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遗产保护

2024-11-12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精选12篇)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 篇1

文化遗产是前人在生产生活中留给后人的历史印记,是前人积累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人作为历史传承的重要依据。能不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关系到能否彰显一个区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区域人们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在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的今天,搞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重任,尤其是基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能单纯地依赖国家专业文化部门,每个公民都有保护文物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基层领导更是责无旁贷。

一、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

当今这个时代,还有不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跨时代特殊人群,他们都曾经历过新旧社会的交替和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他们对历史遗留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少有所了解,不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历史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或者知之甚少。然而,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放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其消失乃至毁灭,历史就必然会出现断层,势必导致我们的今天和未来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对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

就绍兴南部山区的稽东镇而言,这里原本为古越腹地,当越王勾践还栖身于平阳旧都之时,稽东地区乃古越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所谓“断发文身,茹毛饮血”的时代,即古越先民典型的狩猎生活时期。因此这里留下了从远古走来的冢斜古村落遗址,也留下了一大批在漫长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同姓村落聚居,更残存为数不少的村落祭祀场所——祠堂、庙宇,还遗留相当数目的具有人文价值的老台门和古老住宅。然而这些保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被肆意摧毁,仅存遗址;有的因长期失修,面目全非;有的破旧不堪,面临倒塌,岌岌而可危!这些文化遗产如再不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后人将永远见不到这些祖宗世代遗留的历史踪迹,紧迫感可想而知。

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更为紧迫。稽东山区向来人多地少,粮食严重短缺。客观环境决定稽东先民们长期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故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特别多。谁的手艺高,谁就多挣钱。彼此相互竞争中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其中有木匠、蔑匠、漆匠、泥水匠,还有箍桶、修缸补甏等各门手艺几乎全齐。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大潮的到来,乡镇企业兴旺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传统的手工艺已不再是人们谋生的出路。于是有的手艺因没有传人而失传,有的师傅已经垂老,虚度余生,有的则改行从事他业。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后人将不知其手工艺为何物。已传承千百年之久的传统工艺岂非荡然无存。我们将不知不觉成为历史的罪人,遭后人唾骂!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紧迫显而易见,因为有紧迫感,人们才会努力去做。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依仗国家的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村民自觉保护意识,使基层的所有人自觉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庆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段话为历史文化成果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继承前人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摒弃消极的东西,汲取积极的营养加以发扬光大,目的是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给我们以启示:搞好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也是时代的召唤、国家和人民的期盼。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而艰巨,每个人心中必须有一个使命感。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决定了这种使命感。人们有了这种使命感,才有可能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行列中去。

稽东镇虽地处绍兴偏僻的边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可没有因一味追求经济开发而大规模地拆迁改造,这使得一大批祠堂、庙宇、戏台、老台门得以保留下来。该镇有幸成为浙江省第五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唯一的试点镇。经过周密细致的普查登记,发现有价值的文物有300处之多,其中有不少为镇内新发现。目前全镇共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点10处。正因为镇基层领导和民众有保护文物的使命感,所以,近年来镇内文物保护成果多多。镇内村民积极配合上级文物保护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短短几年内,保护修复了仙岩寺,修复了裘村的三官庙,还修复了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尉村祠堂、古村落冢斜的余氏宗祠、永兴公祠(永兴公即唐代大书法家、思想家虞世南“南镇永兴公”之封号),还有王村的王氏宗祠,这些都列入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正因为基层领导和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使命感,2010年12月,在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中,冢斜古村落被国家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昭示了这一古村落对大禹后裔的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家岭罗汉会”,也入选绍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正因为基层群众有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使命感,稽东镇许多村落这些年来大兴修志续谱之风,群众有信心开展这一浩繁的修谱工程,使那些早已散散佚或消失的族谱得以延续下去。如今已顺利完成修谱工程的有冢斜村的余氏宗谱、车头村的李氏宗谱、俞村的俞氏宗谱,霞堡村的沈氏宗谱、后坞的胡氏宗谱等,而且仍有不少村落的宗谱正在酝酿和准备之中。

所有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依靠基层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办好。只要人们心中存有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与使命感,领导思想重视,群众积极参与,就一定能把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

摘要: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能单纯依赖国家专业文化部门,基层领导、群众必须要有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领导思想重视,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把事情办好.

关键词: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紧迫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育:中旬》第2010年第九期。

[2]、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古越遗韵》——绍兴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总揽第91页、127-131页。

[4]、《冢斜村志》(2003年10月初版)第61页。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 篇2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基础建设和城乡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成为每个城市的管理者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那些经过历朝历代积淀而且幸存下来的文化遗存,不仅是城市所在地区、民族乃至国家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城市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该城市的记忆。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犹如人的成长过程,有其诞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而文化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体现不同时期特有风貌的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建筑,也包括遗留于地下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足迹的遗迹和遗物。这些无所不在的历史建筑和文物遗存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词。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是此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之处。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有历史文化传统,成为这一城市的特色与记忆。比如提起苏州,就会使人想起那里众多的古典园林建筑;提起杭州,就会想起西湖、六和塔;提起北京,就会想起故宫;提起海口,就会想起骑楼古街。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任何割断历史,轻视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和态度,都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我们对前辈留给本城市、本地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很好地精心保护,而且要认真学习、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本城实际,推陈出新,创建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文化遗产资源,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根据《中国文化遗产蓝皮书(2008)》的统计结果,“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财政拨款仅占同期GDP的0.018%,而同期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占GDP的0.143%,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是同期财政投入的8.1倍,即文物系统财政投入1元给国民经济所带来的产出为8.1元。这颠覆了一个传统认识:“文物部门就是由国家供养,替国家和人民守着祖宗留下的财富。”实际上,文化遗产事业绝不是财政的包袱,而是社会、经济效益兼备的事业,利在当代,益及后代。在许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城市,由文化遗产带动的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即单体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这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

