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利用

2024-11-02

文化遗产利用(精选12篇)

文化遗产利用 篇1

一、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与分类

1. 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遗产, 是指人类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前人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本文所研究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不同, 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与分类。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南部, 清光绪二年 (1876) 始建怀仁县, 三十二年置本溪县, 1939年设本溪湖市, 1948年设本溪市。本溪市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全市共有文化遗产117处, 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地1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二、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本溪市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然而目前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有待改进,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1. 政府方面的保护。

(1) 采取科学管理机制, 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 政府对本溪市文化遗产不断地加大保护力度, 但存在着政令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本溪市政府应严抓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落实问题, 加大对下属部门的监控力度, 做到奖罚分明, 同时还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 使真正懂得遗产保护的人才投入到遗产保护工作中去, 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 以政府为主导, 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本溪市文化遗产丰富, 保护范围大, 需要的保护资金也相对较多, 这就要求政府要掌握大局, 从多方面筹措资金来进行保护。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预算;其次政府应进行有效的调控, 让企业参与进来, 企业可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去, 并按比例获得文化遗产带来的相应的经济收益, 另外, 企业也可以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无偿捐赠, 政府给企业一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再次市民的积极参与也是遗产保护资金的另一来源, 一方面是指市民可以通过购买本溪市文化遗产相关基金等, 进行间接性投资;另一方面是指市民为了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进行无偿捐赠。这些方式扩大了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 动员了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法律制度方面的保护。

(1)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本溪市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地方性法规, 如1997年颁布的《本溪市建设项目文物勘探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的《本溪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修正) 》、2007年颁布的《本溪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市国税局等转发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这些地方性法规比较单一, 只涉及部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内容,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法律法规至今还不完善, 本溪市应该按照国家、省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出符合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 对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惩处, 有法规作约束, 才能使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合理。 (2) 深化文化遗产普查制度。对文化遗产的普查要定期进行, 分区域统计之后汇总, 不仅要包含普查文化遗产的数量, 而且要普查受损程度、保护利用现状等内容。在普查范围上要扩大, 特别是乡镇、地处偏僻地区有可能被忽略的文化遗产, 在普查内容上, 要积极吸纳文化遗产的多样化特征, 不漏掉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

3. 思想教育方面的保护。

(1) 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树立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观。对于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且要教育人们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 (2) 学校开设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与开展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理念应从娃娃抓起, 本溪市各小学可在每学年加开一门有关文化遗产的课程, 介绍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以及保护利用情况, 也可以将学生带入文化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 在实践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调动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以抗联烈士塔烈士墓为例, 它属于教育基地的一部分, 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遗产地, 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与考察后, 使学生受到更为深刻的教育, 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本溪市文化遗产的利用

1. 旅游方面的利用。

(1) 开发特色文化遗产, 打造区域化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可开发的旅游区有很多, 如工业遗址区、红色革命遗址区、古墓葬区等。工业遗址区的开发, 主要集中在本钢一铁厂旧址、本钢第二发电厂冷却水塔、大仓喜八郎遗发冢、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彩屯煤矿竖井等一带, 将它们整体作为旅游区开发, 旅游更加富有知识性, 意义重大。红色革命遗址区的开发, 主要集中在抗联第一路军西征会议遗址、老秃顶子抗联遗址、万人坑、肉丘坟、小市革命烈士陵园、辽宁民众自卫军大刀会烈士墓及纪念塔遗址、西江惨案纪念地及西江桥、辽宁民众自卫军誓师大会会址、解放战争县政府旧址等, 这些遗址中又包含许多有价值的革命石碑石刻, 迎合了近年来国内的红色旅游热, 促进了革命精神向游客的传播。 (2)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 在文化遗产地周边建立旅游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 适当地在一些文化遗产地周围添加旅游项目, 可起到优化旅游的作用, 主要有休憩公园的建立和旅游项目扩展园区的建立两种模式。休憩公园的建立, 比较适合相对不易受损的文化遗产, 例如以革命遗址碑刻为核心的公园的建立, 可以效仿本溪市望溪公园,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灵魂, 种植花草树木, 加上一些游艇等娱乐设施, 但望溪公园后期保护不是太好, 建立休憩公园要避免类似情况。旅游项目扩展园区, 是指在一些文化遗产地附近加入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能代表当地文化遗产的雕塑、碑刻、民俗元素等。五女山山城的项目扩展, 可以在五女山城遗址附近加入相关后金元素, 像民俗展示、建筑模型、人物雕塑等。在庙后山遗址的项目扩展中, 可以添加一些相关旧石器时期的文化, 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元素等, 一改庙后山遗址的乏味, 增加旅游趣味性。 (3) 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举办旅游文化节。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 具有象征纪念意义, 本溪市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 为旅游业注入活力, 增加了经济收益。例如革命陵园开发纪念章, 工业遗址开发工业建筑小模型, 铁刹山石刻景区开发临摹壁画、书法等。旅游文化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点, 本溪市的枫叶节, 冰雪旅游节以及创办不久的五女山文化旅游节均有体现。本溪市文化遗产可开发为旅游节的还有很多, 主要可开发生态工业旅游文化节和铁刹山文化节。生态工业旅游文化节可以利用工业遗址创办工业生态旅游文化节, 通过游览工业遗址和现代城市生态工业区, 加深对本溪市工业发展史的了解, 对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铁刹山文化节包括铁刹山石刻、铁刹山景观以及铁刹山酿酒文化, 通过铁刹山文化节的举办, 弘扬了本溪市道教文化、石刻、酿酒文化和景区特色, 是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 教育方面的利用。

(1) 建立主题博物馆。利用本溪市的文化遗产建立主题性博物馆, 免费对外开放, 对我们的教育学习有启发指导作用, 主题博物馆的开放类型主要有工业博物馆、革命教育博物馆、历史文物博物馆。工业博物馆, 将工业遗址中的建筑模型、运作流程、历史故事、工业人物、工业负面影响等都体现在工业博物馆里, 在参观中起到教育学习的作用。革命教育博物馆, 将相关革命遗址、烈士碑刻、历史革命故事、历史场景等模型布局放在革命教育博物馆里, 在参观中了解历史, 学习革命精神。历史文物博物馆, 将一些能深刻反映历史遗址的文物、相关遗存、历史背景进行规划, 在参观中体现文化内涵, 可增加文物动手制作活动, 使人们深刻了解文化遗产。 (2) 创立遗产地考察模式。实地考察, 让人们更加了解文化遗产, 通过工作人员实地考察, 为企业提供开发信息, 通过实地测量工作为技术人员提供保护信息, 通过考察成果, 为政府、企业利用文化遗产提供有效途径, 在政府方面, 为本溪市政府提供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破损情况、环境承载力情况等, 通过考察报告, 政府可以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文化遗产的评估、利用等;在企业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 企业能够提出有效开发决策方案, 发展经济;在个人方面, 通过本溪市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 一方面使人们了解到本溪市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起到学习本溪市文化的目的。

3. 对外交流中的利用。

本溪市文化遗产在对外交流上的利用, 主要是指城市之间同类文化遗产的联合开发, 资源的互补, 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延伸。主要有高句丽文化交流、工业文化交流。高句丽文化交流, 主要利用本溪市代表高句丽文化的五女山城与吉林省集安市的内城、丸都山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进行交流。将集安高句丽文化引入本溪市文化, 将本溪市高句丽文化带入吉安, 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建立两市共同协作管理、共同开发的高句丽文化馆。工业文化交流, 主要利用本溪市的本钢一铁厂旧址、本钢第二发电厂冷却水塔等工业遗址与沈阳市铸造工业遗址、重型机器遗址进行交流。将技术经验、保护经验互相交流, 应用到现代工业中, 优化工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军.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文化遗产利用 篇2

一、河北及清西陵概况

(一)河北自然人文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周边分别与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毗邻,海岸线长487公里,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40万,现有11个省辖市、23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35个市辖区。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大省。

(二)清西陵文化保护区概况及旅游特色 1.清西陵概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清西陵旅游特色

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纪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 1 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二、清西陵文化保护区及其申遗过程

(一)清西陵文化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清西陵申请文化遗产的过程 1.清西陵符合申报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1)清西陵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

