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2024-05-20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共8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省保护中心 朱林飞 大家好!2009年8月17日至21日,我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培训班”,现就参加学习班的体会,并结合我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辅助材料的制作,主要是申报录像片的制作和申报项目照片的要求谈一点个人的想法,谈得不对的地方和不妥之处,望我们来自全省一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同行们批评指正。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文化部要求各省市要9月30日之前报国家中心。国家中心将进行初审,并于10月底以前将初审不合格的项目返回各省市,要求申报单位对项目进行修改再报参加评审,如参评名录项目不合格的下一次没有申报资格。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包括:申报录像片、申报项目照片,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证明材料和授权书以及申报材料总目录等部分组成。

大家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其辅助材料主要是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具体说明和证明的材料。项目申报书是名录项目的主体,专家是通过项目申报书来评判一个名录项目的价值,并来确定一个名录项目是否能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做好名录项目申报书是基础。做好了名录项目申报书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的辅助材料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申报录像片。

一、我省第二批省级名录申报片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的第二批省级名录申报片较第一批比较有很大的进步,大部分申报片的图像比第一批清晰,大部分都能按要求制作申报片。但是,由于时间紧、缺乏摄像方面的专业人员,加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没有完全到位,对项目的理解以及对项目的把握尺度不准,难免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之处。主要是:

1、普遍存在时间过长,没有抓住项目的重点。顾此失彼,片长压不下来。

2、相当一部分申报片中的质量不高,简单粗糙。

有的项目没有专门拍片子,就是原来演出的片子,不清晰。这种没有活态的传承。

3、有的项目进行拷贝。有一个县有四个项目,片头片尾是一样的。片头:介绍当地的情况,拍成了风光片。片尾:是县领导讲话。

这样一来这个片子不是申报片,成当地电视台能播放专题片子,这样的项目申报片肯定是通不过的。

我记得省中心吴志坚老师在2007年全省群众艺术馆馆长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上讲课时就指出我省第一批省级名录申报片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1、对项目细部特征、制作过程等微观信息的拍摄。(参看《武汉木雕船》、《天门糖塑头部制作》)

2、申报片背景音乐(参看《伯牙子期传说》、《建始喜花鼓》)

3、评价性解说词(参看《武汉剪纸》)

4、申报片片头制作(参看《鄂州牌子锣》)

5、申报片由于拍摄、制作等技术问题未很好按照规格落实,导致申报片成为“废片”。(参看《通山李闯王传说》、《通山山歌》、《五虾闹年》)

6、申报片中分析性话语中的问题(例如:啰啰咚中关于音乐本体分析的语词过于夸张,并且不符合民间音乐本体分析的要求,没有按照适当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

造成这些遗憾与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偏差,要把非遗的有关文件学习透彻,有的将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混淆,有的只强调濒危与民间,忽略了典型性、代表性的其他表现形式。另外,由于我们缺乏专业的摄像及后期制作人员所导致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片的具体要求:

今年文化部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申报录像片的要求是:

(一)申报录像片

1、技术要求: 制式:DVD格式。长度:5-10分钟。文件类型:应是专为申报书制作的原版录像,而不是任何现成的录像资料(如风光旅游宣传片之类)。

画外音及字幕:配有普通话解说词,并配以汉文字幕。

录像片制作:摄制、编辑要保证质量,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变焦、距离过近或过远,摄制、剪辑技术过差,音量饱和等。

2、录像片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1-3分钟)

概括说明申报项目的显著特征,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第二部分:杰出价值(2-3分钟)

阐释申报项目对相关区域和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以及申报理由。

第三部分:濒危状况(1-2分钟)说明申报项目的濒危状况及其原因。第四部分:保护计划(1-2分钟)

简明扼要地展示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

总的要求:录像片是最直观、信息量最大,特别是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类;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以5-7分钟为好。要在有限时间内把项目最关键的内容与环节、最重要的特征与价值介绍清楚并达到技术要求。注意刻录质量。有的刻录质量太差,放不出来,没有办法审看,有的音量太小,长度超时,专家讲话、领导讲话太多。要把项目本体最精采的内容展现出来。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将具有人文价值的、核心的、记忆的东西、主要传承人掌握的技艺展现出来,让这些展现出来的主体能打动人,少来虚的,多来实在的。注意项目的文化空间,有的项目特别是民俗项目,注意拍摄的季节。

(二)对申报录像片的制作

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共10大类。

在制作申报片时,类别与类别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应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项目来进行具体操作。下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类别进行简单的分述,以便我们掌握他们各个类别的特点供大家在制作申报片时参考。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主要是靠口传心授而世代传承,这是民间文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在做民间文学申报片时,要注意全面性、代表性和真实性。要注意民间文学在民间流传的状况以及传说和故事,有多少传承人。在做申报片中,注意传承人与听众的互动关系,要把传说与故事的历史状况记录下来。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即民间音乐。主要指由各民族人民所创造、流传在民间的、未经专业音乐工作者加工的各种音乐品种。既包括如声乐、器物等有形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传承人的审美观、实践观、价值观等无形的精神因素。在做申报片时,要忠实记录民间音乐演唱或演奏的原始面貌,以及有关当事人的解说,其中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等。传统舞蹈:传统舞蹈即民间舞蹈。他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原则要有悠久的历史,至今还能活态的传承,表演形态要有比较强的典范性,要有文化艺术价值,做申报片时,该项目要有一段有特点的比较完整的舞蹈呈现出来。

传统戏剧:戏剧是我国各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反映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审美品格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牟艺术风格。在做传统戏剧申报片时,注意该项目的特点和风格,包括唱、念、做、打及声腔的特点和各种表演特技。

曲艺: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的“说唱”的表演艺术,品种繁多。丰富多彩的曲艺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传流深厚、流布广泛、价值独特。不仅是各族民众十分重要的精神生活养料,而且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特殊传承载体。曲艺申报片的制作、项目的特点及传承人的表演,以及使用的道具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游艺是指流传于各民族大众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传统体育与竞技是活跃在各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技巧的比赛活动。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在民间生活习俗中,五花八门,样式繁多,许多游戏规则和竞赛规则也都十分复杂多样,因而它们的分类也较为困难。一般分为民间游戏、传统体育与竞技。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适应生活的需要和审美要求,运用集体的智慧,以手工的方式就地取材生产制造的具有观赏价值的适用工艺品。不要把与领导人的合影照片等用上去。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间美术,由于社会风尚、历史环境、地理位置、审美观点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并有着明显的地域域和相应的传承性。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劳动人民生活有多么广泛,民间美术的范围就有多么广泛,它遍布人们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令其它文学艺术无可比拟。做申报片时,要体现传承人自己水平,有影响的艺术作品。

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指手工业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在制作申报片时,对该技艺所用的原材料、工艺流程、技法、工具、设备,对传承人的访谈。对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在制作作品时的一些细部特征都应反映出来。

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医药蕴含了中华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在其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有的认知思想、诊疗方法、用药技术等,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度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

中国传统医药的存在与发展形态多种多样,中医学以及部分民族医药因其较早地形成了系统理论与技术,脱离了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人们通过读书、师承学习即可掌握。但尚有一部分在民间流传的经验与技术,以口述的方式世代传承。传统医药的生存陷入被质疑、验证、萎缩的困境。掌握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思维方法者日见稀少,中医传统诊疗方法与技术日益淡化,中药传统炮制技术面临流失的危险,现代化制剂正在取代传统制剂方法,特别是民间、民族医药的传承,面临濒危的境地。传统医药是我们比较少的一个项目,希望各地在以后的申报过程中,将通过普查所掌握的一些有绝技的传统医药以及传承人进行挖掘、申报。

