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2024-09-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精选11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 遗产档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基础资料, 也是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内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 则包括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信息的收集、确认、立档、整理、保存、应用、记录等诸多管理内容,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还牵扯到了各个地区的档案管理单位、博物馆、图书馆、历史研究单位等诸多单位, 因此档案馆必须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质量建设, 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才能够有效的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

具体来讲,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应该采取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小组

档案馆应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性, 建立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小组, 进而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诸多制度内容, 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专业化管理,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专业性、规范性以及系统性和有秩性,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能够在档案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到真正的重视, 最终有效的提升档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质量,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出更强的力量。这起中值得注意的是, 档案馆应该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小组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但同时又要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的工作内容限制,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小组的专业性和系统, 确保其能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诸多管理工作。

2. 加强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小组应该不断参与到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内容的记录, 更加真实的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过程中, 管理小组应该切实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收集工作,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申请过程中的所有申请材料、传承材料、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材料内容进行真实、规范和完整的记录,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申请、建立、管理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档案材料完整性和完整性。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承材料的内容中, 管理小组应该针对传承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工作单位、组织、方言、地点、环境以及收入和职位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收集和记录, 同时对资料记录人、采访人、提供人的资料也进行全面的收集和记录, 对废物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往、现在以及未来的保护策略进行完整真实的记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善管理。

3. 设置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

分级保护制度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全面应用实施的一项制度内容, 我国历史传承悠久、地域文化广博, 申请保护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也内容丰富、类型众多, 将这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集中在一起管理, 必然会造成管理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设置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 既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各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飞机管理, 同时能够有效的利用各个地区不同级别档案馆的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 有效的建立整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分级管理体系, 对于整体国家管理资源的流通、共享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名录应该是在省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名录基础上产生, 而省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名录则应该在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名路上产生, 以此类推, 有效的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分级管理工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化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收集途径

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管理过程中, 应该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小组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收集途径, 保证档案馆能够对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提供相应的保护管理功能。具体来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小组应该加强对国有和个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划分工作, 针对国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依法接收和保护, 而针对个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则鼓励个人进行捐赠、寄存, 交托档案馆代为管理, 同时也可以采取购买、交易的方式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录工作。

5.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制制度建设管理

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 应该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一方面应该加紧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建议, 一方面档案馆应该加强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管理制度,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归档类型、管理范围、管理标准、鉴定标准、购买规定、托管规定等相应的管理内容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定, 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权责任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审核,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能够实现真正的制度化管理,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管理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保护过程中, 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参考文献

[1]王玉平.论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J].东岳论丛, 2010, 31 (7) :178-180.

[2]张浩.关于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湖北档案, 2010, 1 (2) :38-40.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2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篇3

作为传统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也是维护国家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拥有自己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与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有的甚至面临着消亡,保护和抢救这些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人类守护自己精神家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眼2005?演18号?雪,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006年2月我国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全社会开始行动起来,共同保卫我们的文化财富。面对这样的形势,档案馆是否有必要参与保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才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这正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人类的文化遗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类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就提出了“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并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公布了前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90项。但由于“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本身存在着缺陷,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替代它,并在公约中对其概念作了具体表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眼2005?演18号)中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行了表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二、从社会职能角度分析档案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系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这其中多数环节都需要当地或更高级别档案馆的协助和配合,发挥档案馆的重要作用。例如,确认的过程需要参考一些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以确保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传承悠久;立档的过程是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更是与档案馆直接相关的环节;保存是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地档案馆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的配合;保护环节是指用各种具体的办法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等等,这离不开档案馆的技术和场所支持,比如江西省艺术档案馆为了配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利用馆藏内容,整理出古老剧种、剧目原始文字、音像资料以供利用,主要有弋阳腔剧目《还魂记》、青阳腔剧目《贵妃醉酒》、宜黄戏剧目《祭江》等,以及具有江西特色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和民间风俗以及傩文化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传方面恰好与档案馆的第二项职能相吻合,档案馆通过对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开发,使之更大范围地向社会各界传播,辅之以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可以看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离不开档案馆的支持和配合,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档案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相比,档案馆更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和义务。

况且,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四条中,明确规定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给档案馆明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职责提供了政策依据。

因此,面对亟待保护的民间珍贵遗产,我们有责任发挥档案馆这一重要文化机构的积极作用,理清档案馆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的内在关联,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力,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到档案馆的职能中来。

三、档案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

目前,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和举措,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力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特点,将保护职责规范化。笔者初步建议可以从档案资料的支持和确认、为专项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弘扬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个方面来考虑。

1、提供馆藏档案为申遗和遗产鉴定工作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着我国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地方政府拿申遗作为生财的工具,以国际认可的“文化遗产”来带旺商机,带来政绩,为申遗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在此过程中,有可能缺乏足够的档案证据或资料支持,有的甚至利用虚假证明,这对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鉴定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财富,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它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所指的对象是具体、静止的,档案资料也相对完整和有针对性。因此,档案馆应当从多角度查找有关项目的档案材料,例如从民间生活的相关记录中查找对某一项民俗的记载,用丰富的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鉴定工作提供服务。

2、为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存

在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宣传等过程中,通常都会形成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档案馆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料保存与服务机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凭据。因此档案馆应当为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将相关的资料及在保护过程中形成的“保护档案”集中起来,制定适宜的保存策略,以便管理和更好地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服务。此外,档案馆还应当广泛征集相关的历史档案及资料,只有拥有了大量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档案,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3、确保有关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为确保各缔约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弘扬和展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促进对它的利用”是应采取的多种措施之一。利用的前提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各地各级档案馆有义务开展保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将完整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适当地提供利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口相传、记载不多或不适宜推广的民间技艺,要对症下药,用拍照、录音、录像和保存实物等方式将珍贵遗产记录下来,保留历史的原貌,避免“人在艺在,艺随人走,人亡艺绝”的情况发生。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放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地主动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展示与利用的服务,让后人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状态。