清西陵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其建筑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在中国皇家陵寝建筑中绝无仅有。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布局与形制最符合中国的“风水”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帝陵。泰陵前3座精美的石牌坊和大红门构成西陵的总门户。昌陵建筑与泰陵规制相同,但其隆恩殿内以花斑石漫地非常独特,有“满堂宝石”之誉;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构架均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祟陵殿宇木构架均为钢铁木,质地坚硬,被称为铜梁铁柱,其地宫内的石雕佛像精美无比。永福寺、行宫和亲王、公主园寝则是清陵建筑中完整保存的珍品。整个清西陵气势磅赡,雄伟壮观,实为中国陵寝古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2)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清西陵402座古建筑,基本上是相沿明代帝后纪陵寝建筑样式修筑而成,它依据清宫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大红门前石牌坊一改历代皇家陵寝均设1架的规制而增加至3架,在 用料、工艺上更细腻、精美;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饰彩绘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壮美绝伦。自道光始,在陵寝建筑上稍有衰落,但是裁撤石像生、圣德神功碑亭、明楼、方城等建筑和以石牌坊代替琉璃门,又形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新模式。昌西陵罗圈墙及宝顶前神道产生回音效果,隆恩殿内藻井独有的丹凤彩绘,又成为中国陵寝建筑的一个特殊例证。正由于清西陵拥有众多的独到之处,从而构成清代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3)清西陵古建筑及环境具有一定脆弱性

清西陵的古建筑以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大木结构易腐朽、易燃烧,砖石结构又易风化、侵蚀,围绕陵墓的高火险等级古松柏又对陵寝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随着周边工农业的发展,如若控制不当,又会对陵寝造成人为不良损害:因此,清西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又存在明显的脆弱性。

(4)清西陵体现了满清王朝佛教的例证

永福寺是一座专门为陵寝祭祀而修建的皇家御用喇嘛庙,是清代皇帝尊崇喇嘛教的充分体现。在中国2000多年的陵寝建筑史上,由于清东陵的隆福寺及明代帝王陵寝中的佛寺都已不存在,清西陵的永福寺成为明、清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同时,水福寺的保存也为满清王朝尊重、藏传佛教提供了实物例证。

综上所述,清西陵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Ⅰ、Ⅲ、Ⅳ、Ⅴ、Ⅵ。2.清西陵申报文化遗产的过程

2000年11月30日,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一致通过将“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西陵作为这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清西陵以其无穷的魅力昭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征服了全人类,在世界文明史上争得了自己得一席之地。清西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清西陵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继清西陵申遗成功之后,2001年1月,清西陵又成功的加入国家AAAA级景区的行列,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腾飞,清西陵以宽广的人性化视角,强化服务质量,完善旅游设施,为游客搭建起高效畅通的旅游服务平台。

三、清西陵旅游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清西陵坐落在易县境内,16处古建筑群及15000余株古松分布在西陵镇和梁格庄镇。其中泰陵、昌陵、慕陵、崇陵、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泰纪园寝、昌纪园寝、妃园寝、端亲王园寝、怀亲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行宫、永福寺等各座建筑群各具特色和价值。

(一)清西陵旅游现状

近年来清西陵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在全县建设旅游强县的大潮中,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10年全年旅游人数突破2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300万元大关,再创清西陵旅游开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清西陵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清西陵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单体建筑屋面漏雨,木构件、椽头严重糟朽,地仗脱落、油饰彩画残破严重,部分石构件风化、严重破损。

(三)清西陵旅游业改进措施

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十二五”期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将计划完成33个维修项目,项目资金总数6.9亿,其中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16个,安防、避雷、消防系统建设工程项目3个,基础工作项目6个,管理监测项目1个,展示利用项目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清西陵应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叫响世界遗产品牌,争创“5A”景区。

1.重拳出击创新路

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西陵景区的思路,并结合张石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在泰陵大红门前建成清西陵综合服务中心,集餐饮、住宿、购物、展览、展示于一体,并通过封闭大红门和古松林,使其成为清西陵景区的总门户。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清西陵将改扩建环陵公路;高标准建设绿色环保旅游厕所,彻底消灭旱厕;铺设方便游客通行的步游路;进一步完善景区标志标识牌,并下大力改造行宫宾馆,提升接待水平。使清西陵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市场美誉度高的成熟景区。

2.深挖文化强服务

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积极号召,大力支持各大媒体做好大型电视纪录片“光绪之死”的拍摄工作,同时组织推动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几位皇帝的事迹研究,并在相关区域向游客进行展示和播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制作出具有清西陵文化特色的系列纪念品;推出与皇帝祭祀等活动有关的参与性项目,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清西陵由文化观光游向文化休闲度假游转变。

现在,由清西陵管理处机关各执法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构,对景区内的经营商户和人员进行的规范管理,有效治理了旅游业软环境。

3.攻坚克难促发展

建设大红门公园是清西陵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为此,进行高标准的美化绿化,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充分利用马槽沟清淤蓄起的水面,增设垂钓、4 观荷等大众参与性项目,打造清西陵旅游的休闲娱乐区域,丰富旅游内容,将显著改善清西陵单一的文化观光旅游现状。

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篇3

一、对北京传统文化中丰富遗产的宏观和微观把握

(一)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作为元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作为世界性的大都会,古往今来勤劳智慧的北京人创造了大量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与作为生活在政治中心的北京人皇家气质的自我期许相一致,而且极大地承载了北京的城市文化性格,成为北京城历史发展、北京人城市性格变迁中“凝固的历史”。

1.作为整体的北京城

作为整体的北京城特别是明清北京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无论是集大成的皇家宫殿、园林,还是城市整体布局中的城墙、城门和胡同;无论是承载了复杂、流变的北京文化性格的宗教建筑、军事建筑、商业建筑,还是反映普通人市井生活的四合院民居。作为整体的北京城就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物质文化遗产。

2.古人类文化遗址

北京地区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有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包括房山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门头沟东胡林人、平谷上宅村及北埝头遗址以及昌平雪山文化遗址等等。这些古老的文化遗址给北京地区的历史增加了深沉浑厚的因素,给现代人以更多的遐想空间。

3.宫殿、园林和陵寝

宫殿、陵寝和园林主要与皇家相关,它们构成了北京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丰富、最璀璨的内容。北京城作为元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作为世界性的大都会,孕育和创造了以北京故宫为代表的皇家宫殿、以“三山五园”(静明园、畅春园、静宜园、圆明园、清漪园)为代表的著名园林和以明十三陵为代表的皇家陵寝。这些宫殿、园林和陵寝在各种物质文化遗产中保护较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

4.宗教建筑和雕塑

北京城虽不是中国宗教发展的中心,无五台、普陀、峨眉、九华之盛,但由于其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宗教建筑特别是寺庙和相关雕塑是北京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以著名的佛教寺庙广济寺、法源寺、雍和宫,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以及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清真寺,宣武门基督教大教堂等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宗教在北京城生根发芽和成长的历史。多元化的宗教氛围给严谨、刚健的北京在严肃之余增添了异域文化宽松的色彩。

5.城市和民居设施

北京的城市建筑设计在世界建筑史是首屈一指的。明清北京城,布局合理、设计科学的城墙,高大宏伟的城门,整齐方正的街道,特别充满神秘色彩的中轴线反映了北京城市设施建设一以贯之的精神和态度。在民居设施上,胡同、四合院以及在街巷胡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店门面、会馆戏楼、私塾学校等等无不浸透着浓厚的市井文化因素,与整体北京城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6.交通和军事设施

北京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代表性的交通和军事设施很多。有以京杭大运河通州段为代表的运河文化,有以卢沟桥、八里桥为代表的古代桥梁,有以世界奇迹——长城为代表的军事设施等等。而其中的京杭运河和长城像两条巨龙穿越北京城,使北京传统文化带有了更多动态的美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部根据我国的具体状况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含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共六个方面。北京城市在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长期发展中也积累和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13项,包括智化寺京音乐、京西太平鼓、昆曲、京剧、天桥中幡、抖空竹、象牙雕刻、景泰蓝制作技艺、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雕漆技艺、木版水印技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厂甸庙会。除此之外,北京还有其他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北京城市与北京人性格的主要载体,可以说建构了北京传统文化的“血肉”。

(三)精神文化遗产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在传承给我们的更多体会的是北京城市和北京人的气度与精神。透过北京城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循着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足音,发现北京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大的教益是丰富的精神资源,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北京城市性格。