民俗:民俗是指民众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模式),它的特性概括地说具有历史性(历史性又包括传承性、稳定性、变异性)。具有民族性,具有地方性,具有流动性,要有真实、活态的民俗内容和特点。在制作民俗申报片时,注意拍摄的季节,因民俗活动往往场景比较宏大,拍摄时注意画面的完整及美感,应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画面。做好申报片,首先要做好申报文本,申报文本是做好申报片的基础和依据。申报片是申报文本的延伸和形象化的体现。申报文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申报片质量的优劣。可以说申报文本做好了,申报片成功了一大半。要注意申报片要用说明式的方式,以形象化的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展现出来。要去掉学术化、历史化、政府化、宏大化,要使做出来的申报片具有本真性。不然,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申报片就不符合要求。

三、申报项目照片

500万像素以上6吋数码照片10张(附文字说明、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其未经压缩的电子版本)。

要体现该项目特点符合要求的照片。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有项目简介是要对外公布的,再就是照片也是要对外进行公布和宣传的,项目简介和照片是要出图录用的。所以要求要注明照片的文字说明、场地说明、摄影者、板权所有者的姓名。

照片应注意构图、注意图片质量。千万注意照片要每张单独存电子文本,不要压缩在一张A4纸那么大的一张纸上。

四、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

(一)分布图及其他图表;

(二)附有底片或幻灯片的照片(统一编号,并附文字说明及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

(三)CDVCDDVD等格式的音频、视频资料,数字化文件;

(四)历史文献、书面资料等;

(五)其它资料。

五、证明材料和授权书

(一)相关区域、群体或传承人同意申报该项目的书面授权证明;

(二)保护单位应出具一份同意无偿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的授权书。

六、申报材料总目录

包括申报报告、申报书、辅助资料和证明材料等,标明编号、文件名称、介质类型、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相关信息。做好辅助材料的要求(样本讲解)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的要求,由于本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文本和申报片制作理解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我们可以在会后进行不断地探讨。不到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2

关键词:申遗,丝绸之路,媒体责任

在人类生存繁衍的几千年乃至上万年间,创造了无语伦比的有形和无形财富。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当今世界进入飞速发展的21世纪,“文化”,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如影相随。文化的承载是人,一种文化的倡导与沉淀,当以人的意识为拓展,以事物的根本为前提,相交而各立,相容而共鸣,从而孕育出文化的意识和生命,从而体现出人的精神与文明。随着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沉淀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绽放绚丽光芒的“文化”载体——大到一座城池,小到一种手势,开始受到当代社会的关注、追溯、保护和传承。

作为全世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世界文化遗产,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现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谁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目录,谁就拥有了一份沉甸甸的烫金名片,拥有了用具体经济指标无法衡量的发展潜力,拥有了无可替代而又坚实的竞争实力。

固原作为一座享誉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从两千多年前的大原、高平、萧关、原州,走到今天的固原市;从公元前114年建城,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到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省域副中心城市,“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这是历史和时间给予固原最丰厚的馈赠。

当固原成为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成为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黄城市,成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时,当固原迈着稳健的步伐奋力前行之时,那些尘封在历史记忆中的文化遗迹、城池遗址、自然遗存,渐渐的被拂去尘埃,绽放出闪烁着历史和文化的耀眼光芒。

2014年6月22日,当与固原的须弥山石窟基本始建于同一个时期的甘肃省麦积山石窟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世界文化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固原也开始无比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先人和时间遗留下来的众多自然遗迹中,也有一个能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在固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条漫长而艰辛的旅途中,作为当地媒体工作者,作为此项工作的固定记者之一,笔者本着一名有着十几年基层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一直在思索这样个问题:媒体应该发挥哪些作用,才能助申遗一臂之力,也是本篇论文的中心所在。

1 媒体要成为客观真实的记录者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城市有着十分的意义。以麦积山石窟“申遗”成功为例,从2014年6月份申报成功之后,经媒体将此消息广泛发布之后,“十一”黄金周时麦积山石窟的游客数量就是往年的3倍,以前麦积山石窟是为游客少而发愁,现在为游客多、接待能力弱而发愁。不仅如此,申遗的成功,无论是今后的保护级别、经费支持,研究项目还是开办论坛、举办活动,都将有一个更高的层次。

“世界文化遗产”,就是要以世界的眼光、世界的水平、世界的要求发掘、保护。因此,在“申遗”过程中,媒体要负责任、尽可能全面而真实的记录所申报的“文化遗产”的历史变革、文化艺术成就、现状现貌以及挖掘保护情况。既要追溯时间,和历史对话,又要探寻过程,与现在交流。不仅如此,对于“申遗”之路上每一个重大的进展、相关工作人员的辛勤与付出,更要见证,要记录。这种记录不是流水账的日记,而是在见证记录的同时,发现闪光点和动人之处,运用媒体的手法真实表现,已达到“记录历史”的高度。

2 媒体要成为记录历史的宣传者

“申遗”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个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意味着这个文化遗产拥有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那么,对于正在奋力前行的固原市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无论是完善机构、编制规划、建档立卡,还是文物保护、系统监测、环境整治,以及展馆改进、资金投入,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会认真严谨。因此,媒体在跟进报道过程中,要把这项庞大、系统工程中的具体工作,尽可能全方位的展示。既要有统筹规划的决策者,也要有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既要展示申遗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型活动,又要刻画在这项耗费了几代文化工作者心血的工作中,遗产地的变化、发展和面临的机遇。

“申遗”的成功、群众的广泛参与必不可少。而文化遗产、自然遗存大多位于山野乡村,现在大多成为旅游景点,人们知道的少,去的也少。那么,为了让人们详尽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变革、保护意义,特别是“申遗”工作的重要作用、进展情况,就需要媒体发挥宣传作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运用新闻、专题、活动、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让人们了解、熟知、掌握并参与到申遗这项工作者。毕竟,申遗工作既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喜事。因此,在申遗之路上,媒体责无旁贷的担当起了“宣传者”的重要角色。

3 媒体要成为宣传造势的倡导者、发动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佐证材料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29-0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98年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公告活动,2001年公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10月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保护工程也在各国声势浩大的展开[1]。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于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履职尽责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工作,2006年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按照文化部统一部署,各省市也积极开展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工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领导十分重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整合学校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音乐、民间美术、民族体育、科学技术史等相关专业人员共同组建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8年5月正式成为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作站。自中心成立后,先后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项目保护单位,组织申报“科尔沁潮尔史诗”“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蒙古象棋木雕制作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科尔沁潮尔史诗”、“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蒙古象棋木雕制作技艺”被评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近年来,中心成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申报、评审等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中,申报书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本文试图就申报书撰写中佐证材料的问题谈一些个人认识,以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微薄之力。佐证材料是申报书中的关键内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要求出发,充分论证该项目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标准,所以是决定项目能否通过的重要保证。我们只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入手,在申报书中就申报项目进行佐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2]有关学者已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条件做出科学、细致的说明。如从传承主体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杰出传承人为依托,没有杰出传承人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时限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悠久历史,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形态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活态的原汁原味的传承为基本特征,非活态的、原汁原味的传承项目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品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没有重要价值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当地的地域标志性文化,必须具有普世价值[3]。

为了地方基层单位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条件,正确有效的撰写申报书,尽量使申报项目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条件,我们一般希望申报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证:(1)各族人民世代相承;(2)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3)项目的价值和影响。

