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保护

2024-05-22

非遗文化保护(精选8篇)

非遗文化保护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今天,我将以“江海小记者”的身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非遗工坊,并体验剪纸的乐趣。

军山脚下的非遗工坊古色古香、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一进入非遗工坊的精品馆一楼,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便映入眼帘。向前走几步,一个个庞大又栩栩如生的木雕伴着淡淡的木香迎面而来。走上二楼,只见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让我惊叹到合不拢嘴,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入微,特别是“十二生肖福字图”,那十二生肖个个活灵活现,仿佛都会在下一秒从作品上跑下来。

走了十几米,便进入了一间宽大明亮的教室,待人员到齐,剪纸活动开始了!教我们剪纸的何老师把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每人都有两张已经画好图案的蜡纸,这些纸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昂首报晓的公鸡,有翩翩起舞的蝴蝶。何老师耐心地讲明剪纸的技巧与方法后,我们就挥舞剪刀开剪了。

我还没剪几下,身边的小男孩便“哎哟”一声叫起来:“老师,我太心急了,纸被我剪断了!”我听了,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便静下心来,慢慢地剪,生怕也把纸剪坏,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

纸上的图案中有一部分是镂空的,我始终剪不出镂空图案,急得抓耳挠腮,可还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我一旁的小黄也没有进展,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你说说,这该怎么剪镂空的!掏孔?对折?划开?”突然,我俩同时想到了何老师教的关键步骤,是“对折!”我俩异口同声。

掌握了窍门,我们很快剪出了漂亮的窗花,何老师见了我剪的窗花,还称赞我心灵手巧呢!我十分好奇何老师是如何练成这般高强本领的,便向他抛出了小问号:“您在哪儿工作?”“在非遗工坊干了好几年。”“您练手艺有诀窍吗?”“熟能生巧,天天练就练成了。”“您平时在哪里创作作品?”“在后面小园,你可以去那儿看看我平时是怎么工作的!”

我叫上了几位同学一同前往,一到那儿就发现何老师正在给一盏花灯做最后一道工序。只见他在一张薄似轻纱的纸上用铅笔画上了一朵朵花,再用颜料一丝不苟地涂色,不到五分钟,便画好三朵莲花,何老师涂上了糨糊,粘在了花灯上。

我环顾了这间小小的创作室,四处挂满了何老师亲手创作的艺术品。他不辞辛苦采集原料,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是为了让非遗继续流传下去,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看到惟妙惟肖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蜡版画……。

短暂而有意义的小记者活动结束了,我们通过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文化,在内心增强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保护非遗,传承华夏文化的精华!

非遗文化保护 篇2

1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

1.1“非遗”的定义

自从200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来,“非遗”这个概念正式引进国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此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的文化事项,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以及传统医药等”[1]。

1.2 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当代中国唯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丰富多彩的隆林,尤其是彝族火把节及苗族跳坡节是这两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都是彝族欢庆火把节的重要日子,在节日中渗透着民俗体育的气息,例如:打磨秋、摔跤、“抢姑娘”,打陀螺等。苗族跳坡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一是一年一度最恢宏的节日活动,在苗族跳坡节上的体育活动有爬坡杆、跳芦笙、跳雷等。隆林彝族火把节和苗族跳坡节处处熏染着民俗体育特色活动,浸透着隆林民族文化的浓厚积淀。

1.3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研究

1.3.1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2],以及桂政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3]的精神及相关要求,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具有的历史、文化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非遗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存货在民间。非遗文化是构筑隆林文化之一,相继而来,隆林苗族跳坡节当选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火把节是2013年百色市非遗名录。

1.3.2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意义

民俗体育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隆林民俗体育文化别出机柕。跳坡节呈现英勇奋战的爬坡杆、技艺丰富的跳芦笙,火把节显现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打磨秋、强身健体的摔跤、娱乐风情“抢姑娘”,技艺精准的打陀螺等,共同筑造了隆林民俗体育文化体系。隆林民俗体育文化既沿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展现了乡土社会的风貌,隆林的民俗传统文化又在村民的现实生活之中得意显露,为挖掘和拓展隆林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了积极推进和传播民俗体育文化的作用。

2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创意价值

2.1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创意文化价值

隆林是桂西高原上“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一片神奇的土地,拥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56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而且还可以增进和开拓地方性民族民俗体育特色。隆林文化接囊着桂、湘、滇三省之地,民俗节庆节日的举办有利于该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对隆林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际性价值意义。

2.2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创意社会价值

隆林苗族跳坡节和彝族火把节的传承最能体现民间知识与民俗体育的精神和内容。为了民族民俗体育特色的发展与传承,基于非遗视角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文化要与基础教育、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例如:制作民俗体育衍生品(钥匙挂件、服饰图案等)。如此而来,民族本土化的民俗体育格外有意义,隆林民间的手工艺术将会更有生命力,使得它们活在当代社会生产和现代生活行列中。

3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现状

3.1 缺乏后继传承人

参与人或者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传承方式多样,有其传承有家庭或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社会传承等。在这个传承群体中,有不同的层次:核心传承者、重要传承者以及一般传承者。然而,隆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缺乏后继传承人。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众多年轻人对该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所疏远,缺乏兴趣,再者受当代社会影响,外出打工人员对民族民俗文化心不在焉,因而在民俗方面上出现人才断层,对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有不利的影响因素。

3.2 缺乏民俗体育宣传力度

隆林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节庆的举办,每年都能吸引浩瀚的游客。在民俗节庆中的体育活动展现了民俗体育的氛围,体现了当地民族人民对民俗体育的热爱和忠诚。然而,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却仅有当地人民,游客的参与寥寥无几,他们前往此地只是看看热闹。游客反响,大多数人对这些民俗体育活动不了解,平时也没有接触过这些体育活动。

4 非遗背景下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建议

4.1 保护传承人,培养专业人才

保护传承人,是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的基本要素,对推进非遗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出现缺乏后继人才。为了当地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保护传承人,还可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传承人定期去当地学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从中选拔优秀的苗子,进行专业培养,延续民俗体育,繁衍当地民俗传统体育文化。

4.2 建设民俗体育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隆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完备民俗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的通信设备,如:广播、网络等。在民俗节庆期间,大力宣传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加强游客对民俗体育的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中。

5 结语

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在非遗的背景下,隆林地区呈现的民俗体育丰富多彩,挖掘和拓展隆林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凡响,对其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现状不足提出了保护传承人、培养专业人才,建设民俗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议,以期对隆林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若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以《黄四姐》的传承模式为例[D].湖北民族学院,2014.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S].2005-09.

