保专业系列课程的开设与发展

自1958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立即开设了农学专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文革”结束后在农学系农学专业开设的与植物保护学相关的课程有植物病理学(70学时)、农业昆虫学(70学时)、杂草防除(30学时)和植物免疫学(50学时)。

学校考虑到黑龙江垦区对植保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1986年为黑龙江垦区开办了植保专科班。1988年经黑龙江省教委批准建立植保专业,同年招收第一届植保专业本科班。随着植保专业的设立和招生,设置了植保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后经几次修订形成目前的课程设置(表1~表3中同时列出了优化前课程设置)。

注:优化前课程设置资料源自“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下表同。

2 当前我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系列课程的设置状况

目前我校植保本科专业有植物保护1个方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见表1~表3的优化前课程。课程设置基本能满足植保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2.1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设置不合理,基础不突出

传统的植保学科分为病害和虫害,后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增加了草害和鼠害的内容。这就要求植保专业学习前要具有菌物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基础知识。

我校植保专业基础课设置为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农业微生物学等6门课程(见表1),课程设置明显偏重植物学知识,缺乏植保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应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植物病原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实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安排在专业必修课中,这几门课程在许多农业院校都是植保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应当进行优化调整,以加强专业基础的教育。

2.2 专业必修课程不充实,重点不显著

植物保护主要涉及的化学防治技术和植物检疫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没有体现(见表2),导致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植保专业教育的需要。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提升、整合和改造传统植保专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专业基础课中还应增开植物生物技术课程内容。

2.3 专业选修课程不丰富,特色不鲜明

植保专业设置之初,课程体系是在农学专业基础上围绕植保领域进行构建的,除了开设植保专业主干课外,同时开设了较多农学专业课程。如耕作栽培学等10门课程(见表3中下画直线课程),还开设了一些与植保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其他专业课程,如园艺学等6门课程(见表3中斜体课程)。课程设置明显偏重农学专业,植保专业知识不突出,不能很好地反映植保专业知识体系和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学到的植保知识不够系统和完整,不能满足社会对植保人才的需要。

目前应建立以现代农业为服务对象,兼顾都市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兴农业生产,以植保专业知识为中心的,相关课程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体系,突出植物保护特色。这样才利于培养宽口径、广适应的植保通才,为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鉴于我校植保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科的发展,适应学生毕业后就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3 我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系列课程设置的优化设想

针对我校植保本科专业系列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参照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植保专业开设时间较长的学校培养计划(内部资料,未发表),提出以下优化方案(见表1~表3中的优化后课程设置)。

3.1 增加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基础教学,夯实专业基础

将原专业必修课程中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改为专业基础课,加强了专业基础教育。将原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学合并改为植物学,植物学课程的设置既可涵盖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学中相关的主要内容,又可缩减不必要的课时,重点突出,学生容易掌握。

农业微生物改为微生物与植物病原学,在讲授微生物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全面、系统地介绍常见植物病原的种类,为学习植物病理学和农业病理学等专业课程奠定知识基础。增加了实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可为从事植物病虫害研究和预测、预报及防治等实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3.2 充实专业必修课程,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突出专业特色

将化学保护学改为农药学,增加植物检疫学和植物生物技术导论,解决原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因缺植物检疫和农药学内容而造成的不能满足就业需要的问题;植物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可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便于在研究和生产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专业选修课中与农学基础相关的课程合并改为农作物概论并列入专业必修课程,在强调学生对基本农业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去由于农学课程偏多,一些植保相关课程难以列入计划的问题。

3.3 扩展专业选修课程,拓宽专业知识范围,为学生日后发展和就业做好知识储备

根据农药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就业的需要,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开农药营销学,为从事农药领域工作奠定基础。根据城市生活需要增开城市昆虫、医学昆虫和鼠害防治。根据当前植保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增开植物病害田间识别与诊断、害虫综合治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植物采后病理学、种子病理学、杀菌剂应用基础、农药实用技术、分子植物病理学入门、昆虫遗传学、昆虫分类学和植保生物信息学等课程。

