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经济学

2024-05-28

文化遗产经济学(精选12篇)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1

随着文化遗产各种申遗以及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和热议, 有关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得到从政府到文化企业管理者再到学者的关注, 文化遗产经济学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关注的学科分支。与从考古、历史、资源等角度的研究不同, 文化遗产经济学可能更关注保护与开发中的开发, 关注文化遗产开发中的经济性行为, 所以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当前背景下, 如何结合案例教学讲授好文化遗产课程, 为该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这是亟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文化遗产经济学类的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教材的形式只有南京大学顾江教授编著的《文化遗产经济学》一书, 该书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研究文化遗产开发中的系列问题, 包括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文化遗产战略资源与经营、文化遗产产品定价、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及文化遗产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教材内容理论性很强, 如何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能更好地将这些理论用来分析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是将这门课上好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 案例教学法在文化遗产经济学的教学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述一些经典案例和实践案例, 使得学生觉得文化遗产经济学不再枯燥无味, 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一、文化遗产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课程教学过程中, 发现存在客观主观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如果照本宣科或者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的话, 很难达到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经济学的教学目标。目前, 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学生的经济学基础薄弱, 对经济学的应用性理解有一定困难

文化遗产经济学中更注重经济学理论在文化遗产产业分析中的应用, 需要对文化遗产和经济学理论都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前应有西方经济学知识基础, 但经济学的相关课程在很多高校其课时量非常有限, 故学生的经济学基础不是很牢固, 但在文化遗产经济学案例授课过程中, 很多时候需要直接用到经济学的知识。如文化遗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与精神需求, 具有一般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 经济学的视角可以很好地分析文化遗产的经济性、稀缺性、公共性、外部性和垄断性等经济特性, 以助于更好地开发文化遗产的价值,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学生对这些经济学概念的生疏, 使得对该课程的讲解面临一定的困难。还有面对案例需要用哪些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文化遗产问题或者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学生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这直接对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 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过于肤浅, 对其产业分析不能深入

文化遗产理论上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它们分别是以怎样的形态呈现的?哪些文化遗产是可以产业化的, 哪些是不可以产业化的?在产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生还不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 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各个具体案例, 似乎可以将相对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文化遗产进行具象化。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具体指导, 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和情景现场进行分析, 从而达到对个人沟通、控制、决策等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

(三) 系统方法的观念相对薄弱, 对文化遗产经济学不能深入把握

文化遗产经济学当中的核心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片面的观点和单独的学科知识不能解决好其中复杂的问题。比如, 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或者说若要将其推向旅游市场, 就必须面对三个基本问题,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开发、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与上述问题相应的三大矛盾, 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开发主体之间的矛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还有很多时候,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之间本身就是矛盾,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关系当中理顺关系, 找准方向, 这是需要系统论的观点和思维去把握问题的关键的, 但是, 学生显然在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较为薄弱, 这就限制了其对文化遗产经济学的深入理解并削弱其面对现实问题时提出有效对策的能力。

二、文化遗产经济学课程主要内容的案例教学设计

(一) 文化遗产战略资源与经营

以南京博物院等为例, 罗列其拥有等文化遗产资源, 对比分析以前的以参观、教育为主的社会功能性存在为主, 以及现在的能够释放更多文化遗产价值并且以更多消费者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 比如各种萌物纪念品, 以资源价值挖掘为主的存在为主的前后对比分析, 探讨文化遗产战略资源与经营。

(二) 文化遗产产品定价

以文化遗产地景区纷纷涨价引发的社会热议引导讨论, 围绕文化遗产地景区的定价依据、价格调整的必要性、有无其他的解决方案等问题进行探讨, 介入资料包括各种新闻网页、视频资料等。

(三)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以各地的所谓“文化遗产”地争夺为例, 比如对秦桧、西门庆等人的出生地的争夺和所谓开发, 探讨哪些文化遗产资源值得保护、应该保护, 哪些文化遗产资源可以进行开发, 讨论可开发资源的评价标准, 理解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体系。

(四) 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以贫困县贷款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为切入点, 以荔波的丹霞地貌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后期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为例, 探讨对文化遗产应该怎么保护和管理。

(五) 文化遗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以杭州、镇江两地对白蛇传传说的开发方式、开发程度及其对两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不同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文化遗产的开发可能给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作用。

三、案例教学设计——以文化遗产产品定价为例

以文化遗产产品定价这一专题为例, 我们的案例教学安排如下。

(一) 理论准备

1. 文化遗产的经济收益。

文化遗产的经济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其中间接收益包括文化遗产的“溢出效应 (1) ”和无形资产价值, 这部分是难以进行定价的。而我们所要进行的定价, 针对的是文化遗产的直接收益部分。

同时, 文化遗产有两类, 一是属于公共产品范畴的, 政府定价或对价格进行管制;二是私人性质的, 如旅游、工艺品等, 由市场进行自由配置。

2. 定价依据。

产品的定价方法一般来说有三种, 一是成本导向法, 就是你的成本是多少, 你想获得多少利润加起来;二是竞争导向法即根据对手卖多少, 你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三是需求导向法, 即根据市场密度来制定你的产品价格。

3. 价格调整。

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调整, 是为了适应顾客的差异和环境的变化。价格调整的战略一般包括以下七种, 即价格折扣和补贴、分段定价、心理定价、促销定价、地理定价、动态定价和国际化定价等。

(二) 案例引入

据2013年4月13日山西新闻网, “五一”小长假将至, 景区门票价格又成热门话题。据媒体报道, 凤凰古城、四川峨眉山和扬州瘦西湖等多家知名景区纷纷或打包或直接上调了门票价格, 最高涨幅达167%, 网民直呼“看不起” (2) 。

(三) 问题的初步提出

(1) 文化遗产地的门票价格怎么制定的?包含哪些成分?

(2) 为什么这些文化遗产地的门票价格要上涨?原因何在?

(3) 你觉得这些地方的门票价格要涨吗?理由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先看看作为文化遗产地的直接管理者是怎么解释的。

(四) 关于讨论华山文化遗产地门票价格上涨的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是CCTV-2的《对手》2012年1月12日“假日门票该不该涨”, 其中有华山文化遗产地管委会主任关于门票涨价的解释。

节目中正反双方的观点分别是:

红方:

(1) 门票涨是必然趋势, 因为资源越来越少;

(2) 门票应该涨, 涨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景区。

蓝方:

(1) 景区是公共资源, 涨价不公平;

(2) 景区是公共资源, 不可坐地收钱。

根据节目中的讨论, 特别是华山管委会马主任的阐述, 我们提出以下的问题供同学们讨论:

(1) 目前门票收入依然是景区运转的主要来源, 这些文化遗产地还可以有怎样的创收?

(2) 大多数景区都提价的环境下, 如果某个景区不提价, 是否显得档次不够高?文化遗产地的品牌影响力是靠高价来决定还是其他?

(3) 提价对客流量的控制是否有效?还有其他的控制客流量的办法吗?

(五)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辩论

同学们分组自由讨论, 就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在此基础上, 请每组的同学代表发言。发言从某个问题开始, 比如文化遗产地的门票定价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是否建议涨价, 再延伸到还有什么样的盈利模式, 以及涨价对客流量的控制效果讨论, 再到文化遗产地的品牌构建问题。

在学生发言辩论的过程中, 将他们的典型观点总结并板书, 并在发言结束后引导同学们更深入探讨他们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六) 结语

通过这样的案例讨论之后, 同学们对于定价、文化遗产地作为旅游景点如何定价、是否应该涨价、如何控制人流量、价格高低与品牌形象有无关系、如何构建文化遗产地的品牌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从他们身边事 (门票涨价) 切入, 让学生有话说, 进而对文化遗产的定价理论进行一定的认识提升。

注释

1 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 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 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 就是某项活动会有外部收益, 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这里的溢出效应是指文化遗产溢出对其他产业的带动。

2 《景点门票涨价是柄双刃剑》://www.sxrb.com/sjdsb/aban112/a8_0/1986384_shtml, 2013-04-13, 山西新闻网。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2

——白万勤同志文物保护先进事迹材料

白万勤同志,男,汉族,1959年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米脂县银州镇杜家沟人。1981年参加工作,1998年调至米脂县东街小学任校长至今。

