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5-2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12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

“文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时代的发展演变中, 证明都是不断拓展着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 在观念和眼界的扩展中, 证明也是常态的、“匹夫有责”式的, 诚如单霁翔先生指出的, “从文物走向文化遗产, 在这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征途上, 人们逐渐达成共识”, “国际社会关于文化遗产的理论探索继续深化, 保护实践继续扩大, 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和文化空间等越来越多的新概念, 从研究对象拓展为保护领域的新成员, 使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为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文化特色加以保护的综合性概念”, “今天, 文化遗产保护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而是更多地立足于对自然生态环境、历史变迁轨迹、人的内心世界的尊重”。 (引文《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单霁翔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扩展是“科学发现”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这并非某些人的“发明”, 而是客观的实践的“发现”。可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一连串“发现”都发生在现代而不是古代?这其实好回答:“发现”就是对客观规律的觉悟, 它确实存在着随时间累积而有所突破的规律。在古代, 人们对规律的“发现”少, 更多地受着“自然”、“必然”等因素的支配, 但随着知识及经验的不断积累, 人们对规律的“发现”率呈加速趋势, 从而向着“自由”的境界迈进。这里, 我们已看出, 所谓“发现”的脚步就是我们熟知的“科学”的脚步。现代科学一日千里, 远非古代所可比拟!那么,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现代“科学”愈进步, 需要保护的范围却愈扩大, 以至于我们竟发现:最好能复原完整的历史时空才会称心如愿, 以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时时气馁之!难道说, “科学”进步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对冤家?对此, 虽然尚难以遽断, 但愚以为, 凭有限的地球思维推论, “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确实是一对冤家!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科学的矛盾 (对立统一关系)

试以中国当前状况设想, 五千年文明在时间上是延续的, 而在空间上却是重叠的。在这块故土上, 有过多少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图景, 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但有一个道理大家都清楚:破旧立新!中国正在加速步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 “科学”的研发既需要物质重组, 又需要空间廓清, 实际上, 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再造”基地,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侵蚀和破坏实在很难避免。老实讲, 空间的有限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桎梏, 以致我们被迫开发了空中, 并潜入了地下, 可即使这样, 地面上文化图景重叠的困扰仍难以解决。那么接下来, 我们的问题是:既然“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在终极上是冲突的, 可是, 在历史的阶段性过程中, 如何求得“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和平衡呢?

关于这个问题, 恰恰正是当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致力的方向。且让我们转换一下目光:在历史的现阶段, “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不应对立, 反而可以互相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在“科学”的指引下, 成为每一个文明人自觉的使命, 人类文化图景的多样性得到最大的展示!反过来, 保护文化遗产, 保护人类杰出的创造, 让“科学”的源泉、律动尽显魅力, 让“科学”理性在充满人性的光辉道路上顺利前行!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创造”

毋庸置疑, 文化遗产保护是有选择的, 除却一些“偶然”与被动外 (如抢救性保护等) , 我们在理论上有一个总的原则和宗旨:那就是价值!我们不会盲目也基本不至于过度, 总是会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文化图景加以保护。可问题又来了:什么叫有“价值”, 怎么判断有无价值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依笔者愚见, 必须抓住“创造”二字。比如一件东西, 司空见惯, 乏善可陈, 是很难说有什么保护必要的。但凡文化遗产, 总要具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创造”性, 方会进入我们的法眼, 更何况现实中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 也将迫使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创造”。或许有人会说“稀缺性”也是一个指标, 就像面对大自然中濒危物种一样, 保护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其实, 稀缺性只是个表象, 文化上的独特创造性能才是本质。一项平庸、甚至丑陋的遗产, 绝不会因为其存量稀少而受到聪慧后人的珍视 (有些文化上的怪胎还是寿终为好!亦然, 我们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倡导和意识!) 。况且, 文化的多样性也并非越多越好 (果如此, 人类将失去方向!) , 它必当是有选择的。人类文化有自身的“淘汰”机制, 君不闻, 历史长河中, 多少丑陋的文化现象可是不胜枚举哟。在今天的实践中, 文化遗产保护已提炼出系统、分级保护的原则, 也正表明我们对文化遗产是有一套价值遴选标准的。这就是通过科学论证, 坚持客观公正, 汇聚各方识见, 最终确认一项遗产价值之高下。

大家知道, 价值是由人的社会劳动“创造”的, 文化遗产应否保护的充要条件正是因为其具有各方面的价值, 也即, 因其包含有、凝结着、延续着丰富而多彩的人的创造性劳动, 才能成其为遗产, 才能续享一代又一代后人源源不断的创造性付出。

在遗产保护学界, 国际上通常将之划分为人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品读这些充满当代智慧的概念判定, 不难咂味出“独特创造”这个核心的纲领。以自然遗产讲, 它似乎与人类的创造无关, 其实不然, 它就是颇受人类激赏的“拟创造”。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人们无不推崇自然的伟力, 视其为最高的创造标准, 无论自然风光, 还是生态奇观, 假如缺少了人们发现创造、发现美的眼睛, 还成其为自然遗产吗?与此同时, 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文化遗产, 大多是与自然环境和谐生成的人类遗产。

四、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实质的现实意义

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创造, 对我们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 面对如过往烟云般的历代文化遗产, 我们只需用独特创造这个标尺裁量一下, 孰优孰劣、孰进步孰退步, 心中很快会清晰起来。其次, 21世纪工业遗产的保护是个新兴课题, 对此, 我们也要掌握“创造”这个标准, 排除那些芜杂的流水线上复制品, 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有限的创造性标本上, 做到定位准确, 措施得力, 并力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今时代, 似乎物质极大丰富、创造极大涌流, 其实没那回事, 人类出色的创造永远是个稀缺事物, 绝不会太多的。

摘要:“文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时代的发展演变中, 证明都是不断拓展着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 在观念和眼界的扩展中, 证明也是常态的、“匹夫有责”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扩展和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阐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和意义。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创造,现代扩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2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

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节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篇3

关键词:节会;非遗;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122—0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乃至社会话题。各地都在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增进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提高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展示非遗保护的成果,其中“节会”是各地普遍认同倍加青睐的有效形式,因为它融汇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民俗事项、文化形态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节会”在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语境中深受各地青睐,很明显在于其具有的一些特点与非遗保护工作相切合。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节会这一文化表现形式的众多优点,导致很多地方对“节会”不加以全面深入分析,盲目地把非遗保护嫁接到节会上,造成的结果是与办会初衷的背离,甚至由于众多外力的参与渗入,破坏了一些文化遗产项目。

一、节会:传统渊源与现代特质

节会,顾名思义就是以传统或现代节日为契机,由民间组织或政府主办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的总称。节会在中国,是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的,在前现代社会,它的主要形式是庙会。庙会是因庙而形成的、以祭祀祭奠和供奉神灵为核心的聚会活动,是民间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1];但是,宋元以降,随着宗教世俗化趋势的加强,庙会的宗教意义、神圣意义逐渐减少了,世俗意义、民俗文化意义却日益显著了,形成了集供奉神灵的(狭义的)“庙会”、进行买卖交易的“庙市”和进行娱乐活动的“节会”于一体的民间庆祝活动。包括民间信仰、民间技术、民间文艺、民间手工艺等在内的各种民间文化形式都在这个平台上亮相;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节会作为民间文化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途径之一,早已深入人心。节会所具备的丰厚的民间文化意蕴,以及民众对它传承民间文化遗产之意义的历史性认可,正为我们把它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视域中提供了可能性。