“非遗”保护:民族文化觉醒之路 篇3

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遗产在消亡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冯骥才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譬如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随着一批西藏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到了差不多人亡歌息的地步。满族坤宁宫祭神音乐中三弦和琵琶的伴奏乐谱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消失了。

再加上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个巨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这更加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目前,在我国所使用的80多种少数民族和地方语言中,大约有十多种正处于濒危衰退的状态。

不仅如此,100多年来,中国民间文化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现在,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是在大英博物馆;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最早发现的湖南滩头年画,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出现的。说起来,这不能不是件悲哀而发人深省的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令人堪忧,有许多中华民族传之已久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任重而道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

这种状况,无疑已成为中华民族难以承受的痛。所幸的是,这一问题已经日益为国人所认识,一些基层的文化保护工作者呼吁“加快立法进程,依靠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强制性规范”。也有专家倡议,把每年的1月1日作为全国“青年文化遗产日”,呼吁青年走向社会,参与到国家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事业中来。另外,教育部和中宣部也启动了一个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把每年9月份定为“传承月”,目的就是在各中小学校中开展无形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工作,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民间艺术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而最令人欣慰的消息,莫过于2005年4月26日文化部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情况通报:我国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确定40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保护与传承阶段,更多的“民族记忆的背影”将有可能得以保存。

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

目前,我国已确定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40个,各省也相继确定了一批保护项目,不少地方政府还通过制定地方政府法规,建立传承人命名活动,为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教育开展普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规定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等多种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即将出台

我国人大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首先是从地方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宁夏、江苏先后制定了保护民间美术和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云南、贵州、福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也颁布了省级的保护条例。1997年国务院还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条例。这些都为国家的立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

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且会同文化部、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召开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座谈会、研讨会,2002年8月向全国人大递交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建议稿。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成立了起草小组,于2003年11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

2004年8月,全国人大又把法律草案的名称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国人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非常重视,2005年年初成立了工作小组,协调各方加强这部法律的立法进程。

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的这些举措,既是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潜在精神发展的基因互补,也将促使国人对本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推动民众产生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还可以促进各民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我管理。

2005年的申报:木卡姆脱颖而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3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和古琴。

随着国人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加深和政府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近年来正在逐步升温。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可以开列申报的热点项目有很多。如代表禅武文化体系精髓的少林功夫,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医中药文化,集民俗工艺大成的民间剪纸,有7 000年历史的漆艺,始于唐宋民间流传最广的木版年画,有1 600年历史的南京云锦,以自然和声为主要特点的侗族大歌,起自晋唐时代的“音乐活化石”南音,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的纳西古乐,融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千古绝唱——川江号子……都正在期待或已经跻身于中国申报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单之内。

在继昆曲和古琴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我国将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参与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三批申报。

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是值得大力去做的,不过,更应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对各种民间文化申请世界遗产的态度只应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而不该为了其他目的或只为申请而申请。应该重视文化的活态性,只要有可能,应该尽力使那些珍稀的民间文化活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民间文化,不要停留在保存“一个背影”的层面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世界文化和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再次出现如韩国将“端午节”列入其国家遗产名录此般令国人蒙羞的事情发生。

抢救和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重视和投入,更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致力!

相关链接

木卡姆

非遗保护冷热两极(范文模版) 篇4

撬开市场方“火” 养在深闺难“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纵深记忆。同为非遗项目,其生存状况却存在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有些非遗可以发展得红火,东莞的麒麟舞、赛龙舟、卖身节,群众参与面广,不愁人气。政府再力推一把,想不火都难。他们面临的是如何继续创新,进一步占领市场的问题。而有些非遗却遇冷甚至难以为继。东莞的千角灯、木鱼歌、佛山木雕,从文化价值来说,绝对是非遗项目中的“高富帅”,但它们却后继乏人、日渐衰落。如何改变经营路子,走下神坛,接些地气,成为最大难题。

专家指出,让非遗回到自身的生产中,是确保其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无法靠市场来保护和传承的非遗,解决这些问题,光靠政府是不现实的。非遗保护,如何做活,而不是到最后只剩“文物”价值,政府不能是孤独的“主力”。

东莞非遗项目,由于市场化不足,能红火最关键一点是能否顺应现代民风民俗,再加上政府的扶持。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推动力。两者均不可缺少。麒麟舞和卖身节均是如此。

麒麟舞 政府力挺“薪火”旺盛

“乌鸦扇翼!”麒麟头高高昂着,张开双臂一合一扇就像鸟在飞翔;“麒麟引青!”采、引、提、吃、吐,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是樟木头麒麟舞传承人蔡玉财的两招绝技。10岁那年,当蔡玉财捧起茶杯拜师学麒麟舞时,他没有想到30多年后自己的命运由此改变。他带领着樟木头麒麟舞舞出东莞,舞出广东,让麒麟舞名满天下。

岭南麒麟,从泥坡村舞起

在民国版宣统辛亥年间《东莞县志》中有记载:“樟木头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镇,客家舞麒麟是明末清初由客家人从北往南带来的,距今有450多年的历史。”据此推断,舞麒麟在樟木头的历史已有500多年。

