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的遗产

2024-08-16

非物质文化的遗产(通用12篇)

非物质文化的遗产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 或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及场所, 它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具体主要包括:各种富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体育和游艺及相关实物、建筑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意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2011年, 我国颁布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标志着这项工作有了法律保护。

一、借鉴国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经验

在国外, 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两大重要主体是政府及民间组织。其中, 政府是主体, 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发挥导向、扶持作用, 主要表现为资金和政策两方面的扶持;民间组织主要是负责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例如, 韩国于1962年颁布《文化财保护法》, 1976年通过了《民俗保护法案》, 为本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设立专项补贴, 并将其衍生出的活动和产品加以推广, 提高本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法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法国的文化部承担, 其下属的历史纪念物基金会、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等民间组织具体负责实施这项工作。英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机构是文化、媒体与运动部, 但英格兰遗产和英格兰皇家历史遗迹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日本政府曾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 每年投入巨资用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英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 其基本活动方式是招收会员和志愿者、筹募资金、宣传协会宗旨和思想、定期组织会员活动等, 较大的组织还会设立奖金进行相关培训和鼓励个人保护行为, 提供相应咨询服务, 出版自己的书籍和电子期刊等。

二、依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探讨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

民间组织是传统文化延续所依赖的主体之一, 在开发保护传统文化中作用不可磨灭。与国外的此项保护工作相比, 我国在规模、数量和职能发挥等方面都处于不足的态势, 仅仅在某些特定地域内, 拥有规模小、职能单一的开发与保护协会, 对整个保护工作来说, 可谓杯水车薪。而且我国的民间组织在参与此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也与国外无法比及, 水平居下。尤其是在当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 我国主要强调以行政力量来推动其实施。例如在文章开头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 突出政府部门的保护职能, 并将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确定为各级政府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政府部门的保护职能是: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组织、开展调查, 确定传统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

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其它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 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场所, 用以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鼓励、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 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并且开发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从这个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 与一些国家相比,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模式, 以政府为主, 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发参与, 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而这种扶持以何种方式出现, 法规没有明确表述, 这就使得具体落实时, 出现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 非物质文化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 我国应采取将非物质文化产业化的政策,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和发展。例如, 可以以旅游开发为背景, 将开发商或经营户纳入到非物质文化保护系统中, 并将其作为保护开发的主体, 与政府、民间组织同等地位。而当前,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主体主要是商业组织, 商业组织主要利用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具体开发的形式有:展示、传承民族文化资源;游客参与体验民族文化;开发民族文化产品等等。旅游项目的运营模式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 公司对旅游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接待任务分散给农户执行, 旅游公司和农户按照协议约定分享经营收入。这种形式, 容易出现两种效果:对于有较好市场效益的传统文化遗产, 主体会竭尽全力挤入保护行列;而那些市场效益不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 则不闻不问。这种简单化、利益化的开发, 不仅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反而会使开发主体为追求短期效益而过度开发, 可谓得不偿失。

综上, 保护开发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 政府、组织及个人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这项工作开展的更好, 笔者建议应建立以政府与民间组织协作为基础的多重保护主体的联合机制:政府为主体, 商业组织、社区为协作组织, 多渠道、多途径并举。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外, 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两大重要主体是政府及民间组织。与国外的此项保护工作相比, 我国在规模、数量和职能发挥等方面都处于不足的态势。因此, 借鉴国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经验,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大有裨益。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是成功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证。本文通过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指出中国应建立以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为基础的多重主体合作机制, 并将其衍生出的活动和产品加以推广, 提高本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能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发,保护,主体

参考文献

[1]吴育标.陈方正.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及保护主体的选择[J].贵族民族研究, 2009 (6) .

[2]党红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模式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李发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权利保护的内容及其形式——当前立法焦点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非物质文化的遗产 篇2

一座城,一座神秘莫测的城,红墙高耸、角楼巍峨,百姓不能踏入半步的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这就是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地处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9),历时建成。为明、清两代帝王处理朝政,以及皇室成员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被视为“天地会合,阴阳交泰”之处。先后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帝,清朝10帝)在此统治了中国近5。它的总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8700多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故宫,满目都是金黄的屋顶,朱红的宫墙,在阳光的照耀下,黄色的琉璃瓦熠熠发光,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原本暗红色的高墙也明亮了起来。徜徉在故宫里,仿佛置身于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活生生的历史从这里走了出来,古老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朱门金钉,红墙黄瓦,让这座宫殿变得庄严,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故宫最美的时候,是在大雪过后。一场大雪,让故宫沉寂了下来,一改往日的金碧辉煌,红墙黄瓦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夺目,让人看了忍不住要走进它,却又不舍得破坏那份安宁。

大人们行走其中,会谈论历史的盛衰。而孩子们走进其中,大多都会被大殿屋檐上一些小兽所吸引,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探究着小兽的来历。其实这些小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琉璃屋檐兽。在古代,宫殿檐角上的神兽数量是由建筑的规模和等级来决定的。一般以1、3、5、7、9这五个奇数为准。而太和殿在三个大殿中地位至尊,檐角安放了10个神兽,在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象征着十全十美和至高无上。位于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据说是齐⊥醯幕身。之后的这十个神兽依次为象征帝王的龙,百鸟之王的凤,勇猛威严的狮子,象征忠勇吉祥的海马,象征尊贵的天马,能够防灾灭火的押鱼,护佑平安的狻猊,象征公正的獬豸,寓意除祸灭灾的斗牛和能够降魔庇灾的行什,它们都无比威严。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它们会和他一起镇守江山,反映了统治者祈求天助的心愿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3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泰顺廊桥的重点欣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调趣味性的美术欣赏教学,以探究“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来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抓住了学生学习兴趣点和艺术体验的渴望心理。通过对廊桥的感受、体验、欣赏和评述以及对非遗的整体知识的感知和内化等活动方式,了解廊桥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在师生自然交流活动中,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抽象概念,努力借助本地的中国非遗的实物让学生现场感知,近距离接触,真实感受非遗的魅力,让本课的学习更加有效。同时,通过学习,学生对非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出对祖国非遗的热爱之情、传承之责,保护之心,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搭建木拱桥的尝试探究,增强学生对传统编梁式木拱桥营造技艺的感受。