4、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调查工作

研究与调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以及进一步的传承与振兴等许多方面。尽管档案馆不属于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档案馆就不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只要重视参与并采取得力措施,档案馆在这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档案馆从事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系统地了解遗产项目。一些县市级档案馆,往往有一些对本地区民间文化比较熟悉的馆员,档案馆完全可以组织他们与其他有关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确认、立档、记录、整理,等等。这样做既可以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力量,还可以提高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5、弘扬、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档案馆作为社会的信息中心,积极开展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对提高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向公众提供基础的档案信息服务以外,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展览、参观,广泛为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设施或组织的服务。这种服务形式不仅可以借助档案馆的公众影响力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而且反过来也可以为档案馆文化意蕴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目前我国各地档案馆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

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际,各地各级档案馆也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在各类专项遗产申报、保护和宣传振兴方面积极参与,树立了很多成功的典范,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各界的影响,拓展了档案馆的职能范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一: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在此项工程中率先提出“北京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北京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逐步建立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依据此档案库提供的信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例二: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重点收集了“保护工程”申报项目文字资料61卷,包括照片311帧、光碟67张,以及江西国家级艺术之乡材料19份;建成并开通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网”,这是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通的第一网;“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之《江西卷》(7部)现正在收集基础资料;依托馆藏和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江西省艺术档案馆着手编辑《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图鉴、画册,以及《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系列丛书,并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例三:辽宁省档案馆发出公告,面向全社会征集各类历史档案资料,在这次征集中,有关辽宁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具有特殊意义和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都成为征集的内容,像东北大秧歌、踩高跷、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将首次收录进辽宁省档案馆。因为这类历史遗产不能像物品那样进行实物收藏,档案馆工作人员计划前往海城拍摄收集当地民间艺人踩高跷的影音资料。

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在我们快速融入世界而文化重心发生倾斜的时候,如果没有‘唐装与‘中国结,我们从哪里去寻找心理重心?从这点上说明民间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有多大。”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档案馆当然不能闭门造车,不闻不问,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自己的社会职能中来,本着“关照历史,着眼未来”的原则,发挥档案馆的优势力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2、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3、于海广主编:《传统的回归与守护: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康延兴:《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图书馆建设》,2005年第6期。

6、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7、中国世界遗产网:http://www.cnwh.org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其管理 篇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

笔者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申报单位收集、整理、汇编的以及申报成功后管理该项目时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真实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是申报单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关于该项目的所有档案及资料。

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它的口头性对于它的许多记录缺乏完整的、系统的资料记录, 而更多的是人们的口头传承, 因此深一步的挖掘、考究其历史渊源, 多少存在困难。这就更需要申报单位从资料、档案、民间、书籍等多种途径去考察、推理、认证, 才能写成申报项目简介。另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 较物质文化而言难于描述。就拿柳子戏而言, 它是由元、明时期的“弦索”系统演变而来的, 它的曲调是由当时流行民间的俗曲小令, 以笛子作为主旋律, 并且是唱曲牌的剧种。打个比方阿炳的乐谱我们可以保存, 但它只是存储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只有由音乐人使用二胡才能表现, 并不是所有看着乐谱使用二胡的人都能够准确地传达阿炳音乐的实质。所以柳子戏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多少会有出入, 我们很难看到它的原貌与发展。

第二部分, 是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根据文化部下发的首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中提到申报单位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 既有文字资料, 如: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项目简介等, 又有音像资料作为辅助材料。根据有关资料, 此次山东省申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整理文字材料近100万字, 录像材料500多分钟, 这些资料都是极其珍贵的档案。

第三部分, 是申报成功后对该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

申报成功后并不是可以置之不理或者过度开发,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使中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既要保持其原有面貌, 又要继承和发扬, 保证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因此申报成功后, 申报单位要合理开发, 既要保证遗产的真实, 又要迎接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的复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申报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为确定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依据。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 在项目简介一项, 要提供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等, 在这里无疑是非档案莫属, 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凭证作用、历史作用和原始记录性作用。根据山东省文化厅报道, 全省申报单位认真准备申报材料, 在整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山东省档案馆的档案, 共整理文字材料近100万字, 录像材料500多分钟, 经文化部有关专家验收, 基本符合申报材料的标准, 实现了一次报送成功。在首批申报中山东省就有27项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它为申报材料的汇编提供了依据。

在申报非物质文化过程中, 档案资料的完整为确保申报成功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特别是申报文本的写作。汇编工作的绝大多数内容来自档案, 档案保证了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 既使申报工作公平也使审查工作有据可依。

第三、它为申报成功后项目的保护和继承发展提供了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全面反映了该项目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情况, 真实、系统地反映了整个项目的历史面貌, 这就使申报单位有据可依, 从而实施强有力的措施保证项目开发的合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

1. 申报单位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集中系统管理

无论申报成功与否, 此项活动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档案的收集, 否则我们就会出现“等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同样重要, 共同承载着人类文明, 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体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我国也在不断调整方针政策, 自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成为全球批准为数不多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此次申报工作对我们档案部门来说是一个契机, 加强各种特色档案的收集, 建设特色档案室, 从而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

2. 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使民众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价值和作用, 增强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 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众创造的事物, 又由公众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在传承中或发扬光大, 或渐次消亡。社会环境的因素固然重要, 但是根本因素还是公众内在的精神需求。所以申报单位很有必要扩大宣传, 加强非物质文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社会认同感。

3. 进行有限度的功能转换,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新的增长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颓势的主要原因是其不能满足公众的内在精神需求, 其原有功能缩减甚至是被其他的文化所代替。那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其功能进行有可能的顺应现实需要的转换, 则不失为维持其生长的一个好办法。如将单一的民俗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转换, 将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等等。

4. 把握特性, 区别对待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与以往的普通档案有着很多的不同, 申报成功后, 它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价值, 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给予特殊的照顾, 这也是我们建设特色馆藏的一个途径。