米脂东街小学位于被誉为“中华民族瑰宝”、举世无双的“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的东街内。她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元代米脂的学宫,先后称“成德书院”、“圁川书院”、“圁川小学堂”、“国立第一高级小学校”,1956年定名为“米脂东街小学”至今。

白万勤同志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很高的教育专业水平,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1998年以来,不仅对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以自身的模范行动为米脂的文物保护工作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米脂作为陕北文化沉淀的富集区,文化源远流长,虽为山区小县,但从炎黄文明的萌发阶段起,她即几经变迁,历尽沧桑,以其独特的贡献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米脂境内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也是文物形势比较严峻的地方之一。

白万勤同志自1998年上任校长以来,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内心有极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是,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曾为米脂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处在“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内,学校的现有校址上,有米脂文庙(圁川书院的附属设施)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是“米脂县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论是古代、近代、现代,这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为米脂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自己能来这所学校工作,是一种极大的缘分。责任感是,作为如此地位重要的学校,绝不能让她落后于其他的学校,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狠下功夫,使学校的发展始终能走在全县的前列。更为重要的是,白万勤同志身处这条古色古香的古老大街上,看到文物受到破坏,他更是看在心里,急到心上,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为文物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十多年来,白万勤同志不计报酬的为米脂文物保护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谱写了文保工作动人的乐章!

一、强化舆论,加大宣传,使文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白万勤同志对于米脂东街的“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遭到人为的破坏,深感惋惜和痛心,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强文物保护,传承米脂优秀的文化遗产。

白万勤认为,文物保护,应该从娃娃抓起,只有对小学生从小灌输优秀的本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自发地为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做贡献,使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从而转变为自发的行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力量,通过他们对各自的家长进行说服教育,对保护文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白万勤同志常在师生中宣传米脂本土文化。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和校史教育,并且自己主动利用自习课时间,挨个到各班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米脂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具有光荣传统的地方,历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挂在他嘴边的一句常说的话是,我们东街小学不同于全县的任何一所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米脂文化从古至今的一个重要的传承点,其他学校和她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应深感骄傲和自豪!

米脂窑洞古城是米脂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对于建筑学、文史学都有极高的保存研究价值。米脂窑洞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多数建于明、清两朝。窑洞四合院的形式据称由当地大户人家首创,后来普通百姓争相模仿,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窑洞古城。今年,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名列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选名单。

十余年来,白万勤同志每年都利用学校的各次会议,不厌其烦地宣传教育广大师生,爱护文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文物。同时利用学校的大型宣传活动,把文物保护作为一个内容进行宣传,通过,张贴标语,书写固定标语等,大造文物保护的声势,使文物保护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狠抓巡查,注重落实,确保把破坏文物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白万勤常讲,谁来米脂东街小学当校长,不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视线之中,谁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如果在他的任期里,如果听之任之,使文物遭到破坏,那就更成为了一个“千古罪人”。白万勤教育师生,重点对校址内的两处文物即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严禁人为的破坏,一经查实将严格处理。并且把对两处文物的保护作为各班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针对文物保护的现状,他决定,由高年级的同学组成“文物保护小分队”,特别是放节假日期间重点防护。除了对本校院内的文物切实加强管理外,还对整个“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的文物进行日常巡查,一经发现,逐级上报,然后由学校向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十余年来,历届小分队发现违法修建破坏文物的案件十余起,经过文物部门的协调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现在东街小学的文物保护已经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化制度化的工作来搞。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文物巡查小分队”,和文物主管部门紧密配合,同破坏文物的行为做斗争,使米脂的优秀文化传承得到应有的保护。

白万勤认为,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用制度来落实,不论谁来当校长,都不能把这项工作给落下的。

三、晓理动情,据理力争,制止乱修乱建的破坏文物及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风貌的行为。

米脂窑洞古城被外界称誉为陕北黄土地上的奇葩。米脂古城,枕山面水负阴向阳,楼台亭榭古刹高墙,涧水绕合固若金汤,民众称其为宝城。古城形若凤凰单展翅,众多的窑洞院落工艺考究独特精美,古朴的历史街区可与中国许多著名古城街区媲美。古城在如今县城的东南一隅,与现在的县城融为一体。

现在的老城,居民结构复杂,大部分是打工者和供孩子上学租住的,房子的主人都在城里买了单元房。有的房子都不住人了,堆放的是一些杂物。

如今的古城,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离开窑洞,搬进楼房。现在的窑洞古城,时不时有现代楼房拔地而起,瓷砖贴面随处可见,三条大街的沿街门面建筑及百年窑洞院落大门、影壁、脊兽、花草等脆弱部位破损严重。

一些外来租住户,随意搭建棚舍,甚至一些老住户随意修建一些建筑,对古城的风貌是极大的破坏。每当学校的小分队或者是其他师生发现类似情况,白万勤便会第一个赶到现场,对违建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通过妥善的办法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米脂县政府出台了 《米脂县窑洞古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后,白万勤与当事人讲道理,摆事实更是有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十几年来,白万勤先后说服教育了乱秀乱建户8户,有的是彻底制止了,有的通过协调,尽量按原貌进行修建和改建,特别是临街的2户,白万勤不知跑了多少次,给当事人出谋划策,怎么按原来的古建风格进行返修出了不少点子,也维护了古城的风貌。

四、争资立项,维护抢修,使文庙大成殿和圁川书院的状元阁恢复昔日的风采

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都曾是米脂圁川书院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圁川书院唯独得以保存的两处遗迹。作为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虽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至今相对保存完好。

白万勤同志1998年来东街小学时,对于学校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多时,便对这所学校的来龙去脉了解的一清二楚,并且对现有保存下来的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的现状十分的忧虑。这两处古建筑,历经文化大革命的人为的破坏,现在仿佛风烛残年,破败不堪,目睹这一现状,谁都会伤感。作为规模和影响十分大的圁川书院,仅仅保存这么两处古建,已是十分的可怜。还有的一点是,作为学校的中心的两处建筑,对学校的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众所周知,白万勤是个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他觉得,作为一个米脂人,有义务和有责任为米脂文物的保护尽一己之力,同时也为把安全的一个隐患完全排除,他决定说干就干。

资金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县一级的财政状况极为紧张,增资十分困难。他决定把目光放在省上和市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关系,积极的增资。他跑各个部门,给人介绍这所学校的光荣历史,争取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白万勤争得十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维护两处古建筑。古建筑的维护,不同于普通的工程,必须得专业的工队。完全专业的公司因为资金问题请不来,不懂专业的又怕搞不好。他几乎限于两难境地。为此,他几乎他跑遍了榆林的各个地方,还四处托人找一个比较专业的公司。给别人说好话,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别人。公司的问题解决后,还有个材料的问题。大成殿在1966年的破四旧中,顶部的龙脊兽物全被捣毁,他从网上调集资料,往回调货,尽量按原貌进行修复。最起码从外貌上看起来来比较有气势。经过修复的两处古建筑,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为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争了光,添了彩!

2004年,白万勤考虑到作为文物古迹,让人看后一目了然,决定延请米脂本埠的著名书法家李勇先生和李利春先生为大成殿和圁川书院的学堂分别提上“大成殿”和“状元阁”的木制匾额,看上去古色古香,很有历史韵味。白万勤同志坦言,作为一个米脂人,为家乡历史的保存,留住古代的记忆,对文物工作做出贡献,是每个米脂人应该尽得一份责任,只要有机会,只要需要,他将在教学工作之余,继续为米脂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3

可是这些越来越迷恋天坛“良好生态”的人们,也在注意一个悄然而至的变化,那就是天坛的自然和荒凉越来越少,人工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多。天坛对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天坛内每天集聚的人越来越多,天坛的生态负载力,其实可能是在下降的。天坛这样的文化遗产,却很不注意尊重“自然遗产”,甚至故意破坏着自然遗产。

这两年我一直在到处大谈我的“学术新发现”:人是离不开生态的,自然萎缩了,人就活得很痛苦。用这个学术观点武装我的头脑后,我看到的许多地方,突然间都有了缺陷。用这个眼光看大学的院落,发现社会上公认的有着“强大知识力”的中国各著名大学,却无法阻止校方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更无人敢公开倡导“大学也该留住荒凉感”。用这个眼光去看天坛这样高规格的“世界文化遗产”,也突然发现,这些文化神圣区,同样也存在着对自然界不尊重、不理解、不弘扬的行为。