那么,现代节会有何不同于传统节会的特质?首先,如果把节会按照办会主体的性质,分为民间自发组织的“自发节会”和政府文化部门主办的“主办节会”,那么前现代的节会是以“自发节会”为主的,现代节会则以“主办节会”为主。当然,这并不是说前现代社会的节会没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实际上祭祀供神活动本就是在向人们灌输顺应天命、服从统治的思想;但是,这其中,国家意识形态是通过影响、驯化和规约民众意识,而间接地呈现于节会中的,并非官方直接在活动中现身。而现代节会多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主办,它与社会发展或民众生活需要相适应,多有明确的办会主旨。对2009年辽宁省开展过的节会进行盘点就可以发现这一特征:在较大规模的节会中,有省直举办的,包括辽沈晚报文化广场上举行的庆祝文化遗产日绝活展演;6月12日辽宁省在沈阳于洪广场开幕的“民间传统技艺大展”;8月28日由国家旅游和辽宁省旅游局承办的2009年沈阳国际旅游节,6月23日在沈阳市于洪区和谐广场开幕的辽宁省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有各地市举办的,包括6月13日在沈阳市图书馆开幕的 “2009年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大会暨‘非遗’保护名录展”,2月8日营口市文化局主办的“元宵节”营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6月9日至12日由鞍山市文化局主办的“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暨鞍山市优秀民间艺术大展”, 9月21日由锦州市文联主办的锦州市民间艺术成果展,6月14日由大连市文化局、大连市文联、大连市财政局主办的大连市“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活动,8月9日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在葫芦岛市葫芦山庄主办的第三届国际葫芦文化节暨“中国葫芦文化之乡”授匾仪式,9月15日朝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而在朝阳市兴隆大家庭主办的“朝阳市民间文艺家艺术作品展”。而自发节会,已缩减到只剩下了春节乡间村落的小型庆祝活动。其次,如果把节会按历史沿革分为因传统节日而生发的“传统节会”和以庆祝“国庆”、“遗产日”、“文化节”等命名的“命名节会”,则在前现代社会中,命名节会是极少见的;而当今,传统节会减少了,命名节会增多了。在以上列举的辽宁节会中,只有营口市文化局主办的“元宵节”营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属于传统节会,其余全部是命名节会。

二、“节会”与非遗产保护工作的耦合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规定,“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扬、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2]。从非遗保护的程序来看,公约是从三个方面来要求的,首先,对文化遗产进行确认,这项工作通常需要专家学者的参与;其次,立档、研究、保存、保护,这项工作的实施能够达到的效果是文化遗产的留存;再次,宣扬、弘扬、承传这是非遗保护的目的、价值、意义所在,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非遗保护主体之所以看重采取节会的形式,就是因为节会在这一层次上的重大积极作用。

第一,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语境下,节会由文化行政部门主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生活空间的开放性决定了生存方式的运动特征和不确定性”[3],传统自发节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乡村共同体也就随之解体,这就使之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缩水”,它起到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当然也就有限了;而政府有意识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挽救节会之颓势的。第二,把区域内有代表性的遗产项目汇集在一起展演,是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的一种密切结合。节会活动中常常包含一些文艺的评演活动,如前面所述的辽宁节会中,就曾评出过“十大金剪刀”、“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这些活动既能够让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也能为他们提供交流和增长见识的平台,从而促使他们在艺术追求上更加自省自觉。第三,“艺术创作—艺术品—艺术鉴赏”,或者说“艺术生产—艺术产品—艺术消费”,是构成艺术活动的三个必要环节,三者之间任何一环节出现断裂都会导致某一艺术活动的难以存续。当前一些遗产顼目之所以濒临消亡,问题大多在于“作品 / 艺术产品——鉴赏 / 艺术消费”之间的断裂。具体地说,在现代艺术、尤其是现代传媒的冲击下,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艺术创作主体创作的作品没人欣赏没人消费,艺术价值不能实现,必然导致某一门类的艺术创作濒危。而节会则可实现艺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连接,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重新调动起创作者的积极性。

三、举办“节会”应该规避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为分散,其主体大多为民间文化,由于时代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这些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丧失或改变,其自我保护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这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作为行政权力的主体主办节会确实有很多的优势,这些优势不是一般的群众团体所具备的,但是,可能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举办节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1.在办会具体实施过程前做好调研工作,包括专家对非遗保护工作形势和需要的分析,参会传承人的一些真实需要以及对节会的想法,还有社会各界对节会的期待。另外,对于展会举办的地点、时间、参会的主要观众,也应做精心的考虑。例如,不要选择同一高峰时间,应该统筹安排,力求省内各地此起彼伏月月常有;地点的选择最好倾向于老街区、旧庙会等文化韵味较浓的地方等。

2.树立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在媒体的宣传中不要只对活动做一般事件性的简单通告,要把那些有精彩的影响力的项目通过专栏的方式做连续的宣传,精心策划办出品牌,让其传承人像明星一样在人们心中扎根。

3.实体和虚体相结合,保持办会的长效机制。实体是每一年都举办的固定性的节会展演活动;虚体是通过政府投入及吸纳社会资金,由一些社会组织建立常设办事机构,主要功能是完成非遗项目的向外推介,吸引域外注意力。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体是民间文化艺术品,域内大众较为熟悉,在省内举办节会由于不存在审美距离很难形成陌生化的效果。在前面提过的辽宁节会的展销中,常常是观看的人多而购买艺术品的人少。而这些常设机构则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向外宣介,帮助传承人实现艺术价值,这也是简单生产性保护的一种尝试。

“节会”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途径,非遗保护工作又使“节会”活动从日趋的衰落变得更加繁茂,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矛盾是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的存在确实不利于保护工作的开展,但是只要对问题深入探究,避害趋利会使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2]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1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4

一、政府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撑。

近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对“非遗”工作十分重视, 成立了“非遗”工作领导组, 在项城市文化馆挂牌成立了“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使“非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措施有:1、多次召开全市“非遗”工作会议, 学习文件, 提高认识, 布置任务。2、抽调专人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搜集整理。3、拨出专款。由于政府重视, 措施得力, 项城市“非遗”工作无论从质量上数量上都取得很大的成果。截止目前, 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 (《官会响锣》) ;列入省级“非遗”名录4个 (《回民秧歌》、《汝阳刘毛笔》、《余家杂技》、《项城肘阁》) ;列入周口市级“非遗”名录8个;列入项城市级“非遗”名录41个。事实证明, 近几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支持, 使得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以扎实有序, 科学地展开。