蔡玉财出生在泥坡村一个“麒麟世家”里,爷爷蔡蛇发是樟木头蔡氏麒麟舞的第五代传承人。由于训练只能在农闲进行,不管是走路还是吃饭,他总是口诀不离口。蔡玉财甚至天天在灯光下对着自己的影子进行训练。蔡玉财出师后第一次出去见“世面”的时间是1984年。1984至1986年3年间,他将麒麟舞出了自己的村子,几乎走遍全市乡村进行舞麒麟表演,还到过惠州、深圳巡回“演出”,引起了轰动。2001年,蔡玉财带队参加广东首届麒麟舞大赛,一举拿下了金奖。两年后,在樟木头举行的中国麒麟舞大赛再夺得两块金牌。当年,樟木头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 麒麟之乡”。

蔡玉财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改变。这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担任了樟木头麒麟队队长,成了樟木头舞麒麟的灵魂人物,并被樟木头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聘为舞麒麟师傅,每月有工资拿了。

从2003年开始,樟木头全镇近60个队,在蔡玉财带领下,樟木头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国庆天安门广场展演等重要表演活动,盛况空前。

全镇参与 打破同族传承

让蔡玉财欣慰的是: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蔡育明和小儿子蔡育邦早在10多岁的时候对麒麟舞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后也成了蔡氏麒麟舞第八代传承人。

从1996年开始,蔡玉财开始收教徒弟。他一边表演一边传授技艺。蔡玉财说十几年间到底收了多少徒弟自己也记不清。粗略计算不下600人,而徒弟中,老、中、青三代的都有。

历史上,樟木头麒麟舞的传承大都是同族同宗之中以师带徒方式培养“麒麟子”。如今已打破了这个规定。从2005年左右起,先后建立了以樟木头中学、中心小学和实验小学为主体的三个舞麒麟培训基地。此外,每年还投入资金50万元以上扶持舞麒麟艺术的发展。

目前樟木头全镇有21支麒麟队,遍布9个社区、自然村和各公办中、小学,队员多达1500多人。这其中,一支队伍队员最多有60多人,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以前的纯村民,有在政府上班的、有在校学生、有老板、有的士司机,也有打工者。近30年来,樟木头镇麒麟队参加各种表演活动达2000多场,参与演员达10000人次。

经验

受众面广 市场认可 政府重视

在东莞,舞麒麟的活动在许多镇区流行,包括樟木头和清溪。目前清溪有麒麟舞和麒麟制作均为省级非遗项目。曾有传言,以前,清溪的麒麟舞比樟木头的更有实力。但因为樟木头政府的重视,举办全国性的比赛,并拿了金奖。最终樟木头麒麟舞拿到了国家非遗名号。传闻真假不说,但可见政府重视对非遗推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流传下来的民俗习惯,受众面广,是樟木头麒麟舞红火的主要原因,因为喜欢的人多,政府扶持也成了必然。”樟木头文化中心副主任赖业伟表示,一个项目,如果没有人喜欢,没有市场,政府也不会花那么大力气去扶持,不但投入资金,还大力在中小学推广。有了政府的扶持推广,这个项目更出名。加上舞麒麟本身可以强身健体,受到了学员的喜爱。并且与木鱼歌等项目相比,麒麟舞通过创新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一些公司开业或者私人嫁娶等,都会邀请舞麒麟。

东坑卖身节 传统节日全新包装

若说东莞数十个非遗项目中,最“热闹”、最“红火”的,非东坑“卖身节”莫属。

曾经“卖身节”变身“文化牌”

农历二月初二,是东坑镇的“狂欢节”。电视、报纸、微博都在预告着这场狂欢。年轻人加入“泼水”队伍,水枪互相“追打”不亦乐乎;年老者爱特色巡游,外地人来了逛逛美食街。

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节日,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而此时东坑镇政府又推了一把,打起了“文化牌”,将“卖身节”这样一个静态的节日,做“活”了,市民可参与,“火”成了必然。

钟阿婆的家就在如今的镇政府附近。于她来说印象最深的“卖身节”还是2002年二月初二。以前的“卖身节”都不过是纯粹的“赶集日”,而那一天,钟阿婆走进人群,惊讶地看到巡游队伍一群年轻人穿着明清时期的服装,或头戴斗笠、肩搭蒙巾,或手拿担挑、竹篮组成若干方阵。

正是那一年,东坑镇政府开始介入对“卖身节”进行包装、策划,试图将“卖身节”办成一场集文艺表演、美食汇聚、文物展览等为一体的“系列活动”。这让百姓眼前为之一亮,尤其是像钟阿婆一类上了年纪的老人,对这一环节颇感惊喜,她说,难为今天人们还记得过去的样子,“人不能忘本啊”。

从2002年开始,“卖身节”变成一张“文化牌”,并一举打响。从此,每年都会新增特色环节,丰富节日内涵。东坑镇文化站负责人刘城表示,“卖身节”就希望市民在二月初二这天,放下所有事情,痛快地玩。

官方策划 在磨合中完善

如今的卖身节成了“万民同乐”的狂欢日。这样的热闹,谁还能想到它有一个并不那么“快乐”的历史。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东坑镇塘唇村大户卢同锦需雇长工耕作,人们闻之前来受雇。来的人多,其他大户亦前来雇工。后逐渐形成村规。每年农历二月二月开耕节前,一群群贫苦农民头戴竹笠,肩披布巾,坐在塘唇围前的围篱下,等待“卖身”受雇。挑中以后,便带雇工到茶楼去饱吃一餐,作为定身。这样买卖双方便形成一种默契,随着市场不断地扩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卖身节”。后来逐渐形成热闹兴旺的集市。因此,“卖身节”如今的“热”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积淀,用东坑镇文化站副站长刘城的话说,“政府是在适当的时候推了一把,在此之前,都是老百姓自发的,政府没有介入,也办得很热闹”。有着这样的民间基础,加之东坑镇政府适时的推动,“卖身节”人气高涨自然是题中之义。