城市是生态最恶劣的地方,污染最集中,对污染的处理却颇为无力;人均生态含量最低,但对生态量的扩充和保护最不得法。园林工人,以绿化来作生态保护,以种树来建设生态系统,一年到头都在种植各种绿色,园林部门年年报上来的材料,也都在很得意地宣称本城市今年的绿化面积又高达多少,人均绿地率又增加了多少。然而,细勘他们的日常行为,你又会发出疑虑,表现出担忧。你会看到他们一到秋天就开始扫落叶、花钱雇车运到垃圾场去填埋,而不是让落叶自然归根,沤成肥,保墒蓄水;你会看到他们让树和树之间互不依靠,树和草不相关联,表面上绿色一大片,美好一大堆,实际上都是孤木单草,既让植物之间难以呼应,更让植物和动物缺乏照顾,鸟类无枝可栖、兽类无果可食、无洞可藏。好像城市的目标,是为了在把农村赶出城外的同时,也把自然赶出城外似的;好像有了文化遗产,就不需要自然生态似的,而生物多样性充分的自然生态,是最好的“自然遗产”。

同样,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文化神圣区”内,也有绿化部门,他们也在精心地保护着、改变着区内的绿化度,但是,他们的行为,也总有许多让人商榷的地方。一些人说,由于破坏猛烈,中国天然林还算保护得好的地方,几乎不是宗教林、风水林,就是人类足迹还难以大批量到达的区域。放眼全国,还是很少能看到人类把自然上升到神圣文化的程度,“每一座山都是神山,每一片水都是圣湖”的概念远未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得更多的,是对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破坏。文化的衰落与自然的衰弱,常常是相表里的,唇亡而齿寒,齿落而唇伤。一个不重视保护自然的群体,往往也不会重视传承文化。按这个道理,文化与自然应当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有互相协助和帮理之意,只有处处联起手来,才可能稍富延续生命的能量。可是,你到现实中去看,却总是无法找到合意的证据来支持,你看得更多的,不是自然遗产在湮灭文化遗产,而是文化遗产在破坏“自然遗产”。

颐和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昆明湖是京密引水渠的一个“调节湖”,密云水库的水,经过几十公里的跋涉之后,要到这里停留休整,然后再按使用用途进行分配;因此,从昆明湖到玉渊潭的“昆玉河”,就是水库之水进入城市内部的一个重要通道。南水北调中线的终点团城湖,就在昆明湖的西边,从汉江经过上千公里输送过来的南方之水,也仍旧沿用着昆明湖的调节、休整的功能。然而,颐和园这几年在拼命清除“杂草秽木”、种植“美树新草”,湖边本来长有极好的芦苇,偏偏要连根挖走,把堤岸硬化,理由是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实际上,硬化的堤岸才最不利于保持水质的自然活性,芦苇是一些害羞的鸟类的最好的庇护和繁殖场所,这样一来,它们就只能重新找地方;西边的湖里本来种着些荷花,到冬天,雁类和鸭类会在这些湿地的残荷败苇着休憩、觅食,然而,这些地方正在一天天地干净、整洁下去,湖光山色的自然造化之美,越来越趋向单调和可怜。虽然公园的管理处在游路上搞了许多爱护鸟类的宣传,然而,当一个地方已经留不住鸟类的时候,做这些宣传有什么意义?

天坛也在宣传自己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功绩,也在大谈“尊重本地物种”,然而,天坛的绝大部分地方,上面是百年松树,下面是某种冬天还泛绿的引进草;上面是千年古柏,下面也还是某种冬天还泛绿的引进草;围起来的地方,是单一的草,没围起来的地方,也是单一的草。天坛最好的一个地方,是被天坛鸟类调查小组称为“苗圃”的一小块地,这块地,占地面积不过几亩,外边只能用竹篱笆轻轻地围住,根本挡不住那些恶意的捕鸟者的随意侵犯。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地方,由于植物多样性保留得还可以,由于林相的郁闭度还差强人意,由于游客的干扰还算较少,因此,这个地方观察、记录到的鸟类,是最多的;每次觀鸟组其他地方可以不去,这个地方是他们必来的。这个地方有任何的被改变的可能,他们都异常担忧。

偌大一个天坛,偌大一个圆明园,偌大一个颐和园,甚至偌大一个北京植物园,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可用目光穿透的。而能否用目光穿透,是衡量一个地方自然是否保护得法的最简单的检测指标。鸟类也好,兽类也好,都需要一个藏身之处,他们不喜欢随时被人看到,因此,他们需要有植物来遮盖、隐藏他们。而一个地方如果从任何角度都能够被人类毒辣的目光穿透,那么动植物就没有了任何秘密可言,他们只能到其他地方寻找生命的庇护场。

实际上,天坛地坛也好,圆明园颐和园也好,植物园燕园清华园也好,北京这些相对来说面积较大的文化院落,都可能有心地把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都可以把生物多样性搞得很丰富,都可以在满足文化传承的同时,把自然保育得很完美;然而,恰恰是这些文化遗产集中度最高的地方,经常有缺乏自然文化的表现,显然,我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文化遗产”对“自然遗产”的保护能力,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滋养。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保护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命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它承载着丰富民族文化内蕴。尤其作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如数家珍,但近年来,在我国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越来越广泛多样,当然对它的破坏也就越来越严重。因此,笔者认为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利用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类型,主要包括口头的传达与表述 ;传统艺术表演 ;民俗礼仪、风俗、节庆 ;民间传统中的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以及传统的手工技艺几大个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科学、艺术、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中经济价值是其主要的价值形态,并有着区别于其他价值的独特之处。其一是依附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不是独立成体的,而是通过于文化价值表现出来的。其二是隐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需要细致的发掘才能找到,因为它不具有独立性,而是隐藏在文化价值中。其三是稀缺性。作为经济物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消耗,从而导致了数量、质量与种类的稀缺性。其四是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一群体在特定区域内,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由于不同区域的不同的传承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保护和利用中产生的矛盾

普遍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可分为两大类,即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见证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我们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珍贵的资料,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而它的经济价值是派生出来的,只能归特定文化区域内的原住民与当地政府所有。对于两大价值所产生的矛盾主要是难以将两方兼顾。一般认为,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对其社会价值产生破坏,但这也不是说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拒绝开发。其实,保护与开发是可以两者兼顾的,关键是要传承者将经济诉求与广大化诉求平衡起来。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1)施与式保护。它是通过政府资金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文物的方式而进行保护,它具有见效快、效果显著的特点,但它的劣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不够重视,就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断,并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

(2)开发式保护。这种方式就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到市场竞争中,以此增添其自身生气,来提高它的生存能力。这种方式具有流通快、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灭亡的困境进行有效的处理。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就是见效期慢,风险高。若市场运行失败,非但不会减速其消亡,更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开发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在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重视度。这主要表现 :首先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及影响缺乏重视度。其次,在社会发展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消亡属于正常情况。最后是价值认识上存在不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价值上的开发多于经济价值上的重视。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投入力度的不够,造成其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开发及利用。三是开发过度情况时有出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开发中,很多时候,我们将物质文化遗产等同于其他生产资源,这就会造成过度利用而轻于保护现象的发生,从而产生破坏性开发的不良后果。

2、在经济开发中解决问题的方案

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力度保护。尤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情况、不同种类、总体数量及消亡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此外 , 要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延续下去。

然后,要加大资金投入。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相关设施不完善,对开发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利用多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并积极促进民营资本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中。

接着,挖掘其文化内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所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利用时,要深入挖掘其在城市中的特色,避免对其开发不够的情况发生。

最后,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化发展轨道上。不管是无形文化遗产还是有形文化遗产,都应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中,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以此达到产业化经营的目的。