一、世代相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赖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环境而存在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要保护其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传承”[4]。由此可见,“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也是评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所谓“世代相承”,一般是指就是该项目的传承时间在百年以上,传承体系明确,各代传承人清楚。如果项目申报书中撰写的传承时间不够,或者传承谱系断裂,都会影响项目的申报。如某年“某某大饼制作技艺”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于1938年开始主营掉炉大饼,传承时间不足百年,明显不符合申报条件,无法通过也在意料之中。当然,这只是特例,绝大多数申报书都能确保传承时间。但是我们注意到为数不少的申报项目,确实拥有足够的传承时间,民族特色也很浓厚。如库伦旗申报的“布鲁”,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肯定通得过。但“布鲁”的申报材料中,在介绍历史渊源时,其佐证材料也只是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之类泛泛的言语,缺乏强有力的证据。下一步项目经自治区推荐得以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在区外专家对相关项目不了解的情况下,单凭这些空洞的介绍显然不足,可能会影响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常可以用出土实物和古籍中的记载来佐证项目的传承时间。如蒙古族的养马术作为传统知识类项目完全可以进行申報。2008年笔者之一曾前往一些盟市调查蒙古族养马术,了解到在通辽科左后旗有人十分擅长养马。蒙古族养马术可以包括养马、相马、疗马、驯马等内容,分开申报自然可以,但将养马术作为传统知识与技能进行整体申报,效果更好。当然,作为马上民族,养马术的传承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完全可以加入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作为佐证材料,不但有助利于申报,更有利于将来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据笔者所知,距离科左后旗最近的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文办公室就藏有6卷《马经全书》,另外在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分别藏有《十二技能俱全三种骏马及其他诸骏马的特征》、《马头明王相马经》、《相马三十六鉴》、《相马宝鬘治疗法明鉴中药名录》等相关古籍,若能对其进行研究,并与田野调查中所得资料相比对,互为参照加入项目申报书中,这些内容定会为申报增色不少。

nlc202309031016

另外,科尔沁地区拟将科尔沁土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眼下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极为重要。语言的实物佐证很难找到,或许能从地方书籍中查询一些资料,所以田野调查就极为重要了。然而语言的调查与研究是一项科学性要求很高,有很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研究方法。现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刚刚起步,尚未顾及或者说难以承担民族语言以及各地方言土语的普查评审工程,所以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保护范围也仅限于口头文学。

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则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民间自发形成、延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申报材料不但要体现该项目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更注意阐述项目本身为群众在生产、生活所提供的便利,如勒勒车制作工艺的产生,方便了游牧民族进行迁移;蒙古族由于经常骑马,常会产生骨折,于是催生出与之相应的蒙古正骨术等等,更可以提出该项目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及审美品位。

同时,申报书中要注意该项目并非是在个人号召或政府指令下举办的有违群众心愿的形式化活动,而传承人也不必特意以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为对象。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或弘扬过程中,确实存在发挥过重要组织、领导及协调作用的行政官员,以及热心学习传统文化、号召社会关注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但如果这些人本身与传统艺人、匠人不具有正式师承关系或水平尚无法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标准,是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条件的。

所以在撰写申报书之前,一定要深入项目传承地进行客观实在的田野调查工作,发现最具代表性的项目,真实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切不可不愿意下苦工夫做实地调查,以仅凭借自己的想象,或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趣味、或按照当前的政治口径和政策要求乱改乱编,随意拔高项目的思想性、艺术性[5]。只有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作为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撰写的项目申报书才能内容翔实而又具有说服力。

现实生活中,传统表现艺术、体育竞技项目确实多有既符合传承人条件,又身为政府官员的人,在申报书中只需统一以传承人身份标注,尽量避开官员、学者身份,以显示申报项目的群众性,因为这些虚衔确实与项目以及项目的传承没有必然联系。虽然不是传承人申报,但传承人担负着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切不可轻视。明确并且保护传承人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得强调传习人的培养。通过传承人的传授,传习人学习、接受、掌握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该项目。[6]这些内容均为民间自发形成、延续的,不能全靠政府行政手段或者自己杜撰。

而文化表现形式,则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不是单一的物,如建筑、乐器,也不是单一的人,如表演者、制作者,而是将物与人紧密连接在一体,构成完整而稳定的文化行为系统。例如通辽申报的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马具是物,肯定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艺人当然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马具的制作技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另一方面,文化表现形式也不易进行人为的分裂,这点在地区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很典型。

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但过去的蒙古族部落多在现今已被人为分割的行政区划及边缘地带,如传统的科尔沁地区就包括在现今通辽、兴安盟和赤峰三个市级行政区划内。因此,具有同样文化表现形式的项目可以以民族分布的人文地理的范围为基础,同一民族、部落的相邻市、县进行联合申报。一些盟市申报的项目已经进入自治区或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盟市如果存有类似的项目,也可以进行申报,如果新申报的项目价值没有先行申报的项目价值高,可以进入扩展项目;但如果后者价值更高,更具有代表性,则可以评为同档次或取代前者而成为该项目的代表作。这就要求后者申报书的佐证材料丰富有说服力,而评审专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形下,一定会做出合理的决定。如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申报勒勒车制作技艺获批,2008年笔者前往通辽调研,扎鲁特旗也有勒勒车制作工艺,完全可以继续申报。阿尔昆都勒苏木的蒙古包制作技艺也可以申报。

三、价值和影响

申报语言、礼仪、节庆类项目,要求这些项目代表一种活态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功能,本身就有其价值和影响。若申报项目属于传统表现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则需要在申报材料中体现出项目本身的绝活、绝技。我们以传统技艺为例,来看如何将此类项目的价值论述清楚。

手工艺品中所蕴含的绝技是成品的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所以将制作技艺完整(但不是全部)的展现出来,是此类项目通过评审的关键。全区各地起先普遍以音乐、舞蹈等传统认识上的文化项目进行申报,而忽略了传统技艺类项目的申报。最近认识到手艺也是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以各地申报传统技艺类项目数明显增多,当然,其中肯定有企业商业利益的驱使[7]。但并不是什么东西后面加上“制作技艺”,就符合条件的。通辽申报有两个传统技艺类项目申报多次,但总是未得通过,原因就在于制作技艺没有达到评审要求,当然,项目本身是否达到要求,可以再讨论。

进行评审时特别关注两点,一是项目中所列手工艺品是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如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勒勒车制作技艺”传承人评审中,某人将制作小型工艺品勒勒车的照片添加到申报书中,画蛇添足,显然制作工艺品与真实的勒勒车大不相同,能够制作传统勒勒车的工匠不一定能制作工艺品的勒勒车,而能够制作工艺品勒勒车的艺人未必制作得了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勒勒车,二者没有对价关系的。二是现在的技艺是否是传统技艺的延续,如果有明确的传承体系,比较容易判断,但是据称是传统工艺的复原,则着实不好评断,一般主要以是否使用现代的化工材料、是否使用现代的机器生产,成品外形、性能特征能否与现存历史实物相符合为评判标准。

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工艺失传,大部分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牧民生活向现代化变迁所导致,从失传时间上来看其实并不长,一些老手艺人或许还保留有这种工艺,只不过这些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不用了,所以他们也就不制作,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也是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还有些老人即使不知道完整的制作工艺,但知晓其中的某一部分,经过有心人大规模的调查、寻访,逐渐将失传的工艺进行还原。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去蒙古国进行调研,那里蒙古族某些传统工艺保留的情况比较好,内外蒙在一些项目上完全可以互相补充。这种传统技艺的复原工作,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具真的恢复了这种技艺,其作品如果達到古代作品的水准,并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复原的技艺当然可以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今年申报的“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就属此例。内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在解放之后一段时间内还是存在的,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国内大力推广玻璃钢弓,角弓逐渐淡出。项目传承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遍访内蒙呼伦贝尔、赤峰、阿拉善、锡林郭勒等盟市,从老艺人口中逐渐还原角弓制作技艺,并前往外蒙寻求弓箭专家、著名制弓艺人的帮助。除了进行田野调查,他还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清代蒙古文古籍《射箭要诀》、《宝常聚之破窗射箭经》,从中找寻传统角弓制作技艺的线索,终于复原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他使用的原材料和大部分的工具都没有现代化用具的痕迹,制作出的角弓完全能和历史实物相对应,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哈尔滨等地民俗、民族体育、传统工艺、技术史等学科专家的称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后也肯定了这项复原工作。制弓技艺也最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nlc202309031016

但如果项目名义上称古代的技艺的复原,却无法将复原工作清楚完整的“复原”出来,甚至实际操作中使用的是现代技艺,这就很难通过评审。这些项目无论在名称之前冠以何种“贡品”“宫廷”“王府”“御膳”等字样,终究不能算是传统工艺而被列入保护对象。

