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24-10-1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共8篇)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1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商业价值开发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世界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和世界上的所有物种和文化一样,一些稀有珍贵的东西也会慢慢消失。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

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所以,合理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拿敦煌莫高窟壁画来说,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另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早在1998年,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对不仅仅是来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置。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

地区同样如此,都仅从地方的局部、眼前、短暂的利益出发,任意地进行所谓的开发利用。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是对世界遗产的这一称号的亵渎。

所以我们要从长远发展的过程看待和实施对世界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

由于迄今为止未能建立起国家公园体系,也未能对国家遗产立法,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即使国家已暂停风景名胜区上市,风景名胜区盲目企业化、商业化的趋势并没有停止。地方政府存在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普遍认识不到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还存在将遗产资源混同于一般经济资源的错误认识。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到社区发展的需要,但更要考虑到保护遗产以满足千秋万代发展的需要,切莫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造成宝贵的遗产毁于一旦。“发展是硬道理”绝不意味着短期的局部经济利益是硬道理,也绝不意味着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我们的惟一目标,而其他都可以不顾。应该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挥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推动旅游事业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在保护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立法和执法!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在此基础上,建议出台自然文化遗

产保护法,同时特别要加强执法力度。只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才能确保世界遗产资源按照遗产保护的有关要求,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我们的新闻媒体要挑起负责任的监督和正确导向的重任。我们要客观分析正确看待媒体中一些关于开发与保护的报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专家和新闻媒体经常忽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改善巨大作用的主流,把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把个别地方出现的问题当做全局的问题,经常用一些歪曲之词加以攻击。在信息时代,媒体的观点和导向直接影响到社会舆论的取向,为此,在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选择中,媒体必须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引导舆论,在对世界遗产地负责、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的前提下发挥媒体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成为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增加混乱。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敏感的国外影响,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也是世界遗产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利用”主要是利用其价值,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科考活动,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利用其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与科教

功能,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因此,对遗产地的保护、利用、规划和管理,都必须有文化、建设、宗教、林业、园林、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否则这一切都只能流于空谈。对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为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价值,“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是不容置疑的。我国从定海古城被毁、泰山索道修建,到鄱阳湖污染,都是以保护者的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对“保护第一”方针上存在错误认识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我们不希望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保护第一限制了资源开发利用”等的“理论”与“实践”继续对中国的世界遗产构成威胁。只有坚持“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才不致使遗产成遗物、遗憾,才能有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获得的不仅是世界遗产的光环,更是沉甸甸的责

1.苏全有,韩洁《近十年来我国世界遗产研究综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

2.安定明,张锦《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2007年。

3.陈述彭《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地理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4.陈兴中,郑柳青 《德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迪》,《西南民族大学报》2008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2

1.1 邢窑的发展历史

邢窑古遗址位于太行山东麓,主要分布于内丘县冯唐、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内丘县西邱以东,隆尧县双碑以西的狭长地带内,面积约三百余平方千米。自北朝(公元550—577年)后期起,这里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到了隋末唐初,伴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邢窑址已经能成功地烧制出胎质坚细,釉色洁白的精美白瓷。

到了唐朝,强大的国力为邢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它在承继前人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历经改造和创新,最终发展成为唐朝著名的制瓷窑场。到了唐朝开元(713—742年)时,邢窑与越窑并驾齐驱一青一白引领制瓷的潮流。根据历史记录,在公元756年以前邢州瓷器由于其较高的品质,就大批瓷器作为贡品运往京城。到中唐后期邢窑产品已远销海外。此时邢窑制品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已达到顶峰。自晚唐以后,由于朝政腐败,优质原料枯竭等原因,邢窑细白瓷开始逐渐衰退。北宋时期,邢窑在世间已默默无闻。金元时期在邢窑的部分故址虽又一度恢复陶瓷的烧造,但终因质量不佳且无邢瓷的神韵和风采,而走向衰落。

1.2 邢窑的工艺特点

1.2.1“类雪”白瓷

“类雪”白瓷做工粗细皆有,到了隋代粗白瓷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胎面整洁有光泽,其中粗白瓷着色元素较少,透明釉和白色化妆土底色的结合使呈现了白釉瓷的基本特征,同时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

邢窑细白瓷工艺水平在唐朝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形体规整,器物轻薄,烧结适中,胎质细密结实,釉质细腻,釉色明亮,堪称上乘之作。

1.2.2“类银”白瓷

“类银”白瓷胎釉灰白如银,胎釉灰白,胎面多灰白色化妆土,唐朝是前期,邢窑“类银”白瓷进入了鼎盛时期,除了粗灰白之外,又出现了细灰瓷。

中唐时期,邢窑的高温窑炉技术取得很大成功,细白瓷产量因此也获得很大提升,但是它们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样品也还是生烧的,烧成温度很高,它的烧成温度是我们迄今发现中国古陶瓷中最高的烧成温度。

1.2.3 细腻内敛

五代北宋时期,邢窑工艺逐渐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对晚唐五代时期的延续。邢窑到了金代,制作的工艺方法发生了改变。普通白瓷的内在品质获得了较大提升,同时胎体烧结程度上好,唯一不足的就是外观白度欠缺,与此同时金代的制釉工艺中,氧化钙的含量也明显下降。

