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8-15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10篇)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

摘要:数字艺术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 它在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以及使用数字艺术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提出了基于数字艺术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以期能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字艺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数字艺术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手段。广义的数字艺术包括数码艺术设计、交互媒体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等种类, 数码艺术设计指二维、三维动画、数字影视广告、数字音乐、数字影像等新生的艺术门类;交互媒体设计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 如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等;虚拟现实设计指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数字博物馆、虚拟室内漫游、虚拟战场等计算机仿真系统。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 数字艺术产业已经成为21 世纪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 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 它在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在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共1372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三批共454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 广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9 项, 约占全国总数的2.7%, 有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24 项和22 个扩展项目, 囊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八个种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由世居广西的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彝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创造, 风格独特、民族特点鲜明、地域特色浓厚,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相关法规建设不足, 很多地方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宣传力度不够, 传播方式与手段单一, 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 受众面不广, 珍贵的民间文化不能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三是运用新技术手段保护力度不够, 资源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目前为止广西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二、基于数字艺术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只有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创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新的手段与载体, 可以通过图文处理、动画制作、数字影视制作等数字艺术手段, 将文化遗产信息处理成静态的、动态的、虚拟的、仿真的数字形态, 一方面利于珍贵资料的保存, 一方面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数字艺术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视觉传播, 效果方便、快捷, 视觉冲击力强, 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所以数字艺术在文化保护领域的运用, 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必要性。

三、基于数字艺术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使广西厚重的文化遗产知识以直观、视觉效果强的数字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展示、传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为公众提供文化遗产知识学习、教育、欣赏、交流平台, 这对于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重要作用。

目前, 国内已经有广东、四川等省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有网站与三维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两种形式。前者是普通的网站, 后者侧重于观众的交互体验。网站式数字博物馆就是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源在网站上展示出来, 用户可以选择网站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进入子页面, 了解、学习任何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分类、特点、过程等知识, 这些知识以图片、影音、动画等数字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用户以很直观的方式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了解、学习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三维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使用虚拟现实、三维立体交互等数字技术, 使观众得到逼真、震撼的沉浸体验, 它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多层次信息以视频、音频、图像、动画、文字、流媒体等直观、动态的方式在虚拟的三维空间进行展示, 还能使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感官模拟, 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达到认识与学习民族文化的目的。

(二)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将广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分类进行信息化储存, 实现文化遗产信息的永久性储存, 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2005 年3月26 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指出了运用数字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数字资源库由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素材内容组成。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多个常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组成, 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 大多数以声音、影像、动作技艺为表现形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素材搜集制作, 除了运用录音、摄影、摄像技术等手段, 还可以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媒介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艺术表现, 如可以将《布洛陀》、《百鸟衣》等民间文学创作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片, 将“嘹啰山歌”等民间音乐制作成幽默、诙谐的动画故事、将民间技艺拍摄制作成精美的数字纪录片等。这些表现形式直观方便、视觉冲击力强, 使数据量庞大的数字资源库图文影音并茂, 很有趣味性, 既方便读者进行检索, 也能使读者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数字艺术带来的视听感官享受。

(三)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打造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 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运用数字艺术手段制作能在新媒体空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 融入文化大环境, 使文化遗产广泛被大众认知、传播、发扬, 更好地进行文化遗产保护。

动画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成动画片, 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途径进行视觉传播, 进行动画片创作时, 应该注意立足于地方民族文化, 结合时代需求大胆进行创新, 才能创作出观众喜欢的优秀动漫艺术作品;开发网络游戏,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故事情节、技艺制作过程设计成游戏内容, 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制作过程;可以使用PHOTOSHOP、3DMAX等电脑辅助软件,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精华元素进行提炼, 创作出二维的、三维的民俗场景、角色、服饰、用具等艺术形象, 使大众对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文化特征进行直观了解, 其效果如同置身现场观看学习, 感受是非常深刻的。这些以数字艺术手段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作品可以进入手机、微信、微博、QQ、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传播空间, 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观赏、学习、交流、传扬、创新, 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 数字艺术能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打造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等策略措施, 能建立文化遗产知识储存、学习、教育、欣赏、交流、研究平台, 更好地展示、传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实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永久性储存, 达到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伟.浅谈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 2012, (7) .

[2]蒙洁慧, 林雪云.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开发的难题及对策——以广西少数民族艺术为例[J].传承, 2013, (9) .

[3]金旭东.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 2015, (3) .

[4]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

[5]肖霄.现代数字博物馆建设与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10) .

[6]蔡群, 任荣喜, 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

[7]孙霏霏.简析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 2014, (7) .

[8]况扬.新媒体技术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广场, 2014, (5) .

[9]邓爱东.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调研[J].图书馆学研究, 2010, (10)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2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8-03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该法颁布之前的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对此类工作提出意见,并指出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要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合适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条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截至2016年公布了5批共424项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22个扩展项目),已评出了5批共42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含16名国家级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大力开展起来。但目前不少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发认识不够,打着经济效益优先的旗号和现代化加工名义,出现不少歪曲民俗旅游的现象,使当地的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变形,民俗旅游庸俗化,很多旅游活动在商业化开发中变味,地陪导游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进行错误的传播,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被误传歪曲,在传播中产生传承变质。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区,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广西本土文化的渠道之一。该课程应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搭建课程教学内容、确立课程的定位等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广西首次在高职旅游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对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多元化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等相关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需要

激发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使本文非遗文化的正确传播,这是目前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任务之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让校园教育在非遗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保护遗产的行列之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校重视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各种系部活动、协会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名目繁多,但学生感兴趣的少,参与人数少,整体效果不好。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出现大量低头族,网络游戏在高校中普遍流行,学生上课缺席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本身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的重任,学校设置非遗课程,开展相对应的非遗活动,在学校成立非遗产文化长廊等,不但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正确全面的传播,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三)旅游行业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

1.培养导游本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导游担负着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在从业人员里对文化综合素质要求是最高的,地陪导游如果文化素质低,对本地的文化了解肤浅,那么他们对品位高、等级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解说就会黯然失色。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导游实务、导游带团和讲解技巧、模拟导游实训等课程在培养导游带团的规范性和基本讲解上是必需的。但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本土文化熏陶还做得远远不够。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是旅游的重要类型,导游除做好本职规范性工作外,对当地文化的熟练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地陪导游对本土非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引领游客进行正确的学习。