东坑镇文化站负责人刘城表示,政府的各种策划、包装办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奏效,更多是通过每年的活动效果,来判定是否有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刘城说,他很庆幸看到,东坑镇政府与“卖身节”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双方都在看,哪些东西是可以附加在“卖身节”之上的,哪些加上去了,就变味了。

经验

创新包装 历史节日注入现代元素

曾一度,东坑镇政府尝试将“卖身节”由一天延长至两天甚至三天,觉得时间延长些经济效益也能增长,能通过“卖身节”推动一些企业大项目的签约,后来效果同样不好,“不可能一天时间就促成签约”,更重要的是,刘城认为,加入这些元素,“卖身节”就走得太远,市民会觉得变味了。

于是,东坑镇政府对此不再强求。用刘城的话说,对非遗的保护应该是在与非遗的“互相磨合”中前进,找到一条既能保证“卖身节”的原汁原味,又能加入现代元素的道路,丰富其内涵。

与那些红火的非遗项目相比,遇冷的非遗通常有两大原因,一是因为自身丧失了造血功能,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被当代人接受,所以有价值却没市场;二是由于缺少外界的支持,即使自身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苦于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推动,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木鱼歌和茶山公仔分别是这两种情况的典型。

木鱼歌 有价无市古韵难续

每个星期六的上午,东坑鹰岭公园的少儿木鱼歌传习所内,都会传来阵阵莞话童音,4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一边弹着三弦,一边唱着木鱼歌。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木鱼歌”曾在东莞盛极一时。自明代起“木鱼书”在东莞流传,书中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演义小说,人们借此传递信息,获取知识。重要的是,那是用纯东莞话演唱,演唱者无需化妆、布景,一人一琴即可演唱,曾风靡一时。然而,今天的“木鱼歌”敌不过任何流行歌曲,政府有意保护,并努力寻找其生存之道,但颇为艰难。去年9月份,东坑文化站成立了木鱼歌少儿传习所,65岁的木鱼歌传承人李仲球(现任东坑镇文化站顾问)挑了4个孩子,进行重点培养,为木鱼歌的传承做准备。李仲球每周给孩子上2个小时的课,教他们作词唱曲,以及弹奏三弦。三弦是李仲球赠送给这些孩子的,“这4个孩子中有一个学好了,能把木鱼歌传承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说起木鱼歌的传承问题,李仲球坦言不敢奢望过多。

在学生中普及木鱼歌,是东坑镇推广木鱼歌的第一步。但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2008年,东莞市群艺馆木鱼歌培训基地挂牌成立,李仲球把木鱼歌的课堂带进了初一和初二所有班级中。几年的授课,李仲球深切地感受到,普及木鱼歌并非易事。“木鱼歌是用我们东莞方言唱的,班里一半以上学生都是外地人,粤语都听不懂,更别说本地方言,教起来很难。”

木鱼歌的文化价值在圈内是比较被认可的,很多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调研,“像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很多高校,经常有老师和学生来东坑,他们想研究木鱼歌,我就跟他们聊聊。”

可李仲球不希望,木鱼歌发展到最后只剩研究价值,那曾是来自于民间的智慧,若最终只能在纸面上看到,是多大的遗憾。

现在,李仲球只要一没事,就对着录音机弹唱,他说他已经用坏了3台机子,录制出了几十张磁带,“我孩子他们都不喜欢木鱼歌,录点磁带放在那里,也是另一种传承吧。”

析因

缺少创新 难吸引年轻人兴趣

面对木鱼歌“有价无市”的局面,一直在不遗余力做推广工作的东坑镇政府也颇感无奈。东坑文化站副站长刘城坦言,木鱼歌的曲调单

一、节奏缓慢,不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流行歌曲比起来,更没有吸引力,要在群众中推广很难。

近几年,东坑政府开始对木鱼歌进行创新,把木鱼歌搬上了舞台,添加伴奏和配乐,并录制木鱼歌M V。在刘城看来,木鱼歌的保护一定要走创新的路子,“要在传承上创新,在创新上传承。不创新,跟不上时代,没人喜欢,怎么传承?”

茶山公仔 有市无价一人苦守

和木鱼歌相反,茶山公仔有一定的市场,但却苦于售价低廉,没有多少收入。“茶山公仔”的传承同样面临困境。

茶山公仔的盛行,与东莞当地的“开灯”习俗有关,谁家生了男孩,第二年正月十五之前,挑个良辰吉日,给孩子点灯摆宴。茶山公仔就是“开灯”宴上的必备装点物。现在“开灯”虽然不似以前那么流行,但在有些人家,尤其是村镇里还是保留了下来。打八岁开始,林暖钦做公仔已经做了64年了,如今他已72岁。过去包括父母、姐姐在内,林暖钦全家都以制作公仔为生。这种做公仔的家庭作坊,在当时的茶山有很多个。现在整个东莞,只有他一这一处还在制作公仔。逢年过节,不时有老客户登门拜访来买他的公仔。春节前夕,周边的村镇,整个村子都出动,放着鞭炮、舞着龙灯来到他家,整箱的预订购买。“一年的年末是最忙的,那几天客人会很多,我让几个儿子和孙子都回来帮忙照应。”

但公仔价格不高,林暖钦忙忙碌碌一年也就几千块钱的收入。早年,他把手艺全都传给了子女,带着三个儿子和儿媳在家做公仔。但苦于每年销售的数量有限,价格低廉,赚的钱还不够一家子吃住。无奈,儿子们都纷纷改行,宁愿打工,也不想再以做公仔为生。

但家庭作坊的模式影响力太小,林暖钦想给茶山公仔做宣传,把公仔推向市场去卖。他还曾考虑,增加一套机器设备,给泥人公仔增加烤瓷技术,提升它们的色泽和韧性。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些都只能是空想。