1.3 邢窑窑址概况

邢窑窑址大致位于临城西双井至邢台县西坚固,约60多千米长、近30千米宽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大致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瓷窑遗址,这一带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纵横,到处是冲沟埝垅。由于这种独特的地质情况,所以这里分布着极其丰富的邢窑制造所需要的原材料,在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贾村、邵明、磁窑沟、永固等地蕴藏着大量的粘土、铝矾土、硬质耐火土和半软质黏土,在内邱、临城和邢台县的西部山区还有石英、长石矿物广泛存在。丰富的制瓷原材料使这里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邢州窑产地。

2 邢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1 存在的问题

2.1.1 资金相对缺乏

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就曾进行过邢瓷产品的市场化之路的尝试,但最终由于资金技术的相对缺乏,市场化之路的尝试失败了。但是我们在邢窑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相同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款,邢窑也是如此,但是政府的拨款并不能满足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资金需求,甚至成为制约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瓶颈。

2.1.2 人才匮乏,传承困难

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一个困境就是传承问题,并且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很冷淡,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了很严峻的问题,邢窑遗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传承困难。

2.1.3 遗址侵蚀严重

随着岁月的流失,邢窑遗址也无法抵御时间的侵蚀,在夏曝冬冷、风蚀水润的情况下,土遗址最终会剥离、坍塌,甚至会成为一片黄土堆,然而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的成本又非常的高昂,所以这成为了遗址面临的难题,经过专家会诊,它们认为土遗址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难题。

2.2 邢窑遗址与瓷器的保护

邢窑遗址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调查我们文物古迹的具体情况,划定保留范围,确定保护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长远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在邢窑文化遗产开发当中,邢窑遗址保护是基础,利用则只是目的,我们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文物遗产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者必须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利用,同时为了使文物古迹特有的文化品位、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必须严禁恶性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邢窑遗址。

对古窑进行细心调查,详细调研,对发掘的瓷器、瓷片进行科学严格的保护,建立“遗址博物馆”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当然恢复历史原貌,复原邢窑也是不能缺少的,因为这对人们认识邢窑的生产场景和工艺流程能起到很直观的作用。

2.3 邢窑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2.3.1 人才队伍建设

以往的人才培养是组织专家学者对先前遗留下来的邢窑产品进行研究,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制作邢窑产品的后继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传承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磁州窑、龙泉青瓷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功经验。它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高校的学生每年都会来到它们的研究基地实习。高校也设置了与之相关的专业,建立了研究基地和研发中心,彼此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于是逐步形成了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为培养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2.3.2 形成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

邢窑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使得后继有人之外,还必须需要有充足的财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规定,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除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之外,公益基金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成立专门的基金公司,制定规章制度,设立明确的目标,有效地管理各种资金。政府应该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从而筹措更多的社会公益性资金,逐步拓宽社会资金筹集的途径和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多元化,从而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

2.3.3 加强创新,实现新发展

针对邢窑文化遗产缺乏趣味性,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弊端,应该从全局出发,通过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名录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的传承制度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信息化建设、评估机制建立等,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和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吸引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起到很好地宣传和保护作用,这便是一种创新制度。

3 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3.1 精心谋划,科学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的资源,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小心,必须在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实践调查之后,才作出科学决策,切忌拍脑袋决策。历史文化资源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出相对应的开发政策和措施,有步骤地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纳入各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增强有关的立法工作,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

3.2 开发利用要强调合理性

对待邢窑文化遗产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中强调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合理性需要成为邢窑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合理地开发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许多保存至今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为这些文化具备自身特性,与其他传统文化相比,特点显著,于是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并且使人们真切地感受着它的存在,并从它的存在中得到了知识、体味人生、愉快身心。诸如东巴文化、江南的傩戏、白族的绕三灵、各地民间的各类传统工艺等无不是沿着这一轨迹。因此,合理地建设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合理地开发利用不只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传承一种人类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将产生多样化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目的。

3.3 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业

以邢瓷为文化载体,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创新并不是对原生态的资源的彻底改变,应该是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质的提升,邢窑的创新也是如此。邢瓷的创新便是要保护发掘邢窑文化、培养邢窑产业、发展项目、重点打造邢窑商品、创建品牌,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找准市场定位,发挥邢窑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发挥市场作用,打造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一是要将艺术的邢窑平民化、普通化。重点研发日用瓷的生产。二是要弄清楚消费者的心理和预见市场趋势,研究竞争者的生产与营销方式,确定自己的生产定位,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邢窑瓷器也有自己的特色,瓷器风格以豪放见长,瓷质类银似雪,这些特质就是其未来取胜的关键所在;在推广宣传方面,邢窑瓷器要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创办文化节”“制作宣传片”等手段,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97-101.

[2]张志忠,姚毅.邢窑工艺技术研究[J].河北陶瓷,1987(2):6-7.

[3]陈尧城,张福康,张志忠.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报,1990,11(1):46-48.