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植保领域的应用,将原来开设的常用数据软件包应用和C程序设计调整为植物保护计算机应用。根据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以及食品安全生产对植物保护知识的需要将原来开设的绿色食品生产调整为有机农业概论(见表3)。以扩大专业教育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后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或更大范围的就业工作做好知识储备。

删减了与植保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16门(表3中下划直线和斜体课程)。优化后的课程充分突出植物保护学科专业特色,满足了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汤金仪.我国植物保护体系和机构的历史沿革[J].中国植保导刊,2008,2:41~44

[2]姚安庆.植物保护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1:51~52

[3]樊东,赵奎军,张伟,等.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专业保护 篇9

关键词:生产实习,监督机制,改进措施

在高等农业教育中, 实践教学必须紧跟社会及时代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本文针对当前农业院校中植保专业生产实习的必要

性、改进措施进行了阐述, 并对实习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议。

生产实习监督机制改进措施

生产实习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环, 是学生学习生产技能, 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进行锻炼的好机会, 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大演练。实习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在生产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从而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 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夯实基础。

一、生产实习的必要性

1. 生产实习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植保专业的实验课很多是在实验室的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病、虫、草的标本, 与生产实践的病虫害的综合发生的表征有较大的差距。许多同学遇到生产问题感到不知所措, 甚至对农药的配兑都不会, 更别说为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诊断和“开处方”, 这也是目前在教学中一贯注重书本不注重操作所带来的后果。借助4个月生产实习, 学生可以掌握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发病特征等, 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大部分同学完全具备管理生产的能力。

2. 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生产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巩固理论知识, 为专业课学习准备感性知识的教学场所。通过生产实习, 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水平的了解, 明确本专业在社会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深刻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 对自己的专业以及个人的前途有深刻的认识。实习后的专业理论课教学是专业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 对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推动作用。因此, 生产实习和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并且相辅相成, 并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目的性。

3. 生产实习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

大学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而且要适应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利用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客观评价自我, 进行合理的定位, 能够根据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正视自己的能力, 调整发展目标和期望值, 克服好高骛远, 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另一方面, 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产实习改进的措施

1. 构建监督体系

针对新疆农科类生产实习时间长、季节性强、区域性明显等特点, 建立健全了由评价体系、督导体系和反馈体系组成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实施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控制。在实习过程中, 学院要求参与实习老师进行全程指导, 同时还与生产实习单位签订协议书的形式, 提供指导老师进行生产实践。实习前, 学院给每位同学都发了教师参与指导实习的考核表, 通过学生监督老师的指导情况。另外, 负责教学的领导会不定期的到各生产实习点检查老师的考勤。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保证了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建立良好的考评标准

虽然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 但在作物生产实习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别病、虫、草害的相关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而且还要求懂得主要作物栽培、施肥、浇水等农事操作技术。生产实习的考核指标力求灵活、新颖、多样, 加大过程考核, 同时专业方向比重占大部分。作物栽培与管理、试验记录、作物病虫试验报告、作物生产总结报告、出勤率等均列入了考核指标, 并且比重不同。最终的成绩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按4个部分进行考核:作物种植及管理占30%;作物病虫试验报告 (2至4次) 占25%;作物生产总结报告占25%;出勤率占20%。实习的时间正好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保证了学生对农事操作过程的熟悉、更加有利于对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了解并提出防治对策。

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农林院校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 专业课课堂教学学时数的减少, 实践教学课时数占得比重变大了。石河子大学植保专业作物生产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 (每年4月-8月) , 这期间正值各种作物生长及其病虫害发生的时期。通过实习, 本专业将深刻体会到病虫草害的危害对作物产量、质量带来的影响, 提高学生对“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3. 狠抓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严格考核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长期、巩固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是提高生产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方面, 学校注重农科大学生试验农场的建设, 建立了1万亩的石河子大学试验农场;另一方面, 为了使学生在踏入社会前既能够获得锻炼的机会, 又要保证实习的质量, 学校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在实习前对各实习单位进行严格的考核, 确定学生分配名额。考核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设施规范齐全, 主要指具有实习场所、科研设施的拥有量, 以及人员组成等应当满足实习的需要; (2) 技术指导有保证, 确保提供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3) 配套措施完善, 指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安全等良好的后勤保障。