2.导游特色才艺培养的需要。导游才艺尤其是带团才艺是一个优秀导游必备的技能,要想带好团,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态度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些带团才艺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育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局等举办的各种导游职业技能比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导游才艺展示都是其中主要的环节。很多参赛的导游对于导游才艺比较畏惧,但实际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本地特色才艺项目,比如当地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武术等,是非常出彩的,而这些可以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来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小。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为旅游专业学科基础文化课和学校的文化公选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广西的区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能否与旅游专业其他文化课程相结合,能否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才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以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各类民间民俗、人类文化为基本理论部分,选取广西非遗项目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有代表性的项目,跨学科搭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

2.课程目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目标包含三部分,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的导游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特色的导游才艺,促进关系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

(二)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知识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模块一是知识理论,包含两大项目,第一项目是遗产的基本定义、形成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遗产分类;第二项目是广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是本模块的这个、重点内容,包括有10大情境,对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内容;模块二是专业技能,包含导游带团的本土人文讲技巧、导游带团才艺和导游大赛才艺三大项目。模块三是社会实践部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模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调查。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团队式教学模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应成立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旅游、音乐、舞蹈、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不同教学内容上课地点都不一样,每个学科的教师负责其中的专业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民俗部分由旅游专业教师讲授,民间文学由汉语言文学教师负责,传统音乐、舞蹈等可由音乐教师负责,手工技艺部分由艺术设计的教师负责,体育、游戏与竞技部分由体育教师负责,还将邀请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相关知名专家进课堂担任客座教授。

(二)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

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民俗文物由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野外考察中师生共同收集,打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会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和模拟导游校内实训讲解基地。如果学校支持,申报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该长廊可以作为校内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庆的载体,为创建学校3A旅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各种平台,比如工艺研发、设计、制作工作室,工艺流程展示室,作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长廊等,利用这些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设计,和学校营销协会合作,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在这些平台,可以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与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设计有广西本土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挑选出来,参加设计类的比赛,比如南宁礼物设计大赛等。

(四)建设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课余文化活动的大舞台,由学校团委、各系办主办,旅游协会承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让受学生喜欢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各种民族体育、武术、音乐、舞蹈等在全校推广。这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是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族节庆必须定期,像大学生校园科技艺术节、寝室文化节、广西礼物设计大赛、手工艺文化节、民族服装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学校的桃花节、芒果节等可以不定期举办,这些活动都要融入广西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培育成有特色的高校旅游节庆,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五)构建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聘任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知名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实训工作与专题讲座活动。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向传承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企业、传承人的工作间变成学校的校外基地,把校园的非遗课堂建设为非遗知识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广西区文化厅、广西非遗研究机构等的相关单位合作,参与广西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分类、编目等科研工作,加快师资力量的培养。

(六)实施多样的考核方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有期末考核(占总比的30%)和课堂考核(占总比的70%);课堂考核方式多样,有课堂互动、模拟专项文化讲解、专项文化创意设计,野外非遗项目调查。在课堂考核环节,学生将占主要地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4-6个,每个小组的模拟讲解或创意设计结束后,其他的小组进行打分和评论,其他的打分小组平均分就是该讲解小组的这个考好环节的分数,教师在该环节起主持的作用。无论期末考核还是课堂考核,都要突出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培育,把广西非遗产知识的传承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揉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大学的文化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对当地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的兴趣,能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文化,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广西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落实,拓宽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渠道,极大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广西旅游行业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西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的意义和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5)

[2]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人民出版社,教学研究,2011(2)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2010C067)

【作者简介】李长春(1978— ),男,广西北流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旅游。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3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个特点,非物质性、民间性、活态性、传承性、创新性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有特点,而由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

1、民族性特点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是骆越民族的发祥地。主要以壮族为主,还有汉、瑶、苗、侗等多个民族,长期以来,生活在广西这片天地上的12 个世居民族与其他多个民族相互交融,不断发展,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种类繁多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也区别于同个民族在其他地区的民族特色,这就更加凸显广西自身浓郁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如壮族的布洛陀、嘹歌、多声部民歌、壮族歌圩、壮剧、壮医药、壮族天琴、师公舞等传承了壮族优秀文化遗产;瑶族的盘王节、密洛陀、蝴蝶舞、瑶族服饰等则是广西瑶族文化遗产的代表;苗族系列坡会群、德峨苗族跳坡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京族哈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那坡彝族跳弓节等广西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也是他们对传统生活的追求和延续,是自身民族特色的集中代表和突出表现。据笔者统计,广西现有的37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当属少数民族代表作的有26 项,占相应级别总量的7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全国40%左右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优势地位十分突出。

2、多样性特点

由于地域条件、生存环境、群众基础的不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异彩纷呈、种类繁多的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多样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劳作生活技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气息,就形成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基本种类来说,在民间文学方面,广西有布洛陀、密洛陀、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壮族嘹歌、合浦珠还民间传说、刘三姐歌谣、布洛陀、桂林山水传说等,包含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史诗等类型;民间音乐方面有高沙锣鼓、瑶族蝴蝶歌、广西八音、那坡壮族民歌、侗族大歌等;民间舞蹈有田林瑶族铜鼓舞、瑶族长鼓舞、壮族春牛舞等;传统戏剧有邕剧、侗戏、壮族师公戏、壮剧、彩调、采茶戏、桂剧等;曲艺方面有桂林文场;杂技与竞技方面有壮族抢花炮等;传统手工技艺有毛南族花竹帽编织、钦州坭兴陶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壮族织锦技艺等;有壮族民间医药、瑶族医药、梧州龟苓膏等传统医药;还有跳岭头、梧州龙母诞、瑶族祝著节、宾阳炮龙节、靖西壮族端午药市、壮族铜鼓习俗等民间习俗活动。种类多样、风格各异,几乎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型。

3、独特性特点

广西具有沿边、沿江、沿海等区域特点,而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了地方的区域特点和文化特性,凸显了其独特性。京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兴市境内的“京族三岛”,京族的哈节、独弦琴艺术都是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产生与沿海的地理特征、与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渊源关系,以及与当地的壮族、汉族长期共同生活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其民族文化特色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毛南族、仫佬族也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而且也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也独具特色,毛南族肥套、花竹帽编织工艺、仫佬族依饭节、古歌、刺绣技艺、舞草龙等都是他们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各族人民极其宝贵的共同财富。同时广西沿边的特点又使得广西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相邻的越南是共同拥有的文化,许多文化遗产是他们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这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性的一个体现。

二、全球化背景下广西非物质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基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来说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就是全球化典型的负面影响之一,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不得不面对全球化过程中的挑战。

