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文化旅游

2024-07-06

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共8篇)

工业遗产文化旅游 篇1

基于东北振兴的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辽宁工业遗产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潜力。辽宁省在开展工业遗产旅游过程中应该坚持理性开发,科学规划项目;突出主题特色,展示遗产文化;导入体验理念,展现工业魅力;保持原汁原味,增强现场感受;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传授科普知识,发挥教育功能;开发旅游商品,塑造企业形象: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旅游;东北振兴;辽宁

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有着广阔的发展远景,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对于辽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借鉴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辽宁省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理性开发,科学规划项目

工业遗产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不能一哄而上,应保持头脑清醒,根据自身的条件审时度势地进行开发。首先要综合分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制定整体规划,对众多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安排.把工业遗产旅游纳入地方旅游的整体规划中去,从组织机构建设、工业遗产普查和认定、规划编制、项目开发、宣传推介等方面提出操作方案,推动工业遗产旅游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突出主题特色,展示遗产文化

工业遗产旅游不同于文化遗产,关键在于突出其鲜明主题。工业遗产开发不论是采用博物院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还是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特色是旅游经济的生命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就不会产生旅游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只有充分认识和挖掘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内涵,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有“煤都”之称的抚顺,不能因为开发工业旅游就选择建山水景观和宾馆别墅,而恰恰相反,只能选择将“傻大黑粗”的煤炭生产设施作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依托。比如,稍加改造的煤窑小火车、煤雕等都可变成旅游市场上叫座又叫好的产品。

(三)导入体验理念,展现工业魅力

旅游的实质是体验,工业遗产旅游的实质是游客在工业场景中的一次体验活动,一次独特的经历。旅游产品的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可参与性是体验旅游的关键所在;新鲜感、亲切感、满足感是旅游体验的最终目标;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活动的核心驱动力。“三性”、“三感”、“三求”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工业遗产体验旅游的灵魂。因此,在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应该树立体验旅游观念,注重游客的体验过程,通过“三性”。达到“三感”,满足“三求”,为游客营造一次独特而有趣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和精神上的满足。例如,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可以开展井下挖煤、井下探路、体验矿工

生活等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可增设时尚的休闲娱乐项目,充分展现煤矿生产的独特魅力,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求乐心理,增强旅游吸引力。

(四)保持原汁原味,增强现场感受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的开发原则,对可恢复的标志性遗址、遗迹,要恢复其原貌。保持其原真状态,要收集和记录历史文物、故事、事件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增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辽宁省要开发一批保留原址、原貌特征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包括保留具有原貌特征的厂房,开辟能够展示工业文明、工业时代的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等。为了让游客参与互动,可以开发一些情景交融的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既注重原汁原昧.又注重趣味性、参与性,并将现代科技融入其中,提高工业遗产旅游的品味,使游客在观赏产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工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强大魅力。例如,青岛啤酒企业在专为游客建造的青岛啤酒专业博物馆内,车间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的安排完全再现了历史原貌,形象逼真,让游客赞叹不已。我们可以借鉴青岛啤酒企业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经验,利用工业厂房建立酒吧一条街、商业一条街、购物一条街,还可以把规模比较大的工业基地厂房改建成酒店。

(五)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元素的成功注入是解决辽宁工业遗产旅游现存问题大门的智慧钥匙。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中可突出企业文化,通过渗人“软性”的企业文化使工业遗产旅游贴近普通百姓。在企业内增设相关文化娱乐设施,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将本土企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融人到产品的设计当中,能够使游客增加知识,丰富经验,加深体验,提升娱乐,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企业在创造文化价值的同时,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自己的煤文化、钢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工人阶级艰苦创业行为和精神的收集、挖掘、弘扬,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历史与现代、怀旧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工业遗产旅游。

(六)传授科普知识,发挥教育功能

较强的知识性和教育性是工业遗产旅游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这是其他许多旅游产品难以替代的,结合科教兴国的浓厚氛围和人们特别是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为教育性旅游产品,使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寓教于乐,在传播知识、技能的同时避免枯燥的说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项目设计上,可将现场演示、模型展示、动感体验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亨利钢铁厂原是一个保留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文化景观的著名历史古城,目前已改造成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其中设计了许多儿童可以参与并在废弃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通过故事了解建筑文化和工业生产知识,接受科普教育和品德教育。

(七)开发旅游商品,塑造企业形象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需要平衡企业和旅游者双方的利益,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实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实现双赢的局面。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重视旅游购物市场的开拓。一方面。企业可把生产的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另外还可将纪念品转化为企业的宣传品,在纪念品上标记企业的标识、图案、文字。例如,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可以将酿酒工艺和品牌形象结合起来,寓传授知识与娱乐购物于一体,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又提高了老龙口酒的知名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八)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辽宁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应该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工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标准,在项目设计中注入更多的人性化元素,具备一定的亲和力。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处处为游客着想,提供人性化、亲情化、细微化服务。第二,要配备专职导游队伍,抓好导游员培训工作,精心准备解说词和宣传品,为不同国家游客提供多语种导游服务。并且在景区建立路标和景点介绍,方便游客的游览。第三,要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在景区适宜的地方树立安全警示牌,导游员要对游客多做提醒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让客人高兴愉快而来,尽兴安全而归。例如,阜新海州煤矿存在地下积水、二氧化硫气体等危险因素,在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时,必须对游客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测,消除安全隐患,构建安全的旅游环境。