除了复原技艺外,我区大部分是民族类传统技艺的申报,这些项目在本民族间广为流传,传承谱系很容易弄清楚,但是如果缺乏“技艺出众”的论证,普遍性太强,不具有典型性,尤其在传承人评审中,更需加强传承人技艺出众的佐证材料。一般来说,传承人技艺的获奖证书,编著的教材书籍,平面、声像媒体对传承人技艺所做的宣传报道,专家学者以及研究人员对该项技艺调查后的调查报告、论文等科研成果或者是传承人为传承、提高技艺所做的文字性记载与实物标本,上述材料都是极好的佐证材料。如在“某某蒙古族缝纫技艺”传承人的申报中,申报书A不仅将制作服饰的技艺详细描述,而且特别提到传承人将传统手工缝纫制作技艺用文字记录下来,编著出版物。申报书B则仅仅写到传承人师从母亲学习缝纫技艺,技艺特点没有交代。自然A较B好。其他奖励、称号等佐证材料亦如此类,不再赘述。

此外,申报书要极力反映出申报项目的最大价值。有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活动包含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各遗产间具有明显的无法割舍的文化联系,不建议分列申报,最好是协调各方资源,将众多分散的项目合为整体,用“文化空间”的名义进行申报,以突出项目的最大价值[8]。

四、结语

申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申报书一定要以真实性、整体性为原则,充分挖掘材料,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当然,在撰写申报书时,行文一定要流畅,要把阅读对象想象成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未直接接触过或者不十分熟悉的人,进行清晰说明和介绍遗产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另外,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项目申报专题片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申报书实际上是专题片的脚本,更不能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文字向图像的转化的个案解读以及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参见相关论文[9]。

当然,在评审过程中,也不是只看申报书而下决定,还需听取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学术方面有研究的文化学者、民俗学家、民族艺术家以及当地的老艺人的意见,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防止主观臆断,坚持以积极的、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工作。

我们将某一文化表现形式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抢救、保存、保护和振兴该项目,以利于弘扬民族、地域文化。我们应该始终怀有“申报是手段,保护才是真正目的”的申报意识。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11.

[2]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2.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13.

[4]甘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靠“传承”[N].新京报·文化副刊,2005-07-06.

[5]刘锡诚.论新一次民间文学的普查、申报与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2):7-14.

[6]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4-123.

[7]董杰.“鴻茅药酒事件”及其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8-21.

[8]苑利,顾军.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普查申报以及开发活用[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4):63-71.

[9]朱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录像制作解析——以“陈李济中药文化”项目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0-22.

[责任编辑: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4

第一项 浠水哦呵腔(蕲水腔)

“哦呵腔”来自浠水人的“打哦呵”。

自古,浠水人在生产劳动中为了鼓劲打气,突破了无法表现这种高亢情绪的平直的浠水方言语调,他们将脖子伸长,声带缩紧,用假声突然吼出一串顿挫的长音,这就是“打哦火”。哦火调就是打哦火声调的延伸,哦火调加进叙事元素后,渐渐演化成“合歌舞演故事”的“哦呵腔”。浠水哦呵腔向来是只有锣鼓伴奏,演员有男无女,比较原生态,后来加进器乐伴奏和女演员后就发展成了东路子花鼓戏。

《湖北戏曲概览》中写道:“东路花鼓戏形成于浠水、罗田、英山、麻城等地,后复流传至黄冈、红安、黄石、大治、鄂城等地。浠水始终称哦呵腔„哦呵腔在省内向西流传又演变出一些剧种。大鄂西北的郧阳一带化成八岔,并远播陕西商洛地区;在襄阳一带化成桃腔,太平天国失败后,随应山、随州等地移民传到皖南,当地称之为淘腔”。浠水哦火腔传到外地区被称为“蕲水腔”,因为浠水县原来叫蕲水县。

沔阳花鼓戏主腔之一“蕲水腔”,它的源头就是浠水哦呵腔。哦呵腔怎样影响到了沔阳呢?常言道:“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江汉平原常年闹水灾,当地艺人随着逃荒人流来到鄂东北,将《喻老四》、《菜刀记》等戏,从蕲水一带连戏带腔学了回去。带回去的“蕲水腔”与浠水哦呵腔的区别主要是它用沔阳方言而不是用浠水话演唱罢了。荆州花鼓戏至今还沿用“蕲水腔”名。

其实,受到浠水哦呵腔影响的远远不止以上所说的几个地区。我省著名戏曲音乐理论家刘正维教授认为:“打锣腔腔系流向鄂、豫南、皖中南、湖南东半部、江西北半部、浙西与闽西北八省。中心则在鄂东北。„„打锣腔系分五条主要支系:罗罗腔支系与蕲水腔支系,流行最广,影响最深,它们构成打锣腔腔系的主干。”

哦呵腔为什么能流传这么广呢。大致上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哦呵腔行腔中的十度大跳,真声突变假声的演唱特色再加上一唱众和的帮腔,这是其它所有地方剧种所不能同时具备的独特之处。由于它高亢激越,表现力强的特点往往能补充其它地方剧种声腔的不足,所以极易被外地剧种所借用。二是鄂东文人历来喜欢根据本地发生的奇闻逸事编成戏文演出,如《杨二女起解》、《赶会》、《蔡鸣凤辞店》等,外地人来学这些戏的同时将唱腔也一并学走,拿回去与本地的方言语音结合后化成本剧种的腔体。这种情况在戏曲音乐流变过程中被称为“错用乡语”和“移步不换形”。

“哦呵腔”的起源至少是宋代晚期。宋代诗人苏东坡谪居黄州时写的《笔记志林》就载有“吾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居讴歌,其词故不可解,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婉啭其声,往返高下,如鸡鸣尔,”唱“哦火调”时的形象和声音特点近似公鸡伸长脖子打鸣。

“哦呵腔”随着清代后期花部的兴起而兴盛起来,这种兴盛的势头一直保持到五十年代,解放前后,活跃在浠水城乡的哦火腔戏班有数十余个,代表性的演员有刘花亭、龙家

一、李保清等。时人赞誉他们有三句话“看了刘花亭,回去摸不到门。看了龙家一,回去摸不到壁;看了李保青,回去点不到灯”可见哦呵腔在当时的民众心目中是何等的魅力。

代表剧目有:三宝记(也叫紫金杯)、菜刀记、荞麦记、苏文表借衣、梁祝姻缘、送香茶、杨二女起解等。

五十年代以后由于浠水艺人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将器乐伴奏和女演员加入其中,所以一度停步不前,时有时无。

文革中,浠水剧团用哦呵腔移植了样板戏“沙家浜”,还演唱了创作的大型剧目“云岭卡”和小戏“拔签”。一改原剧种无器乐伴奏和演员有男无女的局限,加进了器乐伴奏和女演员表演。

我县吴世华老人对哦呵腔的演唱特色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写成了专著,得到了省音协专家的支持和肯定。

现在能唱原汁原味的哦呵腔艺人所剩无几,尚存人世的艺人也年事已高,朝不保夕。因此哦呵腔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十分紧迫,它的立项工作推迟一年,就会损失一年。抢救这个影响遍及八省多个地方剧种的浠水哦呵火腔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抢救和保护浠水哦呵腔的工作主要是:对现存哦呵腔老艺人进行录音录像,收集其剧目,并组织他们对浠水业余剧团中青演员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恢复几个哦呵腔代表剧目的演出。这几个剧目初定为由当地真实事件编写的民间戏曲《杨二女起解》、《菜刀记》。同时编辑一套反映哦呵腔音乐和代表剧目的专著和音像资料。

第二项

浠水巴河天狮子

全世界的狮子都是在地上舞,唯独浠水巴河的天狮子在天上舞。

一般的狮舞,是两人穿着狮衣,或抢绣球、或上高桌、或爬天梯,而巴河的天狮是金铂彩纸扎成,用两根竹竿支起,由一个人举起来玩耍。每到隹节来临或重大祭祀盛典,巴河青壮男子从家里拿出已经扎好的天狮,成群结队地集聚在一起,随着锣鼓喧天的节奏,举着天狮,上下翻飞,左右穿插,蔚为壮观。传说巴河这种独特的天狮舞与他们的祖庭武落钟离山和始祖廪君极有渊源。