结束语

保护徐州文化遗产 篇5

近几年来,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认真执着的追求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文化遗产资源家底,普查整理出了一批重要的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了基本完备的文化遗产资源档案,编辑出版了一批重要文献。这些都为徐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 才能进一步保护?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4年,成立了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和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对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做了一定的调查了解,并出版了一批文献。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后,我市在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各县(市)、区先后成立了相应的专业机构,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网络基本健全,为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政策保障。自2005年以来,徐州市政府坚持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宣传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实行统一筹划,统一部署,设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并逐年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截至2009年7月底,徐州市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已累计下拨专项资金360余万元。仅徐州市人民政府5年内就划拨专款240余万元,用于全市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宣传、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以及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的开展。2006年,徐州市出台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设立每年不低于10万元的专项资金。各级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市文化局还专门将原云龙区文化馆办公楼无偿划拨给徐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办公场所,并先后投入50余万元,用于保护中心购置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微机、打印机、非线性视频编辑机等“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和数据库建立所需的先进设备。仅市文化局每年拨付给保护中心的日常办公经费就达5万多元,有效保证了日常运行经费开支。2009年上半年,各县(市)区还专门下拨了“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专项经费。各级的财政支持,有力地保证了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是高质量完成“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为有效指导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标准完成全市 “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市共组织普查培训班56期,培训人员达2525人次,参与的社会力量达到32000余人。仅徐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先后派遣21人次参加了省和国家组织的文化遗产普查培训,并选派周光雷同志到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学习锻炼5个多月。仅市文化局组织全市的业务培训班就达8期,并召开了3期现场会,共发放培训资料2万余册。

与此同时,市文化局还可以经常邀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和老艺人授课,现场指导工作。先后多次邀请了省文化厅社文处负责 文化遗产工作的领导和省文化遗产专家徐艺乙教授为我们授课;2008年4月,市文化局邀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

庆善同志,就文化项目申报工作实施了具体的业务指导和帮带。通过经常性的业务学习、适时组织业务考核、不断组织业务培训,全市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进一步丰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实施科学指导,提高工作实效。为扎实推进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徐州市文化局一方面注重树立典型,强化典型引路;另一方面加强跟踪调度,搞好督察指导。为顺利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我市先后召开了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部署会、推进会、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等。

2009年4月,徐州市文化局下发了《关于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采取了分片包干、分项会审等方法,积极组织各地开展普查工作 “回头看”,做到“不漏一村一社、不丢一类一项”。仅巡回检查、辅导各县(市)、区普查资料汇编工作,平均每个县(市)、区达到4次以上,并先后举办了3期辅导培训班、召开了1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工作现场会、组织了1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书稿会审和多次调阅修订。徐州市“非遗”普查工作始终走在了全省前列。2008年 10月,江苏省文化厅在徐州市邳州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徐州经验在全省得到了大力推广。

五是,加强传承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市政府和文化部门一方面积极鼓励、资助或推荐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或国际上的有关展演、比赛,多渠道培育市场,积极拓展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对代表性传承人,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积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培养青少年兴趣,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

2006年以来,充分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和重大节日举办各类“非遗”项目的展览、展演等活动,并把“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送文化”下乡活动之中。经常组织指导 “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传习所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同时,积极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2005年,在江苏省第二届文物节———绝技展上,徐州市精选的150余件展品受到了与会领导及观众的青睐和好评,被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授予优秀设计、创意奖;2008年,组织全市71件摄影作品参加江苏省文化遗产摄影大展,其中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获得了2个银奖,5个入选奖。王桂英的剪纸艺术曾被上海电视台与徐州电视台联合录制成专题;剪纸艺人张丽君曾获得首届中国民间雕刻、剪纸大赛金奖及江苏省工艺美术最高奖“大阿福奖”;还有剪纸艺人陈永年、石雕艺人岳喜明、“中华巧女”张桂英等,其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国际大奖,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个人购买、收藏的作品不计其数,为省和国家赢得了较高的荣誉。

此外,徐州市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应该遵循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永续性原则。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6

中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处,稳居世界前列。从1987年中国第一次有了世界遗产到今天,20余年过去了,社会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在不断的深化,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北京明清故宫持续扩大开放区域

2012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规劃以2004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大纲(2002~2020)》为基础,将解决故宫112公顷土地上每一平方米用地的性质和每一平方米建筑的合理利用问题。目前,故宫博物院正努力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抓紧制定《故宫保护条例》,以实现对故宫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有效控制。

近些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有序开展古建筑全面修缮工程,持续扩大开放区域,使开放参观面积由目前的45%扩大到76%。经过精心整修的皇极殿已向观众开放。未来,还将开放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等组成的西部区域;端门城楼、大高玄殿将作为数字博物馆对外开放;南部将形成以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和文华殿为主体的大型博物馆展览设施群。为解决院内一些部门占用古建筑办公而对古建筑造成损害、古建筑亟需腾退整修的问题,故宫博物院正在建设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力争在2016年实现红墙内无办公科研场所。

故宫博物院为期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确定馆藏文物总量为180万7558件。为解决古建保护与展厅现代化要求的矛盾,故宫博物院建设了完全达到博物馆温度、湿度、安全控制标准的现代化展厅一午门展厅。

目前,故宫博物院正着手对所有展厅中的展柜、台座等进行全面排查,逐步更新,以实现对展厅内文物的全面抗震防护。对地下文物库房进行升级改造,争取根据不同质地文物藏品的保藏条件要求,实现温度、湿度的调控功能分区。同时,建设第三期地下文物库房,配套复建内务府建筑,增加文物储藏保管功能,逐步减少并最终弃用地面文物库房,整体提升文物藏品保存条件。针对大量院藏文物濒临腐蚀、锈蚀等严重自然损坏状况,将建立大型综合文物修复中心,根据文物藏品性质设置各类保护修复室。

2011年12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对文物建筑、室外陈设、植物动物、环境质量、游客动态、安全防范、基础设施、馆藏文物、非古建筑、监测保障等进行监测。针对游客动态,故宫博物院提前制定节假日观众接待预案,以加强值守力量、设置缓冲区域、畅通出入口和通道、调整开放通道作为应对措施,未来将根据监控,对超大客流进行分解疏导和科学控制。

故宫博物院正在规劃包括地库风冷系统改造、报警联动处置系统建设、消防设施改造、高压管网建设、午门安检前移、建立故宫应急指挥中心、采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安全防范、彩钢房拆除、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安全防范新系统。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安全防范工作水平。

莫高窟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

2003年甘肃省政府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专项文物保护法规之一。2011年出台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劃(2006~2025)》。敦煌研究院据此制订了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劃定了2万余公顷的遗产区,10万余公顷的缓冲区。

为保护莫高窟的突出普遍价值及其真实性、完整性不受破坏,敦煌研究院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施条件,通过承担国家重要科研课题,系统分析威胁莫高窟文物保存的各种风险因素和产生机理,解决保护中的关键问题;与多家国内外保护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理念。采取科学的工艺对本体的壁画和崖体等实施保护,并形成了保护技术规范。共修复壁画约3100平方米,加固崖体长1700米。对影响环境保护的风沙危害,采取固沙、阻沙综合治理措施使得窟区积沙量减少70%以上。敦煌研究院还在壁画和塑像、洞窟内环境、窟区气象和地质环境、风沙、游客、安全防范等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实时监测工作,对有可能造成破坏的潜在因素进行预控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开展莫高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游客承载量研究,召开“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总结研究成果,根据洞窟壁画的内容和年代、保存现状、洞窟容积、位置,以及游客量变化等,制定游客预约制并及时调整洞窟开放策略,确保石窟处于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开放管理状态。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面对游客逐年增加的挑战时,为有效减缓洞窟开放压力,保护洞窟,充分展示遗产价值,尝试采用数字化虚拟洞窟的展陈方式。

长城:21196.18千米总长度的调查与认定

长期以来,长城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务院先后将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等多处长城重点段落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地人民政府也将长城相关遗迹分别公布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2003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长城保护条例》,为加强长城保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

为应对长城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消除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长城的威胁,国家文物局制定《“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开展资源调查和建立记录档案、编制保护规劃、建立法规制度、理顺管理体系、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实施抢救维修、依法加强监管、加大经费投入等九项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中安排5亿多元用于长城保护工程,确保了长城资源调查、重要段落保护维修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国家文物局支持和指导各地实施了山海关等一批长城重点段落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文物安全隐患,为长城等大型文化遗址的抢救维修创造了新鲜经验。

nlc202309031135

2007年至2010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测绘局组织开展全国性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长城资源调查分为明长城资源调查和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两个阶段开展。长城资源调查由文物部门通过田野调查确定并记录长城本体、附属设施、相关遗存等的保存状况、保存环境及保护管理状况;在此基础上由测绘部门测定长城资源的长度、位置等测量数据,并建立长城信息系统。通过长城资源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新发现。