工业遗产文化旅游 篇2

目前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学术界以及各地地方政府对工业遗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不够深入。并非所有的工业遗产都适合旅游开发,只有进行综合整治,才能实现旅游开发的目的,实现工业遗产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体系,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可以对资源的特性、开发条件等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明确该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在所处区域中的地位,确定是否开发以及开发顺序,为制定开发规划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城市特定时期的工业文明和时代特征,承载着工业技术和丰富的历史信息。笔者认为无锡市工业遗产的“本征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一是历史文化价值。这些工业遗产是江苏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近代城市化进程的模式,因此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二是科学技术价值。无锡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许多工业遗产中承载着民族实业家的科技发明与创造,包含当时领先的生产技术,这些工业遗产对研究当时的科技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当代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三是艺术审美价值。无锡的工业建筑明显的呈现出优美与崇高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生产性工业建筑,尤其是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厂房建筑的内外面都直接暴露原有的粗犷材质与结构,再加上生产性工业建筑本身的巨大尺度,表现出高大、令人敬畏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动人心魄的体验;工业建筑大多体现了时代的艺术风格与审美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城市景观和建筑环境产生了艺术作用。

二、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定量评价体系

近年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部分学者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了评价,但主要集中在价值观层面上的探讨,定性描述居多。张毅杉、夏健利用生态因子评价方法建立了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韩福文、佟玉权、张丽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针对东北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刘伯英、李匡建立了量化的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评价体系与《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基础之上,结合工业遗产的特点和开发现状,制定出一套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考虑到工业遗产自身的要素价值和影响该资源开发的其余外在因素,本文构建了具有详细的层次结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如图1)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分析。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首先对模型树中各个层次建立反映其影响关系的判断矩阵,然后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因子两两比较的标度(取1—9标度)。笔者向旅游、地理等有关领域的20位专家学者发出征询问卷,将不同专家学者给出的判断矩阵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利用yaahp0.5.3软件对每位专家给出的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剔除判断矩阵不一致的7份问卷后,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13份问卷的判断矩阵中的数据求平均值,得到最终的判断矩阵。最后将该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到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表略)。

在综合评价层中,资源要素价值占的比重最大,为0.6483,说明在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中,资源要素价值最重要,资源要素价值是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其次是市场区位价值,比重为0.2297,可见随着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市场区位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作用将减小。环境因素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的影响较小。在项目评价层中,知名度这一指标的比重最大,知名度越高,人们去旅游的意愿越强烈,开发的价值越高。另外,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比重也较大,因此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大力挖掘其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3. 评价方法及模型。

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很多问题难免会带有模糊性与主观性,因此把每个评价指标作模糊等级划分,设计关于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分标准(表略),然后由研究人员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工业旅游资源价值评分可以通过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乘以该指标的得分得出,则最终的评价模型为:其中:V表示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值;Vi表示第i个评价因子的得分;Wi表示第i个因子的权重,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

三、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依据建立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模型,对已列入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34项、33处工业遗产(第二批名录中天元麻纺厂为增补厂房)进行资源价值评价,得到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分数及名次表,并将得分为10—8分的归为一级工业遗产旅游资源,8—6分的归为二级工业遗产旅游资源,6—4分的归为三级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四分以下的归为四级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无锡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可以得知,无锡市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内容丰富,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囊括了从明清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业遗产;从行业分布上看,包括了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缫丝业、金融业、机械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从功能分布上看,涉及了企业工厂、仓库、金融机构、手工作坊、行业工会等各个方面。无锡大多数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为一级资源和二级资源,在33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中,一级工业遗产旅游资源6处,二级工业遗产旅游资源16处,资源价值较高,如在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知名度、资源规模状况等各个方面得分都较高的茂新面粉厂,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价值相对较低的工业遗产资源,如礼舍蚕茧所、许记磨面作坊旧址等。通过构建的模型得出的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由此可知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针对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等级区分明显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区别对待,统筹兼顾。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开发工业遗产:

1. 辟为博物馆。

对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资源要素价值很高的工业遗产,如某些文物保护单位,要在保护其资源完整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因此,在保护遗产的基础上开发博物馆,是该类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首选模式。无锡工业遗产中一些价值较高的资源已经开发为博物馆。如茂新面粉厂改建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2. 保护性再利用。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工业遗产辟为博物馆也属于保护性再利用的一种。但是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历史文化价值相对较低,但在休闲娱乐、审美艺术以及市场区位等方面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即在有效的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空间和历史环境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改造,寻找适合的新功能,使其实现功能的转换。大多数工业厂房都具有很大的内部空间,开阔的室内面积和空间高度都为重新组合室内空间,营造鲜明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可能。此类工业遗产可以改造为创业产业园区、娱乐休闲中心,也可以改建为青年旅社、茶馆酒吧、购物中心等营业性场所。如无锡北仓门蚕丝仓库旧址经过必要的维修以及内部布局调整,改造为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 原址保护。