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意义

近年来,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虽然说法各一,但意思相同。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我们保留了自然景观和独特社会文化的资源,是连接现代与远古文明的桥梁。文化遗产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文化本身的弘扬与发展,使文化遗产深入到大众内心深处去,团结一切力量,不予余力地保护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概述

(一)文化遗产定义

文化遗产大体上可以分为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世代相传的以非物質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分类标准

1、一种创造性杰作或独特的艺术成就。如: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生肖头像,反应了我国祖先早期的创造力和智慧。2、在一定时期内或者某一特定的文化区域内体现人类观念的转变。如:德国的鲍豪斯学院在十几的时间内,将传统的建筑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转化成一个具有现代主义的教育方式。3、成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如:我国的楼兰旧址,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枢纽,因其悠久的历史、神秘的传说,吸引了不少中外探险家。4、人类历史上重要阶段的典型代表性建筑景观。如:我国宫廷建筑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建造,古代皇帝的办公地点以太和殿为主,中和殿、保和殿为辅,是迄今为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木建筑之一。5、作为人类传统寄居地和怎么使用土地,如:威尼斯、意大利名城,我国的丽江、平遥等。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加大执法力度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提上了日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执法力度是落实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需要建立严格完整的法律体系,对破坏法律的各种行为和人加大惩罚力度。纠正并解决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提高工作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解与认识。

(二)建立代表性的评估制度和检测体系

文化遗产在申报时都会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会作出明确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但是规划规定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并没有专业人员去跟踪评估,因此建立有代表性的评估制度和检测体系是保护文化遗产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鼓励文化遗产衍生品的开发

旅游分为人文和地理两部分,人们去旅游的目的也无外乎是放松心情、开阔眼界。文化遗产是国家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物证,可以使游客轻松了解一个国家在一个阶段的发展史,如: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秦始皇陵,是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我们鼓励开发文化遗产衍生品的开发,不仅可以带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可以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中进行无缝隙覆盖,提高我国文化的知名度。

(四)支持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

文化遗产由于其具有的特殊价值,对于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也比较严密,很难对实物进行实际性的参观了解。因此,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采用其他的展示形式代替实物进行文化遗产传播,如:我们可以组织一批有能力、有水准的创作和传播团队,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拍摄录制文化遗产纪录片,系统的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保护。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文化遗产虽然具有民族本土化的特点,但其保护仍需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文化遗产保护经验,提高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和传播能力。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

(一)回应历史的发展

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表现。长期以来,对于传统的漠视,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使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吃了不少苦头,如:韩国端午节于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由于韩国端午节的申遗刺激,我国政府以及人民才认识到非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加大了保护力度。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回应历史的发展。

(二)建设先进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国家发展历程中,我们不断与封建社会的旧思想做斗争,即使在文革时期也摆脱不了与历史的纠葛,在斗争中我们认识到新文化的建设脱离不了历史且不能凭空建设。我们需要根据之前的文化遗产建设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从悠久的文化遗产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里汲取营养,为建设先进文化奠定基础。

(三)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国土与国情的重要体现,它的保护和发展也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如: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于20世纪90年代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1世纪初期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世纪20年代辟为开放公园,据相关部门统计,颐和园的游客承载量曾高达18万人次每日,可想而知,颐和园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某个时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在国家文化、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对于迫在眉睫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需要确立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保护理念,制定合理可行的保护条例,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现、多种手段宣传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文化基础,推动先进的社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建芹.旅游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大理白族三道茶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13:28-31.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 篇4

一、明确认识, 认真学习, 做好宣传

从事此项工作的文化工作者, 首先不要把保护看成负担, 要在思想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之瑰宝, 中华民族的精髓, 是一个民族价值的体现。如今我们的许多文化都面临失传的危险, 我们要立足建设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保护文化生态的角度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并向群众广泛宣传, 从而带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入到此项工作中去。与此同时, 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定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由民众集体创作, 在民众中世代传承, 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形式, 有它客观的评审标准, 每个类别中又有许多不同的种类, 明白懂得了这些我们才能知道现在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然后才能着手工作。

二、在认定后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全面普查工作

要做好挖掘工作, 首先要从最基本的点做起。所谓的点就是最底层直接拥有或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或人, 小到拥有者个人。我们要做好挖掘工作的前提, 就是要全面搞好细致的普查工作, 这是面上的普查, 也就是撒网。

普查应从小范围扩大到大范围, 有计划的按地区、分类别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首先要从最基层开始层层逐级上报。在农村中可由当地文化站或文化中心去普查, 然后报给上级馆, 馆报给主管局, 再统筹安排申报, 确定申报单位。在城市中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 与有志于此项工作的热心人去按片、按社区逐一普查、调研, 并逐级上报, 划分责任单位去完成申报。也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 分项普查, 了解此项工作的分布状况, 并予以查证, 其相关内容包括:调研项目濒危现状、其主要特征、传承谱系, 在当地的影响力等, 从而立项申报。我们也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工作。如1983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有现代曲艺总表, 上面记录了346种曲种, 而现今已经有了500多种, 那些没有的曲种可以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从而进行拾遗补漏,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了解一些项目。