[4]杨文山,张爱茹.邢窑白瓷分类与工艺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7,4(1):56-58.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外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17-01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瓶颈

1.1 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保护有保护的意义,开发有开发的目的

保护是有责任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护;开发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目前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困惑。

1.2 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与开发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之间的悖论

地方政府为了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但是文化遗产的开发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遗产保护这一“惠遗产”功能,能够给政府带来多少政绩?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特别是居民利益之间的悖论

首先在文化遗产的规划方面我国目前往往是由少数专家讨论决定,没有引进社区参与机制,未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遗产地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文化遗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介入,由于缺少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开发的收益大部分流入了遗产的经营者,社区居民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再次,在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社区居民不仅需要保护他们物化的传统形态,也向往现代的生活方式,社区参与机制影响着社区居民对遗产公平性的感知和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1.4 文化遗产保护区最少干预原则与开发现代游览设施的悖论

最少干预性保护原则是《威尼斯宪章》中首先提出的,旨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修复时,以最少干预的方式进行,但是对文化遗产的修复以及为了使文化遗产对现代人具有可读性,在修葺和利用现代技术和游览设施上存在着对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干预。

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2.1政府保护世界遗产的多样化措施

(1)设置“世界遗产城市奖”,鼓励地方政府保护遗产

西班牙是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为鼓励地方保护世界遗产,西班牙政府设立了“世界遗产城市奖”,评判的标准是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和执行质量,以及是否与外部环境、城市形象十分融合,是否使历史遗迹重新得到社会关注,是否对其他遗迹的保存修复有借鉴作用[1]。奖项名额有两个,奖金共24,040欧元。

(2)多元化投资机制保护遗产

意大利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采用国家财政拨款、吸收私人投资以及社会公益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私人资本的介入包括“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交易所”等,并从1997年起专设文物彩票,每年从彩票收入中按比例增拨1.5亿欧元用于文物保护[2]。

(3)维护遗产旅游的和谐环境

柬埔寨政府在遗产景区的管理中以提供公共服务、咨询服务及稳定和谐的社会旅游环境为己任,在每一个宾馆、餐厅、公共服务点免费向游客提供包括餐厅、宾馆价格、服务质量的对比、体验项目的特点、价格、交通的组织等的解说小册子,而且一般提供3—4中语言服务。

2.2 多种措施与遗产地周边居民互动

国外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较早,早在1980年Seeking就指出“一个真实合理的旅游规划中必须依靠普通社区居民和私营机构、非盈利组织的多方参与[3]”而我国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多侧重于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性行动更少。

(1)英国哈德良长城与周边居民互动的措施[4]

①利用解说系统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通过解说系统让游客知道去周边乡村哪里购物、就餐、停留。

②促进地方利益最大化,包括向游客推广当地服务业的项目,雇佣当地人才,发展新行业和地方供应链,提高社区经济可持续的能力。

③培养社区居民主权感和认同感,包括加强与当地居民沟通,使其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促销遗产景观和品牌来增加收入,激励社区居民对遗产的认同。

④鼓励居民成为遗产景观的保护者,实施自愿土地管理计划,把商品补贴变为景观的管理费,鼓励遗产地实现多元化发展。

⑤为地方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发展“教育和信息”项目,从小培养遗产保护意识,为地方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2)柬埔寨对社区利益的重视

柬埔寨主管部门将文化遗产旅游收入的20%作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补贴以及教育的基金,并且鼓励当地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在吸引投资方面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投资和就业需要,外来投资者也必须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前提。

2.3 保证文化遗产景观原始、自然、和谐的状态

在对文化遗产的最少干预方面,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保持原真性

意大利首先提出了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整体保护原则,不仅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要保存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在对文化遗产的修葺方面,强调新修补处必须与原文物有明顯区别,形传统与现代的经典对话,并且要求尽量使用传统材料特别是文物原来的材料。

(2)保持原始性

柬埔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修葺严格按照本来面目,并且认为文化遗产的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遗产的生活方式,需要具备生活的各种要素,绝不干涉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更不会为了保护遗产而将居民整体搬迁。

(3)保持生态性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侧重于对景观的保护,针对遗产保护的法律认为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和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之地,严格禁止在遗产地修建索道,除了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

以上是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举措的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げ慰嘉南:

[1] 肖锡维.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工作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04.

[2] 张国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3] Potts, T., and R. Harrell . Enhancing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A Travel Ecology Approach. Tourism Analysis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4

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古村落西递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探微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分析,肯定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的.经营制度和分配模式.指出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作 者:吴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M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5(3)分类号:F590.3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古村落 西递 旅游开发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5

世界遗产是世界所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是社会公共资源中最珍贵的一部分。世界各国都将世界遗产列入“国家公益事业”。世界遗产的功能与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由政府来实施管理,对遗产的管理,就是对遗产资源价值进行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为公众的观赏、参观提供方便,使公众能充分地享受到世界遗产给其带来的休闲、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服务。这些服务原则上应该是面向公众非赢利性质的。

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都是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绝大部分也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仅靠政府的财力满足世界遗产公众利益的需要目前还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将世界遗产的经济功能强化到第一位,以期通过世界遗产所获经济收入,发展成地方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这是造成世界遗产遭受开发性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政府都不能将世界遗产的保护放在第一位,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使世界遗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中国自19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入选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33处世界遗产项目,位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居全世界第三。

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空前的世界遗产申报热,全国有近百个项目宣布要申报世界遗产。中国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具备申报世界遗产基础条件的地方也相对较多,但推动世界遗产申报热的主要动力,是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及其作为特殊资源所显现的垄断经营价值。在看到世界遗产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少干部也因申报世界遗产成功而彰显了政绩并得到晋升。这种榜样作用,使一些地方政府不做真正研究便盲目地耗费巨资为申报创造所谓的条件。