二、注重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这一代人, 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辈人,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而且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民族的独立和振兴, 人民的尊严和幸福, 都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持。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 大多数处于濒危态势, 若不重视保护传承, 势必消亡。比如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遗”名录的《官会响锣》, 其传承人李文模先生今年已87岁了, 他身怀打锣多种套路, 若再不抢时记录, 其打锣技术就要失传。面对这一状况, 项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在2010年派专业人员赶赴李文模先生的家乡座谈、录音、录像。现已搜集整理传承人李文模打锣套路45套, 且都有详细文字描述及动作照片。又如, 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项城肘阁》, 其传承人郭宝玉先生, 他每年都带领《项城肘阁》表演队到全国各地表演, 深受观众青睐, 他把外出表演挣来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传承肘阁技艺上。再如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余家杂技》传承人余帅同志, 他带领的余家杂技团可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杂技团, 每年不仅在国内各地演出, 而且远赴泰国、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他把演出挣来的收入拿出一千多万元, 投资建设了一所项城市国际杂技艺术学校, 不收学费, 为传授杂技艺术培养了新人。

三、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许多规矩, 许多民族民间的艺术属独门绝技, 往往是因人而存, 人亡艺绝。再一个就是许多传统技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 没有经济价值而濒临灭绝, 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对民族民间艺术没有多少兴趣, “非遗”传承青黄不接。面对目前“非遗”的状况, 笔者认为, 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所谓创新利用, 就是把一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挖掘整理, 再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走向, 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以一种既有传统性, 又有现代性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走市场化之路。中国古代哲人墨子曾经说过:“食必常饱,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物质基础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精神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如此。只有将保护与创新利用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经济效应, 才能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比如《官会响锣》, 传统表演形式和传统打法很有特点, 但如果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完完全全的展示给当代观众就很难接受, 其原因就是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有差距, 怎么办?那就只有在传统《官会响锣》的基础上, 在打法、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创新。事实证明, 近年来, 创新后的《官会响锣》不仅多次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民间文艺大赛屡获高奖, 而且又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旅游性演出, 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 而且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从而使《官会响锣》有了市场价值。这样以来, 使过去对《官会响锣》不喜爱的人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年轻人逐渐深入地了解并喜欢上《官会响锣》了, 目前, 在项城能打《官会响锣》的表演队就有六、七个, 且都是年轻人, 很有活力和生机。究其原因, 就是创新利用起到了作用。当然, 目前在项城市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有得到创新利用, 比如贾岭的麦草画, 王明口的蛋雕等, 这些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 仍处于举步维艰之状, 其原因就是未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利用。根据外地经验, 这些“非遗”项目, 最好能与当地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比如在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南顿故城庙会上进行展示, 使其成为当地旅游商品, 走市场化之路。这样既可以丰富庙会活动的内涵, 又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篇5

毛绣工艺作品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祭祀礼仪的民族手工技艺,技艺的唯一继承人——萧掌柜,中国高级工艺师。继承其父毛绣技艺,创造了单面植、双面植和无底稿植制作品技法,使毛绣这一濒危绝迹的技艺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彩!

毛绣工艺工艺作品是利用动物皮毛中的锋毛(退绒),在传统的纱网上栽植出的各种动物图案,其作品写实、立体、鲜活、粗矿,能够真实再现动物的原生状态,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和视觉冲击力,被誉为“平面标本”。

该工艺产品规格品种多,适宜居家客厅、办公场所、会议室、宾馆饭店等的装饰,可作为高档礼品走亲访友。产品由萧掌柜大师亲自制作,远销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及国内许多地区。

地址:中国内蒙古察右后旗察哈尔民族工艺协会

中国内蒙古察右后旗企业家协会

联系人:赵海平(企业家协会会长)

联系☏:******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

前言:舞的尽情、唱的欢快、结构严密、礼仪浓厚;不仅是对生活的回报,还是往昔记忆的继承,将上述魅力独揽一体的,便是海阳大秧歌。它在2006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8年奥运会中面向全世界展现了海阳大秧歌的魅力。

海阳大秧歌简介

海洋大秧歌最初是一种田歌,随后融入了歌舞、高跷等不同的表演形式,慢慢演变成秧歌。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给出秧歌的具体起源时间,然而,分析其发展历程可知,从汉代百戏逐渐发展,直达明清时期才正式命名为秧歌。在古代,有一个将山南水北比作阳的说法,因海阳位于黄海的背面,坐落在牙山的南面,所以,得名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秧歌舞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进,补充了一些新内容与新颖的形式。县青救会的成员姜良忱对霸王编演进行改进,将其转换成打花棍,教师与戏剧家等其他文化艺术工作者纷纷进行创新,编排出鲜花蓝、送公粮等众多秧歌舞,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1]。

海阳大秧歌包含歌曲、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广泛传颂,遍布海阳的各个乡村。近些年,在专家、学者等众多工作者的协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并于2006年正式跻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一直以来,海阳民风淳朴、粗野,性格豪迈、耿直,此种民俗风气也为海阳秧歌增添了豪爽之气,注重礼仪。海阳秧歌阵容壮观,组合变换多样,主要由乐队、舞队与执事共同组成,蕴藏众多人物角色,性格分明。下面,本文将从多个层面详细介绍海阳大秧歌。

(一)流派

对于海阳大秧歌而言,由于地理位置、民俗风情等因素的制约,主要包含大架与小架这两个流派。其中,大架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东村、大辛家乡镇等。在该流派中,以乐大夫、花鼓为主,其动作建立在武术动作之上,其余角色的动作相对儒雅,主要利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而小架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郭城、徐家店等乡镇,其动作以精巧、利索为主,风格豪迈、粗犷,主要利用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进行伴奏,很少能看见拳术动作。

(二)特点

海阳大秧歌主要具有六个特点:其一,舞队壮观,群舞单逗;其二,结构严密,礼仪肃穆;其三,即兴表演,形式多样;其四,走阵变换多样,布阵精妙绝伦;其五,鼓乐纯粹,快慢有度;其六,舞蹈纯正,借唱传情。

(三)阵容

舞队、执事与乐队共同组成海阳大秧歌。

(四)程序

首先,进村。舞队行进到对方村头后,鸣响三眼枪,发出预告,该村村民会立即率领秧歌队前来迎接。乐大夫负责指挥乐队和演员,按照从慢至块的顺序热烈欢舞;然后,行进。三出三进;最后,行礼。在每一次小步前进时,双手共同拖住伞,弯腰行礼,再率领队伍进入村庄[2]。

(五)串街

仗义在前方指导,鼓乐交织,演员一边舞蹈一边前进,呈现两路纵队。队形随着节奏的变化适当变化,常常使用双龙摆尾这一样式。

(六)耍大场

舞队进入广场后,通过慢走阵来圆场。将鼓乐与出色的节目置于中心地带,犹如众星拱辰,各显神通,欢快、尽情扭舞。

(七)跑阵势

按照快走阵,快速扭舞,也可以单队或者双队的形式,连续跑出精美绝伦、丰富多样的阵势。

(八)演唱、收场

演员走大圆场,以乐大夫为代表,致答谢词,然后率领队伍按照二龙吐须、三出三进来告别。

二、 保护策略

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若保存、利用不得当,将无法发挥自身独特的历史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加强思想指导