武落钟离山位于长阳龙舟坪西南30公里处,据史载为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发祥地,相传是巴人祖先廪君诞生地及掷剑称王处。这里巴人遗迹犹存,山上有赤穴、黑穴、向王庙、德济亭、石神台、盔头岩、天狮洞等祭祖景点。因此,武落钟离山被视为湘鄂川黔土家人寻根祭祖的圣山。天狮洞,洞口雄踞一头水浆石凝成的巨狮,清泉从狮胯下飞泻而出,蒸腾着缕缕白气,好似天狮一般。三千多年前,巴族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传说这头天狮就是他的座骑。据《后汉书》记载,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祖先廪君掷剑称王之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三千多年前,巴人的首领廪君就从这里率领他的部落走向四方。山门上有“民族之源”的匾额。

在东汉时期,巴人“五溪蛮”暴动,朝庭镇压下去后,流放七千余口到鄂东巴水等五水地区,也就是我县巴河镇,他们为了纪念先祖,就把这种祭祀大礼上的活动保留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它的来历有还有一种传说是:南宋时期金人犯境,南下占领了巴河镇。岳家军久攻不下,岳飞甚是焦虑。当地渔民献了一计,正月十三这天,是巴河人玩灯的开始之日,巴河镇外来了一支数十人的玩狮子队伍,奇怪的是他们是将狮子用竹竽举在天上玩,金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玩法,于是开了城门出来看个稀奇。这时玩狮人突然抽出竹竽,竹竽顿时变成一根根渔叉,玩狮人杀了守城兵卒,把住城门,岳家军乘势冲进镇中,大获全胜。从此巴河形成了每年玩天狮子的习俗。

近几十年来,巴河天狮子多次参加全市的大型广场活动,还参加了本县的文艺汇演。

现在的问题是,巴河镇能够扎天狮子的手工业艺人大多去世,如果不帮助他们将此项技术传承下去,天狮子则面临失传的危险。

第三项

卫生安息名香

安息卫生香创始于前清康熙初年,祖传秘制,驱秽避疫,曾经中外赛会十四次均得一等奖章,又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展览大会得头等奖,继此復承黎元洪前总统 赠世界第一名香,为各机关团体学校游戏场大戏院、理发店、旅社、浴池、茶楼酒肆以及居家旅行酬情送礼所必需。香味芬芳珍贵之卫生佳品,风行天下,世界弛名如承赐,願请认明宝鼎商标庶不到至误。

安息香的最后一代传人是浠水县城的吴林茂香铺的老板吴正卿,香铺抗日战争中被炸,随后吴正卿过世,由于他没有后人,安息香自此停止生产。一直到1985年,原文化馆老馆长朱泗浜在民间文学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安息香的线索,率当时清泉文化站站长徐文亚三次赴鄂城陈潮铁矿蔡成铎老人家,蔡成铎是吴正卿的外甥,他毫无保留的将安息香的秘方、配方和操作工艺交了出来。在民营企业家何国平的支持下,徐文亚开始手工试制,试制成的第一批香经浠城用过此香的老人识别,认为与原香差距不大。此外,将现有流行的各种卫生香进行比较,参加识别的二十人中有十七人投票安息香。1987年秋,徐文亚带着香参加广交会,他现场点燃安息香,数位东南亚及日本客商被吸引,洽谈后提出了订货要求。由于定货数额巨大,何国平不敢签约。回县后开始计划用机械制作,但机械制作过程中破坏了药物的原始香味,所以中间走了一大段弯路。此间又有人认为徐文亚不务正业,要求他不回文化站就除名,种种原因,使安息香恢复生产的工作停顿。后有本县人高昆,用安息香的秘方制作成“安时卫生香”,虽不及徐文亚制作的安息香正宗,但其香的外型和香味的穿透力都已超过其它的卫生香。

安息香十四次获国内外大奖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头奖,能获此殊荣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在我市乃至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我县文化人后又将它复制成功,现在完整的秘方和制作工艺齐备,而且也可为国家所利用。现在的问题是主要传承人年老多病,如不及时培养新的传承人,此项珍贵的技艺可能永远失传。安息香如能立项成功,可支持徐文亚带着一两个年青传人用手工制作出新的样品。让安息香的技艺和产品一代代保留和利用发展下去。

第四项

鄂东机智人物、儒林怪杰陈细怪的故事

陈仰瞻,浑名细怪,自号痴仙,(1812-1874),出生在浠水和蕲春两县交界的株林镇,为鄂东著名机智传奇人物。幼时家贫,喜好读书。其人文藻盖世,为一代奇才,然而屡试不爽。他素来不事权贵,嬉笑怒骂,与群众相友善,常常讲些诙谐语言以娱大众。他喜抑强扶弱,善诙谐讽世,深得民众喜爱。后太平军开科取士,招纳贤才,他在省试时取得约士第一,授师帅职,为翼王石达开和大将陈玉成幕僚,几为军师。曾为太平天国都府写过著名的“诛绝胡虏开天国;斩尽妖魔定太平”的楹联及著名的《蚁民赋》等文章,太平天国失败后,官府欲问死罪,然而凭借他在老百姓中的良好人缘,传说当时有数千人自发地来到州衙,为其担保豁免其罪,晚年开设“犁耙馆”以教穷苦百姓学童糊口,聊度残年,直到寿终正寝。

浠水和蕲春是陈细怪故事的主要流传地,传播区则波及到安微,江西等部分县市。他的楹联绝对则影响全国,为不少论文和课题所引用。我县能讲陈细怪故事的群众遍地开花,不仅老人能讲,很多中年人,青年人也能讲。

我县常年收集陈细怪故事的有已故农民占成宗、王勇超、还有工人姜文珍,退休干部张少华等。我们目前手头已掌握的陈细怪故事有八万余字,还有大量故事有待继续收集。

我们想在立项后,组织人力在全县进行一次拉网式的采风,将陈细怪的所有故事收集齐全,并且挖掘和培养年纪稍轻至少能讲百余个陈细怪故事的传承人,然后录相制成光碟,作为我县《浠水非遗成果系列》中的一个部分。如果条件成熟,我们还想开展一次全县性的《陈细怪故事会》,在评奖过程中发现传承人才。

第五项

浠水民间戏曲传奇人物蔡鸣凤

蔡鸣凤是清末我县洗马镇太平寨商人,这年因妻子嫌他穷困潦倒而将其冷落,蔡赌气出外来到安微三河镇,因患病住在胡记客店。老板娘柳凤英待她无微不至,两人渐生情愫,后蔡鸣凤心想自己毕竟是有妻室之人,遂告别柳凤英,柳这才知道蔡是有妇之夫,又怨又恋,依依不舍。蔡鸣凤害怕落下骂名,还是辞别了柳凤英。

蔡鸣凤背负着愧疚和三年来生意所赚的钱财,离开三河回家乡。半道上,一名小偷盯上了他,尾随在后。回到自己的家门口,已经是夜里了。他开口叫门,门开之时,从里面跳出一名男子,匆匆欲逃,他上前揪住不放,给那人一刀砍着颈项,倒地死了。男子杀他之后,丢下凶器,逃走不见。

他岳丈朱茂卿听说他回来的讯息,前来探望,黑夜之中,认不清路,给他的尸首绊倒,爬起来时,又摸到那柄沾血的刀。朱茂卿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要细看,更夫凑巧路过,发现这幕惨剧,即刻将他扭送归案。