在2006年我县二人转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 我们又有针对性的以分类的方式对全县的传统文化、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等做了细致的普查与调研, 从而筛选出可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并对可申报项目进行深入调研, 认定其可行性, 从而确定立项。2009年至今我馆已申报非遗项目16项, 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4项、其余为县级。因此有针对性的、按分类做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摸清家底、防止遗漏, 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期主要任务。

三、要认真做好普查后总结工作

项目确立之后要撰写本地区普查、申报的总结报告。报告以文字为主, 标明普查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项目的主要价值和特征、保护计划等, 并配以必要的图片和音像资料。然后按照全国统一的体例、标识, 绘制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 提交本地区保护项目清单。

四、申报成功后, 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期的保护工作, 保护工作应主要分为三大步走

1. 保护传人的工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要立足于传承, 只有传承才是更好的保护。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工作就是保护人, 也就是保护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没有了传人, 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消失, 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保护传人很重要, 我们大体从这几方面去做。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保护此项目的具体情况, 给传人每月每年生活上的资助和补贴;对在日常生活上确实有困难的传人要制定细化的资助方案, 细到每月应给多少钱的资助, 如何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这样他们才会有能力, 也会更有热情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去, 有了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后继有人。

2. 保护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很重要。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受市场、时代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如今现代化社会中不占有主要地位, 许多原生态的东西因此会被许多人及时代所遗忘, 但它博大精深的技艺和文化却记录了历史, 记录了文化的发展, 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强调原汁原味的东西, 不要改掉以前不好的东西, 我们要立足于保护文化生态的角度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多原生态的东西一旦失去了, 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保护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保护了我们自己古老的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就黑山二人转来说, 我们更多的保护工作放在了如何传承传统黑山二人转独特的演唱技巧上, 也就是西派二人转干板夺字的演唱特点, 而不是保护现在的二人转及其碎片。如现今已发展了的二人转剧场演唱形式, 许多二人转演员在演唱二人转的同时, 要唱流行歌曲、戏曲、说相声、甚至要演小品, 缺少了传统二人转的演唱剧目、方式和特点, 那样的二人转不需要我们保护, 它们可以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适者生存。就黑山二人转的保护工作来说, 我们现在正从事这样原生态的保护工作:着手深入黑山老艺人中去收集在当地广泛传唱的二人转老唱本, 并把他们分类集结成册;收集有关二人转的经典道具和服饰;面对面采访黑山老艺人并为他们立传;拍摄老艺人完整的传统演唱剧目;建立西派二人转研究基地;建立资源库和陈列室;建立西派二人转培训班, 广泛培养后继人才。我们正在沿着保护原生态黑山二人转工作的路子一步一步走下去, 让真正原生态的黑山特色的二人转继续发展下去, 传承下去。但我们深知, 保护黑山二人转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不单单只保护这一项就行, 它连带着有许多子项目也需要我们花费一定的精力、物力、财力去保护。如保护黑山二人转不能丢下单出头和拉场戏, 不仅是对传人、唱腔等加以保护, 也要对它的舞蹈、音乐、理论 (包括板式) 等都应加以保护和研究, 这样长久的保护下去,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加饱满, 才能更好的得以发展。

3. 依靠政府职能, 借助国家、社会的力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哪一个人, 哪一个部门的事情, 它需牵一发而动全身, 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 无论是保护老艺人, 还是保护原滋原味的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做这件事情, 因此资金短缺是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这就需要国家和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 我们要多向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意义, 使他们认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感和重要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予以经济上资助。也可以通过引导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去促成更好的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保护文化遗产作文 篇5

一张带桌围的赭色木桌和两把带椅披的长木椅,格外简单而错落有致,毫无装饰的舞台只有台前的大幕把台子遮掩起来,如一个大黑匣子。

月色是香的。开戏前,外公外婆便带我早早地找个地方坐下。台下座无虚席,大都是像外公外婆那样年纪的,他们来这,兴许都怀着年轻时的某种信仰,兴许带着某种预见性的挽惜与追寻,又兴许只是图个乐趣。

一声节奏快的锣鼓蓦然间打破黑夜的网,两块幕布如走圆场的演员,倏溜一下悄然隐退到屏风之后。只见,黑面长鬓的官人挥着衣袖风风火火地跑进,衣袖向前一档,月琴二胡一响,他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他唱得忘我,台下人听得入神。

曲终人散时,人们各奔东西,但在那个当下,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含情脉脉的群体。对于父老乡亲们来说,每一场越剧出演都如灵魂洗涤,村子的礼拜。

然而,越剧,这个被立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在我记忆里黯淡,只留下片影。究竟是看的人越来越少,还是演的人越来越少,那样的戏台如同蒸发了般不再见到,抽掉“看越剧”这个页码,我的童年怅然若失。

外公指着电视会唱戏剧的小孩对我说:“你要是从小听我的开始学,现在也会唱戏剧了。”外婆却说:“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忙,哪有去学。”外公黯然神伤。电视里面传来小孩咿呀的唱声。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越剧,戏台,做了什么呢?它使老一辈的人在上一代的痛苦与孤独中找到了定义。或许戏剧里的跌宕情节使他们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戏曲艺术如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着他们灵魂深处的伤口。戏台将这代零碎的、疏离的各个个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休戚与共的社群。