总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甚至是休戚相关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和开发, 对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成为一股潮流, 也使相关学术界热闹了起来。本文从已经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谈一些个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关系, 以及非物质遗产档案在管理方面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参考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解读》, 中国南京信息公开网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5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荣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针对荣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各级应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营造良好氛围。坚持聘请专家指导和培养乡土民间艺术人才相结合、民间文化宣传和青少年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挖掘整理、保护开发、教育传承,增强民俗文化的本源性和亲和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文化部门的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关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搞好普查。结合文化强市建设工作,制订符合荣成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发展现状全面普查,收集相关文件、活动记录、音像光盘等资料,细致整理,为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系统的档案。在摸清家底后,区分轻重缓急,对以口头和行为传承为主的处于濒危状态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民俗民间文化门类,优先抢救并建立档案;对濒危门类和年老体弱的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能技艺,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传承性记录;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和实物积极征集,妥善保管,可有偿征集,颁发捐赠、征集证书。

三、加快立档。积极实施“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进行超前介入和监督指导,把档案的收集整理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抓,贯穿于“保护工程”始终。对普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诸如民间神话、民歌、民谣、音乐、舞蹈、戏曲、剪纸、纸扎、绘画、雕刻、面塑、草编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民俗礼仪、节日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等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实行专库存放、专室展览、专人管理,逐步建立并形成全市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框架:对各门类的传承历史、具体内容、艺术流派、艺人组成、技艺演变、代表作品、经济价值、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整理,分期编写出版专集;对所有档案资料尽可能多地编辑制作成音像作品和电子文档,创建“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互联网站和基础数据库。加强保护和管理,积极主动地为宣传荣成、展示荣成,为社会各界查阅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对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产品,进行品牌登记注册,积极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保护,为民俗文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对宋、元、明、清、民国以至更早的民间艺术遗物。对年迈艺人的作品,对世代传承的家庭收藏珍品精心保护。避免文化血脉的断流。

四、完善法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办法》,确立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具体任务,细化管理措施,明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的命名、称号授予、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具体内容,为加强档案的保存、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解决文化生产关系不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带动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

南宁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6

最近, 从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交流与学术研讨会上获悉, 南宁市普查和收集的2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全部建档, 从县区级到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据了解, 从2006年开始, 南宁市各县区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 工作队伍和研究人员深入民间、乡村进行调查,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采录, 并进行规范化分类整理归档。目前, 全市共普查和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6个, 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戏曲、民间信仰、民间手工技艺、民俗、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消费习俗、游艺及传统体育竞技等多个门类, 全市12个县区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数据库, 其中壮族歌圩、邕剧、壮族三声部民歌、宾阳炮龙节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名录, 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南宁老友粉、壮族会鼓等18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名录, 游彩架等26个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

今后, 南宁市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立民间艺术之乡, 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综合性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 以保存历史记忆, 传承民族文化。同时, 根据濒危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级保护, 合理开发。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篇7

一、如何正确理解档案式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是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作为一种信息和知识存在社会之中, 依靠人们言传身教或在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中传递着, 这也就是它的非物质性所在。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使这种知识和信息能够继续在社会生活中生存、传递和发扬光大, 那么档案式保护与这种知识与信息及其生存、传递和发扬光大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档案法》对档案的表述更强调了它作为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性, 即档案是以文字、图表、声像等特定手段记录一定知识和信息的特定载体, 但是档案之所以成为档案, 不是因为物质载体有什么价值, 而在于其记录的信息和知识的价值性。所以不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档案, 其共同的指向都是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也许这样的原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档案联系起来, 档案式保护的重点也就似乎合情合理的体现在把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用档案的方式固定下来, 即通过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保存起来, 从而使非物质文化有了物质的载体, 实现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如果单从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信息面临着完全从这个人类知识中消失这个角度来讲, 这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完全依靠言传身教或集体无意识来推动的这种文化, 时刻面临着消失的风险性。如果确实灭亡了, 档案会帮助我们留下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记忆。但是这样的结果的出现并不能说就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人们不禁会问, 存在于档案之中而消失于社会生活的习俗我们还可以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有的学者主张档案馆加强对申遗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或者是对档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研究, 但我们也很难把这种活动单独归结为非物质文化的档案式保护, 虽然这种活动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有着蛛丝马迹的关系, 它对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状态也没有直接地改变。那么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在什么地方, 我们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呢?如果我们不换个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 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点极有可能就会使档案式保护陷入“假命题”的质疑中去。所以非物质文化的档案式保护的合理性必须置于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上来。笔者以为, 档案保护模式主要作用在于促进了非物资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软环境的改善, 不管是对旧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整理, 还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信息和知识通过档案固定下来, 继续的工作是对这些档案资料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发掘研究、社会宣传和普及, 让广大民众了解、理解、学习这些知识, 认识到其价值性, 从而投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实践中去, 继而改善非物质文化存在的软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 所谓“保护”, 就是“指采取措施,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档案式保护模式必须是基于生命力的保护, 脱离了对生命力的保护, 档案式保护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二、如何实现档案式保护

基于以上的探讨, 我们可以给档案式保护下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定义, 简单而言, 就是基于档案而产生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详细而言, 就是通过对既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研究、普及宣传, 以及通过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固化、研究、宣传普及, 从而产生的对非物质文化生存环境改善, 提高其生命力的一种保护模式。