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有些世界遗产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回报与政绩,直接参与世界遗产的开发甚至推动过度开发,使世界遗产遭受破坏。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世界遗产的保护问题主要有三大类:一过度开发,二破坏性建设,三管理工作不到位。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文物和自然遗产本身的问题。长期以来十分严重的破坏行为,就是给予遗产本身的破坏。长城附近的农民在长城上挖洞、砌房等现象较为普遍。河北省迁西县某村民竟然在长城上修了一个厕所,并在城墙上打洞用于排便。山西阳高县附近村民在长城上掏洞,做贮藏柴草及杂物等使用。

2、商业化、城市化及旅游设施建设问题。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33处遗产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设施建设过度,景区城市化、商业化的问题。

在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近些年一大批供游人食宿、娱乐、休闲、购物的楼堂馆所拔地而起。仅在武陵源的核心景区天子山,就建了几十万平方米的旅店,形成了“山中小城”,当地为旅游促销宣传,称其为“天上的街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到张家界考查,发现景区内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环境和自然景观,要求限期拆除。张家界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拆,就会失去“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拆则将耗资三亿多元。最后为了保住世界遗产这块招牌,政府只能痛下决心。

3、新建景点和文物修复中的问题。为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在世界遗产地搞所谓综合开发,配套景点。

辽宁丹东虎山长城是明长城最东端的部分,1990年通过考古发掘找到了遗址,1992年经批准进行了复建。虎山长城的复建工程,虽然对长城基址进行了周密的考古发掘,但并没有按考古所获得的长城式样、结构、材料进行复建设计,造成几乎所有的考古遗址均遭破坏。

4、管理工作落后的问题。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惜性和易破坏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其最基本的保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遗产的安全。有很多地方因管理工作不到位,使遗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2003年1月19日的一场大火,几乎将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遇真宫烧毁贻尽。遇真宫失火事件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文物部门以因经费紧张为由,擅自将遇真宫使用权转让给一家私立“武当山XXX武术学校”所致。实际反映的还是管理的问题。

上述所列举的问题,有的已经部分地得到了解决,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有的地方却越来越严重。由于造成这些问题的社会条件并没有得到根本地改变,所以新的破坏行为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产生保护开发问题的原因

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充分认识这些原因,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关键所在。

1、开发利用过度,保护管理被动滞后。一些地方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在世界遗产保护措施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将开发利用世界遗产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进行无序开发,致使开发行为过度,造成世界遗产的历史真实性与风貌完整性遭到不可复原的破坏。造成这种过度开发和被动保护管理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缺乏对遗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统一行为规范和有效的财力支持。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世界遗产遭受的破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进行的不规范旅游开发面前,法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3、管理体制僵化和机制无序。我国对世界遗产资源缺乏统一的有效管理。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早已不适应世界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从国家来说,自然遗产的管理归建设部负责,文化遗产的管理则归国家文物局负责。而旅游、林业、环保甚至水利等很多部门在这些遗产地又都有其管理范围。代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对应的中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却又设在对世界遗产没有任何管理权的教育部。由于世界遗产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管理工作效率很低,有时甚至发生政策方面的冲突。从地方来说,国家对世界遗产的管理仅是指导性的,具体管理工作是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这种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管理模式所造成的混乱,是中国世界遗产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4、各级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的专家曾统计过,国家每年给基本包括了全部中国世界遗产在内的119处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拨款只有1000万元,平均每处只能分到8.4万元,仅够盖一个规格不高的厕所;而韩国现有的20多处国立公园每年得到的政府拨款则相当于人民币3亿元。应该承认,经费的过分窘迫也是促使某些世界遗产管理者竭力用开发遗产来创收的原因之一。

5、社会普遍缺乏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关注。社会各界对世界遗产的认知主要停留在概念上,对世界遗产的实质内涵了解不多。世界遗产保护开发应该是一项促进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的工作,不仅仅需要少数决策者对世界遗产给予重视,而且要求每一个和遗产发生关系的个人和单位,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修养,有较强的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解决保护开发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1、加强国家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力度。国家应该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中国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并设专门机构,对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对实施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形成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决策体系。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3、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我们保护世界遗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能承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讲的是保护。二是为今天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讲得是利用。保护的目的是使子孙后代可持续地利用。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基础,开发利用一定要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保护。

4、探索市场化保护世界遗产的新路。世界遗产资源作为国家公益事业性的社会资源,保护的主体应该是政府。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还要靠企业资助和非政府组织的协助。这样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目前在中国的数量和能力都还比较少也比较弱。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依靠市场化运作保护世界遗产的新路,就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5、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中国对现有的世界遗产保护经费是严重不足的。随着经济开发和建设的深入,要建立引导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寻求资金支持。

6、加强“中国世界遗产”工作的国际合作。中国和国际社会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是推动和促进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中国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合作举办了很多世界遗产保护培训项目。还外派考察团赴世界各国学习人家的好经验,并接待不少来访的外国专家团队。使中国的遗产保护手段和设施得到了改进,也使国际社会了解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状况。