外公外婆这一代人,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在他们的时代里,他们亲眼目睹南瓜变成了马车,开走,发出真实响声的人。他们望见了太多美好事物的涌现,也无忘更多东西的逝去。越剧,是他们眼睁睁看着消逝却无法无力挽留的。在时代的金马车驶过后,他们只能捡起地上的金鬃毛长叹。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越剧的缺席,非遗的黯淡,不仅意味着风物的夭折,更意味着众多艺术与精神的流逝。曾经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有着精神的丰饶。戏曲文化,源远流长。越剧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长情令我们触摸、感知、赞叹,却唯独没有去保护,它正面临失传甚至是消亡的危机。

但这都是外在因素随时间变换带来的必然结果,最终,正如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所说的那样: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篇6

关键词: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引言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目前,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这些文化瑰宝一部分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重放异彩,而另一部分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传承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危险。由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突出重点,做好体育文化遗传项目保护规划,加强管理,建立完备的传承机制,有效的依托各种途径进行,实现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全方位多层次传承与发展,推进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本文即结合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体育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我国体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所面临的问题

1.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法律体制不健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传统体育在于现代体育的对接中明显处于劣势,现阶段,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加强我国体育文化遗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然而,目前,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法律体系,在体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上,也都没有具体、详尽的法律规定,致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盲目、混乱,多数情况下只能以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制度以及地方性法律制度作为参考,造成不同地区依据不同的法律制度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

2.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受经济因素的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的现象,甚至有些地区落后现象严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更是严重滞后。许多地区经济跟不上,财政收入少,势必造成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就有限,资金投入比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部分地区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和发展,使得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形不成规模,严重制约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顺利开展。

3.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忽视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是一种历史文化,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为学校教育在这一传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从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体育文化遗产。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靠政府或是民间组织,学校教育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将其引入校内体育课程教材中,直接影响了传统体育文化在学生中的普及。

4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群众参与度不高

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承载着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命的密码,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充沛的创造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体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前景令人担忧,传统体育文化已经被人们逐渐被人们淡忘和遗失,甚至有些人都不了解什么是体育文化遗产,这势必会降低群众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热情和参与度。

二、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是多样的,但立法保护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保护方式。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具体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方法,规范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同主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明确破坏体育文化遗产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惩罚,能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及时和稳定的保护。针对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法律制度的现状,目前,加强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就是应该加大力度推进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构建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的体育文化保护遗产的法律体系,提高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层次,建设全国性的、高层次性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同时,各地体育文化行政部门也应该根据国家的上位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动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从而形成自上而下,体系健全、涵盖范围广泛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对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更为有力的法律保护。

2.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构建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两者的共赢,是推动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以经济的发展促进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经费、场地等物质条件的支持,以为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将传统体育文化充分的与现代体育形式相融合,通过对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再通过经济的发展所获得的收入来实现对体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3.将中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学校教育

中国体育文化博大精深,若想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关键是将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将传统体育文化整理、编成文字教材、音像资料,从学校教育抓起,利用学校的教育优势,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专题,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保护体育文化遗产的意识。将学校教育作为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台,能够充分的展现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魅力,营造有利于保护体育文化遗产的学校氛围,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去,并以此拉动社会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从而将我国体育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4.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加强宣传力度

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到群众社区文化中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汇集体育文化专业人士,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杂技、武术和太极拳等重新编排整理,丰富其内容和形式,融入现代体育因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实现体育文化遗产的更好传承。同时,加强对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将体育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内推外联营造良好氛围,让全所有的人知道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从而推动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结语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是我国体育历史发展的有效见证,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一个国家及民族体育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精神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好我国这些珍贵的体育文化遗产,对于推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具。(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 张玉强,陈有忠.我国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05:86-90.

“活态”文化遗产保护 篇7

一、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风险与威胁

城市的更新与开发需要良好、平衡的资金循环, 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如何在被保护的同时转化成经济产出, 众多历史街区案例所采用的整体改造、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打包租赁式经营等经济行为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众多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此外, 历史街区特别是古镇和村落中传统居民的生活, 由于外来观念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历史文化街区及古镇、村落传统社会文化和传统邻里关系解体。在文化复兴、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的不当保护也同样造成破坏, 对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延续产生负面的影响, 举例很多古建来说, 真的看不出是真的, 假的也看不出是假的, 如此对文化一场的保护变成了另一种“破坏”。如很多历史街区在开发过程中, 通过统一整修、装饰, 抹杀了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和民间创造的多样性, 甚至损害了遗产的真实性。很多由于技术方法甚至观念的不恰当或认识的不完整, 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 造成了真假难辨的、新的文化遗产的“破坏”。

二、地方化保护模式探索

(一) 三要素

地方化保护要坚持完整性、真实性和识别性。其中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也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原则。而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识别性是文化传承中的精华所在。在目前的很多保护与开发过程中, 将现有的历史街区快速转变成有生活性、有生命力、重现街区历史繁华时期的场景是不现实的。但原本很有活力的城市、古镇村落因为通过保护、大搞旅游业等途径, 生活氛围消失、文化传承识别性消失的案例, 却是屡见不鲜。很多的街区里面都有一些和传统风貌不一致的建筑, 不论是高度、形式、材料还是色彩、旅游性及风貌组织, 特别是后期人为的文化装置, 做得太过、或做得太简单等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理念不清、方向有偏失会严重模糊遗产的识别性和可判断性。这是非常可惜的。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可识别性是遗产保护过程中更重要的工作。如很多街区都面临资金困难、游客越来越少的困境, 甚至已经导致商户管理的混乱, 只有同时兼顾到这三方面, 这个街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科学的、可持续的。