1. 必须保证各个工作环节都发挥充分的作用。

(1) 建档与整理档案的基础性作用。建档本身并不能实现非遗的保护和抢救, 因为非遗是活生态的, 一旦从社会中消失, 对它的保护本身就是失败的, 但是建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中却起着最基础性的作用, 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多样性、活态性、动态性、地域性等特点, 使其以自发的状态生存于社会的某个方面, 这样的状态非常容易让我们忽视它们的存在, 更不要说对这样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 用档案方式对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固化, 为我们系统认识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 通过相关档案研究发掘非遗的文化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历史绵延流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生命不息, 本身说明了它蕴含的文化具有现代意义。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重心的转变, 其具有传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效逐渐衰微, 新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重视, 所以学术研究迫切需要为其输入新的文化内涵, 发掘其新的生命力。长期以来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多样性、活态性、动态性、地域性等特点, 为学术研究增加了难度, 而非物质文化的档案式保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 学者不仅可以通过档案看到文字记录、图片, 更可以通过影视方式直接研究有关录像、摄影资料, 使广大学者或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成为可能。 (3) 开放非遗档案资料, 宣传研究成果, 弘扬非遗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非遗档案资料的开放和研究成果的宣传非常重要。档案资料的开放可以使学者民众近距离认识非遗文化, 拉近与非遗文化的距离;开放的档案也有利于学者、爱好者的研究, 多元力量的参与研究, 对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也是不无裨益的。而研究结果的宣传可以从深层次提高民众对他们的认识。公开档案资料方式很多, 可以用展览的方式对有关文字记录、图片资料进行公开, 也可以通过允许公众查阅的方式进行公开, 也可以通过视频和多媒体手段公开。学术结果的宣传尽量浅显易懂, 影视和举办讲座、表演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方式。

2. 实现保护主体的多样性。

(1) 公共文化机构的共同参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工作中, 档案馆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并不能涵盖工作的全部,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与非物质文化以及档案工作密切相关的文化机构, 在档案式保护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存、整理、研究、宣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档案馆的职能限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工作很大一部分需要其他单位来完成, 档案馆应适当定位, 发挥自己的优势, 充分利用自己的档案资源,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整理研究, 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同时积极建立非遗档案的知识库, 建立良好的网络系统, 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其他单位也要积极参与, 注意各单位协调一致, 避免资源浪费, 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 多功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的档案式保护工作中来。 (2) 专家、学者的参与。专家学者属于精英阶层, 他们往往能够从不同视角, 在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往往能够深入发掘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 从而赋予为物质文化遗产更强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以及对传统的非遗档案的整理, 为学者集中、便利的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创造了便利。档案式保护中应当建立起与学者专家的互动, 欢迎、鼓励、支持学者专家对相关资料的运用, 把专家学者的研究看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并为学者发表研究成果建立良好的平台。学者专家从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角度出发,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本性角度出发, 恰当运用非遗档案资料, 作出浅显易懂的理论解读, 让民众看懂、听懂他们的研究成果, 形成资料运用、研究、普及文化知识的良好互动。 (3) 民众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更离不开民众的参与, 因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真正主体和主人是民间。首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工作中民众是主要参与者, 档案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非遗文化原生态的记录, 来自民间, 取自民众, 不管是文字记录、录音、录像, 民众都是直接参与者。其次, 档案资料及其研究成果的公开和宣传离不开民众的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在于民间, 其生命力的提高在于其民间环境的改善, 所以公开和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大众, 政府和学者一切工作都是为大众服务的。其三, 档案资料收集研究本身也离不开大众, 社会上许多民间组织、许多社会人士热爱民间文化, 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中来, 他们在调查研究中, 形成了自己的调查资料, 本身就是很好的档案资源。

综上所述,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的理解, 必须从非物质文化生命力的提升这一角度来进行,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的实践, 也要贯彻于档案化、档案的公开、研究、研究的结果的普及宣传等各个工作环节, 参与的主体来自社会各个方面, 我们不否定档案馆在其中的作用, 但是把档案式保护等同于档案馆的保护, 无疑是片面的。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含义, 并详细论述了如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 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包括档案馆在内的相关部门都应采取得力措施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为使零散的档案材料形成系统的文献资料, 为“申遗”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翔实的材料储备, 档案工作者需要下苦功夫大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为相关文化研究活动提供丰富可靠的文化资源。

一、编写志书、文化图考等文献集成资料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社会学者要进行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其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些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研究, 大量查阅相关史料, 可以编研出版民族志、民俗志、艺术志等志书, 为研究民族文化提供系统的档案资料汇编。另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地反映了文化面貌、分布状况、历史渊源等, 还可以从中编纂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大全》等实用性刊物或读本。总之, 只要开拓思路, 大胆创新,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便可以编写出多种文献集成成果。

二、深入考证研究, 还原文化面貌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民族文化第一手的原始记录资料, 深入研究并与其他文献考证分析, 可以进行文化认证。例如, 湖南侗族学者林河老先生将文学典籍中记载的屈原的《九歌》与沉湘地区的民俗加以比较考证, 写出了长达20余万字的论著《九歌与沉湘民俗》。书中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俗风情资料, 证实了至今流传在沉湘间的巫歌巫舞是屈原《九歌》的活化石, 提出了《九歌》即《神歌》的论断, 从而解决了多少年来文学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的震动。有学者称之“是打开楚辞宝库的一把金钥匙”。以现存的实物档案为研究对象, 根据相关文字记载, 还可以对某些失传的艺能、技艺进行再现和复原, 达到文化还原的目的。当然, 这需要具有高度的开发意识和文化敏感性, 并且对科研力量、科研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如山东日照地区在掌握黑陶文物标本 (属实物档案) 细节的前提下, 参考古代的自然环境, 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采用当时可能达到的技术, 对当地已经失传的黑陶制造工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 取得了成功, 使这种工艺技能得以恢复, 真正达到了文化还原的效果, 重现了远古文明。目前, 这项失而复得的技艺己经得到了成功的推广, 并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开发利用档案, 制定保护计划