父辈们的心血,儿子也明白。林暖钦的大儿子林伟强已转做个体户很多年,他说,自己有老婆孩子,在作坊忙活一年赚的几千块钱根本不够家用,改行他也是不得已。多次劝老父亲不要操劳,老人家都听不进,林伟强只好告诉父亲,将来会和兄弟几个商量,看看能否专门推出做公仔的作坊。

析因

缺乏市场运作 扶持资金缺位

其实,在林伟强心里,父亲很多关于公仔的想法,他也是认可的。他认为东莞毕竟还保留有开灯的习俗,公仔有一定的潜在市场,只是因为自家的作坊规模太小,很少被人知道。他也认同父亲改进公仔的技术,如果对公仔的外形和包装进行创新,市场会更大。只是他和父亲一样,也拿不出资金来扶持这项家族事业,不得已才转行。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但缺乏市场化操作的东莞,非遗项目的扶持资金大多来自政府。但从东坑卖身节、麒麟舞红火的例子来看,受众面广的活动,更能得到政府的青睐。更适合推向市场的茶山公仔这种手工艺品,缺的是企业的运作。

建议

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邹兴华:非遗并非政府说了算

非遗并非政府说了算,非遗是市民的不是政府的,市民不愿意保护政府也没有办法。毕竟我们不能干预市场的运作,对于无法传承下去的东西,政府没办法,花市民的钱在养老师傅,要征求本地纳税人的同意,看他们愿不愿意花钱去养活。

江门市“非遗中心”专职副主任王文瑛:“非遗”投入资金应先考虑效益 政府对“非遗”项目投入资金的倾斜度往往与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自身造血能力相关,首先考虑的是经济问题,作为一种商品,它能否产生效益,如果它要死了我们还保护它干吗呢?非遗必须与现在的生活仍紧密相连,所以日渐衰落的开平泥鸡最好的归宿便是“存进博物馆”,待有人想起它的时候可以去看上一眼。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叶春生:借助市场和经济挂钩

能不能把最好的千角灯挂在黄旗山的灯笼那里?东莞人对黄旗山的灯笼还是比较迷信的,可以让人们去那里“请灯”;寮步的香市,依然摆在地摊上卖,是否可制作精美的香包、香炉,让它登堂入室;以前卖身节卖的是劳力,现在我建议卖脑力,拿一些项目出来卖,把文化特色和经济挂钩起来,说不定也可以得到智通人才市场的支持。

众说

“我一定会把外婆教我的剪纸,再教给我的小孙女儿。这算是保护非遗从我做起吗?”

———新浪微博网友@E ven-_-M a “千角灯的制作艺术比较复杂,现代制造技术能够造出灯支架,但灯的外观表糊工艺还得靠人工。显然,民间工艺还得需要保护传人。”

——— 民俗专家张铁文

假如我中了双色球大奖,我一定成立一个公司,致力发展东莞的非遗项目———土法凉茶“春明茶”。都是凉茶,都能下火,凭什么就他王老吉红火!看我们“春明”这个名字,本来就是电影《春娇与志明》的缩写,推广时连广告费都免了。

——— 新浪微博网友D G龙少

统筹:南都记者 关春瑜 林劲松 郑子龙

采写:南都记者 黄其 郑子龙 洪灵芝 童思娜 通讯员 陈剑锋

南都漫画:邝飚

非遗文化保护 篇5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早,率先于全省、位居全国各类城市前列。通过“十一五”期间的探索实践,苏州已逐步形成了政策性扶持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项目性保护与生态性建设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思路与基本格局。

“十二五”时期,是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科学保护、有效传承”的关键五年。从外部环境来看,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主要是农耕文明产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社会、自然环境也在日益变化;从内部规律来看,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而苏州现有的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已经达到65岁,其中国家级传承人平均年龄更已超过了70岁。因此,学习贯彻落实《非遗法》,不断实践完善苏州非遗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工作,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紧迫的时代任务。

“十二五”时期,苏州要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性建设。根据苏州市非遗资源现状和保护工作实际,结合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制订出台有利于科学保护、有效传承、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政策,以保证非遗保护工作更为有法可依,更具有可操作性;加强非遗保护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构,提高人员素质,形成工作网络。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是贯彻落实《非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整理总结普查成果,建立完备的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并以对濒危项目和高龄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为重点,扎实做好非遗保存工作。要强化重点项目保护工作,不断完善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并对市级以上代表性项目全部实行规划保护。要充分尊重和发挥项目传承人的传习核心作用,全面建立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资助机制,并根据有关项目现存状况,重视传承工作中对继承人的培养。发挥中国昆剧艺术节、评弹艺术节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等重大活动资源优势,利用规划建设的中国苏州非遗展示交流中心等场馆资源平台,协调民族传统节日资源和主题文化活动资源,做大做优非遗传播工作。

积极探索实践适应苏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类别项目特点的包括生产性保护、生态性建设在内的多种保护方式,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当代民众和当代社会。特别是要在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中,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特点,根据不同区域非遗项目资源的特点与优势,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非遗法》明确了要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苏州应该也能够发挥好文化的“第一优势”,合理利用丰厚的非遗资源,通过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促进文化优势向经济资源的转化,使之成为苏州赢得新一轮城市竞争发展的胜势。

对于苏州来说,贯彻落实《非遗法》就是要积极构建同苏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合理利用”的科学保护体系,实现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共同繁荣,为我市推进“三区三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

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XX县农村非遗保护工作总结 篇6

XX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XX秧歌戏、XX招子鼓、XX泽畔抬阁),省级非遗两项(XX文化、南鱼龙灯),市级非遗3项(XX木主、固城抬皇杠、XX大洪拳)。县级非遗12项。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非遗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普查申报为基础,以培训提高为抓手,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认真普查,摸清家底