北京的精神文化是大气而包容的。北京文化海纳百川,五方杂处。渔猎文化、麦黍文化、稻作文化在这里交融;宫廷文化、经典文化、民间文化在这里共同发展;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这里均匀分布,友好相处;契丹、女真、蒙古、汉族、满族先后在这里建立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清京师,留下了不同风格的建筑物,非常和谐地矗立在北京大地上。北京的性格与京剧的杂腔杂糅不约而同地重叠在一起,北京供养了京剧,京剧繁荣了北京的性格,二者的结合更加使得北京的文化雍容华贵、丰富多彩。

北京的精神文化在兼收并蓄的同时更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变异性。许多文化来到北京,经过融和、变异,形成了北京特有、又流传到全国的文化。如北京话,是以东北土语与全国各地的方言磨合而成的地方话,现在成为了普通话的标准音。而京剧是四大徽班与湖北的汉调结合,又吸收昆腔、秦腔及民歌而形成的。北京话透着股京戏的味道,京戏总该和着北京腔来听。

二、以科学的精神和积极的姿态保护北京文化遗产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快速工业化、市场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和积极的姿态保护北京多元化的文化遗产,就能赋予北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和活力。

(一)坚决树立保护第一的原则

我们在北京城发展的历史中走过一些弯路,从当下开始,树立对北京传统文化保护第一的原则是刻不容缓的。当前一大批物质文化遗产或面临超过旅游参观承载量的日益破坏,或面临没有经费投入的无人管理状态。与此同时,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承这些遗产的民间传人在不断消失,在城市的发展中,破坏和拆毁的力量甚至大于保护和复兴的力量。因此,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层面积极推进,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界定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建构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组织和实施体系,提供充足有效的财政投资保障是当前北京遗产保护的头等大事。

(二)文化遗产保护中要有科学的精神

对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一项群众或政治运动,而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的工程。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首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文化遗产制定不同的保护方案。对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进行分类评估,当前有接待旅游参观能力的要重新分析旅游承载量,理顺自主收入和国家拨款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在保护中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对于无力或无条件接待旅游参观的物质文化遗产,要积极发挥民间团体和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公民的作用,通过发展公民参与和社会参与,做好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的修复和更新工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积极保护当前遗产的传承人,并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的再传承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在餐饮、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意义,以文化产业化的方式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景泰蓝工艺和京西太平鼓的保护中充分发展了相关连带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就是开发式保护的最好例证。

(三)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积极的姿态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态度问题。在政府、公众、团体和社会参与层面,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最需要的是各界的积极姿态,以怎样的姿态来保护文化遗产就会收到怎样的结果。在政府方面,要以积极的姿态推进对北京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同时在财政上大力支持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在公众方面,公众以积极的姿态养成文化保护意识,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自身做起。在社会团体参与方面,各种非营利组织要以积极的姿态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关活动与自身团体活动的结合,通过大量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为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社会力量。

三、以发展的眼光挖掘北京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

对待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态度不仅仅是保护,更重要的是开发。只有在开发中挖掘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实现传统文化从形式、功能到意义的新发展。

(一)开发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观光、鉴赏功能

第一,建构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性。北京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遗产集群现象普遍,主题鲜明。应进一步建构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性,发展以主题观光、旅游、鉴赏、参观等为代表的主题开发形式。例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北京胡同游就是很好的样板。要继续大力推进主题开发,抓住“皇家风范”“领袖气质”“市井生活”“名人故居”“革命文化”等多个主题,以典型带动集群,以集群促进典型,实现多种形式文化遗产资源的统筹安排。

第二,当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又一个主要问题是某些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十三陵等有大量的旅游市场份额,甚至严重超出了自身的旅游承载量。而另一方面,类似于团河行宫、先农坛、爨底下村等其自身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旅游价值,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修复与开发状况以及经费和相关配套设施等问题,只有很小的旅游市场份额。因此在平衡两种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中,一方面可以采取“捆绑”的办法,销售通票,将市内距离较近的不同层次的旅游景点组合“搭售”;另一方面,积极做好配套设施,发展京郊旅游线路,解决旅游者出行、交通、食宿的后顾之忧。这种整合有利于对现有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在开发中保护。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引入百姓生活

第一,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市场,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在对待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上,一方面要采取保护第一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在文化发展的潮流中接受市场的检验。而政府的作用在于为非物质文化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提供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环境。近年来,以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和京西太平鼓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向市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二,积极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民生活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濒临消失,并不仅仅因为工业文明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时代和社会发展使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满足社会变迁的需要,因而与人民的普通生活渐行渐远是其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上,政府要积极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民普通生活的平台。通过文化节、主题日、学校活动、社区合作或与节日活动、展览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在轻松、便利的氛围中感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三)将精神文化遗产融入世界,影响世界

在精神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最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发展北京的城市性格与精神文化。经济全球化的语境对民族国家的文化形态提出了挑战,北京作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充斥着来自五湖四海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构成了新的北京精神文化的特征。北京要进一步顺应这种潮流,在精神文化的发展方面积极融入世界,建构新时代的北京多元文化性格。同时,还要积极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加深世界对北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这样,将北京精神文化的发展纳入世界文化发展进程的框架,才能使作为世界城市的北京的文化性格历久弥新。

四、建构北京传统文化发展的体系与链条

实际上,在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和社团推动、公民参与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体系,进而建立从文化遗产识别——现状与功能分析——抢救与保护——经营与开发——发展与创新的产业链条。通过建构北京传统文化发展的整体体系与链条,北京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能发生显著的改变。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个花钱的差事,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有效地拉动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而建构这样一个从保护到开发的体系也正是对待传统文化遗产科学态度和积极姿态的体现。总之,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只是政府的任务,企业、团体和社会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体系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政府存在的意义在于以怎样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调动多元社会主体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积极性,使北京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文化遗产利用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化遗产,途径,作用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如果说历史教学仅仅围绕着“分数”或“等级”进行, 那么, 历史教学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高中的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品德、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而干巴巴的一本历史教材是很难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到历史教学中, 这也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历史学科本身和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重视灵活引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

一、文化遗产的涵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 高中历史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一本教材, 一堆复习题, 这可能是历史学科留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了。新课改以后, 虽然我们仍然是“戴着枷锁跳舞”,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 高考历史学科“等级制”的实行, 对历史学科而言已经是极大的解放了。新课改以来的历史高考试卷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信息时代应更加关注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 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 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 这已经是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新课改以后, 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有关文化、科技和社会史方面的内容, 突出了历史教材的丰富性和人文色彩;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 并增加了 “学思之窗”、“探究学习”、“历史纵横”、“活动课”等内容, 这就为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几年, 笔者尝试把太仓的历史文化遗产引入历史课堂,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途径

正如以上所述, 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被利用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通过教师讲解, 丰富、完善课本知识

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如笔者在讲解中国古代戏曲时, 总会穿插昆曲以及起源于太仓的作为伴奏的江南丝竹, 让学生了解昆曲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的江南丝竹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比如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笔者总会联系我们太仓的实际情况。太仓的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 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 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从课本联系到现实生活, 再回归到课本, 这些太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参观考察

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是最直观的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这些资源的应用。以太仓为例, 太仓地处扬子江口, 东海之滨, 历史悠久, 经济发达, 人文荟萃。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留给我们太多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利用实践活动课, 把学生带出了课堂。 如太仓市的浏河镇, 人杰地灵, 人文荟萃, 古时就有“六国码头”的美誉。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著名百岁寿星画家朱屺瞻的故乡。有天妃宫 (玛祖庙) 、紫薇阁、梅花草堂、戚继光阅兵台、新闸桥 (林则徐建) 、老浮桥、望江亭、明清古街、吴健雄墓园等丰富的历史景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这样的教育实践, 学生学会了通过文化遗产去联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 自然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开阔了视野, 培养了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

3.利用信息技术, 培养动手能力

当然, 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 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还是很有限的。但是,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 以上提到的太仓的历史古迹还有很多, 当与课本相关内容有联系时, 笔者往往会采取分工合作探究的办法, 让学生分组完成, 如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传输相关资料, 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如笔者在上《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框内容时, 要求学生收集台资企业在太仓的发展情况, 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了太仓的陆渡镇, 共有三十多家台资自行车零配件企业, 被国际自行车权威杂志评为“世界上最集中的自行车生产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 以现实事例说理, 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人翁精神, 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四、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作用

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史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将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引进高中课堂,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与学史效果。 同时, 突破了历史教材的人为限制,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这样的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直接的情感体验, 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也培养了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稳定、更趋成熟, 他们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文化遗产在教学中的利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 把文化遗产引进高中历史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早在2006 年的时候, 我们国家就已经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作为未来的接班人, 更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通过近几年的摸索, 笔者明显地感到学生视野拓宽了, 主动性增强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显著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师重视关注学生, 关注现实,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能有效提高高中的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大伟主编.有效研修[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叶小兵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优秀文化 篇5