应牢固树立及时抢救、注重保护、有效利用、科学传承的工作理念,坚持政府机构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合力。重新、系统梳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重视遗产保护。加强思想指导,在意识层面达成社会共识,创设积极的保护氛围,并将海阳大秧歌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烟台文化重点建设工作的行列,从多种途径着手,让人们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工作中,积极传承,不断发展,也让更多的人尊重海阳大秧歌,进而突显烟台、海阳文化优势,强化文化竞争力[3]。

(二)完善相关政策

当前,海阳大秧歌的保护挖掘中,海阳市委、市政府及文化部门都高度重视,每年都组织大秧歌汇演。并根据大秧歌编制出一套全民健身秧歌舞,在全市广为推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们应及时编制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的条例与政策。明确当前保护与应用现状,编制有效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成熟的保护政策,颁布科学的发展规划。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抢救、保护与利用等一系列工作,除依赖政策支撑和管理机制外,还需要资金保障。现阶段,烟台市和海阳市已经建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机构,并在相关统计预申报等多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因自身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的制约,烟台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投入尚不充足,与其余项目相比,投入相对较少。因此,各有关部门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专项扶持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严格把关各项资金去向,确保资金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历史参考价值,也是一笔价值不菲的文化艺术瑰宝,其保护与应用任重道远、造福万代。因此,我们应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保护,有效应用,进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世代传承,不断弘扬。

参考文献:

[1]于力.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秧歌的当代价值[J].华章,2013,(30):311-312.

[2]张曼姝.胶州秧歌的传统与现在——胶州秧歌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姜雪芹.海阳秧歌剧的艺术特点与创作[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3):5-9.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篇7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公约》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 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为了便于了解和实际应用,我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这样三种形态是不是便于掌握些:第一种,是相对独立的、 非物质属性的,如传说、故事、语言等;第二种,是必须依附于物质属性的,如工具、实物、工艺品、文化场所等:第三种,是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相互结合作用的,如表演, 不仅需要词曲唱腔音乐等,还需要服饰、道具等,再如手工艺技能,不仅需要软性的知识,也需要硬性的工具和生产过程。

二、视角视野的交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学科交叉的情况,但我们又要避免交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以文化部门为主的,工作也涉及到各行各业。因为,很多东西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庑殿顶”、 “飞檐”、“斗拱”、和上面的“chi吻”、“五脊六兽” 以及“琉璃瓦”的颜色,还有“门钉”、和门环上的“淑图” 等,不仅都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建筑等级,还包含许多神话故事与传说,表达着中华民族向往平安吉祥,人尽其才, 物尽所用的人文理念。这些古建筑上所附加的内容,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但是,它是依附在有形的中国古典式建筑之上的。

因此,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通盘考量, 把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这两个方面,都要纳入我们工作视野之中。以此为例,就需要把中国古典式建筑,从设计,到建材, 到施工等技术问题进行每个细节的记录,以达到能够复制再现的水平。这样,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作就会出现。对超出了文化部门能力与专业范围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做好配合与协调。

三、“硬件软”和“软件硬”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附的人或物,我们估且叫做“硬件”。

那么,“硬件”怎么“软”呢?那就是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过程中艺术或技术的精确标准,要通过软件既文字、图像、声音等科技手段详细记录下来,即使在遥远的将来,这一硬件没有了,我们根据保存这些资料的软件,也能进行复制和再现。这就是“硬件软”。

比如,对赫哲族鱼皮服饰这一遗产,实物可以收藏保存;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来源于哪一条江哪一种鱼,以及鱼皮如何扒下来,鱼皮又是如何制成皮革,怎么缝制和用什么样的线和材料,怎样镶嵌花边等等。对这些都要有详细的交代。 把“硬件”做“软”,这才是给后代和人类留下一个完整的硬件。这样 “硬件”放进“软件”系统保存,人类才可以世世代代认识它和再现它。

同样,对萨满教所用腰铃和单鼓等遗产,不仅要有腰铃和单鼓实物,还要有腰铃和单鼓所用材料、工艺和制作过程的交代和演示。如此等等。

利用电子、文字、声像等软件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专业性分类、记录和整理,我们估且叫做“软件”。

所谓硬,就是说对某一具体遗产的整理中,要对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都有要记载到位和准确;同时对其物质性的一面,如所用工艺、材料等,也要有详细精确的记载。只有软件把某一项遗产中的“软”、“硬”两方面, 都做出标准化专业化记录,这就是过硬的软件,即为“软件硬”。

四、价值标准认定

文化遗产应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三方面价值。

历史价值主要是指:某一项遗产形成产生的年代,地点及其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包括形成的过程以及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科学价值主要是指:某项遗产在相关学科或专业中的学术地位、参考价值和考古价值与研究价值等。

艺术价值主要是指:某项遗产的艺术成就艺术特点特色等。

因此,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整理中,要注意对这三方面价值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记述。

我认为,这三个价值基本通用于所有文化遗产的记录和整理规则。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在此建议制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立项填报表》,在这个 “填报表”里,可将项目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地区、现存地区、不同区域的代表人物及风格特点流派、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资料存档级别等内容填写进去。然后, 以这个“填报表”作为审批的依据,对不同地方的同类项目, 加以对比综合取舍,以确定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地区组织“工程”实施,或另有其他地区配合实施。

一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就应有“质”和“量”的终极目标管理,以确保工作有效完成。对此,可制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程审核表》。在这个“审核表”中填写: 项目名称、产生形成时间地区、现存地区及代表人物及风格特点流派、历史及传承报告、科学研究报告、艺术价值报告、 审核意见、资料存档级别等内容。

当然,上述设计,只是我一人之见,不尽完善,或有偏颇,在此权作抛砖引玉,期望引起大家讨论拿出更好意见, 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科学规范有效。因为,无论哪一项文化遗产,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世界和全人类都是无比宝贵的财富,它凝结着人类情感与思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元素结晶,是我们人类更好走向未来最深的根基!

“活态”文化遗产保护 篇8

一、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风险与威胁

城市的更新与开发需要良好、平衡的资金循环, 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如何在被保护的同时转化成经济产出, 众多历史街区案例所采用的整体改造、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打包租赁式经营等经济行为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众多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此外, 历史街区特别是古镇和村落中传统居民的生活, 由于外来观念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历史文化街区及古镇、村落传统社会文化和传统邻里关系解体。在文化复兴、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的不当保护也同样造成破坏, 对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延续产生负面的影响, 举例很多古建来说, 真的看不出是真的, 假的也看不出是假的, 如此对文化一场的保护变成了另一种“破坏”。如很多历史街区在开发过程中, 通过统一整修、装饰, 抹杀了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和民间创造的多样性, 甚至损害了遗产的真实性。很多由于技术方法甚至观念的不恰当或认识的不完整, 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 造成了真假难辨的、新的文化遗产的“破坏”。