普查摸底是非遗保护的基础,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复杂工作。从XX年开始,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深入农村,走街串户,问情况,挖线索,搞调查,走遍了全县的农村、街道。工作中,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的工作要求,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户、不漏种类,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突出重点,由专门的工作人员重新进行走访调查,完整记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及相关的数据。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录音、拍摄照片、录像等多种方法并举,做到资料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2、筛选项目,认真申报

我们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全县的非遗资源进行认真的梳理,确定申报工作的重点,按要求开展逐级申报工作。在成功申报XX秧歌戏、XX招子鼓、泽畔抬阁、XX文化后,近年来,又开展了XX龙灯、固城抬皇杠、空中飞龙、XX木主、任村竹马、黄家庄管子会、XX大洪拳、糖塑等十多项非遗普查和申报工作。通过全面了解,精心整理,认真核查,分类归档,深入挖掘,共制作申报专题片6个,编辑文字15万字,拍摄照片XX余张,为科学保护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3、加强宣传,积极保护

宣传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颁布,我们召开了座谈会,印制宣传标语和材料,广泛宣传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我们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全民健身日、民间乡艺汇演等,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演、展示。并制作展牌块,用文字和图片进行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对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传承的行列。

4、争取资金,传承保护

资金争取是非遗保护的先决条件。没有资金,就谈不上有效保护。对此,我们积极开展争跑工作,加大资金申报力度。XX年来,先后争取非遗保护资金145万元,全部用于非遗的保护工作。今年,又开展了尧山文化、南鱼龙灯保护经费的申报。随着资金争取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县的非遗保护得到有效开展。

5、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培训提高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举办培训班。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掌握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通过以会代训形式,共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专业人员220多人。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先后组织成立了隆尧秧歌戏协会、XX招子鼓协会、泽畔抬阁协会,积极开展研究交流工作,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三是开展专题培训。聘请省、市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XX秧歌戏、XX招子鼓、XX泽畔抬阁进行了辅导、排练、提高。为XX秧歌戏和XX招子鼓队购置了部分演出服装和道具,对招子鼓的鼓点套路、表演形式进行了修改提高,使招子鼓更新了形式,更上了一个台阶。

6、交流演出,创树品牌

XX秧歌戏:挖掘、记录、整理失传XX秧歌戏11部,组织XX秧歌戏下乡巡回演出30多场。编排XX秧歌戏新戏三部,巡回演出14场,并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演出和文化遗产展演,受到社会好评。在县电视台开办了秧歌戏展演栏目,播出秧歌戏20余出。

隆尧招子鼓:XX年,招子鼓代表河北参加了在XX婺源举办的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一举夺得最高奖“山花奖”的桂冠。XX年,招子鼓登上了河北省春晚的舞台。XX年3月,隆尧招子鼓《鼓舞尧乡》节目,再次代表河北省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展演”活动,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招子鼓走出县域,走向全国,登上央视大舞台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今年3月,招子鼓又代表河北省参加了河南省在淮阳县举办的“中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展演”。

XX泽畔抬阁:XX年元宵节,XX泽畔抬阁代表邢台市参加了河北省XX年元宵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非遗专业队伍不健全。目前,全县还没有从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没有专业高级职称人员,机构和专业人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进度。非遗管理和研究保护工作与文化大县仍有不少差距,难以适应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要。

2、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县每年用于非遗保护的专项经费相当有限,遗产保护工作用于录音、录像和收集整理的设备、交通工具匮乏,实物征集无法开展,使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记录、抢救。

非遗文化保护 篇7

近几年来, 鄞州区围绕“建设文化强区、打造文化鄞州”, 以曲艺惠民为根本出发点有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种文化”活动, 推介、宣传鄞州地方曲艺——宁波走书, 2010年, 宁波走书列入鄞州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行列, 通过送曲艺下乡、“种文化”活动, 传承、保护国家级“非遗”——宁波走书。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 送宁波走书进农家。在鄞州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扶持下, 鄞州电视台于2006年起开辟“宁波走书电视书场”栏目, 每天晚上播出半小时的宁波走书传统书目, 第二天上午重播。到目前为止已播录了10部宁波走书传统精典大书, 并由鄞州广播电台调频广播同声播出, 收视率具高不下。宁波走书电视书场深入到农村千家万户, 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每到电视书场播出时间, 可谓“村村有书声, 家家听书人”。去年夏天傍晚, 笔者下村回来路过农田, 夏天晚上六时农民们还在田里劳作, 却听到田野里传来阵阵宁波走书演唱声, 仔细一看田头一只收音机正在播出宁波走书, 走进一问, 正在干活的老农高兴地说, “饭少吃一餐没关系, 宁波走书可不能不听。”可见宁波走书已成了鄞州农民的主要精神食粮这之一, 2007年“宁波走书电视书场”入选浙江省优秀电视栏目行列。

利用非遗展示中心, 推介、宣传宁波走书。鄞州区在著名风景旅游区——宁波天宫庄园中的西江古村建立“宁波市非遗展示中心”。展示中心专门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走书”的展厅, 解绍宁波走书、展演宁波走书。每逢节佳日及旅游旺季, 鄞州区曲协派遣优秀宁波走书演员在展示中心向前来旅游的游客展演宁波走书精采选段, 展示宁波走书的艺术魅力。特别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文化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中, 特派别鄞州区走书演员闻海平表演的传统宁波走书, 中日二国非遗专家们被闻海平的精采表演所折服, 一位日本大学教授还与闻海平对宁波走书的音乐进行探讨。