——白万勤同志文物保护先进事迹材料

白万勤同志,男,汉族,1959年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米脂县银州镇杜家沟人。1981年参加工作,1998年调至米脂县东街小学任校长至今。

米脂东街小学位于被誉为“中华民族瑰宝”、举世无双的“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的东街内。她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元代米脂的学宫,先后称“成德书院”、“圁川书院”、“圁川小学堂”、“国立第一高级小学校”,1956年定名为“米脂东街小学”至今。

白万勤同志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很高的教育专业水平,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1998年以来,不仅对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以自身的模范行动为米脂的文物保护工作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米脂作为陕北文化沉淀的富集区,文化源远流长,虽为山区小县,但从炎黄文明的萌发阶段起,她即几经变迁,历尽沧桑,以其独特的贡献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米脂境内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也是文物形势比较严峻的地方之一。

白万勤同志自1998年上任校长以来,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内心有极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是,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曾为米脂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处在“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内,学校的现有校址上,有米脂文庙(圁川书院的附属设施)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是“米脂县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论是古代、近代、现代,这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为米脂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自己能来这所学校工作,是一种极大的缘分。责任感是,作为如此地位重要的学校,绝不能让她落后于其他的学校,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狠下功夫,使学校的发展始终能走在全县的前列。更为重要的是,白万勤同志身处这条古色古香的古老大街上,看到文物受到破坏,他更是看在心里,急到心上,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为文物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十多年来,白万勤同志不计报酬的为米脂文物保护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谱写了文保工作动人的乐章!

一、强化舆论,加大宣传,使文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白万勤同志对于米脂东街的“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遭到人为的破坏,深感惋惜和痛心,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强文物保护,传承米脂优秀的文化遗产。

白万勤认为,文物保护,应该从娃娃抓起,只有对小学生从小灌输优秀的本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自发地为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做贡献,使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从而转变为自发的行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力量,通过他们对各自的家长进行说服教育,对保护文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白万勤同志常在师生中宣传米脂本土文化。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和校史教育,并且自己主动利用自习课时间,挨个到各班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米脂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具有光荣传统的地方,历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挂在他嘴边的一句常说的话是,我们东街小学不同于全县的任何一所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米脂文化从古至今的一个重要的传承点,其他学校和她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应深感骄傲和自豪!

米脂窑洞古城是米脂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对于建筑学、文史学都有极高的保存研究价值。米脂窑洞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多数建于明、清两朝。窑洞四合院的形式据称由当地大户人家首创,后来普通百姓争相模仿,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窑洞古城。今年,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名列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选名单。

十余年来,白万勤同志每年都利用学校的各次会议,不厌其烦地宣传教育广大师生,爱护文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文物。同时利用学校的大型宣传活动,把文物保护作为一个内容进行宣传,通过,张贴标语,书写固定标语等,大造文物保护的声势,使文物保护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狠抓巡查,注重落实,确保把破坏文物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白万勤常讲,谁来米脂东街小学当校长,不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视线之中,谁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如果在他的任期里,如果听之任之,使文物遭到破坏,那就更成为了一个“千古罪人”。白万勤教育师生,重点对校址内的两处文物即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严禁人为的破坏,一经查实将严格处理。并且把对两处文物的保护作为各班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针对文物保护的现状,他决定,由高年级的同学组成“文物保护小分队”,特别是放节假日期间重点防护。除了对本校院内的文物切实加强管理外,还对整个“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的文物进行日常巡查,一经发现,逐级上报,然后由学校向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十余年来,历届小分队发现违法修建破坏文物的案件十余起,经过文物部门的协调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现在东街小学的文物保护已经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化制度化的工作来搞。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文物巡查小分队”,和文物主管部门紧密配合,同破坏文物的行为做斗争,使米脂的优秀文化传承得到应有的保护。

白万勤认为,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用制度来落实,不论谁来当校长,都不能把这项工作给落下的。

三、晓理动情,据理力争,制止乱修乱建的破坏文物及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风貌的行为。

米脂窑洞古城被外界称誉为陕北黄土地上的奇葩。米脂古城,枕山面水负阴向阳,楼台亭榭古刹高墙,涧水绕合固若金汤,民众称其为宝城。古城形若凤凰单展翅,众多的窑洞院落工艺考究独特精美,古朴的历史街区可与中国许多著名古城街区媲美。古城在如今县城的东南一隅,与现在的县城融为一体。

现在的老城,居民结构复杂,大部分是打工者和供孩子上学租住的,房子的主人都在城里买了单元房。有的房子都不住人了,堆放的是一些杂物。

如今的古城,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离开窑洞,搬进楼房。现在的窑洞古城,时不时有现代楼房拔地而起,瓷砖贴面随处可见,三条大街的沿街门面建筑及百年窑洞院落大门、影壁、脊兽、花草等脆弱部位破损严重。

一些外来租住户,随意搭建棚舍,甚至一些老住户随意修建一些建筑,对古城的风貌是极大的破坏。每当学校的小分队或者是其他师生发现类似情况,白万勤便会第一个赶到现场,对违建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通过妥善的办法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米脂县政府出台了 《米脂县窑洞古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后,白万勤与当事人讲道理,摆事实更是有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十几年来,白万勤先后说服教育了乱秀乱建户8户,有的是彻底制止了,有的通过协调,尽量按原貌进行修建和改建,特别是临街的2户,白万勤不知跑了多少次,给当事人出谋划策,怎么按原来的古建风格进行返修出了不少点子,也维护了古城的风貌。

四、争资立项,维护抢修,使文庙大成殿和圁川书院的状元阁恢复昔日的风采

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都曾是米脂圁川书院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圁川书院唯独得以保存的两处遗迹。作为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虽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至今相对保存完好。

白万勤同志1998年来东街小学时,对于学校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多时,便对这所学校的来龙去脉了解的一清二楚,并且对现有保存下来的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的现状十分的忧虑。这两处古建筑,历经文化大革命的人为的破坏,现在仿佛风烛残年,破败不堪,目睹这一现状,谁都会伤感。作为规模和影响十分大的圁川书院,仅仅保存这么两处古建,已是十分的可怜。还有的一点是,作为学校的中心的两处建筑,对学校的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众所周知,白万勤是个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他觉得,作为一个米脂人,有义务和有责任为米脂文物的保护尽一己之力,同时也为把安全的一个隐患完全排除,他决定说干就干。

资金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县一级的财政状况极为紧张,增资十分困难。他决定把目光放在省上和市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关系,积极的增资。他跑各个部门,给人介绍这所学校的光荣历史,争取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白万勤争得十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维护两处古建筑。古建筑的维护,不同于普通的工程,必须得专业的工队。完全专业的公司因为资金问题请不来,不懂专业的又怕搞不好。他几乎限于两难境地。为此,他几乎他跑遍了榆林的各个地方,还四处托人找一个比较专业的公司。给别人说好话,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别人。公司的问题解决后,还有个材料的问题。大成殿在1966年的破四旧中,顶部的龙脊兽物全被捣毁,他从网上调集资料,往回调货,尽量按原貌进行修复。最起码从外貌上看起来来比较有气势。经过修复的两处古建筑,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为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争了光,添了彩!