朱茂卿无端卷入这一冤案,其实他知女儿朱莲在未嫁前便和肉铺的后生陈大雷相好,只是他不喜欢陈大雷,便逼着女儿嫁给蔡鸣凤,本以为她嫁鸡随鸡,斩断情丝认了命,却不料蔡鸣凤性子软弱,见她整日里冷冰冰的,一气之下出外做生意,三年不曾回来,更给陈大雷和朱莲提供了机会。而做为凶器的那柄刀,本是他代女儿打来切菜用的,铁匠不明所以,刻上了他的姓氏“朱”字,竟坐实了他谋杀亲婿的罪名。朱莲偏向陈大雷,不肯替父辩白,反而落井下石,诬陷自己父亲。朱茂卿深恨自己养女不肖,也不愿去揭露女儿的丑事,只有自叹报应,听凭处置了。宣判之后,县官正让朱茂卿认罪画押,忽然有人击鼓,带上堂来,竟是柳凤英得知凶信,不怕辛苦从三河赶来,代蔡鸣凤鸣冤的!众人不知她和蔡鸣凤的关系,公堂之上,柳凤英将三年来两人之间的恩爱离别,酸甜苦辣一一道出,听者尽皆哗然,惊叹她胆大者有之,然而更多的人,是对她“水性杨花”的不齿。

柳凤英的述说,并未给案件审理带来多少转机,反而是突然而来的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僵局。这人,便是随在蔡鸣凤身后的那个小偷。他亲眼目睹案发的全部经过,凭着一点正义之心,才将真相全部抖露出来。

案件审理完结,朱家族人集体代朱茂卿求情,他们在当地颇有影响,使得县官忌惮之下,朱氏父女无罪释放;杀人凶手陈大雷逃脱在外,被通缉追捕;只有那桑河赶来的痴情女子柳凤英,无根无基,又犯了众怒,被处以卖做官妓的惩罚。

阴风惨惨的天气里,两名衙役押着柳凤英走在荒凉的路上。蓦地——,路边一座新坟映入柳凤英的眼帘:鸣凤之墓!

心痛得似乎已经麻木的女子嘴角露出一丝笑。她仰首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空气,突然间拔步飞奔,一头碰在石碑上,鲜血汹涌喷出,迷糊了她的双眼,她口中低念:蔡郎,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轰动一时,当时有人将它编成戏文演唱,剧名一为《卖饭女》,又名《菜刀记》,最出名的是其中的一折《小辞店》。这个戏是包括楚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全国大多数地方剧种的主要剧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黄梅戏《菜刀记》,她与《天仙配》、《女驸马》等剧齐名,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成名剧,严凤英艺名即取自剧中女主人公柳凤英。该剧流传至今,影响甚广,后拍成电视剧。《小辞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是在于剧情的复杂动情,二是就是该剧的那段长达三百二十句唱腔跌宕起伏,承转有序。《小辞店》一剧的命运多舛,曾数度禁演。

文化大革命中,严凤英被迫害至死,演这个戏是她的主要罪名,说她宣扬了腐朽道德。后来同韩再芬配戏饰演蔡鸣凤的男演员也不幸从17层楼房上摔死。民间竟认为也与这个戏有关系。

蔡鸣凤的墓碑座落在洗马太平寨,碑为花岗石、大理石结构,高大端庄、富丽堂皇,是清末少有的“豪宅”。正中刻有“十九世祖鸣凤大人之墓”、“清光绪29年(1903年)立”等字样。这与戏中的情节对上了号。

太平寨村82岁的老农蔡老七拿出民国初期刊印的家谱,明确记载有“启公,字鸣凤„„葬于仓安山,甲山庚向”等字样,其中,生卒时间、墓葬特征与墓碑刊刻完全吻合。家谱显示,蔡鸣凤是蔡老七的曾祖父。

今年81岁的著名农民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张庆和,家住太平寨附近,离蔡鸣凤墓也不远。他说,过去,黄梅戏名曲《小辞店》在鄂东很受群众欢迎,但这里朱蔡两姓却不准人演。多年来,朱蔡后人也反感将《小辞店》蔡鸣凤与他们的祖宗相提并论。

蔡鸣凤墓所处的太平寨山,风景秀美,古迹众多,传说丰富,古城墙完好。近年来,被省内摄影界评为“鄂东最美的乡村田园风光”。目前,洗马镇借鉴《小辞店》故事发生地安徽三河镇作法,利用该戏曲广为传播的优势,主打文化牌,完成了特色旅游规划,已有北京等地多批客商前来考察洽谈投资。

围绕蔡鸣凤立项后所做的工作是,将全国各个地方剧种演出的“菜刀记”的音相和剧本、曲谱资料收集齐全。帮助我县一个最优秀的农村业余剧团重排该剧,进行深度加工,然后录制成光碟,也成为我县《浠水非遗成果系列》的一个部分。同时还对蔡鸣凤的墓碑进行保护。

第六项

黄冈善书(浠水南派黄孝鼓书)

黄孝鼓书是黄冈、孝感鼓书的总称,至今最少已流传了四百多年,最初的黄孝鼓书只唱不说,也无器乐伴奏,近百余年间开始发生变化。传入汉口的一支受评书影响,开始有说有唱,后来由于受北方评书影响又使说唱分开,专门唱而又加入器乐伴奏的部分叫湖北大鼓;专门说的部分叫湖北评书。而留在乡村又说又唱的黄孝鼓书分成了北派和南派。以浠水,黄冈为中心的鄂东部分县的鼓书艺人吸收了安微怀宁鼓书艺人的东西,形成了南派;而以孝感、黄陂为中心的部分县受河南钢鏮大鼓的影响而形成了北派。

南派黄孝大鼓最初记载的鼓书艺人辈份是16个字,上次我县在曲艺志调查时,对七十多个南派名老鼓书艺人进行座谈,发现实际有32个字的辈份,可见南派鼓书艺术源远流长。

南派鼓书与北派鼓书和湖北大鼓之间无论在曲调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区别,南派鼓书在我县历年来长盛不衰,近年来由于受到电视的冲击,致使演出时断时续。

我县鼓书艺人的代表人物有:倪炳文、魏子良、余克军、陈家卿、陈刚、王家云等,至今还能演唱的还有二十多个鼓书艺人。他们在浠水城乡都有一批固定的观众。

我县曲艺专家徐又俊老人以八十岁高龄,历时三年,在目不视物的情况下,撰写了一本专著《黄孝鼓书艺术研究》,已故市委宣传部长丁永准亲自为之作序,他评价该书:“这是一部研究黄孝鼓书既具有开创性、又有相当深度的著作。这项研究,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丰富的曲艺文化遗产,有很重要的意义。”徐又俊老人还收集了四百余部鼓书书目。

随着南派鼓书艺人年纪老化,还有老观众逐年减少,我们有必要对现有艺人的代表书目的演出进行录音录相,在这个过程中,还在去培养南派鼓书的年青传承人。同时对南派演唱书目进行整理归档。对南派鼓书的历史渊源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5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6〕104号 【发布日期】2006-12-15 【生效日期】2006-12-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

(豫政办 〔2006〕104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

为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精神,参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一)推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二)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河南和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

(三)提高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感,促进全社会的文化认同,扩大包括中原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宣传和影响。

(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五)配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履行,促进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申报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申请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二)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业、生态环境、养生医疗等。

(五)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包括制造(含酿造、铸造、烧制、食品烹饪等)、建筑、织染、印刷等。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三、申报标准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具体评审标准

1.具有展现中原文化创造力的突出价值和维系中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传承性的重要作用。

2.扎根于相关区域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3.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4.出色运用传统民间工艺技能和经验,体现高超的技艺水平。

5.具有见证中原文明、中华文明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6.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二)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

2.保存: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3.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4.传播:利用展览、观摩、培训、研讨、节日活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5.保护: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保证该项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三)申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须提交的材料

1.申请报告:对申请项目的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2.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代表性传承人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3.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4.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四、申报主体

(一)河南境内的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均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项目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不是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二)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提交各方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后,可联合申报。

五、申报程序和评审办法

(一)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负责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

(二)省辖市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省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

(三)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四)评审委员会由省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承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和专业咨询。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省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

(五)评审委员会根据本实施意见规定的申报标准进行评审,提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提交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六)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媒体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

(七)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定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名单,经厅际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上报省政府批准、公布。

(八)省政府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管理和监督

(一)加大对入选项目的扶持力度。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扶持,对入选项目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