在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于2011年6月份启动长城认定工作。通过长城认定,将进一步明确各类长城相关遗迹作为长城遗产的重要属性,解决“什么是长城”这一关键问题,并将各类长城遗产纳入《长城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认定意见,将能够准确掌握辖区内的长城资源情况,依法落实《文物保护法》和《长城保护条例》确定的长城“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每一处长城遗产的保护管理责任,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完成长城认定的批复工作,共认定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3个县域内分布的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明等历代长城墙体10053段,壕堑1762段,单体建筑29507座,关堡2210座,相关设施189处,共计43721处长城遗产。调查认定的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

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

在中国现有的30处世界文化遗产中,苏州古典园林的监测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体系较完善、功能科学的监测体系。建立了一套三级管理的分级管理体系。从苏州市世界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到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再到园林局下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各古典园林管理处,形成了苏州市域范围内上下联动及时、协作处置有效管理体系。

为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于2008年出台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管理工作则(试行)》,并于2011年修订成为苏州市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遗产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报送、预警处理等相应职责,确保监测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通过数年的摸索,研究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物、植物、陈设、游客量监测工作规程》和《预警指标值与预警(草案)》,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监测工作例会制度、培训制度等切合实际需要的配套内容。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总体方案,确定了监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全方位”,即:全方位数据采集、全方位实时记录、全方位监测预警,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遗产监测远中期规劃和近期分步实施计劃。

在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注重科技提升。一是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多种手段对遗产实施监测的方法,研究三维扫描仪在古典园林保护中的运用。二是与信息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研究出一套符合苏州古典园林特点的监测软件和监测指标、监测预警标准,力求监测手段科技化,监测数据科学化,监测结果时效化,为逐步实现从传统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从确保世界遗产原真性的目的出发,以“原法式、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为标准,结合遗产维修工程的实践,摸索苏州古典园林维修工程的监测方法,2007年编制《世界遗产维修课题大纲》,2008年实施耦园案例的“维修工程监测研究”;2010年完成以留园曲溪楼维修工程监测工作。四是加强对国际文件和动态的研究,2009年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定期报告(2003~2008)》试点研究课题的任务,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认为具有在全国遗产地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2011年被确定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单位。

遗产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监测信息,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承担着信息维护及发布的信息中枢职能,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实时采集与发布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人工监测巡视、发布巡视报告、编辑监测预警信息专刊等工作弥补网络平台信息的不足;除此之外,还结合信息科技的发展,积极研究平台功能的提升,架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并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类研究,走出一条从全方位信息采集到以遗产价值影响因素重点梳理、从摸家底到抓关键,从图文并茂到三维测量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在实现遗产价值的全方位监测的同时也为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评估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信息;还为传统技艺流失、保护修复专业人才流失的可预见影响因素做好了必要的信息储备。

大足石刻:石质文物保护的示范工程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范。长期以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先后完成各类文物保护项目20余项,在一定程度上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在保护修复中,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质创新。如在大足宝顶山石刻观经变龛危岩抢险加固、地狱变相龛及合利塔防风化保护、九龙浴太子龛渗水治理等多项保护工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均处于国内石质文物保护的领先水平。尤其是正在开展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更是提高了大足石刻乃至全国石质文物保护的科研水平。

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1174~1252年)年间,造像集雕刻、贴金、彩绘等多种工艺手段于一身,病害极其复杂,多达34种,是一项集保护修复与研究于一体的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内外文物保护工程中罕见。

2008年7月~2011年1月,针对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复杂问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千手观音保存现状调查,岩石、彩绘和金箔的病害机理研究,雕刻岩体稳定性测试与评估研究,工艺调查研究,三维信息留取与虚拟修复效果研究,微环境监测,岩土体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凝结水监测分析研究,修复材料研究,贴金层保护修复试验研究,修复试验,修复试验效果跟踪监测等12个子项的前期研究工作。

该工程涉及千手观音造像占崖面积88m2(展开面积约220m2)的830只手、272件法器、5尊雕像的石质、彩绘、金箔的34种复合病害,包括除尘、加固、补形、彩绘修复、贴金层修复等多项内容。2011年4月18日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等业内技术人员组建20余人的主体修复团队,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总体修复方案》,科学、审慎、系统地推动修复工作。按“自上而下”的修复思路,将本体修复分“上、中、下”3层进行,2011年7月至今已完成上层约20m2(242只手、9只手臂及66件法器)单只手和法器修复方案编制、表层不稳定金箔层揭取及处理、揭金后现状评估、裸露基岩脱盐、彩绘加固回贴、风化石质加固和残缺石质补形,以及修复档案资料留存等工作,并及时对修复效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为下层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现已全面展开本体中层的修复工作。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7

但是, 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处偏僻, 交通、信息、公共设施、公民受教育程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等状况不容乐观。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文化素养、农村的文明程度等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充分利用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优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建立和谐文明的新风尚, 是党和政府、基层干部需要审视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 是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经济的途径

资源, 《辞源》中“资”指财物、本钱、供给、资助。[4]“源”指水流所从出。引申为事物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5]对资源进行研究的目的, 一是不断探寻和挖掘更多的资源, 二是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一) 开发和运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实体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能运用到经济建设中, 这就需要一个开发和运作的过程。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实体资源进行分门别类, 有效发挥其用途, 以此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开发利用具有显性美的静态资源: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群等, 是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见证, 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修缮、维护、宣传、美化, 使之成为旅游资源, 能很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转化和利用这些资源时, 特别要在宣传和美化上下工夫。

1. 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进行宣传。

制作成富有民族特色或风俗风情的短片、拍摄广告宣传片、作为综艺娱乐节目的拍摄背景或场地等。如湖南卫视推出的综艺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第5期节目, 拍摄场地选择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草原的美景, 蒙古牧民的民族服装, 蒙古包、“移动房车”, 特制的牛车、马车, 这些都带着鲜明的民族印记。亲自去牧场挤牛奶, 烹煮奶油茶, 烤全羊和各种烧烤小吃, 热烈欢快的篝火晚会, 一系列的活动环节, 无不体现出现代旅游的娱乐性、休闲性、直接性和体验性等特点。

2. 政府根据各地民情风俗举办各种节庆、活动, 一方面拉动内需, 繁荣市场。

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生产基地, 进行招商引资, 扩大产业链, 开发衍生产品, 实现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3. 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建筑风格或名人轶事, 拍摄成相关的电影、电视剧, 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扩大影响力。

如电影《刘三姐》的拍摄, 使刘三姐的家乡和刘三姐勤劳、善良、不畏强暴、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形象家喻户晓。建立或维护相关的文化场所, 如建立博物馆。或根据地方特色或民情风俗建立影视拍摄基地。如浙江横店影视拍摄基地, 江西萍乡的安源影视城。

4. 直接作为旅游景点, 配备相关的解说人员、解说词、宣传画册、录制成影碟等。

在旅游景点定期组织各种民间艺人进行集中表演。

(二) 发掘运作具有隐性美的动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有很多具有隐性美的资源。如: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这些资源大多属于动态的资源, 要使这些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 需要一个发掘和运作的过程。

1. 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建立档案库。

一方面帮助和维护其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鼓励其收徒授艺,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2. 收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 建立资料库。

将这些资源制作成光碟;戏剧、曲艺、民歌等用文字记载下来, 编写成书籍;用画图或制成模型的方式记录技艺的动作或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申报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或传承。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其多样性和民族性。

3. 选择可以用于产业化开发的资源。

如: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一方面用于旅游景点的表演, 为游客提供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将有着民族特色和民族印记的服饰、配饰等加工为文化产品, 作为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出售, 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美育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中之重。[1]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美育有多种途径。