针对校外实习单位, 加强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例如可以利用生产闲暇时间对校外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进行培训、考核, 或者在实习前期对需求实习生的单位进行严格考核, 确定其具备能够接受并指导实习学生的能力。

4. 优化实习教师队伍

目前, 农业高校专业教师面临着学历层次高, 理论水平高, 但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不敢走向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的尴尬局面, 这一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农科类大学生生产实习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急需要对作物生产教学实习师资队伍进行优化, 通过不同专业搭配, 老、中、青的教师结合, 保证生产教学实习师资队伍的质量。例如, 在一个教学周期中, 可以聘请退休的植保、农学老教授负责全程指导, 另外再派出3~4名青年教师参与实习, 形成一支“以老带新、以新为主”的稳定师资队伍, 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植物保护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的任务。

三、总结

生产实习是植保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 重视心理引导, 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树立起责任心;其次, 通过改进实习模式, 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 坚决执行科学管理, 规范学生、实习老师的个人行为等措施, 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 提高实习质量。最重要的是,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农科类高校应该紧密围绕着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教育体系目标去改革, 改变高校搞教学、培养人才, 科研单位搞研究;农业企业、行政部门搞推广相互独立的局面, 实现“三农”合作, 共同建设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兴利, 王玥, 田立国, 等.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科技信息, 2010, 27:8-9.

[2]李永忠, 杨焕文, 杨志新, 等.狠抓实习基地建设,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J].高等农业教育, 2001 (增刊) :91-92.

[3]吴义太, 姜丽.试论大学生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5) :157-158.

[4]王小平, 周兴苗, 朱芬, 等.植物保护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7-99.

专业保护 篇10

一、学分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特点

贵州大学在完全学分制下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学分167(第一课堂)+4(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的特点是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和个性课程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31.14%,学科大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4.85%,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38.02%,个性课程占总学分的5.99%。其中必修课学分不超过总学分的70%,选修课学分不能低于总学分的30%,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第二课堂为4个学分。

二、学分制下各类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体系的优化

学分制下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四类。其中通识课程分为思想政治类、军事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和通识拓展课程。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政治、外语、计算机等基本理论,还可扩展知识面,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学科大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主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扎实的数学、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选修课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的重要理论和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及科研论文的写作要点,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学科大类课程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掌握植物保护专业课程的理论和知识奠定了基础。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植物保护专业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识设为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动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药学概论”、“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药商品与应用”、“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学”、“作物学概论”、“土壤学”等课程。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能力。对于植物保护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时有限又不能设为必修课程的设为限定选修课程,如“农药残留分析”、“害虫生物防治”、“农业螨类学”、“植物免疫学”、“植物线虫学”、“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方法”等。个性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共设有27门个性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学习,进一步拓展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开阔视野。通过以上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分制下课程内容的改革

根据学分制下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教学任务重、时数少的特点,组织植物保护系教师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并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优化,促进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关联,增强课程中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基本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又具有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先进研究方法和优秀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新的知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和专业的现状,追踪专业前沿。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少而精,突出重要知识点,增大信息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普遍规律,在有限的教学期间,完成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并且可触类旁通。如“农业昆虫学”课程重点讲授目前农业生产中发生为害严重和有代表性的害虫,并且讲深讲透,使学生全面掌握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技术。而对次要的害虫,只讲其特殊性,通过启发学生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学的方式对该害虫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四、学分制下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分制下课程设置十分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图2): (1)构建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持续接受实践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一年级大学科的基础实践、农业技能训练;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创新实验及“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实习实践;三年级专业课“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药商品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实习,综合各学科知识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践和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论文与设计的撰写和答辩综合实践。上述体系构成综合的和不间断的一系列实践环节,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结合,课程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课内吸纳知识,课外延伸知识,课内训练思维,课外锻炼能力,并且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培养了科学素养,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开拓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了创造力,开阔了视野,发展了创新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2)积极推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对实验课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认真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整合优化实验课内容,每门课程除了验证性实验外,均开设了综合性实验,部分课程还开设了设计性实验,使实验课不仅培养学生过硬的基本技能,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由实验室主任审核后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活动。近年来,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开放了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天敌昆虫捕食能力的研究等数十个开放实验项目,为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4)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针对“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实验内容多,并且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形态特征观察的特点,首先由教师在实验室的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解,然后再看实物标本。这样可利用丰富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单调的知识生动化、复杂的知识条理化。(5)增设第二课堂。学分制课程设立了第二课堂,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图3)。学生可通过SRT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参加教师科研训练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上积极探索,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通过学科竞赛,参加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专业调研报告等提高对本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可通过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或社会活动等增加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五、学分制下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建设