对于一般性的工业遗产,特别是知名度不高,市场区位条件不佳,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的工业遗产,可以进行原址保护。此类工业遗产的开发价值不高,选择原址保护,完整的保留、修复、再现工业遗存的厂房建筑、生产工具、生产工艺、办公用品等,避免成为城市化进程的牺牲品,使之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如许记磨面作坊、福来和号糟坊、全昌总号酱油糟坊等。

无锡目前已经成功开发了一批比较有价值的工业遗产。除已经公布的两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以外,无锡仍有大量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也同样存在着资源价值参差不齐的状况,需要利用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

四、结语

本文运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了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市场区位价值以及环境的制约因素等,建立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吸收了其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为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提供了依据。由于本文是笔者初次探讨构建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在评价因子的选择上可能还有所欠缺,如何更科学的选择评价因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摘要: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工业遗产资源价值评价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对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选择无锡市的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价研究,为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工业遗产,价值评估,层次分析法,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佟玉权,韩福文.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J].商业研究,2010,(1):160-163.

[2]张毅杉,夏健.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方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21,(1):41-44.

[3]韩福文,佟玉权,张丽等.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以大连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5):114-119.

[4]刘伯英,李匡.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建筑创作,2006,(9):24-30.

[5]张毅杉,夏健.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方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21(1):41-44.

[6]韩福文,佟玉权,张丽等.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以大连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5):114-119.

工业遗产旅游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旅游;保护;创意开发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后工业社会的迅速崛起,大量的城市旧区面临更新改造。工业时代的文明遗存——工业遗产地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新的对象,不仅使工业遗产得以存留,而且可以将其价值充分转化和利用。同时,伴随着我国目前城镇化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城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工业重心从城市中心退出,转移到了城市郊区的工业园区,造成大量旧工业区闲置,厂房、机械设备等废置造成大量浪费。大批工业遗产需要人们通过再利用等方式来得到保护,这样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带来了契机。

一、国外文献综述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活动是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起源。六七十年代后,专家们对工业遗产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考古”转移到“保护”上来,如 Aldous.T(1999)分析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但是当时的“保护”意识是很浅显的。随着研究的深入,遗产保护者意识到工业遗产保护并不意味着“完全冷藏”,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人们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开始从“保护”转变为“利用”,研究也逐渐涉及工业遗产的保护途径、方法、管理等。

如 Alfrey 和 Putnam(1992) 阐释了工业遗产的艺术和教育价值,探索工业景观再利用的方法。从西方的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经历了工业兴盛时期——工业衰败——逆工业化时期——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留存——工业遗产的管理——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几个阶段。

结合国内外相关国家针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

针对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赖斯·爱德华兹曾经提出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战后缅怀,同时随着工业遗产旅游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大众素质的提升,工业遗产保护的思想开始兴起。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民生质量对于工业遗产开发的考虑;工业衰退不得不考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带动发展。

(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内容及模式研究

根据国外关于遗产旅游著作的相关记录,在针对英国的工业遗产发掘工作中,系统性的对其工业遗产进行了分门别类,并且对于典型的工业遗产给予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以英国第一个世界工业遗产——铁桥峡谷为例对其商业性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研究的结果对于推动世界工业遗产旅游具有重要意义。Edwards(1996)则将矿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归纳为四种,即生产场景吸引模式、生产过程吸引模式、交通工具吸引模式及社会文化吸引模式。

(三)工业遗产旅游的特征及价值研究

Philip(2006)提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特征包括具有保护性再利用、开发潜力、适当的经济收益、互相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原真性和感知,对托莱多修建吉普车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市场基础和资源基础进行了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他还认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能够促使遗产地从“生产中心”变成“消费中心”。

(四)工业遗产旅游对区域的影响

在国外研究者Peter的分析中,其关于传统工业区向第三产业过渡的分析中指出工业遗产对于振兴传统工业区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同时,Yale P也对传统工业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這一部分资源是复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而学者瑞安则将工业遗产作为反映城市变革、社会进步以及文化发展的标志来看。

与此同时,学者埃里森和简对于欧洲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遗产旅游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讨论。针对美国的实际情况,查尔斯和布鲁斯分别针对不同那个时期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工业遗产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工业遗产在国外发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开始了研究,其中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工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国家,这和上述国家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工业遗产的发掘已经从最初的考古到目前的保护以及充分利用,更加注重对于工业遗产的意义、特征以及潜在的旅游价值的挖掘,这也充分标志着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遗产研究工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对于进一步指导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与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同时,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缺乏理论研究和客观认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