(一) 引入中小学美术课程

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 培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有很多潜在的美术资源。如: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大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术的内容。[6]在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资源进行转化和利用, 使其赋有“产品”的价值。一方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宣传和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可以进入中小学美术的课程, 所以需要进行筛选。一选具有当地地方色彩的。如:泥塑、剪纸、雕刻。二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如:美术课程的原材料是学生能够容易买到或容易获取的。三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如:泥塑、配饰、雕刻的造型, 做成花鸟虫鱼的形状。四选具有人文意蕴的。如:剪纸中所体现的劳动之美, 以及“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寓意等。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 让农村学生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

(二) 找准美育教育的关键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私相授受得以传承, 所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美育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人。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具有技艺性、保密性等行业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 非常讲究诚信、友善、勤劳等优良品质的传承。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教师一方面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传授知识, 另一方面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先自己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能进入美术课程的资源, 并熟悉其来源、所含的文化和民族印记, 再通过讲授和实践传授给学生。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耳相传、私相授受。条件允许的学校, 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 使学生不仅了解其表象的东西, 更懂得其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三是民间艺人的活动实践和影响力。四是爱好者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和影响, 营造诚信、友善、求实、创新的氛围, 为农村的新风尚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 寻求幸福感, 建设农村新风尚

根据十八大精神,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的转化和利用,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2]“不能只是静态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单纯性的保护、保存, 必须关注保持这种文化的人们的幸福。以明确的意图更加积极地加以有效利用和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其本身具有价值, 而是在传承这种文化遗产的关系之中, 它的价值才得以生成。”[7]

全球最权威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8]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认为:我们50%的幸福是天生的, 由基因决定;10%的幸福由生活环境决定;剩下40%的幸福则由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决定, 而幸福的秘密就在于这40%。[9]两者的研究成果都认为: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 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1.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营造自然求新的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很多与自然界的事物联系紧密, 如泥塑、剪纸、服饰、配饰的图案, 很多为太阳、星星、月亮或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各种动物, 这些都是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所以, 在孩子的教育中, 应多关注孩子的兴趣, 关注其幸福感的满意程度, 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营造自然求新的环境。

2. 提升成年人的幸福感, 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技能

经济是决定生活的基础。农村由于交通、信息、教育、就业等都与城市有较大差距, 所以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因地制宜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建立各种生产基地或旅游资源, 发展地方经济, 提供农民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应在微观方面加以指导和提供实际的服务。因势利导, 举办各种培训班或设立专项资金, 鼓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提高生存技能和文化素养;提供优惠政策, 鼓励有实力的农民回乡办企业;培养一批年轻有为, 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开展好扶贫、帮困工作;加强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工作。政府工作人员和基层领导干部经常进行自查自纠, 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帮助农民树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乡规民约的意识, 培养有正义感、责任感、荣辱感、奉献感的新型农民。

3. 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 促进农村有序和谐发展

目前, 一方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老年人。另一方面由于受现代文明和西方观念的影响, 农村很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求学或打工, 或对此不感兴趣, 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一是政府应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物质上, 应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保护其合法权益。精神上,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实现其受人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协助物色传承人选、适当提供资金扶持, 帮助解决场地租赁、设备等问题。二是建立各种协会或组织, 使他们有共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三是举办各种活动, 使他们有展示和宣传的平台, 四是重点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实行“优惠入学”、“免费入学”或“赞助入学”政策, 提供多种表演、实践机会, 提供就业岗位, 解决后顾之忧。做到既使老年人安心授艺, 继承人安心学习, 又能减轻农村家庭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使整个农村走向有序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2]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农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是我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30534.htm党的十七大报告.

[2]http://baike.baidu.com/view/30534.htm党的十八大报告.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3年10月.

[4]辞源.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

[5]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801.

[6]张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3, 5.

[7]菅丰.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陈志勤译.文化遗产, 2009, 1.

[8][美]泰勒, 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10.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8

手工技艺类文化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 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传统手工技艺就有89项, 占到了总数的1/6, 数量之多毋庸置疑。这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十分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抢救保护,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手工技艺在仍然具有存在的市场和价值。事实上, 长期以来, 现代文明一味强调的流水化、无差异化生产方式早已对具有“活态流变”、“区域嵌合”生产共性的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这无疑使手工生产的独特的产品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 使其由普通的生活产品逐渐转变为稀缺的工艺品或艺术品, 由普通的生活生产用具逐渐具有欣赏或收藏的特质。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形态具有独立性, 在物质材料齐备的前提下, 即可实现不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在条件, 因此其经济价值的实现具有直接、丰富、灵活的特点, 经济价值的实现模式也更容易与现代的金融模式融合。

一、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特点

(一) 文化性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属性。在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包含了创造者和当地区域的个性与人性, 同时包含了当地民族的民族性和特性, 融合了当地民族的信仰与价值观。手工技艺与其产生的手工艺品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世界的理解和心灵的追求, 蕴含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丰富的创造力, 包含制作者的民族情感, 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沟通。

(二) 稀缺性

在经济学领域, 把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两类: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然取用品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 其数量相对是无限的, 取用时不用花费成本。经济物品需要生产, 生产需要使用资源, 因而需要成本。在既定资源下, 其数量、质量和种类都是有限的, 只能满足人类的一部分需要。换句话说, 与人类无穷的欲望相比, 经济物品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总是不足的。这种不足就是稀缺性。在稀缺性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得更为突出, 目前许多地区的手工技艺都面临失传的境况, 同时许多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材料稀缺的局面。

二、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经济价值开发模式

经济开发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在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的价值实现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加资金投入, 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 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并践行“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 还是无形文化遗产, 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尽可能进入市场, 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 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

(一) 作为文化商品进入文化市场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手工艺大国, 在世界手工艺领域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世界承认的手工艺传统大国。随着上世纪工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手工业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逐渐被工业产品所取代, 纯手工制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难见身影, 手工技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十年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 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 追求个性与品质成为现在人们新的需求。手艺及其制品越来越为公众所喜爱和珍视, 凸现出现代价值, 已呈日益增长之势。宣纸、织锦、青瓷、紫砂、花丝、景泰蓝、雕漆等越来越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 成为新的消费宠儿。

目前紫砂、宣纸等文化商品在近年来日益成为文化市场上的宠儿, 价格日益攀升。同时更多的手工技艺面临消失, 光明日报2012年5月曾报道出“滩头年画——仅剩一家在持续生产”, “通道侗锦——货源充足了, 市场成问题”等面临十分困难的手工技艺类产品, 面对这些问题, 要尽快把这些手工技艺类产品转变为文化商品, 进入大城市的文化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 融入城市百姓生活。

(二) 作为民俗特色商品进入旅游商品市场

对于不适用于转化为文化产品, 同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 要积极使之转化为当地旅游产品。对于不适用于转化为文化产品, 同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 要积极使之转化为当地旅游产品。在同样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的韩国, 资本已经注入到非物质文化这块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 不但为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使韩国的文化与价值观通过非物质文化这个载体得到传播。在韩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开发为承载传统文化的服装、面具、玩偶。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地和各大宾馆表演。同时, 韩国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宣传, 电视、公共交通的移动广告, 甚至香烟盒也成为宣传的阵地, 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常在电视等公共媒体上进行宣传。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开发模式和实践力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 作为艺术品进入艺术品信托市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具有艺术品价值的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投资和升值的潜力, 比如紫砂壶工艺, 玉雕工艺, 核雕工艺等。在艺术品投资拍卖市场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这些品类,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 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实现, 也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顺应市场潮流, 提高技艺, 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 实现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一个没有资本参与的市场, 是很难保持生命力的。艺术品信托, 是把艺术品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的一种机制与过程, 艺术品作为资产成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一种重要资产配置, 金融机构通过基金份额向投资者发行, 募集资金并将资金配置到艺术品市场, 具体表现为银行理财产品或信托计划, 然后通过专业运作, 使没有艺术品投资专业经验和精力的投资者, 可以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收益。艺术品信托是将艺术品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的一种机制与平台, 它让不拥有艺术品的投资者也能获得艺术品升值的收益, 让艺术品拥有者轻松将艺术品资产转化为现金流。在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 艺术品信托市场已引起艺术家、收藏家和高端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9