(二) 地方化保护路径

目前地方保护路径基本一致:政府打造、事件推动、政商联手、商业开发、民间自发、政策推动。虽然各地之间的相互借鉴是快速有效的, 但同时要看到保护模式的地方化受各地管理机制和法规限制影响较大, 还是要结合地方特点, 因地制宜。

探索中我们发现, 各地方的历史街区保存着其各自的特性:活力、多样性、生活性、可持续性、平民化, 大众化、原住民持续受益。这些特性并不单独存在, 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保持遗产地的“多样性”是保持“活力”和“生活性”的物质基础;“原住民持续受益”和“平民化、大众化”是保持“活力”和“生活性”的社会基础;“多样性”和“活力”是遗产地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属性;“平民化、大众化”与保护路径和运作机制相关;“原住民持续受益”与运作机制相关;“多样性”与保护路径和运作机制没有直接关系, 而是与理念和价值观相关。

形成多样化地方保护探索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不同遗产地所在地区的机制不同, 不同遗产地所在地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不同, 不同遗产地的社会价值观不同以及不同遗产地遗产保存的状况不同。

正是这些差异, 形成了各个遗产地自己独特的命题, 因而解答这个命题不存在某种模式。

三、“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思想

(一) 保护的几个概念辨析

1.真实性是指保护区是否存在可靠的历史遗存和确实的社会生活状况, 如果把“原汁原味”用在创造“真实性”上是错误的。

2.完整性是指保护区现存的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内容及其关联性, 包括空间格局、肌理和景观以及建筑是否具有历史演化的有机关系, 并不等同于打造“历史风貌”的统一性。

3.多样性是动态的, 而“风貌定位”是静态的。

(二) 动态、变化的保护思想

1.持续变化是活态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 在有机演变的过程中使其本体持续增值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标。

2.在活态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范围, 相对不变的包括:空间格局、水系、自然的地形地貌, 以及核心保护范围内外所有具有历史见证和集体记忆和技术、艺术价值的建筑物。这些相对不变的具体要素需要在不同时期持续增补, 从而实现使其本体持续增值的保护目标。

3.对活态文化遗产的空间环境, 空间演变的布局需要与保护区的空间潜在规则相吻合。

4.作为“活态”文化遗产的基底和环境, 普通的传统民居的维修、改善、扩建、重建和新建应该遵从一定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在每个保护区是不同的。一个好的建造规则不是面面俱到, 而应该是允许创新的、允许持续删补修正的, 规则的变化来源于民间的创造。不断吸纳民间智慧的建造规则, 能够使遗产保护区民居进行本土化的演进发展。

四、保护规划的十点思路

动态性保护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属性。这就要求保护规划更注重长期的管理功能, 对空间的变化进行管理。

1.保护规划需要将保护与发展利用充分结合, 将发展利用作为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应该特别注重宏观层面的发展和微观层面的利用, 以恢复和保持其活力。

2.核心保护范围保护的三要点:不落架维修, 原位置原尺度传统形式重建, 原位置新建。以实现保持空间格局、空间尺度、空间肌理的整体保护目标, 并保持其多样性。

3.维修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原则:充分考虑并结合现代的使用要求, 不做简单和表面的修缮。避免既与居民切身利益无关、又没有达到保护建筑本体目的的表面工程, 要使原住民持续受益。

4.传统建筑修缮政策:补助、规定、自愿三要素结合的持续政策。目的是使补助资金的投放与激发业主保护遗产的自主性结合, 在公平的前提下, 引导实现渐进、自发保护的目标。

5.功能调整原则:生活第一, 旅游第二。将“生活性”放在第一位, 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6.产业推动政策:居民或商家有成果、有意愿、达标准三条件分类支持政策。居民自发与招商并举。应避免纯粹外力推动式的产业发展模式。

7.风貌整治原则:能不拆就不拆, 能不整治就不整治。把对不协调建筑的风貌整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更不要轻易把现代建筑整治成传统建筑。一方面如果在政策不完善和居民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 会引起政民之间的新矛盾;另一方面简单的、一次性的整治可能存在损害遗产多样性的风险。

8.保护规划的实施必须以居民的意愿为前提。要改变“拔钉子户”的工作思路, 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 以“一户同意做一户”为原则。这样做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不断对完成的工作进行反思和优化。

9.政府作为一个服务者承担为招商、资助、合作牵线搭桥的角色, 作为一个推动者制定推动政策, 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提供公共资金和培训。

10.社区参与的目标是激励居民主动参与、自主改善、自主发展。将政府外来的推动式“输血”过程转变为居民内在的“造血”过程, 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循环。

五、六点建议

1.制定一个遗产地城市与遗产地均衡发展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到城市的增长、城市的改善以及遗产的保护三大方面, 其中更需要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资源体系当中, 因此在这样的规划中, 遗产地不是一个独立于城市其他区域的自闭地区。

2.确定遗产地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保护工作, 并纳入到遗产地的保护规划中。遗产地往往都面临急迫的保护工作和改善任务, 文物的修缮、房屋的维修、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等, 不恰当的措施和方式往往会对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因此, 遗产地保护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对遗产地当前的保护工作提供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

3.编制一个应对遗产地空间变化的管理准则。遗产地空间管理准则应该包括技术性和政策性两部分内容, 同时该准则需要具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应纳入到当地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这个关于遗产地空间管理的准则将可用于对遗产地日常的空间变化需求进行持续的管理。

4.建立一个多方合作的管理机制, 其中包括社区, 并将其纳入到政府的管理机制中。可以通过制定一个遗产地管理规划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管理规划旨在将所有涉及遗产地资产的管理部门和个人纳入到关于遗产地事务的协商和决策机制中来, 避免管理的空白盲区和管理职责不清的重叠部分。

5.维护遗产地现有的社区, 将遗产地的保护纳入到现有社区组织的工作中。避免发生遗产地的保护脱离当地居民的现象, 这样做的结果将使遗产地的保护困难重重。遗产地社区的解体会使遗产地的社会结构发生突变, 使遗产地很快丧失其社会生活的价值属性。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新 篇8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环境,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EB/OL].[2006-06-15].http://cn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发言, 2006.