2、通过对泰顺廊桥人文民俗的体验学习,了解廊桥在非遗中所具备的科学研究价值,明确“非遗”的抽象概念。

3、通过多种非遗的了解和欣赏,增强学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的热情和传承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与欣赏中国非遗文化——廊桥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美感。

教学难点:探究传统木拱桥的造桥技艺及其研究价值,直观了解非遗概念。

教材分析:

中国非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明之根、之魂。这课教材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仅浙江就有龙泉青瓷,东阳木雕,细纹刻纸等,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直观的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以廊桥为切入点,介绍中国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以及它所提供的研究价值和呈现的艺术美感,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非遗,非遗的种类,以及申请非遗的标准;最后展现作品,为学生打开了解和探究非遗的求知之门,引导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感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用心体会手工艺人那精湛的技艺和文化传承, 让学生认识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学情分析: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很多,有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遗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多,对非遗的申请标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学生只能借助具体的非遗项目,对其进行深入地探究:为什么它能成为非遗,进而了解非遗有哪些种类和标准。对于这节我们家乡本土的非遗—泰顺廊桥的课,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探究传统木拱桥的造桥技艺及其研究价值是这节课需要攻破的难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廊桥进行深入地探究、分析、鉴赏,使学生在心中能够形成一定的标准和高度去看待中国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预学单学习情况反馈

2、引导学生讲述金华的特色

3、以“猪腿——火腿”为例,金华火腿能申请非遗的原因

一、以廊桥为主线,明晰非遗的申报条件

(一)廊桥营造技艺的研究价值

1、探究编梁式木拱桥营造技艺 体验桥之创意

(1)初步体验:小组合作,用木棒徒手搭一座桥类似《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拱桥。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一把木条),问:这些简单的木条可以做什么呢?(拿出图)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请用这些木棒搭这样一座像《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一样的拱桥。你们可以吗?(可以!)好,每组都有12根小木筷,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试一试。

(2)演示解析:教师示范搭桥的基本结构。师:那老师也来挑战一下。

(3)动手实践:学生依据步骤图,再次动手实践。师:看了老师的操作,再送一张步骤图,你们现在可以完成了吗?再给大家一些时间,用这些筷子看谁能搭出合格的桥。学生尝试搭建练习。

看,它,没有钉子,没有榫铆,没有桥墩,却能经受百年风雨,屹立不倒。它的这种“三无”的工艺给后人提供了很大的研究价值!

(4)拱桥承重测试:书本承重,了解编梁木拱桥越压越稳的巧妙之处。

学生体验桥的“三无”独特之处(无钉、无榫卯、无桥墩)。

师:大家肯定很想知道,这种搭建方式,在现实中能不能起到桥梁的作用。那我们就要做一个承重测试,需要一个同学帮我一起完成。(开始测试,请一个同学来扶助)。看来它很牢固呢!

同学们,前面提到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便是中国四大古桥(河北安济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广济桥)之一,在建桥技术上称为编梁木拱桥,编梁木拱桥在桥梁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但一直没能找到这类遗存的桥。

在老师的家乡温州泰顺,有一座古老而神奇的桥梁形式。它仅仅依靠(模型)这样一个木拱桥的结构,就构建了一座多功能场所,它被当地人称为——廊桥(PPT廊桥全景)。因为它是廊和桥的结合,廊屋非但不是桥的负担,反而增加了桥的稳定,真是绝妙至极。

2、欣赏编梁式木拱桥结构,体会艺术美感

桥梁底部的图片欣赏,体会桥之美,美在秩序,美在排列,美在编织。

师:这座桥称为北涧桥,看看它的底部,觉得它美吗?美在哪里?它,没有钉子,没有榫铆,没有桥墩,却能经受百年风雨,屹立不倒。它的这种“三无”的工艺给后人提供了很大的研究价值!在老师的心里,我相信这种传统的木拱桥营造技艺,完全具备了申请非遗的条件之一。

3、小结:这样独特的编梁式木拱桥营造技具备了申报非遗的条件之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二次尝试操作和教师的演示解析,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木拱桥营造技艺的极大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桥梁底部图片欣赏,学生直观地了解廊桥的艺术美及精湛的工艺。

(二)廊桥人文习俗的研究价值

1、介绍家乡的桥——廊桥(廊与桥的结合)。

走近廊桥,观察飞檐、柱子、佛龛、雕刻、阁楼、取景窗等局部特点,探讨古人在廊桥上集市、祭祀、驿站等文化习俗以及传统纹样的象征意义。

让我们走进它,仔细的看一看(接着PPT,大图)

(1)站在佛龛面前,回想古人,会做什么活动呢?是古代人们祭祀朝拜和精神寄托的地方

(2)这是什么形象呢?(3)屋顶有什么作用?(4)话说到这儿,这么多根柱子到底有什么用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对,有秩序美,美感就在这儿!(5)诶!这楼梯通像阁楼,在桥上搭建阁楼,有什么用呢?(它体现了当时建造者的一种人文关怀。)(6)(取景窗PPT)走在这样一座廊桥上,你会深深的感受到古朴的廊桥文化和精湛的技艺,从各式各样的取景窗眺目远望,各种美景映入眼帘,这些都是古人劳动智慧的结晶。(7)刚刚我们欣赏的廊桥——北涧桥,距今400多年,是泰顺古廊桥里最长的桥,全长51.87米。它全身朱砂红,古人将红与绿的色彩搭配发挥到了极致。青山绿水间,让我们远远就能望见。

2、小结:廊桥的人文习俗是否具有申报非遗的人文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廊桥的内景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廊桥独特的内部结构及当时的人文习俗。

(三)廊桥营造技艺历史悠久

1、走进廊桥之乡泰顺,欣赏廊桥古迹,廊桥的技艺仍然在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完全具备了申报非遗的条件。

你们想不想再去领略一下其他廊桥的风采?