江西不仅是人文荟萃、文化集结的省份, 更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如兴国山歌、采茶戏、永新盾牌舞、吉安鲤鱼灯、湖口青阳腔等, 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傅安平、喻峰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阐述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现状, 分析了抢救保护原则, 提出了抢救保护对策。而东华理工大学、九江学院分别成立戏曲研究中心, 专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及其保护。这些研究成果都具有开拓性,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提出了不少新的观念, 为笔者从整体性与延续性视角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研究工作机制进行研究提供了启发性视角和可供借鉴的文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 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 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 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生态保护而言, 必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同时任何建设与发展都不可避免会破坏文化遗产, 更何况江西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 着力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成长基地、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独具特色和极具优势的资源型产业重要加工基地, 这种工业化进程是需要代价的。这里存在一个两难的问题, 就必须权衡轻重, 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中, 尽力做好规划, 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资源, 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自信心, 实现江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又是珍贵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也是实现江西崛起的根本保证。笔者深入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研究的规律, 进而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 探索非物质文化传统整合为当代文化体系有机部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建构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中国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与研究模式, 使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独特功能, 为赣鄱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撑。其次, 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遗产学”的建设,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提供理论根据, 进而指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与研究的实践, 一方面可以增强江西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向心力, 另一方面则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 更好地挖掘、保护与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除了政府机关和文化系统之外, 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要求,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互相协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和地方工作部门的工作优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审视, 尊重其在特定语境中不断变异和创新的本质属性,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重点对鄱阳湖经济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保存、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的方式方法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融入到江西高校的育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中去, 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发挥,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入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传承与研究。从而达到文化遗产、高校发展、地方保护三方共赢的效果。进而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推进中国文化遗产学基础理论建设。

诚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头讲述和行为传承等动态方式存活, 始终与变化着的文化语境相适应, 表达的是当下传承主体的鲜活情感, 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几千年江西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所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而高校与地方合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途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中树立起高校的主体性功能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使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验研究、开发利用的保护与传承基地。

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 它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观, 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所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可以通过融入高校教育教学进行保护, 笔者主讲了一门公选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向学生讲述鄱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课学生大都是江西人, 对自己故乡的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 不仅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通过博客、QQ空间等载体上传故乡节日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其各种仪式, 从而让更多的读者获得相关知识。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10

■黄永龙

摘要:进入21世纪, 人类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从关注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综合体验, 尤其是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上升给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 与经济属性相对的是文化遗产的遗产属性和文化属性, 后两大属性决定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其价值得以存续和利用的前提。因此, 在体验经济时代, 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兼顾三大属性的需要。文章以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了民俗文化遗产如何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旅游开发领域寻求适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体验经济;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一、体验经济产生的背景和旅游业的新趋势

回顾人类经济发展史, 人类的经济活动走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三个阶段, 进入21世纪, 人们从低层次的生理与安全需求中调转目光, 将兴趣投向广阔的精神需求领域, 这一发展趋势宣告了体验经济的繁荣时代已经到来, 在此背景下, 作为高端文化产品的文化遗产迎来了广大旅游者青睐的目光。体验经济 (the Experience Economy) 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冲击》当中。体验经济中, 消费者消费的客体不再仅仅是商品或者服务, 而更多的是获得一种体验和感知。因此要求产品的开发商和制造商从生活情景出发, 开发能够获得消费者心理认同, 调动综合感官体验的产品, 用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提供难以忘却的愉悦经历, 这份经历是一种冠绝, 一种不仅在身体上, 更是在情绪上、精神上和智力上的体验。与前面三种经济类型相比较, 体验经济富有的是一种舞台展示的经济功能, 提供的是难忘且充满个性的产品, 突出感受, 并历时短暂却能给旅游者留下经久不衰的难忘回忆。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而非产品单纯的物质形态, 其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离不开完善的旅游体验载体系统, 不同的旅游单位其旅游体验系统存在差异, 以最常见的旅游景区为例, 旅游景区的体验载体主要有四大类, 分别是舞台体验载体、活动体验载体、环境体验载体和服务体验载体。其中舞台体验系统是基础与前提, 活动体验系统是核心, 环境体验系统和服务体验系统是支持系统。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 能否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除了外部因素之外, 还取决于旅游者本身和媒介。旅游者本身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关系到外界刺激被旅游者感知的深度和所获得的愉悦感;而媒介则决定了旅游者的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的匹配度。

二、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民俗文化遗产特征

文化遗产是指从艺术、历史或科学的角度评价,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遗址和建筑物。文化遗产根据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中具有典型特征和普遍意义, 并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那一部分, 主要包括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两大类。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是从经营者的角度考虑, 在文化遗产本身的资源禀赋的基础上, 通过旅游开发和策划, 进一步汇集和提升其文化价值, 为旅游者提供丰盛的文化体验产品。

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核心是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分为物质、制度和文化心理三个层次。旅游者对文化遗产的旅游诉求是综合的, 因此, 光顾文化遗产旅游的游客并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体验, 他们更看重的是体验思想制度和文化心理层面的旅游产品, 这也是大多数深度旅游者对旅游品质的文化层面的要求。从体验主体上看, 旅游者的体验效果取决于他们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从客体上看, 遗产地文化特色是否通过旅游产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内容是否丰富等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而从媒介上看, 是否具有统一的主题框架引导和规范旅游者的行为, 并为旅游者获得完整、丰富、创新的旅游体验提供支持。

与一般的文化遗产一样, 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传承性等特征, 除此之外, 民俗文化遗产还具有多元性、变异性、中心发散性、地方性、神秘性、适应性、实用性等特征。多元性是指民俗文化的种类繁多;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的地理特征或者乡土特征, 这一特征是民俗文化民间身份的体现, 也说明了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变异性是民俗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强大的适应能力, 标志着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变化。也正因为这种变异性, 民俗文化的传承才造就了多元而庞大的民俗文化体系, 而非单一文化的单纯复制。民俗的神秘性是源于先民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年代自由发挥想象力, 从大脑中构建出种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对生活加以阐释, 进而形成了今天流传于民间丰富多彩的神怪世界和美丽的传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许多民俗文化事象今天看来荒诞不羁且难以理解, 而实际上在过去先民所生活的年代正反映了科学的落后和特定时代下的生活方式, 只是过去的生活方式已不被现代人所理解, 因此对于先民来说来源于简单而平实的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平添了几分神秘。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和变异性是相生的两大属性, 而实用性反映了民俗来源于民间, 产生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一原理。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 因此民俗文化遗产的亲民性在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开发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对民俗文化遗产生活属性的挖掘和情景再现手段, 可以开发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产品, 既为旅游者提供了愉悦的经历, 又达到了传承中华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作用。

三、民俗文化遗产的体验性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民俗文化无疑是体验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 也是旅游开发操刀者不竭的灵感来源。对于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来说, 民俗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性活动的有力卖点, 随着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活动的增多,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开发者对文物保护不力, 规划不当, 解说不详, 导致民俗被误读、误用、甚至在游客的心里留下了“民俗=低俗”的错误认识。如传统的婚俗中, 有些地区在新娘出嫁离开娘家之时在地上撒米驱邪, 导游和活动组织者均向游客解释此民俗源于民众的封建思想, 甚至违背民俗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编造故事为此民俗增色。而事实上新娘出嫁向地上撒米源于过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村家家散养鸡鸭, 新娘出嫁朝地上撒米是为了吸引鸡鸭啄食, 避免鸡鸭啄伤新娘破坏婚礼的喜庆气氛。因此, 为了向旅游者提供真实且愉悦的民俗文化体验之旅要求开发者和经营者立足实际, 提升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维护民俗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开发体验性产品。具体来说, 可从物质、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着手:

(一) 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 也是旅游者接触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所获得的第一感官体验, 物质打造的好坏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第一印象, 关系到旅游者是否愿意进一步深入下去体验旅游产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而要打造物质文化精品要求开发者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将民俗文化的物质形态以适应体验式旅游发展的方式予以呈现, 并赋予符号化和象征化特征。民俗文化遗产与体验经济的结合要求民俗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地展示其乡土的一面, 而要结合城市生活方式, 以迎合旅游者消费需求, 朝旅游工艺品的方向发展 (舞台展示的道具除外, 舞台展示必须较为本真地表现民俗的一面, 这样才能给旅游者带来真实的民俗体验) 。