[2]Peter Hall.Phoenix Giant[M].Publishing House:Cities in civilization, 1998.

[3]李成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09 (17) .

[4]曹诗图.鲁莉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4) .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理思考 篇9

( 一) 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丰富, 价值多元。文化遗产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文化遗产, 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涵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国于1985年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组织, 《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条中文化遗产的定义包括文物、建筑群及遗址。

( 二) 文化遗产的特征

1. 地域性。中国有38处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有六处, 其他文化遗产集中在我国东部。但实际上, 我国的文化遗产不可能都集中在北京, 也不可能都集中在东部。基于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因此, 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应注重各地的特殊要求。

2. 传承性。文化遗产的价值必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发扬, 文化遗产其内在包含的民族精神, 特殊技艺等都要经由人这一介质将其在时间的流逝中加以保存。

3. 多元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内涵丰富, 价值多元的概念。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等, 都是文化遗产的概念所包含的。

4. 整体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包括文化生态整体和文化的多样共同体。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是对单独的建筑物或者文物的保护, 而是对于文化遗产所处的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遗产失去了整体性, 就意味着失去了传承性, 也就失去了文化遗产本应承载的传承民族精神等使命。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理依据

( 一) 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 民族精神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历史, 国家的凝聚力很大一部分归结于国民对国家的认可度, 而认可度身为一国公民的归属感, 不仅取决于经济, 也源自对国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认同。作为世代相承的文化遗产, 对民族精神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身为中国人, 都会为万里长城, 故宫, 传统武术感到骄傲, 丹麦人也会因为本国的城堡等古建筑, 内心涌起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 二) 法律价值冲突: 权利位阶原则

法的价值位阶原则是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重要原则之一, 法的价值位阶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 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在法律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 可以考虑按照位阶顺序来确定保护对象的次序。

法律实践中对于高位阶的权利保护重于低位阶的权利。我们认为在法理理论上, 最高位阶的权利是生命权, 其次是生存权, 其次是安全权。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二者间经常产生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当地居民生存权与政府公权力之间的矛盾。

三、我国目前现状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理原则

( 一) 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文化生态整体。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文化生态性。文化生态整体性要求在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 不能只是保护对象本身, 必须将与文化遗产本身存在紧密联系, 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文化生态系统环境进行共同保护。二是文化的多样共同体。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放到这样一个文化整体中去考量。

( 二) 尊重民生选择权

哈耶克说: “强制是一种恶, 它阻止了一个人充分运用他的思考能力, 从而也阻止了他为社会做出他所可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任何公民在不违法的前提下, 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的权利, 国家公权力的干预必须有法律赋予的权限, 并且决不能超过合理限度。

公民的生存权与政府公权力产生对抗时, 应当充分尊重公民的民生选择权。例如, 居住文化多样性是居住选择权实现的条件。街区类型的多样性是居住选择权实现的条件。人们可以选择居住在现代街区, 也可以选择居住在传统街区。住房多样性是住房选择权实现的条件。人们可以选择居住现代住房, 也可以选择居住传统住房。

( 三) 保护原住民权利

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要求, 尊重民生选择权的要求, 归根结底落在保护原住民权利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 ( 土著人民权利宣言) 第八条第一款: 原住民族和个人享有不被强行同化或其文化被毁灭的权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大殖民国家对宣言投了反对票, 后澳大利亚转而支持公约。这一情形正是说明了资本扩张的有害性。国家在传统街区的存留及改造时, 应当充分尊重原住民的选择, 原住民有权选择搬离原居住地, 也有权利保留传统生活方式。

摘要: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重要课题。文化遗产应当得到及时和全面的保护, 同时使文化遗产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得以继承和发扬。本文从法理的角度, 在剖析文化遗产概念及保护现状基础下, 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依据和原则。

关键词: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文化多样性,法理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国立, 李鹏飞.文化多样性对民生法律的启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 (6) .

[2]蔡守秋.第三种调整机制——从化境资源保护和环境资源法角度进行研究[J].中国发展, 2004 (1) .

[3]胡春华.公众参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法理基础及制度安排[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7 (6) .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篇10

城市是一个结构功能比较齐全的生态系统,城市建设是伴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不断更新与发展的相关因子,它是一个人与自然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城市建设的过程不同于自然界自然演替的过程,城市建设加入了太多人的因素,所以在漫长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民创造了大量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它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中华民族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具备宝贵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然而某些城市建设项目时往往做了错误的取舍,以毁坏历史遗迹为代价的建设得不偿失。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公民内心自发所应承担的一份责任。继承、保护和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向我们发出的呐喊,其本身是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是我们社会文明晋升的一个阶梯,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