这次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及中国长城学会组织的世界遗产考察团,受意大利五渔村国家公园邀请到意大利来,就是来学习意大利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及在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经验,希望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篇6

——基于文化遗保护与利用辩证关系的讨论

【摘要】城市文化遗产象征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如何处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 证关系至关重要。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成为遗产保护性开发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研发的现状,以及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需求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指出当今城市开发必须在保存与盈利两者关系中寻求平衡,以城市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理论,阐述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关键词】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引言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明清故宫、长城、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丽江古城、都江堰等等。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筑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许多的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面对如今的市场化浪潮,在延续以往遗产保护思路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探索新的保护方法。传承与转变是一种精神跨度,多元文化体验应在遗产保护中得到实现,将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视为一个系统去思考,从而实现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的最高境界。

二、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中国拥有众多的世界遗产,但在保护和开发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同时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力也造成了遗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之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的武陵源。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申遗成功后大规模城市化改建,造“天上街市”、“宾馆城”和“天下第一梯”,每次破土动工都留下一处疤痕。教科文组织派员监测,批评当地让武陵源成了一座被围困的孤岛。武当山是另一个极端例子。湖北十堰从2001年起即着手招商引资,希望将武当山包装成一棵摇钱树。武当山文管所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复真观”内大兴土木,将部分古建筑按三星级宾馆标准进行改造、扩建,对外提供吃、住、游、购、娱全方位服务,严重破坏古建筑群,引发全球关注。

过度开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是指人造景观和建筑过量,破坏自然景观;商业化则表现为在保护区内大做生意,开办各种商铺等。城市化和商业化紧密相连,商业化必然导致按城市标准来建设。

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存在“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存在“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开发。一些地方不能正确理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和全部的意义,在申报之前大动干戈,申报之后就将这项工作抛到脑后;还有的则是在申报成功之后大兴土木搞建设、大张旗鼓搞开发,而对遗产保护急需的管理、规划、抢救、修缮、展示乃至安全保卫工作则漠不关心。

除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我国的城市街区及其景区存在着神奇的现象——“假古董”。国外旅游者曾说,“中国的文化遗产景点除了地名之外,其他的都是假的, 其实“中国的文化遗产景点或许名字也是假的”旅游策划者和旅游开发商 会根据旅游开发需要策划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包括景点设置、文化遗产故事编纂、导游词整 理等等。

三、文化遗保护与利用辩证关系

保护与利用是遗产保护中的最主要矛盾,管理者的自身定位直接影响到遗产保护的最终效果,理顺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关键问题。文化遗产利用既要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城市风貌,保留城市风貌的完整性,原真性;也要重视提高旅游文化遗产的功能的延续性、创新性。既要保护也要发展,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重保护,在精神和物质上提 供更好的旅游空间环境。

城市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高于经济价值,遗产的地位高于旅游地位。旅游毕竟是文化产业,毕竟是文化经济,而不是单纯的经济,要真正体现遗产的原真性标准,观念上要有所调整。按照文化遗产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文化遗产的更新与发展。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列入旅游开发的通盘考虑,还包括了与旅游文化遗产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保护。

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开发

与国内对文化遗产的大幅度开发不同的是,国外对文化遗产比较注重保护及合理适当地开发。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与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的“瑰宝之地”,必须严加保护,供国民世代享用。为此,法律严格禁止在所有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修建索道。公园内除了按公路美学的原则修建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者将自己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而不是业主的角色,对遗产只有照看和维护的义务,而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因此少有文化遗产被破坏的事情发生。基于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来借鉴。

(1)完整保持城市文化遗产的原貌的原样保护方式

不进行修缮与重建,这种方式能很好地展现城市文化的原貌,罗马斗兽场的保护,完全的保护,让人记住罗马城市的辉煌与罗马的沧海桑田、事事变迁,而中国圆明园的保护亦是原样保护模式,保留圆明园残骸,让人记住那段被迫开放的半殖民历史。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遗产保留甚少,或具有特色意义的城市文化遗产。

(2)修旧如新或修旧如旧的修复保护方式

文化遗产开发中文物保护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护原则依然是保护其原真历史 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性。修复包括日常的保养修缮或和保护性复原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 修旧如新和修旧如旧。不论什么情况下,修复之前和之后,都要对文物建筑进行考古的和城市的研究,对遗产的特性必须在其所隶属的文化环境中加以思考和评判,应需依据遗产价值的特殊性质,以及相关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尊重其多样性。(3)居住功能商业化、文娱化的功能置换保护方式

城市文化遗产是否按照其原有的功能进行保护,学术界曾经也引起了 争议。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遗产功能置换是允许的,亦是成功的。居住功能商业化、文娱化亦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开发最常见的模式。功能的置换换来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而且城市文化遗产也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成功地保护了起来。

(4)从城市风貌整体格局进行更新和保护的方式

城市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还包括一些非本体的,不在遗产身上:遗产周边、遗产跟外面的一些关系也有原真性的东西。把原真性概念组分,包括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点位置构成,环境构成等。从城市风貌整体的角度全盘考虑城市街区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同于纯静态的保护。中国特有的城市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保护是整体格局保护的典型模式。

城市街区保护以城市街区的更新和保护为主要内容,这种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活力。但也存在着难点,如城市风貌区中,新建筑该如何介入。因此便要求在新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切入点,以延续和发展街区文脉。