这是历史最久远的,距今有1000多年的三条桥,是泰顺境内最古老的桥。

这是跟北涧桥素有“姐妹桥”之称的溪东桥,距今500多年。

这是正在建造的廊桥,尚未命名。你们看,从1000多年穿越到现在,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编木技艺和文化一直代代传承,直到现在,还能在泰顺境内找到真迹。你们觉得老师家乡廊桥的造桥技艺可以申请非遗吗?为什么呢?对,这种造桥技艺,两次叩响了非遗的大门。在2008年,收录中国非遗,在2012年12月中旬,申报世界非遗预备名单。

2、视频回顾,整体感知廊桥之魅力。

通过视频欣赏感受古朴的廊桥文化和精湛技艺,使学生整体感受廊桥独特的魅力。

3、小结:廊桥的研究价值和艺术美感,老师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让我们亲眼见证廊桥的魅力,你就会深刻体会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设计意图:通过对廊桥的文化背景的解析,使学生了解廊桥是集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无论数量、保存质量以及建造历史、艺术价值都堪称世界之最。

二、以点带面,领略非遗的博大精深

师:廊桥只是非遗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很多的非遗等着我们去研究和传承,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欣赏:东阳木雕、书法篆刻、造纸术、雕版印刷、西藏的唐卡、木版年画、龙泉青瓷

设计意图:欣赏我国非遗,唤起对非遗的关注和热爱。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

三、一纸评述单,言尽非遗精髓

1、自主学习:学习导学单,要求根据评述方法引导学生把感知和感悟进行记录。

2、欣赏评述:从技艺、人文、历史传承分析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

3、交流评述:学生上台分享对非遗的评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大家相互交流,激发对非遗的热爱之情。

四、一览风采,把非遗发扬光大

1、实物展示京剧、皮影 、东阳木雕 、夹撷等

(1)京剧:听一听唱腔,赏精致大花脸 !

(2)皮影:秦腔皮影戏雕刻技艺,让外国友人惊叹!

(3)东阳木雕: 金华地区的非遗请你来介绍……。谢谢!

(4)夹撷:中国最古老的印染技术,出示夹撷模版赏析,图案寓意分享!

2、例举非物质文化名录(出示卷轴)。中国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研究,保护和传承的非遗,老师写了一些在卷轴上,请看!

设计意图:实物展现我国的非遗艺术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使感受艺术的魅力,开拓学生视野。

五、奠基文化,传承非遗精神

1、研究非遗 2、保护非遗 3、传承非遗

结语:登最美廊桥,赏祖国非遗!我们感叹劳动人民的精神和智慧,更加爱护非遗,让祖国非遗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温州市籀园小学 浙江温州)

李崇高点评: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小学六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题,本课参加了2015年浙江省小学美术现场赛课,获得专家和观摩教师一致好评。对于本课设计,我始终参与和关注其教学准备工作,感慨颇多,有许多亮点值得分享。

一是新观念,高起点。“非遗”如今离学生生活渐行渐远,有许多已濒临消亡,与在校小学生更难接上地气。要把非遗学习、传承和保护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并调动起来,又要远离说教,难度大,很有挑战性。可贵的是,在研究本课伊始,备课者并非是急于要投入教学环节设计和准备材料等工作,而是首先提出问题:本课为何而教?教什么?怎么教得有效?我认为,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其本身已站到了教育的制高点,她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和教育的价值问题。于是就有了驱车上百公里,夜宿泰顺廊桥,亲身体验山民生活,千方百计找到廊桥制造传承人,了解、学习、研究材料和廊桥构建技巧等大量的前期工作。“学为中心”、“有效学习”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得到现实版升华,教学行为真实落地。

二是准切入,巧安排。设计者从一开始便站在学生以及学习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学因此有了着力点:1、将概念问题解决前置。恰到好处地设计了以金华本地的“猪腿“如何演变为”火腿”的问题讨论为例,引发学生思考比较,形象、生动地解决了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枯燥晦涩概念的理解,准确、有效地将问题解决于预习和课前的2分钟师生交流活动中。2、先学后教,体验切入。课堂安排了二度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尝试搭建“编梁木拱桥”,先尝试再探究,通过实践学习,准确、有效地赏析非遗廊桥的物化呈现和价值所在。唤起学生对非遗的真实情感和更深层次的认知欲。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介入,其结果与枯燥的图文解读,用华丽、机械的辞藻堆积来解决概念问题则有天壤之别,教学设计的价值和巧妙之处尽显其中。

三是真合作,有学生。合作学习是现代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合作学习则决不走形式。本课二度安排学生尝试搭建木编梁拱桥,设计者实际上是有意放手,暗中设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若非相互帮忙则难以完成搭建任务,合作要求自然隐于其中,可谓设计者用心良苦,效果明显,成了真正不走形式的课堂合作学习范式。唤醒和点燃是本课设计的教育理念,注重美术教育价值的体现,课堂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把问题和思考留给学生,想方设法呈现和提供直观性强,学生能触及的非遗实体,让学生深刻感受非遗中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精神意蕴。积极关注学生在看、做、评、思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点和状态,师生交流合作自然,亲和无缝。“心中有学生,课中有学生”在本案中充分显现。

四是抓点面,见底气。窥斑见豹,以点带面是美术欣赏课的有效策略之一。本课抓准廊桥这个赏析研究点,在有限的时空中设计出师生共同探索、体验感悟的深度学习方式,同时,自然巧妙地引出了对各类非遗的欣赏面,呈现了可感知、触摸的夹缬、京剧、书法、木活字印刷、皮影、东阳木雕等非遗实体,学生理解轻松、学得可信、透彻,有点有面。而能顺利展开这个“面”,则得益于教师自身底气,这底气又缘于她的好学和投入。向书本学,向老艺人学,向名师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向视频学,才有一分多钟搭起五拱木桥的身手和技艺,才有如数家珍般的最美廊桥的描述,才有“登最美廊桥,赏祖国非遗”的生动有效的美术欣赏·评述课堂。

一堂好课背后绝不是一人在战斗,其背后无疑凝聚了学校教研组美术教师的集体智慧和能量,从选课到赛课,团队协同备课,全体成员无私付出值得点赞。磨课和教研过程的伏笔才最值得珍惜,也是赏课和评课者的由衷话语。