通过建设“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课程、“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检疫学”精品课程,提高团队授课的整体质量,并带动和推进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积极探索双语课程改革,建设“农业螨类学”、“害虫生物防治”、“植物免疫学”三门双语课程。根据课程特点设定特色课程,如昆虫形态识别是农业昆虫学的重要内容,是进行害虫防治的基础,因此,将“昆虫识别与鉴定”设为研究型课程。该课程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检疫性害虫的为害越来越大,因此,将“植物检疫学”设为讨论型课程,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力度,使课程学习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并且更加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

总之,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随着科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植保人才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植物保护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摘要:贵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以贵州大学学分制改革为契机,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完善实践与实验教学、建设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等一系列措施, 构建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素质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分制,课程体系,植物保护专业

参考文献

[1]胡继超等.完全学分制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3) .

[2]李树坚等.深化学分制改革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 2008, (4) .

[3]陆欣, 顾南.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 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5) .

[4]席鸿建, 林小峰.广西大学学分制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 2004, (6) .

[5]殷为民, 郑蕾.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以苏州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

[6]岳松等.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

[7]赵海霞等.四川农业大学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2) .

专业保护 篇11

数据库是世界IT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普及与推广。计算与存储的外包即资源库外包。高校在租用数据库服务保护某些敏感资源库和隐私资源库时,势必存在一种担忧。当前,资源库隐私的安全性问题也作为公共云推广首推的公关难题,倘若师生将敏感资源库或隐私资源库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对于这些资源库的控制权即刻丧失,隐私性和安全性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能强化公共资源库教学功能,笔者在本文中将通过师生资源库生命周期的隐私管理途径,利用Xen虚拟监控装置与CHAOS体系,推出Destroy原型体系。Destroy将师生的隐私资源库存储于私密空间,每一个师生都拥有自己独有的密钥,一并存储于虚拟监控装置内存,从而可以保证师生在指定时刻能够将存储的资源库进行销毁处理,以此保障师生在操作教学资源库中的安全性。

一 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师生对系统的要求

师生的目标是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调研,师生对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提出的要求是:建立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电力系统,资源库、指令、报表以及信息逐级网络上报、自动汇总,提高工作效率,系统具有实用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以及安全性高等特性。要有一套完善的基础资源库管理库,在此基础上实现各业务系统的科学管理。

1 基于基础信息

人员基础信息、接触网设备履历信息、安全基础问题库信息。在基于供电段各项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将该三大基础信息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使整个系统能够相互协调、信息最大化共享。通过正确的系统设计,使车间、班组人员的各项操作更加简便,对实际的生产作业情况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段机关内的各职能部门,方便为其生产过程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

2 易于操作

该信息系统应能满足牵引供电的各项业务要求,同时在软件设计上要有友好的人机界面,界面设计科学合理并操作简单,各项业务流程的设计比较直接,尽可能做到师生经常使用的功能一进入系统就能一目了然地展现。