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自工业革命以来,文化多样性就随着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衰落不断减少。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迁移和扩散过程中以不同方式适应不同自然环境过程产生的结果。语言和文字在发展过程不断变异也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在现代工业时代,文化产品可以简单地机械复制,许多传统手工业和技艺消失。人们为了更好地发展贸易和交流而学习使用各地的通用语言,大量的语言及其携带的文化元素消亡或者陷入濒危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中心主义和现代化的影响,许多不同于强势主流文化的地方民族文化往往被认为是落后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优势、经济优势、政治和军事优势使得西方成为世界权力中心,而近代西方社会的文化形态则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在这个过程中,对异文化的贬低和歧视并非鲜见,极端条件下就形成不同形式的法西斯主义。学术研究的发展,人权思想的传播,殖民地的独立和殖民地的“文化自觉”以及西方社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促使人们对现代工业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而逐渐获得重视。尽管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仍在发展,但是,世界各国对保护文化多样性已经取得了共识。

广西的文化多样性在现代化过程中也显著地减少,很多文化处于濒危的境地。目前广西仡佬族语言就属于濒危语言,而且使用人口在不断地减少。过去壮族、毛南族等聚居的地区大多有歌圩存在,人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如今各地歌圩大大衰落,很多地方的歌圩已经消亡,年轻人很少学习传统的民歌,传统歌圩的失去了发展活力。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对策建议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中国有56 个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多元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多种因素,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经济、提高当地生活水平的同时,如果不去保护这些民族民族文化,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会销声匿迹,这种消失一旦发生将无法弥补,民族特色也将消失。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大量经费的投入、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对于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这里只着重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入手,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的对策建议。

1、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区、文化传承基地等对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民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存活并传承下来,是与它特定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区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将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保存在其所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即将民族文化与其生态作为整体加以保护。

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但民族特色保存完好的地区却越来越少,应尽快研究出台符合广西实际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对民族文化生态区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措施保障、管理方法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严格控制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和管理,建立高起点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建立若干个文化生态示范村、文化传承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传习馆,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加快建设“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广西有一到两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成为“国家级生态保护试验区”。同时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区和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等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2、以旅游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开发模式

要充分挖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资源开发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要适度选择。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当下常见的开发方式之一,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只是将文化遗产资源当做招揽游客、牟取利益的手段,而忽略了文化本身对于民众的真实目的和特殊价值,因此非物质文化资源产业规划与开发要注意几点。

首先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及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在开发经营管理中采取生态化管理模式,尽可能保持民族文化生态区的原貌,使旅游环境与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谐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还要采取渐进式开发方式,制定科学的规划发展目标,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条件成熟的可以实行规模经营,产业化运作;旅游开发还应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将他们的技艺充分发挥出来,成为顺应时代的“活态文化”。在民族节日、节庆活动中,由遗产代表传承人全程展演节庆活动的仪式和礼仪等过程,还可以在旅游开发项目中设立表演环节,把传统的戏剧、民间音乐、歌舞、民间故事搬上舞台;也可以开发一批旅游纪念品,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如壮锦、铜鼓等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收藏价值;还可以在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古镇等景区设立风味小吃精品馆,请代表项目传承人制作原汁原味的广西风味,如油茶、老友粉、螺丝粉、粽子等各民族精品美食;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除了遵循旅游基本原则之外,还要将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与特定地区的自然山水资源结合起来,增加旅游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既可以提升山水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丰富自然风光旅游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使旅游项目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和区域内既欣赏到了广西秀丽的优美风光,更亲身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乐趣,加深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以文化产业化发展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既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力挖掘并合理发展利用广西非物质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有利于将文化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保护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并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指引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在实际上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植力度,在政策、资金、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及配套政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三是要注重资金投入的问题;四是应当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技术平台,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4、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 工程项目建设中要保护文化生存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草根性和大众性,只有在民间、老百姓中,才会有生命力,但是在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旧城改造、城市开发、大型项目建设不断落户,这给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机遇,但同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也面临着破坏的挑战,而这种文化生态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无从恢复。因此无论是在城市的旧城改造、还是农村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在规划初期就应当充分调研当地的民族文化,既要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还要科学论证拆迁移民会带来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给文化传承带来的影响,再进行规划,尽量避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特别是那些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要进行抢救性保护,更是不能对其文化生态进行改变和破坏。

摘要: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而经济全球化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多样性的减少,在保护性开发中,要抓住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保护对策,扩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保护其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4

关键词:莲湘;继承发扬;价值;风格

如皋如歌,常来长寿,如皋坐落于长江以北,属于苏北一带。其文化渊源,孕育的名人雅士数不胜数,如安定先生胡老先生,名满九州的词赋大家王观,家喻户晓的戏剧大师李渔,一代名将吕岱,清节自励的封疆大使戴连奎。途经此地的墨客文人也留下了不少佳话。

在这以长寿闻名中外的城市,各类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生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种类繁多,且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风格最独异的就属如皋“莲湘”了。“莲湘”是如皋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起源于清朝。据说是起源于古时一个名叫“莲湘”的女子。虽只是个传说,无从考证,但其内容却令人不禁唏嘘。美貌的农家女莲湘因为贫穷被卖给了富人家为奴为婢。富人见色起意,强纳莲湘为妾。莲湘受尽了委屈终还是为富人生下一子,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其悲惨的命运,被赶出府门。若干年后,莲湘的孩子科举及第,却不知其生母流落街头。隆冬季节,莲湘衣衫褴褛,手持一根嵌着铜钱的竹竿,边敲边唱,其声如泣如诉,呼失子之痛,号饥寒之苦,闻者无不泪沾衣襟。后人同情莲湘,便创下这独树一帜的莲湘舞。

莲湘舞属于花鼓舞,其发展前期打为辅,唱为主,可以有戏子“旦”“末”角进行演绎,表演形式多样,也可以在花鼓中演绎,后期发展方向多元,吸收了腰鼓,秧歌,京剧等技巧动作,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民族舞,且适应于群体,流传甚广。

莲湘舞的演奏形式是朴素的,不需华服的烘衬,也不需名贵的乐器,它运用的器材是将竹竿去除两头,中间系上铜钱,以彩色丝绸作为舞具,舞者挥动竹签打击地面进行节奏敲击,通过眼、手和脚的节奏配合进行演绎。舞者多以爽棍结合,声势浩大,唱曲声音越大,舞姿越加酣畅,到达一定境界时,闻者见者无不被这气氛感染,更有甚者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虽手中无舞具仍跟紧节奏,进行哼唱。这就是莲湘舞的独特之处,它身为民族舞,不需要过于精湛的舞蹈技巧,也不分男女老少,它亲民却又不落俗套。跟如皋的另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跳马夫相比,它适用广泛,不局限,它大气,不挑人。身为一个吉庆的民族舞,“莲湘”充分体现了如皋和谐的民间风情,活泼却不失大气,亲民却不沾俗粉,简易却内涵深远。身为如皋的子女,无不为此自豪。