在国内,学者朱芙蓉曾经提出了加强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建议,并且着重强调了工业遗产资源对于提升城市形象的意义。周薇则提出需要工业遗产纳入到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格局,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目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要素,即城市风貌、工业地段以及工业建筑,将这三者分别对应纳入到古城格局、文化街区以及文物古迹三个层次,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二)影响工业旅游的因素研究

在关于工业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张立峰将目前的影响要素分为内动力、外动力以及助推剂三个方面,以便于结合实际工业遗产资源制定出合理的系统模型。在关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旅游资源研究中,韩福文指出需要建立起支持、推动以及催化三个层次的工业旅游推动机制,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发展。

(三)工业遗产资源旅游的开发模式分析

nlc202309020812

目前,我国关于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地区发展的角度开始,其中学者王琳提出目前我国的工业遗产资源旅游模式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即博物馆展示,实际景观参观以及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与区域发展进行协调,将传统工业遗产打造成具有创意的产业园区。

在结合相关的实际调查研究以后,李小波等学者对于我国的三峡古盐遗址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和价值分析,指出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娱乐、观赏以及文化价值,因此在该工业遗产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主题展览、专题旅游、打造特色企业园区等一系列途径。在针对环渤海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以及利用研究中,何军(2011)在结合实际的遗产结构分析后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合作模式,以充分带动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研究

邢怀滨等(2007)认为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一般包括“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韩福文(2010)在对东北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充分利用好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并且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不断建立健全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旅游遗产评价体系,并以大连工业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五)国外经验的借鉴

英国、德国是开始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最早的且比较完善的国家,因此我国很多专家通过到英、德两国具体的工业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其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其中以李蕾蕾主要对德国的重要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同时发表了诸多代表性著作,不仅对鲁尔工业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工业资源情况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作了进一步的设想,对于推动我国工业遗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首要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且以案例实证研究为主。同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国内学者对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主要聚焦点,并在国外经验的借鉴下对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进行探讨。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融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中,是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丽兵.德国鲁尔区工业遗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J] .牡丹 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8 (04 ).

[2]朱芙蓉.加強宁夏工业遗产资源保护的建议[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1):90-92.

[3]韩福文,张丽,鹿磊.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及实施方略[J]. 经济问题探索,2010,(6):155-159.

[4]何军.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J].城市与区域经济,2011,18(3):99-104.

[5]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93-98.

工业遗产文化旅游 篇4

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古村落西递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探微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分析,肯定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的.经营制度和分配模式.指出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作 者:吴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M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5(3)分类号:F590.3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古村落 西递 旅游开发

走进文化遗产 篇5

——传承经典永流传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什么是文化遗产,通过我查阅书籍和电脑,我了解了一些文化遗产,我深深的感受到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为我是一名中华儿女而骄傲,我为我是一名炎黄子孙而自豪!

在五千多年历史风雨的洗涤中,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先民们,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不朽的文明,他们将自己的血汗、智慧凝成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我收集到的文化遗产资料,让我与大家一起走进她们!传统文化,儒家思想

曲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身为曲阜人,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文化遗产,历代封建王朝在这里兴建孔庙、孔府、孔林,使其闻名全国。

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的祠庙,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体的建筑群。

孔庙——曲阜孔庙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皇宫的规模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是祭祀孔子的本庙。

孔府——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锦绣河山,叹为观止

庐山,位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庐山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1996年,庐山以我国唯一“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荣获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荣誉。

诗人陶渊明在庐山开创了我国田园诗风。从公元前一世纪至今,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近1500名诗人先后登山,写诗4000余首,数以万计的诗碑遍布庐山上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中,有很多的名山,如泰山、黄山、庐山等等,这些壮美的大山,因为深深蕴涵博大的文化底蕴,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共同守候的文化遗产。

传统艺术,璀璨夺目 浙江新昌调腔,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有600多年历史的新昌调腔纳入了国家保护计划。

新昌调腔是我国元代南腔北曲相互融会所派生的一个声腔,是保留至今的最古老的声腔之一,素有“戏曲活化石”之美誉,此类剧目贯穿整部“中国戏曲发展史”,北宋的目连戏、南宋的老南戏、元代的元杂剧、明清的传奇剧,直至近现代的历史剧和现代戏,都可以在新昌调腔剧目中找到渊源。

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灵。在文化部最近公布的5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等涉及艺术性质的就占到了近8成。

这些通过口传身授而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构成了现在我们这个民族最完美的精神家园的核心。梁祝、阿诗玛、刘三姐,昆曲、川江号子、古琴艺术、皮影戏,太极拳、少林功,杨柳青年画、藏族唐卡、宜兴紫砂陶、景德镇手工制瓷,这一个个都已经是我们民族的符号。民风民俗,文化血脉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我国民间传承中的重要节日,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境内除汉族外,许多少数民族都传承这一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按照时序,端午节被认为是夏天的节日。关于这一节日的形成,在文献和民间有许多说法。不同的说法表达这一文化创造和传承者的共同心理。端午节产生之后正是由于传承者的不断参与,使其不断变异发展,才变得血肉丰满,成为一种“箭垛式”的文化景观。