非物质文化的遗产 篇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现在引用最多的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非物质性。从形式上看非物质性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无论是不可移动的,还是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产,都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建造!创造!制作的,离开了物质材料,它们也就不复存在。由于其所具有的物质性,它们又是以一定的形态和形式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第二,活态性。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发展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北京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已经有法可依,主要体现为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已经于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实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北京市于2006年12月21日公布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大类48项;2007年6月20日公布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大类105项;2009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布了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共9大类64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217项。

三、北京市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遵循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只要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领域。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同样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基本的原则。

2、文化原生态原则。

遵循文化原生态原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要以维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原型为准则,依托文化母体,注重文化生态,主张在原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开发保护。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原定的文化氛围,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文化将不存在。

3、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人类自身又是最为基本的载体和传承者,因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这重物轻人的问题,许多掌握传统技术的人及他们的创造物或赖以显示其技艺的物质载体都在迅速的消失,很多精湛的传统技艺没有留下传承者,对社会是一种损失。

4、分类开发保护原则。

在国家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非物质文化分为五大类: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节庆日、民间传统工艺技能以及传统知识和有关自然界的知识等五大类。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分为10大类。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侧重点和方法不同。必须将有价值的原始状态、不可再生、不能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以复制并能够规模经营的非物质文化准确区分开来。对于前者要严格保护,确保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完整和生存环境的优化;而对于后者,则可以在正确指导和科学规划与管理下,进行适度开发与利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行为,采取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政策,严格规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标准界线。

5、地城性原则。

文化和文化产业都是有区域性的,不遵循区域特性兴办文化产业是不可行的。许多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节日是地方特有的,文化是深深根植于当地的水土中的,不能随便的移植。一旦移植它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生命力会逐渐的枯萎。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就要遵循区域性的原则,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也要依托当地的物质遗产。

四、北京市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措施

1、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刻不容缓。

2、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管理 篇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以口头或动作等形式相传为主要特征,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等“活”的显现。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促进二者更好结合起来,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取得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发掘和保护意识不够。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待发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登记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复原和保护力度还有待加强。同时,由于缺乏保护和传承意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流失严重。开发路径较为单一。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衔接性,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品位、效益不高,文化产品生产、储存、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社会分工、科学研究、结构体系、集团运作等尚未理顺或建立。

相关专业人员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受市场经济大潮和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还不够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专门人才还比较缺乏。

妥善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保护具有独特价值、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把合理保护放在首位。同时应看到,适度开发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扩大其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从中获得愉悦、受到教益,并促进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这就要求我们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

利用各种平台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那些不适合开发利用但具有一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避免因强行开发而导致的破坏。加快建设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资料室和档案室等,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分类、记录、整理。

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水平。一般来说,完整的产业链应包括产业开发组织机构,专业水准较高的创意研究人员、表演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相应的场馆设施或文化空间,市场调研和信息反馈以及电子信息网络平台,等等。应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水平。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没有传播力就没有影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编辑与出版工作,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品牌;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积极拓宽传播渠道,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触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华彩 篇6

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在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民间艺术馆承办的“福建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会”上,我再度看到了这一手工艺品,它正被冠以“第一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展示在我们面前。这次,我们就一起来触摸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华彩吧!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即民族语言、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007年6月9日——中国第2个“文化遗产日”,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山石、脱胎漆器及厦门蔡氏漆线雕,以及被称为“第一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州西园软木画等展品,正悄然为我们打开被时间淹没的记忆。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1. 认识模糊

不仅有我们的广大普通群众, 就在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中也有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缺少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申报, 轻保护。在申报和保护的关系上, 只是把申报结果当作政绩好坏的表现,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性保护和研究缺乏热情, 更有甚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作是文化部门的事情。对如何做好, 怎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头脑中缺乏清醒认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境况缺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折射出来的民俗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东西, 正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智慧。为此, 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2. 无专门管理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 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 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工作量大, 需要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但归结到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情况往往并不乐观。无专门机构编制、无专项资金投入、无掌握一技之长的专业队伍、无相关的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设备, 以上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 申报工作不到位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申报积极性不高, 导致理论研究、普查范围不全。一方面保护责任主体在费心费力进行申报后, 已成功申报项目的保护资金迟迟不到位, 拿了牌子却不见好处, 导致部分人申报积极性不高, 或者不愿申报。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 主要以言传身教为主, 传承人是决定它们能否传承下去的关键因素。而无传承人、传承人的认定及考评就成为棘手问题。目前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 有些虽然有, 但数量少, 年纪大, 身体差, 随时都有可能面临人亡艺绝, 已申报的项目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还有许多没有被挖掘和重视, 所以对它们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定, 即使是已申报的项目, 研究也很不足, 导致其中还有很多宝贵资料尚待抢救。

二、基本经验

1. 建立管理体系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开展以来, 许多地方都相继出台了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与做法。地区之间要根据地本地区的实际, 要优势互补, 相互学习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做到学为中用他为我用, 从他人的好的做法中得到启迪。同时也要借鉴其它地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有过的教训。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特点、重点、任务制定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使保护工作有章可循,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

2. 做好普查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冲击下,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耕文明不断地被削弱甚至消失, 人们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 给一向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大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些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临消亡, 使得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 因此发掘抢救这些面临失传的传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开展普查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挖掘的有效手段, 一是要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员, 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 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就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二要组建普查队伍, 成立普查小组, 抽调文化系统业务骨干, 利用基层文化部门的人力资源, 组织开展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工作。三在资金上支持, 各地方政府应从财政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购买相关的普查设施设备, 为开展普查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三、对策与建议

1. 提高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工作, 政府必须把非遗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从宣传发动、规划制定、组织领导、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等多方位给予扶持。与此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以及各种形式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让人们认识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其目的与初衷就是为了让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从而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关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来, 使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根于基层, 扎根于群众。

2. 积极申报

在普查的基础上, 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多年来, 经过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 在普查资料的基础上, 逐步确立保护的重点项目, 组织力量进行深度采录, 整理、精选出富有地方特色的项目,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展传承人体系建设, 对传承人进行有目的的保护。