岁月悠悠,如皋的子女是不忘历史的。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这个优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古老质朴的莲湘舞也带现代的皋人融入了源远的历史。皋人从中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他们庆祝时随性跳莲湘,跳的是一种乐观豁然的民风民情,不仅娱乐了自己,放松了心情,同时也将对莲湘的继承有了新的认识。这一点上,皋人是积极的,他们在岁月中进步,也在岁月的流淌中见证着莲湘的发展。据记载,如皋县城二次解放后,如皋师范学校的音乐老师杨冰等人在原有莲湘舞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兴的快板、对打、朗诵、快板等形式,对双棒动作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在全校组织了近百人的莲湘队伍,这对当时的如皋城是有撼动的。在这个古老的县城里,对文化的渴求,对艺术的崇拜是不可替代的。每一个皋人都希望看见自己本土的文化得以发展,让世人得以铭记。铭记下这片滋养皋人的乡土。可想而知,当时的莲湘发展是一个飞跃,打莲者手捧双棒,载歌载舞,莲湘在如皋,成为了一个必不可缺的吉庆文化风俗,饮誉大江南北。

如皋莲湘舞名扬四方,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2007年11月被列入如皋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它既具有北方的粗狂,又有南方的柔美;既具有丰富的舞蹈语言,又蕴含丰富的民族风俗。表演灵活,易教易学,便于传播。根据80年代的记载,莲湘舞在各类庆祝、游行活动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莲湘舞蹈形式。当时有著名的“土改大莲湘”、“抗美援朝大莲湖”等,莲湘舞,被恰当得融入到时政的宣传,影响可想而知。何谓价值,价值是事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莲湘舞的价值已不仅仅存在于其深刻的舞蹈内涵及其独树一帜的舞蹈品格,更存在于其承載了皋城的涓涓历史长流,它对当时皋城的时政有了文艺方面的积极推动。推动了当时时政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莲湘舞本身的发展,它的舞蹈语言开始多元化,内涵也更为深远,更具有历史价值。不光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素养,又融入了新兴时代的新兴元素。打莲湘的存在是必要的,也是皋城急切需求的,同时也是值得皋城全体人民所铭记的。

历史悠久,文化如涓涓细流,或实为物,或虚及气,都是值得后人用一生去铭记的。不谈承载发扬,起码多了一份对悠远文化的尊敬之意。莲湘,打莲湘,唱莲湘,莲湘的传说,莲湘的诞生,莲湘的发展无不见证着皋城的历史的推进。爱莲湘,敬莲湘,敬这个未被家乡遗忘的文化遗产,敬这个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独特民族舞。它引领了皋城的文化传扬,诠释了皋城人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其别样的情怀。值得深思,同时也值得铭刻于心。

参考文献:

[1]如皋资讯网之百科如皋.

[2]如皋县志.

[3]如皋文化志.

[4]中国民族舞舞蹈集成【江苏卷】.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人类历史发展和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认知、技艺、技能和风俗习惯等。中国的“非遗”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珍贵财富。当前,“非遗”正经受文化价值传承与开发的矛盾、文化环境发展和变迁、传统民间技艺与当代工艺技艺的摩擦碰撞等。[1]“非遗”保护研究是一个长期重要的课题,尽管其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不同地域、种类、民族的“非遗”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传承方式以及不同的保护措施。传承好、保护好甚至利用好我国的“非遗”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情感,而且还维系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

有着12个世居民族的广西,随着历史的推进,各民族创造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民俗等领域,但对“非遗”选择有针对性的市场化经营方式还是进行得比较晚[3],尽管如此,建立在“非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药———“三金片”,对可经营性“非遗”保护具有很大的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三金片”的起源与发展

(1)“三金片”的起源。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药用植物专业并工作于桂林中药厂的邹节明寻找到一种壮药,在经过提取分离、喷雾干燥、薄膜包衣等主要工序后得到一种药物胶囊,这种药物胶囊在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给小鼠和长期毒性试验给大鼠的灌服,反复试验、鉴别到患者临床、中试,得出的疗效数据与大量的文献和医院相关用药都极其吻合。[4]于是,邹节明迅速投入验方、工艺的研究,最终在1978年研制出了“三金片”。“三金片”的前身是壮族偏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和补虚益肾等功效,主要由金樱根、海金沙、金刚刺等原料加工组成,这些原料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

(2)“三金片”的发展。为了让人们了解“三金片”产品,邹节明到各地四处召开药效论证会对“三金片”的药物品质和药理做出透彻介绍与分析,最终获得专家、患者和商家的信赖。在此基础上,1985年,任厂长的邹节明对“三金片”筹划了“235”战略规划,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核心,人才为根本,管理为基础,科技为依托,效益为目的”的发展战略,引进了一批当时国内先进的测试仪器,并装备了一流的生产车间,对“三金片”进行标准化、自动化及流水线的生产。经过五年的努力,“三金片”开始在全国各地连锁药店销售。截至2015年年末,“三金片”与500多家经销商、2300多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1000余家药店建立了长期稳定客户关系,稳占全国30几个省市的药材市场,质量、技术、疗效等各项指标始终处于领先水平,至今在市场保持了30多年的长盛不衰。这个象征着“金色生命、金色财富、金色希望”,以广西壮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金片”反过来对壮药的创新研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壮药的资源整合进行了深度优化,为壮药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三金片”市场化经营模式研究

(1)“三金片”品牌策略构建。企业确定了以“品牌形象差异化、‘打抗+疗程’捆绑、权威媒介、名人企业家”为核心要素的品牌策略模式,有效解决了“三金片”建立品牌策略模式的“发现感、紧迫感、权威感”三感问题(如图1所示)。首先,“三金片”选用箭头视觉主体形象作为品牌差异化标志。“尿频、尿急、尿痛”认准带箭头的大品牌“三金片”,不仅生动形象地描述症状,而且还能引导消费者对号入座,识别产品并快速记住它。其次,利用“三金片”无耐药性、可治病根、防反复的最大优势,建立“打抗+疗程”捆绑策略。再次通过CCTV投放广告、配合报纸发表文章、传播终端市场海报、开展店员各项教育等活动,极大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推动消费者购买,形成品牌“峰值”效应,有效吸引优势资源,包括上游供应商资源、下游供应商及网络资源。另外借助名人企业家,建立梯队筛选机制。