(二)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三)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和监督,对未履行保护承诺、出现问题的,视不同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除名处理。

(四)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按照全国统一部署,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组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本实施意见由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

附件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

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的职责

(一)拟定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计划,审定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二)协调处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的重大事项。

(三)审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报省政府批准公布。

(四)承办省政府交办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其他工作。

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人:郭俊民(省文化厅厅长)

成员:崔为工(省文化厅副厅长)

肖新明(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訾新建(省教育厅副厅长)

王宏文(省民委副主任)

杨玲(省财政厅副厅长)

何雄(省建设厅副厅长)

李亚白(省旅游局副局长)

蒋承顺(省体育局副局长)

陈爱兰(省文物局局长)

张重刚(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何白鸥(省文联副主席)

杨杰(省社科联副主席)

秘书长:崔为工(兼)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6

自查阶段工作汇报

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南部、开都河下游,1971年建县,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2%。县辖5乡2镇,2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21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博湖县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宜农宜牧,被誉为鱼肥、草茂、粮多的“塞外江南”。县域拥有丰富的水产、芦苇、旅游、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大力实施“水陆并进”战略,全力推进“生态立县、特色强县、湖泊富县、项目带县、科教兴县、党建促县、和谐稳县”七大进程,艰苦创业,争创一流,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博湖县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获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之乡、塔温觉肯乡获自治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督查工作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博湖县自查阶段工作开展汇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博湖县文化馆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影

视局下设事业单位。2006年博湖县建立了“非遗”保护中心(设在县文化馆),确定了博湖县文化馆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实施单位。博湖县文化馆6名工作人员和1名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非遗”保护工作的落实,通过6年的非遗普查、挖掘、保护、传承工作的努力,为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6月博湖县申报的蒙古族服饰、蒙古族刺绣、祝赞词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第一批非遗名录,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9月博湖县申报的蒙古族萨吾尔登舞蹈项目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2011年5月,蒙古族祝赞词和萨吾尔登舞蹈分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目前,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130项,其中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人。

二、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自查工作 我县自接到通知后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按照通知要求以及博湖县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的精神,坚持以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以博湖县文化馆为中心,全县五乡两镇文化站为点,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自查工作,确保自查工作全面,整理工作扎实,保护工作有力,切实使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取了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 2

措施,通过与教育局学校资源有机结合,拟在全县各乡中小学校开展托布秀尔乐器、萨吾尔登舞蹈等特长班,由博湖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传授技艺的方式,加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培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2、对挖掘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确属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濒危消亡项目,我们采取了拍摄音像资料、收集实物、派人专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和保护。截至目前,我们已拍摄照片600张,收集实物30余件。

3、充分发挥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景区演出,民族手工艺产品展销,加大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宣传力度,促进博湖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效益。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在自查过程中,我县采取展览、专题讲座以及广播、电视、悬挂横幅、专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各族群众自觉参与依法保护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工作情况。近年来,在博湖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自治州非遗中心的指导下,博湖县非遗保护中心加强对国家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为传承人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开展传承活动。以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形式,每年开展“蒙古族服饰”、“蒙古族刺绣”、“祝赞词”、“萨吾尔登舞蹈”项目保护传承培训班,由7 3

名传承人手把手教导,每人教授学徒15人。近年来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培训班博湖县新增传承人105人。

6、搜集整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情况。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搜集整理,深入全县5乡2镇,根据线索走访调查民间艺人3625余人次。收集蒙古族刺绣300余件,蒙古族服饰50套,建立民间艺人档案100份、祝赞词1套,萨吾尔登舞蹈8种。同时召开普查座谈会20次,参与人数420,走访12000人次,调查项目130项,文字记录4万字,照片2000千张,录音记录1.5(小时),拍摄记录1.5(小时),资料实物,已收集50集,已登记350件,文字资料8册,音响资料8盒,电子资料3(G)。

7、以节庆赛事为载体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利用每年在“元旦”、“春节”、“祖鲁节”等各种节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并将非物质文化活动与我县每年一届的捕鱼节、冰雪旅游节、正月十五庙会、国际芦苇节、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百日等重大节庆及文体活动紧密结合,连续举办形式多样的蒙古族刺绣、民族服饰、萨吾尔登舞蹈、蒙古族托布秀尔演奏、祝赞词、社火等项目比赛,分别被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新疆电视台以及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晨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并积极参加“国际舞蹈节”和北京、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州举办的非物质文化赛事演出交流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和谐奖”、“组织奖”、金手鼓奖等15个奖项。

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使用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专 4

项资金由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统一管理,确保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未发生挤占挪用现象。同时坚持层层公开制度,结合政务、财务公开工作,将每笔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干部职工大会和公示栏进行公示。2010年自治区文化厅拨付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培训支持各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支付专项资金14.8万元,尚余25.2万元,计划用于近年来展出、制作图书出版、完善视频资料、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硬件等。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存在的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大量经费支持,由于我县财政收入有限,难于投入大量资金,对非遗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2、国家级非遗产名录项目传承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如萨吾尔登舞蹈,现虽还保留了一批民间艺人骨干,但由于民间艺人年龄偏大,又没有固定培训场所,萨吾尔登舞蹈无法实施规范、系统的传承培训。

3、有些项目因人才缺乏或缺少保护经验,传承保护还停留在浅层次上,研究、挖掘、开发还不够深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7

4月27日,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动员大会在环江县举行。

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 展示了在湿润、半湿润、热带、亚热带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的一系列喀斯特地貌。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 保护区内保存着世界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在木论的峰峦林海中, 遍布形似古塔、山顶尖峭的锥形山;在山峰底部, 或是平缓、形如盆状的洼地, 或是由锥峰围成的深陷的峰丛漏斗。这些奇特的地貌, 是地壳运动造成地层断裂和长年的日晒雨淋溶蚀的结果。经过专家组的多次考察论证, 木论的地质地貌完全符合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评定标准, 环江县委、县政府将重点抓好申遗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申报广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奠定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8

关 键 词:工艺文化遗产 材料 工艺 创新设计

传统手工艺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创意、材料处理和技艺在其鼎盛时期都有明显的先进性,形成引领风尚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民族和国界。究其根源,创新始终是其产生和发展中的一个主题。在今天,推崇创新、强调文化艺术对推动经济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新兴的理念和实践,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当代性的产物与工艺文化遗产在创新性上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因此,工艺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创新实践具有极大可行性和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操作上,文化遗产的材料与工艺可以成为重要的着眼点,在创新设计中成为构思的重点。

一.材料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1.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结合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管是编扎工艺所用的草、竹、藤,还是雕刻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但从大的生态环境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和基础,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将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相结合,一方面能保存传统工艺的特质,另一方面又能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

工艺文化体现的是每个年代所特有的生活艺术与生活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和需求在不断变化,在材料上使工艺产品形成新的活力,便显得尤为重要。将当代的需求和审美,通过新材料的介入加以体现,从而丰富工艺产品的形式乃至功能,并最终赋予其创新的特色,是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

2.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结合

传统工艺多依赖于手工制作,由此诞生的产品极富创造者本身的个性和生活领悟,有着明显创作者烙印,因而每一件传统工艺产品都独一无二。这对身边充斥着大工业生产的同质化产品的现代人来说弥足珍贵。然而手工制作带来的劣势也一样明显,制作过程耗时久、废品率较高、从业人员和生产规模受限、自我改造开发能力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传统工艺的进一步流通与发展壮大。

基于传统工艺的劣势,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之上,融入新型工艺,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技艺耗时长、废品率高等缺陷,还可以提升工艺的灵活性,进行创新创造。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可以根据原理科学地改变传统工艺流程和制作手段,对原有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促进传统工艺品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活力。

二.“融”系列产品设计分析

“融”字有熔化、溶解和融会、融合两种不同的含义。“融”系列产品正是秉承 “融古·融今”这一创作宗旨,以江南丰富的工艺文化遗产为基础,对缂丝、刺绣、紫砂工艺、玉雕、漆器等工艺门类的材料与技艺展开研究,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材料与技艺的挖掘,结合市场研究,进行系列产品的创新设计。其目的是形成既能服务现代生活,又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新的设计产品,。