3 定制性

由于各供电段业务的差异化与特殊性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性,目前沈阳供电段现有的信息系统多是针对于某些部门的工作而开发使用的独立的信息系统,对于综合性很强的供电段业务没有适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因此通过系统将供电段内离散的业务内容纳入到信息系统,建立该项业务的管理系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电段业务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业务处理的信息化。在供电段的各项业务得到满足后,还可根据各段特有的差异化管理, 对供电段内各科室、车间、班组进行定制管理;可以按业务内容需求、报表生成格式以及资源库信息检索条件等进行差异化定制服务。

4 可扩展性

该系统还将为 6C 系统、SCADA 系统以及供电段其他管理系统提供资源库接口,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资源库间的共享。

5 安全可靠

系统通过对服务器的双机热备份设置,在系统受到网络病毒或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资源库能够恢复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师生进行资源库操作时,会给出友好的提示信息,确保正确的资源库存入数据库;清楚地分配系统管理员以及其他师生的权责,以控制师生的操作和非法师生的登录,保证资源库的安全。

二 资源库生命周期保护

师生的资源库生命周期保护主要包括资源库上传、资源库存储、资源库运算和资源库销毁四个内容。

1 资源库上传

资源库上传前需加密,Destroy系统中,资源库保护主要以应用程序(组)为保护对象,每个应用程序(组)都具有单个核心可执行文件、多个普通可执行文件和多个资源库文件构成。

2 资源库存储

资源库存储是以密文形式实现的,将密文传至云端存储服务器内,云端服务器可完成多点的资源库备份功能。除此以外,考虑到内部人员也可以对师生的资源库进行非法或恶意复制,因此,师生资源库通过密文形式存储,非法或恶意复制资源库的行为理论上将不会对隐私资源库造成较大威胁。

3 资源库运算

执行程序过程中,对私有空间的访问受限,虚拟监控装置的核心系统在于操作师生进程的资源库交换之间形成纽带,对师生私有空间资源库的复制或写入都将无法实现,核心系统的资源库复制动作将由虚拟监控装置完全替代。

4 资源库销毁

指定时间段内,Destroy系统对系统相关的可执行文件、资源库文件及其他密钥进行销毁处理。通常,资源库销毁拥有两种方式:其一,资源库生存达到师生指定时限即可销毁;其二,以显式传送资源库销毁指令,达到生存时限前销毁资源库。

三 电力自动化专业资源库教学的方法

利用Xen虚拟监控装置与CHAOS进程保护体系构成Destroy体系,该体系拥有一台虚拟装置为驱动硬件设施所用,并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端口,此专用虚拟装置也叫做特权虚拟装置。因虚拟装置自身并不能控制整个网络,而网络通信主要通过特权虚拟装置完成资源库接收,特权虚拟装置的服务进程被当作联系师生与虚拟监控装置的纽带,可以传输通信资源库信息。基于Xen虚拟监控装置,Destroy一共增设了三组模块,包括端口模块、密钥模块和计时模块。下文详细介绍不同模块的作用及实现过程。

1 端口模块

Destroy端口模块的作用体现于师生交互和解析指令等方面,也可以作为伪指令攻击的防火墙。端口模块一共支持六种指令,即新师生注册指令、新程序注册指令、程序运行指令、延续资源库使用寿命指令、销毁指定资源库指令和销毁整体资源库指令。新师生注册指令通过明文的形式进行传输,指令内容未含隐私资源库,而其他的指令则由会话密钥进行加密处理。程序运行指令,师生利用已注册程序名称完成相应程序的启动与运行。延续资源库使用寿命指令,师生利用已注册程序和希望资源库使用寿命的周期,Destroy体系可将延续的生命长度增加至总的生命周期内。销毁指定资源库指令,师生指令需要销毁指定程序的名称,Destroy则将指定程序相应的资源库信息强制销毁。销毁整体资源库,销毁师生所有应用程序的资源库信息。除新师生注册指令以外,剩余的指令都含有指令版本字符段,且指令版本序号在相应师生生出和维护64位宽频单词进行信号递增。从理论方面来看,师生发出任何两组指令都不含两个完全一致的指令版本序号,且所有指令具有先后存在的联系。Destroy体系在接收指令资源库包之后直接对指令版本序号进行比对,主要比对现在的指令版本序号是否要大于之前已接收版本序号,倘若未满足这一要求,Destroy体系将拒绝响应已发出的指令。这一机制也作为攻击防护的一项重要防护措施。