(2)“三金片”管理渠道发展。构建好流通势能是“三金片”管理渠道的关键环节。一是在各渠道建立价差体系,保证各渠道有利润空间。企业做到强力把控价差体系,目的是避免各渠道形成促销依赖症,杜绝不给政策就不进货,防止各渠道最终打价格战而整垮市场局面出现。二是做好渠道整合,提高集合度。使各渠道经营具备一定销售规模,获取较大的利润总额,从而增加经营“三金片”产品的积极性。同时,管控好渠道幅度是稳定渠道流通区域和防止跨区域串货的重要前提。三是维护好渠道和终端价格体系。对渠道和终端双向维价,形成高效、有序的一、二、三级渠道分销和终端覆盖渠道网络体系(如图2所示)。

4“三金片”市场化运营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三金片”的成功经营模式,能为我国“非遗”市场化带来一定意义上的启发。在市场经济化条件下,运用生产品牌性保护方式,构成产业集群,形成品牌效应,完全可以将“非遗”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既能活态传承,还能创造经济价值。

(1)传承人的才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运营的重要动力。“三金片”是在曲折发展中构建品牌化的,在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模式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时期,“三金片”一度面临着停产的危机,是邹节明这种独具慧眼、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的企业家精神,使“三金片”在生死存亡的时刻转危为安,并得以持续发展。邹节明的这种企业家精神提高了“三金片”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了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控制力,成为“三金片”之魂,使“三金片”得以生存和发展,并最终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渠道建设和成功的资本运作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能力。“三金片”拥有自己的网络渠道获得快速发展,在成功获得上市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通过市场化交易平台,借助资本力量,促进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国很多“非遗”优秀传承人还缺少向公众推广文化的平台,导致市场影响力不足,而消费者难以识别价值,从而低估其价值。成功的渠道建设和资本运作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非遗”资源的市场价值,提升其社会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深化社会群众基础,有利于“非遗”产业整合人才、信息、资金资源。

“三金片”成功市场化模式为我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非遗”的发展不能隔绝在真空状态,也不能盲目地照搬照套,每一项“非遗”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为“非遗”可经营性传承搭建一个平台,能让其发展壮大成为一种产业,具备市场价值,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庚,陈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J].东南学术,2014(1):210-217.

[2]陈亮,余千,肖爱连,等.农业文化与物质遗产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价值评价[J].青海社会科学,2015(2):57-65.

[3]贺正楚,张蜜,吴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模式:以“二人转”为案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4):52-58.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6

布洛陀是源于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一个神话人物, 由于他的历史贡献而在氏族部落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人们把本民族的文化创造加在他的身上, 把他神化, 使他成为一位壮族及其同源民族先民认同的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酷爱歌唱的壮族先民在民间神话、故事和传说的基础上, 以壮族民歌中最常见的五言排歌为基本形式来传唱始祖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丰功伟绩, 形成了一部壮民族口传史诗。唐宋时期, 壮族民间出现了用汉字形、音、义构造的古壮字 (又称土俗字) 。大约从明代起, 这部口传史诗在口头传唱的同时得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 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

壮族布洛陀口传史诗内涵深远、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此外, 民间祭祀布洛陀时也有唱颂布洛陀的内容, 而布洛陀歌圩也有关于唱颂布洛陀的歌。在歌圩开始之前, 人们除了要上山祭祀布洛陀外, 都要先唱布洛陀古歌, 包括祭祀歌和创造歌。全诗长达万行, 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一带传承。

但是, 由于历史及其他各种原因, 壮族布洛陀口传史诗已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亟待抢救与保护。

二、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诞生与发展

1958年, 壮族文学史编辑室就开始收集布洛陀相关资料, 1986年布洛陀经诗作为麽教经文被确认, 并于1991年出版《布洛陀经诗译注》。2004年,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出版, 标志着布洛陀民间文学研究达到一个系统完整的水平。2002年广西壮族文化名人古笛先生来到敢壮山后, 根据大量遗迹和材料, 认为敢壮山是壮民族的发源地, 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家乡, 这种判断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接下来对此相关的学术研究热情高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亚洲民族学会、广西壮学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博物馆等专家学者先后到敢壮山考察、考证, 认为这里是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 是布洛陀文化圣山, 是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著民族的人文始祖, 可与炎帝、黄帝平起平坐。布洛陀文化不仅影响珠江流域, 还波及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不仅影响壮民族, 还影响侗族、布依族、傣族、黎族、毛南族、仫佬族、侬族、佬族等民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2004年广西百色田阳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应运而生。

田阳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分为三大块:祭祀、歌圩、民族体育竞技。2004年起,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八是节事活动的高潮———祭祀大典, 山歌比赛和民族体育竞技决赛。之前的1—2天, 持续进行的是歌圩活动, 民众自发聚集, 按上千年的传统连续两三天从早到晚, 此起彼伏地对唱山歌, 节事主办方则组织山歌比赛。民族体育竞技的预赛, 各届略有不同。通常都有壮族民族体育运动抢花炮、舞狮大赛、斗牛及西红柿竞技等。经过一系列抢救与保护的努力, 2006年壮族布洛陀民间文学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对布洛陀文化民间认知度调查显示, 2002年学者提出敢壮山是布洛陀家园之前, 即使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公众对布洛陀文化的知晓度非常有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布洛陀文化作为非遗保护的紧迫性, 以及举办布洛陀文化节对布洛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作用。布洛陀文化节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升了布洛陀非遗的公共知晓度和关注度

公众知晓度是衡量一种文化的存在状态的重要指标, 节事本身的宣传与传播特性, 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融入当代、融入民众的极佳方式。布洛陀文化节的举办, 央视《传奇中国节》、《寻找布洛陀》等媒体对文化节的报道, 对宣传布洛陀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布洛陀文化节举办之前, 延续上千年的布洛陀祭祀和歌圩活动每年自发参加者虽有五万之众, 但在举办布洛陀节之后的每年的活动参与者达十几二十万, 并由于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政府及主办企业的精心组织策划使参与人数在不断增加中。

2、吸引学术研究对布洛陀文化的聚焦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举办, 从不同角度吸引了学术界对布洛陀文化的关注。在中国知网上以布洛陀为篇名搜索1990—2010的全部期刊, 比较相关论文的发表时间与频度可以发现, 在2004年也就是布洛陀文化节举办之后, 相关的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明显增加。

由于壮族文化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布洛陀的历史与文化现象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学术关注。东南亚许多壮泰语系的民族就一直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国的南方迁徙来的, 泰国的专家学者为此曾多次到广西壮族地区“寻根”。随着敢壮山作为壮族精神家园地位的确定, 布洛陀文化节的举办, 各国学者到此进行田野调查和参与节事活动的频率明显提高, 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布洛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关注度。