吃粽子、五彩缕、香荷包、五毒兜肚、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节目,已在全国流行。

传统节日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中比较著名的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目前,这些传统节日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

古典名著,良师益友

中国古典名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徜徉在古典名著的海洋里,我们会产生全新的体验:看《聊斋》,我们领略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读《史记》,我们了解了中国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感受到了那一幕幕令人亦喜亦悲的历史长剧;品《论语》,我们开启了感悟人生哲理的大门,明白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古典名著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当你内心苦闷却又无法诉说时,《离骚》便是你的知己;当你感慨科举制度的魔力、罪恶时,《儒林外史》便道出了你的心声;当你在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时,《道德经》为你解开疑团、指点迷津„„

古典名著给人以多元的感受。阅《红楼》,你会慨叹宝、黛二人在封建社会中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览《封神》,你会感叹古人对历史的神话般的奇思妙构;观《三国》,你眼前会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幅幅浩荡壮阔的历史画卷„„

古典名著它不仅可以帮助你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拓展你的视野,还可以启发你的思维,陶冶你的性情。让我们走近古典,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灿烂文明吧!

文化遗产保护(终稿) 篇6

2.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包括国有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国有馆藏文物包括珍贵文物(一级、二级、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3.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1)信息化加快现代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网方便人们之间的互动,面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缺乏明确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2)城市化引发城市建设高峰:片面的城市化率决定论,以致出现“城市化急躁症”,追求城市规模的高速增长,忽视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忽视文化城市的培育,导致城市中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街区逐渐消失(3)全球化伴随文化霸权主义: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侵蚀加剧,大部分人受霸权主义影响,对自身民族特色文化缺乏文化认同,失去自身文化价值观

4.城市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1)城市建筑文化的粗鄙化倾向(2)城市景观设计的浅薄化倾向(3)城市历史传统的虚拟化倾向(4)城市消费观念的奢华化影响(5)城市休闲方式的低俗化倾向(6)城市娱乐活动的商品化倾向

5.简述城市文化(1)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2)城市文化从文化的定义推理演绎,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3)城市文化从城市本身的特征进行定义,它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

1论述:城市要关注“文化生态保护”

(1)由于发达国家占有的金融市场、信息科技和军事资源的份额不断增多,文明的交融与交流难以平衡,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传播的版图上日趋边缘、模糊。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发展必然出现趋同的趋势。反而,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们更加渴望体会自己城市文化的差异性,维护自己城市独有的精神文化领域,关注文化生态保护,旨在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促进相互间的交流(2)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使城市经济发展富有文化内涵,城市社会环境形成文化生态,城市生活质量突出文化个性,城市民众发展追求文化品位,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给予自身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更多关注,给予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以更好的生态环境,给予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以更加有效地抵御(3)一些城市规模发展较快,但是同时却忽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文化能源的供给相对于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言,已经形成战略性短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以及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等复杂原因,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市场。文化需要坚守,更需要传承和传播,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恢复文化生态的色泽,使民众在文化权益上各得其所,在文化享有上各获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显其能,使文化生态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2.旧城改造到历史城区整体保护

(1)历史城区保护的反思与探索:回顾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时,国际社会特别强调大规模改造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在社会经济不发达时,传统建筑遭受的主要是大自然的破坏。而在今天,对传统建筑的人为破坏大大超过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人居环境观念的兴起,也促进了“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演变。人类对城市现代化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功能性为特征。第二阶段以有机性为特征。第三阶段以可持续性为特征。归纳起来,城市现代化概念有四方而含义: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以人为木,三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四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整体保护”突出历史城区特色:“整体保护”就要对历史城区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在认真分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整体保护方案。我国历史城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存状况各不相同,整体保护规划要摆脱以形体规划为核心的西方现代主义规划思想的深刻影响,重视城市的历史与现状,杜绝因强调功能区与用途纯化,而追求统一设计、统一建设、避免一次性大规模推到重建的再次发生。合理控制发展规模是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的必要前提,特别是在确定人口规模方面要有前瞻意识。(3)增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活力。历史城区是城市之根、文脉之木和风貌之基,要保护好历史城区的整体空间格局,道路网骨架和街巷布局等传统空间形态,强化城市传统轴线、天际轮廓线、重要景观线和传统街道对景观走廊等历史空间记忆的标志特征。

3.论述城市文化的结构要素:城市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系统或体系,它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由其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结构(1)空间要素: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城市文化结构的空间要素体现出城市密度、布局、形态的不断发展演变(2)时间要素:人类的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城市随着时间的前进,进行着不断的更新与发展(3)制度要素: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是城市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4)生态环境意识:它是城市文化结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成为发展主流。生态环境意识的强弱对城市文化优化发展影响深远(5)城市特色文化:城市走特色文化培养创新之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因此,要合理定位城市特色,挖掘城市特色文化精神的内核,并努力保持和维护城市特色文化(6)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着城市文化结构的发展构成,因此要合理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分布(7)城市人口要素:城市人口是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城市的服务对象,城市人口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城市文化的推进和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共生