2 密钥模块

师生在注册新的应用程序当中,Destroy体系的公钥直接交由密钥模块进行存储。每个师生的密钥模块都可以对一项应用程序密钥表进行相关维护。应用程序在运行中,主应用程序末尾AES-128对称密钥则通过密钥模块进行解密,且该过程是一种动态进程。所有应用程序的公钥和对称密钥都将被存储于虚拟监控装置内,且不会交换至其他的存储介质内。待接收师生资源库销毁指令或资源库使用周期殆尽,密钥模块即可将相应密钥从应用程序密钥表中彻底清除。同时,通知上一级服务进程中止应用程序,且从存储设备中将相关密文资源库彻底清除。密钥模块可保障密钥被强制销毁且以明文形式再次备份。

3 计时模块

此模块主要负责评估师生资源库使用寿命周期的剩余情况,待使用寿命周期将尽,启动密钥模块即刻清除应用程序密钥,并中止师生进程和清除存储资源库信息。计时模块在虚拟监控装置中进行任务的调度,可插入相应的计时逻辑,倘若受保护的师生进程被调度与启动,计时模块便记录当前时刻,在相应调度过程中计算运行的时间段,并从剩余的资源库使用生命周期减去这个时间段。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被调度运行,这段时间内应用程序不会运行。倘若师生的应用程序资源库使用寿命周期变为零,计时模块会运行相应的资源库销毁工作和秘钥销毁工作。若上一级服务进程不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进程中止,计时模块也会对这些资源库进行强制销毁,且师生进程所拥有的内存空间将予以清零处理,待清零以后应用程序无法持续运行下去。如此一来,Destroy体系即可保障资源库使用寿命将尽以后,云端所有内存空间都不存在明文痕迹,从而起到防范追溯攻击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问题,介绍了基于虚拟监控装置的进程防护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实现基于Xen虚拟监控装置与CHAOS进程防护的Destroy原型体系,该体系可以保障师生在整个资源库使用寿命中不会因明文形式遭受到运动恶意攻击,并在指定的时限之后,在云服务器端的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明文形式的师生资源库和密钥,实验表明该原型能增强师生资源库的隐私性。

参考文献

[1]朱海燕,罗拥军.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34).

[2]姜敏凤.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3]王晓文,吴志宏,吕宗枢,马仕海.高等职业教育电力技术类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01).

专业保护 篇12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结构日益复杂以及数字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各类功能各异的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相继投入使用。目前,大多系统采用的C/S或B/S模式[1]能实现一些数据的交换,定值单管理、图档管理、故障信息管理等针对性较强的系统应用JBPM工作流引擎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J2EE、数据拼接、数据迁移、图形融合、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开发,能较好地满足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实现保护工作的分布式和信息化管理[2,3,4]。

但是,由于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开发和运行,给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应用系统采用的硬件、软件分别来自不同的厂商,技术规范、数据规范不一致,网络协议互不兼容,缺乏对整个网络的综合管理,数据冗余严重,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新老系统更新换代使原来运行稳定的软件不能使用,对部分功能进行扩展时需要重新编写相同功能的代码,既耗费时间又增加投资;随着电网复杂度的增加,继电保护的信息化管理涉及的数据量将十分庞大,包括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的所有实时数据信息、继电保护设备的台账数据,以及管理部门的用户数据,而且以上数据来源于不同部门的不同系统;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整体较高,但存在数据交换格式不一致,相关系统间接口复杂,缺乏良好的数据共享机制等问题。在现阶段,当新建一个应用系统时,工作人员需要从现有系统中以端到端的方式导入保护设备的台账、运行、缺陷等数据,有时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甚至出现需要工作人员逐条校对的情况,既增加了应用系统间关联的复杂性,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应用于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利用SOA的高度开放性、灵活性和可重用性等特点实现各类服务的建立与重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效率,实现保护数据信息的全面集成。