3、普及了非遗保护相关知识

布洛陀文化节对非遗的不断宣传, 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 都让公众对非遗保护有了一定了解。被定为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田阳县民间歌手黄达佳, 能一字不漏唱完整本上万行的《布洛陀经诗》和几乎所有的当地山歌, 被称为布洛陀文化“活化石”, 在当地民众中有相当的影响力, 提升了非遗保护的群众基础。百色地区的民众受此启发, 也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民族文化宝藏。如2009年壮族民间饰物“麽乜”的专利和传承人的申请过程中, 就通过挖掘与布洛陀相关故事来证实其文化价值,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 布洛陀文化节让非遗的魅力深入人心, 影响了更多下一代, 使其传承更有可持续性。

4、将非遗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布洛陀文化节已经初步实现了将布洛陀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目标。

首先, 它使布洛陀文化成为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在文化节的策划组织下, 布洛陀文化更具观赏性, 成为旅游吸引物, 吸引了数十万中外游客。举办地敢壮山景区的建设, 以及将其塑造成壮族精神家园的种种努力, 形成了壮侗民族的寻根祭祖和其他非壮侗民族的文化感召力, 为田阳县开展寻根祭祖和民族风情旅游搭建了一个平台, 它可以进而与周边的重要旅游资源濑奎古人类遗址、闻名遐迩的明代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墓、乐业大石围天坑、百色“红色之旅”等旅游资源互为依托, 发展田阳县的旅游业。其次, 它影响了当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田阳县的传统产业是农业和工业, 服务业非常滞后。随着布洛陀文化节的举办, 旅游服务业的逐渐发展, 产业的结构将逐渐向服务业扩展和转移, 有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活力。再次,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繁荣地方经济。布洛陀文化节的主办者是百色市政府和广西壮学会, 承办是田阳县政府, 协办者是三个文化企业。作为一个由地方政府主办, 企业运作的节事活动, 无疑是要充分利用文化节这个平台寻找把布洛陀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途径。通过节事活动搞活经济, 增加当地民众收入, 是布洛陀节的经济目的之一。近年来田阳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圣女果 (小西红柿) , 布洛陀文化节每年都有与之相关的活动主题, 如2009年的夫妻挑运圣女果大赛, 2010年的摩托箩拉大赛 (摩托车拉西红柿比赛) , 还有每年的“决战圣女池”的西红柿摔跤比赛, 都意在助力圣女果的品牌传播与市场营销。随着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和布洛陀文化研究、发掘和保护工作的日益深入, 布洛陀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敢壮山也成为1亿多壮泰语系人民寻根祭祖的圣山, 壮族与东南亚各国的在文化上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旅游开发与经济合作。以布洛陀命名的芒果风情园是以芒果为主题的多功能民族风情园, 2008年获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进行布洛陀芒果风情园提升改造, 意在建成“芒果—养殖—餐饮—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生态风情园, 使其成为百色乃至广西观光旅游的新亮点。

四、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对非遗的再造与创新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自诞生之日起, 就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对布洛陀文化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造与创新的方式。

其一, 布洛陀信仰的重建与壮族精神家园的确立。在流传千年的布洛陀民间文学中, 布洛陀是壮民族开天辟地的创世始祖, 其神格和形象经历了由创世神到始祖神再到宗教神的发展过程。在壮族的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宗教祭祀、歌谣谚语、风俗礼仪等文化形态中, 都有颂扬布洛陀神威和功绩的专题和形式。从2002年的布洛陀家园大讨论到2004年布洛陀文化节的举办, 最终把布洛陀定位为壮族的人文始祖, 敢壮山被定位为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 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每年持续举办的布洛陀文化节的宣传与引导, 越来越多的民众来到敢壮山祭祀壮族始祖布洛陀, 而布洛陀民间文学也在节事活动中得以传播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中在祭祀大典中共同吟唱的壮语祭祀歌, 敬酒歌, 都是在布洛陀经诗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长达340句, 并由壮族学者进行了翻译, 让不懂壮语的人壮族人也其他民族的人们都能感受布洛陀文化的魅力。

其二, 布洛陀文化节对其他壮族文化宝藏的挖掘与传承。壮族歌圩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闻名遐迩, 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 歌圩文化已处于濒危态。到20世纪90年代, 歌圩点从以前的600多个减少到200多个, 规模也大大缩小, 历史上的歌圩是青年人为主, 现在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青年人一般不大愿意参加歌圩活动, 加上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外出打工, 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就更少, 歌圩的一些程序和仪式很难在他们中间传承。布洛陀文化节的举办, 吸引了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来到敢壮山歌圩, 参加自由对歌和节事组委会组织的山歌大赛区, 这些活动给民间歌师以用武之地, 刺激了民众学唱山歌参与歌圩活动的热情。歌民们星夜从四面八方赶往敢壮山彻夜对唱山歌的壮观场面也成为吸引中外游客关注的一大独特景观。

此外, 在布洛陀文化节上, 壮族特色民间体育活动, 被称为壮族橄榄球的“抢花炮”, 以及由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舞狮队之间进行的精彩的舞狮大赛, 都吸引了当地民众和中外游客的关注。这些活动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风格又在适应现代生活习惯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使之更具有生命力, 达到了保护性开发的目标。

综上所述, 广西百色市将布洛陀文化节作为旅游项目来开发, 并着力把敢壮山打造成壮族的圣山、圣地、圣府, 使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了一个基地, 成为布洛陀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新的生存方式, 这对非遗保护是积极的、正面的。随着其自身造血功能加强, 作为旅游资源吸引力不断提升, 最终将向“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模式转化。这将使这个节事活动更有生命力, 也更有利于完成它所承载的布洛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

摘要:布洛陀文化发源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 其民俗文化旅游节一直力求成为壮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区域旅游开发的良好载体。目前, 珍视并发挥其经济价值, 在注重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进行改良与创新, 并赋予其现代社会的新功能, 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桂秋:壮族民间麽教与布洛陀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 2003 (3) .

[2]刘大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意——敢壮山布洛陀的神话塑造和文化创意[J].粤海风, 2009 (2) .