2004年,白万勤考虑到作为文物古迹,让人看后一目了然,决定延请米脂本埠的著名书法家李勇先生和李利春先生为大成殿和圁川书院的学堂分别提上“大成殿”和“状元阁”的木制匾额,看上去古色古香,很有历史韵味。白万勤同志坦言,作为一个米脂人,为家乡历史的保存,留住古代的记忆,对文物工作做出贡献,是每个米脂人应该尽得一份责任,只要有机会,只要需要,他将在教学工作之余,继续为米脂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遗产利用 篇6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文化遗产 途径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85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如果说历史教学仅仅围绕着“分数”或“等级”进行,那么,历史教学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高中的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品德、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而干巴巴的一本历史教材是很难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到历史教学中,这也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历史学科本身和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重视灵活引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

一、文化遗产的涵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本教材,一堆复习题,这可能是历史学科留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了。新课改以后,虽然我们仍然是“戴着枷锁跳舞”,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高考历史学科“等级制”的实行,对历史学科而言已经是极大的解放了。新课改以来的历史高考试卷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信息时代应更加关注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已经是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新课改以后,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有关文化、科技和社会史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历史教材的丰富性和人文色彩;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并增加了“学思之窗”、“探究学习”、“历史纵横”、“活动课”等内容,这就为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几年,笔者尝试把太仓的历史文化遗产引入历史课堂,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途径

正如以上所述,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利用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通过教师讲解,丰富、完善课本知识

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如笔者在讲解中国古代戏曲时,总会穿插昆曲以及起源于太仓的作为伴奏的江南丝竹,让学生了解昆曲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江南丝竹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比如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笔者总会联系我们太仓的实际情况。太仓的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从课本联系到现实生活,再回归到课本,这些太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参观考察

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是最直观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这些资源的应用。以太仓为例,太仓地处扬子江口,东海之滨,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留给我们太多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利用实践活动课,把学生带出了课堂。如太仓市的浏河镇,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古时就有“六国码头”的美誉。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著名百岁寿星画家朱屺瞻的故乡。有天妃宫(玛祖庙)、紫薇阁、梅花草堂、戚继光阅兵台、新闸桥(林则徐建)、老浮桥、望江亭、明清古街、吴健雄墓园等丰富的历史景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这样的教育实践,学生学会了通过文化遗产去联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自然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动手能力

当然,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还是很有限的。但是,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以上提到的太仓的历史古迹还有很多,当与课本相关内容有联系时,笔者往往会采取分工合作探究的办法,让学生分组完成,如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传输相关资料,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如笔者在上《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框内容时,要求学生收集台资企业在太仓的发展情况,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了太仓的陆渡镇,共有三十多家台资自行车零配件企业,被国际自行车权威杂志评为“世界上最集中的自行车生产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现实事例说理,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人翁精神,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四、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作用

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史兴趣,拓展学生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引进高中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与学史效果。同时,突破了历史教材的人为限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这样的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直接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培养了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稳定、更趋成熟,他们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文化遗产在教学中的利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把文化遗产引进高中历史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早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笔者明显地感到学生视野拓宽了,主动性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显著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师重视关注学生,关注现实,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能有效提高高中的历史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大伟主编.有效研修[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小兵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化遗产利用 篇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反复修正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 包括:口头传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技艺和经验, 如传统的生产技术、医药、体育健身活动等;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天, 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热潮下, 如何更好地利用旅游地的传统民俗、民间艺术、传统生活方式等已被提到日程上, 因为它们是旅游地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旅游地最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某一特定区域——旅游地时, 旅游就成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 旅游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容易忽视的问题, 就是不能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关系。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 也是人们的一种文化审美活动, 是一种以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的相互接触为根本特征的活动。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旅游地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且对旅游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 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旅游地开发离不开资源, 尤其是一些以民族民间文化开发为基础的旅游地, 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开发的前提, 是当地旅游业得以发展的生命线。

随着旅游活动的日益广泛, 接触和了解异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很多旅游者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 因为旅游行为本身就是寻求异域特色文化的心理体验过程,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历史、欣赏民间文化精华、把握地方文脉的重要途径。

(二) 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

旅游业的连带效应不仅使得旅游地经济迅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而且激发了当地居民对文化的自豪感, 使他们广泛参与到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中, 一些被人们忽视和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开发和恢复, 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重视和发扬。此外, 旅游开发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旅游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各项旅游收入, 将其一部分用于保护工作, 可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完整地保存下来。

三、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几点建议

旅游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价值的有效途径, 也是促进人们对文化遗产认同、旅游资源与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 应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是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科学且适度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载体的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 保护重点是传承人。因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 任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都不应离开对人的关注, 作为核心载体和传承者的人类自身, 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 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传承者。与其他文化遗产不同, 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人类口头或动作方式代代相传, 换句话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附于人本身而存在, 必须依靠人的智慧进行创造和传承。因此, 世界各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高度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主要卖点的旅游地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工作的各种关系。例如, 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等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承担一定的责任, 因此他们应正确对待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 既坚持政府主导, 也要发挥各方对推进文化遗产创新和发展的作用。

1、政府。

政府在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现阶段我国国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决定了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和必然性。我国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繁杂, 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此外,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身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 这就需要政府从全局出发, 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走政府主导的道路。

我国自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 已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同时, 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以及给予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也是不能取代的。

2、旅游企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靠政府主导, 也要依靠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 其中旅游企业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点面结合、讲求实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由于旅游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使得旅游企业易于忽视保护, 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以遗产保护、旅游扶贫为根本目标,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协调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来引导和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干预和指导旅游企业的开发行为, 防止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和资源滥用。

3、当地居民与旅游者。

当地居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力量。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往往更深入、更细致, 而且他们本身的固有价值观念、核心理念, 也会影响旅游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方向。因此, 应该提高当地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使其更加了解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的历史、文化等价值。

旅游者也是引起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的媒介, 随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的不断来访,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个体接触便演化成群体性的社会接触, 旅游者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的同时, 将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带到旅游地, 以其有意和无意的示范行为影响了当地居民, 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必造成冲击, 导致旅游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走向灭绝或者处于濒危状态。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 保护与利用并重。

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旅游地开发过程中, 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做好舆论工作, 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全社会的保护自觉意识, 努力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 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如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保护和传承, 其次是开发利用, 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招徕游客并谋取利益的现实手段。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我价值。

所谓“本我”源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原意是指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这里所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我价值, 是指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原始性、独特性, 防止借旅游开发以及赚取利润为由, 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歪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生变异。目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 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礼仪习俗在城市文化中遭到削弱, 因此,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我价值保护刻不容缓。

3、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学术理论研究。

旅游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学术理论研究的支持, 通过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工作, 理清工作思路, 用正确的学术理论来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于我国旅游业与国外相比, 起步时间不长, 所以相关的学术理论研究还不足, 尤其是一些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理论问题, 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 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因此, 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人才保障。

四、结论

研究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能够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 而且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在旅游地的开发过程中, 尤其是那些依托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地, 通过明确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载体进行有效保护, 处理好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相互关系, 使旅游地得以健康地开发与发展。

摘要: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范围, 随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 世代相承的、无形的文化遗产, 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民间,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 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遗产载体

参考文献

[1]许林田.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 浙江工艺美术, 2006.12, 97-101.

[2]覃凤琴.从“非物质”到“外化物质再现”, 山西档案, 2007.5, 22-24.

[3]贾美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反思,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10-12.

[4]许林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浙江工艺美术, 2007.9, 69-73.

[5]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恒魅力源于醇厚内涵, 前线, 2007.2, 60-6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利用 篇8

一、重要意义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这个大系统中的第一个子系统, 是它的重要意义系统, 这是一个“软系统”, 但它却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的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

只有充分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才能真正全面认真地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的具体举措。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认知决定举措, 是有道理的。

具体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又可以再细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化解读:

第一个层面是文化的重要意义。近年来, 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 我国也把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 作为综合国力的三大要素, 并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文化发展战略, 凸显了文化的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1]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和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 也包括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代代传承得以保护、利用、发展, 从而成为促进或限制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 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文化, 既是其经济、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从本质上讲, 民族文化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由此可知, 文化的重要意义, 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个层面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域都留下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具有文化承接、延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遗产如同人类社会发展的接力棒, 丢失了这个接力棒,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个层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其载体的非物质性, 即大多属于口头传承性, 所以相对而言更易于遗失损毁甚至灭绝, 其保护和利用的难度也更大, 故其保护和衛用的重要意义也更加突出。

二、主要内容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这个大系统中的第二个子系统, 是它的主要内容系统, 这个系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内部诸要素的总和。这个内容系统是既具体又全面的,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有关部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的有关规定, 其中有十大类主要内容:

第一类是民间文学。例如珠海市沙田民歌、鸡山牛歌、三灶八堡歌等歌词, 就属于此类项目。第二类是民间音乐。例如珠海市斗门锣鼓柜等项目, 就属于此类项目。同时, 沙田民歌、鸡山牛歌、三灶八堡歌等, 作为歌曲, 也属此类项目。第三类是民间舞蹈。例如珠海市的三灶鹤舞鹤歌等, 即属于民间歌舞类项目。第四类是传统戏剧。例如珠海市的粤剧等民族戏曲, 即应属于此类项目。第五类是民间曲艺。例如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粤曲等, 均应属于此类项目。第六类是杂技与竞技。此类项目在珠海尚在收集中。第七类是民间美术。例如珠海市的宝境湾岩画就属此类项目, 虽经几次“申遗”受挫, 但仍应继续努力申报。第八类是传统手工技艺。此类项目在珠海尚处于积极收集之中。第九类是传统医药。此类项目在珠海同样处于积极收集之中。第十类是民俗。例如珠海市的斗门水上婚礼, 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山西孝义贾家庄婚俗、浙江宋海十里红妆婚俗一起, 成为全国汉族三大传统婚俗的代表。