二、地方化保护模式探索

(一) 三要素

地方化保护要坚持完整性、真实性和识别性。其中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也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原则。而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识别性是文化传承中的精华所在。在目前的很多保护与开发过程中, 将现有的历史街区快速转变成有生活性、有生命力、重现街区历史繁华时期的场景是不现实的。但原本很有活力的城市、古镇村落因为通过保护、大搞旅游业等途径, 生活氛围消失、文化传承识别性消失的案例, 却是屡见不鲜。很多的街区里面都有一些和传统风貌不一致的建筑, 不论是高度、形式、材料还是色彩、旅游性及风貌组织, 特别是后期人为的文化装置, 做得太过、或做得太简单等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理念不清、方向有偏失会严重模糊遗产的识别性和可判断性。这是非常可惜的。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可识别性是遗产保护过程中更重要的工作。如很多街区都面临资金困难、游客越来越少的困境, 甚至已经导致商户管理的混乱, 只有同时兼顾到这三方面, 这个街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科学的、可持续的。

(二) 地方化保护路径

目前地方保护路径基本一致:政府打造、事件推动、政商联手、商业开发、民间自发、政策推动。虽然各地之间的相互借鉴是快速有效的, 但同时要看到保护模式的地方化受各地管理机制和法规限制影响较大, 还是要结合地方特点, 因地制宜。

探索中我们发现, 各地方的历史街区保存着其各自的特性:活力、多样性、生活性、可持续性、平民化, 大众化、原住民持续受益。这些特性并不单独存在, 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保持遗产地的“多样性”是保持“活力”和“生活性”的物质基础;“原住民持续受益”和“平民化、大众化”是保持“活力”和“生活性”的社会基础;“多样性”和“活力”是遗产地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属性;“平民化、大众化”与保护路径和运作机制相关;“原住民持续受益”与运作机制相关;“多样性”与保护路径和运作机制没有直接关系, 而是与理念和价值观相关。

形成多样化地方保护探索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不同遗产地所在地区的机制不同, 不同遗产地所在地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不同, 不同遗产地的社会价值观不同以及不同遗产地遗产保存的状况不同。

正是这些差异, 形成了各个遗产地自己独特的命题, 因而解答这个命题不存在某种模式。

三、“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思想

(一) 保护的几个概念辨析

1.真实性是指保护区是否存在可靠的历史遗存和确实的社会生活状况, 如果把“原汁原味”用在创造“真实性”上是错误的。

2.完整性是指保护区现存的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内容及其关联性, 包括空间格局、肌理和景观以及建筑是否具有历史演化的有机关系, 并不等同于打造“历史风貌”的统一性。

3.多样性是动态的, 而“风貌定位”是静态的。

(二) 动态、变化的保护思想

1.持续变化是活态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 在有机演变的过程中使其本体持续增值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标。

2.在活态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范围, 相对不变的包括:空间格局、水系、自然的地形地貌, 以及核心保护范围内外所有具有历史见证和集体记忆和技术、艺术价值的建筑物。这些相对不变的具体要素需要在不同时期持续增补, 从而实现使其本体持续增值的保护目标。

3.对活态文化遗产的空间环境, 空间演变的布局需要与保护区的空间潜在规则相吻合。

4.作为“活态”文化遗产的基底和环境, 普通的传统民居的维修、改善、扩建、重建和新建应该遵从一定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在每个保护区是不同的。一个好的建造规则不是面面俱到, 而应该是允许创新的、允许持续删补修正的, 规则的变化来源于民间的创造。不断吸纳民间智慧的建造规则, 能够使遗产保护区民居进行本土化的演进发展。

四、保护规划的十点思路

动态性保护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属性。这就要求保护规划更注重长期的管理功能, 对空间的变化进行管理。

1.保护规划需要将保护与发展利用充分结合, 将发展利用作为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应该特别注重宏观层面的发展和微观层面的利用, 以恢复和保持其活力。

2.核心保护范围保护的三要点:不落架维修, 原位置原尺度传统形式重建, 原位置新建。以实现保持空间格局、空间尺度、空间肌理的整体保护目标, 并保持其多样性。

3.维修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原则:充分考虑并结合现代的使用要求, 不做简单和表面的修缮。避免既与居民切身利益无关、又没有达到保护建筑本体目的的表面工程, 要使原住民持续受益。

4.传统建筑修缮政策:补助、规定、自愿三要素结合的持续政策。目的是使补助资金的投放与激发业主保护遗产的自主性结合, 在公平的前提下, 引导实现渐进、自发保护的目标。

5.功能调整原则:生活第一, 旅游第二。将“生活性”放在第一位, 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6.产业推动政策:居民或商家有成果、有意愿、达标准三条件分类支持政策。居民自发与招商并举。应避免纯粹外力推动式的产业发展模式。

7.风貌整治原则:能不拆就不拆, 能不整治就不整治。把对不协调建筑的风貌整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更不要轻易把现代建筑整治成传统建筑。一方面如果在政策不完善和居民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 会引起政民之间的新矛盾;另一方面简单的、一次性的整治可能存在损害遗产多样性的风险。

8.保护规划的实施必须以居民的意愿为前提。要改变“拔钉子户”的工作思路, 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 以“一户同意做一户”为原则。这样做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不断对完成的工作进行反思和优化。

9.政府作为一个服务者承担为招商、资助、合作牵线搭桥的角色, 作为一个推动者制定推动政策, 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提供公共资金和培训。

10.社区参与的目标是激励居民主动参与、自主改善、自主发展。将政府外来的推动式“输血”过程转变为居民内在的“造血”过程, 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循环。

五、六点建议

1.制定一个遗产地城市与遗产地均衡发展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到城市的增长、城市的改善以及遗产的保护三大方面, 其中更需要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资源体系当中, 因此在这样的规划中, 遗产地不是一个独立于城市其他区域的自闭地区。

2.确定遗产地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保护工作, 并纳入到遗产地的保护规划中。遗产地往往都面临急迫的保护工作和改善任务, 文物的修缮、房屋的维修、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等, 不恰当的措施和方式往往会对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因此, 遗产地保护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对遗产地当前的保护工作提供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

3.编制一个应对遗产地空间变化的管理准则。遗产地空间管理准则应该包括技术性和政策性两部分内容, 同时该准则需要具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应纳入到当地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这个关于遗产地空间管理的准则将可用于对遗产地日常的空间变化需求进行持续的管理。

4.建立一个多方合作的管理机制, 其中包括社区, 并将其纳入到政府的管理机制中。可以通过制定一个遗产地管理规划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管理规划旨在将所有涉及遗产地资产的管理部门和个人纳入到关于遗产地事务的协商和决策机制中来, 避免管理的空白盲区和管理职责不清的重叠部分。

5.维护遗产地现有的社区, 将遗产地的保护纳入到现有社区组织的工作中。避免发生遗产地的保护脱离当地居民的现象, 这样做的结果将使遗产地的保护困难重重。遗产地社区的解体会使遗产地的社会结构发生突变, 使遗产地很快丧失其社会生活的价值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篇9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客体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