五、结语

中国保存着许多历史文化遗产,而这样的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深远不在于它建了多少厂,修了多少房子,而在于它促成了那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风格、居住、娱乐等多方的融合、复制与创新,从而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城市历史文化造就了那座城市的特色、城市的全民性意识。城乡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口和商业在都市区的高度集中,为新产业的形成、生产力的增强以及促进增长,营造了独一无二的经济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多做研究,寻求保护和利用好城乡文化遗产的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7

一、建立文档资料的数字化平台和非遗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档资料的数字化平台和利用档案、图书馆藏资源专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资源数据库,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联网。以专门的机构建立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数字化平台是通过电子数据的集成、数字化的传输和交互管理系统,来全面地代替人工所要完成的大量繁杂的流程,系统地整合和梳理资源,并提供最有效率的咨询、准确的应用数据,同时更科学、规范地管理文档资料。在建立数字平台的基础上,数据库可以系统地完善信息储存与归纳,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原始资料的价值与开发利用的可能性。数据库的资源应具备图、文、声、像并茂的浏览功能与传播效果,增强可视性,为广大读者的浏览与观赏提供丰富的图文视觉感受,充分达到宣传和弘扬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目的。同时,也为科学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更好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载体。

二、建立“非遗体验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经笔者观察与思考,认为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一个具有综合性功能载体的模式,这种创新的模式可充分发挥其灵性,把非遗项目整合开发、传播和弘扬,使其沉寂多年甚至失传多年的传统民间技艺变为凯歌高奏的旋转舞台,使得观者在快乐中知晓民间文化,同时又能推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就是说档案馆、图书资料馆如同一个孵化器,孵化出一种另类载体。笔者受世博会启发,思考认为可创新开发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它的形态表现在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舞台艺术以及现代装置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元化、立体式的表演“包装”;利用3D、4D以声光电的效果提升它的品位与视听感受;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设计成智能性、实用性、趣味娱乐性极强的体验项目使观者亲自得到体验,亦可在传承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模仿、制作、表演技艺,使得这一行为自然地提升到参与、互动、娱乐、学习的层面上来。还可以通过当场献艺、综合表演、开展工艺展卖、现场传艺、培训传承、记忆游戏等活动,以形成教育传授、娱乐旅游综合实体。这个综合实体就是我们要呈现给大家的这样一个概念载体即“非遗体验馆”。形成了这个概念载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便可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当然,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推广是非常必要的,有预见的城市先期投入建立了这样概念形式的场馆,这个项目就占了先机,等于拉动了一个新的科学项目和市场,这种创新开发在南京市非遗博物馆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我们来看具体实例:

在南京市内的甘家大宅院,有近7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经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拿出了四分之三的场地做非遗专题陈列展览区,作为全国有代表性的“非遗体验馆”,它以崭新的面容和姿态尝试着迎接八方来客。经过专家精心策划设计的场馆,馆内拥有智能文娱项目、动漫、LED视频、雕塑模型、场景图片、3D影院、表演场地、互动专区等设施。当走进第二展厅,在非遗文化展区内,迎面的“城墙”凸显一幅巨型“地图”,它是“南京非遗基因库”,共汇集了90项非遗项目,更是游人按图索骥的索引图。而展厅中央镶嵌有巨大的LED液晶显示屏,播报着各个地方特色项目的精彩画面。俯视脚下的地板上设有一个智能投影,投射出的非遗地图上面标注着90个非遗项目在本地区分布情况。地板设有玄妙机关,游人只要用脚踩踏一下投影在地图上的非遗项目坐标,抬头便可看见墙上的大屏幕播放该项目的视频介绍,使你片刻间即了解项目的神韵。绕过大屏幕背后,分别砌有两面明城墙,它高3.5米、宽6米,墙上仿明代的大青砖并非真正的墙砖土材料,而是用亚克力合成材料制作的仿真明砖。这些城砖正面写有非遗项目的名称,轻轻用手点碰砖体,明砖会自动翻转过来,露出非遗专题项目相对应的整体文字介绍。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大明青城砖中还点缀夹杂着一些“金砖”,这金色墙砖上体现着是以人为本的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墙砖之所以选用金色,目的是象征“人”在非遗项目中重中之重的传承作用。位于南捕厅15号的东偏院,有个民间民俗展示区,将以实物的形式,形象地再现老南京的婚俗婚庆、生儿育女的人生礼俗。室内还陈列一套民国时期的代表性的婚书和写有男女生辰八字的龙凤贴和请柬礼帖,展厅左侧摆着一座民国时期的大花轿,参观者可以坐进花轿里,亲身体验老式传统“出嫁”礼俗,同时穿着古时传统装束的鼓乐吹奏人员现场表演。而展现老南京的育儿习俗则颇为讲究,囊括催生、分娩、报喜、满月、百日、抓周、成人礼等诸多习俗,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则是“抓周”游戏的体验。

进入非遗陈列区时,看到5个展厅分别以专题形式呈现给观众,其中有四个展区分别用多种形式表现了该市四大“世界级非遗”———南京云锦、金陵刻经、古琴风韵和南京剪纸。南京云锦厅内安装有一座大型的传统织锦机,由传承人亲自指导现场的专业织锦技术人员表演织锦技艺;在古琴风韵厅内,还有别开生面的展现形式,使观众能够在激光光影的投射下,拨动古琴上光束琴弦,顿时,悠扬悦耳的琴声便回绕在大厅的三度空间中。这就是非遗体验式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的文化盛宴,使人们形象生动地体会到祖国文化遗产的绚丽多彩、博大精深。同时体验馆也可获得长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向市场