1 SOA介绍

服务请求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注册中心是SOA的3种角色,主要操作有发布、查找和绑定,SOA角色模型如图1所示[5]。

在实际的SOA应用中,规划和设计SOA应用的总体框架是第一步工作,对于SO A应用的服务规划设计、应用部署和运维至关重要。SOA平台的组件构成[5]如图2所示。这些核心组件协同工作共同支撑服务的部署、运行与管理监控。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是SOA平台中实现服务间集成与管理的中介,所有的服务调用都需通过ESB进行。它为分布于异构环境中的各种服务提供了交互的通道,是SOA架构中服务集成的基础。

2 系统架构比较分析

目前,应用于松散集成的模式主要有网格模式、联邦模式以及SOA模式3种。网格技术把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组成1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任务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协同完成[6]。目前用于构建网格技术的模型主要有美国的Globus网格系统和我国的织女星网格[7]。联邦模式是在每个应用和系统之上安装1个支撑环境,组成分布式的联邦协同系统,并在提供统一、透明的全局操作时,仍保持各局部应用的高度自治。只要遵循通用的联邦规范,任何系统都可自由地加入与退出联邦[8]。SOA是当前IT建设中一种最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技术的架构方法。在这种架构下,应用系统的不同功能被抽象为独立的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企业所需的业务应用[9,10,11]。

这3种体系结构在集成应用和系统方面都具有松散耦合、分布式、互操作的特性,但彼此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区别,如表1所示。

(1)联邦模式没有注册服务器,属于分布式管理,因此服务管理相对复杂和难以实现。而SOA和网格模式有专门的注册服务器,属于集中式管理,因此服务管理相对联邦模式更容易、简单。

(2)网格模式和联邦模式的调用需要通过一个中心——全局管理机构来实现。全局管理机构接收到调用请求后,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决定调用的时间和方式。因此这两者的调用虽然灵活但是响应速度较慢。而SOA的组件之间不需要通过全局管理机构就能实现直接相互调用,因此SOA的调用响应速度快于网格模式和联邦模式。

(3)网格的所有组件是高度控制的,全程受到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因此自治性最弱;与网格模式不同,联邦模式的组件只在协同过程中接受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因此自治性强些;SOA的所有组件并不相互约束,所以它的组件高度自治。

(4)网格模式和联邦模式可通过全局管理机构对组件的协同过程进行统筹管理,且协调难度小;SOA没有相应的全局管理机构,对协同过程的管理关注相对较少,协调性差,但可以通过即插即用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协调性的不足。

(5)标准方面,网格模式和联邦模式的相关规范、规则、模板等已经由OASIS、IEEE等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实施;SO A发展较晚,但近几年各相关标准组织的积极研制加快了SOA的标准化过程,已经成为诸多SO A应用的参考和依据。

根据目前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及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并结合3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结果,本文拟对SO A模式在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3 系统架构模型

3.1 数据集成

目前涉及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的应用系统有许多,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业务联系,数据信息的交互需求大量存在。基于SOA的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将集成生产管理系统、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整定计算系统等与继电保护相关的数据。系统间的数据关系如图3所示。这些异构的应用系统已经存在并稳定运行,为了保护电力企业的投资,同时保证现有业务不受影响,通过ESB实现已有应用系统的连接,使它们能够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和网络环境中运行。ESB的适配层相当于插座,各应用系统可在此基础上实现无缝连接,完成各种继电保护的业务功能,并通过数据传输层高效管理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

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建立一个共享的用于数据交互的管理中心。数据交互中心可以支持分布式数据访问和分布式数据共享。分布式数据访问方式中,应用系统的数据存放于各自独立的数据库中,其通过Web服务的方式向外部系统展示并提供数据服务,并在交换过程中以XML格式对数据进行封装。分布式数据共享则是针对C/S结构的应用系统,将其需要共享的数据以服务方式存放到数据中心,并定时更新。若接收到数据服务请求,则可以直接从数据中心调用相应的数据服务。