[3]何颖:布洛陀民俗文化的特点与特色经济开发[J].广西民族研究, 2005 (4)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7

4月27日,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动员大会在环江县举行。

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 展示了在湿润、半湿润、热带、亚热带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的一系列喀斯特地貌。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 保护区内保存着世界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在木论的峰峦林海中, 遍布形似古塔、山顶尖峭的锥形山;在山峰底部, 或是平缓、形如盆状的洼地, 或是由锥峰围成的深陷的峰丛漏斗。这些奇特的地貌, 是地壳运动造成地层断裂和长年的日晒雨淋溶蚀的结果。经过专家组的多次考察论证, 木论的地质地貌完全符合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评定标准, 环江县委、县政府将重点抓好申遗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申报广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奠定基础。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8

一、政府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撑。

近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对“非遗”工作十分重视, 成立了“非遗”工作领导组, 在项城市文化馆挂牌成立了“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使“非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措施有:1、多次召开全市“非遗”工作会议, 学习文件, 提高认识, 布置任务。2、抽调专人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搜集整理。3、拨出专款。由于政府重视, 措施得力, 项城市“非遗”工作无论从质量上数量上都取得很大的成果。截止目前, 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 (《官会响锣》) ;列入省级“非遗”名录4个 (《回民秧歌》、《汝阳刘毛笔》、《余家杂技》、《项城肘阁》) ;列入周口市级“非遗”名录8个;列入项城市级“非遗”名录41个。事实证明, 近几年来, 项城市人民政府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支持, 使得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以扎实有序, 科学地展开。

二、注重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这一代人, 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辈人,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而且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民族的独立和振兴, 人民的尊严和幸福, 都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持。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 大多数处于濒危态势, 若不重视保护传承, 势必消亡。比如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遗”名录的《官会响锣》, 其传承人李文模先生今年已87岁了, 他身怀打锣多种套路, 若再不抢时记录, 其打锣技术就要失传。面对这一状况, 项城市“非遗”保护中心在2010年派专业人员赶赴李文模先生的家乡座谈、录音、录像。现已搜集整理传承人李文模打锣套路45套, 且都有详细文字描述及动作照片。又如, 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项城肘阁》, 其传承人郭宝玉先生, 他每年都带领《项城肘阁》表演队到全国各地表演, 深受观众青睐, 他把外出表演挣来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传承肘阁技艺上。再如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余家杂技》传承人余帅同志, 他带领的余家杂技团可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杂技团, 每年不仅在国内各地演出, 而且远赴泰国、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他把演出挣来的收入拿出一千多万元, 投资建设了一所项城市国际杂技艺术学校, 不收学费, 为传授杂技艺术培养了新人。

三、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许多规矩, 许多民族民间的艺术属独门绝技, 往往是因人而存, 人亡艺绝。再一个就是许多传统技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 没有经济价值而濒临灭绝, 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对民族民间艺术没有多少兴趣, “非遗”传承青黄不接。面对目前“非遗”的状况, 笔者认为, 创新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所谓创新利用, 就是把一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挖掘整理, 再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走向, 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以一种既有传统性, 又有现代性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走市场化之路。中国古代哲人墨子曾经说过:“食必常饱,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物质基础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精神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如此。只有将保护与创新利用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经济效应, 才能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比如《官会响锣》, 传统表演形式和传统打法很有特点, 但如果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完完全全的展示给当代观众就很难接受, 其原因就是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有差距, 怎么办?那就只有在传统《官会响锣》的基础上, 在打法、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创新。事实证明, 近年来, 创新后的《官会响锣》不仅多次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民间文艺大赛屡获高奖, 而且又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旅游性演出, 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 而且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从而使《官会响锣》有了市场价值。这样以来, 使过去对《官会响锣》不喜爱的人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年轻人逐渐深入地了解并喜欢上《官会响锣》了, 目前, 在项城能打《官会响锣》的表演队就有六、七个, 且都是年轻人, 很有活力和生机。究其原因, 就是创新利用起到了作用。当然, 目前在项城市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有得到创新利用, 比如贾岭的麦草画, 王明口的蛋雕等, 这些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 仍处于举步维艰之状, 其原因就是未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利用。根据外地经验, 这些“非遗”项目, 最好能与当地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比如在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南顿故城庙会上进行展示, 使其成为当地旅游商品, 走市场化之路。这样既可以丰富庙会活动的内涵, 又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9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外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17-01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瓶颈

1.1 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保护有保护的意义,开发有开发的目的

保护是有责任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护;开发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目前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困惑。

1.2 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与开发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之间的悖论

地方政府为了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但是文化遗产的开发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遗产保护这一“惠遗产”功能,能够给政府带来多少政绩?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特别是居民利益之间的悖论

首先在文化遗产的规划方面我国目前往往是由少数专家讨论决定,没有引进社区参与机制,未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遗产地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文化遗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介入,由于缺少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开发的收益大部分流入了遗产的经营者,社区居民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再次,在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社区居民不仅需要保护他们物化的传统形态,也向往现代的生活方式,社区参与机制影响着社区居民对遗产公平性的感知和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1.4 文化遗产保护区最少干预原则与开发现代游览设施的悖论

最少干预性保护原则是《威尼斯宪章》中首先提出的,旨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修复时,以最少干预的方式进行,但是对文化遗产的修复以及为了使文化遗产对现代人具有可读性,在修葺和利用现代技术和游览设施上存在着对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干预。

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2.1政府保护世界遗产的多样化措施

(1)设置“世界遗产城市奖”,鼓励地方政府保护遗产

西班牙是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为鼓励地方保护世界遗产,西班牙政府设立了“世界遗产城市奖”,评判的标准是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和执行质量,以及是否与外部环境、城市形象十分融合,是否使历史遗迹重新得到社会关注,是否对其他遗迹的保存修复有借鉴作用[1]。奖项名额有两个,奖金共24,040欧元。

(2)多元化投资机制保护遗产

意大利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采用国家财政拨款、吸收私人投资以及社会公益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私人资本的介入包括“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交易所”等,并从1997年起专设文物彩票,每年从彩票收入中按比例增拨1.5亿欧元用于文物保护[2]。

(3)维护遗产旅游的和谐环境

柬埔寨政府在遗产景区的管理中以提供公共服务、咨询服务及稳定和谐的社会旅游环境为己任,在每一个宾馆、餐厅、公共服务点免费向游客提供包括餐厅、宾馆价格、服务质量的对比、体验项目的特点、价格、交通的组织等的解说小册子,而且一般提供3—4中语言服务。

2.2 多种措施与遗产地周边居民互动

国外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较早,早在1980年Seeking就指出“一个真实合理的旅游规划中必须依靠普通社区居民和私营机构、非盈利组织的多方参与[3]”而我国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多侧重于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性行动更少。

(1)英国哈德良长城与周边居民互动的措施[4]

①利用解说系统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通过解说系统让游客知道去周边乡村哪里购物、就餐、停留。

②促进地方利益最大化,包括向游客推广当地服务业的项目,雇佣当地人才,发展新行业和地方供应链,提高社区经济可持续的能力。

③培养社区居民主权感和认同感,包括加强与当地居民沟通,使其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促销遗产景观和品牌来增加收入,激励社区居民对遗产的认同。