我们需要促进民间艺术资源尤其是获得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资源,如草编工艺、皮影、绒绣、丝绣、民间剪纸、泥塑、面塑、雕刻艺术、木制品、竹制品、金属制品、陶瓷艺术、饮食制品、少数民族器物制品等项目尽快走向市场,把这些技术制作的制品转化成批量的产品。这类制品有一部分早已是旅游、工艺礼品的热销货,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开发利用。有多方面原因,但地方领导认识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是主要的,其次,还有和传承人本身不具备传播推销项目的能力;传承人年事已高,晚辈不太愿意继承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致使非遗手艺沉寂埋没,甚至于走向失传的危险。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主动安排继承推广的一系列措施,并意识到开发非遗项目是功在千秋的一个地方名片,对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多了一项出奇制胜的法宝。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应派专人负责组织团队研发创新,设计包装出适合特定人群和市场消费的非遗产品或表演项目。身在地方、放眼全球,让项目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发挥和利用保护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它们各种资料尤其是传承人资料(包括实物)完整齐全的优势,利用当代网络发达的优势,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划公司的人才策划能力、创新技术的优势,策划创新出一批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产品,发挥独创优势优先占领市场,并完善地做好市场推广传播,科学地制定出市场前景预测规划、目标消费群体分析,以及实现目标的地域和区域,分期、分批逐步实现目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在投资项目上可采取政府扶持拨款投资、合资、融资、股份制或有偿转让项目成果等来筹集资金。利用非遗项目的复杂而又精湛的技艺来进行技术传承培训,集聚规模性继承群体,形成规模性生产或演艺能力,政府应提供多种场合场地让其发挥作用,使更多的人群热爱非遗项目,去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利用这一批人才为地方城市文化繁荣与积淀做贡献,通过一种激励机制来促进非遗继承群体不断提高技艺来为未来市场服务,政府也要注意与媒体挂钩,大力宣传和报道,目的在于打造更多的城市名片,不断地提升城市形象。档案资料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并要求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多方合作,与其他载体如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相互合作,利益共生,共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驿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体系完善、资源优化宽泛的环境下得到传承。鼓励申请专利项目,这样既保护了专有人的知识产权,又维系保护了地方文化资源。尤其对于影响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应视为地方珍宝,进行产权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正确的宣传导向下,在政府及媒体的扶持帮助下,会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从而为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铺平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相信在文化经济的大潮下,派生出的种种新模式与载体,顺应社会、以资养馆的客观诉求,就会在非遗载体的立体式应用与传播上,在实用价值的充分体现上,在科学发展进步与传统文化文明的结合上,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更加繁荣灿烂的明天,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记忆。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档案资料、实体、实物的继承保护和利用问题就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8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根植于武威民间的古老说唱艺术,凉州贤孝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艺术情感。本文在分析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凉州贤孝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贤孝;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49-03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石羊河中游绿洲的武威,历史文化悠久,自汉至唐,为中西交通咽喉,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城市所在地凉州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凉州贤孝起源于凉州东北乡,据说其创始人是清代长城乡洪水村一位姓盛的落地秀才。一说是由汉苏武所创。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又蕴含一定的人生哲理,其内容或讲典故、或颂功德,人物上至帝王将相、英雄贤明,下至孝子贤孙、才子佳人,寓隐惩恶扬善,喻时劝世,故名“贤孝”。从事贤孝演唱的职业艺人多为盲人,其中又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便自幼拜师学艺,学成后便走街串巷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凉州贤孝演唱形式也很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由一人完成,多于一人的方式偶尔有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在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在2005年3月26日也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其中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详细的界定。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和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经济价值的依附性,文化价值的潜藏性,存在状态的稀缺性和区域特色的排他性。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可以说,全球化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文化地缘疆界的模糊。加上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将传统文化庸俗化、低级趣味化和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徐嵩龄指出,原真性是现代遗产保护科学的灵魂、基本观念和准则。由于非遗的存在形态具有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最终便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地方风情,只有在本地域文化土壤的孕育下才能显示出其生机和活力。这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特色经济的融合提供了先天条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现代市场中进行政府引导开发式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很好的结合,使其在经济价值的开发中实现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命,拓宽其发展空间。

就凉州贤孝的开发与保护而言,可以开办地区文化旅游刊物,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制作播映文化旅游栏目,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在全国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开展凉州贤孝说唱艺术比赛,寻找潜在传承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断层,使其摆脱濒临灭绝的窘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演唱,凉州贤孝需要借助市场这个最有力的推广载体与传播空间来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而打造地区特色文化。

凉州贤孝经济价值的开发,可以借鉴以下几种省内外成功的做法:第一,借鉴一些地方举办文化节的形式,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第二,开展跨市甚至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会,附以现场表演及比赛,设计符合特色的吉祥物,开展宣传,提高知名度;第三,结合本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韵味,在当地开办凉州贤孝主题馆。民众、游客可以亲身体会,也可拜师学艺。