3. 加强宣传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传承活动,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传承基地建设, 充分展示其独特魅力, 开拓性开展保护传承工作。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图片展示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演出活动, 进一步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 展示了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传承了传统文化

4. 做好传承

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人的培训, 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大力扶持, 帮助其整理有关记忆资料, 鼓励传承人传艺, 组织开展研讨、展示宣传、交流合作等活动, 努力为他们开展传承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把一批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产品引进校园, 使其走进课堂, 在有条件的学校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传承工作从青少年抓起, 确保我们的传承工作后继有人, 并能做到传承有序并且发扬光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研究 篇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 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而光荣的事业。在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 更加应该注重其合理的利用和动态性保护, 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得到合理利用, 成为有生命力和生存适应能力的活的文物。

一、加大宣传力度, 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促使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民间文化也面临被消散的危机。因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

(一) 尊重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者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实际上存在两个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其本身, 还要保护其传承者。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之中, 许多无形的文化遗产被掩埋。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更为迅速的今天, 就更加需要我们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保护, 加大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

(二) 全面、详细、有针对性地来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全面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

要工程, 它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天然的联系, 二者是相辅相承,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有的甚至是一种伴生现象, 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是其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是其文化遗承的基础。所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和宣传应该全面, 详细, 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割裂开来。

二、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明确保护范围, 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一) 政府主导, 全面普查, 制定抢救方案和长远计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是一项艰巨的长远的社会系统工程, 不是任何一个人和团体能够轻易完成的。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代表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所以, 应该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 加大政府的领导和投入, 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班子, 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方案和长远规划。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有相通之处和内在的联系, 为了使其在尽量少增加经费和机构的前提下有固定的班子专门开展工作, 此项工作可以由政府职能部分牵头, 同时责成各地博物馆负主要责任,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 制定有效的目标任务开展抢救保护工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另外形成新的体系, 加重财政负担。

(二) 完善保护制度,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任何一个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有其鲜明的特色。不断地抢救、发掘、保护和利用,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仅仅依靠管理部门进行突击式管理和领导, 难免会出现疏漏和管理上的缺位。为此, 应该通过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制定相应完善的评价标准, 以目标任务的形式, 对每一个申报项目从申请、立项、批准、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全方位进行一条龙服务。政府文化管理和事业部门都应该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三、动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其文化内涵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动态保护, 其实质就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使用和流通中得到不断的自觉抢救和开发利用, 使其从根本上解决其使用价值与遗产价值的矛盾。

(一) 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获取社会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 其社会群众基础开始出现动摇, 有的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并且,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口传心授, 代代相传的, 一无文字记载, 二无图形图画, 三无学校培训和政府支持, 多数是个体行为或者是走乡串镇, 流动性强, 个性差异大, 随意性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未经过很好的组织和提炼, 只是感性的和经验的简单积累, 在理论上没有很好的总结和系统化, 其实用性、艺术性、理论性、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均难以形成系统科学的立体形象。为此应该加大对它们的总结、梳理、归纳、提炼, 使之上升到较高的理论高度, 并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以获得其在当前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保留并扩大其群众基础。

(二) 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 拓展其进入市场的机会

利用搜集整理好的非物质文化名录, 对其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 掌握全面, 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 作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依据。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是一项耗费人力、技术、巨资的事业。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保护, 应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 合理利用它, 对具有市场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市场规则实行指导性开发, 避免单纯地依赖政府, 或者单纯依靠社会, 或者单纯依靠个人。以市场的隐形之手, 带动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发展。应该责成具体受益单位一边抢救, 一边保护, 一边发展, 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来调动受益人的积极性。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应严格尊重历史传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不能抛弃传统的主体而用现代的加以取代, 应该是本着尊重历史, 尊重传承方式, 保护文化内涵的前提下, 努力使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项目保留原生态形式, 在此基础上,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商业包装和开发。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利用使其得以传承与发展, 促进抢救、保护、利用、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四) 动态保护应是政府管理工作的强化

单纯的抢救和保护只能暂时解决濒危的局面。而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 只有化被动为主动, 把抢救保护放到市场的环境中去经受考验, 实施动态保护, 提高全社会的保护热情, 变被动抢救为自觉保护,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抢救、保护和利用的问题。

动态保护的落脚点是保护, 动态利用是手段, 抢救保护是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并不是单纯的商业化行为, 它不是简单的推陈出新的问题, 是不能出现对传统的扬弃的, 这是违背动态保护初衷的。所以, 在实际运作中, 政府应该制定标准和制度,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市场价值改造时, 不至于出现执行上的走样和违规, 保证资源的历史传统性、文化多样性、发展与传统并举。在保护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兼顾传统。

综上所述, 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伟大的事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 包含了众多随时代迁延非物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在其动态保护工作中, 我们既要把握到保护的力度, 同时又要合理利用具有市场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使这项工作长远的进行下去。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对其采用动态保护的办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 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可行性、现实性和实用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 篇9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和历史感,增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我们在提高保护非遗意识的同时更要尽力保存完整的文化遗产,并向外输出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英译非遗项目就是传播中国非遗的一种方法,进行英译前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首先,我们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是不同的,遗产更注重传承性,具有历史性,而文化不一定是传承的,也可能是当代的。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的是文本类文化,还有非文本类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有一些项目最终会消亡,例如:纤夫号子,像这个项目生存和传承所需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存在了,现代音乐中虽然还会留有它的元素,但是它本身确会消失。第三,中国地大物博,地域特点表现的也很明显,不同地方体现的文化意义也不同。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体现了一种人们的责任感。例如:月饼,是人们过中秋必备的一种物品,它承载了全球华人共同的亲情文化内涵,其制作技艺是独特的,广东“安琪广式月饼”就对自己的产品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就体现传承人的重视及对责任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策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自己独特特征的文化传承,对其进行英译要注意翻译策略。翻译理论中的布拉格学派提到两个翻译的的主要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工具功能等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19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英译是为了让世界更多的人们对其有所了解,是认识功能的一种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一些项目词条,所以没有一定的语境,而是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来翻译。非遗英译要注意以下问题并准确运用翻译策略:

1、文化语境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译者需要对其文化语境进行分析。

1)陕北安塞腰鼓译为“Ansai Waist Drum Dance of Northern Shaanxi”,陕北安塞腰鼓的“鼓”并非是特定的鼓,而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腰鼓舞”,所以不可脱离其文化背景单纯的译为“Ansai Waist Drum of Northern Shaanxi”。

2)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都是古城,但是对“古城”两个词条的译法则不同。丽江古城坐落于云南省丽江市大研镇,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的少数民族“古镇”;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所以丽江古城译为“The Old Town of Lijiang”,而平遥古城是“The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2、词义空缺现象

英译过程中也会有词义空缺现象,就是一种文化里有的语义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就不存在。此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和加注法。

1)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是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译为“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在英语文化中是空缺的,所以采用音译法译为“Confucius”。

2)采用直译法的翻译的词条也有很多,s使译文简洁的同时保留了汉语文化词语的原汁原味,例如:京剧译为“Peking Opera”,龙舟译为“Dragon Boat”。

3)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译为“Summer Palace,an Imperial Garden in Beijing”,颐和园是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而修建的皇家避暑的地方,而这里意译为“summer palace”,及夏天避暑的宫殿。

3、非遗信息要准确

1)木板年画译为“Ancient Chinese Woodblock New Year Prints”,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古代中国人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贴年画,在译文中增译了“Ancient Chinese”和“New Year”,使信息表达更完整,以此使目的语读者更准确的理解这一文化。

2)吹糖人译为“Sugar Figure Blowing Art”,吹糖人的是旧京一个行业,吹糖人艺人以糖作为基本材料,用自己的方法熬糖,然后吹成各种人物。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所以在译文中为了使信息更准确增译了“艺术”---“Art”。

三、结语

无论是采用那种翻译策略,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准确的传达汉语词语的文化内涵,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提高国民传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2012

[3]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J].中国翻译,2005,(1):75-7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篇1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因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是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 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 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 (保继刚, 1993) 。按照旅游文化学的归类, 旅游文化资源一般分为有形旅游文化和无形旅游文化。无形旅游文化资源是指语言、生活习俗、氛围等非物质形态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 中的旅游资源分类表中 (见表1) , 从表1来看, H大类人文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有部分重合, 但是也有一些并没有体现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 一些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归类上存在盲区。随着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及申报, 作为旅游资源分类的H大类人文活动, 也应及时对新的旅游资源分类进行调整, 增加适合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 旅游开发的优势

所谓开发旅游资源, 实际上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 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旅游开发中, 一直以有形旅游资源为主,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无形旅游资源也逐渐得到重视。尽管在一些旅游开发中, 盲目规划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破坏了其原有生态, 如一些世界遗产因为保护和开发不当, 有被摘牌的危险。但这并不是说旅游开发就是不合适的。旅游开发, 必须协调好其自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以遗产为本, 适度开发。

旅游开发, 能够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 扩大当地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一项独特的资源, 只有通过必要的开发, 让更多人了解接触这一资源, 才能使其吸引力得到最大发挥。也只有通过开发, 才能宣传文化品牌, 提高其价值。而借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 开发旅游业, 能促进旅游目的地的迅速发展。如在广西旅游, 游客都想听一听“刘三姐”。阳朔打造的“印象刘三姐”的演出, 对“刘三姐”这一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促使当地社区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旅游开发能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也能为当地社区带来收益。现实的收益能让当地民众自发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传承, 如果让当地民众与关心遗产的人进行自发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区形成之后, 会经历旅游地生命周期。加拿大学者巴特勒 (Butler)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退或复苏期。根据旅游区所处的不同阶段, 对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 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三) 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文化真实性。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商品展示给游客时, 当地民众的生活不得不变得舞台化。本应在特定节庆的场合才展示的一项技艺、曲艺、服饰等内容, 现在却面对旅游者一遍一遍的演出。对当地民众而言, 这样的频繁演出, 已经没有了文化最初赋予的意义。这与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初衷背道而驰。游客出游是为了追求真实性, 商家过分追求盈利, 将文化商品化和舞台化, 对游客与当地民众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文化侵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并适当进行旅游开发, 能吸引众多游客的到来。一般说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通常也是与主流文化交流较少的区域, 原因是这些地区相对封闭。而经过开发宣传后的旅游目的地, 游客的到来必然伴随主流思想和文化在空间上的传递, 当地社区民众也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受到新的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地民众刚开始对待旅游, 一定是一种欢迎和热情的态度, 但当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之后, 他们的生活、意识就会发生变化, 以致对游客的到来开始抵制, 厌恶甚至发生冲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整理, 把适宜开发的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 开发为旅游产品。

(一) 真实性开发策略

从旅游产品中创造真实。对当地民众来说, 如果旅游者数量过多, 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因此, 从旅游产品中创造真实, 既能最少影响到当地民众生活, 对游客而言, 又能感受到他们想追求的真实性。如传统曲艺、杂技、音乐、舞蹈等, 开发者可以通过对传统技艺的深入了解, 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上, 提炼和编导节目;也可以策划相关节庆活动, 开发节庆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项目可以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旅游开发利用。节庆旅游能够借助举办各种赛事、盛会, 把多种遗产项目合在一个节日内集中体现, 增加节庆整体的吸引力, 扩大品牌效应, 促进旅游发展。

体验旅游。应用了体验营销策略的体验旅游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旅游, 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提升和深化。体验旅游关注个性、强调参与、注重游客心理, 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体验经济中, 强调的是通过旅游者参与、旅游者互动、旅游者创造等方式实现旅游者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技艺类的项目, 如剪纸、制陶、舞蹈等, 能开发为体验项目, 让游人参与其中, 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二) 保护性开发策略

博物馆保护模式。博物馆作为一种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 不仅是展览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主要窗口, 而且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一个地区的博物馆, 是对该地区留存下来的或已成为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展示窗口。博物馆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能使旅游者在短时间内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种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 是“活态”文化。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能够对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于其所在的地区, 维持其原有方式, 减少对当地民众影响。事实证明, 划定文化生态区 (村) , 认真加以保护, 是使民间文化艺术立体生存的有效方式。

(三) 文化性开发策略

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 但在服务内容上则是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形旅游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无形旅游文化资源, 它所体现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 旅游开发须注意利用和保护好无形文化。无形旅游文化资源在开发上更具有难度, 首先开发者需对非物质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旅游开发形成的是有形的商品, 如何把无形文化转化为旅游者能感受的有形商品, 需要开发者在认真把握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 把文化加入到商品中, 让旅游者无论从整体环境还是体验旅游项目中就能感受到文化氛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它的吸引力才是长久的。因此, 开发者需要从长远眼光的视角出发,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判断, 以免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本意应是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 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带动当地社会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需要更多的约束与引导, 从而达到各方效益的最大化, 实现文化传承,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R].200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2003.