1.思考:三亚城市文化

地理环境:三亚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地理环境极为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三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三亚地处南中国海交通要道,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

民族风情: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以黎、苗、回为主,其中黎、苗族的文化尤为突出,黎、苗族的居民保持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风土人情。

城市定位:三亚应当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热带风光特色、现代化的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将三亚城市建设定位为“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三亚城市的性质、功能是“旅游”,特色是“热带滨海”,建设档次与发展目标是“国际水平”。

城市结构:“一心”:旅游服务中心。“两轴”:沿滨海形成的旅游产业发展轴,沿迎宾大道的城市生活发展轴。“两节点”:月川行政服务节点,荔枝沟交通服务节点。“五片”:指旧城片、月川片、鹿回头片、临春片、海坡片。“多组团”:指田独、红沙、榆林、六道等相对独立地区。

2.三亚落笔洞遗址保护

浅谈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篇7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我国城市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各地留下了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形成了城市重组过程中的“灰色斑块”和不活跃的城市内部空间。这些工业遗产是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也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我们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2]。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寻求适度合理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繁荣和历史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

1 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可谓是一枝“晚开的花朵”[3]。19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重视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并举办关于工业遗产的展览。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工业考古学的兴起,对工业遗产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迅速增多,一些工业化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等都纷纷开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许多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进工业遗产保护活动[4]。1986年,英国的铁桥峡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一个工业文明世界遗产。截止2006年底,已有23个国家的43项工业遗产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但我国只有一项——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从拥有工业遗产项目数与该国总遗产项目数的百分比看,我国排在第20位。

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一些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虽然规模和范围都非常有限,但其中不乏较为成功的案例,如中山市的岐江公园、福建省对马尾造船厂的保护利用等。2001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和青海省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2006年4月,又有9处近现代工业遗产进入第六批“国保”单位名录,包括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中东铁路建筑群、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石龙坝水电站、个旧鸡街火车站、钱塘江大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和南通等,表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序幕已经拉开。

然而,我国各地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还存在不少问题:①重视不够。工业遗产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比例明显偏低;②家底不清。对工业遗产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心中无数,界定不明,对工业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保护理念和经验严重匮乏;③认识不足。认为近代工业污染严重、技术落后,应尽快退出历史舞台;④措施不力。“详远而略近”的观念偏差,使不少工业遗产首当其冲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5]。

2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创造就业门槛低、提供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工业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工业遗产旅游,既是工业旅游,又是遗产旅游,是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即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6]。以工业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对于延续城市文化脉理、维护城市历史风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拉动工业遗产地经济繁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价值。

城市的格局往往取决于工业的布局。工业遗产构成了城市特有的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2)经济价值。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它由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组成。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在发挥旅游牵头的“媒介”作用下,发展相关的支持产业,促进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帮助老工业区在从“工业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变中找到再生之路,缓解地区衰落,保持地区经济活力的延续性。

3)环境价值。

保护现有工业遗产,进行适度旅游开发,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4)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可以给社区居民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就业机会,帮助下岗工人及其后代实现“重新在公园中就业”的梦想,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进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5)创意价值。

工业遗产的利用和开发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废弃的厂矿区遗址和建筑,相对而言创意和改造的余地较大,也不像一般工业旅游那样担心影响生产。对于大城市周边的厂区建筑,完全可以在其中注入旅游业、商业、休闲服务业、艺术、会展等概念,突出时尚、怀旧的元素,改造成迎合都市人群品味的游憩商业空间;对于那些规模宏大的工业遗址,可以改造为工业遗产主题公园,或打造工业旅游城,甚至可以作为独特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

6)旅游价值。

从旅游业自身发展来看,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不仅能拓展人们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更能够凸显旅游业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良性作用,不失为我国旅游业在未来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3 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并不局限于静态保存,而是在保护的框架下,寻求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这是工业遗产保护的更高层次,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常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3.1 博物馆旅游模式

将工业遗产更新为博物馆是工业遗产再利用中最常见的做法。一般利用建筑及设施的内部空间永久性展示工业生产过程、工业产品、工业文化、社会经济、工人生活与工作环境等;利用建筑或设施自身作为向游人展示并传递工业技术文化信息的展品;或者改造成为参观者提供过程体验的动态博物馆,例如在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波鸿—达赫豪森铁路博物馆”,游客可以乘坐老式的蒸汽机车做真实的旅行体验。

3.2 商务旅游模式

通过建设工业博览馆或者工业博物馆,举办有主题的工业博览会,并与招商活动、商务交流和交易、旅游等融合。工业遗产与商务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工业遗产旅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3.3 购物旅游模式

在原来的工业中心区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如鲁尔盖尔森基兴的炼钢厂被改造成为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等。