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档案, 理清文化脉络, 把握传承规律, 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工作必须以丰足的档案资源为基础, 档案的丰富性、全面性、准确性是开发工作质量的保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过程中, 记录、积累了大量的档案资料, 很多编研成果就脱胎于其中, 但这些编研成果毕竟只是浩繁的档案资源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 对于没有采用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要进行再开发、再利用。以“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为例。全国出版的298部省卷文艺集成志书近5亿字, 但编纂过程中采集到的却是50亿字, 公开出版的文字不到收集到的文字的十分之一, 尚有45亿字左右没有出版。其中, 河南省在编纂《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的过程中, 资料收集都在3 000万字以上, 而公开出版的仅百万字左右, 不到收集资料的三十分之一。而余下的资料, 大都缺乏分类, 缺乏妥善储存, 更谈不上利用。重视对这部分档案的系统整理、分类研究, 不仅会避免资源浪费, 还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四、立足档案资源, 支持“申遗”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证明某一文化活动项目的文化地位与价值的重要依据, 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的重要来源。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馆藏优势, 积极参与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 为“申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档案支持。文化部发布的《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对申报材料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其中最直接用到档案的部分是辅助资料部分, 其中包括录音、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等内容。对于档案工作来说, 这是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大显身手、实现价值的大好时机,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整合利用的有利平台, 也为档案部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理由和见证。例如, 在锡剧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备工作中, 负责锡剧申报筹备工作的无锡市锡剧院利用艺术档案室收集、整理、归档的大量锡剧文字资料、锡剧图片和实物资料, 制作了一张收录有关领导、戏剧评论家、锡剧泰斗等重要人物评论的约30分钟的DVD申报片,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为申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 在各级“申遗”工作中, 档案人员要切实把握申报重点, 针对所需要的档案资料, 从多角度查找有关项目的档案材料用以佐证, 制定出各种载体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方案和意见, 尽可能多地挖掘文化艺术档案中有关遗产工程的档案, 用丰富的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鉴定工作提供服务。

五、加强宣传, 弘扬民族多元文化

对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播是使该文化发扬光大的最好方式。根据传播的内容, 可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展对文化作品大范围的普及宣传, 比如, 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博览会, 通过这些活动使非物质文化走进更多民众的视野;另一方面, 不少专家学者对民间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这些研究论文、专著、书籍加以宣传出版, 可普及民族文化, 揭开民间文化的奥秘与奥妙。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9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历史社会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精神文化与技艺传统。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生态普遍恶化、民间艺术传承脉络脆弱、民间文化资源严重流失,非物质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正遭受越来越大的破坏,一些依靠口授心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大量传统文化艺术已经消亡或濒临困境。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我们必须运用新型的手段和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传承下去,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中就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本人结合自己的档案管理和非遗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数字化档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档案以下现代的记录技术与新型载体,使其具有了特有的功能与特点,与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相比它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方便。

1.直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要保护的是一件事物或事件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物体。比如一个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是要将一件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进行保护传承;再如,一个宗教信仰类项目是要将整个宗教仪式的过程保留下来。传统的保护方式只有通过文字记录并不能直观地反映整个过程,而运用现代技术可以用数字声像设备将整个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为后人的学习传承提供更直观的资料,可以使其更好的传承下去。

2.易保管。传统的档案是以纸质材料为主,辅助一些声像档案,如照片、磁带等。但是这些材料的保管条件比较苛刻,许多珍贵的非遗档案由于缺乏技术设备和合格的保管条件,正面临着日渐损毁的严峻局面。一些地方保存的珍稀剧种录像资料,已经成为无法播放的黑带,许多老艺人过世,多数剧目无法重新录制,如不尽快开展数字化抢救工作,过去花费巨资收集的珍贵档案资料将会消失。而数字化档案大大减轻了保管工作,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可以长期保存,因为他的信息是无触式的,不存在磨损,不会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分及有害气体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过去的纸质材料、胶卷、磁带所记录的内容全部转换成电子文件保存于电脑硬盘或者光盘等存储介质中。这样可以把这些珍贵的材料以最保真的方法长期完整的保存下来。例如:早在195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研究员专程到无锡用钢丝录音机采录了华彦钧(瞎子阿炳)演奏的二胡曲目,但是阿炳于当年12月去世,当时采录的曲子就成为了千古绝音,如果对当时的录音保管不周,那么伟大艺术家的经典音乐就将失传,然而现在我们通过电脑录音技术将当年的磁带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变成电子文件,大家只要买一张CD,甚至从互联网上就可以下载到艺术家当年的经典音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信息可以比传统方式更为安全和长久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易查询。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易查询的特点可谓特别突出。如果我们要查询一个内容用纸质档案去查如果对这些内容一点不了解,那就必须一点一点、一本一本的档案去查找,而运用数字技术,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需要查找的名称,点两下鼠标就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将收集到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分类输入电脑,建成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这样不论是对我们还是对我们的后代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4.便于交流推广。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字化的同时,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到网络这个虚拟但无比广阔的平台,这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而巨大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欣赏到各种独具特色和风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能感受到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早在1996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建筑学院和VSMM国际学术机构联合建立了虚拟遗产网络(VHN),它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贡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承担了该组织多个重大项目。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正式开通。作为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网站,其较全面地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满足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人群。随着网站建设的不断深入,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也将逐渐建成展示我国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网上数字博物馆。

利用数字化档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优点,但是也有一定得局限性,下面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真实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重要的是保证它的真实性。数字化档案却有易复制和易删改性的缺点,在电脑已经普及的今天,人们只要点一下鼠标就有可能改变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料。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完整性除了在后期保管中要求工作人员有高度的敬业精神,防止篡改资料外,更重要的是采集建档时的真实性,不仅仅是保证对资料进行完整真实的记录,而且对于记录资料的环境也不能擅自更改。比如:有很多传统音乐是在特定场合特定地点来演奏(唱)的,它的音律只有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才是完美的,如果我们把它搬进录音棚进行录音并加以后期制作,那样可能音乐会更好听了,但已经改变了它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采集到的资料真实、完整、全面的记录。