针对异构数据间的交互,系统可通过建立映射关系表来实现,包括数据格式的映射和字段间的映射。为了便于数据交互,每类数据格式都应包含时间及数据操作(增、删、改)信息属性。建立字段间的映射关系后,系统可不转译,也可根据需求对数据进行转译处理后再发送。转译方式可选择属性转译和sql转译。属性转译是指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属性实现转译;sql转译是指数据的转译过程经过sql查询完成。

3.2 服务划分

在SOA架构中,各种业务活动和应用都需要以合适的粒度被抽象或封装成服务,并通过编排、通信等在SOA平台上实现相互调用。架构中一般包含表示服务、通用业务服务、基础业务服务以及业务流程服务,如图4所示。

表示服务用于人机交互,封装了各种服务与系统客户端的表现逻辑,包括各种与继电保护相关的显示服务、数据录入服务等。通用业务服务是将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中的通用功能封装成彼此独立的服务,比如数据查询服务、文件导出服务等。基础业务服务是业务流程服务的组成单元,包括各个应用系统中的运行管理服务、事件记录管理服务、决策建议服务等。业务流程服务是将各种服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它可以实现跨系统调用其他应用系统上的基础业务服务。

3.3 基于SOA的系统架构模型

在传统的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SOA的松散耦合等特点及前面所述的相关服务,提出一个基于SOA的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架构模型,如图5所示。系统的应用架构模型主要包含4个子层:交互层、服务层、资源层和IT基础设施层。

(1)交互层:是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直接面对用户的一层,接受用户的执行请求,并反馈系统的执行结果,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2)服务层:该层包含表示服务、业务流程服务、以及基础业务服务和通用业务服务,部分服务分布于各类继电保护相关应用系统中,可通过核心组件ESB以及适配器实现调用。

(3)资源层:该层中包含所需的应用系统、数据以及现存服务等IT资源,是SOA服务层中各类服务的初始来源。应用系统既有新开发的应用,也包含各种传统的应用资源,例如PMS、OMS、整定计算系统、故障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等。将这些传统应用封装成可灵活调用的服务,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便可以通过ESB访问各应用系统中的各类业务服务。

(4)IT基础设施层:包括SOA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未来可能扩展的基础环境,由网络通信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组成。传统应用系统使用到的各种应用平台、操作系统也包含在内。

4 结语

基于组件和SOA是企业软件的发展趋缓,特别是在继电保护专业这样有着庞大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种类较多的情况,建立基于SOA的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是实现信息集成、集约管理的理想方案。本文从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3种应用集成模式的特点,提出应用SOA对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系统进行建模。该方案中,系统架构灵活,能有效地解决异构难题,既实现已有资源的重用、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也可方便扩充新的业务功能,具有良好的动态伸缩性;另外可利用传统应用系统中可靠的传输服务,保证传输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程景情,林振志,刘前进.基于C/S和B/S模式的继保护定值管理系统[J].继电器,2006,34(1):18-21.

[2]王增平,刘国平,仇向东,等.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整定功能的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127-130.

[3]陈朝晖,周红阳,石东源,等.大型互联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数据一体化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3):106-110.

[4]毕兆东,王宁,夏彦辉,等.基于动态短路电流计算的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7):81-85.

[5]VIES J,KRISHNA A,SCHOROW D.The Definitive Guide to SOA:BEA AquaLogic Service Bus[M].倪志刚,王铭孜,黄兆勤,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FOSTER I.KESSELMAN C,STEVEN S.The Anatomy of the Grid:Enabling Scalable Virtual Organiz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per Computer Applications,2001,15(3):200-222.

[7]万虎,余明晖,杨庆,等.基于网格的分布式仿真综述[J].计算机仿真,2008,25(1):6-10,26.

[8]郑伟,徐宝祥.联邦式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4):178-180,188.

[9]ERL T.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Concepts,Technology,and Design[C].Indianapolis;Prentice Hal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Reference,2005.

[10]GOLD N,MOHAN A,KNIGHT C.et al.Understanding Service-oriented Software[J].IEEE Software,2004,21(2):71-77.

上一篇:在线实现下一篇:结构框架对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