“融”系列产品针对了传统工艺产品创新乏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以及技艺传承青黄不接的现状,提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产品创新设计思路。这一研究和设计研发实践将深入挖掘传统工艺遗产中凝聚的创造力和智慧,将似乎离现代生活很遥远的技艺与材料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重现其价值与魅力。从而把中华灿烂的传统手工艺和现代生活需求完美结合起来,设计制作出既拥有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又能服务于现代生活、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

1.家具陈设

在众多的中式家具中,明代家具素以简约、流畅著称,我们借鉴明式家具线条,设计了一组木质托盘(图1)。托盘主体材质选用了榉木。榉木的木材结构细而匀,径纹理清晰美观,整体材质硬且重,强度高,具有很好的耐腐、耐久性。根据这些材料特性,托盘的的设计整体造型中部平滑,两端微微翘起,呈现灵巧纤长的外观。在制作中,整块材料顺应着纹路走势从整木中切割出来,再进行磨光、上漆、上蜡等工序。最终产品纹理美观,结实耐用且线条顺滑。榉木木质平整,光泽温润,结合灵动考究的线条,给人灵巧含蓄、一气呵成的视觉享受。

榉木打磨之后,摩擦力较小,不能满足托盘的功能需求。因此在托盘的正中镶嵌入一块拉丝磨砂不锈钢板,在增加了摩擦力的同时,减小了木料与托盘承载物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磨砂钢板为哑光材质,和传统材料及技艺结合在一起,在增强了实用性的同时,也为产品注入了现代气息,满足了人们功能和审美的双重需求。

明式家具是中式家具的代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贴近现代人简约时尚的生活理念。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随着人们平均住宅面积的减小,过分占据空间、体型笨重的明代家具显然不能走入大部分人们的生活。根据这一现状,借鉴了折叠椅的原理,对官帽椅进行改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中式折叠椅(图2)。

在传统家具的制造过程中,榫卯结构用于各个部件的连接,根据做法不同,相应的应用范围也不同,是家具形体构造的“关节”。在工艺上这款椅子运用了燕尾榫、格肩榫、长短榫等用于搭脑、靠背板、后腿(上截)、等部分的连接。折叠椅的下半部分,结合现代工艺,将原来相互平行的前腿(下截)和后腿(下截)改为相互交叉式。后腿(下截)部分固定于椅身,前腿(下截)可活动地固定在和后腿(下截)的交叉的部分,使得前腿(下截)角度可改变调整,使产品可折叠收纳,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

除了产品占据空间较大之外,缺乏现代感也是很多人拒绝传统家具的原因之一。此款中式折叠椅在明式官帽椅的基础之上,对线条和造型部分进行了简化,以直线线条为主,除去了牙条、牙头和扶手部分。搭脑中部较为平滑,两端结合现代审美,保留了官帽椅的特性。靠背板参照了人体工程学数据,呈平滑的S形,简约大气并满足现代人对舒适感的需求。

nlc202309041036

2.缂丝用品

缂丝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在4000多年的演变中,集中国丝质工艺品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本系列均采用了缂丝面料,在设计、材质、技艺上进行了创新,给缂丝这一古老而优秀的技艺注入活力,绽放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2.1.纺织品

十二生肖为传统造型,如图所示的十二生肖缂丝杯垫的造型卡通化,脱离严肃古板的传统意象,奠定了活泼可爱的基调(图3)。其中,每款杯垫的颜色区域被大致分为大、中、小三部分,按照色彩的色相,进行冷色、暖色、冷色或者暖色、冷色、暖色的调和分布。虽然每款杯垫色彩各异,但从整体上而言,它们都是统一在一个和谐的色调当中,在局部中追求变化,遵从了形式美的法则,活泼且富有层次感。

缂丝工艺严谨繁杂,织造时,一般以真丝为原料,生丝为经,各色熟丝为纬。在杯垫的织造过程中,经过了落经、牵经(穿竹筘)、上经、挑交、打翻头、拉经面、上样、摇线、缂织、 修毛10道工序。梭子上的纬线每在经线中穿过一次,都需用不同型号的拨子反复打紧,从而织造出的面料不仅耐磨,还具有很好的手感和质感。缂丝为传统技艺,给人感觉清新素雅,将图案和材质进行融合,符合此款杯垫的设计初衷。从而产品兼具古典和现代气息,雅致且不失个性。

缂丝笔袋(图4)、筷子袋、卡包、iPad套等产品的灵感来源于海螺的尾部,将螺旋式的构造平面化,简单的线条分割成为这几款产品的特色。遵从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这几款产品均采用两折或三折式的收纳方法,且用直线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正反面的设计选用对比较强的流行色彩,结合造型特点,在打开与合起的过程当中,两种颜色相互交融,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在材料方面考虑到耐磨性等功能性因素,里料均采用素织缂丝面料,而搭扣部分选用了金属材质,在传统缂丝面料上融入了现代元素作为点缀,新颖而不失古典韵味。工艺方面,创新性将“罗”的工艺运用到缂丝技艺当中,结合传统元素葫芦的形状,织造出轻软有稀孔的新型缂丝面料。运用两种不同的面料交融叠加,给这几款产品增添了层次感。

2.2.日用品

在对缂丝材料和技艺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后,我们发明创造了可塑性缂丝面料。其原理即根据产品不同的稳定性的需求,在织造缂丝时,保留原有生丝经线,将纬线替换为不同粗细的金属铜线,运用平纹织造的方法,创造出折叠后能保持基本形态不变的记忆型面料。根据这一面料特性,以花瓣和鸡蛋壳为灵感来源,分别设计出了缂丝托盘(图 5)、缂丝花瓶(图 6)和缂丝烛台等产品。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荷花便是人们心中崇高圣洁的象征,通过可塑性缂丝面料,一气呵成的荷花花瓣造型的托盘,小巧别致,可放置一些小型物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缂丝花瓶同样利用了可塑性面料的特点,进行设计。因为其可塑性,产品成型后,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花卉的形态特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二次塑造,设计出不同的造型,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

缂丝在编织技法上与普通织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采用的是“通经断纬”法,以经丝贯通织物的整个幅面,花纹部分用不同的小梭子进行局部织造。因为是“通经断纬”,所以不同于普通面料的光滑平整,在花纹的织造中,两部分线的中间会出现漏洞区域,如雕刻过遗留的痕迹。在强光线的照射下,光线从漏洞区域穿过,夜间的效果如星光点点,璀璨美丽。根据这一特性,结合可塑性缂丝面料,进行交错编织,得到如图所示的新型改造面料(图7)。

这款面料的效果非常柔和,别具一格,适用性强,可将其运用到灯具和床帘的设计中,发展出缂丝吊灯、缂丝落地灯、缂丝窗帘等一系列产品。产品的外观大多简洁、大方。如图所示的缂丝吊灯整体造型呈斗笠状(图 8),底部为锯齿形的不规则线条。金属材质的吊杆,结合新型缂丝面料,加以现代感的造型,使得整个产品营造出现代、唯美的效果。

努力将工艺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生活,从而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工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材料与技艺的挖掘,使其成为设计创意的灵感来源和重要依托,并结合市场研究进行创新设计是一条极富探索潜力的道路。这种基于传统工艺材料与技艺重新演绎与设计创新,将形成服务现代生活的新的设计产品,并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气质面貌,这将对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的设计实践探索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号201210285009) 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中国工艺文化遗产材料与技艺的产品创新设计”(项目号SG31550912)“基于中国工艺文化遗产材料与技艺的产品创新设计”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静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名族传统工艺的应用开发.《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

[2] 柳宗悦.《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李立新.《设计价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维克多·马格林.《设计问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杭间、郭秋惠.《中国传统工艺》,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上一篇:注会考试《会计》学习笔记-第二十章所得税下一篇:农村人居环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