2.长期存取的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档案的存储寿命大大超过了读写它的计算机软硬件的生命周期,若干年后,我们现在使用的设备可能已经完全被更新淘汰了,为了解决这些因硬件、软件过时导致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数字化档案长期存取所依赖的技术环境进行保护,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软、硬件档案库。当然,市场化经济的今天,要求电脑开发商将过时的技术保存下来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数字格式,这样,即便是设备更新后,我们也只需要保存一种技术,便可以查询。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向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是零敲碎打,各自为政,不成气候,对本身工作的帮助也不大。这就需要我们通盘合作、整体规划、齐心协力。通过国家、政府的力量建立统一的数字格式,建立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以便于后人查询。日本最著名的数字博物馆计划就是由IBM东京研究所与一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主要是支持网络环境中数字典藏资料的检索。这使各个博物馆成为日本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保护、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且已得到政府的大力重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只要我们共同协作,一起努力,并且不断地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下去,我们的传统民族瑰宝一定会不断地发扬光大,跟上并超越世界潮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赵春晖《浅谈当今档案数字化建设》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⒇

[2]赵德美、吴兴菊《数字档案长期存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机电兵船档案2009,[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10

一、奥运档案工作认识到位

奥运档案是奥运会、残奥会筹备、举办过程中奥组委委内各部门,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开闭幕式运营中心等专门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和地区直接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奥运档案集中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筹备、举办的全过程,是奥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齐全完整的奥运档案可以为本届、今后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提供依据,为后奥运期编史修志等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尤其对我国来说,首次举办奥运会,又赋予了奥运档案不可复制的特殊价值。另外,奥运档案还是城市建设与管理,重大活动筹办的翔实凭证和重要参考,亦可以使后人充分了解“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的完整过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奥运档案工作与其他重大活动相比,具有时间长、内容广、数量大的特殊性。“时间长”是指奥运筹备期长达七、八年,要把这么长时间各相关机构产生的档案都收集齐全,任务非常艰巨。“内容广”是指档案形成部门众多,大大超出了以往重大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奥运档案收集不全都会影响奥运档案的整体质量。同时在档案收集、移交方面还打破了地域特点,这其中既涉及京内各场馆档案又涉及京外各赛区形成的档案。“数量大”是指与以往的重大活动相比,奥运会产生的档案数量非常大。另外,档案种类繁多,如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文件、工程档案、会计档案、实物等各门类档案都会涉及,同时还有筹办机构的临时性特点,一旦奥运会结束,人员将很快撤离,这些都给档案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此,近年来,北京市档案局(馆)利用召开各种工作会议、编制工作规划计划、制发规范性文件、组织教育培训等不同形式,广泛宣传奥运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各级档案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档案意识,增强做好奥运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回顾这几年工作实践,相关筹办机构、部门对奥运档案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支持,一方面是领导们自身档案意识强,另一方面也是与档案部门持续不断的奥运档案工作重要性宣传引导分不开的。同时在这几年的奥运档案工作中,档案从业人员所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努力工作的拼搏精神,充分体现出对奥运档案工作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并很好地转化成工作实际中的自觉行动。

二、奥运档案工作措施有力

自2004年以来,北京市档案局(馆)根据奥组委对奥运档案工作的要求,针对奥运档案形成特点,及时制发规范性文件,加强政策引导,打破常规,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奥运档案工作。

(一)加强对奥运档案工作的宏观部署。几年来,北京市档案局(馆)始终将奥运档案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强纵深部署。一是将奥运档案工作作为一个部分,写入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二是在每年的北京市档案工作会议上,都把奥运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布置,提出相关任务和要求。三是局馆党组定期听取奥运档案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及时研究解决奥运档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力地保证了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为使奥运档案工作更多地体现有特色、高水平,在奥运决胜之年提出更高的工作目标:即在历届举办城北京市中留存最完整、最齐全、最系统的奥运档案,使各机构、各部门瞄准这个目标,倾力做好奥运档案工作。五是与奥组委秘书行政部以及奥运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根据场馆工程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联合召开会议,研究问题、部署工作,保证了档案工作有序发展。

(二)注重奥运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北京市档案局(馆)针对奥运档案工作实际需要,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和标准,联合奥组委秘书行政部、 北京市“2008”工程办、“2008”环境办、北京市规委、北京市建委等主管部门制发了一系列有关奥运档案工作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据统计,2004年2月—2008年5月,以联合制发或配合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制发等不同形式,共出台涉及奥运整体工作的文件和较为重要的规章制度30余个。这些文件和规章制度覆盖了奥组委委内机关、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奥运工程建设、环境建设、保障运行等方方面面的档案工作,既有涉及奥运档案工作机制、档案归属、机构设置以及队伍建立等重点问题的政策、规范,又有具体到各种门类和载体奥运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等各个环节档案工作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完备的制度体系有力促进了奥运档案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三)强化对奥运档案工作的监管职责。北京市档案局(馆)联合主管部门,通过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组织档案工作检查活动等管理手段,不断加大对各个方面奥运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2004年以来,我局馆每年都与奥组委主管部门、北京市“2008”工程办、北京市规委、北京市建委联合召开奥运工程档案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奥运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有力推动了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的发展。同时每年都安排对奥运工程项目、筹备机构档案工作实地检查活动,现场反馈意见,督促受检单位整改,取得了很好效果。如2007年奥运工程决战之年,我局馆与北京市“2008”工程办、北京市规委组成联合检查组,对161项奥运工程项目、500余个参建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组共抽查了奥运工程各参建方的35万件档案资料,促进了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重视并按规定做好奥运工程档案工作。