3.4 综合旅游模式

充分发掘场地上各种设施的空间潜力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力求使厂区的群体建筑和设施发挥更高的效能,实现综合利用。鲁尔“关税同盟”煤矿VII号矿井建筑群就是综合利用模式的典型案例:厂区的配电站用作游客信息中心,生产车间转化为现代艺术展厅或各种小型公司的办公场所,锅炉房改造成设计中心,涡轮压缩机房设计成著名的Casino酒吧、餐厅,洗煤厂房改建为展厅等。

3.5 区域旅游模式

工业遗产的区域旅游模式也称之为“工业遗产之路”,是指覆盖全区、贯穿全部工业旅游景点的区域性游览线路,一般适用于老工业区或老工业基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遗产之路”联结了15座工业城市和25个重要的工业景点,还有14个能鸟瞰全景的观景制高点、13处典型工人村以及完善的交通设施和导引服务设施,成为一条经久不衰的黄金旅游线路[7]。

4 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思路

借鉴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4.1 对接城市功能

工业遗产的投资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的普遍认识,实际决定着购买力的未来动向。由于土地区位价值的变化造成级差地租的现象,将直接反映在建筑物的功能转变上[8]。我国的工业遗产地大都处于城市的中心或近郊,并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成为城市的“黄金地段”,优越的区位和工业遗产相结合,必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内涵。应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去关注这一类城市用地,而不应仅仅关注某一个旧厂房改造的意义。因此,工业遗产旅游功能的定位要摆正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要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纳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之中。美国巴尔的摩内港的港口广场在荒废了的水际地区展开了以完善城市商业功能为主的滨水区开发,在完成后的 10 年内共接待了约2亿来宾,其业绩甚至超过了迪斯尼乐园。

4.2 提炼个性特色

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工业遗产资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是历史留给城市的宝贵财富。经过适当的合理的改造和包装,即可成为整个区域的亮点和标志物,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从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质。2003年北京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体现了北京作为大都市的活力。

4.3 营造环境氛围

工业遗产地的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社区和城市经济文化娱乐中心,能否成为城市中的活力地带。而作为工业景观或非传统城市景观的工业遗产,并不天生具有旅游景观的特质,有必要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景观的重构与组织、空间布局结构的整合、生态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交通系统的梳理等相结合,营造具有工业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等多重功能的环境氛围,把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娱乐休闲融合起来,相互促进,共享客源,达到双赢。

4.4 引进相关产业

一个区域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工业遗产必须融入到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和丰富的社会功能相叠加,才能真正激发地区的活力。旅游开发是实现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途径之一,但是,工业遗产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旅游开发,而是要以旅游为契机,充分发挥旅游牵头的“媒介”作用,积极引入相关产业,保持区域经济长效稳定的发展。上海莫干山路50号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建筑独特的空间形态和丰富的历史底蕴,汇集了包括夏邦杰等设计大师工作室和来自15个国家的80余家创意设计公司和产品展示厅,成为上海最有品位、规模和影响力的时尚地标之一。

4.5 配套服务设施

无论何种旅游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良好的配套项目。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休闲娱乐条件不仅能够吸引旅游者,也能吸引更多当地市民做短时休闲,以凝聚人气。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可以通过改造或新建旅馆、饭店、酒吧、购物中心等与旅游功能配套的商业设施,满足娱乐休闲的需要。维也纳煤气厂,四个硕大储气罐分别改造成了300间的“总统套房”、5A级智能商务楼、大卖场、娱乐中心,成了当地的旅游名胜。

5 结语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旅游界的关注。工业遗产作为近代人类产业文明的历史成果,无论从社会的、历史的、建筑的、旅游的、审美的、技术的层面都对社会、对人类有着重要的记忆与见证的价值。因此,必须通过务实的、可行的、可持续的方式,将工业遗产与旅游发展、历史记忆与现代价值观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9]。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适度的、科学合理与多样性的保护型旅游开发利用,工业遗产完全可以成为扮演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价值更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TICCI H.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R].Paris:TICCI H,2003.

[2]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2007(2):11-14.

[3]文爱平,周干峙.工业遗产保护,是一朵晚开的花[J].北京规划建设,2007(2):188-191.

[4]李林,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4-47.

[5]安邦战略观察记者.工业遗产是未来重要的投资领域[N].中国经营报,2006-11-05.

[6]胡江路.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浅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9(7):49-50.

[7]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考察研究[J].世界建筑,2007(7):120-122.

[8]叶瀛舟,厉双燕.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J].上海城市规划,2007,74(3):50-53.