[4].谢元鲁.旅游文化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李天元.旅游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当议[J].经济地理, 2003 (1) .

[7].李荣启.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重庆社会科学, 2006 (4)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篇11

关键词:黑陶 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 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94-02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文化产业的过度商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随着手工生产逐渐被机械化生产取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该何去何从?

目前鲜有研究黑陶产品的相关专著,而对于制陶技艺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基于沁阳黑陶产品的设计实践,试图通过对非遗在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保护中华根文化。正如冯骥才所说;“在一个非正常的转型时期,不能让民间文化正常消亡。”

1 黑陶文化

(1)黑陶

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漫长的繁衍历程中洗尽铅华,孕育出了继马家窑彩陶文化之后饮誉中外的东方艺术瑰宝——黑陶文化。据考证,黑陶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的成就达到最高峰,其中出土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以其高超的技艺与优美的造型特点而成为经典传世佳作,就算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鲜有黑陶作品与之相提并论。

(2)黑陶艺术

陶器是伴随着社会生产需要而产生的,陶器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以至于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黑陶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大成者,后人美其名曰“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黑陶“质如墨玉而光若珠玑,有金石之声而具鸿毛之轻”,素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的美誉。“黑如漆”是其色彩特征;“明如镜”代表其质感美;“薄如纸”突出其高超的制作技艺;“硬如瓷”和“声如磬”强调其质地坚硬。以上特征是对黑陶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风格的总体概括。

(3)黑陶产业的发展

沁阳黑陶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河内县(今沁阳市)万善镇北有红土坡,土宜制陶,镇上居民依山建窑,盆窑村在此基础上形成。至武则天登基,始称“御封陶器”。此举沿袭到了明朝,不过进贡的陶器除了简单的瓦瓮,还增加了大量更具观赏性的鼓瓶、青狮、白象、福鹿、孔雀等礼器,深受青睐。光绪年间,盆窑村发展壮大,所产的陶器以带盖瓮、蒸馍盒、花鱼盆居多,以其品种多、质量高、呈色好、声音脆而行销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当时京城商贾云集.黑陶产业发展到北京,得到光绪皇帝的欣赏,至此,黑陶在国内名声大震。此后,各地官家订单络绎不绝,黑陶产品一度成为官方消费品。

清末至抗战前夕是沁阳黑陶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家家木轮转,户户窑冒烟”之说,村里也是能人辈出,由于竞争激烈,匠人们积极改进黑陶的制作工艺,增加花色。民国三年,盆窑村新烧制的墩、樽、鼎、壶等工艺品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和马尼拉“世界工艺品展览会”展出,备受国外嘉奖,沁阳黑陶从此名扬海外、销路大畅。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民国三十二年河南大灾荒,加之战乱频仍,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百姓不堪徭役负重,在如此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前,盆窑村烧陶业就此衰败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盆窑村又恢复了以往的繁荣。又因1982年的洪灾,造成大量窑炉坍塌,到现在为止,能烧陶的窑已经剩下十来个,能转的木轮也为数不多。纵观整个盆窑村的黑陶史,可谓是一波多折,如今,虽然黑陶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对盆窑村的制陶业大加扶持,但是黑陶产业并没有因此而重新焕发生机。

2黑陶文化产业面临的境况

虽然黑陶被誉为“陶之君”,但并不像宋代才出现的紫砂陶器自打出世就一直兴盛不衰,而是几经波折。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文化的地域性不强,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虽然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沁阳更是贤能辈出,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文化产业,会烧制黑陶只是当地人谋生的手艺,他们制作黑陶的初衷是为了养家糊口,锅碗瓢盆都是自给自足。然而,后工業时代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传统手工业,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塑料、金属制品也取代其地位。因而在古代除了贡品之外,再无其他观赏性强的工艺品,亦没有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紫砂相比,又少了深厚的人文积淀。

(2)黑陶文化产品设计不符合现代生活美学,企业创新能力弱

现代生活美学是后工业时代人们对产品寄予的多元化精神诉求在与产品互动时产生情感的连结与认同。据考证,黑陶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人类的审美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有时盲目跟风也会影响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从装饰和造型来说,现代黑陶基本还沿袭传统,导致其设计风格趋于雷同,千篇一律、良莠不齐。这与制陶工艺的传承沿袭方式有关,家传式、师徒式的传统相传模式多以实际仿效方式完成,鲜有创新。

(3)产业规模小,集约效应差

沁阳市现有黑陶企业极为少数,稍大点就数市里的沁阳市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盆窑村黑陶工艺厂和传承人王正成、王亮亮的黑陶厂,其他均为小型个体户,一个拉坯师和雕刻师就组成了一条很简单的生产链。除了蓝钻公司主要生产工艺品外,其他生产商基本以鱼盆为主。集聚效应不好也源于此,各企业出发角度不同,不能共同合作交流,进而阻碍了黑陶产业的发展。而政府方面,只是在扶持个别企业,并没有从全局考虑,民间大师没有专门的创作基地,不能形成创新思想的碰撞。

(4)文化消费水平层次不高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河南省農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所占总消费的比重在逐年递减,文化消费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文化消费水品低也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关,沁阳市周边城市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购买力。其次,工艺品本身所具有的易损坏性使网络销售无人问津。