(二) 制度层面

民俗的制度层面在体验经济当中运用较少, 主要存在于民俗事象的解说当中, 为了帮助游客更深入地理解民俗产生、变异、发展乃至消亡的历程, 为其进一步参与体验式活动提供真实的知识背景, 促进游客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 旅游开发者应对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涉及到的民俗活动和事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并将其以各种物质形态和手段予以展示, 以帮助游客理解民俗活动和事象别后所隐藏的思想和制度文化, 从而提升游客对民俗文化价值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 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最高层面, 一方面要求旅游者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 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保护民俗文化的氛围, 那么参与并体验民俗文化才能从单纯的娱乐发展成为文化享受。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转变才能推动供给的转型, 迫使开发者立足于民俗文化的核心, 即文化产品的开发, 从而推动深度体验旅游的发展, 触动旅游者的心弦, 使旅游者获得高峰体验。

旅游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就旅游开发者来说, 要注重景区整体人文氛围的营造, 将文化融入景区的方方面面, 不仅出于经济利益, 并在获利的过程中以景区的文化氛围感化游客, 在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互动, 达到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摘要:进入21世纪, 人类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从关注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综合体验, 尤其是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上升给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 与经济属性相对的是文化遗产的遗产属性和文化属性, 后两大属性决定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其价值得以存续和利用的前提。因此, 在体验经济时代, 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兼顾三大属性的需要。文章以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了民俗文化遗产如何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旅游开发领域寻求适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体验经济,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 (美) 威廉·A.哈维兰;瞿铁鹏, 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文化遗产也有假 篇11

上周日,方教授来寒舍品茗聊天。方教授是费孝通的女弟子,研究艺术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寒窗数年,出了好几本专著,费老生前对她的成果很肯定。但一个女人,餐风宿露地做田野考察有诸多不便,比如有时得与原住民同住,一个大炕睡七八人,男女混杂。农民纯朴得很,拉屎撒尿不避人,但对大城市来的知识分子来说,心理障碍巨大。有时她就只好抓先生的“壮丁”。前不久她在陕西一个乡村考察,先生就被她抓去了,协助拍摄录像,兼做口述实录。

这个乡村的乡土文化遗存丰厚庞杂,这几年在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努力下,整理出不少内容,比如面花(用馍馍做成动植物与娃娃的造型,被称为小麦的雕塑),还有剪纸、年画、信天游、民间故事等,连当地农民信奉的多神教,也在新修的庙里被供养起来。外人难以识别的山神、风神、雨神、牛神、羊神、关老爷、灶王爷等,挤在一起享受香火。今年除夕夜,吃过水饺,放过鞭炮,他们还跟随一个腰鼓队串村走镇地演出。一路上同吃同住,腰鼓队在某个村子扎下演出时,他们夫妇俩是最最忠实的观众,鼓掌比谁都起劲。

方教授发现,这里的文化呈现出罕见的多样性与杂交状态,在一个交通不发达、人口流动也不频繁的冷僻角落,这是怎么形成的呢?极大的好奇心让她多呆了几天。

半个月后,考察结束了,一队农民扭着秧鼓、打着腰鼓送他们夫妇俩出村。最后握手告别的那一刻,一个憨厚的老农民将方教授拉到路边,满脸愧疚地说:“方教授啊,实话告诉你吧,你看到的花花世界都是假的。”

方教授像当胸挨了一拳,身子也有点摇晃了。原来这个村子被“发掘”、“保存”的民俗文化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是前几年由一个大学教授带了一个考察小组,将周边地区的一些民俗搜罗过来,手把手地教给当地农民的。经过一阵鼓捣,“湮没”多年的“本土文化”就这样恢复了。接下来,村里的“文化遗存”上了报,上了电视,城市里的各色人等就纷至沓来旅游什么的,把当地的知名度炒上去了,每年光旅游收入就有好几百万。

方教授气愤地对我说:“这是作伪、欺诈,我在那里所做的一切记录和研究都白费劲了,我……还写了文章,幸亏没有发表,否则就成帮凶了呢。”

其实,从农民的姓氏、语言等因素考察,这个村子很古老,但延续了几千年之久的民俗,在十年动乱时已经被破坏得荡然无存。随着最后一个老辈子原住民去世后,集体记忆也就丧失殆尽。现在的所谓挖掘、恢复其实都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是农民富了,盖了楼,养了猪,娶了媳妇,抱了孙子,这似乎是压倒一切的成绩,是民俗文化整理结出的硕果,是最讲政治的“和谐”。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为了证明自己的学术良心和文化道德,应该站出来戳穿谎言。但是,“我也不愿意农民再回去过那种贫困的生活啊。”方教授说。

“我无法选择。但是若干年后,子孙后代知道有一个研究人类学的人在这里与农民同吃同行同住过,等于承认了这种‘文化遗存’,他们会怎么说呢?”

我说了一些无用的话来安慰她,还拿了一份报纸给她看:也在陕西,凤县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花了6个多亿打造月光城。入夜后,这里星光灿烂,外来者可仰望星空,唱一唱《今夜无人入眠》,但到了白天,孔雀屁股就露出来了——山上安装了3000多盏太阳灯,晚上将电闸一推,月亮和星星就露出了笑脸。这还不算,为了弘扬“羌文化”,打造“羌族故里”,地方政府还动员当地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的汉族农民改成羌族,并以中央的民族优惠政策作诱饵。但农民不干,说那是数典忘祖的事,死了也不改。

文化遗产经济学 篇1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劳作, 如:围棋、传统箭术、马球、赛马会等;其中更有部分是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 如:挠羊赛、鄂温克抢枢、满族珍珠球等;这些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超越了其当初的意义范围, 上升为民族文化的精华组成部分, 成为历史的象征。因此, 保护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绝不仅在于保存、记录这些体育活动, 更是通过发掘、发扬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行为, 最终强化民族精神。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市场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 全球商业文化的影响下, 很多“原生态”的体育活动显得尤为单一, 在经济的威胁下迅速衰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 对其保护既要遵循一般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又要采取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

2.1、法律法规薄弱导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局限

我国法律中涉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范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缺乏规章制度的保护, 不能适应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需要。

2.2、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缔造及传播一般是其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管理者和引导者是政府机构, 基于此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的基础。传承人的保护就成为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但是传承人在认知上的模糊, 造成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意识的淡漠。

2.3、传统与现代融合导致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迷失

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单一。我国民族众多,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多是和各民俗相关联。现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下, 很多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加快, 由原来的农耕过渡到机械化。所以,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人群的心中地位逐渐淡化。

2.4、传承策略一般性导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针对性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保护。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因此, 保护方式既要遵守普遍性, 又要遵循特殊性。

3、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护构思

3.1、增强推广力度, 建立品牌效应

文化是群体的名片, 品牌是文化的象征。要树立起传统民族体育遗产这杆大旗, 就必须要针对性的强化推广力度。这里的推广, 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广告, 而是通过文化上的渗透溶入到人们的心中, 如:组织学校进行相关项目的表演比赛, 组建社区体育学习班, 在地区传媒中加入相关内容等, 让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接触到这类体育文化, 久而久之, 就将树立品牌效应。

3.2、打造旅游文化, 宣扬民族特色

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可通过开设专项旅游路线, 在传统旅游路线中增设相关体育文化表演内容等方式。一方面, 这类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就来源于少数民族文化当中, 在民族区域推广, 不论是宣传还是传承都更加顺畅, 其次, 旅游人群去少数民族区域进行旅游, 其用意就在于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 将这类体育文化项目通过演出的方式进行宣传, 既吸引了游客, 扩大了项目的知名度, 同时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通过这种方式为项目自身吸引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解决传承的问题, 并与市场经济完美结合带来了保存、传承、发扬三大目的的实现。

3.3、拓展宣传范围, 吸引群众参与

群众是体育文化发扬的基础, 千百年来, 正是在群众中代代相传, 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才得以流传至今日。当前这些体育文化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仍然是传承, 且习承人群范围较过去大为缩减。过去, 许多家庭依靠这些体育项目进行演艺, 作为职业, 从而代代相习,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职业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职业分工已不复存在, 这也是这些体育文化项目今日处境艰危的根本原因。要实现保护的根本目的, 就要让这些体育文化扎根于群众之中。

综上所述,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保护是核心, 但基于保护而不限于保护, 才有可能将保护工作做的更好。只有顺应时代发展, 不断调整, 不断适应, 才能够使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下一篇:多层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