从哲学角度来说, 保护主体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 对客体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人就称之为保护主体。从传统意义上来看, 将人类作为保护主体, 将自然的、天然的物体作为保护客体, 由这两者构成最基本的主客体关系。人类作为保护主体的重要原因是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强烈的意识概念, 能够对保护客体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实践。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 人类需要借助范畴和概念的作用, 将主体进行清晰的分辨, 将其上升到能动主体, 将非主体升华成被动的保护客体, 进而通过概念作用, 形成特征明显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 人们能够在主观世界的引导下, 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 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遵守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实现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完美结合,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例如:传统的少林功夫, 随着时代的发展, 少林功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作为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少林功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社会和政府的保护。少林功夫最初是由少林寺内的僧人修炼的, 属于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 只有僧人才是少林功夫的继承者、保护者, 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少林寺以及少林功夫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 少林僧人为了保护它也进行了激烈的搏斗, 就比如说在文革时期, 僧人采用转移、埋藏等方式, 保留佛教经世流传的宝典、武功秘籍等。再加上新时期的发展, 少林功夫和少林文化依旧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这就需要世人采取新的措施加以保护。

首先要求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利用行政力量和法律效应防止出现“少林功夫”侵权现象, 如2000年, 中华人民工作国宗教事务局向多家媒体公开说明:任何盗用嵩山少林寺名称的少林功夫表演, 都属于侵权行为;为了进一步保障少林寺以及少林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003年登封市政府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规定, 将少林寺景区内部的不合法建筑和不协调建筑进行拆迁。其次少林寺自身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护少林文化, 如成立武僧团、出版少林功夫典籍, 建立学校培养武术人才, 积极参加国际武术文化交流, 努力将少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少林寺这则例子中, 能够鲜明的发现, 社会各界都投入到少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 政府、社会、高校、国际等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 这是促使少林文化经久不衰的重要途径。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客体

首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 是古代传统文化的再现。历史呈现的方式的丰富多样的、而历史文献大多是以文献形式存在发展的, 后期人们对历史资料的认识大多融入了很多个人意识, 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个人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社会风气等的影响, 同时社会信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风俗, 例如:国内云南大理的白族, 作为国内众多民族之一, 白族的存在和发展通过一种十分特别的方式——“绕三灵”, 这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农耕文明以及稻作习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风俗, “绕三灵”以娱乐族人、娱乐众神为目的, 通过歌曲、舞蹈、祭祀等形式, 记录民族发展历史、宗教进程、民俗形成、艺术积淀商贸活动等众多的传统民间活动, 反映的本民族本土信仰、人际构成和真实的生活场景, 是白族文化传承的核心。“绕三灵”的存在从另一方面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重要作用, 即记录信息, 弥补了历史空白, 使历史更加切合实际和真实的生活。

再如一些神话故事、民间歌谣等都以特殊的形式记录着社会发展的某些信息, 用口头相传的形式, 对历史信息进行记录、继承, 知道文字的诞生, 出现一些史官, 才开始用文字形式对历史进行记载, 才使后人对古代有全面的了解。

其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身份的象征;存在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受到前苏格拉底思想家们的深入分析, 其中克莱尔说:“存在就是被感知”, 黑格尔认为存在只是人类理念上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感知;例如国内传统的24节气的存在, 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代人民在长期生活中, 总结出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 并借此作为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标准, 古代劳动人民用这种方式将个体和自然联系起来, 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指导生活的重要作用。

最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传统文化的综合, 包括一切能够记录历史、收集信息的载体, 人类未来的发展和创造离不开传统的支持, 而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脱离的, 而有着万千关联, 人们如果无法认识到传统文化对自身的作用, 就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无法正确认识社会, 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定义新事物。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责任细化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框架

第一,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以来, 政府在其中一直扮演着主导作用, 从国际上来看, 国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交流, 努力将国内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世界;在国内, 国内政府也相继出台各种法律法规, 设置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 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监督, 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社会范围内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使社会大众也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近几年来, 国内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是这并不是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再也没有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依旧面临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例如:国内在宣传传统文化时, 面临着“将什么样的文化传播出去”、“如何使世界更了解中国”、“使世界了解到什么样的中国”这些问题都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这就需要政府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 并做好宣传保护工作。

第二, 社会各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人们对现代文明的推崇, 对新文化的崇拜, 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遇到很大困难, 同时也更加使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遇到的一大挑战和机遇。其中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专家和学者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活动中, 社会组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中, 企业也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综合社会各界认识的力量, 共同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建设。

在这个过程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实际行动中存在很大盲目性, 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有很多不足和误区, 甚至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质疑, 民众很可能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激动的叫好, 却不了解为什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及背后的故事这就需要社会组织机构或者政府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第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法律是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对一切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 近几年来, 国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法律越来越完善, 其成就也是备受瞩目的, 法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法制社会的重要性;同时, 国内政府还考虑到了国内多民族共荣的现状, 对不同的传统文化都进行了针对性的保护, 体现了国内多民族统一、共和的特征, 并在逐渐形成一条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职责目标

首先,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要凸显出高效性和针对性;政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是政府自身的文化职能以及社会管理职能, 在正常工作中, 政府有责任履行自身的文化职能, 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 对社会行为进行严格管理。政府有责任、有义务针对加强民族融合、实现繁荣昌盛, 而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保护自觉性。特别是针对基层政府来讲, 要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价值,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展开针对性、高效性措施,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深入人心。

其次, 提高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是某种文化概念和文化活动的具体表现, 因此, 建立起自觉保护道路势在必行。反过来讲, 要想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就必须使群众切身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及其对后代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 提高资金投入的规范性和目的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少不了资金的支持, 而资金投入的规范性和目的性直接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效率, 换句话说资金是保护工作的核心, 没有资金的大力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寸步难行, 如:景区得不到有效建设和保护、传承者无法正常接替传承工作、存档等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等等。而做好资金安排工作, 第一步要从数量上进行合理安排, 做到主次分明, 根据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保护措施;第二步要促使资金来源多样化发展, 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拓宽资金渠道是确保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 例如依托基金会以及金融项目等等;第三步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保护概念,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有利于明确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在保护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有利于明确问题意识, 建立健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有利于使全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

摘要: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应该是文化形式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艺术, 而并非单纯的物质载体。该文在简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和客体的基础上, 对保护主体的责任目标进行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客体,责任

参考文献

[1]宋建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 [J].美与时代:下, 2013 (3) :29-34.

[2]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J].文化学刊, 2012 (5) :117-122.

[3]侯洪澜, 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复杂性[J].社科纵横, 2012 (8) :129-130.

[4]陈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浙江经验[J].文化遗产.2012 (3) :21-23.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新 篇10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环境,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EB/OL].[2006-06-15].http://cn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发言, 2006.

[2]Peter Hall.Phoenix Giant[M].Publishing House:Cities in civilization, 1998.

[3]李成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09 (17) .

[4]曹诗图.鲁莉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4) .