(5)人才匮乏

沁阳黑陶在2011年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烧陶业的村民有逐渐多了起来,本以为村民是有了非遗保护意识,黑陶产业会峰回路转。可是时间不长,坚持下来的人已寥寥无几,说到底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养家糊口的阶段,他们认为政府既然重视了黑陶产业,重操旧业定能赚些钱,实则跟风使市场上的黑陶供大于求,黑陶产业还是衰败下来。据盆窑村的老人们说,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年轻人再愿意做黑陶了,剩下的都是中老年人。所以,即使有再厉害的师傅,也收不到徒弟。目前,虽然国家颁布了《非遗保护法》,确定传承人,给予资金补助,但多数时候,资金不能落实,这是其一。其二,当下沁阳黑陶工艺从业人员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工人们基本没受过高等文化教育,完全依赖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创新能力弱。

3黑陶文化产业的创新策略

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是造成工艺品艺术感缺失的主要原因,艺术性趋于雷同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伤”。

(1)校企合作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企业发展也大有裨益。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其二,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在文化成果研究方面的优势;其三,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2013年6月,沁阳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神农陶”茶具创意设计大赛,“炎”壶脱颖而出。以“炎”壶为例,探讨如何对黑陶文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图1)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讲,符号学注重人类精神层面的问题思考。此“炎”壶的设计利用符号学的知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不影响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华夏始祖神农氏又名“炎帝”,壶盖和壶柄的造型元素是“火”的抽象形,既代表“神农耕而作陶”的典故,也有生命延续的寓意,同时它又是“龙”的简化符号,象征“龙的传人”,再次又像是“牛角”,符合神农牛首人身的形象;壶身的水纹装饰象征生命之源。这些元素符号的运用体现了对华夏文明的传承。

(2)以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主体建立本土文化符号架构,作为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知识体系。

布希亚曾说:“物必须成为符号,才能成为被消费的物。”有形的产品是承载和传播无形文化的主体,文化必须转化为符号才能为本土知识体系所用。当地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科研优势,利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的典型特征元素,并运用到黑陶产品开发中去。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些元素符号化,作为黑陶产业从业人员记忆中存储的表征,此类表征在不同的人创作时会呈现不同的提取信息,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结论

非物质文化的遗产 篇12

一、家族式传承

中国自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以血缘宗族为基础, 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生产, “亲师合一”的家族式传承是其主要传艺方式。这传承方式之所以延续千百年的原因有多种, 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为例, 宋朝以前, 景德镇的制瓷业仅是一种农辅行业, 规模小且经济地位不高, 制瓷工艺的传承只局限于家庭内部进行。宋朝之后, 尽管制瓷技术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但是, 一方面, 家族式生产方式有利于某些特殊技艺在家族范围内的流传和保护。另一方面, 封建社会重农抑商、重道轻器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工匠的地位低下, 因此, 家族式传承仍然是其主要的延续方式。在这样的传承中, 父母和子女之间在师徒关系的基础上还有着人伦亲情, 父母会无所保留地教导自己的子女, 再经过叠代钻研和改进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1949年以后, 随着体制改革, 家族作坊被政府统一组织生产所替代, 政府为了延续发展传统技艺, 允许一些优秀老艺人的子女入瓷厂跟随他们学艺, 以此延续制瓷技艺的关键技术。并且, 这时的家庭传承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保密严格了, 艺人之间、作坊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但是, 受市场环境和生活观念的影响,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继承祖辈的手艺, 而想到外面的世界发展, 并且也由于现代陶瓷工业的日益发达, 许多企业都选择采用成本更低、精确度更高的现代化机器替代手工制瓷, 因此, 许多技艺精湛的老艺人面临技艺后继无人的尴尬, 这也是整个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乃至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二、师徒式传承

明清时, 官窑民窑的共同发展使得景德镇制瓷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对工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仅靠家族成员已远远不够, 于是, 一些对于工匠需求较多的、可以传授给外人的技术, 开始通过师徒制传承的方式进行传授。

新中国成立后, 师徒制被政府统一招工分配替代, 工人按照工种分配给老师傅学习技术。但是, 由于工人人数太多, 更多的时候只能靠自己摸索研究或是互相之间摸索讨论进行学习。这种方式使得师徒关系的过于随意没有约束, 对于技术的传承所需要的严格是不利的。并且, 过去的师徒制一般限于同乡邻里, 收徒的数量大多都是固定的, 一般每位师傅一次只能收一个徒弟, 师傅于徒弟来说既是技术的传授者, 又充当父母的角色, 情感大多稳定深挚, 这种亲密关系有利于技艺的传承, 而且师傅在与徒弟的长期相处中, 也更容易对徒弟进行了解, 从而因材施教进行传授。因此, 收徒范围和数量的增加, 尽管有利于技艺传承, 但是师傅对徒弟的影响力也相应降低, 再加上既没有行业规则和行帮约束, 手工技术的竞争又激烈, 师傅在教徒弟时往往“留一手”, 这也是严重不利于技艺传承的。

三、学校式传承

清朝末期, 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关键, 于是, 1910年陶业学堂在江西饶州创办, 并在1916年将其分校创办在景德镇, 至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 如今, 景德镇的陶瓷教育己具有一定规模, 每年为全国的陶瓷产业培养了大批的懂得现代化机械生产和自动化管理的陶瓷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学校教育打破了家族式传承和师徒式传承的保守性, 加强了技术的交流和创新, 使得景德镇制瓷传统工艺和传统陶瓷文化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承、保护、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下, 许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传统生长土壤的丧失, 要么衰败消失, 要么被批量化的现代机器替代, 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传承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 分析其中利弊, 探索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发展规律方式进行良性“传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政府和民众“一头热”的保护开发对非物质遗产带来的伤害和破坏。并且, 随着社会经济的开苏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形态的巨大变化, 这都促使了了文化与制造业的之间的广泛联系, 实现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有效结合和互助互动, 也成为了当下景德镇制瓷业发展, 乃至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获得生存和发展可以选择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周荣林.景德镇陶瓷习俗[M].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智能照明管理系统下一篇:工厂设备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