如此等等, 内容相当丰富。

三、必要举措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利用这个大系统中的第三个子系统, 是它的必要举措系统, 这是一个“硬系统”, 也是一个“实体系统”。

具体而言, 这一必要举措系统, 又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政策保证, 制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利用, 要以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为保证, 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有关制度。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内发[2005]18) 有关规定, 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科学规划, 统一领导, 严格制度, 规范管理, 妥善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 深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珠海市为了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 设立了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等, 还建立了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咨询机制。并加强了资金政策扶持, 全市设立了每年20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各区镇也安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经费并制定了保护规划与保护制度, 认真实施和执行。自2007年至今, 全市总共公布了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确定了18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专项资助, 支持其开展授徒、研习等传承、保护活动。

第二个层面是科学普查, 全面挖掘。必须坚持“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现状、传承人等进行科学普查, 全面挖掘。在此基础上,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等工作。仅在2006年——2009年4年时间, 珠海市就组织3次扎实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基本上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在第三次普查中, 全市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24条, 调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2个, 新发现项目206个, 并对这些项目建立了完备的资源档案。

第三个层面是建立队伍, 组织培养。要建立一支专门的强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 并对组织成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我们珠海市初步建立起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以市、区两级文化馆 (站) 业务干部为主干, 镇 (街道) 、村 (社区) 文化员和大学实习生为基础, 老人协查员为补充, 共有203名专业和业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并对上述人员进行了教育培训、专业辅导等工作, 还开展了经验交流、理论研讨等活动。在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上, 还扩大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谱系, 确保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永续发展。

第四个层面是保护利用, 开发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封闭的, 而应是动态的、鲜活的、发展的。要在保护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 大力开发, 全面发展,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发挥出正能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助力。例如珠海市重点打造的唐家湾古镇和会同村文博城, 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 集“文化创意产业园”、“民间博物馆群”、“艺术收藏品展示交易中心”、“原创艺术基地”、“影视城和影视制作基地”为一体占地500亩。与此同时, 还融艺博交易中心平台与酒店、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为一炉, 成为珠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航母基地。

综上所述, 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它既包含着人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三大内涵, 同时, “从文化结构来看, 物质文化是基础, 制度文化是中介, 精神文化是核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2]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858.

文化遗产利用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保护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命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它承载着丰富民族文化内蕴。尤其作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如数家珍,但近年来,在我国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越来越广泛多样,当然对它的破坏也就越来越严重。因此,笔者认为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利用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类型,主要包括口头的传达与表述 ;传统艺术表演 ;民俗礼仪、风俗、节庆 ;民间传统中的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以及传统的手工技艺几大个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科学、艺术、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中经济价值是其主要的价值形态,并有着区别于其他价值的独特之处。其一是依附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不是独立成体的,而是通过于文化价值表现出来的。其二是隐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需要细致的发掘才能找到,因为它不具有独立性,而是隐藏在文化价值中。其三是稀缺性。作为经济物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消耗,从而导致了数量、质量与种类的稀缺性。其四是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一群体在特定区域内,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由于不同区域的不同的传承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保护和利用中产生的矛盾

普遍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可分为两大类,即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见证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我们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珍贵的资料,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而它的经济价值是派生出来的,只能归特定文化区域内的原住民与当地政府所有。对于两大价值所产生的矛盾主要是难以将两方兼顾。一般认为,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对其社会价值产生破坏,但这也不是说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拒绝开发。其实,保护与开发是可以两者兼顾的,关键是要传承者将经济诉求与广大化诉求平衡起来。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1)施与式保护。它是通过政府资金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文物的方式而进行保护,它具有见效快、效果显著的特点,但它的劣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不够重视,就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断,并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

(2)开发式保护。这种方式就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到市场竞争中,以此增添其自身生气,来提高它的生存能力。这种方式具有流通快、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灭亡的困境进行有效的处理。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就是见效期慢,风险高。若市场运行失败,非但不会减速其消亡,更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开发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在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重视度。这主要表现 :首先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及影响缺乏重视度。其次,在社会发展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消亡属于正常情况。最后是价值认识上存在不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价值上的开发多于经济价值上的重视。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投入力度的不够,造成其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开发及利用。三是开发过度情况时有出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开发中,很多时候,我们将物质文化遗产等同于其他生产资源,这就会造成过度利用而轻于保护现象的发生,从而产生破坏性开发的不良后果。

2、在经济开发中解决问题的方案

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力度保护。尤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情况、不同种类、总体数量及消亡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此外 , 要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延续下去。

然后,要加大资金投入。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相关设施不完善,对开发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利用多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并积极促进民营资本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中。

接着,挖掘其文化内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所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利用时,要深入挖掘其在城市中的特色,避免对其开发不够的情况发生。

最后,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化发展轨道上。不管是无形文化遗产还是有形文化遗产,都应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中,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以此达到产业化经营的目的。

结束语

文化遗产利用 篇10

五年来,曲江传承并激活了千年文化,让古城西安更具文化特色、文化张力、文化自信;五年来,曲江探索并铸就了西安“曲江模式”,为城市建设和遗产保护贡献了一条新路;五年来,曲江坚持并引领了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全国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人才实现梦想的一片热土;五年来,曲江磨练并锻造了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曲江精神,推动曲江团队翻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现在的曲江,是东方文化的体验之地、西安人民悠闲游憩的首选之地,通过板块联动和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成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人民满意城市的重要支撑。

将文化遗产创意成功变为生产力

不可否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同靠边靠海的城市相比,西安的发展相对滞后,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不靠边,不靠海,那就靠文化来形成自己的城市特性以及城市带给市民的幸福感。

我们正在经历的城市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物的城市化”,每一座城市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城市改造,每一座城市都开始变得面目相似。但是,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城市吗?因此,西安的城市化,必须跳出这种框框,而文化就是凸显个性的重要元素。

有人说,西安的历史文化过于厚重,有时也会成为文化创新的羁绊。这一说法,侧面说明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西安是中华文明根派文化的策源地,周秦汉唐是西安一张通行世界的名片,只可惜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还不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进行了创意策划,在大唐芙蓉园、法门寺文化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成功运用西安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结合全球审美共识、现代人生活需求,将创意成功变为生产力。

我们尊重这种蕴含在文化遗产里的文化基因,发挥其本质,可以古典,可以现代,也可以将东西方结合,归根结底,因为文化遗产和现代人形成互动而获得意义,这种意义不仅是人与场所的功能有效发生关系,而且是满足了人们情感释放、交流和认同的需要。

GCP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城市公共空间应当成为衡量城市建设的刚性指标,因为它不仅关乎环境、美学、生活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在这里,不管男女老少,不管贫穷富有,都可以获得同样的体验,从而实现社会的最大公平。如果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衰竭了,意味着市民的公共交往活动也将休克,那样会导致不同阶层人群之间心理隔阂的加深、对立情绪的放大甚至社会冲突的出现。因此,在城市发展中,一定要注意用政府无形的手推动城市建设更多的公共空间,举办更多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目前,仅在曲江新区范围内,这几年陆续建成了六大遗址公园,占地5700亩。这些公共空间的打造,不仅保护了遗址,也改善和保护了生态,展示出了一个环境优雅、文化内涵深厚的城市风貌。在这里,市民可以无拘无束地光顾,自由自在地活动,而这里,也成为市民和各地游客享受西安城市生活、领略西安城市魅力之所在。

近年来,曲江新区提出了GCP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于GDP而言的,是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研究人员对文化产业宏观价值的一次深入思考,是文化产业愿景的一次理论创新。在这里,GCP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它指国内文化总值,包括公共文化空间、公益文化活动、文化产业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原有观念中,GDP在文化创意领域统计的只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总值,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却没办法囊括其中。其实,公共文化空间和公益文化活动等都可以换算成GDP,可以以数据的形式来度量。

GCP和GDP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有交集,但GCP更强调给市民营造一个全方位的城市公共空间,既包括物理概念上的公共空间,又包括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个体发展需求的“城市公共软空间”。

GCP理念的提出,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进行价值重构,从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文化建设是西安国际化的一条主线