工业遗产文化旅游 篇8

关键词: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南京市

1 南京工业遗产概况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脉,在工业遗产方面南京拥有众多老牌大型国企,金城、晨光、熊猫、南汽等,它们拥有占地广阔的工业厂房,其中不乏近现代建筑的优秀之作。

南京下关地区在近代城市发展中,有火车站、码头,是近代物资流动的重要关口。下关肉联厂的“和记洋行”建于上世纪初,是英国在华投资办厂的较早实例之一,已经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下关火车站,始建于上世纪初,拥有建筑大师杨廷宝的优秀作品以及“京沪铁路”的双重历史价值,现准备建成铁路博物馆。

金陵机器制造局现为南京晨光集团,现在仍然是国家重要军工企业,受保护的历史建筑仍然处于使用状态,其中民国工业厂房、库房仍然保持了它的原始功能,具备功能保护和形态保护并举的条件。

南京卷烟厂建了100多平方米的烟文化馆,浓缩了数百年烟草历史和企业半个多世纪发展史,展示了古今中外的烟标、烟具,制作了南京卷烟厂厂史资料和图片,可使游人全面了解烟文化。

2 南京市博物馆模式工业遗产开发

(1)“和记洋行”建于1912年,是一处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工业企业。也是南京开埠后外国资本在下关开办的第一家工厂,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从一个小型肉蛋加工厂发展为占地40公顷的“荚商和记有限公司”,最多时雇佣工人50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投资1000万元建成大型肉类联合加工厂,1996年组建天环(食品)集团。和记洋行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它又是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史的重要基地之一。1925年为声援上海“五卅运动”,和记洋行5000多名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大罢工。1982年被南京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又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和记洋行通过保护和挖掘历史资源优势,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组建了博物馆。借助下关建立的老工业企业留下的文献资料、实物等内容充实扩大展览内容,并运用生光电等现代化手段,集中展现下关工业遗产的历史风貌与内涵。融文化教育与科学普及于一体,让人们在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发展史的同时得到审美愉悦。

(2)金陵机器制造局,是我国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由当时两江总督李鸿章于1865年建造,历史遗留下来的7幢清代建筑,27幢民国(建国)建筑已被列入省级文化保护单位,是《政府规划》重点规划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是南京市都市产业园十大重点推进项目之首。

现在成为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园,已建有一个小型航空博物馆,以清代老厂房作为依托,展览晨光(金陵机器制造局)航天业发展的历史。但现有的博物馆的内容有待丰富,规模也可以扩大,展示南京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晚清和民国建筑的风格。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员编制的《南京市外秦淮河规划》中,提出复建位于金陵机器制造局遗址西北面的大报恩寺塔,并将其与制造局遗址连为一片,形成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游憩场地[1]。把晚清时的工业厂房建筑开辟为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而民国时期的厂房建筑则继续其现在的功能,用于民用工业生产,便于开放参观。以便更真实的传承场地的历史文化。经过改造赋予新功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主要发展方向,即保持原有建筑外貌特征和主要结构,内部改造后可才按新功能使用。

3 南京市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建议

(1)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尽管南京一些开发较早的工业企业,在工业遗产旅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多数企业仍认为企业是生产制造的场所,旅游活动是“副业”,因而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抱着敷衍态度。要想大规模推进工业旅游,转变企业的观念乃是关键。

从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和资源本身的角度,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不僅有利于改造提升众多老品牌、老景点的综合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工业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各工业基地的品牌和知名度,同时又能通过旅游开发扩大龙头企业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2)丰富产品结构。改变旧思路,形成室内外综合建设,参与性与观赏性产品相结合的开发方案。南京市工业旅游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多工业旅游点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没有专门的旅游通道,旅游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收费问题目前无章可循,使工业旅游产品失去了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特点。另外,以开发的旅游活动只是简单地参观工厂,游客参与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体现出“游”味。工业企业在旅游购物品开发上意识不强,基本没有辅助出售的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

(3)形成聚集效应。南京市工业旅游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人才、资源优势,工业城市分布密集,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良好条件,是我国工业经济重心和近代工业发祥地,发展工业旅游基础坚实,在全国旅游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把自然景观和工业特色穿插起来,形成“集聚效应”,创造出亮点,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可选择集中地区,把各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点和自然景观组合起来做成“工业之旅”专项产品,纳入城市旅游线路,使得区内成片,跨区成线,市场做专,形成吸引力。发展工业旅游市场定位还需要准确,市场细分要深化,例如:针对院校学生可以开展以修学、择业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针对政府机关可以开展以调研考察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针对投资客商可以开展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工业旅游,还可以与行业协会联合举行以促进交流观摩为主题的工业旅游等等。

(4)加大产品营销。不断扩大知名度,打造独立品牌,做大做强。要注重发展南京老工业基地的品牌营销,借助现代营销策略方法,提高知名度。如当今人们“怀旧”情结越来越突出,将老工业区进行旅游开发,能满足人们追忆往昔的愿望。

(5)加强创新精神。南京现有大多历史精品文物,都是以“冷冻”形式保护起来,采用消极静态的“博物馆”保护方式,使得老工业园区陷入尴尬境地,要积极的重新利用这些资本,注入新的功能,使之重新拥有活力,同时要尽可能地保留建筑的空间特征及历史信息,使其周围的历史环境复苏。

参考文献:

[1] 蔡晴,王听,刘先觉.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与保护策略探讨——以金陵机器制造局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4(7).

[2] 李蕾蕾,Dietrich Soyez.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J]人文地理,2003(6).

上一篇:小市场大爱心作文下一篇:观死亡诗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