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篇1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现状 措施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申遗,文化逐渐成为代表某个地域的标志,通过这个标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一般来说,文化遗产有有形和无形的区别。本文主要是讲述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该如何做好保护工作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括:坊间习俗、方言文化、礼仪佳节、传统工艺等。就现状来看,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是不够。在申报方面,相关部门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它们没有被及时发现,被其他国家抢先申报,申报工作难以有所突破。例如:青海同仁地区的热贡艺术文化、陕北民族特色的安塞腰鼓、傣族的泼水节活动,它们都没有被列为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遗保护传承人员不足

非遗保护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后续力量不够,没有人接班。像技艺类型的,很多人都不乐意去继承它,主要是全过程都是手工完成,这让很多人敬而远之,制作过程辛苦,耗费时间长,而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与之相符,因此,年轻人不愿传承该项技艺。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清

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念并没有真正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对于一些本该保护的遗产却不加保护,造成了这些遗产的最终没落。另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足够的重视,也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往往忽略了文化的价值,只是对能够产生直接价值的物品感兴趣,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比较落后;所以,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不清。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充满了活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逐渐吸收对文化发展中的有力因素,去除一些不利因素,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所以,要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应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应该充分重视宣传教育,对其进行重点保护,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保护非遗的氛围。

(三)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

当前,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败落或消失的危险,这将给我们的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失;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国家应充分重视保护以及抢救。可以利用博物馆进行专业化的保存,也可通过国家立法,利用法律保证更好地实施非遗的保护工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勇于创新,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从事与之相关的艺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喜爱的艺术,转而从事其他行业,这就造成了很多文化艺人的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种状况,相关的从业人员要积极转变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

要对非物质形式的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就要做到对客观存在文化方面的财产的守护,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是共通的,非物质要借助实物来呈现给世人。所以,应该加大对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具体包括文物古迹、经典文本以及传统节日,除此之外还包括民间谚语等,让它们更好地发挥物质载体的作用。其次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能够体现当前社会一种新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使中国传统文化更贴近现实社会,使非物质文化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六)将非遗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素质的考核内容

因为非遗的特殊性,所以应加倍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对地方干部进行提拔时应把非遗知识列入考试项目中,这样可以加强干部对非遗的关注与重视。除此之外,地方干部需要用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地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七)注重发挥人民群众、民间组织的宣传作用

由于对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没有形成保护意识,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其实对于该工作的宣传,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是可以实施的。比如通过网络宣传、广告宣传、才艺表演或是成立协会等方式,让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把所有的文化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储存起来,才能保证所有的文化遗产不会被埋没,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记录之后,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承。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进行记录,可用“描述”概括,在“描述—解析—评论”中,“描述”是最为基础繁琐的工作,所以,非遗数据库的创建,力求全面呈现出每个非遗的特点,为之后更好开展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在收集归纳的基础上,非遗数据库成了管理非遗项目的有效方式。非遗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作较为繁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非遗的保护来说,数据库的使用非常活套、十分有利于保存和治理,它极大地促进其管理水平的升高,对于建立恰当的保护计划,进行整体性的保护,是非常有帮助的。人们使用方便快捷的方式--数据库来传播非遗资源,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具有各自的信息如图片、阐述文字、影音视频等,而传播的本质就是这些信息与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转换,保护非遗的同时能够形象生动的描述非遗。简而言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计算机转换为易懂的字符,人们能够将显示的字符结合成寓意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样便有利于它的扩散,以便提升广大群众对非遗的保护热情。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乃至标志,是一个民族情感、精神的源泉,是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很多道德品行都是传袭而来。民族道德品行与社会文明进度都是受非遗的文化影响,给人们正常社会活动提供基本统一的保障与纪律,是调解个体问题、化解社会争端的基本协调方法和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非遗在文化传承中占据主要位置,推进精神认同、民族归属感等有重要意义。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和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社会和谐的重要源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经常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活动,能够很好地被继承下去,极大地促使了人们弘扬正能量、艰苦奋斗、团结民心,更进一步保障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所以,要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工作做好,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对它的理论探索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次才是加强对它的保护,然后继承发扬。另外,要加强立法和宣传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和民众的整体素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姜兆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选择、传承效能与保护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2〕胡丽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国家与民间社会关系论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08):P192-195;

〔3〕方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 才智,2014(29):P309。

作者简介:彭爽(1984--),女,本科,助理馆员,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2

一、当代“花儿”的生存现状

20世纪以来, 作为民族集体记忆、民族精神文化而传承至今的花儿, 在伴随新时代浪潮迈入新世纪的百年中, 面对中国社会体制、形态的深刻变革, 经济结构的转型, 生存方式的变迁, 强势文化的冲击, 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则显得那么力不从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 外界强势文化经由现代交通、传播媒介开始源源不断输入乡村, 将一个精彩纷呈、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呈现在村民眼前, 面对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现代文明, 深处西北偏远村社的年轻人普遍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闯出去才有未来”, 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外来音乐文化吸引着他们的眼球, 加之“花儿”地区人民婚恋观念和传统风俗的日渐改变, 对于“土得掉渣”、陈旧呆板, 翻来覆去就几个调调的“花儿”已无多大兴趣。

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也不再如往昔般四处飘荡着此起彼伏的“花儿”声, 曾几何时人们由不漫“花儿”变为了不会、不懂“花儿”, 逛山场的人们多是来凑凑热闹, 赶赶集市, 烧香许愿, “花儿”迷们拿着录音机、相机、MP3等设备, 遇见某个“花儿”唱家则一哄而上, 而唱家则普遍“谦虚”, 深怕唱得没磁带、光盘里的好, 听者由于有了对比, 兴趣普遍不浓。当地政府搭台举办的“花儿”歌会、歌赛也多半是应应景, 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唱完给钱收工, “花儿”文化与新时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契合点越来越少, 漫“花儿”不再是村民社会生活、文化交往、精神娱乐、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民间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使得“花儿”仅仅是众多娱乐活动中可有可无的一种, 缺乏现实意义而显得无足轻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花儿”保护与传承的反思

2003年10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建议各成员国加强立法, 明确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涵盖范围。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形成, “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同年12月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决定自2006年起, 每年6月底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 这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我国政府和地方系统工作日程。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各级党委、政府文化部门, 在积极协调、配合国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 响应“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过程中, 相继制订了“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努力搭建“花儿”平台, 打造“花儿”品牌, 稳步贯彻“花儿”保护工作。通过对“花儿”传承人的扶持, 鼓励其带徒授课, 加大对“花儿”歌手的培训力度, 举办各种形式“花儿”会, 开展各类比赛、演出、讲座和宣传活动, 不断拓展“花儿”研究领域, 采集、归纳、整理各类“花儿”“原生态”资料, 建立较为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通过政府、大众、学校、传媒的通力合作, 积极推进“花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自2004年起, 临夏州、康乐县、和政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中国花儿保护基地”、“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文化委员会挂牌成立, 一批“花儿”学著作集成出版, 各类“花儿”研讨会、采风活动接踵而来;2006年6月, “花儿”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花儿”作为我国申报的22项文化遗产之一,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重点保护与关注的对象, “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展。

在“非遗”申报成功这一大背景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传承保护”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各行各界又纷纷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中来, 这再次为西北“花儿”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文化契机, 我们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主导、媒体炒作和各类误导下, 通过学习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条例精神, 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做出理性思考与质性反思, 避免实践操作的误区, 这也是当前“花儿”学术研究的首要任务。