我们总是说复兴中华文明,那么复兴的标杆和参考点是什么呢?应该是汉唐盛世,它奠定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大唐盛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少年文化。盛唐并不是因为军事强大,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繁荣。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列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举措。对于正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来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主题。

在打造“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市民生活、城市特色已经被重点关注。在我们希望城市生活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时,还应注重现代城市文化的建构,这两者是互为表里、互为支撑的。

在我看来,只有当一个城市秉承了社会发展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公民的福祉的理念,每一个人都能在一个法治、公平、平等的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时,这样的城市才真的会让生活更美好。

它应该是一个高效、敏捷、富于个性、有竞争力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包容的、公平的城市,在这里,多样性、平等、参与得到尊重,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保护,能够提供充分就业、居住条件,能够不断增进人们的福祉。

文化遗产利用 篇11

关键词: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精神财富。亳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亳州第一批入选安徽省级非遗的有华佗五禽戏和二夹弦,后来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亳州在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中,涡阳县的老子传说故事、棒鼓舞、晰扬掌传统技艺、千年古井贡酒酿造工艺被评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老子传说故事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4月,亳州市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共17项,新入选项目包括柳下惠坐怀不乱传说、亳州唢呐(丹城“孙家唢呐”)、亳州高跷(城西“刘楼高跷”)、蒙城“小车舞”、“龙之舞”社火、涡阳琴书、六国旗、亳州面塑。高公糖蒜、龙山老队长扒鸡、石弓“石雕”、王魁知麻花、阚疃大块板鸡、手工锡包壶、利辛展沟大烧饼、金不换酒传统酿造技艺8个项目入选传统手工技艺类。扩展项目为义门大班会。①

2015年12月,亳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11项,其中新入选项目9项,扩展项目2项。新入选项目为:捻军故事、华佗传说故事、曹操传说故事、赶黑驴、利辛扁担戏、铜关粉皮、阿福兔肉、亳州牛肉馍制作技艺(谯城李氏)、庄子祭祀大典;扩展项目为:亳州唢呐(谯城“隋氏唢呐”)与亳州琴书(利辛琴书)。②

2016年亳州市公布了市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新入选项目11项,扩展项目4项,共15项。新入选项目有柳下惠传说、木兰传说、亳州高跷会、竹马会、花鼓戏、木兰武术、彩曲原酒手工酿造技艺、一闻香糕点制作技艺、刘勰酥肉制作技艺、泰山宫庙会、亳州社火,扩展项目有狮子舞、梆子戏、亳州琴书以及亳州笙制作技艺。

综上,亳州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省级保护项目20项,市级保护项目共81项。

二、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中,国务院规定,自年起每年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文化纪录片中所体现的各种保护文物的技艺也是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修钟技艺。亳州作为一个中小城市,历史和人文文化浓厚,如何对其这一文化资产进行保护将是其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强化非遗保护意识,增强市民的自觉性

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一个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在这个现代化潮流引领的时代,城市的在步入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现代与传统的协调发展。非遗文化是亳州历史发展的积淀和见证,是其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亳州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保护好这一历史记忆,丰富亳州城市的整体文化含蕴。人民群众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所有者、传承者,也是其保护者,通过设置亳州“非遗日”系列活动,城市标识、路标等城市环境艺术等来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和保护自觉性。

(二)实存与虚储相结合,加强非遗的档案化保护

档案记录是“记忆再现”的文本呈现,也是非遗文化的“记忆承载”。非遗档案的建构是非遗抢救和保护的重要步骤,通过非遗资料的收集和档案化管理,利用档案馆和数字化信息储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信息通过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记录保存起来,如建设亳州“非遗”演展馆,不但以物质形式再现无形的文化遗产,而且因档案的特殊属性和作用使得此种保护方式更显优势,使得非遗资源得以持续的保存下去。

(三)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合理的保护管理机制

政府是非遗保护的带领者。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要积极进行亳州市非遗资源的统计和申报工作,定期进行非遗的统计和申报升级工作;完善国家、市、县级非遗名录体系的建设,分层级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政府加大非遗保护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加强和完善非遗保护和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档案馆、非遗博物馆等相关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包括为非遗的“活态”传承人提供一个好的创作和人文环境,鼓励非遗传承人摒弃传统的“家族”观念,广纳优秀好学人才,把非遗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

三、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非遗文化不同于其他的遗址、遗迹等文化景观,它的表现形式有时是“非物质性的”,其包含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精神”容易随时代变迁与变革而被人们忽略或忘却。只有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创造新的表现方式,进行产业化保护和开发,才能使其长久的传承下去。

(一)城市品牌和非遗相结合,重新打造城市新标签

亳州作为传统的“四大药都”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今天的“药都之乡”的称号。亳州非遗中华佗五禽戏这一由华佗结合中医药原理创造的养生运动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就亳州市而言,应充分利用“药都之乡”这一文化牌和传统医药非遗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其药材文化,打造独具亳州城市特色的“养生经济”,把亳州打造成特色鲜明和文化厚重的养生之都、健康之城。

(二)打造特色“非遗”旅游体系,创意开发非遗资源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构筑文旅结合的产业空间布局。亳州非遗进行资源化开发的过程中,应依托亳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资源和皖北旅游中心的地位,整合非遗资源创新表现形式,把非遗旅游纳入亳州城市旅游体系之中。打造具有亳州特色的观赏和体验结合的非遗旅游活动。

(三)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 实现非遗产业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非遗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承载体,同时非遗资源又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亳州非遗与创意产业结合的思路如下:

1.利用创意手法将亳州“非遗”运用到图书出版和影视创作中去,如亳州的非遗华佗传说故事、曹操传说故事、老子传说故事、木兰传说等传说故事通过现代元素和古代生活的还原加以艺术化、影视化创作,将亳州“非遗”进行影视动漫制作。形成图书出版-影视创作-衍生品开发等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创新亳州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

2.品牌化开发,增加其文化和经济附加值。亳州文化部门与企业合作对五禽戏、华佗、面塑、石雕等可以制作成手工艺品或儿童玩具等有形的的商品进行复制、生产、包装,进入文化消费市场,同时也可以把它们内化为一种文化标识,进行符号化或品牌化开发。如亳州非遗可以符号化嵌入保健药方的袋装生产之中,形成独具亳州文化特色的品牌文化。

四、结语

非遗文化遗产不仅是亳州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基础,也是其地域文化形成特色品牌的文化底蕴。非遗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亳州作为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事关旅游业的“软实力”。非遗资源在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使非遗资源与文化经济有机结合,更好的实现产业化和资源化,带动旅游业、服务业、文化演艺等行业的发展,把传统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优转化为效益优势,构建非遗经济拉动力和旅游品牌效应,是其成为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非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仅可以提高亳州市这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是打造亳州城市文化形象的一张文化牌。

注释:

①《亳州晚报》2014年08版

②亳州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www.bzzwgk.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5694af987f8b9abe5a9c764e.html)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82,185.

[2]吴君.“非遗”开发,品牌营销与保护须并重[N].知识产权报,2010:(014).

文化遗产利用 篇1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悖论的源起

其实, 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差别直接源自对其价值的认同差异。一般而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可粗略地分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大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是反映民众劳动和生活状态, 并长期得以流传的人文活动及其智慧成果, 对普通个体具有心理调适, 文化熏陶, 品格塑造和人际协调的效用。同时作为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见证, 也是解读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宝贵资料, 对相关专业工作者具有研究价值。所以, 社会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 其效用可以由社会公众普遍享用, 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经济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价值, 只能由特定文化区域内的原住民及当地政府独占。关于保护与开发悖论的争议实际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孰重孰轻的艰难抉择。

不过, 对保护与利用悖论的解读不应仅局限于价值层面, 而应当立足于当代中国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 全面考量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受动者及地方政府三方主体的效用或价值诉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主要是针对广泛的受动者而言, 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决定受动者对差异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渴望, 从而导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高涨。一方面, 当今世界, 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一体化促使原本多样性的区域文化日渐统一, 以城市化为载体的工业化大生产推动差异性文化产品逐渐同质, 物质生活的规范和精神生活的单调直接导致现代人情感失落, 思想贫乏, 在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中, 人们重新发觉传统民俗、技能、节庆和礼仪等非物质文化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另一方面, 依赖于地域隔阂和发展失衡的个性区域文化本来生机勃勃, 可是当工业文明攫取了农耕文明的主导地位, 情况就发生突变:标准化的物质产品和文化模式, 借助发达的媒体工具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在日益拥挤的地球村传播开来, 人们以共同的语言、近似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思想。基于农耕文明的地方性和多样性的区域文化因落伍而被摈弃, 人们迫不急待地希望融入新兴的时尚文化, 直到被迷茫和孤寂所困扰, 才重新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宝贵和文化遗产的价值。源于内心深处体念和诉求的激励, 人们将文化传统、节庆典礼等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 借以慰藉贫瘠的心灵。