“天天演”拓展宁波走书演出市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是鄞州区“种文化”活动的创新举措, 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运行几年多来成效明显, 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2010年鄞州区将优秀宁波走书演出列入“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之中, 全年给宁波走书演员提供200场宁波走书演出, 所有200场次的演出费用全由政府买单, 旨在鼓励宁波走书演员坚持走送曲艺下农村之路。省级宁波走书传承人——沈健丽, 2009年下乡演出250场, 2010年下乡演出300场, 2011年下乡演出达350场。区级宁波走书传承人闻海平以往在每年农村演出150场左右, 宁波走书列入“天天演”到后, 今年农村演出场次已超过250场。宁波走书演员在农村演出同时, 还担负起辅导当地业余文宣队和曲艺爱好者演唱宁波走书的任务。鄞州的宁波走书演员在农村都有一批曲艺爱好者组成的“粉丝”, 演员唱到哪里“粉丝”跟到哪里, 还吸引了外国“粉丝”。走书演员闻海平一次在鄞州区五乡书场演出, 碰上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日本友人, 他的中国留学生把日本友人带到闻海平唱书的书场时, 正逢闻海平辅导当地“粉丝”演唱宁波走书, 日本友人看了后十份感兴趣, 出资要求闻海平再加演5场宁波走书, 并用摄影机和录音机全部录下带回日本去研究。去年春节期间还特意托他的学生到闻海平演出场所再摄制宁波走书。又如2005年中央电视台“第六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总决赛“的模特才艺表演中, 当时宁波籍的杭州师范学院艺术系研究生杨薇演唱了宁波走书开场时演唱的“四平调”, 散发着吴侬软语层层叠叠、风韵别致的典词雅曲震撼了全场的观众和评委, 当杨薇解绍这就是被誉为“本土卡拉OK”的宁波地方曲艺——宁波走书时,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天天演”活动搭建“宁波走书产品供需信息平台”“宁波走书产品采购平台”“宁波走书服务配送平台”这三大平台体系, 实现了宁波走书演出市场和农村群众需求的充分对接, 让广大农民群众能真正欣赏到自己喜欢的演艺节目, 让有一定实力的宁波走书演员能真正寻觅到市场和知音。

通过“种文化”活动, 创新宁波走书精品。鄞州区在“种文化”活动中注重创新宁波走书精品, 通过参加全国和省级曲艺展演活动, 展示宁波走书艺术魅力。2009年7月2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浙江省曲艺传承保护成果展演”中, 宁波市鄞州区代表队选送、省级宁波走书传承人沈健丽表演的传统宁波走书精品《呼延德木打銮驾》在参加展演的16个“国家级非遗”曲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短短12分钟的表演中高昂粗犷唱腔、细腻入微表说、生动活泼表演、环环紧扣关子, 使参加展演的北京专家被宁波走书的艺术魅力所震憾, 荣获“优秀传承节目奖”。在2010年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中, 鄞州区组织精兵强将, 创作、表演的宁波走书现代新书《买进卖出》, 在初赛和复赛中一路飘红, 冲入决赛, 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节目大奖, 实现宁波历史上在曲艺类最高奖大赛中零的突破, 展示鄞州传统曲艺的艺术魅力, 提升文化之邦——鄞州区的知名度。

“种文化”加速宁波走书传承、保护基地建设步伐。培养宁波走书传承人, 建立宁波走书传承、培训基地, 多渠道培养宁波走书演员, 这是鄞州区开展“种文化”活动目标之一。2008年12月在政府部门支持下, 经过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推荐, 鄞州区著名走书演员沈健丽被名命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顶目——宁波走书的传承人, 鄞州区走书演员闻海平被名命为宁波市级宁波走书传承人。

鄞州区五乡镇历来是宁波走书演出基地之一, 五乡镇群众长期来形成听宁波走书的习俗。镇文化站在五乡镇文化乐园内专门设立了300席位, 用于演唱宁波走书的“五乡书场”, 各行政村老年活动室都建有演唱宁波走书的活动室。鄞州区地方曲艺展演、鄞州区曲艺进百村活动开幕式、鄞州区曲艺“种文化”活动, 宁波市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活动都在“五乡书场”举行。鄞州区曲艺协会以“五乡书场”为传承基地设施, 以五乡镇业余文艺演出队班底, 由省级宁波走书传承人沈健丽、市级宁波走书传承人闻海平定期到传承基地授课, 培训业余宁波走书演员。通过给业余文艺演出队传授宁波走书演唱技能基础上, 创建五乡农民曲艺演出队, 极大地丰富了五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

非遗文化保护 篇8

一、文化产业与生产性保护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将文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强调的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经营性服务,追逐經济效益是其最主要的动力和目的。

生产性保护不能简单等同于工业化生产,非遗生产性保护是力求在不违背手工生产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传统手工技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中,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生产性保护主要运用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领域。

文化产业为非遗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就目前而言,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非遗项目,特别是适合采取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将促进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但其前提是要在不违背生产性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利用不当将会扭曲其文化内涵与精神品位,甚至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与生产性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目前,鞍山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遗共有26项,包括有岫岩玉雕、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岫岩剪纸、岫岩农民画、回族剪纸、海城陶瓷工艺、岫岩满族面活制作、岫岩满族核雕、邓氏多层剪纸、海城牛庄馅饼制作技艺、台安火勺制作工艺、小码头干豆腐制作工艺、牛庄大曲传统酿造技艺、马家清真肉饼制作工艺、甘泉白酒制作工艺、信利熏腊制品制作工艺、台安家酱制作技艺、高氏陶瓷制作技艺、鞍山老窖传统酿酒技艺、鞍山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海城苏氏正骨、汤岗子理疗按摩、蒋大夫皮肤病治疗技艺。这些项目都是发展鞍山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但关键在于如何在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寻找突破,使二者互相促进。

二、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现阶段非遗保护传承的必然选择。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体现在保护此类项目的价值和意義中。生产性保护有利于增强非遗自身活力,推动非遗保护更紧密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培养更多后继人才,为非遗保护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础;有利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促进非遗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深刻地阐释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另外,必要性还体现在实现自身造血机能的需要,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经费问题决定了生产性保护成为一种必要趋势。如果单纯地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这种“输血式”的保护方式,不大可能实现非遗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生产性保护,变“输血”为自身“造血”是一种必然选择。