三、对于“花儿”保护与传承观念的反思

当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于“花儿”的保护往往集中于延缓其消亡, 加大记录和研究保护力度, 开展大量演出、讲座、宣传等活动, 借助高校研究机构的力量, 以期对传统乡土“花儿”进行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 部分地区政府部门为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 通过走“花儿”的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道路, 来实现其自身的转化、更新和现代化。这使得“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出现两种较普遍的观念和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对“花儿遗产”重在“保护”, 既对“花儿”文本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既然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已遭到毁灭性破坏, 那么当前保护重点则应致力于对文化的保存与研究上来, 通过政府部门的主导力量, 学校研究机构的协助, 媒体的适度宣传以及在群众中的推广, 在保持传统本色的基础上延缓其死亡的速度。而对于现代社会现实需要而言, 古老守旧、淳朴简单, 充斥着乡土气息的“花儿”早已过时, 我们应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成“花儿”文化自身的转型和更新, 使之更适应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而传统的生命力也在对自我的不断扬弃、选择、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得以实现。

以上两种观念与认识的碰撞引来学术界不少争议, 问题争论的关键并不在于保护的观念和方法是否正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提出了“保护”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 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 (“花儿”的传承, 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和振兴。事实上二者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并无实质性分歧, 只是研究的出发点、侧重点不同。而传统乡土社会的土崩瓦解, 现代信息社会对传统本能的排斥, 大众文化取代了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则在现代社会的夹缝中奄奄一息, 尽管“全球化”、“多元化”思潮隔年翻新, 但偌大的地球越来越缺乏传统生活和文化交往的容身之地, 这迫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保护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设立相关公约、条例、名录制度, 来保护那些濒临失传和消亡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在保护和研究中, 无论我们持怎样的观点, 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 都应当客观且清醒的认识到, 当传统社会离我们远去时, 我们所做的一切充其量是在延缓其陨落, 实现对已有传统的保存与记录。而对于“花儿”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振兴, 则需要以新的文化来更新旧的传统, 或重新点燃旧有传统文化中的“活性因子”, 开启一个新的文化起点。现代“花儿”的发展正在寻找着这一新的起点, 尽管现实情况是民间艺术活动被大量地用以为创作材料而遭到掠夺性开采的同时, 它们本身却仍然被视为落后的、原始的、粗糙的, 被视为必须以精英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才能拥有艺术价值的对象。

1、对于“花儿”保存与保护工作的反思

当代传统“花儿”的保存与保护可谓是有史以来搜集范围最广、调查规模最大、参与最多、研究最深、耗资最多的一次, 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于文本、录像、影音资料的保存, 传承人的普查与保护。研究者和田野工作者深入地方, 只负责将这一传统文化进行搜集存档, “花儿”文化被视为一种“素材”、“资料”、“音乐知识”被整理加工, 或放入数据库、资料室中供做历史性、片段性、知识性的学习和参考, 保存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似乎也在于此。然而,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 杨民康指出音乐文化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过程, 这些变异都是“合理的”, 并且都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 保护应该加入“文化变迁的印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 被不断的创造, 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 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变迁性”等点, 使得我们在保护和保存传统“花儿”文化时, 不能只是“固态”、点状的存储和提用, 而应考虑到文化自身的属性, 将传统“花儿”衰败的全过程、新兴“花儿”的出现和崛起充分考虑在内, 加以保存和纪录。此外, 在对“花儿”的保存工作中, 应杜绝单面线状式的保护, 考察和田野工作需立体化, 在对音乐本体进行搜集的同时, 需兼顾对“花儿”文化生活空间、生态环境、区域历史、风土人情、民族信仰等相关内容的考察与保存。

2、对于“花儿”文化空间保护的反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中“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指“定期进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 兼具实践性和空间性。……它首先是活跃文化生活的载体, 同时又具有周期性和短期性的特点。”通过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仍在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表现形式, 但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化空间”, 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 依赖特定族群的培育世代相传, 与“音乐”本体共同构成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机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我们无法挣脱地域文化而空谈地方音乐, 同样“非物质”的音乐必须具备物质空间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因此, 当前对山歌“花儿”的保护, 首当其中是对其“文化空间”的认识、理解和保护, 其保护的路径不是将“花儿”从其“文化空间”中抽离出来, 盲目投入现代社会新的文化空间中, 更不是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式的“圈地”, 而是如何根据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适应机制, 以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中的稳定因子为根基, 借助现代媒介、市场、文化的催化作用, 实现“花儿”文化的自然更新和转型。

3、对于“花儿”保护与传承话语权的反思

当前, 政府部门在“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具有主导权力, 进而对遗产保护也拥有优先管理与经营权。具体而言, 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市场成为国家推销经营遗产的场域, 由此遗产进入消费领域, 并逐渐发展成“遗产工业”。然而, 从实际来看与遗产相伴而生的地方文化持有者却只是国家资源配置和行政政策的被动接受者, 是迎合市场的“遗产商品”贩卖者。“花儿”流行地的群众普遍对“非遗”不了解, 对于“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则抱着“事不关己”的心理, 遇到政府普查宣传, 研究机构采风调研, 多是采取被动接受的姿态;当地相关职能部门也多抱着“应付上级”、“按章办事”的态度, “消极”应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工和检查;部分当地政府和群众, 凭借“非遗”所带来的一系列文化资源, 大搞“花儿”产业化、商业化经营, 各类变质变味的“花儿”演出、活动层出不穷。面对政府在遗产保护中的话语霸权以及地方文化主体群众话语权缺失所造成的被动迎合, 传统“花儿”的生命价值被湮没在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诚然,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主导优势, 但话语权的严重倾斜所带来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花儿”保护需要“保护者”与“传承者”之间构架起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真正体察和了解“传承者”所思所想所需, 以及“花儿”对其生命、生活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传承者”也需要密切关注与“花儿”相关的各类政策、条例和信息, 达到二者间的共识与互补, 实现信息交换的畅通无阻, 这才能真正解决保护中话语权倾斜的问题。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伟大且复杂的文化工程, 它包括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考察、确认评定、立档保存, 对其文化价值的考证研究, 对传承人的扶植与保护, 对遗产的宣传、弘扬和振兴等内容。遗产的确立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实现各民族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最终维护世界秩序的稳定与和平。因此,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保护与传承中我们需坚持“本真性”、“完整性”、“活态性”、“可持续性”、“可解读性”原则, 提高自身“文化自觉”, 更新保护观念。本文对“花儿”生存现状的简要分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 对当代“花儿”保护与传承所面临困境的反思, 正是基于以上的基本原则。

摘要:本文以流传于我国西北多民族地区的山歌“花儿”为研究对象,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话语下, 对当前“花儿”的保护传承观念、保存与保护工作、文化空间保护、保护与传承话语权进行了反思, 以期为“花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抛砖引玉。

关键词:花儿,生存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反思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446, 445.

[2]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A].草根的力量[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156.

[3]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J].音乐研究, 2006, (3) :15.

[4]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236.

上一篇:追求学生幸福的德育下一篇:基层井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