同时, 日益扩张的城市规模使土地资源相对稀缺,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矿产资源濒临枯竭,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发掘新的环保型资源, 推进产业替代和可持续发展, 成为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中急待解决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和新兴的生产要素, 是特定区域独有的社会资源禀赋, 具有与自然资源禀赋等量齐观的经济价值, 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 是招商引资、扩大就业的文化优势。当前,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是政府的迫切希望, 营造丰衣足食、温馨和睦的小康之家是传承者的朴素心愿, 因此,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或文化要素投入相关产业的开发与运作必然成为地方政府和传承者的共同诉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属性表明, 它既是可为民族乃至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又是只为特定区域和居民独占的物质财富, 三方主体对不同价值属性的侧重和偏爱实质上是对自身效用与诉求的积极争取。只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平衡各方效用, 协调不同诉求, 就能够搁置价值争议, 实现传承文化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二、价值悖论的缺陷:保护与利用行为契合于同一运行路径

理论上的价值悖论无法掩盖实践中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统一, 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对立在现实中可以调和。基于不同价值诉求的保护与利用行为都遵循着“发掘———申报———开发———宣传”的相同路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完美契合能够在这一路径运行中得到具体实现。

发掘首先是对那些即将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的形态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初步研判, 然后再加以收集、整理和复制, 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价值或效用的发现, 必须以形态文化古旧的存在样态和行为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为前提。

申报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的客观评定, 是对其存在意义的正式认可, 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其规划保护投入的预算和未来预期经济收益的评估。虽然申报行为只是针对社会价值政府单方行为, 但由于经济价值对社会价值的依赖, 同时评定结果又是市场潜在价值和风险的判断的主要依据, 直接影响经济价值的实现。

开发则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推陈出新”或“存形灭神”地加工、改造和包装, 延续并增强其生命力和时代活力, 既实现文化形态在时间维度上的传递和沉积, 又完成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储存和凝结。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衡平实现各方需求与效用的关键环节, 应当鼓励各方对非物质遗产的合理利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 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展览, 多手段、全方位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使其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必须注意将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品严格区分开来, 不能将文化遗产的保护让位于文化产品的开发。当然也不能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一概持否定态度, 它毕竟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个体文化传承者的生活改善有着现实意义。

宣传是弘扬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的关键步骤, 是充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必要环节, 是重塑民族品格和区域特色, 传承民族思想和文化理念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开发潜在旅游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 实现价值增殖的间接营销行为。宣传行为存在积极的外部效应, 文化遗产推介有利于文化产品和商业演绎的市场营销, 文化产品和演艺活动的推广也有助于文化遗产的域外传播。文化遗产与其衍生产品及商业文化活动在宣传过程中的耦合, 使不同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分享对方行为的溢出效应, 促使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步实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误区与澄清

1. 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谁来传承”的问题, 肯定传承者的载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一直以来, 文化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他们被视为传承文化的中坚力量, 可是由于职权失衡和利益冲突, 文化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往往因其它职能部门的掣肘而无法正常展开。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保护与收益的双赢,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由部门保护到统筹规划的有益转变并未改变政府职责错位的现状, 事实上政府的越俎代庖往往使自身处于意想不到的窘境。在许多著名的保护案例之中, 政府主导的商业开发活动因未完全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而为学界所诟病, 他们或仅仅停留在对物质形态的简单保存和修复, 或匠心独具地将原有物质形态调配和改造为所谓的“文化创意产品”。尤其是这些单纯为迎合旅游和演艺市场而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 以全新的文化形式辅以些许遗产元素, 导致开发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分离, 完全抛弃或遗失了其原本蕴藏的价值内涵, 甚至对外来受动者的文化认知产生误导和扭曲。因此,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往往相伴而存, 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生特质, 某些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和经验却不一定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在于对其精神内涵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的活态保护。政府规划将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整体复制到博物馆或文化村等经营场馆加以动态展示, 就如同将鲜活的珍稀动植物制成标本加以保存, 这只能是针对那些已经或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亡羊补牢之策, 对于绝大多数可以延续下来的节庆仪式和民风民俗, 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究其根源, 政府在履行保护职能的同时, 又错误地将自身定位为传承者, 而导致对真正传承者———原住居民的忽视。相反, 苏州、嘉兴等地为了保护江南古镇的生活原貌, 通过电线入地等内部改造的做法, 改善古建筑群的人居环境以挽留原住民, 从而将其淳朴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等也一并保存下来。显然, “行舟板桥下, 洗濯运河边”的真实生活场景较之冰冷的青石建筑和空泛的影视资料更能让受动者和后来人深切地感悟与品味吴越故地的差异文化和文化魅力, 更能体现承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在特定文化区域内的群体是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然载体和“剧中人”, 文化传统和典礼仪式因传承者的真实演绎而生动、平实, 富于感染力。对传承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主体作用的忽视往往使保护工作误入歧途。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双重性, 充分肯定和明晰本土特定群体的载体地位和内生优势, 注意加强对传承者利益的保护和实现, 创新保护工作的思路模式, 将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保护, 转变为“政府保护特定传承者, 传承者延续和弘扬文化遗产”的二级模式。

2. 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谁来传承”的问题, 切实满足传承者和传承地的经济诉求。

一般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之瑰宝, 是国家乃至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特定文化区域内政府的职责所在和原住民的道德义务。事实上, 如果政府不去积极探寻和创新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一味宣传其非可再生性和历史价值, 并不一定能唤起和激励这些潜在传承者的行为自觉。相反, 面对现代文明和流行文化的诱惑, 过于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 往往会使原住民产生有损无益的错觉, 进而削弱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公平原则是调整市民社会主体关系和行为的基本准则,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与落实必须以其价值和效用的衡平实现为前提, 这样才能壮大和稳固传承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成为束缚所属区域经济发展和原住民个人价值实现的羁绊, 而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和塑造个人品格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换言之, 作为直接受益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当地政府和居民而传承的, 只有明确并实现这一点, 才能实现由消极、被动和强制保护到积极、主动和自觉保护的转变。以吴文化为例, 吴姓始祖泰伯奔吴, 并未将中原文化引入吴地, 而是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衍生出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可以说, 吴文化的起源本身就是追求和谐与创新的产物, 而正是这种包含和谐和创新两大元素的吴文化指引泰伯后人先后创造出“苏南模式”和“新苏南模式”, 率先进入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此外, 逾三成日资企业聚集无锡新区, 也得益于吴地与日本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今修复泰伯遗迹, 弘扬苏吴文化, 已成为吴地后人的合意与共识, 被纳入无锡十一五规划蓝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是相对特定区域的政府和确定的传承者双方而言的, 地方政府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宏观规划往往立足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而忽视了对个体传承者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发端并成长于民间社会,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仅要科学规划, 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 贴近民间”的原则。某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化, 不惜改造黄金地段修建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可是传统文化产业定位于平民消费, 本小利微, 高额的房租等费用使不少从事传统文化经营的民间艺人无力承担, 让普通民众望而却步。这种做法既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 又让民间艺人的生活无以为继, 不得不另谋出路, 当然就后继乏人, 传承无望。可没有了传承, 又何来保护?无视对传承者利益的实现和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有赖于知识产权制度等法律体系的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是归属于特定区域的公共财产, 源于区域性的排它性和稀缺性, 是实现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基本要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的争夺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的泛滥等都会损害其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传承者的个人收益, 甚至会在特定文化区域内外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轻视, 直接危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因此, 地方政府应积极采用法律手段, 抵制“打着人类共同财产的旗号进行巧取豪夺”的行为, 坚决捍卫所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尊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 明确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据此,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系, 既不能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单纯为保持其原生状态而对有益于民生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持反对态度, 也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重利用, 轻保护”, 甚至导致破坏性开发的恶果。在保护和利用的同一路径中, 合理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形式, 明晰政府与传承者的责任定位, 切实满足传承者和传承地的经济诉求, 就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完美契合与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宇丹.文化投资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学报, 2007 (3)

上一篇:设立构想下一篇:数据可靠传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