三、文化产业视域下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视域下,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必将对鞍山非遗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非遗生产性保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底线

非遗的历史产生以手工生产方式为现实基础,其当代存续乃至发展同样也无法脱离这一基础。非遗传统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及核心技艺正是体现了非遗的手工生产特色。因此可以说,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的底线,避免“遗产化”。但是,守住底线并不意味着舍弃创新,而是要在坚守手工制作底线的前提下,引入现代的、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提高自身的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工作得到了改进和提高,但不管其生产率如何提高,其作品的最终完成仍离不开手工技艺。比如,岫岩玉雕的雕刻工具较比以前有了较大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无论其工具如何改进,其表达手工技艺本质的方式依然是手的创造。但比如剪纸、刺绣、皮影制作等,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了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方式,虽然产品同样精致美观,跟手工制作出的没有什么区别,但它存在的本质意义却已完全不同。所以,传统手工技艺一定不能丢掉手工制作这个核心环节。

(二)警惕破坏性保护、过度性开发

非遗生产性保护具有两面性,要把握好“度”的问题。生产性保护只适用于一部分非遗项目,并不是全部,更不能成为所有非遗项目进行市场化、产业化的护身符。

大多非遗项目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非单纯为了满足他需,因此商业化程度较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兴起,一些拥有独特技艺、思想开通,有市场意识的项目传承人开始认识到这些传统的东西可以创造效益,导致许多非遗项目产品进入市场,并产生了一定的、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地区的剪纸、刺绣等非遗项目脱离了原有的传统韵味,进行市场化的批量生产,导致产品单一粗劣,缺少生活气息。如有的剪纸名为‘剪’纸,实为成批的‘刻’纸,失去了手工的韵味和灵魂,有名无实,其价值大大降低。这实质上已经不是我们要保护的非遗,而只能说是非遗的仿品或衍生品。非遗项目应适度开发,过度开发只能导致工业化代替手工生产,使传统手工技艺丧失手工的特色及生存的土壤,最终造成对非遗的破坏。

(三)切忌“泛产业化”

非遗领域的产业化是指非遗项目产品、作品的产业化。非遗或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或是某种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艺,或是一种文化活动,或是产品、作品生产制作的工艺流程,它本身不是产品、作品,因此不能开发成产业,只有产品、作品才具备产业开发的条件。所以,要明确地认识产业化问题。这里所指的产业化是指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所生产制作的产品、作品的产业化。文化产业也只能是围绕作品发展产业。

nlc202309090055

对于非遗项目来说,产业化是一种保护方式,但前提是保护,不是开发。因此一定要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加区别地、盲目地、一窝蜂地走泛产业化的道路。鞍山地区非遗项目的产业化保护是目前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做好了必将会促进鞍山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实现双赢,带动鞍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但一定要切忌“泛产业化”。

四、文化产业视域下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鞍山地区适宜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共26项,占全市市级以上项目的46%,这些都是鞍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生产性保护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鞍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及城市的文化建设能否协调发展。

(一)深入调研,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

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应针对具体的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自身所具有的传承特点、传承人的生存状态、技艺资源、生产流通过程等方面进行调研,调查出哪些是处于濒危、传承困难的项目,哪些是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哪些是目前效益较好的项目,哪些是取得显著成绩的项目,哪些是在保护中过度开发、遭到破坏的项目。分类调研,针对不同项目目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生产性保护方法,加强引导,才能使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鞍山地区生产性保护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及本地区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并制定出相关的扶持政策。各市、县(区)也应该制定针对本级项目的相关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对非遗生产性保护在税收上实行减免或優惠,促进鞍山非遗资源转化为相关的产品和生产力,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营造环境、创设条件和提供服务。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保障传习活动开展

非遗保护实质上是保护传承人活态的技艺传承。技艺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及基础的设施,特别是对于生产性保护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基础设施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开展展览、传承等活动,是促进非遗保护特别是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途径。

各級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非遗保护的各项投入,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合理布局。非遗每个项目的生存状况、自身特点及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对保护传承的基础设施要求存在差异,对保护利用设施的空间布局也有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建立在对具体项目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基础设施,为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手工技艺产品的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展示和传习场所。另外,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鼓励,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课根据自身条件建设非遗展示馆(室)和传习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设施的管理与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载体,非遗的基础设施管理与使用应以项目保护责任单位为主体。

(三)健全传承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非遗传承面临的人才流失、后继乏人等现实问题及非遗自身的传承规律和特点都决定了非遗保护特别是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建立健全传承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要想取得显著成果,必须健全传承机制,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要严格把关、慎重对待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认定等工作,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传承人队伍梯队;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四级传承人的管理相关工作,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形成“金字塔”式的传承人队伍模式;采取必要措施,培养懂专业、会管理、能运作的高素质专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经理人、企业家;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民间团体组织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为其传承的技艺、产品经营等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全市非遗传承人的素质,使更多的项目传承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依法保护,尊重知识产权

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非遗依法保护重点热议的问题。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使用非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非遗生产性保护需要在实践中依法保护,加强对非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去执行。《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医药条例》等都应该成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所遵循的重要行政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立法层面上肯定了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司法制度保护对非遗保护的必要性。

非遗的知识产权除了少数具有明确的权利人外,大多数还不明确,即使是已经确立的传承人,许多也仅仅是某一非遗的代表而已,并不能代表他就是真正的权利人即所有权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们要客观地认识现阶段出现的产权之争等现象,可以认为这些问题是因非遗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相对不健全而引发的必然现象。相信,随着相关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这些问题也必然会得以解决。

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应努力实现依法保护,探索对具体类别、具体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及加大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为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良好的制度及社会环境。

(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上一篇:激励孩子的中考寄语下一篇:散文答题