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2.1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城市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时间与岁月在城市里留下了痕迹,历朝历代的精髓就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上,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衍生与依托,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在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文明发展的文化命脉。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度概括,也是一个城市自身内涵高度提升的展现。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是要建造高楼大厦,建设繁华的商业区,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建设高性能的社会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建设良好的生态园林与城市文化、社会文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形式众多,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不是守旧,而是对我们祖辈先进的文化财富的继承与发展。而且这势必将会更好地宣扬一个城市,城市有其共性,而个性将会促使一个城市风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对构建其个性的必要手段,是打造一个城市特色的内在推动力。舍弃一个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去增加大量的城市现代化符号,无疑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的。从这个角度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建设特色城市提供了一个内在基础。

2.2城市化建设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势必将会由现代化城市符号的建设逐步向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综合竞争,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走向。科教兴国、文化兴城,文化发展是城市建设面向未来的一种战略决策,在国际上许多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做出特色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英国的曼彻斯特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由于工业对资源的长期利用及工业发展的衰落导致城市发展变得也极其缓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新世纪提出将其建设为创意文化之都的发展战略。根据城市发展文献的总结不难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城市建设化进程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城市居民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遗迹与历史文化的追溯越发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情感需求,是当地城市居民对城市的一种归属感,而这正是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所提供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建设具有一种相关性。从这一层次上讲,城市化建设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经济基础、发展条件和机遇。

3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3.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目前,由于大规模的建设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城镇,旧城棚户区改造等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活动,导致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城市要发展就也要先修路,由于部分路段通路在规划中需要通过一些历史遗迹,导致大量历史人文资源的破坏甚至丧失。究其本质原因,我们可以总结基本的4点:城市规划设计对未来的前瞻性不足;各保护部门体制不健全与管理的混乱;保护力度不足与部分部门监管缺失;施工方保护意识淡薄与利益驱动。

3.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未来管理办法

杜晓帆: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 篇11

对于历史城市的保护,在上个世纪欧洲就已经开始,而中国人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这种意识。发展到今天,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经过几百年,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非常成熟。在巴黎,在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可以把整个城市景观拍下来,这在中国的城市很难做到。在罗马,可以看到从古罗马时期一直到现在的历史发展脉络,这是我们非常羡慕的状况。

在中国,大量城市分不清。到今天,可完整地看到城市遗产的,可能只有云南丽江和山西平遥。它们在1997年分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其后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丽江过度商业化,平遥的发展也没有得到改善。

北京作为首都,对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大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而80年代以来对北京大量四合院和城市遗产的进一步破坏,使得北京的格局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北京是没有任何建筑特色的城市。就像王博教授写的一本书,《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现在在北京看到的城市文化,很难讲是传统的中国城市文化。

一方面,城市历史遗产在不停被破坏,另一方面人们又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名义造假。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琉璃厂,把原来的拆了建新的琉璃厂,现在的琉璃厂和原来的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地点一致。这样的城市非常多,按照媒体报道,有30个城市投身古城重建热潮,把消失掉的城市遗产以保护的名义新建,这是我们非常特殊的现象——真正的历史遗产没有得到保护的同时,却以保护名义新建了很多。

除了一些在城市中的遗产,我们还会经常发现一些古代遗址,湖北周边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出现考古遗址。西安的大明宫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遗址,虽然也得到了保护,但是中国的考古遗址,背后大都有一个房地产的推手。

大明宫在实施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房地产商做了大量宣传,大明宫现在是富人的后花园。如果看待历史文化遗产时,把它的价值只局限于经济、旅游或房地产开发的层面,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日本仿照大明宮修建的建筑,周边没有一个高层建筑,日本比中国更缺少土地,但是为了保护遗址,就不能依靠房地产。

除了城市的形态,我们还关注物质的形态,以及人的形态,如果没有社区、人,这个城市是不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还是人。因为社区、居民构建了这个城市,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基因,也是历史遗产的心。在我们保护历史遗产、关注物质形态的同时,对社区的关注也应加强。社区失去了,社区形成的文化便不能重建,即使建筑重现,城市的文化也不可能再现,城市精神亦不可能重新得到。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因为旅游价值或者是经济价值,而是因为它的内在价值和对社会的意义。

人类永远走在历史的延长线,我们谁都不可能超越历史。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或者规划者,应该对城市的历史遗产有更多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成经过了几千年,毁灭却只需一天,想再恢复是不可能的。

基层文化遗产保护 篇12

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有行政保护模式和民事保护模式。行政保护模式也称公法保护模式, 是指政府机构等公权力主体通过建立遗产名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基金、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自上而下的保护模式。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体方面, 保护的主体是政府机构等公权力主体;从保护方式来看, 行政保护模式强调的是对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民事保护模式又称私法保护模式, 它是指通过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者、传承人、使用者等相关民事主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 并规范其流传、利益分享等机制的保护模式。它的特点在于调整的对象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转关系。

从短期效应来看, 行政保护模式有利于提升公权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政策的重视程度。但从长远来看, 却可能会挫伤个人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此外, 由于行政保护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政府往往只能投入有限的资源, 无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保护。而且, 由于公权力容易被滥用的特征, 使得它本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如果公权力失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害往往比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更深、涉及面更广。再者, 由于行政保护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 其权利主体是国家, 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运用公权力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不能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或持有人的利益。因而, 在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盗用、滥用或扭曲等侵权的情况下, 公权力进行法律救济存在一定的法理障碍。因此,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利用实践探索