④鼓励居民成为遗产景观的保护者,实施自愿土地管理计划,把商品补贴变为景观的管理费,鼓励遗产地实现多元化发展。

⑤为地方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发展“教育和信息”项目,从小培养遗产保护意识,为地方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2)柬埔寨对社区利益的重视

柬埔寨主管部门将文化遗产旅游收入的20%作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补贴以及教育的基金,并且鼓励当地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在吸引投资方面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投资和就业需要,外来投资者也必须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前提。

2.3 保证文化遗产景观原始、自然、和谐的状态

在对文化遗产的最少干预方面,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保持原真性

意大利首先提出了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整体保护原则,不仅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要保存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在对文化遗产的修葺方面,强调新修补处必须与原文物有明顯区别,形传统与现代的经典对话,并且要求尽量使用传统材料特别是文物原来的材料。

(2)保持原始性

柬埔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修葺严格按照本来面目,并且认为文化遗产的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遗产的生活方式,需要具备生活的各种要素,绝不干涉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更不会为了保护遗产而将居民整体搬迁。

(3)保持生态性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侧重于对景观的保护,针对遗产保护的法律认为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和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之地,严格禁止在遗产地修建索道,除了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

以上是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举措的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げ慰嘉南:

[1] 肖锡维.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工作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04.

[2] 张国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3] Potts, T., and R. Harrell . Enhancing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A Travel Ecology Approach. Tourism Analysis 3.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0

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始于汉、唐时期, 普及于宋代, 明清以后盛行于民间。通榆木版年画又称“闯关东年画”, 始于清朝晚期, 由于清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 关内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当时已开始放荒的科尔沁草原, 二百年间, 大约有3500万人来到东北。随着关内移民的迁入, 一些原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间艺人也随之迁入, 并带来了所从事的技艺和家庭承传, 其中木版年画技艺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山东人李祥带入通榆的, 他使用传统的中原木版年画制作工艺, 建立作坊, 生产作品, 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自己的产地。以后经过一百多年, 四、五代人的承传。1991年, 通榆县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目前“闯关东年画“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

“闯关东年画”延续了中原木版年画的生产技艺与历程, 填补了东北没有“木版年画”的空白, 充分挖掘出我国传统美术的生命魅力和智慧创造, 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特别是那些传统的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和手艺至今依然存在于东北白城地区的通榆民间, 并发展传承。这是一项极其珍贵的遗产项目。

通榆“闯关东年画”早期以传统年画为主, 并以喜庆吉祥驱邪打鬼等民间题材为主, 主要有:

财神类、胖娃娃类、民间类等。

新中国成立后, 通榆“闯关东年画”的表现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都以反映时代气息、新人新貌、英雄人物、建设成就、科学知识、历史人物为主。

刻板工具有刨子、刮刀、砂纸等;印刷工具有案子、板刷、板垫、趟子等;绘稿工具有木炭条、香头、狼毫笔等;才智、裁纸工具有垫板、靠尺板、裁纸刀、磨也石等;制版工具有黄榆木、柳木等;

早期采用木板印制, 也采用套红、套蓝、扑灰等中原手法,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胶版等, 但手法传承上仍是中原与东北年画的独特融合。

杰出价值

1、历史价值:人类的迁徙必须是一种文化的迁徙。闯关东将中原文化带入东北, 并与东北早期的汉文化相融合, 加强了我国统一文化的强大生存力, 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闯关东年画”。同时, 中原文化又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历史上, 在唐和渤海时期,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就已经开始, 到了辽金时期这里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频繁交融的重要时期。明时的大量的驿站和丝绸之路, 使得这里与中原一直保持着重要的直接的联系。到了清时期更进一步地形成了闯关东的历史时期。这种文化其实是极其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地域文化形态。

2、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民俗风情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榆“闯关东年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 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可以说是社会发展, 民俗风情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保留了中原年画风格, 又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重要的美术品种, 对研究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特别是年画发展有重要价值。

3、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目前早期年画市场价都较高, 此外, 它又是越来越少见的画种。

根据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得知。

闯关东年画, 是过年时应景的装饰品, 也是消费品。尤其是在过去, 人们往往依照风俗, 逢年节的贴上几张, 图的就是个喜庆、吉利。所以, 当时的年画作坊, 多以凡是人们喜欢的人物、山水、花鸟、瑞兽、仙佛、神话故事、古典名著、戏剧歌舞、民间风俗入画。

俟到传至关东这片土地, 千千万万的“闯关东”的山东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总不能千里迢迢从关里往东北运输这样的消费品吧?于是就出现了地道的手工作坊, 在当地生产, 当地销售。作品形制没有改变。“闯关东”的人流分两大支, 一支由胶东渡海去了吉林、黑龙江;一支由鲁西过山海关进了松嫩平原, 地处科尔沁草原上的通榆 (开通) 落脚者, 多为鲁西过关而来。而鲁西这支流民, 要想“闯关东”势必路经杨家埠、高密等年画产地。所以当通榆县“闯关东”年画一经揭开神秘的面纱时, 不少人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家的“闯关东”年画, 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题材宽泛。民间常见常用的选材。例如灶王爷、门神像以及极富年味和吉祥意义的连年有余 (鱼) 等。二是突出实用价值外, 也有些创意作品, 例如《闯关东》刻画的就是当年闯关东时, 行进途中的一个画面。担挑肩背, 扶老携幼, 手握一根棍子或棒子。极具现实意义。尤其是那根木棒, 既可防身 (防被狗咬、驱赶野兽) 又能帮助行走。以至后来对山东来移民都简称“山东棒子”, 此并非贬意, 而确为实照。

目前, 作为“闯关东”年画的第三代传人, 李向荣正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做着恢复作坊的有益尝试, 相信不久的将来, 这一独特的“闯关东”文化遗存, 将重新面世。这对研究关东的民俗文化, 将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 纯手工的木板年画似乎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渐行渐远, 但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已使人无暇享受曾经闲适的个人空间。而年画具有的自然的人文情感对于今天的我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给我们以无限的自然遐想。

摘要:通榆的闯关东年画是我国较为古老的木板年画之一。在敦煌石窟中已经有发现木刻《金刚经》, 其中有木版印制的佛像, 这是最早的木版画, 《五代会要.经籍》记载“后唐长兴三年, 中书门下奏, 请依石经文字, 刻九经印版”。这可能就标志着雕版印刷术被广泛使用了, 在当时, 雕版印刷确有许多好处.

上一篇:书法训练下一篇:衰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