(四)派驻人员直接管理奥运场馆档案工作。奥组委委内部门、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是产生奥运档案的重点部门,在奥组委秘书行政部的支持下,北京市档案局(馆)以过去重大活动档案工作中前所未有的力度,从本局馆和区县档案局(馆)先后抽调、推荐了47名专业人员分别到奥组委机关、24个竞赛场馆、13个非竞赛场馆、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北京市“2008”工程办和环境办等奥运筹办一线,专门负责这些机构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向北京市档案馆的移交工作。分别成立督导组、检查组,对这些重点部门奥运档案工作实行统一指导、统一培训、统一检查以及档案的统一进馆验收,使文件归档与档案移交进馆一体化运作,减少环节,提高了效率。同时,还从各处室调剂23套计算机、打印机、档案柜,配备到竞赛场馆,为竞赛场馆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五)监督指导北京市相关单位做好涉奥档案管理工作。北京市有40多个委、办、局、总公司(集团)等部门承担着奥运会环境建设、接待服务和城市运行保障任务。几年来,北京市档案局(馆)不断加大对这些单位奥运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督促其依法做好涉奥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一是通过“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每年的全市档案工作计划,提出任务及要求;二是明确了这些市级单位涉奥档案的流向,规定各市级单位产生的涉奥文件先向档案室归档保存,待到移交进馆期限后随其他文件一并向北京市档案馆移交;三是通过档案执法检查、业务指导与培训等手段,督促这些单位做好奥运档案工作。目前,承担奥运任务的市级单位或是专门制定了奥运档案的归档范围和要求,或是专门召开会议部署这方面的工作,或是档案部门人员直接到奥运任务承办机构做档案工作,确保了涉奥档案的齐全完整。

三、奥运档案工作成效显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档案部门不懈努力下,前一时期北京市各奥运机构在筹备工作所形成的奥运档案做到了及时收集,规范整理,妥善保存和有效利用。

(一)奥组委机关档案得到了妥善保管。奥组委秘书行政部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责,坚持归档情况通报制度,不断强化归档工作。委内各部门认真执行归档责任制度,每年都按时完成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任务。北京市档案局(馆)根据奥组委关于档案验收移交工作有关规定与要求,采取归档与验收同步进行的方式,直接控制归档文件质量,为确保已形成档案的安全, 2007年以前的奥组委机关文书档案已移至北京市档案馆保存。

(二)各竞赛场馆测试赛与档案工作同步进行。2007年8—12月份有17个竞赛场馆承担了27项“好运北京”测试赛任务,全部完成归档、验收工作,12个竞赛场馆的档案已接收进北京市档案馆。2008年1-6月份有14个竞赛场馆承担20项测试赛任务,截至6月底,10个场馆已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7个场馆的档案已经通过进馆验收。

(三)非竞赛场馆档案工作全面启动。2008年一季度,随着非竞赛场馆组建运行,目前13个非竞赛场馆都有专人负责档案工作,成立了督导组专司监督指导工作,各场馆已完成归档制度建设,并相继开展前期运行所形成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档案工作得到强化。鉴于开闭幕式运行中心档案的重要价值,北京市档案局(馆)在该中心派驻了一个由3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档案工作组,在中心主管领导重视支持与各部门的配合下,档案收集工作与开闭幕式筹备工作同步进行,截至2008年6月,共计收集纸质、电子、照片等不同载体档案6万余卷/件/张。

(五)奥运工程档案陆续移交北京市城建档案馆。截至2008年5月底,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等62个场馆建设项目(包括新建场馆、改扩建场馆、临建场馆以及训练场馆等)和103项北京市政配套设施工程(包括燃气、自来水、中水、电力、道路等)档案已接收进北京市城建档案馆。

(六)奥运档案已发挥了很好凭证和参考作用。翔实的奥运工程档案成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重要依据,奥组委机关档案在保证奥运筹备工作高效、协调发展以及促进部门业务基础建设等方面功不可没,各场馆形成的档案在后续举办的测试赛中发挥了很好的参谋助手作用。同时,完整的奥运档案在过去举办和正在筹办的奥运主题展览中充当着主角。

回顾奥运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深刻感到,一是得益于于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和奥组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将奥运档案工作列入政府五年专项规划,自2005年以后连续4年把奥运档案工作列入了《奥运会前北京市政府重点工作倒排工期折子工程》,纳入了北京市政府奥运筹备工作的监管范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奥运工程现场调研会议上,要求建设单位对施工每道工序、节点都要做真实、准确的记录,以保证工程建设全过程档案材料的完整。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曾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奥组委办公会,研究、听取奥运档案工作情况汇报,提出相关要求。二是得益于国家档案局的监督指导。2005年国家档案局对北京市档案工作进行执法检查时专门检查了奥运工程档案工作,在今年全北京市档案工作会议上,杨冬权局长专门对北京市做好奥运档案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三是得益于借重主管部门力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北京市档案局(馆)与奥组委秘书行政部的密切融合,对奥运档案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监管,起到了中枢作用,取得明显效果。同时,我局馆与北京市2008工程办、环境办也有良好的合作,共同推动了奥运工程建设和环境建设档案工作的发展。四是得益于在奥运档案工作中敢于突破常规,创新管理方法。档案局(馆)派人直接管理核心部门的档案,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收集,从源头上确保了奥运档案的齐全完整与系统。

四、奥运赛时档案工作准备充分

随着奥运会、残奥会开幕之日的临近,奥运档案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奥运会举办期间形成的档案在全部奥运档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奥运赛时档案工作既是对以往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的实际检验,又是对档案部门能力的考验。为此,北京市档案局(馆)在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赛时工作特点,以奥运举办期间档案收集工作为核心任务,以前一时期奥运筹备档案工作为测试手段,以确保赛时档案齐全完整为根本目的,在进入2008年奥运决胜之年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强化奥运会主要赛事承办部门档案工作,为保证举办期间档案工作有序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一)进一步强化归档责任制。为保证档案工作三级责任制落实,将奥组委委内机关实行的签署归档责任书这一行之有效作法延伸到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责任书规定了场馆档案工作目标、内容与责任追究,明确了归档内容、期限和份数,并由场馆主任签字认定。目前督导组已全部完成了24个竞赛场馆、13个非竞赛场馆归档责任书确认和签订工作。