凉州贤孝经济价值的开发,需要比较规范的绩效评价机制。对积极开发保护且效果良好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奖励,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保护不力的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另外,对传承人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多组织开展下乡巡演活动,扩大其影响面和受益面。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发挥文化本位优势,拓展文化资源范围。经济发展的过程证明人类终将进入“文化牵引经济”的文化大兴盛时代,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对社会物质实践的抽象、间接的作用将逐步转变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对凉州贤孝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机制,能够拓展其影响范围。在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武威地区有文化本位的优势,可以在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变过程中,结合市场开发,进一步提高凉州贤孝的知名度和经济价值。

其二,有利于挖掘文化资源特色,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区域内由特定的群体或个人拥有的。凉州贤孝的主要生存土壤就是凉州城乡,只有用地道的武威方言演唱出来才能展现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要抓住其具有区域特色这一优势,发挥要素禀赋作用,使之向商品化、资本化转变。让贤孝艺术有效的融入武威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借以打造文化品牌和凉州新的文化城市名片。

其三,有利于发现文化资源亮点,形成文化产业经济。武威地区虽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景观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开发利用始终停留在只注意旅游的物质层面,而没有借以突出本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亮点,形成文化产业园区,更没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良性互动。

立足于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经济在国内外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河北平泉县凭借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续建立起一系列文化工业园区,形成了35个总投资85.5亿元的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项目。再如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通过昆曲和旅游完美结合,打造了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国外如希腊也特别重视,通过商业化和旅游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通过相关文化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和商业炒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重视不够,群众保护意识不强

调查数据显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损害的原因调查中,主要原因是群众保护意识不强,占39.02%,其次是新型潮流文化的冲击,占34.15%,政府保护力度不够占18.70%,其他占8.31%。由此得知,我国普通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只停留在民间部分群众的个人爱好,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只是在文化领域,对其经济价值缺乏到位的认识。

凉州贤孝的保护与利用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政府不断呼吁鼓励保护传承与开发,将一批老艺人评定为省级、市级文化传承人,但除部分艺人和爱好者有浓厚的兴趣之外,大多数民众只是当作消遣娱乐的业余活动,从而导致开发力量不够、开发效果不佳的状态。有学者表示,“不少依然鲜活于当下的文化形式,之所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关键原因不在于没有得到保护和珍藏,而在于没有使其在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得到必要的发展”。

(二)政府支持力度较小,传承、保护机制不健全

调查资料显示,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中,资金缺乏因素占16.12%,认识程度不高因素占15.64%,缺乏有效保护机制、传承老龄化无继承人因素均占14.69%,这说明凉州贤孝在保护利用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着缺乏专项资金和缺乏有效传承保护机制的双重困难。地方政府虽加强了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表现在其保护投资仅是对老艺人的生活补助,而没有确立专项资金,也没有组织专门的学习与培训。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继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各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在调查中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有77%的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很有必要,只有19%的人认为立法没有必要,4%的人认为立不立法无所谓。因此,从民众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缺乏充分的法律支持。武威市针对凉州贤孝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这势必会影响到凉州贤孝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缺少科学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各地政策的人事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往往可能造成盲目开发,甚至不考虑其地域的特色性和原真性,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一般的市场要素考虑其增值,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其经济价值。凉州贤孝的开发保护缺少科学的规划,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其经济价值的利用仅停留在录制唱片、录像等低层次的市场运作,而尚未将贤孝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使其与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因此凉州贤孝的保护效果甚微。调查数据显示,56%的人认为近几年凉州贤孝保护效果一般。因此必须加强凉州贤孝传承和开发的科学规划。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大众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要以政府为主导、民众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即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满足民众各种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民众深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调动民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凉州贤孝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仅仅靠武威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专项基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以充分的资金支持。进而从多方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工作,比如加强宣传工作、创办专门的培训机构、对自主学习和教授老艺人给予资金扶持、支持各种组织表演活动等。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有效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地方政府也应当顺应趋势,积极修订出相关法规和条例,以保证凉州贤孝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在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规范下进行。

(三)坚持市场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域性,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凉州贤孝的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本位优势,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在确保其良性发展与传承的同时挖掘其经济价值潜能。比如通过主题茶馆或咖啡馆、吉祥物纪念品等多种形式,把凉州贤孝打造成一个重点文化产业品牌,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武威地区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科学规划,实现与旅游良性互动

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良好运行,在规划时要注重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和发展性。要一切从武威地区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整合,确保在保护中继承,在保护中开发,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并努力使凉州贤孝在市场化的发展中不断有鲜活的血液注入。

有学者指出,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本质上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它具有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凉州地区有丰富的旅游景观,所以应当通过科学的规划,实现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完美结合。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双赢,必须尊重、保护其特殊性即原真性,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努力实现凉州贤孝完整保护的同时,要敢于树立市场化发展的思路,科学合理的通过市场化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将文化特色转化成区域经济优势,打造优势文化品牌,实现其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青松,钱雪峰.多措并举保护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2).

[2]伍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初探——以宁波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4).

[3]王秀梅.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4]廖明君,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J].民族艺术,2007,(1).

[5]高寿福.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之我鉴[J].延边党校学报,2008,(6).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10-17.

上一篇:哲学名言哲理句子下一篇:月考学校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