从我国201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的内容来看, 我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是采取单一的行政保护模式。但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缺乏法律规定而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滥用、盗用而无法实施有效地权利救济的情况屡见不鲜。如近年来《西游记》《水浒传》《三国志》等中国名著多次被日本、韩国的公司改编为电子游戏、漫画等。这些名著在中国由于已经超出了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因而属于公共领域产品, 得不到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 但外国开发商基于这些名著所创作的产品却能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不仅如此, 中国企业以后若要开发此类游戏, 反而需要向外国的开发商支付巨额的使用费。另一方面, 我国藏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开发在基层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发探索。如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土陶制艺是甘孜县昔热乡藏族村民的一项传统技艺, 据中国西藏网的新闻报道,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土陶匠人在农闲季节制作这些陶器, 不仅销售到当地市场成为藏族百姓家的佛事礼用陶器, 还打开了旅游品市场。他们中的许多人, 土陶副业销售所得已超过农田主业, 走上了“非遗”致富路。又如, 在青海成立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立足当地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 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为代表的海南州地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 逐步走向产业化, 基本形成了“布绣嘎玛”和“贵南藏绣”两个商标品牌。该公司建立了12个藏绣生产基地, 就业覆盖面遍及全州5县近40个村, 参与藏绣的农牧民达1200人, 藏绣已成为海南州农牧民、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同时, 公司藏绣产品已远销美国、法国、日本、贝宁等国, 填补了中国藏绣产品出口的空白。然而, 由于我国法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利用规定的空白, 此类商业开发活动也极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比如, 土陶、藏绣此类民间传统工艺的权利归属问题, 公司对此类技艺进行商业开发是否需要征得传统工艺传承人的许可等。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活力, 我国应加快立法,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民事开发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三建立民事保护机制目的分析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和宗旨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收藏家锁在柜子里的收藏品, 也不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艺术品, 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不是仅仅让其成为博物馆或图书馆里所陈列的历史遗迹, 而是让他们融入现代生活, 在保持其本身特色的前提下在现代焕发生机,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从而进一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显然, 单一的行政保护模式无法达成这个目标。对于这个问题, 有些学者给出的药方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市场化。如王松华博士提出“市场是推广某种东西的最有力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和发展, 市场化是最好的手段”。与此同时, 也有很多学者担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民事保护模式、进行经济开发容易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或扭曲。如马知遥博士在《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一文中提出:“所有的文化一旦进入市场, 只是被浅薄地利用, 那些表面的形式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 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却常常遭到遗弃。这是文化市场化的结果, 也是媒体参与文化制造的结果。”这些担心并非毫无道理。如今在某些地方出于发展旅游的目的, 不惜创造民俗, 将本地没有的民俗活动经过加工改造后成为当地观光的内容进行展演。如在传统文学中的“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西门庆在上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三地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 引发了三地的“西门庆故里之争”的丑闻。这类事件之所以层出不穷, 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此类所谓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早已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意。与此类现象类似的是,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民事保护还可能引发另一个问题, 即使得本来属于人类创作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某个群体或个人的私有物, 成为其谋利的工具, 这反而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

因此我们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时要时刻警惕三个倾向, 第一个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做脱离群众的文物进行收藏;第二个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的商业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或扭曲了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虚有其表;第三个是反对作为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某个群体或个人的私有财产, 成为其谋求私利的工具。故在笔者看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目的在于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只能是作为保护其活力的一种手段与途径, 不能让作为人们创作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个人或某个群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 如何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中找准契合点, 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征出发, 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行政保护手段为主, 民事保护手段为辅, 二者各有侧重。具体说来, 行政保护手段侧重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 通过财政扶持等手段使那些缺乏经济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留存下来。而民事保护手段作为行政保护手段的补充, 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经济利益, 它一方面是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为手段来刺激非政府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而更为重要的是, 民事保护手段是为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盗用、滥用或歪曲使用的情况提供法律依据, 以及为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的法律机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性质进行梳理, 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的界定以及权利救济的规范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四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 也是人类创新的源泉, 具有十分明显的公权性。因此,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机制应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权性和私权性, 一方面为防止非物质文化的滥用、歪曲使用提供法律依据, 为合理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私权设置一定的限制, 以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造就一批吃“祖宗饭的懒汉”, 反而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行的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民法机制由于其在权利主体、保护要求及保护期限上的特征, 并不足以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充分的保护。因此构建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机制必须要厘清几个问题, 如权利性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权利救济等。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公权和私权的特征及实践操作方便的角度来看, 将其定义为“文化权利”“传统资源”或“知识产权”都难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民事保护机制提供法律依据, 因此我们可以跳出现有的理论框架,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权”。而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 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权利主体也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所有权主体可能是个人, 也可能是某个群体甚至是国家。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权主体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的主体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权中的一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有同其他所有权人不同的权利。前者所享有的所有权并非是完全的所有权, 其权利更多体现在精神权利方面, 比如注明来源权。而后者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许可他人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救济方面,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 代表诉讼制度毫无法理障碍,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容易产生很大问题, 比如诉讼主体的确定、诉讼行为的效力确定等。因此,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诉讼制度是比较现实的做法。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 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诉讼主体。而诉讼成本的分担及诉讼利益的分享都可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委员会所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探讨[J].历史与文化, 2012 (10) :190

[2]陈建兵.四川省甘孜州农民的“非遗”致富路[N].四川日报, 中国西藏网, 2012-7-6, http://www.tibet.cn/news/szxw/201207/t20120706_1758372.htm。

[3]辛文.青海藏绣产品走俏海外市场[N].西海都市报, 中国西藏网, 2012-4-1.http://www.tibet.cn/news/szxw/201204/t20120401_1730712.htm

[4]王松华, 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N].同济大学学报, 2008 (1) :107-112

[5]马知遥.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J].民俗研究, 2010 (4) :44-52

上一篇:物理教师的教育研究下一篇:语文减法思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