(二)认真总结前一时期奥运场馆档案形成、收集情况,根据赛时特点,竞赛场馆督导组以竞赛业务部门文件归档为重点,进一步细化了奥运会竞赛场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非竞赛场馆督导组针对不同场馆形成档案的差异性,逐一确定了各场馆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三)针对奥运会、残奥会赛后工作人员撤离的情况,为确保档案不散失,在各场馆实行了《北京奥组委档案移交确认单》制度,建立了起可控机制,即没有奥组委档案主管部门归档工作的确认文件,相关人员不得办理调离手续。

(四)考虑到赛时档案收集、整理与移交工作的繁重性,北京市档案局(馆)制定了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档案接收工作预案,为赛时档案整理、验收等工作开展,在人员、场地、设备等各方面预先作出了细致的安排。

在奥运会召开倒计时进入50天之后,为激励派驻奥运一线的全体档案人员以更加旺盛的斗志,完成好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档案工作,北京市档案局(馆)局(馆)长陈乐人、副局(馆)长姜之茂连续走访奥组委委内机关、奥运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慰问在奥运一线工作的档案人员,勉励大家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以档案收集为重点,把赛时档案应收尽收。我们相信,在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奥组委的领导下,在全市档案部门共同努力下,在奥运会历届举办城市中留存奥运档案最完整、最齐全、最系统的既定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篇11

一、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重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资源丰富, 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

1.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内容比较丰富。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从2005年开始, 各区县都组建了专门的普查机构, 落实了专职普查人员, 深入农村院坝、田间地头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排查。经过普查准备、实地调查、普查总结3个阶段, 目前已结束前期普查工作。据统计, 重庆市共普查有10个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00余项, 其中有民间文学798项、传统音乐764项、传统舞蹈275项、传统戏剧58项、曲艺10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1项、传统美术155项、传统技艺801项、传统医药188项。截至目前, 重庆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9项, 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24项。截至目前, 重庆市有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名,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6人。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 是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特色比较鲜明。

重庆是个移民地区, 重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及其活动受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及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影响, 表现出和而不同, 同而不重的特征。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与其他地方的少数民族习俗在仪式上和内容上都有不一样的特质。比如酉阳的土家摆手舞具有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群众性等特性, 具有质朴、厚重之美, 歌舞乐结合、自然之美, 动作夸张、粗拙原始之美等特性, 主要传承于酉水河中、下游地区。在2002年5月, 文化部把酉阳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摆手舞) ”,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把酉阳土家摆手舞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乌江号子, “腰杆要打伸啊———嘿作!拉起莫放松啊, 嘿———作!两脚要跪地啊, 嘿叹———作!鼓劲朝前奔啊, 嘿———作!”乌江号子与川江号子不一样, 相对于川江, 乌江水流更急, 险滩更多, 号子必然更短促有力, 这都体现出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特色和个性。

二、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政府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 建立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制度, 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取得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的阶段性成就。重庆市政府办公厅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和具体措施。重庆市2008年制定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还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召集人, 由市级相关部门组成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通过联席会议制度, 统一协调解决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1.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主体不明确。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既需要进行牵头负责的职能部门, 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涉及多个部门, 如民宗委、档案局、文广局、文物局、教委、旅游局等。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缺乏协调工作, 档案遗产的保护就会陷入各自为政的局面, 不利于档案的保护和利用。如档案局对重庆的珍贵档案、特色档案、三农档案进行了专题展示, 里面包含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内容, 但没有对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进行专门保护与开发;民宗委设立了民族风情专栏, 对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 但其内容和资料不完整, 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的需要;文广局虽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档案, 但是其内容不详实, 仅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和传承人名单,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历史沿革、特性、艺术特色、开发利用等缺少介绍, 使得档案资料不完整;文化艺术研究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业务指导、项目论证和宣传联络等工作,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档案保护、档案开发利用则涉及较少。

2.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内容不完整、信息不完善。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虽然丰富, 但真正得到收集整理的还是占总遗产数目的少数。在重庆市第一批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2项, 分别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石柱土家啰儿调,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秀山花灯。在重庆市第二批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3项, 分别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秀山民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酉阳民歌、土家族摆手舞。在重庆市第一批6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13项。在重庆市第二批9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19项。另外,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还存在内容收集不齐全, 传承人信息不完善, 归类不规范等问题。在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领域, 其他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不够, 还有部分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内容不完整, 遗产的沿革、特征、特性、发掘利用等深度信息不完善, 缺乏一些具体资料, 有的档案遗产只有文字介绍和图片, 没有音像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只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信息, 其他反映传承人信息的资料缺乏, 从而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档和建档, 影响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管和利用。

3.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持。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 内容的充实, 更需要人才和技术支持, 但是目前在档案遗产保护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设备保障上都存在不足, 亟待改进。目前从事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的大多是兼职人员, 以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偏多, 并且队伍年龄结构不大合理, 需要吸收民族学、人类学、档案学等专业的年轻人进队伍。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还存在传承人年龄偏大, 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等问题。在重庆市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 年龄最小的38岁, 最大的81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柱土家啰儿调的代表性传承人有5位, 年龄最大的70岁, 最小的41岁, 平均年龄为61.8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酉阳摆手舞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别为81岁、68岁。在重庆市少数民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中, 同样存在年龄偏大、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继承人的现象, 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严重影响。随着传承人的老去和逝去, 重庆一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和绝迹的危险, 特别是一些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 在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设备, 不能完全通过声光电等形式来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理和保存, 使其丧失了文化价值和档案价值, 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总之,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对于记录重庆少数民族历史、传承少数民族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整理好、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技术水平等手段搞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工作, 提高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提高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开发利用效率, 为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重庆市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档案遗产的保护中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保护主体不够明确, 保护内容不够完整、信息不够完善, 保护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持等,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特征,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昂.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征集工作[J].兰台世界, 2010 (3) .

[2]华林.论我国濒危少数民族档案遗产保护[J].档案管理, 2010 (3) .

[3]华林.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的抢救问题[J].兰台世界, 2011 (1) .

[4]华林.云南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及其整合性保护研究[J].思想战线, 2011 (3) .

上一篇:墙休保护层的控制下一篇:承诺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